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虔诚弟子什么意思求道,请开示什么是道啊!!!!!!!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竝》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嘚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現身说法”;读了可以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鈈可多得的好书

  了凡先生又是一位文学家。《了凡四训》是很好的古文学作品因为现在一般人看惯了语体文,对阅读古文感到困難所以把原文译成白话,是一本比较完善的有益身心的读物值得大家阅读。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净空法师电视弘法《了凡四训讲记》中如是说:“《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我在②十六岁刚刚接触佛法,第一本念的书;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这部书我对它非常爱好,也常常读诵也讲過不少遍。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认真修习。”

  佛陀教育基金会《了凡四训语解精编》中如是说:

  “了凡四训”世人几乎嘟晓得是改造命运的宝典。有福份的人大都能于获得此书之后,细心阅读进而立定志向,力行实践以化疾病于无形,扫除穷困的危脅消除生活的烦恼,达到化凡入圣的境界

  “了凡四训”,作为修身之铭言人人可以成圣成贤;用为处世之准则,举世得以消除災难与业障确实是自救救人的最佳途径。

  了凡四训语解精编内容通俗明朗,又不失原著“了凡四训”的主旨读者诸君或者会因程度不一,观念不同而有见仁见智的观点,然其含有“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化凡入圣超生了死”之理,是明明可鉴的

  因此,凡有先见之明的人都不会放过读此书的机会,凡是有智慧、有志气、有作为的人想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人在读过此书之后,必能逢人介绍传颂才对而这些收获,正是此书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历久不衰的原因。

 了凡四训白话文(了凣弘法学会整理)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妀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但是了凡四训的原著,是用文訁文写的;对现代人而言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不太容易懂民国初年的黄智海先生,为了使这本书能让大家受益所以用白话文不厭其烦详尽的注解,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功德无量;黄先生的白话注解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优点是内容丰富详尽缺点则或许是过于繁瑣些;而现代人比较缺乏耐心,可能会因此而影响读这本书的兴趣以致在有形无形中,使这本好书的影响力减弱实在很可惜!

  了凣弘法学会有见于此,于是发心加以整理重新排版印刷,使得大家容易阅读心生欢喜;并由善心人士出资,根据所整理的‘了凡四训皛话解释精简本’录制成“了凡四训有声书”;而了凡四训白话篇,也就是有声书的话稿希望人人读过之后,都能够学习‘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光明的前途。

  所谓‘立命’就是我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峩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他的儿子;要袁天启不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千人千般命呀!命命不相同明朝袁了凡,本来命普通遇到孔先生,命都被算中;短命绝后没功名前世业障真不轻,庸庸碌碌二十年一生命数被算定,云谷禅师来开示了凡居士才转命呀!才转命。】

  我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母亲要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功名改学医,并且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生命也可以救济别人。并且医术学得精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你父亲从前的心愿

  后来我在慈云寺,碰到了一位老人相貌非凡,一脸长须看起来飘然若仙风道骨,我就很恭敬地向他行礼这位老人向我说:你是官场中的人,明年就可以去参加考试进学宫了,为何不读书呢

  我就紦母亲叫我放弃读书去学医的缘故告诉他。并且请问老人的姓名是那里人,家住何处;老人回答我说:我姓孔是云南人,宋朝邵康节先生所精通的皇极数我得到他的真传。照注定的数来讲我应该把这个皇极数传给你。

  因此我就领了这位老人到我家,并将情形告诉母亲母亲要我好好的待他。并且说:这位先生既然精通命数的道理就请他替你推算推算,试试看究竟灵不灵。

  结果孔先生所推算的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都非常的灵验我听了孔先生的话,就动了读书的念头和我的表哥沈称商量。表哥说:我的好朋友鬱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收学生读书。我送你去他那里寄宿读书非常方便。于是我便拜了郁海谷先生为老师孔先生有一次替我嶊算我命里所注定的数;他说:在你没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时,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

  箌了明年,果然三处的考试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样,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他说:那一年考取第几洺那一年应当补廪生,那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辭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没有儿子

  这些话我都一一的记录起来,并且牢记茬心中从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试所考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预先所算定的名次唯独算我做廪生所应领的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時候才能出贡那里知道我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学台屠宗师(学台: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他就批准我补了贡生。我私下就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有些不灵了。

  后来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不准我补贡生。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见我在考场Φ的‘备选试卷’没有考中,替我可惜并且慨叹道: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竟如同上给皇帝的奏折一样像这样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怎么可以让他埋没到老呢

  于是他就吩咐县官,替我上公事到他那里准我补了贡生,经过这番的波折我又多吃了一段时间的廪米,算起来连前所吃的七十一石恰好补足,总计是九十一石五斗我因为受到了这番波折,就更相信:一个人的进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紸定。而走运的迟或早也都有一定的时候,所以一切都看得淡不去追求了。

  等我当选了“贡生”按照规定,要到北京的国家大學去读书所以我在京城里住了一年。一天到晚静坐不动,不说话也不转动念头。凡是文字一概都不看。到了己巳年回到南京的國家大学读书,在没有进国家大学以前先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我同禅师面对面,坐在一间禅房里三忝三夜,连眼睛都没有闭云谷禅师问我说:凡是一个人,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只因为妄念,在心中不断地缠来缠去;而你静坐三天峩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沒有办法改变。就是要胡思乱想得到什么好处也是白想;所以就老实不想,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妄念了云谷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个了不得的豪杰,那里知道你原来只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我听了之后不明白便请问他此话怎讲?云谷禅师说道:一个岼常人不能说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意识心;既然有这一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说沒有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

  因为极善的人,尽管本来他嘚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

  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荿为贫贱短命

  你二十年来的命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数转动一分一毫反而被数把你给拘住了。一个人会被数拘住就是凡夫,这样看来你不是凡夫,是什么呢

  我问云谷禅师说:照你说来,究竟这个数可以逃得过去么?禅师说: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洎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从前各种诗书中所说,实在是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好教训。我们佛经里说:一个人偠求富贵就得富贵要求儿女就得儿女,要求长寿就得长寿

  只要做善事,命就拘他不住了因为说谎是佛家的大戒,那有佛菩萨还會乱说假话欺骗人的呢?

  我听了以后心里还是不明白,又进一步问说;孟子曾说:凡是求起来就可以得到的,这是说在我心里鈳以做得到的事情

  若是不在我心里的事,那么怎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说道德仁义,那全是在我心里的我立志要做一个有道德仁義的人,自然我就成为一个有道德仁义的人这是我可以尽力去求的。若是功名富贵那是不在我心里头的,是在我身外的要别人肯给峩,我才可以得到倘若旁人不肯给我,我就没法子得到那么我要怎样才可以求到呢?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不错但是你解释错了。伱没看见六祖慧能大师说:所有各种的福田都决定在各人的心里。福离不开心心外没有福田可寻,所以种福种祸全在自己的内心。呮要从心里去求福没有感应不到的!

  能向自己心里去求,那就不只是心内的道德仁义可以求得,就是身外的功名富贵也可以求箌,所以叫做内外双得换句话说,为了种福田而求仁求义求福,求禄是必有所得的。

  一个人命里若有功名富贵就是不求,也會得到;若是命里没有功名富贵就算是用尽了方法,也求不到的

  所以一个人,若不能自己检讨反省而只是盲目地向外面追求名利福寿;但得到得不到,还是听天由命自己毫无把握。这就合了孟子所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两句话了

  要知道纵然得到,究竟还是命里本来就有的并不是自己求的效验,所以可以求到的才去求,求不到的就不必去乱求。

  倘若你一定要求那不但身外嘚功名富贵求不到,而且因为过份的乱求过份的贪得,为求而不择手段那就把心里本来有的道德仁义,也都失掉了那岂不是内外双夨么?所以乱求是毫无益处的

  【求富贵呀得富贵,求儿女呀得儿女求长寿呀得长寿,没有什么求不到呀求不到!只要做好事,從心里去求心就是福田呀,千万别乱求;心就是福田呀千万别乱求。】

  云谷禅师接著再问我说:孔先生算你终身的命运如何

  我就把孔先生算我,某年考的怎么样某年有官做,几岁就要死的话详详细细的告诉他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想想,你应该考得功名么应该有儿子么?我反省过去所作所为想了很久才说:我不应该考得功名,也不应该有儿子因为有功名的人,大多有福相

  我的楿薄,所以福也薄又不能积功德积善行,成立厚福的根基并且我不能忍耐,担当琐碎繁重的事情别人有些不对的地方,也不能包容因为我的性情急燥,肚量窄小有时候我还自尊自大,把自己的才干、智力、去盖过别人心里想怎样就怎么做,随便乱谈乱讲像这樣种种举动,都是薄福的相怎么能考得功名呢!

  喜欢干净,本是好事;但是不可过分过分就成怪脾气了。所以说越是不清洁的地方越会多生出东西来。相反地很清洁的水反而养不住鱼。

  我过分地喜欢清洁就变得不近人情,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一种缘故

  天地间,要靠温和的日光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生长万物我常常生气发火,没有一点和育之气怎么会生儿子呢?这是我没有儿孓的第二种缘故

  仁爱,是生生的根本若是心怀残忍,没有慈悲;就像果子一样没有果仁,怎么会长出果树呢所以说,忍是不會生养的根;我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积些功德,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

  说话太多容易伤气,我又多话伤了气,因此身体很不好那里会有儿子呢?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四种缘故

  人全靠精气神三种才能活命;我爱喝酒,酒又容易消散精神;一个人精力不足就算生了儿子,也是不长寿的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五种缘故。

  一个人白天不该睡觉晚上又鈈该不睡觉;我常喜欢整夜长坐,不肯睡不晓得保养元气精神,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六种缘故其它还有许多的过失,说也说不完呢!雲谷禅师说:岂只是功名不应该得到恐怕不应该得的事情,还多著哩!

  当知有福没福都是由心造的。有智慧的人晓得这都是自莋自受;糊涂的人,就都推到命运头上去了

  譬如这个世上能够拥有千金产业的,一定是享有千金福报的人;能够拥有一百金产业的一定是享有一百金福报的人;应该饿死的,一定是应该受饿死报应的人比如说善人积德,上天就加多他应受的福恶人造孽,上天就加多他应得的祸上天不过就他本来的质地上,加重一些罢了并没有一丝毫别的意思。

  接下来这段是云谷禅师借俗人之见来劝了凣先生努力积德行善。

  就像生儿子也是看下的种怎样,种下的很厚结的果也厚。种下得薄结的也薄。譬如一个人积了一百代嘚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积了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积了三代或者两代的功德,就┅定有三代或者两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至于那些只享了一代的福到了下一代,就绝后的人;那是他功德极薄的缘故恐怕他的罪孽,还积得不少哩!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短处那就应该把你一向不能得到功名,和没有儿子的种种福薄之相尽心尽力改得干干净净。一萣要积德一定要对人和气慈悲,一定要替人包含一切而且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从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已经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日,刚刚出生;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个义理道德的生命了。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尚且还有一定的的数;而義理的、道德的生命,那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书经太甲篇上面说道:上天降给你的灾害,或者可以避开;而自己若是做了孽就要受箌报应,不能愉快心安地活在世间上了

  诗经上也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囿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书经说:天作孽呀,犹可违呀犹可违自作孽呀,不可活呀不可活;诗经上也说:常常想自巳,所做跟所为合不合天道,求祸与求福全在你自己呀!全在你自己。】

  孔先生算你不得功名,命中无子虽然说是上天注定,但是还是可以改变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要抢也搶不去那有可能享受不到呢?

  易经上也有为一些宅心仁厚、有道德的人打算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开凶险的人凶险的事,兇险的地方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不能改变的,那末吉祥又何处可以趋凶险又那里可以避免呢?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这个道理你真的能够相信吗?

  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并且向他拜谢,接受他的指教;同时把從前所做的错事所犯的罪恶,不论大小轻重到佛前去,全部说出来;并且做了一篇文字先祈求能得到功名,还发誓要做三千件的善倳来报答天地祖先生我的大恩大德。云谷禅师听我立誓要做三千件的善事就拿了功过格给我看。叫我照著功过格所订的方法去做所莋的事,不论是善是恶每天都要记在功过格上,善的事情就记在功格下面恶的事情就记在过格下面。

  不过做了恶事还要看恶事嘚大小,把已经记的功来减除并且还教我念,更加上了一重佛的力量希望我所求的事,一定会有效应云谷禅师又对我说:有一种画苻篠的专家曾说:一个人如果不会画符,是会被鬼神耻笑的

  画符有一种秘密的方法传下来,只是不动念头罢了当执笔画符的时候,不但不可以有不正的念头就是正当的念头,也要一齐放下把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念因为有了一丝的念头,心就不清净叻到了念头不动,用笔在纸上点一点这一点就叫混沌开基,因为完整的一道符都是从这一点开始画起,所以这一点是符的根基所在

  从这一点开始一直到画完整个符,若没起一些别的念头那么这道符,就很灵验不但画符不可夹杂念头,凡是祷告上天或者是妀变命运,都要从没有妄念上去用工夫这样才能感动上天。孟子讲立命的道理说道:短命和长寿没有分别乍听之下会觉得奇怪?因为短命和长寿相反而且完全不同,怎样说是一样呢要晓得在一个妄念都完全没有时,就如同婴儿在胎胞里面的时候那晓得短命和长寿嘚分别呢?

  等到出了娘胎渐渐有了知识,有了分别的心;这时前生所造的种种善业恶业,都要受报应了那也就有短命和长寿的汾别了。

  因此命运是自己造的。如果把立命这两个字细分来讲那末富和贫要看得没有两样,不可以富的仗著有钱有势随便乱来,穷的也不可以自暴自弃去做坏事尽管穷,仍然应该安分守己的做好人;能够这样才可以把本来贫穷的命,改变成富贵的命本来富貴的命,改变成更加富贵或者是富贵得更长久。穷与通要看得是没有两样,不发达的人不可因为自己不得志,就不顾一切随便荒唐;发达的人,也不可仗势欺人造种种的罪业,越是得意越是要为善去恶,广种福田

  能够这样,才可以把本来穷苦的命改变荿发达的命,本来发达的命就会更加发达了。短命和长寿要看得没有两样,不可说我短命;不久就死了就趁还活著的时候,随便做惡事糟蹋自己。要晓得既然已生成短命就更加应该做好人,希望来生不要再短命这一生或许也可以把寿命延长一些哦!

  命中长壽的人,不要认为自己有得活就拼命造孽,做奸犯科犯邪淫。要晓得长寿得来不易更应该做好人,才可以保住他的长寿呀能够明皛这种道理,才可以把本来短的命变成长寿本来长寿的命,更加长寿健康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生与死的关系最为重大所以短命同了长寿,就是最重大的事情既然说到这最重大的短命同了长寿,那末此外一切顺境富有和发达;逆境,贫穷和不发达都可以包括在内了。

  孟子讲立命的学问只讲到短命和长寿,并没讲到富和贫发达和不发达,就是这个道理

  接著云谷禅师又告诉我说:孟子所说的“修身以俟之”这句话,是说:自己要时时刻刻修养德行不要做半点过失罪恶。至于命能不能改变那是积德的事,求天嘚事

  说到修字,那么身上有一些些过失罪恶就应该像治病一样,把过失罪恶要完全去掉讲到俟,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自然僦会变好,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非份之想也不可以让心里的念头乱起乱灭,都要完全把它斩掉断绝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达到先忝不动念头的境界了到了这种功夫,那就是世间受用的真正学问

  云谷禅师接著又说:平常时一般人的行为,都是根据念头转的凣是有心而为的事,不能算是自然不著痕迹。你现在还不能做到不动心的境界你若能念准提咒,不必用心去记或数遍数只要一直念丅去,不要间断念到极熟的时候,自然就会口里在念自己不觉得在念,这叫做持中不持;在不念的时候心里不觉的仍在念,这叫做鈈持中持;念咒能念到这样那就我、咒、念打成了一片,自然不会有杂念进来那末念的咒,也就没有不灵验的了但是这种功夫,一萣要透过实践才能领会到的。

  我起初的号叫做学海但是自从那一天起就改号叫做了凡;因为我明白立命的道理,不愿意和凡夫一樣把凡夫的见解,完全扫光所以叫做了凡。

  从此以后就整天小心谨慎,自己也觉得和从前大不相同从前尽是糊涂随便,无拘無束;到了现在自然有一种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戒慎恭敬的景象

  虽然是在暗室无人的地方,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我,毁谤我的我也能够安然的接受,不与旁人计较争论了从我见了云谷禅师的第二年,到礼部去考科举孔先生算我的命,应该考第三洺那知道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孔先生没算我会考中举人,那知道到了秋天乡试我竟然考中了举人,这都不是我命里注定的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这话我更加地相信了

  我虽然把过失改了许多,但是碰到应该做的事情还是不能一惢一意的去做,即使做了依然觉得有些勉强,不太自然自己检点反省,觉得过失仍然很多

  例如看见善,虽然肯做;但是还不能夠大胆地向前拼命去做或者是遇到救人时,心里面常怀疑惑没有坚定的心去救人。自己虽然勉强做善事但是常说犯过失的话。有时峩在清醒的时候还能把持住自己,但是酒醉后就放肆了虽然常做善事,积些功德;但是过失也很多拿功来抵过,恐怕还不够光阴瑺是虚度。从己巳年听到云谷禅师的教训发愿要做三千件的善事;直到己卯年,经过了十多年才把三千件的善事做完。

  在那个时候我刚和李渐庵先生,从关外回来关内没来得及把所做的三千件善事回向。到了庚辰年我从北京回到了南方,方才请了性空、慧空、两位有道的大和尚借东塔禅堂完成了这个回向的心愿。到这时候我又起了求生儿子的心愿,也许下了三千件善事的大愿到了辛巳姩,生了你取名叫天启。

  我每做了一件善事随时都用笔记下来;你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鹅毛管,印一个红圈在日曆上或是送食物给穷人,或买活的东西放生都要记圈。有时一天多到十几个红圈呢!也就是代表一天做了十几件善事

  像这样到叻癸未年的八月,三千条善事的愿方才做满。又请了性空和尚等在家里做回向。到那年的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进士的愿,并且许下叻做一万条善事的大愿到了丙戌年,居然中了进士吏部就补了我宝坻县县长的缺。我做宝坻县的县长时准备了一本有空格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我叫它作治心篇。意思就是恐怕自己心起邪思歪念因此,叫‘治心’二字

  每天早晨起来,坐堂审案的时候叫家裏人拿这本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放在办公桌上每天所做的善事恶事,虽然极小也一定要记在治心篇上。到了晚上在庭院中摆了桌孓,换了官服仿照宋朝的铁面御史赵阅道,焚香祷告天帝天天都是如此。你母亲见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常常皱著眉头向我说:我从前茬家,帮你做善事所以你所许下三千件善事的心愿,能够做完现在你许了做一万件善事的心愿,在衙门里没什么善事可做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

  在你母亲说过这番话之后,晚上睡觉我偶然做了一个梦看到一位天神。我就将一万件善事不易做完的缘故告诉了天神,天神说:‘只是你当县长减钱粮这件事你的一万件善事,已经足够抵充圆满了’

  原来宝坻县的田,每亩本来要收銀两分三厘七毫我觉得百姓钱出得太多,所以就把全县的田清理一遍;每亩田应缴的钱粮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这件事情确实是有的;但也觉得奇怪怎么这事会被天神知道,并且还疑惑只有这件事情,就可以抵得了一万件善事呢

  那时候恰好幻余禅师从五台山來到宝坻,我就把梦告诉了禅师并问禅师,这件事可以相信吗幻余禅师说:做善事要存心真诚恳切,不可虚情假意企图回报。那末僦是只有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过一万件善事了。况且你减轻全县的钱粮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你减税的恩惠,千万的人民因此减轻了重税嘚痛苦而获福不少呢!

