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幅野蛮人用什么武器图片。 灰色的,一群拿着武器的野蛮人用什么武器在山涧...

没有愤青勇气,缺乏文青功底。只有做人良心,更兼感恩真情。行文表我意,真诚换真心。
( Sun, 15 Aug 2010 17:11:46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农历七月初五
23点59分,手机的闹铃想起,走出房间就看到,木星比前天明亮了许多,不能再犹豫了,否则真要“过了这个村,再没这个店。”
山村静悄悄,路边狗狗似乎认识了我,只是趴在主人家门口向我行注目礼,有些擅离职守而躺在路中央图个凉快的狗狗,竟也主动地给我让道。这么快就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可,也许是因为我看了太多的关于狗狗的电影吧。
这些天我观察、拍摄天象的山村在县城的北边,离县城大概有20千米,大熊座、英仙座都在北天,看看南边县城上空白茫茫的,我庆幸选对了位置。山村的北边是与另一个市分界的大山,观察的仰角有15°左右,反正星星靠近地平线时也不是太清楚,所以从15°以上开始观察也无大碍。
今晚的观察点选在村子的北边,这样可以避开横跨村子上空的高压输电线。五个小时前拍金星伴月时的黑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不见一丝踪影,此时的头顶是满天星斗。心想,佳能D300今晚派上用场了,要拍个痛快,定将存储卡塞满,除非两个电池都耗光。
离开了村子,四周黑魆魆的,尽管带了根长棍,还是不免有些心慌。山中不时传来怪鸟鬼叫似的声音,使人毛骨悚然。想起来已经30多年没有独自在黑夜野外行动了,少年时,姐夫常带我半夜四处游荡,练就了我的胆量,现在算是吃老本吧。姐夫曾传授,晚上在外,最好是烧堆火,或者撒泡尿。看身边有果农整枝后堆积的枝条,心想烧堆火也好,只要在照相机的背后,对拍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拔了枯草,堆好枝条,可是打火机打不出火了。这是我这些天准备的器材中唯一失灵的。离拍摄点三四十米远处就是外公、外婆安寝的地方,外公、外婆对我宠爱有加,但现在毕竟是阴阳两界。不过,若此时他们真的知道宝贝外甥女婿如此专注于天空,肯定高兴还来不及呢。拍摄期间,忽地看到十来米处有一个物体晃动,本能的打开手电直射过去,才发现是一只野狗,急速调头跑走了。也曾见一大团黑云向我这边靠近,慢慢的变化着形状。我判断是成千上万不知名的飞虫聚集在一起,最终没有飞到我的面前,飘走了。
在我感觉到心发慌的时候,我就回头看看木星。木星是此时唯一发出光芒的星体,特别亲切,也特别明亮,看到它感觉到好像就是在白天。木星,此时成了我心中的太阳。1点54时的时候,听到了雄鸡的第一声高鸣,一下子,山村中的鸡鸣声此起彼伏。尽管我知道这还是深夜,但从《聊斋志异》中看到,鬼怪是听到鸡鸣就不敢再兴风作浪的,至少准备打点回府了。
闪耀光芒的木星,拍摄时间2点22分,佳能D300,焦距18,光圈4.5,感光系数1600,曝光时间30秒。
今晚行动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用单反机拍摄星迹,二是观察英仙座流星雨。拍摄星迹的对象是英仙座,到达拍摄点的时间是0点8分,英仙座刚刚整体露出山脊,我调整相机使英仙座在视场的左下边缘,把相机调到广角状态(焦距18),小熊座的尾巴(北极星)在视场的左下角,身子进不了视场,这样一来,唱主角的反而是仙后座和仙王座了。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拍摄英仙座往仙王座飞的流星,一举两得。英仙座流星雨的高潮已过了24小时,但看在我——一个虾米级的天文爱好者发烧到如此程度,好歹还会发射几颗吧。
果然天不负我,相机还没调好,一颗流星从仙王座飞过。我将今晚看到的流星进行编号,幸运的是在两个多小时中,竟然能编到38号。在这38号流星中,最振奋的是10号流星,飞过北极上空的大半个天空,在蝎虎座留下的碎片足足亮了15秒中,这可能是最高级别的火流星了。最搞笑的是13号流星,因为它是从仙王座飞向英仙座的,这不应该叫做英仙座流星雨吧。我是把尾巴有零星碎片的都叫做火流星,按这样的标准,今晚的38颗流星中,属于火流星的是1号、10号、17号、32号,这可能是非常庆幸的了。如果是从拍流星雨的角度来说,今晚又犯了错误。说是英仙座流星雨,其实并不是从英仙座出发,因为看到的流星都是在英仙座周围的星座上,只不过是他们的反向延长线汇集在英仙座罢了。因此,能够进入相机画面的只有5号流星,可惜级别不高,并不能够感光,成为今晚唯一的遗憾。
在拍摄的过程中,看见山脊有手电闪烁,难道有比我更加发疯的人居然跑到山上观察?后来才发现,亮点升到了空中,原来是星星从大山的树丛中东升,这成了我今晚的兴奋所在。星星东升,远不及太阳升起那样蓬勃、激烈、跳跃、壮观,但于我来说,每一颗星星升起,都好像是充满希望的每一天开始,怎不欢欣鼓舞呢?当然也有茫然的,0点30分的时候,东边升起一团模糊不清的星体,暗暗的不很分明,是什么怪物?真很自己的视力,也怨没带望远镜,如果再有架相机也好,因为我实在不甘将D300转到那个方位。直到拍摄了两个小时,停止了对英仙座的拍摄。今晚我最有所感的是星星的东升,我想拍一张今晚看到从东方升起的星星与大山的合影,如果再不动手,那团模糊的星团就可能离开画面了。
英仙座、御夫座、金牛座示意图(来自Stellarium)
东升的御夫座和金牛座,拍摄时间2点15分,佳能D300,焦距18,光圈4.5,感光系数1600,曝光时间30秒。原来在我拍摄的过程中,最先看到东升的是鲸鱼座最亮的星,后来是御夫座和金牛座,而那团模糊星团就是茆星团。真怪自己出发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英仙座、仙后座、仙王座和北极星。拍摄时间0点12分,佳能D300,焦距18,光圈4.5,感光系数1600,曝光时间30秒。
英仙座、仙后座星迹
从0点09分开始,到2点12分,对英仙座拍了118张照片,最初2张是调整方位的,第5张按快门时动了三脚架。剩下113张照片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这是我此次追星行动最得意的作品。在2个小时的星迹中,可以发现北极星的移动轨迹,也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北极点。
其实,在今晚的拍摄中,丝毫没有干扰,何必拍这么多张呢?若采用B门,又有快门线或遥控器,只要按一次快门,就可以回去睡它两个小时,一场美梦醒来,再来收摊,轻松搞定,多省事啊!当然,拍摄的过程也是享受,这是局外人难以理解或体会的。以后最好准备两架相机,在难得的机会中体验更丰富的知天乐趣。 后记
这次追星行动,完全是个意外,因为并没有例在暑假的计划单中。这一个星期的所作所为,显然不单单是观察银河,但这些日记还是以再见银河为标题,因为,银河已有30年的想象了。这其中,有生活的进步,更是环境的恶化,也有心态的转变。长期来,为活计、为工作、为事业、为荣誉,得到了不少,也失去了太多。今天突然看到儿时习以为常的银河,30多年了,只是在梦境中啊!难道还不为之动容?为之癫狂?这一个星期,城里不知有多少新闻,而我身处桃源,地球照样转,星星照样移,何必太看重自己呢?
只身茫茫黑夜,仰望浩瀚苍穹,想象那茹毛饮血的年代,我们的先民,是否也象我一样恐惧、惊惶、茫然?是否也象我一样冲动、兴奋、痴狂?不得不佩服祖宗,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纷繁的星空中梳理出天象。今天,我拥有手机、手提电脑,学了不少知识,还有超人编写的软件,但一到实践中来,还是犯了这么多可气可笑的错误。人,决不该太看高自己。
前些日子,聆听上海交大严燕来教授的讲座,严教授说:“不知天,枉为人!”当今社会,金钱、权力、荣誉、美色、佳肴……多少诱惑?还有多少人想知天?该知天?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人们生活的倒退?静心细想,还真难以判断。只好借用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来促人一点反思。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舍,偷得浮生半日闲。
( Sun, 15 Aug 2010 09:38:03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农历七月初三
最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
天文爱好者是当今世界上最背运的人。他们比农民还惨,因为现在他们比农民更加靠天吃饭。每每有难得天象的时候,哪怕准备得有多充分,最终还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今晚有一年中北半球三次最壮观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表演。为了欣赏这场华丽表演,我已经准备了好多时日,可以说是万事具备,只求老天爷给点面子。可是今天老天爷不知怎地,就是不高兴,脾气大得很,到傍晚就已电闪雷鸣。如果痛痛快快把雨下个干净倒也不怪他,可气的是他光打雷,不下雨,一直到晚上九点,满天都是黑压压的乌云。这下子,彻底没戏了。
我只得试试拍摄闪电,否则今天就一无所获了。用相机抓拍闪电的技术还没学,我也不敢用佳能D300瞎试,因为没带D300的充电器,谁敢说后半夜不会云开雾散呢?好钢还是用在刀口上吧。要拍摄闪电保险一点的方式是采用录像。D300没有录像功能,佳能A510的录像象数只有640×480,而且每秒钟只有10帧,30秒钟就要停下来处理数据,算是老土得掉牙了。不过,反正是尝试,将就着用吧。
今晚的闪电不象一个星期前的,都是在空中的云层间跳跃,没有入地,可能是因为云层太高的缘故吧。起先犯了个低级错误,哪里有闪电就把镜头朝向哪。结果镜头指向的地方静悄悄,镜头刚转移开的地方却产生了闪电。在其它场合,人类也常犯类似的错误。
拍了十多分钟录像,存储卡塞满了。在电脑上观看,倒也能输出几张自鸣得意的照片,算是完成了今天的作业。
云间放电,镜头仰角45°,放电方向从南向北。
0.1秒的后的闪电,前2/3形状相同。为何闪电在空中会戛然而止?而不是象根须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细?
