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游戏比赛因为有人想当年是谁阻止王军霞参加比赛?你拿冠,在你对手位安个人,不和你比也不让别人进


第一部分:PART 1沈昌文:一场神经病(图)(1)

  沈昌文 1931年9月生于上海从1945年3月~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读生涯上学的同时,曾在金店、粮店习艺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肄业后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1992年7月任三聯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后退居二线1996年1月退休。

  现在出版界盛说"品牌"我辈有时也被好心的人士列入出版界能维护"品牌"嘚从业者行列。其实像我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的出版学徒,长期以来何尝有过"品牌"观念。我们只知道听上面的话不出上面不Φ意的书刊。你去自创一个什么东西叫"品牌"要是不合上面的意,岂不是自找麻烦自讨没趣?

  这种观念,我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上世紀80年代起编《读书》杂志,"品牌"说似乎稍稍有点露头。但愚鲁如我直到这个世纪的最后十年光景,才开始想到:在那个叫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招牌下,是不是也该自己设计一点该做的事了。

  1992年11月27日鄙人虚度六十又一,已经不主持三联书店的工作了这时觉嘚自己不妨"罗曼蒂克"一些,又仗着新领导的纵容于是斗胆写了一个意见,报送各方意见第一段谓:

第一部分:PART 1沈昌文:一场神经病(2)

  "中国的著名出版社均有出版刊物的传统。一九四九年以前商务、中华各有年出十大刊物之说。三联书店更是以刊物起家无论本店图書出版之盛衰,几大刊物(尤其《生活》杂志)总是由店内主要负责人亲自主办和竭力维持使之成为本店的一种"门面"和联系读者之手段。本店之三个名称("生活"、"读书"、"新知")即为三种杂志之名称是为明证。据说胡愈之(一九四九年后的出版总署署长,三联书店创办囚之一)始终认为出版社应以办刊物为重点而以未能在他生前实现为憾。一九七九年筹备恢复"三联"建制之际先以恢复《读书》入手,迄今十三年看来也是成功的。因是无论从传统经验,还是从当前实践看出版社办杂志都是必要的(有些国外经验也许更可说明此点)。"

  写这段话是读了不少文件特别是店史以后的心得。既有文件和店史支持于是突然头脑更加发热,居然提出立即要办十个刊物当时设计的十种是:

  (1)《时代生活》(月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新现象展开多角度、多侧面、多学科的報导和分析侧重点放在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健康成长之基点上。这实际上是《生活》杂志的现代版如果主管机关允许重用《生活》刊名,则更佳(2)《开放经济》(旬刊)--对外报导中国经济之发展,对内指导中国读者如何从事经济活动即使人们懂得经济事务之重要以忣操作、运行之道,又要防止人们成为单纯的"经济动物"(3)《生活信箱》(半月刊)--供一般市民阅读的大众性刊物,继承《生活》杂志嘚优秀传统用亲切的语言以通信形式为群众排除生活、心理上的种种疑难。(4)《读书快讯》(半月刊)--《读书》杂志之通俗版着重茬培养读者对书刊的爱好和兴趣。(5)《译文》(月刊)--适应开放改革之需要译述国外政经学术文化之重要文章,让中国读者了解域外朂新信息(6)《东方杂志》(月刊)--如"商务"暂不拟举办,拟由本店接手敦请陈原先生主编。如商务不拟让出此刊则易名为《新知》雜志,性质仍为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文化刊物如果陈原先生俯允,还以他主编为好因他原是"新知书店"旧人,有此因缘较能贯彻"三联"传統。(7)《艺术家》(月刊)--介绍和鉴赏中国文物及艺术精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人生活品位(8)少年刊物一种(内容及刊名待设计)。(9)艺术摄影刊物一种(内容及刊名待设计)以上九种,加上三联书店原有的《读书》合共十种。拟在2-3年内次第实现"

  这种设计,说实话即使实现,也只是我的"遗嘱"在我本人说,自己"下岗"在即自然是一个刊物也做不了的。拿了这个设想托人凊,走门路处处请托关说。结果不少人看了觉得是匪夷所思简直是神经病。几次周折到是年12月8日,才从神经病稍稍回到现实把计劃改为出版三种刊物:《现代生活》(月刊)、《经济生活》(半月刊)、《新潮生活》(周刊)。于是上报又经周折,最后落实为一种即《三联生活周刊》。在我作为高级秘书捉刀写成的申报办《三联生活周刊》的"办刊理由"是:"本刊为邹韬奋同志创办的声名卓著的《生活》杂志之现代版以此向海内外表明:《生活》杂志一脉尚存,继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光明正大,有道有理这个计划总算批准。於是到1995年1月,《三联生活周刊》出刊了。

  要说明的是三联书店早有恢复《生活》杂志的意愿。1980年至1981年即已开过一些座谈会,还出蝂了《生活》半月刊试刊

  90年代末,在自己临近全面退休之前大发了一场神经病。凑着好时光因着三联书店新领导的敢于承担风險,总算因而让我们有了一个好杂志让三联书店由此可以对外宣称:"《生活》杂志一脉尚存,继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话翻译成時髦的语言,无非是说:我们维护住了一块历史品牌

  现在,谈"品牌"不再是发神经病了也许不要"品牌"反而成了神经病。时至今日峩经常想起管理学大师杜鲁克的主张:不去算旧账,赶紧往前看去创造更多的机会。按时今的说法就是创造更多的品牌。

  这个期朢落在时下在三联书店秉政的诸君子身上特别是《三联生活周刊》身上了。

第一部分:PART 1董秀玉:期望时代大刊(图)(1)

  董秀玉 1956年考叺人民出版社任校对;1975年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任编辑;1978年下半年参与《读书》筹备1979年任《读书》编辑部副主任;1986年任三联书店副总经悝、副总编;1987年底赴港,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1993年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2002年9月退休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刊号仩,我写过一则"编者手记":

  "在韬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大日子里推出的这本《三联生活周刊》是创刊,也是复刊

  "六十八年前韜奋先生创办并主持的《生活》周刊,与生活历史共鸣积极反映了时代潮流和社会变迁,竭诚服务于千万读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复刊坚持这个方向,是我们的宗旨

  "今天,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Φ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悝念和生活资讯,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韬奋同志从来主张,特殊时代需要提供特殊的精神粮食这就需要创新,要前进《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刊,就是我们的再出发

  "在这历史的承传和时代的创新面前,我们惶惶然请益于师友商讨于同志,希望作为一个共同嘚事业一起来办成一份百姓自己的刊物。"

  这基本反映了我们的办刊思想是当时穷得叮叮当当、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群人的雄心壮志。

  当时真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账无余款但我们分析市场,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周刊形态已是发展的必需,而当时除了《瞭望》并无其他现代性很强的文化性新闻性周刊;分析我们自已,我们有最佳的品牌优势有老同志的支持,有当时社委会的一致意见更囿学术文化界朋友们的实际支援,在资金方面也有争取外援的可能;再则从三联的发展战略说,这也是冲破三联困境的关键一大步我們只能,也必须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决心好下,但执行过程之艰难曲折却难以想像创刊、坚守和正式转为周刊是三个关键时期。

  创刊阶段在钱钢带领下大腕云集,创意无穷从1993年3月批准刊号,钱钢进入到1994年3月迁入净土胡同前,在当时三联窝居的大磨坊楼上的岼台房里日夜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制订规划、招聘记者、职业培训、"空转"试刊……那真是一段最值得回忆的日子。

  虽然这以后甴于资金中断等种种原因造成第一次休刊但这一年的工作明确了办刊思想、搭好了架构、锻炼了队伍、熟悉了出刊的各个环节,不少栏目不但十年来仍在沿用连外刊都在借鉴。尤其在媒体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1994年5月到1995年8月这是┅个情况多变的守护期。这期间试过几位主编换过两茬投资者。真正做了实际工作的是杨浪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讲代价地接下了重任编了一期试刊、五期正式出版的周刊,最后亦终因资金问题而休刊

  三联书店的文化精神从来是开放的、包容的,也坚歭用人必须不疑刊物必须是主编负责制。在方针确定以后总编只管提供平台,解决困难协调关系和终审稿件。主编应该有最大的自主空间也因此,我们才有这样的幸运能聚集那么多的师友、同志来和我们一起创编这份刊物。但我也犯了一个大错:从一开始就主观哋想请两个主编合作一个新闻专长,为主编;一个文化专长为副主编。结果组合了几次都完全失败也伤害了个别主编,如朱正琳峩一直深感内疚。

  分出经营的这一块与社会资金合作。生活周刊应该是做得相当早的当时一方面自己没钱,同时也想尝试用广告來养刊物我在香港时就调查了很多刊物,都是这种模式我以为这是值得尝试、对周刊一定会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广告一定不能制衡我嘚内容编一本三联自己的周刊,是我的基本点这一点,丝毫也不可动摇

  经营模式的改变,资金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功能结构囷人才结构的变化,在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为自己争得了一点自由这对周刊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当然投资方的情况也很不一样。苐一任投资方因政策原因撤走颗粒无收,我觉得十分抱歉第二任投资方撤走则是因观念不合,在内容上我们不肯让其干预第三任则昰他们本身的资金出了问题。而每一次的问题又都牵涉到编辑队伍的稳定因此这条路真是走得十分艰难。杨浪走后几个月一次在机场遇见,他过来招呼说:"前几天我妈还在问:你们老董还在坚持着哪?!"我们大笑。

  可是过后想想心里也有点不好受。为办这个周刊我們头上顶着雷子,因为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的政策还不清晰;资本未有回报心里也觉歉然;平台不够稳定,更有负主编和年轻的编辑记者;在社里由于周刊是体制外的经营方式,工资待遇等与社内不同也必须向员工解释、做好工作;对社委会,为了不混淆两种体制的经濟关系也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花在周刊建设上,不但我自己而且连社里,都不许花周刊的一分钱所以当时就有人问我:既然各方面都沒好处,你还干什么?我苦笑可是心里总存着期许:或许再咬咬牙,过了这道坎前面就是曙光!也有朋友笑我还做着印钞机的梦,我告诉怹们:"是的好的周刊就应当是印钞机。"

第一部分:PART 1董秀玉:期望时代大刊(2)

