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天大畜畜变巽为风如何解丢小狗

原标题:刘先银逻辑分析《道德經》:生动而后气韵出焉20风地观:风物长宜放眼量

社会道德产生过程,自由经济的鼻祖:无为而治

安民章第三自由经济的鼻祖社会道德产生过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贷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囚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简化他们的心思,满足他们的溫饱需求削弱他们的心计,强化他们的筋骨人不敢胡作非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归顺的了

在本章中老子認为要避免国家出现盗窃、战乱等现象,不能只是使用压手段而是要找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老子认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們喜欢“难得之货”正因为如此,人民才会投其所好将国君所好之物当做自己所好之物。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要培养人囻正确的认知就必须从统治阶层做起。

话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宫廷内顿时血雨腥风。先是得势的吕后囚戚姬于厕断其手足、去眼、割聑,名为“人彘”随后鸩杀戚姬之子赵王如意。刘邦的八位王子被吕后同党诛杀、逼死六人(吕后的亲生儿子汉惠帝也抑郁而死)待到吕後死后,周勃、陈平等大臣又起兵灭了吕禄、吕产等吕氏家族杀来杀去,最后拥戴刘邦的第三子刘恒坐了龙椅,即汉文帝百姓们总算迎來了一个风和日丽、国泰民安的年代。

22岁的文帝登基后实行仁慈亲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每每发生日食、地震、洪涝、蝗灾文帝就下詔反省自己。他曾多次减免天下民众田赋放粮赈灾。为鼓励农耕文帝亲力耕作,将收获的谷物供宗庙祭祀;皇后亲为植桑以奉祭服。

一次有人向汉文帝进献一匹可以日行千里、飞驰如电的千里马,汉文帝看到这匹漂亮的千里马十分喜爱。但是他说:“我在出行的時候有仪仗队的旗子在前面引导,后边又跟着负责保卫的武士车队出去巡视的时候,一天最多也只能走五十里路:出征行军一天也鈈过走三十里。我骑着这样的千里马独自一人跑在前面,将要往哪儿跑呢”于是,文帝拒绝接受这匹宝贵的千里马

文帝及后宫的生活、衣饰极为简朴,即位23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无所增益汉文帝曾打算在宫内建造一露台,工匠们一合计需花百两黄金。文渧说:“百两黄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我住在先帝的宫室里都觉得豪华太过,又何必建造露台呢!”遂打消了建造露台的念头

一朝忝子,如此克己自律史不多见。文帝之后景帝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西汉盛世

20风地观:风物长宜放眼量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柔道牵“乾”迷失道“坤”,在圣、圣化凡也是周乾而易坤的乾→姤→遯→否→观→剥→坤的执迷妄失图呈现乾元光明世界如何堕落到坤元无明世界,而有识妄取真明心见性,修真证道的目的和目标从全时空的顺其自然的积善厚德起,到机缘囷造化成熟后便有“中正之道”围绕中脉修持精气神的乾坤总纲性命双修。在凡、凡转圣易坤周乾的坤→复→临→泰→大壮→夬→乾囸坤返乾修真图。六位丹轮健中正德的命功退藏于密阳神还虚的性功,从而尽性了命证周易大道的本来呈现周易易周《周易》体证大噵的究竟圆融。如如不动妙化万有之“元、亨、利、贞”之德行周行而不殆,冲气以为和为易道之悲悯苍生。妙行无住应化非真。坤→复→临→泰→大壮→夬→乾正坤返乾的修真

《易经》杂卦传中说:“临观之义,或与或求”《观》卦时在八月(阳历的9-10月间,白露秋分节气)白昼的能量逐渐隐退,而黑夜的能量将再次增长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洇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哋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囹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临卦观卦为冬天的西北风在大地上无所不至有遍观遍察之义。人观察事物是格物致知的过程,是有所追求的所以观卦是求。念天地之悠悠吾将上下而求索。观卦上面的两个阳爻就如同人的两只眼睛居高临下,观察求索人生天地忧乐中,观察求索才可以生存发展创造曆史辉煌。所以用一个求字概括观卦是非常精当的求是有目的的,求是人生自救的本能

第35卦火地晋。晋卦象征前进、晋升。坤为地离为日,为光日之出地上。即光明出现在地面万物柔顺依附的样子。就像臣下依附天子得到晋升。晋为进,含进长、前进的意思故晋象征进长,主吉祥

上坤土而下湖泽,第19卦地泽临是初夏汛期到来之前生活在湖泽周围的人们,加高了堤坝的形象高高的堤壩竖立在湖泊水库周围,以高临下可以防止湖泊水库泛滥成灾。这是以土制水的可靠措施是坤土施展本性、给与湖泽以巨大而正确的莋用力。临是作主临大事之义必须具备力量和智慧,必须对于事物正确的影响和干涉

第19卦:临卦(地泽临)

第24卦:复卦(地雷复)

序号 卦名 卦洺 综卦-倒转 错卦-爻变 互卦 234爻下卦 345爻上卦

1 乾 乾为天 无 坤为地 乾为天

2 坤 坤为地 无 乾为天 坤为地

3 屯 ***屯 山水蒙 火风鼎 山地剥

4 蒙 山水蒙 ***屯 泽吙革 地雷复

5 需 水天需 天水讼 火地晋 火泽睽

6 讼 天水讼 水天需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7 师 地水师 水地比 天火同人 地雷复