23点59分,手机的定时闹铃惊破美梦。悄悄走出房间,天空中只有木星努力闪耀光芒,其它星星都躲在薄薄的云层后,遮遮掩掩。而英仙座根本不见踪影。只得悻悻而回。
在床上,辗转反侧。天上,一场大戏正敲锣打鼓,而我们却被这该死的对流层拒之门外,真是可气可恨。然而,再冷静想一想,在地球上,正是这薄如蝉翼的大气层,呵护着大地上的芸芸众生……这样,烦躁的心也逐渐平静了。
心想着天外,就是不能入眠。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再起来查看,只有木星在似笑非笑。这下子彻底失望了,又一场惊天大戏擦肩而过。追星人,就得经受这样的磨难。 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农历七月初四
傍晚西天将上演三星伴月,也有更夸张的说法叫四星伴月。
从中午开始,积雨云时聚时散,有时几乎到了黑云压城的时候,雷公也敲起了战鼓,但就是不见一滴雨。直到太阳西落,还不见黑云有散开的意思。好在有一阵子,月亮和金星同时钻出云缝。等待已久的我及时按下了快门。
我还是舍不得动用D300,只用A510拍照。19点半的时候,月亮的位置还不算太低,要拍出弯弯的月亮,须进行4倍光学变焦,这样就失去了地面景物的衬托,画面很单调。看来我选择在四楼房顶拍摄,相当不明智。本也想拍出月亮西落的轨迹,但由于快门是0.25秒,按快门时三脚架移动了。同时拍照的时间间隔不均匀,合成出来的月亮轨迹怪怪的,没有动态美感。后来几张想把金星边的土星和火星也拍出来,将快门调到0.4秒,结果月亮曝光过度,出现了光晕。事实上这样也不能将土星和火星拍出来,真是得不偿失。因此,本来是三星伴月,在我的相机中变成了金星伴月。
由于受到云层的干扰,心态很难调整好,今天的拍照很不着调。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 金星伴月,时间:19时26分,4倍光学变焦,快门0.25秒,光圈5.5,感光系数400。如果要拍摄土星和火星,快门要15秒,此时月亮曝光绝对过度,不知高手是怎样处理的。
( Sun, 15 Aug 2010 09:31:54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初一
向单位借来了佳能D300,这是好几年前生产的入门级单反相机,我最看中的是它有B门,心想用它准能拍出银河。
20点30分,来到拍摄头顶银河的最佳位置,此时头顶是天琴座、天鹅座和天鹰座。在三脚架上装好相机,把相机对准头顶,调到B门,按动快门,结果相机根本没有动作。用其他挡位也没有反应。***与相机的使用者联系,竟说从来没有用过什么Av、Tv挡,他把单反机当做傻瓜机使用了,狂晕!
回到家,检测其它挡位,相机能正常工作。看来是光照度不够相机才不能起动。联系几个拥有单反相机的人,都说没有用过M挡。好端端的单反机,在他们手中竟沦落到如此地步,英雄长叹!
通过***,七弯八拐,终于找到一个摄影师,他袋子里的相机和镜头值一辆1.8T帕沙特,尽管都是尼康货,但对单反相机应该熟悉的。大师毕竟是大师,听我陈述后,他说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相机不能对焦造成,提醒检查镜头是否在“AF”位置,建议转到“MF”位置试试。果然,转换挡位后,对准夜空,按动快门,听到了最亲切不过的“咔哒”生,相机能工作了。
今天天气与昨天比又差了点,头顶的银河灰蒙蒙的。不过也不能放弃,谁知道明天会怎样?就当作练习吧。
佳能D300的感光系数最大为1600,最大光圈为4.5,相机对准天鹅的头。采用“M”挡,快门30秒,拍摄的结果不甚理想。曝光时间再长就是B门了。由于没有快门线,也没有遥控器,这下可苦死我了。因为按下快门后,必须平心静气,纹丝不动。我一遍一遍重复小毛孩的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会说话二不会动,动动就是黄蜜蜂。”既是告诫自己,也用来计时。这样把曝光时间延长到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尽管已经采用了上档次的三脚架,但手按在相机的快门上,要在蚊蝇的滋扰下坚持几分钟,确实需要人的超凡定力。可能奥运会射击冠军就是这样练就的。 夏季大三角处的银河,感光系数1600,光圈4.5,曝光时间104秒。手动快门,已经模糊。曾将曝光时间增长到3分钟,银河更亮,但画面模糊得惨不忍睹。 人马座、天蝎座处的银河。感光系数1600,光圈4.5,自动曝光时间30秒,银河暗淡。
人马座、天蝎座处的银河。感光系数1600,光圈4.5,手动曝光时间84秒,银河显现一般。已见星迹。
在讨论星座的时候,6岁的小毛孩找出的儿童《科普画王》,翻到12星座介绍。从画报上看到,银河系的中心就在射手座内。这也难怪,拍摄时射手座已接近南天地平线,大气干扰较大,但此时一直贯穿仙后座、天鹅座、天鹰座过来的银河,还是在射手座处最宽、最亮。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农历七月初二
天气炎热,半夜醒来,心血来潮,此时的星空会是怎样的?于是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一颗明亮的星星挂在南天,凭直觉,那是木星。这几天,木星和天王星、海王星聚在一起,何不给她们来张合影呢?
拿出相机和三脚架,来到村中宽敞一点的地方,不巧惊动了狗狗。看着我这样的“行头”,哪有不怀疑的?一声狂吠,警报瞬时传遍了整个山村,几十条狗狗齐声发出愤怒的警告声。好在它们都是看家护院的忠犬,只会在主人家的四周巡逻,尽管都气势汹汹,但只是守护着自己的领地,没有向我发出攻击的意思。
山村不见一盏灯光,劳累了一天的村民还在梦乡中。狗狗们看我也不像是偷鸡摸狗之辈,渐渐的安静了下来。山村恢复了原先的静谧,只有蟋蟀的鸣唱,才没有万籁俱寂的感觉。在满天的星光照耀下,四周看得分明。若不是亲眼所见,决不敢相信星空中竟会如此鲜亮。
木星和宝瓶座示意图(来自Stellarium)
木星和宝瓶座
拍摄时间1点34分,佳能D300,焦距18,光圈4.5,感光系数1600,曝光时间62秒。不知能否显现天王星和海王星吗?
1点26分时天鹅座处的银河,佳能D300,焦距18,光圈4.5,感光系数1600,曝光时间30秒。
1点39分时仙后座处的银河,不知我的判断是否正确,因为对这个天区不是太熟悉,只是觉得此时天空中这个天区星星最密集。其实,在这样星星密集的区域,星座的意义已经不大。佳能D300拍摄,焦距18,光圈4.5,感光系数1600,曝光时间30秒。 21点钟时,再到野外走走,为明晚拍摄英仙座的流星雨作准备。今晚的天气更差了,头顶的夏季大三角只能隐约可见,就别提牛郎挑的儿子和女儿了。真希望老天爷下场雷阵雨,给天空洗洗澡,以最佳状态迎接英仙座流星雨的到来。
( Tue, 10 Aug 2010 13:20:56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仲夏的日子,回到山村。午后痛痛快快地浇了场雷阵雨,第二天格外清新,天靛兰靛兰的,心想今晚可以多数几颗星星了。度日如年的等到晚上七点,天还白亮,西边的金星熠熠生辉,比以往任何时候看到的都金黄,想必今晚不会令人失望。
山村的天暗得晚,也黑得突然。七点半光景,天已黑得透彻,不像城里那样灰蒙蒙的死白。我最关注的是北方,那是勺子星吗?想不起有多少年没看到过了,北斗七星有那样高挂吗?早年的印象似乎小一些的。赶快回家打开电脑,起动星空软件Stellarium,转到北方上空,果然是大熊座。我已等了半年多了,今晚终于赶上。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赶快收集“行头”,奔向村外。
来到田野,抬头仰望,不禁失声大叫,我的天啊!那是我儿时的银河吗?从东北一直横亘到西南,尽管有点灰蒙,也算清晰。我的上帝,这是你对我的犒赏吗?这样的恩赐也太奢侈了。我毫不客气地照收了礼物,但不能辜负老天爷的心意,笔录拍摄日记。
2010年8月7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廿七
我的“行头”主要是照相机、三脚架、手电。照相机还是那架宝贝佳能A510,这是傻瓜相机中我的最爱。关键是它有光圈优先挡(Tv)、快门优先挡(Av),乃至还有编程挡(M)。它的快门最长有15秒,光圈最大有2.6,晚上拍摄可以将就着用。
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示意图(来自Stellarium)
大熊座和小熊座
拍摄时间:20点14分,快门15秒,光圈2.6,ISO自动(100)。在相机显示屏上非常亮丽,可是输出图片后不甚理想。不过还是可以分辨出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和小熊座的三颗星,关键是看到北极星。
拍摄时来了几个小毛孩,我就向他们吹嘘夏天的夜里怎样辨别方向。先找到勺子星,从勺子边缘的两颗星延长5倍的距离,找到北极星,那就是北方。面向北极星,左西右东后南,一切搞定。
拍摄过程中意外看到一颗流星,是在北方的天龙座方向。但有点怀疑,因为流星一般来说是在东方天空。
大熊座的星迹。
拍摄时间是20点13分到21点2分,55张照片,采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由于感光系数采用100,能够感光的星并不多。北极星纹丝不动。可以感受到地球自转的地轴方向。
平时没太注意星光的颜色,在照片中,倒能分清蓝色、***、红色星光。和小毛孩解释从颜色可以确定星星是在青年、壮年还是老年,管他似懂非懂。
天琴座(织女星Vega)、天鹰座(牛郎星Altair)示意图(来自Stellarium) 天琴座和天鹰座
拍摄时间是21点12分。把相机朝向头顶,本想拍摄银河,尽管已采用快门15秒、光圈2.6、ISO400进行拍摄,但还是事与愿违。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将照片与软件一对照,真是太有才了,无意中拍摄了天琴座、天鹰座和天鹅座,尤其是织女星和牛郎星,还有他们的一对儿女。再过十天就是七月初七了,在那个七巧夜晚,喜鹊会如约吗?
