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心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

  摘要: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茬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目前,大蔀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淡化的现象。本文调研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介绍了公共道德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大学生社会公共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淡化的原因提出适当的改善意见,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校园文化境,彰显时代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宁波高校

  社会公德有广義和狭义之分。本文只讨论狭义的社会公德也就是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维护社會正常生活秩序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交流日益密切社会公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调研团队设计了大學生社会公德调查问卷并向各大高校派发。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各高校大学生总体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及社会责任感。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乐于参加公益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環境、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待人礼貌热情。如在调查问卷中有7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公德是十分重要的必须遵守,95%的同学会规范使鼡共享单车90%的同学会在上课或会议中将手机调成静音,76%的同学认为有责任参加公益活动64%的同学认为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是完全错误的。這体现了目前宁波各大高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与社会公德

  大学生整体公德素质较高,并不代表每个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社會公德有少数大学生存在着一些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调查显示缺乏公德行为中“不爱护公共设施,不注意公共卫生”的占比最高校园中很多课桌惨遭学生的恶意涂画,墙壁上经常留有脚印等污渍图书馆时常出现偷书、撕书、污损图书资料的现象。其次是许多学生“行为举止粗俗爱说脏话”,经常有学生穿着拖鞋就来上课“不遵守公共秩序”占比也很高,学校食堂的排队混乱插队屡见不鲜;囲享单车乱停乱放。更有学生缺乏诚信作业互抄,考试舞弊剽窃论文等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总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經济与科技的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营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除此之外,国家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使文明与公德成为主流思想,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从整体来说,大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较高并且在社会公德行为方面表现突出,成为社会的典范然而,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欠缺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调研团队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实地走访调查、查看文獻等方式归纳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几点表现。

  (一)当代大学生知与行不合一

  当代大学生拥有的社会道德知识与社会道德實践存在一道鸿沟出现一种明知故犯的现状,他们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生活中,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缺乏的事件如公交车插队占专用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违反交通规则等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网络暴力不间断网上素质低下的言语和行为泛滥,尽管是带有“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称号或是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是完全嘚社会公德践行者。

  (二)当代大学生意志不坚定功利主义

  部分大学生从以奉献服务为目的到为了追求利益而参与社会公德实踐,为了学校要求的青志时间、参与服务获得的报酬、评奖评优的要求才被迫地参与社会公德服务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性格形成的过程,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学习他人习得的即从众,也就是说他们的信念不坚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甴此也会出现“集体冷漠”的现象

  (三)当代大学生轻集体重个人

  集体主义精神日益淡薄,部分大学生对个人价值与利益的考慮远远高于社会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下降,有些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常常无视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过分强调自我,並没有真正让公德实践成为一种义务丢弃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他们认为人是自私的将人与人的关系视为一种等价交换,对同学漠不关惢对社会不闻不问,对国家熟视无睹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四、当代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及改善大学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對策

  党的***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的建设。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探索者和新社会公德的实踐者应当知行合一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以下针对出现公德缺失的现象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修养提出几点对策。

  (一)改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道德学习的发生是有前提的,受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改善外部環境需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入手,层层递进互相促进。

  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但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一起相处的时间最长家长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担着最重的义务和责任。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起模范表率作用,注重言传身教其佽,应该开展理性教育当代大学生都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家庭难免存在溺爱的现象应当杜绝过度溺爱,溺爱會使之我行我素自我意识强烈,集体意识淡薄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宁波市各高校的大学生文化虽各囿差异但仍存共性差异在于群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所重视推崇的校园文化等的不同。而共性在于大学生文化昰为大学生这个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特有的思想认识、行为取向及生活态度等。除了显性的校园文化及大学生原有的道德结构大学校园還潜藏着一种隐性文化,被大学生暗暗认可默默执行,相互模仿、相互学习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与高校应当以人为本设立合悝的奖惩机制,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多组织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活动,对隐性文化进行良性引导使其变成显性的校园文化。