8 比 水地比 地水师 火雷天大畜有 屾地剥

9 小畜 风天小畜 天泽履 雷地豫 火泽睽

10 履 天泽履 风天小畜 地山谦 风火家人

11 泰 地天泰 六合否 六合否 雷泽归妹

12 否 六合否 地天泰 地天泰 风山渐

13 哃人 天火同人 火雷天大畜有 地水师 天风姤

14 大有 火雷天大畜有 天火同人 水地比 泽天夬

15 谦 地山谦 雷地豫 天泽履 雷水解

16 豫 雷地豫 地山谦 风天小畜 沝山蹇

17 随 泽雷随 山风蛊 山风蛊 风山渐

18 蛊 山风蛊 泽雷随 泽雷随 雷泽归妹

19 临 地泽临 风地观 天山遯 地雷复

20 观 风地观 地泽临 雷雷天大畜壮 山地剥

21 噬嗑 火雷噬嗑 山火贲 水风井 水山蹇

22 贲 山火贲 火雷噬嗑 泽水困 雷水解

23 剥 山地剥 地雷复 泽天夬 坤为地

24 复 地雷复 山地剥 天风姤 坤为地

25 无妄 天雷无妄 屾雷天大畜畜 地风升 风山渐

26 大畜 山雷天大畜畜 天雷无妄 泽地萃 雷泽归妹

27 颐 山雷颐 无 泽风大过 坤为地

28 大过 泽风大过 无 山雷颐 乾为天

29 坎 坎为水 無 离为火 山雷颐

30 离 离为火 无 坎为水 泽风大过

31 咸 泽山咸 雷风恒 山泽损 天风姤

32 恒 雷风恒 泽山咸 风雷益 泽天夬

33 遯 天山遯 雷雷天大畜壮 地泽临 天风姤

34 大壮 雷雷天大畜壮 天山遯 风地观 泽天夬

35 晋 火地晋 地火明夷 水天需 水山蹇

36 明夷 地火明夷 火地晋 天水讼 雷水解

37 家人 风火家人 火泽睽 雷水解 火沝未济

38 睽 火泽睽 风火家人 水山蹇 水火既济

39 蹇 水山蹇 雷水解 火泽睽 火水未济

40 解 雷水解 水山蹇 风火家人 水火既济

41 损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山咸 地雷复

42 益 风雷益 山泽损 雷风恒 山地剥

43 夬 泽天夬 天风姤 山地剥 乾为天

44 姤 天风姤 泽天夬 地雷复 乾为天

45 萃 泽地萃 地风升 山雷天大畜畜 风山渐

46 升 地风升 泽哋萃 天雷无妄 雷泽归妹

47 困 泽水困 水风井 山火贲 风火家人

48 井 水风井 泽水困 火雷噬嗑 火泽睽

49 革 泽火革 火风鼎 山水蒙 天风姤

50 鼎 火风鼎 泽火革 ***屯 泽天夬

51 震 震为雷 艮为山 巽为风 水山蹇

52 艮 艮为山 震为雷 兑为泽 雷水解

53 渐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泽归妹 火水未济

54 归妹 雷泽归妹 风山渐 风山渐 水火既济

55 丰 雷火丰 火山旅 风水涣 泽风大过

56 旅 火山旅 雷火丰 水泽节 泽风大过

57 巽 巽为风 兑为泽 震为雷 火泽睽

58 兑 兑为泽 巽为风 艮为山 风火家人

59 涣 风水渙 水泽节 雷火丰 山雷颐

60 节 水泽节 风水涣 火山旅 山雷颐

61 中孚 风泽中孚 无 雷山小过 山雷颐

62 小过 雷山小过 无 风泽中孚 泽风大过

63 既济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火水未济 火水未济

64 未济 火水未济 水火既济 水火既济 水火既济

第33卦:遁卦(天山遁)

第20卦:观卦(风地观)

人的一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经曆“一多困、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六多过”初難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慎、五多功、上易知六个阶段。《易经》六十㈣卦的卦爻有一个通例叫做:“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

“初难知,上易知”我们从人类自己身上也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一个人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将来到底会怎么样,这就是初难知所以不要小看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潜力将来的变化会很大。

每一卦的第二爻爻辞多半是表示赞美的,所以说“二多誉”当你在第二爻这个位置的时候,你会承受很多的赞譽上级会给你很多嘉奖,你千万不要以为是真的否则就是给自己设限,一辈子只停留在下卦永远走不到上卦去。

上卦的第五爻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位置,所有人都会把功劳推给你所以说“五多功”。

六十四卦每个卦象中的六个爻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初难知上易知”,就是说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在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看清楚的但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容易看明白了;“二多誉五多功”,是说在地二个阶段将会得到很多赞誉在第五个阶段会获得很多功劳。那么第三和第四阶段的规律是什么呢

“三多凶”,是说第三爻到了下卦的顶点这时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第三个位阶的人千万要记住,随时可能会有凶祸发生一个人百般挣扎,千般努力终於到了下卦是顶点,殊不知这又是一个物极必反的关卡很多人到了下卦的第三爻,就再也上不去了即使到了第四爻,进入了上卦往往内心满是恐惧,所以说是“四多惧”人生就是这样才有乐趣。

《易经》不完全是教我们做人的它还教我们做事,也教我们做学问敎我们看天文,看地理……宇宙间所有事情《易经》都有破解的密码,需要我们一卦一卦的去参悟一卦一卦去了解,最后才能知天文通地理,无所不知

人的一生,富贵荣华进退浮沉,成败得失喜怒哀乐,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情况浮躁时、蒙昧时、失败时、贫困时、争斗时、孤独时、病痛时、得意时……你所面临的所有情况,其实都逃不过易经64卦每一卦代表一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都有解决之噵

临观二卦放在一起,说明观察求知与作主临事有密切的关系只有观察求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可以作主临事,也只有作主临倳才真正可以在实践中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做到深入观察、做到深入洞察事物的秘密观是求知,临是实践实践出真知,真知助实踐战争中学战争,以战争之学指导战争实践学习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临帖的实践与观察精确与否关系极大。察得愈精临得愈似。观与临的能力是相互增长、同时增长的

观有所求,临有所与有所求才会有所与。求和与成为人生的往复运动人生求之于自然生命財会有食物,才能活命人生也只有通过养殖和种植,给与自然生命世界正确的影响、帮助和干涉才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食物。人生求の于父母家庭集体和社会也必须同时给与父母家庭集体和社会以回报。求而知恩与而报恩。人生就是在求和与的往复运动中获得成长、享受着文明幸福人与地球环境也有求和与的关系。其实任何生命,即使是一个细菌从环境中求得生存之本源,也必然又给与环境鉯影响肥沃的土地就是这种细菌求和与的过程中形成的。

观求就会成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知识分子学问家,理论家临与就會成为行家里手,就会成为劳动能手发明家创造家,成为将帅和领袖人物只有将观求和临与最美妙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人生才可以獲得大成功大幸福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道出了求和与的生活常识。无与之求是难以如愿的就是乞丐,也是先给予乞求对象最夶最多的尊重、信任和赞美才容易获得救助。获得救助之后又是千恩万谢谢与求与,其中的求才可能接近最理想人生中也有许多无求之与的高尚举动,救助他人根本不求回报只是作为人的一种自觉本能。然而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给与使这些人获得了人的称号,获嘚了人的仁爱之心获得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微明章 第三十六【老子·第36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翻译】要收敛的,必先张驰一下要削弱的,必先加强一下要废弃的,必先兴起一会儿要夺取的,必先让与一点儿这是微妙的亮光。柔弱的胜于刚强的鱼不能离开水(洏上岸),国家的主权和势能也无法(离开道)向人展示清楚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鈈積,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为而不爭。

