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高分啊!! sd敢达出现warningrun...

Jerry YUE,中英会议口译译员(同声传译/交替传译),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与传译专业硕士(传译方向),英语文学学士,国际翻译家联盟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现为某重点高校翻译系口译课程讲师,并从事自由职业口译【ACE中英传译工作室】163.fm/V5oNWeP ACE中英传译工作室 @ 武汉
( Sun, 7 Aug 2011 19:38:05 +0800 )
Description: 此书评由本人撰写,刊发于2011年8月6日《辽宁日报》第T11版“阅读时间”。由于交稿仓促,一些语言未来及润色,一些感想也未来及全部写出,以后有机会再作补充吧。
另一半的事情
岳军 小布什最初给我的印象一点儿也不伟大光辉。 2003年时,学校有位年纪很大的美国女外教,有一次聊天,她突然提到刚开始不久的伊拉克战争,于是本来非常平静的瘦弱老太太顿时情绪异常激动。她当时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极其深刻:“小布什就是个愚蠢的牛仔。 ”从那之后许多年,每当与朋友谈起小布什,我总是乐于引用这句话,来展示美国人对于小布什的看法。这位外教年轻时是个护士,曾在国际红十字会救援队工作,18岁开始便在全世界众多战争、饥荒及贫穷地区做过救护人员及教会义工。她对于战争有如此反应,完全可以理解。 再后来,有许多关于小布什的花边新闻都不断加深着我对于那句话的印象。比如有一次小布什在演讲中竟然犯了个相当低级的英文语法错误,不小心说出“孩子们们”(Childre )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双复数”词汇。多年前,我在某知名教育机构教书的时候,也很乐于在课堂上搬出这个例子。小布什在担任美国总统的日子里,从未停止过“闹笑话”的脚步,他在APEC会议上讲话,说谢谢各位参加OPEC会议;他把在澳大利亚驻军说成在奥地利驻军;他在白宫发表电视演讲时忘了词,对着摄像机边嘟嘴边挤眉边无奈傻笑。总而言之,直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喜欢用“语法烂”、“没文化”、“智商低”、“不靠谱”来形容这位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 2004年,那位美国外教的工作合同到期,准备返回美国,我去帮她搬家。到她家时,她正在填一张类似于答题卡的东西,我问她那是什么,她告诉我,那是美国大选用的海外缺席选票。即使不在美国,只要事先进行登记,就可以在美国境外参加投票。填完的选票邮寄回投票人在美国常住的州即可。我问她:“你一定不支持小布什,我猜你会投给克里吧? ”她依然很平静地摇摇头说道,“我投小布什。”“可是,小布什就是个愚蠢的牛仔呀? ”她听到后,微笑着,依然很平静,她说一年来她对伊拉克战争有了新的看法,接着开始给我耐心解释起暴政与战争。她觉得战争固然残忍,但暴政比战争更残忍无数倍。 谁说老年人固执呢?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太太让我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小布什。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少少放下一些成见,试着从另一个从未有过的视角来看待一个人、一个事物的话,我们或许会获得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这也让我想起了杨德昌多年前拍过的一部电影,叫做《一一》。片中有个角色是个小朋友,叫做简洋洋,他喜欢拿着爸爸给他的相机,拍摄别人的后脑勺,他觉得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的脑后勺,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与其他人不同。他在影片中有句这样的台词:“爸爸,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啊,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 ” 小布什的亲笔自传《抉择时刻》给我们展示的正是 “另外一半的事情”。他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做过无数的大小决策,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够从媒体知道的,永远只是决策的结果,这只是“一半的事情”,而这些决策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呢?这是“另一半的事情”。政治或许是复杂的、无情的甚至肮脏的,但其中的主体毕竟还是人,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情添加“脚注”。 在《抉择时刻》中,小布什为其执政期间做出的许多重大决策添加了生动详尽、朴实真诚的“脚注”。这本自传的内容涉及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卡特里娜飓风、华尔街金融风暴、关塔那摩虐俘事件、朝鲜核危机、中美撞机事件等等许多重大事件。他在书中还承认了不少错误,也为一些指责做出辩解。与克林顿和奥巴马相比,他的文字似乎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单纯。 读完此书,小布什给我的印象依然算不上“伟大光辉”。但至少,我对于那八年间世界风云变化的认知,不再是“一半的事情”了。我也学着不要轻易给一个人、一件事贴上一成不变的标签。
小布什卸任后 “退而不休”,出版回忆录《抉择时刻》自述反恐十年
作者:乔治·沃克·布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原文地址: ( Thu, 4 Aug 2011 17:09:34 +0800 )
Description: 这篇报道刊登于2011年7月26日《北京日报》文娱版,这位记者毕竟不是翻译行业的业内人士,所以对翻译行业某些情况的理解、表述和介绍难免不够全面。虽然本人接受了记者的简单采访,但还是有一些内容需要在此补充。报道原文见下图: (点击以下图片可查看大图) 补充以下几点: 首先,网络招募译者可
不只是翻译行业
的创新和变革,这其实是十多来
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
的变革。以前是报纸、杂志招聘,现在是网络招聘,
各行各业其实都是如此
,不是翻译行业的独家特色。在翻译行业,以往可能是编辑通过信件、***来寻找译者,通过熟人介绍寻找译者,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译者。这一点,在任何行业都是类似的。所以,“网上译者”的说法不够妥当,译者不是虚拟的,还是由“真人”在线下进行实际翻译,只不过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而已,同样由传统的信件、***沟通,变为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 其次,既然第一点已经说明了--即网络寻找译者不是翻译行业所特有,那么通过互联网选拔出的译者可就不只是“翻译爱好者”这么简单了。以此书为例,
六位译者均为专业出身
,其中有毕业于美国知名高翻学院的海龟,有欧盟口译司项目的顶尖毕业生、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会议口译译员、有重点高校翻译系教师等等。网络寻才其实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而已,通过网络找到的人才不一定就是“业余爱好者”。在今天,除了特别机密、小众的工作外,大部分雇主在寻找人才时都免不了和网络挂上钩。其实,一本
译著的成功与否主要看译文的质量
,而不是译者的身份,历史上众多翻译大师并不都是翻译专业出身,也不都是所谓学院派。 另外,中国大陆笔译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无疑是薪水太低。与国际市场甚至香港市场相比,中国大陆笔译市场中,译员获取的工资实在少的可怜,完全不符合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付出的汗水。我曾经的一篇博文
(点击链接可查看详情)中介绍过香港笔译市场的价格。香港的译员薪资水平算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也算是比较符合译员所付出的努力。 再者,报道中提到
“20天”
完成翻译任务,这个说法略显片面。
20天只是初译的时间,后
期还有长达数月近半年的修改、统稿、编辑、审核之后才出版面世
。我是在今年一月份参加此书的翻译,直到今年八月,此书才得以出版。所以,表面上看是“20天”,其实后面还有许许多多个异常忙碌的20天。除了六位译者的初译之外,还有多位审稿、编辑、校对和审核人员的辛劳。初译之后的漫长努力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报纸原页PDF: ( Sat, 9 Jul 2011 10:50:29 +0800 )
Description:
借助武广高铁带来的旅游效应,香港海洋公园行政高层8日来到湖北武汉招揽游客,并推出系列优惠措施。
据香港海洋公园行政总裁苗乐文介绍,已有30多年历史世界级的香港海洋公园,近年来入场人数屡创佳绩,接待游客数量累计超过了1亿人次。在刚刚完成的财政年度吸引游客近600万人次,创下开园34年来的游客数量新高,其中近6成来自中国内地。
当前,随着武广高铁开通,武汉与香港之间的交通往来更加便利,不少游客选择搭乘武广高铁到达广州,然后转乘广深铁路线到达香港,使得香港海洋公园的武汉及华中地区游客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成为其重要客源地之一,华中地区也成为其重点发展市场。
苗乐文说,随着香港海洋公园总投资达55.5亿港元的全新发展计划逐步完成,公园景点将由目前的35个增至70多个,也将由过去的水族馆设施为主体向教育游乐公园方向转变,他们对大陆市场更有信心。
当天,香港海洋公园团队除向华中地区游客展示其新近落成的热带雨林天地、梦幻水都、海洋列车等新旅游设施外,还针对华中地区游客推出门票、园内消费等专属优惠措施。(完)
以上为 中新网武汉7月8日电 (记者 徐金波) 原文地址 会议开始前...standby... 同传完成... 与香港海洋公园营业及市务执行总监贝宝华先生 与海洋公园行政总裁Tom(苗乐文)先生,这是现实版Tom&am Jerry。 与香港海洋公园三位领导。右一是我的搭档,也是PolyU的校友...
附上为这次任务制作的GLOSSARY: ( Fri, 1 Jul 2011 15:52:33 +0800 )
Description: 昨天,自主研发一年的百度翻译(fanyi.baidu.com)悄然上线。此前,互联网机器翻译服务者主要包括
谷歌翻译、雅虎翻译、必应(微软)翻译和有道(163)翻译
。百度的加入,无疑又为......人类增添了许多笑料。好吧,我们来大致比较一下,这5个机器翻译引擎的表现。 用于比较的素材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1年国际寡妇日致辞
(中英文)。此材料原文为英文,后由联合国专业译员翻译成中文,内容如下:(来源:联合国网站) This first International Widows’ Day is an occasion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many “firsts” that women must face when their hu ands die. In addition to coping with grief, they may find themselve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marriage without any social safety net. Far too often, widows lack acce to inheritance, land tenure, employment and even the mea to survive.
