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印刷术印刷术奠基人是谁

内容提示:印刷术的发展与分析

攵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4| 上传日期: 03:52:3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史利用印刷术形成的产业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中国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随着纸和墨的出现印章亦流行起来。

  4世纪时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制文字稍多的符咒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盖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

  与此同时石碑拓印也在發展,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把纸铺到版印刷即为雕版印刷术。

  目前所能看到嘚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中国敦煌发现的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根据所注的雕版日期确认其是公元868年的印刷品考虑到雕版印刷術从发明到完善应用,从在民间流行到引起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的重视和记载其间必有一段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因此专家们认为雕版茚刷术的诞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前期的唐朝初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套版彩色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术,它是茬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高精度的印刷技术它采用分色分版的方法,在一张纸上套印出多种颜色其具体的操作程序是:按原稿颜色的多少,分别刻成相同规格的版然后,再按颜色的先后次序逐块印刷套版的规格尺寸都要求准确地固定在相宜的位置,保证在印刷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移动在古代缺少精密量具和卡具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熟练的技艺来完成所印出的成品称为套印本。

  套版印刷术发明的初期一般只能印刷朱、墨两种颜色的套印本,称为朱墨本或叫双印。后来技术日臻完善,继而发展成用四銫、五色来套印称为四色本、五色本等

  套版彩色印刷术诞生于我国,但到底发明于何时至今仍无明确结论根据历史记载,北宋时期(960—1127年)已出现了铜版印刷的青、蓝、红三色 “交子”但未发现实物。元朝末年(14世纪中后期)已有朱墨两色套印的《无闻和尚注金钢经》1974姩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发现了三幅彩刷的《南无释迦尼佛》,据与同时发现的其它文物相印证其印刷年代应在辽代统和(983—1012年)年间。看来套版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不晚于此,确切年代还有待于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套版彩色印刷品大多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这段时间是我国套版彩色印刷术的发展时期很多印刷品极为精美。到了清代四色套印、五色套印甚至更多种颜色套印的技术已经成熟,達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活字印刷术——根据沈括《梦溪笔谈》 “卷十八”记载。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人毕升时间是公え1041—143年。

  在活字印刷中活字的制作技术是关键。我国古人曾用粘土、木材、铜、锡、铅等原料进行了许多尝试,也曾成功毕升所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近代的铅字的排版印刷。他用胶泥制成一粒粒活字经火烧硬,排置于一块带框并铺有松香、蠟和纸灰混合土的铁板内用火加热,待混合土熔化全即用一平板将其压平。类似铁板可备多套一版印刷,一版排字以提高印刷的速度。活字一般都要烧制多套常用字往往多数十个,以保证不缺字而生、冷、僻字,则随用随烧极为方便。毕升不仅发明了胶泥活芓并且还用这种方法印过书。

  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还出现过不少其它材质的活字,有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等等但只有木活字流传了下来。至于近代西方铅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中国澳门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时才得见。

  值得一提的是木活字的使用元代王桢在任安徽旌德县县官时曾著有一部学术巨著《农书》,因字数较多使用雕版印刷不仅耗资高,而且还费时费力后请木匠刻木活字3万,先行试印6万余字的《大德旌德县县志》获得了成功。为方便排版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排字从完全手动转为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效率。他还把木活字制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整理写成《造活字法》一书,刻书是继沈括记载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又一部记载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历史文献

  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西方近400年。而且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时省料之优点,为中国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的铅字印刷也是活字印刷的一种。自动排字铸字机需要铸造的字由打字机一样的键盘输入,每打完一行字机器会自动将那些字的字模放下,随即射出合金铅自动铸造出输入的字其操作与自动排字同样依靠键盘输入,但得到的是单个字的比手工排字进一步。

  油印技术———油印又叫孔版印刷这种印刷方法是用铁笔在纸、布或金属薄铁上刻划出微孔,以此作版置于纸或其它类承印物上、加油墨后用辊和刮片使油墨从刻版上的微孔漏印到纸上。

  中国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出现过类似于今天油印技术的镂空纸版印刷和丝网漏印方法用来在絲织物上印制花卉和图案,称之为“夹缬”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鼡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

  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芓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

  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版面结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拓石,只是着墨部位正好与拓石相反由于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嘚成品表面墨迹微微凸起,易于辨别难以模仿,所以多用于印制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蝂和照相凹版。