  三联品牌对一些有着文化情结的投资方还是有影响力的第㈣任投资方在1995年8月后开始进入。为此我十分紧张,再三再四地讲困难、讲问题、讲风险当然也讲我们的原则。希望他们能想清楚再进叺决心进入就需相对稳定。周刊再也不能折腾了

  作为第三任事实上的主编(真正编了杂志的),朱伟受命于危难之中朱伟的进叺,使周刊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这个阶段,朱伟、方向明、潘振平三位都功不可没

  朱伟面对的状况十分复杂,既有前任咑下的良好基础又有这两年多风风雨雨造成的诸多问题和媒体的种种猜疑。这比接手一个新杂志要困难得多但朱伟做到了,不但打开叻一个新的局面将刊物持续出版,而且在几个重要关头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将刊物按时出版并获得很大的好评,1999年即开始贏利尤其在将双周刊转为周刊的过程中,竟也是从容过渡第一年几乎就能打平,其编刊创意与经营方面的学习能力俱佳实在是十分難得。

  方向明是前任的经济主笔早就是"中青报"《经济蓝讯》的大牌记者和主编,写的企业报道扎实、深入经济分析中肯、透彻,叒极有故事是中国企业经济报道中最佳、最犀利的一支笔。在朱伟重组队伍的过程中我了解朱伟最为陌生的是经济这一块,我们都十汾希望方向明能留下来虽然当时他还有更好的去处,虽然留下来前途难测但是他毅然同意留下协助朱伟把刊物搞起来,不讲价钱也不提条件十分仗义。《三联生活周刊》前几年最好的封面文章大多是经济的方向明对《三联生活周刊》的成功发展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周刊的运作和发展当时社委会也下了大决心,派潘振平去担任周刊副总编专门负责周刊日常工作。潘振平是三联最优秀的编审又是个包容性很强、很大气的人,观察处理问题思路清晰能把握关键。对当时重建中的周刊的方向把握、选题创意、关系协調和经营管理等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潘振平是低调的他从不诉苦告状上交矛盾,他是周刊的凝聚力的保证

  最后的关键是2001姩周刊的转型。双周刊转周刊绝对不仅仅是时间的压缩它是一个新刊。从资金投入到定位到运作等等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化从主观上讲,最好再推后一两年转会较为稳当;但从市场看,必须马上转否则就要失去先机。可是投资方首先反对由于资金困难,决定不投资莋周刊其次,内部反对声也不低因为1999年、2000年好不容易已经赢利,转周刊后又要亏上两年好心人还提醒我:"你马上要退休,转周刊的话賬面上又是亏损不好看。"这确是事实但为了周刊的长远利益,真是顾不得了遂决定引进第五任投资方的资金转周刊,做最后一搏這一搏与前不同,心里已开始有底广告在不断增长,广告商对周刊已颇有信心

  由于前任投资方的合约还有半年,便商定先以借款方式进入一千多万的借款一方面支持转型周刊,同时也准备偿还前任投资方的投资款(我心里一直惦着我们困难时他们给予的帮助现茬他们有难,我们也不能袖手因此借款中包含了这一部分,但后因对方索价过高难以同意,演成官司在这里不赘)。准备等合约期滿再做正式合作方案。

  实际上朱伟把转型工作做得很好只第一年略有亏损,而转成周刊后的广告量却大增我退休前虽然周刊账媔上还有少许亏损,实际手上三年的广告合约已达数千万元为了周刊的长远发展,下决心2001年转周刊的这一搏是绝对值得、绝对应该的

  现在三联杂志(尤其周刊)的利润已经大大超过图书,但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才开始了一小步我们期刊群的计划尚未完成,周刊作为┅个时代大刊还有相当的差距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周刊的十年我们历经了众所周知的艰难曲折,没有对文化的坚守和执着没囿对事业的理想和热情,没有全体同事的团结和努力没有朋友们的爱护和支持,我相信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我们嫃应该向每一位支持过、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同事和读者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衷心感谢为周刊做出贡献的每一位。

  周刊的十年又將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新起点。从现在开始十年的成绩和优势已成过去,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问题和差距明确今后的目标和策略,向著新的未来向着更高的理想,为了办出一个真正的时代大刊做出最大的努力。

第一部分:PART 1钱钢:德国记忆(图)(1)

  钱钢 现为上海夶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1979年起开始职业新闻工作曾任《解放军报》记者蔀负责人,参与创办《中国减灾报》(任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任执行主编)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1996~1998),《南方周末》报常务副主编(1998~2001)。作品有《唐山大地震》、《海葬》、《留美幼童》(与胡劲草合作)

  1993年秋天,潘振平、宁成春和我作为"三联"的考察者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生活了近一个月。这是我操作新闻周刊的"蒙学课"之一若干情景,恍然如昨

  封媔故事:俄罗斯危机

  有两名***在莫斯科街头被杀。

  我在刚刚入住的宾馆看电视时差的原因,过了午夜仍未入睡已经是10月3日叻,是个星期六俄罗斯发生了总统与议长的激烈争议,CNN一直在直播莫斯科街头的骚乱我看见了莫斯科电视台前聚集着对峙双方的支持鍺,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布置三联书店的展台回来,晚上21∶52我看到了开***。

  10月4日晨我边看电视边记日记:

  现在是巴黎时间5∶50,莫斯科时间7∶50天已放明,大批坦克进城卡车,燃烧的黑烟坦克已经布置在白宫前,有零星***声一个足球场。7∶52路边停满卡車,有面包车开过楼房沐浴着金色的霞光。坦克撞开了足球场边的铁网

  当天晚上,我从电视里看见俄白宫大火副总统鲁茨科伊、议长哈斯布拉托夫被押上汽车。电视镜头重放坦克炮击白宫据称白宫内死500人。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支持叶利钦渡过危机

  10月7日,峩在书展买到刚刚出版的德国周刊《明星》(《STERN》)封面故事为《叶利钦的苦胜》,报导了前一天方结束的莫斯科危机封面图片是愤怒挥拳的叶利钦和炮火硝烟里的俄罗斯国旗。报道中最新的内容(文字、图片)是10月6日也就是一天前的

  我立刻想到我们的《三联生活周刊》。那时我们常常问如果周四某地发生特大爆炸,我们周六上摊的刊物可能把这一新闻做封面吗?那时封面做图很难很慢杂志印絀后还要留足"焗"干的时间。捧着《明星》我叹服那种做新闻的状态。

  无意中进了贝塔斯曼

  我们去汉堡访问《明星》周刊《明煋》当年曾因刊登了伪造的《希特勒日记》而对全世界现丑。不过在1993年的德国它仍然是和《明镜》齐名的新闻周刊。

  《明星》的办公地点在一幢舰船式的建筑物内。我们和总编辑交谈观看组版编辑的工作,参观资料库还在职员餐厅美美享用了一顿午餐。

  他們的图片库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既有满架的图片,分类细致;更有电脑管理的图片档案而后者在当时还是很时髦的。他们轻噫地调出"北京"、"***"等分类的摄影作品不时把我的念头拉回到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周刊资料室"。

  我们被领到放置历史资料的屋子那里有创刊之初的老杂志。《明星》的总编辑告诉我们,"二战"后汉堡由英军占领。1948年英军占领军司令发布一个通告,称谁愿意创办一份皷吹民主的杂志他就会批准出版。结果有一个年轻人说我愿意。那人于是当了《明星》的总编辑一口气干了40年,在我们去德国的不玖前才退休

  从一个深深的大抽屉里,现任总编辑抽出《明星》创刊号非常的薄,纸张很黄(不知当年就这么黄还是变了色)没囿彩色,封面用了一幅木刻他又抽出几期,说那时的杂志上有许多***的内容随着读者日众,严肃的内容也渐次增多

  1993年的《明煋》周刊,已经是一份有200多页的大刊物无数期刊物的封面,被制作成小图密密麻麻地布满总编辑办公桌背后的大墙,真是壮观老总編辑已经退隐乡间,在那里他办了一个小博物馆。

  《明星》的图片非常棒我们在德国的日子里,他们有一期刊物的封面故事是关於中国的--《一个孩子变成了神》封面金碧辉煌,是孩子的头像说的是一个8岁的小活佛(即17世噶玛巴)的故事。他们使用了大量图片據说曾派出一支摄影队在西藏采访拍摄多日。记得有一张照片是小活佛在玩遥控汽车。

  在《明星》杂志同一座楼里我们还看见另外一份图片精美的杂志《GEO》,即德国《国家地理杂志》我们背着一堆精美的杂志和其他资料回到北京,仔细"判读"才发现了那个了不得嘚名字:贝塔斯曼。原来那座舰船式建筑竟是贝塔斯曼的汉堡总部,那里有许多杂志有出版社,还有电视台出访前的案头做得还是鈈够,我们一心想着周刊周刊周刊无意中进了一趟传媒帝国。

第一部分:PART 1钱钢:德国记忆(2)

  龙应台和《三联生活周刊》

  龙应台是沈公和董秀玉的朋友行前董秀玉对我们说,在德国有什么困难就去找龙应台。她会帮你们

  第一次见龙,是在书展展厅她匆匆來去,我和她甚至都来不及互相介绍说来丢人,我们要她帮的忙是订回程机票。所以我们后来又坐"S"列车(轻轨)去她住的远郊小镇"空堡"取票付账我们好像拿出了500马克的大钞,让用惯信用卡的龙十分好奇而我则对她的好奇感到好奇。潘、宁先期离开德国后我再去"空堡",想和龙应台谈谈周刊

  "空堡"是"二战"后盟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美丽幽静我下了列车,刚出小站一辆红色轿车便无声地"滑行"到身邊。"安安叫叔叔",龙的台湾国语,"叔叔"发第三声

  这是个下午。据说和每一个下午差不多龙应台要接送大儿子先去踢球,再去看电影;要从幼稚园接出小儿子再陪他到图书馆借书。然后是给孩子们做晚饭不是两个,是四个邻居家两个要例行加入。龙一直忙到晚仩9点开始命令三个孩子就寝(邻家女孩也喜欢住这里,带了牙刷和睡衣来)每一天,当小家伙们很快发出鼾声后龙开始她的彻夜写莋。

  这晚她和我谈周刊。她把一大堆《明星》抱到沙发旁斟上两杯葡萄酒,开讲我请她从杂志的编辑部人员名单讲起,给我讲解栏目设置讲解各类报道的比重,讲解定价讲解夹在杂志中的广告,当然我最关心的是封面故事和社评

  记得当时,我对封面故倳安排在杂志的哪个位置极感兴趣我当时已经明白,国外的杂志都不会把封面故事放在最前但什么是它的最佳位置?是不是要处在一个黃金分割线的部位(即刊物的约前1/3处)?在这道大菜的前面,应该放什么样的内容?开胃酒?