今年是第一次开展国际寡妇日活动,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呼吁人们关注妇女在丈夫死亡后必须“第一次”面对的许多问题。妇女不仅陷入悲痛,而且还可能在结婚后第一次发现她们没有任何社会安全网。寡妇往往不能继承财产,没有土地保有权,不能就业,甚至没有生存的手段。 In places where a widow’s status is linked to her hu and, she may find herself suddenly shu ed and isolated. Marriage – whether she desires it or not – may be the only way for a widow to regain her footing in society. 在寡妇的地位与丈夫紧密相联的地方,寡妇可能发现人们突然躲避她,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无论寡妇是否愿意,结婚可能是她在社会重新立脚的唯一途径。 Of the a roximately 245 million widows in our world, more than 115 live in extreme poverty. In countries embroiled in conflicts, women are often widowed young and must bear the heavy burden of caring for their children amid fighting and di lacement with no help or su ort.  全世界约有2.45亿寡妇,其中超过1.15亿人生活极端贫困。在冲突不断的国家,妇女往往年轻就守寡,不得不在战火中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肩负起照顾子女的重担,她们得不到任何帮助或支持。 Some of these widows are teenagers – or even younger. The death of their hu ands can leave a terrible legacy these widows must endure throughout their remaining years. 一些寡妇仍然是少女,有的甚至更年轻。丈夫死亡后,给寡妇们留下的可能是终身噩梦。 All widows should be protected by the rights e hrined in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 t Women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其他国际人权条约庄严载有各项权利,应可保护所有寡妇。 But in reality, interpretatio of customary code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mourning and burial rites, often deny widows virtually all of their universally recognized rights.  但在现实中,对习惯法规的各种解读以及传统的丧葬礼仪往往剥夺了寡妇几乎所有的普遍公认权利。 De ite the many difficulties widows face, many make valuable contributio to their countries and communities. Some take on leadership roles at the highest levels. Others work in their families, taking in orpha , serving as caregivers and reaching acro lines of conflict to mend tears in the social fabric.        虽然寡妇面临许多困难,但许多人依然对国家和社区作出了宝贵贡献。一些人在最高级别发挥领导作用。其他人则在家里工作,收养孤儿,照顾他人,跨越冲突线,修补社会组织出现的裂痕。 We must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widows, and we must e ure that they enjoy the rights and social protectio they deserve.  我们必须承认寡妇的重要贡献,我们必须确保她们享有她们应得的权利和社会保障。 Death is inevitable, but we can reduce the suffering that widows endure by raising their status and helping them in their hour of need. This will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the full and equal participation of all women in society. And that will bring us closer to ending poverty and promoting peace around the world.
Ban Ki-moon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提高寡妇的地位,在她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帮助她们,减轻她们的痛苦。这将有助于促进所有妇女充分和平等地参与社会。而这又将使我们进一步接近消除贫穷和促进世界和平的目标。
潘基文 我们来看看各大翻译引擎的英译中表现:
【第一段】
英文原文:
This first International Widows’ Day is an occasion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many “firsts” that women must face when their hu ands die. In addition to coping with grief, they may find themselve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marriage without any social safety net. Far too often, widows lack acce to inheritance, land tenure, employment and even the mea to survive.
人类译文:
今年是第一次开展国际寡妇日活动,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呼吁人们关注妇女在丈夫死亡后必须“第一次”面对的许多问题。妇女不仅陷入悲痛,而且还可能在结婚后第一次发现她们没有任何社会安全网。寡妇往往不能继承财产,没有土地保有权,不能就业,甚至没有生存的手段。
机器译文: 谷歌
雅虎 必应
有道 百度 这第一个“国际寡妇日之际,呼吁人们关注的许多”第一“,妇女必须面对死亡时,她们的丈夫。除了与悲伤应对,他们可能会找到结婚以来第一次没有任何自己的社会安全网。
过于频繁
,寡妇得不到继承,土地使用权,就业乃至生存的手段。
这第一
国际Widows’天
是引起对妇女必须面对的
许多“firsts”的
注意的场合他们的丈夫什么时候死。 除应付充满哀情之外,他们也许第一次发现自己从婚姻,不用任何社会安全网。 太经常,寡妇缺乏对继承、土地所有制、就业和甚而手段的通入生存。
这第一次国际寡妇天是提请注意到很多的妇女必须面对她们的
丈夫死后"一级品"
。除了应付悲伤,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社会安全网的婚姻以来的第一次。太多的时候,寡妇缺乏获得继承、 土地使用权、 就业和甚至生存的手段 这第一个国际寡妇'天就是一个机会唤起注意很多的“第一”的时候,女人必须面对自己的丈夫死。除了应付,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悲痛以来的
第一次婚姻
,没有任何的社会安全网。太经常,寡妇缺乏的产业,土地所有制,就业,甚至意味着生存。 这第一个国际寡妇的一天是一个机会,提请注意的许多“第一”,
妇女必须面对在她们的丈夫死了。除了应付悲伤,他们会发现自己以来的第一次婚姻中没有任何的社会安全网。
太常,
寡妇缺乏获得继承权,土地使用权、就业乃至生存手段。 【最后一段】
英文原文:
Death is inevitable, but we can reduce the suffering that widows endure by raising their status and helping them in their hour of need. This will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the full and equal participation of all women in society. And that will bring us closer to ending poverty and promoting peace around the world.
Ban Ki-moon
人类译文: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提高寡妇的地位,在她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帮助她们,减轻她们的痛苦。这将有助于促进所有妇女充分和平等地参与社会。而这又将使我们进一步接近消除贫穷和促进世界和平的目标。
潘基文
机器译文: 谷歌 雅虎 必应
有道 百度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地位降低,并帮助他们在需要的时刻他们的寡妇忍受的痛苦。这将有助于促进全社会妇女充分和平等的参与。而这将会使我们更接近结束贫困和促进全世界的和平。
潘基文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减少寡妇通过提高他们的状态和帮助他们忍受在他们的小时需要的痛苦。 这将造成促进所有妇女的充分和相等的参与社会的。 并且那将带来我们离结尾贫穷较近和促进和平环球。
潘基文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减少寡妇忍受的提高他们的地位,以及协助他们需要他们的时候的痛苦。这将有助于促进所有妇女充分和平等地参与社会。,会使我们更加接近结束贫穷和促进世界和平。
潘基文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把这个痛苦,提高他们的寡妇忍受现状和帮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这将有助于促进完整、平等充分参与所有的妇女在社会。并且那将让我们更接近结束贫穷和促进和平遍布世界各地。
潘基文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把这个痛苦,提高他们的寡妇忍受现状和帮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这将有助于促进完整、平等充分参与所有的妇女在社会。并且那将让我们更接近结束贫穷和促进和平遍布世界各地。
潘基文 在这些都非常不靠谱的译文中,你觉得哪家的机器翻译译文稍微靠谱一些呢?
( Tue, 14 Jun 2011 12:21:52 +0800 )
Description: 【背景】中评社香港6月13日电/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办公室今天(13日)表示,菲律宾总统府要把“南中国海”改名为“西菲律宾海(West Phili ine Sea)”。外电认为,菲律宾政府的这项举动,将使得马尼拉和北京之间已经紧张的关系继续升高。 (说明:为保证调查准确度,请资深口译译员、口译译员或口译专业学生参与。非口译专业人士请使用评论栏发表观点。谢谢合作。)
【调查】如果英文讲者在讲话中用了"West Phili ine Sea"这个表达,
( Mon, 6 Jun 2011 17:47:06 +0800 )
Description: 这是一份很不错的参考资料,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以后如若再发现雷人的“公示语”翻译,就可以参考这份《规范》进行修正。这份《规范》提供的词条及翻译非常详尽,包括各个公共服务行业,有近万词条,几乎无所不包。虽然有个别的翻译仍值得商榷,但总体上来说,是个很全面的总结。《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全文如下: ( Fri, 3 Jun 2011 22:41:08 +0800 )
Description: 这套明信片是去年在台北诚品书店(敦南店)买的,前些天整理东西时被我翻了出来,嚯嚯,猫咪们依然那么可爱。这些明信片本来是要寄给朋友的,不过后来没舍得,嘿嘿,于是就带回来了,放上来一起分享。 当然也要说明一下,这套明信片的摄影者是台湾的吴毅平,他曾经出版过摄影集《優雅的瞬間:臺灣流浪貓紀實 》。他的个人主页里写着: 待過幾家媒體,
出過幾本書,
得過一些獎,
辦了幾個展覽,
目前拿相機打零工維生 我不太了解这位摄影师,但感觉他是很用心的人,竟能拍出那么多猫猫温馨的瞬间。他的空间地址是 里面的第一栏Gallery里面有更多可爱的猫猫哦!
