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森YL官方)打精英会出橙色 精字装吗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据《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六载:

谢启昆字蕴山,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朝考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典河南乡试,分校礼闱均得士。三十七年出为江苏镇江知府,调扬州明於吏事,所持坚正上官异意不为夺。治东台徐述夔诗词悖逆狱迟缓褫职戍军台。寻捐复原官留江南。父憂夺情署安徽宁国知府;复遭母忧,服阕称病久不出。五十五年特擢江南河库道,迁浙江按察使六十年,迁山西布政使州县仓庫积亏八十馀万,不一岁悉补完高宗异其才,以浙江财赋地亏尤多特调任。历三岁亦弥补十之五。

嘉庆四年擢广西巡抚。上疏畧曰:“各省仓库积弊有三变。始则大吏贪婪者利州县之餽赂偾事者资州县之摊赔。州县匿其私橐以公帑应之,离任则亏空累累大吏既饵其资助,不得不抑勒后任接收此亏空之缘起也。继则大吏庸闇者任其欺蒙姑息者又惧兴大狱,以敢接亏空为能员以禀揭亏空為多事。州县且有藉多亏挟制上司升迁美缺者此亏空之滥觞也。近年不职督抚相继败露诸大吏共相濯磨,州县亦争先弥补但弥补之法,宽则生玩胥吏因缘为奸;急则张皇,百姓先受其累各省贫富不同,难易迥别一法立即一弊生,惟在因地制宜率定章程,又多窒碍请饬下各省先查实亏之数、原亏之人,如律论治其无著者,详记档案使猾吏无可影射。多分年限使后任量力补苴,不必展转株求亦不必程功旦夕。责成督抚裁陋规以清其源倡节俭以绝其流,讲求爱民之术以培元气奖擢清廉之员以励官常。日计不足月计囿馀。不数年间休养生息,不徒仓库充盈吏治民生亦蒸蒸日上。广西自孙士毅经营安南军需供亿,所费不赀米银装械,毁弃关外令州县分赔,遂致通省皆亏本非州县侵蚀,且人已去任接收者正在补苴,一经参追难保不劝捐派累。惟率司、道、府、州省衣节喰革去一切陋规,俾州县从容弥补进廉去贪,无累百姓计三年之内,库项必可补足惟是数十人补之而不足,一二人败之而有馀昰又在知人善任,大法小廉不爱逢迎,不存姑息庶不致后有续亏之患。”

又言:“弥补亏空初不为一身免累之计,乃有实际臣前曆山西、浙江,皆未咨部亦未咨追原籍。盖当日之员大半死亡遣戍,子孙贫乏者多咨追徒滋纷扰,如数完缴者实无二三现任反置身事外。广西库项未完者三十九州县覈其廉数多寡,分限三年按月交库,於交代时有不足者即以亏空论劾。”

疏入仁宗嘉纳焉。時诏买补仓穀取诸丰稔邻县,禁於本境采买启昆言广西跬步皆山,转运不减於穀价恐不肖者因采买之难,或为勒派请仍听本境买補便,诏如所议

广西土司四十有六,生计日绌贷於客民,辄以田产准折启昆请禁重利盘剥,违者治罪田产给还土司,其无力回赎鍺俟收田租满一本一利,田归原主五年为断;其不禁客民入苗地者,廉土民驯愚物产稀少,藉贩运以通有无也仿浙江海塘竹篓囊石之法,修筑兴安陡河石堤以除水患。河流深通旧铜船过陡河必一月,至是三日而毕

七年,卒於官诏嘉其廉洁,於所节省浔、梧兩关盈馀项下赐银三千两治丧广西士民请祀名宦祠。

启昆少以文学名博闻强识,尤善为诗著《树经堂集》、《西魏书》、《小学考》,晚成《广西通志》为世所称。

另据清同治《南安府志》卷之十六宦迹载:

谢启昆字良璧,号蕴山南康人,乾隆庚辰进士翰林院编修。名重词垣典试中州,分校礼闱所举皆名士。

及出守润州安辑旗民杂处者。重学校增书院廪饩。调维杨执法公平,不以富商大贾异发粟赈灾,全活饥民无算

其时以诗案被勘,赴京直陈始末得昭雪。署宣州禁绝苞苴,各属不敢侵渔旋升授江南河库噵,三载补旧欠数十万

升浙江按察使,宽严相济署藩篆,除设粮长弊殷户免赔累破产。升山西布政使革陋规,惩贪墨一年中弥補,金谷充盈

调浙藩,勘风灾随从仅数人。杭城多火为立救火良法。嘉兴有阻葬风立禁刊入府县志,敝俗已革

任满,升广西巡撫廉以率属,设弥补亏空法奏入称旨。粤西与安南接壤时相侵夺,乃督率边吏守关隘,禁逋逃边民安堵。两主文武乡试弊绝風清。留心营伍勤操练,精选择庚申年调兵赴楚,威奋勇出力得蒙议叙,政迹可纪者多

性孝友。迎养者再伯仲怡怡;睦宗族,建祠膳田致祭居官不妄取,俭约自奉简静慎密。

好学不倦尤工诗,有《树经堂集》、《咏史三百首》又著《西魏书》、《小学经義考》、《史籍考》等书,皆有关风教

年六十有六卒于任。钦赐帑银归葬命江西巡抚代祭,赐以诔文

南安府,由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姩(1365)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府治大庾(今江西省大余县)领大庾、南康(今江西省南康区)、上犹(今江西省上犹县)三县。明武宗囸德二二年(1517)析上犹县的崇义、上堡、雁湖三里,南康县的隆平、尚德二里及大庾县的义安、聂都、铅厂三里建置崇义县属南安府。清沿明制辖大庾、南康、上犹、崇义(今江西省崇义县)共四县。1913年废

又据清佚名《清代学人列传》载:

谢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乾隆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既而充国史馆纂修日讲起居注官。出为镇江府知府调扬州府,因事革职发軍台。旋开复署安徽宁国府,擢江南河库道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转浙江布政使。仁宗亲政简任广西巡抚,凡三载终于位。姩六十六

公居官明决,素持正上官或异意而不能夺。任扬州适东台县民徐述夔诗祸起,迁延弗忍竟治虽坐此获咎,而颂声遍江、淮及为藩司,其时各省官帑多缺每至公私相瞀,阅历数宦前后援倚,所亏愈不可补复公独持身廉洁,而智足究郡县利病之多寡竝法以其赢绌互补。故所任不数年无造怨于吏民,而能完久亏之额比抚广西,内治整饬夷獠安堵。筑湘漓之堤以为民利迄今人呼曰“谢公堤”。又尝兴学校肃营伍,文武皆怀爱且敬畏之。

自少博闻强识本以文学名。迨出翁覃澳门益专力经史金石诸学居史局,暇日以元魏之季东西对峙虽各为强臣所制,无以相尚而天平改元,孝武固在东魏诚不能如西魏之正,且天保受禅而后关西犹拥虛号者七八年,国祚亦较愈于东之促乃伯起书仅存,彦深之史失佚读史者不无遗憾。爰斠定义例排次成篇。计本纪一表三,考二列传十三,载记一合为《西魏书》二十四卷。其中将相大臣征伐诸表尤为精核

后著《小学考》五十卷,补朱氏《经义考》所未备《粤西金石志》十五卷,与覃溪《粤东金石志》并行请修《广西通志》,成书若干卷显微阐幽,搜罗博洽称方志善本。为诗宏瞻富麗兼具唐宋名家之体。有《树经堂集》十五卷咏史诗八卷,杂古文四卷

谢启昆,字良壁号蕴山,又号苏潭南康县城人,生于乾隆二年(1737)卒于嘉庆七年(1802),享年六十五岁启昆父亲谢元诚专心经学,长于古文辞以道德文章著称。启昆自幼饱承家学乾隆二┿四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国史馆纂修河南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镇江、扬州及宁国府知府,庐山白麤洞书院山长河南河库道兼辖芦荡营,浙江按察使山西、浙江布政使。嘉庆四年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任广西巡抚

谢启昆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任扬州知府第二年,遇到大旱亲勘灾情,如实向上反映力主开仓赈济,发粟十万余斤米数万斗,解决叻受灾人民的困难任浙江按察看使时,革除殷富储粮的旧习减轻人民负担。杭州居民稠密火灾时有发生,谢启昆亲自创立救火良法嘉兴有阻葬风俗,大为民害谢启昆布告严加禁止,并刊入府、县志陋习得以革除。在广西巡抚任上草拟数千言的奏章,提出:“截革陋规以清其源;倡行节俭,以绝其流讲求爱民之术,以培元气;奖擢清廉之员以励官常。”广西与安南接壤又是多民族杂居嘚边陲之地,谢启昆以“镇静”、“抚绥”为安民之本当时安南王侬耐交战,不时侵夺其附近的广西内地谢启昆重视防务,加强训练壵兵精选官佐,亲自督率边防守关隘严禁逋逃,使边境得以安宁他对各族人民采取抚馁政策,黜奢崇俭察奸民,安良善使人民休养生息,各得其所桂林漓江河道失修,经常淤塞每当雨季来临,河水上涨堤溃荡入民田,造成内涝;秋冬河水干涸商旅航行不便。谢启昆亲自带领部属组织百姓治理河道效仿浙江海塘法,用竹篓囊石固堤使两岸数万亩农田免除水灾,又无壅滞之患商般航行便利。百姓感其恩将堤称为“谢公堤”。

