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 公正 理性 宽容
8771901
位注册用户,目前在线
一个帐号,并以此
发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原创]Facebook与千乡万才
次转到微评
2011-4-26 13:23:34 发布在
Facebook与千乡万才
作者:梁泉 一、 互联网总统与Facebook
《Google将带来什么?》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即“Google并非在直接接管华盛顿,而是在帮助我们接管华盛顿。”
而就在我写作这篇文章之前的昨天,被称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前往加州硅谷的社交网站Facebook总部进行访问,在那里举行了一场网络市政厅式的会议和网民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的媒体在报道中说,“奥巴马对Facebook可谓青睐有加,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和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博格第二次见面了,而且今年一月份在国情咨文当中他还把Facebook作为创新典范特别提出来,把它跟灯泡、飞机等等重大发明相提并论”。
去年荣膺《时代》年度人物,26岁便坐拥“人口”5亿网络社交王国,当时身家69亿美元,而且也是全球第一个最年轻的亿万捐款人的Facebook创始人,《时代》周刊给出选择扎克伯格的理由是:让5亿多人成功连结在一起,并在他们之间绘制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套交换信息的崭新系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总编辑理查德•斯坦格尔说得更具体:“扎克伯格所创建的社交网络平台拥有全世界近1/10的人口,按人口数量计算,可以说是全球第三大国家。而且,与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相比,Facebook所掌握的‘国民’信息都是最多的。”
明白此,人们就不难明白不仅是互联网总统对Facebook青睐有加,就是政府,也不例外,《Facebook效应》第15章《Facebook的馈赠型经济》提到,“许多政府机构乐意把Facebook作为便捷的沟通工具,事无巨细,用它和员工、市民保持紧密联系……。通过Facebook上的交流来解释各项政策,正在成为政府例行工作的一部分……。美国海岸警卫队指挥官外出时用手机更新Facebook状态,美国派驻伊拉克军队最高将领在Facebook页面上回答用户提问,告知他们美国军队在伊拉克的各项活动。白宫工作人员将奥巴马总统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内容逐条整理,即时放在Facebook上……。如今,政府官员们在Facebook上谈论延长驾照期限的可行性,或者交流其他方面的问题”。今年,“美国拟通过Facebook和Twitter向公众发布警报”。而且更进一步,那就是“奥巴马政府推动互联网ID计划 或明年开始试点”。
所以,与当年秋哈佛大学校长通过Facebook了解入学新生相比,走出大学,走出中学,最后走出美国,走向世界的Facebook已非当年的同学录或花名册。而是他最喜欢阅读的《埃涅阿斯纪》中那个埃涅阿斯纪苦苦求索并渴望建造“在时间上不朽,在空间上无界”的一座城市。
二、“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
人们也许都不应忘记Facebook的起点,哈佛大学宿舍。这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地方,这所先于作为政治国家的美国,也高于作为政治国家的美国的大学,他的学子从学校宿舍走向世界的成功,首先也是作为个人以及社会的学生的成功。而这样的成功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是孟子所说的天爵的成功。有什么样的国民,便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政府。作为Facebook创办人的扎克伯格这个哈佛辍学生一再公开说“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
“在时间上不朽,在空间上无界”的城市如果用大前研一的话来说就是“看不见的新大陆”。正像拥有逾6亿注册用户的Facebook充分证明的那样,“如今需要的不再是程度与规模,而是方向,是克服眼前困难的思路与勇气,是在没有道路的地方找到道路的能力,是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的预见能力”。
我的60年代人奥巴马总统4月20日在Facebook总部面对80年代为主的美国公民们,特别“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小时候他的妈妈通过食品救济券维持了家用,他的外公享受到了医疗救济和退伍军人医疗法案带来的好处,奥巴马自己依靠奖学金完成了教育。”
人们都知道,新大陆是一个“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国家。旧大陆则完全相反。这其实都是置身于两个文明之间的前辈们不同选择的结果。恰如《创造一个新的文明》在其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创造之命运》所说,“第一次浪潮文明向第二次浪潮文明的过渡是一出漫长的充满战争、反抗、饥荒、强迫迁移、政变和灾难的血流漂杵的戏剧。”从我们至今不仅熟知而且还必须要面对的“一堵城墙”(柏林墙)、“一道海峡”(台湾海峡)和“一条纬线”(三八线)的历史与现实中,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如今,当新世纪像其第一章第一节《革命性的前提》所说“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又是新文明的第一代”时,“我们许多的个人烦恼、痛苦和迷失可直接追溯到我们自身内部和政治制度内部的矛盾”。
所以恰如《创造之命运》所说:
太多的东西取决于今天的精英、准精英和超精英人物的灵活和智慧。如果这些人像过去的大部分统治集团一样短视、缺乏想象和惊慌失措,他们就会顽固地抵制第三次浪潮,从而使暴力的危险升级,加快他们自己的毁灭。
