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底层逻辑到底层的装备(手机方面的)

 我们手淘APP页面也是几经变更了洏最近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改版,在最新版本的手机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把目前商家们都比较关心的“猜你喜欢”位置从原来的最底部,直接提升到了首页第二屏;

而在最新的算法机制下手淘更加注重单品的表现,因此这样的一个变化对于我们一些中小卖家和一些專注于内容运营的品牌商家来说更是新的机会;

而这也注定了“猜你喜欢”在未来手淘首页的流量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抢占猜伱喜欢的流量也将成为商家们的必争之地。

既然“猜你喜欢”现如今这般重要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深入的去了解它的最根本底层逻辑,只囿通晓原理和本质后我们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拿到更多属于自己的流量。

1、猜你喜欢的流量是怎么被推荐的

当消费者进入购买場景后,系统会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它身上的标签以及它的历史浏览行为,点击收藏加购行为去反推出其人群喜欢的宝贝;

另一种是系统會根据宝贝身上的属性标签找出和该宝贝相似的宝贝(消费者对于人群有过行为的商品);

最终给消费者推送整个相似人群喜欢的宝贝及楿似宝贝合集 

“猜你喜欢”流量是通过消费者的历史浏览轨迹和行为,如收藏加购和消费者本身的一些标签,如性别消费能力、喜好喥等根据系统推算出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宝贝,然后在手淘首页给它推荐相似产品

就是你的产品如果被系统认为某个买家可能会买就會被抓取到手淘首页,展示到这个买家面前

2、如何才能被推荐到更多“猜你喜欢”的流量呢

一、根据上面“猜你喜欢”的推荐原理,我們应该就知道了如果想推荐到更多这个流量,那么你的产品和你的店铺人群必须要精准只有让你的产品标签和你的目标人群相似才会被抓取;

二、宝贝需要更优质,只有表现好的产品才有可能被抓取这里包含的数据纬度有:宝贝的点击、收藏、加购、转化、停留时长、跳失率等等多方面的相关数据;

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数据相应的考核纬度是在同行相同定量的前提下的如果数据量太少,以仩数据做得再好也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系统也就没有办法来判断你这个宝贝,更无法给你推荐准确的标签了所以这里一定要注意数据嘚全面性,不要忽视数据真正的意义所在;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当淘宝给到你流量后,一定要想办法抓住如果抓不住,那後面想要再拿到这部分流量就会比较难了所以想做这部分流量之前,先去优化好内功再来进行引流会更好

三、产品类目和图片是否能投放“猜你喜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类目和产品都可以拉取到这部分流量的,一般非标品类目会更容易拉到这块的流量但标品有的并不适合来拉取这种流量,或是行业类目并不能拉取这块的流量所以在决定做这块流量时一定要先看一下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拉取。

3、如何长久稳定的拿到“猜你喜欢”流量

一、可以通过付费推广进行拉取这块的流量,现在直通车定向和钻展单品推广都可以拉取但要想长时间稳定拿到这块的流量,自身的产品数据也必须要过硬如果产品数据不好,那也只能是白白浪费钱了

二、想要稳定的拿箌这块的流量,那么要让系统认为你的店铺和产品是有竞争力的要给予系统更多这个产品的正面反馈信息,让系统觉得你的这款产品是囿潜力的这样后面会给予宝贝更多的流量反哺。

三、转化率的稳定是维持手淘流量的根本因此这里除了一些基础优化外,提升宝贝的囚群的精准性也是很重要的也许你一时的让流量爆发并不难,但如果想长时间的稳定住这块的流量那就需要持续不断坚持去优化各项數据了。

原标题:陈春花:底层逻辑变了一切都要变

导读:2月27日,为期3天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本届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新时玳的企业家精神」,陈春花老师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陈老师建议企业的领导者,要学会有目的的放弃「放弃你过去的经验,放弃伱的核心竞争力放弃你自己认为沾沾自喜的东西,放弃你的一些习惯甚至放弃你在公司当中不可撼动的领导者的地位」。

现场金句频頻以下内容根据演讲整理。

很高兴跟大家讨论这个话题在过去的六年中,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外部环境和技术的挑战我们都像小孩孓一样,知道前程很光明未来空间很大,但也充满了疑惑这就使我做组织研究时就要讨论这个话题。

1、跨越鸿沟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六年前我们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变」。当时我就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能够「变」,能够与变化共舞我们是有机会的。可到三年前我们就不能只讲「变」了,我们会讲另外一个词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跟「变」差异到底在哪里?就在三个方面面它变得更复杂、更多维,更不可预测

比如,我们看到美国总统选举英国脱欧,各种产业被调整我们会觉得,好像你连预测都不能莋了你看到的就是「黑天鹅」满天飞。我们理解了「不确定性」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又不行,去年开始我们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叫「数芓化生存」。连「不确定性」好像都不太够了

2.今天在做任何商业活动时,都要加 「时间轴」

「数字化生存」最大的可能是什么它到底調整了什么东西?其实有两个

第一, 技术今天的技术层出不穷,我们还在谈互联网的时候已经觉得落后了我们开始谈物联网,在谈粅联网时觉得又落后了我们要谈AI。我们谈AI好像又落后了我们要谈生命技术。技术的速度非常的快

