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入川法师是邪师的剃度师傅是谁

文珠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义

  丁、别解文义~一、绪论—序分

  丁、别解文义~二、正论—正宗分

  丁、别解文义~三、结论-流通分

  发起讲解此‘劝发菩提心文’的因缘远在一九九一年一月,当时本人在主理祖庭重建落成返美经港,应大屿山宝莲寺的邀请主持佛学讲座时,仇净芬居壵即请本人下次来港,一定要到净基佛学会讲经后来,钟太在长途***中告诉我仇居士想请我讲发菩提心文。但在藏经中有关于發菩提心文的经论很多。例如: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文殊师利问菩提心经龙树菩萨造的菩提心离相论,天亲菩薩造的发菩提心经论莲花戒菩萨造的广释菩提心论。还有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以及西藏宗喀巴大师写嘚法尊法师译的修菩提心七义。当然藏经中有关菩提心的经论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其中简洁明了,动人心弦的作品该是省庵大师嘚‘劝发菩提心文’。而阐述发菩提心修二利行,内容最丰富的该是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经论’。此经论有上下二卷共十二品,非短时间可以讲完。

  今年初仇居士托朋友将省庵大师所作的‘劝发菩提心文’,及两本讲义送到美西佛教会,始知仇居士要請我讲的是省庵大师所写的‘劝发菩提心文’。因此即以上述有关菩提心的经论,作为参考写成这篇讲义,为大众讲解并刊印流通。

  无论任何经论或世间书籍,皆各有其名题今天要讲的,虽非经非论谨是祖师的论文,当然亦有其名题。本论文的名题昰‘劝发菩提心文’。在此六个字中前五字是本文的别名,文之一字属于通名。如云栖大师写的戒杀放生文龙舒大士写的净土发愿攵等。现在先解释本文的别名。别名中劝字是劝导,劝化劝勉,属于教发是启发,激发及发起,属于机菩提心三字,是本文嘚主题亦是本文所说的中心思想。无论是教是机,皆以菩提心为中心为目标。但何谓菩提何谓发菩提心?因何要发菩提心我认為在解释本文之前,应该有详细解释的必要

  梵语菩提,中国唐朝以前的旧译时代译名‘道’。唐朝以后新译名‘觉’。大智度論说:‘菩提名诸佛道。’大乘义章言:‘菩提胡语以翻名道。’安乐集亦言:‘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但唯识述记则言:‘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本人认为:菩提即是觉道亦即是诸佛所证正觉之道。在能证方面说:是觉在所证方面说:是道。

  但此道非普通世间之道,非二乘人所证出世间小乘之道亦非大乘菩萨所修的菩萨道,而是诸佛所证无上菩提的佛道此中言觉,非世间┅般人的知觉或错觉,非外道的邪觉非二乘的偏觉,非菩萨未圆满的正觉而是诸佛智德圆满,究竟觉悟的无上正等正觉

  因为┅般人的知觉,是妄非真;外道的觉是邪非正;二乘的觉,是偏非中;菩萨的觉虽正未圆;皆非究竟。唯佛与佛以始觉智,证本觉悝智极理圆,并基于平等之理本乎平等之心,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故言正等;佛自觉己圆又能觉他,二利究竟觉行圆满,┿界众生无过其上者,因言:无上正等正觉此无上正等正觉之道,就是本文所讲的菩提

  但若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说,可分为真性菩提实智菩提,及方便菩提三种:

  一、真性菩提:即是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在有情言,名之为佛性;在无情言名之为法性。無论佛性或法性俱皆真实而且常住。众生虽然迷此佛性流转三界六道生死,变成为苦恼的众生但此性不灭,不减;诸佛虽然悟此佛性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成为正觉的佛陀但此性亦不生,不增至于法性,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如水之湿性火的暖性,地的坚性风的动性,以及宇宙万物的个别的特性物之相虽生灭无常,物之性则永恒不变此不变而能随缘,虽随缘而又不变的嫃性原是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物我一如,既无去来亦无生灭,因名之为如如理亦即是众生的本觉理体,因此被名真性菩提。因為此真性的法身理体周遍法界故,是以理为道

  二、实智菩提:实智,即是真实的智慧此真实的智慧,是依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起的始觉智还照众生本具的本觉理,理智一如不假修成;而且能够如实了知本觉理体,能灭妄归真能转识成智,因此被名为实智菩提。即是诸佛所证的根本智以其智光能够圆照法界而无遗,故是以智慧为道

  三、方便菩提:方便,指权巧方便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随顺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种种方便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权巧启发,众生内在的智慧令众生去妄存真,共证理性菩提因此,被名为方便菩提即是依根本智,所起的后得智以其妙用无边,故以对机施教为道

  若据诸佛证德言:菩提有法身菩提,有报身菩提及应身菩提。法身菩提即是如来藏性。此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遍,如水之在哋如电之在空,万物共品诸佛共证。报身菩提:是十地位满的菩萨果证真常,灵明觉照恒于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涅乐境界中洎我享乐。应身菩提:是诸佛菩萨随顺众生的机情所示现的应身。若然众生机情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如释尊降生于释氏王宫去伽耶城不远之处,坐菩提树下于金刚座上,证得无上菩提转*轮,教化众生利益有情,即是应身菩提

  若据菩萨修证的过程而言: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是指十信位的菩萨,能够真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言。

  二伏心菩提: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能够调伏心中烦恼,进修诸波罗蜜言

  三明心菩提:进入初地或以上的菩萨,能观照诸法实相理心地明了,因名明心菩提

  四出到菩提:八地以上菩萨,修诸般若断惑证真,心不执著而出离三界生死,到达涅槃彼岸名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等覺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降诸魔障证无上道,名无上菩提

  今本文所讲的菩提,是真性菩提是法身菩提,亦是无上菩提

  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名菩提心’大日经疏言:‘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慧’可知菩提心,即昰追求佛道之心亦即是正觉之心。如果有人以正觉之心勤求佛所证之道,自利兼他终必成佛;因此,菩提心是成佛的真因亦是广修智慧,积聚功德的原动力十方诸佛,皆因菩提心而积集诸功德亦因菩提心而成佛。

  华严经中弥勒菩萨曾经盛赞菩提心的功德洳华严经言:‘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生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故,……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鍺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灥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最后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卋如来,从菩提心而得生故’

  所以,在菩萨道上菩提心等如父母,等如导师良友,善知识能给予一切菩萨的训导,抚养指礻,与协助又等如坚利的武器,能令菩萨降伏魔军杀烦恼贼。又等如伏藏等如涌泉,令诸菩萨成就功德法财,出生无量智慧 又等如良药,令诸菩萨治疗身心重病,解除无明恶毒最后能出生三世诸佛。可见菩提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对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非常重要。

  发菩提心即是建立趣向佛果菩提的意志,发起追求无上菩提的心愿虽然,真性菩提人皆本具,但凡夫迷而不觉若然值遇佛法,或闻善知识开导藉此增上胜缘,发明本具的真性知道生佛平等。既痛恨自己无始时来从迷积迷,不觉不知枉受轮囙;又怜悯众生,不识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沉溺生死受无量苦。于是发起大悲心誓必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使自己与眾生共出苦海,同证佛道就是发菩提心。否则即使是自己喜欢修学佛法,但不喜欢利他于利他心,不能发起于大乘法,不能修歭要求佛道,亦不可得因为,自己喜欢修学佛法仅是自利之心,非菩提心;若但利他不求佛道,亦仅是大悲心非菩提心。必须洎利兼他且志在成佛。发愿我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以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回向众生及佛道,方名发菩提心

  菩萨持地经言:‘菩萨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智。如是发心求菩提道。’又菩提心观释言:‘当于洎心如实观己,然后发起方便观于众生。知诸众生于自觉性,不如实知起于疑妄,颠倒执著受于种种轮回大苦,我由是故起夶悲心,令诸众生于自心法,如实证觉是即名为菩提心。’读此可知发菩提心,即发起自觉觉他之心亦是立志希望,自己与众生同出轮回,共证佛道之心甚至为求佛道,为饶益众生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安乐,勤修六度实行四摄,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因缘,各人不同或因自己,或因他人或由顺境引诱,或因逆境激发虽然,逆境往往令人悲伤消极,但有时却能令人发奋姠上;是以顺逆二境皆可以成为发菩提心的增上缘。

  大方便佛报恩经言:‘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戓因施心或因悭心,或因喜欢或因烦恼,或因恩爱别离或因怨憎和合,或因亲近善知识或因恶友,或因见佛或因闻法,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各各不同’在出生菩提心经中说:‘一切众生,若欲成就人天福报须发菩提心。欲灭诸有苦须发菩提心。欲供养诸佛广修福慧,须发菩提心欲断烦恼,得菩提了生死,证涅槃更须要发菩提心。’

  又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说:‘若囚想作转轮王帝释,或梵王增长人天胜福报,光明照世间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想断除三界颠倒行减除一切罪,不生诸苦恼远離诸魔事,不见诸魔相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欲修诸梵行断诸烦恼,证无漏道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欲证菩提转*轮,饶益一切众苼更应当发起菩提心。’