相反,如果他们顺从第三次浪潮,如果他们承认需要一个更广泛的民主,他们实际上就能加入创造第三次文明的过程中,就像大部分最明智的第一次浪潮精英人物,预见到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到来,从而加入创造的行列一样。
各国的情况有异,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受过适当教育的人,集体地掌握了如此惊人范围的知识。从来没有那么多的人,享有如此高的富裕生活。这种生活或许还不太稳定,但足以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公民事务,参与公民活动。也从来没有那么多的人能够旅行、交流、从其他文化中学习如此多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那么多的人,只要保证必要而深远的变迁在和平中进行,就能得到受益无穷。
不管精英人物多么开明,不能单靠他们自己制造一个新的文明。这需要全体人民的精力。这些精力是存在的,但却有待发掘。实际上,如果我们,尤其是高技术国家,把创造全新的体制和宪法作为我们为下一代的明确目标,我们就能释放出比这种精力更强大的东西,即集体想象力。(《创造一个新的文明》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创造之命运》。)
通过上面所说,我们不难发现,与第一次浪潮文明向第二次浪潮文明的过渡,第三次文明浪潮的主流必然是一个“天爵治取”的和平演变过程。不论是政府(社稷)还是君王(总统)都不得不“俯就”的Facebook就是最好的建设自己、建设社会的典范。对我们今天“必须要两马加一马”来让“小马回村”的网络中国建设者来说,网络首先并非只是“帮助我们接管华盛顿”那种“君为轻”以及“社稷次之”的倒数选项,而是必须从“民为贵”开始的正选项。
我们强调用超越姓社姓资的政治空间的网络中国,促像国民党主席的小马哥那样的海内华人与海外华人们“小马回村”来帮助一个公民回国与回家的基本人权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毕竟出于政治原因不能回国归家的同胞乃是少数。而大多数出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原因不能回归故乡与家园的海内华人、海外华人与华人们才是最为根本之所在。网络中国不仅对没有胜者的“春运会”几亿外来工或农民工以及他们的386199故乡与家园而言是希望之所在,哪怕是对“去父母之邦”的那些“父母在,却远游”的游子们,也是其归属之所在。“网络是上帝送给穷人的礼物”,而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网络中国之外,没有一个人可以言富。
所以,惠及达官显贵,也惠及贩夫走卒的千乡万才孜孜以求的网络中国恰如Facebook一样“这不仅是项新技术,更是项社会工程。”所以“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今日之时代就像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彰显美国梦的“Facebook时代的来临”之后,真正致力于大同世界中国梦的网络中国的时代,在新世纪到来,千乡万才为“西部开发,十年可”走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Facebook创办不足一年,就有人发誓“我一定要投资这家公司”,而与“我不认为我还有可能再想到一个这么好的点子”的Facebook创办者相比,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千乡万才的网络中国更好的点子呢?
与“我一定要投资这家公司”相比,当网络中国从网络古浪的黄羊川起步的时候,那么,人们一定会在黄羊归川中看到“我们一定要加入千乡万才”的胜景。
三、 “人类关系中的危机”
一再公开说“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的“Facebook从许多方面来看更像是一个政府,而非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我们拥有庞大的拥护社区,远远超过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Facebook效应》第12章P、211页)。明白此,人们也就不难理解《Facebook效应》第15章《Facebook的馈赠型经济》提到的“许多政府机构乐意把Facebook作为便捷的沟通工具,事无巨细,用它和员工、市民保持紧密联系……。”
所以,与《Google将带来什么?》说过的那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即“Google并非在直接接管华盛顿,而是在帮助我们接管华盛顿”相比,这个“在时间上不朽,在空间上无界”从而让高傲的权力(社稷以及君王)“俯就”的社区,真正实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伟大理想。
在《“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中,我们说过:
用超越姓社姓资的政治空间的网络中国,促像国民党主席的小马哥那样的海内华人与海外华人们“小马回村”来帮助一个公民回国与回家的基本人权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毕竟出于政治原因不能回国归家的同胞乃是少数。而大多数出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原因不能回归故乡与家园的海内华人、海外华人与华人们才是最为根本之所在……
为了便于人们更具体通俗地理解上面所说,我们不妨继续用《Facebook效应》来做些说明。在第六章中,《Facebook效应》作者提及环球唱片公司发行《哈拉美眉》这首单曲时与Facebook的广告合作。在此我不想大篇幅引用书中的文字,我只只须用作者所说的一些话做些总结,“在公司,这些年轻的创业先锋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这个独特的个人信息资料库可以被开发出很多的用途。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和个人范围广泛的资料,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互联网服务中前所未见的了解能力”。所以,用第13章Facebook广告部经理的话说“而且,他们喜欢足球,这些是他们最喜欢的三部电影。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人……。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买不到这样的情报”。