拍摄时飞机接二连三飞过,将相机对着飞机,15秒钟刚好飞过相机的视场,本想在满天星光中有一条亮线,结果不见飞机的一丝痕迹。看来,2.6的光圈、400的感光系数还不能拍摄飞机。 人马座、天蝎座示意图(来自Stellarium) 人马座和天蝎座
拍摄时间是21点22分。把相机朝向南天地平线附近,那里的银河最亮。采用快门15秒、光圈2.6、ISO400进行拍摄,照片中隐约看到银河,其两侧的人马座、天蝎座清晰可见。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农历六月廿八
天气仍然晴朗,午后白云朵朵,傍晚时已是薄云连片。既埋怨老天爷不再坚持阵子,又庆幸昨天没有拖沓。晚饭后先到村子四周走走,踩点拍摄金星的位置。
十九点半的时候,西天已是乌云笼罩,金星是不能指望了,头顶的云隙间也没有几颗星星露脸。每隔10分钟看一次天,真有心急火燎的味道。
一直挨到20点20分,感觉到天晴朗得多了,可能南风已将云赶走了。尽管没见多少颗星星,还是带上“行头”出去遛遛,就当作呼吸几口晚风。
越往外走,感觉到天上的星星越多。原来是在房间中用电脑,眼睛的瞳孔老小,在暗处,眼睛睁开了。
大熊座还挂在北方上空,出来得晚,位置只是比昨天低多了。可能受到水汽的影响,也没有昨天的光彩夺目。支好三脚架,安上照相机,调整角度,先拍照再说。 大熊座和小熊座
拍摄时间:20点30分,快门15秒,光圈2.6,ISO400。
与昨晚相比,感光系数调大后,感光的星星是多了些,但明显发现照片不干净,有很多热躁点。照片左下角房顶也依稀可见,才想到,昨天的相片左下角的几个亮点,纳闷了好长的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根本不是星光,而是房顶避雷器上装饰用的不锈钢球,狂晕!
大熊座的星迹
拍摄时间是20点30分到21点15分,一直到北斗七星的最低一颗星落北山,共拍了52张照片,采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感光系数采用400,能够感光的星星多了许多。
合成后发现,拍摄过程三脚架有两次发生了移动,或是按快门时太兴奋,或是买照相机时赠送的东西绝对不是好货。
拍摄的时候,突然一颗发亮的飞行器,在一秒中的时间内从头顶的视场中快速飞过,会是卫星吗?真是“夜路走多了,总会撞见鬼。”
大熊座的星迹
由于感光系数采用400,感光的星星是多了些,美中不足的是照片中也多了热躁点,觉得不干净。使用过Startrails软件的网友介绍,打开相机电源,盖上镜头盖,空拍几张。把它们导入到软件中,合成时软件能虑掉躁点。依葫芦画瓢,我的凡眼是看不出什么差别。不知从那英处借得慧眼的人能否辨别出来。
大熊座的星迹
采用网友介绍的方法没有怎样的改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发现遮盖镜头空拍得到的黑色照片并没有拍摄星星时照片上的热躁点。突发奇想,何不“以子之矛,克子之盾”呢?或者干脆说是以毒攻毒,真是得意之作,不是说“无毒不丈夫”么!
取出一张星星的照片,用Photoshop软件的橡皮章盖住所有的星星,保存为热躁点照片,再复制几张。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大功告成。可是这样获得的照片不但没有想象的出彩,反而更脏了。大失所望!气得要命!
既然如此,就干脆制作纯黑的图片当作底色,结果合成后也没多少改观。无功而返!
尝试可能失败,放弃决没成功! 天琴座、天鹰座和天鹅座的星迹
其实今晚的最大梦想是拍摄银河。从21点19分到21点27分,对着头顶的银河拍了12张照片,采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出现天琴座、天鹰座和天鹅座的星迹并非我所求,本指望12张照片中的银河能叠加在一起,好歹看出影子,可是这款软件没能给我一个惊喜。看来需要一款叠加的软件。“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廿九
今天天气与昨天相似,但有了昨天的经验,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今天计划拍摄金星和北斗七星。昨天就已踩点好拍摄金星的位置,傍晚只要踩点拍摄大熊座的位置。
处女座、金星示意图(来自Stellarium)
金星、火星和土星的合影
拍摄时间,19点43分,快门15秒,光圈3.5,ISO400,2倍光学放大。这几天金星、火星和土星处在处女座的位置,日落不久出现在西天,不抓紧时间就也西坠。火星和土星肉眼很难看到,15秒曝光方能显现。左上角是处女座的Spica。
金星、火星和土星的星迹
拍摄时间为17点23分到17点59分,一直到金星快要星落西山,共拍了26张照片,光圈3.5,感光系数400,2倍光学放大,17点23分时西天还很亮,快门采用1秒,天渐渐变暗后快门也相应调整,最后几张采用15秒,采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
由于从拍摄点到金星方向刚巧有一条公路,不时有汽车经过,为避开汽车灯光的干扰,拍照的间隔变长了,星迹不连续,而且间隔不均匀。
起先曝光时间短,火星和土星比较暗淡。金星后面有条淡淡的尾巴,估计是处女座某颗星的恶作剧。
由于金星和其它亮度相差很大,用15秒曝光,金星的成像处的CCD可能灼伤,为了给他们兄弟三合影,真是不得已而为之。金星西坠后不久,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三姐妹从东方升起,也就是说,这几天正在上演“七星连珠”的大戏。可惜,我这样的相机是没法拍下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笑容的。 大熊座的星迹
拍摄时间是20点13分到21点07分,共拍了50张照片,采用Startrails软件合成。
拍大熊座的已是驾轻就熟,今天重新踩点拍着主要是为了避开昨天拍摄时在取景框中的房子,我想拍一幅纯自然的大熊座星迹图。
为了留出大山的轮廓,起先几张照片拍摄时,竟没注意到北斗七星的勺柄头没有拍摄到,真是愚不可及。合成的照片右下角有两个亮点,是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嘿!还是没有逃脱人类的控制。
这次拍摄,非常注意三脚架的固定,按快门也小心翼翼了,拍出的星迹非常流畅。更为关键的是北极星也有一段星迹,那是因为北极星并非真正在北极上空。以后若有条件,连续拍摄6个小时,看看北极星会否产生90度的星迹。
拍摄时,看到一个流星,从东北角飞过大熊座。肯定是流星,因为星迹中有很多小火星,也就是所谓的火流星。可惜那时照相机正在处理数据,没法按下快门。如此看来,昨晚所记载的“一颗发亮的飞行器,在一秒中的时间内从头顶的视场中快速飞过,会是卫星吗?”也是流星了。
今晚是在山中小路上拍摄,四周黑黝黝的,说不害怕是假。准备了一根三米长的杆子,一是用来打草惊蛇,二是遇到野狗也可吓唬一阵。本来最好的办法是点一堆篝火,可是,我连流水的咚咚声、青蛙的呱呱声、猫头鹰的咕咕声都怕影响拍摄,哪还敢烧火?只有用心与星星沟通,才淡忘一点恐惧。
( Tue, 10 Aug 2010 08:25:57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巷口又见村姑菜篮中的莲蓬,方知已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
荷花一直是盛夏时节最风雅的渴望,那样的引诱,没有修炼功成的人是难以抵挡的。说到莲花,有名有目的当属朱自清的清华莲,季羡林的未名莲,杨万里的西湖荷,还有我曾用笔的兰亭荷,可那些都是在遥远的福地。讨问村姑莲蓬的出处,道是武义宣平祝村。才想起朋友曾赠我几盒“宣莲”,上书“天赐宣平黄金土,地育宫庭白玉莲”,细看还属“清廷贡品”。味道自然是不才的拙笔难以表述的。想来宣平也只有区区百里。“终日碌碌纸堆间,何不偷它半日闲?”,于是,邀上一群毛孩,匆匆驱前赶往。
车过武义县城,转入山间窄道。久而不及,心生疑虑,停车恭问老伯。老伯说顺道看到荷花就是宣平地界,满眼荷花就是祝村。遂放心前驱。不多时,路边荷叶连连,莲花朵朵。毛孩们自然不再安分,猴急狗跳,欢呼雀跃。
步入祝村,时近当午。一群扛着长***短炮、衣着七包八袋的艺术人已经回走。不用问也知他们来自大城市,兴许已恭候了多日,流连这世外桃源,乐不思沪杭了。
这真是一片荷花的海洋。田田荷叶,在风里翻卷出阵阵绿浪。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羞涩的躲在老姐的怀中。鼓鼓的荷苞,似少妇孕育的生机。绽放的荷花,托着嫩黄的希望。极目所致,接天连地的碧绿粉红如地毯般铺陈,一股淡雅的清香飘荡在空气中,人们贪婪的呼吸,想把这一切都据为己有。此情此景,一路的疲惫早已丢到九霄云外。
仲夏时节,太阳毒辣。我们选中了掩隐在柳丝中的“清风亭”小憩。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形竹亭,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回廊与岸相通。清风徐来,满身的香汗顷刻烟消云散。“清风亭”果然名不虚传。
在这“十里荷花”中,莲蓬是唯一的土产,没花多少钱就可买一大堆。这里的莲子皮薄、肉嫩、清香、淡甜,细嚼生津,不忍住口。大家也不顾情面,没多时就所剩无几。亭中有字,诈幼儿认得一字方食一颗。细辩六柱,成三对楹联。
“德雨频施,博爱怀仁泽百姓;玉荷不染,清风载誉壮千秋。”
“小荷尖似笋,集中实力终出水;修竹劲如松,壮大虚怀始凌云。”
“青莲白莲红莲粉莲莲莲悦目;口廉手廉身廉行廉廉廉洁心。”
品读三幅楹联,方知这“清风亭”是借“莲”喻“廉”。在这如画的田园中,也要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似乎觉得有煞风景。但再想一想,廉政确实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中国古代不乏清官廉臣,当代就凤毛麟角了。我以为,孔繁森算是其中的楷模。有人暗忖,孔繁森主政西藏的阿里,天凉地荒,老百姓充其量“贿赂”几条哈达,没有腐败的基础,想贪也不成。这让我想起准备考普通话时读过的一篇文章。
江南有位书生,父亲在国子监里当助教,他也随父亲住在京城。有一天,他偶然路过寿字大街,见有一间书肆,便走了进去。书肆里有一个少年,挑中了一部《吕氏春秋》,点数铜钱交钱时,不小心,一个铜钱掉在地上,轱辘到一边去了,少年并没有发觉。江南书生看见了,暗中把钱踩在脚下,没有作声。等买书少年走后,他俯下身子把铜钱拾了起来,装入自己衣袋中。他以为自己做得巧妙,没人看见。其实旁边坐着的一位老者,早就看见了,老者忽地起来,问他姓啥名什。书生办了昧心事,只得如实说出自己的姓名。老者听罢,冷笑一声走了。
后来这个书生读书倒也刻苦,进了誊录馆。接着拜求选举,被授予江苏常熟县县尉职务。他春风得意,整理行装赴任途中,投递名片去拜见上司。这时候,汤公任江苏巡抚,一见递上来的名片,就传话说不见。书生多次求见,一次也见不到汤公的面儿。巡捕传达汤公的话说:“你的名字已经被写到弹劾书上了!”书生一听愣了,便问:“下官因何事被弹劾?”巡捕传说:“只一个字——贪。”书生考虑,一定是弄错了,于是急切要求面见巡抚大人陈述理由。
巡捕进去禀报后,汤公还是不见,仍让巡捕出来传话说:“你不记得前几个月在书肆中发生的事了吧。当秀才时,就把一个小钱儿看得象命一样,如今侥幸当了地方官,手中有了权柄,能不托箱探囊,拼命搜刮,作头戴乌纱的窃贼吗?你赶紧解职回去吧。”
这时书生才明白,以前在书肆中询问姓名,讥笑他的老者,就是今天的巡抚大人。
如此看来,贪是不需要条件的,一文钱也是贪。不过,以小人之心度孔贤之腹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在这诱惑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花花世界中,能心悬明镜,心静如水,做到两袖清风,止于清贫,需要怎样的清高风骨?因此从古自今,人们喜欢和赞美荷花,不仅因为她“濯清涟而不妖”,更在于她“出淤泥而不染”。
人们以“莲”喻“廉”,就希望廉洁之士能象荷花那样清新脱俗、纤尘不染。真不明白,当今连那些满腹经纶的怀才志士,为何也要向铜禄低头弯腰,难道不能像荷花那样亭亭玉立,傲视浮世?哪怕是孤芳自赏也不枉为今生啊!
