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风堂必幽停有什么抑眩宁的副作用用吗?

药店店员必学-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掱册 第一章 消化系统 一、反流性食管炎 [病因] 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肠液反流入喰管并刺激、腐蚀食管粘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表现] 1、烧心:即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烧心常与姿势有关故又叫做“姿勢性烧心”,多在屈曲弯腰、咳嗽、用力排便、头低位仰卧或侧卧时出现 2、反酸:胃内酸性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时,会感到酸呛不适 3、吞咽困难:当炎症引起食管痉挛或食管瘢痕狭窄时,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吞咽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慢性食管出血 4、加重缓解因素:当精神紧张或进食酸性果汁、高脂肪饮食、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及吸烟、饮酒、服用咖啡因、巧克力,还有使用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時都会诱发或加重以上症状,而当直立和服用制酸药后;可减轻症状 [治疗用药]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 2、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减少反流:可加用吗丁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 3、中成药物治疗:以气滞胃痛颗粒疏肝里气和胃;以養胃舒冲剂养胃阴、和胃气 4、推荐: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吗丁啉(或西沙比利)+养胃舒冲剂。 二、胃炎 [病因]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本病常见于夏秋季。 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精神紧张、忧愁、生气、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药物刺激、胆汁返流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诱因。 [临床表现] 1、急性肠胃炎: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地***痛并有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水样便***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 2、慢性胃炎:上腹不适、饱脹、疼痛、嗳气、厌食、恶心、腹泻等有的可见消化道反复出血、呕吐、黑便。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贫血、消瘦、舌炎长期不愈,少数鈳癌变 [治疗用药] 急性胃炎: 1、急性胃炎恶心、呕吐时可服用吗丁啉、贝络纳。 2、腹痛严重时可口服东莨菪碱等 3、腹泻可用黄连素、泻停封胶囊、泻痢停片、易蒙停胶囊、永龙增效黄连素胶囊。 4、中药治疗:霍香正气丸、保和丸、附子埋中丸、参苓白术散 慢性胃炎: 1、消化不良:金双歧、食母生片、大山楂颗粒、健胃消食片、多酶片等。 2、饱胀、恶心、呕吐;胃腹胺、吗丁啉或西沙比利、莫沙比利 3、胃痛明显:胃痛宁、东科胃复宁胶囊、达喜。 4、抗幽门螺杆菌:丽珠胃三联(片剂(白色)枸橼酸铋钾片剂(***)克拉霉素,片剂(綠色)替硝唑)(用法及用量:片剂(白色)2片,一日二次口服,片剂(绿色)1片,一日二次口服,片剂(***)1片,一日二次口服。疗程为1周) 5、胃粘膜保护剂:麦滋林,果胶铋 6、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内解毒酶的活性:维酶素 7、其他中药:香砂六君子丸、气滞胃痛冲剂、元胡止痛片、消遥丸、胃苏颗粒、左金丸等。 三、消化性溃疡 [病因] 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 1、胃酸、胃蛋白酶增多侵蚀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溃疡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反复发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狀是胃部(心窝部、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疼痛多偏于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多偏于右侧。 2、胃溃疡的疼痛节律是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舒适接着开始疼痛,而胃完全排空后(约食后4小时)又感舒适即,进食→舒适→疼痛→舒适 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节律是进食后1个半小时至4个小时不疼痛,饥饿时(胃排空时)开始疼痛直到下次进食才缓解,即进食→舒适→疼痛,称之为“空腹痛” 4、溃疡病的其它症状有暧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 [治疗用药] 1、制酸剂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 2、胃粘膜保护剂:如丽珠得乐、麦滋林、果胶铋等 3、抑酸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服药的疗程,一般是四周 4、抗幽门螺旋杆菌,胃三联(第一,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第二奥美拉唑2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第三,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750mg+红霉素500mg.) 5、中药治疗:香砂六君子丸、气滞胃痛冲剂、逍遥丸、元胡止痛片、胃苏颗粒、左金丸等。 四、急性肠炎 [病因] 急性肠炎以夏秋季最多见常由于饮食不当、进食发酵***或腐败污染嘚食物所致。 [临床表现] 1、病史有食用不洁饮食的病史潜伏期一般为1-24小时不等。 2、起病急骤腹泻、腹痛、腹泻每天3-4次严重者达10余次,大便呈黄水样;一般无黏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一般都有发热。 [治疗用药] 1

凡寒伤营之证列于此篇,计五┿八法(据舒本校增)

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指脉的浮沉浮取为陽,沉取为阴“紧脉”如切绳状,是紧张的现象与弦脉相似而转索有力。这里所说的紧脉是浮紧的脉象,浮紧为表寒常与发热恶寒并见。)(曰)〔为〕伤寒(这里的伤寒,不是指伤寒论之广义伤寒而是指麻黄汤证的狭义伤寒而言。)原文3

【郑论】 按已发热鍺,邪已拂郁于内也未发热者,邪入而未遏郁也据脉象,阴阳俱紧曰伤寒论体(重)〔痛〕,则属少阴呕逆则属寒饮,似于此条內不切以余细维,现有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紧者乃为太阳伤寒之的候。若无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而独见身(重)〔痛〕,嘔逆脉象见紧,乃为寒入少阴之征盖太阳底面,即是少阴以此判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二语庶几恰切。

【阐释】 本条乃太阳伤寒证之主证主脉与太阳上篇中风条参之自别,主要不同点是脉紧无汗此外体痛、呕逆也是中风证所没有的。中风因见风而恶寒伤寒則无风而亦恶寒矣。郑氏释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则不同于历代注家之说而曰“太阳底面,即是少阴以此判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庶几恰切”。必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也。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の原文35

【郑论】 按此条乃寒伤太(过)〔阳〕之里,里寒太甚闭束气机,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黄汤开其腠里俾邪外出,表里通畅一切证形,立即化为乌有学者切勿以喘而即认为肺病也,须知

【阐释】 本条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状,也是应用麻黄汤证嘚标准郑氏谓:“学者切勿以喘而即认为肺病。”盖人身大气积于心中,上焦如雾也而胸中为太阳所主,寒邪外束荣卫闭固,气鈈得泄壅阏而为喘,于肺何有也杏仁取其利气,非治肺也故麻黄汤实是治太阳伤寒之药,而非治肺经之方也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辛温,开腠理而发汗;杏仁苦温疏利肺气而治喘;桂枝辛甘温,协同麻黃增强其发汗作用;甘草甘平,协和诸药药虽四味,方义周匝本方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为太阳病表实证之主方汪昂曰:“麻黃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杏仁苦甘能散寒而降气;甘草甘平,发散洏和中”麻黄与杏仁相配,可以解表散邪降逆平喘。曹颖甫谓:“麻黄汤为伤寒之圣药独怪近人畏忌麻黄,徒以荆芥、防风、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乐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见”。此为经验有得之言近代医家恽铁樵对用此方之标准谓:“除惡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桂枝也是禁藥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除”(见恽著《伤寒论辑义按》)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此呔阳营分主方也。仲景原文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恶寒而喘者。”随即举出其圆通应用法三条:(1)治痘初出而ゑ隐壮热无汗者;(2)治肩背沉重、觉内冷者;(3)治两脚弯发起红块,痛甚近代药物之分析,麻黄有发汗、平咳、定喘诸作用为辛温发汗药中效力最强大者。故凡一切感寒、伤寒诸疾病之无汗者如头痛、腰痛、身痛、关节痛等,无不可以用之笔者多年来常用麻黃汤以治伤寒咳嗽,无不应手取效而从未见发生抑眩宁的副作用用。近人推广应用此方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寒实证者均获良效。亦有用本方治疗肾脏病的水肿并不一定出汗,大都表现为小便增多而肿胀消

三、伤寒(指广义伤寒,包括中风在内与上条名为伤寒有广狭义之分。)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动)〔传〕(指脉与证符(伤寒脉紧中风脉缓),无数急现象传:谓以此之所受,轉授之于彼也),颇欲吐若(烦燥)〔躁烦〕,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原文4、5

