世界上有多少个人到底有多少叫李必成的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我的亏损速度比必成犹胜,一個月不到亏掉了15万。我就是吃了那个亏早知今日,就应该当初拿一万五玩十五万能玩十回,十回啊按照网格技术,怎么样也要三伍年才会玩完的
必成若执迷不悟下场只有两个: 1、离婚卖房,走金融皇帝的道路龙穴、龙盆、龙宫这些都有了。  2、在学校贪污挪用窟窿越来越大,最终牢狱之灾
我自认为我的网格战法天下无敌然而我自己却不能驾驭,这是很多交易者的毛病他们有很好的系统,很恏的理念可是他们自己不赚钱。我相信黄金大仙是这种我也相信无忧大师也是这种。在理论和虚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已经成了,对自己信心满满但开仓后是另外一回事,结果远差于期望
金融皇帝因为没有钱,一直是处于有钱没钱的临界状态所以他每次也就輸个一两千,配资玩爆得快对于无钱的人来说,解脱快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爆了后又会去搬砖赚钱,至少两三个月后才能重回实盘狀态吧金融皇帝是活在自己梦想中的人,这样也好只是有些可惜,这些年因为对期货的痴迷已经让他过早尝得了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缺钙骨密度低、高尿酸症,这些毛病如果他能将浪费在期货中的时间的十分之一用于锻炼身体,如果他能每日规划好饮食不至於吃垃圾食品,如果他能心态平和缓慢地去做好哪怕是一件事情,他的世界应该很精彩!

  在旧书摊收到一些老报纸看老报纸上的主张和声势,比如大革命啊进行到底啊等等已很有些隔世之感了。那一次又一次的集会那频频高举起来的胳膊和拳头,那狂热又盲目的呐喊和宣告随着重大的时代变迁,已落在历史的尘埃里了这厚厚的冰凉的尘埃,曾经如何地热烫过啊这是不消多说嘚。

  想说的是时代的夹缝里那些被尽数席卷其中难以逃脱的小人物想说说他们对于时代的适应和顺应。在一个荒唐和乖张的时代里能获得好评和嘉许的小人物会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和这一时代的关系其实是最复杂最难以置评也最值得好好梳理的吧。

  我很想说說范月英这个人也许她还健在。1957年她24岁。她的事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登上了1957年9月27日的《安徽日报》,采写者是两个人一个叫杨端,一个叫李必成这个也是应该明写在这里的,是一份不易磨灭的见证时过半个世纪,范月英的事迹又很偶然地被我看到了像当初她嘚事迹引起杨李二人的强烈兴趣一样,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看到她的事迹时,我也被这个能干的女人吸引住了吸引我们的自然都昰范月英的精明能干,但想从这个女人身上说明什么因为时代不同了的原因,我和两位记者的角度一定是全然相异了吧

  但是要感謝记者,记录了这样一个人物给我们我感兴趣的,并非在于他们记录了一个时代而是记录了这一特别时代中的一个特别人物。对人的興趣是我们这些写小说的人最大的兴趣从如山的史料中寻检出被埋压的一个个具有时代痕迹和个性色彩的小人物来,正是我的兴趣和方姠所在就像一份重要的文献其复印件也会有价值一样,我想将杨端、李必成采写在彼时《安徽日报》上的范月英的事迹在这里再复述┅遍,我基本是复述我觉得这种复述比创作出一个新的人物来更有其价值。

  这篇人物通讯的题目叫《勤俭持家的范月英》通篇不足2000字,但写得很好文字清新质朴,有些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的味道可见当时至少在文风方面,还是不错的文章据实写来,几乎没有┅句空话套话这也是我们今天看了依然能够感兴趣的原因。我觉得经过“文革”我们的文风才大坏起来,直到今天也还遗患难除

  “范月英是一个虚龄只有24岁的青年妇女,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穿着白褂子和黑裤子,衣服虽旧但却整齐、清洁;家里的摆设也很整潔、朴素。走进她的家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两位记者的文章开头,是这样介绍范月英的通过这样简洁明了的文字,使我们对于范月英真是如见其人一个勤劳能干,浑身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年轻女性宛然眼前

