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千涉最新网址 www.xiaoyi.com0525@163.com

出错了!该文档已删除...
先到其他地方溜达一圈吧!^_^ -
2007-2011 DocI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登录:
用户名/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我
或者你也可以用以下网站登录
新用户? 出错了!该文档已删除...
先到其他地方溜达一圈吧!^_^ -
2007-2011 DocI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登录:
用户名/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我
或者你也可以用以下网站登录
新用户?出错了!该文档已删除...
先到其他地方溜达一圈吧!^_^ -
2007-2011 DocI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登录:
用户名/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我
或者你也可以用以下网站登录
新用户?第一学历中师,现通过进修获大学本科***,任过八年小学校长,现任麻江县景阳中学教务主任,1990年参加工作,连续担任20年的班主任工作,就爱做班主任。 高华方的教育博客:做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家长的参谋。
( Sun, 7 Aug 2011 11:34:52 +0800 )
Description: 听张平博士《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感受 张教授在讲课之初,大家都昏昏欲睡,因为他讲的都是大家知道的,大家都觉得我们来这么远,来听这么“低水平”的讲座,实在是“划不来”。
讲课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大家被张老师的一组PPT课件吸引住了,因为这组PPT太美了。可以这样说,我自认为是做PPT课件的专家,因为我会做课件是较早的,当大家在学做PPT课的时候,我在学做“奥思沃”和“夫哪序”了。但后来由于大量课件都可以在网上下载,所以近两年内,我基本上不做课件。所以我对听这样的课感到有点无味。现在看到张老师的PPT课件,我以为是用“奥思沃”和“夫哪序”做的,仔细一看,原来是用PPT做的,要知道如果用“奥思沃”和“夫哪序”做一组动画,是要花很大的时间的,如果用PPT做,就简单了。于是我提起了听课的兴趣。
接着,张老师给我们讲了“语音输入法”,听起来可笑,因为语音输入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在普通话标准才能被计算机识别,由于我的普通话不行,所以我一直没有用语音录入。张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语音输入软件,如何对进行语音输入的计算机进行“培训”,使计算机更大限度地理解人意,从而达到“人机合一”,提高计算机对“主人”的语音的识别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和培训,大部份学员都掌握这一技能。
后来,张教授又给我们讲了用PPT制作动画的技巧,其实PPT这个“傻瓜”软件还真好用,它能制作我们教学中所需要的动画,而且操作简单。这堂课真是受益不浅啊。还直得一提的是,张教授还为我解决了一个曾困绕我两三年的问题:就是几张幻灯片,用同一首背景曲。所有听课的学员都说遇到过这个问题,一直都无法解决,今天张老师给我们解答了这个实用的难题,“真不愧为专家”所有学员都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景阳中学参培学员:高华方)
( Sun, 7 Aug 2011 11:30:07 +0800 )
Description: 听师德师风讲座后有感
讲座内容:教育伦理与师德师风建设
讲课老师:西南大学政治与共公管理学院教授,邹顺康
我们到西南大学来学习,到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听师德师风的讲座,这是第三场。第一场是李达武教授的《快乐哲学与师德师风建设》,李老师告诉我们的课让我知道了“万物生生不息,生命在于运动”,明白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其实不难,老师只要做有公德意识,公民意识,公共意识然后快快乐乐的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第二场张国镛教授主讲的是《学德高尚为师,身行正确为范》,张教授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老师这个特殊的职场,要求我们老师要遵循师道,为师者不但要学高,也要德高,更要求我们的行要正确,所作所为必须经得起社会这面镜子的检验。然而今天听邹教授的课,让我对师德这个词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邹老师经典语言摘录:
“官德官风”(事关治国兴邦)。
“医德医风”(事关人的生死存亡)。
“师德师风”(事关人的灵魂)。
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法则。
天伦遭到颠覆会遭天灾,人伦遭到颠覆会遭到人祸。
什么是道德?
道:即是做人规矩,德:即做人的品质。一个人如果能将外在的“道”与内在的“德”统一起来,就拥有了道德。
千万不要把“小人”当回事,千万不要跟“小人”过不去,否则,难过的君子而不是小人。
“为教之理”就是“为师之道”,将二者转化为“为师之德”就成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
求真为己任,求善为原则。
上面的这些语言真可以说是传世经典,但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一句“我选择,我负责,我建构,我负责”。三分能力,七分责任,如果没有责任,何来的优秀,更不要说成功了。
现在有很多老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有的老师甚至从事第二职业。其实,没有一个人强迫你选择老师这个职业,是你自己在考学校时自己填报的志愿,是你自己打着背包到任教学校报到的,是你自己建构了做老师的职业。既然建构了,就要爱起来,就要做起来,就要行动起来,这样你才能做得成,做得好,做得美,才能让你产生幸福感,同样的道理,没有人强迫你做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办公室主任,因为要任命你之前,校长曾找你谈过话,你答应了校长,他才把你的名字上报的,然后才在大会上公布的,也就是说,都是你自己建构的,所以你不用每天都抱怨这抱怨那,到处诉苦。其实用不着这样,因为没有人会同情你的,你越这样做,你越反感自己的职业,越反感自己的选择,越不能产生幸福感,你就会越来越痛苦。如果一个老师,一个中层领导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做的价值呢?
( Sun, 7 Aug 2011 11:27:57 +0800 )
Description:
赴西南大学学习培训感受之三:
原来校本研修是如此简单
这次是第二次听肖成全教授的讲座,第一次是在
年在麻江县老电影院听的,只记得他当时讲得很精彩,今天再次听他的讲座,有点“朋友”味,尽管,肖老师并不认识我。今天肖老师讲的课题是《有效教学管理策略例谈》。 肖教授经典语言摘录
什么叫“有效教学”
(学员们说:学生接纳老师的观点,老师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肖老师说:评价一定要“化虚幻为本真”。(有价值的;是有效果的;是有效益的,是有效率的,是有用的)。
有效教学的国家标准(有质量的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道德人格是没有价格的,但它是包含价值的,坚持能力为本,坚持全面发展)
你的需要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国无情不强,家无情不和,人不无情不亲,群无情不安,事无情不美。
爱的情感具有增效功能:
做大事靠德,做小事靠才,做成事靠能,做美事靠情。
坚持能力为重。
教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不是读书改变命运,而是老师改变命运”。
学生需要什么?(会学,会考)
“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成长不能代替,发展只能靠亲历。
校本研修原来如此简单。
听肖成全老师讲座的收获及感想
一、关于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有效教学的认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范畴,难以用一句话两句话来概括,或者下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是有共性的特征可以把握,有可操作的关键点可用来实践。具体包括:
、教师如何“三求”合一:
上级教学的要求、学生的需求和个人的教学追求合一。 这是方向问题。
、教师如何将教学的“三平”特征变成“三不平”,即
)“平常”之事
—————(做得精细)————不平常;
)“平淡”之事——————(做得精彩)————不平淡;
)“平凡”之事————(做得精美)————不平凡。 三“平”经过三“精”就是三“不平”,这是过程问题。
、有效教学的判断标准:
)是合乎规律的;
)是有效果的;
)有效益的;
)有效率的。
“做”是有效的前提,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就应该时时思考: 我们能把想的很好、说得很好的东西做出来吗? 我们如何化理念(想法、知识等)为行动? 这是方法问题。
二、关于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就是:教师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设计准备、实施调控、检测评价,以求得最佳教学回报的计策和谋略(追求宏观和微观的统一)。
、创建有效教学的优良环境。
核心是学校有效组织“合作教学”,教师有效组织合作学习。要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
)有参与合作的意愿;
)有可***的任务;
)有共同遵循的规则;
)有互惠互利的结果。
、有效讲授的策略。
例如:(
)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解释;
)某政治老师对“材料分析题”的讲授总结——“挖、筛、联、结”
就是“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的标志:
“新”——总结的观点新;“实”——操作方法实;
“真”——提供的效果真;“精”——表达的语言精。
各学科各教师应该结合各自实际对“有效讲授”总结。
、转变教学行为方式。(重点)
对教学方式的原则:没有最好,适合就好。
但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很难的,不改变又是不行的。
科学表明: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记住率是
,学生教别人教学方式的学生记住率是
现实实际:教师教授的方式的采用率是
,学生教别人的教学方式的采用率是
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应该能够调整课程资源、补充课程资源、重新开发课程资源,必须明确课程与教学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把握课程(或者是一节课)的“魂”。
三、关于经验积淀的风险规避
对待经验:现在经验很多,学习经验的要求、场合、方式等都很多,如何交流分享教学经验?还是强调“有效交流经验”,规避“经验风险”。
、部分经验不等于整体经验——盲人摸象的局限;
、直觉经验不等于真谛经验——表面假象的迷惑;
、经验固化不等于经验顽固——真理前进一步就是谬误;
、经验感觉不等于经验验证——主观判断的悖论;
、他人经验不等于自己的经验——贸然置换的错觉。 个人理解:
对待“专家”:针对肖老师谈到的教学经验也有风险,我想到对待专家也应该有客观一分为二的观点。 如何看待专家?如何看待专家的讲座?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他们既然是专家,既然有特别的成就必有过人之处,就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是像肖老师这样的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全国很有影响的、所编写的《有效教学》是我们正在学习又特别佩服的专家。同时我们对专家也不能、不应该求全责备。不能抱着专家的讲座句句是真理,句句有实用的心态来听讲座。应该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消化、选择吸收并具体应用;如果讲座中有一句、有一点能够引发我们思考、能够启迪智慧、产生共鸣就是很大的收获,更何况何止千句万点呢?