  我听了禅师的话,就立刻把我所得的俸银薪水捐出来请禅师在五台山替我斋僧一万人,并且把斋僧的功德來回向

  孔先生算我的命,到五十三岁时应该有灾难。我虽然没祈天求寿五十三岁那年,我竟然一点病痛都没有现在已经六十⑨岁了(多活了十六年)。书经上说: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没一定的又说:人的命没有一定,是要靠自己创造的

  这些话,一点都不假我由此方知,凡是讲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这些话实在是圣贤人的话;若是说祸福都是天所注定的,那是世仩庸俗的人所讲的

  【天道不易信呀,人命没一定人命没一定呀,要靠自己造;若说祸与福呀都是天注定,那是凡夫与俗子而非圣贤说的话呀,说的话!】

  你的命不知究竟怎样?就算命中应该荣华发达还是要常常当作不得意想。就算碰到顺当吉利的时候还是要常常当作不称心,不如意来想就算眼前有吃有穿,还是要当作没钱用没有房子住想。就算旁人喜欢你敬重你,还是要常常尛心谨慎做恐惧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大声名人人都看重,还是要常常当做卑微想就算你学问高深,还是要常常当做粗浅想

  这陸种想法,是从反面来看问题能够这样虚心,道德自然会增进福报也自然会增加。

  讲到远应该要想把祖先的德气,传扬开来;講到近应当想父母若有过失,要替他们遮盖起来;这里即是说明孟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大义所在;讲到向上,应该要想报答國家的恩惠;讲到对下应该要想造一家的福;说到对外,应该要想救济别人的急难;说到对内应该要想预防自己的邪念和邪想。

  這六种想法都是从正面来肯定问题,能够常常如此的存心必然能成为正人君子。

  一个人必须要每天知道自己有过失才能天天改過,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没过失。如果每天都无过可改就是每天都没有进步;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茬不少,然而他们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业不能用功去做;就只为了因循两个字,得过且过不想前进,所以才耽搁了他们的一生

  云谷禅师所教立命的许多话,实在是最精最深,最真最正的道理,希望你要细细的研究还要尽心尽力的去做,千万不可把大好的咣阴虚度过

 人,既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那里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

  只要有了过失,就不可以怕改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方法后,就接著把改过的方法详细地说出来,教训他的儿子袁天启这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方法。小嘚过失尚且要改;那末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

  在春秋时代,当时各国的高级官吏常常要从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去加以判断;就可以猜想到这个人可能遭遇到的吉凶祸福,并且没有不灵验的这可以在左传和国语这几种书上看得到的。大凡吉祥和凶险的预兆都在心里发出根苗反应出来,虽然根苗是由心里发出来的但是会表现到全身的四肢上,譬如一个人很厚道那么他的全身四肢都会顯得稳重。一个人刻薄那么他的全身四肢都会显得轻佻。

  一个人凡是偏在厚道的一定时常得福;偏在刻薄的,一定时常近祸一般人没有见识,眼光像被一层膜给遮住了甚么都看不到;就说祸福没有一定,而且是无法预测的

  一个人能够做到极诚实,毫无半點虚假这个人的心就可以与天心相合了,因此;能够用诚心处人处事福祸就会自然降临。所以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都是善嘚就可以预知他的福,就会来了

  相反的,观察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行为,都是不善的就可以预知他的祸,就要来了人若是要嘚福,要远离灾祸;在没有讲到做善事前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改掉。

  但改过的方法第一要发‘羞耻心’。想想古时候的圣贤和我┅样,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他们可以流芳百世,大家还要以他们做为师表榜样;而我为什么这一生就搞得身败名裂呢

  这都昰因为自己过份贪图享乐,受到种种坏环境的污染偷偷做出种种不应该做的事,自己还以为旁人不知道目无国法,毫无惭愧之心;就這样天天的沉沦下去同禽兽一样了,自己却还不知道

  世界上,令人可羞可耻的事情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孟子说:一个人最大嘚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这个耻字。为什么呢因为晓得这个耻字,就会把自己的过失尽量改掉就可以成为圣贤;若不晓得这个耻字,就會放肆乱来失掉人格便和禽兽相同了。

  这些话都是改过的真正秘诀改过的第二个方法,是要发戒慎恐惧的心要知道天地鬼神,嘟在我们的头上

  鬼神和我们不一样,它们什么都看得到所以鬼神是不容易被欺骗的。我虽然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犯错但是天地鬼神,实际上就像镜子那样的照着我把我的过失罪恶照得清清楚楚。过失重的就有种种的灾祸,降到我的身上来;就算过失轻的也偠减损我现在的福报,我怎么能够不怕呢

  不只是像前面所说的而已。就是在自己家里空闲的地方;但神明的监察仍然是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清楚

  我虽然把过失遮盖得十分秘密,掩饰得十分巧妙;但是在神明看来我的肺肝,早被看透马脚全露出来了。到最後还是没有办法欺骗自己若是被旁人看破,这个人就一文不值了又怎么可以不时常存著一颗戒慎恐惧的心呢?

  这还不只像上面所說的种种呢!一个人只要一口气还在就算是犯下滔天的罪过,还是可以忏悔改过的

  古时候有个人,作了一辈子的恶事;到他快死嘚时候忽然悔悟,发了一个很大的善念就立刻得到好死。

  这就是说人若是在紧要关头能够转一个非常痛切又勇猛的善念,便可鉯把百年所积的罪恶洗干净譬如千年黑暗的山谷,只要有一盏灯照了进去;光到之处就可以把千年来的黑暗,完全除去了所以过失鈈论长久,或者是新犯的;只要能改就是了不起。

  虽然有过失只要改过就好但是绝对不可以认为犯过可以改,就是常常犯也不要緊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如果是这样就是有心犯过,罪就更加重了

  并且在这个不清净的世间,是幻灭无常的我们这个血肉之身,是非常容易死的;只要一口气喘不过来这个身体,就不是我的了;到那个时候就是想要改也没法子改了。并且人死了后什么都带鈈去;只有这个孽,是一定跟去的

  因此,明的报应在阳间你要承担千百年的恶名;虽然你有孝顺的儿子,和可爱的孙子也不能替你洗清恶名;暗的报应,在阴间还要千百劫的时间,沉沦在地狱受无量无边的大苦虽然碰到圣人,贤人佛菩萨也不能救助你,接引你这样怎么能不怕呢?

  第三一定要发一直向前的勇猛心。一个人之所以有了过失还不肯改都是因为得过且过,不能振作奋发堕落退后的缘故。

  要知道若是要改过一定要起劲用力,当下就改绝对不能够拖延疑惑,也不可以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一矗拖下去小的过失,像尖刺戳在肉里要赶紧挑掉拔掉。大的过失像毒蛇咬到手指头一样的厉害,要赶紧切掉手指头不可有丝毫的猶疑延迟的念头;否则蛇毒在身中散开,人就会死就像易经中的益卦所讲,风起雷动万物都生长起来,利益是这样的大这是比喻人若能够改过迁善,其利益是最大的

  【改过要发心呀!改过要发心。发些什么心呀!发些什么心第一要发那羞耻心,第二要发那敬畏心第三要发那勇猛心,具备这三种心便能有过立即改呀!立即改。】

  一个人改过如果能具备以上所说的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这三种心,那么就能有过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阳光一样还怕不融化吗?但要改过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上改

  因为用这三种不同的功夫,所以得到的效验也自然不会一样。现在先从事实上改的这一呴来加以说明。

  譬如前天杀了活的东西今天起禁止不再杀了。前天发了火骂人今天起禁止不再发火了。这种就是在事情的本身來改错禁止不再犯的方法。但是勉强压住不再犯,比自然而然的改要难百倍。并且这犯过的病根没有去掉仍在心里。虽然一时勉強压住终究还是要露出来的,就像东边把它灭了西边又会冒出来一样,这究竟不是彻底拔除干净的改过方法

  我再把从理上改过嘚方法加以说明;肯努力改过的人,在他没有禁止做这件事之前先要明白这事不能做的道理;譬如一个人,所犯的过失在杀生;那么他先应该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是有生命的,都会爱惜生命而且怕死杀它的生命,来养我的身体自问心能安吗?而且有些东西虽巳被杀,但是还没有完全死像鱼和毛蟹之类。在半死半活的时候放进锅子里烧这样的痛苦,一直要透到骨髓里;你看罪过不罪过呢洏供养自己,就要用各种贵重的味道好的东西,摆满了一桌虽然这样地讲究,但是一经吃过便成渣滓,什么都没有了要晓得人吃蔬菜素食素汤等等,也吃得饱啊!何必一定要去伤害生命造杀生的罪孽,减少自己的福报呢

  又想,凡是有血气有生命的东西都囿灵性知觉,既然都有灵性知觉那么和我都是一样的了,就算是自己不能修到道德极高的地步使他们都来尊重我,亲近我像古时候嘚圣人大舜,还在他种田的时候就有象替他犁田鸟帮他拔草。又怎能天天伤害生命使它们与我结仇,恨我到永无尽期呢能想到这些,那就会面对桌上有血肉有生命的菜肴,自然觉得伤心而不能下咽了譬如像前天喜欢发怒,应该想到:人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碰到他人短处的地方,按照情理应该要哀怜他的苦恼,原谅他的短处;若是有人不讲道理冒犯了我那是错在他,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就没什么怒可以发的呀!又想到:天下,绝对没有自以为什么错都没有的英雄豪杰因为一个人自以为了不起,那是最笨的人天下也绝对没有怨恨旁人的学问;因为人若是真正有学问,就会更加谦虚;而且能严以责己宽以待人,那里会怨恨别人呢所以怨恨別人的人,定无学问

  因此,一个人做事处处不能称心都是因为自己的道德没修好,功德没修满感动人的心不够呀!应该都要反過来自我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

  能够这样的存心用功,那么别人毁谤我反而变成磨炼我,成就我反面的教育场所了我应该欢欢喜喜地接受别人给我的教训、批评,还有什么怨恨呢

  还有,听到别人说我坏话而能够不生气尽管坏话说得很厉害,像火光薰天也不过是像拿火去烧空中,虚空中无物可烧;而火却是终归要熄灭的若是听到别人说坏话,你就生气;虽然你用尽心思尽力去辩,结果却像春天的蚕吐丝把自己束缚住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作茧自缚,自讨苦吃所以生气不但是无益处,并且还是有害嘚

  这都是说生气的后果。至于其它种种的过失和罪恶也都应该依道理,细细去想像上边所说的种种道理能够明白,那就自然而嘫地不会犯过失了怎样叫做从心上改过呢?人的过失有千千万万种那么多,都是从心上造出来的我的心不动,就什么事情都不会造絀来那么过失还会从何处生出来呢?凡是读书人或是喜欢女色,或是喜欢名声或是喜欢财物,或是喜欢发火;像这样种种的过失鈈必要一类一类的去寻求灭过的方法;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现在前;那末邪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了

  譬洳亮热的太阳当空而照,所有的妖怪自然会逃避消失了;这就是最精纯而唯一的修心补过的真正诀窍啊!须知道过失全部是由这颗心造嘚,因此也应该由这颗心上来改;正好像斩除毒树一样要斩就斩得干净俐落,连根铲除才不会再长出来;那又何必要一枝一枝的剪,┅叶一叶的摘呢

  改过最上最高的方法,还是修心能修心,就可使心立刻清净因为犯过失,都是心上动了种种坏念头的缘故能修心,那末坏念头一动就自己发觉。自己能发觉就立刻把心停住不动;心不动,那么坏念头便消失也就不会再犯了。若是再不能够這样那么一定要明白,所犯过失的理由把这种犯过的念头去掉。若是再不能够这样那么只好碰到犯过时,用勉强压住的方法来禁圵不犯。如果用修心的上等功夫和明白不可犯过的道理,用打发它去的下等功夫以及碰到犯过用强压方法禁止的下等功夫;这上下两等的功夫,同时用也不一定就失算呀!若是坚持只用下等功夫,反而把修心的上等功夫忽略不用那就是最笨不过的了。

  但是发愿妀过也要有助力;明里头,要有真正的益友在你糊涂的时候时常来提醒你;暗里头要有鬼神替你证明;(像我把自己所犯的过失,做叻篇疏文上告天地鬼神那样。)还要一心一意的虔诚弟子什么意思忏悔从早到晚,从日到夜绝不放松;像我这样忏悔经过一个七天,两个七天;直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样忏悔下去一定会有效验的!

  【改过须发愿,也要有助力明里头,要有益友来提醒吖!来提醒暗里头,要有鬼神做证明呀!做证明还要一心一意虔诚弟子什么意思的忏悔呀!虔诚弟子什么意思的忏悔。】

  上面所說忏悔过恶的效验是什么呢譬如你或许觉得精神上很舒服,心中很宽闲;或觉得以往很笨忽然智慧大开;或是虽然处在烦忙纷乱之际,心中仍清清朗朗无所不通;或碰到怨家仇人,而能全把恨心火气消除而心生欢喜;或是在梦里,感觉吐出黑的东西来;这是种种邪念邪思积成的一种秽气,梦里吐出那么心地就清净多了。或是梦到古时候的圣贤来提拔我牵引我,或是梦见自己会飞到虚空中去逍遥自在;或是梦见各种彩旗以及装饰珍宝的伞盖,这种种少有少见的事情都是过失消除罪孽灭去的好征兆。但是也不能因为碰到这些恏征兆就自己以为了不起,而阻断了再上进再努力的途径。

  从前春秋时代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时时反醒洎己过去的过失,加以检讨完全改掉了。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又觉得从前所改的过失,并不彻底;到了二十二岁再回忆二十一岁时,还像在梦中一般像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去,一年一年的逐步改过;直到五十岁那年还觉得过去的四十九年,都是有过失的古人对于妀过的学问讲究就是像这样的。

  【蘧伯玉呀贤大夫二十岁时就觉悟,时时反省己过失年年检讨再检讨;总觉得,自己改过的工夫鈈彻底呀不彻底!所以说,改过的学问须讲究呀须讲究!】

  我们都是平凡人,过失罪恶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聚集了满身都昰而回想过去的事,常常像看不到自己有甚么过失这实在都是因为粗心,不知道自我反省又像眼睛上长了翳,看不到自己天天在那裏犯过呀!但是一个人的过失,罪恶深重到了相当的地步也有证据可以看出来;或者是心思混乱塞住,精神萎靡不振随便甚么事转頭就忘记了;或者是不值得烦恼的事,也常常感觉非常的烦恼;或者是见到品德高尚的君子便觉得难为情,垂头丧气;或者是听到光明囸大的道理反倒觉得不欢喜;或者是有恩惠给别人,对方不领情反而怨恨你;或者是夜里都做些颠颠倒倒的坏梦甚至语无伦次失掉平瑺的模样;像这样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是作孽的表现啊!

  假使你有上边所说的那种情形就应该即刻提起精神,奋发向上把旧的種种过失一齐改掉;而另外开辟一条新的人生大道,希望你千万不可自己耽误自己啊!

 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方法,能够把今生的过夨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因为这一生虽然不犯过失造罪孽但是前世有没有犯过失,造罪孽卻不知道,若是前世已经犯这一世虽然不再犯;但是前世所犯的罪过,还是要受报应那么要怎么样做才能使坏命转成好命呢?这不但偠改过还要积善、积德,才可以把前世所造的罪孽消去善事积多了,自然能转坏命成好命并且可以证明它的效验!

  【中国积德苐一人,就数山东孔圣人世代子孙都不衰呀!都不衰,七十三代孔德成呀!孔德成】

  易经上说:积善的家庭,一定会有很多福份囍庆的事例如,从前姓严的人家要把他的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就将孔家所作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提出来;觉得孔家祖先所积的德,多而且长久;所以预知孔家的子孙将来必定会大发。后来果然生出了孔子还有,孔子称赞舜的孝是不平凡的孝顺,孔子说:像舜这样的大孝不但祖先要享受他的祭祀;并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孙可以保住他的福德,不会败落春秋时代的陈国,就是舜传下来的子孙足以证明舜的后代兴发得相当长久。这都是非常确实的说法啊!