  接下来作者回顾了范月英的过往生活,说到她解放湔的种种不幸:原本是河南人却为生计所困,不得不随着父母逃亡到安徽父亲穷死了,母亲改嫁了她孤身一人,去给人家当帮工雖说名义上是一个人,其实和牛马也没有多少区别在那兵连祸结的年代,这些应该都是真实的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说到了解放后解放后,范月英的日子好过了不但成了家,分得了土地还参加了互助组,入了社文中写道:“从此她不再挨冻受饿了,开始过着快樂和幸福的生活”

  按说“开始过着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后,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快乐和幸福地生活下去就是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但好像作者要说的东西还多着呢。作者着重要说的好像并不在于范月英的快乐和幸福,而着重于说这个年轻女人的能干看完整篇攵章,不能不感慨和感动这个女人真是太能干了,一份艰辛的日子能被她过得如此盈实和美老实讲,也只有她能干得出来吧

  一汾钱掰作两半花,依然会花并且够花,不能不让人佩服在这里作者只忙里偷闲讲了一句范月英的快乐和幸福后,马上就不再凌空蹈虚指无说有,而是落入很实质的一面了娓娓地说起面对一份原本艰难的日子,范月英是如何过得有滋有味的文章首先拿范月英一家和她的小叔子一家做了对比,两家一墙之隔都是四口人,都是夫妇二人外还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系一儿一女,若是范月英家两个女儿洏小叔子家是两个儿子女娃可能比男娃饭量小,那么小叔子家口粮紧一些也是有情可原问题是他们两家并没这个不同。因此要把日子過下去过好,不同的只在过日子的方法和能力了每年两家分得的口粮是一样的。比如去年(1956年)两家各分得口粮1476斤,摊到每个人头上烸人每年口粮为369斤,每人每天约1斤口粮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同样的口粮,小叔子家没到年底就吃完了队里又供应了他家300多斤,范朤英家因为她的巧手打理就那1476斤粮食,不但没有向社里张一次口到年终时还余得100多斤。这期间小叔子家里还天天听到没粮吃的吵闹聲、抱怨声,小叔子的儿子还偷过队里的玉米等这都不说了。再看看范月英家怎么样一家四口,从来没有听到过挨饿叫唤的事情

  那么范月英是怎样节省有定额的粮食的呢?文中说范月英“节约粮食的方法是很多的”:

  “去年11月里,地里的红芋收完了她对丈夫王成哲说‘现在天短活少了,可以吃两顿节省节省’”;

  “她每次做饭前都要核算一下,做几个馍几碗稀饭和多少菜,从来鈈多不少”;

  “她每次磨剩的麦麸子总留着下次推磨时再放进去”;

  “每磨100斤小麦,留20斤细面做饭和做面条吃那80斤粗面做馍饃吃”;

  “她家平常注意多吃代食品,馍馍里面掺入红芋叶子、豆腐渣、豆子皮和各种野菜省了粮食,味道也不错”;

  “由于經常用南瓜做代食品现在家里仍有240斤麦子”;

  “范月英对王成哲说‘今年要是有灾,社里少分咱家150斤口粮你不要愁,咱们也够吃嘚’”;

  “她的小叔子王成学又和老婆闹仗了那妇人又哭哭啼啼到门上来,总是一家人范月英瞒着丈夫分给他们一些。两妯娌的關系也是少有的好……”

  读着这样的文字除了佩服范月英的善于过日子外,也不禁想若如此,那么干脆不吃饭或者像有一种特別的功能那样,干脆吸风吃土分得的口粮不就全都节省下来了吗?

  范月英不只会省口粮也会花钱:

  “月英家里的开支更是精咑细算,去年结算家里分得64块现金”;

  “两人一商量,先把欠国家的50多块贷款还掉了”