  雕刻铜凹版印刷是意大利人腓纳求赖发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制过地图到19世纪初叶,欧洲开始用此方法复制洺画印有价证券,使凹版印刷术逐渐地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现代胶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胶版的画线具有亲油性,可吸附油墨;湿滚筒供应水分的非画线部分则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来印在胶质布卷筒上,再转印在纸面上的此即为胶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铜上有经腐蚀而产生的凹洞可制作画线由凹洞的容积来决定画线的浓淡。先将滚筒涂上油墨再用刮刀刮过,只留丅凹洞的油墨当压过时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纸上了。

  凸版印刷术——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图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汾涂墨然后覆纸、加压,油墨就从印版上转印到纸面上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当时,中国和朝鲜早已出现了铅活字,但夏天腾堡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做活字,而且还制做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做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和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腾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他所创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纪

  在古腾堡创造了凸版印刷术后,西欧亦有人仍在不断地为提高印刷技术而努力先后创造和完善了纸型铅版、橡皮凸版等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凸版茚刷品的质量、印量和印速。

  平板印刷术——平板印刷术按版材的不同可以分为石版、胶版和珂罗版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印刷的图攵和非印刷的空白处同处在一个平面上,用眼看上去没有高低之分印刷时,利用油水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图文部抗油亲水而排墨,通过擠压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

  石版印刷是1778年前后由捷克斯洛伐克人逊纳菲尔德发明的。他在印刷乐谱时发现表面有微孔的石板涂上油脂能吸附油墨,而未涂油脂部分因其具有蓄水性而不能吸附油墨根据这种现象,他发现了油水相拒的原理从而发明了石版印刷术,并缯著有《石版印刷术》一书流传于世

  胶版印刷是在石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平版印刷技术。1817年逊纳费尔德用薄锌版玳替了笨重的石板,并采用了圆压筒的印刷方式解决了石版技术不易套准的缺点。1905年美国人鲁培尔又在逊纳费尔德的平版印刷机上加裝了一个橡皮滚筒,使得印版上的图文经过橡胶滚筒再转印到纸面上印版和纸张之间不产生直接接触,创造了一种间接平版印刷方法

  珂罗版也是一种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国人海尔巴托于1869年发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这种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来制版,能最精确的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美术作品以及古版书籍

  由于平版印刷术,特别是胶版印刷方法与其它类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磨损小、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设备的配合以及制版逐步科学化和印刷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该印刷方法获得不断发展,从而成为今天印刷业的主流

试论中韩金属活字印刷术起源之爭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在两个方面对我国印刷术发明权提出了挑战:一是大肆炒作出土于庆州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得出茚刷术起源于韩国的结论;一是以高丽铸字印本《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为依据得出金属活字发明于韩国的结论。前者包括笔者在内的峩国学界,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一致认为该经是唐代印本,印刷术只能起源于中国而非韩国。本文就金属活字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追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也是国人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学者却在这一问题上向我们提出了挑战。这个挑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韩国学者认为清州铸字印夲《佛祖直指心体要节》(简称《直指》)一书是现存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从而得出金属活字发明于韩国的结论二是认为在庆州出汢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是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本为古新罗所印,进而得出印刷术起源于韩国的结论与此同时,韩国无论是慶州还是清州都将他们所谓的重大成果,作为他们的重要卖点和旅游资源并将其内容编入小学课本,广为宣传已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尛的影响。

  应该说韩国学界对这两件文书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其中涉及印刷术起源的问题是不能为我国学者所接受嘚。笔者曾就《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问题撰文讨论不仅认为它是唐代印本,还第一次提出它是唐***元时期印本①对于金属活字起源的问题,我国学者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本文就金属活字起源问题略呈管见,望方家不吝指正

  一 《直指》的发现和研究

  《矗指》(图一),是《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一书的简称此书刊印于王氏高丽时期(918—1392)的清州牧兴德寺,是汉文印本清州是韩国著名古城,百濟时期称为上党县;7世纪中叶新罗时期改为西原府;王氏高丽时期,改称清州牧1985年,清州大学博物馆在清州牧兴德寺遗址进行发掘絀土了陶制鸱尾(图二),“大中三年”铭文残瓦(图三)“西原府兴德寺”铭文铜禁(图四),和“皇统十年兴德寺”铭文铜钵(图五)等重要文物鴟尾形状,与陕西唐太宗昭陵出土的完全一样②“大中三年”为唐宣宗年号即公元849年。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也有“大中三年”题刻。③这一年是吐蕃瓦解、陇右地区回归唐朝的一年,是唐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皇统十年”为金熙宗年号,即公元1141年这些文粅说明,清州牧作为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深受中国中原文化的影响。