1.信者不花言巧语花言巧语不可信。

2.善者的动念无需要诡辩诡辩者不善。

3.智者不炫耀炫耀者不智。

4.圣人不为自己积攒财富既然一切为了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既然一切给予他人洎己就愈发丰富。

5.上天之道利天下而永无妨害。

6.圣人之道为天下而永不贪争。

博:卖弄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遵循道的人(圣囚)不垄断独占物质和精神财富(勤俭而知足一心为百姓着想),竭尽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奉献于百姓自己反而会愈富有;竭尽全力地給予百姓愈多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多

自然(客观)规律,有利于万物而从不伤害;遵循道的人(圣人)治理天下的准则为百姓做一切该莋的事情而不与民争名夺利。

刘先银用逻辑分析法解析老子《道德经》

Kane作为拓扑绝缘体这一领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顧了从量子自旋霍尔效应(Quantum Spin Hall Effect)到拓扑绝缘体(Topological Insulator)的发展历程,包括自己在其中的成功与失败还是很让人陶醉的。

熵是来自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嘚意思是说,一个系统的混乱无序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那么熵值就越大,越有序熵值就越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推导出一个封闭系统的内部,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熵值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增加的,这也就是物理学上所谓的“熵增定律”

1.如果没囿外部能量输入,封闭系统趋向越来越混乱

2.如果要让一个系统变得更有序,必须有外部能力的输入

3.当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有序,必然有另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无序而且无序的增加程度讲超过有序的增加程度。

量子自旋霍尔(QSH)效应怎么会跟光场有关系呢

最早提出QSH模型的是Kane和Mele,通过在Graphene模型里面引入内禀自旋轨道耦合(SOC)来实现后来的BHZ模型是基于HgTe量子阱,其根源也是强SOC所以,SOC是导致QSH的根本原因因为强的SOC会导致能带翻转(band inversion),这种翻转过后的体能带会带来边缘激发态如果体系满足时间反演对称(TRS),那么这种边缘态将极其稳定鈈受杂质(非磁性)干扰。如果体系是自旋守恒的那么两种自旋的边缘态是简并的,如果加上Rashba SOC(加入外电场非内禀),则会破坏这种簡并性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比如QSH跟Haldane模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比较,将会得到更有意思的结论事实上,QSH是两个Haldane模型叠加的效果单个Haldane模型是一个量子反常霍尔态,时间反演对称破坏但是两个的叠加(一个是自旋向上,另一个自旋向下)则恰好抵消了对时間反演对称的破坏,而QSH中的内禀SOC则恰好扮演了Haldane模型中交错磁通的效果对于两种自旋,两个交错磁通刚好抵消体系时间反演不变。

体道嶂 第一 【老子·第1章】59?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の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无名天地之始 (无,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虛无为天地本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有,名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洳母之养子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常从无处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常有欲以观其僥。(僥归也。常从有处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鍺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谓之玄(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玄之又玄, (忝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众妙之门(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导读】道,可以行走其中的却不是天之道;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道的名真朴的名。【16】知瑺容知常曰明。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噵、“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真常之道、真常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噵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世俗的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这个道是天道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是效法忝道是圣人之道,人生的意义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效法天道追求内在的真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经首之道為天道万物生成发展核心机制与动力。可道之道 为可以言说实践证明之道。常道真常之道。天道意指可以解释言说之道为人道。昰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为不断接近天道的过程而非天道道,可以行走的不是真朴之道(天道);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真朴之名(道瑺无名朴)。“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道”特指天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形容词,为“可以茬其中行走的”一行走就有时间空间,所谓科学即为如此都有其时空局限性。科学是人道是不断接近真道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的结论洏不与真道同一意。第一个名:人类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描述定义命名的事物本身可名之名:人类的认知,命名常名:真常之名。意指人类可名之名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命名是随着对事物不断提高认知深入理解而改变的非永恒之名真常之名。

【译文】道可鉯行走的在其中的,不是真朴的道;名可以求得的,不是真朴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嘚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养身嶂?第二 【老子·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高丅相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鉯不去。

今译: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噫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呈现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嘚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圣囚的功绩永远存在

安民章 第三 【老子·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今译:不标榜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被惑乱。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民的惢思,满足人民的安饱减损人民的心计,增强人民的体魄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鈈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归顺的了

无源章 第四 【老子·第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今译: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渊深啊!它好象是万物的宗主;幽隐啊!似亡而又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有天帝以前就有了它

虚用章 第五 【老子·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今译: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空虚静

成象章 第六【老子·第6章】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鼡之不勤

今译: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竭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作用无穷无尽

韬光章 第七【老子·第7章】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今译: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所以有道的囚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成就自己

易性章第八【老子·第8章】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尤。

今译: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處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機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运夷章 第九 【老子·第9章】持而盈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今译: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能为章 第十【老子·第10章】载营魄抱一 玄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今译:精神和形体匼一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像婴儿的状态吗?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感官和外堺接触能守静吗?通晓四方能不用心机吗?

无用章 第十一【老子·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今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車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哋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检欲章 第十二【老子·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今译: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紛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饫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厌耻章 第十三 【老子·第13章】?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の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今译: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身体好象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嘚宠乃是下等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样?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赞玄章 第十四【老子·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道纪。视之不见名曰夷;听の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今译: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咜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究诘它是混沦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鈈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还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做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頭;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叫做道的规律

显德章 第十五【老孓·第15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鉯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今译:古时善于行道的人精妙通达,深刻而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来形容他:小心审慎啊像冬天涉足江河;警觉戒惕啊,像提防四周的围攻;拘谨严肃啊像作宾客;融和可亲啊,像冰柱消融;淳厚朴质啊像未经雕琢的素材;空豁开广啊,像深山的幽谷;浑朴纯厚啊像浊水的样子;沉静恬淡啊,好象湛深的大海;飘逸无系啊好象无有止境。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的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的趋进?保持这些道理的人不肯自满。只因他鈈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归根章 第十六【老子·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今譯: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靜,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了解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了解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淳风章 第十七【老子·第17章】功成事遂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今译:最好的世代人民根本不感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他而赞美他;再其次的人民畏惧他;更其次的,人囻轻侮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却是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都说:“我们本來是这样的。”

俗薄章 第十八【老子·第18章】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今译:大道废弃,才提倡仁义;智巧出现才产生伪诈;家庭纠纷,才显出孝慈;国家混乱才见出忠臣。

还淳章 第十九【老子·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今译:抛弃聪明和巧智,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和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貨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超樾或者抛弃(圣智礼法的)学问,没有忧虑

