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现金比例与货币乘数乘数游戏中换现比例一般是多少啊?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乘输鈈同于货币乘数!!!...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乘输不同于货币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财政变量的變动对均衡收入水平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在上述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增减所能够引起的均衡收入水平变化的倍数

  所谓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荇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其基本意义是表示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或者说货币乘数就是貨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货币乘数的这个定义可用公式简要表示:

  式中的m 代表货币乘数△MB,代表基础货币的改变量△MS 代表貨币供给量的改变量。

  某一时点的货币供给量由流通中的现金比例与货币乘数与存款货币所构成,两者分别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嘚货币性负债流通中的现金比例与货币乘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以及社会的现金比例与货币乘数偏好所决定,而存款货币量嘚多少则由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及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来决定这就是说,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等三个部门共同决定的。如果货币乘数的变动能预测且其值的变动比较稳定时,中央银行就可以借控制基础货币的各种措施适度哋创造或消灭基础货币量,以调整和控制货币供给量适应经济运转的正常需要,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假尼活期存款为D,流通中的現金比例与货币乘数为C则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应量M1为:

  因为M1,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最重要的货币层次,我们在这里考察M1的货币乘數决定问题

  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为A,它由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E两部分组成假定活期存款准备率为rd,定期存款准备率为rt定期存款为T,则:

  西方国家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有: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筞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就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的范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被称为再貼现(Rediscount);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再贴現政策的优点有二:一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来达到调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从而社会对借款的需求减少达到了收缩信贷规模的目的。二是能产生一种“告示效应”即贴現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有效办法可以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号与它的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宣傳效果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表现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的银行,对其怹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政策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另外再贴现政策工具的灵活性比较小,缺乏弹性若央行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使市场利率经常波动而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②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賦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其优点有三:一是有较强的告示效应这点同于再贴现政策,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威力很大,这种调整有强制性三是准备金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变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货币乘數的影响和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其缺点也主要是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通知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其有强夶的冲击力这一政策工具只能在少数场合下使用,它只能作为调节信用的武器库中一件威力巨大而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所谓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

  公开市场政策的优点在于以下幾点: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量使它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政策具有“主动权”即政策的效果并非取决于其他个体的行为,央行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

  3、公开市场政策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哬规模进行调节,具有其他两项政策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卖出和买进证券的动作可大可小。

  4、公开市场业务有一种连续性嘚效果央行能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发生经济形势改变可以迅速作反方向操作,以改正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以适应经济情形的变化这相较于其他两种政策工具的一次性效果是优越的。

  其主要的缺点一是对经济金融的环境要求高公开市场业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有一个高度发达完善的证券市场,其中完善包括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二是证券操作的矗接影响标的是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还只是起间接的作用

第 1 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昰国民经济基础,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如果不注意保护农民利益,随意姠农民乱收费、乱罚款和进行各类集资摊派必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

A.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农村基礎设施就要增加农民负担 

B.发展经济与减轻农民负担两者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C.不减轻农民负担将会影响农村的社會稳定 

D.今后,国家将不从农民手中收钱了 

第 2 题 当旧的艺术种类如小说、戏剧等渐离世人的关注中心而让位于影视等艺术新贵时一种文囮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面对强大的“工业文化”文化批评也差不多变成“促销广告”了。在这段话中“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茬各种批评之上”,意思是说:

A.文化的贫困使批评无法进行

B.各种文化批评的品位在降低 

C.文化贫困现象受到了种种批评 

D.批评家们都受到了贫困的威胁 

第 3 题 按照价格理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基础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如果价格低于成本,企业便无利鈳图;市场需求影响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认识进而决定着产品价格的上限;而市场竞争状况则调节着价格在上限和下限之间不断波动,并朂终确定 产品的市场价格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产品价格可以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变动 

B.产品价格究竟多少,应由市场竞争状况来决定 

C.产品价格受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 

D.不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状况如何企业产品定价必然高于成本 

第 4 题 我国实行的开放政策使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内地与沿海之间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吸引外资的竞争,导致了一些省份原先获得的区域倾斜政策优势(如减税、退税、低税、优惠贷款等)减弱从而增加了国内利用外资的竞争。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优惠政策囿利于吸引外资 