就像我们在第一节开始提及的第15章的政府行为之后,主流媒体公司,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电信、广电公司都在“选择和Facebook合作而不是对抗它”。书中具体提及了为瑞森电信公司(Verizon)以及赫芬顿邮报等个案,现在已非特例。因为“在一个人人都有简洁的窗口与其他人分享并做出贡献的世界,或是在一个如同印第安冬宴风格的世界里”,印度那种公益性的“墙上的洞”已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世界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远方。在《Facebook效应》的作者写作那本书时,他提及“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买不到这样的情报”之后,还特意提及了“如今Facebook公司正在和一个叫尼尔森家庭扫描的服务机构合作”。
就像后来媒体报道那样,2010年7月,“脸谱”公布的活跃用户(每个月至少登录一次)数量是5亿。换句话说,全球每13个人当中,就有1人经常使用“脸谱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已经成为了Facebook的用户。
但用户数量并不是扎克伯格的唯一追求,正如他在“脸谱网”的个人主页上写的:“我们的任务是给予人们分享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加开放和连通。” 一位用户则说:“我的家庭关系一直都不亲密,但因为‘脸谱’,我和亲戚们走得更近了。我爱‘脸谱’,它是个神奇的发明。”
而与Facebook这个伟大公司创造的伟大世界相比,拥有比Facebook更多中国人的“独特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更多中国人的“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和个人范围广泛的资料”的千乡万才之网络古浪或网络中国这个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公司,又将是一番什么样的人间伟业呢?除了用黄羊归川来描述或形容这一人间伟业,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汇来表达它们。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总统奥巴马先生在Facebook总部进行访问,并在那里举行的一场网络市政厅式会议,以及和网民进行互动交流中,他曾说到,国会的共和党人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社会契约”。他说,“他们的想法实际上是,‘我已经享受到这些投资带来的好处了……但是我对于那些不像我这样幸运的人没有任何责任,我对于下一代没有任何义务。’我想你们会认为这样的人非常无情,我认为他们目光短浅。”
所以,奥巴马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为穷困潦倒、没有游说力量、没有影响力的人解决问题。”
在中国也是平的今天,如果我们用生于60年代的奥巴马的话来看自己在网络中国的网络古浪事业,我们就会明白,在伟大的“两马”(马云、马化腾),也就是在“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之后,现在我们并不是能不能,乃是为不为,或者说是我们是否有“必须要两马加一马”的自觉而已。
因《通往奴役之路》而享誉世界的哈耶克先生说过,“人类关系中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危机,这主要与普通公民的人生观有关,而与各个政党的活动没多大关系。”在早已是姓社姓资共存共存的一个中国里面,只要我们用“同一个世界的西部,同一个梦想之同胞”来“建那美好的国”,那么,当2020年到来的时候,清末民初的先贤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欲语谁”所写的就是我们这些自觉担当了“创造之命运”的建国者们。
(说明:本文原来在《我们一定要加入千乡万才》标题下写作并随写随贴在凯迪网络的中间地带,从2011-4-21开始写作,到25日写完初稿。写作时就感觉其内容与标题不符,所以写完全文草稿后的次日,也就是2011-4-26日上午决定把它们稍加修订后改用现在的标题张贴。)
分享到: |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6:40:19 沙发
社会网络思想前沿
——2011-04-25 14:05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王煜全
在自我中心的网络中,我的朋友都是重要人物;从我出发,经过很少的联接就可以覆盖到很大的人群。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中心。
创新
美国创新传播机构TED负责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了一个新理念“群众加速的创新”。根据这个理念,创新者不是要赶紧把自己的好点子藏起来,而是要勇敢地公布出来,让别人参与改进,自己也不断进步,最终大家都会成为赢家!
共享
美国著名企业战略专家麦克·波特教授在2011年第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资本主义面临危机,“创造共享价值”应该是企业成功的新目标。“创造共享价值”,是中国人曾经最懂的,也是中国企业现在最缺的!
传播
美国西北大学网络研究中心的Albert-Laszlo Barabasi教授研究指出,社交网络传播遵从爆发性规律,即信息传播的发生极其迅猛,具有不可预见性,并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潮,但传播周期很短。传播的水平在前5分钟已经决定了。
影响
哈佛医学院的医学社会学教授Nicholes A. Christakis研究指出,人的行为受到朋友的高度影响,但这种影响只到第三度,第四度基本没有。以肥胖为例,胖人的一度好友肥胖的风险增加45%,二度25%,三度10%,四度2%。当心你朋友的身后!