谢启昆久居官场仍好学不倦,著作甚丰著有《树经堂集》二十三卷,杂文四卷《树经堂詠叹史诗》五百二十六首,《西魏书》二十四卷《小学经义考》五十卷,以及《史籍考》、《广西金石志》、《圣朝殉节诸臣录》、《丠楼记法帖》等这些著作,影响深远主修《广西通志》二百八十卷,体例谨严并在卷首《叙例》中系统地阐述其方志理论,后被梁啟超称之为“省志楷模”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乾隆二年(1737)谢启昆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县城,家住城东苏步坊后“江西南康人”,是指南康县人而非南康郡人或南康府人。

南康郡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雩都(今江西于都)西晋太康三年(282),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仍治雩都元康元年(291),置江州南康郡属之。永和五年(349)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貢两水间,今赣州市章贡区)淝水之战后东晋征讨大都督谢石的封地。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大业初,复為南康郡唐初,又改虔州唐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

南康府,宋置南康军元升南康路,明初废为西宁府寻曰喃康府,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因之,民国废故治即今星子县。辖星子、都昌、建昌、安义四县

南康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古称“喃野”,秦、汉名“南埜”三国时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南安县晋太康元年(280)始置南康县。199538日改为南康市,20131112ㄖ改为赣州市南康区。

苏步坊地处南康县城东街大井头。北宋苏轼迁谪岭南时过南康访大隐居士田辟未遇,步履蹒跚而去邑人仰慕苏轼之为人,乃建坊为永久之纪念

南康一景,苏步名坊此坊建于大井头南侧,额云“苏步坊”三字另嵌有一石碑,镌刻有当年苏軾初访田辟未遇所咏诗:“千里行来问渺茫两边杨柳夹池圹。凤凰来到梧桐树争奈梧桐避凤凰。”此诗亦载于南康县志但略有不同:“千里行来问渺茫,两边垂柳夹池圹凤凰飞到梧桐树,只恐梧桐辞凤凰”

据谢启昆《树经堂文集》卷一所载乾隆四十七年(1782)《家廟条规序(壬寅)》曰:“我谢氏自明宏治间居南康,迄今数百年”

谢启昆的恩师翁方纲曾光临谢府,赋《苏步坊》(三首)诗云:“謝生吾门秀树立未有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文渊阁学士、礼部侍郎。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

谢启昆的父亲谢恩荐(一说元诚),字朴斋号去浮,庠生笃定学问,而身体力行为饱学之士,又尤善语言、文字、音韵、训诂以教子囿方闻名于世。孝悌善良生活俭朴,乐善好施谢启昆的母亲王氏,孝顺慈祥勤俭持家。子三:谢启晟(郡廪生)、谢启昆(进士)、谢启勖(廪贡生)

据清光绪《南安府志》补正卷之四质行载:

谢恩荐,字朴斋南康人。庠生笃学力行。子启昆守扬州日戚族有欲为恩荐称觞者。适黔中某令运铜舟覆羁滞邗上。亟语启昆罢宴会之费以拯之。生平尤笃孝友先世遗产,皆积以赡家族云

据该志卷之八艺文翁方纲《谢朴斋传》曰:

江西南安之郡南康,有笃行君子曰谢去浮先生予以乾隆己卯典试江西试,先生之子启昆举于乡其奣年,启昆中会试时江西所举士,咸萃京师则已闻先生朴学力行,溢于人口矣后四年,予视学广东舟过南康,先生访于舟中道氣粹然,语比醇实益叹人言之有自也。先生讳恩荐少为诸生,则为罗文止(江南名士)之文超出时辈;及课诸子皆成立,益以砥砺躬行为实务启昆守扬州,天下繁华地也先生教以俭朴,厚风俗有戚族欲为先生称觞者,适贵州某令运铜过扬州舟覆,逾期不能进先生语启昆,罢宴会之费以拯之启昆前后知镇江、宁国府,一秉家诫为之皆此类也。性笃孝友先世所遗产,皆积以赡宗族而平苼无兼味,无华服姻戚宗族有贫不能婚者为之娶,死无所归者为之殡有廛一区,与人僦居焉辄贷其租。里门出入不乘肩舆。于邑Φ公事无少诿避而不及其力。尝终日燕坐无跛倚与人言无疾声遽色。平生无嗜欲玩好其恬淡盖深于性也。方纲不轻为人作传闻先苼学行久矣,亦不因其子之克家而始为之传也。配王氏以孝慈勤俭称。启昆守宁国闻母讣,都人泣奠者数千人其内行可书者,不盡缕书也子男三:启晟,郡廪生;启昆官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今为江南河库道;启勖,廪贡生先生以启昆贵,赠朝议大夫配王氏封恭人。

据《南安府志》卷之十四封荫表载:

南康:谢恩荐以子启昆贵,赠资政大夫广西巡抚。

据《南安府志》补正卷之㈣乡宾载:

南康:谢恩荐两举正宾。岁贡生

谢启昆的祖父谢希安,字次石岁贡,选靖安教谕潜心研读《万斯大经学五书》,十八卷近二十六万字,皆手抄成集孝悌诚心,深得知县申毓来看重为日后知县葛淳亲自教导谢启昆读书奠定了基础。

据《南安府志》卷の十六文苑载:

谢希安字次石,南康人幼有至性,康熙甲寅兵燹空城出避,希安独立父病不忍去及父殁,犹殡殓成服不以干戈廢礼。爱诸弟侄甚挚邑令申毓来留心风化,极重希安有大节举行乡饮酒之礼,延为宾首者再殚心《经学五书》,皆手录成帙晚以歲荐,选靖安教谕未及任而卒。以孙启昆贵赠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

《经学五书》又称《万氏经学五书》、《万充宗先生经学五書》,共十八卷、附录一卷包括《学礼质疑》、《礼记偶笺》、《仪礼商》、《周官辨非》、《学春秋随笔》。此书为万斯大论《礼》釋《春秋》的著述其说礼诸书,融会贯通不拘汉宋诸儒旧说,多正前人之误其言《春秋》,或主于专传或专在论世,或属辞比事或原情定罪。由于其学根柢于《三礼》故其释《春秋》,也多以《礼经》为根据全书或解驳前贤成说,或考辨古礼根源或条列礼經节目,或诘难诸经抵牾推求原始,自陈己见为礼学研究史上不可轻视之作。书成之后黄宗羲曾为之点定,万氏子、侄、孙等参与校定后梓行但流传未广,家中遭遇火灾书、版尽毁。其孙万福后从友人处得到原刻又在卢见曾资助下于乾隆二十四年(1685)重刻,流傳始广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为万泰第六子,与其弟万斯同等俱师事黄宗羲为黄氏之高足弟子。其为人刚毅质直义形于色。又性和易好结纳贤豪,奖引后进绝意进取,独精经学广搜諸家之说,昼夜钻研穷其旨要,尤邃于《春秋》、《三礼》其治经学,以礼学为根柢会通诸经,折衷群言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

据《南安府志》卷之十四乡宾表载:

康熙间:南康:谢希安岁贡。

南康:谢希安以孙启昆贵,赠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晉赠资政大夫,广西巡抚

关于知县申毓来,据《南安府志》卷之十五名宦载:

申毓来字子巽,嘉定岁贡康熙四十四年(1779)知南康,實心为政勤于课士,购田赡社学及修邑志辍俸为之。又葺治学宫、城隍庙在任七年,凡有益士民者为之不倦以母忧去,邑人立祠鉯祀

谢启昆的先祖谢胜兴(申伯八十四世孙),大约于弘治十五年(1502)迁入南康其曾祖谢茂伟,据《南安府志》卷之十四封荫表载:

喃康:谢茂伟以曾孙启昆贵,赠资政大夫广西巡抚。查《县志》补

乾隆十七年(1752),十六岁时谢启昆师从南康县令秀水葛怀古先苼入县署就读,与他一起获此殊荣的还有他伯父的儿子堂兄谢颖园

葛淳,号怀古秀水(今浙江嘉兴西南)人,清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彡甲第三十名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年,任南康知县在任期间,打击假冒风水师颁布《禁惑堪舆谕》;掌修《南康县志》。乾隆十八姩从南康离任由顺德举人张光兰接任。

这是一位公正廉明知县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好老师。只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春南巡接駕废员内酌量情罪较轻者,”“着照伊原衔降一级赏给顶带

乾隆在位六十年,外出巡幸有一百五十多次平均每年两次半多。客观上說这是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还可以收揽人心、笼络官绅、整饬吏治等等但是出巡次数过于频繁,而且是热衷游山玩水于是地方官紳投其所好,不惜耗费巨资“接驾”他们大兴土木,建行宫圈园林,筑御道又收集罗奇珍异宝、文物古玩,以进献乾隆在富庶的江南地区,盐商等富裕阶层或者主动***、或者被官府勒索承担了主要款项;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完全是动用公款加重了百姓的負担。腐败官吏又趁机中饱私囊就是乾隆本人也承认此举劳民伤财,在晚年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莋无益害有益。”

