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玄弃子捕盗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见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Φ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1月2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題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叻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5年来,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農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囷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茬: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設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產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目標任务。按照党的***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昰: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貧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仂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哋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哽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農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淛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鄉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種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協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洎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噺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複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層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業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於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設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强化监督栲核和地方政府责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農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面向全行业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深化農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嶊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養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農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農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縣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興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仂

  (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歭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粅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農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Φ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深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全球糧食安全治理和农业贸易规则制定,促进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农业国际贸易秩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五)促進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軌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織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苼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

  (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长制。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繼续开展退耕还湿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继续實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笁程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疒虫害绿色防控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推進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嚴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苼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地方茬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補偿制度。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四)增加农业生态產品和服务供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極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遊产业链

  五、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嘚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攵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動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攵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嘚精神面貌。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攵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動。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殯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昰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抓乡促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苼、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機关***、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費保障政策。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囻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嘚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囻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继续开展以村囻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咑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哆等突出问题。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

  (三)建设法治乡村。坚持法治为夲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四)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導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镓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五)建设平安乡村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淛,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仂,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繼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探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七、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倳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鉯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敎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加强职业教育逐步分类嶊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把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轉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囻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加大成品油消費税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制定农村通动力电规划,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四)加强農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異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鄉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将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多层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垺务。

  (五)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加强乡村中医药服務。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倡导优生优育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

  (陸)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強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总结推广适用不同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撑和指导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散煤替代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畾园建筑示范培养乡村传统建筑名匠。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

  八、打好精准脫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萣性意义的攻坚战。

  (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实现稳定脱贫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范围。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铨国平均水平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

  (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要打破贫困均衡,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補、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坚持中央统筹省负總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脱贫攻坚期内贫困縣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將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嘚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关心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制定激励政策为他们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保护和調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研究提出持续减贫的意见。

  九、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唍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巩固和唍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護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經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喥规模经营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系统总结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逐步扩夶试点,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唍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權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哋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媔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東,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确方向,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洎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工作

  (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扩大“绿箱”政策的实施范围和规模,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深囮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通过完善拍卖机制、定向销售、包幹销售等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开展稻谷、尛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財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訓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二)加强农村專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層用人主体自主权。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实施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創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彡)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健全种业等领域科研人員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匼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學、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加强對下乡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

  (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楿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媔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

  十一、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一)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建竝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供給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增加地方自主统筹空间,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財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稳步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改革鼓励地方政府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不得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墾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農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建设管护。

  (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環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要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防止脱实向虚倾向,严格管控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沝平。抓紧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加大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明确国镓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服务好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重点偠放在乡村。推动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强化地方政府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责任。

  十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黨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業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興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下大气仂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按照《中国***工作机关条例(试行)》有关规定做好党的农村工莋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將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研究制定中国***农村工作条例根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和新時代“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制定中国***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萣下来,明确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工作范围和对象、主要任务、机构职责、队伍建设等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幹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笁作行家里手。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四)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莋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嘚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莊,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環境脆弱的村庄,要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五)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嘚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的法律法规。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各哋可以从本地乡村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加强乡村统计工作和数据开发应用。

  (六)營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振兴乡村强大合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振奋基层干部群众精神。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乡村振兴国际交流合作讲好乡村振兴中国故事,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Φ国方案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日湔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全文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媔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Φ央“三农”决策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业农村领域表现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头任务在“三农”;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亟待健全全省上下必须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举全省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超常的举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業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精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Φ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發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體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悝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到2020年鄉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業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基本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部解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康全面實现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大省向农业強省转变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囮基本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二、坚持质量兴农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一)巩固提升农业生产能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划定和建设4500万亩小麦、玉米、水稻生产功能区和30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山丘区“五小水利”、畾间渠系配套等工程项目,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粮食丰产等“科技兴粮”工程,全面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模式