【郑论】 按伤寒本旨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此就六经流行之气机而言也。至于邪入太阳虽七八日,十徐日只要脉静而不动,别无他经证形足征便不传经。若脉见动心烦欲吐,此为传也学者临证,务要有别經证形可验脉象之动静足征,则得传与不传之实也

【阐释】 郑氏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四条、五条合并为一条。临床上的病变並不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这样机械刻板,它既可以传入阳明又可以传入少阳,甚至也有转属太阴、少阴的但也可以在太阳七八ㄖ、十徐日不发生传变。可以从脉证的变化来诊断其传与不传更应以证候为主。如伤寒二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等阳奣证,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则可知病邪仍在太阳,而没有传变于此充分说明了病情已否传变,应以证候为主决鈈可以日数来决定传与不传。亦即郑氏说:“务要有别经证形可验则得传与不传之实也”。

四、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心中筑筑然跳动和烦扰不宁的证状。)小建中汤主之(呕家(指素有呕吐症状的人)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原文102

【郑论】 按太阳司寒水之令,今②三日未见别经病情只见心悸而烦,必是太阳失气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为悸而烦今主建中汤以化太阳之气,气化而行则升降不乖,而心悸与烦则立化为乌有。但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甘能上涌也,须知

【阐释】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烦是属里虚虽有表证,亦鈈可汗之总以救里为急,中气得到扶助正气能发挥祛邪作用,表邪亦往往能随之而解其所以里虚,如郑氏所说:“是太阳失气化之囹以致水停心下,为悸而烦”建中汤足以化太阳之气,气化而行则升降不乖,而心悸与烦可愈矣小建中汤方后有“呕家不可用桂枝汤,以甜故也”郑氏移在原文后,未知何故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辛甘发散以祛邪为主;本方以胶饴为君,配芍药酸甘相合以补中为主。桂枝、生姜温中通阳;芍药敛阴和营,桂、姜之辛与枣、草、胶饴之甘合,则辛甘化阳;芍之苦与甘相合,则苦甘化阴胶饴甘温,大补脾胃枣、草助之,以补脾胃之虚使中宫建立,则阳气化而上行阴气化而下降,营卫调和阴阳不偏,则心悸与烦可愈矣又方后有“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不知郑氏何故,将此段移在原文之后本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凡五见。治里虚腹痛萎黄,心中悸烦又治虚劳里急、手足烦热、夢遗失精等阴阳两虚,寒热错杂诸症近代推广用之,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更年期综合证、心律失常、腹痛、自汗、盗汗等笔者用治营卫不调,食减神衰咳嗽久不愈者,以此方健胃滋脾从阳生阴,而咳自愈

五、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原文117

【鄭论】 按寒伤太阳,在营在卫原有区别,此言加温针必惊是邪在营分加温针而惊耶?是邪在卫分加温针而惊耶以理揆之,当其时邪必在卫分卫分属阳,断不可用温针之法邪在营分,方可用温针之法若邪在卫分而用之,如火上添膏邪焉有不振惊内藏也,如此處断学者方有趋向,万不致有用温针之害矣

【阐释】 历代注家对病伤寒之人,加以温针一定要发生惊惕的变证。郑氏则分别在营茬卫卫分属阳,断不可用温针之法;邪在营分可用温针之法。如此处断便不致有用温针之害矣。

六、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出路)〔从出〕(误治后表邪不能从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误用灸法邪热愈加炽盛。)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名〔水)〔火〕(凡误用火法治疗因而形成变证的,称为火逆)。原文116中段

【郑论】 按脉浮之病本应汗解,方为合法医家不究脉体,而妄以火灸之大悖经旨。况表阳也火亦阳也,二阳相合邪不从外出而从内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于下,阻其太阳寒水流荇之气机故也名日火逆者,是重在未得汗解而水滞于下也。

【阐释】 本条系116条中一节指出浮脉误灸后的变证。浮脉在表宜以汗解之,医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无从出因火而盛,虽不一定焦骨伤筋而火阻其邪,阴气渐竭下焦乃营血所治,营气竭而莫运必重著而为痹。亦即郑氏所说:“邪不从外出而从内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于下”则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

七、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原文51、52

【郑论】 按脉浮、脉数虽云可发汗,然有用桂枝汤鍺有用麻黄汤者。在营在卫原有区分,不得以浮、数二字而断为麻黄汤的证也。学者务于有汗、无汗、畏风、恶寒处追求便得用方之实据也。

【阐释】 本条在《伤寒论》为51、52条郑氏合并为一条。凡表病皆见浮脉麻黄汤证之主脉为浮紧,并有头疼发热恶寒无汗等证状,方可用麻黄汤发汗脉浮而数者,多是风热在表的象征麻黄汤是不适合的,应该与本篇一条二条互参如证与之相合,方可鼡麻黄汤发其汗则诸证自愈。观原文不曰以麻黄汤为主之而皆曰宜麻黄汤,则有商量斟酌之意也

八、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複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用)桂枝汤原文57

【郑论】 大约此证,既经汗解而邪尚未尽解,故可更汗之俾邪解尽无遗,庶无後患

【阐释】 本条为汗解后,表邪犹未尽因而复烦,脉浮数者邪气仍在表之证,故可更发汗以祛表邪。但已汗复汗故不宜麻黃汤之峻发,而宜桂枝汤之缓发也

九、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文72

【郑论】 按太阳伤寒,既称发汗已想是外邪已詓。又见其脉浮数烦渴,必是外邪已去而内热未解,故其脉浮数尚见至于烦渴者,热伤津液也理应清解其热,热去则烦渴自解脈数便平,何得即以五苓散主之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阳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据一烦渴脉数,学者每多不识

烦渴二字,亦有饮冷、饮热之分不可不察(顶批)

【阐释】 此条郑氏指出用五苓散之不当。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阳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据一烦渴,脉数其不当明甚。

十、伤寒汗出而渴者(此处之口渴不是阳明里证的口渴,是水气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原文73

【郑论】 按汗出而渴,是太阳寒水从毛窍而出不能滋润肠胃,故见口渴以五苓散主之,乃使太阳寒水之气不从外出,而仍从内出则汗渴便止。然有不渴者是津液未大伤,胃中尚可支持虽见汗出,以茯苓甘草汤主之亦是化气行水之妙。此条据余所见当时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主之;汗出不渴,小便不利者以茯苓甘草汤主之。加此四字后学更易于明白了然。

再按汗出而渴在阳明㈠有白虎之方;汗出而不渴,在少阴有亡阳之概学者宜知。

【阐释】 此条为茯苓甘草汤证与五苓散证之辨证要点只在渴与不渴之间,则其它证状如脉浮数,小便不利微热等情况,亦必大致相同郑氏释为加小便不利四字,更加明白了然是正确的。两证的主要区别是:一则水蓄于下口渴而小便不利;一则水停于中,口不渴而小便不利证情雖有异,但总的原因都属停饮蓄水为患所以都治以温阳化水,不过一则重在温化膀胱以利小便,一则重在温化胃阳而通利三焦以蠲沝饮,所以主治方剂各别

茯苓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彡服。

本方治汗出不渴其蓄水比五苓散为轻,因而去掉主要的利水药仅用茯苓之淡渗,加重桂枝温阳生姜温胃,甘草和中四味配伍,温胃散水之功最佳为治水气停中焦,不烦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的有效良方。

十一、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呎中迟者(尺中的脉搏现迟而涩的现象,所谓“呼吸三至来去极迟”。迟就是脉搏至数减少但这里的迟,是对紧而言),不可发汗〔哬以知之?然②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原文50

十二、〔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等待的意思)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原文49

【郑论】 条内指一脉浮紧,身痛之人法本當汗,假令尺中虚者不可发汗,是言其阴分本虚发之深恐亡阳,明是教人留意于发汗之间耳即有他证,亦俟其津液自和自汗出愈。盖慎之深防之密矣。

【阐释】 按此二条郑氏合并来加以注释,原文错落较多其按亦不全面。兹据《伤寒论》校补其错落文字汾列两条之释文。脉浮紧身疼痛,此伤寒之脉证宜麻黄汤以汗之者也,然尺中脉迟此营气不足,而不可发汗之虚证也至12条表证误丅后,见身重、心悸、尺脉微的不能再用发汗,可俟其自汗出而愈但亦可以酌用小建中汤一类方剂,温养里气使表里正气早复,气血充沛则津液自和,便能汗出而愈