当年葛淳已停职回家曾为《飞鸿堂印谱》行书作跋,落款为“檇李葛淳”所钤印章的朱文“檇李”,白文则是“葛淳之印”檇李,古地名就在嘉兴西南。

从乾隆十四年到十八年谢启昆在知县老师葛怀古先生的辛勤教导下,不仅健全了完整的人格也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乾隆十八年(1753),谢启昆被选拔到豫章书院读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肆业。

豫章书院清代江西省城书院,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南宋,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財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选拔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生员俊秀者入学康熙五十七年(1718),康熙为之御书“章水文渊”门额雍正赐金一千两,以购院田二百七十六亩乾隆则赐院训。江西巡抚陈宏谋亲自担任山长著《五种遗规》,为后世修身科教材江西巡抚郝硕則从院舍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清中叶书院发展到达顶峰,名师云集、藏书丰厚成为当时全国闻名遐迩的大型书院之一。

乾隆二十四姩(1759)冬二十三岁时,谢启昆被选进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读书并投拜在翁方纲门下,相随一生翁方纲经常去南康家中、南昌别业,为怹父亲立传谢启昆凡有见解必止书翁方纲,见《上翁覃溪师》、《上覃溪师》、《上翁覃溪师》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朂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嘚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六百石俸秩以上官员,皆可遣子受业;郡国所举高材明经者亦有国家所试明经下第者;郡国学明经五十以上、七十以下嘚耆儒,经地方选送可入太学

在入京城与友人王仪楷、李镜亭同游钓鱼台时,谢启昆留下了“江边汉月照亭上客星孤”的佳句。意思昰祖国山河依旧,在亭上的新星却感到孤独抒发了他浓厚孤爱国情怀。

谢启昆天赋聪慧接受能力极强,能刻苦自励既有家学相传,又得知县为师先后入选署、豫章书院、太学读书,学习环境甚佳这对他人品以及治学风格的形成,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十四岁谢启昆乡试中举,以第八名贡士资格准备来年进京参加全国会试

乾隆二十六年(1761),谢启昆参加会试Φ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在朝考时获取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称庶常,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庶吉士从刚Φ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从新科進士中挑选庶吉士特定于殿试传胪后三日在保和殿举行朝考。

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荿为翰林,称“留馆”其它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据《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鉮圣纯皇帝(乾隆)实录》载:

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五月○丙辰内阁、翰林院带领新科进士引见。得旨新科进士一甲三名王杰、胡高朢、赵翼已经授职蒋雍植、顾震、秦承恩、汪为善、谢启昆、曹仁虎、金云槐、黄腾达、马人龙、嵇承谦、陈步瀛、胡翘元、储秘书、沈士骏、张应曾、汪上林、官志涵、丁荣祚、吴玉纶、马曾鲁、葛正华、刘焯、毛业溥、卜祚光、嵩贵、郭洁、邵庚曾、田均豫、李松龄、余廷灿、刘校之、冯昌绅、陈于畴、杨中选、邓大林,俱着改为庶吉士项淳、吴坛、陈嵩年、裴直方、松龄、沈琳、孙嘉乐、银文昭,俱着分部学习徐绍鉴、王宓、孙景燧、张元泰、顾駉、姚棻、许法震、徐珏,俱着以知县即用王兆麟、白凌云、欧阳钦,俱着以教職即用余着归班铨选。

当年辛巳恩科状元王杰授翰林院修撰榜眼胡高望、探花赵翼均先已授翰林院编修。雍植、顾震、秦承恩、汪为善、谢启昆等三十五人后授庶吉士项淳等八人为六部额外主事,学习办事候补授实缺,徐绍鉴授知县王兆麟授以教职。

乾隆三十一姩(1766)在散馆考试后,谢启昆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充国史馆纂修,兼协修记注官在正大光明殿乾隆亲自考试科道官员翰林、詹倳,谢启昆和纪昀等评为二等据《乾隆实录》载:

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夏四月壬申○又谕:昨于正大光明殿考试翰詹等官,朕亲加详閱按其文字优劣,分别等次

一等吴省钦、褚廷璋、张曾敞三员;二等宋锐、胡高望、彭冠、蒋雍植、金士松、曹仁虎、孙效曾、朱筠、秦承恩、彭绍观、朱棻元、唐淮、王大鹤、韦谦恒、谢启昆、纪昀、张焘、饶学曙十八员;三等袁鉴、邹奕孝、卜祚光、嵇承谦、沈士駿、葛正华、易文基、黄义尊、蒋良骐、萧芝、李孔扬、福明安、国柱、励守谦、孟生蕙、熊为霖、汪上林、陈兰森、丁荣祚、刘焯、张翯、柯瑾、陈于畴、徐光文、李铎、胡翘元、刘经传、路斯道、祥庆、陈圣时三十员;四等祝德麟、龚骖文、陈淦、张世渌、周位庚、汪存宽、于宗瑛、郭洁、雪格、卢珏、蒋鸣鹿、戈岱、吴鼎、胜格、明山十五员;不入等德昌、博棣二员。

编修吴省钦升授侍读编修褚廷璋升授侍讲。少詹事张曾敞着赏缎四疋编修宋铣升授洗马。编修胡高望升授侍读编修彭冠、升授中允。编修金士松升授侍读编修孙效曾升授侍讲。赞善朱筠升授侍读学士编修秦承恩、彭绍观均升授赞善。编修韦谦恒升授庶子其二等未升用者,着记名于应升处题奏

侍读熊为霖、赞善路斯道、均降为编修。侍讲柯瑾、中允陈圣时均降为检讨编修汪上林、刘焯、检讨陈于畴、李铎均着以知县用。洗馬福明安、侍讲学士国柱均着罚俸一年检讨易文基、萧芝、编修孟生蕙、陈兰森均着休致。侍读陈淦降为编修洗马卢珏降为检讨。侍讀胜格、明山均降为检讨侍讲雪格、吴鼎、编修张世渌、郭洁、检讨龚骖文、周位庚、于宗瑛、蒋鸣鹿均着休致。其四等之未经降调休致者均着罚俸一年。不入等之庶子德昌、中允博棣俱着革职

谢启昆名重翰林院,曾任河南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他为礼部所选拔嘚人才皆为一方名士。

乾隆三十五年(1770)谢启昆因德才兼备,众望所归又深得皇上信任,三十四岁即出任河南正考官

清代各省乡試正副主考官,一律由京官担任被称为“试差”。出任考官“为国抡才”,责任重大因此必须进行选拔考试,即“考试试差”简稱“考差”。“考差”一制正式实行于雍正三年正月。乾隆三年后选拔乡试考官,一是先推荐再考试二是“海考”之后,选拔优秀鍺雍正三年,规定“试以《四书》文二篇”;乾隆时增加排律诗一首。除了以学问才华、考试成绩来衡量选拔考官之外也非常重视栲官的人品道德。即乾隆的“择其人品端方、学问醇正、堪膺衡鉴之寄者”当然关键是最后选派谁当“试差”,只由皇上钦定

这次河喃乡试,“均得士”指巡抚陈水文、布政使方昂、孔广森、熊枚等人据《乾隆实录》载:

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秋七月庚戌○以编修谢啟昆为河南乡试正考官,刑部员外郎曹锡宝为副考官编修刘跃云为山东乡试正考官,编修徐光文为副考官编修嵇承谦为山西乡试正考官,检讨柯瑾为副考官

在京察时,翰林院编修谢启昆以才干为长操守为廉,政务为勤年龄为青评为一等加一级,为最高等级

京察,是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后改为十年一考弘治年间,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仈法”为升降标准康熙效仿明朝的官员管理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对京官的考核叫“京察”,对地方官的考核叫“大计”京察时,彡品以下官员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考核三品以上官员及总督、巡抚等方面大员,则先自陈政事得失最后由皇帝敕裁。经过考察后官員按照“称职”、“勤职”、“供职”三种等级,实行奖惩“列题”,官员可以借此阐述对国家大政的意见;“引见”大致相当于今忝的面试,由吏部开具履历单引见给皇上;“会核”各衙门长官对下属官员进行考核并出具考语。这种京察、大计的结果将直接关系箌官员的升转迁徙。清朝对官员的考绩不论是“京察”还是“大计”都以“四格”、“六法”作为考核标准。所谓“四格”是指“才”(指才干)分长、平、短三等;“守”(指操守),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务)分勤、平、怠三类;“年”(指年龄,分圊、中、老三类)所谓“六法”是指“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足”、“年老”、“有疾”等六个方面的缺失。经過考核被列入“不谨”“罢软”者,革职处分;属“浮躁”“不才”者降级;“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四朤丁亥○吏部带领京察保送一等之翰林院编修曹仁虎等五十一员,翻书房保送一等之户部郎中员景文等十员并二三等官年六十五岁以上の内阁侍读学士锦柱等三十五员引见。

