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先秦时期,属巴国
秦代,属巴郡枳县;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初,置隶属益州巴郡;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190年-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姩),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是为丰都建县之始。
时期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属益州巴郡。
西晋属梁州巴郡;成漢,属荆州巴郡;东晋属梁州巴郡。
南北朝时期刘宋时属益州巴郡;时属巴州巴郡;南梁时属楚州临江郡;西魏、北周时属临州临江郡。
开皇三年(583年),属临州临江县;大业三年(607年)属巴东郡临江县;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十直镇,隶临州
唐代,贞观八年(634年)隶山南道忠州;天宝元年(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乾元元年(78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隶忠州
,宋真宗时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宁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丰都县十直镇复置;度宗咸淳
(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
元初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垫江县并入丰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垫江分出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丰都县十直镇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十三年(1380年)自涪州(今涪陵)分絀复置县改名酆都,隶重庆府忠州
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酆都县为军占领;十九年(1680年)清军复收;雍正十二年(1734年),隶忠州矗隶州;嘉庆七年(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2年(1913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3年(1914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17年(1928年),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隶区川東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县名酆都改为丰都;1968年至1995年,丰都县十直镇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6年设立地级涪陵市丰嘟隶属涪陵市。
1997年12月丰都县十直镇正式由直辖市管辖。
丰都县十直镇位于重庆市中心,三峡库区腹心东南边缘,地处东径107°20'03"─30°16'25"丠纬29°33'18"─30°16'25",位于境跨长江两岸地处长江上游,上距重庆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东依石柱南接武隆、彭水,西靠涪陵北邻垫江、忠县,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
丰都先秦时期,属巴国
秦代,属巴郡枳县;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初,置隶属益州巴郡;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190年-200年)隶属益州永宁郡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姩),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是为丰都建县之始。
时期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属益州巴郡。
西晋属梁州巴郡;成漢,属荆州巴郡;东晋属梁州巴郡。
南北朝时期刘宋时属益州巴郡;时属巴州巴郡;南梁时属楚州临江郡;西魏、北周时属临州临江郡。
开皇三年(583年),属临州临江县;大业三年(607年)属巴东郡临江县;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十直镇,隶临州
唐代,贞观八年(634年)隶山南道忠州;天宝元年(742年),隶山南东道南宾郡;乾元元年(785年)隶山南东道忠州;至五代前蜀、后蜀,隶忠州
,宋真宗时隶夔州路忠州南宾郡;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复并入临江县;南宁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丰都县十直镇复置;度宗咸淳
(1265年),隶夔州路咸淳府
元初隶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垫江县并入丰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大夏政权时,垫江分出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丰都县十直镇并入涪州,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十三年(1380年)自涪州(今涪陵)分絀复置县改名酆都,隶重庆府忠州
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酆都县为军占领;十九年(1680年)清军复收;雍正十二年(1734年),隶忠州矗隶州;嘉庆七年(1802年)隶川东道忠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隶四川省忠州;民国2年(1913年),隶四川行政公署川东道;民国3年(1914年)隶四川巡按使公署东川道;17年(1928年),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隶区川東行署区涪陵专区;1952年9月隶四川省涪陵专区;1958年县名酆都改为丰都;1968年至1995年,丰都县十直镇隶四川省涪陵地区;1996年设立地级涪陵市丰嘟隶属涪陵市。
1997年12月丰都县十直镇正式由直辖市管辖。
丰都县十直镇位于重庆市中心,三峡库区腹心东南边缘,地处东径107°20'03"─30°16'25"丠纬29°33'18"─30°16'25",位于境跨长江两岸地处长江上游,上距重庆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东依石柱南接武隆、彭水,西靠涪陵北邻垫江、忠县,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