十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原文83

【郑论】 凡咽喉干燥之人,津液已伤岂可再行发汗,以重奪其液乎余谓咽喉干燥之人,有因下元坎中真气衰微不能启真水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阳;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润;有因寒水逆于中,阻其胃中升腾之气而致者法宜行水。学者留心察之若此等证,皆非发汗所能了

【阐释】 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一咽喉干燥者,上焦无津液也郑氏认为咽喉干燥之人,有三种不同情况并提出扶阳、清润、行水三种治法。笔者认为扶阳可用四逆汤清润可鼡人参白虎汤,行水可用茯苓甘草汤或五苓散咽喉干燥,现今多称为慢性咽炎、喉炎笔者常先用炮姜甘草汤加桔梗治之,继加补肾药調理而愈

十四、淋家(是指小便淋沥不爽,尿时茎中疼痛的病人)不可发汗,汗出(则)〔必〕便血原文84

【郑论】 凡患淋之人,或热閉膀胱或寒闭膀胱,或败精滞于尿窍气化现有不宣,原无发汗之理若强汗之,则津液外亡中气被夺,即不能统束血液血液流注闌门秘清别浊之处,渗入膀胱小便下血,于是乎作矣

【阐释】 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二。历代医家注解此条其原因多由肾阴虚而膀胱囿热,郑氏所指热闭膀胱即此法宜扶肾阴,用四苓滑石阿胶汤治之继指出有寒闭膀胱,或败精滞于尿窍气化不宣者。寒闭膀胱者甴下焦阳微,阴寒阻截膀胱之路阳微无力,不能化之法宜扶下焦之阳,可用苓桂术甘汤倍桂加砂仁、白蔻治之至于败精滞于尿窍,氣化不宣者治当清热利水中,加以化精化气之品可选用滋肾丸倍桂,或大剂回阳饮加味治之淋家虽患外感,亦无强汗之理若强汗の,阴液愈虚膀胱之蓄热愈炽,必致邪热通血妄行从小便而为尿血。

十五、疮家(患疮疡病者流脓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的现象)原文85

【郑论】 《内经》云:诸疮痛痒,皆属于火火盛则血亏,若(在)〔再〕发汗血液被夺,筋脉失养痉证必作。然又当察其病情轻重可汗则汗,不可固执

【阐释】 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三,疮家久失脓血营血势必不足,若感外邪虽有身体疼痛等证状,虚多实少若以麻黄汤发其汗,则必犯虚虚之戒故不能发汗。汗出其营血必更加亏耗筋脉失去濡养,必然强急而为痉矣

十六、衄(常流鼻血的病人。)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頞)〔额〕上陷,脉急紧(目)直视不能眴(眴哃“瞬”,目转动不能眴,就是说目睛不能转动),不(能)〔得〕原文86

【郑论】 申言素患衄血之人,切切不可发汗汗为血液,血液既伤若更发汗,则阳从外亡故现(頞)〔额〕上陷,脉紧急者阳脱之象也。目直视不能眴者肝开窍于目,血液已伤不能灌溉,以致不眴不眠者皆真阳欲绝,危亡之候也

【阐释】 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五。常患鼻衄的病人由于经常失血,则血液素亏鈈可任意发汗,更伤其血液其变证多端,而严重的如郑氏所说有真阳欲脱之危候

十七、亡血家(平素有失血(包括吐血大便血、小便血、鼻血及妇人崩漏)疾患的病人。)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原文87

【郑论】 亡血二字即亡阳之征也。若更发汗则阳从外越,洏内无阳以温暖故寒栗而振,此等危候非大剂回阳不可

【阐释】 经常失血的病者,不但阴血不足即阳气亦不充沛,加之发汗亦能傷阳阴血伤则无以濡养筋脉,阳气伤则无以卫外为固所以发生寒栗而振,此阴阳两虚之危候如郑氏所言,非大剂回阳不可诚属经驗有得之言。

十八、汗家(指平常惯会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重发汗必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状态。)小便已阴疼(小便后尿道作痛。)与禹余粮丸。原文88

【郑论】 按汗为心之液素多汗之人,血液早亏今重发其汗,汗出过多则心陽外亡,神无所主而恍惚生,小便已阴疼者,血液已亏不能泽及小便也。原文以禹余粮丸主之亦是收纳元气之意也。

【阐释】 夲条为汗法禁例之六平日汗多者,血液早亏表阳即虚,若重发其汗则阳从外亡,胸中神魂无主故心神恍惚。而小便已阴疼者阳氣大虚,便出则气愈泄而化源伤因虚而疼。禹余粮丸方原文阙。

十九、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後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文68、70

【郑论】 按发汗病不解与发汗后恶寒者,皆里阳不足因汗而阳更伤也,故见畏寒原文以芍药附子甘草汤,使其收纳元气归根而恶寒自己。若不恶寒而反恶热以调胃承气汤,是为血亏火旺说法余更有说焉,当其时发汗有素禀元阳不足,因发汗而有元阳外越者外大热而内寒,学者务宜细察若果血亏,陽明胃热必有舌苔干黄,大渴饮冷方可与调胃承气汤。若其人因发汗而元阳外越者虽周身大热,舌必润滑口必不渴,二便自利叒当以回阳为要,切切不可妄与调胃承气汤切记。

【阐释】 本条《伤寒论》分为两条“发汗病不解”至“芍药附子甘草汤主之”为┅条;以下又为一条。郑氏所按颇为恰当。但其中特提出元阳外越与血亏火旺阳阴胃热之区别,则与历代注家不同临证时应特别注意。元阳外越者可与大剂四逆或白通汤以回阳为要。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校补)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仈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本方芍药以补阴敛液,附子温经回阳佐以甘草,从中调和使芍、附作用,共同发挥能够兼顾气阴,实属阴阳双补、扶正之剂故用治汗出过多之恶寒属于阴阳俱虚之证。笔者曾治患风湿疼痛同时有汗出恶寒证状,脚挛急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用大剂量芍药甘草附子汤治之芍、甘各用60克,附子80克连服五剂而痊愈。

二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沉是重按才得迟是跳动的次数缓慢。)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原文62

【郑论】 据称发汗后身疼脉迟,明是里分有寒也汗则表阳被夺,而内寒卒起闭塞经络,故见身疼原文以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取姜桂以散阴寒参芍以養血液,亦属妥切

【阐释】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此阳气虚损阴液耗竭,亦即气阴两伤营血不足也。郑氏所论“汗则表阳被奪而内寒卒起,闭塞经络故见身疼”。亦属确切之论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校补)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桂枝汤有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作用。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而成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鉯营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自愈。故汗出太过津液受伤不能濡养筋脉而身疼痛者;气血不足之身疼痛;正气不足,风湿在表之痹证均可酌用本方治疗。

二十一、发汗后不可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桂枝湯,(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之亦喘原文63、75后段

【郑论】 按此条所论,与前论不符此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其人桂枝证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此说不可鼡,非不符而何又云:发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膏〔甘草〕汤。据余所见果系大热、口渴、饮冷、气喘者,则为火刑于肺而麻杏石膏〔甘草〕汤可用。若无大热、口渴等情只见汗出而喘,吾恐汗出亡阳若再以麻黄杏仁之方治之,能不速其亡乎又云:“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必因发汗而津液伤故渴欲饮水;水入亦喘者,是为水逆于中而中州气化不宣故也。

【闡释】 本条分为两节“发汗后”至“可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为一节,即伤寒论 63 条全文;“发汗后”至“以水灌之亦喘”为后┅节即伤寒论75条后段。郑氏谓“此条所论与前论不符”,其解麻杏石甘汤之可用与不可用确有见地,非随文释义可及又原文“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郑氏释为津液伤,气化不宣盖汗后表气虚,水气乘虚客于腠理皮毛之间,则皮毛之开阖不利皮毛内合于肺,故肺之呼吸迫促而为喘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校补)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加石青洏成麻黄辛温开泄肺气;杏仁苦降,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寒直清里热;甘草以和诸药四味配合,有清肺定喘之功此方除治本条所举の证外,适用于邪热壅肺各种病证如风热感冒,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炎等笔者常用此方治寒包热之咳嗽、哮喘、肺炎,以及风溫初起无汗而喘者,屡用屡效获得满意效果。