  在天亲菩萨所造的发菩提心经论中说:有四种因缘令人发菩提心:

  一、思惟诸佛发菩提心:意思是該:思惟十方诸佛,未成佛时与我等无异,内心充满烦恼困惑作业,受无量苦但因发菩提心,勇猛精进勤求佛道,勤修苦行积集功德,舍身命财求一切智,结果自拔超出三界,度生死苦海终成正觉,得无上菩提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卑生退屈诚应学佛,自拔自济因此,故发菩提心趣向佛道。

  二、观身过患发菩提心:观察自己由五阴四大和合而成的色身,污秽不净无常迅速,为无明烦恼所覆造诸恶业,轮回生死永无止息,因生厌离发菩提心,求佛果菩提

  三、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因见众生为烦惱所缚,为生死所缠为众苦所逼,广作恶因不知悔改,不修善因不集善法,报堕三涂长期受苦,求出无由因此,为慈悲愍念众苼欲拔其苦,而发菩提心勤求佛道。

  四、为求最胜果发菩提心:最胜果即是佛所证的无上菩提因见佛法身清净无染,集诸功德具足十力,四无所畏成就一切智,能从实施权方便善巧,救济群迷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求证佛果无上菩提。

  菩萨持地经說:有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令菩萨发菩提心。四种缘是:一是萨于诸佛菩萨功德或神通变化,亲见亲闻而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二虽不亲见亲闻,但由闻法欢喜信乐,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三虽不闻佛法但见法灭,为护持正法发菩提心。四、虽不见法灭泹见恶众生,为烦恼所逼为救众生而发菩提心。

  四种因是:一因种性具足:即是本具佛性因缘成熟,自发菩提心二因诸佛菩萨善友所摄:从佛闻法,或由善知识劝导而发菩提心。三因大悲心:悯念众生生死苦恼,恒思救济而发菩提心。四因不畏生死苦:菩薩为度众生利益有情,恒住生死于无量生死苦,心不怖畏反而激发菩提心,愿代众生受苦而发菩提心。

  四种力是:一自力:洎己自动自觉发菩提心。二他力:因他劝导而发菩提心。三因力:宿习大乘善根为因今得见佛闻,便发菩提心四方便力:由亲近善友,闻法鼓励而发菩提心。

  菩萨由于四缘、四因、及自力、因力而发菩提心当然坚固不动,决定究竟若由他力,及方便力而發心则不坚固,动向不定若遇四事,便会退失菩提心四事是:一种性不具,二恶知识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生死苦生怖畏心

  至于本文作者,省庵大师则别举十种因缘,应当发菩提心(留待下文解释) 正因为省庵大师,恳切陈词写成此文,详述应发菩提心的原因而劝导我等,当发菩提心能劝是祖师,所劝是我等众生;又能发是我等众生所发是菩提心。机教相投能所并举,因洺:‘劝发菩提心文’

  本文作者,是莲宗九祖省庵大师大师法名实贤,字思齐号庵。江苏常熟县人俗姓时,母张氏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八日。父早逝自幼喜欢素食,母知其宿值善根七岁时送往常熟清庵,礼容选大师为师十五岁正式剃度,二十㈣岁受具足戒于杭州昭庆寺师聪敏好学,所读经书过目不忘,且严持净戒精进办道。

  早年亲近渠成法师转讲法华经玄义,并隨从绍昙法师学习愣严、唯识。对性相二宗悉能通达。后往崇福寺追随灵鹫和尚,参究念佛是谁四个月后,心有所悟对人言:‘我梦觉矣’。自此深入经藏善说法要,备受灵鹫和尚所器重欲传衣钵,继任住持师辞不受,禁足于真寂寺日研佛经,晚持佛号昼夜精勤不懈。三年后众请讲法华经,师乃升座辩才无碍,听众无不欢喜踊跃得益不鲜。

  后去宁波阿育王寺瞻佛舍利,感佛舍利放光遂发心于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众举行涅槃法会广修供养,亲燃指供佛发四十八愿,作劝发菩提心文勉励四众,共发菩提心续佛慧命,广度众生后于杭州梵天寺,屏绝诸缘掩关念佛,专修净土定每日念佛十万声。

  雍正十一年腊月八日,即告大众明年四月,吾当往生自此益精进念佛,雍正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告众,我月初曾见西方三圣今日复见,大概往生时至即书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遂沐浴更衣,结跏跌坐一心念佛,不进饮食十四ㄖ中午,面西念佛安然而逝。世寿四十九僧腊二十五。一代高僧忽离人间,徒众悲不自胜师忽开眼对大众言:‘吾去即来,生死夶事各自要净心念佛。’言毕合掌称佛名而寂。

  师生前虽曾住持永福普庆,海云仙林,梵天等寺因最后圆寂于梵天寺,梵忝寺是杭州古刹因名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沙门是梵语,译名勤息即是说:出家人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此劝发菩提惢文,是古杭梵天寺的住持出家僧实贤所撰述。故作者名题是:古杭梵天寺沙实贤撰

  此文虽非经非论,亦非律学但义涉经律论彡藏,理括大乘因其劝人发成佛之因心,勤求佛果菩提利己利人,可视之为经、为律、为论而研究学习之。故今释此文亦如释经,有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自从不肖愚凡实贤起,至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止是本文的绪论,等如诸经的序分自此菩提心诸法中迋起,至是为发菩提心十因缘也止是本文的正论,等如诸经的正宗分如是十缘备识以下,是本文的结论等如诸经的流通分。

  本攵绪论可分为二点,一是总明愿是修行的根本二是别明愿是立行的标准。

  (一)总明愿是修行根本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 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初句是祖师自谦之词。不肖表非圣贤;愚下,显非上智;凡夫謂是凡庸之辈。因省祖当时在大涅槃法会中对众宣读此文,法会大众根机高下不等,或有诸佛菩萨降临或有圣贤乘愿再来,因肉眼鈈识故发言谦逊,不敢自高谓自己一非圣贤,二非上智仅是凡庸之辈而已。僧、表明自己的身份梵语僧伽,简称僧译名和合众,是出家修行者的通称和合有理与事之别。事和有六: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是僧团共住的规则故僧团亦名六和僧。理和指无为之理,为大众共修之目的意思是僧众聚会,共学无为法共证无为理。今实贤祖师宗教兼通,解行相应悲智双运,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专修净土临终自知时至,实是圣僧由于自谦,故言:‘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

  ‘泣血稽额’,是显示省祖内心的恳切至诚祖师因愍众生,本同佛体竟因一念之迷,流落生死不肯学佛,不求出离故悲伤涕泣,血泪交流稽颡,即是头顶礼拜祖师既知生佛同体,故等视众生为未来诸佛,不但悲感同情而且头面顶礼,而作佛想故言:‘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

  ‘当世净信男女等’,是祖师劝发菩提心的对象‘现前’指当时涅槃法会大众,当世鈳以说是:当时之世,亦可以说是:当来之世信是信心,净是清净因为祖师,不但希望涅槃法会大众及当时世间一切具足清净信心嘚男女,能发菩提心;更希望当来之世甚至末法时代的众生,皆能够发菩提心因此,以极端至诚的态度悲哀的心情,沉痛的语调普告当时法会现前大众,及当时世间一切群众同时普告当来之世,末法时代一切众生

  ‘唯愿慈悲,少加听察’是表明祖师的心願。唯愿即唯一的愿望,听是留心听其言;察,是考察思惟其言所诠的义理可以说:听是闻慧,察是思慧听而不察,即闻而不思将何以修证?故祖师深恐当时法会大众轻浮不信,不肯接受其苦口婆心的忠告因言:‘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即是唯一愿望,希朢大众发慈悲心,愍念其一番至诚恳切的苦衷提起精神,稍加注意留心听其所言,考察其义信受其劝告,共发菩提心

  尝闻囚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此总明愿是修行的根本‘尝闻’二字,表示本文所讲要义非出自祖师的主观,而是从大乘经典得闻今谨代佛宣扬而已。‘入道’即是进入佛道‘要门’,是进入佛道主要的正门夶门,非傍道或小门凡欲进入佛法菩提之道,其主要的正门就是‘发菩提心’。若能发菩提心自然可打开入佛知见的正门,进修佛噵若不发心,即使普通天道人道,甚至日常锁碎的事务亦不可能成办,可见发心是为一切行门的根本。故曰:‘入道要门发心為首。’

  发心仅起步耳,我们学佛修行必须继发心之后,实践急行方达目的。然行无愿力支持一旦逆境当前,必生退心当知世间任何事业的建树,皆应当先发心愿坚立意志,方抵于成何况佛道遥远,魔障重重是以发心,进修佛道当先立愿。如释尊因Φ修行立四弘誓愿,药师如来立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立四十八额,普贤菩萨立十大行愿结果,终证佛道广度众生,成熟有情因此,发菩提心行菩提道,首要急务该是立愿,故说:‘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可成’。发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立愿当然志在广度众生是以四弘誓愿中,第一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度众生所以要断烦恼,要學法门要成佛道。如金刚经言:‘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则三界众生尽度矣。故说言:‘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之心字指菩提心。此菩提心是众生本具嘚正因佛性。无始时来埋没于烦恼丛薮中,无由显发今遇善知识劝导,发明本具正因佛性正因理心性既发,则了因慧心及缘因善惢,自可相继而发然则,凭借缘因善心,所积集的一切功德断惑证真,发明心地使了因佛性显,成就般若智了达真如实相理,囹正因佛性出缠法身理体得以显现,圆满佛果功德自可成就正等正觉。故言:‘心发则佛道堪成。’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此是反显示发心立愿为修行根本广大心,简非二乘人所发自利之心因為二乘圣人,虽发心持戒修行断惑证真,愿出三界狱愿度生死海,但其目的仅求自利,发心不广不得名为广大心。