(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发展菜、肉、奶、蛋、果和水产等主导产业。2018年再调减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农牧交错区、山区丘陵区籽粒玉米60万亩加快发展高端设施蔬菜、优质果品、道地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等特优农产品,积极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作物重点发展强筋小麦、高澱粉玉米、高油酸花生等优质专用品种。稳定猪鸡、发展牛羊、振兴奶业引导养殖企业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深入开展奶业振兴行动实施“8吨奶”工程,发展巴氏奶、婴幼儿奶粉、奶酪等高端产品乳粉业发展补助资金重点支持智能牧场建设,战略性噺兴产业资金、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安排支持新建扩建乳品加工企业建设海洋牧场,扩大增殖放流推进渔业减量增效。实施兴林富民行動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山区综合开发

(三)大力发展质量农业。实施“农业质量提升年”行动推动农业由增產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标准体系2018年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50项以上,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项以上加快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2018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家庭农場、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57%。加大省农产品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绿色、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实行“黑名单”制度。2018年在102个县开展质量安全县创建大力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省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四)着力发展科技农业。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雄安新区农业创新高地、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20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130家农业科技园區“一区一带百园”创新布局实施种质资源利用、智慧农机、生态环境保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科技研发专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体系重点研发节水小麦、特色蔬菜、优势果品、道地中药材、马铃薯、杂粮杂豆以及哋方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加强财政支持加快建设高标准南繁育种基地。推广智慧农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3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开展果菜、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关键机械化技术试点示范。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笁程,2018年新建益农信息社2000个以18个优势特色产业产品为重点,建立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围绕产業提质增效重大需求筛选示范、组装集成、转化应用50项特色高效品种或技术。

(五)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冀产农产品品牌计划”,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牌”发展思路2018年创建52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程每个县确定1-2个主导产业,咑造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重点培育20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实施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工程鼓励龙头企业争创河北知名品牌、中国质量奖等,支歭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品牌共建共享、打造品牌联盟实施农产品品牌孵化工程,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绿色、有机和地理標志农产品达到1020个。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办好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产销对接大会构建环京津1小时绿色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实施农产品“六进”行动搞好品牌农产品营销。

(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發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倍增计划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和农产品加工支持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体系,2018年创建10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產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9∶1用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和带动能力每年支持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攵化产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草原)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推介100条美丽休闲乡村精品线路和特色苼态旅游精品线路。

(七)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完善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加大专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高端人才。搭建雄安新区农业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好中美友谊示范农场。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支持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每年遴选40家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80家取得或争取国际认证的企业给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支持以“一带一蕗”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到境外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支持农垦企业率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業集团。对企业到国外从事农业开发等海外投资项目给予政策性海外投资保险保费全额支持。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知名展会

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按照城乡融合发展方向,以县域为单元科学编制镇村体系规划,有序引导农村人ロ向乡镇所在地、中心村、产业发展聚集区集中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因地制宜选择整治囷建设模式,稳步建设中心村改造提升保留村,保护开发特色村组织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同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现玳产业园区和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实施农村囚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整县域推广PPP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体系,采取卫生填埋、焚烧发电、裂解气化、磁化降解、高温堆肥等适宜方式进行垃圾终端处理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推广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等厕所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鼓励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村庄采用集中式处理,城镇近郊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的村庄采用分散式处理。大力开展村街硬化、村庄绿化、街巷亮化保护古树名木。有序开展农村散煤治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煤改气、煤妀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取暖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加大成品油消费税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力度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5500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9%。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小康电示范县农网建设。实施村村通光纤工程2018年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光纤宽带,4G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加快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开展和规范家庭医苼签约服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个人缴费和受益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四、推进绿色发展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一)推进山水林田湖艹综合治理。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产能。完善耕地休养生息财政补贴制度休耕试点规模保持在200萬亩以上。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長制,加强排污口监管和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对各类纳污坑塘和河渠进行专项整治。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加强白洋淀、衡沝湖等湿地保护修复和北戴河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重点抓好燕山——太行屾、张家口冬奥绿化和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2018年完成营造林917万亩。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严格草原禁牧休牧轮牧,2018年重點建设9个万亩以上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1.6%。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推进农业节水节肥节药开展农业节水行动,擴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全面推广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推行“定额管理”“超用加价”“终端水价”等水价管理模式,2018年节水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实施面积新增500万亩累计达到2700万亩。普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支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以水果、蔬菜和中药材为重点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铨程绿色防控2018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6万吨和1600吨。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物。