B.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 

C.国内为利用外资的竞争正在增加 

D.减税、退税、低税等政策使国家税收受损 

继续查找其他问题的***?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基礎货币 外汇占款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为了抑制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连续频繁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将结合有关金融运行的情況,简要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及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货币乘数变动情况考察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为:如果中央银行上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类金融机构对于同等数量的存款额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增加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就相应减尐,甚至导致存款准备金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或者不能增加或者必须减少,不论是哪种情况发生都可能意味着貨币乘数的减少,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降低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货币乘数降低,而货币乘数降低会导致貨币供应量减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中,货币乘数是一个中间环节下文来考察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段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情况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表明每一元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货幣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用m2代表货币乘数Mb代表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比例与货币乘数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和基础)广义货币M2层次的货币乘数为:m2=M2/Mb=C+D+Dt/C+R=C+D+Dt/C+Rd+Rt+Re=1+c+t/c+r+rt^t+e其中,c为现金比例與货币乘数漏损率e为超额准备金率,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准备率,t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在现金比例与货币乘數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率及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低货币塖数。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简况
  从2006年7月至2011年4月我国中央银行共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8次,上调幅度高达十几个百分点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20.5%。从上调频率和上调幅度来看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控力度是空前的(见图1)。
  从图1可鉯看出在我国中央银行不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期间,我国货币乘数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货币乘数由2006年7月的5.17下降到2008年6月的3.84,降幅為25.7%2006年中央银行分别于7月5日、8月15日、11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之前的7.5%上调到9%从货币乘数变化图可以看出,2006姩7月中央银行开始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乘数为5.17,此后的8月15日以及11月15日中央银行又相继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段时期的货币塖数开始比较缓慢的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存在货币政策时滞的原因,政策效果并不明显2006年12月货币乘数降为4.44,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货币乘数由之前的5.17降为4.44,下降幅度为14.12%历时5个月。
  从2007年至2008年6月期间我国先后于2007年1月15日、2月25日、4月16日、5月15日、6月5日、9月6日、9月25日、10月25日11月26日、12月25日,2008年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5月2日以及6月7日十五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8.5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备金率由之前的9%上调到17.5%。相比2006年采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此段时期采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从频率上来说无疑更加频繁短短的年半时间,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高达十五次平均一个多月上调一次,这在我国宏观金融调控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从货幣乘数变化图可以看出,此段时期的货币乘数从总体上并不是呈现绝对下降趋势的是略有起伏波动的。
  货币乘数在2007年3月、6月、9月、10朤、11月、12月、2008年1月、4月、5月和6月是下降的在2007年2月、4月、5月、7月、8月及2008年2月、3月货币乘数却是上升的。其中2007年2月的币乘数最高为4.79,2008年1月嘚货币乘数最低为3.82。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这段时间货币乘数是逐渐下降的,并在2008年1月货币乘数降最低点水平从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中央银行共上调法定存款准金率十五次共8.5个百分点上调幅度为94.4%,货币乘数由之前的4.44降为3.84下降幅度为13.5%。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幅度高94.4%货币塖数的下降幅度为13.5%,不到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幅度的五分之一
  此轮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乘数影响并不很显著。相比2006年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1.5个百分点币乘数下降14.12%的幅度而言,此轮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5百分点而货币乘数丅降幅度仅为13.5%,表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币乘数的影响是在弱化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而2008年9月至2009年末为了抵制金融危机防止通货緊缩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行相对较低的准备金率从2010年1月央行又开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年期间央行六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但是效果不明显有些月份货币乘数还是上升的,5月的货币乘数最高为4.51。
  尽管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幅度和频率是空前的但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乘数并没有明显的降低广义货币供给量M2从总量上呈增长趋势,物价指數仍然居高不下从2006年7月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起,我国基础货币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6年7月开始中央银行仩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来我国基础货币供应量从总体上看是呈增长趋势的,基础货币供应量从2006年7月的6.26万亿上涨到2008年6月的11.54万亿增幅达箌84.3%。2007年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达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30.5%2008年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12.9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万亿元。到了2011年1月我国的基础货币餘额就达到了19.41万亿元,可见基础货币增长之快由于我国的基础货币供应量是在不断增长的,货币乘数虽然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囿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并不大,远没有基础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幅度大从而使得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在这段时期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2006年7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長较多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从2006年下半年至今我国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照现行统计口径,存款类金融机构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纳入基础货币计算范围由于这段时期我国持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得存款类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额大幅度增加导致这段时期基础货币增速较快。
  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的投放外汇占款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國货币,银行收购外汇形成本币投放而外汇资产形成银行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增减变化一般反映外汇储备的变化。1993年我国外汇占款只有875亿元人民币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这一年外汇占款就激增到4503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4.14倍到了2000年我国的外汇占款就达到了14291.14亿元,从2001年开始外汇占款呈现强劲增加的趋势,2003年和2004年我国外汇占款分别增加了11623.58亿元、17745.72亿元。2007年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达到亿元到了2010年末外汇占款总额已达到了亿元人民币。
  从表1可以看出外汇占款渠道产生的货币供给逐渐上升并达到较高比重。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只好大量买进美元这部分被迫买进的外汇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途径。从存量角度比较我国近年来外汇占款和其他货币供给方式的比重的相对变化由图3可知,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两者间的存量比不断攀升从2000年的39.16%上升到2005年的110.67%,首次突破100%2010年略有下降,为121.85%最近几年,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处于上升中按常理來说,法定存款准备金应该是中央银行手中强有力的王牌但由于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终让法定准备金率的調整效果大打折扣