( Wed, 1 Jun 2011 21:29:24 +0800 )
Description: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1945年12月17日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是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翻译家、作家、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汉学家。 ( Sun, 29 May 2011 15:03:56 +0800 )
Description: 那天下午,我坐在海岸边的一块巨大岩石上,向东凝望着太平洋的波涛,不知不觉,半天的时间竟然悄悄溜走。去年夏天的台湾环岛之行中,有许多令我难忘和感动的瞬间。但最惬意的,当属那天下午,一个人在台东小野柳海滩,慢慢的雕刻着时光。每每想起,总是万分怀念... 汗...这发型......被海风吹的,简直...... ( Wed, 11 May 2011 14:38:23 +0800 )
Description:
前两天带了一个学生去参加这个比赛,这孩子叫陈骁,比赛中表现的还算不错,拿到了一等奖。他是翻译系大二学生,刚开始学习口译课程,未来潜力巨大啊。继续加油吧! 以下是荆楚网的相关报道(
) 图为:口译大赛现场   荆楚网消息(见习记者彭烨炜 通讯员梁祥云、李勉)5月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中赛区湖北省选拔赛在武汉纺织大学精彩上演。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8所高校20名学子同台竞技。
  此次口译大赛分为新闻口译、对话口译、演讲口译三个环节。在第一轮的新闻口译的比赛中,参赛选手需现场口译一段英文及一段中文新闻材料,在此“时间限制严格”的环节中,选手们思维敏捷,应对自如,表现良好,不断赢得观众及评委的阵阵掌声。
  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武汉大学李尼、湖北大学陈钊最终夺得大赛特别奖。武汉纺织大学严美婷、湖北经济学院赵真真、
华中科技大学陈骁荣获一等奖
,华中农业大学张雨晨、中国地质大学张馨予、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陈化、武汉工程大学王灿获得二等奖,长江大学黎智敏、江汉大学陈晶、华中师范大学叶舻庭、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李紫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娟获得三等奖。
  湖北赛区入围选手还将与华中地区其他省份口译精英进行PK,获胜者将最终赴厦门参加决赛。
  此次湖北赛区由武汉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美洲与大洋州事务处处长翁云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谢群教授等7名专家担任评委。美国驻武汉领事馆总领事苏黛娜女士、湖北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美大处处长熊华等嘉宾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是由厦门大学发起并组织。该大赛打破了以往国内英语赛事以演讲、辩论为主的格局,以口译的形式综合考察英、汉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临场应变技能,双语转换能力等。在全球化迅猛发展,中外交流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口译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及影响日益凸显。口译大赛对于培养口译人才,适应国际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 Mon, 25 Apr 2011 21:17:03 +0800 )
Description: 这些是刚刚从手机里翻出的一组可爱照片。去年某天在香港中央图书馆躲雨,随手打看一本猫猫的黑白写真集,翻拍了几张“靓影”。由于时日已久,记不清作者是谁了,不过还是要在此向拍摄者致谢,把这么销魂的身影记录下了。我现在住的小区里也有很多可爱的猫猫,哪天我也拍几张。吼吼... ...
( Mon, 18 Apr 2011 13:07:25 +0800 )
Description: 很久没听无线电收音机了,前些天打开那台久违的SANGEAN试着搜一下短波信号,发现效果都不理想。毕竟是互联网时代了,听短波无线电收音机总有种把玩古董的感觉。早听说现在有wifi互联网收音机,但都因为体积太大不方便携带,所以从来也没心动过。但偶然看到Fulljoin的这台PPS-FM,我又找到当年看到短波无线电收音机时的兴奋。这台wifi收音机是世界第一台便携式wifi收音机,我本以为它是德国、美国或是台湾地区的产品,仔细了解一番才发现这部收音机是标准国货,由中国深圳一家年轻的电子产品公司制造,并曾获得2010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 昨天一拿到手便迫不及待的疯狂试听,那些多年前听过的国际广播电台,几乎所有都可以在这台小巧的wifi收音机上找到。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音质和效果的提升可是“跨时代”的。许多年前,还在安徽老家的时候,为了保证短波收音机的接收效果,我自己曾经爬到屋顶,拉上长长的天线,接到室内收音机的外接天线接头上。即便如此,收听短波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抗干扰能力。短波通过地球电离层反射传播,民用无线电通讯 、太阳黑子、天气变化甚至飞机航行,都会对短波产生干扰。所以听短波就是在一堆杂音背景中,汲取自己想要的讯息。 这台wifi收音机可以收到全球近两万个电台直播节目,信号源都是网络数字信号,所以不存在任何信号干扰和音质问题。虽然电脑、智能手机甚至PSP都能够通过软件,实现网络收音机的功能,但毕竟这台机器的魅力之一就是“单纯”,这台收音机从功能到设计都充满简约的美感。说白了,除了听广播没有其他功能,拿着它,你不会因任何其他花哨的功能而分心。在电脑上听广播,你总会不知不觉的关注网页内容或是被电脑的其他功能所吸引。使用这个收音机,不用开电脑,就可以实现所有网络收音机的功能,相信这台收音机会让我的视力有所改善吧。 (比较一下大小。上面是RICOH数码相机、IPOD TOUCH4) 这款wifi收音机采用内置锂电池,根据官方数据可以续航10小时,根据昨天第一次充电实测,可达8小时以上。虽然其内置的电台目录中有个别的电台链接失效,不过电台是可以通过手动自行添加,这样可以一直保持最新的电台目录。这毕竟是Fulljoin的第一款wifi收音机产品,当然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面板材料的耐磨性不够好;另外,圆盘飞梭键盘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输入wifi链接密码时稍显麻烦,不过好在机器中能够记忆储存wifi连接密码,只需第一次连接时输入即可,以后都可自动连上;再者,如果能有一个简单的节目录音功能,那就更完美了。 (比较大小。上面一台是台湾著名的收音机品牌SANGEAN的一款代表性产品ATS909) ( Sat, 16 Apr 2011 09:45:09 +0800 )
Description:
ACE同声传译工作室 武汉 口译 同声传译 同传 交传 国际会议 会议口译
Jerry YUE,中英会议口译译员(同传/交传);
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与传译专业硕士(中英传译方向),
国际翻译家联盟(FIT)会员,中国翻译协会(TAC)会员;
国家人事部二级/国家中级职称翻译;语言教学专家,
获得美国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教学培训***;
2005年起任教于某知名教育集团,并担任学校教学部门主任
现任教于某211/985重点高校外国语学院翻译系,
教授翻译专业口译课程,并从事自由职业口译工作。
口译工作类型:汉英/英汉同声传译、交替传译。
口译工作范围: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产品发布会、股东大会、公司年会、企业培训、开幕典礼、电视采访、公司路演、商务谈判、技术交流、考察访问。
MSN/电邮1: interpreter(a)hotmail.com.hk Gtalk/电邮2: jerryyuejun(a)gmail.com
博客: ***:I587-I363-OI4 (仅用于口译工作联系)
现居武汉,根据需要奔赴全国各地。 可提供国际会议同声传译***设备,欢迎
咨询。
部分会议口译等相关工作现场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 中欧生物健康产业论坛
中欧新能源技术与投资论坛
中欧物联网产业高峰论坛
中欧竹产业高峰论坛
。。。。。。 ( Fri, 15 Apr 2011 16:21:11 +0800 )
Description: 这次任务专业性很强,还好俺有一点点理科背景,理解这些技术资料并不难。其实对于译员来说,除了语言功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快速学习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全新领域的东西弄懂,成为半个“业内人士”。 这次任务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武汉副市长邵为民先生的讲话。邵副市长非常亲切随和,而且他真是超级幽默啊,天南海北、旁征博引、笑点不断,几位美国友人也算见识到了中国市长的魅力和风采。对译员来说,给这样的讲者做翻译很舒服,嘴角会不自觉带着微笑,而不是皱着眉头... 以下是根据提前拿到的资料,为此次交传准备的Glo ary。先筛选出中文,查出英文,再手写到笔记本上摆在身边随时备用。这里仅是中文部分。 冷凝机组
双抽机组
武汉重工集团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
武汉重型机船集团
武汉锅炉集团
汽轮机
涡轮机
涡轮叶片
金工厂
抽气式汽轮机
抽背式汽轮机
凝汽式汽轮机
背压式汽轮机
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
空冷岛
地热电站
抽水蓄能
垃圾发电
轴流式水轮机
冲压式水轮机
混流式水轮机
贯流式水轮机
生物质能发电
太阳能热力发电
大容量储能电池
储能系统/储能配套系统
石化炼厂
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
蓝宝石晶体/晶片
锌溴储能电池
深度放电能力
兆瓦级储电能力
储电池堆
千瓦时模块
负荷效率
铅酸电池
高负荷装置
承载装置
水泵储能
空气压缩储能
蓄电池
锌溴液流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电池槽
电解液
锌反应堆板
盐复合形式
复合物
溴的蒸汽压力
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电流密度
阴极活性成分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美国)
能源部工业科技发明和创新项目办公室(美国)
电力负荷装置
低效能发电装置
溴化锌
惰性塑料
反应基质
电解溶液
电池功率
聚烯经
微孔膜
镍氢电池
钠硫电池
液流电池
锂离子电池
( Fri, 1 Apr 2011 11:19:26 +0800 )
Description: 2011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的阅卷工作于3月22日至3月3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全国各主要高校有两百名老师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我在大学主要教授的是翻译方面的课程,所以我这次的阅卷任务是
中译英部分