高端
斯坦佛大学博士后Xiaolin Shi在密执根大学读博士时发表论文指出,在各个大社交网络中都存在着一张由重要节点组成的小网络,而且有以下特色:一、重要节点相互之间有很高的关联度,结成小网;二、从小网络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大网络的特性;三、重要节点更持久,新连接的增长更迅速。
邀请
密执根大学教授Lada A. Adamic等人对社交游戏的研究表明:被朋友邀请加入的游戏参与者粘性更高,更容易邀请他的朋友加入。邀请成功的关键不是撒大网,而是针对少数朋友持续发出邀请。
聚群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Neil F. Joh on研究发现社团和加入者是双向选择关系:社团会选择自己相对缺乏的人才,加入者也会选择尚不具备自己这样人才的社团加入,关系才容易持久。
男女
哈佛商学院的MBA Bill Heil于2009年撰文指出,在Twitter中,虽然男性和女性粉同样多的人,但男性的粉丝比女性多15%;和一般社交网络不同,男性更活跃。所有用户平均发贴数为1条,前10%活跃用户发了90%的帖子。
掩护
哈佛大学的Miko·aj Jan Piskorski研究表明:各类商业和社交网络也会被人们当作真实愿望的掩护。例如在商业网络中,已有固定工作的人会以扩大业务机会为借口寻找跳槽的机会。
中心
著名的圣达菲研究所的M. E. J. Newman教授于2001年提出了“自我中心的网络”的概念:在自我中心的网络中,我的朋友都是重要人物;从我出发,经过很少的联接就可以覆盖到很大的人群。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中心。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6:45:33 第
数量级的革命
——2011-04-25 10:22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姜奇平
数量级的革命。
这是田溯宁讲的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
在4月4日一个沙龙中,田溯宁谈到云计算降低存储成本,可以达到从5000元降到500元的程度,说这是“数量级的革命”。
平常人们谈起云计算,总是把它当作很先进的东西,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力量。但究竟革命到什么样的程度,人们并没有鲜明的感受。但田溯宁这种说法,让人们非常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云计算的力量。
一场技术革命,好处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能在经济性上带来数量级的改进,就始终是学者和媒体语境中的概念。而它一旦在成本上降低一个数量级,或在收益上提高一个数量级,那就成为不可抵抗的力量。技术革命,就从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
这令我想起当年电信网要不要升级到IP网的争论。
在国内电信业大量建设SDH/MSTP的时代,被称为“中国宽带IP网的先驱者”的侯自强,坚持主张在骨干网上直接采用IP over DWDM。印象最深的是侯先生得出的结论:全IP宽带网的成本比现有的线路交换的电路网络成本降低十倍、一百倍,效率更高。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数量级革命的力量。不管电信业出于传统观念和既得利益,对IP网多么抵制,最终仍不得不接受IP。当技术革命的力量达到一个数量级的时候,就变得使传统势力的抵制力难以承受,难以抵挡变革的发生。
今天,历史又在重演。正如学者指出的,电信运营商接受了IP, 而没有接受互联网作为基础网。运营商希望将IP网改造成为可管理的IP网。为此电信业致力于发展基于可管理的IP网的IMS/NGN, 希望在平台上提供各种服务。当云计算和P2P出现的时候,他们不是想如何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沿着数据核心技术建设与改革的方向跟上潮流,而是希望通过对不同流量区别收费,迟缓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从管道业务智能化方面,这种本能的努力虽然可以理解,但从宽带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更进一步,从云计算发展的大势来看,一旦数量级的革命压顶而来,这些小打小闹都注定成为被海啸裹挟而去的房屋和车船。
像田溯宁这样一些来自电信业的有识之士,已痛感从管道业务,通过转变基因,转向发展基于智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能力的必要性,开始向计算和存储的深度进军,主动与新一代互联网融为一体,代表了电信与互联网融合的潮流和方向。说明在智能(计算)这一新基因的基础上,电子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并非不可实现,转变基因并不像一些悲观的电信业人士认为的那样难。
不必讳言,互联网界与传统电信界对什么是智能,存在着尖锐而深刻的分歧。在即将到来的宽带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革命潮头面前,我们力主用改革的方式解放生产力,推进智能化的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核心技术与数据核心业务的发展,以市场化的方式促进互联网的繁荣,而不是仅仅靠垄断基础上的扩容和管理维持传统管道的既得利益。
智能化,将带来数量级的革命。这种数量级的革命,将冲破既得利益对生产力的阻碍。电信业需要加快网业分离的步伐,向数据业加快转型,否则,五年以后,随着民营互联网总市值接近和超过国有电信运营商的总市值,技术革命,将从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6:51:58 第
云中的Intel
——2011-04-22 16:09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高邦仁
云要落地,2011年是云计算从概念落地到应用的元年。
整个人类历史是一部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云计算于近两年被热炒就在于它真正代表了互联网界和IT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走到今天,在云计算的带动下,终于开启了互联网业生产大分工的时代大幕。乘着互联网这一信息快车,企业可以抛开IT和互联网建设的束缚,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未来社会,互联网的架构与应用相当成熟,企业于其中各得其所,其乐融融,这一切将得益于云。
因此,谁若在当下云起步的关键节点上输了一步,或将注定步步皆输。布局早已开始。今年,暗战也将转向明战。以各大领导级厂商为例,他们的云计算蓝图将逐渐变得清晰,商业模式也将经受市场的检验。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或将是云计算的十年。