  龙应台详尽地解释一切我看见许多封面在揭露黑幕,也有的封面故事是编辑部"制造"的如由《明星》编辑部发起全球性的对阿富汗难民的援助,事情做得很大当然也成了杂志卖点。

  我们谈到凌晨早上,几乎没睡多久的龙应台开车送孩子上幼稚园、上学而后要赶往慕尼黑开会(半天的火车车程)。于是我也囷她同行在火车上继续讨论周刊。从"空堡"到法兰克福从法兰克福到斯图加特。她还向我介绍了《明镜》和《焦点》后者是慕尼黑的┅份创刊不久的周刊,很注重科学题材设计也很新颖。我在斯图加特和龙道别一是不得不下车(次日要飞回国),二是我想看一看斯圖加特两个月前,王军霞刚在这里拿了万米世界冠军我们刚刚以此为题材,在香港做过一个模拟的《三联生活周刊》封面(许多年后在《三联生活周刊》总编辑办公桌背后的墙上如果要布满杂志封面小图,这应当是最早的一幅)

  那一天很冷。我独自徘徊在斯图加特街头咀嚼着数日来的见闻,怀着憧憬跃跃欲试。

第一部分:PART 1陈西林:我的三联生活(图)(1)

  陈西林 来《三联生活周刊》前任《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助理,《周末版》主任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时担任艺术总监。现任香港《红色资本家》总编辑

  在《三聯生活周刊》,我最早接触的"三联人"应该是董秀玉了尽管她当时是三联书店总经理,但对我来说她更像一个大姐姐。董秀玉总是在鼓勵我去做一些新的事情以至后来我开办"漫画公司"后,她仍旧在帮助我她帮助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漫画书籍,尽管与她想象相去甚远泹她还是出版了。

  为了改变我的漫画风格董秀玉曾带我去见王蒙,那天下午在王蒙家中小院里两位长者帮我分析了各种风格的可能性,后来董秀玉让王蒙在他全集中选一本适合作漫画脚本的文集让我带走,但我最终任流而去以致现在没有多大长进,回想起来多尐有点愧对大姐

  我当时在《中华工商时报》,报纸编辑相对图书编辑应该算是粗人了这让我很难体会董秀玉对《三联生活周刊》那种细腻的感情。我当时被委派的工作是《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总监现在想一想,我根本无法胜任这个位子

  但董秀玉却始终认为峩能做好。我们交流时最让我惊讶的是她言辞中的多重含义,比如当她在审定我的一个设计时看后会笑着对我说"有机会,我会安排你箌德国书展去看一看的"

  我瞬间明白了她话中的另外含义--首先她告诉我这个设计不行;其二她告诉我需要把眼界再放开些;其三她在說你能做得更好。我是一个不喜欢冲突***流的人那样只能搞坏心情。我喜欢和董秀玉这种暗示***流它让相处变得平滑圆润,多少囿些禅味

  董秀玉是一个苦行的旅人,可以说《三联生活周刊》早年创刊所有的苦都让她一个人吃遍了--上司的看法下属的抱怨,同倳的争吵朋友的反目,还有投资人的坚持、合作者的离去但她在这种情境下描述起《三联生活周刊》时依旧几如梦幻。

  印象最深嘚是有一次我们在聊《三联生活周刊》形式定位她说着说着突然找不出词儿了,对着窗外枝枝蔓蔓看了半天然后笑起来镜片后的眼睛長久地在笑--片刻,我似乎感觉到了她想像中的《三联生活周刊》但遗憾的是我没能帮她完成设计。

  我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时是"钱鋼时代"

  我对钱钢有种辈差的困惑,我们同住一个大院他和我父亲是同事,都在解放军报社工作记得有一年钱钢去上海出差,我父亲托付他去看我妹妹陈燕妮燕妮那时正在上海读大学。不久燕妮从上海打回***说,见到钱钢啦一起在锦江饭店吃的饭。父亲说什么钱钢钱钢的,为什么不叫钱叔叔!燕妮说他太年轻了,我叫不出口父亲骂了起来,没大没小再年轻你也得叫叔叔!燕妮在***那頭被骂哭了,我在隔壁房间窃笑

  这回轮到我了。说实在的我一直没能找到对钱钢合适的称谓,于是除了偶尔随大家叫两声"钱钢"外更多时候都是在用"你好""来啦"等语言作为起始句,好在钱钢对此并不在意我和钱钢的合作早于《三联生活周刊》,是在他走马《地震报》时那时他手笔很大地将《地震报》改成《减灾报》,我加盟了他的改版阵容钱钢给了我很大的空间。

  在《三联生活周刊》几乎鈈用磨合我便适应他的工作方法--全景式操作。

  《三联生活周刊》第一批编辑是我们一起挑选的门外候着等待面试的应聘人,钱钢┅个个叫着名字每过一个人,钱钢都会同大家交换意见看着一张张毫无世故充满理想的脸,我想我们当时更多的是凭直觉的好感。嘫而看到这些当年的新人今天很多人都成了新闻业界的腕级人物时多少有些欣慰。

  钱钢办刊有一种军队作风因为当时正在等待资金到位。于是钱钢开始了他对编辑的培训计划虽不出刊,但一切程序都按周刊出版运转什么时间编前会,什么时间采访什么时间交稿,什么时间结稿一切按部就班。杨迎明戏称这是"水军旱地操练"我觉得这更像是"新兵连生活",钱钢试图按自己的理想打造一支"钱家军"

  钱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很难想像这个皮肤白皙举止规矩的书生竟有着如此大的热情和能量这不仅因为他写过一本轰动一时的《唐山大地震》,也不仅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成为军队师级干部而是他个人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离近了就会被吸附对我来说,他是一個先行的老师与愉快的合作者

  钱钢的眼神有些哀怨,笑起来略带害羞但他的视线永远瞄向的是硬朗朗问题。

  陶泰忠是和钱钢結伴而来的此前他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当时是《三联生活周刊》行政总管他有张含蓄的笑脸,看不出是大高兴还是小高兴泹这张脸你一看便有一种安全感。

  "水军旱地操练"期间钱钢要求《三联生活周刊》封面设计要加入"操练",陶泰忠踱步到我跟前小声問需要什么?我说,喷笔多少钱?四千多!不一会儿我就拿到了支票。

  当天晚上《三联生活周刊》封面设计开工了不料喷笔的马达声惹惱了我太太,太太属于那种天下都是亲人惟独老公例外的女人连我咳嗽一声她都怕惊扰了邻居,宁可用手把我活活捂死在床上社会学镓说这种女人的概率是二十五亿分之一,我中了头彩

第一部分:PART 1陈西林:我的三联生活(2)

  后经协商,为了防止马达过响必须用棉被包裹,为了减少马达与地面的共震必须有人抱着。因为我要设计这些事全由太太承担,那一夜我工作了七个小时也见到了世界上最難看的睡觉的样子,有人居然能抱着一台隆隆作响的马达站着睡着了

  封面设计稿出来了,第二天的编前会如同联欢会众人品头论足。很多人都自称是艺术鉴赏家但从来就不给个明确指示:"再雅点就好了","再市场点就好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我做了近三十个方案以至烸次编前会后看看封面方案成了习惯。

  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身边抱马达的那个人面色青灰,几如清东陵吞金灌银的宫女一般时才想起应该学会爱惜"私有财产"。好在是"水军旱地操练"谁也没计较。

  陶泰忠可能因好久没看到新封面了总觉缺点什么,有一天他又踱箌我跟前问还需要点什么?我当即一身冷汗。

  现在喷笔还在我家我想这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公产,找机会还得给抱回去

  "钱鋼时代"有一种非常的欢乐,当时媒体各路名角的登场让这个舞台变得华丽无比

  胡舒立永远处于极地状态,和她工作一天所聆听的"教誨"要超过一个儿童十年的教育期在她面前我庆幸自己天生口吃,听就是了她的观点和语言犀利得足以断头,她永远要重新诠释这个世堺她的几本新著都是我给做的封面,设计前她要求我必须先阅读书稿校样所以对她的"教诲"我总比别人早半月,差一点成了她的"入室弟孓"后来听说她被一家外刊评为"亚洲最狠毒的女人"时,万分惊讶不是为胡舒立而是为编辑的好眼力。然而另一个胡舒立却是很少有人見到,一件顺心的事或者一碗好吃的面都能让她的笑容里充满了童趣

  杨浪极具亲和力,同时唱得一口好歌每每卡拉OK我总喜欢尾随其后,在他的专业级歌声下哼哼唧唧一阵然后共同迎接雷雨般的掌声。天长日久杨浪看出了我这种狐假虎威的乐趣只要他上台准要招呼上我,有人说我在台上比杨浪投入多得多以至后来竟让我有了错觉,一次独自冲上台去开口刚两句就被满场唏嘘哄了下来,让我郁悶的是这首歌我和杨浪合作过几百遍每次都是在鲜花和掌声中几回返场,从此金盆洗手不再实施进军歌坛的计划了。

  毕熙东是一位体育评论家八十年代他在《中国青年报》为我开辟的漫画专栏,连推带搡改变了我的一生后来我们又一起参与《三联生活周刊》的籌备。一次编前会后他送给我一条小黑狗,从此我便有了繁重的家务事我经常牵着这只小串秧在街头寒风中瑟瑟,我给小狗取名叫"查悝"因为小狗东家说它的出身是英国贵族。后来没想到"查理"竟成了我和王朔《狗眼看世界》书中的主角说来也奇怪,毕熙东几个漫不经惢的动作竟都成了我人生的历史拐弯处。

  杨迎明是个有才气的写家每天都会在编前会上抖出各种包袱,鸡零狗碎的事一过他的嘴立马变成亦哭亦笑的黑色幽默。他说话前先憨憨一笑然后一脸诚恳地将天下大事弄成一地鸡毛。后来当我听说他曾在大庭广众下把┅个不大正经的领导大回环似地摔了个360度大背胯之后,再仔细端详了一下他憨厚的眉眼果真有股刚烈的豪气。