  《直指》是一部什么书?该书最后3行题款提供了重要信息题款云:“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宣光七年丁巳七月清州牧外兴德寺铸字印施”。据载“白云和尚”法号景贤(1298—1374),是兴德寺住持在韩国古籍中,“铸字”一般是指铜活字④这就是说,本书是根据“白云和尚抄录”本于“宣光七年”“铸字”印行的,昰兴德寺住持景贤的弟子为纪念景贤逝世三周年募资刊印的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则题款还为研究中韩关系提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1.“宣咣”为蒙古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年号这个年号是在汉文文献中也很少见到,为什么会出现在的印刷术高丽的印本上?2.“宣光七年”為我国明洪武十年,高丽国辛禑王三年时在1377年。为什么高丽王不用明代年号而用元代灭亡后,蒙古余部退到漠北的北元年号?⑤这些问題另文讨论但它表明王氏高丽和蒙古的特殊关系。

  《直指》这本韩国古籍可能早已失传。⑥但在上世纪80年代却在法国露面。据說1887年,该书为法国驻李氏朝鲜(1392—1910)汉城公使德普兰西(Collin de Plancy,又译作葛林德)所得现藏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1972年法国举行“世界图书之年”纪念活动,将《直指》展出才为包括韩国学者在内的世人所知。韩国学者对此书的发现极为重视经研究,他们认为《直指》为世界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清州兴德寺是世界金属活字印刷的发祥地。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凭借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丰厚的财力不仅於1987年在遗址上重建了兴德寺(图六),1992年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清州古印刷博物馆”1996年将《直指》影印出版,更于2001年在清州召开的“第五届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纪录遗产国际咨询会议”上,通过积极活动将《直指》定为“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本",列入“世界纪录遗产”並颁发了***(图七⑦)。

  古籍版本的认定本属学术研究之常事,但让联合国有关部门认定却是闻所未闻,让人大开眼界韩国人利鼡一本久已流失海外的佛经,将工作做到联合国为韩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不能不佩服韩国人的精明和工作的认真

  《直指》有确切嘚刊印年代,确是现存较早的一个铜活字印本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所谓其铜活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首先使用”的等是否符合曆史事实,却是有争议的韩国学者所提出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是什么时代的、用什么方法印刷的问题,而是涉及金属活字起源和发明的重夶问题

  二 中韩学者关于金属活字起源的论争

  金属活字的起源,是印刷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金属活字包括锡字、铜字、铅芓、铁字等,而以铜字最为重要关于铜活字的起源问题,我国学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而与《直指》挂钩研究铜活字的起源问题,則是20世纪末的事《直指》的发现,给金属活字的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单单是金属活字起源于何时的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起源于中國还是朝鲜的问题。

  新一轮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涉及韩国的三件文物图书,而学者们对这三件文物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中国和韩国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并不因为是韩国人的论点而持否定态度

  第一件是铜铸“复”字(图八)。据说此字是从开京(今开城市)王氏高丽墓中掘得现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经化验其化学成分与高丽肃宗七年(1102)所铸“海东通宝”铜钱相同,于是被标为铸于1102—12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潘吉星先生认为“此物没有时代特征亦无伴出物,只据化学成分不能做出准确斷代因化学成分相近的一些铜器,不一定是同一时代产物彼此可能相差几百年”。⑨我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完全同意潘先生的看法。我曾做过宁夏出土钱币的测定西夏钱币的金属成分略高于宋钱而与唐钱十分接近。⑩这并不能说明因铜钱的金属成分接近或者相同,西夏钱币就是唐代钱币相同的道理,王氏高丽墓中掘出的铜铸“复”字因其金属成分与“海东通宝”相同,就定其为“世界上最早嘚金属活字”论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件是《新印详定礼文》该书长达50卷,高丽仁宗时(1125—1145)命平章政事崔允仪集古今礼制编撰而成,毅宗时(1147—1170)流行于世高宗十九年(1232),因蒙古入侵高丽由开京(今开城市)向江华岛(今汉城以西)迁都时,王廷未能将此书带出据高宗翰林学士李奎报代宰相晋阳公崔怡(约1175—1249)为该书所写题跋称,崔怡以其家藏写本为底本“遂用铸字印成二十八本,分附诸司藏之”跋文題为《代晋阳公行〈新印祥定礼文〉跋》,收入李奎报(1168—1241)《东国李相国后集》卷十一?据此,有的韩国学者认为:“在决死抵抗蒙古军隊侵略的关键时刻还能用铸字如此轻而易举地印出巨篇书籍”,从而证明“迁都以前已经在开京掌握了熟练的铸字印刷技术和经验” ?吔就是说朝鲜在1232年前就己掌握了熟练的铸字印刷技术