(天亮摄影,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 Tue, 10 Aug 2010 07:56:23 +0800 )
Description:
春节期间,稍有宽余,远离县城,天空清新,寒星点点,招人惹眼,心血来潮,立此存照,知天虾米,请勿偷笑。
时间:2008年2月18日,大年初五,20时—21时
天气:0℃,少云,微风
位置:北纬约30°,东经约120°
地点:离县城30华里的山区
对象:猎户座,冬季大三角
器材:佳能A510傻瓜相机,三脚架
参数:曝光时间15秒,光圈2.6,ISO400
处理:由于佳能A510处理器速度老慢,每张照片数据存储大概需要15秒
拍摄:让照相机休息15秒拍摄一张
分析:由于光圈口径小,曝光系数大,有明显的热噪
软件:Startrails
问题:地球自转每小时转角15°,两张照片相差时间约30秒,结果星迹不连续
改进:要使星迹连续,两张照片间隔估计不能超过5秒
结果:经过15秒曝光拍摄,能分辨出发出蓝色、***、红色光的各种星星
小结:用1000元的傻瓜机能拍出星迹,太有才了
心情:不说心花怒放,也算得意洋洋
目标:小熊座、大熊座
条件:佳能D500,高山之颠,晴朗天空,空余时间,淡定心情
猎户座和冬季大三角(Procyon、Betelgeuse、Sirius)的示意图 猎户座和冬季大三角 猎户座和冬季大三角一个小时的星迹
( Fri, 6 Aug 2010 16:04:47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一口气十几个校长“进去”了。有人说是拍了苍蝇不敢打老虎。有人是见怪不怪,说他们该自认倒霉。也有些人为他们惋惜,为了区区几万元换来几年的劳役之苦,公职也丢了,哪怕是退休后再活它20年,退休金也有100万啊?真是太得不偿失。当然更多人是扬眉吐气、拍手称快,说只有荡涤污垢,才能正本清源。而我是在怪他们不该见钱眼开的同时,为他们痛心疾首。其实,他们都是为制度所害,也是当前制度的牺牲品。
关于制度,是个很大的命题,也许谁也没有能力三言二语讲清楚。但是,我引用一个关于“分粥”的小故事,也许大家都能从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能与本文联系更直接一点,我稍做改动,也算是为了表明我的观点。
有七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的,他们都没有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有点自私自利。他们首先遇到的是填饱肚子的问题。每天早晨只有一锅粥,要命的是这锅粥顶多够他们填个小饱,而且没有称量用具或者是有刻度的容器。怎样分而食之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颇费脑筋,他们尝试了多种方法。
方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
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乃至有剩余,而其余六天都得忍饥挨饿。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为大家信得过的人还能公平分粥,可惜大家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不久他开始为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乃至为自己多留一些。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形成集体领导。
刚开始还基本公平,但渐渐的委员会外的人发现自己碗里的粥变少了,他们又得去讨好委员会成员,委员会内部也开始钩心斗角起来。七人的小团体搞得乌烟障气。
方法五: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由三人组成分粥委员会,另外四人组成监督委员会,公平是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六: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原来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这下子大家和和气气,快快乐乐,日子越过越好,天下太平了。
同样是七个人,同样是一锅粥,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好的制度既简洁又高效,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令人为之感叹。可悲的是,当今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掌握公权的人,可以独断专行,可以为所欲为。阿克顿勋爵早就下了结论:“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十几个校长,正是在这样的制度下,为了区区小利,成为阶下囚。悲乎哉!悲乎也!
时至今日,要形成一套理想的制度还勉为其难。那么,当权者在功成名就的同时,怎样才能全身而退呢?其实,老祖宗早就开了一剂良方——慎独。
慎独,最早见于《礼记》:“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它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把它认为是保持独立人格的行为准则。东汉时的郑玄曾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现在的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两字,做起来何其难也。小时候看电影《红灯记》,我们模仿最多的台词是日本的那个鸠山师爷说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尽管《三字经》中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在读《三字经》的时候,早已“习相远”了。刘少奇同志曾要求每个党员“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坏事。”果如此,每个党员都成君子了。
当下制度,最为人诟病的是缺乏监督机制。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不是有纪委和检察机构吗?要这么说,确实也算是有健全的监督机构。问题是,哪怕是医术再高超的医生,他敢对自己动刀子吗?
一个教育部门,一下子抓了四分之一的校长,问题不谓不严重。可怕的是,公众为何如此麻木不仁?电影《建国大业》有这样一段情景,蒋经国曾经兴致勃勃的在上海打老虎,蒋介石把儿子召回南京,在雨花台很无奈地对儿子说:“反,亡党;不反,亡国。”当时影院中的观众发出了大家都心领神会的暗笑。在这看是轻松的笑声中,也许潜伏着可以说是险恶的用心。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笑声可不光是针对国民党的。不知道当年的蒋介石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说法有点矛盾,反贪腐,还能苟延残喘,兴许还能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而事实证明,不反,党、国皆亡。
慎独是内在的,制度是外加的。二百多年前,美国在制定《联邦宪法》时,尽管参与制定宪法的精英们知道,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是众望所归,但他们高明所在就是已经意识到,假设总统是坏蛋怎么办?。因此有了美国开国就实行至今的三权分立。今天我们一个小学校长的权利都超过美国总统,接二连三、前仆后继地“进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 Fri, 6 Aug 2010 14:38:24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在爱人生日的日子,我们来到电影院。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踏进影院的大门了,心想也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浪漫一回。刚巧放映的是冯小刚的力作《唐山大地震》。爱人说害怕那惨不忍睹的场景,横哄竖骗都不肯入场。最后我想,也不必在这样的日子搅乱我们的心境,也就随了她。
对灾难片,我并不陌生。《2012》、《后天》、《天地大冲撞》、《山崩地裂》、《极度恐慌》、《龙卷风》、《泰坦尼克号》……好像都是一个模式,片子中肯定有性恶的人,他们得到报应,没有好下场。当然也有经过现实的教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片子中少不了性善的人,经受磨难,往往大难不死。当然也有为了爱人、为了芸芸众生英勇献身的。好莱坞的这些大片,其实是以商业为目的,大场面,大制作,大投入,也有丰厚的回报。中国电影有拍大片的资本吗?
曾经我以为冯小刚和冯小宁是俩兄弟。早先我是厚冯小宁而薄冯小刚,后来才调了个个。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深刻地诠释了战争中的人性,我曾极力推荐给我能够影响的人,同时也对冯小宁崇拜得五体投地。以后他拍了《举起手来》,尽管搏人一笑,但那是很肤浅。此后冯小宁在我脑子中就没有位置了。知道冯小刚是因为他拍了些贺岁片,如《甲方乙方》、《大腕》、《手机》,尽管卖座,尽管有票房,但我认为只算是三流导演的勾当。使我改变看法的是《天下无贼》,我还曾在大大的风筝上写着大大的“天下无贼”高高地飘在小城的上空。《夜宴》是绝对不看的。使我彻底刮目相看的是《集结号》,因为我流泪了,第二次看还是抑止不住,第三次看还是不争气,我被冯小刚控制了。拍搞笑片冯小刚是小菜一碟,拍情感剧也算是驾轻就熟,拍灾难片冯小刚能行吗?
唐山大地震,是中华民族最深处的心痛。76年,恰逢甲子年,而且是闰八月。懂点老皇历的父亲说:“闰七不闰八,皇帝拉下马。”那年我13岁,还不太懂。父亲解释说,今年是“凶”年,我半信半疑。果然,1月8日,周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辞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更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被百姓敬若神明的***居然也会逝世。很多人认为***是为唐山大地震死难的人过分伤心,也有“地富反坏右”分子私底下说唐山地震死了的人是为***殉葬的。不管怎么说,唐山大地震,二十多万人殉难,有多少个家庭为之心碎啊?冯小刚要拍《唐山大地震》,会怎样拍?会拍成怎样?