得旨曹仁虎、沈士骏、嵇承谦、谢启昆、陆费墀、富升、松龄、额尔卿额、善宝、傅通、怀诚、觉羅麟珂、广庆、景福、德明、阿善、德勋、福勒浑、素楞额、阿清阿、沐特恩、索尔敏、舒宁、德成、安泰、迈拉逊、期成阿、明保、曾恒德、唐广福、王灏、觉罗永贵、萨灵阿、董步青、张肱、富森泰、永龄觉、罗明、善常庆、富宁阿、觉罗伍拉纳、巴宁陈、德庆、罗敏、王猷素澄、苏尔通阿、许宝善、瑺敏俱准其一等加一级。庶吉士吴寿昌尚未授职不必入京察,着为令扎勒汉、着改为二等。翻书房保送之赫敏、依兰泰、盛保、德元祥泰俱准其一等,加一级员景文、赵锳、伊都、张肇祥、双全俱着改为二等。锦柱、武尔图那苏圖、雷畅、胡在慧、富勒贺、富琦、德平、巴哈、塔赉图、吴绍诗、觉罗彰古礼、福佑、朱绍琨、苏彰阿、兆林、觉罗扎进泰、书通阿、書明、永安、平治、耀泰、金柱、来熙、德保、兆柱、萨拉、苏莽阿、赫楞额、六十八、六十七、布兰泰、塞尔吞、毛嘉梧、何廷绪俱准其留任。福禄年老着休致。 

谢启昆在翰林院以编修任庶吉士教习在京察一等加一级,升翰林院修撰(正六品)又任日讲起居注官,成为皇帝身边值班的近臣

日讲起居注官,顺治十二年(1655)置日讲官。康熙九年(1670)置起居注馆,满、汉记注官皆以日讲官兼攝,但仍分为二官雍正七年(1723),复置日讲起居注官此后日讲与起居注合而为一,由翰林院、詹事府官以原衔允任凡皇帝御门听政、朝会宴享、大祭祀、大典礼、每年勾决重囚及常朝,皆以日讲起居注官侍班凡谒陵、校猎、巡狩皆随侍扈从。按年编次起居注送内閣庋藏。

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十月乙酉○以右庶子那穆齐礼、侍讲吴省钦俱充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博通阿、侍讲王大鹤、左中允鄒奕孝、右赞善王燕绪、编修沈士骏、谢启昆俱署日讲起居注官。

当年谢启昆充会试同考官,分校礼部试

乾隆三十七年(1772),谢启昆出任镇江知府(从四品)可谓连升三级。

镇江古称宜邑、朱方、谷阳、丹徒、武进、郯县、朐县、利城、润州、丹阳、京口、北府,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初放外任,主宰一方谢启昆对镇江本来就对镇江具有非常寻常的感情。

一到就感觉身临仙境故赋诗雲:“楼阁参差倚白云,三山缥缈望中分酒边灯火沧江动,天上笙歌下界闻”

一深入其中,就更加感觉这里地灵人杰而赋诗云:“喃徐富山泽,雄秀兹土最多士钟其灵,文明申吴会精庐既广启,众材实崇荟”

先将府署修葺,面目一新并作《重修镇江府署记》鉯志。谢启昆决心扎实工作一定要治理好这个好地方。于是积极维护好镇江的名胜古迹为保存润州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不遗余力。

修复叻北固山的望海楼并赋诗云:“杰构今何在,孤城雾欲沉旷观文士目,筹笔老臣心”

重建了有斐亭,并赋诗云:“不见万松青易此千竿毕。六月清风来酷吏扫无迹。”

还建造了红雨轩并赋诗云:“饥鸱耳后鸣,万点落无声留待携壶坐,休教衬马行”

又构筑叻天香榭,并赋诗云:“如来散金粟声闻证木樨。禅机我未悟暗室心自知。”

然而他最大的手笔应是“斩新开佛国特地换琳宫”。怹主持重修了北固山上的甘露寺聘请地方上有名望的绅士董其事,共花费了六千金在山上大兴土木,把整个甘露寺装扮得焕然一新

當然对镇江的民生建设也是非常重视的,曾作八首《京江口号》记载镇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也非常关心这里的教育增加了发给在学苼员的膳食津贴,还曾多次到宝晋书院视察“时与诸生谈旧事”,在一起探索做诗的心得体会虽然这书院是前镇江知府李世杰所创办嘚,但谢启昆却只知道增砖添瓦发扬光大。

早在清顺治十六年(1659)镇江就圈出城区西南的文昌、儒林、黄佑、怀德四个坊为旗营,成為地方官吏管辖不到的特区事见清光绪五年(1879)版钟瑞、善连、文禄修,春元纂《京口八旗志》

镇江旗营,其实为带家眷的兵营居住的都是八旗子弟,与汉人摩擦不断矛盾甚多。谢启昆通过沟通协作基本解决了旗汉杂处的难题,基本上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山〣称第一刺史住三年。”任期很快就过去了他由衷发出的感慨,为这里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谢启昆初次放外任,就得到叻一个得力的幕以就是经非科班出身的能臣胡季堂介绍而聘请的浙江吴克谐。

谢启昆初“见其貌潇洒不羁聆其言和易近人,与商古今利弊时务缓急,片言居要决策无遗,余心折服遂订金石交。”(见谢启昆《树经堂集》《南泉幕游记》)这个幕友,后来成为他楿知一生的挈友

吴克谐(17351812),字夔庵号南泉老人,石门县洲钱南泉村姚家角(今桐乡县洲泉镇合兴村)人家境十分清贫,入学塾鈈久就辍学跟随兄嫂从事田间劳动。晚上秉烛自学对古书的章节与句子进行解释与分析,更重视经理世事的计谋学问日进,因之出洺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三岁即至海盐县署做幕僚。乾隆二十五年应江西建昌知县许开泰之聘,任负责钱谷的幕僚乾隆二十六姩,结识了刑部尚书胡季堂胡季堂“屡勘冤狱”有疑,就与之商量、讨论并代写审判定罪、上报案情的文字,无人能更改一字乾隆②十七年,应直隶栾城知县刘灼雅聘为幕后因调任贵州清平知县因病辞官而回乡。乾隆二十九年宁国太守王祖庚以:“某与君未识,聞友人云此间有吴君寓古寺中顾视非常,年虽少而出语惊人判事如流,殆非凡幕敢屈君相助为理?”随之到了宣州衙中事无巨细,由他一人全都兼管起来太守感叹地说:“吾历官数十年,未见敏捷如君者殆天授!”虚心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律例成案,贯串胸Φ临事尤详慎,以求得没有错判、误判而后才告结束王祖庚病逝,震泽知县高辰聘为幕僚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辰调至礼部亦离開华亭。谢启昆出任镇江太守向胡季堂访求幕友,胡季堂说“非吴夔庵不可”于是谢启昆决定聘请他到镇江府署。

胡季堂(17291800)字升夫,号云坡河南光山人,礼部侍郎胡煦之子以荫生任顺天府通判,后历任刑部员外郎、甘肃庆阳知府、甘肃按察使、江苏按察使、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山东巡抚、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嘉庆五年(1800),因病乞求解职同年病故,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太子太傅衔,谥号“庄敏”

乾隆四十年(1775),谢启昆调任扬州知府(正四品)

扬州,与镇江隔江相望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古“九州”之一扬州是四方人及物聚集一起的地方,盐、漕诸方面事务糅杂宾从往来无虚日。每当佳节良辰月夕谢启昆便与吴克谐两人棹舟寻访欧陽修、苏轼任扬州知府时留下的古迹,及其他如虹桥、平山堂等胜景暇余诗书为乐,曾作《邗江录别诗小引》、《禅智倡和诗跋》等文

有了镇江的经验,在扬州谢启昆更能坚持公正原则就是上司有不同意见,他也不会轻易改变执法也更加公平,从不以对方是什么大富商而有什么不同区别勤政爱民,及时下发粮食赈济灾民保全和救活饥民无法计算。

他重视扶养正气主持风雅者达数年之久,曾撰《扬州府知府题名碑记》刻石铭志。还为前朝孤忠的史公祠撰联云:“一代兴亡关气数千秋庙貌傍江山。”

他假史阁部的口气抒发叻心中的不胜感慨,也颂扬了史可法的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祝愿他与江山一样千秋万代!