时下浮躁之风日盛,其中包含着“敢于盲目怀疑一切、盲目蔑视一切、盲目不服一切”
的心态;当前功利主义盛行,凡事自我利益当前——这次培训会的个别听会同志的表现就是这样心态和世风的集中反映,听了一两句甚至没听就说
“专家有什么了不起?”“讲得一点用也没有!”“周六的培训占用了休息时间”等等言论、“来有影、去无踪”的表现和会场上后来的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让人不仅仅怀疑我们对待学习、对待提高自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恐怕还会对我们部分人的个人素质产生怀疑,甚至下结论。
浮躁、功利更是教育教学的风险,我们更应该对他们进行“风险规避”。
( Sun, 7 Aug 2011 11:25:57 +0800 )
Description:
赴西南大学学习见闻和感受之二:
我终于见到了大师
景阳中学:高华方
上午,我们在多功能教室听了曾经两次上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曾国平教授的讲座。像这样的大师,我们只有在电视上见过,真正能面对对的听他们讲课,这还真的是第一次。
名言摘录:
“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组织真正需要的则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从这句话里,我品出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道理。换言之,也就是想要做好一件事,三分是能力,七分靠责任。
有能力的人遍地都是,而有责任感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由此推之,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就成了稀世珍品了。
“要搞清楚一件事,请你写一段话,如果还没搞懂,请你写一篇文章,如果还是没搞清楚,那就请你写一本书”。瞧瞧,人家曾教授这句话多有哲理,多简明易懂。特别是我们老师,其实有很多东西,我们也只是一知半解,然而,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把这一知半解的问题写一段话或者写一篇文章,更不用说写一本书了,因为在写的过程中,你要动脑筋,你要查资料,当把这篇文章完成时,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优秀的部下是上级领导的替身、化身,是服从之身,执行之身,落实之身,贯彻之身,实施之身”。从曾教授这句话中,我想起了***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第一条。实际上,在一个单位中,领导就是大脑,部下就眼、耳、口、手,足等执行***,如果“脑”想的是一样,而“手”执行的是另一样,“脑”指挥不了“手”,那将是什么后果,如果是司机产生这样的现象,那将酿成多少车祸。所以,做部下的,一定要与上级领导的想法保持一致,把上级的指令不折不扣地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也就是“上下一心”,没有完成不了的事。如果是一支军队,就肯定战无不胜。由此,我又想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这个“大脑”的想法和他的化身十大元帅,以及十大元帅的化身,成千上万的中国***员,上下一心,保持一致,终于历尽艰难后,建立了新中国。然而,由于后来“大脑”的错误想法,和“脑”、“手”分家,从而酿成了十年浩劫。在一个单位中,如果想要你的部下当好你的化身,替你去完成你的想法,首先一定要决策正确。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失败的团队中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中没有失败者。就学校管理来说,一个学科或者一个班的教学成绩好,只能算是小成功,比如说
年的中考,我自己做班主任,自己亲自担任语文学科教学的这个班在中考中取得全县排名第二的好成绩,然而我们学校整体上却是败北的,大家只知道景阳中学中考成绩差,并不知道高华方的那个班考得好。我常以此邀功,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汗颜。我不光是一个老师,我还是一个教务主任,学校教学成绩整体败北,我个人哪里来的成功啊。三国时,赵云在马谡失街亭后,蜀军大败退回汉中,各路军都遭受重大的损失,只有赵云一支部队全师返回,并立有著越战功。当诸葛亮要对赵云进行封赏时,赵云坚决不受,并说:“败军中哪有得胜将军”这句话。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没有一滴水认为自己应该对洪涝灾害负责,可是洪涝灾害的形成却真的是来自每一滴水滴。 2011
,下午
主题:快乐哲学与师风建设
主讲:西南大学李达武教授(百家讲坛讲师)
李教授从国学经典引入,告诉我们要以古鉴今,要自强不息,要净化心灵,要心存感恩。
李教授已经是
岁的老人了,但从她的身上一点也看不到老人的影子。整个下午,她一直以饱满的热情边讲边唱,全班一百多学员都像小孩子一样跟着李老师“疯”起来,要知道这些学员都是***,并且大部分是已进入而立之年以上的,这些人一般不易配合老师,而今天下午却是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可见李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有多高。李老师的这招用“唱”的方法来教古诗,这种方法我也尝试过,但由于用不得法,所以没有效果,今天从李老师这里,我受到了启发,在今后的经典教学中,我一定能把这种方法发扬光大。
( Sun, 7 Aug 2011 11:24:03 +0800 )
Description:
赴西南大学培训感受之一:精心组织,有条不紊。
在麻江县教师培训中心启程前:麻江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胡晓平和副局长杨兵亲自来给赴西南大学学习的学员们送行,并对本次培训作了要求,本次赴西南大学学习的学员主要是中小学中层领导,这是麻江县首次大模遣送中小学中层领导出省外学习培训。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中小学中层领导的关心和重视。
次列车上,很多学员都已进入梦乡,领队赵德胜主任和几位老师正在进行紧张的分班工作,他把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分成小学组和中学组,并给每个班安排了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并成立了文体组,新闻报道组和应急小分队,并把责任落实到人,看着赵主任和老师们辛勤的工作,我此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所谓“精心组织,有条不紊”是建立在艰辛的劳动中的。没有艰苦的付出,何来的有条不紊。
在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四楼多功能教室,每个座位上都立着一块标着学员姓名的牌子。班主任艾兴老师告诉我们,这次培训机会来之不易,从麻江教育局与西南大学联系开始,到今天我们走进西南大学培训基地为止,双方从培训时间的磋商,到学员食宿,从培训对象到培训内容,以及授课教师等等,前后历时两个多月。听了艾老师这些话,所有参培教师无不感动,大家纷纷表示,在本次培训过程中,“不光凭激情,也要讲感情”。多学东西,多交朋友,以便为麻江基础教育基层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尽管大家旅途如此劳累,可是连续的三个半小时的讲座,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很少有人走神。
( Mon, 4 Jul 2011 08:15:08 +0800 )
Description:
从“最牛家访老师”说起
2010-11-24 09:16 作者:陈 方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文字大小:【
    
  2009年贵州省麻江县景阳中学的乡村教师高华方因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系列“家访日记”,迅速变成了网络红人,并被网友誉为“最牛家访老师”。事实上,他带给众多网友的,除了质朴的感动,更多的是对传统家访的怀念。
  家访,既能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有针对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又能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取得家长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改善家庭教育,更好地关注孩子成长。而这些功效是现代通讯手段无法达到的。这就如医疗仪器再先进,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望闻问切”一样。可以说,家访在沟通家庭和学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家访与我们渐行渐远呢?