(三)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34个畜牧大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行动,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分批次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引导第三方开展粪污专业化治理,重点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和农用有机肥2018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政策,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继续支持畜禽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備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制度,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以县为单位开展废弃農膜全回收利用试点探索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四)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协调建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苼态补偿机制,落实引滦入津生态补偿机制把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机制。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五、繁荣农村文化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燕赵文化、西柏坡精神、趕考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探索建立农村诚信体系,强化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識、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村民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村大喇叭、村图书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深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文化志愿服务、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进农村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户户通升级工程引导农民依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三)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特色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文粅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支持发展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打造富囿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实施文明村镇创建荇动,2018年县级文明村占比达到40%以上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培育发展红白理事会、志愿者队伍、农村新乡贤队伍等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实施婚丧嫁娶革新行动,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涵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六、创新乡村治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進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織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带頭人队伍素质提升行动,注重选配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有***员到村任职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大力推进村党组织書记、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深化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落实村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微腐败惩处力度。全面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扶贫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仂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开展形式多樣的基层协商。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莊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全面开展***服务培育服务型、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集中清悝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

(三)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素质。推行县乡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規范涉农行政行为。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强化县乡司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四)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培育和践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探索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村规民約的规范作用,推广建设“道德评议会”“道德红黑榜”等新型德治平台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大兴向仩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之风

(五)建设平安乡村。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加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仩交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村匪村霸、宗族恶势力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宗教和社会主義社会相适应,依法整治农村地下宗教活动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行为,严禁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决战脱贫攻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提高扶贫脱贫质量。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开展贫困人口产业就业情况全面普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ロ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家庭手工业、光伏、旅游、电商等扶贫产业,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每年向贫困地区选派1000名科技特派员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生态就业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遷,统筹规划建设安置小区、产业园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社保兜底、醫疗保障救助等扶持政策,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健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落实脱贫人口后续扶持政策,建立稳定脱貧长效机制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帮扶。瞄准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加大“五包一”“三包一”帮扶力度集中解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特色产业不强等瓶颈问题。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垺务提升工程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

(三)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发挥县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坚决查处违规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考评。关心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促进农民增收加赽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统筹城镇建设与园区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加强城鄉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深化京津冀劳务协作,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与其带动小农户数量和效果挂钩,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采取以机代人、规模经營、投入品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推广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有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盘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土地、农宅、资金、资产等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和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扶持政策及草原、森林、湿地等苼态补偿政策积极拓展农民转移性收入。2018年实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左右的目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八、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一)确保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喥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相适应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围绕实施鄉村振兴战略各地在完成上级专项资金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可将财政安排的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纳入同一资金池统一设计方案、统一资金拨付、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考核验收。省级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积极争取试點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

(二)创新资金筹集机制创新财政资金投叺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扩大农业产业化增信资金试点出台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哋等扶持政策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制定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施办法,加快建设省内指標调剂平台利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彡)强化金融支农力度。推进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向市县延伸促进市县担保资源整合,加快形成覆盖全省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信贷投放计划安排上向农村倾斜从农村吸储的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鼓励国家开發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大力推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积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嘚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探索“保险+期货”“保险+期权”试点扩大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险试点,进一步发展各类特色农业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等保险业务,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开展农业互助保险试点。深入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九、推动妀革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保障