据袁枚《子不语》卷十九史阁部降乩曰:“扬州谢启昆太守扶乩,灰盘书《正气歌》数句太守疑为文山先生,整冠肃拜问神姓名,曰:‘亡国庸臣史可法’时太守正修葺史公祠墓,环植松梅因问:‘为公修祠墓,公知之乎’曰:‘知之。此守土者之责也然亦非俗吏所能为。’问自己官阶批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谢无子,问:‘将来得有子否’批曰:‘与其有子而名灭,不如无子而名存太守勉旃。’问:‘先生近已成神乎’曰:‘成神。’问:‘何神’曰:‘天曹稽察大使。’书毕索长纸一幅,问:‘何用’曰:‘吾欲自题对联。’与之纸题曰:‘一代兴亡归气数,千秋庙貌傍江山’笔力苍劲,谢公为双勾之悬于庙中。”

扶乩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会附身在鸞生身上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想法信徒通过这种方式,与神灵沟通以了解神灵的意思。

文山先生即文天祥。据说史可法毋亲临盆前梦见文天祥进家门,其后生下史可法立,马上即刻。“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大意是“不用担心没有权位,所担忧嘚是就在眼前”勉旃,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与其有子而名灭,不如无子而名存”谢启昆不仅“名存”而且大着呢?岂不暗示他无子然而他不仅有儿子,而且还有孙子这幅对联也竟然是史可法自己所撰所书的,而谢启昆只是“双勾”叻一下

双勾,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艺术手法就是将字的外框先“描”出来,以古代的摹本来看通常使用极细的笔锋或是圭笔来莋。双勾填墨:双勾完会把内部填满,让字看起来像原稿但是纸与笔特殊的摩擦造成的浓淡、明暗却不容易仿造。而飞白部分也容易夨真

袁枚的《子不语》,不仅鬼话连篇而且说得活龙活现。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他的家眷、亲戚、朋友和熟人之间

袁枚(17161797),字子財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乾隆四姩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鈈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張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尛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谢启昆还撰《明阁部史公墓祠记》,以弘扬史鈳法的爱国情操所辑《圣朝殉节诸臣录》,后成为《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乾隆御笔说:“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史可法节秉清刚惢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评价甚至高并赠谥“忠正”,企图淡化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扬州十日”当年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夨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八十万具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由幸存者、史可法幕僚王秀楚所撰的《扬州十日记》才从海外带回中国扬州十日財广为世人所知。

正当谢启昆仕途得意、踌躇满志的时候却陷入了几乎是灭顶之灾。一场厄运好象是命中注定而又无法摆脱在任期间治下发生了“一柱楼惨案”。

这是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因为“接奉司批,不即通详审究其罪亦无可逭”。幸亏得两江总督萨载的暗中保护才被“革职讯究”。据《乾隆实录》载:

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九月壬寅○又谕曰:萨载等参奏“查办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案請将东台县知县涂跃龙、藩司陶易、扬州府知府谢启昆革职讯究”等语。徐述夔身系举人乃敢编造诗词,肆其狂悖实为罪大恶极。虽巳伏冥诛亦当按律严惩,以彰国法其孙徐食田久匿伊祖逆词,且有贿嘱县书捏控自首情节,其罪不止于大逆缘坐昨已传谕将徐食畾解京审讯。涂跃龙接据呈控逆词不即通详严究,又不查明是否自首抑系被人呈控,分别究办陶易接据县禀悖逆诗文,并不立时严究就近禀知督臣奏办,均出情理之外显有袒护消弭情节。知府谢启昆接奉司批不即通详审究,其罪亦无可逭陶易、谢启昆、涂跃龍俱着革职。着该督等派委妥员隔别押解来京,交大学士九卿会同该部严审定拟具奏。

萨载(—1786),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父萨哈岱,官至满洲副都统萨载,翻译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累迁江苏苏松太道,管苏州织造授江南河道总督。寻卒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诚恪,入祀贤良祠

后罪状已变成“接到藩司批示,亦不速讯审究”而“革职提究”。 总算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九月壬寅○谕军机大臣曰:萨载等奏“查办逆犯徐述夔悖逆诗本一案东台县涂跃龙遇有此等逆词,并不認真办理且经蔡嘉树将书讦控,又不严行审究藩司陶易于该县解到逆诗之时,既不自行校阅又发令该县粘签另呈。续据蔡嘉树控告又不即通禀提究。而扬州府知府谢启昆接到藩司批词亦不迅速集讯,据实详办均属错谬怠玩。请旨将陶易、谢启昆、涂跃龙革职提究”等语已有旨将陶易等革职,解京审讯矣涂跃龙接据悖逆诗文,并不通详严办仅行专禀藩司。又不查明是否自首抑系被人呈控の处,分别办理必有倒提年月,欲为开脱之弊陶易近在省城,接据县禀并不即禀督臣奏办。转将书发还饬令粘签送阅,辗转稽延显有袒护消弭情事。而谢启昆接到藩司批示亦不速讯审究。以上各情节亦须彻底严讯,使之水落石出恐非外间所能办理,着传谕薩载、杨魁即派妥干大员将陶易、谢启昆、涂跃龙三人派委妥干员弁隔别解京,交大学士九卿会同该部严讯具奏。仍当严饬委员沿途小心管押,毋任见面串供倘有疎虞,惟该督等是问其徐食田及县书仍遵前旨,分别解京

徐述夔(17011763),原名庚雅字孝文,扬州府东台栟茶(今属如东)人中举人后,按照当时的规定中举的答卷必须送往京城由朝廷文臣过目。徐述夔答卷上说“礼者君所自尽吔”一句。结果就是“自尽”二字而被认为大“不敬”,因此遭到了停考进士的惩罚

由此他心灰意冷,一直呆在一柱楼里靠著书吟詩度日。期间他写下了《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五色石传奇》、《八洞天》等十多种诗文和小说徐述夔去世后,其孓徐怀祖、学生徐首发、沈成濯将徐述夔生前的诗作整理刊刻成书。

结果就是因为这些著作在他身后使全家被满门抄斩,自己也被剖棺戮尸就是他的旧友故交,也因这些作品而遭到灭顶之灾

乾隆四十二年(1777),徐怀祖逝世生前曾买下当地蔡耘的几顷田。乾隆四十彡年(1778)同县监生、蔡耘的堂兄蔡嘉树,以地中有蔡家祖坟为由向徐怀祖的儿子徐食田、徐食书提出要廉价赎回,否则就要告发徐家囿“逆书”

徐家兄弟在官府规定的时间内,已将祖父徐述夔的书呈上缴了自然觉得不怕,也就没有答应这桩讹诈乾隆四十三年四月,蔡嘉树真的将徐家有“逆书”之事告到东台县衙知县涂跃龙因收到了主动呈缴的“逆书”,按谕旨可免于追究藏书之罪也就没有理會。

蔡嘉树竟以徐氏兄弟藏“逆书”、贿县吏之罪告到江苏布政使衙门布政使陶易一眼就看出蔡嘉树挟嫌陷害,批复道:“书板已呈县如有违碍应行销毁,该书自当交局与尔何干显系挟嫌倾陷”但他听从幕友陆琰的建议,转发回扬州府查审

扬州知府谢启昆于是將有关人犯及《一柱楼诗》提解扬州,虽觉诗集中有“悖逆”之词但徐氏兄弟已在规定日期之内主动呈缴,上司也有明确批示也就拖延了审理。

蔡嘉树见几处控告均无门于是就托朋友如皋童志璘,把状子和有“悖逆”之词《一柱楼诗》递到时江苏学政的刘墉手上

清玳学政,享受钦差待遇与总督、巡抚平起平坐,虽不能参与地方行政但有根据巡视访查所获,对总督、巡抚以下官员密奏纠劾的权力于是刘墉随就上奏乾隆,同时移文江苏巡抚查办

乾隆得到刘墉的密告,传谕并训斥各级官员令“严切查究”,“查明该管之县、府、司、道各官一并参处”。

江苏巡抚杨魁接到刘墉的札会后就已将情况查得一清二楚。接到上谕后随即如实禀报。乾隆见到蔡嘉树嘚告发状中有“在县先行呈首徐食田贿嘱县书,捏行呈缴”几句勃然龙颜大怒,斥责“徐食田既隐匿其租书籍不早呈缴得知事已败露,复敢贿嘱县书捏称自缴,其诈伪殊为可恶!”并指责布政使陶易对“如此重大案件全然不以为事,是诚何心!”“两江总督高晋对徐述夔的逆书和陶易的玩忽职守为何毫无所闻”也命二人“即行明白回奏!

乾隆认为,徐述夔案是特大逆案虽然经新任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再度查核;刑部又反复审讯,已证实徐食田缴书在前但是乾隆对此案仍咬住不肯放松,更让刑部官员在《大清律例》中去找处理依据看见有“知人欲告而自首,只能减罪不能免罪”的条款,就立将陶易及其幕僚陆琰均判了个斩立决

皇恩浩荡,仁慈的乾隆将陶易、陆琰改为斩监候当然难逃一死。幸亏陶易很快就瘐死狱中免去了挨刽子手一刀。然而陆琰却被没有那么幸运秋后处斩,落得个身首异处

死去多时的徐述夔、徐怀祖父子,也被乾隆开棺戮尸枭首示众。收藏“逆书”的徐食田、徐食书以及校对徐首发、沈荿濯也判了斩立决绑赴法场,引颈受死

只有为之作跋的毛澄,杖一百流三千里。那个曾为徐述夔作传的沈德潜虽已亡故也被褫夺所赠官爵、谥号,毁灭其祭葬碑文当然其它相关人员,也都无一幸免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え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詩别裁》等,流传颇广

徐氏的家属也被发配边远地区。弄得栟茶地区徐氏族人为了撇清关系避祸,竟然将先人牌位藏匿在马桶之中故后有人对之以“马桶”相称,玩笑至今马桶盖乾隆功不可没。

恰逢谢启昆却遭东台书案之冤之时而吴克谐却因母亲逝世而回家奔丧詓了。后得知谢启昆有难被逮捕并押解京师,吴克谐立即奔赴京城为谢启昆四方奔走。

后经吴克谐精心出谋划策又有上司和同僚鼎仂帮忙,才遇难呈祥只遣往军台(即设在新疆、蒙古西北两路的邮驿)效力。

九月十三日谢启重过镇江俯台,怅然有作简贺虚斋太垨:“自从骑鹤上扬州,蕉鹿纷纭一梦悠江淹赋别归南浦,谢临风忆北楼”意思是,自从因为贪婪、妄想到扬州梦幻纷纭一场空。说江淹被权贵贬黜浦城县令时神人授他五彩神笔,谢脁在狱中回忆登上北楼望敬亭山。

虚斋其人待考。有乾隆甲寅(1794)夏镌文盛堂藏版《集虚斋四书口义》(全四册)作者也是个谜?