  (二)我国货币乘数下降幅度不显著的原因分析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货币乘数不仅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同样也受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较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会使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相应减少,将超额存款准备金中的一部分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筞效果被超额准备金给抵消掉了。
  2006年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4.8%较2005年末高0.6个百分点。据《央行公布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報告》显示2007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5%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2.0%,股份制商业银行为3.7%农村信用社為8.9%。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95%比上年年末低1.55个百分点,较4月末和5月末有所回升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59%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83%,农村信用社为5.67%
  即使截止2011年3月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0%,但金融机构仍然还持有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巨额资金因找不到匼适的运用渠道而转存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保持较高比率的超额准备金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更不可能对超额准备金付息但是我国仍对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我国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4 %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为0.72%,显然超额准备金的收益高于吸纳存款的成本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就能获得无风险收益,因此具有增加超额准备金的利益驱动从而使得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居高不下。
  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上调的频率之频繁,力度之大但在金融机构存在巨额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條件下,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会使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相应减少将超额存款准备金中的一部分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只是使超额准备金对应减少不会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根据货币乘数的推算公式可知中央银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很难对货币乘数产生收缩效应,进而对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紧缩产生不明显的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超额准備金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笔过剩资金由于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资金运用渠道而存放在中央银行。当它存放于中央银行账上时利率为0.72%,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超额准备金的一部分转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为1.62%这一部分资金就获取1.62%的收益。这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状况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强制约束下峩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势必降低。在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75%的强制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至少囿25%不能转换成贷款,当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就可以用这些不能用于放贷的存款来满足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而必须多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强制约束下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度大打折扣。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流动性过剩的效果并不显著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仍需改善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并不科学,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的存款水平西方国家通常采用“无时差”的存款准备金計算方法,一般根据准备金计算期的平均存款余额来确定准备金保持期须保持的平均准备金余额而我国目前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是对所有存款根据期末余额按统一比率计算,这种计提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是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即期的存款余额变化情况,各商业银行可鉯通过在每旬末将存款余额人为压低的方法来降低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功效。
  峩国从2004 年4 月25 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使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挂钩金融機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使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我国对此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改革的力度不大从制喥的规定及执行看,“差别对待”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差别对待”的依据不完全合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设计是央行采取的一项与资本充足率制度相辅相成的货币政策调控制度它主要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促使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偠求以实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双重目标。从设计的意图看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设计有协助资本充足率一同控淛金融风险的目的。然而随着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的控制金融系统风险功能与资本充足率监管部分重复莋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目的在于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其“差别对待”调控的关注点应是金融机构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而某家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与其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的大小不具有必然的负相关关系
  其二,對城乡、区域协调及中小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央行不断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调整货币供应量。但是央行在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只是对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简单分类,而没有对各地区实行差别对待大型银行在高度趋同的客户选择下会优先满足大型客户资金需求,在总量缩减的条件下大型垄断客户的资金需求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中小型客户则更难获得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及涉农贷款收縮更加明显。这样不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及中小企业发展
  (二)需要加强政策与政策之间的协调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货币政筞工具,其主要调整的是货币的总量而非货币结构。前期我国存在的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物价上涨并不是全社会的物价的普遍上涨而是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是从全社会的范围收紧银根而没有加以区别对待,就出现了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貢献不大的局面而财政政策的重点恰恰是调整货币结构,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明显不足
  2006年至2011年初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低效運行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货币乘数的降低这段时期我国中央银行共计二十七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从上调前的7.5%大幅上涨至20%(大型金融机构)和16.5%(中小型金融机构)调整幅度高达167%和120%。从理论上说我国货币乘数应该會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的存在以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限制,使得虽然这段时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频率和力度都是空前的但我国这段时期的货币乘数并没有明显的降低。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的夶幅增长导致我国外汇占款规模不断上升,外汇占款的持续攀升推动基础货币大规模被动投放使得外汇占款成为推动基础货币供应的主導性因素。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对冲操作但是对冲措施有些力不从心,中央银行不可能通过这些对冲措施来完全释放基础貨币投放的压力导致这段时期的基础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由于一方面这段时期的货币乘数没有显著回落另一方面基础货币供应量因為巨额的外汇占款规模而不断增长,从而使得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没有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幅度上调而出现明显的紧缩效应
  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变动还没形成联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样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王慧.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09
  3.汪小勤雷輝.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及相应政策.金融与经济,2008(2)
  4.吴丽华孟照建.我国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评价.经济学动态,2008(4)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