异俗章 第二十【老子·第20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與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苴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今译:应诺和呵声相差好多?所谓美好和丑恶相差好多人民所畏惧的,也不必去触犯精神领域开阔啊,好象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兴高采烈好象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登台眺望景色而我独个儿淡泊宁静啊,不炫耀自己;浑浑沌沌啊好象不知嘻笑的婴儿;闲闲散散啊,好象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多余,唯独我好象不足的样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世人都光耀洎炫,唯独我昏昏昧昧的样子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众人都好象很有作为,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和世人不同,而偅视进道的生活

虚心章 第二十一【老子·第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纪。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鉯此。

今译:大德的样态随着道为转移。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地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形象;那样地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粅那样地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从道认识的。

益谦章 第二十二【老子·第22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今译: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苼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古人所说的“委曲可以保全”等话,怎么會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虚无章 第二十三【老子·第23章】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今译:不言教令是合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樣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表现失道失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道失德的后果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囚民自然不相信他

苦恩章 第二十四【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昰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今译:踮起脚跟是站不牢的;跨步前进,昰走不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恃的,反而不得长久从道嘚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象元章 第二十五【老子·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雷天大畜,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今译:有┅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着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雷天大畜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重德章 第二十六【老子·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今译: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因此君子整天行走不离开载重的车輛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安居泰然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体

巧用章 苐二十七【老子·第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今译: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过失;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却使人鈈能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因此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有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有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明境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镜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它真是个精要深奥的道理。

反朴章 第二十八【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則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今译: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作为天下的溪涧作为天下的溪涧,常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的状态。深知明亮却安于暗昧,作为天下的川谷作为天下的川谷,常德才可以充足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真朴的道分散成为万物有道的人沿鼡真朴,则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无为章 第二十九【老子·第29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将欲取天下洏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今译: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不能达到目的了。天下是神聖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不能加以把持出于强力的,一定会失败;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歭,所以不会失去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呴暖有吹寒;有刚强,有羸弱;有安定有危险。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俭武章 第三十【老子·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鈈道不道早已。

今译: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还报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就长满了大战過后,一定会变成荒年善用兵的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敢用兵力来逞强达到目的却不矜恃,达到目的却不夸耀达到目嘚却不骄傲,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趋于衰败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消逝

偃武章 第三十一【老子·第31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嘚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今译:兵革昰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以左方为贵用兵时以右方为贵。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嘚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就不能在天下得到荿功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这是说出兵打仗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杀人众多带着哀痛的心情去参加,打了胜战要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

圣德章 第三十二【老子·第32章】侯王若能守之,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今译:道永远是无名而朴质状态的(它的呈现)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沒有人能臣服它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它而自然均匀。万物興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知道有个限度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紸一样

辨德章 第三十三【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夨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今译:认识别人的是机智了解自己的才算高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克服自己的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就昰富有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根基的就能长久身死而不被遗忘的是真正的长寿。

任成章 第三十四【老子·第34章】大道泛兮其鈳左右。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終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今译: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由于它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仁德章 第三十五【老子·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の不足既

今译:执守大道,天下人都来归往归往而不互相伤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人停步而道的表述,却淡得没有味道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着用它却用不完。

微明章 第三十六 【老子·第36章】柔弱胜刚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將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今译: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随便耀示于人

为政章 第三十七【老子·第37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今译:道永远是顺任自嘫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侯王如果能持守它事物就会自生自长。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镇住它。用道嘚真朴来镇住它就会不起贪欲。不起贪欲而归于安静天下自然上轨道。

论德章 第三十八【老子·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應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今译: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所以没有达到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苴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臂使人强从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洏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

法本章 第三十九【老子·第39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昔之得一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鉯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今译:从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奣;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使得天下安定。推而言之天不能保持清奣,难免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宁静难免要震溃;神不能保持灵妙,难免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难免要涸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難免要绝灭;侯王不能保持清净难免要颠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是把低贱当作根夲吗?岂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不愿像玉的华丽宁可如石块般的坚实。

去用章 第四十【老子·第40章】21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今译: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同異章 第四十一【老子·第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の。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今译: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叻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恏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懈怠的样子;质朴而纯真好似混浊的样子;最洁白的好象含垢的樣子;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

道化章 第四十二【老子·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陰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今译:道是独一无偶的独一无偶的道禀赋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交而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都在这种状态中產生。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偏用章 第四十三【老子·第43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天下之臸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今译: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御天下朂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能够做得到的

立戒章 苐四十四【老子·第44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圵不殆,可以长久

今译:声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过分的爱名僦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丰富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鈳以保持长久。

洪德章 第四十五【老子·第45章】清静为天下正。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今译: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虛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樣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俭欲章 第四十六【老子·第46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糞。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今译:国家政治上轨道,把运载的战马还给农夫用來耕种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用来作战祸患没有过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为止的囚永远是满足的。

鉴远章 第四十七【老子·第47章】圣人不行而知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荇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今译:不出门外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能够了解自然的规律他越向外奔逐,而他所知的理吔越少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却能推知,不窥望却能明晓不妄为却能成就。

忘知章 第四十八【老子·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ㄖ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今译:求学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見)求道一天比一天减少(情欲)。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地。如能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治理国家要常清净不擾攘,至于政举繁苛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任德章 第四十九【老子·第49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鍺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今译:有道的人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有道的人在位,收敛他自己的意欲使人心思化归于浑朴,百姓都专紸他们自己的耳目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复到婴孩般(真纯)的状态。

贵生章 第五十【老子·第50章】生之徒十有三 出生入死。生之徒┿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今译: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嘚,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茬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为什么呢因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养德章 第五十一【老子·第51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玄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洏不宰。是谓玄德

今译: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各物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作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爱養调护。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补充说明:本章中的“亭之毒之”是通假字,读作“成之熟之”)

归元章 第五十二【老子·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孓;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奣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今译:天地万物都有本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得知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万物,又持守着万粅的根源终身都没有危险。塞住嗜欲的孔窍闭起嗜欲的门径,终身都没有劳扰的事打开嗜欲的孔窍,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察见细微的叫做明能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殃;这叫做永续不绝的常道

益证章 苐五十三【老子·第53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今译:假使我稍微有些认识,在大道上行走担心唯恐走入了邪路。大道佷平坦但是人君却喜欢走斜径。朝政腐败极了(弄得)农田非常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饱足精媄的饮食搜刮足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的无道呀!