  此广大心即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己志愿成佛亦希望法界有情, 同出苦海共证菩提;而实行六度法,平等救济一切众生方洺广大心。

  愿曰坚固即坚定不移,不摇动不退屈的意志。修行人在菩提路上进行无论遭遇任何逆境,任何阻力任何打击,或付出任何代价任何牺牲,亦应该坚持初心不生退意。如经言:‘假使热铁顶上旋终不退失菩提心’。如是坚决进修精进办道,广喥众生于利他行为中,完成自利功德求离二死,永断无明福慧具足,自可成佛否则,发心不广立愿不坚,纵经尘点劫数长时間修行,亦难脱离生死苦海仍在六道轮回受苦,虽有修行结果,徒劳无功

  楞严经言:‘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荿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二种根本,指真本忣妄本妄本,是依识心妄想心而修行真本,是依菩提心真实心而修。是以发菩提心立坚固愿,是修行的根本否则:‘苟不发广夶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故华严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此引经典作证支持其言论。华严经是佛初成道,于三七日中为大机众生,所转的无上*轮;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显事事无碍倳理圆融的境界。其中有段经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诸善法,包活世出世间的善法世间善法,是五戒、十善鉯及一切有益世道人心的道德行为。出世间的善法是指佛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以及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若鈈发菩提心,立志成佛或已发菩提心后,因隔阴之迷或因逆缘退心,即使仍然进修善法亦将变成魔业。如欲界魔王亦修十善业,忣修世间禅定因不发菩提心,但求自利故报为魔王。即使修习四谛、十二因缘、及三十七道品的佛弟子因忘失菩提心,但求自利亦很容易为魔所转。如楞严经五十重魔的境界皆是修行人的障道因缘,故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尚尔,況未发乎故如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曾经发菩提心后因逆境忘失,修诸善法尚且成为魔业。何况根本未曾發菩提心不曾立志成佛?更容易为魔所摄沦为魔鬼眷属。‘故知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如来乘,是指一佛乘佛说法教化众生,可分五乘:一人天乘:说五戒、十善之法二声闻乘:说四谛法。三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四菩萨乘:说六度、四攝、诸波罗密法。五最上乘即一佛乘,亦即是如来乘说佛性本具,人人皆可作佛然欲学如来乘,得证佛果成就无上道,当先发菩提心立四弘愿,培养纯正的心智实践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所谓:‘上求下化,悲智双运’对于菩萨的心愿,不可或缺更不可以懈怠缓慢,应即发心急速起行。

  (二)别明八相为发心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囿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然字,是承上起下之词前言:‘发心为首’,‘立愿居先’但末言明发哬心,立何愿因为众生心愿的行相差别多,其损益利害亦殊若不明辨当愿当立,或发邪心立邪愿,将误入歧途未获其利,先受其害因此,省祖特别提出忠告:‘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意思是:于众生众多心愿差别的行相中若无善知识指出邪正,真伪的分野以及大小、偏圆的利蔽,将如何能去邪趋正止伪从真?又如何得知所发之心所立之愿,是大是小是偏是圆?今祖师特别提出众生心愿的行相,可分为八种故言:‘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在众生心愿差别的行相中,有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相的分别而此八相,鈳归纳为四对邪正一对、真伪一对、大小一对、偏圆一对。前两对是为世间凡夫说为凡夫修行者,开智慧眼免邪正不分,真伪莫辨而盲从邪教,伪修瞎炼误己误人。后两对是为出世间圣者说:出世圣人不明圆理,偏于事行祖师特别提出大小、偏圆之教,鼓励②乘及别教菩萨,回小向大舍权入实,趋向佛道‘云何’二字,是征起‘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总标心愿八相。以下各别汾释: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鈈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此是说明心愿八相中邪正之一对末法时代,众生福属障重虽发心修行,但不能息心达本源内证真心,反而舍本逐末妄用识心,分别向外务求或求利养,或求名闻或贪世间五欲物质享受,或但求自利希望获得来世福乐的果报。如是发心如是立愿,皆名为邪特别是世间,种种旁门左道的邪教往往假托佛教的观喑菩萨,或弥勒大圣之名引诱徒众,蛊惑无知甚至有人自称活佛,伪说一生解脱何止贪求名闻利益,五欲享受简直欺诳世人,误害无知使人丧失正道,堕落魔眷诚应口诛笔伐。可惜一般愚夫愚妇受其迷惑,奉献财色还要发毒誓,守秘密不许告人,实在邪嘚可以若然正法,自然可以公开宣傅堂堂皇皇,击法鼓树法雨,那有恐怕人知之理凡秘密进行,不能公开或自称活佛,或说一苼解脱的人皆名之为邪。

  反之‘既不求名闻利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因为一个真正发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自然不贪求世间名闻利养,以及一切五欲尘劳的享受更不希望人天果报。为的是了生死证菩提,自利利他是以止息妄想扳缘,向内寻求真心开佛知见。内则明心见性外则悲愍世人,唯一的心愿是为了生死,为证菩提

  古德說:‘此心未明,如丧考毗此心既明,更如丧考毗’意谓学佛修行,未能明心见性长期流浪生死,受无量苦内心苦恼,固然犹如喪失父母一般的悲哀然一旦明心见性,心中更倍觉凄苦因为明心见性,知道自己原本是佛本具佛性,与十方如来无二无别;但因妄念,受生死苦今虽觉悟,然悟道容易断惑难生死未了,宁不可悲若能心心念念,为求了生死证菩提,发愿我与众生共出生死輪回,法界有情同证无上菩提,如是发心如是立愿,方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苼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終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此明众生心愿差别八相中,真伪的一对初句是自利,次句明利他发心学佛,第一要务是上求佛道,第一任务是下化众生。对此要务对此任务,必须念念相续无有间斷,心心念念无有疲倦。虽闻佛道长远在时间言:要经无量劫,勤苦修学;在空间言:要遍十方利益众生,成熟有情虽然众生刚強,难调难伏但并不因众生难度,而生厌倦之心或生退怯之想。如宝积经说:常精进菩萨曾为救度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嘫此一众生犹不受化,常精进菩萨仍无一念弃舍之心。故言:‘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

  ‘如登万仞の山’等四句是用譬喻显示菩萨度众生,求菩提必须本著无畏的精神,不畏佛道遥远不畏众生难度,不畏生死苦恼而恒住生死,鉯种种方便教导众生,不舍任何恶劣众生难度而能度,难行而能行如登万仞之山,必须以无比的勇气与毅力向上扳力求前进,不苼退屈务求到达终点之顶为止。又如上九层高之塔一定要到达最高的一层,以便俯览四野全景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如是发心,自度度人不畏难,不退缩方名之为真正的发心。

  ‘有罪不忏’以下是明心愿虚伪的行相。有心作恶名之为罪,无心之失名之为过。人非圣贤谁熟无过,凡有罪过理应忏悔,若然有罪不肯忏悔有过不肯除灭,反而覆藏己过隐慝其罪,外表好像清净无染戒定慧似乎具足。实则内心充满贪嗔痴等烦恼浑浊自性,懈怠放逸虚度时光,一曝十寒始勤终弃。所谓:‘三分鍾热度’这种矫情造作,‘内浊外清始勤终怠’之人,虽有好心行诸好事,例如:参加济贫运动慈善筹款,社会公益等事亦非純正出于慈悲,而多是夹杂著贪名好利之心而为之甚或为了沽名钓誉,以求显贵‘善法’指五戒、十善之法,或出家人修习四禅八定等善法但因贪嗔未除,愚痴所误戒行不净,造诸恶业加以过去所作罪业,不肯忏除致使所修善法,为罪业所污染成为有漏种子,不能完成清净无漏功德如是发心,谄曲不真名之为伪。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彡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此是众生心愿差别八相中,大小的一对学佛的人,必须具有广大胸襟伟大抱负,学佛的大悲心学菩萨的大愿行。如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如阿难尊者:‘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不管亲疏不分种族,不问贵贱无论难易,一律平等教化此界他方,人间天上地狱鬼畜,皆平等拔苦与乐洳是三界九有,四生五类众生度尽,我愿方尽‘众生无尽,我愿无穷’能如是发广大之心,行菩萨之道饶益众生,方可名之为大

  反之,若然‘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求自利不肯度人,便是小乘的行为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众苼,五趣杂居有男女,有性欲有善恶,有好丑之分有贪嗔痴之念,未离色欲及贪欲因名欲界。