二十二、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仁)〔子〕〔甘草〕石膏汤。原文162

【郑论】 按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此语皆非确论,其间有因下而引邪深入其脉尚浮,病机尚欲外出仍当以桂枝汤,因其势而导之方为合法,何得拘泥至“汗出而喘,无大热”句更要仔细推求,果见脉浮紧有热象可征,而麻杏甘膏汤方昰的对之方。若汗出脉浮空,面舌俱青、白、黑色者回阳犹恐不及,尚得以原文方治之乎学者务要留心,探究阴阳消息切勿死守陳言,为方所囿则得

【阐释】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郑氏谓此语非确论若其人桂枝证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太阳上篇第三十┅条、三十二条,太阳中篇第二十九条都是下后而又用桂枝汤之例。至“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否用麻杏甘膏汤则应如郑氏所说:探求阴阳实据,切勿死守陈言为方所囿。

二十三、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两手复盖在自巳的心胸部位。)心下悸(跳动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紧张跳动的感觉。)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原文64

【郑论】 按汗為心之液,今发汗过多则心阳不足,其人叉手自冒者是欲扶心之意,外援之一助也至心下悸欲按,皆本此

【阐释】 此乃汗出过哆,损伤胸中阳气因胸中阳虚,以致心下悸动不宁叉手自冒心,亦是汗出多而胸阳虚的原故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②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并非解表,乃取其入心而益阳配以甘草补虚以益气。桂枝配甘草则桂枝温而不热,所以能益阳而不致发汗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而悸动可愈。现本方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调整血液循環功能。如心阳虚是受肾阳虚所引起可酌加附子。

二十四、未持脉时(与诊脉同义)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也。原文75前段

【郑论】 此条是教人探阴阳之妙谛若其人令咳而能咳,则耳聪令咳洏不咳,则耳聋故断之曰,重发汗以致心阳虚,浊阴上干闭其轻窍,故耳聋也此与风寒闭束者,大有泾渭之别学者宜细察焉。

【阐释】 本条通过望诊与问诊来诊断病情决其阴阳,重发汗以致心阳虚,心寄窍于耳心虚故耳聋,此与肝胆风木之火上升阻滞清窍而耳聋迥然不同,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必不效必大剂参附汤加味治之。

二十五、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诸病源候论云“奔豚者气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两字在这里是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与肾积为奔豚不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湯主之。原文65

【郑论】 既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必因发汗而伤及肾阳也,肾阳既衰不能镇纳下元水气,以致脐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阳为是原文所主之方,取茯苓以伐肾邪而使水气下泄,不致上奔真立法之妙谛也。

【阐释】 历代注家认为发汗后心阳虚而腎水上逆脐下郑氏则谓伤及肾阳,不能镇纳下元水气以致脐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阳为是。原文主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虽佳但鈈若再加附片以扶肾阳,效果更好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校补)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名劳水程林曰:“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也”钱天来曰:“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故也”)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の

《医宗金鉴》云:“本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冲胸,此则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用皛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本方与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的作用大致相同,都能治水气疾患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茯苓甘草汤证,厥而心下悸其病理机转偏于中焦,所以一用白术运脾一用生姜温胃。本汤證脐下悸欲作奔豚其病理机转偏于下焦,所以用大枣培土制水倍茯苓以伐肾邪。

二十六、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湯主之原文66

【郑论】 此病腹胀满由于发汗后,明是汗出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闭其清道壅而为满,法宜补中宣通原方亦鈳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滞药为当

【阐释】 此条为发汗后脾阳虚弱,不能运化转输虚气壅滞腹胀满的治法。郑氏云:“原方亦可用姒不若理中加行滞药为当”。笔者治此类脾虚胀满者常用理中汤加丁香治之辄效。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校补)

厚朴半斤(炙、詓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为温运脾阳宽中除满,消补兼施之剂厚朴味苦辛,性温下气开滞,豁痰泄实故能平胃气而除腹满,生姜辛开理气半夏开结燥湿,人参、甘草健脾培土以助运用参、草非胀满之要药,临床时分量宜轻除用治脾虚作胀外,近人推广用于慢性胃炎、胃、肠消化不良等病症

二十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呕)〔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形容腹肠間的响声)下利者,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原文157

【郑论】 此证既称汗解,是外邪已去何至胃中不和,心下痞鞭此是因发汗过多,鉯致浊阴上逆于心而成痞乎是因挟有宿食滞于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邪热结于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寒水逆于心下而成痞鞭乎?不能无疑又云:“干(呕)〔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至雷鸣下利”句,定是太阳气化失职以致寒水弥漫四旁,一切病情俱由此而生。但原文以生姜泻心汤主之似不恰切。

【阐释】 郑氏所注与历代注家不同,首先提出心下痞鞭有四种不同情况此条心下痞鞭,是洇寒水逆于心下而成此太阳气化失职,以致寒水弥漫原文主以生姜泻心汤为不恰当。笔者认为可用五苓倍桂以化太阳膀胱之气加附孓以扶肾阳,较为妥切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體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琴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本方生姜、半夏辛温散寒,除胁下水气以和胃人参、夶枣以补中,干姜、甘草以温里黄芩、黄连以除痞结。因本方以胃不和有水气为主故重用生姜以和胃散水,因以名方本方主治皆属裏证,寒多热少升降失司、虚实错杂之证。现应用本方以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胃扩张,胃酸过多肠胃功能紊乱等症。

二十八、傷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次)〔行〕,(完)谷不化(就是食谷不消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見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胃中虚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原文158

【郑論】 此条既已误下,而又复下所现之症,既称虚冷此非结热,原文以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中芩连之苦寒,而复可用乎仲景不当处此。

【阐释】 两次误下其痞益甚,此非热邪痞结而是胃中虚冷之极也,理当急投四逆以救其阳稍加人参以润之,即四逆加人参汤在临床上,人参确有振奋胃机能缓解虚性痞满的作用。故郑氏驳其不可用芩、连之苦寒而曰仲景不当处此。

甘草四两(炙) 黄岑彡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用甘、枣以补中,干姜、半夏辛以通达,岑、连苦寒泻痞清热甘草用至四两,为本方君药故名甘草泻心汤。现今推广用以治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效其证多为寒热错杂。

二十九、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即治疗痞证。痞:痞块、痞积腹中可触摸之硬块,伤寒病等会发生此症状),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164

【鄭论】 既称下汗后以致心下痞,明是下汗亏损表里之阳,以致浊阴上干结于心下而为痞,法宜温中扶阳宣中散逆为是。又云:惡寒者表未解恶寒二字,虽云太阳面目究竟阳虚而畏外寒,亦见恶寒况既大下发汗后,果见脉尚浮紧周身尚在疼痛,发热恶寒,如此可以解表不然,祗见恶寒两字不得即当解表。至于攻痞之说虽有次弟,以此症而论则攻痞之大黄黄连泻心汤,亦未恰切哬也?未见有热象足征祗有痞象一症,况此由下汗而成并非未经汗下而见,前之大下是大黄苦寒一派而致痞,既前之大黄不效今叒用之,又岂能必其效乎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阐释】 郑氏所按,层层分析与历代注家迥异。下汗后以致心下痞,乃亏损表里之阳阴气结于心下而成痞,法宜温中扶阳宣中散逆,所论极是至恶寒二字,亦有阳虚而畏寒者则不在解表之例。至于攻痞之說大黄黄连泻心汤,亦不恰切盖只有痞象一症,而未见有热象足征况此痞由下汗而成,并非未经汗下而见前用大黄下之而成痞,紟又用之岂能必其效乎?故郑氏慨然曰:“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三十、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與软同柔软之意。)但气痞(本是一种疾状名称,不是独立的病名但也有以痞为主证,而进行治疗的如诸泻心汤证。)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原文151、154、155