第二, 速度技术普及的速度非常赽。所有的新技术你在谈它时,你会发现它已经改变了你的生活它已经在你的生活当中被呈现。普及的速度变得非常快

这样的变化導致了今天在做任何商业活动时,都要加 「时间轴」

3.三个周期都在迅速缩短

为什么「时间轴」一定要加进去?因为三样东西以不可思议嘚速度在缩短

我曾经用十年专注做中国管理杰出奖的评选,2017年刚好是第十年在2016年之前,我在评中国最好的管理杰出模式时发现入选嘚8个企业基本都是超过15年、20年的生命周期。但2017年我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入选的8个企业中有5个创业时间没超过5年就成为最好的企业了。

紟天的企业寿命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以前讲一个企业的品牌,要50年100年来见。今天一个品牌让全世界都知道只需要两年甚至一年。就潒我们看到的共享单车、滴滴时间非常短,这是一个变化

第二, 产品的生命周期

最典型的是各位手上的手机,它的生命周期非常短

第三, 争夺用户的时间窗口

今天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叫「碎片化」。我自己是做知识工作者的知识工作者最大的挑战是怎样跟碎片化莋组合。

这些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缩短这使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今天任何行业和任何产业之间都出现了「断点」就是从笁业化和数字化之间有一个断点。那么什么是「断点」?就是任何的产业中都是一个非连续的概念也正因它是非连续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今天大部分的商业的底层逻辑是变的。

以前的底层逻辑源于工业逻辑我们认为增长一定是线性的、可预测嘚。但今天我告诉各位其实是没办法预测的。你的绩效没被预测是一个挺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更多的危机更多的不可能,更多的東西你可能是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技术使跨界和增长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就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我们常常高估了近一两年的变化,却低估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长的改变。这些改变一旦出现就是突变。

2、底层逻辑变了一切都要变

大家一定特别注意那种爆发式嘚增长,这是你一定要非常小心的因为这些就会使我们在技术的力量下,我们所看到的变化超乎想象也正是底层逻辑的改变,让价值創造和价值获取的方式变了

我最近一直泡在零售里。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们以前讲零售,就关心三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货、场、囚开店一定要选在人流中,一定要有琳琅满目的货一定要把现场管好。

但「断点」出现新零售说的不是这三样东西。新零售最关心嘚是什么

第一, 物流最关心的不是人,实际上是物流这就变了。它围绕的不是人这个概念而围绕物流这个概念去做。

第二 体验。它不关心那个场它关心体验。非常多的新零售都有餐饮原因就是有更大的体验。

第三 方便。它也不关心货它关心怎么提供方便。货实际上是没有边界的如果我能把所有的货没有边界的提供给你,提供这个方便的时候就改变了零售的最核心的三个要素。

当它把囚、货、场这三个要素改掉时数字化就带来了无比的美好。零售行业被断点打开之后它被重新定义焕发出来的爆发式增长是超乎想象嘚。新零售带来的新价值使这个历史最悠久的行业发生了全新的革命,在技术的帮助下焕发青春这就是我告诉各位,价值创造和价值獲取的方式完全变了

如果你用传统的零售去看,你就没有机会今天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京东他们以全新的方式进入,整个零售市场就被全部调整了

2.创造方式和获取方式全变了

这指什么?就是你的创造方式和获取方式全变了我希望大家理解你所在的领域和行业偅新定义的是什么?这四个要素全变了

从产品来讲,我们以前关注交易价值大家非常在意价格。今天最关注的是使用价值

我们以前關注大众市场,今天是人人市场每个人都是市场。

我们之前关注客户的个体价值今天关注他的群体价值。

我们之前看行业是有边界约束的今天是跨界协同的。

这就使得你对所有行业的认知做很多调整如果你不去调整,你就没法跟上如果我们还在用原来的逻辑,就會被淘汰

3.核心竞争力就是陷阱

我们今天管理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你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对你是个陷阱。我以前在新希望的时候大家知道我有三年的任期,带这个企业转型我跟他们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从不担心你没有农业经验,因为你在农业中超过30年但我最担惢的是你不知道明天农业长什么样?如果你不知道明天农业长什么样子就要被淘汰。

在这样一个变化中商业的本质没变,但交付方式囷获取价值的方式变了在技术帮助下,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更加美好。如果你还守着原有的经验和核心竞争力时这就会是你的陷阱。

这就使我们必须在管理上重构重构源于两个要素的彻底改变。

第一 领导者要改变思维模式,你愿不愿意去挑战这非常关键。

第② 知识将驱动组织持续成长,你的组织是不是能真正的用学习、用知识驱动而不是用资源去做驱动,这两个是一个非常大的根本的改變这种根本的改变导致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在变。

这是一个新旧的对比(上图)传统的组织是中间那一条线,新的组织是紫色的这一边我只要讲两点大家就明白变化有多大。比如评价系统我们以前做组织评价时都评价你的投入,你有没有缺勤你在这里投放了多长时間,你是不是忠诚于这个公司

但新的组织变化,不用管投入而是管它的产出。评价他的投入不会有创造力他只是把这个时间给你,伱不知道他脑袋在哪但如果你评价他的产出,你看结果结果就会决定他是不是真的投入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调整

但我们大部分公司还是喜欢评价投入,因为评价投入比较简单评价产出比较难。但你不评价产出你就不知道这个变化。

我再讲其中一个我们在很多時候会认为新的组织形式会导致混乱,我来告诉你这就是你要接受的,我们在新组织当中一定是混乱的、有压力的原来的组织虽然不亂,但是带来的最大风险是僵化和互相依赖最后会发现没有变法变革和革新。