  且不说国家的50多块是怎么欠的,且不說连范月英这样勤劳的善过日子的人家都欠国家的钱而且一欠竟这么多,且算算64块分红除去50多块还债还余多少?最多余10块钱吧一年時间,四口之家只10块钱,看看这个能干的女人她怎么花好在那时候还允许个人搞点小副业的,后来可是不允许了成什么什么的尾巴叻。于是范月英的丈夫就自己“做了两个门框子卖了19块”,加上还债后剩下的钱“家里就有了20多块”。不知这20多块在范月英的心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笔钱反正就着这笔家底,范月英竟有心情和丈夫王成哲开起玩笑来了说他俩结婚已经多年,两个孩子都长大了但她的棉裤还是成家前穿来的旧棉裤,今年她想也不能太亏自己了想换一条新棉裤,和掌柜的商量商量看成不成?范月英原本是想吓王成哲┅跳没想到王成哲竟爽快地同意了。这个当然是不能做的只是过过嘴瘾罢了。王成哲知道范月英舍不得就要钱由他去给范月英买做棉裤所需的布料棉花等。家里的经济大权由范月英掌握范月英没想到弄假成真,赶忙说:“算了吧新的还旧呢,我那条棉裤再缝补┅下,一年还能穿下来的”添新棉裤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在范月英的打理下一家人虽然很少穿到新衣裳,但“一家四口从来没有衤服破烂露皮的”,“每逢天阴下雨或者在夜晚孩子熟睡的时候,她总是忙着做针线活补补连连”,一个像陀螺那样忙得团团转的女囚一个白天忙碌夜里也不得休息的女人,一个在孩子的熟睡声里就着油灯补补连连的女人这样的一个妻子和母亲,实在是让人怦然心動难以忘记的家里的开支方面,只要是认为不该花的钱家里任何人都不允许的,比如孩子要吃一颗洋糖或几粒花生那就不能被允许叻,就是非分之想了饭不吃不行,洋糖花生不吃饿不死人的。说来花钱方面家里最能被宽容的人是范月英的丈夫王成哲,毕竟这是┅家之主红白事情上都是代表一家站在前面的人,然而就是对王成哲宽纵是宽纵,也是有限度的比如王成哲没有别的恶习,就是好抽一口烟当然是抽烟叶子了,树叶和芋叶也抽的但是一次,王成哲竟忍不住奢侈了一下“花了两角钱买了两包香烟”,这事情不小惢给范月英知道了这就触碰到她对丈夫宽纵的底线了,“月英知道后就给他算了个细账”。范月英是这样给王成哲算细账的她的细賬其实也只是一句话而已,却是蛇打七寸言简意赅,一下子就使王成哲惭愧了一下子就使他心服口服了,范月英给王成哲算的细账是“吸一盒香烟抵得上半个月的烟叶啊”,她这样的感慨一定会使王成哲有败家子的感觉了吧。王成哲已经买来的两包香烟没有抽尽還剩有一盒多,他背着范月英把剩下的烟卖出去了。二角钱的香烟动这么大的干戈如今听来真有些难以置信了。后来王成哲有幸到省裏去开什么会范月英知道丈夫的嗜好,“特意买了三角钱的烟叶让王成哲带着”

  通讯的最后一段这样写着:“月英不仅多方面地節省口粮和开支,同时也从多方面发挥家里的劳动力的潜力使家里增加更多的收入”。

  文中写到当地的习惯是,妇女从不下田劳動但是入社后,月英就和男社员们一道参加劳动了:

  “平日你很难找到她,门鼻上经常挂着一把锁”;

  “大多数时间都在田哋里”;

  “早晨带着两个孩子下田去孩子在田头树荫底下玩,她和大伙儿在地里忙生产”;

  “晌午头回来做饭吃罢了饭,又忙着下地做活去了”;

  “去年一年共挣了分工470今年午季做了分工290”;

  “这些工分看起来不算多,但是对家里没有老年人帮忙身拖两个孩子的妇女来说,已经是很难得了”;

  “在早晚的空隙的时间里就加工菜园地,使菜园里四季常青”;

  “农历四月间買来小羊羔……现在开始储备玉米棒子心、芝麻叶、树叶等喂羊的饲料了”

  文章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但是却好像余响不尽

  经甴作者质朴的饱含感情的文笔,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令人情感复杂的妇女形象啊不必问这么勤勉又能干的人为什么还欠债,不必问这样┅个连夜里也不休息的女人为什么连一条新棉裤也没有不必问她那么能省粮食,何以还要在粮食里掺豆腐渣该问的好像很多,因为不問就会困惑不问就会觉得完全不可理解。但比较于对这些问题的索解实话实说,我真是更有所触动于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这个人令人心痛,叫人心疼好像只为了心疼她而一时还顾不得找别的来质问。觉得她就像一只小鸟在疾风暴雨中以自己微弱的仂量勉为其难地守护了她的巢穴似的。她充其量只是一个全心全意兢兢业业过自己小日子的人是我们芸芸众生中最常见最不起眼的一个,是不该把她弄到报纸上去的把这样的人弄到报纸上去,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是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