  一是,教师压力不断增大。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教师必须用大量业余时间来充电。另外,目前的社会评价机制决定了应试教育还会存在,这在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些都使得教师工作比较繁忙,而且学生家庭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挨家挨户上门访问。二是,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变得更加及时便捷。正如高华方老师博客中描述的那样,“学生家一般都有手机、***,大事小事一个***就行了”。三是,随着隐私观念增强,部分家长对教师上门有抵触情绪。与一些农村学校老师和家长“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同的是,现在城镇教师尤其是大城市教师一般与学生家长都彼此陌生,而很多家庭不太喜欢陌生人来访,尤其是一些特殊家庭(如单亲、重组),不希望自己的家庭情况被教师或同学了解。四是,部分学生害怕教师上门告状。由于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不少学生将家访视为告状,因此与教师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一个极端例子是,因害怕老师将逃课上网的事情告诉家长,浙江缙云初三学生丁某竟然将家访的老师残忍杀害(2009年3月5日《钱江晚报》)。另外,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辍学现象越来越少,老师用不着花精力去学生家中动员;社会观念的变化,登门拜访一些家境优越的家长怕被误解……
  家访的远去不是偶然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到底有没有必要重拾家访呢?也许有很多探讨和争论。但是,我们注意到,现在很多家长都呼唤传统家访的回归,期望通过家访与教师进行深入沟通。其实,他们呼唤的是两种感受的回归:一是亲身感受教师对孩子的关心。教师放弃手头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专程登门商谈孩子成长问题,将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家长的重视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高兴。二是,亲身体验家访带来的一种“平等”。高华方老师在博客中描述了一种现象:“现在很多学校实行住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校。有了问题,把家长叫到学校就是了,不需要老师去学生家里。”家访把家长上门变为教师上门,无形中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这不仅仅是沟通方式的简单改变,更是教师和家长心理距离的调整。
  家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以访促学”的重要手段,是寻求共识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不能为了家访而家访,从而增加教师和家长的负担。另外,家访也需要讲究艺术,既要明确目的,提前作好充分准备,又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告状式家访、反客为主式家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家访的效果。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陈 方)
  (责任编辑 刘玉琴)
( Wed, 15 Jun 2011 21:01:54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下午,我对我们班的37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22位是半留守儿童(父母亲有一个外出打工的),8位同学是全留守儿童(父母亲都外出打工的),真正父母都在家的就只有7位同学而已,我对8位全留孩子进行了解,最后得知他们有如下心愿,希望这些愿望能告诉我们家长点什么。
心愿一:
我真希望在我做错事的时候,爸爸狠狠的揍我一顿,妈妈狠狠的骂我一顿
周贤松,麻江县景阳中学初一学生,父母亲都在淅江打工,他与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姐姐在家。父母亲外出打工已经六七年了,每年都是要过年时才回来,过完年就走。
小周同学说:“爸爸妈妈仿佛就跟一般亲戚是一样的,有事时大家聚一聚,聚完就分开了”。
小周同学有一个心愿:“我真希望在我做错事的时候,爸爸狠狠的揍我一顿,妈妈狠狠的骂我一顿”。看着别的孩子在做错事时,被爸爸妈妈教育,小周心里真不是个味,仿佛自己就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一般。过年时,爸爸妈妈来到家,都客客气气的,一点儿都找不到他们就是自己亲生父母的感觉。 心愿二:
“今年暑假,我一定要亲自到广东佛山去看一看我的爸爸妈妈,即使他们不让去”。
李承香,景阳中学初一年级学生,父母亲都在广东佛山打工,打小承香同学懂事开始,就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父母亲很少回家,有时就是过大年也没有回来,虽然在家并不缺吃少穿,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小承香同学告诉我:“我很想爸爸,妈妈,做梦都想。好几次我在梦中抱着我亲呀亲,亲得我哭了起来还不放过,醒来时,哪里有什么爸爸妈妈,唯有一顿好哭而已”。
小承香想不通:“因为我们家并不算穷,为什么父母亲老在外面打工挣钱,他们老是说是为了我和姐姐,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在一起,至于以后,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养活我们自己,也有能力养活您们”。
小承香有一个心愿:“今年暑假,我一定要亲自到广东佛山去看一看我的爸爸妈妈,即使他们不让去”。 心愿三:
“爸爸妈妈打工赚钱回家,我读书也要拿张奖状回家”。
王小飞,景阳中学初一学生,今年14岁。父母亲今年才去宁波打工,因为家里差了两万元的贷款。爸爸妈妈把8岁的妹妹送到外婆家去上学,自己就一个人上中学。
王小飞同学告诉我:“我平时在学校很好,就是星期五放学回家时,开门进家的那一瞬间,真的受不了,家里冷清清的,那时我最想爸爸妈妈,要是爸爸妈妈在家时,我还没进家就听到爸爸喊我,我们给你留的菜在厨柜里,吃成了,到对门坡放牛去”。
王小飞同学有一个心愿:“爸爸妈妈打工赚钱回家,我读书也要拿张奖状回家”。 ( Mon, 25 Apr 2011 10:51:45 +0800 )
Description:
1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2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巾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到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蔡邑)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3李清照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著名词作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17岁丧夫。卓文君丧夫后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长得又帅。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白头吟》:
皑如山间雪,皎若云中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 Mon, 18 Apr 2011 11:02:44 +0800 )
Description: 太有用了,自己有电脑的不看后悔一辈子(二)【更新版】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谢谢您喜欢理睬的文章,引用后会自动生成一个代码,只要把这个代码BLOCKQUOTE删除后,画框才会显示完整。点击可以看到全部代码的最前面和最后面/BLOCKQUOTE> 2、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值得推广,请点击下面的“推荐”,让大家分享,也算是对理睬的支持。谢谢!
