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选择什么牌子好择

另外忘了说其实当初我苦苦等鈈到国行的OLED上架,也琢磨过海淘通常是美国和日本,香港的价格没有任何优势但是香港有中文系统。价格是美国最便宜而且美国的官网经常有活动,力度很大后来我计算了一下,日本的可以不考虑了因为日本现在已经不标配中文系统了,而且日本没有什么活动價格也没有美国官网给力,日本的价格还要算上消费税如果再加运费和关税,以及购买的保修其实便宜在一千左右。美国同样的情况可以便宜到3000左右。

我们曾经在年初测试过雷蛇的超薄游戏本Blade那台机器真是独一无二,为了“性能体积比”不择手段温度再发烧也坚决不降频的策略令人印象深刻。

现如今我们终于拿箌了它的老大哥——Razer Blade Pro,作为一台17寸售价3W5超高端游戏本,Blade Pro同样“独一无二”也同样有点“不择手段”,那今天就来看看这台所谓的“終极游戏本”到底是何方神圣吧……

无线网卡:杀手1535

如果你懒得看长文我们这里准备了Q&A逻辑表,概括了Blade Pro这款机器的多数特点:

如果不介意读下去的话就看看接下来的详细评测吧:

外观&体验:

雷蛇的本子,外观一向充满了设计感这次的Blade Pro整体设计风格当然还是延续了之湔的Blade,看起来就是一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游戏本铝合金材质、圆角矩形设计,以及为了方便用户掀开笔记本而设计的倒角缺口依然有幾分MacBook Pro的感觉……

A面仍然延续了Blade的设计风格,两条“沟”如同两把利刃夹着雷蛇的 LOGO。

对比14寸的BladeBlade Pro这个老大哥还真是大了不止一圈。

转到B面全贴合镜面触屏的确好看,只是边框还是略宽了点这块屏是4K分辨率的IGZO屏,支持G-SYNC技术听起来相当不错。

色域达到了99.4% AdobeRGB!色彩表现非常惊豔……

平均ΔE为1.27色准同样不错。综合来讲这块屏幕应该是目前笔记本上最好的屏幕了,没有之一

C面的变化非常大。前代的自定义小鍵盘被替换成了音量滚轮和媒体键触摸板不仅改用了哑光材质,还镶上了一圈RGB灯条……开机键也做出了金属拉丝质感整个C面的逼格高叻不少,看起来非常精致漂亮

左右两侧和MacBook Pro一样布置了的扬声器出声口,通过待会的拆机你会发现真正的出声口在机身两侧。

键盘是這次雷蛇Blade Pro宣传的重点世界上第一款超薄机械键盘的噱头确实蛮足的。和苹果的蝶式键盘、Surface的“机械结构键盘”不一样Blade Pro用的是实打实的“机械轴键盘”, 只不过为了满足超薄的需求,轴体的外形有所改变采用了圆柱体的形状,并且采用了蝶式结构来支撑键帽

不过以往类似嘚超薄机械结构键盘大多噱头胜于实感,Blade Pro的“真·机械键盘”或多或少也有这种感觉。这款超薄机械键盘确实带来了清脆的段落感,但掱感非常肉非常软完全不像传统机械键盘,反而有点像具有段落感的薄膜键盘手感肉的原因一个是弹簧行程太短,导致压力克数变化呔大二是键帽容易摇晃,输入体验因此打了折扣对这个超薄机械键盘抱有期待的童鞋可能要有所失望了……

Blade Pro的触摸版和媒体控制部分昰整个C面最骚的。放置在键盘右侧的触摸板被长长的RGB光带环绕满满的科技范,比起整个触摸板都发光的Alienware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由于位置关系再加上雷蛇在触摸板上开启了光标加速,这个右置触摸板一开始上手有些不习惯需要花时间适应。并且虽然触摸手感还不错泹一体式按键按下的那一刻光标容易偏移,按键手感不佳上方的滚轮两侧有灯带作为点缀,可以用来调节音量也可以在雷云里自定义功能,虽然不见得比按键实用但逼格绝对够高。

前面说了Blade Pro键盘两侧的长条只是用来装饰的,真正的出音口在这儿两侧各一个。待会通过拆机可以看到单元这里先说说外放音质。

解析度其实是蛮高的听得出两对单元素质还是有的,但是最高音量下高频会比较刺耳耦尔会出现爆音。得益于较大的单元体积低频的质量倒是不错。

此外Blade Pro是第一台获得THX认证的笔记本,因此在支持这项技术的电影和游戏Φ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环绕声体验

具体的外(xuan)放(xue)表现,之后我们会有视频评测届时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D面依然延续了Blade系列的极簡设计两条脚垫的其中一根紧挨着小小的进风口。不过脚垫的厚度比14寸Blade厚了很多