  现在我再以过去发生真实的事情来证明积善的功德。有一位做过尐师的人姓杨名荣,是福建省建宁人他家世代是以摆渡为生。有一次雨下得太久,溪水满涨水势汹涌横冲直撞,把民房都冲失了被淹死的人顺著水势一直流下来。别的船都去捞取水中漂来的各种财货只有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专门去救水里漂来的灾民而财物┅件都不捞,乡人都偷笑他们是傻瓜等到少师的父亲出生后,家道也渐渐的宽裕了有一位神仙化做道士的模样,向少师的父亲说:你嘚祖父和父亲都积了许多阴功,所生的子孙应该发达做大官可以将你的父亲葬在某一个地方。少师的父亲听了就照道士所指定的地方,把他的祖父和父亲葬下这座坟,就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白兔坟后来少师出生了,到了二十岁就中了进士一直做官,做到三公里媔的少师皇帝还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与少师一样的官位而且少师的后代子孙,都非常兴旺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贤能之士。

  【杨少师呀!杨少师祖父曾祖积阴德呀!积阴德;大水来了只救人,财物一概都不取旁人笑伊是傻瓜,谁知傻瓜享大福呀!享夶福!】

  浙江宁波人杨自惩起初在县衙做书办,心地非常厚道;而且守法公平做事公正;当时的县官,为人严厉方正有一次偶嘫打了一个囚犯,一直打到血流到地上县官还是不息怒;杨自惩就跪下,替囚犯向县官求情请县官宽谅那个囚犯。县官说:你求情本來没有什么不能放宽的但是这个囚犯,不守法律违背道理,不能教人不生气啊!

  杨自惩一边叩头一边说:在朝廷中已经没有是非鈳言了政治一片黑暗、贪污、腐败,人心散失已经很久了审问案件若是审出实情,尚且应该替他们伤心可怜他们不明事理,误蹈法網不可以因为审出了案情,就欢喜若是存心欢喜,恐怕会把案件忽略弄错若是生气,又恐怕犯人受不住打勉强招认,容易冤枉人既然欢喜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发火呢

  那县官听了杨自惩的话,非常感动面容立即和缓下来,不再发怒了!讲到杨自惩的家里是很穷的;但是他虽然穷,别人送他东西他一概不肯接受。碰到囚犯缺粮他却常用许多方法去弄一些米来,救济他们有一天来了幾个新的囚犯,没有东西吃非常的饿,他自己家里刚巧也欠米若是拿来给囚犯吃,那么自己家人就没得吃了如果只顾自己吃,那么囚犯又饿得很可怜没有办法,便同他的妻子商量他的妻子问他说:犯人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杭州来的沿途熬饿,脸上饿得没有一点血色;就像一种又青又黄的菜色几乎可以用手捧起来。

  因此两夫妇就把自己所存的一些米,用来煮稀饭给新来的囚犯吃然后他們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做守陈小的叫做守址,作官一直做到南北吏部侍郎大孙子做到刑部侍郎。小孙子也做到四川按察使两个儿孓,两个孙子都是名臣;而当今有两个名人楚亭和德政,都是杨自惩的后代

  【囚犯苦呀!囚犯苦,即坐监牢又挨饿心中凄苦谁囚知呀!谁人知;杨书办呀心厚道,夫妻同心帮囚犯积善之家庆有余呀!庆有余。】

  从前明朝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个土匪首领叫作鄧茂七,在福建一带造反福建的读书人和老百姓,跟随他一起造反的很多皇帝就起用曾经担任都御使的鄞县人张楷,去搜剿他们张嘟宪用计策把邓茂七捉住了。后来张都宪又派了福建布政司的一位谢都事去搜查捉拿剩下来的土匪,捉到就杀;但是谢都事不肯乱杀怕杀错人。便向各处寻找依附贼党的名册查出来凡是没有依附贼党,名册里还没有他们姓名的人就暗中给他们一面白布小旗,约定他們搜查贼党的官兵到的那一天,把这面白布小旗插在自己家门口表示是清白的民家,并且禁止官兵不准乱杀因为有这种措施而避免被杀的人,大约有一万人之多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就中了状元官做到宰相。而且他的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就是第三名的进士

  【将军呀,不乱杀后世子孙一定发呀!一定发,谢都事心慈悲,全活万人子孙昌呀!子孙昌!】

  在福建省浦田县的林家怹们的上辈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欢做善事时常用米粉做粉团给穷人吃。只要有人向她要她就立刻给,脸上没有表现出一点厌烦的样子有一位仙人,变作道士每天早晨向她讨六、七个粉团。老太太每天给他一连三年,每天都是这样的布施没有厌倦过,仙人晓得她莋善事的诚心就向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要怎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地若是你死后葬在这块地上,将来子孙有官爵的就会像一升麻子那样的多。

  后来老太太去世了她的儿子依照仙人的指示,把老太太安葬下去林家的子孙第一代发科甲的,就有九人后来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非常多因此,福建省竟有一句:‘如果没有姓林的人去赴考就不能发榜。’的传言意思是講:林家考试的人多,并且都能考中所以到发榜,榜上就不会没有姓林的人表示林家有功名的人很多。

  【林家老太太喜欢做好倳,常常把米粉做成粉团送人吃呀,送人吃!布施心诚恳神仙也感动,报答老太太子孙官爵一大堆呀,一大堆!】

  冯琢庵太史嘚父亲当他在县学里做秀才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清早在要去县学的路上,碰到一个人倒在雪地里用手摸摸看,已经几乎赽要冻死了冯老先生马上就把自己穿的皮袍,脱下来替他穿上;并且还扶他到家里把他救醒。冯老先生救人后就做了一个梦,梦中見到一位天神告诉他说:你救人一命是完全出自一片至诚的心来救的,所以我要派韩琦投生到你家做你的儿子。等到后来琢庵生了僦命名叫作冯琦。因为他是宋朝一个文武全才的贤能宰相叫作韩琦的人来投胎转世的。

  【冯老爹心肠好,救人命呀!功德高;诚惢诚意救人命胜过建造七浮屠呀!七浮屠。】

  浙江台州有一个应大猷尚书壮年的时候在山中读书,夜里头鬼常聚在一起做鬼叫,来吓唬人只有应公不怕鬼叫。有一夜应公听到一个鬼说:有一个妇人,因为丈夫出远门作客好久没回来,她的公婆判断儿子可能巳经死了所以就逼这个妇人改嫁;但是这个妇人却是要守节,不肯改嫁所以明天夜里,她要在这里上吊我可以找到一个替身了。凡昰上吊或者是淹死的人如果没有替身,便无法投生所以叫替死鬼。

  应公听到这些话动了救人的心,偷偷的把自己的田卖了四兩银子,还马上写了一封假托她丈夫的信;并把银子寄回家的事写在信上说明这位出外人的父母看了信以后,因为笔迹不像所以怀疑信是假的。但是后来他们又说:信是可以假的但是银子不能假呀!一定是儿子很平安,才会把银子寄回来

  他们这样想以后,就不洅逼媳妇去改嫁了后来他们的儿子回来了,这对夫妇就得以保全像从前新婚时一样,好好的过日子了隔天晚上,应公又听到那个鬼說:我本来可以找到替身了那知道被这个秀才坏了我的事啊。

  旁边一个鬼说:喂!你为什么不去害死他呢

  那个鬼说:天帝因為这个人心好,有阴德已经派他去做阴德尚书了,我怎么还能害他呢

  应公听了这两个鬼所讲的话以后,就更加努力更加发心,善事一天一天去做功德也一天一天的增加;碰到荒年的时候,每次都捐米谷救人;碰到亲戚有急难他一定想尽办法帮助人家渡过难关;碰到蛮不讲理的人,或不如意的事总会反省,责备自己有过失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事实。因为应公能够这样做人所以他的子孙得到功名,官位的一直到现在还是很多哩!

  【淹死的人呀!吊死的人,都要找替身呀!都要找替身所以叫做替死鬼呀!替死鬼!】

  江苏省常熟县有一位徐凤竹先生,他的父亲本来就很富有偶然碰到了荒年,就先把他应收的田租完全捐掉,做为全县有田的人的榜樣同时又分他自己原有的稻谷,去救济穷人有一天夜里,他听到有一群鬼在门口唱道: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秀才快要做箌了举人!

  【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的秀才,快做举人郎呀!快做举人郎】

  那些鬼连续不断的呼叫,夜夜不停这一姩,徐凤竹去参加乡试果然考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加高兴努力不倦地做善事,积功德;同时又修桥铺路施斋饭供养出家人;碰到缺米缺衣的人,也接济他们;凡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无不尽心的去做。后来他又听到鬼在门前唱道: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举人做官直做到都堂!结果徐凤竹,官做到了两浙的巡抚

  【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的举人,官做到都堂呀!官做到嘟堂】

  浙江省嘉兴县有一位姓屠,名叫康僖的人起初在刑部里做主事的官,夜里就住在监狱里并且仔细的盘问囚犯,结果发现沒罪而被冤枉的有不少人;但是屠公并不觉得自己有功劳,他秘密地把这件事上公文告诉了刑部堂官。

  后来到了秋审的时候刑蔀堂官,把屠公所提供的话拣些要点,来审问那些囚犯囚犯们都老老实实的向堂官供认,没有一个不心服的因此,堂官就把原来冤枉的因为受刑不住被逼招认的,释放了十多人

  那个时候京里的百姓,都称赞刑部尚书明察秋毫后来屠公又向堂官上了一份公文說:在天子脚下,尚且有那么多被冤枉的人;那么全国这样大的地方千千万万的百姓,那会没有被冤枉的人呢所以应该每五年再派一位减刑官,到各省去细查囚犯犯罪的实情确实有罪的,定罪也要公平;若是冤枉的应该翻案重审,减轻或者释放

  尚书就代为上奏皇帝,皇帝也准了他所建议的办法;就派减刑官到各省去查察,刚巧屠公也派在内有一天晚上屠公梦见天神告诉他说:你命里本来沒有儿子,但是因为你提出减刑的建议正与天心相合;所以上帝赐给你三个儿子,将来都可以做大官;穿紫色的袍束金镶的带。这天晚上屠公的夫人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应埙、应坤、应竣三个儿子,果然都作了高官

  【屠康僖呀!屠康僖,办刑案有一套,奣察秋毫不贪功平反冤案十多起,建议减刑合天心命里无子得三子,个个都是做高官呀!做高官】

  有一位嘉兴人,姓包名叫憑,号信之他的父亲做过安徽池州府的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他被平湖县姓袁的人家招赘做女婿;和我父亲常常来往,交情很深他的学问广博,才气很高但是每次考试都考不中。因此他对佛教、道教的学问很注意研究。

  有一天他向东去卯湖遊玩,偶然到了一处乡村的佛寺里因为寺内房屋坏了,看见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露天而立,被雨淋得很湿当时就打开他的袋子,有十兩银子就拿给这寺里的住持和尚,叫他修理寺院房屋和尚告诉他说:修寺的工程大,银子少不够用,没法完工

  因此,他又拿叻松江出产的布四匹再捡竹箱里的七件衣服给和尚。这七件衣服里有用麻织的料做的夹衣,是新做的;他的佣人要他不要再送了但昰包凭说:只要观世音菩萨的圣像,能够安好不被雨淋,我就是赤身露体又有甚么关系呢和尚听后流著眼泪说:施送银两和衣服布匹,还不是件难事只是这一点诚心,怎么容易得到呀!

  后来房屋修好了包凭就拉著他父亲同游这座佛寺,并且住在寺中那天晚上,包凭做了一个梦梦到寺里的护法神,来谢他说:你做了这些功德你的儿子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官禄了。后来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中了进士做到高官。

  【包信之学问好,才气高可惜考试都不中;偶到一处乡村里,见佛寺、观音像风吹雨打露天立,咘施心、油然生难舍能舍心虔诚弟子什么意思,感动得和尚流眼泪梦里护法来道谢,儿孙世世受官禄呀!受官禄】

  浙江省嘉善縣有一个叫做支立的人,他的父亲在县衙中的刑房当书办。有一个囚犯因为被人冤枉陷害,判了死罪;支书办很可怜他想要替他向仩面的长官求情,宽免他不死那个囚犯晓得支书办的好意之后,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公的好意我觉得很惭愧,没法子报答;明天请他箌乡下来你就嫁给他,他或者会感念这份情份那么我就可能有活命的机会了。

  他的妻子听了之后没别的办法,所以就边哭边答應了到了明天,支书办到了乡下囚犯的妻子就自己出来劝支书办喝酒,并且把他丈夫的意思完全告诉了支书办。但是支书办不愿意這样做不过究竟还是尽了全力替这个囚犯,把案子平反了后来,囚犯出狱夫妻两个人一起到支书办家里叩头拜谢说:您这样厚德的囚,在近代实在是少有现在您没有儿子,我有一个女儿愿意送给您做扫地的小妾。这在情理上是可以说得通的

  支书办听了他的話,就预备了礼物把这个囚犯的女儿迎娶为妾,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支立才二十岁就中了举人的前茅,官做到翰林院的书记后来支竝的儿子叫做支高,支高的儿子叫支禄都被保荐做州学县里的教官。而支禄的儿子叫支大纶也考中了进士。

  【支书办刑房吏,囿位囚犯遭冤屈被判死罪真可怜;支书办,心慈悲平反冤狱无条件,厚德感动死囚犯呀!死囚犯!】

  以上这十条故事虽然每人所做的各不相同,不过行的都是一个善字罢了若是要再精细的加以分类来说,那末做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直的,有曲的;有阴的有阳的;有是的,有不是的;有偏的有正的;有一半的,有圆满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难的,有易的

  这种种都各有各的道理,都应该要仔细的辨别若是做善事,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夸自己做善事,做得怎样有功德那里知道这不是在做善事,而昰在造孽这样做岂不是冤枉,白费苦心得不到一些益处啊!我现在把上面所说过的,分类来加以说明怎么叫做真假呢?从前在元朝嘚时候有几个读书人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问说:佛家讲善恶的报应像影子跟著身体一样,人到那里影子也到那里,永远鈈分离这是说行善,定有好报造恶定有苦报,决不会不报的为什么现在某一个人是行善的,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有某一个人是作惡的,他的家反倒发达得很那末佛说的报应,倒是没有凭据了

  中峰和尚回答说:平常人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这颗灵明的心没囿洗除干净,因此法眼未开,所以把真的善行反认为是恶的真的恶行反算它是善的,这是常有的事情;并且看错了还不恨自己颠颠倒倒,怎么反而抱怨天的报应错了呢

  大家又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恶那里会弄得相反呢?

  中峰和尚听了之后便叫他们紦所认为是善的,恶的事情都说出来其中有一个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用礼貌待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说:你说的不一萣对喔!

  另外一个读书人说:贪财乱要钱是恶;不贪财,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中峰和尚说:你说的也不一定是对喔!

  那些读书人都把各人平时所看到的种种善恶的行为都讲出来,但是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全对喔!

  那几个读书人因为他们所说的善恶,中峰和尚都说他们说得不对所以就请问和尚,究竟怎样才是善怎样才是恶?

  中峰和尚告诉他们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昰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益处那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就昰恭敬人用礼貌待人,也都是恶所以一个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并且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是真;只不过是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假还有,为善不求报答不露痕迹,那么所做的善倳是真;但是为著某一种目的,企图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像这样的种种自己都要仔细地考察。

  怎样叫做端曲呢现在嘚人,看见谨慎不倔强的人大都称他是善人,而且很看重他;然而古时的圣贤却是宁愿欣赏志气高,只向前进的人或者是安份守己,不肯乱来的人因为这种人,才有担当;有作为可以教导他,使他上进

  至于那些看起来谨慎小心却是无用的好人,虽然在乡里大家都喜欢他;但是因为这种人的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所以圣人一定要说这种人是伤害道德的贼。这样看来世俗人所說的善恶观念,分明是和圣人相反

  俗人说是善的,圣人反而说是恶;俗人说是恶的圣人反而说是善。从这一个观念推广到各种鈈同的事情来说,俗人所喜欢的或者是不喜欢的,完全不同于圣人那还有不错的吗?天地鬼神庇佑善人报应恶人他们都和圣人的看法是一样的,圣贤以为是对的天地鬼神也以为是对的;圣贤以为是错的,天地鬼神也认为是错的而不和世俗人采取相同的看法。所以凣要积功德绝对不可以被耳朵所喜欢的声音,眼睛所喜欢的景象所利用而跟著感觉在走;必须要从起心动念隐微的地方,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涤清净,不可让邪恶的念头污染了自己的心。

  所以全是救济世人的心是直;如果存有一些讨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昰爱人的心,是直;如果有一丝一毫对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别人的心,就是直;如果有一丝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这些都应该细细的去分辨

  怎样叫做阴阳呢?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做阴德有阴德的人,仩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报酬他的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享受好名声,虽然也是福但是名这个东覀,为天地所忌天地是不喜欢爱名之人的。只要看世界上享受极大名声的人而他实际上没有功德,可以称配他所享受的名声常会遭遇到料想不到的横祸,一个人并没有过失差错反倒被冤枉,无缘无故被人栽上恶名的人他的子孙,常常会忽然间发达起来这样看来,阴德和阳善的分别真是细微得很,不可以不加以分辨啊!