( Mon, 18 Apr 2011 10:51:07 +0800 )
Description: 家长少权威 教育无效果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高桥敷曾经这样表达过自己的见解:“迄今为止,我在各地旅行,在各式各样的家庭中借住过。眼见他们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为着维持家人的生计而辛劳,在家人眼里,他们就是最可贵、最值得尊重的。”他还列举了一个挤奶工妻子夸耀丈夫的例子。这位妻子对孩子说:“你爸爸多伟大啊,如果他感冒了,休息一天,你瞧瞧,岂止你们和妈妈,整个镇上好几百户人家早餐时就没牛奶喝了。”为此,高桥敷感叹说:“从那位太太口中,我理解了‘爸爸真伟大’的含义。”这位母亲在孩子面前夸耀丈夫的行为就是在建立家长的权威。 有些家长可能会犹豫,到底该不该有权威?***是肯定的。作为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拥有权威,是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家长越是有权威,教育的效果就越深刻,越持久。如果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没有什么权威,表扬没有激励作用,批评也没有遏制作用,那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只能是个零。 走出家长权威的误区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权威的作用,要走出认知上的误区。 误区一:讲家长权威就是搞“家长制”。 我们说的家长权威与封建家长制下的权威是有区别的。家长制盛行的封建社会里,家长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表面看来很大,在教育上却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只能引起子女的反感和对抗,就是服从也是口服心不服。就像有些家长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会火冒三丈,甚至拳脚相加地把孩子制“服”。这种“权威”就是封建家长制下的“权威”,是虚伪的权威,不是真正意义上家长应树立的权威。 误区二:现代的家长权威不带有强制性。 我们讲的家长权威应该是以尊敬和信赖为基础的,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要教育中的强制性。比如,刚会走路的孩子会因好奇去伸手摸电线插座。如果家长只是给他讲电路和电流的道理,不懂事的孩子恐怕还是会去尝试。这时候就需要强制他不去摸,只要一伸手,就狠狠打他的手,再摸,再打。就是对于入学的孩子来说也需要强制。晚上该睡觉了,孩子软磨硬泡不肯睡,道理讲了不管用。怎么办?强制睡,废话少说。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实行强制管理和教育也是家长权威的一个体现。 误区三:比孩子懂得多才有权威。 家长具有丰富的知识只能说是有利于树立权威,不能说家长有知识就必然有权威,更不能说家长知识不如孩子就没有权威。我与一位没多少文化的农民聊过天。他讲他的孩子虽然考取了重点中学,但仍对他十分敬重。有幸我又接触过他的孩子,这位中学生说:“父亲辛勤操劳,为人忠厚,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他却教会了我做人要勤奋。”所以,知识不如孩子的父母也不必“自愧不如”,勤奋、善良的品性,将更容易受到孩子的尊重。 误区四:树立权威就得闹出点“名堂”。 这是最大的一个误区。奔仕途的家长当个像样的官,下商海的家长捞点像样的钱,做学问的家长评个像样的职称,这对于树立家长威信的确不是坏事,但这种名堂是外在的成功。由于个人的起点不同,天资不同,环境不同,社会上的每个人不可能都取得辉煌的外在成就。其实,不仅在孩子面前,就是在世人面前,一个人的威望也绝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外在成功。只要您对生活负责任,为社会作贡献,对孩子拥有爱心,您就是值得尊重的。平凡中的伟大,足以使您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足够的权威,使孩子在您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自身素养保障家长权威 家长权威的建立靠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来自角色的影响力。父母,这种在家庭中的角色,本身就规定了父母在家中享有权威。但是,为什么同是为人父母的人,权威却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权威还靠另一方面的力量,就是父母本人的品行、个性与能力。由于这些并非“妈妈”或“爸爸”这一角色本身固有的,所以属于非角色的影响力。 上述影响家长权威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角色的规定,家长的权威就丧失了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没有非角色性因素的支持,父母的权威则不会巩固,甚至还有完全瓦解的危险。角色性的因素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无需多去费心和依赖;但是非角色性因素是需要我们努力完善的。所以,作为现代家长,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给孩子做出表率,在提高非角色影响力方面下工夫,在孩子心中真正树立起家长的权威。
——摘自《今晚报》3月6日第10版 ( Thu, 31 Mar 2011 22:09:25 +0800 )
Description: 爱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 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 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生命中,我们会错过许多,错过了,就不要再埋怨,整理心情去期待下一次的相遇,也许下一个会是最好的开始。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激那些美丽的错过,正因为错过了,才给了我们更多一次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或许会变成我们最期待的完美,让错过不再只是遗憾...... ( Mon, 28 Mar 2011 12:45:54 +0800 )
Description:
令人动容的智慧 傍晚,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快餐厅里,总共有三个食客: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还有我。 或许是因为食客不多的缘故,餐厅里的照明灯没有完全打开,所以显得有些昏暗。我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里独自小酌,年轻人则手捧一碗炸酱面,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与老人相邻。我发现,年轻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面上,因为他眼睛的余光,一刻都未曾离开过老人在桌边的手机。 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我看到,当那个老人再次侧身点烟的时候,年轻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机,并最终装进他上衣的口袋里,试图离开。 老人转过身来,很快发现手机不见了。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然后立即平定下来,环顾四周。 这时候年轻人已经在伸手开门,老人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他马上站立起来,走向门口的年轻人。我很替老人担心。我认为,以他的年老体衰,很难对付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没想到,老人却说:“小伙子,请你等一下。”年轻人一愣:“怎么了?” “是这样,昨天是我七十岁的生日,我女儿送给我一部手机,虽然我并不喜欢它,可那毕竟是女儿的一番孝心。 我刚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现在它却不见了,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我的眼花得厉害,再说弯腰对我来说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 年轻人刚才紧张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老人说:“哦,您别着急,我来帮您找找看。” 年轻人弯下腰去,沿着老人的桌子转了一圈,再转了一圈,然后把手机递过来:“老人家,您看,是不是这个?”老人紧紧握住年轻人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真是不错的小伙子,你可以走了。” 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待年轻人走远之后,我过去对老人说:“您本来已经确定手机就是他偷的,却为什么不报警?” 老人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长,他说:“虽然报警同样能够找回手机,但是我在找回手机的同时,也将失去一种比手机要宝贵千倍万倍的东西,那就是──宽容。” 人到了中年,越来越觉得微笑是一种悲悯,缄默才是一种修养,而宽容也是一种智慧。 庙里有怒目的金刚,同时也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这或许代表了两种个性,前着象征现实世界的低沉堕落,他们有积极消除人类邪恶贪婪之心,怒目表达了他们的正义感和是非心。 他们怒视芸芸众生,表达了那份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而菩萨感觉又像是对现实的疏离,他们肯定众生皆有佛性,能得善缘修成正果完全靠个人的修持,他们是以哲人的眼光来看待人世间的冷暖,静观大千世界。 既不为愚妄的人皱眉,也不为聪明人喝采张眼。他们慈悲为怀,却从不把喜怒哀乐的情绪,表露于脸上,肃穆的表情就流荡在他们半闭的眼神之中。 我反而较喜欢弥勒佛,他或许是代表了第三种个性,笑看天下事,他的笑让人心旷神怡,笑得两耳下垂,笑得大肚能容天下事,乍看之下他的笑容似乎带着一份天真无邪,细看他的笑容却含有一份悲悯之心,他和悦的观看世人,对现实的世界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欣赏人间的美,用它的笑容去感化人间的疏离丑恶,却又不拘泥于世俗的重重限制,如果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我倒愿意学习弥勒佛的精神,摆脱世俗的眼光,去接纳人世间的丑恶疏离。 出自于内心的宽容,可使满室生春,一片祥和,愉悦的笑声,可化解满室如冰的场面,出自于内心的真诚,可使人有一份亲切感,他会使人放松脸上的皱纹,会心的微笑,就像一首与人心灵相交的妙音,带来通体的舒畅。 厌倦,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宽容的人,很少露才扬己,他能体会出人各有长的道理,不轻易的否定一个人的价值,他欣赏别人的长处时,是以平生不解藏人善,虚心的看待学习,而对自己的优点,又如含羞草般的善于掩藏。宽容的人知道,含笑的言语,可使人乐于接受,咬牙切齿口沫横飞的辩论,一开始就输了一半,我们何不学学弥勒佛,多以笑容来面对世间的一切不如意之事,抱着渡人就是渡己的心,这世界会少了很多丑恶与纷争。 看完此日志,是不是也有很多感受,赶快点评一下吧。