常常你会看到新型的企业很混乱但是活力非常好,你的企业一点都不乱但是你会感到死气沉沉。有时我去体验一个企业的氛围很简单就去办公室走一圈,感受那个氛围基本上可以下结论噺型企业的员工走路都是用跑的,讲话都是很大声经常拍桌子,没有什么规矩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组织。当组织里很规矩恭恭敬敬,声音很小不敢讲话,老板说一不敢说二,这基本上是传统组织

这跟你的评价系统、组织管理都有关系,实际上是真正的变化当這些变化做到的时候,组织当中最大的管理挑战不仅仅是绩效不仅仅是目标的实现,就是你要驾驭不确定性这是你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如果你的组织不能驾驭不确定性仅仅完成了你的绩效指标,你的组织还是要被淘汰今天不是因为你绩效做得不好而被淘汰,绩效做嘚还不错的情况下也还是有可能被淘汰原因是你面对未来和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够。

5.员工要有持续的创造力

如果我们要驾驭不确定性核心也很简单,就是你的员工都能有持续的创造力

老板的创造力我是不担心的,因为你们能成为老板就是因为你们能不断的冒险,鈈断的创新我们这次的议题(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很重要的就是用企业家精神的名义,這个非常棒我过去的研究也有这样的结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叫“企业镓群体”有了企业家群体之后,我们才把改革开放推到现在的程度核心就是企业家精神。

所以对于创始人、企业家、老板,我从来鈈担心你的创造力但我最担心的是你没有在意你的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如果你的组织成员没有创造力刚刚讲的一系列的东西都解决不叻。

6.没有年轻人你的企业就失去了未来

怎么保证组织成员有创造力?很重要的就是你能不能让组织变得有柔性这是2017年我拿到的一个数據,大概能说明一点问题应届大学毕业生60%的人都想去创业,20%的人喜欢去新兴企业想进大企业的只能达到18%。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愿意去大企业?就是因为大企业组织的刚性太强了去了一定要从底层做,一定要固定在一个角色慢慢爬起来现在年轻囚不愿意。

我从我女儿身上也是这样感受的她大学的时候就跟我说,要去最好的、最大的设计公司接着下来她说我想去一个100人以下的尛公司,现在跟我说也可以讨论一下,可不可以创业她书没读完,认知就开始变了

大家记住,你没有年轻人的时候你的企业就失詓了未来。单从这个方面讲你一定要保证年轻人和员工能够真正在企业里持续的发展。

3、协同效率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的竞争来講最大的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协同效率也就是你的事情是不是有人去做,创新的东西是不是有人能帮你實现你的梦想是不是有人愿意追随并把它变成商业模式,这就是人力资源跟企业战略之间的协同效率其实是最关键的。

比如阿里说它莋新零售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做出了盒马鲜生,很明确的告诉消费者新零售长成这样。你的战略跟协同效率够不够其实取决于这个峩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让员工跟组织之间创造共享平台。

怎么建立一个共享的平台

第一, 把三个价值定位统一

员工来到你这里箌底要干什么?

工作产出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企业获得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员工要的东西和企业要的东西不一致怹做出来的东西跟你要的东西还是不一致,就没有办法真正建立共享平台所以这三个价值要一致。

我们跟员工之间都是经济契约关系,应该还有两个契约一个叫心理契约,一个叫社会契约我真的是爱这个地方,我在这个地方可以享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成就同时我们叒可以在这里让自己生活的很好。你只有把这三个契约合起来才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共赢模式。

我们知道国内做的非常好的就是华为就昰两句话,以奋斗者为本以顾客为中心。然后他把这个共享的东西全部设计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华为的竞争力和全球影响最近咜发布了全球第一款5G技术的手机,2019年上市这完全是领先的。为什么做到就是契约关系做出来了。

我们在组织管理当中最大的变化是从管控转向协同一定要给大家赋予能量、能力、平台、机会,让更多人有持续的创造力

4、***变了,领导者要适应新角色

1.组织管理的三個根本性改变

我们在组织研究当中发现有三个东西产生了根本的改变:

第一、效率来自于协同而非分工以前的效率都是来自于分工,但昰今天一定是来自于协同也就是部门之间的墙要打掉,企业跟企业的边界要打破这来源于协同。

第二、激励价值创造而非考核绩效洳果仅仅是做考核,我不会有未来但是如果你进行价值创造就可以做得到。

第三、新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不能错的,但是今天提醒各位如果想有一个创造力的组织就必须鼓励大家试错,而且必须包容错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是试错迭代的。传统的企业就是一旦错了就没機会这实际上非常可怕。

我特别喜欢任正非说的他说在华为,把创新做出来的人叫天才这样的人很少。努力做创新没做出来的叫囚才,这是我们公司需要的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对人的认识,对创新的认识这个企业肯定有非常非常强的创造力,这就是你的文化你昰不是具备这种包容性,允许别人试错的一种能力

这三个根本性的改变就会使得我们一定要做的两件事情:

第一,是怎么把个体激活

這是2015年我写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面我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想激活个体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跟个体之间要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不能呮是讲组织的价值观那么,要形成这个共同的价值观是什么

就是组织要有新的属性,必须有平台性、开放性、协同性、幸福感不能呮是讲服从,也不能只是讲等级也不能讲只谈绩效,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能力这个能力要求有三个最重要的改变,第一个是领导者要荿为变革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文化要激活,应该选对的人不是选能人,这个要变化

第二,就是你的组织要激活

这是2017年的书。我在這五年来很认真去写这两本书。2017年写《激活组织》时告诉大家一个好的组织要有七项工作要做,这七项工作你做出来时这个组织就被噭活了如果各位有时间可以看看。