出风口依然位于转轴处类似MacBook Pro。散热表现我们接下来会囿测试

接口&便携性:

右侧的接口依次为SD读卡器、Type-C(支持雷电3)、USB3.0、HDMI2.0以及防盗锁,最左侧的长条是真正的扬声器出声口

右侧依次为电源接口、RJ45网口、两个USB3.0以及耳机接口Blade Pro的电源接口设计得比较独特,包含三个非常粗的引脚这种设计还尚未在其它笔记本上出现过,应该是雷蛇独创的:

电源接口不分正反可以盲插。

电源方面雷蛇没有采用OEM现成的方案,而是定制了250W电源由EDAC代工。这个定制电源体积相当小厚度甚至比台达180W方案还薄:

接下来测量一下Blade Pro的厚度和重量:

不带脚垫23mm,和14寸Blade相比厚了不少但应该是完整TDP版1080(即除了Max-Q)的笔记本里最薄嘚了

算上脚垫27.9mm,这个脚垫厚度将近5mm!看来为了在23mm的本子里塞入GTX1080雷蛇也只能使用超厚脚垫来垫高机身,提高进风量了……

单机重量3.6kg虽然Blade Pro機身还算薄,但因为整机通体采用铝合金材质重量可一点也不轻啊,踮起来颇有分量Blade Pro还是适合在桌面上使用,而非一台“Laptop”

旅行重量4.4kg,电源适配器800g在250W的电源里算轻的

得益于23mm的厚度,如果真打算背着它出差也是能勉强塞进大号旅行包的,不过背在肩上负担可不小

應该说,Blade Pro在顶级游戏本里显然算薄的但它并不轻,如果和刚推出的一些Max-Q产品比便携恐怕还真没什么优势它的“薄”,更多是为了让你嘚桌面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而非方便你随时带走。

接下来我们拆开这台Blade Pro看看内部做工如何

外壳非常好拆,使用的是星型六角螺丝尺寸為T5,另外有两颗十字螺丝隐藏在脚垫下面

内部布局非常规整,甚至主板都采用了黑色颇有Mac的感觉,不得不感叹即便17寸的身形也被雷蛇塞得满满当当想必主板上面还是很充实的。

两枚SSD和PCH上均附着了厚厚的散热垫(PCH甚至用了三层散热垫)虽说太厚的散热垫未必有助于散熱,但这样堆散热垫也是够慷慨的有点“散热垫不要钱”的意思。

揭开屏蔽层我们来仔细看下主板正面。BladePro采用了非常不寻常的散热设計CPU和GPU位于主板反面,要想看到CPU、GPU和散热模组必须继续拆下主板

主板上提供了一共三个M.2硬盘位,而内存则是焊在主板上无法更换(不過32G内存好像也不需要再升级了吧)。最神奇的是GPU供电部分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把供电安排在了主板正面(即GPU另一面),结果仔细观察发現电感底下竟然是镂空的!也就是说雷蛇竟然给主板开了孔把电感镶嵌在了主板中间!不得不佩服工程师的智慧,为了把机器做薄真昰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

我们再将主板拆下,翻到背面来看看散热模组

可以看到显卡的散热部分并没有直接采用热管,而是覆盖了一夶块均热板这种散热设计会显著增加成本,不过也确实能尽量把散热模块做薄

仔细来看下完整散热模块,CPU部分由一大一小两根热管负責不过热管并没有直触核心,而是通过一块铜片来均摊热量显卡部分的均热板直接连接在右侧散热鳍片上,并通过两根热管与左侧鳍爿相连显存和CPU供电部分均有散热垫照顾到,但显卡供电部分(就是刚才镶嵌在主板中间的那些电感和其MOS)并没有辅助散热

整机使用两個暴力扇排出热量,每个12V 1A全开时的噪音估计能堪比直升机了……风扇的风道非常独特,由安排在散热鳍片两侧的涡轮风扇进风通过导管将冷风送入鳍片,再从转轴处排出热风这样就减小了散热模块的占地面积,好处是缩短了散热行程热源和鳍片离得近,短时间发热能更有效排出但坏处也显而易见,总散热面积大大减少了长期满载使用恐怕会有很大压力。考虑到Blade Pro采用了i7 7820HK+GTX1080的变态配置我对这个散热模块是非常担心的,具体的散热表现我们等会来看看

显卡部分就是标准的移动版GTX1080,GP104核心8G GDDR5X显存,六相供电电感就如前文所说,镶嵌在主板中间确实降低了厚度。

SSD采用了两枚三星PM951 256G组RAID0TLC颗粒的入门级NVMe固态硬盘。感觉有点难以理解这样倒不如只使用一枚高端M.2固态来得更好,难道是为了降低成本么对于售价3万的笔记本来说好像有点不应该哦……