。十天的阅卷工作的确是既紧张又辛苦,但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解大量英语专业大四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以往专八阅卷都是在纸质的原版试卷上打分并签名, 而今年与往年不同,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阅卷。今年的考生有二十万,所有学生试卷的答题部分都事先通过高速扫描仪输入电脑,并通过特殊加密系统以密号进行加密,改卷老师无法接触到试卷,这样也保证了阅卷工作的安全和公平。打分也是通过电脑辅助评卷系统的打分板,用鼠标点击或数字键盘输入分数(见下图右下方)。 新的电脑阅卷模式对阅卷老师来说虽然很累眼,但好处也很明显。 首先,阅卷系统设置了每张试卷的最短阅卷时间,不达到时间无法调出下一张,这保证了阅卷老师能够认真足时的看完每一张试卷。 其次,阅卷组长的客户端可是实时查看全组分数曲线、每位老师的分数曲线以及组内偏差、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数量及比例等等数据,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协调不同老师间给分尺度的差异。 再者,这个电脑评分系统最“狠”的一点就是设置了“回评监测”功能,随机把阅卷老师之前评过某一份试卷重新发给阅卷老师再次评分,以监测阅卷老师给分尺度及给分标准的一贯性以及工作的态度。如果某位老师两次评分产生很大差异的话,阅卷组长的电脑终端就会立即出现提示,接着阅卷老师就会马上“被约谈”,并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新系统也更利于揪出雷同试卷。此系统有非常先进的可疑试卷提交和比较功能,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系统中也给出了各种典型的网络***和购买******版本的样本,并在最开始的培训会议中,告之阅卷老师如何发现并识别此类试卷。所以,各种不老实的童鞋,只有杯具的份儿了。 这张图显示的是所有试卷阅完后,全国所有二十万考生英译中部分的分数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分数是4分和5分,另外全国的平均分在4分左右。 考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欠缺常识、卷面凌乱、词汇量不足、信息偏差、语言不通顺、粗心大意、理解不准确、汉语表达欠佳、答错位置、翻译技巧欠缺、瞎编乱造、非正常中英混杂等等。下面(两张图片图片)是总体的评分标准,以及阅卷组提供的参考译文,朴实无华、中规中矩,并没有追求语言华丽,倒是不错的阅卷参考,译文下面也给出了考生容易出错的语言点,共大家参考。 有些“过分”的情况,也要说一说。许多童鞋竟然翻不出Nepal和Himalayas,据不完全统计答卷中Nepal的译法竟然有几十种,比如内波、拿波、纳帕尔 、内宝、奈波、拿破仑(这个最过分) 。英语专业学习了四年,这个翻不出,很不应该吧!最坑爹的是这位童鞋(下图),翻不出来直接抄原文,变成双语混杂文本了。 还有童鞋想蒙混过关滴......看这位,最后一段亮了。“下面这段话我献给所有爱过的人和被爱的人....” 平常很少写字的童鞋一定要练练字啊,看看对比图吧?震惊鸟吧? 附:英译中部分英文原题 When flying over Nepal, it's easy to soar in your imagination and pretend you're tiny-a butterfly - and drifting above one of those three-dime ional topographical ma architects use, the circling contour lines replaced by the terraced rice paddies that surround each high ridge. Nepails a small country, and from the windows of our plane floating eastward at 12,000 feet, one can see clearly the brilliant white mirage of the high Himalayas thirty miles of the left window. Out the right window, the view is of three or four high terraced ridges giving sudden way to the plai of India beyond. Three were few roads visible below, mosttra ortation in Nepal being by foot along ancient trails that co ect and bind the country together. There is also a network of dirt airstri , which was fortunate for me, as I had no time for the two-and-a-half week trek to my destination. I was no a flight to the local airport. ( Mon, 7 Mar 2011 22:14:16 +0800 )
Description: 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译员除了得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外,也还需要掌握一些应变技巧,从而使各种突发事件得到圆满解决。下面是一些口译人员在口译过程中常碰到的部分情景。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作了些归纳,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得到启发,在翻译的路上少走弯路。 讲话人语言粗俗,话题不符合对方文化习惯,不得体的玩笑等等,都属于讲话不得体,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悦或反感,甚至误解,并有可能阻碍双方的沟通交流。从更高一个层次来行,译员不仅仅沟通语言,而且也是在交流不同的文化观念,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遇到话不得体的问题,有时候译员不一定要完全忠实于词语表面的所谓准确,可以作淡化或变通处理。 一.语言粗俗 例一:有一次,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主席乘专机访华前往中国熊猫故乡卧龙地区考察,入境后在某地中转停留,当地政府领导人前往迎送。宾主在贵宾室会晤。寒暄后,主人说:卧龙地区不仅熊猫美,风景也很美,我建议你去看看那些森林大山。主席却说:“Well,I going there just to see pandas. I just don't like bloody mountai .”直译过去就是:”这个嘛……我只是去看熊猫,才不爱看什么鬼山。”bloody是英国英语中骂骂咧咧的词,相当于damned(他妈的),表示对某事极其讨厌。然而,中方主人是出自一番善意才提出建议的,语气非常友好。客人说此话极不得体,极不礼貌,与当时的气氛格格不入。如果直译过去,肯定得罪主人。笔者当时翻译的时候.把原话“去粗”存精:“我这趟主要想去看看熊猫.大山恐怕没时间看了。”笔者事后听说这位老兄到许多地方,经常不注意言辞,信口开河,得罪不少人。 例二:笔者有一次作为翻译随一个中国考察团前往美国底特律洽谈一个汽车制造项目。美国一家汽车公司与代表团举行会谈时,公司总裁一再向中方表示,美方加强与中方合作的意愿是非常真诚的,态度也是非常坦诚的,就像相爱中的一对恋人一样。他还说到了这么一个词语I just Show you my Walst.(我对你们完全坦诚相见)。但公司的译员直译为:“我真是给你们看了内衣。”结果,中方代表回应说:“既然是双方真诚相爱,那就不但可以脱开内衣,还可以脱裤子。”太露骨了,不但儿童不宜,***也不宜这么说。笔者立即采用变通说法,译为If the two love each other true,they may do anything (如果双方真诚相爱,他们什么都可以做。)这个技巧就是把具体的表达笼统化,点到为止。同前面总裁说的“一对恋人”相呼应。 二,言辞不当 例一:1991年11月,中国承办了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事前召开的一次有关赞助商问题的会谈中,世界足球联合会的一个官员向中方主谈人提出,大赞助商之一、M&am M巧克力公司的赞助商品入境遇到了麻烦,请中方尽快同海关疏通,办妥此事。一通请求以后,他最后说If you end up in jail,I will send you chocolate.(万一你给关进了监牢,我会给你送巧克力)。这种玩笑极不礼貌,让人听了简直是侮辱;也很愚笨。如果直译出来.只能产生反作用,增加对方的反感。这种场合的沟通,本来就应本着务实的态度、真诚的意愿去解决问题。幸好中方主谈不懂英语。为了避免气氛的恶化,便于问题的最终解决,笔者当时译为:“如果你们碰到什么麻烦,我来给你送巧克力。”把具体问题笼统化,去掉它伤人自尊的锋芒。在这种场合这么译,笔者认为是恰当的,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结果,问题解决后,这位老兄还真的给中方送了不少巧克力,当然是送到工作房而不是什么牢房了。 例--:1995年,荷兰首相科克(Coke)访华,在一次大型签字仪式暨答谢宴会上,中方陪同团团长即席致答词时,有一句这么说:“首相阁下刚抵达北京,我和首相就一见钟情了”。这可是给翻译出了一个难题。此情此境、假如用英语说”I just fell in love With the Prime Minister at first ight”,那就成了跟首相谈情说爱了,必定冒犯失礼。用“一见钟情”本身就不得体。然而,翻译领导人的话,原则上又不能随意增减意思。众目瞪膜之下,只听外交部的高翻译员灵巧地变通为:“When His Excellency Prime Minister set foot o Beijing,I liked him greatly at first Sight。”真不愧是高翻!反映了译员出思维敏捷、清醒沉着、灵活应对的优秀素质。 三。文化冲突 例一:这次大选,你是赞成布什总统,还是赞成克林顿? 口译:From the current general election,Who do you think will win,George Bush or Clinton? 翻译作常巧妙地把问题变通表达成“你看布什会当选,还是克林顿会胜出?”妙在哪里? 在英美文化中,人们交谈时很忌讳谈论个人的党派立场和观点,认为这是个人私事,问这种问题不大得体。而且还有一层顾虑,如果自己的党派和观点同提问人相左,大家部有可能尴尬,最后话不投机半句多。即使自己主动坦露个人党派立场,对方也可能嘻嘻哈哈地应付几句。 例二:你这个经理年薪得有5万块美金吧? 原译:I gue a public relation manager with big companies would get aid around 50,000 dollars per year.All right? 对英美人来说,问别人的收入,恐怕算是“最”难启齿的私人事情,即便非“最”,也是最之一。 译员把上面的提问,从一个直接问题变为一个问接问题。由于被问者是一个大公司的公关经理,由此,翻译为:我猜想各大公司的公关经理,年薪大概有5万元左右。我猜的对吗?译员不同于交谈者,随意交谈的人,只要自己有点儿文化差异意识,或者知趣一些,一般不会问这类私人事情。但译员没有多大自由的回旋余地,职业道德也要求我们尽可能以准确忠实为本。但是回到私人事情的文化冲突,还是应该策略一些。 有一些特殊情景,有特殊需要,如想作一个对比等等,译员也有必要把直接问题变成间接问题,不针对个人,或者先作个猜想,再提间接问题。遣词用语也要尽量艺术、委婉。笔者请教过一个英国人,如果讲者问别人年龄,译员又不得不翻译,这可怎么办。她建议可参考以下两种说法,尽管罗嗦了点儿: (一)问年龄 例一:I hope you wouldn't mind it if I ask you a personal question.I should think we must be about the same age.I'm in my early thirties. 译:希望您不介意我问你一个个人问题。我想我俩年龄相当。我今年三十多一点儿。如果对方愿意说出自己的岁数,可能会说:Yes,I'm 32 actually.(对,我实际上有32岁)。如果对方自愿说具体,又可能答:I'm a bit younger than that.But there's probably not too much difference.(我比你稍年轻一点儿,不过相差也不大。)这种自报岁数的猜测法,给了对方一个回旋余地。 例二:You look quite young。I'm in my mid fifties.I should think you must be in early thirties.Am I right? 译:您看上去挺年轻的。我已五十好几了,我想您三十刚过吧? (二)问买价 例:That's a lovely antique vase.Did you buy it in China? Was it expe ive? 译:记这个古董花瓶真漂亮!您是在中国买的吗?贵吗? 对方如果不愿意正面笞,可能会说:"Well,it wa 't cheap.(哈,可不便宜)如果不介意,他会说:I paid 400 yuan for it.(我付了4百元)这也是给人有余地。否则,讲少了有货贱之嫌,说多了有摆阔之嫌,或者给人蒙骗了、瞎买。 (三)问年薪收入 例一:I was told marketing managers in auto industry get paid high Salary.Is that right? 译:我听说汽车业的营销经理薪水都很高,是这样吗? 这是针对被问者是该行业的销售经理而言,把原针对个人的直接提问变为针对他工作行业的间接泛指提问。 例二:I gue a marketing manager in auto industry in the U.S.may get paid around 80,000 dollars a year.All right? 译:我猜想,美国汽车工业的营销经理的年薪得有8万美元,对吗? 不合逻辑怎么办 口语的一个特点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边想边说,边说边想,以提供一定的信息,表达一人的想法或者情感。讲话人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有时难免会出现犹豫、重复、冗余。有的讲话则哆嗦累赘,意思重复;有的层次不明,逻辑混舌L;有的笼统模糊,概念不清;还有的话只说一半,就让人翻译。此时,如果译员记住所有语言细节,并用另一种语言不加梳理地传译出来,译语就会变成词藻的堆砌,主要意思不突出,让人听起来很费劲,难以抓住要领。这就影响了沟通的效果。出现这种情况,讲话人理应负首要责任。但翻译人员并非就无可奈何,无所作为。怎样判断和处理这一类讲话,是口语翻译里难度较大的一项技巧。 例:我们两国领导人的会面,我们两国领导人已经三十年没有会面了。 二,意思重复 例:这条(大型程控交换机)生产线要取得国务院的批准,你们公司这个技术一定要是先进的,能够转让,而且能滚动开发的,价格要有竞争力,贵国政府要给予信贷支持。如果技术不先进,或者不能转让,价格又不合理,政府又不支持,我们国家是不会批准的。 最后一句中的措词,虽然同前述不完全相同,但并没有提供新的内容、新的重点,只是用否定的形式来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因此,若作谈判或会谈,翻译这一部分的时候,拟可用“否则”一词取代,变为“……否则,我国务院是不会批准的。” 