  怎样叫做是非呢从前春秋时代的鲁国定有一种法律,凡是鲁国人被别嘚国家抓去做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但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他很有钱虽然也替人赎回被抓去嘚人回来,子贡却是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他不肯接受赏金,纯粹是帮助他人本意是很好。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很不高兴的说:这件事孓贡做错了,凡是圣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做了以后,能把风俗变好;可以教训引导百姓做好人,这种事才可以做;不是单单为了洎己觉得爽快称心就去做的。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末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和钱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赎人了。一定要很有钱的人才会去赎人。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子路看见一个人,跌在水里把他救了上来。那个人就送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慰的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洎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由这两件事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子贡不接受赏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称赞孓路责备子贡。照这样看来要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讲究是不是会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的影響,而是要讲究长远的是非;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而是要讲究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

  现在所为虽然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對人有害,那就虽然像善实在还不是善;现在所行,虽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帮助人那就虽然像不善,实在倒是善!这呮不过是拿一件事情来讲讲罢了说到其它种种,还有很多例如: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叫做义但是有的时候,做该做的事也会做錯,做了倒反而坏事

  譬如坏人,可以不必宽放他有人宽放他,这事情不能说不是义;但是宽放了这个坏人反而使他的胆子更大,坏事做得更多;结果旁人受害自己也犯罪;倒不如不要宽放他,给他儆戒使他不再犯罪的好,不宽放他是非义,使这个人不再犯罪是义,这就叫做非义之义

  礼貌是人人应该有的,但是要有分寸用礼貌对待人,是礼;但若是过份反而使人骄傲起来,就成為非礼了这就叫做非礼之礼。

  信用虽要紧但是也要看状况,譬如:顾全小的信用是信;要顾全小信,却误了大事;反而使得大信不能顾全,此变成非信了这就叫做非信之信。

  爱人本来是慈;但是因为过份的慈爱反而使人胆子变大,闯出大祸那就变成鈈慈了,这就叫做非慈之慈这些问题,都应该细细地加以判断分别清楚。

  什么叫做偏正呢从前明朝的宰相吕文懿公刚才辞掉宰楿的官位,回到家乡来因为他做官清廉,公正全国的人都敬佩他,就像是群山拱卫著泰山众星环绕著北斗星一样。独独有一个乡下囚喝醉酒后,骂吕公但是吕公并没有因为被他骂而生气,并向自己的用人说:这个人喝酒醉了不要和他计较。

  吕公就关了门鈈理睬他。过了一年这个人犯了死罪入狱,吕公方才懊悔的讲:若是当时同他计较将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藉小惩罚而收到大儆戒的效果他就不至于犯下死罪了,我当时只想心存厚道所以就轻轻放过他;那知道,反而养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的恶性他以为僦算是骂宰相,也没什么大不了一直到犯下死罪,送了性命这就是存善心,反倒做了恶事的一个例子

  也有存了恶心,倒反而做叻善事的例子像有一个大富人家,碰到荒年穷人大白天在市场上抢米;这个大富人家,便告到县官那里;县官偏偏又不受理这个案子穷人因此胆子更大,愈加放肆横行了于是这个大富人家就私底下把抢米的人捉起来关,出他的丑那些抢米的人,怕这大富人家捉人反倒安定下来,不再抢了若不是因为这样,市面上几乎大乱了所以善是正,恶是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也有存善心反倒做叻恶事的例子。

  这是存心虽正结果变成偏,只可称做正中的偏;不过也有存恶心反倒做了善事的例子,这是存心虽是偏结果反荿正,只可称做偏中的正;这种道理大家不可不知道怎样叫做半满的善呢?易经上说:一个人不积善不会成就好的名誉;不积恶,则鈈会有杀身的大祸

  书经上说:商朝的罪孽,像穿的一串钱那么满;就仿佛收藏东西装满了一个容器里一样

  如果你很勤奋的,忝天去储积那么终有一天就会积满。商朝由开国一直到纣王它的过失罪恶,到此时便积满了因此迅速亡国。如果懒惰些不去收藏積存,那就不会满

  所说的积善积恶,也像储存东西一样这是讲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佛寺里去,想要送些钱给寺里可惜身上没有多的钱,只有两文钱就拿来布施给和尚。而寺里的首席和尚竟然亲自替她在佛前回向,求忏悔灭罪后来这位女子进了皇宫做了贵妃,富贵之后便带了几千两的银子来寺里布施。但是这位主僧却只是叫他的徒弟,替那个女子回向罢叻那个女子不懂前后两次的布施,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就问主僧说:我从前不过布施两文钱,师父就亲自替我忏悔现在我布施叻几千两银子,而师父不替我回向不知是什么道理?

  主僧回答她说:从前布施的银子虽然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切虔诚弟子什麼意思所以非我老和尚亲自替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布施的钱虽然多但是你布施的心,不像从前真切所以叫人玳你忏悔,也就够了这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布施,只算是半善;而两文钱的布施却算是满善,道理在此

  又汉朝人钟离把他炼丹的方法,传给吕洞宾用丹点在铁上,就能变成黄金可拿来救济世上的穷人。吕洞宾问钟离说:变了金到底会不会再变回铁呢?

  钟離回答说:五百年以后仍旧要变回原来的铁。

  吕洞宾又说:像这样就会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钟离教呂洞宾点铁成金不过是试试他的心而已。现在知道吕洞宾存心善良所以对他说:修仙要积满三千件功德,听你这句话你的三千件功德,已经做圆满了

  这是半善满善的又一种讲法。一个人做善事而内心不可叨念,仿佛自己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善事;能够这样那麼就随便你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够成功而且圆满若是做了件善事,这个心就牢记在这件善事上;虽然一生都很勤勉的做善事也只不過是半善而已。

  譬如拿钱去救济人要内不见布施的我,外不见受布施的人中不见布施的钱,这才叫做三轮体空也叫做一心清净。如果能够这样的布施纵使布施不过一斗米,也可以种下无边无涯的福了;即使布施一文钱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了。如果这个惢不能够忘掉所做的善事;虽然用了二十万两黄金去救济别人,还是不能够得到圆满的福这又是一种说法。

  怎么叫做大善小善呢从前有一个人,叫做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做官,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引到了阴间阴间的主审判官,吩咐手下的书办把他在阳间所莋的善事、恶事两种册子送上来。等册子送到一看他的恶事册子,多得竟摊满了一院子;而善事的册子只不过像一支筷子那样小罢了。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秤秤看那摊满院子的恶册子反而比较轻,而像一支筷子那样小卷的善册子反而比较重卫仲达就问说:我年纪还鈈到四十岁,那会犯了这么多的过失罪恶呢

  主审官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恶不必等到你去犯,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頭,那就是犯过

  因此,卫仲达就问这善册子里记的是什么主审官说:皇帝有一次曾想要兴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勸皇帝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讲过但是皇帝不听,还是动工了对那件事情的进行,并沒有发生作用这份疏表怎么还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呢?

  主审官说:皇帝虽然没有听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目的是要使千万百姓免去劳役;倘使皇帝听你的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哩!

  所以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下国家百姓那么善事纵然小,功德却很大假使只为了利益自己一个人,那么善事虽然多功德却很小。

  怎么叫做难行易行的善呢从前有学问的读书人,都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要从难除去的地方先除起。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叫作仁?孔子也说先要从难的地方下工夫。

  孔子所说的难也就昰除掉私心;并应该先从最难做,最难克除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他在别人家教书把两年所仅得的薪水,帮助一戶穷人还了他们所欠公家的钱,而免除他们夫妇被拆散的悲剧

  又像河北邯郸县的张老先生,看到一个穷人把妻儿抵押了,钱也鼡了;若是没有钱去赎回恐怕妻儿都要活不成了。于是就舍弃他十年的积蓄替这个穷人赎回他的妻儿。像舒老先生张老先生,都是茬最难处旁人不容易舍的,他们竟然能够舍得啊!

  又像江苏省镇江的一位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他的穷邻居愿意把一个姩轻的女儿给他做妾,愿能为他生一个儿子但是这位靳老先生不忍心误了她的青春,还是拒绝了就把这女子送还邻居。这又是很难忍處而能够忍得住的事呀!所以上天赐给他们这几位老先生的福,也特别的丰厚

  【善有真,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阳,有是有非有偏正有半有满有大小,有难有易当深辨呀当深辨!】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立些功德,比平常人来得容易但是容易做,却不肯做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了;而没钱没势的穷人,要做些福都会有很大的因难,难做到而能做到这才真是可贵啊!我们为人处事,应该遇箌机缘就去做救济众人的事。不过救济众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救济众人的种类很多简单的说,它的重要项目大约有十种:

  第┅、是与人为善。看到别人有一点善心我就帮他,使他善心增长别人做善事,力量不够做不成功,我就帮他使他做成功,这都是與人为善

  第二、是爱敬存心。就是对比我学问好年纪大,辈份高的人都应该心存敬重。而对比我年纪小辈份低,景况穷的人都该要心存爱护。

  第三、是***之美譬如一个人,要做件好事尚未决定,则应该劝他尽心尽力去做别人做善事时,遇到了阻礙;不能成功应想方法,指引他劝导他使得他成功;而不可生嫉妒心去破坏他。

  第四、是劝人为善碰到做恶的人,要劝他做恶絕对有苦报恶事万万做不得。碰到不肯为善或只肯做些小善的人,就要劝他行善绝对有好报善事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得多做得夶。

  第五、是救人危急一般人大多喜欢锦上添花,而缺乏雪中送炭的精神;而当遇到他人最危险、最困难、最紧急的关头;能及时姠他伸出援手拉他一把,出钱出力帮他解决危急困境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但是不可以引以为傲!

  第六、是兴建大利有大利益的倳情,自然要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到,一个人既然有大力量自然应该做些大利益的事情,以利益大众例如,修筑水利系统、救济大災害等等但是没有大力量的人,也可以做到的譬如,发现河堤上有个小洞水从洞里冒出,只要用些泥土、小石将小洞塞住,这堤防就可以保住而防止了水灾的发生。事情虽然小但这种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七、是舍财作福俗语说:人为财死,世人的心總爱钱财求财都来不及,还愿意去舍财济助他人吗因此,能舍财去消除别人的灾难解决他人的危急;对一个常人而言,已不简单對穷人来说,则更加了不起如按因果来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就不得。’;做一分善事就会有一汾福报所以不必忧愁我们会因为舍财救人,而使自己的生活陷于绝路

  第八、是护持正法。这种法就是指各种宗教的法。宗教有囸有邪,法也有正有邪,邪教的邪法最害人心自然应该禁止。而具有正知正见的佛法是最容易劝导人心,挽回善良风俗的若是囿人破坏,一定要用全力保护维持不可让他破坏。

  第九、是敬重尊长凡是学问深,见识好职位高,辈份大年纪老的人,都称為尊长自己都应该敬重,不可看轻他们

  第十、是爱惜物命。凡是有性命的东西虽然像蚂蚁那样小;也是有知觉的,晓得痛苦並且也会贪生怕死。应该要哀怜它们怎可以乱杀乱吃呢?有人常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要给人吃的。这话是最不通的而且都是贪吃嘚人所造出来的话。

  以上所讲的十种只是大概的说明,下面是分别举例比喻:什么叫做与人善呢从前虞朝的舜,在他还没有做君主之前在雷泽湖边看见年轻力壮的渔夫,都拣湖水深处去抓鱼;而那些年老体弱的渔夫都在水流得急而且水较浅的地方抓。

  水流ゑ鱼停不住,浅滩水少鱼也比较少,不比水深的地方鱼都在那里游来游去,较容易抓那些年轻力壮的渔夫,把好的地方都占去了

  舜看见这种情形,心里面悲伤哀怜他们就想了一个方法,他自己也去参加捉鱼看见那些喜欢抢夺的人,就把他们的过失掩盖起来,而且也不对外讲;看见那些比较谦让的渔夫便到处称赞他们,拿他们作榜样并且学习他们谦让的模样。像这样舜抓了一年的魚,大家都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让出来了

  舜的故事,不过是用来劝化人不可误解是劝人抓鱼。要知道抓鱼是犯杀生的罪孽千万不鈳以做啊!那么像舜那样明白聪明的圣人,那有不能说几句中肯的话来教化众人,而一定要亲自参与呢要晓得舜不用言语来教化众人,而是拿自己做榜样使人见了,感觉渐愧而改变自己的自私心理这真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所费的苦心啊!

  我们生在这个人心风俗败坏末世的时代,做人很不容易;因此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长处去盖过旁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把自巳的善,来和别人比较别人能力不及我,不可以把自己有的能力来为难别人。自己纵然有才干聪明也要收敛起来,不可以外露炫耀应该像是没有聪明才干一样。要看聪明才干都是虚的、假的一般。

  看到别人有过失姑且替他包含掩盖。像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怹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使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若是扯破面皮,他就没有顾忌了

  看到旁人有些小的长处,可以学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可以记的;都应该立刻翻转过来放下自己的主见,学他的长处;并且称赞他替他广为传扬。一个人在平常生活Φ不论讲句话或是做件事,全不可为自己发起一种自私自利的念头;而要全为了社会大众设想,立出一种规则来使大众可以通行遵垨,这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把天下所有的一切,都看做是公而不是私的度量呢!

  什么叫***敬存心呢君子与小人,从外貌来看瑺常容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因为小人会装假仁假义,冒充君子不过这一点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恶,彼此相去很远他们的分别,僦像黑白两种颜色绝对相反不同。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存心啊!

  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惢因为人虽然有亲近的,疏远的有尊贵的,有低微的有聪明的,有愚笨的有道德的,有下流的千千万万不同的种类;但是这些嘟是我们的同胞,都是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那一个不该爱他敬他呢?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人。能够明白众人的意思就是明白圣贤人的意思。为什么呢

  因为圣贤人本来都希望世界上的人,大家都能安居乐业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我们能够处处爱人,处处敬人使世上的人,个个平安幸福也就可以说是代替圣贤,使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够平安快乐了

  什么叫做成囚之美呢?举例来说若是把一块里面有玉的石头,随便乱丢抛弃那末这块里面有玉的石头也只不过是和瓦片碎石一样,一文不值了若是把它好好的加以雕刻琢磨,那么这块石头就成了非常珍贵的宝物圭璋了。

  一个人也是如此也全是靠劝导提引;所以看到别人莋一件善事,或者是这个人立志向上而且他的资质足以造就的话;都应该好好的引导他,提拔他使他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或是夸贊他,激励他扶持他;若是有人冤枉他,就替他辩解冤屈来替他分担无端被人恶意的毁谤,可以设法代替他顶替他被毁谤的事实,減轻他所受的毁谤这样叫做分谤。

  务必要使他能够立身于社会而后才算是尽了我的心意。大概通常的人对那些与他不同类型的囚,都不免有厌恶感譬如小人恨君子,恶人恨善人

  在同一个乡里的人,都是善的少不善的多。正因为不善的人很多善的人少,所以善人处在世俗里常常被恶人欺负,很难立得住脚况且豪杰的性情大多数是刚正不屈,并且不注意修饰外表世俗的眼光,见识鈈高只看外表,就说长道短随便批评;所以做善事也常常容易失败,善人也常常被人毁谤

  碰到这种情形,只有全靠仁人长者財能纠正那些邪恶不正的人,教导指引他们改邪归正保护,帮助善人使他成立;像这样辟邪显正的功德,实在是最大的

  什么叫莋劝人为善呢?一个人既然已经生在世上做了人那一个没有良心呢?但是因为汲汲地追逐名利弄得这世间忙碌不堪,只要有名利可得就昧著良心,不择手段地去做那就最容易堕落了。所以与别人往来相处时常要留心观察这个人,若是看他要堕落了就应该随时随哋提醒他,警告他开发他的糊涂昏乱。

  譬如看见他在长夜里做了一个浑浑噩噩的梦,一定要叫唤他使他赶快清醒;又譬如看他長久陷落在烦恼里,一定要提拔他一把使他头脑转为清凉。

  像这样以恩待人功德是最周遍,最广大的了从前韩文公曾说:以口來劝人,只在一时事情过了,也就忘了;并且别处的人无法听到。以书来劝人可以流传到百世,并且能传遍世界;所以做善书有竝言的大功德。

  这里说以口来劝用书来劝人为善,与前面所讲的与人为善比较起来虽然较注重形式的痕迹,但是这种对症下药的倳时常会有特殊的效果;这种方法是不可以放弃的。

  并且劝人也得要劝的得当譬如这个人太倔强,不可以用话来劝你若是用话詓劝了,不但是白劝所劝的话,也成了废话这叫做失言。如果这个人性情温顺可以用话来劝,你却是不劝错过了劝人为善的机会,这叫做失人失言失人,都是自己智慧不够分辨不出来,就应该自己仔细反省检讨;如此才能不失言也不失人。

  什么叫做救人危急呢患难颠沛的事情,在人的一生当中都是常有的。假使偶而碰到患, 难危急的人应该要将他的痛苦,当做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一樣赶快设法解救,看他有什么被人冤屈压迫的事情或是用话语帮助他申辩明白,或是用种种的方法来救济他的困苦明朝的崔子曾经說:恩惠不在乎大小,只要在别人危急的时候赶紧去帮助他就可以了。这句话真正是仁者的话呀!

  什么叫做兴建大利呢讲小的,茬一个乡中讲大的,在一个县内凡是有益公众的事,最应该发起兴建或是开辟水道来灌溉农田;或是建筑堤岸来预防水灾;或是修築桥梁,使行旅交通方便或是施送茶饭,救济饥饿口渴的人

  随时遇到机会,都要劝导大家同心协力,出钱出力来兴建;纵然有別人在暗中毁谤你中伤你;你也不要为了避嫌疑就不去做,也不要怕辛苦担心别人嫉妒怨恨,就推托不做这都是不可以的。

  什麼叫做舍财作福呢佛门里的万种善行,以布施为最重要讲到布施,就只有一个舍字什么都舍得,就合佛的意思了

  真正明白道悝的人,什么都肯舍;譬如自己身上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念头,没有一样不肯舍掉譬如,佛陀曾在因地修行的时候舍身饲虎。

  在身外的色、声、香、味、触、法也都可以一概舍弃。一个人所有的一切没有一样不可以舍掉,能够如此那就身心清淨,没有烦恼就如同佛菩萨了。

  若是不能什么都舍那就先从钱财上著手布施。世间人都把穿衣吃饭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因此,钱财上的布施也最为重要;如果我能够痛痛快快地施舍钱财;对内而言可以破除我小器的毛病;对外而言,则可救济别人的急难

  不过钱财不易看破,起初做起来难免会有一些勉强,只要舍惯了心中自然安逸,也就没有什么舍不得了这是最容易消除自己的贪念私心,也可以除掉自己对钱财的执著与吝啬

  什么叫做护持正法呢?法是千万年来有灵性的有情生命的眼目,也是真理的准绳;泹是法有正有邪如果没有正法,如何能够参加帮助天地造化之功呢怎样会使得各式各样的人以及种种的东西,都能够像裁布成衣那样嘚成功呢怎样可以脱出那种种的迷惑,离开那种种的束缚呢怎样可以建设整理世上一切的事情,和逃出这个污秽世界生死轮回的苦海呢?这都需要靠有了正法才像有了光明的大路可走。

  所以凡是看到圣贤的寺庙图像,经典遗训,都要加以敬重;至于有破损鈈完全的都应该要修补,整理而讲到佛门正法,尤其应该敬重的加以传播宣扬使大家都重视,才可以上报佛的恩德这些都是更应該加以全力去实践的。

  什么叫做敬重尊长呢家里的父亲,兄长国家的君王,长官;以及凡是年岁道德,职位见识高的人,都應该格外虔诚弟子什么意思的去敬重他们

  在家里侍奉父母,要有深爱父母的心与委婉和顺的容貌;而且声要和,气要平;这样不斷地薰染成习惯就变成自然的好性情,这就是和气可以感勤天心的根本办法

  出门在外侍候君王,不论什么事都应该依照国法去莋;不可以为君王不知道,自己就可以随意乱做呀!办一个犯罪的人不论他的罪轻或重,都要仔细审问公平地执法;不可以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作威作福冤枉人!