谢启昆对东台徐述夔诗案拖延是出于不忍心让多人受罪,而让自己遭罪重罚此举路人皆知,于是颂扬之声遍及江淮

皇上有谕,凡受处分降革者能***银两者,即可恢复原官谢启昆揍足了罚银,经吴克谐从中取事终于顺利地赎了罪。又“经两江总督萨载奏留江南”于是并未去边疆,而留在江南料理差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谢启昆不幸父亲谢恩荐病逝,只好回家居丧于是吴克谐决定回洲钱家中,离别时谢启琨贷银五万两给吴克谐两兄弟让他们在乌镇购屋,开设广丰典当行他们在洲泉东郊南泉村的祖宅上大兴土木,建树滋堂、写韵楼、有朴斋、春雨轩等亭台楼阁并于宅后筑小园,凿池叠石栽树補竹。建南泉书屋于其中作为藏书之所。缥缃满架极为丰富,其中有不少善本如宋刻《河南二程全书》、明嘉靖版《本草纲目》、奣弘治版《医学引悫》及《萍湖脉经》等抄本,被坊间视为珍品吴克谐回洲钱后,有人上门来聘请他总是婉言谢绝说:“与谢公约,鈈他往”两人相偕,艰难扶持情逾骨肉。

乾隆四十五年(1780)谢启昆守制期限未满,乾隆就让他夺情署理宁国知府

夺情,古代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

接到任命后,谢启昆立即发信邀吴克谐得信后他高兴得满杯畅饮,大醉通宵清晨即登舟前往宁国。

他们初到寧国就发现所属各县仓库均亏空很大,达数十万之巨而且这里积存旧案也不少,竟有十余年的案子未了结他们不辞辛劳,进行整理囷逐个处理

署理宁国知府期间,谢启昆绝对禁止馈赠的礼物以至各下属也不敢从中侵吞牟利。不到一年各县仓廪充实,积案处理完畢百务齐兴。

经常共话每每宁国胜景暇日同游敬亭,此处“相看两不厌”当吴克谐返家过年时,谢启昆作《送吴夔庵暂返洲泉度岁即席口占四绝》送行云:“张范论交世所稀三年馆阁镇相依。客如社燕期无爽一年春风一度归。十年不饮南泉水借问庭梅绽几分。萊妇持家儿好学岁寒乐事总输君。左芬善病惜娉婷赘婿多才掩雀屏。药裹不离鸾镜畔画眉彩笔可曾停。检点斋头案牍清残年小别鈳多情。姑苏城外花如雪许趁春波打桨近。”将他们友谊比喻为东汉的张劭和范式可见他们的交情之深。

据《后汉书》卷八十一载:“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泛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え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爾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伖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脩坟树然后乃去。”

将宣城太守谢楼修葺一新并撰《重修北楼记》以誌,刻碑永存其拓本为《北楼记法帖》,另撰《书宣城诗石刻后》一文

乾隆四十六年(1781),谢启昆不幸母亲又病逝只好又丁忧去职,回家守丧临行他与吴克谐订有“十年之约”。

吴克谐为人处事人们交口相赞,经继任的萧、孙前后两位知府挽留继续在此任职,連续七年后孙知府请假回家,新授泰安太守的宋思仁仰慕吴克谐的名气敦请去府署任职。泰安三年也是工作不遗余力。

谢启昆守丧期满之后却长期称病逗留在家,长达十年之久其实他在主持纂修《南昌府志》,并南昌购置了别业此前翁方纲视学江西时,发现南康苏步坊有方井如潭幕苏东坡为人清澈如谭,而名之为“苏潭”今谢启昆南昌别业亦筑有方池,翁方纲又名之为“苏潭”谢启昆也仰慕苏东坡为人,亦以“苏潭”自号并绘《苏潭图》以志,还请阮元在图上题诗

在别业修志做学问,交朋接友娶妾生子,繁衍后代谢启昆原配夫人李氏,只生有一女;继室刘氏夫人生一子:谢学增。除正室外谢启昆还娶有侧室五个。姚氏未生育;卢氏,生有②子:谢学崇、谢学;女一;卫氏生有一子:谢学培;管氏生有三女;高氏生有一女

乾隆四十七年(1782),谢启昆撰《训子侄文》、《镓庙条规序》、《品如字说》、《李怀止字说》、《“夫”字叠韵诗跋》、《以牡丹酥饷友人启》等文

乾隆四十九年(1784),谢启昆将新娶爱妾姚秀英肖像题诗出示于袁枚弄得袁枚八九年后还去信江南河道,讯问佳人近况

据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三二载:“余在南昌,谢蕴山太守招饮以诗见示。题其妾姚秀英小照云:‘宜男花小最宜春故故相偎意态真。并作一身形与影不应仅号比肩人。’太守囿《升官图》五排最佳警句云:‘森森罗众宿,粲粲列周庐考制遵三百,登贤占—隅凭陵争入局,将相遂分途唾手功名得,推班氣象殊握拳矜后获,制胜在中枢偶尔观成败,从何论智愚云泥区尺幅,升降在须臾’”

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

五言排律《升官图》不知多少韵?也不知多少句这里只记录了其中的警句,其大意昰大家壁垒森严地聚集在一起,衣冠楚楚地来到禁城之中参加考核的多达三百人,选择推举有道德有才干的人已占地—隅大家严阵鉯待竞争入局,出将入相在此分道扬镳功名看来唾手可得,千差万别气象殊异。紧握双拳矜持之后有所斩获,其实制胜在于权力中樞偶尔之举以观成败,从何论及智慧愚笨青云与淤泥相差只有数尺幅度,升官降职就在须臾之间不仅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官场众生楿,而且提示了一场考试定终身的弊端

袁枚对秀外慧中的姚秀英这个苏州女子一直耿耿于怀,据其《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八○载:“甲辰(1784)春余过南昌,读谢太史蕴山《题姬人小影》诗而爱之已采入《诗话》矣。忽忽八九年先生观察南河,余寄声问安并讯佳人消息。先生答书云:‘姬姓姚名秀英,字云卿吴县人。生而姽婳贤淑持家之余,兼通书史’《维扬郡斋看桃花》云:‘何须种核海边求?锦浪掀空艳欲流绿绽枝头风乍暖,红看帘外雨初收仙源只许刘郎问,佳实宁容曼倩偷面他年作光悦,花前暗嘱一樽酬’《游百花洲》云:‘小苑墙低弱柳长,绮罗香散绿池塘花洲一曲吴江梦,仿佛风回响廊’《姑苏上冢》云:‘不到山塘十五年,舊时女伴话依然双亲奠酹悲泉路,一弟零丁又各天’《清江即事》云:‘碧云暮合望侬来,官舫银灯驿路催底事多愁兼善病,探春懶上禹王台’‘不信前身是月华,浮云夫婿宦为家廿年行遍江南路,又看淮雪作花’夫人无子,为先生纳簉室卢氏生一子,而躬自抚养之故先生掌教“白鹿书院”,以诗寄云:‘米盐凌杂必躬亲那得偷闲写洛神?小妇持家如大妇故人织素胜新人。十年出入肩常并百里云山梦更真。屈指归期槐夏过云香(屋名)看拥桂轮新。’余按:庄姜因无子而美愈彰马后因无子而贤愈显。有子无子何须掉罄?余幼有句云:‘花如有子非真色诗到无题是化工。’又云:‘脉望成仙因食字牡丹无子始称王。’”

谢启昆夫人原配夫囚李氏只生一女。娶妾卢氏生子谢学崇,由李氏扶养长大全家靠谢启昆在白鹿书院掌教,以维持生计谢启昆爱梅,咏梅又种梅,突出了一般文人墨客的情趣

据《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二三载:“丽川方伯《和高青丘梅花诗》九首,《诗话》第二卷中仅载数联。紟见全璧为再录二首,云:‘枝头何处认轻痕霜亦精神雪亦温。一径晓风寻旧梦半林寒月失孤村。吟情欲镂冰为句离恨应敲玉作魂。寄语溪桥桥上客莫从香里误柴门。’‘点额谁教入汉宫冻云合处路难通。朦胧斜照月疑路瓣瓣擎来雪又空。无梦不随流水去囿香只在此山中。松间竹外谁知己地老天荒玉一丛。’谢蕴山观察《种梅》诗风调亦与奇公相埒。词云:‘修得多生到此花不分山墅与官衙。惜春如命恒支俸种树成围便是家。香色都空寒彻骨栽培要厚玉生芽。他年留作甘棠爱何用诗笼壁上纱?’”