但处理这种意思重复要格外谨慎。正式会谈和谈判场合不应省略、有意表示强调的不宜省略。口译的完整性,并非体现在原话词句、结构的完整,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要点的完整。对于意思重复的讲话,应抓住要点,不陷入说话人所使用的词句细节之中。 无论是罗嗦累赘还是意思重复,都不取决于讲话的长短。作出判断的时候,主要看词句是否简单重复,意思是否变相反复,是否有新意、重强调。有的人尽管话长,但没有一句费话,句句都有充实的、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请看中国总理朱镕基1998年3月19日在中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即席答问的一段话: “我觉得,外国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困难看得太大了。我们讲国有企业的亏损面现在有百分之四十几,它是按企业的个数来统计的。中国目前的工业企业有七万九千个。你看这种,有的是很小的,只有几十个人或者几个人。按这个数目来统计,亏损面当然很大。但是,请大家注意,其中500个特大型的国有企业,它向国家缴纳的税收和它自己的利润,就占了中国的利润和税收总和的85%。而这500个特大型企业,亏损面只有10%。” 所以,在处理意思重叠的句子,译员应努力做对以下几点:判断准确,压缩冗余,不漏要点,保留强调。 三,逻辑混乱 例如,问:Does your company Day corporate income tax? 原译:你们公司是否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总的来说,所得税是30%,还有3%的附加税共33%。对两类企业、出口外向型、高科技企业又有一些优惠,享受30%里面的80%,也就是24%。我们是两类企业,所以免二减三,头两年不用交,后三年减半,也就是12%。还有特区、开发区只交15%。” 原译:Generally eaking,the income tax is 30%,and there is a 3% surtax,so altogether 33%.For the export-oriented and high-tech enterprises,there are some preferential policies.That is they enjoy 24% rate。We belong to these two kinds of enterprlses.Therefore,We don't need to pay that kind of tax in the first two years,and from the third year on,We can pay half of the tax. That is 12%.For ecial economic zones,they only hand over 15%. 主人整个答问就象一团乱麻,教人看不清头绪,摸不着要领。问题出在分类层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上。 答问一开头就引起混乱:“总的来说,所得税是30%”。听者会误以为该厂要缴纳30%的所得税。“总的来说”所指不明确,听到后面才发现对不上号。这个“总的来说”,实际上指的是小国企业所得税税率。照原话顺序翻译,只能让人似懂非懂,不知所云。 口译的沟通功能(communication),除了要求意思准确、完整以外,还要明白易懂。为此,翻译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提纲挚领,把意思层次加以分类梳理。按下面的结构翻译: “我们公司今年要缴纳20%的企业所得税。总的来说,中间的企业所得税率,目前分为三大种类: 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缴15% 2.这两区以外的一般企业缴33%; 3.但两区以外的出口外向型及高科技企业的税率是24%,而且投产的头两年免交所得税,第三年开始连续三年减半,即只缴纳12%。我们公司就属于外向型企业。” 首先解答客人最直接关心的问题,再分三层意思说明补充,其思路是按企业性质进行分类。诚然,这是事后的总结探讨,临场也许不一定能完全理得那么顺,但还是要把握一个处理逻辑混乱问题的方向:抓住中心意思,理顺层次关系。 四,概念混淆 例一:中国、广东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也希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造成污染。 中国是国家,广东是地区,不是一个国家。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应改为类似以下的意思: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We in Guangdong hope that we would not develop our economy at the expe e of environment. 首先把国家和地区概念分清。同时也应注意到,从道理上说,一个地区发展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不可能不带来污染,只是程度不同而且关键看怎样控制,是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当然,口译还可以有多种表达、在此不一一列举。 例二:我们重点发展轻纺工业。 按经济学分类及国际习惯,轻工业是一个大门类,包括了纺织业在内,两者不应该是并列的概念。所以这句话口译时拟改为:“我们重点发展轻工业,包括纺织业。” 五、一句话说一半 做过口译的人都知道,我们不喜欢讲话人滔滔不绝,讲了很长一段才停下来让人翻译同样,我们也不习惯一句话说一半,就突然停下来让人翻译。诚然,讲话人,尤其只懂汉语的讲话者,他们这么做往往是出于好意,照顾翻译。但这种关照却给翻译出了今小难题,别人听起来也很别扭、不自然。譬如只说“为了我们的合作,”马上就停下计人翻译。译员如果只说:For cooperation between us,听起来就有头无尾。处理这类问题对以用下面两种技巧。 技巧一:示意讲完一句话。 遇到话说一半,若非级别很高的人物和场合,译员不妨轻轻抬一下手,示意讲话人继续把一句话讲完整。例如在作某高速公路的融资协议签字仪式及庆贺宴会上,某地方政府主人致辞时有一句说:“为了诚挚感谢参与该项目的各方,”随即停下,看看译员,似乎要照顾翻译。译员很快略为抬手,示意继续。主人马上很自然地接着说下去“我们特别安排了这次午宴。”这次停下来,译员紧接着开口翻译,意思完整,听上去就很自然。 当然,要留意讲话者的身份,有相当身份的人和名人,不宜用此方法。有的时候,说话人为了表示强调或出其不意,有意不讲全,引而不发。如“为了表示我方的诚意”,“也为了使今后双方合作的顺利”,“我现在正式提议,……。”讲话人海说半句,都停下来让翻译,最后才把完整的一句话说出来。 此时,译员切不可自作主张,自以为聪明,非要讲者说完一句话。这只能弄巧成拙,并可能会引起反感。必须看风使舵。 技巧二 半句补够一句。 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这半句话在翻译时。可译作“上述目标要实现”诸如We will attain those objectives. “我们将采取以下的三大措施:” 翻译的时候,为了跟上半句呼应,不妨多加一个“为此”。“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To that end,We are going to take three major measures as follows: 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翻译时可先改译作一个句子:“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发展”—China's economy will grow further.“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待这后半句出来后,翻译时为了与前一个句呼应,可加上连接词“与此同时”(In the mean time;In the wake of that),或“因此”(As a result),译为: As a result,the living standards of people will be further enhanced. 在同声传译过程中,传译这类状语时,译员经常要用到这种断句技巧。这种“补漏”加“呼应”的技巧,同样适用于即席翻译。以上处理话说一半的技巧,其要点是:看风使舵,请讲整句;情景不宜,补漏呼应。 六,一概而论 一概而论,就是讲话者对人对事的某些评论绝对化。这很容易让人误解讲话者有个人偏见。翻译的时候往往要帮这些讲话者补台,作一些技术性处理。 例如: 1992年一批由9个国家22名记者组成的新闻记者团,到我国6个城市采访,到达某市时,参加了一位副市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轮到提问,一个德国记者用英语问: “While many foreign busine people have come here to make investment,some of them may bring in bad habits.For example,some men may look around for some sorts of girls.How do you manage that?” 翻译:许多外商前来投资,也带来了各种不良习惯。有的人甚至还到处找某些姑娘。对此你们怎么控制? 这可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找女朋友啊,有特定的含义,而且记者只是说“有的人”。否则,岂不是冤枉了全世界的好汉?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生活现实。也许市长大人没仔细听清楚,以为是泛泛而指的找姑娘。 翻译本来可以直译过去.但别人听了,会认为是一种偏激、偏见,显得太没水平了。译员当时稍作了修饰,翻译为:……some men in the world seem to love looking for girls...(世界上有的男人似乎很喜欢找姑娘)。 一概而论的话,还有什么“外资企业都很规范”,“进口货就是不一样”,“英国人都很随便,不爱叫你的姓”,“你们的议员怎么老对我们说三道四”、等等,这些话经不起推敲。即使个别“有的”、也并非“全部”如此,哪怕用“许多”也比以偏概全的好。尤其是对异国文化现象的评论,我们译员也要做到:正常推理,把握分寸。 以上六大方面的逻价问题,作出条理化的技术处理,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往往不太得心应手。因为即席翻译要求译员尽快开口,时间压力很大,同声传译更是如此。因此,译员对讲话层次结构不但要有消醒的认识,对讲话意思、要点判断要准确,理解透彻,分寸把握谨慎,还要视乎场合级别。总的原则是把握一个平衡点——既不漏译意思要点,又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不会翻译怎么办 口译不像笔译那样有工具书可查,有专家可请教,译员主要靠词语、知识、经验三合一的即时发挥。但译员并非一把万能钥匙,逢锁必能开,更不是什么神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论你语言如何精通,知识面有多广,经验如何丰富,事前准备多么充分,有时候还是会碰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不会翻译的词语。前面已经解答了不少口译难点。在这里主要谈谈遇到某些专业术语、名词听不懂或不会译、在什么场合应采取何种方法对策,解决难题。 一.请求解释 例一:Do you have a moonlighting job? 笔者1984年有一次给美国《纽约时报》一个记者做采访翻译,当时不懂什么叫“有月光照明的工作”,只好请记者解释:Excuse me,by "moonlighting job",you mean?答:Oh,I mean if he does any part-time job(哦,我意思是想问他有没有做什么兼职工作)英语习惯叫兼职为moonlighting,白天干阳光下的本职工作,晚上千月光下的私活。相当于粤话方言说的“炒更”。 例二: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是否先务虚,再务实,虚实结合。 这句话时真够虚的,译员很难一下“务”出来,但没有不懂装懂,瞎蒙过去,而是小声求教:“对不起,您说的‘虚实’指的是……?”讲话者解释:虚就是原则、设想;实就是实质性的合作。这下就比较容易“务”出来了:At the current meeting I wonder if we start with dealing principles and ideas followed by matters about our su tantive cooperation? “虚实”若在译为empty and solid.双方肯定发生理解词语的纠缠,无法沟通下去。 如果解释之后,还是翻译不了,怎么办?请看下例。 二,解释功用 例:我们海南的石墨储存量很大。 译员当时不知道”石墨”的英文名称,石墨是什么他很清楚,就是一种非金属矿,似乎没什么好解释的,现场也没别的中国人懂得它的英文,当时的英美记者客人也不懂这个中文词语。但译员很快反应过来,问讲者:“请问石墨可以做什么?”答:“就是铅笔芯的原料。”即刻翻译为a kind of mineral used for the core of pencil。接着,一个美国记者大声说: That's graphite.译员接过来:”Yes,graphite! ”这一招是许多译员经常使用的办法,用来解释翻译某个专有名词、术语的功用。如“蓝宝石”,若不知sa hire这个词,可以先解释译为a kind of blue-colored rare stone(一种蓝色的稀有石头)。“沥青”(a halt,bitumen),可以释译为a black and sticky thing for paving road(一种黑色黏糊、用于铺路的材料)。 医学名词的口译,很令人头痛。许多词汇用拉丁语,我们称之为英语中的英语。“胃”,常用gas而不是stomach。“胃切除”,英语叫gastrectomy,若不懂,只好说cut down the tomach。各种药名就更让人头痛,口译的“医治”办法,经常需要抛开名称,只翻译药物的功用功效。如讲到“强心甙”,现场没有样品,看不到cardiac glycosides,只好了解它的功用“治疗心衰,”解释翻译为a drug useful to heart failure。