很期待哦! ( Mon, 28 Mar 2011 09:27:13 +0800 )
Description: 一人患病,全家遭殃
2011年3月25日,
今天下午, 我刚放学到家,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年妇女在景阳小学王发金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我家,说因为听到我经常在给贫困学生募捐学费,她今天来找我帮她的姐姐募捐点医疗费。我告诉她:“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募捐,不一定有效果”。她说:“没关系,只要尽力就行”。她把她姐姐家的情况向我粗略的作了介绍,听起来挺令人同情的。为了证明她所讲的是真实的,我决定亲自到她姐姐家去看一下。这个妇女叫杨荣花。
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今天一大早,我同杨荣花一起驱车前住她姐姐家,她姐姐叫杨荣柳,现年42岁。家住福泉市黄丝镇鱼酉村,下街组。从2002年春开始患风湿性心脏病,到现在为止已有8年多了。没有得病时,由于比较勤劳,家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从得病后,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渡过的,家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真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我们去的时候只碰到杨荣柳的婆婆在家,杨荣柳去福泉市医院输液去了。
80岁的老婆婆愿替媳妇去死
杨荣柳的婆婆:“我家这媳妇又孝顺老人,又乖又吃得苦,她来我家20年了,从来没跟我顶撞过,这么好的人,老天为什么要折磨她。她没生病前,家里家外的事都是她一个人在张罗,现在她生病了,我每天要放牛,打猪草,还要干农活,我都80岁的人了,怎么痛的不是我,如果老天愿意,让我替她痛,替她死我都愿”。
我不想活了,家里这些年为了我,已经不成家了。
我们赶到福泉市第二人民医院见到了杨荣柳。8年的疾病折磨,她已经不***样了。一个42岁的中年妇女,体重只有29公斤,她的身高可是1米60啊!她妹妹杨荣花告诉我,她姐姐杨荣柳是2002年春天患的病,那年想让她男人李启元外出打工,她一个人在家做农活,本想积点钱来起新房的,谁知积劳成疾反而落了一身病。当时只认为是感冒,就在当地的门诊输液,稍稍松一点,又回家做活路。20004年5月17日再次发病,当地医院不愿接收,当晚转入黔南州人民医院,同时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由于当时国家还没有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无法承担医疗费用。一星期后出院回家,连一夜都没有住上,又翻病了。连夜返回黔南州医院,从那以后,每个月基本上都要进几次医院。家里的积蓄花光了,亲戚朋友们当借的也借了,还贷了10000元的款,可以说已经是走投无路的地步。好在现在有了农村合作医疗,但这个也只能治小病,超过规定数额医院就不给报销,再说,自己就是只开这50%,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啊。杨荣柳告诉我:她不想活了,也不想再医了,只是因为她的儿子李俊成和丈夫李启元一定要想方设法的送她进医院,她才有勇气活下来。
儿子李俊成:我一定要治好妈妈的病。
上午11点40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端着粥,小跑进了病房。不用问,这肯定就是杨荣柳的儿了李俊成了。他一进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他母亲饿不饿,要不要上厕所等等,跟本不管旁边有没有其他人。当他把一小碗粥用汤匙喂完他母亲后,又招呼母亲大小便,看他的这一系列操作,可知他平时照顾母亲的细心程度,一个不经常招呼病人的人是做不到这样熟练的。
李俊成告诉我,他为了照顾妈妈,只有选择辍学,他没有参加中考。他认为学习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学的,只要你爱学。而妈妈却只有一个,一但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因此,当妈妈想寻短见的时候,他就想方设法的让妈妈开心。
现在的李俊成,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做苦工,他跟工友们说,自已要提前10分钟下班,目的是为了让妈妈的生活有规律。他认为他已经长大了,他能赚钱给妈妈治病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妈妈的病治好。 丈夫李启元:孩子他妈是为这个家庭才病成这个样的,我要想方设法的让他好起来。
根据李俊成的指点,我们来到李启元做工的工地,他正在搬运磷矿粉。他的话很少,只对我们说了这么一句:孩子他妈是为这个家庭才病成这个样的,我要想方设法的让他好起来。说完这句话又去干活去了,从他的说话和做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同时我也看到了杨荣柳坚持活下来的内在精神力量。 医生魏金标:现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已经可以医治这种病了,像杨荣柳这种情况,估计要20万以上才够。
20万,对于一个家贫如洗的农村家庭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亲爱的朋友,也许您与他素不相识,但是爱是没有界限的!生命是可贵的,面对如此的不幸,我们怎能忍心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每一份支持,也许就能让他的生命得到延续。每一份关爱,也许就能让他信心倍增。也许一个人的捐款不多,但涓涓细水可以汇成大海,这些积少成多的爱心,就能换回他同您一样带有阳光的笑容,换回他同您一样健康的身体。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您点滴帮助凝聚成的爱心彩虹,将让暗淡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灿烂的生机!珍贵生命将在您举手投足间得到拯救,世间真情将在您博爱的胸怀中变成永恒! “爱人者,人恒爱之!
我们热忱地期盼您量力援助!感知您的关爱,致以诚挚的谢意!!! 爱心***:
18985455111(麻江县景阳中学高华方老师***)
QQ:609764627
***:08545388311(杨荣柳家座机) 中国工商银行:
帐号:2405044201100571312(李启元)
卡号:9558802405101022357
中国农业银行:
帐号:23-551001100045195
卡号:9559981190107849414
***:08545388311 ( Mon, 28 Mar 2011 09:21:53 +0800 )
Description: 妈妈,我要你活着
“妈妈,我要你活着”,这是一个
岁的男孩子李俊成守护在妈妈病床前一直用来安尉妈妈的一句话。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样拥有幸福的家庭,也同样享有温暖的阳光,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感怀,生活却给了我们不同的境遇。她原本应该和大家一样,有一个温暖的家,,人有旦夕祸福
一个噩运却降临在了她身上—— 她叫杨荣柳,现年
岁,是贵州省福泉市黄丝镇鱼酉村下街组的一个农民。
年春患风湿性心脏病,到现在已有
年,当年
斤体重的她,身高
米的她,上由于疾病的折磨,现在只有
斤,真是骨瘦如材。
年来,为了治病,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早已卖得精光,可是病情还在一天比一天的加重,现经福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魏金标医生建议,可以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医药费预计要
万元。 70
万元,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杨荣柳灰心了,绝望了,可是儿子李俊成和丈夫李启元却一直鼓励她“不怕,大家会帮忙想办法的。”“不怕,我们把所有家产都变卖了。”实际上家里哪里还有值钱的东西可卖啊。 亲爱的朋友,也许您与他素不相识,但是爱是没有界限的!生命是可贵的,面对如此的不幸,我们怎能忍心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每一份支持,也许就能让他的生命得到延续。每一份关爱,也许就能让他信心倍增。也许一个人的捐款不多,但涓涓细水可以汇成大海,这些积少成多的爱心,就能换回他同您一样带有阳光的笑容,换回他同您一样健康的身体。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您点滴帮助凝聚成的爱心彩虹,将让暗淡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灿烂的生机!珍贵生命将在您举手投足间得到拯救,世间真情将在您博爱的胸怀中变成永恒! “爱人者,人恒爱之!