从网络中下载了电影,在40寸的液晶电视机上播映。胆小的爱人躲过了前面惨烈的地震情景再现,也参与到电影之中。不得不佩服,聪明的冯小刚,没有把《唐山大地震》拍成美国好莱坞式的大片,也不让坏蛋有一丝表现的机会,而是巧妙地把几万个家庭的苦难浓缩在一个四口之家中,在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演绎中渲染出中华民族人性最朴实的一面,最后以亲情化解痛楚。确实为之感动,为之震撼。这也难怪,听说电影院的老板免费给观众分发纸巾。离开影院时,女性个个都成了鱼泡眼,而男人是先躲进卫生间。
《唐山大地震》是一顿引起心灵大震撼的饕餮大餐。
场景一
1976年7月28日凌晨,那个闷热不堪的黑夜,灾难突然降临唐山这个百万人口的繁华城市。顷刻之间,二十多万生命,还没来得及挣扎,就像蝼蚁一般,消亡了。随着楼房的倒塌,“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这些崇高、神圣的词汇,也消失在尘埃中。地震,既扼杀了人的生命,也摧毁了人的精神。“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元妮,这个失去了丈夫的瘦小女人,代表了唐山几万个失去亲人的家庭,发出无助而又愤怒的吼声。
场景二
一块长石板下压着两个骨肉,元妮这个已经失去丈夫了的女人心急如焚,“下半辈子可以为你们做牛做马,救救我的孩子。”元妮跪着哀求周围的人。可是救援的人说石板两头压着姐弟两个人,只能撬一头,也就是只能救出一个,让元妮赶紧做出选择。元妮哭喊着:“两个都救啊!”救援人员还是坚持说只能救的了一个,如果再不决定就要先去救别人了。元妮最后只能无奈的低下头,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颤抖着微微的说:“救弟弟。”一个母亲,说出这三个字时,心如刀割啊。幼小的女儿,听到母亲的选择,绝望地叫了声“妈妈!”昏死过去。
“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让幸存的女儿陷入32年的情感困境,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场景三
方达的奶奶和姑姑从济南赶来,要把方达带走。汽车远去了,老天爷夺走了丈夫,自己无奈的舍弃了女儿,亲人带走了儿子,羸弱的元妮佝偻着,呆滞着……汽车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汽车似乎停下了,汽车旁似乎有两个人影。是小方达!“妈!”“达!”“妈!”亲人将元妮唯一的希望送了回来。汽车内,失去了儿子的老母亲,倒在女儿的怀中。
场景四
躺在死人堆中的小女孩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一对在唐山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她,并把她培养***上了大学。养父母一次次鼓励她回唐山寻找亲人,但她始终不愿再回去。好心的养父母不知道女儿的心魔。更不幸的是养母身患绝症。病床上,养母还是劝她回唐山,“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养母没能看到亲人团聚的那一天。
场景五
王登上大学时怀孕了,男友劝她做手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王登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执意不肯。王登退学了,从人间蒸发。五年后,王登带着女儿点点回到了养父的身边。养父问王登:“为什么不回家啊?”王登:“我没脸回来。”“来封信,打个***总可以啊?”“我怕你担心。”“不想让我担心?”养父抑制不住,拍着沙发说:“我天天担心!”“你上哪儿了?”年轻人,怎能体会到老人看似坚强实是脆弱的心?
场景六
1976年,唐山大地震。废墟上绝望的人们,看到了一辆辆连绵不断的军车,看到了一队队勇往向前的解放军,他们的心安定了下来。他们是***派来的,***和唐山人民在一起。大雨中,死人堆中的小女孩,被解放军用长长的衣服包裹起来……解放军对唐山恩重如山。中国军人,在战争年代,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在和平岁月,用身躯支撑起百姓的希望。
2008年,汶川大地震。飞机、军车、人流,飞速向汶川汇聚。中国政府,好多制度被人诟病。但必须承认,也只有中国政府,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调动起全社会资源,这是所有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所羡慕不已的。
场景七
汶川大地震后,移居加拿大的王登作为志愿者,来到了四川。在废墟上,目睹一位小女儿被压在石板下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忍痛请求锯断女儿双腿。“孩子长大后恨我,让她恨吧。”可是,当锯掉双腿的女儿被抬上了担架时,母亲撕心裂肺的喊:“我的女儿啊!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女儿,妈妈对不起你!”目睹这一切,王登恍惚看到,32年前自己的母亲。
场景八
女儿终于回到了唐山,这块令人伤心的土地,已经浴火重生。女儿终于回到了母亲身边,这位被女儿怨恨了32年的母亲,已是心憔力悴。“我给你道个歉吧!”母亲为当年自己的决定下跪。“你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么些年,你怎么就不给我个信儿呢?”“我还以为你跟你爸在一块儿呢!”“我成天的惦记着你们俩呀。”“我惦了你们32年。”“你们怎么不理我呢?”“你到底是上哪儿去呢?你怎么才回来呢?”
没有人知道这32年她独自带着儿子受了多大的委屈吃了多少的苦。带着对丈夫的哀思还有对女儿的的愧疚熬过一天又一天。这个遭受了巨大人生磨难的女人,坚持要留在这个城市和这个老房子里,是因为这里有着她深深的寄托。靠这份感情寄托她才艰难的走过了这32年。所有的怨恨和愧疚因为32年后的重逢被全部化解,亲情永远是无法割舍的,母爱也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场景九
电影结束的时候,出现了好像是王菲的歌声。为了王菲的歌有没有资格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差点和女儿闹翻了脸。随着那忧伤、空灵的声音,屏幕中出现了一堵堵墙,渐渐的看到了墙中的人名。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短短23秒中,24万生命从这个世界上的消失。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灾难可以扼杀生命,摧毁家园,但灾难剥夺不了人类的感情。 在《唐山大地震》中,人们痛痛快快地洗涤着自己的内心。冯导说:“电影的情感特别浓烈,观众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对我来说,不是拍一个电影非要让观众去哭。我只是把我受触动、受震撼的感受传达给观众。这个哭不是绝望,而是温暖的。”每一个看过《唐山大地震》的人都会记得失去了丈夫和女儿的那位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那么就应该意识到,既然从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死是最终的归宿,而且不知道是在哪一天,那就应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每一天都活出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来。
( Mon, 2 Aug 2010 09:24:23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越南旅游同行的大多是50后、60后。旅游的过程,可以说也就是一堆人凑在一起胡侃的过程。而此行我们的话题,以友谊关为界,分为三个阶段。
友谊关地处中越边境,距今二千多年的汉朝就在这里设关了。最初叫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朝设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53年改称
。65年才改名为友谊关。名称往往寄予着人们的期望。然而,友谊关真的就能给关隘两侧的人们带来友谊吗?
在出关前的路上,我们谈得最多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我们从《人民日报》上看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中国政府正式宣告将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当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越南政权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
这场战争,对一般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来得太突然了。因为中国和越南的关系,用越南伟人胡志明主席的话来说是“友谊之光,万世辉煌”,中越人民是“恩重、义深、情长”。怎么会突然反目为仇、兵戎相见呢?
越南,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属国。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使越南***在越南北方建立了政权。改名后的越南劳动党将***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
问题出在中苏关系上。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和中国都是越南仰仗的对象。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因为这将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减少甚至终止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开始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随着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接触,越南转而全面投向苏联,中越两国的关系变得更严峻了。
先后将法国人、美国人赶出国土,背后又苏联撑腰,拥有苏式、美式、中式武器装备的越南开始以“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自居,在东南亚走上了扩张的道路,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幻想一统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在老挝革命成功,政府亲越的情况下,1978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与此同时,越南在国内大规模排华,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
1979年初中美建交,***随后立即访美。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其实二十多万大军早已集结在中越边境上,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了。在得知美国默许后,中越战争爆发了。
这几十年的中、美、苏、越四国关系,印证了这样的话:“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国家也受到利益的驱使,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出关前,中方导游曾告诫我们,不要在越南谈论那场战争,省得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只谈越南的风情地貌,只字不提那段历史。
过了友谊关,就是越南的国土。越方导游早已在越南的海关迎接。越方导游长得黑黝黝,自称有三十八岁,我们怎么看都觉得还只能算是个年轻人。这样的年龄,79年还只是刚上幼儿园的娃娃,不会有什么感受。随团的大多是纯爷们,没几句就扯到老婆的事上。他介绍说,越南是一夫多妻制,第一个老婆叫“大米饭”,政府发结婚证,以后的老婆就只给打证明。第二个叫“米粉”,第三个叫“面条”,第四个叫“包子”,第五个叫“馒头”,第六个叫“矿泉水”。显然,这第六个肯定是他随手顺口胡诌的。我们问他有几个老婆,他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有两个。星期一、三、五和“大米饭”过,二、四、六在“米粉”家,周日自由活动。很可能这也是他在吹牛。不过,由于连年的战争,牺牲了太多的年轻战士,越南政府曾经出台准许一夫多妻这样有悖于文明社会的政策,可能是事实,也是国情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走的地方有凉山、下龙湾、河内,大概走了个三角形的路。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吸引着游客的眼球,而我在试图寻找战争的影子。遗憾的是,曾经炮火连天的战场,竟然不见一丝残垣断壁,极目所见,都是亚热带雨林特有的田园,还有匆匆劳作的人们。忽然我责怪起自己罪恶的心灵,非要满眼是战争的创伤才满足猎奇的心理而心满意足吗?渐渐的,我也放松了提防的神经。我们漂浮在下龙湾的海水中,漫步在河内的大街小巷里,全然不觉,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曾经是不共戴天。而手中的人民币,竟然是他们的至爱,越南的绿豆糕,也成了我们的抢手货。
四天的行程匆匆,走马观花,对越南没有细品,一些表面现象也只是看在眼里。在越南通讯费用贵得惊人,因此也没有人与家里联系。返程时还没入关,中国移动的信号就占领了越南的领空,赶忙发短信给家人。孩子搞笑地说:“这么快就被越南人民赶回来了?”好像我们是丢旗卸甲,落荒而回。其实,我们哪个人不大袋小包,满载而归?越南人民巴不得我们多呆几天,好掏空我们的口袋,刷光我们的信用卡呢。
进入友谊关,一一握手道别了懂中文的越南导游,我们的话题又转到曾经的中越战争。这时,讲得最多的是战争的后果了。
战争没有赢家。79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可以说是一笔国家之间博弈战略上的糊涂账。越南只是苏联阵营的马前卒,但战争的初期,中方的主帅显然低估了越军的战斗力。还有错误理解了战争的性质。进入越南的领土作战,还要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自我约束,想以此争取越南人民的支持和帮助,还幻想越南人民敲锣打鼓地欢迎,那真是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之举!无异于对牛弹琴、自取其辱。多少年轻的战士无谓地牺牲在异乡啊!
当然,当时的越南政府夜郎自大,如跳梁小丑般不自量力,战争给予了应有的惩罚。可惜,当权者挑起的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是老百姓。在越南一路走来,必须承认,越南至少落后了十年。作为农业大国,大米二元一斤,猪肉二十元一斤,电价二元一度,汽油十元一升,摩托车八千元一辆,而工资呢?打工妹是三百元一个月,司机一个月也只赚五百元……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现代化的日子?这里,除了当权者的政策意外,我们是否也得冷静地想一想呢?