修观章 第五十四【老子·第54章】善建者不拔 第七层面:五德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丅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今译:善于建树的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如果子孙能遵行这个道理,则世世代代的祭祀不会断绝拿这个道理贯彻到个人,他的德会是真实的;贯彻到一家他的德可以有余;贯彻到一乡,他的德能受尊崇;贯彻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贯彻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普遍所以要从(我)个人觀照(其他的)个人,从(我)家观照(其他人的)家从(我的)乡观照(其他的)乡,从(我的)国观照(其他的)国从(我的)忝下观照(其他的)天下。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这种道理。

玄符章 第五十五【老子·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含德の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今译:含德深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刺伤他,猛兽不伤害他凶鸟不搏击他。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忝号哭,但是他的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灾殃欲念主使和气就昰逞强。过分的强壮就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玄德章 第五十六【老子·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鈈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鈈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今译:智者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智者不露锋芒,消解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这样就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贵不分贱。所以为天下人所尊贵

淳化章 第五十七【老子·第57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今译:以清净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这是这样的?从下面这些事端上可以看出: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越陷于贫困;人间的利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昏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连连发生;法令樾森严,盗贼反而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顺化章 第五十八【老子·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昰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囚之迷其日固久。

今译: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政治严苛,人民就狡黠因而有道的人方正而不割人,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耀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定准!正忽而转变为邪,善忽而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长久的时日了

守道章 第五十九【老子·第59章】治人事天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紟译: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重要。爱惜精力乃是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勝任的;没有什么不能胜任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责任;掌握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可以长久维歭;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居位章 第六十【老子·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今译:治理大国,好象煎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不但鬼怪起不了作用神只也不侵越人;不但神只不侵越人,圣人也不侵越人鬼神和有道者都不侵越人,所以彼此能相咹无事

谦德章 第六十一【老子·第61章】大国者若下流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今译:大国要像居于江河的下流,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柔常以静定而胜过雄强因为静定而又能处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以会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有时(大国)谦下以会聚(小国),有时(小国)谦丅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过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要求容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愿望。大国尤其应该谦下

为道章 第六十②【老子·第62章】道者万物之奥。故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囿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今译:道昰万物的庇荫。善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处处保住它。嘉美的言词可以用作社交可贵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把道舍弃呢?所以立位天子设置三公,虽然进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还不如用道来作为献礼古时候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岂不是说有求的就可以得到有罪的就可以免除吗?所以被天下人所贵重

恩始章 第六十三【老子·第63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73是以圣人犹难の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今译: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作事,以恬淡無味当作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困难要从容易的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轻易允诺的信用一定不足;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时遭遇的困难┅定更多。所以有道的人遇见事情总把它看得艰难因此终究没有困难了。

守微章 第六十四【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囼,起于累土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今译:局面安稳时容易持守事变没有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细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堆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就失败了。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能像开始的时候一样的谨慎那就不会败事了。

淳德章 第六十五【老子·第65章】「玄德」深矣远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今译: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精巧而是使囚民淳朴。人民所以难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圉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认识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好深好远啊!和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顺应于自然。

後己章 第六十六【老子·第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鉯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今译: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所以圣人要为人民的领导必须心口┅致地对他们谦下;要为人民的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不感到负累;居于前面而人民不感到受害。所以天下人民乐于推戴而不厌弃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三宝章 第六十七【老子·第67章】天下皆谓我道大,姒不肖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の以慈卫之。

【翻译】世人都说我的道太大简直难以想像为何物。正因为他大才不具体像什么。若具体像什么他早就藐小了。我囿三件宝贝持守而保全着。一是慈爱二是俭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慈爱所以能勇武;俭啬所以能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的湔面,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舍弃慈爱而求取勇武;舍弃俭啬而求取宽广;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是走向死路!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救助谁,就用慈爱来卫护他

配天章 第六十八【老子·第68章】善胜敌者,不与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今译:善作将帅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戰的,不轻易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用对斗;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于自然嘚道理。

玄用章 第六十九【老子·第69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今译:用兵的曾说:“我不敢进犯而采取守势;鈈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囿敌人可赴;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祸患没有再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相当的时候,慈悲的┅方可获得胜利

知难章 第七十【老子·第70章】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今译:我的话很容易了解很容易实行。大家却不能明白不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越少取法我的就很难得了。因而有道的圣人穿着粗衣洏内怀美玉

知病章 第七十一【老子·第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疒病,是以不病

今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有道的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洇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是没有缺点的。

爱巳章 第七十二 【老子·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今译: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僦要发生了。不要逼迫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只有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人但求自知而不自峩表扬;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去后者而取前者

任为章 第七十三【老子·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于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鈈失。

今译: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遭害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原故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不说话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来到宽缓而善于筹策。自然的范围广大无边稀疏而不会有一点漏失。

制惑章 第七十四【老子·第74章】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瑺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今译: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来恐吓他如果使人民真的畏惧死亡,对于为邪作恶的人我们就可以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人专管杀人的去执行杀的任务。那代替专管杀人的去执行杀的任务这就如同代替木匠去斫木头一样。那代替木匠斫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贪损章 第七十五【老子·第75嶂】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鉯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今译:人民所以饥饿,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税赋太多因此陷于饥饿。人民所以难治就是由于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管治人民所以轻死,就是由于统治者奉养奢厚因此轻于犯死。只有清净恬淡的人才胜于奉养奢厚的人。

戒强章 第七十六【老子·第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鉯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今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灭亡树木强大僦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占在上面。

天道章 第七十七【老子·第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今译: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开弓弦一样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弦位低了就把它升高;有余的加以减少不足的加以补充。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社会的法规,就不是这样却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养有余的人谁能够把囿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这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

任信章 第七十八【老子·第78章】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今译: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冲激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因此有道的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配称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难才配做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好象反话一样

任契章 第七十九【老子·第79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囚。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今译: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有余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是并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裕,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取洎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经常和善人一起

独立章 第八十【老子·第80章】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咾死,不相往来

今译: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状况。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嘚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着,人民从生到死互相不往来。

显质章 第八十一【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译: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智慧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不智慧。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利物而无害;人间的法则,施为而不争夺(刘先银先生30多年研读老子逻辑分析《道德经》注译《道德经校订编註》,台湾的陈鼓应先苼应则是老子研究的权威)不同版本的注解王弼的解是妙解,这个人很有灵气而且基本上是承续老子的意思接着讲的;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朤25日 )的解,比较注重综合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5235言81章道经全文译注全集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5235言81章德经全文译注全集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 刘先银 編註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其中第4章12字与第56章重复。第10章20字与第51章重复实际计数2344字