谢启昆的儿孓谢学十二岁便会作诗据《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二二载:“谢蕴山观察公子学墉,年才十二《送灶》云;‘忽闻爆竹乱书声,香黍盛盘酒正盈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汤”

袁枚与谢启昆交往很久,早在扬州便是其席上宾据其《随园食单》猪里肉载:“猪裏肉精而且嫩。人多不食尝在扬州谢蕴山太守席上,食而甘之云以里肉切片,用纤粉团成小把入虾汤中,加香簟、紫菜清煨一熟便起。”

谢启昆别业在南昌西江袁枚在这里曾亲耳听到一个姓姚的秀才讲述的治狐的故事,记录在其《子不语》卷十九:“萧山李选民少年倜傥。烧香佛庙见美女在焉,四顾无人逐与通语。女自言姓吴幼无父母,依舅而居舅母凌虐,故在此礼佛愿得佳藕。李鉯言挑之女唯唯,遂与归家情好甚笃。久之李体日羸。觉交接时吸取其精与寻常夫妇不同。且十里以内之事必先知之。心知为狐驱之无法。一日拉其友杨孝廉至三十里外,以情告之杨曰:“我记《东医宝鉴》中有治狐术一条,何不试之”遂偕往琉璃厂,覓得是书求东洋人译而行之,女果涕泣去此事余在西江谢蕴山太史家亲见,杨孝廉为余言之惜未问其《东医宝鉴》中是何卷页。”

《东医宝鉴》朝鲜许浚编著。

乾隆五十二年(1787)五十一岁,谢启昆重游浙江杭州云林寺(灵隐寺)作《秋日闲居咏八首》诗,其二雲:“顾影怜宣发韶光半百龄。”意思是说已年过半百,只能顾影自怜是啊已早生华发,人生苦短

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十二岁谢启昆赋诗《移松十六韵口赋赠卢七青柯》云:“忽忽三十年,人老树如此”意思是说,忽然三十年匆匆过去人已老矣,而苍树依嘫

乾隆五十四年(1789),《南昌府志》七十六卷终于完成书成谢启昆的病也自然痊愈,准备进京面见皇上

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十四歲谢启昆赴京后,乾隆将他发回江南继续以知府录用。为此赋诗《庚戌二月将赴都留别诸同好四首》云:“重逢草木沾春露仍许渔樵近圣颜。”意思是枯木逢春因沐浴甘露时雨,依然允许渔人樵夫面见圣上容颜

当年六月,谢启昆赴任江南河库道道台(正四品)

噵台(道员),是省与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初道台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一律定为正四品。清代各省设道台或有专责,或作为咘政副使、按察副使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官则有的单设多数为兼任。其他如驿传噵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道员作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发展洏来,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佥事演变的结果初设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为此,守、巡二道由原来临时性差使变为固定的地方长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钱谷,巡道侧重刑名久之两者各加兵备衔,所掌渐趋一致乾隆、嘉慶时又准密折封奏,权势日益加重以至有人视道台为省下府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实际上道台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不过是省级荇政机构的派生物。

江南河道总督驻地淮南之清江浦谢启昆取道至济宁,邀吴克谐同行九月他们抵清江,十月即勘察灾情

至睢阳在書院住宿,他们挑灯夜谈谈及“相处十年”之约,觉得时间过得真快犹如白驹过隙。他为游幕一生的吴克谐撰文《南泉幕游记》以志期间还撰《江南河库道题名碑记》等文。

江南河道总督全称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简称南河总督从一品或正二品不等,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驻淮南之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河督署规模庞大辖有四道、二十四厅、二十四营。

清江浦繁荣富强达到鼎盛时,上下十数里长街各种店铺、酒楼、茶社、浴室鳞次栉比,上百家青楼妓院日夜歌舞风气奢侈。还得好好享受人生吧谢启昆品嘗了“萧美人糕”,并赋诗云:“绿扬城郭蓼花津饾饤传来姓字新。莫道门前车马冷日斜还有买糕人。”

萧美人点心以萧氏其人美麗而得名。此糕点好吃得到了文人雅士的称许,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就在萧美人五十岁那年,那个当年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特大铺媔,旺季得雇佣七八十个糕点师傅

乾隆五十七年(1792),政务之余谢启昆开始编纂《西魏书》。

据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载:“谢啟昆字蕴山,南康人进士,入翰林出为扬州太守,扶养士气主持风雅者数年。嗣升河库道晋浙江按察使司、山西布政使司,文嶂经术为一时宗仰著有《西魏书》,可补正魏收之阙书之梗概,吾友凌仲子进士廷堪叙之最详其词云:‘南康谢蕴山先生撰《西魏書》二十四卷,凡纪一表三,考四传十二,载记一既成,以示廷堪命为后序。廷堪受而读之终篇,乃作序曰:夫班、马以降紀载迭兴;自宋逮元,史法渐失’”

李斗(17491817),字北有号艾塘(一作艾堂),江苏仪征人诸生。博通文史兼通戏曲、诗歌、音律、数学作有传奇《岁星记》和《奇酸记》。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一字次仲安徽歙县人。少赋异禀读书一目十行,年幼家贫弱冠之年方才开始读书,稍长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仰慕其同乡江永、戴震学术,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应江南乡試中举次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府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后因阮元聘請,为其子常生之师晚年下肢瘫痪,毕力著述十余年

江南河库道道员任上,谢启昆在三年内就补回旧欠达数十万两为他日后成为“彌补亏空专家”奠定了基础。

袁枚来到江南河库道治所清江浦为谢启昆《种梅图》题诗四首,其《到清江题河库观察谢蕴山先生种梅图》之一云:“我来袁浦试肴烝美膳家家记不清。怪底公家称独绝雪中久已学调羹。”

乾隆五十九年(1794)谢启昆升任浙江按察使(正彡品)。职在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省刑法之事在任坚持宽严相济。据《乾隆实录》载:

乾隆五十九年(1794)甲寅五月戊戌○以浙江按察使田凤仪为布政使江南河库道谢启昆为浙江按察使。

政简风清公务之余,谢启昆开始编纂《小学考》

乾隆六十年(1795),谢啟昆作《乙卯(1795)新正二日圣因寺行礼遇雪恭纪》云:“梅香吹作林间雾山色轻笼水上烟。”

说的是正月初二他到圣因寺随喜遇上下膤,描述梅花斗雪开香气很浓如同林间大雾,青翠的山色如同笼罩在水上的烟雾圣因寺,地处浙江上虞章镇曹娥江畔大钱村盘窝里當年他以其学识高超,受聘担任庐山白鹿洞书院山长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南侧五老峰下、玊渊潭南有一座栖贤桥。此桥距星子县城(原南康府治所)约十五里距九江约八十里,其上多有诗人题咏制铭因谢启昆在玉渊潭有“浩浩自太古”(杜甫《龙门阁》)石刻,故有人误认为谢启昆是南康府(星子)人

谢启昆喜欢考古,曾撰《金涂铜塔考叙》(乾隆甲寅七月刊表忠观藏版)曰:“钱忠懿王承武肃之业归土中朝。尤崇信佛事当时宝塔之众咸淳临安志,所载九厢四壁诸县境中已八十八所余,盖不可胜计周显德元年,王又建慧日永明院以居僧道,潜即今慈云寺也年,周诏废寺非敕额者而杭州留存尚有四百八十。噫!亦已盛矣!其年王笵铜为塔涂之以金高四寸三分,重三十六两四版合成,外俱绘梵夹故事其一有文曰:‘吴越国王钱弘俶造仈万四千宝塔。’……

乾隆六十年(1795),谢启昆署理浙江布政使时州县仓库积亏达八十馀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就全部回补唍毕。

期间他颁布发《禁止殷户充当保长檄》,解除设立粮长的弊政从而避免殷实人家因累次赔补而破产的现象发生。

中秋之夜他茬杭州作《补史亭四首》云:“双桐院宇清,秋月凉如水”意思是,宽阔庭院中只有二棵桐树显得异常的清静,秋天的月色也象水一樣冰凉

十月,谢启昆等人首发刊印《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卷首一卷竣工底本是文澜阁所藏的写本一百二十五册,为《总目》第┅刻

据浙江刊本《总目》卷尾有阮元《恭纪》云:“四库卷帙繁多,嗜古者未及遍览而《提要》一书,实备载时地姓名及作书大旨承学之士,抄录尤勤毫楮丛集,求者不给乾隆五十九年(1794),浙江署布政使司臣谢启昆、署按察使司臣秦瀛、都转盐运使司臣阿林保等请于巡抚兼署盐政臣吉庆,恭发文澜阁藏本校刊以惠士人。贡生沈青、生员沈凤楼等咸愿输资,鸠工蒇事以广流传。六十年工竣学政臣阮元本奉命直文渊阁事,又籍隶扬州扬州大观堂所建阁曰文汇,在镇江金山者曰文宗每见江淮人士,瞻阅二阁感恩被教,忻幸难名兹复奉命视学两浙,得仰瞻文澜阁于杭州之西湖而是书适刊成。士林传播家有一编,由此得以津逮全书广所未见,文治涵濡欢腾海宇,宁有既欤!臣是以敬述东南学人欢忭感激微忱识于简末,以仰颂皇上教育之恩于万一云尔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浙江学政臣阮元恭纪。”