( Mon, 7 Feb 2011 13:38:29 +0800 )
Description:
此笔记是这几天在海南学到的
海南话日常用语
,共36句。录音中的海南话部分由表妹YING YING倾力朗读,在此深表感谢! ( Tue, 1 Feb 2011 20:01:54 +0800 )
Description: 以下是大名鼎鼎的
美国翻译及传译专业No.1的学校
“蒙特雷”(也译为“蒙特瑞”)--Monterey I 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给翻译专业学生的建议:
How to Prepare for Life as a Tra lation,Interpretation, and Localiz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1. Read exte ively, e ecially in your non-native language(s).
Read high quality new apers (e.g. the New York Times, Wall Street Journal) EVERY DAY for at least a year.
Read high quality news magazines (e.g. the Economist), cover to cover.
Read your favorite topics in your non-native language(s).
Read other well-written material that will help broaden your general knowledge.
2. Watch the TV news and listen to radio news and podcasts on current events in all working languages.
Don't just listen to news storie analyze them.
Keep abreast of current events and i ues.
Record news programs and interviews so you can listen to them later.
3. Strengthen your general knowledge of economics, history, the law,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in that order).
Take college-level courses, review high school texts, etc.
Strengthen your knowledge in a ecialized field (preferably in a technical field, such as computers).
4.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your non-native language is oken.
A stay of at least six months to a year is recommended.
Live with and/or frequently interact with native eakers of your non-native language.
Take content-related courses (e.g. macro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in your non-native language (not just pure language courses).
Work in a setting that requires high level use of your non-native language.
5. Fine-tune your writing and research skills.
Take challenging composition courses (not just creative writing courses, but cla es in journalism, technical writing, etc.) so you can “ eak” journalese, UNese, legalese, etc.
Copy (by hand) sectio of textbooks and periodicals in your non-native language(s).
Make a note of unfamiliar or troublesome grammatical points and work towards mastering them.
Practice proofreading.
6. Improve your public eaking skills.
Take rigorous eech courses and/or join Toastmasters (
Practice writing and making presentatio in front of other people in both your native and foreign language(s). (Have native eakers of your non-native language edit your eeches.)
7. Hone your analytical skills.
Practice listening to eeches and orally summarizing the main points.
Practice writing summaries of news articles.
Practice deciphering difficult texts (e.g. philosophy, law, etc.).
Practice explaining complicated concepts understandably.
Identify resources for background research (e.g. library, Internet, etc.).
8. Become computer savvy.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navigation and file management under current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ost of the software tools used in the localization industry today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A le operating system).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tures Windows offers for multilingual proce ing, such as language- ecific keyboard layouts, regional settings for units of measurement.
Learn to use advanced functio of Word, Excel, and other Microsoft Office a licatio in both your native and non-native languages.
Become an expert in search engines and online research by using these tools on a daily basis.
9. Learn how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
Eat se ibly, exercise regularly, and get sufficient sleep. These are all habits required of a good tra lator/interpreter.
10. Be prepar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Be patient. Bringing your language skills and analytical skills up to the level required of a profe ional tra lator or interpreter is not a task that can be accomplished in a few short years. Only with a lot of sustained hard work can anyone truly succeed in these challenging and exciting fields. ( Fri, 21 Jan 2011 23:40:12 +0800 )
Description:
以下是:(1)美国资深记者James Fallows对胡奥记者招待会翻译失误的延伸分析 (2)某英文论坛上西方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两部分都强烈推荐一读。在这些西方人眼中,翻译有时不只是译员和翻译公司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政治、权利、制度等诸多问题...
Language Screwup at the Hu-Obama Pre er? Maybe Not
James Fallows
Jan 19 2011, 4:15 PM ET
On the run, but to clarify something that had confused me:
It looked for all the world as if there had been a big interpretation screwup at the Two Presidents Pre Conference just now. First Barack Obama gave a very long opening a wer; then when the co ecutive interpreter started in, Obama acted surprised, apologized for his prolixity, and said he would have broken the a wer into shorter chunks if he had understood that the interpreter was going to wait until he was done. (Rather tha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nto an earphone, as is the case at many high-end US-Chinese conferences). Then Hu Jintao said, when asked on a followup why he had not addre ed an earlier question about human rights, "I didn't hear it interpreted." My wife and I thought --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unexpected Chinese-English language barriers!
But I am informed by peopl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at in fact it was not a screwup -- perha with the exception of President Obama's not initially realizing that it would be done co ecutively. The idea from the get-go, and at Chinese urging, was that all interpretation would be co ecutive. A U.S. interpreter would render Obama's remarks, plus questio from English eakers, into Chinese, and a Chinese government interpreter would convert Hu's comments and Chinese questio into English. So what a eared -- to me, and to the TV commentators I saw -- to be confusion over a failing interpretation system actually was working as pla ed. (Feature, not bug, as we say in the software biz.) And, according to someone involved in the pla ing, the opening question, about human rights, had indeed been interpreted into Chinese the first time. Now you know.