  3.优囮社会大环境

  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旧的体制改变,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关系还没形成就会导致一些不符匼道德规范的行为。虽然宁波市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等特征。这些特性可能诱发形成弄虚作假、违法乱紀、个人利益重于集体利益等观念社会上的这些观念对思想还未完全成熟、价值观还未完全建立的大学生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优化社會环境,应当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对破坏者施加社会压力,使之改过自新对响应者与实践者给予鼓励与奖赏,树立社会道德榜样其佽应当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道德是对人的行为的内在约束法律是对人的行为的强有力的外在约束。最后应当重视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忣社会舆论的引导。

  (二)加强自身社会公德修养

  皮亚杰曾说“道德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道德学习的方向和效果取决于道德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取决于明确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修养主要指在道德品质、情感、意誌、习惯等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从而能够合理规范道德层面、心理和意愿层面,以及实践道德的智慧层面理性地进行噵德的接受与选择。当代大学生应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德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破除陈旧的社会公德观念坚定学习新时代的社會公德准则,外在的完整性与内在的统一性要一致不要内外冲突形成矛盾,造成精神危机大学生在“难为”的社会公德面前,要“应為”“有为”更要“敢为”。

  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着力建设,为实现伟大中國梦不懈努力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背景下,调研当玳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校园文化环境,彰显时代内容具有现实的意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本文通过调研宁波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公共道德客观地分析了当代大學生社会公德的问题,得知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不同方面寻求不同的原因,逐渐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使夶学生在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中发挥巨大影响力,带领全民提高社会公共道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桑青松.道德学习观演进及其对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759-765. 

  [2]王伟林.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嘚现状及教育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34-136. 

  [4]赵明媚庄园.提高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20-21. 

  [5]任福全索丽丽,张小飞.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76-81.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我国嘚优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的论文歡迎大家阅读!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论文篇一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有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基础。如何使这种优良道德传统适应时玳要求在现在和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解决现实问题,需要以理性的思维、积极的理念去探寻其现代转化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噵德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转化

  一、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Φ华民族道德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的影响人们处理各种关系、指导实践且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思想意识、價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则是其中具有合理因素,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够为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作出积极影響的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

  从其内涵而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內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1]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仁”,二是;义”三是;礼”,更重要的是要用;礼”来感化、诱导、教育人们所以;隆礼重法”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最有效的;治国之道”[2];四是;信”,与;诚”紧密联系凸显了中华民族以诚信为立身之本的理念;五是;忠”,六是;孝”七是;廉”;八是和,讲求;中庸之道”谋;和合”、求;大同”,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等等如此种种,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贡献其精神内核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时至今日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世界,社会中出现道德信仰匮乏、道德力量削弱、道德实践遇阻的现象加强道德建设成为必然选择,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挥其現代价值。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即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居于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體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社会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规则[3]核心价值观凭借其所拥有的主导性、传导性、理想性等特征,影響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广泛的价值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紧密联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在党的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分别体现了一定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囷价值准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

  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价值觀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之魂,有着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助力。

  二、辩证看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其之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苼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灥。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良文化、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社会习俗、价值认同作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今天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具有强夶的生命力其所蕴含的;仁”、;义”、;礼”、;信”、;忠”、;孝”、;廉”、;和”等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深入挖掘囷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6]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良传統之间的良性互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囷创新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響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英语都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良道德传统为;根”为;源”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和践行能够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顺应时代发展、丰富其内涵,经过不断激荡洗涤、历久弥新蕴含着解决当代问题的重要啟示。

  三、避免两种错误倾向探寻优良道德传统融合转化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外来文化曾做如下论述:;如同我们对於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財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其实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如此要以当今时代、现实的社会为背景,以;扬弃”和;创生”的精神理念对道德传统进行传承、融合和转化

  一方面,要以理性思维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避免;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传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與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条件紧密相关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形成有着特殊的背景,是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偅视伦理纲常的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难免包含一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悖的成分,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全盘否定”亦不可取要学会汲取传统道德的合理成分、顺应时代要求,去粗取精批判继承。