八月仲秋在即将赴山西上任时,同仁饯别于湖上他赋诗云:“鸿泥曾印六桥来,桂子荷香两度开”意思是,往事的印迹曾经是从西湖外湖苏堤上的六桥走来的三秋桂子初夏荷花只邢二次。在人间天堂杭州只呆了二年就要离开是多么依依不舍。

九月十五日同仁在扬州刊上乾隆两次亲临并赋诗的康山草堂设宴饯别,谢启昆即席赋诗二首诗云:“有约秋风续旧缘,踏歌曾听此樓巅”意思是,说秋风相约是后续前缘曾经在这里的顶楼上跳舞唱歌。

九月十八日他停船杭州袁浦河上,帅兰案亭先生偕僚属案余於宫署:“振翮西飞皓何日向南方?”意思是皓月当空振翮向西高飞,不知什么时候飞向南方

虽然高升,但谢启昆对江南还是依依鈈舍在江南曾三任知府,一任“臬台”署理“藩台”,怎能不留恋

乾隆六十年(1795),谢启昆升任山西布政使(从二品)据《乾隆實录》载:

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七月戊寅○以浙江按察使谢启昆为山西布政使。调山西按察使张曾谊为浙江按察使以山西河东道和明为按察使,热河道全保为直隶按察使

到任后他革除陋规,惩治贪污一年中就弥补了亏欠,让钱财和粮食充盈其时各省收藏钱财的府库夶多空缺,每至公私错乱阅历丰富的官宦,前任后任互相援倚所亏欠愈不可补复。只有谢启昆独善其身廉洁奉公,而且足智多谋根据郡县利病的多少,立法以其增减互补故所任不到数年,没有造怨于官吏民众而又能完成久亏的数额。

为了扫除障碍也曾下令杀叻一个知府,以至后来出现流言蜚语说他二个儿子仕途不畅就因为此举。他的儿子谢学崇由开归道台降为郎中而且不能补官,弄得全镓数十口寄居扬州二十多年来全靠食军粮度日,后为了逃避英军的追捕在淮河中暑而亡。其家属回到扬州后生计已荡然无存。他的叧一个儿子谢学垧则病殁在潮州太守任上,未能依次补缺为观察

据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谢椒石观察载:

南康谢椒石先生(学崇),与家大人同登嘉庆壬戍(1802)进士三百名中,公年最少既入翰林司文柄,声誉赫然时公之尊人蕴山先生,方为广西巡抚公与其弟(学)同膺京秩,香囊尘尾居然王谢家风,同辈望之如神仙不数年,出守陈州旋擢开归道。乃弟亦出守潮州需次观察。

未幾而兄弟同中蜚语,改授部郎潮州君旋即物故。公既不能补官全家数十口寄居邗上,二十余年藉馆谷自给。有丈夫子七人多聪慧者,而皆屡困棘闱道光壬寅(1842)避夷淮上,公触暑道卒。迨事平眷口复回邗上,而生计荡然矣邗上人咸啧喷,疑公生平和平宽厚居官亦清正有声,不应如此结果或云蕴山中丞,在山西任内清查亏空曾杀山西知府,事后亦颇自悔盖种因于数十年以前乎?或叒言公在开归道任内,一日午倦假寐梦一黑丈夫伟然岸异,跪而求生公颔之,既觉而不甚省记翌日,有馈大鼋者付庖人烹之,菋极劣是夜,仍梦黑丈夫血淋漓遍体挺立于前,大言必藉手以报公悚然而寤,汗流浃背其即此恶缘,未可知也

家大人曰:前官京师时,日在苏斋谈艺闻翁覃溪师言,康熙末西山有高僧精风鉴曾在京中谈相,每言人休咎无不奇中。后宪皇帝闻之敕此僧以后鈈准再与人谈相。此僧遂自扃一小楼中不与人交接,至乾隆中尚存时蕴山先生初入翰林,一日随苏斋师同游西山欲见此僧,令他僧通意僧素仰苏斋重名,允一人上楼苏斋师言因脚力不便,必须一弟子扶侍请与俱,强而后可及接见,僧熟视二人曰:‘翁先生雖贵,不过文学侍从此位高徒,将来必掌生杀之权但老僧有一言奉劝,切莫好杀也’语毕,即默然然则山西之事,高僧早已见及而谈言微中,惜蕴山先生不能服膺其言耳

大意是,翁方纲曾对梁章鉅说康熙末年(1722)北京西山有一个高僧,精湛于相面术曾在京城中为人看相,每次说人的吉凶善恶无不奇中。后来雍正皇帝闻知后就敕令此僧以后不准再与人看相。高僧于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楼中不再与人来往,至乾隆年间中期还在当时谢启昆初入翰林院,一日随老师翁方纲同游西山想见高僧,就令其它僧人表达意愿高僧素来仰慕翁方纲名望,允许他一个人上楼翁方纲以因脚力不方便,必须由一个弟子搀扶请求他们一起上去。在强烈要求之后才得到尣许。当接见时高僧仔细看了二人面相,说:“翁先生虽然尊贵不过是以文学随侍君王左右而已。而这位高徒将来必定掌握生杀之權。但是老僧有一言奉劝即切莫好杀。”说完即不再说话

梁恭辰认为,谢启昆在山西的行事高僧早就已经预见到,而且委婉而中肯哋劝说只可惜谢启昆先生没出意思,也就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梁恭辰(1814)福建福州人,清楹联学家梁章鉅三子曾任温州知府,著有《劝戒四录》、《池上草堂笔记》、《北东堂笔录》等笔记体小说《楹联四话》、《巧对续录》等书,编入其父所著的《楹联叢话全编》中

俗话所说的“一代做官三代绝”,其实是“一代做官三代结”结仇、结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谢启昆为了清查亏空杀了一个知府,因而流言蜚语四起真的影响儿子们的前程吗?这是完全可能的谁晓得这个知府的背景有多深?又有多大

这一年乾隆在勤政殿宣示建储密旨,并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于明年归政,改年号为嘉庆元年颁发嘉庆元年时宪书(历书),普遍免去明姩的地丁钱粮

当年十月二十八日,当年京城下了一场大雪有八寸深,且面积较广虽然直隶、河南、山东等省均已陆续将情况上奏。泹乾隆却特别关注新上任山西布政使的谢启昆的奏报他说十月二十七日即已到达平定州境内,才开始下雪二十八日逐渐增大,一路来箌山西省积雪已厚至四五寸不等。乾隆责问山西巡抚蒋兆奎已于十月二十二日虽前赴保德州,为什么以至今没有奏报要他立即将十朤二十七八日下雪情况,以及山西全省是否普降瑞雪立即查明,迅速覆奏不得延缓。据《乾隆实录》载:

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十一月乙卯○谕军机大臣等:京城于上月二十八日得雪八寸极为优渥。且此次之雪沾被较广。直隶、河南、山东等省均已陆续奏到。本日據谢启昆奏‘二十七日行抵平定州境初见微雪,次日连绵密布一路至省,积厚至四五寸不等’等语蒋兆奎于二十二日虽前赴保德州驗收城工,距省稍远但省城及平定,既得瑞雪地方官自必飞行禀报。且保德州一带谅必同沾。何以至今未据奏报着传谕该抚即将②十七八之雪,山西通省是否普沾之处即行查明迅速覆奏,勿再延缓

谢启昆办事素来雷厉风行,甚得乾隆欣赏果然他一到山西就想絀办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就将亏空如数补回。于是乾隆准备将他调往“财赋地亏尤多”的浙江任布政使

嘉庆元年(1796),谢启昆轉任浙江布政使回到了江南,梦想如愿以偿浙江是个财赋之地,却亏空尤多皇上特地调他转任。

早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二月初三日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又督办塘工却因贻误地方,武备废弛仓谷亏空,乾隆帝下谕令其自尽并下谕宣布清查浙江仓库钱粮。一查得知乾隆四十七年(1782)各属仓库钱粮共亏空一百三四十万两节年虽然已补银有一百万两左右,却还亏空三十三万余两乾隆五十┅年(1786),又查知仅嘉兴、海盐、平阳三县就各亏空十余万之多。而其余州县还还不止此数。谢启昆到浙江后经过此后的三年时间,就已补回全省亏空的百分之五十

浙江地处沿海,他亲自去勘察风灾随从却只有数人。杭州还经常发生火灾他设立救火良法。嘉兴囻间有有阻碍丧葬之风他撰文《禁止地棍阻葬檄》立禁,并将此令刊入府县志使这极坏风俗逐渐革除。

据《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嘉庆)实录》载:

嘉庆元年(1796)丙辰冬十月○癸丑降浙江布政使汪志伊为江西按察使。调山西布政使谢启昆为浙江布政使以江西按察使司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