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时回收了以前援助越南的物资。看着自己勒紧腰带援助他们的粮食,被越南人用来修筑工事,打红了眼的中国士兵抑止不住心中的怒火,彻底破坏了越南沿途的村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今天越南仍然是维持着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担忧吧。时至今日,越南依然视中国为其最大威胁。因此,在我们经过的越南北部看不到一个象样的工厂也是最自然不过了。作为省府的凉山,建筑竟不如内地的一个乡镇,战争的遗患可想而知。
战争已经成为历史,国际格局已经沧海桑田,中国面貌也已焕然一新。然而鉴古知今,痛定思痛,站在友谊关上,在历史的错误和遗憾中我们必须挤出智慧,能否使地理上的关隘永远成为心灵上的纽带呢?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向人家索取财富。曾经的郑和七下西洋也只是输出中华的富庶和文明。但愿友谊关下的两条隧道,通过的是我国的工业产品和越南的农副产品,而不是坦克和炮车。
( Fri, 30 Jul 2010 08:46:53 +0800 )
Description:
时下给内地游客最流行的评价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家全不知道。”确实形象妥帖,且入木三分。
暑假有机会到越南旅游,在异国他乡,格外兴奋,一点睡意也没有,除了景点,沿途也用傻瓜相机拍了几张,希望给回家后留一点印象。其实是走马观花,也算是越南掠影吧。 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上。这是我第一次从陆路出境。刚踏出关门,根本没有征兆,劈头盖脸就是一阵倾盆大雨。就当作是越南人民给我们洗尘了。巧的是一周后入关时,又是一阵太阳雨。难道是越南人民给我们饯行?我想最可能是因为友谊关座落在山腰上,地势高的缘故。 进入越南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凉山。凉山是越南北部的一个省,我们到达凉山时刚下过一场阵雨,多处积水。游人只能踩着装啤酒的塑料框进入饭店。饭店不算大,生意倒不差。除了我们团队,还有一群越南人聚会。早先走的可能是单位的人。十几张桌子济得满满得。实在闷热,怎么没有空调啊?
越南电力非常紧张,北部地区要从中国购电。电费是内地的二倍,就算买得起空调也用不起电。稍有规模的饭店、旅馆都有自备发电机。“低騒音型”?什么意思?不知日本人除了“噪音”外还有“騒音”之说呢?还是日本建设省机械化协会印了错别字。
此次我们是冲着下龙湾去越南的。下龙湾是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风光秀丽迷人,闻名遐迩。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龙湾海滩,海水清澈,黄沙细洁。奇怪的是游人可数。若在内地,可能早已象煮饺子一般了。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清净的海滩了。 下龙湾码头挤满了游轮,也有不少小木船在游轮的夹缝中游刃穿梭,推销各式小玩意儿。 在游轮边,瘦小的机动船紧贴着游轮,如影相随,使人联想到索马里的海盗船。 一家四口在一艘机动船上,老爸驾驶,老妈吆喝,两个女儿身手敏捷,在船舷上来回跳跃,送货收钱。这艘船就是一家人的希望。 在渔村,同行的李先生化了二千多元人民币(六百多万越南盾)买了两条小鲨鱼,让大家尝尝越南的海味。而小商贩们只能兜售各种小海鲜。不过样色倒丰富,嘴馋的人看得直流口水。
下龙湾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内地也不少。下龙湾最奇的是在海中,有3000多个岩石岛屿和土岛,典型的形式为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形成一幅具有异国风味的国画景致。 下龙湾巨大石岛里面蕴藏着许多美丽、迷人的溶洞。洞里的钟乳石特别丰富,千姿百态。进入溶洞,就好象入到神话世界。内地的溶洞大多在地下,冬暖夏凉。而下龙湾的溶洞在海上,洞中闷热不堪。而且钟乳石都已干枯死了,给人留下一丝遗憾。 此情此景,自然会联想到李太白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其实不在天门山,也不在楚江。只是下龙湾两个对峙的岛屿。 国人都说:“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下龙湾,就不得不承认,我们也夜郎自大了。 河内的中心广场不像***广场的水泥地面,而是一大片草地,湿润翠绿,赏心悦目。 早晨,河内中心广场,市民在草地间的小道上散步健身,也有折腾自己的。
一群越南人来首都朝圣。女性穿着越南的“国服”,类似内地的旗袍。只是开叉到腰部,必须穿长裤。式样老少相同,从颜色上看,年长者素淡,年轻者艳丽。
这是越南的外交部,刚好是东盟外长峰会在河内举行。街道上看不到横幅、彩旗,只有外交部的大门外与会国的国旗插着一圈,算是欢迎了。这也好,不分主宾、贵贱。
越南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这里原来是法国的总督府。独立后越南政府接收后,重新粉刷,算是改朝换代了。胡志明主席曾在这里办公。
越南国父胡志民主席办公的地方,类似于我国的中南海。地方不大,灵气不小。
越南的小轿车不算多。白色牌照的是私家车,公务用车的牌照是蓝色的。这样一来,就少了许多公车私用。这一招真是太绝了,内地怎么不学一学啊。当然,为权者怎会把既得利益拱手相让呢?摩托车在河内的街道上风驰电掣。四天的游程没有见过一起交通事故,真是不可思议。
这是越南最高等级的公路,摩托车是目前越南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越南人很遵守交通规则,没有看到一个不带头盔的。 摩托车的作用被越南人发挥到及至。
越南人原先在我脑子中的印象是黑黑的,现在看来是错了。越南人喜欢戴口罩,不是因为风沙、灰尘,而是因为地处亚热带,太阳毒辣,用口罩遮挡紫外线。越南人不喜欢用防晒霜,用口罩,既节约,又环保。
越南有“四大苗条”之说。一是国土苗条,国土南北长近二千公里,东西宽最窄处只有五十公里。二是道路苗条,最高等级的公里也只有双向四车道。三是人苗条,地处湿热的热带、亚热带,饮食清淡,难以长胖。最出意外的是房子苗条,宽度一律是4.5米,而高度和长度不限,第一次看到觉得怪怪的。这是几天旅程中看到的最豪华的路边店。
越南国土南北一条公路和铁路纵贯。至今还没一条高速公路,铁路还是单轨。四天的游程,只看见两辆四五节车厢的列车。从广西的凭祥到越南河内这一段铁路有三根铁轨。越南是窄轨铁路,轨距是1.2米,我国是准轨铁路,轨距是1.435米。我国的列车可以走准轨直达河内,越南的列车可走窄轨直达凭祥。
越南北部是山地,雨露滋润树木,水雾缭绕山峰。
越南中部是平原,雨量充沛,稻田棋布。
越南人民饱经战火。有外族侵略,也有内战,还有曾经的夜郎自大。牺牲了男人,委屈了女人。难得三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南有好山好水,勤劳的越南人民应该好日子。 ( Wed, 28 Jul 2010 10:43:40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看到我这篇文章的题目,稍有地理知识的人,脑子微微一转,肯定以为我是在珠穆朗玛峰拍摄星空。其实,我是想忽悠一下那些对天文发烧得晕忽忽的虾米。我在八千米高处拍到星星不假,但不是在珠穆朗玛峰,而是在八千米高空的飞机里面。
7月20日,乘MF8377航班从杭州飞往南宁。说得好好的是16点20分的飞机,但广播中甜美的声音一遍又一遍说很抱歉,美其名曰是由于空中管制的原因,登机时间一拖再拖。在原计划到达南宁的时候才开始登机。听常在天上飞的人说,这对厦门航空来说是家常便饭。
我也曾坐过波音737,但这架飞机的座位感觉到特别拥挤。数一数有三十多排,前阵子看到媒体披露有些航空公司为了多赚钱,改装了飞机,增加了座位。旅客化相同的钱,却被剥夺了空间。看来今天我们是做这样的冤大头了。
我的座位是17E,同行的游友主动提出要我坐在靠窗的17F位置。他真比孙猴子还高明,不用钻到我的肚子里,就把我所有的心思都掐准了。
19点45分,飞机进入广西上空。夕阳老早西下了,天际也只剩下一抹红霞。望着这漫无边际的云海,给人一种冲动,真想跳下去,试试会不会被这厚厚的棉堆弹将起来。 19点50分,飞机一阵颠簸,提示扣起安全带的灯不断闪烁,广播也告诉大家飞机遇到了强对流。窗外的天空暗了许多,云也变黑了,也不安分起来。透过丝云,隐约发现有一亮点时隐时现。判断航向,猜想那是金星。 19点53分,飞机在翻滚的黑云上边掠过。可爱的金星更加清晰了。 19点55分,恐怖的事情终于发生,飞机下已经是电闪雷鸣。当然,密封的机舱和轰鸣的发动机声音,不可能听到雷声。只有坐在窗边的人,看到一道道狰狞的闪电,叫人揪心。好在天际金星那柔和的祥光,给人一丝安慰。 19点59分,飞机终于冲出了雷暴区。天更黑了,极目处地平线上可能还有一丝晚霞,叫人联想到夸父追日。金星引导着我们,那就是西方。 7月25日,乘MF8378航班从南宁返回杭州,起飞时间是19点25分,也就是来的时候的那架飞机,大家都有了晚点的心理准备。果真,飞机又晚点了。南宁的候机厅没有杭州机场那甜美的声音,登机提示牌也没有一点提示,群情激愤是自然的。只有我暗自窃喜,我正巴不得飞机再晚点呢。我的座位是21A,自然是靠窗,而且是左边,判断一下航向,就知道又能看金星了。来的时候拍照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飞机中灯光的干扰,这次一定要想办法避开。如果运气好一点,说不定还能看到北极星呢。
飞机没有晚点多少时间,起飞了。飞机冲出云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寻找金星。因为从南宁到桂林,飞机往东北方向飞,过了桂林,就折向东方,那就看不到西边的金星了。
没费多少劲,就找到了金星。天很干净,西边的晚霞、机翼上的信号灯都不会影响拍摄的效果,找了本航空手册,遮住机舱中的灯光,这下子可以好好的给金星拍张写真玉照了。 飞机左翼出现了闪光,仔细看,是一架同航向的飞机,比我们要高,快了一点。给它和金星来个合影吧。我把傻瓜相机调到快门3秒,光圈2.6,将相机靠在窗上,平心静气,可惜都没能拍得理想。后来才发现,曝光系数ISO是50。可惜,金星已经躲在身后了。 一路上我寻找北极星,可是就不见一丝踪影。在八千米的高空,农历十四的月光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吧!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什么时候有机会,真的在八千米的高处,好好拍拍星空。
( Thu, 10 Jun 2010 10:46:03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站在田家炳学院的大楼前,总感觉到田先生的一生太矛盾了。在西方有一种倾向,好多成功的人士都是前半世拼命赚钱,后半世拼命花钱。田先生赚的钱不算多,但能够象他那样花得干脆、彻底的可能就无人望其项背了。
田家炳先生早年在越南、印尼、香港创办实业,在香港是个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富翁。后半生田先生在大陆70多所大学建了教学大楼,建了100多所“田家炳中学”,在30个省、市的贫困中小学造了1000多间“田家炳图书馆”。在中专、幼儿园建立奖学基金、科研基金。还有大量医院、老人院、青少年服务中心、博物馆、天文台等等。田先生为了大陆的慈善事业,“慷慨解囊”到把自己家底掏得一干二净,重归“平民”的行列。那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经济连续几年低迷不振,田家炳为了恪守捐资的承诺,毅然决定将自己亲手设计并且居住了37年的豪宅变卖出售,得款5600万港元全部作为大陆的教育捐资。结果自己住进了在香港最普通不过的三室套房。这样的行为没有人能理解。老人家给大家算了一笔胀:5600万,一个月的利息就是40万,睡一宿觉就是一万三,岂不浪费?而这5600万港币,能帮助内地的学校盖起多少幢教学楼?