我们热忱地期盼您量力援助!感知您的关爱,致以诚挚的谢意!!! 爱心***:
18985455111
(麻江县景阳中学高华方老师***)
609764627
***:
08545388311
(杨荣柳家座机) 中国工商银行:
帐号:
2405044201100571312
(李启元)
卡号:
9558802405101022357
中国农业银行:
帐号:
23-551001100045195
卡号:
9559981190107849414
***:
08545388311 ( Sat, 26 Mar 2011 15:46:42 +0800 )
Description:
教子必读-效果图 教子必读-代码分享
DIV align=left
TABLE style="BORDER-RIGHT: 3px solid; BORDER-TOP: 3px solid; BORDER-LEFT: 3px solid; BORDER-BOTTOM: 3px solid" borderColor=#008080 width="100%" border=2 TABLE
TBODY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孩子记忆力出众窍门/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视频】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培养孩子自信要注意哪些细节/A/LI/TD/TR
LIa href="
【视频】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 /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家庭教育的灵魂是人文教育 /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时间表/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多给孩子“逆向关怀”/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家庭教育要讲究策略/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父母应具备的教育素质/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视频】把孩子培养成财富/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现在的学生缺什么/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改变人生的21种好习惯/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改变孩子一生的5句忠告/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一定要讲给孩子们的20个小故事/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教育部推荐学生必读丛书/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中国家长身上藏着十把刀【图】 /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儿童10岁前应做的32件事/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FONT/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送给天下父母的忠告/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育儿的三个境界/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中国式家长十大类型/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用运动调节孩子心里障碍/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帮助孩子管理情绪/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尊重孩子情感/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带着爱去鼓励你的孩子/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教好孩子是人生第一财富/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孩子最想要的十种精神食粮/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好的家庭教育浓缩六句话/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如何培养孩子情商与智商?/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给孩子立规矩的十九原则/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摧毁自己孩子的秘笈/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母亲最应给孩子6种东西/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十种溺爱 十种伤害/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孩子14种不听话的行为大揭秘/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36计帮您教出好孩子/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十个教育孩子最佳时期/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让孩子快乐成功的6句箴言/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关注孩子15种表情背后的真相(1)/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关注孩子15种表情背后的真相(2)/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什么样的孩子该挨打/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性格培养--家庭教育不可遗忘/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家长11种不良教育方法/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谈亲子关系/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中国家长三大悲哀/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家庭教育五大转变/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学习方法不当表现成因1/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学习方法不当表现成因2/A/LI/TD/TR
LIA href="
" target=_blank陪伴孩子的正确方法/A/LI/TD/TR
<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3"
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target="_blank" href="
img title="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 - 健康有约 - 健康有约"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alt="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 - 健康有约 - 健康有约" src="
color="#1d4944"> lt trong> am 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target="_blank" href="
font color="#1d4944"分享代码/font/a/strong/font/font/TD/TR/TBODY/TABLE/DIV
为您导航 便您阅读 ( Fri, 18 Mar 2011 21:45:52 +0800 )
Description: 2011年03月17日11:33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莫静清 2011年3月6日14时,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颇有些忐忑地把与委员刘大钧的联名提案《关于尽快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建议案》全文“晒”在了博客上。
  2010年1月28日11时50分,还有10分钟,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提交的时间就要截止。省人大代表蔡玉群考量再三,最终把自己的议案《要求人大修改该省计划生育条例,放宽生育第二胎标准》提交上去。
  事后蔡玉群接受采访时表示,为示谨慎,他要求人大的工作人员不能将这份议案的具体内容透露给媒体。
  2011年3月7日21时,王名博客的访问量已近6万人次,在新浪网“两会"代表委员的博客中,这一呼吁放开二胎的提案位列榜首,此后王名使用不过3日的博客达到11.6万人次的访问峰值。
  王名认为,“一胎化”人口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40年(1971年开始,1973年全面展开),为世界公认的最大成绩是:少生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生育率降低使得人口抚养比(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降三分之一,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的人口红利期。
  王名在提案的问题部分指出,“一胎化”政策导致了我国人口内部结构失衡。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大国,同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人口结构的失衡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国未富、民先老”,国新办《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显示,2035年,我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用工荒”也被认为与人口结构的加速老化不无关系;“一胎化”减弱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功能,导致单一脆弱的独生子女风险家庭迅速增多。
  总和生育率、生育意愿、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数据指标是国家决策是否调整生育政策的重要参考。然而进入21世纪,我国有关人口规模的指标和数值却长期存在争议与质疑,这种分歧体现于官方与学界、学界与学界,乃至官方口径与官方数据之间。
  “调整政策全面放开二胎,关系到民族兴亡。”王名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放开二胎至少已经晚了7年。”
  日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表示,中国有望于“十二五”末期放开“二胎”政策。
一直争议的指标警报
  总和生育率(一个妇女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是测定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2.1,被人口学界公认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标准。即如果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保持在2.1以上,则人口规模会越来越大,出现人口膨胀;反之,会出现人口萎缩。
  总和生育率1.8被认为是低生育水平的警戒线,1.5以下被认为是很低生育率,1.3以下被认为是超低生育率。
  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世纪中后期,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生育率为1.22,这一数值被普遍认为不可接受,甚至主持人口普查的国家统计局也认为结果“偏低”。
  什么才是中国真实的生育水平,一个时期来,成为人口形势考察的争议焦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梁中堂在以2000年普查的人口总数为正确的前提假设下,反推计算出过去10年的生育水平为2.3左右。
  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李建新认为,2000年的普查数据和梁中堂的数据估计,给国家人口计生委出了道两难题:承认国家统计局1.22的结果,则我国已位列超低生育水平国家,计生委继续实施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就失去了基础;而接受2.3的水平,则意味着否定了其多年来的人口计生工作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认为,同样作为国际统计权威机构正式发布的官方数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开展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如果我们把统计结果作为时态发展趋势的反映,从2000年人口普查以及2001年至2004年历年人口变动情况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看出,中国的生育水平是非常稳定地保持在1.4左右。”顾宝昌认为。
  据悉,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为,全国总和生育率1.33;而2006年国家计生委做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生育率为1.74。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个时期以来,官方认定的生育水平一直坚持在1.8左右的口径,这无形中使总和生育率从‘变数’蜕变成了一个‘常量’,失去了其作为人口指标的敏感性,也失去了它作为观察生育趋势风向标的效用。”顾宝昌表示。