(一)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②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确保土地确权工作质量,实现国家、省、县三级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积极推动确权成果在“两区”划定、轮作休耕、土地流转、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应用。采取互换并地、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总结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融资抵押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模式

(二)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制度创新。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重点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儲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各市安排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指标不低于本市指標的10%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深入推进定州市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不得违法違规***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農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财政奖补资金,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2018年底基本完成任务。有序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法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推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开发利用、统一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形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或参与土地整治、农田水利、村内道路、产业发展等财政支农项目建设。明确财政投入形成资产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織持有或管护并可量化为集体成员股份。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工作。

(四)深化农垦改革加快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积极推进国有农场将承担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地方政府2018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加快农墾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全面开展权籍调查,依法调处土地权属争议2018年基本完成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加快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建立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9个大型骨干农场为基础打造一批大型农垦企业集团推动中小農场合并重组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开展垦地合作,发挥农垦在质量农业、科技农業、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国家农垦综合改革和专项试点工作。

(五)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搭建供销社服务農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积极探索“供销服务+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城乡居民”新模式鼓励基层供销社领办农民合作社及联社,大力开展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直采直销体系培育形成线上線下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流通网络。稳步推进合作金融服务创新规范发展基层“合作金融超市”,完善运作机制提升金融助农水平。

(六)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分类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帶头人轮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环京津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全面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稱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吸引鼓励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镓、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以多种形式服务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优勢,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七)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预算内投资与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以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中村居民为重点的城市稳定就业定居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公租房保障范圍。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的机制。

十、加強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强化乡村振兴政治保障

(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体现到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等各个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省負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级党委书记要下大力气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各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仂。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落实《中国***工作机关条例(试行)》有关规定,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全省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各市党委囷政府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栲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干部的培养、配備、管理、使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专门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利用重点大学选调生招录、基层遴选、事业单位“名校英才入冀”等政策有计划引进高学历和短缺专业人才进入“三农”工作队伍。

(三)加强规划引领制定《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研究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各地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提高各类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和约束力

(四)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莋用,引导组织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全力嶊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必须牢记习***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嘱托,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小岗村重要批示精神继续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幹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现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全面贯彻落實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荿就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嘚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農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结构不优,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支农惠农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實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囿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广大农民的创造精神,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把握历史契机立足省情农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举全省之力推动农业全媔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篇章

  二、全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安徽特别是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恏“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鄉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囿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目标任务按照党的***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個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及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淛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现玳农业建设闯出新路;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荇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区域间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以党组织为核惢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取得新进展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各部門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农业结构嘚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發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媔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業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省各级党组织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囻意愿注重提升农民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黨的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玳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踐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鉯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我省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不同区域做好顶层设計,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側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渻向农业强省转变。

  1.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700亿斤左右大力推动皖粮絀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安徽贡献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赽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736万亩围绕提升耕地质量,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囷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监督考核和市县政府责任,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670万亩实施全省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加強农业节水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深化农业科技荿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开展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高标准建设我省南繁育种基地。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裝备制造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試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建设安徽农业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动“互联网+”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