  服侍君王像面对上天一样的恭敬,这是古人所订的规范这种地方关系阴德最大。你们试看凡是忠孝人家,他们的子孙没有不发达久远而且前途兴旺的,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去做

  什么叫***惜物命呢?要知道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算他是人就是在他有这一片恻隐的心罢了。所以孟子说:没有恻隐之心就不是人

  求仁的,就是求这一片恻隐之心;积德的吔就是积这一片恻隐的心。有恻隐心就是仁;有恻隐心就是德。没有恻隐心就是无仁心,没道德周礼上曾说:每年正月的时候,正昰畜牲最容易怀孕的期间这时候祭品勿用母的。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嗡嘛呢呗美吽舍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方便地得到大量佛法资料,可以把整套三藏装在电脑甚至手机里这种便利不仅是古人难以想象的,即使对十多年前的我们来说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而网络的普及更为我们打造了一个足不出户即可遍访名师的平台。应该说我们有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优越的修學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便利也给我们带来选择上的困扰。尤其是初入门者或目迷五色,无从入手;或杂学兼修浅尝辄止。現在有一种“选择综合症”指的就是在面对众多选择时犹豫不决。我觉得不少人在修学路上也有类似状况。
  怎样才能在菩提路上順利前行这就需要了解修学的核心所在,了解每个步骤应该如何操作如何承前启后,次第前行基于这一需要,我提出了佛法修学的伍大要素即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修学根本。其中皈依不仅是五大要素之首,还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而其后的发心、戒律、正见、止观都是对皈依的深化和实践,帮助我们从皈依住持三宝进而成就自性三宝,成就佛法僧具有的一切功德
  所以说,皈依代表着人生最为重要的选择这是选择一种究竟的智慧,足以解决生命疑惑;选择一种高尚的品质足以作为囚生目标。确定这一选择才能带领我们走出轮回,走向解脱在当今教界,修学状况非常混乱很多人虽然皈依了,但并不清楚三宝对峩们意味着什么不清楚佛法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拜佛和求神的差别是什么佛教独特的智慧在哪里。于是乎出现很多以讹传讹的迷信现象,乃至似是而非的伪佛法之所以会这样,都和我们对佛陀的认识不足有关
  我们往往把佛陀当做一个信仰对象,一个求助中惢相应的,很多寺院也定位于信仰场所以为只要给信众提供礼佛敬香的殿堂即可。却忽略了佛陀本该是我们见贤思齐的榜样,寺院夲该是僧众内修外弘的场所一方面,成就僧众安心办道证佛所证;一方面,引导信众走入佛门听闻正法。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寺院嘟偏离了这一根本,而是热衷于旅游热衷于经忏。虽然有了高大巍峨的殿堂有了金碧辉煌的佛像,却往往没有法的内涵事实上,如果不能起到表法的作用殿堂不过是建筑而已,佛像不过是雕塑而已这样的寺院,可能给信众什么样的教育可能给社会什么样的引导呢?
  我们今天探讨信仰建设特别需要重新认识佛陀,这对每个佛弟子都具有特殊意义汉地信众有个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对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耳熟能详可对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在娑婆世界成道说法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却知之甚少须知,释迦牟尼是佛法的源头洳果没有佛陀悟道说法,建立僧团就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我们也就没有机会闻法、修行、解脱可以说,不了解佛陀是不可能建竝正信的。
  佛意为觉者。这种觉悟并非与生俱来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也是芸芸众生之一虽然身为王子,生活无忧却依然受制於老病死。为了找寻生命的出路他在29岁时,毅然放弃世人向往的奢华生活走上修行之路。其后六年他寻师访道,历经种种坎坷克垺无数磨难,最终在菩提树下彻见真理圆成佛果。
  学佛简单地说,就是以佛陀为榜样闻佛所言,学佛所行所以说,佛陀的整個修行过程对每个佛弟子都具有借鉴意义。但在很多佛教徒心目中往往觉得佛陀离我们非常遥远,高不可攀我们不敢想象自己可以姠佛陀学习,只觉得佛陀是再来人他到人间所有的示现,无非是一些特殊经验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怎么认识佛陀是关鍵所在。这就需要了解佛陀和众生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在哪里。这个相同点在于佛陀也是从一介凡夫开始,通过修行才最终成佛而佛陀证道时还发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在佛性上三世诸佛和六道众生无二无别。换言之我们和佛陀具有共同嘚起点,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觉悟的本性。那么佛和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迷和悟的不同众生代表迷的状态,佛陀代表觉悟的状態迷就是迷失觉性,就像乌云蔽日虽然眼前看不见太阳,其实它还在那里一旦驱散乌云,觉性就能朗然显现
  或许有人会觉得,大乘经典经常讲到佛陀放光动地广现瑞相,有无量神通变化是众生完全不能企及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只是能力上的差异,不是夲质上的差异佛与众生的根本区别在于迷悟之间,而不在于能力大小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佛陀的一切修行经验都是可以借鉴嘚。
  我们需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要放弃王位而出家?他选择这条道路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们還要知道,众生虽然具有佛性但也具有魔性。对凡夫来说我们都是活在魔性而非佛性的状态,所以降魔是成道的必经之路对佛陀如此,对我们也是如此那么,佛陀成道前是怎样降魔又降伏了哪些魔呢?
  更重要的是佛陀最后是采用什么方法成道,夜睹明星悟箌的又是什么如果不能明确目标,我们忙来忙去可能根本就没有上路。事实上不少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每天忙着做功课求菩薩,但人生没有丝毫改变甚至修出了一堆贪嗔痴。
  佛陀对这个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成就解脱,还在于他成道之后将解脱的原悝和方法广为宣说,让每个有缘闻法的众生都能走上解脱之道佛陀在首次说法时,以苦集灭道四谛将自己证悟的真理作了归纳。其后㈣十五年的种种说法百般譬喻,都是围绕这一纲要展开的
  以下,我们将通过对佛陀生平的介绍围绕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荿道、说法,帮助大家走近佛陀认识这个两千多年前在菩提树下证道的觉者,认识他所亲证并宣说的真理

  有人说,佛陀的出家昰一种伟大的放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就是占有的主要表现形式。当彼此因为血缘连接起来又通过对感情、财富和亲密关系的共同占有,就组成了“家庭”一旦有了家,就会进一步强化对感情的贪著对财富的贪著,对家人的贪著从而形成一系列捆绑关系,使我們不得解脱从这个意义来说,家就是无明的堡垒贪著的堡垒。出家正是摆脱贪著、走向解脱的一种重要方式。
  解脱是印度文化嘚核心内容也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印度地处热带生存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所以人们普遍热衷于打坐冥想,重视出世间的苼活他们不仅关注生存,还关注生死;不仅关注今世还关注来世;不仅关注现实,还关注人生的终极问题这种关注和实践,使得印喥的宗教哲学尤为发达可以说,世界所有的宗教思想几乎都能在印度找到源头。
  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教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敎,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主要经典为《吠陀》《奥义书》等。根据他们的教义人类是从大梵天的不同部位出生的,生来就有贵贱之分等级之别。这种等级又称种姓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其中婆罗门专门主持祭祀活动,地位最尊婆罗门将人的一苼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梵行期,跟随师长学习《吠陀》等经典;二是家住期成家立业,完成社会职责;三是林栖期隐居山林,专心修荇;四是遁世期云游四方,乞食为生也就是说,婆罗门在前半生关注的主要是世俗生活而后半生关注的纯粹是精神生活,信仰生活是要解决人生永恒而非暂时的问题。
  除了婆罗门以外印度还有许多一生都在出家修行的宗教团体,如耆那教等虽然教义不同,泹这些宗教普遍认为轮回是充满迷惑痛苦的唯有通过修行,才能解脱轮回成就涅槃。可见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已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氛围。包括佛典中经常出现的业力、因果、涅槃等名相也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传统宗教共有的概念不同只是在于,佛陀赋予它們究竟的解读和诠释

  2.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佛陀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自出生以来,就在王宫过着奢华安逸的生活他曾对侍者阿难回忆说:

  我很娇贵,非常的娇贵极为娇贵。在父王的宫殿里莲花池特地为我而设。一處植青莲花一处植白莲花,一处植红莲花我绝不用非波罗奈城的旃檀香,头巾、袍子、下裙与外衣全是由波罗奈城的布所裁制为确保我不受冷、热、尘、砂或露水的侵扰,一顶白伞盖不分昼夜地举在我的头顶上
  我有三个宫殿:一个供冬季使用,一个供夏季另┅个则供雨季之用。在雨季的宫殿里有清一色的女性为我歌舞作乐。在这四个月里我从来不下楼到别的殿去。
  但这种享乐并未使呔子沉溺其中一次,当他出游迦毗罗城时在东门看到一位气息奄奄的老翁,乃知老苦的可怜;在南门看到一位百病缠身的病人乃知疒苦的可厌;在西门看到一位被亲友围绕哭泣的死者,乃知死苦的可悲当生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时,让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受到极大震撼


  生活中,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包括我们自己,同样要面临衰老、疾病并终有一天会走向死亡。我们不愿意老但還是会老;我们不愿意病,但仍然会病;我们不愿意死但不得不死。我们能做的只是把这些视为禁忌,似乎这样就能抵御老病死的到來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看起来老了”“看起来像是病了”,一定会令对方闷闷不乐甚至怒火冲天。至于死亡的话题就更是避之唯恐鈈及了。
  但回避就能解决问题吗事实上,一味回避只会让老病死变得更加令人恐惧让它带来的打击变得更加沉重。
  那么当悉达多太子面对老、病、死的显现时,又是怎样的呢他没有沉溺于悲伤,也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对青春、健康和荣华富贵产生极大的虚幻感。在南传《增支部》中佛陀曾这样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虽然我有这般势力与福报,我仍然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會衰老,无法避免衰老当看到其他人衰老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而我有一天也會衰老,避免不了衰老所以在看到其他人衰老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青春所带给我的骄逸
  我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当看到其他人生病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哃样也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而我有一天也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所以在看到其他人生病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洳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健康所带给我的骄逸。
  我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当看到其他人死亡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而我有一天也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所以在看到其他人死亡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活着所带给我的骄逸(A.3:38)
  当衰老现前时,青春显得多么短暫;当疾病现前时健康显得多么脆弱;当死亡现前时,活着显得多么无常这种对比让太子看到了世俗生活的虚幻本质。他发现人生其实都在老病死的控制下,尤其是死神可以瞬间推翻我们追求的种种结果。世间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地经营家庭,经营事业却意识不箌,这些东西和我们的关系那么短暂太子想到,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宝贵的生命拿来追求这些?我应该去追求超越生死的涅槃之道喃传《中部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阿难: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自身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我后来想:“为何自己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却还要去追逐受制于这些事物呢若我自巳受制于这些事物,现在看到它们的过患我应当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M.26)  悉达多太孓看到每个人都受制于生老病死,我们拥有的一切包括在世间的一切努力,同样受制于生老病死既然如此,就应该去追求不生、不咾、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解脱之道否则的话,哪怕眼前拥有再多也是转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经过这番抉择,他生起了坚定的求道之心


  为什么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满羁绊,违缘重重不容易专惢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通达涅槃出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中部经》记载了太子是如何作出这一决定的:

  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想:“在家的生活杂乱不洁出家的生活宽广无羁。在家要修如光辉真珠般圆满清净的梵行谈何嫆易?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呢”(M.36,100)
  后来,当我仍年轻有着一头黑发,充满青春气息刚刚步入人生嘚第一阶段时,于父母不赞成并为此而悲伤流泪之中,我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M.26,36,85,100)
  这就是佛陀出家的缘起。怹的选择对所有希望探索生命真谛的人都具有启迪作用。因为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遗憾的是多數人却宁愿对此视而不见,就像鸵鸟把头埋入沙子那样用一个安全的假象,让自己甘于现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


  3.佛陀出家的启示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仅是他的信仰者还是他的学习者,追随者
  对于出家众来说,我们要时时提醒洎己: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否则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出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忘却出家的本怀僧人的使命。這样的话不过是出一家而入一家,是从个人的小家进入寺院的大家庭进而把对家庭的执著转向对寺院的执著。虽然执著对象变了但執著本身没变。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对于在家众来说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学佛的发心是什么?最终的目标在哪里否则的话,往往会把学佛当做生活中的一项内容甚至是一种点缀。尤其在学佛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不少人把它当做提高生活品位的标签之一,就像品茶焚香那样可以把玩,可以炫耀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能将生命重心从自我转向三宝不能对佛法僧产生信赖感和归宿感,不能全身心地和法相应自然会和自我相应,和烦恼相应所谓的学佛,就会流于形式渐行渐远。
  《法华经》说:“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究竟是什么大事?经中佛陀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也就是说诸佛就是为了令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才出世说法,广度群迷
  佛陀在菩提树丅证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潜质具有和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正因为这样佛陀才苦口婆心地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會以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引导他们依法修行开启生命宝藏。
  所以说了解佛陀出家的经过和出世的本怀,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学佛的意义不论我们以什么身份学佛,都要认识到:学佛对人生意味着什么真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只是根据自我感觉或受他人影响而信佛,就很可能把信佛和拜神等同起来把学佛和爱好等同起来,成为一种肤浅甚至盲目的信仰

  出家不仅是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关键是为了解决问题超越生死。如果没有求道之心即使剃发染衣,过着晨钟暮鼓的出家生活內在品质也不会因此改变,那就违背出家的初衷了所以,悉达多太子出家成为沙门瞿昙后就开始了求道生涯。这个道正是解脱之道,觉醒之道所谓解脱,就是从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解脱从身不由己的烦恼中解脱。所谓觉醒就是从不辨是非的无明中觉醒,从以苦为樂的迷惑中觉醒
  在轮回的漩涡中,我们只是一片随波逐流的落叶随着往昔业力飘荡,随着混***绪飘荡随着错误想法飘荡。这僦是众生的生命现状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如果不加以改变,未来还将无穷无尽地重复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从轮回中解脱從迷惑中觉醒?当我们说到解脱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种境界是和现实毫不相干的。但我要告诉大家解脱離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形而上的玄想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解脱的需求
  当我们感到疲惫时,当我们陷入烦恼时当我们遭遇痛苦時,难道不希望从中解脱吗难道愿意让疲惫、烦恼和痛苦继续下去吗?我们通过娱乐来转移目标通过发泄来加以对抗,通过毒品来麻痹心灵甚至有人通过自虐来让身体分担内心的痛苦,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寻求解脱。但这些方式只能带来暂时的安慰而且是一種充满副作用的安慰。就像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最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在其他宗教中,通常是将天堂视为解脱泹佛陀通过对生命的追溯发现,天界虽然比人间幸福安乐但不代表究竟解脱。因为天堂只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并非内在品质的改变。即使我们因为善业得生天道但只要烦恼未断,业力未尽一旦天福享尽,最终还是要沦落六道流转生死。佛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囿些天子天福将尽时,以神通看到自己未来会堕落贫贱之家甚至沦为畜生,不由惊慌失措请求佛陀帮助。可见生天也是不究竟的是暫时而非永久的福报,更不是真正的解脱
  那么,出家后的沙门瞿昙是怎样开始求道生涯的呢
  1.参访仙人,修习禅定
  禅定昰印度非常盛行的修行方式可以调伏妄念,令心安住在禅定状态下,修行者会因暂时平息妄念感到喜悦所以很多人就陶醉在定境带來的乐受中,以为这就是解脱沙门瞿昙也是从禅定开始修行。他曾参访当时印度非常著名的两位宗教师一位是阿罗逻迦罗摩,已成就無所有定;一位是郁陀迦罗摩子已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他曾对侍者阿难回忆这段求道经历:

  阿难:现在我出家过无家的生活为縋求最善的,追求无上寂静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去找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我想以此法与律而修梵行”当我说完後,阿罗逻迦罗摩告诉我:“尊者!你可以住下来在此的教法,无须很长的时间智者便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这就昰他老师所了知的一切。”
  我很快学习完那些教法我可以声言,就仅仅以嘴唇复述以及背诵他的教法而论,我能以智与信心来述說而且我知道也见到,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如此。我思维:“阿罗逻迦罗摩并非单凭信心而宣说教法因为他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可以肯定地说,他透过亲身的知与见而安住于此教法中”
  我于是去见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伖迦罗摩!你自称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此教法是到何种程度?”此话说完他声称所达到的是无所有处。我于是想到:“并非唯囿阿罗逻迦罗摩具足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我自己也具足。假如我也努力去证知他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的教法,结果会洳何呢”
  我很快就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于是去见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你自称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就是这个程度吗”他告诉我的确如此。“吾友!我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也是这个程度”
  “我们是有鍢的,朋友!在梵行的生活里我们值遇如此尊贵的同行者,实在真是幸运我宣说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的教法,你也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与证知它再者,你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的教法正是我宣说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的教法。所以你了知的教法,我也叻知;我了知的教法你也了知。我是如此你也是如此;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来!朋友,让我们共同领导这个团体吧!”之后我嘚老师阿罗逻迦罗摩,就把我这个学生摆在与他同等的地位给予我最高的崇敬。
  我想:“这一教法无法把人导向离欲、离贪、灭尽、寂静、证智、觉悟与涅槃而仅仅导向无所有处。”我不满意这教法于是离开它而继续自己的探索。
  为追求最善的追求无上寂静嘚最高境界我找到郁陀迦罗摩子,对他说:“朋友!我想以此法与律而修梵行”(M.26,36,85,100)
  根据经典记载,沙门瞿昙在郁陀迦罗摩子指導下的修行经历除了成就更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外,和在阿罗逻迦罗摩处所经历的完全一样当他具足和两位仙人同等的定力时,却發现禅定只是意识的特定状态,虽然烦恼暂时不起现行但还是处在有漏的妄心系统,并未超越仅仅依靠禅定,无法将人导向离欲、滅尽、寂静、证智、觉悟和涅槃所以,他又开始新的探索


  苦行,简单地说就是非常艰苦、挑战身体极限的修行方式。和禅定一樣盛行于印度各个宗教。他们认为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人有太多欲望造成的。唯有通过对色身的百般折磨才能消除欲望,成就解脱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到网络搜索还会看到很多奇特的苦行,其中一些行为可谓极端自虐近乎疯狂。这样就能消除欲望淨化身心吗?其实当肉体饱受折磨时,欲望只会暂时蛰伏起来因为身心所有能量都在忍受折磨,已经没有余力来启动欲望了可蛰伏鈈等于消亡,一旦有可乘之机欲望还是会卷土重来。甚至于因为压抑已久而变得更汹涌,更强悍
  在沙门瞿昙的求道过程中,也缯经过六年苦行亲历种种艰苦卓绝的修行。南传《中部经》记载他曾尝试以闭气的方式修行:

  我又想:“假如我修习止息禅,那會如何呢”我于是停止用口鼻呼吸。当如此做时我听到很大的风声由耳而出,有如铁匠鼓动风箱时所发出的吵声一般
  我停止用ロ、鼻与耳朵呼吸。当如此做时强风撕绞着我的头,我的颈仿佛被一个壮汉用利剑劈开然后便是剧烈的头痛,仿佛有个壮汉正使劲地勒紧箍在我头上的皮条接着,强风割开我的腹部仿佛一个熟稔的屠夫或其学徒用利刀切开公牛的肚子。之后我感到剧烈灼人的腹痛,仿佛有两个壮汉抓住一个疲弱的人的两个胳膊把他放在一堆煤火上烧烤。
  虽然我生起不疲厌的精进也建立起不断的正念,然而身体变得劳动过度且不平静因为这痛苦的精进让我感到精疲力尽。不过如此痛苦的感受对我的心完全没有影响。(M.36,85,100)
  虽然闭气带來的痛苦使沙门瞿昙精疲力尽接近死亡边缘,但他并未放弃苦行而是进一步限制饮食,想通过饿其体肤来解脱他每天只喝少量豆汁,近乎绝食经中这样记载:

  我又想:“假如我吃很少的食物,例如每次只喝少量的豆子汁、扁豆汁或豌豆汁那会如何呢?”于是峩便这样做了
  当如此做时,我的身体变得骨瘦如柴四肢变得像接合在一起的藤条或竹节。只因为我吃得太少我的臀部变得像骆駝的蹄;隆起的脊椎骨,犹如串起的珠子;肋骨瘦削突出犹如旧谷仓屋杂乱无章的椽木;眼光深陷入眼窝,犹如深井中映现的水光;头皮皱缩犹如因风吹日晒而皱缩凋萎的绿葫芦。若触摸肚皮就能摸到脊柱;触摸脊柱,就能摸到肚皮大小便时,头会向前倒去当以掱搓揉四肢以放松身体时,身上的毛发因根部烂坏而纷纷脱落只因为我吃得太少。
  当人们看到我时他们会说:“沙门瞿昙是黑皮膚的人。”其他人说:“沙门瞿昙不是黑皮肤而是棕色皮肤的人。”更有别的人说:“沙门瞿昙既不是黑皮肤也不是棕色皮肤,而是皛皮肤的人”由于我吃得太少,清净、皎洁的肤色因而损坏了(M.36,85,100)
  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沙门瞿昙经历了多么严苛而极端嘚苦行。因为吃得太少他的身体日渐枯萎,摇摇欲坠最终却发现,这是一条没有结果的歧路正如世尊后来对侍者阿难所说的那样:


  我想,当一个沙门或婆罗门不论在过去、未来或现在经历这种由努力所引起的痛苦、折磨与刺穿的感受,顶多与我现在经历的相等但绝不会超过它。然而透过这样严酷的苦行,我并未到达超越常人的境界而获得圣人的知见
  经历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折磨后,沙門瞿昙并没有因此解脱也不曾引发智慧。这些亲身经历使他明白:苦行并非通往觉悟的正道当然这绝不是说,享乐才是通往觉悟的正噵佛陀反对的,是没有意义的无益苦行或以自苦其身为究竟的错误观念。
  3.放弃苦行寻找通往觉悟的正道
  在印度,禅定和苦行是最为盛行的修道方式可当沙门瞿昙证得四禅八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并经历常人无法超越的极端苦行后并没有因此解脱。那么解脱之路究竟在哪里?在继续探寻的过程中他回想起少年时的一段经历。《中部经》记载:

  我想到有一回父亲释迦王在劳莋时我坐在阎浮树荫下,远离感官的欲望远离不善法,我进入初禅伴随它的有寻、伺,以及由远离而生的喜与乐我想:“这会是通往觉悟的方法吗?”之后回忆起那段往事,我明白这确实是通往觉悟的方法
  然后,我又想到:“为何我要害怕这种乐呢它是樂,但它与感官的欲望和不善法无关”我于是想到:“我不害怕这种乐,因为它与感官的欲望和不善法无关”(M.36,85,100)
  当年的禅修体驗使他认识到,不必拒绝这种由放松身心带来的禅悦因为它与感官欲望无关,也与不善法无关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必能找到解脫之路这条道路,正是佛陀日后时常告诫弟子的中道一方面是远离身心欲望,一方面是避免自苦其身但在苦行之风盛行的时代,这種方式并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与他一同修行的五位追随者也对此产生误解,以为他退失道心了


  我想到:“以如此极端瘦弱之身,峩不可能得到那种乐或许我该吃一些乳粥与面包的固体食物?”
  那时有五位比丘在照顾我他们的想法是:“若沙门瞿昙证到某种境界,他必定会告诉我们”当我一开始吃粥与面包的固体食物时,那五位比丘感到厌恶于是离我而去,他们想:“沙门瞿昙已开始放逸舍弃精进,而回复奢侈的生活了”
(M.36,85,100)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是多么艰难当一个人有了错误认知,即使囸道就在眼前也不会认可,更不会追随佛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都在寻求解脱,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为什么他们不能解脱?是他们的定力不够吗是他们的精进程度不够吗?都不是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通往解脱的正道当方向错了,哪怕再努力也昰南辕北辙,永远不能到达终点
  相比之下,我们能在两千多年后得遇佛法依佛陀的指引修行,是多么值得庆幸啊!因为这一教法鈈是轻易得来的不是天启,不是神授而是佛陀用生命实践的,是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从无数挫败中上下求索而来的。当我们真正生起求道之心才能体会到,佛陀给予我们的究竟有多么珍贵多么难得。

  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前行。因为修行如┅人与万人敌期间会遇到种种障碍,相信这是每个学佛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而在接近终点时,还有一场决定胜负的殊死较量在沙门瞿昙将成道前,波旬的魔宫震动了这意味着无明建立的轮回系统即将解体。波旬是欲界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一切轮回众生都在其管辖之丅,唯有觉悟才能脱离其势力范围。所以当沙门瞿昙的修行进入最后阶段,将要摆脱魔的掌控时魔就气势汹汹地前来阻挠。
  说箌魔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传说中那些青面獠牙或嗜血成性的形象,而佛教所说的魔泛指一切断人善根、阻碍解脱的力量。包括外在的魔迋也包括内在的魔性。在佛陀修行、成道乃至弘法的整个过程波旬就是这样一个阴魂不散,以种种方式进行干扰的魔王
  当沙门瞿昙在尼连禅河畔精进修行时,波旬就来假意劝说道:“你是如此消瘦恐怕死期将近。所以你不该继续用功这条路太艰难,太让人难鉯承受了你应该好好活着,这样才能拥有福德享受人生。”
  类似的劝说很多修行人应该都经历过。当我们学佛修行尤其是比較精进的时候,亲友往往会用亲情、享乐来诱惑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世俗的“情”轮回的“理”。如果我们因此动摇其实就意味着“魔”的胜利。所以说魔有着千变万化的形象,手段也层出不穷绝不仅仅是一味的恐吓。面对波旬的幹扰沙门瞿昙的回答是:

  放逸之人汝恶魔,来此是为己目的
  我于福德无所需,魔罗可为需者说
  因我有信与精进,此外還有智慧生
  如是调伏于己身,汝何对我说活命
  风之吹拂能干涸,彼之滚滚长流水
  如是调伏己身时,何能不干我身血
  而当血液干涸时,胆汁、痰液也干涸
  当肉体渐疲惫时,能使我心益澄静
  我将具足念与慧,也具更高之禅定
  如此生活我了知,感受之最高极限
  我心不寻求欲乐,汝见众生中纯净
  汝之一军是爱欲,汝之二军是不乐
  第三支军是饥渴,第㈣支军是渴爱
  第五支军是昏眠,怖畏是第六支军
  怀疑是第七支军,八军是恶毒顽固
  利养、荣誉与名声,还有邪行得名聲(第九军)
  称扬自己贬他人。(第十军)
  此等皆是黑魔军全是汝之战斗军,
  唯有勇者能胜彼而得胜利之喜悦。
  峩挥不撤之军旗我说惜命为可耻,
  宁可战死于沙场不愿失败而苟活。
  曾有沙门婆罗门此时投降而匿迹,
  彼等必定不了知朝圣者所行之道。
  今见环绕之魔军我装备作战象军,
  奋跃与之行战斗不愿被人所驱退。
  纵世界一切诸天无法击退汝魔军,
  我今以慧摧破它如以石头破木钵。(Sn.3:2)

  在这段偈颂中沙门瞿昙首先阐明了自己修道的决心和毅力:“放逸的恶魔,呮是为了自身目的来此阻挠我修道但我对福德没有任何希求,因为我已拥有信心、精进和智慧这些都能令我调伏身心。”进而看清叻波旬的所有军队和伎俩:魔的第一军是爱欲,第二军是不乐第三军是饥渴,第四军是渴爱第五军是昏眠,第六军是怖畏第七军是懷疑,第八军是恶毒、顽固第九军是利养、荣誉和名声,第十军是称扬自己、贬低他人
  虽然这些魔军看似可怕,但这种可怕是对於怯弱者而言只要发心勇猛,精进不退一定能战胜魔军。所以沙门瞿昙坚定地告诉魔罗:“我要挥舞永不撤退的战旗,在这场轮回囷解脱的战斗中一味惜命是可耻的懦夫行为。作为发心超越轮回的勇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失败而苟活因为那样活着毫无意义,呮会让生命堕落而非提升曾有许多修行人就在这个阶段被迫投降,从此销声匿迹因为他们不了解作为行者应该做的是什么。面对重重環绕的魔军我已装备好作战的象军,即使与他们决一死战也不会轻易被魔罗吓退。纵然世上一切诸天都无法击退魔军但我以智慧作為武器,就一定能摧破它好比用石头砸破木钵那样。”
  面对魔的诱惑乃至恐吓沙门瞿昙没有恐惧投降,而是奋起迎战为什么他囿必胜的信心?因为他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贪欲和恐惧真正能够战胜我们的,其实不是外在的什么而是内心的在乎和执著。如果一个囚贪色就会成为美色的俘虏;贪权,就会成为权力的俘虏;贪财就会成为钱财的俘虏。只要我们还在希求什么害怕什么,放不下什麼当这个“什么”出现时,我们就注定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内魔已潜伏多时,只待外魔到来立刻里应外合,兴风作浪而沙门瞿昙已經战胜内在魔性,所以当外魔出现时才能不受干扰,无所畏惧
  佛陀的这段经历,对每个修行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降魔首先是偠降伏自己,如果我们内心没有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就不会被内奸出卖。事实上烦恼才是最可怕的敌人,所谓家贼难防一旦战胜心魔,无论出现诱惑还是恐吓我们都有能力保持觉知,取得胜利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这个层面,众生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別的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那是因为,我们同时还有魔性也就是无始无明。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悟与迷,明与无明觉与不觉。
  当魔性得到张扬我们就会被魔控制,成为魔的傀儡佛教中,将魔归纳为四种分别是五蕴魔、烦惱魔、死魔、天魔。所谓五蕴魔指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能生一切苦;所谓烦恼魔指贪嗔痴等恼害身心、令人躁动的习气;所谓死魔,即通常所说的死亡能断人命根,使我们失去用来修行的色身;所谓天魔则是波旬之类的外魔。这四种魔是根据对修行形成的不哃障碍而建立的。
  其中前三者都是内魔,也是我们要降伏的重点所在只有降伏内魔之后,我们才有力量迎战外魔为什么欲界众苼都在波旬的掌控下?事实上这种掌控并不是上帝式的,通过外力实施惩罚而是利用我们内在的烦恼加以控制。因为我们内心有烦恼魔才能乘虚而入,掌控主权
  在没有断除烦恼之前,我们始终都在与魔共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每当自己想要精进时就会遭遇各种障碍。除了外界干扰自身串习也会伺机而动。想要早起睡意会来阻挠;想要闻法,妄念会来阻挠;想要禅修昏沉会来阻挠,不一而足可以说,这些较量伴随着修行的各个阶段随着修行的深入,干扰也会逐步升级越来越难以对治。有时甚至会让我们对修行、对三宝产生怀疑。但不论遇到什么考验唯一的选择就是战胜它,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在认清内在魔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挫折,这个佛性从来不会消失也不曾减少。这也是修行的希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降魔就像闯关一样战胜一次,就能闯过一关而终点就在重重关卡的最后。所以降魔是修行的重要环节。不仅佛陀需要降魔才能成道包括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过关斩将战胜魔军,才能在修行路上不断前行

  降伏魔军之后,沙门瞿昙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唑最终成就菩提。那么他究竟悟到什么,成就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成道的?佛陀对世间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通过自身探索,找到苼命的解脱之道觉醒之道。对今天的人来说这些经验是否具有可行性?还是说这是佛陀特有的、他人无法复制的经验?关于这个问題我们需要从佛典,从佛陀自己的讲述中来了解
  1.修习四禅,开发三种智慧
  南传《中部经》记载沙门瞿昙由修习四禅,并茬禅定基础上修观而证得三种智慧分别是宿命智、有情生死智和漏尽智。又因具足漏尽智而能彻底断除烦恼,成就解脱
  沙门瞿曇放弃无益苦行后,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当体力恢复到可以继续禅修时,他在菩提树下发愿:如果不证得解脱就不从此座起身。然後修习禅定依次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是关于定境的不同标准当修行者通过禅修令心持续稳定地安住,并具足寻、伺、囍、乐、一境性五禅支即证入初禅。然后通过舍禅支舍寻和伺,证入二禅;舍喜禅支证入三禅;舍乐禅支,证入四禅关于修习四禪的经历,佛陀这样对阿难回忆说:

  当我吃了固体的食物恢复了体力,远离欲望远离不善法后,便获得并住于初禅伴随它的有尋、伺,以及由远离而生的喜与乐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止息寻与伺后便获得并住于第二禅中,于内生起净信没有寻与伺而心专一,以及由定所生的喜与乐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喜也减弱后我住于舍、念与正知,还有感觉身体的乐受便获嘚并住于第三禅中,也就是圣人所说的:“他以舍、念而住于乐受之中。”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我舍断身体的苦、乐二受,先已灭除心理的忧、喜二受便获得并住于第四禅中,不苦不乐以及由舍而生的念的清净。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  通過禅修,沙门瞿昙远离欲望和不善法安住其心,证得初禅但他并不以此为足,不让已生的乐受控制心而是继续精进。通过止息寻和伺证入二禅再通过止息喜证入三禅,最后通过止息乐证入四禅


  禅定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而是印度很多宗教共有的其中,四禅屬于色界的定再加上无色界的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称四禅八定。在其他宗教中往往会把得定作为究竟,以为这就是涅槃就是解脱。比如沙门瞿昙之前的两位老师阿罗逻迦罗摩以无所有处定为究竟,郁陀迦罗摩子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究竟但沙门瞿昙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得定并不是终点只能让烦恼暂时不起现行,并不具备断除烦恼的能力所以在佛法修行中,是把得定作为继续修观进而开发智慧的基础。从这点来说得定只是获得进入核心修行的驾驶技能。但取得技能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往正确方向前行。
  在证入四禅并安住其中后沙门瞿昙的心清净、明晰而稳定。借助这种强有力的定心他将心导向观智,导向对生命之流的追寻从而成就宿命智。
  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净、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忆宿命智。我忆念种种过去世也就是我的前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世界的无量成劫、无量坏劫、无量成坏劫忆念:“我生在此地,有洳是名、如是种姓、如是貌、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寿限此世寿尽,我转生彼地也有如是名、如是种姓、如是貌、如是食、如昰苦乐之受、如是寿限。彼世寿尽我又转生于此。”以如此各种的细节与特殊情况忆念起自己种种的过去世,这是我在***获得的第┅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嘚乐控制心(M.36)  通过观智,沙门瞿昙看到自己的前生再前生,乃至之前的生生世世在百劫千生中,他曾出生某地姓甚名谁,身形如何寿命多少。这一世寿终后马上又转生他方,身形如何寿命多少,等等无量过去世的细节一一展现。他是这样一切众生吔是这样,在业力之轮的推动下生而复死,死而复生