在云计算大时代的元年,本刊将在下面数期的《发行人的信》中选择对有关代表性厂商的云做以观察,与本刊的读者CEO们一道,共同探索云未来对各行各业可能的商业机会。
选择以Intel云开此“云系列”之篇,原因有以下五点:
云计算依互联网而生,无论是PC时代的互联网,还是云时代的互联网,其核心都是一枚小小的芯片。Intel是PC时代芯片江湖的霸主。它与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二十多年来竞争者在这个市场没有任何机会。Intel可以说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4月12日,Intel借在京召开的IDF 2011年信息技术峰会,宣布推出了八套已经过测试的解决方案。至此,超过30套云解决方案已通过Intel云计划参考架构。
去年10月,Intel在其宣布的“2015云愿景”中描绘道,Intel云将是一个“交互式”的云,允许企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共享数据;一个“自动化”的云,能协调不同的设备和应用安全运行;一个PC和设备感知的“客户端自适应”的云,能自动决定命令和处理是在云上还是在用户的终端上进行。
同在去年10月,Intel对世界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为了打破由IBM、惠普和思科等主要IT厂商制定的数据中心和云产业标准,Intel联合了包括宝马、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70家国际大企业成立了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后者的进步意义在于其是由云产业用户组成的,联盟避免沦为几大巨头垄断牟利的冠冕堂皇的招牌。用户之一,中国联通负责人表示,规划和管理云是困扰企业最大的问题,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的作用就是帮助会员解决这些问题。
云计算的三条战线:IT与服务供应商;产品和技术;云构建计划,Intel全线作战。今年IDF峰会上,Intel宣布推出平板电脑芯片组Oak Trail;32纳米上网本芯片组Cedar Trail;在A UpSM中心和A UpSM开发人员计划上与合作伙伴达成新合作;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应用程序商店将于年底推出;与腾讯共建移动计算平台的创新实验室;嵌入式业务已在车载系统、农村地区医疗保健、零售业和通信网络四个领域取得成绩。
尽管Intel从幕后起家,却从不将自己定位在幕后。品牌营销一直是Intel数十年不倒的法宝。互联网第二个十年,只要云中Intel霸气不变,英特尔依然是个狠角色。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6:56:53 第
SVS:互联网第三帝国?
——2011-04-25 12:07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付云
SNS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已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而在这个全民社交的时代,SVS(Social Video Services )的诞生虽晚,但总算是不负众望。
社会化正深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最近互联网业被炒的最火的三个词“社会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论怎么看,总觉得后两个词就是为社会化而服务的,“All Things Social”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有一大笔资金流入美国硅谷,而这些风投所投资的领域大多指向了移动社交领域”,产业链的上下游对于社会化的潮流是如此热衷,但是却独有一项风光无限的服务在社会化的浪潮中异常沉寂。
科罗拉多风潮起
美国互联网流量调查机构Allot Communicatio 于今年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YouTube视频共享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青睐的服务,占移动数据流量的17%。在摩根士丹利的全球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所提及正在崛起的5种基于IP的产品中,视频服务也赫然在列。就是在这一波移动互联网风潮中被业界看好的视频服务,在社会化过程中却迟迟不见动作。还好美国人并没有让世界等太久。
坐落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BlipSni 是一个基于社交的视频网站,正是它引领了SVS(Social Video Services )的风潮。正如BlipSni 的总经理John Bli 所说,“网络视频仍保持在非社会化体验阶段”,而创建BlipSni 的想法来自于Bli 的亲身经历:如果发送了一个自行车比赛的视频,而自己在视频中出现的时间很短暂,但因为没有简单的方法检索出他实际上出现在视频的那段时间,不得不看长达几分钟的视频来找相关的部分。如果使用BlipSni ,你将可以标记人或者其它事物,甚至一段视频的任何一点。如果你的朋友在视频中仅仅出现了两分钟,你可以在他出现的地点做标记。如果精彩视频部分在开始的40秒中出现,你能增加标签来进行交流。这些标签也可产生可供搜索的数据,因此你能够找到关于一个人或地点的所有相关视频。
Boulder、Colo启动的标记工具早就已经可以在网站上找到了,而随着iPhone应用和Facebook应用的上线,标志着BlipSni 得到了主流平台的认可,社会化视频的脚步也在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日须知我是我
实际上,现在的视频产业有一个隐藏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关注的,那就是视频从诞生之日起就不那么容易描述,用户在没有观看之前,很难搞明白一段视频里的内容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因为标题而被“骗”点开视频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这个问题现在还不算视频行业的瓶颈,但解决了这个问题却无疑能使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带宽资源。一直让UGC模式头痛不已的海量带宽有多少是因为用户无法了解视频内容而误操作点击进去的呢,尽管还没有一家第三方机构得出详细的数据,但以我们平时的经验来看,这个数字应该是不小的;同理,当我们仅仅需要观看一部长视频中的一段时,尽管可以通过进度控制条加快检索速度,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某一分钟的内容是什么,因此要经过大于等于一次的检索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部分,而在大于一次的所有检索时所产生的流量无疑都是无意义的,如果再把这部分的冗余流量去掉,相信UGC模式的视频网站的压力会小很多。