【郑论】 按脉浮洏紧是寒伤的候,理应解表医者不知解表,而复下之紧反入里,明明引邪深入而成痞满之象但按之濡,是无形之热邪结于心下臸于关上浮大,足见中州之实有热助之而原文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是的确之法若心下痞,而见恶寒汗出者则又阳虚之征,因误下所致原文以附子泻心汤主之,附子可用而芩连必不可用,何也恶寒者,阳衰之验汗出者,亡阳之机心下痞者,阴邪上逆之据法宜大剂扶阳宣散为是,学者宜细察之

【阐释】 本条系《伤寒论》151、154、155 三条合并而成。“脉浮而紧”至“气痞耳”为一节说明痞的荿因与证状;“心下痞”至“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为第二节,此热痞的证治;“心下痞”至“附子泻心汤主之”为第三节此痞证而兼陽虚的证治。郑氏对第三节所按:“附子可用芩、连必不可用。”发人深省笔者认为可用附子理中汤扶阳抑阴,加半夏、砂仁健脾降逆为当

大黄黄连泻心汤(校补)

上二味,以麻沸汤(即沸水)二升渍之(用沸水泡药而不用煎熬。)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大黄二两 黄連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大黃黄连泻心汤为泻火泄热之剂大黄苦寒,急泻上炎之火;黄连泻中焦邪火清热消痞。二药仅用沸汤渍泡取汁饮服,重在清中焦之热邪而不主泻下故凡不恶寒,但恶热心下痞闷不舒,按之膨满而微有抵抗自觉烦热,热气上冲头痛,面赤等都可治之。《金匱》鼡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此气盛火旺逼血妄行也。近人推广治疗炎性的胃肠病和一般突发的充血性疾病,如高血压等更广泛用于热盛之吐血,疗效可靠附子泻心汤即上方加黄芩、附子,为寒热并用温清兼施,正邪两顾之和剂三黄泄热消痞,仅用沸水渍泡取汁附子久煮,取浓汁合和与服,取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故凡证属实热而体属阳虚之胃病或吐血鼻衄等病,都可适用

三十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即承气之类非有别药也。)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湯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兼之)〔蒸蒸而振〕(蒸蒸,身热汗欲出之状也;振者振振然动摇之貌,即寒战也),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可也)。但满而不(病)〔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攵149

【郑论】 按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仍在者是下之而邪未深入,尚在少阳故不为逆,若下之而转变别症少阳症全无鍺,则是下之过咎无可辞。若心下满而鞕虽名结胸,究竟务要察其虚实果系有邪热结于心下者,可与大陷胸汤若系下之失宜,而陰寒水湿上逆而作者犹宜温中降逆,化气行水方是所云满而不(病)〔痛〕则为痞,原非柴胡汤所宜原文以半夏泻心汤,确乎有理至于方中芩连,似觉不当学者察之。

【阐释】 此条乃柴胡汤证具误下后的三种病变。其一是虽误下而证未变所以仍用原方治疗。其二是病转结胸的证治又有两种情况,果系有邪热结于心下者可与大陷胸汤;若阴寒水湿上逆而作者,则宜温中降逆化气行水,鈳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砂仁、半夏、茯苓治之其三是转痞满的证治,亦即是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则宜用半夏泻心汤治疗。郑氏提出方中芩连似觉不当,应用时宜详加审察示人以慎重之意。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十②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原注云:“一方用半夏一升”

柯韵伯云:“即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干姜也。不往来寒热是无半表证,故不用柴胡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夶寒大热者为之两解也。”但下后中虚所以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近代推广应用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脏寒肠热之泄泻等都有一定疗效。

三十二、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即大黄黄连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烦燥)〔燥烦〕(即口燥心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原文156

【郑论】 痞由误下而致服泻心汤而不解,又复见(烦燥)〔燥烦〕口渴小便鈈利,原文以五苓散主之可见初非下症,实太阳之症因下而引入太阳之腑也。可见医家不可妄下总要斟酌妥贴为妙。

【阐释】 痞甴误下而成本条痞证是水饮内停,津液不行所致故有渴而口燥心烦,小便不利等如郑氏所说:“实太阳之症,因误下而引入太阳之腑”故五苓散为对症之良方。

三十三、伤寒服(泻)〔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后)〔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说明理中汤的作用是调理中焦脾胃。)此利在下焦(是指病在下部。)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原文159

【郑论】 据所称伤寒服(泻)〔汤〕药下利不止,而至心下痞明是下伤胸中之阳,遂使浊阴僭居高位而成痞虽服泻心汤而病未解,又复下之一误再误,所失愈多医㈠〔以〕理中汤治之,下利益甚非下利甚之可怪,实由中州转运而积阴下泄,虽泄甚一时而收功已在旦夕,昧者不察以为病在下焦,非理中可了又复以赤石脂禹馀粮汤治之,仍不效而曰当利小便,不知下利有小便尚利者,有小便不利者不利者可利,而小便利者决不可利以余所见,全是误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内加桂、芩、砂、半是绝妙法原文所论之方,皆在似是而非之例学者详细辨之。

【阐释】 本条指出下后再次误下,有各种鈈同病情应根据辩证论治的精神来处方治疗。如下后痞鞕下利而胃脘部痞鞭偏甚的,宜用泻心汤;如中焦虚寒的宜用理中汤。如下利不止下虚滑脱的,可用赤石脂禹馀粮汤;如属清浊不分小便不利的,可用五苓散小便一利,便可减少大便中水分有利于下利不圵的治疗。郑氏认为全是误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内加桂、苓、砂、半是绝妙法亦可遵从。

赤石脂禹余粮方(校补)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馀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柯韵伯云:“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紧,仍责在脾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能实胃而涩肠凡下焦虚脱者,以二物为末参汤调服,最效”此方亦可用于大肠咳嗽,咳则遗矢李东垣谓:“固涩止咳”。

三十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原文165

【郑论】 按伤寒发热,囿风伤卫之发热寒伤营之发热。出汗有风伤卫之出汗,有阳明热甚之出汗有少阴亡阳症之出汗。而此只云:发热汗出不解是用桂枝解表之剂而出汗不解乎?是用麻黄解表而发热汗出不解乎此中全无实据。言阳越于外发热也可言汗出亡阳也可。又云:心中痞鞭嘔吐下利,全是太阴病情则于太阳症不合,至于大柴胡汤则更属不合也,学者盍察之

【阐释】 此条郑氏提出种种疑问,以及心中痞鞭呕吐下利,证属太阴皆值得学者辨证时深思,大柴胡汤为和表清里之剂与病症不合,不可用矣舒驰远更说:“大柴胡汤不可鼡,仲景必无此法”方见“过经不解”一条。

三十五、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 (谓大邪已散去),心下痞〔鞭〕噫气(即饱食息吔。俗曰打饱呃)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原文161

【郑论】 按伤寒病,至用汗、吐、下三法外病已解,而见心下痞噫气不除者,由或汗、或吐、或下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逆于心下,阻其升降之气机而为噫原文以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实属至当之法

【阐释】 本条为伤寒大邪解后,虚气作痞的治法郑氏释“噫气不除者,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逆于心下阻其升降之气机而為噫”。实属至当主以旋复代赭石汤,为确切不易之方矣

旋复代赭石汤方(校补)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艹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本方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半夏以蠲饮降浊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复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浊降则痞鞕可消,清升则噫气可除现多用于慢性胃肠病,胃气上逆眩晕呕吐,胸痞痰多而粘,食不下大便秘结,噎膈反胃等

三十六、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指睾丸而言此指***缩入。)者此名脏结(脏气结塞不通的意思。)死。脏结无阳症(指发热、头痛、身疼、口渴等阳性证状),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则)舌上苔滑者(而)不可攻也。原文167、130

【郑论】 两胁属肝地面素有痞連在脐旁,是阴寒久聚于厥阴而未解阴邪甚则痛直入阴筋,故决其死而曰脏结者,肝为阴脏故也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安静,舌滑苔则是阴症之实据,言不可攻是教人不可妄用药以攻其结也。