  最终我还是被世俗大潮给卷跑了

  我的离职的谈话是在钱钢家进行的,事先我找了一千条理由钱钢一直静静地在听,其实他早已明白现在重看一遍回放,发现我的离去极不合时宜当时《三联生活周刊》的矛盾已显现,钱钢处于矛盾中心他需要有人帮助,他需要有人帮助固守核心地帶有时多一滴润滑剂你便可以滚动起一个世界。

  后来矛盾激化了钱钢终于没能等来《三联生活周刊》的正式出版。

  我最后一佽见到钱钢是在华侨大厦一次派对上派对内容忘记了,只记得唐师曾在我身边说了很多军事话题那时钱钢已不再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了,只是听说他要去南方工作派对中他对我只字不提《三联生活周刊》。派对结束后我和钱钢一起下楼,屋外有点细雨快分手時我说,《三联生活周刊》正式出版了。他说:"是吗?"边说边四处张望当我还要说话时,他便大声地向我告别然后朝车站走去。

  其实我想告诉他的并不是这个这仅仅是我"辈差困惑"的起始句。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有些后悔。

  后来发现应该极其后悔那次告别后峩们再也没见面,想一想也有十年了

  人生下来就是花眼,许多的事情离近了往往看不清

第二部分:PART 2杨迎明 刘晓春:那些人那些事(图)(1)

  杨迎明 1993~1994年参与《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办,任兼职主笔此前在《中国体育画报》任主编,后来担任《中国体育报》副总编、《中国足球报》总编

  刘晓春 1993年参与《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办,任资料编辑此前曾在《博览群书》做编辑,现在《北京青年报》副刊任编辑

  1992年11月,钱钢打***来问我对新闻周刊是否感兴趣。***很短差不多在最后他才告诉我是《三联生活周刊》。

  錢钢对我"验明正身"(现在叫"面试")是在我北郊的家里这种"家访"很能说明钱钢作为一个作家的精细和一个职业新闻人的密致。他要听我说什么也要看我的生活,看我的情趣--看我是不是一个识字的人

  钱钢永远看着你的眼睛说话,挺直着上身话语急促,段落极清晰這和他曾是一个军人有关。他应该是一个一线集团军的政委让发起梯次冲锋的士兵们赴汤蹈火--钱钢的意志总让我感叹。而意志在时下更哆的时候、更多的地方是一柄双刃剑

  记起来的,和钱钢谈到了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不同的关注角度和"叙述"方式顺便談到了一些技术性问题,例如纸张、版式这时我才知道,《三联生活周刊》的美术及版式总监是陈西林。我早就应该想到有杨浪的地方一萣会有陈西林出没;有陈西林的地方杨浪早晚会水落石出。

  1993年《三联生活周刊》的集结是在北京永定门外沙子口的一个面包房附近沿着一条破旧的沙石路,从一个简易房外类似消防梯的铁梯上到二楼见到了太多的业内同行!虽然事先知道,但坐在一起时仍不免惊叹:杨浪、陈西林、胡舒立、毕熙东、季元宏、陈小波、何志云、叶研、程赤兵、闻丹青……钱钢、陶泰忠然后是董秀玉,这座大庙的住歭满眼都是高僧,最不济也是文武和尚我这样的沙弥真不知道也想不出,这是要办一本周刊还是要打造一件"杀人放火"的武器用得了這么多强悍的人物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一回事,是一件有待争取的理想中的事;"全北京媒体精锐者联合起来"是另一回事是一件无须爭取、无须竞争的很现实的事。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它很可能成为一种动物,而且是一个新物种--或者是它把谁咬死或者是它把自己咬死。

  春末的时候周刊招聘记者,记得是老陶、钱钢主持面试陈西林、杨浪参加。西林的原则很强硬:男的要周正女的更要周正。這和他的唯美有关但西林也有走眼的时候:毕熙东后来送给他一条狗,据称是英国约克名犬此狗最初长得贵族似的,半岁以后毛色渐雜饮食起居行径向土狗靠拢,最不能容忍的是头皮毛发左右偏分类似抗战时期的小汉奸。后来西林在北京四中对面一个小楼里整出了┅本讲述狗的世界观和狗对未来事物发生、发展的判断的***漫画集可能和这条叫"约克"的说不清来历的狗有关。

  有关西林的故事极哆比如他演《沙家浜》中的刁小三,由于结巴把"我还抢人呢!"念成"我还……还……,抢……抢……"被定性为"破坏样板戏"可单独成书。

  新记者到位后是培训我被要求给他们讲了一两堂课,讲的是什么实在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最后蜕化为聊天、侃山、调侃。带头闹事嘚是苗炜、石正茂黄集伟是敲边鼓的,我记得在讲到采访时我说"不用记录,你忘掉的总是不重要的"这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程中嘚一句话,好像被很多人记住了除此之外我没有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我希望的状态就是开心无论是在一本刊物的编辑部,还是在平时嘚生活中

  后来,苗炜踏进了足球评论的泥淖之中但他是清醒的,也是开心的;黄集伟告诉别人怎样读书并自己写书一如他与生俱来的别样视角,极力使自己和读者开心与石正茂在央视见过一面,仍是一副天下无贼夜不闭户的大快乐面孔很令人难忘的一个女孩。她最终嫁给了贺延光应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先人教诲。贺延光永远是正气凛然的一条汉子何笑聪、刘君梅、刘晓玲、钦峥……多年不见,可好?可开心?可记得11年前在新华社附近一家饭馆请大家吃酸菜鱼?最后喝晕了三个、喝哭了两个?

  《三联生活周刊》开始运转进入新车磨合。我的本性开始暴露大尾巴狼是装不下去了。我极力煽动办"百姓经济"(或者叫身边经济)版块没有得逞。后又推出"百姓广场"栏目这实际上是一种非主流玩法。我列出了几条其中有:

  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斯特里普为出书所用,需中国50年代末"除四害、讲卫生"宣传画;"文革"期间印发的"八个样板戏"招贴画;6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的"点心票"、"瓜子花生票"以及中国老鼠夹子照片一帧

  二、有出让1932年北平民众印刷所出版《京民起居图》者与九江陈鲁先生联系。另索求北方居民晨漱用"舌刮"一副。

  三、如有出让50~60年代产"尛蜜蜂"、"春耕"、"大刀"、"拖拉机"、"宫女"和上海产绿"牡丹"蓝"牡丹"香烟盒幸甚。保定刘鑫

  四、有1968、1969年城镇印发"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裏吃闲饭"奖状者愿以***《百科全书》交换。深圳毕达烨

第二部分:PART 2杨迎明 刘晓春:那些人那些事(2)

  五、家藏民国初年江南羊皮箱,有"陈老大祖制"烙印转让。浙江杨豹仁

  你不能想像2004年的《三联生活周刊》能刊登这路东西,我爱逛旧货市场的毛病被带到周刊来这绝对是个错误。要么新闻要么深度新闻,实在没有就分析新闻。总之一本堂堂正正的综合新闻周刊不能沦落到潘家园旧货市场仩去。

  但杨浪对此大加赞赏后来他对这个业余项目也乐此不疲,曾经在甘肃莫高窟遗址抱回来一捆柴禾并著文叙述之曰:"唐柴"果真昰唐代的柴禾,那他是公然招供顺走国家地上文物唐朝距今多少年了?中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日子里一捆拿来就可以煮饭暖身的柴禾焉能留待你杨浪顺手牵羊?后来杨浪愈发胆大居然收到了东海某海域军舰航道及潜艇水下通行区域图例。在他香山居所的阁楼上全是大仳例的军用地图以及罗盘、比例尺等军用品,还有一架军用望远镜只是从这个阁楼探望香山密林草丛之中掩映的,没什么军事只有民倳。

  杨浪尚武一颗军人的心时不时地激荡跳跃。

  季元宏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国际问题主笔他的洞悉力在他洞悉之后表现出嘚平静和无所谓面前倒显得次要了。如果有一天早上他啃着面包喝着矿泉水然后漫不经心地告诉你:"今天凌晨6点半……,你吃早饭了吗?……打起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我靠!"你一点儿也不要认为他是在说谎我俩之间有一句见面肯定要说的话:"打是打不过了!"他在《三联生活周刊》期间结婚,娶的是一位武警的特警军官专管强行登机击毙劫机者解救人质。高大的季元宏从此打消了在家一夫当关的念头

  胡舒立在经济上的洞悉力在她洞悉之后表现出的虐杀性和诛九族的斩草除根面前倒显得次要了。她锐利得像一把曼彻斯特切腌肉的刀子每當刀子被拿起,你都会看到刀子上还有前一回她切下去时那个倒霉鬼留下的遗迹她总是"道破"或"撕破"社会经济问题的一层层窗户纸,但在峩看来她其实更愿意一脚干脆连窗户都踹开,整出个透亮或叫大白于天下胡舒立曾是一个军医,可能是外科的她爱争论并长于引发爭论,她是一个话语霸权者

  《三联生活周刊》有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不要与陈西林讨论版面问题,他能把你绕进去最后你持他的觀点与他争论;二是不要与胡舒立讨论经济问题,她能把你搞得头大最后你都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了;三是不要和李伯飞讨论任何問题,他能和你上下五千年的旁征博引最后你都不知道你们最初争论的是什么问题。比如讨论城市的公交系统一个小时后,你们会为奣式家具腿儿的样式差点打起来

  到《三联生活周刊》后认识了陶泰忠。他最初使我想到了30年前当兵时的教导员标准的军人做派。泹是他却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鉴定者(对文字对文学,对新闻)他准确,准确到锐利边缘部分切割得极干净利落。他指出问题时总昰商量的口气但你能知道,这是要害他并不指望你一时半时能领悟并有所改变。他后来不再说什么了他是当时《三联生活周刊》的夶内总管。他手下似乎只有一兵阿芳。有一期封面上用了阿芳手的特写手放在了几叠人民币上。是一个封面故事好像是讲中国百姓嘚存款问题。素手无暇极东方。好像是叶研说的:"这手应该上保险"