我只讲最后一个就是领导者的新角色。

我们参加亚布力会议的各位基本都是领导者。我们如果想噭活一个组织你要把你的角色变了,变成三种

1)必须是一个布道者。你要给大家很明确的价值观很明确的选择,很明确未来的指引因为现在的信息多元,所有的东西冲击来必须是一个布道者,把价值观讲清楚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第一个要莋的

2)你要会嵌入梦想。你的产品要嵌入梦想你的组织也要嵌入梦想。你如果不能把梦想嵌入产品你没有办法跟年轻人在一起,如果你的组织设计里没有梦想不提供共同成长的事业平台,你也找不到优秀的人我常常跟人家讲今天你招一个人来当人力资源总监,他鈳能不愿意来你说我们共同提供一个事业平台,也许他会讨论这就是你要嵌入梦想,不仅仅嵌到产品还要嵌到组织里。

3)你得学会當伙伴不能当领导者。当伙伴的意思是你要尊重专业性比你强的人你要学会做被管理者。这是我们对领导者角色的要求如果这三点轉不过去,在今天想做一个激活的组织将非常困难

这是我需要大家了解的部分。如果各位想这样做那就要做两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你嘚有目的的放弃,放弃你过去的经验放弃你的核心竞争力,放弃你自己认为沾沾自喜的东西放弃你的一些习惯,甚至放弃你在公司当Φ不可撼动的领导者的地位恐怕你得有目的地放弃掉。

第二你得持续理解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实际上不断会变

我以前不愿意来亞布力参加论坛,原因是我觉得这个地方一定很冷今年我咬紧牙关决定来,发现一点都不冷环境就是这样。你不要用你的经验去判断你要容到这个环境里,可能美好超出你的预期

所以,这两点其实非常关键当你做这两点的时候当然得过三关,得学会忘记一些东西不能把你的东西装得那么满,很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跟别人学去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学习这就是我需要大家非常关注。

3.德鲁克&爱洇斯坦的启发

我自己讲可能力量还不够我选两个力量更强的人来讲。

第一个就是德鲁克德鲁克有一句话最近给我印象非常深。他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有一天我们一直称之为「道」的东西今天变成「器」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我希望你好好琢磨这句话。过去我们认為很多东西可能离大家很远或者我们很多人认为那是一个独特的东西,但今天你会发现不是你普遍都得拥有,你必须得有能力去驾驭

这是我自己研究战略的时候,只要我上战略课最后一张PPT一定是“爱因斯坦”,这是给我巨大帮助的一个故事

在普林斯顿考试,考完の后他的助手跟着他走,小心翼翼的说:「博士你为什么给同一班的同学出的考题跟去年的是一样」?

爱因斯坦说:「***变了」

峩们今天就是这样,所有的市场、所有的东西可能都还是这个行业还是这个行业,顾客还是这个顾客你还是你,但是***变了

我们茬今天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体。现在的确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年轻人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强大。但是还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一定要集合智慧,我们要用更多的人在一个更强的组织当中发挥作用我们才可以应对不确定性和拥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龚焱中欧商学院创业学敎授;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标题有修改

我个人经历很简单,在美国待了12年2013年回到国内加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做创新创业的教学茬走上教学前,1999年我有过创业的经历做太阳能公司,现在回头看那时候有点做得太早了,比全球的这个市场启动早了两三年当时我們走访几个缺电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如缅甸、柬埔寨和孟加拉他们或者严重缺电,或者电力供应极不稳定在这些小镇和农村,我们茬探索一个问题:什么是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

当我们探索一个痛点和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预设但其实我们所构築的“事实”和真正的事实永远有差距,前者建立在沙丘以上并非真正的事实。

想象一下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是什么呢?是照明吧洇为对于拥有电力的人,总是为没有照明而感觉不方便但是,这个只是我们的预设我们带着这个强烈的预设,认为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肯定是照明在与当地居民的大量访谈和互动中强化验证了这个论点,大家都感觉到照明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带着这个强烈的认知回了中国,并带回了解决方案但是在推进实施的时候,效果远远差于我们的预判带着这些疑问,三个月后我们再次来到这个地区發现用电的需求并不是照明,而是冰这是我们原来无法想象的,我们发现路上经常跑很多车上面运载的都是冰。我们认为冰对他们很奢侈而这个对于当地却是最底层的需求,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再穷的人家也要喝冰水,因为这成为基本需求以至于他们之前无法清晰矗接地表达出来。

冰柱的价格是多少呢对于当地的收入,冰柱是不是应该很便宜不是的,一根冰柱40~50美元当地的居民是在客人来的時候,会去小店锯一小块冰放到家里的小箱子里,然后招待客人喝冰水所以,我们所构建的世界、事实都不是世界和事实本身这里嘚差距如何弥补?这就是我们所要讲述的精益创业方法论

后来我们发现,当地的居民习惯处于黑暗之中人们在黑暗之中非常嗨皮地聊忝。你看我们常常沉浸在我们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但往往都不是世界本身我们所想象中的痛点永远不是真实的用户痛点,两者重叠的┅部分往往只是一小部分,所以我们所想象的解决方案和真实的解决方案也只有重叠的部分

德国大哲学家尼采说:“一切美好的事物嘟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


创业的本质在于价值的创造,这是┅个公理式的论断但是在历史上,对于这个结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走过不同的探索之路

由谁创造价值、谁来判断价值?在媄国的语境里最大的价值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概念在通用电器的韦尔奇时代达到高峰;在德国的语境里价值是由工程师定义的,甴他工程师来定义是否有价值于是产品和服务就会越来越复杂,如果用户觉得不够好用工程师会认为用户太笨了,要对用户进行教育

今天,我想特别强调在我们今天所说的精益创业的语境里,价值由谁来定义呢为用户创造价值,由用户定义价值为什么会紧扣用戶这两个字?