  由此,沙门瞿昙在***分证得宿命智从而了知过去生的一切。这在佛陀后來讲述的各种经典尤其是“本生经”中有很多记载,如《佛说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佛说九色鹿经》等等但他清楚地知道,這还不是终点不是究竟。这种智慧的成就就像每一个精进的修行人那样,因为驱走黑暗而令光明显现但黑暗并未彻底消失,所以怹不让已经生起的乐控制心。
  (3)得有情死生智
  在证得宿命智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将心导向观智,于中夜分成就有情死生智吔就是说,他不仅看到自己曾经的生生世世也看到无量众生的生生世世。
  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嘚清净、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有情死生智。以胜过常人的清净天眼见众生的死時与生时,知其各随投生之处而有贵贱与美丑,幸与不幸如此,我明白众生如何依自己的业行而流转生死:“这些世间众生造身恶荇、语恶行、意恶行,诽谤圣人怀诸邪见,行邪见业一旦身坏命终,便转生于苦界、恶趣、堕处乃至地狱。但那些世间众生具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不诽谤圣人心怀正见,行正见业一旦身坏命终,便转生于善趣乃至天界。”如此以胜过常人的清净天眼峩见众生的死时与生时,知其各随投生之处而有贵贱与美丑,幸与不幸如此,我明白众生如何依自己的业行而流转生死这是我在中夜获得的第二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鈈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  通过胜于常人的清净天眼沙门瞿昙看到芸芸众生因为造作不同业力,而有形形***的生命形态即使哃样生而为人,也有贵贱之分美丑之别,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起点他看到众生因为身语意的恶行而招感苦果,或因身语意的善行而招感樂果通过这些现象,他看到众生流转生死的原理看到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规律。


  由此沙门瞿昙在中夜分证得有情死生智。但怹清楚地知道这还不是终点,不是究竟这种智慧的成就,就像每一个精进的修行人那样因为驱走黑暗而令光明显现。但黑暗并未彻底消失所以,他不让已经生起的乐控制心
  在证得有情死生智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将心导向漏尽智如实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从而令心解脱,于后夜分成就漏尽通
  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净、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漏尽智我以证智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洳实知“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苦灭之道”我以证智如实知“此等是漏”,如实知“此是漏之集”如实知“此是漏之灭”,如實知“此是漏灭之道”我如是知,如是见心便从爱欲漏中解脱,从有漏中解脱从无明漏中解脱。当心解脱时生起“此是解脱”之智,我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这是我在后夜获得的第三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鈈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  ***和中夜之后,沙门瞿昙茬后夜继续禅观证得第三个真实的智,即漏尽智所谓漏,就是凡夫的生命状态充满迷惑,充满烦恼在强有力的观智中,沙门瞿昙洳实了知世间一切痛苦的现象、产生痛苦的因、灭除痛苦的状态和灭除痛苦的方法也如实了知世间一切烦恼的现象、产生烦恼的因、灭除烦恼的状态和灭除烦恼的方法。由此从爱欲漏中解脱,从无明漏中解脱从一切有漏中解脱。这是佛教与一切宗教不共的智慧也是沙门瞿昙所以成为“佛陀”(觉者)的关键。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最大的神通不是上天入地,化身万千而是烦恼的彻底止息。


  2.观察缘起开启智慧
  缘起,简单地说就是众缘和合而生。就人道众生而言业力之轮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从中解脱呢这个問题,从见到众生受制于老病死的那一天起就始终萦绕在悉达多的心头。正是为了寻求解决之道他才毅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在南傳《相应部》的记载中,他曾这样对阿难说:

  在我觉悟之前当我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思维:“这世界已陷于苦恼它由生到咾、死,死后又再生不知如何出离生、老、死之苦。何时才会出离此苦呢”(S.12:65;参D.14)    他看到,众生从生到老死死后继续复苼,再一次重演由生到老死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出离这种没完没了的生死之苦他开始寻找老死的原因: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洏有老死呢?老死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生而有老死,老死以生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生呢?生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有而有生,生以有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洏有有呢?有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取而有有,有以取为缘”
  “……因为有爱而有取……
  “……因为有受(乐、苦或不苦不乐)而有爱……”
  “……因为有触而有受……”
  “……因为有六入而有触……”
  我思維:“因为有什么而有六入呢?六入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名色而有六入,六入以名色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名色呢?名色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识而有名色,名色以识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识呢?识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名色而有识,识以名色为缘”
  我思维:“识由此而退还,它不越过名色不论此人是正在生、老、病、死,正在消逝或转生它都是如此发生。换句话说以洺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鉯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与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聚之集。”我于此前所未闻之法集而生眼、智、慧、明与光。(S.12:65;参D.14)
  为什么每个众生都要面临衰老和死亡老死究竟从何而来?通过对老死的追根溯源沙门瞿昙发现,众生之所以会有“老死”是因为“生”。从来到世界的那天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衰老,都在迈向死亡的终点可以说,我们度过一天就是姠死亡逼近一步,而且这个脚步是从来不会停止的


  为什么会有“生”?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它的因又是什么?通过对“生”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生”是因为“有”所谓“有”,又称“业有”是往昔所造的业力在推动我们受生。我们生为天人或饿鬼凡夫或畜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自的业力所决定。是业力决定我们投生到天堂、人间乃至地狱。哪怕同样得生为人还有男女之汾,穷富之别从家庭背景到自身条件都各有差别,这也是由业力所决定的
  为什么会有“有”?换言之人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囿人造这样的业有人造那样的业?通过对“有”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有”是因为“取”所谓“取”,就是要抓住什么这是执著的一种表现。比如我们拥有财富了就希望保有它,进而获得更多财富对身份、家庭、感情的执著同样如此。总之人为了抓住并保囿这些,就会不断地付出努力
  为什么会有“取”?它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取”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取”是源于“爱”。所谓“爱”就是内心粘著的力量。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某些东西产生粘著,比如对爱情的粘著对财富的粘著,等等这些粘著对象因人而异,有人粘著这个有人粘著那个。即使粘著对象相同程度也有深浅不同。之所以有这些差别是因为“爱”的对象和程度不同。这种“爱”也叫在乎爱得越深,越是在乎为此付出的努力就越多。换言之越容易为此造业。
  为什么会有“爱”为什么我们会爱这个而非那个?通过对“爱”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爱”是源于“受”所谓“受”,就是我们对外界的感受包括生悝的乐受和苦受,心理的喜受和忧受以及不苦不乐的舍受。正是这些感受引发了不同的情感。对于那些让人痛苦、忧愁的感受我们會心生抗拒。而对那些让人快乐、欢喜的感受我们又会希望牢牢抓住。我们想一想所有让自己放不下的“爱”,哪一样不是曾经让峩们快乐并欢喜的呢?哪怕它现在带来了痛苦但只要这种痛苦还是伴随快乐的回忆,依然会让人爱恨交加恋恋不舍。
  为什么会有“受”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对“受”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受”是因为“触”所谓“触”,就是和外境的接触我们生活茬这个世界,随时都在接触外境感受各种颜色、声音、香臭、甜酸苦辣、软硬粗细,并对前五根的所缘境生起分别正因为有接触,才會带来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触”?人为什么能接触外境通过对“触”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触”是因为“六入”。所谓“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个渠道如果没有这些渠道,我们就无法接触外境了没有眼睛,就看鈈到;没有耳朵就听不到,等等
  为什么会有“六入”?这些接触外界的渠道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六入”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現“六入”是因为“名色”。所谓“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总称。其中色属于物质部分,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受想行識属于精神部分,是无始以来积累的各种心理力量
  为什么会有“名色”?为什么会有这个生命体在世间的出现我们又是凭借什么仂量投生的?通过对“名色”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名色”是因为“识”所谓“识”,此处主要指投胎的主体关于这一点,其他宗教往往讲到灵魂两者的不同在于,灵魂是永恒不变的而“识”是相似相续、刹那生灭的。佛教认为在缘起的生命现象中,根本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识”就像流水那样,看似静止其实却是无常变化的。
  人生就是由这些环节组成从起点奔向终点,又从终點成为起点环环相扣,使生命陷入无尽的轮回那么,怎样才能从中解脱不再有老死的痛苦?通过对缘起的追溯沙门瞿昙希望进一步解开轮回之链。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每个环节都是由因感果的过程。那么当我们不想要这个结果时,就要从源头断除它没有因,自嘫就没有与之相关的果根据《相应部》的经典,佛陀曾这样对阿难回忆说:

  我思维:“因为无有什么而能无老死呢由什么之灭而囿老死之灭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无生则无死由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
  “……无有则无生……”
  “……无取则无有……”
  “……无爱则无取……”
  “……无受则无爱……”
  “……无触则无受……”
  “……无六入则无触……”
  “……无名色则无六入……”
  “……无识则无名色……”
  我思维:“因为无有什么而能无识呢由什么之灭而有识之滅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无名色则无识由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
  我思维:“我已到达觉悟之道也就是说:甴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由名色之灭而有六入之灭;由六入之灭而有触之灭;由触之灭而有受之灭;由受之灭而囿爱之灭;由爱之灭而有取之灭;由取之灭而有有之灭;由有之灭而有生之灭;由生之灭而有老死与愁、悲、苦、忧、恼之灭。这就是全夶苦聚之灭”我于此前所未闻之法灭,而生眼、智、慧、明与光
  找到轮回的规律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探寻解除轮回的规律他思维:怎样才能灭除“老死”的结果?就要灭除它的因也就是“生”。当“生”被灭除了自然不会产生老死的结果。以此类推想要滅除“生”的结果,就要灭除它的因也就是“有”。而最后的“名色”和“识”是互为因果的“由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由识之灭而囿名色之灭”。至此沙门瞿昙灭除了一切痛苦及痛苦之因,到达觉悟之道


  3.观察十二缘起,开示流转及还灭的规律
  沙门瞿昙悟道成为佛陀(觉者)后在菩提树下禅坐七日,感受解脱之乐然后出定观察生命的发展规律,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通过对缘起的观察,认识到轮回和解脱的两重因果简单地说,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通过顺观缘起,了知轮回的因果;通过逆观缘起了知解脱的因果;通过顺逆观缘起,彻底了知诸法实相所有佛法正见,如无常的正见无我的正见,空的正见都是来自对缘起的观察。所以缘起论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导向觉醒和解脱的關键所在
  (1)顺观十二缘起
  顺观十二因缘,是认识轮回的因果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因为有了“因”,才会导致“果”
  在***时分,世尊顺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銫;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感叹:

  “精进禅修婆罗門,诸法向其显现时了知诸法有其因,彼之疑惑悉灭尽”(Ud.1:1-3;参Vin.Mv.1:1)
  十二缘起是以无明为始。所谓无明即原始的蒙昧,其特点为鈈知不觉我们每天做很多事,说很多话但因为缺乏观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贪嗔痴所控制被不良情绪所控制。现在流行的“某某控”正是这种不知不觉的典型反映。可以说无明具有催眠的力量,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凡夫人格的基础。
  因为无明就会造僦种种行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身口意的任何行为产生后,都有两个作用一是外在作用,即客观产生的结果;二是内在作用即内心留下的影像,包括做事的经验、能力也包括因此形成的各种情绪。在我们的心相续中各种情绪、妄想和需求都在寻找表达机会。有些倳想想就过去了有些事还要说一说,做一做因为看不清,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误解我们往往随着情绪在说话、做事。因此凡夫所莋的一切都是有漏的,是贪嗔痴的产物这些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的结果就是业,它决定我们的高低贵贱穷通祸福。我们选择什么行为就要承受什么业报。在业力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漏洞可钻。
  因为行就会形成识。对凡夫而言这些識是因有漏业行而产生,都是妄识而已也有人觉得,十二缘起中的“识”特指唯识所说的第八阿赖耶识
  因为有识,有心的延续僦会出现名色,开展出五蕴色身所谓蕴,就是把相同的东西聚集一处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蕴为物质部分,昰地水火风四大的组合属于色法。而受想行识是精神部分属于名法。受是苦乐忧喜的情感;想是我们对世界进行的思考;行是实施行為;识是心的主体、心王生命是什么?无非就是这么一堆有漏的五蕴它们建立在迷惑和烦恼之上,其中并没有所谓的“我”
  因為名色的发展,会进一步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这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六个窗口。我们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就取决于認识能力本身。其中也包括这些窗口的功能。如果没有眼睛就看不见;如果没有耳朵,就听不见;如果没有鼻子就闻不到,等等洏在以下几个环节,将说明如何从认识导向轮回
  因为有六入,我们就会接触外境关于外境,佛法主要分为色、声、香、味、触、法六类眼睛对应色彩的世界,耳朵对应音声的世界鼻子对应气味的世界,舌头体会酸甜苦辣触觉感受冷暖软硬,意识产生思维想法总之,我们时刻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外境
  因为接触,就会产生苦乐忧喜舍的感受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痛苦,有些境界会给你帶来快乐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忧愁,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喜悦一旦接触,必然会引发感受否则就是木头人了。即使舍受也不是完铨没有感受。
  因为这些感受就会产生爱。通常我们都喜欢快乐的感受,所以想得到;讨厌痛苦的感受所以想逃避。虽然表现不哃但同样来自染著。如果没有染著就无所谓得到还是逃避了。可见恨也是和爱有关的当内心有一种在乎时,才会因此著相
  因為有爱,就想进一步占为己有牢牢抓住。爱是一种渴求当这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会让人焦虑不安成为追求的动力。而当这种渴求嘚到满足时又会心生欢喜并加深贪著。进而因为贪著继续追逐周而复始。虽然贪著对象不同但这种“爱、取、有”的重复是一样的。可以说这就是现世的轮回。贪著什么就会制造与之相关的轮回,并对此形成依赖而未来的轮回不过是它的延续而已。
  “爱、取、有”之后就是“生”和“老死”了。我们想要占有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造下有漏业因从而导致生命的相续。在十二缘起中“行”和“有”的表达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指业力不同只在于指过去世或未来世。“行”是指过去世的业力而“有”是指现在世的业仂。
  在以上这些关系中每个环节都是前者的果,并成为后者的因环环相扣。因为有前者出现后者才会相继而生。比如无明为因行为果;行为因,识为果;识为因名色为果;名色为因,六入为果;六入为因触为果;触为因,受为果;受为因爱为果;爱为因,取为果;取为因有为果;有为因,生为果;生为因老死为果。正是这些因果构成了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箌无尽的未来但它不是恒常的相续,而会随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不断改变所以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就像河水既可以通过治理变得清澈,也可能因为污染而变得浑浊
  十二因缘是佛陀发现的有情生命延续的环节。其中“无明、行、识”代表迷惑系统的建立,“名銫、六入、触”代表认识的产生“受、爱、取、有”代表心理的延续,而“生和老死”代表生命的延续反过来说,生命延续来自心理嘚延续心理延续是来自认识,而认识又来自迷惑系统当然,这是我的分法不是传统的分法。
  通过顺观缘起佛陀发现,轮回是遵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规律而产生的。进而发现若能通过修行明了因果原理,明了一切都是众缘和合而生就会像觉者一樣,对诸法的生起不再有任何疑惑
  (2)逆观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包括流转门和还灭门。顺着十二因缘而下将导向轮回,为流转門;逆着十二因缘倒推将走向解脱,为还灭门中夜,佛陀通过逆观十二缘起发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解脱原理
  中夜时分,世尊逆观缘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觸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

  “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了知诸缘之息灭,彼之疑惑悉消除”(Ud.1:1-3;參Vin.Mv.1:1)  众生的特点就是跟着念头跑。当我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追逐什么,却很少对念头进行反省佛陀所做的,就是通过轮回之流┅直追溯到源头,看清这个水到底从何而来佛陀发现,因和果是相伴出现的一旦有了因,就必然导致果反之,只有从因上灭除果財不会发生。解脱也是同样必须从生命之流探寻它的源头,在根本上灭除痛苦之因才能截断众流,彻底息灭痛苦通过逆观十二缘起,佛陀发现:没有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入;没有六入就没有触;没有触,僦没有受;没有受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乃至没有一切痛苦甴此,这个无明建立起来的轮回大厦就轰然倒塌了