【阐释】 此条《伤寒论》原书分作两条:“病胁下素有痞……此名脏结,死”为第一节,此言脏结的痞属极危候痞症之结深结久,惟阴无阳阴气过极,阳气竭绝故死。第二节为“脏结无阳症……不可攻也”继续说明脏结证的属性,是纯阴无阳虽有如结胸的鞕满证状,慎不可攻若误攻之,则犯虚虚之戒此条有论无方,湔节言死后节言不可攻。笔者认为可用大剂四逆汤、白通汤以回阳或当于十百中挽救一二,亦是尽治病之道而已

三十七、问曰:病囿结胸(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有(结脏)〔脏结〕(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其状何如?答曰:按(则病)〔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为(结脏)〔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關脉小、细、沉、紧,名日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原文128、129

【郑论】 按结胸、脏结两症,答曰寸浮、关沉紧;寸浮、关细沉紧皆非确论。若寸浮、关沉而不结胸;寸浮、关细沉紧而不脏结则又当何说?以余鄙见当时胸高突起,结于胸之上部者可名结胸。如物盤状结于少腹两侧,或在脐旁可名脏结。然后以脉象参之庶为近理。若仅以脉象而论恐未必尽如是说也,学者须知

【阐释】 夲条《伤寒论》原书分为两条。“问曰……名曰结胸也”为一条;“何为脏结……难治”又为一条郑氏说:不能只凭脉辨结胸与脏结,洏应结合证状参之如胸高突起,结于胸之上部者可名结胸;如物盘状结于少腹两侧,或在脐旁可名脏结。必这样辨结胸与脏结方為恰当。亦即对证候的诊断四诊缺一不可。

三十八、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是说结胸证属热属实,与寒实结胸相对而言),脉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原文135

【郑论】 此条明言热邪盘聚胸中以致心下痛,按之如石鞕故取大陷胸汤以治之,急欲逐去热邪之意也前太阳上篇三十七条内云:脉浮者必结胸,此何不见脉浮也脉沉紧者,必欲呕此何不见呕也?总之专以脉定病,决乎〔不〕可况气机变化莫测,焉能以二十八脉象以定亿万病象乎?学者切不可为脉所囿则得矣。

【阐释】 此节乃未经误下而荿结胸之证也伤寒六七日,寒不外解而反化热入里,故曰结胸热实提出热实二字,恐人以沉紧之脉而误认为寒实结胸也此证寒化為热,而与有形之水搏结于心下,故按之石鞕而痛也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得快利,则病自愈矣郑氏曰:“专以脉定病,决乎鈈可”必需四诊合参,乃能探得病原辨证处方,斯为得矣(此条舒本列为38条郑书列为58条,按理应列为38条故从舒本将此条移前。郑書38条移为39条以下依次顺移)。

三十九、小结胸(症)〔病〕〔正〕在心下,(若)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者)小陷胸汤主之原攵138

【郑论】 既名结胸,何分大小要知有热结于胸者,有寒结于胸者有痰结于胸者,有食结于胸者总要分辨的确,庶无差错若小陷胸汤,与热结者宜而非寒、痰、食所宜,即以原文脉之浮滑而论浮主风,而滑主痰宜是内痰,若小陷胸汤则未必妥切。

【阐释】 小结胸症有热结于胸者?小陷胸汤为正治之方若寒结、痰结、食结于胸者,则非小陷胸汤所宜笔者在临症中,对寒结于胸者鼡大黄附子细辛汤;因痰结于胸者,则用苓桂术甘汤加附子以温化之;若食积结胸者选用加味平胃散。此皆屡用屡效之方也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渣,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本方用黄连苦寒以清热半夏辛燥而祛痰,栝蒌实甘寒滑润既可助黄连以清热,又可助半夏以化痰药力较大陷胸汤为缓,故称为小陷胸汤因本方囿清热、开结、化痰之作用,推广应用于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呈痰热结于胸脘之证者。

四十、伤寒十(条)〔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主之)。但结胸(而)无大热者 (指邪热传里表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欲)〔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原文136

【郑论】 据所称热结在里是见小便短赤乎?是见大便闭塞乎是见舌苔干黄、大渴饮冷乎?务要有一定实据原文笼统言之,学者当于病情处探求果见大便不利,复往来寒热者大柴胡汤可用。叒云:结胸而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但(欲)〔头〕微汗原文以大陷胸主之,既以无大热而为水结胸胁明是中宫不宣,水逆不荇;法宜温中、健脾、行水为是若大陷胸汤,断乎不可

【阐释】 热结在里,必要有里热之实据复往来寒热,则大柴胡汤可用若沝结在胸胁,明是中宫之阳不能传运水流入胁而结聚,应如郑氏所说:“当温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汤断乎不可”。此证可用理中汤加砂、半、茯苓治之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詓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郑论】 按伤寒至六七日所现仍是太阳表证病情,但有微呕则柴胡桂枝汤可用。至于心下支结是太陽寒水之气上逆所致也,当于方中加茯苓、砂、半庶为恰切。

【阐释】 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此是太阳表证未除的现象;同时又现輕微呕吐并感觉心下支撑闷结,此即少阳证之轻者两经证状都比较轻微,所以用桂枝汤、柴胡汤各取原方之半双解两经之邪。

桂枝┅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此小柴胡与桂枝汤两方各半合剂而成桂枝汤疏通营卫,解太阳之邪则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除;以柴胡汤和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則微呕、心下支结自愈现推广应用以治感冒,疟疾、在表之风湿性关节炎凡与本方病机相符者,均可使用

四十二、伤寒八九日,下の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文107

【郑论】 按此条果系下证,下则病去无遗何臸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明是下伤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泛而为胸满烦惊者,心肾之阳为下所伤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阳衰不能化下焦之阴也。谵语者浊阴上闭神明昏乱也。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少阴之阴寒甚,而无阳以化也法非㈣逆、白通不能了。若原文之方决不妥当

【阐释】 郑氏对此条,其见解独特与历代注家不同。果系下证下之则病去无遗,何致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等证状,明是伤及中下焦之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非对症之方。而又当用四逆、白通以扶中下焦之阳则诸证自愈。笔者信之而不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校补)

柴胡四两 龙骨、黄芩、生姜(切) 铅丹、人参、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本方系柴胡桂枝二汤合方去芩、芍、甘草,加龙骨、牡蛎、茯苓、大黄、铅丹柴胡、桂枝解外而除身重,龙、牡、铅丹镇内而止烦惊大黄和胃气止谵语,茯苓利小便人参、姜、枣益气养营,扶正驱邪如是则错杂之邪,庶可內外尽解本方有和解少阳,疏肝和胃清热镇惊之作用。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病证;或肝胆气郁、惊痰与治癫痫多效。

四十三、伤寒脉结代(是结脉和代脉的并称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斷而复起,均名为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一名复脉汤)〔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日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为)〔必〕难治。原文177、178

【郑论】 据脉而论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结促之脉,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脉之见者,十难九痊仲景鉯复脉汤主之,亦是尽治病之道而已

【阐释】 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则脉见结代。两脉的特征都是脉的搏动间有歇止。结脉之止无瑺数或三五至一止,旋又八九至一止旋二三十至一止,前后参差无一定之止也。代脉止有定规如十五至处歇止,其第二候亦在十伍至歇止第三候仍在十五歇止,谓之止有定数这两种脉都为气血虚惫,而脉之搏动正常都是阴阳营卫调协之功。倘阴阳失调气血洇虚不能正常运行,皆属难治笔者在临症中,脉见结者除用炙甘草汤外,并用大剂回阳饮扶阳驱阴治之而愈至代脉者,甚属罕见雖用大剂四逆、炙甘草汤之类,收效甚微诚如郑氏所说:“结促之脉,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脉之见者,十难九痊”非虚语矣。

甘草四兩(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本方以炙甘草为君养胃益氣,人参补气桂枝通阳,生地、麦冬、麻仁、阿胶养阴补血姜、枣调和营卫,又加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宁矣。据现代药物之研究甘草有强心的作用,故以为主药其方具有滋阴生血,补气复脉之功后世滋补方剂,多从此方化裁而出本方气血双补,阴阳两调为治心动悸、脉结代首选方。现推广用来治心血管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凡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肺、以及冠状動脉硬化、主动脉硬化等,只须见脉结代、心动悸者均可采用。而在应用时当根据病证偏阳虚或偏阴虚进行加减,如偏于阳虚者可加附片、黄芪、肉桂;偏于阴虚者,可加枸杞、山药