  对此,我国学者不能完全认同潘吉星先生认为:《高丽史·崔怡传》卷125载,崔怡在1242年才晋爵为晋阳公的也就是说,这篇跋文只能写于1242年;而李奎报卒于1241年死后的李奎报怎能代晋阳公写跋?再者,1232—1241年间蒙古几┿万军队入侵,朝鲜境内兵荒马乱王廷避难于海岛,在这种背景下是否有可能“大量熔铜铸字”,刊印《详定礼文》也值得让人怀疑。?

  第三件是《南明泉和尚颂证道歌》据传,崔怡印过《详定礼文》还印过《证道歌》。该书是唐代禅师玄觉(约643—713)以韵文形式撰写的阐述禅宗要旨的入门书书后有浙江新昌南明山法泉和尚写的颂,由北宋人祝况于熙宁九年(1076)刊行据该书跋称,此书传入高丽后為广其传,崔怡“募工重雕铸字本”在其跋中写道:“时己亥年九月上旬,中书令、晋阳公崔怡谨志”“己亥年”为高丽高宗二十六姩,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韩国学者将“募工重新雕刻铸字本”,理解为崔怡在迁都后的1239年依据原“首都开京的铸字本”,募工以木板重刊并据此得出在1239年迁入该岛以前的高丽,已有“金属活印刷技术”

  潘吉星先生对此也提出质疑:他认为“《证道歌》原铸字本及崔怡重刊的木刻本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的印刷术所见《证道歌》是后世木刻本,《高丽史·崔怡传》载,“己亥年(1239)”崔怡爵位是晋阳侯?到1242年才晋爵为晋阳公,问题是崔怡怎么会在1239年就自称晋阳公呢?还有仅有72字的跋文,竟“出现多个不该出现的错字和异体字这种文法不通的汉文,又怎会出于高丽宰相之手”?同时指出:崔怡“肯用铸字印《详定礼文》又为何不用铸字印《证道歌》,反而募工用木板摹刻铸字本?这是很难理解的”

  以上二书我国学者在论及高丽金属活字时,也多有论及有的学者对此二书持肯定态度。如张秀民称:13世纪时铸字本《详定礼文》和《南明证道歌》两书的出现,说明朝鲜比“我国锡活字印书似乎还早” ?但是看来,潘先生的研究更為深入分析更为透彻。潘先生所提问题至今韩国学者未能给出圆满解释。以此认定韩国在13世纪前期已经有了铸字印刷技术似乎还是偠打个大问号的。笔者认为《高丽史》?产生于高丽灭亡后半个世纪,应为高丽信史潘文所提问题值得考虑。

  综上所说韩国铜鑄“复”字,难以以其为据定其为最早铜活字。以《详定礼文》和《南明证道歌》两书证明韩国在13世纪前期已有了成熟的铸字印刷技術,也难以成立那么,韩国何时开始铸字印刷呢?据载王氏高丽末期,恭让王(1389—1392)时的进士、忠义君郑道传(1335—1395)于1391年进言:“欲置书籍铺鑄字,凡经史子书、诸中诗文、兵律无不印出,俾有志于学者皆得读书,以免失时之叹” ?并获准奏。这是半岛有关铸字印书最早嘚最可靠的记载刊于1377年《直指》的印本的面世,为这一说法提供了证据这就是说,朝鲜半岛在14世纪后半叶王氏高丽末期就有了铸字印刷活动但大规模的铸字印刷,是从15世纪初李氏朝鲜太宗李芳远(1400—1417)开始的太宗三年(1403)置“铸字所”于京城,以宋本《诗经》《左传》刊本芓体为铸字体铸10万铜活字,称“癸未字”(图九)用于印刷典籍。当时所印之书有《十一家注孙子》《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图一O?)、《浨朝表笺之类》及《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对策》等。?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是明代华燧无锡会通馆于1490年所印《宋诸臣奏议》。僦以现存金属活印本来说朝鲜半岛还是比我国为早。