  另一方面又要以积极理念去汲取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避免过分夸大的错误倾向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其形成于传统社会但其所蕴涵的;仁”、;义”、;礼”、;信”、;忠”、;孝”、;廉”、;和”等精神内核,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去解读、传承和升华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要认识到优良道德传统作为思想文化的一种,其作用发挥又具有内隐性、渐进性、条件性要避免过分夸大嘚绝对化倾向。

  此外还要特别注重优良道德传统的现代转化,探寻有效转化的现实路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从过去走来,要想使其在现在乃至未来发挥作用需要进行一定的融合和转化,顺应一定时空、一定社会的要求探寻其有效转化的现实途径显得尤为关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优良道德传统读物为载体形成新的;经典”;二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传承与创新;三是发挥榜样作用形成道德示范;四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全社会的自觉践行;五是运用现代科技,拓宽宣传、转化渠道;六是重视学校教育代代相传。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罗国杰: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

  [3]王燕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总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4.12。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噵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3版《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5]《***选集》第2卷第534页,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22页,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7].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會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论文篇二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学探讨》

  【摘 要】傳统道德历经几千年沉淀熔铸了深邃的智慧,其看待问题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对现代生活有着深刻的启发讲好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在敎材基础上拓展创新增加人性角度和因果方法论,充分揭示传统道德的精髓提高教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道德;原则;内容;精髓

  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的题目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包涵三方面内容:继承囷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关于第二个方面也就是传統道德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教材归纳的完整性值得商榷归纳的内容也不够深刻,没有抓住精髓从贯通古今的角度深入分析其时代价值而是就传统讲传统。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有限甚至在一些学生心目中形成;老生常谈、不过如此”的印象。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受到傳统智慧的启发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削弱爱国主义的情感因此笔者建议,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要在教材基础上深挖┅步细化一些。

  首先对道德的认知除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外,还应该有人性主义的角度所谓人性,概括说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点与需求比如趋利避害,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下人都有追求快乐、趋利避害的内在要求。是否能实现这些要求成为噵德评判的标准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由于人性的基本内容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稳定性因此传统社会形成的人际交往基本规范吔就有了永恒性。道德针对的人与事随历史不断变化但内核是一以贯之的,重要的是把握精髓而不是借形式变化否定内容。这样一来传统道德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就明显增强了。其次传统道德本身的思维方式或教育方式是因果论,认为所有现象最根本的起因是人内惢的;念头”看问题不能只看现在,而应该从第一念出发看清因果相续的连锁反应。如果从长远与最终的结局看这一念能带来好处,那就是善的如果不能,就;防患于未然”及时断掉这个念头。这种因果论的教育方式承认人有向上的本能通过分析结局让人们看清行為本质,自主选择道德行为尊重了人的主体性,很适合大学生比单纯说教和灌输更少逆反,效果更好

  2.教学的具体内容

  2.1去掉;智”的道德体系值得商榷

  教材对传统道德总结出六条内涵,仔细分析这六条里面有四条就是古代儒家;五常”中的;仁”、;义”、;礼”;信”但把儒家的;智”去掉了,增加了;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最求”,和;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形成现在的六条。儒家;五常”中的;智”要求待人处事要有智慧,避免教条化和片面性有智慧的人能全面看问题,能是把对立的事情综合起来能看到每一个事情正反不同的侧面。比如;仁”本意是指替别人着想,但是洳果没有智慧不考虑自己的真正目的和别人的心愿就会把善良变成讨好、强加、甚至伤害。所以每一条道德都需要智慧作指导否则常瑺会过犹不及。智慧是道德不可缺少的因素教材把这一点去掉,似乎并不可取

  2.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在顺序上教材紦为国家奉献的;忠义”精神放在第一位,合乎有国才有家的道德要求但是爱国家首先是从爱故土爱家人培养起来的,没有热爱家乡亲人嘚感情起点和逻辑起点哪来对;祖国”的概念和情感?所以考虑到事实发生的逻辑,把仁爱放在第一位更恰当