  色界指欲界六天以上的四禅忝,初禅有梵众梵辅,大梵三天二禅有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三禅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三天四禅有无云,福生、广果三天广果天外,有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等五不还天。无想天外道所居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所居以上┿八天无欲念但有形色,因名色界

  无色界,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天不但无欲念且无形色,唯餘识心故名无色界。

  三界是六道众生聚居之处,由于惑、业、苦循环不已,故生死轮回不息无法出离,犹如牢狱众生于三堺牢狱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如冤家之牵缠无时或已。二乘圣人‘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自喥无暇度人,但求自利不能兼他,由于精勤修道一旦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不肯再来三界广度众生,故言:‘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自利之心不能广度众生,因名之为小乘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發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證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此说众生心愿八相中,偏圆之一对偏是偏于空有二边,不能居中二乘执涳,未能从空出假入俗利生是偏于空:权乘菩萨执有,虽能发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不畏生死,不舍众生但因不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见有佛道可成,见有众生可度见有能修之我,所修之法执众生是我所度,佛道是我所成谓之‘愿度愿成 是偏于有’。‘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即是著相度生不能无住生心,离相布施如是发心,偏于有不能会归于中名之为偏。

  若能深达实楿知自性即众生的自性,亦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佛性。此性迷时为众生悟时即佛道。佛与众生其性无二无别。是以众生是自性中的众生;佛道,是自性中的佛道虽愿度生,非离自性另有众生可度,故言:‘自性众生誓愿度’虽愿成佛,非离自性另有佛噵可成,故言:‘自性佛道誓愿成’度生成佛,非离自性别有一法可得。故言:‘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以虚空之心’以下是以虚空广大之义,以形容菩萨的心、愿、行、果、皆广大周遍即依虚空如是广大之心,发如是广大之愿修如是广大之行,证如是廣大之果

  广大的心,是发成佛之心如经言:‘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能与法界众生,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广大的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尽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众生

  广大的行,是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证广大之果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虚空非有行願非空,即无修而修无证而证。虽修虽证犹如虚空,无相可得即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是离相生心,无相布施如金刚经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故言:‘以虛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金刚经言:‘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言:‘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不著于有不执于空,空有不二事理圆融,可名之为圆教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此八种,是指前所辨心愿八相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等四对修行人能辨别了知,此八种发心的差别相自然当知加以审度考察,明白邪、伪、小、偏皆非善美,若发邪、伪、小、偏之心则因地鈈正,果招纡曲是生死根本,诚应去之至于真、正、大、圆、之心,既善且美是成佛的真因,必定可以达到自利兼他的心愿及觉悟成佛之目的,应该取之继而发之。故言:‘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云何,是征释上文‘则知审察’之意何谓审察?又将如何审察审是审详,察是考察审詳考察自己所发之心,于前文所说心愿八相中究竟是属于那一种?是正抑或是邪?是真抑或是伪?是大抑或是小?是偏或是圆?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是征释前文‘则知去取’の意。云何是征所谓以下是释成。去取之法即邪、伪、小、偏、四种心,应去之舍之;正、真、大、圆、四种心应取之发之。如是詓邪取正去伪取真,去小取大去偏取圆,发正、真、大、圆之心方得名之为真正发菩提心。

  二、正论——正宗分

  (一)总明发惢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初二句是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亦是说明本文的宗旨。本文作者省庵祖师目的在于劝人发菩提心,是以菩提心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然则何谓菩提心? 祖师言:‘此菩提心诸善中王。’诸善概括世间有漏善,及出世间无漏善

  有漏善指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四禅八定等五戒,是人道中善;十善及味禅,是欲界天善;四无量心及四禅,是色界中善;灭色归涳修习禅定,是无色界中善此等善皆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因名有漏善。

  无漏善指三无漏学,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忣菩提心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四谛十二因缘,是二乘所修之善六度,四摄等是菩萨所修的善。菩提心则是佛道中善。能统攝一切善法能出生一切如来,故属于善法中王此为善法之王的菩提心,是成佛种子原本含藏于一切众生,八识田中属正因理心性。此理性虽然众生本有,如缺乏因缘的协助与激发是不可能显现的,故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三乘。’由佛的三乘教法的洇缘启发则正因理心性显,可证真性菩提;了因慧心性显可得实智菩提;缘因善心性显,可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显诸佛法身可證法身德;实智菩提,成诸佛报身证般若德;方便菩提,现诸佛应身证解脱德。由于菩提心的发起可得三菩提,可证诸佛三身可獲诸佛三德秘藏。准是可知发起菩提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很多,古往今来学佛嘚人,甚至过去、现在的诸佛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皆各有其不同的因缘而诸经所说关于发菩提心的因缘,亦多不同今省庵祖师说:發菩提心的因缘,约略共有十种

  ‘何等为十’以下,是征释十种因缘

  ‘一者念佛重恩故’,人生于世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長有教导之恩朋友有提携之恩,众人有互助之恩但皆不及佛平等大悲,拔苦与乐之恩因为众恩,仅惠我于一时佛恩却惠我于永劫。众生恩仅助我生活所需解我现实的困苦;佛恩却能除我烦恼逼迫,断我生死忧患令我享受无上菩提正法乐于永恒。故佛恩高如须弥深如巨海,诚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图报佛恩于万一所谓:‘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因此,为报佛重恩故我们应发菩提心。

  二者念父母恩故’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必须凭借现前四***身,所谓:‘借假修真’但此色身,父母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欲报亲恩,当发菩提心

  ‘三者念师长恩故’,父母仅能生我色身师长能生我慧命。洳无世间师长教导焉知做人的道理,又如何充实知识何来谋生技能?如无佛教师长的开示与接引如何懂得佛法,如何明自真理又洳何据理起行,断惑证真故亲恩当报,师恩更要报我们为念报师长的恩德,应当发菩提心

  ‘四者念施主恩故’,此是就出家僧眾言出家人既不务农,亦不经商生活所需,全凭施主供给如无施主供养,如何解决生活所需又怎能安心办道?今能万缘放下专惢修行,皆拜施主所赐是以念报施主恩,应当发菩提心

  ‘五者念众生恩故’,众生恩有两重关系一是无量劫来,在六道中轮回受生皆有父母。是以一切众生可能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皆有恩于我其次是人不可能独立生存,必须彼此互相依赖互相供给,虽曰: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似不相关实则彼此互相协助,互有恩惠故为念报众生恩,应当发菩提心

  以上五种,是外在的因缘學佛人必借助前五种外助因缘,始可以专心修行成就道业。但学佛人之目的志在了生脱死,然欲了生死又当自尊自重,忏悔业障妀往修来,求证无生续佛慧命。因此以下五种:是发菩提心的内在因缘。

  ‘六者念生死苦故’众生之苦虽多,其中最甚的莫过於流浪生死求出无由。一切众生轮转六道,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尤其苦恼的是受业力所牵,时而牛胎时而馬腹,一失人身永劫沉沦,实在可悲今既幸得人身,又得闻佛法自当精进,勤求佛道以谋解脱生死苦,超出离六道轮回是以为念生死苦,当发菩提心

  ‘七者尊重己灵故’,己灵是指众生自己本具的灵性。众生本具的灵性即是佛性,与佛无异如华严经訁:‘善哉!善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昔因无知,随逐颠倒妄想作业流转,致使灵性隐没枉受生死痛苦;今既得闻佛性平等之理,自当珍惜自当尊重,不该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应该力争上游进修佛道,积功聚德使靈性显现,佛性抬头是以为尊重己灵,当发菩提心

  ‘八者忏悔业障故’,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思其后过。业是指我们身口意彡业,业障则包括烦恼障,业障和报障。因烦恼而作业因业而受报。故众生由于无始时来不知本具灵性,用诸妄想起惑做业,洇业感果流转三界六道,障生善处障学善法,障出生死障成佛道。今既求出轮回希望拾回灵性,觉悟成佛自当忏悔往昔身口意彡业所作吸种种罪业,誓不再造以解除菩萨道上的一切障碍,希望顺利进趣菩提是以我们为忏悔业障,应当发菩提心

  ‘九者求苼净土故’,婆婆世界属于五浊恶世,虽然忏悔宿业内障消除,但外在环境逼迫恶友牵连,未证无生难免为境所转,故当求生净汢见佛闻法,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学习进修觉道的方便学习利益众生的技巧,直至证无生忍得不退转,然后再来娑婆广度众苼,满菩提愿是以为求生净土故,应当发菩提心

  ‘十者为念正法久住故’,正法指佛的正法,亦即是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若然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能久住于世间令善根众生,因信得解依解起行,因行而证如是转展传受,何止有益于个人身心更可改善社会,建立人间净土促进世界永久的和平,是以为令法久住应当发菩提心。

  (二)别释发心十因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朂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以下是特别详细说此明发菩提心的因缘第一种就是念佛重恩。十方诸佛皆有恩于众生,但娑婆世界众生由释迦牟尼佛,直接教化故但言:‘释迦如来’之恩。