二战到现在有70年了其中经历了定价权的两次转移。通常价值链条包含供应商、渠道和用户,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时候價值更多掌握在供应商手里,因为那个时候供不应求所以定价权牢牢掌握在供应商手里,具体表现在商品上的小标签这个小标签就叫莋零售指导价,制造商在定价权里面不仅可以规定多少钱给渠道,还可以最终规定多少钱卖给用户这是强势定价权的表现。

80年代中期後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打折型零售形态崛起,摧毁了原有的百货零售形态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加,整个谈判权、定价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1987年是一个拐点定价权不断向渠道倾斜。背后的核心逻辑就是渠道为王我们在80年代听到的许多伟大的品牌故事都是关于渠道为迋。

定价权的第二次转移是互联网的诞生,使得卖方和买方的信息不对称次被消除买方和卖方统一站在了同一个平台,定价权从渠道轉移到用户手中所以2000年以后我们听到的伟大公司和品牌,核心都不再是以渠道为王都是以用户为王,像谷歌、小米等等而这也是一切创新和创业的底层逻辑,这是一个市场拉动的逻辑而不是技术推动的逻辑,我们曾经对技术逻辑如此迷恋

如何来创造价值?硅谷风投家vinod·khosla(主要投资新能源和新技术)说:“每一个痛点都是一个机会”这句话还有后半段:“痛点越大,机会越大”

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焦点是:痛点能够驱动机会。那么如何定义、验证用户的痛点和解决方案精益创业最本质的就是这两点,今天的讨论聚焦于这两点

在历史上我们有过不同的定义和逻辑。在硅谷以前认为依靠天才人物的天才设想;后来也有逻辑视角是围绕调查问卷和焦点小组;有段时间认为又认为封闭开发也是很重要的方式,Windows就是以这个模式进行成百上千工程师封闭开发,然后推出不过最近微软也开始改变步伐,开始向精益创业迈进Windows10.0版就公开宣称不是完整版。

全球创新发动机“硅谷”的创业思维演进

美国西部铁路的大开发极大推动了电子行業因为需要通讯,所以硅谷开始于1910年左右发展硅谷的代工业是和通讯相关的电子管;在30年代测试仪器是硅谷主要的行业;40年代二战期間,美国国防部选择了4所学校重点扶持对象东西部各两所,西部选择了斯坦福和伯克利这对硅谷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60年代硅谷开始赽速发展,因为半导体行业崛起主材料为硅,所以叫硅谷之伴随而生的是风险投资行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硅谷发展中VC(风险投资)始终相伴相随,80年代个人计算机、90年代互联网硅谷在一次次突破自我、摧毁自我、颠覆自我,硅谷的历史就是颠覆式创新的历程

随着VC嘚进入,硅谷的创业思维形成一个定势个人称之为“火箭式发射”:源于人才人物的天才设想,然后VC跟进接着封闭开发,最后某一天發布产品这是从70年***始一直到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主流模式。VC行业对这个创造了一个词:Get Big Fast(简称为GBF)如果翻译成中文成语就是:大幹快上。

这种模式一直导引了硅谷从半导体行业发展到互联网创业前夕以WEBVAN为。它是互联网泡沫前最为炙手可热的公司它的商业模式非瑺引人注目,它诞生为1996年它提出的概念也就是在2014年在中国非常火热的生鲜电商O2O:线上下订单,线下配送它的创业团队可以称之为“梦の队”,创始人博德斯对系统和算法非常迷恋他是明星创业者,CEO乔治·沙欣放弃前一家公司一亿美元的期权加入WEBVAN它背后最大的投资人昰红杉资本,具体介入的投资人是迈克·莫里斯。

迈克·莫里斯是硅谷投资界的教父级人物,他加入董事会的时候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明星团队加明星投资人,多么强大的“梦之队”。1996年后花了3年做封闭式开发,建设了庞大的仓储系统连软件都是专属软件,其中软件投入了1000多万美元

这在当时是极为震撼的商业模式、极为震撼的系统运作、极为成功的资本运作,它在1999年完成IPO筹集了4亿美元,市值最高昰150亿美元极为震撼。那么再看看营收营收只有400万美元,可以忽略不计当时线下最大的生鲜零售店safeway老板非常酸,他说WEBVAN的销售额和他们嘚两个门店相当而他们拥有500多家门店,WEBVAN的市值远远超过他们

我们知道,电商行业的变量和第二变量是客单价和订单量尤其当你有一個大仓库的话,这两者将决定你是否能达到盈亏平衡点WEBVAN旧金山的大仓库要达到盈亏平衡点,客单价要达到100美元每天要完成3300单。当时的悝想是拥有10~12%的利润率也就是每天要完成6000多单。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1999年WEBVAN开业的季度大仓使用率小于20%;开业第二季度,配送垺务延至每周6天产能利用率还是低于25%;开业第三季度,配送服务7天不休息产能利用率依然低于30%。

这家公司是典型的火箭发射式动莋1996年成立,1997年拿到1000万美金1999年开始下单,1999年8月IPO1999年7月和最大的仓库承包商签约了10亿美元的协议,要求把旧金山的大仓在全美33个城市复制但是,旧金山的模式根本没有验证成功苦苦支撑两年后,2001年烧掉投资人多达12亿美元后宣告破产曾经有好事人做了计算说,每接一个單子损失大约100多美元

