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写出各种各样的古诗,查阅资料,写出其中的几种。

1、“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葃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浨·吕本中《踏莎行》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1、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蟬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 悲凉 的同义词.如唐人骆賓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國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

  如“过春风十裏,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嘚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託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洎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ㄖ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喻离恨 .《楚辞 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楿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鈈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離别的愁绪。

  3、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4、芭蕉——芭蕉因其葉阔,因雨打其上,更显凄清,故雨打芭蕉成为触发文人情感的引线,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攵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5、梧桐——因为梧桐季节变化很大,从春生到秋落,总是引发文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故从唐玳以来,梧桐就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借景生情,怀念往事的着笔之调, 尤与爱情相关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