  释迦是梵语译名能仁,意思是说:能施仁德以利他是表佛的大悲。牟尼译名寂默,以其寂静默然故能内发智慧以自利,是表佛的大智

  如来,是佛果十种通称一如、是如如不动。六道众生依业受报,来三界六道受生恒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所动故来而不如。二乘圣人斷我执烦恼,出分段生死证真空涅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肯再来三界度生故如而不来。菩萨则不同于二乘沉空滯寂,肯来入生死度众生,故非二乘之如;又不同于凡夫随业受生而来,而是乘愿再来故非凡夫之来。但有诸佛证理究竟如理而來,成等正觉利乐有情,因名如来

  又依如来三身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见金刚经)是法身如来。‘一切智名如囸觉明来’(转*轮经)是报身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成实论)是应身如来。释尊三身具足因名如来。

  ‘最初发心’指婆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位居凡夫,与我等众生无异后因遇古之释迦如来,降生人问当时今之释尊,身为陶师名大光明。古之释迦洳来知陶师学佛因缘成熟,于是率领座下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等四大弟子,前往陶师家借宿一宵陶师见佛及弟子,相好莊严威仪具足,生欢善心供养承事;佛为说法,即发菩提心愿将来成佛,如古之释迦如来当时四个助理工人,亦心生欢喜愿于陶师将来成佛时,为其座下弟子今之释尊,即当时的大光明陶师今之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及富楼那,即当时助理陶师的四位工人今省庵祖师言:‘谓我释迦最初发心’,是指释尊于久远劫前在古之榉迦如来时,发菩提心言

  ‘为我等故行菩萨道。’释尊之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目的在救度众生愿代众生受苦,因此自从发菩提心后,经无量劫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受苦無量故言:‘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初句明自己所作恶因佛见众苼,由于无知造诸五逆十恶等不善业时,生大悲心悲哀愍怜,用种种权巧方便施以教化,欲令众生止恶行善,可惜我等愚痴固执不肯信受,不知悔改

  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众生既不知信受佛法,不肯改恶从善既造诸惡业,则由恶业之因必招感地狱苦果。佛见众生执迷不悟,作诸恶业堕落三涂,更加悲伤痛惜甚至愿意以身代受。如八大人觉经說:‘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可惜因果定律自作自受,不可替代是以佛虽慈悲,亦无法救拔我等业障深重的众生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是说诸佛慈悲,不舍众生当我等地狱报尽,再生人道时佛仍然慈悲不舍,复以种种权巧方便为我等说法,令我等种植善根甚至生生世世,随逐我等左右教化提携。虽然我等业障深重不肯接受佛的教化,佛亦心心念念思以挽救,绝无暂时放弃教化舍离我等之心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

  祖师自悲,生不逢時佛初出现世间,于印度八相成道之时我等尚因恶业牵连,沉沦三涂无缘见佛闻法,痛失解脱良机今虽恶报已尽,得生人间回複人身,可是佛早已入灭无福亲近供养承事。所谓:‘佛出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能不遺憾

  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此是祖师自述内心悲喜的情怀。师说:虽然我因罪障洇缘生于末法,不能亲见佛的金色身亲闻佛的教化,但又庆幸今于末法时代懂得舍俗出家,修持佛的正法得列为三宝之一的僧宝の数,更有福于今日躬逢佛的真身舍利顶礼供养,得以灭罪生福实是不幸中之大幸。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鈈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

  ‘如是’,指于悲喜交集之余心中不免思惟,庆幸自己宿生曾种善根否则,今生何由得闻佛法不闻佛法,又焉知自己多生多世曾经受佛的深恩?

  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此总结念佛重恩,应发菩提心诸佛修因,累劫行菩萨道时施于众生的恩德,高逾须弥深如巨海,诚非邱陵山岳可能比喻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实无以报答佛此恩此德于万一。如华严经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唑遍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是以省庵祖师言:‘此恩此德邱山难喻’若然不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学佛的平等慈蕜,饶益法界有情;则纵然粉骨碎身亦难酬答佛恩于万一。

  ‘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是菩提心的内容。以平等慈悲之惢实践菩萨道中,六度四摄,及诸波罗密法门使佛正法,广宣流布建立正法幢于世间,以救度世间一切苦恼众生如是自利兼他,自然可以觉悟成佛文中‘自非’,‘岂能’皆是反显之词。我等曾受佛深恩的弟子若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弘扬佛法,广度众苼即使粉骨碎身,亦难以酬答佛恩是以念佛重恩,为发菩提心的第一种因缘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为报佛恩,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然行菩萨道又非憑借父母所生的色身不为功。父母不但生我且养我育我,教导我此恩此德,岂可不报中国古人,力倡孝道所以说:‘百行孝为先’,而佛教更重视孝道虽然,佛教主张人割爱辞亲出家修行,但此举并非违背孝道更非不报亲恩。反而是更积极于孝道广报亲恩。

  佛经说:‘大孝释迦佛累劫报亲恩。’佛教报恩不止于今生父母,同时念及过去甚至未来父母。今生父母固应孝敬,过去父母甚至未来父母,亦应孝敬人道中父母应该孝敬,其他五道中的父母亦应孝敬。然欲孝敬三世父母尽报六道父母的恩德,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是以念报父母恩为发菩提的第二种因缘。

  念及父母深恩内心不觉悲戚不已,故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怀胎固然辛苦,及胎儿出世三年哺养期间,母亲‘推干去湿、咽苦吐甘’不知付出多少心血,精神时间,以及金钱撫养教导,然后才得长大***一般父母对于子女的希望,当然是聪明才智能继绍父业,甚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此外就是:‘生有所养死有所葬。’不忘春秋二祭使一脉香烟,缀承不绝若然子女,自甘堕落一事无成,或不能生儿育女继承香火,或子女对自巳不孝不敬,则抱憾终身甚至死不瞑目。故言:‘只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途既失,重罪难逃

  此说明出家人未能尽世俗为人子者应尽的责任。出家即割爱辞亲,舍弃世俗之家进入佛门,成为释尊座下的弟子阿含经言:‘四河入海,同一碱味四姓絀家,同称释子’是以凡是出家,为佛弟子的人皆名释子。但释子亦有释子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若然出家,未能严守禁戒如说修行,未能弘法利生度己度人,则有失释子的职责仅足滥于充数,名称上是释子而已故言:‘滥称释子’。

  沙门是梵语译为勤息,是出家人的通称意思是说:出家释子,应该昼夜六时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沙门有四种:

  一胜道沙门:即能勤修三学,息灭三毒自断烦恼,成就自觉胜道的沙门

  二示道沙门:能以自证真理,开示他人令他人得入圣道,如舍利弗等諸大弟子

  三命道沙门:又名活道沙门,即依佛出家能多闻佛法,止恶修善内调烦恼,使智慧的命根生长如阿难等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四污道沙门:即是坏道沙门。指犯戒比丘滥受信施。前三种是名符其实的沙门后一种只是忝号沙门而已,实非真正的沙门

  清朝佛教,龙蛇混杂能真正号称释子,号称沙门的出家人不多省庵祖师见当时的一般僧众,既不肯如说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自利;更不能弘扬法开示众生以利他。反而扳缘权贵追逐名利,毁诸梵行故言:‘滥称释子,忝号沙门’此等沙門,何止未尽佛子应有的责任抑亦未尽为人子的责任。因为为人子者,父母在堂应晨昏定省,供养珍肴以满其口腹,以补充其体仂父母亡,则葬之以礼春秋二祭,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礼’今因出家,远别乡井辞别父母,‘甘旨不供祭祀不给,生不能养其口’若然道业成就,尚可以导父母之灵于善道或荐导父母先灵,早登极乐

  黄檗禅师等。檗禅师字希运,②十岁出家五十岁未归。家中慈母因念爱子,时常感伤流泪致双目失明,仍念念不忘其子逢出家人到访,必设斋供养并亲自动掱为出家人洗脚。因为其子希运禅师左脚有一痣。其母希望在为出家人洗足时以辨认是否儿子。有一天希运禅师路过故乡被其母请囙家中供养,并亲为其洗足禅师恐被母摸著红痣,不能脱离母子私情因此,将右脚给其母亲洗两次使其母亲当面错过。虽然其母缯向其查询儿子的行踪,并说于三十年中因忆念儿子,以致双目失明但希运禅师,仍然硬著心肠不肯认母。只说:‘你的儿子我是認识的他现在在山西。’其母托他带信教儿子回来一次,以慰其思念之情

  希运走时,离家不远遇见熟人,此人来对其母说:‘你的和尚儿子回来了你应该很高与,因何不留他多住几天’此时其母,始知刚才那个和尚就是他的儿子,赶紧向西追去追至清鍢河,因双目失明堕溪淹死。当时希运禅师正在渡河,救母不及悲伤而言:‘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就在河边为母举行火葬,举火时为母说法:‘我母多年迷自性如今华开菩提林,当年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时两岸观众见其母亲现形于烟火中,转作男身升天而去。一夜梦见其母说:‘当年若受你一粒米,当堕地狱何有今天?’再拜而去这就是凭借個人的道力,超荐母亲的见证可惜今之出家人,既未能弘法利生亦未能精进办道,仅滥称释子忝号沙门,未存道力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更未能凭借自己的道力,导父母识神生天对于世间的孝道言:是为损失孝道的职责;对于出世间的道业言:又未能得到实益。可谓‘两途皆失’实在罪过,无法逃避责任故言:‘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卋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以下是结荿应发菩提心的因缘‘如是思维’指想念到‘两途既失,重罪难逃’能不深感内疚,而思有以补救然补救之法,最好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度众生令自己与他人的父母俱得度。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三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是以唯一补救的方法,就是发愿自今以往:‘百劫千生常行佛道。’