  “很多同行也都认为生育率在1.8左右。”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志刚认为,“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之所以不相信调查取得的低生育水平,并将其调升至1.8,主要是对调查结果甚至低于生育政策要求而‘无法理解’,同时又看到实际中依然存在超计划生育和多孩生育现象,因而便判断调查生育率低‘只能是’由于大量的出生漏报。”
  郭志刚称,用不同方法的生育统计结果与常规总和生育率对比后,在假定出生漏报率为18%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表述为,中国1990年代末的真实总和生育率水平在1.5以下的可能性很大。
  “其实,问题要害并不在于中国2000年真实总和生育率是否在1.5以下,略高于1.5又怎么样呢?但是,1.5与1.8的差别就不能忽视了。”郭志刚表示。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国家生育率降到如此之低后能再升回到1.5,而无论政府采取什么办法,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把生育率升回到2.1的更替水平。”顾宝昌称。
  2004年,顾宝昌、郭志刚等17位国内人口学、社会学学者联名上书中央,建议调整我国生育政策,认为由现行政策逐步过渡到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完全必要且可行。
  这亦是王名在2011年“两会”期间认为放开二胎“至少已晚了7年”的观点由来。
  2004年同年,国家人口战略研究课题组成立,展开了为期两年有余的调研论证,并于2007年发布了前文所述《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建议,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生育政策。现行生育政策是几经调整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政策,有利于将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 从一胎化到多元化生育政策
  “一胎政策”目前仍常被国内外概括通称为我国当前现行生育政策。事实上,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根据各地情况,生育政策出现了多元化的状态。
  根据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司司长张二力等人对各地报刊公布的2000年以前的计划生育条例统计,《法治周末》记者查阅得知,除西藏藏族农牧民未有生育数量限制外,我国的计生规定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
  其一,城镇地区和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四川6省市农民基本实行汉族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其二,除上述6省、市外,对农村居民有5省、区规定可育二孩;19个省、区规定第一孩子为女孩时,间隔几年可再生育一孩。
  其三,26个省、市、区规定夫妇同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二孩(即双独二胎);其中5省还规定农民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的间隔几年可生育二孩(即农村的单独二胎)。
  其四,各地对少数民族、再婚等各种情况具体规定,可生育二孩或更多。
  张二力等人认为,整体上看,我国生育政策规定平均每个妇女生育孩子数大于1。
  1980年9月,***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正式吹响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号角。
  据1978年以来即担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的梁中堂介绍,这一政策与农民的生育行为产生极大的冲突,当时全国各地基层干部的粗暴作风与违法乱纪现象十分普遍。
  1982年***中央、国务院第12号文件下发规定: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经过审批可有计划安排。
  1988年“两会”期间,有人认为现行生育政策造成生育率回升,要求回到“一胎化”。当年3月31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并通过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汇报提纲》。
  会议强调,1984年、1986年中央两次明确提出,农民应有长期、稳定、得到多数农民支持的计划生育政策,除过去规定的特殊情况外,要求生第二胎的独生女户,间隔几年后可允许生第二胎。
  中央认为,实行这一政策,绝不是从重男轻女的观点出发,而是实事求是地考虑到,目前我国农村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一个农户只有一个女孩子,在生产和生活上确有困难。
  200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通过,现行生育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梁中堂认为现行生育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放开‘女儿户’后,农村大约有一半农民生育第二个孩子可以不再受处罚了。”
  相比城镇,对于农村数年来仍普遍超生现象,王名则认为:“好管的地区就管得紧,不好管的地区反倒管得松。”
  近年来随着“双独二胎”在大部分省、市、区实行,有关“单独二胎”的呼声在学界民间日涨。
  2010年1月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彭彧华透露,夫妻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单独”情况,有望被纳入准许生育二胎的范围内。
  但第二日,北京市人口计生委旋即矢口否认。
  2010年3月,《财经》杂志报道称,该杂志记者从数个不同渠道得到的信息显示,一个拟从2011年开始,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五省首批先行,总计分三批,逐步在全国开放“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育二胎”的修改意见,正在完善中。
  后江苏省计生委就此消息对媒体表态,目前没有接到任何相关的通知,也没有看到国家公布的试点省份名单,对试点问题并不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的《公开信》指出: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2011年,正是30年后的时间节点。 调或不调,都是问题
  王名主张应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拯救人口。我反对单单是‘双独’或‘单独’放开,就是因为这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微乎其乎。”王名表示。
  王名认为:“拯救民族,一个重要的做法是让能生育的人适当生育。现阶段的育龄妇女,主要是1980年代出生,如果尽快放开,1975年至1979年生妇女还能赶上生二胎。”
  王名计算着介绍道,年净增人口数量1970年代生人为1000余万,1980年代生人为800余万。将以上数字除以2,基本得出女性人数。按照正常计算,20%女性选择不生育或不能生育,予以扣除,剩下80%妇女人数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妇女,而农村实际大多生育二胎,放开二胎实际影响的只是城镇人群,大概每年只有200万人。
后都老了,放开二胎已经来不及了。
和梁中堂观点一致,民间人口问题专家何亚福同为完全自主生育观点的倡导者。
  何亚福认为,
后妇女对于中国人口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很多
后妇女仍然愿意生二胎,而
后妇女的生育意愿普遍低于
后妇女不能生二胎,那么,当
后妇女彻底失去生育能力之后,中国人口将难逃雪崩之结局。
何亚福称,
每推迟一年,至少有几百万育龄妇女过了生育期。
  一般而言,人口的生育行为受到生育意愿影响。“近年来多次调查表明,40%以上的城市育龄妇女只希望要一个孩子,70%至80%的农村育龄妇女希望生两个孩子。”顾宝昌认为,在中国所谓“多子多福”已不再是占主导地位的生育意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则坚决反对放开二胎。“20年内如果放开二胎,就是政府的极端不负责任。”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为了大局,动不得。”
  “放开二胎,至少需等到目前生育主力70后、80后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王太元表示。
  尽管“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在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但王太元认为,目前中国农业人口仍居多数。
  “凡是一个以劳动力为主的社会,人口必然倾向于多生。”王太元表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介绍,目前户籍上农业人口还有70%,实际上在农村的人口有50%,而一个现代化国家最多留20%的农业人口。
  “目前最关键的是人口素质倒挂问题。”学者马光远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马光远认为,对于城市人口最起码二胎应该放开,使得整体素质可以往前走。“这并不是对农村的歧视。城里的孩子生的多,整体素质确实会提高。而农村事实上都已生了二胎。”
  但王太元表示,不管事实生育数,在调整生育政策的制度层面上,绝不能对城乡有所区别。
  中国的“二胎试点”工作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即已开展。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的农村地区,从20世纪80年***始实行“二胎方案”,即晚婚晚育加间隔,一对夫妇允许生育两个孩子。
  据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改革论坛网络专家易富贤介绍,2000年翼城生育率为1.5,酒泉为1.4,恩施2005年生育率为1.47,承德目前生育率为1.6,均低于官方认定的1.8全国生育水平。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学者对以上四地展开的调研结果亦显示,试点区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都要优于非试点区。
  近几年湖北省长阳、五峰两县地处老、少、边、穷山区,亦在全县普遍允许生育二孩。据易富贤介绍,2007年这两县生育率分别只有0.88、0.90。
  王太元对以上当地数据准确性表示怀疑,同时强调心理博弈作用对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
  除生育意愿外,人口生育行为同时也会受到一个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王太元认为,现行生育政策下并未放开二胎,农村已普遍生育二胎;一旦放开,这个口子将越扯越大。
  也有人对二胎试点的“自然真实”效果提出质疑,认为由于二胎试点县受中央关注,当地官员对于“禁生第三胎”的计生工作亦会较其他县更为重视、执行力度也会加大。
  尽管有李建新等学者以二胎试点的成功案例反对“允许生二个就会生3个”的观点,但支持全面放开二胎的顾宝昌也承认,有人以某地区原来生育政策较“宽松”而生育水平也较高,后来政策收紧,生育水平也下降,支持了生育政策与生育行为的正相关关系。
  “我认为目前可以先放开‘单独二胎’。”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研究员的观点则相对谨慎,“先看看逐步放开的效果,完全放开的结果不好预估。”
  而对于中国生育水平的现状与预估,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及时考虑当前生育水平是否过低的问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其他国家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人口规模大,各地差异悬殊,农村人口比重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仍然存在着生育水平上升的可能性。
  “其实,现在放开‘单独二胎’,基本上也就是针对城镇妇女放开了二胎。”张车伟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对于热议中的放开二胎与人口红利,受访专家均认为已没有关系。“任何一个国家,人口红利期都只有一次。”张车伟表示。
  至于放开二胎与中国养老问题,马光远认为中国十几亿人的养老体系短期内不能建立,养儿防老的观念仍会存在。王太元则认为,养老体系不能建立,非永远不能也。随着社会发展,个体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养活本人只需占据其生产力很小成分。
  张车伟认为,放开二胎长期来说,对中国的老龄化当然有影响;但短期来看,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人口增长率的降低,归根结底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越发达、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同时不孕率越高,生育率会因此越低。”张车伟说,“印度也曾想限制人口,未获成功。但最近几年其人口增长率也开始下降。”
( Wed, 16 Mar 2011 10:35:58 +0800 )
Description:
相传,在深深的大西洋的洋底,有一个沉没的国家,据说那就是大西国。 最早记载大西国的事情的人是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克里齐》里,柏拉图
说,大西国原来是全世界的文明中心。这个国家比利比亚和小亚细亚加在一起还要大,它的
势力一直延伸到埃及和第勒尼安海。 后来,大西国对埃及、希腊和地中海沿岸所有其他民族都发动过战争。一次大西国对雅
典发动了战争,雅典人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将大西国的军队击退。不久,一场大地震使大西