实际上,对于视频不易描述与检索的问题,也有一些其他解决方法,比如网易最近主推的微电影,这些经过专业策划和系统制作,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电影,时间几十秒至几十分钟不等,尽管初衷并不是为了使得其便于描述,而是为了推出与移动互联网特点相符的视频,但不得不说,视频长度越短,其也越便于使用原始的方法描述,这也许就是为什么,YouTube上分享的短视频更受欢迎。时间短而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固然是主要因素,但因为长度短,视频的题目更贴近视频的内容使得用户的命中率更高也是一个没有被所有人注意到的原因。但将视频长度缩短使其变得更易描述终归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理论上当将视频的长度缩减到0时,才是其描述最准确的节点,但这样其也不能称之为视频了。
实际上,BlipSni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使得视频变得可描述,或者说是变得完全可描述。在原来,我们判断一个视频的内容时,无论它是由正规电影公司制作的长视频还是其他格式的分享视频,我们只能通过视频的标题,或者是一些备注来大概了解视频的内容、人物、长度以及用户的反馈等信息,而且这些信息还是整个视频的描述。而无法对其每一分、每一秒、甚至每一帧进行描述,这可以说是最底层的描述。其实这也属正常,视频本身就是流媒体的一种,它是由每一帧组成的,但每一帧又无法单独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好像我们只能描述一条线段的属性而无法描述组成线段的每个点的属性一样。但BlipSni 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将对视频的描述推进了整整一代,用户将可以对视频上的任意一段内容甚至任意一点进行自定义的描述,真正做到了WEB2.0时代的描述。
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我看来,BlipSni 与Facebook对接,作为它的一个应用,借助Facebook强大用户资源发展自己,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未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不是所有7尺6英寸高的人都能成为NBA的全明星中锋,但只有达到7尺6英寸才有机会成为姚明。而BlipSni 无疑是拥有成为互联网界“姚明”的先天条件的,若其再拥有“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霸气,未尝不能成长为继谷歌、Facebook之后,互联网的第三帝国。
像BlipSni 这种基于社交的视频网站如果发展成型,会对产业链带来可怕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因为它使得视频可以被精确地描述,从而在技术上扫清了视频被完美搜索的障碍,通过BlipSni ,人们可以很轻松地搜索包含某些内容的视频,更可以精确地知道这些内容在整个视频中的位置,而不用像原来那样,只能通过一个题目来估计视频里的内容。
我们知道,Facebook的崛起,是因为其在谷歌的互联网版图中画出了一座围墙,阻挠了谷歌对其内容的抓取,将脸谱社交网络从谷歌的帝国中瓜分出来,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因为BlipSni 而引发出的精确视频搜索技术,是有机会在技术上实现避免Facebook以及谷歌的抓取的,从而实现将社会化视频从Facebook的版图中瓜分出来形成另一个国家的目的。
当然,就现在来看,BlipSni 能否独自做到上述目标尚存在疑问,但是既然有机会达到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为什么不向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呢,退一步讲,即使寻求合作伙伴,YouTube怕是更好的人选。被UGC模式瓶颈所困的YouTube,如果能够得到BlipSni 的帮助,不提建立互联网第三帝国的伟业,单单是BlipSni 的技术对于所有UGC模式的助力就足以让其动心,而对于刚刚起步的BlipSni 来说,其所欠缺的正是YouTube海量的视频资源,两者的结合称得上各取所需,视频分享若说与社会化视频没有关系怕是不合逻辑,双方如果能合作可说得上是志同道合。但是Bli 究竟会做一回美国式的孤胆英雄,抑或是与YouTube共分天下还是踏踏实实的做老大哥Facebook的小弟?我们拭目以待。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06:36 跟帖回复:
笨贼一箩筐:银行劫匪Facebook上炫耀罪行遭擒获
2011年04月26日 14:45:21 来源:
新华IT编译
萧言中《笨贼一箩筐》(新华IT配图)
讯(李琳)据国外媒体报道,四名劫匪在抢劫银行后将自己的暴行放到
Facebook
上炫耀,并因此被警方逮捕。
漫画家萧言中的作品《笨贼一箩筐》大家都很熟悉,近日美国上演了一部真人版《笨贼一箩筐》,劫匪的行为让人在指责他们不法行为的同时,又令人忍俊不禁。
近日,美国四名劫匪抢劫了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一家银行。逃脱之后,劫匪嚣张地在
Facebook
上留言“我有钱啦!”。该留言随后被社交网站的网民通知给警方,劫匪遂被擒获。
被逮捕的劫匪中有两人就职于休斯顿的银行
Bank of Commerce
,监控录像捕捉到了两人头戴面具、全副武装抢劫银行
万美金并逃跑的过程。
在抢劫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随后警方根据网友提供的
Facebook
的留言将罪犯缉拿归案。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08:17 跟帖回复:
奥巴马造访Facebook暗藏玄机 社交媒体走进美国政治
2011年04月22日 13:56:18 来源:
新华IT编译
讯(李琳)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三访问了知名社交网站
Facebook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总部,与扎克伯格这位
Facebook
创始人和现场观众探讨了政治和社交媒体的相关话题。整个访谈过程通过
Facebook
全程直播。
奥巴马在这个时候造访
Facebook
究竟意欲何为?