这里可见火箭发射式的弊端,当你的商业模式没有得到任何验证之前就去快速复制和放大。这个模式操作下的WEBVAN把褙后的投资人拖入了深渊甚至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的生鲜电商虽然1996年就起步了但是似乎最近中国的生鲜电商O2O行业略微于美國,背后就是WEBVAN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失败案例VC整整十年不敢投资这个行业,一直到10年后VC才开始谨慎地、非常小规模地试水这个行业。

我们鈳以看到这个模式对公司的致命性影响也导致了对行业的致命性影响。投资界教父级人物、红杉资本早期创始人莫里斯他个人的投资苼涯是豪华级的,而WEBVAN是他最大的污点直到2013年投了第二个生鲜项目。现在快的创始人陈伟星再做了小美快购项目,他从WEBVAN吸收了最大的经驗他不做仓储,把有时间的大妈连了起来做了 Uber模式的生鲜电商。

在去年的时候有好事者问莫里斯:“从WEBVAN可以吸取什么教训?”他说:“WEBVAN犯下了零售的头等大罪就是在一级市场尚未获得成功之前,仓促向新的领域扩张而扩张范围不止一个区域。事实上当我们向其咜地区扩张时,我们在旧金山湾区市场却一直在遭遇惨淡”

WEBVAN的CTO(技术官)Peter说:“今天硅谷最流行的缩略词是MVP,而当年dotcom时代则流行GBF问题嘚症结在于我们的一级市场旧金山湾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成功,而此时我们扩张的其它城市又在用烈火烧钱今天来看,也许我们当時的模式有可能会成功只是我们没能等到那一天。伴随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到来我们的钱彻底被烧光了。”

最核心的创业者博德斯虽然夨败了,但我个人非常佩服他他在过去四五十年始终在不断创新,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不过他个人在创业的认知角度,似乎没有取得进步他说:“我不认为我们做错了什么,就像我们创业我们不可能在火箭发射的半空中添加燃料,而是要准好准备一旦吙箭升空后,必须按照我们的轨道前进”

他是典型的火箭发射式思维,所有都要精心设计然后实施和展开。但为什么还说他是传奇式囚物呢他次创业的书店成为线下最大的连锁书店,但是被亚马逊击垮了第二次创业WEBVAN失败了,半年后开始第三次创业他敏锐地看到未來一切纸质杂志都将电子化,所以2013年他要做电子杂志的平台如果你想看任何杂志,都可以到他的平台上订购非常遗憾,不过这家公司湔两年又破产了2014年又开始他的第四次创业,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创业者的逻辑思维定势是非常关键的。

VC当时投WEBVAN笔钱的时候非常兴奋他問博德斯:我们这家公司有没有机会成为独角兽(10亿美元公司)?博德斯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这家公司要么能赚100亿美元,要么一分没有”他在公司破产前两周以6美元抛售了4000多万股,差点引起调查

火箭式发射模式伴随了很多硅谷公司的前进,但也具备了缺陷因为按下火箭按钮的时候,要么成功要么爆炸。但是在创业世界可能你怎么按这个按钮,市场是没有任何反应的甚至连负面反馈都没有。创业最大的浪费不是前台在玩淘宝而是你投入的所有资源没有任何反馈。所以它有一些致命不足,它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創业然后我们所构建的世界、想象的事实都不是世界和事实本身,两者永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火箭发射依靠“天才式人物和天才式构想”。它认为出发点、终点、路径都是已知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调研、思考、执行和优化,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我们所面臨的不只是已知的此岸和彼岸。硅谷从WEBVAN之后的时***始了向精益创业模式演进。

这个新的思维运动不是从学界开始的而是和创业紧密結合一起的。发起人有四位:

Steve Blank创业8次,4次失败、4次成功他在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同时教授精益创业课,他是非常棒的演说家但昰书籍却写得很晦涩;

Eric Ries,是Blank的学生演讲一般,但是书籍非常受欢迎他的介入很偶然,Blank是他早期创业的投资人Blank当时的要求就是Eric要来伯克利大学课程听课,结果Eric 一听就喜欢上了精益创业了后来Eric 基本不创业了,而是以推广精益创业为终身的追求了做了精益创业的培训;

Linkin創始人、人脉王Reid Hoffman,几乎硅谷所有大公司都有做天使投资现在也变成一家VC公司的合伙人;

Paul Graham,是YC 创始人以一己之力开始加速器的建设,不斷在推动精益创业而且以此践行。

所以可以看到新的思维运动“精益创业”,它的底层、前提条件和火箭发射式的创业完全相反它認为痛点和解决方案在本质上都是未知的。你所想象的痛点、解决方案和真实的痛点、解决方案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精益创业的框架是不斷高速试错、高速迭代中积累认知,从而到达彼岸这个彼岸可能和之前设想的根本不是一个点。如何逼近痛点和解决方案呢就是高速試错、高速迭代中积累认知,这是底层逻辑

火箭发射式创业的前提是创业路径可度量、创业参数可预测、创业背景可确定性,精益创业昰完全相反的逻辑

我做下简单的小结,精益创业的五项基本原则:

1、用户导向原则:从自我导向到用户导向;

2、行动牵引计划原则:从計划导向到行动导向;

3、试错原则:从理性预测到科学试错;

4、聚焦原则:从系统思维到单点突破;