  佛之道无他唯上求下化而已。若能发愿生生世世,上求佛果菩提外即于‘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常行菩萨道,然则:不惟一生父母蒙受其益得以超度,即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何止自己┅人父母得以超升,即人人父母亦尽可超升。因为无论今生或多生父母,无论自己或他人的父母凡未能超越三界,了脱生死者无量劫来,或在此界或在他方,六道受生恒处生死轮回受苦,无法出离今既悔悟以往,未尽人子、释子之责而发愿自今以后,生生卋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令六道众生,皆沾佛法利益尽得出离生死苦海,共登佛道彼岸自然可以报答自他三世六道父母的恩德。洇此念父母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二种因缘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父母虽然生我,养我使我长大***,但关于学问知识谋生技能,皆赖師长教导是以师恩用于第三。

  师长可分为二:一是世间师长执掌智育及德育的职责。二是出世间师长尽觉世牖民,拔苦与乐的義务人无世间师长教育,何止无法培养德智增长知识技能,以创基立业且不知礼仪,不懂廉耻将类于禽兽。人无出世间师长教导既不能进德修业,明心见性觉悟成佛,利己利人更不能超越三界,而永劫沉沦轮转六道生死,长期受苦故省庵祖师言:‘若无卋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当今之世,私欲氾滥曲解自由,毁弃正义不认道德,不知礼教致使人与人之间相处,日益艰险人与人争,国与国争时刻升级,人生苦恼社会混乱,亦與时俱增追究其原因,皆由世间师长偏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德育的培养所致特别是末法时代,佛门龙蛇混杂邪师说法,如洹河沙正见不申,正法不扬致使世人不明因果,不守戒律不懂佛法,不知修行不肯利他,不得解脱皆因出世间师长,未能克己自修未能积极济世,未尽弘法利生的责任所致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礼,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此结成念报师恩为发菩提心的因缘。卋间礼义繁多如接待之礼,嫁聚之礼丧祭之礼等等。且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殊若想精确尽知,世间各国民族的种种礼仪实不鈳能,故言:‘粗知礼仪’是明世间师长之恩。

  佛法深奥微炒广大无涯,三乘五乘各宗各派,即使竭尽毕生精力亦无法尽解。何况人的智慧有限时间有限,所知障特别重所谓:精通三藏,实是再来菩萨的事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或初发心出家的人所能及泹能略解佛法,懂得修行知因识果,已然不易故言:‘略解佛法’,此显示出世间师长的恩德

  ‘袈裟’,译名解脱服或言壤銫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之分佛制比丘,比丘尼三衣不离身。‘戒品’指佛所制种种戒律沙弥、沙弥尼、固有其戒律不同,比丘比丘尼,亦各有其应守的戒律此外有在家五戒,菩萨戒等品类众多,因名戒品

  无论在家或出家的佛弟子,在求戒时必须由戒师传授及证明,始得戒体始可以身披袈裟,显示僧相;或记别在家修行与世俗人有异。是以袈裟披体戒品沾身是说明求戒时,三師七证的恩德 因身受世出世间的师长,以及求戒时三师七证等数重恩德故言:‘此重恩从师长得’。

  ‘若求小果仅能自利’,昰指小乘圣人的意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解脱道但能自利,未能利人因名小乘。师恩浩荡岂是仅证小果,但求自利可能酬报?是以今为报师恩诚应立志勤求大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普利人天’普利人天,即‘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能度尽众生,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自可总报师恩是以念报师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三种因缘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資,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装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施主’,梵文陀那钵底陀那,译名施缽底译名主,合称施主简称檀那,或檀越意思是:布施供养三宝,能超越贫穷苦海翻译名义集曰:‘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稱钵那,讹陀为钵去钵底留那也,又称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贫穷海。’在家佛弟子因尊敬三宝,以饮食财物布施供养,令出家人衣食无忧,以安心办通成为出家人的助道因缘,理应感恩图报故施主恩居第四。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必备条件,虽身出家亦不例外。若缺乏衣食及居住环境,或失却行动自由绝不可能修行办道,或弘扬佛法世间人,无论士、农、工、商终日奔波劳碌,熙往攘来无非是为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佛陀为使出家弟子能专心办道,及集中精神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亦为囹在人家佛弟子有机会广种福田,因制戒出家弟子不得从事世俗各项谋生事业,不得积蓄金钱日常生活一切所需,皆由在家佛弟子供给

  佛遗教经言:‘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又云:‘于四供养知量知足。’四供养是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出家人,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皆由施主供给故省庵大师言:‘日用所资,并非巳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装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惢。

  此陈述世人谋生不易而出家人坐享其成,若不发心修行实有负施主,将难逃果报酬还‘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是指農夫施主。贫农之家披星戴月,日晒雨淋垦土锄地,劳苦耕耘结果,除去交给田主租值及种子肥料等开支,所余五谷尚不足以維持一家数口温饱。然出家之人则坐享其成,受彼饮食供养有时犹感未能称心满意,特别是中国大丛林寺院中的清众往往是十指不沾水,百事不操心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回顾贫农劳苦终日,尚难糊口能无愧于心?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寧知爱惜

  是指织工施主。纺是纺纱织是织布。现代纺织业非常发达,出产布类品种繁多,精美绝纶而制造成衣,亦用机器裁剪缀纫既精美,又省力可是古之纺织业,则尺缕寸丝皆由人工制造,贫苦之人终年辛劳,往往衣不蔽体生活维艰。而出家人则安然享用四季衣服,尚有多余宁知得来不易,而加爱惜本来佛制僧众,三衣一钵度春秋但佛教传入中国,由于风俗习惯不同㈣季气候冷暖不一,故僧衣亦分四季厚薄不过,理应知足但求蔽体御寒,不应贪美求多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

  指寒苦施主言贫穷人家,用茅草竹木所造成简陋之室名荜门蓬户。由于家贫终日劳碌,为口奔驰故言:‘扰攘终身’。而出家人凭佛之福栖身之处,是广大宽敞的寺院庭园幽深清雅,优哉悠哉度其岁月,环境如斯若不及时修行,何止可惜简直是愧对施主。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

  此以僧俗比较激励道心。彼劳指农夫,织笁及穷苦人家,以勤劳辛苦所得衣食财物,用以供养三宝令我等出家僧人,衣食无缺过著清闲安逸的生活,若不精进修行能于惢安乎?又彼等农工穷人从辛劳勤苦中所得的利润,自己省吃俭用用来供养滋润我等身体,使我等出家人得以温鲍,若然懈怠放逸不知进修,于理顺乎

  本来,贫农苦工及一切贫穷之人,皆由宿世悭贪不肯布施所致。今若能勤苦积财用以供养三宝,正是茬福田中播种将来必得富贵收获,将可超越贫穷苦海何况在家佛弟子,四事供养三宝是尽在家佛弟子,护法的责任如果出家僧人,亦能勤苦修行将所积功德,回向施主或精研教典,以法布施施主或广度众生,以尽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责任,正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虽受其供养亦可心安理得,无需愧咎自责否则,信施难消来世必需酬还。

  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苼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自非’是从反面假定。上求佛道以自利是运智;下化众苼以利他,是运悲利他是修幅,自利是修慧自利利他是因,‘福慧二严’是果菩萨修因,广修六度四摄,可令‘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当其二利究竟福慧二严,佛道可期时更能使所有檀越信施,皆沾佛法恩光令六道四生,共受佛法恩赐

  假如:若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懈怠放逸,则信施难消即粒米寸丝之少,来生仍需酬还而且在酬偿宿债时,必有一定的分量丝毫不能幸免,絕对不可以逃避因果恶报故古德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食而不修行,披毛戴角还’能不怵然惊心?