据外国媒体披露,这场访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不少评论员认为,奥巴马与扎克伯格的会面是这位美国总统为
年美国总统改选所作的准备。在
年的大选活动中,社交媒体已经彰显了它的影响力,在奥巴马的总统之路上为其助了一臂之力,所以评论员称他们有理由相信,
Facebook
以及其他的社交媒体将会在
年的大选上再次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
在奥巴马为其总统改选寻求
Facebook
支援的同时,
Facebook
这家社交网站同样需要总统的帮助。评论员称,当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时候,
Facebook
希望能够如鱼得水,轻松应对。
Facebook
掌握着最大量的用户信息,甚至已经超越了谷歌,这足以使每个人对它刮目相看,甚至包括国会议员。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
Facebook
这家社交网站积聚了多么大的能量。
纽约时报科技博客的
Miguel Helf
将奥巴马与扎克伯格的这次会面形容为一次“温暖的拥抱”,总结下来就是双方互相夸赞,交换溢美之词。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09:57 跟帖回复:
Twitter联合创始人:创业成功要先学讲故事
2011年04月26日 11:20:14 来源:
中国企业家网
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资料图)
如果你想成功推出新产品,就要设身处地为用户考虑,精准定位用户需求。这就像讲故事,你来编辑元素,在统筹全局的同时,将细节做到极致,这就足够了
据新浪教育频道,2011年2月9日,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回顾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与心得。
3年前,由于和联合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之间的紧张关系,多西不得不选择离开Twitter,创办了移动支付公司Square。3年后,多西重返 Twitter,出任首席执行官。多西从不掩饰自己对苹果公司的赞赏,在他看来,这家IT巨头的成功源自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剧情:创始人乔布斯的归去来;2 年不出产品、只张贴引发人们怀旧情结的海报;以及突然发力推出的一系列极富想象力的创新产品....。.
多西从中领悟到,好的产品如同专门为用户所写的故事,尽管不时有意外而精彩的桥段呈现,其前瞻性却总能与用户需求息息相关,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用户与市场的走向。多西告诉现场听众,Twitter正不断努力,从而早日向世界讲述这样的故事。
以下是杰克·多西演讲内容摘录。
点子与时机
我长大的时候,已经有了摩天大楼,随便走走就能感受到变化。我喜欢通过地图看这些有形的东西,思考着地图上这个路口或者这个区域发生了什么,如何能够更快走完这条路,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1984年-1985年之间,我有了第一台苹果电脑和IBM PC,我想在电脑上研究这些地图,以便能改变它们。于是我自学编程,学习怎样在电脑上画地图,然后我成功了,这其实挺简单,也挺基础的。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固定地图上那些点,我又一次成功了,通过地图的画卷,那些点呈现出圣路易斯市区,然后是纽约市。
问题在于,那些点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们只是在城市中随机移动。我父母有一个民用频道和一个***频道,***频道上发生的事很有意思,你能不断听到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报告在哪里,正在做什么。于是我把这个消息输入程序,对速度、方向以及他们可能选取的路线进行预测。随着测试的增多,我渐渐明白如何让这些测试自动化,因为互联网出现了。我们和骨干网络、BBS等有着非常好的连接,这样我就知道了与这一信息有关的所有数据,尽管是在事后,但这真的很有趣。
我一直很关注可视化数据和信息,关注它们的流动。2000年,我终于意识到,这个城市的美景全都是纵向的高楼大厦,里面的人哪去了?于是我开始研究简单的产品雏形,灵感来自IM(即时通讯工具),这是个很简单的日记博客应用,你发的内容会显示在朋友的EMAIL中。那是我有了第一部黑莓,是RIM 850,实际上就是个邮件寻呼机,有了它,不管我在哪,我都可以与人分享我正在做的事,或许也能看到别人在做什么。
于是,我用一天左右的时间写了个简单的程序接收黑莓邮件,再发给列表上的用户。有次我发邮件说:我正在金门公园看野牛。随后我又意识到,首先,没人关心我在哪儿看野牛;其次,其他人没有黑莓----这意味着,我发出的邮件只有我自己能接收到,当然也就没有回应了。
当好主意迸发得不合时宜,那么这个点子只能被搁浅。
Twitter源自好奇
后来,我发现了伊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创立的Odeo公司,这是家消费者博客公司。几个月后,比兹·斯通(Biz Stone)也加入进来。我从没写过简历,对播客(视频分享)也没兴趣,但我是个优秀的程序设计师,也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互联网,所以负责后端的一些工作。同时,我希望互动能够更直接一些,便与伊万和比兹合作。很快我了解到,其他人也不喜欢播客,没人热衷于开发这款产品,更不是这款产品的消费者--我们并没有在开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005年年末到2006年年初,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各自领了任务,去开发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我脑子里最先冒出的念头是2000年那个,但这时我们已经有了短信息,我爱上了这项技术,因为它使得每个设备都可以运用起来,即便是最为简单的设备。同时,短信息有160个字符的限制,尽管有时会出问题,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于是我有了这样的念头:我们只用短信息怎么样?你可以把你正在做的事情发送出去,并实时传到对它感兴趣的人那里。这些信息还可以被保存在网上,与你使用什么设备无关。这件事如果成功了,一定棒极了。