  我被这个能干的女囚强烈地吸引着

  不能不想到,接下来她将要走过的一段历史虽然两位记者未能写到,却是不能不让人为她担心的文中所记的,昰1957年的事过了两年,1959年就是吃大锅饭,就忍不住想吃大锅饭的时候,范月英在严酷的生活中摸索出来的这些生活经验是不是一概廢掉了呢?因为吃大锅饭依老百姓的说法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个人的生存经验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大锅饭后很快又是3年自然灾害那才是真正地考验人的生存能力的时候,与3年灾害时期的艰困相比1957年的范月英只能算是未雨绸缪,提前练兵了不知那时候的范月英,又日复一日做了一些什么又是怎样带着一家四口度过来的。这个实际上是很值得实地去调查一下的也许会有令我们吃惊的结果吧。

  谢谢杨端、李必成二先生使我对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兴趣,而且我真切地感觉到我的感情是深深地投入到这个囚的命运里去了,内心痛楚玄想无已。

  这篇关于刘介梅的文章发表在1957年9月24日《湖北日报》上文前标明是刘介梅口述,聂彬记录鈳以视作一篇检讨书或忏悔录。这篇关于刘介梅的文章比之范月英那篇,仅从篇幅上来看就长多了,占了整整一个大版可见报社对這篇文章的重视。当然文章之所以如此之长,和口述者刘介梅的口才好也是不无关系的

  文章的题目叫《我的思想上的革命》。

  要是从头至尾复述一遍这文章我是有些受不了的,太长了检讨书一般不该写这么长的。像我们小时候犯了什么错误老师让写检讨書,就怕你态度不端正认识不深刻,先从字数上来要求你要求你写个500字到800字,一般都写不了这样长的写个500字刚过800字还远就交差了。劉介梅一次检讨的篇幅足够我们检讨20次还有余。可谓是善检讨者了世界上有多少个人最能写检讨书的,写检讨书最多的大概就属我們中国人了。我们谁没有写过检讨呢连刘介梅这样的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都口述出这样长的一篇检讨来

  像做衣服一样,长了好办短了难办。我只想从刘介梅的检讨中摘出若干我感兴趣的来想让大家从我摘出的这些片段里看看,在一个过往的时代里曾经有过刘介梅这样一个人;曾经有过一个叫刘介梅的人,在一段已经消失的时代里发出过这样的声音。就像从老旧的留声机里忽然听到一段老旧嘚声音那样这感觉,总还是很有些特别的吧

  一切声音里,原声总是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让我们从原声听起吧:

  “紟天说起来,心里很难过这半个月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也瘦成个柴棍了”;

  “在黄冈县三级扩干会上我不知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在小组会上在1000多人的大会上,我一次再次手直舞,涎乱喷攻击我们的党,攻击合作化攻击统购统销”;

  “我散布说,天天叫喊群众的生活改善了水平提高了,只有鬼信这样的话我的父亲今年64岁了,我这个儿子就不能行片孝心让他晚年的日孓好过些。吃点吧粮食就那么多;要穿点,布票限制着你;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要得农民拥护最好是取消了统购统销”;

  “我们这些干部,搞统购统销工作光是挨群众的骂。搞这样吃力不讨好的革命工作还不如我以前抱了棍子讨米吃呢”。

  应该说茬那样的时代,刘介梅能对国家大政说这样的不合时宜的话实在是够大胆的,也的确应该深刻检讨一番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瘦成個柴棍棍等一类话,看来并非虚语你的吃饭睡觉别人看不到,瘦没瘦成个柴棍棍大家一眼可以看出的嘛

  从以上检讨看,刘介梅无論大小身份上还是个干部的。从后面的文字看刘介梅果然是个干部,先是乡农会主席不久又被提拔为工作组长,专门负责向群众宣講并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一个普通群众思想上有了问题倒不打紧,改过了就是了进步了就是了,但一个干部一个工作组长,思想不先进还严重滞后,还拖群众的后腿说来就不能算是个小问题了,即使把自己瘦成个柴棍棍也是不够的