  再有就是何志云兄了。到三联后我们在一起喝酒从永定门喝到淨土胡同居委会办的小饭铺,后又扩展到鼓楼周边地区参加喝酒的有一彪人马,其中也有闻丹青一次喝酒,喝出了闻丹青、杨浪曾经昰一个幼儿园的园友谁跟谁又是一个学校的小学不同级校友。后来就喝乱了酒队扩大,不能喝的也跟来记得女士中有石正茂、刘君烸。饭桌是最老少咸宜的地方志云请我们去他家,三里屯中青的宿舍他做得一手的好菜,首推干烧鱼他家养了一匹猫,这猫能独自跳到抽水马桶上亲自方便让人叹为观止。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在志云处,鱼与老猫可兼得并交相辉映

  当时《三联生活周刊》的图爿负责人是陈小波。她曾经是山西的自行车运动员敏感且敏锐。她在"三联"时写过一篇文章对人过中年的男人们提出了宽厚仁慈的忠告,笔法像卡布其诺上面那层奶沫无比细腻丰盈。你含在嘴里它无声融化。它在咖啡的苦味上面却也不甜分寸拿捏得极适度。陈小波時有伤感这是她在人性捕捉后的一种无奈。这从她在新华社及至"三联"编发的图片中可以领悟到一次从宣武门路过,那天可能风大、寒冷我竖着衣服领子走,她看到了没有打招呼,只是在年末的一张贺卡上写了几句话给我她愿我身子骨硬硬朗朗的,一路平安这让峩感动。

  今年9月中旬我出差回来夫人告诉我说,"三联"的人打***邀请我们写一写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时的事情。其实她也在周刊莋过负责资料部门的建立和建设,她就是刘晓春

  《三联生活周刊》正式出刊到现在十年了,好像相关的人们认为这十年中的"佳话"の一是我在"三联"认识了刘晓春同志并霸占为妻这是"误传误导"。刘晓春在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时我就认识(黄集伟在该刊的第一篇書评就是她编发的)她到《三联生活周刊》是马智介绍的,马智是她大学同学又是钱钢做《减灾报·蓝色周末》时的编辑。这是一个圈孓,很小但又很宽泛。

第二部分:PART 2杨迎明 刘晓春:那些人那些事(3)

  这么说好像有极大的避实就虚、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直说吧,虽嘫相识有日但我们是在一次酗酒后相知的,大约喝了16瓶啤酒想说的话和说出来的话是两码事;想走的道儿和实际走的道儿是俩地方。酒逢知己了!传说中的女酒仙就在眼前!这其实很不严肃(但愿她不要删掉此段)因为她现在几乎不喝酒了。最初的时候她说是"仰视"我现茬她倒是没说"俯视"这个词,她换了两个字:"民工"!

  但有一点我与三联的种种关系是依靠她维系的:三联的书、三联的杂志以及三联的新囚老人,不断地接触说到书,在《三联生活周刊》时有一个关于礼仪的选题,让我写一篇卷首语(我不知道是谁在陷害我)写过后,大家认为非但不礼仪简直是反礼仪。于是董秀玉给了我一本三联出的《西方礼仪史》是一个很老的版本,让我参考我一个连领带嘟不会系的人看这种书无异于让一条土狗对着一盆青菜沙拉。这本书至今还在我处

  后来涉及的《三联生活周刊》的两次事情都有刘曉春,一次是1995年她搞了一个整版关于《三联生活周刊》的专题逼我写一篇东西(不能算文章),于是我又一次被迫装成大尾巴狼把东覀弄得很深沉、很哲理、很反思。

  《三联生活周刊》不是黄埔军校但据说陆续有260多人先后进出,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知道"彡联"的渊源、品位和她不可更改、更替的主旨,你就可以想见这260人是何等人物抱着何等信念意志进入"三联",于是从"三联"出来的人成了何等人物是不奇怪的

  我祝愿《三联生活周刊》,不仅仅为了我曾在这本刊物呆过

第二部分:PART 2杨浪:"生活" 漫忆(图)(1)

  杨浪 现任Φ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1980年到《中国青年报》,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1993年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副主编,1994年任《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1999年任《财经时报》总编辑。2002年任现职新闻从业期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國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

  对我来讲,这一切是从钱钢那个兴冲冲的***开始的

  那时候钱钢还住在《解放军报》那个不夶居室,我在那里第一次兴致勃勃地听着《三联生活周刊》准备复刊的这个重要消息那个时候,我们对于"市场化"的感觉还很朦胧但"投資"、"新闻周刊"、"三联书店"、"市场化"这些字眼真的是让我们很沸腾了一下。大约是1993年初故事的开始估计这部书里会有人说到。到我这里已經是实际地开始准备干了

  "一笔钱,一帮人一个思路"--那时候我和陈西林等几个人已经到处帮人家策划报纸,经常说的就是这句话這会儿,"钱"和"思路"都有着落了,要聚的就是这帮人好在当时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媒体机会,而且三联的这面旗帜真的是有号召力没几天嘚功夫,一个初步的阵容就聚起来了:

  钱刚原《解放军报》采访部主任,著名记者、作家拟任主编。陶泰忠原《解放军文艺》編辑部主任,名编辑拟任"社长"。何志云时任《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文艺评论家拟任文艺部主笔。贺延光时任《中国青年报》攝影部主任,拟任摄影部主笔毕熙东,时任《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拟任体育部主笔。杨迎明时任《中国体育》画报主编,著名體育评论员拟任体育评论主笔。胡舒立时任《中华工商时报》国际部主任,拟任国际部主笔王安,时任《中国青年报》经济专刊主編拟任经济部主笔。郭家宽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拟任采访部主笔晓蓉,时任《文艺报》编辑拟任文艺部编辑。闻丹圊时任《大众摄影》编辑部主任,拟任摄影部主笔陈小波,时任新华社摄影部编辑拟任摄影部编辑。陈西林时任《中华工商时报》总编室主任,拟任美术总监……我则是拟议中的总编室主笔。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豪华阵容。尽管此后风云聚散但昰曾经在三联相聚的这段时间,对大家此后在媒体事业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印记。一个,"高手"之间的相互学习感染;一个对市场和市场规则的初步接触;当然,更有意义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在中国办一份大型综合性周刊的尝试对于这批人此后的媒体事业都昰意义重大的。

  必须提到的是"三联"筹备后第一批记者的进入经过认真的准备,特殊的招聘很快有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成为"三联"嘚第一批记者。苗炜、钦铮如今已经是周刊编辑部里的骨干;黄集伟、王锋、刘君梅、石正茂、刘小玲、何笑聪等等一批人也在今天干得頗有成绩尽管那时创办《三联生活周刊》历经坎坷,但是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是大家终生受益的。

  在永定门外的大磨坊面粉厂(三联书店居然在这样的地方租房子今天想起来是个挺滑稽的事情)进行招聘考试。考题主要是钱刚设计的除了一般考题还有实践性嘚。比如考题里把"考官"何志云、陈西林、毕熙东等表达为"文学评论家喜欢吸烟喝茶,离异者","漫画家、养宠物者、结巴","足球评论家、喜爱戲剧"这类抽象的符号要求记者根据这些信息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实时采访后写人物素描当时苗炜采访陈西林,当场就写出一篇很不错嘚稿子搞得考官们很惊艳。围绕生活主题进行人才的考评选拔在今天看来应该是一套很有针对性而且是成功的方法。

  第一次大规模的模拟实战是1993年9月的申奥失利当晚,记者全伙出动在京城各地采访我和钱刚、杨迎明、老毕等人在北海旁边老毕的家里坐镇指挥。夶家一边联系着各处记者一边观看直播判断成败。老毕还做了一锅热腾腾的疙瘩汤准备慰劳记者直至投票揭晓,众人木然杨迎明甩丅一句重重的话(此处不便披露),转入失利后题目的组织因有"讨论本"第一期封面刘占坤的那张照片。

  众所周知,"三联"初期的创办是曆经坎坷的经过了几家公司的三任经营合作,几起几落这中间的甘苦应该是老董、老潘以及介入了初期工作的人最能体会的。作为创辦初期经过了这三任投资的见证者有一个逻辑使我在此后谨记:媒体的发展必然循着市场化发展的途径;市场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上游投资的问题;商业投资有着一整套市场化的方式、目标和逻辑;产品生产和市场化经营是媒体产业中相互作用并且决定生死的基本矛盾。茬这中间主要领导者的决心、韧性和领导艺术是最重要的。也因为如此看到《三联生活周刊》今日的成功,我对老董、老潘乃至朱伟囿着由衷的钦敬

  今天想起来,创办一本杂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了三任投资的续绝近百人的进出,后来又遇上个"广告违规倳件"导致工作停顿尽管历经坎坷,但是在坎坷中我们毕竟学会了不少东西说些印象深的--最早和于品海先生接触中谈起市场化发行体制嘚建立,关于在目标城市中划区建立发行网络通过发行网络实现物流营销的概念。关于媒体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通过媒体投资,在資本市场上形成概念并进行融资的概念和刘香成先生接触中,关于中国媒体市场潜力巨大的判断关于同一品牌下,建立有差别系列产品的设想包括初期的样刊讨论中,三联书店吕祥博士关于利用外刊创办"要刊速览"栏目,以及综合性周刊要有国际性视野的意见初期茬设计风格中宁成春先生、海洋先生以及广州的设计公司对期刊形式构成的许多精彩意见和实践。还有朱学勤先生留下的对周刊形态和学術尊崇的思路

  到1994年8月,我再受老董之托准备周刊的创刊上述想法已经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这一任编辑部里杨新连、方向明、程赤兵、唐元弘、黄艾禾、袁东平、季思九、印小韵、陈练一等朋友们也为这本刊物的创办做出认真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这批人后来的媒体实践中,《三联生活周刊》办刊初期所经历的坎坷,也自然成为重要的经历和财富

  尽管周刊出刊经历了坎坷,但是在筹备初期进荇了大量认真讨论、准备的工作特别是按本周出刊作为目标进行实时模拟,各部门做选题安排和采访写作计划这种做法被杨迎明形象哋称作"旱地划船",并在此基础上各方出过几个"讨论本"在这些讨论本中,到《鼠药无毒》一本实际上周刊的面目已经比较清晰了。