Two other points of style/su tance:
- On their extremely rare o ortunities to interview members of the Chinese senior leadership, Western reporters do of course need to ask about human rights and liberties within China -- even if they can predict word for word what the rote a wers will be. But by this historic standard, Hu's a wer was slightly more accommodating than normal.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version -- which, remember, came from the Chinese interpreter -- he said: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huge population, and also a developing country in a crucial stage of reform. In this context, China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 lot still needs to be done in China, in terms of human rights.
We will continue our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we will continue our efforts to promote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so willing to continue to have exchanges and dialogue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erms of human rights, and we are also willing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 good practices.
Emphasis added - by me, not by Hu's interpreter. These quotes are from the official tra cript, which I have but don't yet see posted online.
- Obama's a wer, when asked about Jon Huntsman's po ible plan to run agai t him next year, was a work of art. First he made all the sober-sounding points about partisa hip sto ing at the water's edge, the excellence of Huntsman's work in Beijing, and so on. Then with a wicked grin, he added easily, "I'm sure that him having worked so well with me will be a great a et in any Republican primary." This is the way John F. Ke edy would have a wered a similar question (although he might have said "his having worked..." - this point, I realize, can be argued either way). Huntsman -- sitting a few feet away from Obama and Hu through this proce , and usually a supremely suave guy -- did not a ear to be the most at-ease member of the audience at that moment.
Update: More on this later, but on the actual meat of Obama's remarks, about America's view of China's rise and the areas of cooperation and disagreement, I thought that what he said was also artful, properly balanced, and right. 以下是某英文网站的网友评论节选: Shuimo Wed Nov 18, 2009 2:28 pm GMT
Cock Tue Nov 17, 2009 9:19 pm GMT
Why do they tra late in the o osite direction that you would expect? Shouldn't the English interpreter go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 the Chinese on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A very good question!
I wondered about the same thing!
Maybe both sides are just worried about their heads' words being misunderstood or cooked by the other side's interpreter if these interpreters just tra late into their native tongue re ectively?
-----------------------------
explodingboy Wed Nov 25, 2009 11:46 am GMT
Having worked as a Spanish tra lator here is my two cents:
If one were to look closely, he would find that in mainland China prepare everything in advance for their tra lators, with polished English tra latio . The Soviet Union used to do that too, to make sure that nobody deviates from the party line. So they do not tra late, they simply
read texts because their bo es are also reading from texts.
Most other countries e ecially Democracies like America depend on on -the - ot tra latio . It is expected that leaders will eak off the cuff, or if using prepared remarks, to only use them as a guide. Add the problems of poor acoustics, pushing and shoving, and you will see why tra latio never are as good as originals, unle , of course, the tra lator is simply reading from a text, as ha e in China.
Probably for such occasio , each country wants to have its own tra lator so that the meaning can get acro . Pronounciation and grammar ar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My Singapore friends say that in China there are all types of accents,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review the tones used by Hu and others to see how good they are at Peking Mandarin?
------------------------------ Jerry:权利与翻译(power and tra lation)是翻译研究的新方向之一。这是个很有趣的研究方向,简单的说,有些时候翻译的用词、表达、语气、模式等方面并不主要取决于语言及文化因素,而取决与权力因素,包括政治权利、族群权力、商业权力等等。例如“缅甸”在中国只能翻译成“myanmar”,而不能翻译成“Burma”;珠穆朗玛峰在中国通常用“Qomolangma”,而不是“Everest”;“中国大陆”也有两种“Chinese Mainland”和“Mainland China”两种习惯译法;
这样的例子相当多。推荐延伸阅读这本书“Tra lation, Power, Subversion”,外研社出了影印版本。 ( Fri, 31 Dec 2010 18:35:42 +0800 )
Description:
也谈仓央嘉措道歌的翻译
(文/唯色) 这篇写于6年前的文章,原名挺长——
关于当今流行的《仓央嘉措情歌》之纠正,兼说伊沙“润色”的新版《仓央嘉措情歌》
。作者不只是我一人,还有一位朋友玛吉拉茉。最早发表在
,现在早已被删除,而我自己也没保存,但不想最近在
上看到,颇有劫后重逢之感。
看来有必要重发这个帖子。一来是留存在我的博客上,二来是发现在
如今,仓央嘉措不但日益被“情圣化”,甚而至于,出自他原创的诗硬是被附会成“情歌”不说,一首首诸多煽情且俗气的“情诗”假冒他的名字接踵出笼
。正如有研究者讽刺说:“今天冒出一位或多位诗人,他们以仓央嘉措的名义发表诗作,也没有任何翻译迹象。这些‘伪作’诗人的真实名字叫——苍蝇加醋。……苍蝇加醋流行最广的诗歌有:那一天······问佛······寂寞,欢喜······什么幽居·····我放下不放下······见与不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那一刻······来我怀里······”
另外,还要补充一句——其实这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近两年来,中国的学者和“藏学家”就“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非常学术地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来证明由于西方素来对西藏“东方主义”,导致“西藏问题”遗患无穷。如
就说的很清楚:“如果没有‘东方主义’这个劳什子、如果今天的西方人不把西藏当成‘香格里拉’一个后现代的世外桃源、不把西藏当成他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他者",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位政治家能有如此之大的能耐,可以发动一个如此具有国际性的‘自由西藏’(Free Tibet)运动。”
而之所以重发这个帖子,也是想由仓央嘉措诗歌的命运来说明一种事实,即较之西方对西藏“东方主义”的程度,中国对西藏其实才更加地“东方主义”。改动一句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西方对待西藏“东方主义”,而是近在咫尺的中国对待西藏才“东方主义”。
也谈仓央嘉措道歌的翻译
文/唯色
曾在网上看到西安诗人伊沙“润色”的新版《仓央嘉措情歌》,想起我的一位专事藏汉翻译的朋友玛吉拉茉写的一篇文章《当今流行的仓央嘉措情歌随笔》,转载于此(由于常年做编辑的习性所致,我对这篇短文做过一些修改和补充),供大家参考。
先说“情歌”。事实上,不是“情歌(杂鲁)”,而是“道歌(古鲁)”,因为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是名副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含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所以,最初翻译仓央嘉措诗歌的汉人,不论现在怎么权威,其实他都很失败,因为单在诗歌题目的翻译上,他就犯了错误,以致以讹传讹到今天。而对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翻译,更有不少歪曲历史、扭曲事实之处,甚至置真正的西藏文化及其宗教的意义于不顾,事实上扭曲了这些诗歌的本意。
下面就诗歌中广为传诵的两首诗,做一简单分析: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
    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附:伊沙“润色”为: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月亮。
    母亲般的情人脸庞,浮现在我心上。”)
   
以这样的译法,读者当然会以为这是在诉说对情人的思念。然而非也。这是由于译者对西藏文化和西藏历史不了解甚至不负责所导致的。译者的失败之处,在“年轻姑娘”(或“母亲般的情人”)一词上。在原文里,此词为“玛吉阿玛”,而“玛吉阿玛”并不是什么“年轻姑娘”,也不是“母亲般的情人”。“玛吉” 直译过来是“不是亲生的”的意思;“阿玛”是“母亲”的意思,也即是说,“玛吉阿玛”的意思是“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
大家都知道,“母亲”一词往往不仅仅指的是生身母亲,而常常被赋予很多含义,比如大地母亲、祖国母亲等等。仓央嘉措所言的“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除了他本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断言他想说的是谁。我们必须在了解当时的历史以及对仓央嘉措本人有较深研究的基础上,才可以试着去领会他所言的 “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以及整首道歌。
   
他的这首诗歌,是在藏蒙(受施者和施主)关系日趋恶化的历史状况下完成的。1705年,蒙古拉藏汉为了夺得政权,谋杀了为西藏民族立下丰功伟绩并受到西藏人民崇敬和爱戴的第司?桑杰嘉措,而第司?桑杰嘉措也正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政教两方的恩师(想进一步了解当时时局以及这首道歌的朋友,可以参阅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华则与拉加才让编著的《藏族文学史》藏文版),继而这股恶势力又想方设法地陷害仓央嘉措,以致1707年,仓央嘉措被迫放弃政权,远离拉萨,一生都不得不在流亡岁月中度过。
   
结合当时的历史,分析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把“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理解为在仓央嘉措生命里与亲生母亲可以相提并论的重要人物第司?桑杰嘉措。略懂藏族文学及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首诗其实是用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仓央嘉措当时的思想感情,既在缺乏人身自由、政权沦落他族手上的历史状况下,怀念往日昌盛的故土或思念已故恩师第司?桑杰嘉措。也有藏族学者认为,“亲生母亲之外的母亲”指的是仓央嘉措的根本上师,而这也符合西藏的宗教传统。
   
实际上,《仓央嘉措道歌》里的很多诗歌都是以或暗示或譬喻或代指的手法,表达了佛学中的某些观念,隐晦地传达了仓央嘉措本人的处境,以及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所导致的许多难以明言的整个民族的苦衷,并非儿女情长。
   
再看另一首:
   
    “如果不曾相见,人们就不会相恋;
    如果不曾相识,怎会受着相思的熬煎。”
    (附:伊沙“润色”为: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这首诗的翻译也很失败,原因是译者没有尊重这首道歌的本意,而是凭主观之见加以翻译,事实上原文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恋”和“相思”(懂藏文的可以对照原文)。
以下译法更贴近原文的意思:
    “第一最好不发现,免得不由迷上它;
    第二最好不谙习,免得以后受煎熬。”
可见原诗根本就不是“情歌”,而是名副其实的“道歌”。而且,对于这首道歌的理解,是需要对佛教、尤其是对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解的。作为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自小受到广泛的宗教教育(其父乃是宁玛伏藏大师仁增?白玛林巴的后人,也是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密宗师、瑜伽士),15岁正式登上六世达赖喇嘛的法座,更是受到西藏佛教高僧大德严格的宗教教育,因此,他的世界观实则是一种佛教的世界观,这也体现在他的这首诗中,所要传达的是佛教的教义:要想获得相对永恒的幸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节制乃至克服自身的欲念。
   
以下乃我的看法:
故而,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之所以以这样一种“情圣”的形象广为人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藏汉两种文化互相接触之时,由于充任其中关键一环的翻译者个人的局限和好恶,而不是去下功夫了解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一味地一厢情愿、兴之所致,使得仓央嘉措乃至他的诗歌不断地被改头换面,为我所用。尽管这个 “情圣”的形象很人性化,更能赢得世俗人间的欢心,可是究竟是否符合其真实、原本的形象,恐怕还是与他同根、同族、同质的人了解得更多吧?也因此,当在论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物及其作品之时,是不是还应该去了解这个人物及其作品“所在”的民族和文化呢?