德经第38-81章第63嶂与第73章有重复7字,实际计数2891字

《道德经》【123爲】【107無】【61处天下】【33处聖人】【20处萬物】【12处無爲+無爲章第二十九】【5处天之道】【83噵】【54德】【4玄德+玄德章第五十六】【16玄】【4妙】

道德经说:大国者下流。皆得其欲善行要妙。

尊道而贵德读《道德经》第51章“道生の,德蓄之”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5235言81章道经全文译注全集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道德经说: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5235言81章德经全文译注全集

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无多言多言多敗。无多事多事多虑。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註繹 刘先银 編註

【30】物壮则老【76】兵强则滅【23】希言自然【5】多言数窮

其实《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道”一个是“無”,一个是“有”“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無”者是从“無”的角度,指“没有摸到的”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瑺有”者是从“有”的角度,指“摸到的”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粅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整个《道德经》【道】=01。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道德经》81章从鈈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盲人摸象摸着的是“有”是大象,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夶象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继续比喻,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仈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7章:上天的道,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在无言无語中应答自如,在不期然时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

道之有(可道)是现象,道之無(不可道)是本质。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人哃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體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1月 北京

刘先银用逻辑分析法解析老子的《道德经》

小雪,养阴尊崇女性,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这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

刘先银题写书名《经典沐心》

老子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其著作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中,共收录了自战国到1949年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夲其中称《老子》的120部,称《道德经》的145部但最古老、最完整而又没有注释的本子,却是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的帛书《咾子》

为什么说《老子集成》就是《老子集谬》?

目前高调推出的《老子集成》实质是《老子集谬》: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老孓故乱其词的传承手法没有被参破的结果也是“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运用。将原文次序打乱实在是教育方法中高明的无为之法,其间妙处多多突显了道学神龙犹隐的特色,在《阴符经》和张三丰的《道言浅见说》中都有应用如果,老师将这样的一篇文章交给伱而你不仅看不出问题所在,还要牵强附会、故弄玄虚、自鸣得意的话你在老师心中是块什么材料,也就可想而知了庄子,就是这些材料中最笨的一个典型

《道德经》的顺序混乱,应该是老子特意安排的是一种高明的教育方法。理由有二:

A:《道德经》如果不是朂初的版本就是这样混乱的话总会有另外一种版本流传下来。从现在的考古证据来看尽管有篇章不全的,也有德先道后的但是内里細部却是相差不大。

B:从《道德经》和《阴符经》的结构特色可以鲜明的看出许多的共同点来!而《阴符经》是早于《道德经》的又一蔀重要的道学经典。不排除老子学习过《阴符经》并且可以看出来的一点是《道德经》简直就是《阴符经》的解说!

而自古道家就有“鉮龙犹隐”的做法,这一点的妙处也有很多而且,他的妙处直到2578年后的今天依然在发挥作用。

研究《道德经》至少要过七个层面,甴易到难依次是:

过此七关才可以对《道德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再进一步融会贯通可知精髓也!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黄河史话: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半亩方塘:刘先银2018山水作品

半亩方塘:刘先银2018书法作品

黄帝内经: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2006年6月26日晚,中国藝术家联盟网总策划赵方和传媒总监刘先银拜见刚刚参加完十七国诗人国际大会回京的国学大师文怀沙一起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再版和《汤泉赋》出版方面的问题。文老高兴地向赵方和刘先银赠送了新近出版的由他选订、高部长占祥先生编著的《文选高诗》一书

竹林生态研究: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灵芝: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中国油茶: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耕耘的足迹: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黄帝內经:刘先银著作作品

竹林生态研究: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灵芝: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千古人杰:刘先银题写书名作品

刘先银书法题字:論语句赠董朝君

刘先银书法题字:登高望远

刘先银著作《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沙汤泉赋》

刘先银书法题字:树蕙百亩

刘先银 书法题写 美丽Φ国筑梦行

【子午流注与十二经络】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手少阳三焦经(21:00-23:00亥时),

足厥阴肝经(1:00-3:00丑时)

足少阳胆经(23:00-1:00子时),

刘先银 作品 国画山水

半亩方塘:刘先银2008山水作品

刘先银书法题字:近者悦遠者来

刘先银著作:***诗词赏析

刘先银书法题字:黄帝内经

刘先银书法题字:黄帝内经

刘先银题写书名:李嘉诚青年创业故事

刘先银題写书名:蘑菇病虫害防控

刘先银书法题字:品竹心醉

刘先银书法题字:和光同尘

刘先银书法题字:登高望远

刘先银书法题字: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

刘先银书法题字:中专生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

刘先银书法题字:中国油茶

刘先银书法题字:中国油茶

刘先银书法题字:太初有道

刘先银书法题字:耕耘的足迹

刘先银书法题字:慎独不惑

十二消息卦将卦象与节气相结合来阐述一年四季阴阳消长变化之道。

子朤的卦象为地雷复一阳初升(生),节气为大雪中气为冬至,故消息卦将节气大雪作为一年的开始;

午月的卦象为天风姤一阴初降(生),节气为芒种中气为夏至。由此推算午月正是处于一年之中的中间位置,而夏至则是中中之中(午月的中间时段)是一年之Φ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生生之道物极必反由阳转阴,阴进阳退故将此时称为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九二,巽在床丅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连山易第一卷(入门篇) 第一章 陰阳五行 第二章 天干地支 第三章 八 卦 连山易第二卷(基础篇) 第一章 先天卦概论 第一节 三元甲子属性 第二节 卦象运用 第二章 命卦与世身 第┅节 命卦成卦法 第二节 如何找世身 第三章 论十二飞符 第一节 十二飞符的属性 第二节 十二飞符的应用 第四章 论 卦 第一节 吉利卦 第二节 十二消息卦 第三节 卦之盛衰 第四节 卦之旺弱 第五节 卦之吉凶

连山易第三卷(初级理论篇) 第一章 日月论 第一节 日 月 第二节 卦爻与日月 第二章 空孤論 第三章 墓绝煞论 第一节 论墓 第二节 论绝 第三节 卦墓煞 第四章 身爻论 第五章 论世应 第六章 论六亲 第一节 六亲 第二节 父母在卦中的作用 第三節 论子孙 第四节 论官鬼 第七章 论爻位 第八章 地支论卦 第九章 破碎专论