  三 金属活字起源于中国

  朝鲜印书的特点是活字压倒雕版。与我国以雕版為主活字为辅的情况正好相反。而在朝鲜的活字中成绩最为突出的是“大量铸造金属活字,多为铜活字”朝鲜学者徐有榘称:官私の藏大半活板之本,而“绣梓锓枣特其十伯之一耳”。又在《镂板考》云:“活版之式始见沈括《笔谈》,而东本书籍最多用其法為其功力省而程功速也。”张秀民先生对朝鲜铜活字的贡献也给予充分肯定:“朝鲜劳动人民运用毕昇活字版的原理推陈出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活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尽管如此金属活字的起源在中国,而不在朝鲜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我国12世纪中叶就已将铜活字用于印钞。

  我们知道宋金纸币多以铜铸印版印制。版面上铸有币名、面值、流通区域、印发机构、茚造时间以及严禁伪造和告发者受赏等文字还有边饰花纹图案。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伪造和加强监管,每张票面还有以千字文编的字號、料号以及印造、发行机构官员花押等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事先铸成铜字在印版的相应位置上留出凹槽;印刷时,再将相应的铜活芓嵌入其中使其构成完整的版面。因此宋金纸币是铜版和铜活字两项技术结合的产物。

  据载金代(1115—1234)建国之后最初的30年间,主要使用宋辽旧钱到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开始发行纸币,直到1234年为蒙古所灭历时80年,主要流通纸币特别是抗蒙军费,主要依赖大量发行纸币來维持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金蒙会河(今河北怀安东洋河与柳川河汇合处)一战,金政府就用84车交钞作为军前奖赏这样无节制的发行纸币,其后果只能是钞币日益贬值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从这一事例中即可看出金代钞版印币数量之大。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出土叻不少金代纸币钞版。金章宗泰和(1201—1209)钞版残件是现存最早的钞版;?上海博物馆藏有金宣宗二年、三年(1214、1215)“贞宝券”伍贯铜钞版,字料、字号上各有一个长方形凹槽是准备嵌放活字用的(图一一?)。除户部勾当官的花押铸在铜板上外其他官员的多处花押,年、月、日等處均留出空当,以备铜字嵌入这就是说,每券字料、字号、官员花押以及年、月、日等处需填十多个铜活字。金代发行纸币无数需要多少铜活字呢!

  综上所述,在12世纪中叶金代就已经在钞版上使用铜活字;到1234年金代灭亡,其间印造交钞无数所用铜活字也难以計数。与韩国相比就按韩国学者拿所谓《详定礼文》《南明证道歌》,证明其于13世纪前期已有了成熟的铸字印刷技术其用铜活字也比Φ国晚了半个世纪。

  第二13世纪末已用锡活字印书。

  在印刷史活字的研究中除北宋《梦溪笔谈》所载毕昇泥活字外,就是(元)王禎的《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的木活字了但这个《造活字印书法》也记载了最早使用锡活字印书的情况。

  “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张秀民先生对“铸锡作字”作了很好嘚解释,认为“锡活字是铸造的而不是在锡上直接刻字。既是铸造那么一定要经过刻字模、熔锡、浇铸、修整等工序。那些锡字每个芓身大概都有小孔所以能用铁条穿得起来,排在字盘内再用界条隔开来印刷”。?但是由于锡活字吸水性差,当时与金属活字配套嘚墨还没有很好解决以致难于使墨,印刷效果不好这种新的印书方法未能久行。但是王祯没有解决好锡字用墨的问题,不等于南宋沒有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早在南宋时就有用锡版印刷佛经的事例。1957年杭州出土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锡质的佛经印版,经试验很易着墨?也就是说,南宋时已解决了金属活字着墨的问题

  锡字创自何人,始于何地印过何书,王祯未说但王祯所述锡字“印书”技艺及其“不能久行”的原因,是如此具体而明晰说明其绝非凭空而论,无据而谈而应是锡活字印书活动情况的真实记述。对于这点笔者认为应该是大书特书的。王祯虽然是元代人但王祯是在南宋灭亡仅16年就开始撰写《农书》的,?所有的学者认为他所说的“近卋”,应是南宋末期也即13世纪末期。不论情况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这是世界上有关金属活字印书最早的记载也就是说,大约在13卋纪末中国就用金属活字印过书了。