  箌我接手时在出了一个"试刊号"后就直接出了。当时很多条件都不具备:设计要到广州做,发行网络也没有建立好内部人员也在边做邊集合,但我们都认为拖下去就是死只有抓紧创刊。当时我在"创刊号思路"中说:"我们显然不是从零开始一年反反复复上上下下曾经使我們激动使我们失落但谁都不能否认我们毕竟有了一些必要的经验,起码有了经历我们的思路得以拓开,我们的业务开始熟练我们的目標逐步明确--无论如何,在经历坎坷后我们仍在一起而且我们仍是团结的。"

  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是一本十分成功的主流期刊作为曾经为它的成功做出努力的媒体中人,我们还将满怀期望地继续关注它关注它在下一个十年中的发展。

  我想我对它的期待會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期待它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经营业绩的进┅步增长应该说,在今天的媒体特别是周刊市场中,《三联生活周刊》有它的优势尤其是它一以贯之的人文文化品质。然而它的品牌影響力毕竟还是"中国的"而且主要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在一批新兴的期刊尤其是周刊正在开始发力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如何发挥优勢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继续持守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的旗帜,继续领市场之先领思想之先,这是我们会持续关注的

  媒體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发行--广告--品牌,三联已经在这个路径上取得了初步成功然而当品牌营销成为竞争的核心时,媒体体量的扩张既有品牌的延伸,资本纽带的形成国际路径的打通,就会成为成功品牌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刚刚从Life的伏而又起中看到了又一个案例。峩们当然有理由期待在下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期刊的世界性品牌。

  一个成功的媒体背后┅定有一个成功的团队。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背后关键是有一批关注他的人。成功媒体的影响力除了媒体内容本身还有从事媒体的一批囚,正是这些人把一种生机勃勃的思想方法、价值系统和操作路径蔓延扩大。半个世纪前的韬奋先生和半个世纪以来的三联书店正是这樣影响我们的于是我们会期待在未来的三联书店乃至《三联生活周刊》培育和产生出新时代的学者、作家、编辑家、出版家。与我现今操作的非常"物质化的媒体"相较我更深深地在这里期待着三联。只有在文化领域里是承认大师的而大师们的影响力是超越时代的。1993年春以钱刚先生为主导的筹备班子拟定了《三联生活周刊》的第一份"编刊总思路"。节录如下:

  刊物性质:一份具有新闻性、文化性和综匼服务性的大众生活刊物

  办刊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茬走向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三联生活周刊》将与生活同步,敏感地记录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踪迹并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味莋出不懈努力。《三联生活周刊》将继承三联书店的光荣传统弘扬韬奋精神,成为一本"人们身边的的杂志"和"一个亲切朋友"它将帮助人囻对自己生活中的各方面事务"更容易做出决定"。

  "三界共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独创性之一基于三联书店的传统优势,"生活"将汇聚新聞界、学术界、文学界三方面人才。其办刊过程将是融合"三界"优长,改变学科思维习性推动人才相互砥砺、相互激发,形成新的共生群落的过程新闻界的人才将进入三联书店的文化氛围,拓宽知识面获得深入观察生活现象的新的视角;学术界的人才将走出书斋,与苼活接榫为大众运思;文学界的人才将改变独自劳作的固有节奏,置身一个与生活同步的文化团队以更加快捷贴近的方式,表达对人嘚关注"三界共生"将打破雅俗界限,使《三联生活周刊》成为深入浅出的大众传媒成为拥有广大读者的精致极品。

第二部分:PART 2苗炜:心Φ有我眼底无他(图)

  苗 炜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1993年被招聘进《三联生活周刊》,现为執行主编

  我1992年大学毕业,分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编一份校园报纸。工作真的很无聊更辛苦的是,我上一次班在路仩要三个小时当时还没有京通快速路,大北窑到二外好像叫"建国路"312路公共汽车能把人挤成肉饼,小公共在学校门口招揽生意叫喊:詓北京去北京了。我心里想:我怎么跑到不是北京的地方工作了

  我上班的时候以背英语单词为主要消遣,有一天中午脑子累了就赱出办公室,发现楼道里站着一漂亮姑娘她是学校广播站的,我把她邀请到办公室里聊天问她:"你们前几天播了个女的唱歌,那女的是誰?"她说那是个台湾歌星,叫孟庭苇广播站这姑娘后来转录了一盘磁带给我,里面有"冬季到台北来看雨"1993年初夏,我在学校门口的公共汽车站又碰到广播站姑娘她告诉我,她要毕业分回到厦门了我告诉她,我要到三联书店去工作了

  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青年报》昰份很好看的报纸,我在那上面看到三联书店《生活周刊》的招聘信息就报名参加了考试,考试分三场第一场是面试,第二场是英语翻译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新闻周刊》上的报道一篇是《时代》的报道,让你任选一篇翻译成中文前者稍长,后者稍短我在二外背了大半年的英语单词派上了用场,我立刻看出来前者的生词很少,而且是社会新闻后者的生词较多,而且是经济新闻我选了前媔那个来翻译。并且在那个时刻就确立了我未来的新闻观念:社会新闻通俗好懂经济新闻莫名其妙。

  说实话我那时候对新闻之类的東西毫无概念更不认识生活周刊那些大腕都是谁。第三轮考试是采访秘书阿芳给我个名单,上面是一些大腕儿的名字后面注着他们嘚身份,虚虚实实让我随便挑一个采访,告诉我:采访完了写一短文就行我就挑了个叫"西林"的,他的身份是"养宠物的"上楼到了一间夶办公室,一帮前辈坐在里头采访就当着这些人开始,我和"西林"聊了20分钟然后报告说:"我采访完了"。钱钢问我:"你怎么不记笔记呀?"我说:"阿芳告诉我写几百字就够那还记什么呀。"

  钱钢老师的质问让我颇为忐忑但还是只写了600字就交差。后来我知道我采访的那胖子叫陈覀林,是《中华工商时报》周末版的编辑他那报纸上有一个栏目叫"五味人生",专门发300字到500字的小文章我很快就开始给他们写稿子。

  刚进"三联"我对钱钢、杨浪、贺延光这些大记者的名字一概不知,直到有人告诉我毕熙东会担任生活周刊的体育部主任,我才明白这幫人的分量我当时全中国就知道一个记者的名字,那就是老毕我看他的足球评论。进入"三联"之后我的理想就是跟着老毕做体育新闻,能免费看足球能在报纸上发议论。如果能在《足球》报"京华新村"上每周写上800字的评论那我这辈子的理想就算实现了。

  1994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报》创刊老毕把我介绍到那里帮忙,每天看完球写300字的短评;1995年的某一天老毕要我开始给"京华新村"写稿子,他带我去见《足球》报老板严俊君在足协附近的一个宾馆,房间里很凌乱老严坐在椅子上看字帖,他指着字帖上的一幅字问我:"你看这几字写的怎么樣?"那八个字是"心中有我眼底无他",我说:好老严说:"写字要做到这样,写文章也要这样--心中有我眼底无他。"

  从1994年到1996年周刊正常按照半个月一本的速度出版,其间两年的时间这本命运多舛的杂志大多处在和投资方分分合合的状态中。黄集伟曾经写了个小说幻想2008姩的周刊是什么样子,结尾处是主编一声号令要大家开选题会我当时建议他这样修改--改成创刊倒计时会议。我们那时候老说要创刊了偠倒计时了,我琢磨着到了2008年这本杂志也未必能创刊。

  虽然杂志不能尽快面市不过工资倒照发,而且居然加薪50%从400块到600块。有些哃事纷纷离去我则想,到哪里找这样好的工作:不用干活还发钱偶尔来上班就讨论杂志如何定位这样虚头八脑的问题。从家到净土胡哃骑自行车15分钟就够,比二外可近多了我上大学时写的一个小说在一本文学杂志上发表,给我寄来300块钱的稿费那小说1.5万字,我给其怹报纸写文章稿费从千字20块到100块不等,足球报显然是最慷慨的一篇文章375块,这笔账一算就明白我宁愿天天在家写一篇球评,也不会詓写小说了1995年足球联赛火爆,北京有两家小报都以足球为头版我在这家小报写完了,再给另一家小报写每天早上我在明媚的阳光中醒来,盘算如何打发无所事事的时光每天1000字的写作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有个美国人说过体育记者是这世界上能找到的最好的謀生方式;我想修改一下,雷克·雷利那样的体育专栏作家,才是最好的差使,他可以看全世界最好看的比赛,采访体育明星,会晤体育圈内各色人物,但不用写报道,拿的年薪却高得不得了。

  1996年,《三联生活周刊》终于走上正轨朱伟接手之后,我依旧是写体育他编嘚第一期稿子,体育大概占了10页写的是辛普森和泰森的故事。1996年的杂志就有"生活圆桌"这样一个栏目当时请一帮著名作家给写,后来觉嘚那样的文章没意思朱伟原来是搞文学的,他说文学承载的信息量太小我给"圆桌"写的第一篇稿子是"闷死在网球场上",他看了以后说:鈈要那个结尾写文章不要归纳总结。这句话实在让我如释重负茅塞顿开。再后来我接着担负圆桌的编辑工作我看到了许多好文章,記下了好多有意思的人与事总是会有一个人写出很好玩的东西,然后连着写了一段时间然后慢慢枯竭,不写了

第二部分:PART 2黄集伟:苼活琐记(图)(1)

  黄集伟 加入《三联生活周刊》前曾任中学教员和媒体编辑,1993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1995离开后任职媒体及出版社编輯。

  1993年10月27日(星期三)

  那天中午在永定门三联生活周刊二楼大教室里吃盒饭的记者们有点激动:有排骨。

  (说是"大教室"其实只是一间南北有窗、盖在一楼平顶上的简易房,其中摆放十来把折叠椅外充当会议桌的,是张四五成新的乒乓球案子《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培训以及后来的数十次"空转演习"均发生在这里。培训期间当时京城不少媒体大腕都曾在这里讲课--讲课教师中,甚至包括"礼儀教师"、"国标舞教师"让记者学习"国标"的想法和做法即或以今天的眼光看,也过于奢侈而真正受益的,是当时所有的记者"国标"的训练從"站姿"开始,受训记者被要求靠墙站立挺胸收腹……及格者寥寥。)后来证明那天盒饭中的"排骨"纯属"疑似"--记者在盒饭中吃到的,是腔骨而且以骨为主,寡油少肉记者苗炜用一次性筷子中的一根儿试图从狭小的腔管中剔出点儿如封面故事"导语"般有"内容"的干货,未遂苗炜感叹说:"今天的排骨里怎么尽是隐士啊?"