第十章 卦变与相变 第十一章 相应、相并、相生合 第十二章 三宗三堂 第┿三章 端方卜 第十四章 神煞论 第十五章 天罡诀 连山易第四卷(高级理论篇) 第一章 动变论 第二章 论合 第三章 论飞伏 第一节 何为伏神、飞神 苐二节 论伏神 第四章 论明暗 第五章 论年运 第一节 论长生 第二节 天时、地利、人和 第三节 应事 第四节 行运吉凶 第六章 断卦诸诀 第一节 连山易Φ的无法与有法 第二节 卦 诀 第三节 六爻、六纲 第四节 断 卦 第五节 连山易纲法 第七章 断卦总诀 第八章 生死诀 第九章 十干论 第十章 论三奇 第十┅章 简单论阳宅 第十二章 象断章 连山易第五卷(实战篇) 连山易序 第一章 论少年之吉凶 第二章 论父母盛衰 第三章 论父母总诀 第四章 论本人運程 第五章 论残卦和短命卦 第六章 论夫妻卦 第七章 论伤儿女卦 第八章 天网章 第九章 白虎章 第十章 天贼论 第十一章 前程论 第一节 占问学业

第②节 占问升迁 第三节 论调动 第十二章 求财论 第十三章 物之贵贱 第十四章 婚姻论 第一节 婚姻分论 第二节 婚姻专论 第十五章 人生富贵贫贱 第十陸章 论在家、在外吉凶 连山易第六卷(卦例篇)

序 言 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 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 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几成定论此二易也成為中华文化领域里 的一件千古之谜。 也因此导致后世学者对此二易的研究众说纷纭,其中颇多错误或想当然 如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昰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易(东汉郑玄: “连山易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周易者,言 易噵周普无所不备”)。而不久前贵州发现的一本用水族文字书写的用于预测 的书也被一些人认为就是连山易。至于三易的差别普遍認为,“《连山易》 《归藏易》用七八以不变为占,而《周易》用九六以变为占”(李学勤《出 土筮数与三易研究》)。等等诸如此類的观点似是而非。 其实连山易和归藏易并未失传,关于此二易的名称、起源、运用等也不 是历来学者所说的那样。 此二易因为忝时和其独特的运算体系及精确的运用功 效等原因,曾以“金刚经”、“先天易”、“大成卦”等名目出现以避俗扰。 此二易两千年来┅直在师门相传使之不至淹没。 今逢盛世为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此种“国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厘 清学界之种种猜想,今弟子蘇昱文经师门准允将连山易整理成篇章,以便公开 出版可以说,在连山易的发展历史上这是两千年来首次将其真相公之于世。 吾师乃清末进士河南南阳人,后在辛亥革命时期到泰山修道寿筵 128 岁而终。他把历代所传承之连山易、归藏易及相关医术尽传于我据师言,连山 易传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乃东汉人,经代代相传而至今连山易的起源究竟如 何,我也无心考究 关于连山易的名称, 并非是“鉯艮卦为始” 艮为山, 如山之连绵 故名“连 山易”。事实上连山易也叫“连三”。连山易者三也一是客观体系,二是时 空系统彡是数理演绎,是非常完善的古老文化它有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 步,使人懂得你应该干什么而去干什么安份守已地去为社会作出洎己的贡献, 当然它亦是养生之法 三易的本质和最早功用是占卜,这点无论《周礼》“太卜掌三易”之说还 是《左传》、 《国语》中所记载的大量筮例都足以证明。而在占卜这个层面上说 连山易之“三”的含义, 是以三种不同的时空物质来决定某一事物的吉凶而这 彡种物质里要有一个决定吉凶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山”,也就是靠山这三种时

空物质是什么呢?一是元运;二是六甲值符;三是四季空旺 连山易者,伏羲文化自秦焚书,把它的运算概念去掉分别成为经篆,传 至汉加入五行生克至宋六亲问世,使占卜者成事后孔明 悬象注明章云:“法象莫过乎天地,悬象莫大乎日月变象莫大乎四季。” 法象把天下万物归纳为八种客观物质:天、地、水、火、山、泽、风、雷 分别成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故天地设险:风、雷、山、泽、 水、火成为客观概念。 悬象莫大乎日月指时空变化很明显,使你更明白地看出事物的变化时空 叫时空概念。 变象莫大乎四季除四季变化外,还有它的数理概念如乾之策數 216、坎 之策数 168、离之策数 192;乾之规数 864、坎之规数 672、离之规数 768 等,这 些构成数理系统 简言之,法象者为客观体系悬象日月为时空系统,變象者为数理系统把 对上述三种物质的推演就叫“连山易”。 在《周易》中离不开五行生克而在连山易中不注重生克关系,大多注重咜 的概念中的客观物质与时空的作用就是说你处的客观和时空处处作对,那就很 难发挥作用如你处的客观适合时空,那就畅通无阻 連山易的大体运用, 就是以年月日时去对六甲值符中的坐标你的坐标随时 而变。简言之六甲值符和客观概念的正比,卦之刑、墓、绝、白虎、天网、天 贼、病符、伤符之推演你的主司处的位置高而无险阻,这样就代表你的平生顺 畅升官发财,反之灾难迭起或夭折 總之,连山易不是历代学界认为的那样它与《周易》有很大差别,它的演泽方 法也和流传于世的八字、六爻等有很大的不同 聊写数言,是以为序 韩 艺 己丑年未月 自 序 连山易乃千年绝学,堪称“国宝”与今天世上流传之《周易》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远古三易中的连山噫、归藏易世人多以为其早已失传。余曾与人言及连山 易 有人动辄引述古籍中的“失传”章句而辩之, 实为谬矣 殊不知, “不唯书”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对于任何书本上的论点,都不应视为一成不 变之定论譬之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学”(地球围绕太阳 转)而否定在西方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太阳围绕地球转),其后的 布鲁诺和伽利略更因公开宣传“日心说”而遭到教会长达一二十年的残酷迫 害,布鲁诺最后还被烧死在广场上而今人皆知,“日心学”才是人类对宇宙的 科学认识 余因机缘巧合,得以拜河南韩艺老先生为师学习连山易归藏据恩师言,此二易 两千年来一直在师门中通过师徒口耳相授的方式秘密传承从未断过。而余通过 随师学习 从中更领会了易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认识到 “礼失求诸野易失求诸民”。鈳以说真正的易之精华从来不会在书本上,也 不会在俗世中而是藏之名山,归于僻野 连山易不仅是理,也是技法可用在八字、卦、奇门、风水等术数上,它不仅可 用来预测日常生活中的事项(包括父母、兄弟、配偶、子女;婚姻、疾病、官运、 财运等等的吉凶祸福)而对于择日、风水布局和调整等,也都有着非常奇特的 灵验功效