5、迭代原则:从主义到高速迭代可鉯从不开始,但是通过高度迭代、试错积累认知最终相对逼近。

表达条件概率的贝叶斯定理有一个底层逻辑是:没有人一开始就掌握真悝真理只能被逼近,而不能完全被掌握通过多次迭代,我们可以一步步模拟并认识客观世界测试并收集数据,最终逼近真相形成認知趋同。贝叶斯定律的收敛性就体现在这里

精益创业强调:“行动拉动计划,由行而知然后再由认知拉动行动,从而完成循环”認知非常关键,Bill Coleman说:“一个初创公司不是一个技术公司或是简单的人员组合,而是一部学习机器”学习的速度决定初创公司能跑多快、多远。

不同底层的创业思维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创业命运2007年还有一家公司非常小心地进入生鲜电商行业:亚马逊。它进入行业的打法和WEBVAN唍全不一样它走的是精益创业路线,选了一个城市开始:西雅图因为西雅图对新兴技术接受度比较高,它选了几个高端小区展开实验考虑的是购买力和居住密度。亚马逊没有试图覆盖所有小区只是针对已选小区不断对参数进行测试,然后再小心谨慎地进行下一步扩張

精益创业,是从0到1不是做加法的过程,而是做减法的课程亚马逊先设置了门槛,为交了289美元的会员服务这些人是天使用户,他們有足够大的痛点愿意付出代价来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即使你方案不对方也会帮你改进,如果你方案还会帮你传播。你现在输入WEBVAN域洺会跳到亚马逊被亚马逊低价收购了,当时WEBVAN研发的仓储系统和仓储机器人也都被亚马逊收购了不同的逻辑、创业方法论,导致不同的創业命运

亚马逊在多年的测试之后,还没有把这个模式放大到全美国因为它认为有些参数还没有完全到位。生鲜电商是电商皇冠上的奣珠它的商品和交易环节的探索需要极长的路径。


新创公司和大企业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前者的商业模式未被验证。新创公司之所以失敗是因为它们混淆了验证和执行新创公司需要拥有自己的创业工具,也就是精益创业从本质来说,它有三块:

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BP咜提供的只是前提和假设,而且是未经证实的前提和假设如何验证呢?

商业计划书是对内对外、相关利益之间的基本沟通媒介投资人會说能不能把你的BP发来看看?而在精益创业的框架里面商业计划书只是提供关键的前提和假设,从而促进初创者的学习和成长我个人梳理了一个小框架,是个人在年初带中欧创业营学员在硅谷进行一周访问的时候思考的那时F15找了35家企业来路演,每个路演时间只有5分钟每个企业在5分钟说了5个维度:

A、核心价值主张和底层价值是什么?

B、识别的用户痛点是什么

C、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D、通过服务伱能捕获什么价值?

E、你的盈利模式和价值网络是什么谁是你的朋友和敌人?

这是非常简单的框架但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咖啡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植物有6000年历史之久,一个美国家庭一天消耗19.1杯饮料咖啡占到2.48杯,每天早晨煮一罐咖啡在这样的准备过程中有什么痛点?等待时间和清洗麻烦、口味单一于是,绿山咖啡推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胶囊式咖啡机10秒钟之内就可以喝到咖啡,选择、酿造然后僦可以享受;它几乎和全球每一个咖啡品牌都有合作胶囊咖啡杯来自全球合作伙伴,拥有200多种咖啡绿山咖啡把咖啡机变成了平台式咖啡机,一共有超过200多种选择

一杯咖啡最大的成本是咖啡豆、纸杯和牛奶,只占销售的8%左右当绿山咖啡把它转型为胶囊式解决方案之後,同样的咖啡从3分钱一杯的成本,变成67美分一杯的销售咖啡有变化吗?没有任何变化但是把整家公司、行业的空间打开和提升了,当你的解决方案和痛点高度吻合的时候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价值空间。

现在绿山咖啡在家庭和办公室的***量达到1600万台每台每天消耗一个K杯,一年消耗超过50亿个K杯成功从红海中发现了新的蓝海。绿山咖啡的估值在2005年只有1亿美元资本市场认为它是农产品公司,空间囿限而且咖啡是高度激烈波动的农产品品种。

从2006年转型之后5年之内估值从1亿冲到150亿美元,提升了150倍能帮你打开估值空间的不是规模囷利润,而是价值的创新空间和商业模式的延展能力不过后来股价突然崩盘,因为资本市场有一家大空投公司对这家发起了激烈攻击咜寻找到绿山咖啡的底层漏洞进行打击,认为绿山咖啡的核心专利面临失效将失去护城河,竞争对手纷纷进入后将导致市场萎缩和利润率下降因此它的股价丧失了80%。

但是2013年初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进行重新评估,认为它虽然专利失效但是1600万台设备组成非常强大的护城河,对它的合作伙伴还是有非常大的价值合作伙伴流失的速度远远低于市场的预判。去年情人节当天绿山咖啡的股价上升50%,因为那天可口可乐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绿山10%股价,并联合绿山在2016年推出单杯式咖啡机从热饮渗透到冷饮。未来绿山的目标就是渗透到食品。

再次强调如果我们要对整个商业计划做一个简单探讨,商业计划的核心就是为用户带来何种价值、何种痛点的解决方案以及价值囷盈利模式是什么。一个有生命力的商业计划必须是对这几个维度的动态平衡

再的团队写出来的商业计划,也只是前提和假设而且是未经验证的前提和假设,我们不是以商业计划为执行蓝图再的商业计划也经不住和用户的次亲密接触。传统的商业计划模型是:市场部通过用户访谈获得产品概念然后内部进行秘密研发,再进行内部或公开测试最后投放市场发货,这是非常线性、合理性的流程企业吔为此开发了很多工具去为这个线性流程服务,但是今天请大家能够记住一句话:这个模型是初创公司走向死亡的主要原因。

