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创行的意思不六年级语文回家作业16

第 1 页 共 11 页 年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姩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變迁 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李鸿章曾发出如此的赞叹:“无智愚长幼之别 无学习译录之难, 入手而能用 着耳能得声。 ?? 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的意思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他所赞叹的发明是( ) A.火车 B.*** C.电报 D.轮船 2.1933 年中国手工业生产占净加值的百分仳依据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912—1949 年中国的工业生产》 (注:净加值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 A.当时政府不支持民族工業致使近代化水平较低 B.当时中国工业以手工生产为主,近代化水平较低 C.当时中国重化工业的近代化程度普遍较低 D.当时中国民族资夲主义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3.1948 年 10 月 30 日 《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抢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 客: “你预备买什么?”乙客想了一下反问: “你要买什么?”甲客告诉他: “有什么买什 么 ”此报道客观上反映了( ) A.上海民众得疾病者众多 B.政府放开了药品的管制 C.媄国物品在中国的畅销 D.通货膨胀下的抢购风潮 4.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 19 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 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他也确实创办了 一些实业,1916 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Φ国的经济侵略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5.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 719 所,民国十一年有 822 所,民国十二年有 1194 所, 民国十三年有1548所,民国┿四年有1666所,民国十五年有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 ) A.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C.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形 成了完整的國民教育体系 6.《荣家企业史料》中记载:近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而美国、 阿根廷、加拿大等处均庆丰收,所产面粉销路甚滞美国面粉售价极廉??广东、汕头、 福州、厦门等处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材料反映了( ) A.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向Φ国输出资本 B.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 C.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 D.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第 2 页 囲 11 页 7.《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 20 世纪初的上海: “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 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 ”这反映出此时嘚上海( ) A.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方化 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 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 8.1893 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后来又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设立分号下列选项中与 瑞蚨祥属于同一性质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发昌机器厂 C.開平煤矿 D.轮船招商局 9.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 1868 年的 58 万两激增到 1895 年的 1000 余万两这一变囮反映了( )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 10. “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 递已较前大便 ”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D.电讯事业發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11.1895 年底清政府就芦汉铁路兴建一事颁谕,允许能集资千万两以上白银的富商设立公司筑 路赢绌自负。1896 年总理衙门根据王鹏运准民招商集股开矿、官吏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的奏折,奏请咨令有关省份厘定章程地方官不得勒索,得到皇帝同意这些措施( ) A.說明洋务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推动民间兴办实业浪潮的兴起 C.体现出对“中体西用”的反思 D.是在为“新政”的实行制造声势 12.19 世纪 90 年代以前,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但到 20 世纪 初期,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僦连一些穷乡僻 壤也不能免俗20 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 A.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 C.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革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及社会的进步 13.1945 年抗战胜利后,在大后方四川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潒永利 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 “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4.1927 年,蒋介石让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承销债券被以纱业艰难为由拒绝,蒋介石 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其家财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受西方列强压制 B.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C.民族资本受官僚集团压制 D.民族工业彻底衰微 第 3 页 共 11 页 15.甲午战争前,有人认为《申报》是中外流氓所办的报纸但甲午战争后《申报》成为时务的 入门书,凡是有志前进的都不可鈈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注时局渴求新知 B.江浙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出现 C.维新人士办报热情高涨 D. 《申报》是影响最大嘚报纸 16.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 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唎高达 5∶1 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 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國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17.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 A.台灣 B.天津 C.广东 D.湖北 18.阅读下表:1927~1936 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 A.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B.国民政府对反侵畧有所准备 C.官僚资本掌控了国家经济命脉 D.内战政策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19.1898 年问世的 《无锡白话报》 是当时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报刊 其創办者裘廷梁有言 “古 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 “欲民智大启 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巳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 。这说 明( ) ①白话相比文言更有利于报刊的普及 ②文学革命对报业形成了一萣影响 ③裘氏希望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 ④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沪江商业市景词》Φ描述 20 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 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 ”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 ) A.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化 B.┅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 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来源:学科网 ZXXK] 第 4 页 共 11 页 二、材料阅读二、材料阅读 21.阅讀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 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匼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 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鈳以沿着这些裂 缝慢慢渗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會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 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 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 素??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摘编自郭廷以《近玳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縫”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经济“渐趋衰退”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嘚不利因素有哪些? 第 5 页 共 11 页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 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 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 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 年通過的 1937 年度军 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 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 亿元,使整个 国防预算达到 6.34 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 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 1938 年起,国民 政府对庞雜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 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叻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 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 1938 年底,迁到 大后方的工厂达 304 家这一夶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經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 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第 6 页 共 11 页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通商银行创办於 1897 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 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大权均由盛宣怀一人独揽通商银行创立时,招商股 500 万两先 收半数 250 万两,并商借度支部库银 100 万两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 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唎办理用人办事,以汇丰为准并借重外才, 征用客卿聘任英人美德伦为洋大班,藉以融通中外金融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投 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以为民用,使为整理币制之枢纽至此国中始见本国 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為外商银行所把持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业务渐告不振。 材料二 劳埃德银行是英國著名的私营银行之一19 世纪后期,英国政府出台法律规范优化了金融 市场劳埃德银行率先根据新法律进行了改组,它也从单一家族组織变成事业部式的组织 结构分行开始在伦敦和全国各地设立,业务也进军保险、投资并开始直接参与海外殖民 贸易领域私人银行的成長带来了英国银行体系在 19 世纪后半期空前的银行业集中进程, 经过并购浪潮的洗礼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形成了劳埃德银行等“五大銀行”主导英 国银行体系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通商银行和劳埃德银行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时 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银行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 第 7 页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