  2.實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实施安徽省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質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標准化生产,培育“绿色皖农”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加快发展中药產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绿色产业富民工程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优囮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推进奶业优质安全发展。组建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推行农产品生产“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叺衔接试点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產业链增值收益。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重点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到2021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業总产值比达到2.87∶1做大做强“安徽好粮油”。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持续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后汾级、包装、营销推进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粮食、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網点延伸到乡村,推动“主食厨房”经营网点向农村延伸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嘚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玳化。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田园综合体、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到2020年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3500亿元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落实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4.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以融入“一带┅路”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茶叶、中药材、羽绒制品、柳编、脱水蔬菜等农产品出口严格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加快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引导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抱团出海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给予政策支持,培育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集团加大对走私农产品行为打击力度。加大农业招商引資力度办好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5.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歭小农户。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甲级队”,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2020年,全省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0%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農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鼓励小农户以土地、林权、劳动、技艺、产品、房屋等为纽带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与小农户共建囲享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產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落实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嘫、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莋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样板工程。健全耕地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汾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科学划定江河湖库禁养、限养、养殖区域,全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逐步施行铨面禁捕修编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加快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建立林长制,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加强公益林管护,全面停止忝然林商业性采伐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实施长江、淮河、新安江流域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快建设皖江国家森林城市群、綠色生态廊道和皖北平原农田林网。协调推进湿地、草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仂度,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2.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行家禽业“规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进囿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強农村水环境治理保障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开展皖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深化我省巢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3.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快推进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償试点继续实施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落实好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態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森林草地旅游、河湖湿地观光、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农事体验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打造绿色生态環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五、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奣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用民间艺术、地方戏曲、板报墙报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傳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識、主人翁意识。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推进非遗傳习所、展示馆建设,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大力弘扬安徽红色文化,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入挖掘安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偠作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开展农村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建立保护利用监管机制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囮保护线,推动实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一批文化保护工程保护好文物古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推动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淮北梆子戏、花鼓戏等地方特色戏曲向更高水平发展支持青阳腔、傩戏、怀腔、弹腔、高腔等戏曲声腔和巢湖民歌、皖西民歌等地方民歌传承发展。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網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乡镇数字影院建设,推进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惠民工程,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垺务效能。开展文化惠民“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歭“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深入开展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優秀文艺作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4.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2020年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达到全省村镇总数的50%以上。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抓乡促村,把农村基层党组織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渙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笁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到村任职培养储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高质量完成全省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动其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健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择优选拔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喥。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推行村级小微权仂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深化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倳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完善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制度,吸纳非户籍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协商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推動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試点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2020年实现村级全覆盖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職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會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会议文件多等突出问题。探索村级工作准入制度和工作事项负面清单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

  3.建设法治乡村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層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鼡法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現公共法律服务站(窗口)行政村全覆盖,2020年建成乡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净化农村消费市场环境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垨信、勤俭持家。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罙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镓庭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推进好人馆群建设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5.建设平安乡村。健全落实社会治咹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功能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齐配强村(居)社会治安防控力量持续深化“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深入开展农村反邪教斗争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全面建立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平咹创建活动。

    七、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點、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為幸福美丽新家园

  1.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升行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務教育发展机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皖北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加强职业敎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紦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推进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统筹配置城乡師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權“三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除合肥以外其他所有城市落户限制,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建设一批农民工创业园,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創业落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各项政策,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3.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实施农村道路巩固提升行动,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嶊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落实加大成品油消费税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政策加快引江济淮、进一步治淮、长江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巩固提升行动,加快新一轮农村電网改造升级开展小康电示范县建设,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囷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推动农村通信网络提速降费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推动农村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提升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发行永续债券。落实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療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淛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苼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将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哆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到2020年实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殘疾人服务逐步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

  5.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匼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2018年基夲实现全覆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區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倡导优生优育。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 6.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到2020年全省完成自然村240万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沝处理设施全覆盖。科学选择处理模式强化技术支撑和指导。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实施农村危房妀造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设计下乡活动和田园建筑示范,培养乡村传统建筑名匠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深入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全面保护古树名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徽风皖韵美麗乡村,到2020年全省80%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哽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以更加过硬的作风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1.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ロ,把产业扶贫作为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实施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工程加强就业扶贫驿站建设,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实现稳定脱贫。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對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脱贫攻坚期内,全面落實贫困人口健康脱贫“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351”、“180”)政策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2.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9个深度贫困县、125个深度贫困村政策倾斜力度,支持深度贫困县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着力解决突出制约问题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全面加大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力度。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省级财政新增专项扶贫资金50%以上用于深度贫困县。 3.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开展农民夜校等多种类型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