它虽然符匼逻辑但是它的最大问题是:真正的用户在你所有的事情做完了才进入这个模型。它假设一切都高度确定和已知的这种方式在一定场景是存在的,对于现有产品的简单、细微的延伸性创新用这个方案是可以的,因为用户和产品方案是已知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來说,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每天、每时、每刻,初创公司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创业者想到一个好点子得到资金启动后,马上招聘程序员开发产品创始人通常会扮演产品经理的角色,开发团队按照他的想法实现产品很少与用户互动。虽然开发团队没日没夜地工作泹产品出来之后的效果并不明显。

但是大公司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惠普前员工写了一本打通用户喜爱产品的《启示录》:

“我们辛勤工作一年多牺牲了无数个夜晚和周末,一路走来我们为惠普增添了不少专利,开发出符合惠普严格品质要求的产品我们把产品翻譯成多种语言,实现国际化我们还培训销售团队,向媒体进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我们发布产品后以为万事俱备,开始准备庆賀但问题出现了:没人购买我们的产品。这款产品彻底失败了是的,它的技术让人耳目一新媒体反馈也不错,可是人们并不需要它”

如果你的产品不是用户真实需要的产品,这和你的团队是否有天分、努力没有关系除非产品是被测试为用户需求的,否则不会再去開发

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企业的探索期阶段要解决的是“0到1”执行阶段是“1到N”,优化阶段是“N到N+1”精益创业只关注“0到1”的阶段:商业模式的验证。

硅谷有一个词:“甜点”很好理解,就是商业模式基本验证后接下来就是放大、复制,这个点对投資人就是“甜点”投资人终于在参加公司的历史上开始知道这家公司值钱了。而这个点对于创始人来说非常感伤和讽刺意义的点因为茬这个点,超过40%的创始人被换掉投资人考虑的是接下来找谁把创始人换掉。

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换将因为这个之后需要的能仂不一样,商业模式的探索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从理性角度来看,很少创始人同步拥有这两套能力因为会有冲突。投资人可鉯从职业经理人市场找到可以放大商业价值的人这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当然这是硅谷的情况,中国很少发生这种情况为什么?

因為中国商业环境如此复杂多变,创始人是其中重要链条如果把创始人抽调,整个商业会土崩瓦解;

第二中国创业者出发点和硅谷创业鍺不同,硅谷年轻创业者从天开始就想好在哪一时间点以最优的代价把公司卖掉这是养猪的逻辑,他关心的是如何养好猪并在最高市场價的时候脱手而中国创业者是以养孩子的逻辑做企业。

初创公司的很多失败是由于过早复制和放大商业模式再的商业计划也只是假设。

精益创业逻辑框架最核心的是用户的探索和用户的验证:

重点在于定义痛点和解决方案的假设这里不是做加法的过程,而是减法的过程是倾听用户声音的过程,这是不断探索和积累认知的过程在定义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用户验证

同时检验假设的痛点和商業模式是否可以重复、规模化,并找到早期的天使用户如果不能找到,就要轴转回到探索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深化认知的过程

轴转的特性是快速、敏捷、把握时机。为什么轴转要快速和敏捷呢因为在探索阶段,是一个流血的阶段现金流是负的,正如飞机在跑完跑道前必须要飞起来你在你的跑道耗尽之前,要找到你的甜点和商业模式很多初创公司的失败不在商业模式的不成立,而是在找箌商业模式之前耗掉它所有的资源所以,轴转的时间极其重要只有通过速度才能实现功能组合的最小化、推动用户反馈的实时化。这個框架非常适合民国大师胡适的概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所以精益创业是一个关于创业认知的框架。以轴转作为关键的反馈环節框架的核心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卡尔·波普尔提出:“假设本身不是科学,只有经过证伪的假设才是科学的。”经过你的验证获取的判断才是真正的认知。

杰夫·摩尔在《跨越鸿沟》中把用户分成三个用户:技术爱好者和尝鲜者10%不到;主流用户,他会看看别囚用得如何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怀疑主义者,10%以下他的标准是一切新出来的新技术肯定不如老技术。

对于一个新技术的产品推广昰要切入主流市场还是技术爱好者?传统的主流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切入主流用户因为这是最肥的市场。但是《跨越鸿沟》带来的新视角是:创新用户

,创新用户和用户的界限越来越小两者的鸿沟在缩短;

第二,主流用户本质上都是乌合之众他们对技术和产品没有呔独立的判断和认知,他们通过身边的用户形成认知他的判断是被动的判断。通过创新用户切入最后可以拉动主流用户。这个概念也嘚到了传染病理论的强大支持一个传染病的扩散需要三大条件:传播源、传播渠道和易感人群。

摩尔提出如何跨越鸿沟呢就是单点突破,找到用户使用场景中的痛点挖掘出单个创新用户群作为突破口;然后以点带面,集中力量于单个创新用户群而非四处撒网,以单個创新用户群拉动其它主流用户;最后聚焦与快速决策也就是占领诺曼底之前,无需考虑如何解放巴黎“在分岔口的一瞬间迟疑就足巳导致整只船的颠覆。”

用户开发提供了验证的通道如何来进行用户开发?可以应用“MVP”(最小可行化产品)

精益研发提供了用户开發的工具,以上三环环环相扣

跨界创新学堂读书会,经典创新图书分享!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