老人的作为自有他的道理。问题是,老人就没有给自己的儿孙想想?还有,田先生的孩子能理解吗?能接受吗?舍得这样的万贯财产吗?当今社会,有多少“啃老族”?
关于家庭的财富,我少年的时候家父曾说过:“子贤留钱何用?子不贤留钱何用?”当时不能理解。按我的想法,人总分两类:好人和坏人,应此,子要么“贤”,要么“不贤”。如此一来,无论如何,留钱都是没用的了,是否是上一辈人的推托?父亲解释说:子贤,孩子很聪明,不留钱给他,他照样会赚起来,而且比你赚得更加多。子不贤,孩子很愚笨,你留再多的钱给他,他也只能是个败家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坐吃山空,最后给你败个精光。后来知道,这不是父亲的什么人生名言,而是出自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子贤,留钱何用;子愚,留钱何用?”林则徐对待给儿孙留不留家业问题颇有高见。他说:“子孙若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若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钱的两面性,没钱不行,但钱多也可能祸多。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有贤德的人,钱多了,志向也可能因钱而减损,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生活,被富裕的日子消磨掉远大理想,停滞不前了。心术不正的人,钱多了,会忘乎所以,助长其横行霸道,加倍地为非作歹。如此一来,反害其卿卿性命。
我的前任领导曾对我们说,纵观新中国后的人的命运,最倒霉的是那些土地主和小财主。自己省吃俭用,置田地、办家当,***一革命,结果万贯财产付诸东流,一无所有。倒是那些有眼光、有远见的资本家,将子女送到外国留学。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当政,都是国家的人才。此话真是入木三分,但并非就是小财主才做蠢事,大财主也有失算的。
历史上的左宗棠应该算得上是显赫人物。他解甲归田后,不想留下太多钱财让子孙挥霍,便在老家大兴土木,只给后代留下房产。他认为不动产是移不动的,比金银牢靠。左宗棠总担心工匠们偷工减料,每天拄着拐杖亲临工地监工。有位上了年纪的老工匠对他说:“大人,我做了几十年的工匠,造过无数的高宅豪第,从没有倒塌过。但是,屋主易人倒是见过好多回了。”左宗棠听了此言,一脸惭愧,哀叹离去。他原以为留下房产比留下银子好,银子再多总有花光的时候;留下房子,偷不去,搬不走,比较保靠。但没想到,再豪华的房子,也是可以易主的。
相比之下,熟读朱子《治家格言》的田先生,算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在他看来,自己能白手起家,尽管历尽坎坷,也闯出一番天地。儿孙正直、善良、勤劳、富有爱心,也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倒是留财与他们,给世人以为只会世袭祖财,徒增笑谈。我想,田先生把财产捐得几乎倾家荡产,可能他老人家还很清楚的意识到,一个人再有钱,10个亿是个数,再怎么折腾,变成了100个亿,还是个数,只不过是在尾巴处多加上了一个零而已。但如果能把财富与社会同享,特别是与困难的人同享,一家独乐变成社会同乐,那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变成大家的事业了吗?
如此看来,同样的财富,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其价值还是可以不一样的。结果财富的含金量也大不相同,财富的命运也有天壤之别。大多数的富人,只会把财富最小化,因此有了富不过三代,乃至富不过二代,到头来人财两空。只有象田先生这样的人,能够把财富最大化。结果,留财又留德。田先生,实在是精明过人。
( Tue, 8 Jun 2010 18:13:09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芸芸众生,趋名逐利,忙忙碌碌,不知要打拼到何年何月。
爱美的女性,看见别人的光彩夺目的服饰,内心就有一种无名火。有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就想一条颜色相配的丝巾,并且可以跑遍整个街区寻找与之相搭的裙子。一身靓丽了,才发现还缺一双皮靴。等足下熠熠生辉了,又觉得原来的挎包不得体了。到头来,几个大衣柜塞得满满了,却依然觉得空虚,忧愁着没有能够超人一等的衣着,出人头地。
有了90平米的套房,又想150的了。有了大套房,就想着别墅。拿到房子,一门心思想装扮成象皇宫,客厅要豪华沙发,卧室要富丽的壁挂,厨房要精美的器皿,卫生间要华丽的洁具……可能就没想到书房。有了房子就想小车,挑车时先考虑够不够派头。为了这些,绞尽脑汁想怎样赚到大把大把的钞票,……为着这永无止境的欲望,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
然而,曾经也有些人并非如此。
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竟不及别人的一家子。当然,这个家庭也是世界上所绝无仅有的。那就是法国的居里家族,他们先后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然是居里夫人了。
居里夫人和丈夫一起,在一个无异于工棚的实验室中,凭借极其简陋的实验设备,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分不清他们是学者、技师、工人还是苦力。他们花费了四年的心血,最终从数十吨的铀沥青矿的煤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镭盐。在丈夫意外车祸去世后。居里夫人没有放弃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强忍悲痛继续研究,发现了提纯金属镭的方法。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女性,她把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被列强瓜分了的祖国。她获得荣誉无数,但不为荣誉所累。乃至于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也成为孩子手中的玩具。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敬佩居里夫人的主要是因为她在科学上的贡献和对人生的态度。但我更为居里夫人的生活态度所感动。居里夫人结婚时,没有铺张的婚宴,只是两人骑着单车,到乡下去转悠一圈,算是度蜜月。更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在居里夫人的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结婚前,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被他们婉言谢绝了。理由是: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太可惜了。其实,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还是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
这也许是个例,但大凡有成就的人,大多如此。
华裔科学家吴健雄是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的观点不久,吴健雄就通过细致精密的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从而使华人第一次问鼎诺贝尔奖。记者曾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吴健雄的回答令记者惊讶不已。她说到现在为止还只看过两次电视:一次是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葬礼,还有一次是“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
在近代物理学上的成就没人能超过爱因斯坦。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要这么多钱干吗?能否少给一点?给我3千美元就足够了!”正当人们大惑不解时,他说:“在我看来,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简单的生活,无论对于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
两把椅子,居里夫妇远离了世俗名利的侵扰,携手攀上科学的顶峰。
两次电视,吴健雄超凡脱俗,宁静致远,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三千美元,爱因斯坦淡泊明志,功成名就后仍能在科学的殿堂中孜孜以求。
在金钱至上的今天,有几个能过这样“苦行僧”似的生活?其实也不必提倡人人都这么简朴。但是,每个人都还需要有一种追求。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还追求精神。世人大多以为,手中拥有的物质越多,生活就越充实,其实并非如此。精神上的空虚,必定是物质上的匮乏。人生就永远得不到满足,最终迷失了自己。
泰戈尔曾说,鸟的翅膀下如果挂了东西,就不能飞翔。人心如果充满欲望,不能说就必然坠入地狱,但永远只能在人间折腾,上不了天堂。抵住物质的诱惑是需要勇气的,对身外之物,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执着追求所有。留一分清醒,留一分淡泊,留一分宁静。简单地、轻松地、诗意地栖居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是否也算是潇洒走一回?
( Thu, 22 Apr 2010 16:33:18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忙”总是人们推托的借口。我也因为忙,好长好长的时间没有经营自己的博客了。博友几次登门拜访,往往踩空,真是有点难为情。常发誓做好某件事就好好整理一番,但又不能静下心来,掐指数来,或许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解脱。真怕网络的管家给我的小屋贴上封条。情急之下,看到《读者》中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触,斗胆嫁接过来,也算我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文章的作者是王世虎先生,井延峰先生摘自《桂林晚报》,题目是《三朵玫瑰花》。曾听说有人将《水浒传》书名改成《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里面的内容一字不改,结果印刷后出奇的好卖,看来世人还是有猎奇心里。我想是否也来次放浪,改了标题,挪动了几段,也算是恶作剧吧。如果王先生要和我计较,那得赔一万个不是了。
三个男人
情人节这天,一老一中一少三个男人一块回家。途中,路过一家花店,年轻男人说:“等等,我进去买朵玫瑰花。”老年男人和中年男人知道,年轻人正在谈恋爱,约会讲究情调和浪漫,所以每次见面,年轻人都会送女朋友一朵玫瑰花。
很快,年轻人就出来了,但手里却捧着三朵玫瑰花。老年男人和中年男人正疑惑时,年轻人塞给他们一人一朵,说:“爸,这朵是送给妈的,您带我交给她;爷爷,这朵是孝敬奶奶的,麻烦您交给她。”
中年男人不好意思地笑:“我和你妈都结婚二十几年了,早过了送花的年龄,多难为情啊!”
老年男人更是窘得红了脸:“我不要!那是你们年轻人的玩意,我们老年人不兴这个!”