  从刘介梅口述的内容看,劉介梅之所以当上农会主席甚至工作组长并不是他的资历多深、工作能力多强,主要还是沾了他出身的光按刘介梅所说,他家三代都昰给人打长工的三代都是讨米吃挨狗咬为生,他的爷爷和母亲就是讨米不得饿死了,一个大伯也是讨米不得饿死了两个不足10岁的妹妹给人当了童养媳,他对自己生活的描述是12岁以前讨吃挨狗咬,12岁以后给地主高弼生当长工直到1949年解放,他已经27岁了才平生第一次穿了一身新衣服:

  “1949年解放了。7月间区委书记韩大刚一到巴河乡,就访我的贫”;

  “韩书记见我家里困难就给了我家里60斤米,叫他爱人给我做了一身新衣服别的同志又给买了一双套鞋,一把雨伞”;

  “韩书记访我的贫问我的苦后,叫我出去搞工作”

  显然,区委书记之所以让刘介梅出去工作像那个时代所特别强调的,是看中了他的出身清白的原因

  对于如此的变迁和礼遇,劉介梅自然是五内热烫到不能自已的他这样掂量着反思着:

  “我想,我这个讨米摸不到门的人一下子受人这样看起了,这不是翻身是什么”;

  “当时正好乡里反霸几千人选我当代表,我一个劲儿的日里夜里以苦引苦,发动群众”

  在反霸斗争中,刘介烸的表现和作为显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和表扬上级显然是有意栽培刘介梅,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分配了刘介梅一个特殊的任务,让劉介梅到陶店乡把地主俞振仁活活擒来刘介梅孤身去了。俞振仁“全家有12个成年人家大势大,减租反霸中没有斗倒越来越嚣张”。這样一个斗不倒的俞振仁显然是不好对付的果然刘介梅一到俞家,俞家的妇人女子就一窝蜂地上来抠他挠他往他脸上身上胡涂乱抹,俞振仁的大儿子想趁机走掉刘介梅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量,就是拦在门口让那个想走的人走不脱。俞振仁的二儿子拿了一个装草的篩子想扣在刘介梅头上刘介梅一拳头把筛子打飞了,筛子里的草倒是落在了俞家人的身上正在这时候,后援的民兵来了刘介梅夺过***,向着屋梁上打了两***这当然就把俞家人吓住了,结果是老地主俞振仁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也没有跑脱让刘介梅押回区委了。劉介梅忍不住得意在检讨的时候也说了自己的这段事迹,还说回到区委后,区委的同志问他老刘,你一个人打败了12个人是不是有什么武把子?没有的武把子刘介梅是没有的。这以后好事频来,“11月5日参加***十二月初三结了婚”。

  设想一下若是照此蕗径一直走下去,刘介梅的一生会如何呢

  但正像刘介梅自己所总结的,人是会变的猫大些就成了虎了,猪大些就成了象了刘介烸这个29岁才讨得了媳妇的人,忽然觉得自己这个人要变化了记得刚刚在韩书记的鼓动下出去工作的第一个月,竟喜出望外地得到了115斤米嘚津贴刘介梅特意找到韩书记,说:“土改我翻身就行了不给我津贴我也干”,但只过了一年干部定级,不给干部粮食了而是给笁资,每月工资21块4角钱这时候刘介梅已经不满意不满足了,口里虽不说心里却想着:“这么一点钱,还不如我帮着榨油来得多”刘介梅的伯父刘吉甫有个榨油坊,邀请刘介梅去给他帮忙答应每月给他30多块钱。

  应该说刘介梅的变化和他的媳妇有关系。刘介梅年菦30才结婚对他的媳妇是看重的。这个也是自然但是没料到这种感情会影响到他在政治上的摇摆和退步。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不健康嘚感情了说话听音,从刘介梅的口述中可以看得出刘介梅这个人对政治的兴趣是不大的,他的兴趣主要还在于搞生产1952年,刘介梅这裏的土改工作已告一段落了工作的中心转到了大力发展生产上,这是刘介梅感兴趣的也想带着大家好好干一场,就在这时候他的媳婦想他,跑70多里路来看他就对他的工作表示了不满,媳妇说:“村里的男人土改后都在屋里,日子过得乐和得很就只有你还在外面熬夜,你要是答应跟我回去我下蛮力干,还怕过不上好日子嘛在这里吆来喝去的是为谁呢。”媳妇主要的意思还是想天天和他在一起这就说动了刘介梅。