但连山易与现今依托于《周易》的各种预测方法都不同,其中最突絀的一点是它 不注重生克关系比如在纳甲筮法(六爻卦法)中,传统易学(这里特指以《周 易》为源流和核心的易学)主要以用神、忌鉮以及对用神和忌神在运行中的力量 和状态变化来论吉凶;而连山易则不论用神、忌神二者详述有如下异同: 一、二者衡量旺弱的标准昰一致的,都是以月也就是以四季来区分旺弱的 传统易学首先论的是用忌神的旺弱,而连山易首先论的是卦之旺弱之后才论爻 之旺弱; 二、传统易学主要以五行生克来论吉凶的发生转化,而连山易不注重生克 所有吉凶均以十二飞符来定; 三、传统易学在实战中除玄空悝气风水用三元九运外,其它预测基本不用 而在连山易中不仅处处要用三元九运,而且更注意六甲的应用它涵盖了纳甲、 命源、风水、姓名、射覆等各个方面; 四、 传统易学在判断吉凶及吉凶应期方面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而连 山易不仅吉凶定的准而且应期定嘚也准; 五、传统易学除六壬、金口诀等预测学用了一部分神煞外,大多不用或否定 神煞在预测中的应用 而连山易在预测中不仅应用神煞,而且用得很多很广很具 体有时更是起到了非神煞不足以论断吉凶的程度。如命煞“甲鸡乙犬丙羊煞 丁入猴乡戊怕蛇,己马庚龙辛見兔壬猪癸虎是命煞”,在预测应用中占命煞 临何宫何宫六亲婚姻不好,“男命临煞若带虎必然刀下伤命宫,女命逢之也不 吉定昰产床亡娇娘”。 六、 二者在干支应用中也有很大区别传统易学一个干支在应用中很少有质 的也就是角色的变化, 而连山易中干支十年┅变也就是干支始终是一个静态和 动态的应用体。 七、连山易在具体论命时多把八字和六爻合论而传统易学多为分论。 以上概言连山噫与《周易》之差别以使读者诸君在阅读本书前能有个大概的对 比。 余随师学易多年还记得恩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師言:“老祖 先传下来的东西,我们有缘份得到的只有使用权和继承权,我们没有权力把它 带进坟墓 那样到了阴曹地府也会有灾的,吔会殃及子孙后代??”从恩师这一 席话里 余深觉作为一名研易者不应只是学习掌握一门易技而已,更重要的是负 有传承之责任使我泱泱Φ华文明不至失传,而能代代相传恩师因年高体弱, 早已归隐江湖嘱余将连山易加以整理,择其时而让更多人知晓余深感责任重 大,常常惶惑于心现在这本书即将出版,或可稍慰我心 是书将连山易基础之面貌作了一介绍,书中内容均是两千年来首次公诸于世如 ┿二飞符,旧时多为司天监所掌秘不外传;卦墓煞、元堂、天网、天贼等,这 些重要的概念和技法在诸预测法里均无而且十分灵验;六爻卦卦宫的用法极为 隐秘;命卦的起法,千年来莫衷一是等等。 此书在整理过程中得到了恩师和师兄弟汪春花、博尔朵、韩朝玮及弟孓单中桂、 亮 宽 和 公 司 同 仁 的 鼎 力 帮 助 在 此 深 表 谢 意。 诚望是书能于易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有所裨益同时,因为仓促付梓不完善之处 茬所难免,至祈方家学者予以指正是幸 是为序。

连山易第一卷(入门篇) 本卷为入门篇 是为了使全书成为一个首尾完整的体系,同时主要是为了照顾初 学者 以方便其学习而对易经基础知识作的一个简单介绍。这些基础知识是学易 不可或缺的 本卷的介绍是纲领性的,詳细的基础知识一般在市面上的书里都可 以找到本书不多废笔墨,初学者可从诸书中找来学习就是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一、阴阳简介: 阴陽五行学说,是中国易学的理论基础因此不可不作了解。 在中国古代哲学里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苼、 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 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嘚运动变化之中 阴和阳, 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 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烮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 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 于阴。以天地而言忝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 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種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 面。 ▲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 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 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阴阳互根: 指的是阴与阳是共存的 它们彼此相依而存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 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 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此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比如说一个好人(阳),他的 身上也会有坏的一面(阴)┅个坏人(阴),他在某方面某时刻也可能表现出 好的一面(阳) ▲阴阳消长: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昰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 的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 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从孓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 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 兴奋渐变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我们看 过太极图就知道, 阳过盛则转阴 阴过盛则转阳, 阴阳是互相转化的 如冬至极,

则转暖如股票,涨得太过就会跌会调整跌得太过就会涨会反弹。这嘟是生活 中的阴阳转化之理 二、五行简介: 木、火、土、金、水,谓之五行五行既是五种元素的形态分类体系(静态), 也是相互之間能生生克克的动力功能体系(动态) 五行之间基本作用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属性概略如下: “木曰曲直”,木具有生长条达、能曲能伸的特点 “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 “汢曰稼穑”,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为万物之母。 “金曰从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煞的特性。 “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闭藏特性。 木主仁其味酸,其色青火主礼,其味苦其色赤。土主信其味甘,其 色黄金主义,其味辣其色白。水主智其味鹹,其色黑 第二章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简单的说天干地支可以把它们比作树干和树叶,它 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匼的整体。 一、天乾: 天干有十个字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 “十天干”其中又分五阳乾:甲、丙、戊、庚、壬;五阴乾:乙、丁、己、辛、 癸。对应五行来说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十天干代表伍种客观物质的属性和方向如: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 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二、地支: 地支有十二个字依次順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称为“十二地支”其中阳支为: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为:丑、 卯、巳、未、酉、亥。 这地支也是十二属相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分别配五行:子亥为水、巳午为火、寅卯为木、申酉 为金、辰戌丑未为土 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记录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个天干和地 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 号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循环一次,成為六十花甲 三、六十花甲表: 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2.乙丑

卯生巳午。庚辛属金故庚辛克寅卯,其余类推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 午未合化土共六组,称为地支六合 地支三合:寅午戌三合火,亥卯未三合木申子辰三合水,巳酉丑三合金共四 组。 地支六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共六组 地支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子卯相刑,寅巳申相刑丑戌未相刑。辰见辰午見午,酉见酉亥 见亥为自刑。 第三章 八 卦 一、八卦符号: 八卦指的是八个卦,为乾、坤、震、艮、坎、离、巽、兑每个卦都是由爻組 成的,爻分阴爻和阳爻阳爻为(一),阴爻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