  当时,离苗炜最近坐着记者武荣和王锋。王锋也没吃到肉他拍着自己的脸说:"还是我脸上禸多!看吧,明天盒饭里肯定是今天剔下去的肉!"

  王锋说完,武荣搭上话茬儿:"那我明天死活得来!"王锋问她为什么?武容说:"今天啃骨头我都來了明天吃肉我能不来吗?"

  三位的闲聊被听见,在场其他记者哄堂大笑……而这种"哄堂大笑"在"大教室"的早上很难听见

  1993年12月4日(煋期六)

  1993年尚未实行"双休日",每周上班6天休息1天。这天一大早记者黎争的脸色就不大好看。

  众人问其故黎争说,全是因为夶早上一个奇梦所扰--黎争梦见自己接***和他通话的,是那种叽里咕噜非常好听的英语女声。正听在兴头上***听筒里忽然传出一個沉稳严肃的男声:喂,黎争吗?今天上午选题可以完成吗?

  (选题作为一个概念对当时大多数记者来说都很陌生。《三联生活周刊》艏批招聘的十多位记者中有学化学的、情报的、中文的、戏剧文学的基本没学新闻的。这使得头回听说"选题"概念的记者们感觉自己就像廚子:要么不会备料无菜可做;要么拿个鸡毛当令箭,拣到篮里就是菜……事实上首批记者接受培训时所获取的丰富营养真正发挥作鼡,是在他们离开《三联生活周刊》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自此感染了一种可称之为"选题强迫症"的职业病:每有新闻事件发生哪怕他們其时效力的媒体根本无法报道该事件,可在他们的"想像"中还是可以瞬间勾画出"线索"、"质疑角度"、"线人布控"、"采访路径乃至导语首句用"疑问"还是"判断"之类的"操作方案"……此职业病亦称"创意消化不良",无药可医)

  无须解释,所有在场记者都能猜出黎争梦里的那个"男聲"为当时周刊的执行主编无疑。黎争之梦当场即被众记者指责为"夸张"其时,首批记者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已有半年时间出身为北大囮学系的黎争当记者的感觉已越来越好。

  1993年12月27日(星期一)

  因为接近年末这个"星期一"的气氛很"过年"。就是这一天,《三联生活周刊》组建记者部以来全体记者首次集体联欢,欢庆新年下午,在新华社总部地下卡拉OK厅周刊记者与周刊主笔首次不讨论选题、不研究"前脖子"、"后脖子"乃至"封面故事",而是放声歌唱

  事前记者们曾有小小"阴谋"--歌词大意是,要在联欢会上好好收拾一下那些***毙选题眼嘟不眨的主笔之流但统统未遂。

  在联欢会上主笔、主编们歌声洪亮、曲风多变、舞姿优雅而外,还死死把着麦克风不撒手轰都轟不下去。

  (如果真实再现联欢会上下无穷细节用今天的话说,那会非常八卦还是不写吧。但其实在当时的《三联生活周刊》,"聯欢会"也是一种另类的培训--它是一个难得机会--让记者们从另一面了解他们的领导。在此前的正式培训期主笔着装细节、谈吐风范之类,僦一直是年轻女记者们最爱议论的话题--她们的"选题焦虑"较之男记者要轻微得多在"发现"某主笔穿"花花公子"之类的"八卦"中,主笔们的"神性"被┅一降解……情有可原的是当时周刊所有主笔均为兼职,新记者与之近距离接触的时间非常少)

  离开新华社,记者一行余兴未尽便跟随愿意请客的4位主笔移师崇文门某餐馆。与"第一场"西餐+歌会模式不同晚间的第二场"续宴"以酒为主,连菜都没怎么吃酒过三巡,記者何笑聪忽然哭了起来记者苗炜忽然大声唱歌,记者华莉忽然不断地大笑记者刘君梅则忽然巧舌如簧妙语连珠。还有人发现记者劉晓玲不知是没来,还是喝高了悄然离席?……无论如何这些"表现"在选题会议上看不见。那是《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第一次集体聚会喝得开心外,也是记者们为数不多的一次与主笔面对面:不谈选题谈别的。

第二部分:PART 2黄集伟:生活琐记(2)

  1994年8月2日(星期二)

  此時距离所谓首期三联记者"黄埔"已相隔一年有余。记者们享受盒饭的地点已迁移到了鼓楼附近的净土胡同也是二楼。因为周刊尚未创刊已开始有记者调离。当时《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已是有新有老--老记们的心情复杂混乱但一到吃饭,依旧谈笑风生

  ("讨论本"不說,《三联生活周刊》的空转试刊即有十多本之多。考虑到新闻时效很多讨论本、空转本所完成的新闻专题被依次转移到相关媒体发表,當时吞吐周刊稿件最多的是"中青"和"工商"且大多"颇受欢迎"。而更受欢迎的是依次调离的记者。被培训了不说很多调离者等于直接"回到"領导手下,只是不做周刊而已留下来一直没走的记者尽管在言谈话语中多有抱怨、阴阳怪气,可内心深处依旧对《三联生活周刊》存有脆弱的梦想不过,脆弱的梦想其实更像梦想而不像别的。)

  那天中午的盒饭午餐里荤素齐备听见记者王锋说自己没吃菜,白口吃下三盒米饭记者石正茂大为惊讶--"天啊!你都快'打鸣儿'了吧?"

  记者苗炜顺着石正茂的思路忽然问:"你们说,什么是'机米'?鸡吃的米就是'机米'?"

  而记者钦峥完全不顾当时的语境全力展示他刚花300多块钱买来的风衣,米色在场的众女记者一直骂他冤大头--"他妈的,那个卖风衣的尛姐拿色相勾引我否则,我怎么会买?"钦峥为自己打圆场

  记者王锋忽然说:"'周刊'绝对是一块儿肥肉,怎么就没人来吃呢?""废话!你往那块兒肥肉上吐了口唾沫谁还敢吃啊!"苗炜显然话里有话。没人知道他什么意思

  1994年8月7日(星期日)

  集合的时间约在9∶00,可一大早,《彡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就提前到了……整整齐齐那天,是编辑部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集体外出郊游目的地是密云的云湖度假村。

  郊游用车一大一小共两辆执行主编与当时的领导们乘坐的是那辆红色切诺基,记者一行乘坐的是一辆租来的依维柯上车后,记者石正茂第一个跳到司机旁边座位坐下跟在她后面的单座依次是记者王烨,记者何笑聪单排最后的座位上坐着记者王锋。

  双排座儿上成雙成对儿依次是记者徐巍和李翠萍,记者钦峥和黎争记者童铭和苗炜,记者洪凌和张晓莉记者刘晓玲和刘君梅。

  与事先想像会囿"欢声笑语"相反在前往云湖度假村的途中气氛沉闷。没人大声喧哗没人领导话语权。整个路途中司机反复播放的磁带是当年非常流行嘚那盘《校园民谣》

  当磁带放送到"同桌的你"时,大家的情绪开始有些微变化--最开始的丢转儿算"大循环":每当"同桌"播放完毕不播下┅首,继续"同"一次"桌";可接下来的丢转儿则聚焦歌中最伤感的一句--这样一来,"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把它扔在风里"一句开始无限循环起来,忽就制造出一种铺天盖地、无缘无故的伤感

  (当时周刊记者们的情绪其实无从复原与形容。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年后,有人在《切·米沃什诗选》中读到那首名为《这个世界》的诗时,马上想到的,竟是多年前自己在生活周刊当记者时的复杂感受:见识、能力被丰富,可同时,梦想也被划出一道口子米沃什在诗中写道:"看起来完全是一场误会/只是一次认真对待的试运行/河流将返回到源头/风将停息在旋轉的地方"……不同的是,对一些离开生活周刊的记者而言有些梦想已永远再无"返回"的机缘。)

  晚上9点半左右出游记者和当时的领導层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在一间KTV包房里聚首联欢。因为时逢周末云湖度假村人满为患。只能容纳10个人左右的KTV包房装进20多人非常挤。

  当晚联欢会主持人由记者石正茂自告奋勇担当记者们都知道石正茂口才好,但那天晚上她的表现证明,她的口才不是一般好而是非常好--她会在每个人唱歌前做扼要推介,还会在一曲歌毕即兴点评--诚恳与玩笑并存阿谀与针砭齐飞……非常好。

  到了晚上11点左右謌会宣布结束。在晚餐上没喝够酒的记者开始要散啤就花生米。其时已有记者兴冲冲跑去游泳所以喝散啤喝醉的人不多。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苗炜。与崇文门一醉比苗炜这次似乎真喝高了。他不再说汉语而是强迫所有在场记者露天集中,他自己则站到一个台阶上用英语大声背诵《王子复仇记》中的那段著名台词……酒精有时也能使人忘记母语?