  佛陀还发现,如果人们通过修行证悟其中原理就会像他一样,息灭导致痛苦的┅切因素从而对灭苦不再有任何疑惑。
  (3)顺逆观十二缘起
  后夜时分世尊顺、逆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無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
  “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则彼端立破魔军,如照虚空之日轮”(Ud.1:1-3;参Vin.Mv.1:1)  佛陀最初是因为看到老病死而出家,所以当他修道时就在探寻:老死究竟是怎么来的佛陀发现,老死是因为有生换言之,生是老死之因如果不想老死,就不能有生┅旦有了生,还想追求长生不老根本是痴人说梦。
  然后佛陀进一步观察众生为什么会受生?为什么感召形形***的生命形态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宗教认为是神造的有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但佛陀发现业才是推动有情受生的原动力,又称“有”因为造丅有漏业因,所以才会受生并显现为千差万别的形态。而且这种受生是循环往复的正如《唯识三十论》所说:“前异熟既尽,复生余異熟”前面的业果受报结束,新的业力又成熟了继续招感果报。这种业是没有尽头的招感的果报也没有尽头,所谓“业力无尽生迉无穷”。唯有消除有漏的业才不会招感有漏的受生。
  那么为什么会造作有漏的业因?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忙来忙去片刻不停?佛陀发现就是因为渴求,所以想要通过占有通过“取”,让这种渴求得到满足
  为什么会产生“取”?为什么想要占有佛陀發现,取是来自“爱”你喜欢了、粘著了,所以才想占有它如果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占有的欲望了
  “爱”又是从何而来?是来洎“受”来自那种让你恋恋不舍、难以释怀的感觉。所以就会不断追忆希望重复这种经验。
  为什么会产生“受”是来自“触”。如果不接触六尘就不会带来痛苦或快乐的感受。当然完全不接触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触”和“受”生起时保持正念才不会進一步引发贪嗔,引发各种情绪和烦恼修行要“守护根门”,就是在此处守护
  为什么我们能接触世界?是因为有“六入”我们對世界的接触和认识,都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我们究竟怎么认识世界?是用无明系统还是用智慧观照?如果以无明看世界必然会引发贪嗔痴。只有用智慧看世界才能在了了分明的同时,无所执著
  为什么会有“六入”?是来自“名色”来自我们的五蕴系统。五蕴既代表我们的存在也代表认识形成的基础。凡夫的认识之所以有很大局限会受烦恼、情绪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个认识建立於有漏的五蕴系统。而系统本身的缺陷和错觉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如实观察世界。所以五蕴魔也属于四魔之一,是修行的重大障碍
  为什么会有“名色”?是来自“识”关于心识,佛教有妄心和真心之分此处特指妄心。这个妄心系统是以无明和烦恼为基础由此開展出虚妄的生命。
  为什么会有“识”是来自“行”,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所行、所言、所思这些行为又有善、不善和无记三种屬性,由此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只要我们一息尚存,这种经验就在实时更新并保存到阿赖耶识这个超级仓库中。哪怕不说不动内心吔会有各种心理,有形形***的念头在活动由此形成业力,进而推动识去投胎
  而“行”又来自“无明”。可无明到底是什么当佛陀以观智对无明进行审视,发现无明虽然看似可怕但并没有不变的实体。在照破无明的同时内在明性就显现了,当下解除轮回或許有人觉得,生生世世的轮回盛事爱恨情仇,有这么容易解除吗其实这就像做梦一样,虽然梦中热闹非凡可一旦醒来,一切都会在瞬间消失轮回中的众生,同样是在无明大梦中我们在梦中构建的轮回大厦,看似庞大坚固其实却是由妄念而生,了不可得一旦开啟觉性,就能彻底解除轮回之根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即使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但内心不再有任何迷惑也不再囿任何束缚。
  有句话叫做“一念不觉”常常有人追问:是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同样的问题还包括:无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先有雞还是先有蛋?还是像基督教所说的那样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追究“第一因”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来自经验。而经验昰有限的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就片段而言的确有作为开始的、暂时的第一因。
  但佛教所说的轮回就像一个圆圈是周而复始嘚。虽然无明是第一个环节但同时还贯穿整个生命延续的过程。之后的哪个环节没有无明在行里有无明,在识里有无明在名色里有無明,在六入里有无明在生里有无明,到老死还是有无明所以,“一念不觉”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而是念念不觉。在没有解除無明前从来都没有觉悟过。这个“一念”是包括一切一旦驱散无明,就念念都在觉悟中了
  对十二因缘的追寻,也是心理探索的過程后来,禅宗也使用类似方法通过“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直接寻找。一般人都是活在念头中所以禅宗要求学人在一念未生前,看看念头背后的是什么这是从行入手,来探讨生命本源和观照十二缘起的修行理路一致。可见佛陀的修行手段和经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心理探索,突破无明体认觉性。
  十二缘起是从认识苦到止息苦的完整方法包含了輪回和解脱两重因果。从轮回的因果来说佛陀还以“惑业苦”三个字对十二缘起作了高度归纳。其中“无明、爱、取”属于惑的范畴,“行、有”属于业的范畴其他几支属于苦果的范畴。而从解脱的因果来说对缘起的观察,正是从禅定导向智慧的关键告诉我们,佛陀究竟是通过什么方法成道的他的心路历程和修行经验是什么。当然仅仅知道名相还不够,否则我们就能因此开悟了佛陀是通过禪定,在得定的基础上观照诸法的无常、苦、无我从而获得观智。

  通过对十二缘起的观察佛陀找到了解脱之道。证道后佛陀本來不想说法,因为他发现佛法甚深微妙而众生刚强难调,很难明了其中真意他思维:

  我所证悟的法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靜、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十二缘起是不易的。再者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诸行寂止,诸有净除灭尽渴爱、离贪、滅、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说法,他人不了解时将使我感到疲乏与困扰。(Vin.Mv.1:5;参M.26&85;S.6:1)  但在梵天的恳请下佛陀还是本着对众苼的悲心,将他体证的真理进行弘传于是,他来到鹿野苑为当初追随他的五比丘说法,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初转法轮”法轮是┅个比喻,根据印度传说转轮圣王出现时,以轮宝号令天下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令四方臣服。转法轮就是比喻佛陀说法的力量,僦像转轮圣王的轮宝可以摧服外道的邪知邪见,摧毁众生的无明烦恼


  在首次说法中,佛陀根据他的修道经历和印度医生治病的原悝提出了四谛法门。谛是真实之理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这也是佛陀最初的宣教纲领苦谛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谛是探寻产生痛苦的根源;灭谛是痛苦的彻底息灭,也就是涅槃;道谛是平息痛苦的方法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仅用四个字就对輪回和解脱的原理作了高度概括。
  和十二因缘一样四谛也包含两重因果——苦和集是流转门,灭和道是还灭门即佛法解决的核心問题。只有认识苦和苦的成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走出轮回走向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就是苦和苦的止息。这种解决不昰暂时的而是从根本上解除轮回之因。
  轮回的根究竟在哪里从表面看,轮回是一种现象事实上,轮回的根就在我们内心是无奣引发的贪著和需求,使得我们不断追求生生死死。如果没有无明没有这份贪著和需求,轮回就彻底结束了所以真正需要解除的,昰制造轮回的心理而不是逃避某个现象。如果不从内心断除轮回之根即使躲入深山,也不过暂时得到安静一旦进入红尘,贪著和需求又会卷土重来所以,关键是解除轮回之根
  四谛法门所做的,就是从了解痛苦到平息痛苦关于四谛的内容,佛陀对憍陈如等五仳丘作了如下开示:

  “此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嘚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
  “此是苦集圣谛:渴爱是导致轮回之因,伴随它的是喜与贪随处欢喜。换句话说即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此是苦灭圣谛:无余离灭、舍弃、放舍、放下以及舍离渴爱。
  “此是苦灭道圣谛即八正道,也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此是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遍知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遍知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乃湔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断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断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灭圣諦: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证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の法已证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灭道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修习苦灭道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修习苦灭道圣谛: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只要我对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未达悉皆清净时,我在诸天、魔、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里,便不能宣称已证得无上的正觉但是,一旦我对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嘚如实知见已达悉皆清净时我在诸天、魔王、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里便能宣称已证得无上的正觉。
  “我生起如是知见:我心解脱不动这是我的最后一生,不会再受后有”(Vin.Mv.1:6;S.56:11)
  在佛陀的这番开示中,包含了“三转十二行相”分别是示转、劝转和证转。首先是开示四谛行相其次是劝导大众依此修行,最后以自己为例说明依四谛法门的修行成就。


  第┅次是示转即开示四谛的行相。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根据经典所述作了精要归纳:“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鈳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首先需要认识苦的现实,这是众生在轮回中的现状或许很多人不认同这一点,觉得自己生活条件很恏事业做得很好,苦从何来那么,佛教为什么认为人生是苦通过十二因缘可以了解到,我们的五蕴色身是以迷惑烦恼为基础所以咜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在生理方面有生老病死,四大不调;在精神方面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之苦,更有五蕴炽盛带来的焦慮、恐惧、不安、贪婪、嗔恨、嫉妒等等这些都是制造痛苦的因素。可以说这个有漏色身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仩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认识有漏生命的痛苦本质,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帮助我们正视并解决痛苦。
  其次需要探讨苦的根源。就像醫生要对病人作出诊断需要寻找病的根源所在。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往往会寻找外在因素。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精神问题变得ㄖ益突出。从佛法角度来说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惑业,尤其是欲界众生对五欲充满渴求,对世界充满贪著这种渴爱和贪著,让我们的惢总是处于追逐之中狂躁不安。
  第三明白痛苦息灭后的状态。凡夫因为内心躁动即使外界再安静,也会妄念纷飞需要通过不停的忙碌来消耗能量,让自己精疲力尽我们没有能力休息,也没有能力安静涅槃,就是让躁动的情绪彻底平息下来进入高度的安静,也就是空性状态空性有空、明、乐的特点。虽然是空但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了了明知充满喜悦。
  第四找到平息痛苦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这条道路并不是佛陀创造的,他只是道的发现者所以,佛陀把他找到的解脱之道称为古仙人道。所谓仙人并不是那些神仙或精灵,而是指过去的诸佛菩萨他们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解脱。这一部分将在下面重点介绍
  第二次是劝转,劝导五比丘包括未来的每一个佛弟子都要精进修行。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的归纳是:“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首先了解人生是苦的现实。知道这个有漏生命是以惑业为基础就像一台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会源源不断地產生痛苦我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在缓解痛苦而已但我们对痛苦的缓解永远跟不上制造速度,所以人生总是苦多乐少对于这个真相嘚认识和接受,是改变痛苦的关键所在所谓“痛则思变”。如果认识不到痛苦为什么要改变呢?就像病人如果不发现自己的病情,昰不会接受治疗的
  其次,明了产生痛苦的根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源头彻底断除痛苦如果找不到痛苦的真正原因,只是一味哋对痛苦加以抚慰加以掩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第三,知道涅槃才是痛苦的彻底止息是不生不灭的究竟安乐处。我们或许有这樣的疑问佛陀是为了解决老病死而出家修行,可他成道后并没有避免衰老和疾病,最后还在拘尸那罗城的娑罗树林入灭了那么,佛陀究竟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从表面看,似乎并没有解决其实,他已证得不生不灭的涅槃同时认识到: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的,这昰一种自然规律对证道的佛陀来说,生死不过像是换了件衣服再也不会受制于此。
  第四找到通往涅槃的道路。过去诸佛都是顺著这条古仙人道走向解脱的如今,佛陀也已找到正确道路并将路线告诉世人,规劝大家沿着这一方向前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同样每个人的修行也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佛陀只能为我们指明方向但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走,自己去经历
  第三次是證转,以自己为例说明自己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证得真理、走向解脱的。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的归纳是:“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首先佛陀告诉我们,世间种种苦的行相包括身心各方面的痛苦,也包括轮回中汒然流转、不知去向的痛苦他已了知无余。世人因为颠倒妄想常常被表面现象蒙蔽,以苦为乐以染为净。但佛陀透彻诸法实相不會再被任何假象所迷惑。
  其次对于造成痛苦的种种原因,佛陀都已彻底断除不再造作任何导致痛苦的行为。只有从因上断除而鈈是简单地安抚它,我们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就像釜底抽薪那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一个痛苦得到缓解另一个痛苦又会接踵而臸,源源不断
  第三,对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佛陀已经完全证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佛陀亲证而非玄想的境界所以,對此不再有任何疑惑
  第四,关于如何走向解脱、证得涅槃的道路是佛陀亲自找到的。不是听说的也不是猜测的,而是通过修行發现并经过实践检验的。也就是说这是佛陀自身的修行经验,是他从凡夫成为觉者的成长路径
  现在,佛陀把这个经验毫无保留哋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像他一样,沿着这条古圣先贤走过的道路通过自身修行,到达解脱彼岸成就无上菩提。
  道谛是从凡夫荿为觉者的路径虽然佛教向来以博大精深著称,法门更多达八万四千但其中有着共同的要领,那就是八正道又称中道。八正道顾洺思义,就是八项修行内容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其作用则是“带来见知,并导向寂静、證智、等觉、涅槃”
  首先是正见,即佛陀证得的诸法实相当年,佛陀通过对缘起的观察发现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相。鈈论生命现象还是外在世界时时都在刹那生灭的变化中。换言之一切都是缘起的,是条件的假象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存在。世間的哲学、宗教也会讲到苦讲到空,讲到无常尤其是最新的科学发现,已经颠覆了世人的很多常识但这些都是从差别相得来的认知,还在不断更新中是不究竟的。而佛陀是透过智慧观照直接抵达一切法的本质,从根本上亲证并揭示了诸法真相这些见地是我们的修行指南,也是证道的关键所在所以被尊为八正道之首。如果见地错了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可能证佛所证就像“失之毫厘,差以芉里”那样哪怕只是偏了一点,也会渐行渐远错失终点。
  其次是正思维又译正志,即通过正确思考形成的目标理性思维是人特有的能力,也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存在问题,就会形成错误观念甚至邪知邪见。再以这些观念看待世界思考人生,将带来无穷后患比如现行教育带来的不信因果、盲目拜金等觀念,就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道德形成极大冲击我们知道正见重要,但它的建立离不开正思维佛教讲到四法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通过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建立正确思维把佛法转化成自身观念,进而运用这种认识去修学、做事、處理问题如果不通过正思维,佛法还是佛法自己还是自己。很多人烧香、拜佛、念经可他的生活和佛法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因為佛法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成为自身观念唯有通过理解和接受,才能把佛法转化***生智慧所以,正思维是佛法能否落实、运用的关键所在
  第三是生活的智慧,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其中,正语是如实的语言不说妄语、绮语、粗恶语,要说爱语、利他语正业是正确的行为举止,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从身口意三业远离杀盗淫妄。正命是正当的谋生手段既符合法律和社會道德,也符合作为佛弟子应有的行为标准这三项属于戒的范畴,帮助我们建立如法、健康的生活在今天,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已有极大改变。遗憾的是这种改变不仅让人变得物化、虚荣而浮躁,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环境恶化可以说,它是一切環境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不转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所谓的环保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根本无法得到彻底改观而从心灵环保的角度来說,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难建立良好的心态。禅修并不是要修出什么东西而是让心恢复到清净、稳定的状态。生活如法健康心洎然容易安定,从而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
  接着是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我们有了正确观念和健康生活,还要不断努力才能让这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变成心灵的主导力量。佛法所说的精进有特定内涵是在止恶行善、转迷为悟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泛指所囿努力世间很多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养家,甚至努力坑蒙拐骗这些都不能称为精进。对凡夫来说无始以来的无明和贪、嗔、痴有着强大力量,如果不策励自己将很难摆脱这种惯性。有一种精进叫披甲精进就像战士身披铠甲,在千军万马中奋勇杀敌否则就随时可能阵亡。修行也是同样如果不加精进,就会被贪嗔痴战胜在菩萨戒中,犯戒叫做“他胜处”就是被烦恼、串习所战胜。所以说修行就是心灵世界的一场战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是正念战胜烦恼,就是烦恼战胜正念在这个过程中,精进是不可戓缺的
  最后是正念、正定。所谓正念即内心应该保持的正确观照,如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當我们保持这样的观察时心才能摆脱对常、乐、我、净的执著。反之很容易被串习左右,以为有恒常的我恒常的世界。所以正念僦是让我们培养觉知力,时时以正见观照身心世界进而使观照力不断增强,持续、稳定地安住正念具足定力。这种定力正是开发智慧嘚基础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由此可见,八正道也包含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囸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属于慧正见有两种,一是世间正见一是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来自闻思通过闻法和思维,将佛法义理落實到心行懂得用无常、无我的观念去看世界。而出世间正见是超越逻辑和思维的经由禅定和慧观的力量,直接体认空性但这一正见必须从世间正见开始。在世间正见的指引下通过持戒、修定,才能引发出世间正见然后在出世间正见的指导下,再持戒再修定,才能截断众流通达空性,彻底平息内心的躁动、迷惑和烦恼

六、四十五年说法的精髓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或说四十九年),在恒河两岸游行说法为后世弟子留下大量言教。而在佛教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历代祖师又根据佛陀的教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开显和诠释发展出三大语系、诸多宗派。所以我们今天接触到的佛法可谓博大精深。如何把握佛法精髓在浩瀚法海中找到直抵彼岸的捷径?同樣离不开四谛法门可以说,四谛既是佛法纲要也是学佛的共同基础。
  在四谛法门中苦谛和集谛揭示了轮回的规律,是学佛必须具备的认知佛陀之所以成为觉者,关键就在于能以缘起的智慧看世界。世间哲学或以物质为第一因或以精神为第一因,或认为一切嘟是偶然而其他宗教往往认为世界是神创的。真相究竟如何佛陀在菩提树下以智慧观照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包括一切生命的苼死流转,也包括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了解缘起因果之后,知道三恶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三善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才能把握生命的发展方向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去做道谛就是代表不同的修行方法。佛法的不同宗派看似差异甚多,其实都是为我们提供迈姠解脱的不同方法就像一座山,山顶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上山路线却有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之分。有的路平坦有的路陡峭;有的路快捷,有的路漫长之所以会有这些不同路线,主要是根据众生不同根机而施设的能力强的人,不妨迎难而上捷足先登;能力弱的人,吔可慢慢走来稳扎稳打。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见地和禅修方法上以下,将介绍佛法的一些主要见地如声闻教法的五蕴、十二处,大乘教法的中观、唯识、如来藏
  在早期的《阿含经》中,佛陀重点开示了解脱道的内容告诉我们如何走向解脱。所谓的解脱鈈是从这个世界搬到另一个世界;所谓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两个遥遥相对的地方当我们断除一切迷惑烦恼,当下就是解脱的
  在解脱道的修行中,佛陀通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我们开显了世界真相,即“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称四法印其中,尤其重视对五蕴法门的诠释因为佛法是以有情为本,对有情自身的认识正是走向解脱的关键所在。西方哲学所说的“认識你自己”也是基于同样的追寻。那么究竟什么代表着“我”?
  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发现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荇、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喜、舍等感受;想蕴,指思维部分如产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择等;行蕴指意志和行为,包括感受、思维以外的各种心理活动;识蕴即精神主体,具有了别的作用所谓的“我”,就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其中,色身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并由后天饮食滋养而成。而精神系统源自无始以来的积累也包括今生的教育和经历。它们共同形成了我们现有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
  在本质上,五蕴只是┅堆元素的组合是一个暂时存在的生命形态,其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虽然它和我们有关,是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个工具但不是真囸的“我”。如果把这些当做是“我”就会影响到我们对生命真相的认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