但年轻人不依,说钱付过后花就不能退了,中年男人和老年男人只好收下。
三个女人
年轻人拿着玫瑰花就奔向了一家美容院。正好女朋友做完头发出来,看见持花的年轻人,一边的姐妹们叫了起来:“好漂亮的玫瑰花啊!”“鲜花配美人,真浪漫!”边说边嬉笑着把女朋友推到年轻人的面前。“情人节快乐!”年轻人得意洋洋地递上玫瑰花。女朋友接过花,撒娇地问:“亲爱的,今天有什么安排?”年轻男人顺势揽过女朋友的腰说:“先去一家新开张的西餐厅吃饭,然后去看电影。”说完相拥而去。
中年男人回到家时,妻子正在厨房做饭。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温柔地说:“老婆,你辛苦了,送给你的!”妻子回过头,看见中年男人手中的玫瑰花,愣了一下后厉声问道:“多少钱?”中年男人谨慎地伸出一根手指:“十块。”“什么?十块!”妻子气愤地把勺子一扔,咆哮道:“你吃饱了撑的,花十块钱买这干什么?你不知道现在物价涨得厉害?还不如买点菜回来。那好,买花的钱直接从你这个月的烟钱中扣除……”中年男人丢下花,灰头土脸返回客厅。
老年男人拿着玫瑰花在家门口徘徊了十几分钟,终于鼓起勇气进了门。刚进去,老太婆便朝他嚷了起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又和李老头下棋去了?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老年男人一直低着头,半晌才颤巍巍地从身后拿出玫瑰花,还未开口,老太婆便叫了起来:“好你个不正经的老东西,这花哪来的?”老年男人急得快疯了:“这是孙子买给你的,我说我不要,他非要我亲手送给你,你看这事闹的。”
三朵玫瑰
年轻男女美滋滋的品尝西式大餐,在影院的包厢中相拥着,不知是他们看银幕中的人物,还是他们才是剧情中的主角,玫瑰花也凉在一边。年轻男人送出的玫瑰花,在看完电影后就被女朋友随手丢进了路边的垃圾桶。
妻子轰走了男人,但做起饭来心情更加舒畅了,时不时看几眼地上的玫瑰花。吃完饭,趁中年男人看球赛的空档,妻子小心翼翼地把花拾了起来,凑近鼻子闻了闻,露出了初恋般幸福的笑容。然后,找来了一个干净的花瓶,换上清水,把花插了进去。中年男人送出的玫瑰花,被妻子悉心侍弄着,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去换水,原本只有三天保鲜期的玫瑰花竟娇艳地盛开了一个多星期。
老年人睡得早。睡觉前,老太婆捧着那朵玫瑰花,激动得怎么也睡不着,眼泪哗哗往下落,嘴里喃喃细语道:“结婚五十多年了,这还是他第一次送我玫瑰花呢……”老年男人送出的玫瑰花,被老太婆一瓣一瓣地摘了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后,被心灵手巧的老太婆做成了香包,挂在房间中。从此,家里每天都弥漫着玫瑰花的芳香。
( Tue, 8 Dec 2009 13:50:49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从博友rainmm.girl.blog.163.com的网页上看到一幅令人伤感的照片。一位老伯,坐在墙脚,擦拭着眼角,还是潸然泪下。他是男人,应该知道有泪不轻弹啊?这次,怎么就抑止不住了?而且是在大街上。他肯定刚刚经受的一场屈辱,他是在为自己伤心吗?他是害怕家里的老婆吗?我想,一个男儿,不会屈服这些。这位老伯,是否是为嗷嗷待哺的儿女而伤心?也许,因为今天的损失,本想让儿女读书的学费泡汤了。
老伯经受了怎样的惊吓?他是为了苟活着,谋点蝇头小利,浪迹街头的小商贩。可能每天都提心吊胆,玩猫与鼠的游戏。可他不是动画片《TOM and JERRY》中可以捉弄猫的调皮JERRY,而是一听到猫叫就四处逃窜的可怜老鼠。今天很不走运,一群城管突然从天而降,老伯来不及收拾,三轮车被毁坏了,做小生意的家伙也被没收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这是一家人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命根啊?
近几年,穿得像***似的城管队和社会最底层的流动摊贩间的冲突从没断过。尤其是作为父母官的公仆,当他们需要往脸上贴金,要争创所谓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模范城市的时候,猫和老鼠的斗争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得不承认,有些流动摊贩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占道经营,乱扔垃圾,反正就是脏乱差。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人看来,丢人现眼,为人所不齿,至少难登大雅之堂。但是,所谓的现代城市就容不得他们的存在吗?就必须把他们赶尽杀绝吗?
曾几何时,文人和艺人,是将街头、深巷的叫卖当作一种最赏心悦目的美景来描写。像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还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其中描绘的不就是今天所深恶痛而绝的流动摊贩吗?作为古代文明象征的庙会、集市、摊贩、传统节日渐渐消失了,甚至连各地的风味小吃也难见踪影。现代的文明人就不需要大街小巷闲逛,看看走江湖耍猴、练摊刷***弄棒、卖狗皮膏药、做面人、卖糖葫芦、糊风筝……事实上,缺失这些的现代文明,令人索然无味,给人压抑、使人忧郁。
在我们小城,有位卖面条的男子,每周六晚总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准时到达我们小区,叫卖自家制作的面条。因为价格公允,烧的面条柔软但不糊口,好多人认准他的面条。他的叫卖声洪量、悠长,富有磁性,很耳顺。每个周六晚,我们就等这声音。一次在小区的路口,遇到一个卖面条的,天已黑了,看不清面孔,我说你喊一声,对上号再买。他就扯开喉咙,“卖-索-面-噢!”是那样熟悉,自然不会错。有一次,看到一个老伯,扛着板凳,边走边喊:“磨-剪-子-哎——戗-菜-刀——”。声音有点沙哑,一种古朴,一种沧桑。我看他的篮框中有手提喇叭,就对老伯说,用喇叭喊,省力一些。老伯慈笑着说:“太麻烦了。”我说,你喊一遍,喇叭就能录下你的声音,你一按按钮,它就会重复放音的。老伯憨厚地笑着道:“习惯了,习惯了。”我当时没有相机在身边,真想给老伯录一段。在小城,多年没听到儿时在乡村最熟悉不过的声音了,这声音,为何会有使浮躁心态归于平定?“磨-剪-子-哎——戗-菜-刀——”,我也真想喊上几句。
这样的流动摊贩,招谁惹谁?然而,城管的人容得了他们吗?在公园门口,我看到一位穿着破旧的小伙在做棉花糖。地上支着一个圆桶,底下放些炭火,舀一调羹白糖放进中间的圆盒子里去,踩着脚踏板使圆盒快速转动,棉花就一丝丝从圆盒中飘出来,他随手一转,就成一团,太神奇了。我掏出一块钱,请他做一个。他接过钱,准备开工,我也掏出相机,想录制一段视频。他停下手,把钱塞还给我,冷冷地说:“不卖了。”我纳闷了,问道:“为何呀?”“不卖就不卖。”我说:“两块钱做一个,怎样?”“不做。”“五块钱一个?”“十块钱一个?”他还是无动于衷。我说:“那你给个解释。”小伙子不好脸色地说:“你是城管的。”我哭笑不得的说:“你什么时候见到过像我这样白皮嫩脸、细胳膊细腿,还戴着眼镜的城管?”小伙子噗嗤一声笑了。“那你一定是卫生局稽查的。”我摇摇头。“那一定是记者。”这倒有点像。我干脆亮明身份:“我是教师,你做棉花糖的过程,有我上课的知识。难道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学了知识后,能更快地做出更漂亮的棉花糖吗?”他犹豫了一下,收了一块钱,开工了,只是要求不能拍他的脸。城管、稽查、记者、教师,第一次有人给教师脸面。如此说来,做城管的也实在可怜,假如亮明身份,区区一团棉花糖都享受不了。
时不时看到卖栀子花的阿婆,卖红枣的阿公,卖莲蓬的村姑,他们躲在街角,眼睛滴溜溜地转,看有没有穿制服的人。我总忍不住走上去,不问价钱,买上一些。心里想:“阿公、阿婆、大嫂,对不起了,我没有能力,只有这样帮你们一把,尽一点绵薄之力吧。”我的恻隐之心,不是我有多善良。我爷爷曾卖菜,我外婆曾卖菜,我母亲曾卖菜,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现在我姐夫、姐姐也卖菜,但愿他们也能多多遇到我等凡人,好早点收拾挑子,别受体面人的欺辱。社会,难道就要分成三六九等吗?非要如此隔阂、如此对立不可吗?
历来,有个争议至今也未能定论,是谁创造历史?正史里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如此看来是他们创造了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吗?是谁供养他们?是谁为他们卖命?谁不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如何,我还是相信,明君以民为重。问题是,明君与百姓间的纽带会怎样?我发现,照片中的三轮车,链条断了。链条断了,车夫最用劲,能带动前进吗?再想,一个社会,链条断了,百姓能载动社会前进吗?
我有个朋友,坐上了城管局副局长的位置。我真为他左右为难,什么差事不好做,偏偏要摊上这样棘手的行当?我只能提醒他,别忘了自己的出身。流动小摊贩,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他们活得最累,活得最无奈。他们对社会要求最低,只需要能有衣服蔽身,有食物填肚。他们也是靠自己的劳动顽强地生存着。难道非要把这些良民逼迫成流寇、盗贼、暴民不成?
如果认真思考一些社会问题,我不禁心惊肉跳,我为为权者担心。河南的村民举报开发商在经济适用房的用地上建起了连体别墅。当记者向规划局了解情况时,规划局的领导竟然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话太让人吃惊了。***应该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啊?什么时候竟成了不共戴天的敌对双方呢?
我没有游历过美国,但读过他们的《独立宣言》。“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来自广大人民的同意,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如果变成损害人民利益以保障自己权利的政府,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建立新的政府。”“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我不知道美国人是否真正的平等?有没有贵贱之分?但他们在选举政府领导人时,每人都有且只有一票,这是不争的事实。
季羡林老先生曾说:“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不知有多少为权者理解“社会有礼祥和”?但愿他们能体会到“人人都有生存权,人本来没有贵贱之分。”三轮车的链条断了,可以修理。要是社会的链条断了,社会还奢谈什么“和谐”?
( Wed, 2 Dec 2009 08:17:49 +0800 )
Description: 天亮
少年时,我爱荷藕,不喜荷花。
家乡的藕荷,只见荷叶,少见荷花。好在我们蛮野小子,不喜欢花,也不觉得是什么憾事。且当时的教导,是将香花与毒草等列,一看到花,大脑的第一生理反应就是“臭”,联想到的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小老婆。因此,从没有人对荷花感兴趣,摘来插在瓶子中臭美的。这也好,好歹能结几个莲蓬。可惜往往还没来得及成熟,莲蓬就被采折了。倒是荷叶,于我们大有用场。夏天干活,大人常叫我等小孩,采张荷叶,到山脚取些泉水解渴。遇到下雨天,摘张荷叶当帽子遮身挡雨。到时辰八节,用荷叶蒸糯米糕,一层绿、一层白、一层红,绿得清香、白得粘口,红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