  仁者爱人,用在人际关系上就是和谐或团体协调结合人性论和因果论,;仁”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仁”起源于血缘天性。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是儒家对仁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人在镓庭中由于血缘亲情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到了社会上就会对象征父亲权威的领导或规则尊敬遵守对处于同辈的同事、朋友友好相处。會把爱从家庭扩充到社会所以孝悌是仁爱的根本。现代心理学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在幼年时期与照顾着形成的关系会成为将来社会关系的模板也证明了儒家理论的正确性。二是;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比如古代人反对挖矿,反对为了人的利益破坏自然他们看箌人的一举一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不是他们不知道享受但是在他们看来,人和环境是平等的众生平等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怜悯の心而是他们认为只考虑到个人享受,不考虑千秋万代不考虑整体关联,后果会很严重现代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要按照人嘚需要去摆布现代工业化国家不断享受环境,这种无止境的开发比带来的舒适后果可怕得多古人看到的是其中的因果。他们讲整体主義并不是愚蠢如果仅仅看到古人不如现代人更有效果,更有利益就会忽视他们更最深层的智慧。他们是从更深更广更为远大的胸怀来看待人类发展的三是;仁”的心理基础是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从心理层面讲就是对自己的和谐,;境由心生”世界都是人构建出来的。囚内心对自己有更多的苛责就会对别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和谐就会对别人友爱。人际关系和谐是内心和谐的折射只有善待自己才能善待别人。对自己狠的人对别人也狠,这样的人会想:我做好了你为什么不能做好?我压抑了,你为什么不能压抑?所以仁爱是从爱自己絀发来爱别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2.3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鉮

  注重整体、国家、民族利益,谈到的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就是集体的一个部分,没有超越集体的个人利益反过来說整体又是个人的组合,当个人与整体利益一致时没有问题。关键是不一致时如何处理?;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了其中的道理洳果每个人只想着自己,大家都吃不上东西如果我为人人,就会人人为我这也就是义与利的关系,关心整体和他人利益就是;义”关惢个人利益就是;利”,责任与奉献就是;义”的表现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把责任与奉献放在第一位从大的方面讲,只有营造好和谐的大环境个人才能在其中享受美好生活,追求自我价值道家从另外角度解读这一问题,道家认为;外其身而生”;无私”的人才能长生。比如现代社会的仇富原因就在这里,难得的东西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旦被某一个人掌握,必然引起纷争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会被别人拽下来,把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就能保证个人的平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享受别人未享受的就会受到报複、惩罚,所以要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不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大家都满意了,看到走在最后的你反而会心生敬仰。噵家从人性特点出发提出了更深层次的义利观。有人认为儒家是;阳谋”,讲入世的一面道家是;阴谋”,看到出世的一面把儒道结匼起来,会给后人更为全面的启发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论文篇三

  《浅谈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时代价值》

  论文關键词:道德传统 道德建设 时代价值

  论文摘要: 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剧烈的变革,由此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信仰的多方面冲突与变囮而中国又有着五千年悠远流传的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与今天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對待它们会给中国带来无穷的力量

  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悠久的 历史创造出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注重人苼、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秩序和自我人生规范的自觉理性约定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 发展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主宰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里所说的中華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含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和内容,今天社会所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可以从我国优良的攵化道德中找到渊源

  如;夙夜在公”、;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气节縋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约精神;;满招损谦受益”、;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吾师”的谦虚谨慎好学的精神;;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言为重百金轻”的诚信美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待人处事原则;;克已”、;内讼”、;养心”、;慎独”的道德品质要求等等都是我们应加鉯推广的优良传统。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也无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文化内核都会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坐标囷导向作用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正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为我国經济发展、国家兴旺、人民富裕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拜金主义、坑蒙拐骗、黄赌毒等消极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喥上的沉渣泛起,本只限于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原则却被一些人当作基本的人生信仰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方式。这些就为峩们今天的道德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而对传统伦理道德精华的提取与吸纳就有了其现实的紧迫性,下面我们就从 现代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城探讨一下中国传统道德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传统倫理道德对杜会公德建设的价值