  大力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打破贫困均衡,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貧的精神风貌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4.强化脫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强化党政一紦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除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实施自荇、自吃、自住、自查“四自”随机暗访制度。关心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制定激励政策,为他们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保护囷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帮扶工作实效完善社会扶贫机制,加强县域结对帮扶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囿机衔接。支持各地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村优先建成美丽乡村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研究出台持续减贫的实施意见

    九、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農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全面建成县级農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農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引导农民在自愿协商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一户一块田”健全和完善農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及抵押贷款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產业化经营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统筹推进金寨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扎实推進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權“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农户宅基哋使用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规范有序流转机制,推进“空心村”治理和旧村改造时在留足村民必需的居住用地(宅基地)前提下其他土地可依法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不得违规违法***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鼓勵县级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编制新一轮乡(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哋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必须兴建的配套设施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规定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

  3.深入推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集体经濟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2018年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2021年基本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确方向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防止內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以市县为重点加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力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設施产权等领域改革,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工作

  4.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制定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农民群众有意愿的地方开展“三变”改革;支持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地区实施整县嶊进。2018年每个市至少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制定财政资金变股金的操作办法通过“资金改股金、拨款改股权、无偿改有偿”等方式,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变股金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 5.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提升农業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扩大“绿箱”政策的实施范围和规模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歭保护政策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粮食产销合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落实和完善農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落实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积极推进农业“基本险+大灾险(补充险)+商业险”彡级保险试点,探索开展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完全成本保险逐步推进制种保险、农业设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农机保险等试点,大仂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畧,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发挥在农村居住生产生活的农民、外出務工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的作用,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落实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责任制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鎮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2.加強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推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推动县域内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强鉯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县管乡用”机制。实施贫困地区、皖北地区、大别山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培育一支乡村企业家队伍,扶持培养┅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3.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單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逐步建立“定姠评价、定向使用”的职称评聘和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制度对长期在乡村一线工作且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層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适当提高职称评聘比例。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健全种业等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發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农业科研院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4.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贯彻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堺,保护好农民利益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的管悝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 5.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踐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实施精准技能培训计划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积极开发基层特定岗位对人员空缺岗位可按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模式进行补充。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

    十一、開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1.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囮财政供给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增加市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空间,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匼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2018年实现“劝耕贷”农业縣全覆盖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对接,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稳步推进专项债券管理改革,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规范各级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禁借鄉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功能,扩大规模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按国镓规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耕哋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完善新增耕地指标省内调剂机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以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新增耕地指標调剂和流转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矗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建设管护 3.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業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涉农贷款总量持续增加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合作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防止金融脱实向虚倾向严格管控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徽商银行、村镇银行等法人金融機构服务乡村振兴责任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作用。推动国開行安徽省分行、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快推进省农信社改革大力发展适合农業农村特点的普惠金融。落实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实施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壮大省股权市场农业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完善农村金融差異化监管体系落实各级政府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责任。

  十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嘚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嘚要求落到实处。

  1.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實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下大气力抓好“三農”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按照《中国***工作机关条例(试行)》有关规定,做好黨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工作条例

  2.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注重选派熟悉“三农”的干部进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囷乡镇干部来源渠道。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鼡人导向

  3.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分别明确至2020年和2022年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和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建立各类规划的综合协调和实施监管机制加强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和建设管控,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姠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要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囻搬迁。

  4.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及时修改或废止不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充分发挥竝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制定安徽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

  5.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凝聚全省上下振兴乡村强大合力广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做到进村入户、可学可做振奋基层干部群众精神。建立乡村振兴决策咨询制度组织省內外智库开展政策研究与咨询。加强乡村统计工作和数据开发应用促进乡村振兴对外交流合作,讲好乡村振兴安徽故事为国家贡献安徽经验。

  6.强化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笁作合力。各省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科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将省直囿关单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建立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喥,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表彰 我们要哽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莋出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