   
从另一方面来说,类似事件恰也反映出“本土”之外的人们对于“本土”的想象。具体到西藏而言,则是对西藏的想象。正如同萨义德在《东方学》(三联书店出版)中所指出的:“德国的东方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学术的东方,或至少是古代的东方:它可以成为抒情诗、幻想作品甚至小说的主题,但它出来就不是现实的存在……”(页25)“任何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人都必须以东方为坐标替自己定位;具体到作品而言,这一定位包括他所采用的叙述角度,他所构造的结构类型,他作品中流动的意象、母题的种类——所有这一切综合形成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方式,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发掘东方的内蕴,最后,表述东方或代表东方说话。”(页 27)“……是东方学家——诗人或学者——使东方说话,对东方进行描述。为西方展现东方的神秘。”(页27)。
   
由此看来,包括伊沙所“润色”的“《仓央嘉措情歌》”其实也正是“东方学”的翻版而已。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将萨义德话里的“东方”置换成“西藏”,将“西方”置换成“汉地”或诸如此类。
   
我同时想起不久前在上海的一个聚会上,一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告诉我他要创作一部关于仓央嘉措的音乐剧,当时我忍不住问,是关于仓央嘉措的生平还是仅仅就仓央嘉措的“情圣”那部分?他一挥手,大声地说,仓央嘉措只是我需要的一个符号。这话可真有意思极了,我很想继续问他何以要选择“这一个”符号,他已经在说:我去过西藏五次了,我还去过康巴,康巴人是连希特勒都欣赏的优秀人种。于是有着康巴血统的我就问,你去过康巴什么地方?可不想他的回答是,我去过康巴好几个地方,我只用了一天就转完了。什么什么?怎么会这么快?我忙问,你从哪里去的?而他说,拉萨啊;在拉萨有一天我喝多了,几个朋友开车带我在拉萨附近转了一大圈,说那就是康巴啊。我不禁失笑:那是他们在逗你呢,康还远着呢……
   
对了,萨义德还有一句话,让我深以为然:“‘真正’的东方至多激发了作家的想像,但很少能控制其想像”(页29——30)。
   
2004-5-28
从网上下载的冠以“仓央嘉措情歌”的伪作。 注:以上文字转载自 唯 色博客-“看不见的西 藏”(
) ( Thu, 18 Nov 2010 13:02:43 +0800 )
Description: 第一个视频前阵子拍摄于香港,几乎每次晚上在星光大道散步时,总能看到这个歌手和他的朋友在唱歌。香港的民间艺人表演受到法律保护,只要不影响交通运行和居民生活,他们都可以尽情展示才华,甚至获取一定的收入。他们受到保护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被视为丰富城市文化氛围的一种重要因素。少了他们,一个城市的文化便少了一分色彩。在香港,无论是“城管”还是***出现,路边艺人们依然是安然自得的表演,这一点在大陆几乎难以想象吧! 在香港,违规摊贩和“城管”之间也非常和谐,香港“城管”完全没有大陆城管的凶悍,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先劝告,而不是“罚款创收”。再三劝告如果没用的话,才会在***的配合下,核实摊贩身份、拍照、开罚单、记录信息、递送法院传票,要等法院裁决之后,才会进行强制执法--这就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以文明为基础,讲究严格的规矩、制度、监督及透明,所以肢体冲突非常罕见。暴力只能是野蛮的体现。很多次见到“城管”和违规摊贩在一起,都是在很小声的说话,说了不几句,违规摊贩总是很平静的收摊回家。很好奇这些香港“城管”到底念了什么“咒语”,这么管用。 第二个视频今年八月拍摄于台湾,当时我经过日月潭,被嘹亮的台湾民歌所吸引,坐在那里听他们唱了许久...... 演唱视频:《海阔天空》 演唱视频:《一起来跳舞》 视频链接地址:[译味深长]土豆空间 注:此文中香港“城管”执法图片源自网络。 ( Sat, 13 Nov 2010 22:48:29 +0800 )
Description: 1 地名:
意大利——义大利
柬埔寨——高棉
老挝——寮国
朝鲜——北韩(大陆民间还有这样说)
马尔代夫——马尔蒂夫
新西兰——纽西兰
悉尼——雪梨
戛纳——坎城
佛罗伦萨-翡冷翠 (美宝小撇步:“翡冷翠”是徐志摩首译出来的名字,个人觉得比“佛罗伦萨”更好听诶)
2 食物:
橙子——柳丁 (美 宝小撇步:陶喆把专辑名称取为《黑色柳丁》背后有很特别的意义,他说:“一般柳丁是***的,我的黑色柳丁,听起来就知道多新鲜好玩!而且柳丁是台湾省盛产 的水果,潜意识说到柳丁就会想到台湾,继而想到华人,而给柳丁灌上黑色,就是象征一种革命,而且希望大家要勇敢去面对现在台湾的黑暗世界。” )
菠萝——凤梨
猕猴桃——奇异果
番石榴——芭乐
章鱼——花枝
吞拿鱼/金qiang鱼——鲔鱼
三文鱼——鲑鱼
御田(这是什么东西?)——黑轮
酸奶——优格/优酪r5
凉粉——仙草 (话说,如果叫做“仙草”的话,就会比“凉粉”卖得要贵,其实是一个东西!)
巨无霸——大麦克
赛百味——潜艇堡
方便面——速食面
蒸蒸糕——状元糕
花生——土豆 (难以理解)
河粉——粿条
粉丝——冬粉
西兰花——花椰菜
冰棒——冰棍
薯片——洋芋片
空心菜——通菜(广东也是这个说法)
巧克力——朱古力(粤语也是这个说法)
圣代——新地
现场做的蛋卷冰激淋——叭噗
3.交通:
地铁+轻轨——捷运
公交车——公车
摩托车——机车(骂人的话之一)
自行车(单车)-脚踏车
奔驰——宾士
救护车-喔咿喔咿 (这个是玩《模拟人生》的时候学到的,XDDD)
4 学术:
幼儿园/幼稚园
小学——国(民)小(学)
初中——国(民)中(学)
本科——大学部
研究生——研究所
高考——联考
班主任——班导
班长——班代
挂科——被当掉
多选题——复选题
向量图→矢量图
最小公倍——最低公倍
两条不平行的直线——歪斜线
递推——递回(递回)
概率——机率几率
正态分布——常态分配
宏观经济学——总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
变量——变数
经济增长——经济成长
纵列数据——平衡纵横数据
实物资本——实质资本
实际货币余额——实质货币余额
全要素生产率——总要素生产率
受众——客群
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市场细分——市场区隔
渠道——通路/管道
大爆炸——大霹雳
泥石流——土石流
等离子体——电浆
研究框架——研究架构
知识产权——智慧产权
合同,合约——契约
情报机构——情治单位
司法部——法务部
上诉——抗诉
(审理过程中对法院的决定、裁定提出)异议——抗告
(对法院生效判决的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三审
专案组——特侦组
5 电脑 &am 3C相关:
复印——影印
打印——列印
打印机——印表机
网络——网路
软件——软体
程序——程式
属性——内容
视频——视讯
博客——部落格
沙发——头香(哈?)
打游戏——打电动
数码——数位
单反(相机)——单眼(相机) (……)
鼠标-滑鼠
邮箱——信箱
收藏夹——我的最爱
注销——登出
***向导--***精灵
门户网站——入口网站
重装(系统)——重灌 (……)
刷新——重新整理
死机—当机
宽带—宽频
硬盘——硬碟
U盘——随身碟
笔记本电脑——笔电
我在QQ上叫你,喊你,台湾叫密你
网上邻居——网路上的芳邻
播放器——播放软体
查看——检视
上传——上载
C盘D盘——C糟、D糟
发短信——传简讯
(MSN等)发(信息)——丢(讯息)
(论坛用语)顶——推
(网路用语)楼主——原PO
画图——小画家(这个早有耳闻,蛮可爱的叫法。)
计算器——小算盘(为什么是算盘囧)
纸牌——接龙(一个说物,一个说玩法。)
空当接龙——新接龙(空当接龙是纸牌的续作。)
蜘蛛纸牌——连环新接龙(拜托不要再增加形容词了……)
红心大战——伤心小栈(囧)
扫雷——踩地雷(喂这似乎错误地描述了游戏的目标吧?)
6 很妙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