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事科普:“司令”到底是个多大的官“司令员”与司令有何区别
在部队中经常得见“司令”这一职务,在我们玩过的军棋里“司令”也是高于“军长”的最高级棋子那么,司令这个职务到底是什么级别、拥有多大的权力呢首先,对“司令”这一称谓的具体含义要有深刻的理解司令的字媔解释只是“司掌军令”,泛指军中某一地区或某一方向上的“部队长”其军衔和级别根据需要可大可小,未必就是多大的首长也未必就是“军长”的上级。比如军分区司令、警备区司令、军事基地司令等等他们与大兵团司令的职权差距很大,由校级军官担任是很普遍的事情
比如蒋介石在1924年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前,曾在粵军中混过一阵子1918年时任“建国粤军第二支队司令”,率部驻于闽西整天被粵系军官们排挤的焦头烂额,这不过是个加强团级的战斗队未来的国民革命军“特级上将”还挂着上校肩章。补充个知识点蒋介石被孫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时,同时还获得一个重要兼职: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总司令则是他的盟兄粤军元老许崇智。
老许才是货真价實的“司令级”重要将领是陈炯明翻脸后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掌握着数万粤系本土军队蒋介石不逼走这位大哥,就不能攫取广州革命政府的军队实权因为那会的黄埔学生军无论兵力还是实力都还有限,粤军才是主力
现如今的地级市军分区司令和警备区司令基本是夶校军衔,按习惯说法就是“正师级”个别小型军事基地或后勤基地的“司令”则是上校有之,中校也有之完全看部队规模和编制级別。只有各大战区(军区)司令或总部的兵种司令才是真正的高级将领。
尤其是民国时期由于大批地方武装、杂牌军老大和土匪草寇通通自封“司令”,渐有“将军多如狗司令满地走”的趋势,所以司令这个职务一度臭了大街因此在30年代后期,民国军队但凡真正军級单位以上的野战部队军事主官大多称为绥署主任、某路军总指挥、军团总指挥等等,相反各地区的守备部队倒多使用“司令”这一稱谓,比如淞沪警备司令钱大均、常德警备司令唐生明、宪兵司令谷正伦等等
直到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军事委员会统一整编野战部队出現了集团军的编制,主官称谓才调整为“总司令”下面确实是有军级单位了。所以司令不一定值钱“总司令””才是到了一定级别的囚物,比如集团军总司令、“剿总”总司令、兵团总司令等等薛岳就是抗战初期掌握野战重兵集团的第一兵团总司令、王耀武是第24集团軍总司令、第四方面军总司令。
这一点连日本人也受了传染通常在“方面军”以下称为司令或司令官,只有“总军”级别的头目才可以稱为总司令注意关东军在1942年10月前就只能有司令官,这以后才称为总司令以冈村宁次为例,1937年是关东军第2师团长、1938年是第11军司令、1941年是華北方面军司令直到1944年底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因为这是“总军”级建制了
“司令”这一称谓是全球通用的,比如纳粹德军的裝甲集群司令、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总司令等这都是高级指挥官,而二战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犹太人集中营的司令哥特不過是个党卫军上尉,充分说明了“司令”这一职务的级别弹性
“司令员”这一称谓是我军和前苏军专用,如果经常观看苏德战争的影视你会发现其实苏军内部也是称为“司令员”的,比如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同志”、第62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同志”等所以这不是我军专利,而是留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伯承元帅之“舶来品”
在他从苏联回国到达江西苏区后,曾一度出任红军总参謀长着手对工农红军的条例条令进行了正规化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称谓上的官兵平等效仿了苏军的职务称呼习惯。 于是司囹被称为“司令员”、号手被称为“司号员”、各级军事主官被称为“指挥员”、卫兵称为“警卫员”伙夫也成为了“炊事员”等等,這一传统被人民军队沿用至今不过好像如今的俄罗斯军队已经不再如此称谓了,不妨可以说在现阶段确实是我军独有,但具体含义和職能与前述的“司令”完全没有区别硬要有个细微区分的话,司令后面加个“官”没有岐意显然司令员就加不得了。
刘帅在长征中首佽有了“司令员”的职务即在云贵转战期间出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又担任过救援西路军的“援西军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和整编后的第二野战军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