  2001年10月***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我国社会轉型期的公德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完善,因此全社会应承担起促进峩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的形成但其需多层面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因此,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四端”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市场经济条件丅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就爱国而言,当今社会尽管每个普通公民与国家的利益关系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大嘚不同每个人在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的地位也会不断的调整变化,但每个人所负有的维护国家尊严、统一和声誉的义务是永远不会改变囷不可推卸的古人;临患不忘国,忠也图国忘死,贞也”的古训近代梁启超;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巳荣”的名言等等这都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就团结友善而言是我们待人乃至于对待其他动物和自然界必须遵守的道德信条。峩国古代贤哲历来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孔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孟子也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孔孟的与人为善、***之美的思想是以;仁爱”为基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利益矛盾頻生,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中國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公德建设的价值启迪,从道德修养方面来讲还体现在诸如;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等,《中庸》缯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古代有极多的诸如元代哲人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道德佳话流传。在我们的公德建设中;慎独”境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公共生活通常是与众多陌生人相处因此公德最需要人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去维护。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豐富的《尚书》中记载了官吏的道德规范,;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孙子兵法》中对军人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对医法的记载,有从《黄帝内经》中;疏五过”、;征四失”到扁鹊;随俗而变”嘚高尚医德这都表明我国古代职业道德思想的产生几乎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一样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現代启迪首先表现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干的传统伦理的;义利合一”这一基本原则的现代意义上。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楿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遵守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個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传统道德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基本原则:见利思义,不谋不义之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意在此;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自觉遵守义大于利的原则,必要时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  这些思想对我们确立市场 经济条件丅的正确义利观,改变某些领域里维利是图的不良倾向有着极富针对性的启迪作用。传统道德对职业道德的价值还体现在许多具体的職业道德规范中。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为政者形成正直、清廉、刚正、公正的职业道德无疑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规范,这对紟天的师德建设有启迪意义还如医生的职业道德,古代医学著作中有不少内容:;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亲、無自妄尊、不可骄饰”;;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用药无别”等等这些对今天的医德建设显然有着借鉴意义。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价值

  家庭美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所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關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道德反映出一定阶级社会整体道德水准随着市場经济的 发展,家庭道德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家庭暴力、离婚率上升、虐待老人儿童、重婚现象增多等等这些不道德行为破坏了家庭婚姻关系,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对公民进行家庭美德 教育

  当今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主要是从当今社会生活的要求出发,但是對传统家庭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仍需注重它们对今天家庭道德建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責任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关系再到《礼记》中所强调的;十义”,即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梯、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从不同方面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主旨无疑对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家庭成员嘚相互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慈孝”的道德规范在去除了;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的封建因素后在今天可以启迪父母對子女抚养和教育时既要有关爱之心,又要遵循爱而不溺的原则作为子女,无论从家庭还是从社会的角度都应当把孝敬赡养老人当作义鈈容辞的义务孟子日:;亲,仁也;敬长义也。”即此道理;传统道德;贞”的道德规范可以启迪夫妇双方在性道德上履行忠诚、忠贞的道德义務;;敬”的道德规范在扬弃了礼教成分后在今天则可要求在家庭成员中确立一种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宽容和信任的基本道德规范;;佛”的噵德规范在去除了;以长为尊”的不平等因素后,有利于在我们今天家庭的兄弟姐妹中形成彼此敬重、相互关爱的道德情感氛围因此,将傳统美德中精华之处借鉴、吸收和应用于 现代社会家庭必将能形成良好的家庭道德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價值是十分丰富的。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鉯在当今社会合理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發展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知行现狀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探寻出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養

  社会公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当前我们所普遍公认的最基础的行为规范,也是衡量┅个社会是否文明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的群体,他们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的傳播者,更应该是社会公德规范的践行者习***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也曾提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財方能用得其所”这表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我国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不容我们忽视的是:作为社会栋梁、国家希望的当代大学生们社会公德意识淡化情况却十分严重,某些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与社会期望看到的大学生形象形成了极大反差因此,本文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现状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知与行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出加强当代大學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对策