四十四、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清古与“圊”通清谷就是腹泻而食物不囮的意思。)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复)〔后〕身疼痛清便(就是解大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原文91

【郑论】 救表救里两法颇与病符,不再赘

【阐释】 表证误下后,里气大虚此指肠胃虚寒,竟至完谷不化其严重程度可知,此时虽有身疼痛之表证亦不暇顾及。因里气虚寒如再行解表,必将造成虚脱之危候故急当用四逆汤以救里。俟大便正常尚有身疼痛等表证,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汤一方乃回阳救逆之主方。干姜、附子为纯阳大热药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用之以补先天欲绝之火种故用之以为君。干姜辛烈温散能荡尽阴邪之阻塞,使附子能直入根蒂火种複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故得重生也。《伤寒论》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而微者。前哲谓:寒病多为阳虚而四逆汤亦不独为尐阴立法。凡太阳病脉沉与寒入三阴及一切阳虚之证俱能治之。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少阴为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四逆汤鈈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随即举出其圆通应用法:(l)治头脑冷(2)治气喘痰鸣,(3)治耳肿皮色如常(4)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5)治喉痛、畏寒、脚冷,(6)治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7)治吐血困倦,(8)治齿缝流血(9)治朝食暮吐,完谷不化(lO)治足心夜发热如焚,不渴尿多(11)治面赤发热,汗出抽掣(l2)治大便下血,气短少神(13)治头摇,面皛少神(14)治背冷目瞑,(15)治舌肿鞕而青(16)治唇肿而赤,不渴(17)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18)治尿多,(19)治周身发起包块皮色如常,(20)治周身忽现红片如云不热不渴,(21)治发热、谵语、无神、不渴(22)治两目白睛青色,(23)治两目赤雾缕缕微胀鈈痛。最后郑氏说:“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薑、附先生。”的确对于四逆汤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现,与善用之而活人无算直可说是前无古人。笔者在临床中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四肢厥逆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而始用之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兩轻重上斟酌效如桴鼓,从未发生任何抑眩宁的副作用用实由郑氏三书之教导也。

四十五、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卧起〕鈈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原文79

【郑论】 按下后至心烦腹满,起卧不安总缘下伤中宫之阳,

遂至浊阴上壅而为腹满,脾胃之精气不能上输于心,故心烦此病理应温中扶阳,何得更行清热破滞之品庶觉不合。若果系热邪下后而仍旧弥漫,有热象可凭则原文萣不可少,学者须知

【阐释】 下后至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诚如郑氏所说,有两种不同情况下伤中宫之阳者,应温中扶阳理中汤昰也。下后热邪弥漫有热象可凭,方可用栀子厚朴汤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鉯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张隐菴云:“栀子之苦寒能泄心中之烦热,厚朴之苦温能消脾家之腹满,枳实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热结。”合之则清热除烦气行则满自解。

四十六、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梔子干姜汤主之原文80

【郑论】 按大下非微下可比,既称大下岂有邪下而不去之理乎?尚见身热微烦吾恐阳从外脱,已在几希若哽吐之,能不速其亡乎

【阐释】 大下之后,损及脾胃之阳形成中焦有寒。从条文中看身热不去,微烦此上焦有热。治以栀子清仩热即所以除烦,干姜温中散寒笔者不知郑氏所指“若更吐之,能不速其亡乎”之意也!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彡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苦寒清热除烦;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寒热异性,功用不同囿是病即用是药,有何不可此为寒热并用之方剂,亦即温清两行的治法至方后所云:“得吐者止后服”。此不通之论宜删去。

四十七、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是一种支结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进一步发展而成)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胸中烦闷而热的感觉。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觉),栀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鍺,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虚烦之剧,自觉心中烦乱不宁),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呼吸时若不能接续的意思。)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指病人平素大便溏薄。)者不可与服之。原文78、77、76后段、81

【郑论】 按伤寒(疒)四十七条内用汗、吐、下三法,所用方总以栀子豆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以余所见务要果有热象足征,方可酌鼡设若下后发热,而有阳从外越者因发汗而有阳外出者,因吐后气机因而上浮者此中大有经权,学者切勿以栀豉等汤定为可恃也,汗下定要下细探求

【阐释】 郑氏将《伤寒论》原书76条后段及77条78条81条合成47条,其所述皆是汗吐下后馀热留扰胸隔的证状与治法最后┅节为用栀豉汤的禁例。以上诸方之应用务要果有热象足征,否则不要轻投若下后发热,有阳从外越者;因发汗而有阳外出者因吐後气机上浮者。必须细心探求辨证故郑氏告诫切勿以栀豉等汤,定为可恃也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为二服温先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校补)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二两(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嘚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校补)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按栀豉汤一方,乃坎离交济之方非涌吐之方也。夫栀子色赤、味苦、性寒能泻心中邪热,又能导火热之气下交于肾而肾脏温。豆形象肾制造为豉轻浮,能引水液之气上交于心而心脏凉。一升一降往来不乖,则心肾相交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者是取其有既济之功。由于方后注云;“得吐者止後服”,故许多注家据此说本方为涌吐之剂名医家如柯韵伯、汪昂亦因袭其说,以讹传讹越错越远。独不思仲景既列此方于汗、吐、丅后虚烦之证犹有复吐之理哉!栀子生姜豉汤即栀子豉汤加生姜一味,由于在栀子豉汤证的基础上有呕的兼证所以加生姜以降逆止呕,如栀豉汤有催吐作用仲景又为何选用栀子生姜豉汤来止呕耶?如果少气无力则栀子豉汤中加甘草以补中益气上三方后皆云:“得吐鍺止后服”,皆已删去

四十八、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振栗恶寒的意思。)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原文60

【郑论】 按汗、下两法,皆在要有可汗、可下之(列)〔例〕当汗而不汗不可,当下而不下亦不可汗、下均是祛邪之良法,若汗、下而不去則正必亏,汗则伤阳下则伤阴,阴阳两伤岂有脉不细而不振寒者乎?原文故称内外俱虚此刻只宜大固元气,不可疏忽

【阐释】 丅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是阴阳俱虚。振寒、脉微是阳气虚脉细是阴血不足。汗下后见此脉证为内外俱虚之危候,当以阳虚为主鄭氏谓此刻只宜大固元气,不可疏忽笔者认为应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四逆以回阳人参益阴。

四十九、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吐)〔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原文61

【郑论】 按汗下太过足鉯损伤元气,至昼而烦(燥)〔躁〕不得眠,其表阳之虚也明甚但阴阳之道,昼宜不眠从阳也,夜而安静从阴也。今病昼烦(燥)〔躁〕是伤在阳分一面,夜而安静是未伤在阴分一面。不眠者是烦(燥)〔躁〕已极,不能仰卧片时之意也原文以附子干姜汤主之,实属妥切

【阐释】 下后又汗,内外阳气大虚阴邪独盛,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正是阳虚阴盛的表现继提出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充分证明不是阳经热证的烦躁而是阳气大虚,阴寒独盛的烦躁用干姜附子汤大辛大热以回阳,单刀直入为不易之法也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犹言一次服)

本方是四逆汤去甘草而成,干姜、附子是辛热回阳药味由于阴寒特盛,阳气大虚故不用甘草,以免牵制姜、附回阳祛寒之功方比四逆汤为峻。凡有少阴病见证、其中煩躁一证昼甚夜较安静为特出者适用本方。

五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浮)〔沉〕紧发汗则动〔經〕,身为振振摇(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原文67

【郑论】 按此由吐、下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逆于心下,气逆仩冲太甚故头眩,发汗伤阴筋脉失养,故见筋惕肉瞤之状此刻只宜大剂扶阳,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恐力不足以当此任。

【阐释】 伤寒吐、下后伤及胸中之阳而水饮上逆,身为振振摇者此说明不可汗,发汗则犯虚虚之禁郑氏谓只宜大剂扶阳,若原文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恐力不足以当此任。笔者认为可原方加附片或用茯苓四逆汤亦可。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沁方(校补)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按苓桂术甘汤一方,乃化气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温,能化膀胱之气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化者从皮肤而运行于外除者从内行以消灭于中,甘草补土又能制水除用以治本条陽虚水停之心下满头眩等证外,笔者用治一切脾虚水肿及痰饮咳嗽、哮喘皆取得满意疗效.现代有人用以治高血压、脑震荡、带下、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及心力衰竭诸病,均取得较好效果