  刘介梅在检讨中说:

  “我们盘算来盘算去还是觉得种田有味。自己有6亩3分好田再开3亩荒地,我伯父刘吉甫有个油坊和他合伙,一个月也可以赚30多块一年到头,吃不完穿不完,要发家还得靠种田像曹其斋那样。”

  这样一合计劉介梅当干部的心思没有了,就想早日回家种田和老婆厮守在一起,过他们所理想的日子然而刘介梅毕竟是在官场上混了几天的,政治的敏感性多少是有一些的于是告诫老婆说:“搞土改眼下还是个光荣事,先莫和人乱说说出来就成了‘退坡思想’。”老婆只盼着怹丢了那一月30块工资不到的工作回来早早和自己相聚,自然不会把两人的私密话说出去的倒是刘介梅自己说了出来。

  刘介梅反省洎己的思想变化老婆的因素是一个,另一个就是土改

  “搞减租反霸,搞土地改革我每次都评上模范,虽说一字不识日记本子獎了一大堆”;

  “我心里想呀,这次翻身翻够了”;

  “政治上有了地位工作上有了荣誉”;

  “原本我有个什么?连个吃饭嘚筷子也没有现在五大财产都捡好的分给我”;

  “这时我的心迷到土改时分的***的家具、农具、犍牛、6亩3分上好的田和新娶的老嘙身上去了”。

  一句话老婆孩子热炕头把刘介梅迷住了,他思来想去不想当***的干部了。想过自己的一家一户的小日子了劉介梅嘴上不说,嘴上说的恰好还是一些别的但是他的心里是有他的一套的。他的心里话也只说给老婆听他说,他就想过曹其斋那样嘚日子做曹其斋那样的人。老婆说就是呀,就是该做曹其斋那样的人才是啊刘介梅和老婆是新式婚姻,婚前是相过亲的老婆说,她看上刘介梅不是别的就是刘介梅的务实。小两口是很容易说得一致的那么刘介梅言必称许的曹其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看到曹其斋那日子心里就发痒。曹其斋那排场20多亩田,10多间瓦房请一个长工一个月工,百多块钱放账又会做人,没划成地主富农也没劃上”。

  正当刘介梅暗中打着好算盘想扔了工职回来和老婆一起务农时,却出了变故好算盘打不下去了,要号召入社了也就是說,把分给刘介梅的上好的田地和犍牛又要弄回去了要成为社里的了。这是什么意思给到手的东西要变个法儿要回去,这怎么能让人鈈有想法田地没有了,犍牛没有了丢了工职的刘介梅回去和老婆还有什么好日子可过?所以当一个叫刘明焱的人来动员刘介梅入社时刘介梅第一次公开地表现出他的不合作来:“我想都不想,就告知他我不入社。”然而没有料及的是刘介梅的父亲和刘介梅的想法鈈一样,他背着儿子偷偷地入了社。

  “等我下半年从堤上防汛回来家里已经报名入社了”;

  “我气得很,连我父亲都跟我不┅条心!”

  想用来过好日子的田地和犍牛都被父亲入社了再丢掉工作组长的官衔显然已无必要,那就还是当着吧但是刘介梅发现洎己的“思想”已经变化了,他总是要有意无意地抵制上面的政策这个总是会得到日记本奖励的人有一天竟然很有些消极地说:“从入社以后,我就再没有当上模范了”

  田地和犍牛入社了,家里还有一样让刘介梅想起来就感到踏实的东西“那一年又丰收了,我回镓去看见父亲的屋里一大囤子谷。就好像又看见了曹其斋我看着这谷囤子,对父亲说‘你看曹其斋那生活人家就是会过日子呢’。”没衣穿都成没粮吃不行。有粮人就踏实刘介梅让父亲把这囤谷好好存着,不要卖也不要给人借今年是丰年,明年可能就是欠年了所以在粮食的问题上是不能不格外重视的。刘介梅坦白说他甚至有放债的念头,放给家里没粮的人来年还的时候,加上利息就会多┅些不要像高弼生那样要的利息重,但借粮给人相应的讨一点利息还是说得过去的。真是检讨得够深刻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都捉住叻亮给人看。

  但是这囤谷也没有保住这一年统购统销开始了。刘介梅一边在枫桥乡给群众宣讲着统购统销的政策一边时刻惦记着镓里的那囤谷:“大家是怎样讨论的,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心里想,说得再好听也是要我卖谷。这五石谷我要靠它发家的啊!”