国沉没于波涛之中。 大西国的创始人是波塞冬。波塞冬娶了当时一位美丽的姑娘克莱托为妻。她为波塞冬生
了10个儿子。波塞冬把大西国分成10个部分交给他的10个儿子分别掌管。他们就是大
西国最初的10名摄政王。波塞冬的长子阿特拉斯是大西国王位的继承者。最初的10名摄
政王曾相约,彼此决不互动干戈,一方有难,各方支援。 大西国的海岸绵长、高山秀丽、平原辽阔。大西国天然资源丰富,农作物一年可收获两
次。人民大多依靠种地、开采金银等贵金属和驯养野兽为生。在城市和野外,到处是鲜花,
大西国的许多人便靠提炼香水生活。 在大西国的城市中,人口稠密,热闹非常。城中遍布花园,到处是用红、白、黑三种颜
色大理石盖起来的寺庙、圆形剧场、斗兽场、公共浴池等高大的建筑物。码头上,船来船
往,许多国家的商人都同大西国进行贸易。 随着大西国越来越强盛,大西国的国王也变得野心勃勃。在贪得无厌的野心驱使下,他
们决心要发动更大的战争,征服全世界。然而一场强烈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洪水,使整个大
西国在一天一夜之间便无影无踪了。 大西国沉没的时间,根据柏拉图在另外一本书中所记载的说法推算,大约是11150
年前。 柏拉图曾多次说,大西国的情况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决非是他自己的虚构。据说柏
拉图为此还亲自去埃及请教当时有声望的僧侣。 柏拉图的教师苏格拉底在谈到大西国时也曾说过:“好就好在它是事实,这要比虚构的
故事强得多。” 如果柏拉图所说的确有其事,那么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文明。 但这个大西国它在哪里呢?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海域,以及在巴哈马群岛、佛罗里
达半岛等附近海底,都接连发现过轰动全世界的奇迹。 1968年的某一天,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附近的大西洋洋面上一片平静,海水像透
亮的玻璃,一望到底。几名潜水员坐小船返回比米尼岛途中,有人突然惊叫了起来:“海底
有条大路!”几个潜水员不约而同地向下看去,果然是一条用巨石铺设的大路躺在海底。这
是一条用长方形和多边形的平面石头砌成的大道,石头的大小和厚度不一,但排列整齐,轮
廓鲜明。这是不是大西国的驿道呢? 70年代初,一群科学研究人员来到了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他们从800米深的
海底里取出了岩心,经过科学鉴定,这个地方在12000年前,确实是一片陆地。用现代
科学技术推导出来的结论,竟然同柏拉图的描述如此惊人的一致!这里是不是大西国沉没的
地方呢? 1974年,前苏联的一只海洋考察船在大西洋下拍摄了8张照片——共同构成了一座
宏大的古代人工建筑!这是不是大西洲人建造的呢? 1979年,美国和法国的一些科学家使用十分先进的仪器,在百慕大“魔鬼三角”海
底发现了金字塔!塔底边长约300米,高约200米,塔尖离洋面仅100米,比埃及的
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两个巨大的洞穴,海水以惊人的速度从洞底流过。 这大金字塔是不是大西洲人修筑的呢?大西国军队曾征服过埃及,是不是大西国人将金
字塔文明带到了埃及?美洲也有金字塔,是来源于埃及,还是来源于大西国? 1985年,两位挪威水手在“魔鬼三角”海区之下发现了一座古城。在他俩拍摄的照
片上,有平原、纵横的大路和街道、圆顶房屋、角斗场、寺院、河床……。他俩说:“绝对
不要怀疑,我们发现的是大西洲!和柏拉图描绘的一模一样!”这是真的吗? 遗撼的是,百慕大的“海底金字塔”是用仪器在海面上探测到的,迄今还没有一位科学
家能确证它究竟是不是一座真正的人工建筑物,因为它也可能就是一座角锥状的水下山峰。 苏联人拍下来的海底古建筑遗址照片,目前也没有人可以证实它就是大西国的遗址。 比米尼岛大西洋底下的石路,据说后来有科学家曾经潜入洋底,在“石路”上采回标本
进行过化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石路”距今还不到10000年。如果这条路是大西
国人修造的话,它至少不应该少于10000年。至于那两个挪威水手的照片,至今也无法
验证。 唯一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在大西洋底确实有一块沉下的陆地。 所以,如果大西洋上确实存在过大西国,大西国确实像传说那样,沉没在大西洋底,那
么,在大西洋底就一定能找到大西国的遗迹。 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考古学家宣布说,他已经在大西洋底发现了大西国的遗
物。所以直到今天,大西国依然是一个千古疑谜。
( Wed, 16 Mar 2011 06:48:14 +0800 )
Description:
1、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汗,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启发: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2、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子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妹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妹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3、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因为它怕痛。
4、神速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让我没有了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5、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子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 Tue, 15 Mar 2011 16:13:56 +0800 )
Description:
写作文的几种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怎样写好作文的方法。
一、为作文取个好题目
在写作文时,往往是老师出题目,怎样为文章取一个恰当的、新颖的题目呢?
第一,具体。 如《我盼春天的荠菜》《十里长街送总理》等,文章的题目十分具体,让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选取的题目必须能反映作文内容。
第二,贴切。 所谓贴切的题目,就是题目和文章的内容相呼应。例如《草船借箭》和《飞夺泸定桥》这两篇课文,题目就十分贴切。课文题目与课文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内容互相照应,把它们鲜明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题目要注意贴切,用词也要注意生动,以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
第三,简洁。 一般作文题目的字数不能太多,要简洁,要用最少的文字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地表现出来。例如,有一位同学的作文取了一个《我的飞机起飞了》的题目,写了自己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将模型飞机送上了天,取这个题目就比较简洁,同时告诉读者作文的结果。
有时学生的作文内容比较丰富,难以用一个题目概括地表达全文内容,这时除了一个主要的题目外,还可以加上一个副题目。例如,学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一篇读后感时,给文章取过这样一个题目:《天堂与地狱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有感》。这个题目,把文章所记叙的主要内容简洁、具体地表达了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文章所记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第四,新颖。 文章的内容要有新意,题目也要新颖。如有同学看了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写下了一篇体会作文《新的跨越》,这题目能吸引读者,使人看后会产生急于想读一读文章的强烈兴趣。
总之,文章题目的设计好与不好,效果大不一样。为文章取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二、作文开头的几种方法
开头的方法千变万化,常用的开头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落笔就直接点题。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2.用设问吸引读者。如《我班二三事》的开头:“一个闻名全校的乱班,真的变成了文明班?是的……”
3.描写景物。如《少年闰土》的开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用描写景物开头,必须使所描写的景物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较密切的关系。《少年闰土》一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介绍少年闰土夜间在海边的沙地瓜田看西瓜,这与后面写闰土向“我”介绍在月光下用胡叉刺猹也有关。
4.介绍环境。如《大雪山》一文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开头介绍大雪山的环境,目的是为下文记叙红军“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埋下伏笔,以突出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5.介绍情况,交代背景。如《火烧赤壁》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6.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如《捉鱼》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个开头,只用一句话就把很多内容交代清楚了,很简练。
7.概括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春花朵朵》的开头:“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这种开头如同全文的“总起”,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有条理的“分述”。
开头的方法很多,用哪一种方法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Tue, 15 Mar 2011 16:13:09 +0800 )
Description:
值得每个人去读{哲理图文}
( Tue, 15 Mar 2011 16:11:30 +0800 )
Description: 、
命题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写作导引及示例 【文题亮相】
中国有句俗话:“这山望着那山高。”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句话及其包含的人生态度,颇多诽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俗语是用来借喻某些人的好高鹜远见异思迁,不知满足的心态。在学习和生活中用于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待遇不满意,总认为还有别的工作、环境、待遇比自己目前的更好。这是取了该俗语的原意,其含有贬责、嘲讽地意味,但在这竞争纷扰的当今社会中,多数人已把它当作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原动力,满足现状似乎已不合人们的愿望,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只有在不断的追求改变中,才能提升自己并成就自己的事业。写作时我们可正反立意:
1、 从该俗语的本意入手,写在学习和工作中:一些人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缺乏耐心,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移情别恋;有些人对已有的机遇不知道珍惜,总是挑三拣四,牢骚满腹,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很多人沉浸在理想的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遇到困难就想跳槽!这样的人一件事没做好,又想第二件事,一次次的错过,与成功失之交臂。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于面对现实,以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导不重视、怀才不遇和别人不理解为借口,冠冕堂皇的回避、退缩。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把握机遇,面对我们不多的时间和生命,学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不能让浮躁成为我们事业的羁绊。
2、从该俗语的新解入手,写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多数人不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们往往站在“这山”而望“那山”,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种种规划,制定了远大而宏伟的目标。该俗语已被认为是不懈追求、不断开拓的原动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就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当我们取得了成绩的时候,就好像登上了一座山峰,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但我们不能就此停滞去“一览众山之小”,而应朝着更高的山峰前进。在“这山”与“那山”的比较中,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以获取更大的成就;我们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