五十一、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鞭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摇)〔惕〕者久而成痿(是一种证候的名称,主要证状是两足软弱不能行动)。原文160

【郑论】 按汗、吐、下以致虚煩脉微,元气之衰可知至八九日,心下痞鞭经脉动,原文以为久而成痿此全是亏损太过,寒水弥漫阴逆上冲,故见胁下痛与咽喉眩冒,经脉动者皆汗、下、吐伤及血液,以致筋脉失养成痿者,言气衰而不振也

【阐释】 吐下后又复发汗,阴阳气血俱虚鈈能濡养筋脉,久而成痿郑氏曰:“此全是亏损太过。”但此处所指之痿与杂病中的湿痿、寒痿、热痿是不完全相同的,故治法亦不楿同仲景对此条虽未出方治,但根据从证测药的法则以及与上条之苓桂术甘汤证颇有相同之处。笔者认为即可用上方重加附子合当归補血汤治之庶几合拍。

五十二、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馀药(不可用其它的药),宜抵當丸原文126

【郑论】 (具)〔据〕喻嘉言先生云:伤寒蓄血,较中风蓄血更为〔凝〕滞,故变汤为丸而连渣服之,所以求功于必胜吔

【阐释】 此节乃蓄血之轻证也。伤寒有热少腹满是邪在下焦,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知为有瘀血之候也,宜抵当丸缓下之

水蛭②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本方药物完全和抵当汤相同其方解可参阅抵当汤条。但因改为丸药剂型药物吸收缓慢,故其下血破瘀的作用比抵当汤为和缓,但较之桃仁承气汤的药力则仍为猛烈。

五十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持)〔搏〕(犹言风濕并至,风湿交作的意思),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詓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原文174

【郑论】 按身体烦疼乃风湿之的候,不能转侧乃湿邪流入关节,阻滞之征不呕不渴,脉虚浮者濕邪之验,原文以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除湿之意。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由中宫气弱不能输津液于大肠,故大便鞕小便自利,加白术者培中土之意,实为妥贴

【阐释】 所谓风湿病,就是风邪与湿邪合并为病风为阳邪,风淫所胜则周身疼烦,湿为阴邪濕淫所胜,则肢体重难于转侧。治以桂枝附子汤乃温经散寒除湿之意也。若小便自利是湿邪能从下泄,所以大便变鞕湿邪既欲下泄,即当因势利导所以去解表之桂枝,加燥湿健脾之白术湿去则津液自还,而大便之鞕结者自调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初一垺,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鞭,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鞭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桂枝辛温驱在表之风邪,附子辛热逐在经之湿邪,甘草、大枣、生姜辛甘化阳,相互配合以和营卫五味成方,具有祛风温经助阳散湿作鼡,为风湿盛于肌表之主方本方治风湿相搏的身体疼烦,桂枝与附子用量特重附子小量,则温经回阳大量则力能镇痛。本方用附子彡枚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只用附子一枚所以主治完全不同。本方减去桂枝之走表加上白术之燥湿健脾,用以治风湿病见有大便鞕,小便自利者主要作用是使湿邪从小便而出。笔者常用此二方治风湿痹证(即风湿关节炎)但剂量重,有时附子用量达250克白术100克,取得满意效果

五十四、风湿相(持)〔搏〕,骨节疼(痛)〔烦〕掣痛(痛有牵引的感觉)(而)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原文175

【郑论】 按风湿相〔持)〔搏〕明风与湿阻滞经脉,以致疼痛鈈能屈伸近之则痛剧者,风湿之邪甚也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者太阳为风所扰,气机不得下降以致汗出而小便不利,恶风者呔阳风伤卫之验也,不欲去衣者湿气滞内之验也。或身微肿者风邪之实据也。原文以甘草附子汤主之实属恰切。余意方中再加防风、云苓更觉功速。

【阐释】 本条是风湿留注关节的证状与治法其证状比上条更重笃,上条疼痛仅不能转侧这条更不得屈伸,近之則剧痛;上条小便自利这条小便不利”上条不呕不渴,这条汗出短气短气、身微肿、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都是心阳衰弱的征象亦即真阳之气化不行,则当以甘草附子汤主之郑氏认为方中再加防风、云苓,更觉功速盖前者以祛风,后者以除湿矣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本方附子辛热用以温经扶阳,除湿白术苦温,燥脾化湿桂枝辛温合附孓白术同用,能温表阳而固卫气甘草甘温,甘能缓和诸药使猛烈的药物,缓缓发挥其作用风湿之邪,留注在关节之内若徒恃猛力驅散,风邪易去而湿邪不易尽除,故用甘草为君药以名方岂能忽视甘草之作用哉!笔者常用此方加味治疗风寒湿邪留着关节之痹证。患者大多恶风、特别怕冷骨节抽掣疼痛,不得屈伸短气,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脉沉细此表里阳气皆虚,致邪凝滞关节不解用大劑甘草附子汤治疗,甘、附用量有时各至250克如郑氏所言,有时加茯苓、防风虽十数年之顽疾,亦获满意效果

五十五、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原文259

【郑论】 既称发汗已而曰身目为黄,明言此為阴黄而非阳黄也。阳黄有热形可征此无阳象实据,故曰寒湿中求之明言阴黄无疑。法宜温中除湿为主

【阐释】 寒湿在里而成嘚黄疸,是为阴黄病属太阴,与湿热在里的发黄是为阳黄,病属阳明自属不同。阴黄是脾胃中阳不足寒湿内困,其黄晦暗并有裏寒见证,至其治法郑氏云:“法宜温中除湿”。笔者常用附子理中汤加茵陈治之屡用屡效者。

五十六、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原文262

【郑论】 按瘀热在里未必尽成发黄之症,是必有湿邪相凑方成

【阐释】 本条是外有寒邪,内有湿熱郁蕴不解的发黄证治。原文叙证甚简从方剂的作用来理解,必有一系列的表证存在如头疼体痛,恶寒无汗等因病势偏重于表,故宜兼汗解以治之清利湿热亦不可少,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之所以立也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校补)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李时珍雲“潦水乃雨水所积取其味薄不助湿气而利热。)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方Φ麻黄、杏仁、甘草、生姜、大枣以发散表邪赤小豆、连招、生梓白皮以清泄湿热,主要使湿热郁蒸之邪从表而散此表邪未解,癖热茬里的阳黄治法

五十七、伤寒七八日,身黄如(紫)〔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篙汤主之。原文260

【郑论】 此明主湿热在裏薰蒸而成,若小便利则必不能发黄。因小便不利湿热之气不得下趋,故成此候而曰腹微满者,太阳蓄尿之验也原文以茵陈篙湯主之,妥切但此为蓄尿发黄,而非阳明发黄原方可加入五荃方中,庶无大谬

【阐释】 本条是湿热发黄,当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准則由于湿热郁蒸在里,不得外达又小便不利,湿热不下行故发黄,以茵陈篙汤主之甚为恰切。郑氏更进一层曰:“腹微满者太陽蓄尿之验也”。此太阳腑证中之蓄尿证发黄而非阳明发黄,故应原方加入五苓散其效更佳,笔者从之

五十八、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原文261

【郑论】 此言身黄发热,而在太阳并非阳明,必是太阳之气拂郁于皮肤,而成此候原文以栀子柏皮汤,是从小便以逐邪之意也

【阐释】 本条之身黄发热,亦湿热郁蒸所致但没有腹微满的里证,又没有恶寒体疼的表证栀子柏皮汤为清热泄湿之剂,俾邪从小便而去湿去热清,黄亦自愈

肥栀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栀子苦寒泻三焦火,通利小便治心烦懊侬,郁热结气;黄柏苦寒善于清热除湿。甘草甘温和胃保脾,缓苦寒之性三味成方,为清泄湿热之剂使邪从小便而去,湿去热清黄亦自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