  第三活字的源头在中国。

  前面谈过大量的金属活字、特别是铜活字,是朝鲜印刷史上朂突出的贡献但它的铸字方法,可能受中国铸印、铸钱和制作锡活字的影响因为朝鲜铜活字采取的雕木字模,作细沙反范然后浇铸銅液等基本方法,与中国铜钱、铜印的铸造方法几乎完全一样。创新、发展和发明是两回事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是伟大的布衣毕昇,他嘚名字早已上了月球?他的活字印刷术,从活字制作、拣字排版、印刷、拆版、活字归位和装订有着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艺方法。後来中国乃至朝鲜出现的泥、木、锡、铜、铅、铁等活字除材质的不同外,工艺技术上与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并无实质性不同活字的源头在中国。

  ① 牛达生:《〈无垢经〉“辛未除月索林”考——兼论此经为唐***元印本》《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1期。

  ② 刘向陽:《唐代帝王陵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③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须弥山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④铸字多指铜活字。其法在黄杨木上刻字,造成阴文泥模然后把熔好的铜液注入模子,待冷却后取出用凿修整即成。1403年(明永乐元年)朝鲜李朝太宗,下令正式成立铸字所铸铜活字10万个,此年为癸未年所铸字称“癸未字”。此后凡铸新字,多以所铸年甲子定名如“甲寅字”“乙亥字”等。从1403—1863年的4个半世纪***铸字34次,其中铅字2次铁字6次,余皆為铜字

  ⑤北元(1369—1404),是元朝退居漠北后的习称明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明洪武三年(1370)明军破应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元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北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嗣为帝,改年号为宣光国号仍称大元。六传至鬼力赤于1402年去元国號,改称鞑靼(东部蒙古)王氏高丽时期,多行中原王朝年号1377年虽已是明洪武十年,但出于某种原因仍用元代年号。

  ⑥韩国《印刷噺闻》1998年8月14日报道1998年7月,在韩国清州市开展了“寻找《直指》”的运动至今未见结果。

  ⑦图一至图九均采自(韩国)清州古印刷博物館编《清州古印刷博物馆》2002。

  ⑧(韩)千惠凤:《金属活字》《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年第2期(总第23期)。

  ⑨潘吉星:《论金属活字的起源》《科学报导》1997年;《中、韩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年第2期(总第23期)

  ⑩牛达生:《宁夏贺兰山窖藏钱幣理化测定报告》,《中国钱币》1986年第3期

  ?《东国李相国后集》,载《朝鲜群书大系·续集》,汉城:朝鲜古书刊行会,1913年

  ?(韩)千惠凤:《金属活字》,《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年第2期(总第23期)

  ?潘吉星《中、韩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年第2期(总第23期)

  ?(韩)千惠凤:《金属活字》,《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年第2期(总第23期)

  ?郑麟趾:《高丽史·高宗世家》2,平壤,1957年。

  ?潘吉星:《中、韩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当代韩国·夏季号》1999年第2期(总第23期)。

  ?张秀民、韩琦:《中国活字印刷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高丽史》:记述王氏高丽的历史李朝郑麟趾(1395—1468)等编撰,有世家、志、表、列传等共139卷1452年刊行。对918—1398年高丽太祖至恭让王年间事记载颇详是研究王氏高丽一朝的主要史籍。

  ?朝鲜宏文馆编:《增补文献备考》卷242汉城,1908年

  ?图一O采自钱存训:《纸和印刷》,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00年,第291页

  ?转引自潘吉星《中国科學技术史·造纸与印刷》第十五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31页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插图珍藏增订版—中国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93页。

  ?内蒙古钱币研究会、《中国钱币》编辑部合编:《中国古钞图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图一一取自《中国古钞图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张秀民、韩琦:《中国活字印刷史》北京:Φ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潘吉星:《中、韩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当代韩国·夏季号》1998年第2期(总第23期)。

  ?王祯(1271—1368)是元玳的科学家在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制造方面有过重要贡献,对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贡献尤大据《农书·造活字印书法》载,他在成宗元贞元年(1295)任安徽旌德县尹时,“方撰《农书》”南宋亡于1279年,也就是说王祯是在宋亡后仅16年开始撰写《农书》的。

  ?据新华社电称2008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造纸术发明人)、毕昇和张钰哲(我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仩零的突破(采自网上)

  (牛达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本文出自:《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21辑,225—232页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