网卡和Blade一样是杀手1535,当时测试Blade时无线信号表现并不好待会我們看看Blade Pro会不会有所改善。

左右扬声器每组包含两个单元

电池容量99Wh,已经达到了能上飞机的极限了相信续航在顶级本中应该不会太差。

拆解就到这里接着我们上机来看看实际性能。

先放上CPU-Z、GPU-Z截图供大家参考

i7 7820HK的四核睿频可以到3.6GHz,如果你还嫌不够强还能在雷云里开启高性能模式,对这颗i7 7820HK进行超频理论上最高能到4.3GHz,实测全核心最高大约3.8GHz不过这样以后风扇噪音会非常恐怖,并且频率无法维持太长时间

叧外可以看到显卡是满血版GTX1080,相比缩减了TDP的Max-Q版本频率会更高一些

多核得分769分,和台式机i7 4790表现相当和i7 7820HK的平均水准相比稍微低一点点,尚鈳接受

通过CrystalDiskMark的测试可以看到,这两枚PM951组RAID0的性能并不突出表现甚至不如一些中端M.2 SSD。如果不是成本原因的话我倒觉得雷蛇用一枚中高端SSD會更靠谱。

然后看最重要的显卡性能:

我们通过战地1来看看Blade Pro的实际游戏表现:

考虑到Blade Pro的屏幕原生分辨率就是4K我们就以DX11模式、4K分辨率最高畫质进行测试。Blade Pro平均61帧、最低54帧桌面平台平均65帧、最低58帧。尽管Blade Pro在跑分上和桌面1080差距不小但在战地1实际游戏中两个平台的差距并没有跑分中那么大。

造成性能损失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温度前面说了,我对Blade Pro的散热模块是不太放心的因此我们通过AIDA64的FPU烤机来测试温度表现:

Blade Pro依然延续了Blade的火爆脾气,仅仅单烤CPU最高温度都已经冲破了99度……其中一个核心降频幅度较大,降到了3.3GHz另外三个核心仍维持在3.5GHz,策略依嘫非常激进

我们在FPU烤机的同时,再开启Furmark显卡烤机(1080P+0AA)进行双烤:

四个CPU核心全部撞上温度墙,降频更加猛烈了最低甚至只有2.8GHz,看来纵使降频策略再激进散热不够用还是没法硬撑的。

此时风扇噪音已经十分巨大出风口已经烫得无法触碰了。由于没有采用Blade上那种与风道楿通的键盘Blade Pro的键盘表面温度非常高,腕托也十分烫手在这种高负载下使用笔记本,体验会非常糟糕

我们试试看用硬币将笔记本垫高,看看增大进风量能不能改善散热:

尽管CPU仍然无法避免99度的高温但垫高笔记本后,降频现象确实得到了一定改善频率重回3.0GHz之上。而显鉲温度则是降低到了79度

我们再来运行一下战地1,看看显卡在游戏中的工作状态我们首先来测试下台式机:

桌面1080公版在运行战地1时可达箌1733MHz的频率,最高能接近1800MHz

在运行战地1时显卡达到了90度,比烤机时都要高(看来Furmark负载太高反而跑不满)显卡频率可以达到1620MHz,最高能跑到1700MHz左祐频率相比台式1080大概低了100MHz+,降频幅度并不大不过CPU温度最高依然达到了99度,其中两个核心也降频到了3.2GHz

令人欣慰的是,在玩战地1时GPU Power最高能蹦到155W,电压最高也能达到1.05VBlade Pro搭载的显然是TDP没有被限制的满血版1080。

分析上面烤机和游戏测试可以得出雷蛇Blade Pro的显卡在负载不高的游戏中,得益于没有阉割的TDP这颗移动版GTX1080可以跑出比较接近台式公版1080的性能。但在负载更高的3DMARK和烤机中由于散热能力差,显卡只能通过降频来控制温度因此表现相比公版1080显著下降。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我没猜错Blade Pro的散热真的捉襟见肘了,这點散热面积要想压住7820HK+1080不降频确实比较困难好消息是,如果你不是用Blade Pro玩变态级别的游戏那降频的问题在游戏中应该不会那么显著,GTX1080的大蔀分性能还是能发挥出来的当然,不谈降频你无论如何还是得忍受90多度的高温……

Blade Pro采用了杀手1535网卡,它的网络信号表现如何呢我们通过 WirelessMon 进行测试。

所有设备均放置在距离路由器(网件R6300v2)10米远的相同位置中间隔了一堵墙。每台设备在进行测试时其他所有设备均关闭无線网络测试使用2.4G信道:

虽然和14寸Blade一样采用了1535网卡,但Blade Pro的网络信号强度明显强于前者考虑到天线位置位于屏幕后侧,信号更强的原因可能是Blade Pro没有像国行Blade那样采用金属边框而是使用了全贴合玻璃屏,我猜这种设计应该更不容易形成法拉第笼对信号造成屏蔽。相比另外两個对比对象Blade Pro的无线信号表现也还不错。

我们通过PCMark 8来测试BladePro的续航表现测试时使用平衡模式,关闭键盘灯屏幕亮度设为25%,进行Conventional测试:

2h 45min栲虑到这个测试是有一定负载的,续航表现在大型游戏本里也算不错了不过话说回来,考虑到便携性感觉买回去这种大本子应该不太會在外使用吧……

目前Razer Blade Pro已经在雷蛇旗舰店上架了,价格嘛……当然是非常“旗舰”了不过对于这款笔记本的潜在受(tu)众(hao)群而言,3W5吔许不算什么吧

Blade Pro最亮眼之处莫过于超酷炫超漂亮的外观和超棒的屏幕除此之外,它的硬件配置和厚度在顶级游戏本中同样惊艳可以说,Blade Pro确实是一台“终极游戏本”

但是也许是设想太过美好,Blade Pro有不少地方依然做的不够成熟尤其是薄弱的散热能力,使得它的高性能无法長期发挥出来也使键盘和腕托变得比较烫手,影响使用体验而外设手感经过实际体验,感觉也并不如宣传的那么神乎其技

Blade Pro并不是为普通玩家准备的,它的消费者是那群不计代价无论如何都要买到“终极笔记本”的人。为此他们愿意承担高昂的售价也愿意忍受各种尛问题,只要这台笔记本足够“终极”……

在前一阵Max-Q推出时我曾经感叹,可惜了雷蛇这么多工程师Max-Q一出,Blade Pro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不过現在看下来,虽然在便携性上无疑被Max-Q的机器吊打虽然同样要忍受高温和降频,但至少Blade Pro的“芯”还是完整的Blade Pro介于Max-Q 1080的超薄本和GX800这种怪物之間,它是一个折中、平衡的选择

最后再次附上Q&A逻辑表,作为结尾:

原标题:炙手可热超频炫龙游戏夲 性能不仅仅是看到的参数

造成游戏卡顿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是总结了下不同的情况,大部分可能都是因为电脑配置跟不上對于低配置的用户而言,尽管可以通过优化的方法来获得性能的提升但要达到3D游戏的要求并不容易,配置本身的性能设定是一种限制所以,游戏还是要搭上一款真正的游戏本

通过人为的方式将CPU、显卡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这就是电脑的超频啦,但是即便是成熟的DIY玩家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也不会轻轻松松就选择超频,究其原因许多不成熟的超频最终会對硬件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首先看下I7-7700HQ与I7-6700HQ的一个简单参数表让大家更加直观,方便的了解两个处理器的区别总对比图表我们可以看出, 两款I7处CPU的参数区别不大I7-7700HQ的主频更高,并且核显由HD530变成了HD6302个CPU的都是四核八线程,CPU的功耗、工艺也是一样的

炫龙最新推出T50ti,不仅搭载目前最热的英特尔第七代酷睿i5-7300HQ/i7-7700HQ处理器以及英伟达最新十系显卡GTX1050Ti更是在出厂的时候默认超频,将显卡核心频率锁定在更高的频率下搭配雙风扇四铜管的散热设计,超出强悍的性能的同时不损伤机器

而针对超频引发的对散热的担忧,通过双烤实测数据我们也能了解到双烤42分钟 ,GPU温度最高68度CPU温度72度左右,再满负荷下能有这样的温度机器的散热相信也无需多操心,而i7-7700HQ搭配GTX1050TI的双烤测试图双烤49分钟,GPU温度朂高69度CPU温度在最高88度,平均78度左右

根据炫龙官方最新双烤温控测试,炫龙T50ti在双烤未开强冷的状态下I5双烤温度相较于同配置其它品牌機型低5度,i7较于同配置其它品牌机型低10度GPU频率整整高出公版200MHz且在满载时温度还比其它品牌机型的公版低10度!这个测试数据,足以让众多玩家热血沸腾了

炫龙T50Ti是炫龙在1月初刚发布的游戏本新品,搭载英特尔最新发布的第七代酷睿i5-7300HQ/i7-7700HQ以及英伟达最新游戏显卡GTX1050Ti最新的搭配,当屬目前最炙手可热的一款游戏笔记本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