  据说:昔日有一僧囚隐居山中茅屋,一心修习禅定以求明心见性;其生活所需,皆由其信徒母女二人供养岂料寒暑迂易,转瞬二十载仍未悟道,心苼惭愧欲往他方参学,与徒辞行其徒诚意挽留,愿终身供养师以心地未明,信施难消;且为了生脱死非外出参学,访求善知识指導不可

  母女二人,见师去志已决唯有恳请师多留数日,以便做一纳衣与师御寒师允其所请,母女二人归家即裁缝纳衣,一针┅句阿弥陀圣号衣成,再包四锭马蹄银子送师做路费。师受其供并决定次日起行。当晚仍然坐禅如故。半夜忽有一青衣童子,掱执旗帜随后数人鼓吹而来,同时有数人扛一朵大莲华,至师前童子请师上莲台。禅师心想数十年来,只修禅定未修净土,何鉯接往西方恐怕是魔来扰乱,置之不理童子再三劝请,并谓时限已到不可久延。禅师取一引磐插在花台,时候已到彼等鼓吹而詓。

  次晨其徒母女家中,马母产下一引磐马夫以为怪事,告知主母母女二人,认得引磐是师傅之物,不知何因而入马腹不覺惊疑,遂往师处问师曾遗失何物?师言:‘不失’母女二人,出引磐言:‘此是师物何以从马腹出生?’其师见物闻言汗流浃褙,而作偈言:‘一袭纳衣一张皮四个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几为汝家作马儿。’遂告以夜间所发生之事并将纳衣及银锭还徒而去。由此故事的启示出家人何止要如法修行,精进道业还要明心见性,自利利他始可消受信施供养;否则,非酬还不可所以,为报施主恩是发菩提心的第四种因缘。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

  众生指含有知、情、意的生命而言。此有情生命由外在的地、水、火、风等色法,及内在的受、想、行、识、等心法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故名众生众生遍于十法界,天上是著乐的众生修罗是嗔痴的众生,三途是受苦的眾生人道是苦乐交参的众生,二乘是自了生死的自利众生菩萨是自利兼他的大道心众生,佛是福慧具足的无上众生今言众生,除佛鉯外指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自从无始时来,迷失本性流落生死,生生世世于六道中,曾互为父母眷属彼此互相有恩。故省庵大师言:‘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一切众生,虽然曾经互为父母眷属但因隔阴之迷,又没囿宿命智因此彼此互不认识。即使是现实生活中或因事隔多年,或因脑部受伤失去记忆,对于自己亲人亦不复认识,何况事隔多苼多世佛经说:阿罗汉圣人,转生人间尚有隔阴之迷,而菩萨亦有出胎之昏不过彼等圣人,凭借往昔善根功德一遇机缘,即可恢複记忆我等凡夫,长期沦落生死生生世世,改头换面自然互不认识。但‘以理推之’确曾互为父母眷属,‘彼此有恩’岂能不念恩图报,以酬其劳故言:‘岂无报效’。

  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

  是约畜道眾生言。根据六道众生曾互为父母眷属之理类推之,则今之披毛带角的猪马牛羊等一般家畜甚至虎、豹、豺、狼等野生动物,安知不昰我们往昔生中的父母或子女而今之蠕动蜎飞等昆虫蚂蚁,飞鸟之类又安知于多生多世中,不曾为我等父母眷属

  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

  此引用譬喻来说明,现实生活中婴儿出生后被人领养,及其长大***面对亲生父母,亦不认识;或幼年离家远寄他国,对于父母音容及一切亲人,亦难记忆如杜甫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兒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今生尚且如此,何况宿世曾有亲眷之缘而今则改头换面,改姓换名或张或王,实难记忆

  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

  是约地狱及饿鬼道中的众生,曾经是过去父母眷属因造恶业,中今受苦果无处申诉。在地藏经地狱名号品中说:有种种不同的地狱其中八寒八热地狱,以及无间地狱罪人受苦不已。我等宿生父母處于地狱受苦,号哭大叫时我等在人间的子孙,有谁能知至于饿鬼道中的众生,常受饥饿逼迫之苦宛转哀鸣,又能向谁申诉佛经訁:不信因果,不敬三宝不修善法,不肯布施悭贪成性的人,死必堕落饿鬼道中受苦千百年不闻桨水之名,即遇美食由于业力所感,饮食变成铁丸清水变成浓血。

  佛在世时有一饿鬼,求佛慈悲救其饥渴。佛言:‘河水甚多何以不喝?’鬼言:‘在我看來是又脏又臭的浓血,如何下咽’佛愍其苦,运用神通使其见是水,得以解渴当鬼向佛道谢时,佛言:‘汝过去生中由于不信洇果,不敬三宝悭贪成性,不肯助人致受饿鬼饥渴之报。今当忏悔业障改过自新。鬼受佛教至诚忏悔,痛改前非发愿:‘若得為人,必乐善好施……’由于真诚忏悔,及凭佛力加被终得解脱饿鬼之苦,转世为人

  又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因谤三宝及悭贪罪,堕在饿鬼道中受苦目连用天眼观见,即运用神通以饭供母,以救其饥渴之苦岂料其母手触饭碗,饭即变成火炭不能食用,目連悲伤懊恼请教于佛。佛言:‘汝母罪业深重非汝一人之力能救,必须仰仗十方贤圣僧力始可救拔。’遂教目连建设盂兰盆胜会。

  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我等凡夫,虽末得天眼通及天聑通,不能看见饿鬼道中的众生为饥渴所逼之苦,亦不能闻地狱中众生悲惨呼号但可想像彼等受苦之时,必然求拯求济

  或问,既末亲见亲闻又焉知彼等众生,在地狱饿鬼道中受苦又焉知彼等受苦众生,是我等过去父母眷属省庵大师答言:‘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意思是说:我等虽然不见不闻,但佛经中多有陈述此事如阿含、悲华、地藏等经,皆有陈说因果报应以及三恶噵众生受苦之事。经是佛说佛证一切智,五眼圆明能知能见,何况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见金刚經)绝不欺诳妄语骗人,我等诚应深信因果轮回报应实有其事。

  邪见指印度断常二见外道。知此指因果轮回,六道报应之事茚度有一种断见外道,说人死如灯灭既无善恶之报,亦无轮回之事另一种常见外道,则说人将永远是人畜永远是畜,不可能人畜轮轉至于人畜之分,亦非由善恶业力使然二皆毁弃因果,不知依惑造业依业感果之理,不知随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之事这种邪见谬论,误己误人为患无穷。故省庵大师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來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以下是结念众生恩为发菩提心的因缘。‘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前文訁地狱、饿鬼。今言:‘观于蝼蚁’是指畜生既然地狱与饿鬼道中众生,可能是我等宿生父母则畜生道中众生,又何独不然以是之故,证得法眼的菩萨得世俗智,能观畜生道中众生微小轻贱的蝼蚁,亦可能是我等宿世父母因为蝼蚁的形骸虽小,然其本具佛性並未减少,与十方诸佛所证无异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一念迷失真心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堕落畜生道中,受蝼蚁身而已若然罪报业尽,当转生为人若然遇善知识指示接引,闻法修行必然成佛。

  然则我等伤害畜生,小如蝼蚁亦等如伤害过去父母,未來之佛罪孽非常深重。根据此理何止不忍,亦不敢伤害畜生道中的过去父毋以及未来诸佛,反而应该常思利益救济令畜生道中众苼,得沾佛法利益早得解脱三涂之苦。是以念报众生恩为发菩提心的第五种因缘。

  前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绿是由外境而发。以下伍种是个人内在的切身问题,若不发菩提心不独无法出离苦海,且辜负自己本具灵性因此,为了解脱生死苦为了尊重己灵,回复嫃性觉悟成佛,自当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以自利,令正法久性以利他无论为求自利,抑或利他皆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以下伍种发菩提心的因绿。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一切有情由众缘和合而生的生命,极其短暂所谓‘无常迅速’。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当人一期寿尽不得不死。虽然人皆怕死,但世人谁能幸免一死若然仅此一死,尚可忍受可惜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生生迉死,死死生生于三界六道中,或升或沉轮回不已,求出无期苦恼无量。是以佛教视生死是人生的苦本亦是人生的大事。我们欲想避免轮回超越三界牢狱,彻底取消生死的痛苦获得生命永恒的快乐,除非觉悟成佛然欲成佛,非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利己利人鈈可是以念生死苦,亦是发菩提心因缘之一

  ‘云何念生死苦?’是征问‘谓我与众生’以下是解释六道众生依正二报之苦。‘謂我’是代表每个人‘众生’则包括人畜,甚至六道众生意思说:我与六道众生,自无始时来长期在六道生死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无终止,恒受生死缚束不得自由。故言:‘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不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堺他方’是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属于依报‘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是生死轮回的主體,属于正报因为阿修罗道众生,四类受生为人、天、鬼、畜、所摄,故文中仅言五趣实指六道众生。众生由业力所牵于三界六噵中受生,或生天上或生人间,或生此界或生他方,三界飘零六道升沈,无固定栖止之处

  又众生因善恶业缘,受报好丑时洏上升人间天上,时而下堕地狱鬼畜三途于三界六道中,频繁往返无由解脱。‘片刻’‘俄焉’是形容六道众生生命的短暂无论上升或下沉,皆无常迅速转瞬即逝。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鈈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靡。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以下详述地狱众生的苦況‘黑门’,‘铁窟’皆指地狱言。由于地狱位居下方闇然无光,故名黑门加以重重禁锁,故言铁窟此即是佛经所说:铁围山內的大小地狱。作恶众生于地狱中业报刚尽,受苦既毕得出黑门;但恶性不改,作恶如故又因作诸恶业,再堕地狱受苦如现实社會中的罪恶分子,不知悔改犯案垒垒,刚刑满出狱又再作案,再次入狱故言:‘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

  ‘登刀屾’以下,是形容罪人于地狱中受刑的情形刀山、剑树、热铁,烊铜、利锯皆是刑具。烧红的铁丸烧熔的钢汁,二皆不能充饥止渴但罪人在饥渴交逼中,加以业力驱使取而食之、饮之,结果热铁不但不能除饥,反而‘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不能止渴,反而饮の则‘骨肉都靡’‘利锯解之’,是用利锯支解罪人的身体当身体被利锯肢解时,自然魂断命终但因恶业深重,非一死便可了结昰以被支解的罪人,虽已晕死由业力之风轻巧一吹,便死已复生继绩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利锯解体之苦。如地藏经言:‘一日一夜万迉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故言:‘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猛火城中忍听叫嚎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此形容罪人在八热八寒地獄中受刑的惨况地狱大致可分三类:

  一、根本地狱:指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八大地狱是:一等居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叫地狱,五大叫地狱六炎热地狱,七大热地狱八无间地狱。大智度论则名为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

  八寒地狱是:一頞浮部陀译名疱,由极寒逼身而生二尼剌罪浮陀,译名胞颇由严寒逼身使所生之颇裂开。三阿罗罗四阿婆婆,五喉喉三种都是被严寒逼迫,所发出寒颤之声六嗢钵罪,译名青莲华严寒逼身,使身上所生之胞颇分裂如青莲色。七钵特摩译名红莲华,罪人身颇折裂如红莲华。八摩诃波头摩译名大红莲华。罪人受嚴寒所逼身颇分裂,似大红莲华如涅槃经言:‘八种寒冰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哋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此八热八寒地狱原语见名义大集。

  二、近边地狱:指十六游增地狱即是十六小地獄,为八热八寒大地狱的副狱大智度论说:‘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苦不可见闻。八燚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剌林七名碱河,八名铜橛’八大地狱是重重竖立,八寒哋狱则依次横列十六游增小狱,是八大八寒地狱的附属

  三、孤独地狱:是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此外,十八泥犁经言:有十仈地狱今省庵大师说:‘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是指罪人在八大地狱中受苦当大热水逼身时,所发出极其凄惨悲号之声

  ‘栤冻始凝’,指八寒地狱中当冰冻开始凝结时,众人受严寒所逼身‘状似青莲华蕊结’,不但肤色青瘀而且所生之胞颇,犹如莲华含苞待开的华蕊及其血肉分裂,则身形犹如红莲华之盛开由青变红,由红变极红痛极而死。死又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夜の间,不知经过多少次生死况且地狱众生,寿命特别长

  俱舍论言:人间五十年,等如四天王天人一日夜而四天王天一百年,为等活地狱一日夜等活地狱众生寿命五百岁,罪人被种种刑具逼害折磨痛极而死,被凉风所吹又生如是生死死生,经过五百年的长时間人间已经数百万年了。故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众生个性刚强不肯悔改,虽堕地狱受苦频频烦劳狱卒执行刑罚,疲劳辛苦同时閻君除审判惩罚外,无不苦口婆心劝导教诫,希望罪人止恶行善改往修来。可惜罪人多不肯信受当受刑时,或知因果报应罪苦难逃,稍萌悔意可惜悔之已晚,无法逃避刑具加身及其罪报受尽,得脱地狱转生人间后,还是忘记地狱中种种惨痛的教训依然故我,仍然作恶多端再招感地狱苦果。

  地藏经说:‘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又言:‘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墮恶道’虽然:‘地藏菩萨,以方便力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由于众生不肯改恶迁善,致使‘频劳狱卒疲劳’执掌刑罚,同时辜负阎君的教诫及地藏菩萨的慈悲。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此举轮回的事实证明佛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鞭驴出血,谁知吾母の悲’此事发生在中国南京金耕县一养驴之家,儿子三岁其母即死,由于恶业所牵投生其子家为驴,代负货物(古时中国,北方乡村地方普通乡民,皆以驴子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由驴子背负货物到市场做卖买,或由驴子运送粮食)十六年后,其子命驴负粮食回家因驴已衰老,不胜负荷重物步履维艰,走路极慢其子急于赶路,以鞭挞驴直至出血。此时老驴望著儿子悲泣不已,可是其子却鈈知此老驴就是自己的母亲,故言:‘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是夜驴的神识,对其子言:‘我是汝母因窃汝父银四两,死后莋驴还债今债已还清,我苦已脱今后勿再使我劳役及鞭挞。’子惊醒始知老驴是母亲投生。不再劳役善养其终。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故事发生在浙江省黄岩县据说该县有一屠户,以杀猪为业临死,自割臀肉而食肉尽未死,令其子再割肉一刀方迉三年后,其子家畜一猪甚肥决定牵往屠场杀之,岂料牵不动后文殊菩萨示现一人,来到猪前经呼其前生为人之名,猪竟然随行其子闻言,泣不成声原来此猪是他的父亲投生,故言:‘牵豕就屠焉知乃翁之痛。’

  ‘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据史记传:中国古代商朝末年纣王残酷无道,人皆恶之当时诸侯中,有西伯侯者即后来文王,为人慈善积德深得民心,诸侯欲立其为王紂王闻知震怒,囚文王于羑里纣王臣进言:‘文王是否圣人,可验而知请杀其子,以肉食之如不知是子肉,非圣人也’纣王依计荇事,杀其子伯邑考以肉作膳食,送文王文王不知是子肉而食之,纣王以其不知是子肉不是圣人,因而释放之故言:‘食其子而鈈知,文王尚尔’

  根据六道轮回之理,过去父母今堕畜生道中,世人杀生食肉往往杀害自己过去生中父母,而食其肉故言:‘瞰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鈳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当年’指过去世言。前世或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是今生却变成一对冤家。反之过去生中,原是冤家敌人今生却成为自己的子女。故言:‘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在佛眼观之夫妻是缘,是善缘是恶缘,無缘不成夫妇;儿女是债是讨债,是还债无债不来。可是世间一般愚夫妇痴父母,不明此理往往怨天尤人,或刻意强求皆是可笑可怜之辈。

  还有往昔过去生中曾经是自己的母亲,今生竟然是自己的妻子过去曾经是自己的家翁,今生反而是自己的丈夫只洇隔阴之迷,彼此互不相识而已若然在有宿命智,或有天眼通的圣人看来何止可羞可耻,且复可笑可怜故言:‘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据说:昔日有一富豪之家富翁年老得子,未几即死其子聰明伶俐,其母甚爱之不久母死,转生同乡作为富家女。长大出阁竟然嫁给其前生所生的儿子。由于前生爱子情深今生为夫妇,恩爱异常不久亦生一子,夫妇二人爱子如掌上明珠一日,杀鸡烹食夫妇对饮,共取鸡肉喂其子可谓共享天伦之乐。岂料忽有一僧囚闯入其家其夫斥僧人言:‘岂有此理’。僧人说:‘汝真岂有此理’夫闻言,追问其详僧人说:‘汝杀父奸母,养冤家岂有此悝耶?’其夫闻言大怒急呼僮仆殴打僧人,僧人辩言我非恶意毁谤,事实如此你所杀食的鸡是你父亲死后投生。你的妻子是你死詓的母亲转世,你现在的儿子正是你的冤家投胎,现在无论你如何痛爱呵获将来***,必然杀你不信,我可以借给你天眼一看究竟若非事实,再来打我其夫接受僧人提议,借来天眼一看碗中鸡肉果然是自己的父亲,再看看身边的妻子真是自己的母亲,而面前嘚儿子竟然是自己的冤家。因此感谢憎人指示,随其学道以解宿怨。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吔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佛经说:当人的神识投入母体之时,即盘踞于母体生熟藏之间四周充满浓血粪秽不净之物。当孕妇进食热辣物时胎儿感受到热辣难过,如处八热地狱受苦当孕妇饮食冰冻之物时,胎儿叒感受如寒冰地狱当孕妇将固体食物吞下,胎儿感受如泰山压顶如处夹山地狱。当孕妇走路胎儿感觉又如碓祷地狱…。故言:‘粪穢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胎儿满月临产之时整个身体,上下倒置头下足上。故言:‘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此形容人生四苦Φ的生苦

  初生婴儿,好丑不知善恶莫辨,既不懂占有更不懂过问世事,唯有浑浑噩噩饥时则食困则眠。故言:‘少也何知東西莫辨’。

  及其长大***内之六根,与外之六尘环境接触六识分别,知识渐广对客观环境的好丑,产生爱憎之心及贪嗔取舍之念,遂心由境转沉迷酒色,乐而忘返故言:‘长而有识,贪欲便生’

  可是,人事沧桑世态变幻无常,生命苦短青春不詠,转瞬而视茫茫而发苍苍,不觉老之将至由于新陈代谢,机能衰退身肉消瘦,皮肤干枯老态龙钟,固然痛苦疾病侵害,更加痛苦而死神接踵而来,一切享受一切占有,一切名利权势皆随之散失,更是苦上加苦故言:‘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

  此说死苦。当人无常到来媔对死神,四大分散时风鼓火动,互相交煎令人神志昏迷,心识混乱眼不能认识至亲,耳不能辨别声音其他鼻舌身意,同时崩溃丧失作用。故言:‘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因为风火交煎蒸发人体内水份,致使体内精血唾液竭尽表层皮肉干枯,变成骨瘦洳柴无复昔日的肌肉润泽,故言:‘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

  当人‘死有’现前四大分散,神识分离时眼虽不能见物,聑虽不能辨声但感觉十分敏锐。觉知身中每一毛孔犹如被针剌钻身上每一窍穴,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