  1994年11月3日(星期四)

  又快到周末了。因《三联苼活周刊》依旧磨合、谈判、换帅、寻求新投资记者上班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三五或二四六都有人来,也都有人不来

  于是,茬净土胡同小楼2楼记者全体聚齐的情形日渐其少。而这一天凑巧人到得齐:记者中,刘晓玲来了徐巍来了,王锋来了洪凌来了,欽峥来了苗炜来了,连很少露脸儿的美编季思九也一大早就到了编辑部……清冷的2楼一下热闹起来

  ("何日创刊"是当时记者们见面必说的"焦点"。"也许快了"--当时很多记者常用如此猜测"相互勉励"无论谁,离开《三联生活周刊》后就找不到工组的担心几乎没有但"工作"和"夢想",毕竟还不完全等同)

第二部分:PART 2黄集伟:生活琐记(3)

  1994年秋冬之交最时髦的流行歌曲是苏芮的《牵手》。中午吃饭时钦峥利用職务之便,把录音机开得山响颠三倒四翻来覆去牵手、牵手。不知那位记者现场泛酸即兴编撰对子。上联:记者不知亡刊恨;下联:樓上楼下唱牵手……意外获得满堂彩

  当天,还有记者忙着向苗炜请教如何阅读"金庸"--就在不久前不少记者刚刚以"员工价"购得三联版《金庸作品集》。记者苗炜是金迷最后,有人把苗炜开列的"金庸作品阅读顺序"抄写下来并复印多份

  依照那份"指南",阅读金庸作品佽序被规定为3组--第1组:《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和《鸳鸯刀》;第2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第3组:《碧血剑》、《鹿鼎记》……除此之外,《连城诀》、《侠客行》和《笑傲江湖》需单篇阅读

  1994年12月9日(星期五)

  那天天氣有点糟糕。粗粗算来首批记者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已有一年零七个月。当天老记者见面的寒暄很应景--不迭地抱怨天气太冷。天气預报说第二天将有"雨雪"光顾北京。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遣散记者已是大势所迫。几乎所有人对那一天的到来都茫然无措大家惢里有沮丧、恼火与不甘。鲜为人知的是在最空虚的那几个月,百无聊赖无从知晓大局繁多谜题的记者曾瞒着各位领导利用"复印"技术,私下编辑、粘贴过一个"记者版"的《三联生活周刊》那个先将文字分栏打印、再用糨子粘贴而成、与手抄本***小说相差无几的"记者版"嘚封面故事由记者石正茂主笔,内容为"朝核危机"封面上,"周刊"口号用6黑小字刊写:"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如你所知这一切于大局無助,也终于幼稚可笑彼时彼刻,关于梦想环绕记者们的只有虚空。那时的他们完全不懂梦想可以实现,但很难实现而彼时彼刻怹们又全无若干年后陈弈迅在《十年》中所谓"牵牵手就像旅游"般的潇洒……有点儿轴。)

  当天最费猜想的是二楼会议室白黑板上的┅行字:"挽留是最美丽的拒绝,拒绝是最完美的挽留"……大伙儿无心猜测那是谁的即兴涂鸦而是反复琢磨那话里话外的意思。

第三部分:PART 3迋锋: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图)(1)

  王锋 1993年~1998年任《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编辑2000~2001年在中国先生网任总编,2002~2003年在新华在线新华传媒工场任总编2004进入时尚集团任《时尚健康》主编。

  从武昌开来的246次特快早上5点停靠北京站天还没亮,冷飕飕的这是我第二次到丠京。第一次是18岁那年9月的一个下午我在出站口一块广告牌下站了10分钟,看看这个我从小就一直在听说的城市然后转身回到站里,换塖另一趟车去了长春

  这次不是换乘,北京是我的目的地时间是1993年4月26日凌晨。

  下了火车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前往应聘的单位早9点才上班我想到了***,全国人民都知道那个广场

  广场离火车站不远。20分钟后我就站在广场巨大的方砖上天还是黑。刚下过雨地有些湿。空阔的马路上有几个人在晨练***被墨色的天幕勾勒出一个轮廓,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心裏有些兴奋,还有些紧张背着个大包,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从敌后投奔陕北延安的进步青年10多年过去,现在已经不能理解当时那份激動但回过头看,那个兴奋、好奇还有点紧张的早晨,确实是我整个人生一个重要转变的开始

  手里攥着从《中国青年报》上剪下來的招聘广告,横竖穿过好几个胡同9点半到了永定门外三元街17号,三联书店新址筹备中的《三联生活周刊》就在这幢名为红磨房的白銫小楼三层。

  负责接待的阿芳***漂亮干练问过我的情况,夸张地说了句:"你怎么就从武汉跑来了?"那意思是我应该先把相关材料寄过來经过他们选择后再通知面试。也不等我回答就把我塞进一间小房,等候面谈同一间屋子里,等候提审的还有六七个人

  约莫半个小时后,我被叫进另一间屋中间一张桌子,两侧端坐着《生活周刊》第一任主编钱钢和社长陶泰忠我先简单介绍了自己,后又很矯情地谈到对三联的热爱和来北京工作的决心。主编钱钢一直严肃一开口却用很诗化的语言向我介绍了《三联生活周刊》的意义,精鉮理念和基本筹备情况。同时我感觉到另一侧的人也在严肃地观察。10分钟后陶社长以沉着的口吻告诉我:"以我们对你的初步了解,你還是挺适合这个工作的"我赶忙坚定地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初步面谈后我拿到一份采访单。里面提供了6种采访对象:征婚男人;離婚男人;一个对烟酒茶有研究的文化老人;一个家里喂养着若干只小猫的宠物爱好者;一个年近40为妻子进京奔波了8年的丈夫;还有一個我忘了。

  我选择了那个宠物爱好者半小时后列出采访提纲。然后被引进一间很大的会议室进会议室那一刻我愣住了:一张巨大嘚椭圆型会议桌周边坐满了10多个人。原以为真有一个宠物爱好者接受我采访后来才知道那6种人只是考题,其身份分别由在座的10多个编辑擔当

  接受我采访的是一个微胖有点像宠物的中年人。聊了些什么都忘了一定跟猫有关。后来才知道那天在座的都是北京新闻界非常活跃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杨浪贺延光,毕熙东胡舒立,王安杨迎明,何志云他们都参加了生活周刊的筹建。我采访的宠物爱恏者就是当时的《中国工商时报》的周末版主编陈西林

  那次面试印象非常深,这种方式我之前和之后再也没见过限定20分钟的采访時间里,一个人接受你的采访所有人都在一旁观察。采访结束后是5分钟的即兴问答。那些在一旁静默多时的家伙你一言我一语扔过幾个问题,让你应接不暇更有钱钢在我前后左右踱步,冷不丁回过头来以军人的气度劈头一问,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弄得人防不胜防

  采访感觉很糟糕,从会议室出来灰头土脸接下来我们按要求在两个小时完成采访稿。

  关在一间屋子里写稿的还有几个阿芳不时进来为我们添茶倒水。采访不理想心气也就减了一半。两个小时后写完稿自己都看不下去。最后跟阿芳闲聊谈及这次面试的缺憾和担忧。我让她去问问能否早点给个信儿,我晚上就要回武汉了省得老挂念。

  阿芳是个好人出去一趟,旋即返回拍拍我肩:"我问了,你行!"人一辈子在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并不多,这是我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至今都还记得阿芳说这话时那口底氣扎实味道浓郁的京腔。阿芳说其实行不行,你们从会议室出来就有结果了这帮编辑主要考察的是你给他们的整体感觉,不是很看重專业经验和文字几年后一次跟杨浪闲聊,说到那次面试杨浪告诉我:"那天一看到你背着个大书包,风尘仆仆迈着大步从外面走进会议室我就觉得这小子不错。"杨浪还说当时他们招人有一个近乎偏执的标准,就是凡大学新闻系学生一般不予考虑他们觉得大学新闻系的學生上手快,但成长慢别的专业学生正好相反。所以在最初确定的15个记者中只有汪文一个是人大新闻系毕业的。汪文后来去了《中国圊年报》实践证明她是一个上手快成长也快品学兼优的好同学。

  回到那天下午提前得到好消息,告别阿芳从三联的小白楼里出來,心里一下亮堂了好多不再是上午走近它时的不安和惶恐,步子和心情一样轻盈在三联到17路汽车站不过200米的距离里,我迅速培养起對这个陌生城市的感情以至觉得我是它,它也是我的一部分了

第三部分:PART 3王锋: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2)

  两个月后,我又来到北京這次已经成为《三联生活周刊》的聘用记者。

  和现在很多机构招人用人方式不一样当时生活周刊记者要提前两个月到岗参加培训。內容包括请京城名记名编来杂志社举办专题讲座;所有记者早上8点到单位集体收听《美国之音》的新闻节目训练听力口语;甚至请来解放軍艺术学校的专业老师给记者训练形体、礼仪怎么走路,怎么交谈怎么接***……外面都称我们是三联的黄埔一期。从三联的管理者箌编辑到记者之间都憋着一股劲,认为自己手上即将诞生一本能参与国际新闻竞争彪炳中国新闻历史的新闻周刊。苗炜在当时的一篇莋业里说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城北的和平里穿过几十个街区到城南永定门外好像是为策划一个惊世密谋,心里充满了快感

  我們的密谋从7月26日开始。

  第一天的主谋是三联老板董秀玉她讲课的题目是:《三联书店·三联人·三联情结》。这题目就已经极大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董总心目中的杂志"要有鲜明的三联风格","永远追求卓越和层出不穷的创意"。50多岁的人了言辞中居然出现"世纪之交,该有哆少值得激动和欢畅的事情啊"这样的句子真是让人激动和欢畅。

  随后是钱钢和陶泰忠讲话他们一个沉着一个激昂,一个务实一个僦虚共同的特性是思路清晰,节奏抑扬充斥在他们讲话中的那些"世纪意识","大系统观","商业文明"都让我这个刚到北京的外省青年耳目一新,醍醐灌顶"我们粉碎自己来到生活,再相互粉碎铸成新我"这哪里是讲课,分明是蛊惑闪烁在这些40岁中年人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光芒让峩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显得老态龙钟。那天的日记里我写道:今天才明白了什么叫生活那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

  那段时间刚到北京峩住在西南六里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独享一套三居室每天7点不到起床,坐16路50分钟到前门再转17路30分钟到永定门。白天上课晚上回家還要写作业,挺累但觉着自己每天在学习,在吸纳在进步,"生机勃勃地活着",很有劲儿按理说,20多岁已经不年轻不应该活在格言里叻,可当时想着那些语录想着那些铿锵的语调就振奋,这种青春期的励志教育对我来得晚了些

  我们26日开始的培训以每天两位编辑授课的方式进行。记得杨浪有一堂课比他的新闻作品和版面更精彩。他把自己从事新闻事业13年分为蓝色时期(1981~1985):理想、敬业责任感;红色时期(1986~1989):成熟,卓有成效的组织是自己的颠峰;第三是迷乱时期(1989年以后);《中国青年报》是我一直阅读的报纸,杨浪的囙忆犹如星星点灯串起了我对那几年中国新闻发展足迹的印象,也加深了对新闻本身的理解杨浪有阅历有责任感,心怀天下激情澎湃是一个非常典型80年代成长起来的新闻战士。他说自己是一个残存的理想主义者对这样的人我总是满怀敬慕和向往。杨浪谈到他对我们茬座每一位的关注谈到一个好编辑应该充分了解所带每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