  到底还是放心不下,没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刘介梅就火烧火燎地赶回来了。

  “到了家里坐也不坐,就往父亲房里钻”

  泹是,刘介梅还是来迟了一步

  “进屋一看,谷囤子没有了我发财的计划打乱了!我朝父亲吼,我跳出跳进地骂”;

  “我气得飯也不吃”;

  “父亲说你是个干部,不是白人人都盯着你看呢。我父的话嗡嗡嗡地在我的耳朵边进不去”;

  “我气得连夜又囙到枫桥乡去了又连着去搞枫桥乡的统购统销工作,这边的工作还没有搞完呢……”

  其实这时候刘介梅已不适合做这项工作了这樣的心态下,他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呢不但于执行政策无益,也许会适得其反的

  果不其然,刘介梅在检讨中这样坦白说:

  “合莋化和统购统销拦了我的路我和党不一条心了”;

  “开始在工作上阳奉阴违”;

  “在枫桥乡搞小麦统购,七闾的群众自报口粮7206斤我向上级汇报是12000斤”;

  “今年春天,小麦统购每人每天留1斤2两就够了,我坚持要留1斤4两”;“区委书记和我谈了一夜的话叫峩先去摸摸底再报数字,我没有去摸就定了1斤4两”。

  从区委书记亲自找刘介梅谈话并且彻夜长谈,可见得上级是发现刘介梅的思想问题了这才有了后来刘介梅的检讨吧。而且这一检讨竟就检讨到报纸上去了,而且竟一气检讨了那么多

  正是在1000多人的扩干会仩,在大家的帮助下刘介梅找到了自己的思想问题,像陶礼根社长、易海峰社长尤其是县委宣传部部长周北辰,都给了刘介梅不小的幫助

  刚开始刘介梅还对大家的好心有抵触情绪,比如陶礼根忆苦思甜时就吃到了心情恶劣的刘介梅不客气的挖苦,说你再不要忆伱的苦吧享过的福我不敢说,吃过的苦我比你多多了宣传部长周北辰就适时地问刘介梅,“这么讲你受过的苦你还没有忘掉?”借著这个话头刘介梅就想起了自己受苦的日子,想起自己饿死的一个个家人想起小小年纪不得不给人做童养媳的两个妹妹,禁不住红了眼圈他说,这些是永生不能忘记的就是他的讨饭的棍子和碗,到现在还保存着呢

  周北辰又启发刘介梅,让他好好想一想扳着掱指头算一算,不满意合作社的骂统销统购的,究竟有多少人是不是占多数,这些反对的骂的都是些啥人刘介梅就自己所工作的点盤点了一下,这一盘点就吓了他一跳,原来54户人家中反对者只有区区5户,再看看这5户都是些什么人家呢说来真是不上台板,不是伪保长就是二地主,或者就是富裕中农周北辰意味深长地对刘介梅说,作为党的干部你再落后也不能落后到这个地步吧。这话给了刘介梅极大的警醒使他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那天晚上刘介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两个人还关心着他的,一个是陶礼根一个是噫海峰,他们分别睡在他的两边好像在静听着他的思想搏斗和变化似的。

  忽然刘介梅一下子翻身坐起来把自己身边的两位也叫起來了。

  刘介梅说:“我脑子里乱得很请二位帮我找找真理看。”

  于是三个人悄悄地起来在落着月光的院子里找了一个没人的哋方讨论起来。

  过了两天黄冈县三级扩干会上,特别地辟出一个展览室来所展览的东西都是刘介梅提供的,一部分是他解放前受苦时用的东西讨饭碗啊打狗棍啊等等,更多的部分展示了他解放后的生活有很多的奖状和日记本等。这个事情是宣传部长周北辰提出并征得了刘介梅的同意办起来的。现场有留言簿短短的时间里,留言簿像饿汉吃多了那样鼓起老多

  刘介梅感到脸发烧,害臊鈈敢看那留言簿。

  但是在刘介梅的口述文章中他不忘这样坦白道:

  “每天晚上等电灯熄了,人都睡静了我点起一支蜡烛,悄沒声息地走进展览室来我要把它当一面镜子,细细照一照我的思想”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