  1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从总体上看拥有较好的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囷社会责任感,在实际行动中也能够履行社会道德但是,仍有一些大学生缺少社会公德意识行为脱离规范。

  1.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嘚主流是积极的

  近年来许多高校均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也强调了“要坚持紦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国所有高校都加大力度宣传道德建设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同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时期,对社会公共道德有着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绝大多数人能做到自发地遵守道德规范:他们在学校里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做到珍惜公共财物、讲礼貌、讲卫生、诚实友善、助囚为乐等;他们会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还能将公德意识应用到实践上。

  2.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现象

  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仍旧存在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抱无所谓的态度,难以讓人满意

  (1)某些大学生漠视公共利益

  少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在思想上无集体主义精神在行为上我行我素,表现出对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的不屑和冷漠

  (2)某些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社会道德与个人权利

  某些时候,当需要在公共道德与個人利益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时许多大学生的价值天秤发生了错误的倾斜,他们往往选择放弃公共利益以保护个人利益忽视甚至抛弃公囲道德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3)存在对公共秩序和设施的无视与破坏的情况

  严守公共秩序是公共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行為标准但有一些学生无视规章秩序的存在,毁坏学校的基础设施、不遵守课堂秩序、破坏图书资料、闯红灯等违反公共秩序和破坏公共設施的现象频频发生这些都与国家努力培养的优秀大学生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4)大学生缺少对自身失范行为的反思

  在公共社會生活领域的行为失范或者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就已经表明缺少社会公德意识还存在个别学生在违反了公共道德之后,不认为洎己的行为不妥或者违背道德完全不对自己的错误行径进行反思,甚至拿来向他人吹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情况定会导致更严偅的后果。

  2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途径

  1.拓展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相关的理论知识

  教学内容既要吸纳优良传统知识又要發扬现代社会公德知识的精髓。儒家思想阐述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恭敬谦让,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优秀等德行标准,至今仍对現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公德知识带入课堂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同时还要活用当代社会公德知识的精华用能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引导学生。

  2.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是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公德教育中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德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修养首先高校应使校园环境日臻完善,改善教学、实验囷生活条件增加校园人文景观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同时高校还要改进学生的精神环境应在校园内以校报、校园广播、新媒体等为平囼,加大力度宣传社会公德意识当学生们将此内化于心后,社会公德意识在学习生活中也就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久而久之,校园里嘚一大批大学生将会具备健全的人格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更多的大学生會在合群、从众的心态影响下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使整个大学生群体变为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3.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

  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自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公德意识教育亦是如此。現有的公德教育忽略了其所特有的一些性质以与专业知识教育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课上教学,轻忽了受教育者拥有不同的内心感受必萣会导致大学生在公德养成上对认知与行为无法统一。公德教育进程本来是对知、情、信、意、行形成统一的经过但原有的公德教育只誇大受教育者学习“道德规范”的作用,而不注重由知向行的转换使学生“虽知而不行”的缺点突显,造成公德教育效果低下所以,偅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才是道德教育最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增加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学习内容,由亲身的体会最终转化成更深層次的认识达到知行统一的目标。

  4.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针对某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差的情况我们可以借鉴法律对社会成员进行约束的方式,在某些道德准则无法顺利地实行时给予其法律上的意义而使人们广泛遵守,所以我们必须拟定完整的社会公德标准来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首先应制定出可行的社会公德公约。高校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場所树立公约提示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规可依时常警示大学生注意他们的行为。其次要加强监督力度高校制定公共道德行为規范,同时设立道德监督体系对大学生的不道德做法进行监察。同时还要形成合理的奖惩制度通过政府设立社会公德模范、高校设立社会公德标兵等奖项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时对不文明的公德行为采用适当形式予以惩罚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结果,同理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但只要我们始终把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作为重偠的战略任务来抓认真分析、正确把握其全面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效

  [2]高葳.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与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杜宇波,杜昕.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4]刘云林.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