当时我和2个外国人在公园的操场上,我们都觉得这个很赞,然后用了一周的时间把它传给公司。公司通过了这个方案,给我、比兹·斯通还有另一个程序员 2周时间完成。在2周的最后一天,我发出第一条tweet信息邀请同事,所有Odeo公司的同事都来了,他们非常喜欢这个产品。然后,我们逐渐把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Twitter项目上,直到卖掉Odeo,成立独立公司。
这就是关于我们想看到整个世界在做什么的想象,以及如何引导Twitter的诞生--我对此简直梦寐以求。Twitter源自好奇,你会好奇世界上的每个地方每时每刻正在发生的事,你会好奇如何去掌握这些资讯,并把它们传到交流用的媒体上。现在,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Twitter,我们能够更快地看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在发生什么。
学会讲故事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问我最大的收益是什么,那就是我学会了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述者,我知道了故事的力量。如果你想推出一款产品,同时这个产品与人们的需求息息相关,那么你就要设身处地为用户去考虑,从用户的角度来设计故事。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写所谓的用户需求的描述,如果你能写好它,那么关于这些产品的所有设计、优化以及协调自然也就落实了。你能编辑这个故事,并能引发公司各个层面的人与这个故事的共鸣;你要不断思考这个故事,看是否需要加入新的元素;我们想给世界讲一个如同史诗般壮丽的故事,所以这对我们也很重要,并正在为此努力。
在我们每天要做的许多事中,可能只有一两件是最重要的。为了更好地“讲故事”,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作为一个编辑--事实上,我算是公司的主编,我要不断吸收信息,筛选出有意义的。我最为关注的首先是团队,我们要吸纳最好的人员,这样才会有好的故事、角色,一切都是为了团队凝聚力。说到底,我们是一群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人,如果不能步调一致,我们将分崩离析。这么混乱的公司所研发的产品,谁会用呢?
我最关注的另外一点是内外部交流,包括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目标等等。如果能完成上述内容,那么无论是公司设定的优先目标,还是员工根据重要性来进行工作排期,都会变得很简单。外部交流就是产品,就是给这个世界讲故事。我们要把所有的内容灌入这个产品,而不是仅仅关于一个人的。我们要告诉人们这个产品能用来做什么,它是如何融入生活的,这才是最强有力的故事。
我关注的第三点是往银行里弄钱(盈利)。这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来自投资者的钱--投资者没等反应过来就已经刷卡了;其二来自销售收入。幸运的是,Foursquare自建立的第一天就有收入,所以我们可以不断发展,专注于提高营收,不必担心投资的问题。
苹果的启示
以上就是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的我最关注的三个问题,也是身为CEO的我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的内容。有了这样的认识,管理一个处于迅速成长期的公司就更为简单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将每个小细节做到极致,并善于掌控“细节”的数量,这就足够了。当你关注最为细枝末节的内容的时候,还得知道什么是最重要、最宏观的,这很重要。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么不管你身处何种职位,你都能获得成功。
很久以前我便发现,当我在遐想一件事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我能把它做出来。然后我就真的动手开始去做,我发现,我所做的其实是自己一直找借口未展开行动的事。当机会溜走,我便一事无成。所以,要把点子记下来或者用程序编出来,并且当这些内容从你的脑子里移出、显示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呈现出另外的内容。只要你能看到它,你就能从中抽身并给出判断,权衡这个点子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能与人分享。
你动手越早,你就越能看出整个事情发展的势头,从而决定投入其中或暂时放到一边。我认为,对于那些暂时搁浅的点子,大家要有这样的共识:你能够把它们找回来,这些点子会通过其他方式显现出来。这种有潜力继续向前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你不能同时尝试太多的事。
有这样一家公司,我经常从中汲取灵感,相信在座很多人脑海中也会浮现它,这就是苹果公司。我认为苹果公司做得如同一家剧院,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讲故事的意识,也有很强的执行力,这些都是被事件和舞台驱动的。你可以想象史蒂夫·乔布斯回到公司时所发生的事,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叫停公司全部生产线,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市场上没有苹果的产品,只有遍及全球的海报,上面写着:换个角度思考。
其实,苹果只是在不停提及自己的品牌,让人们记住它,记住与有关这个品牌的那些特别的故事和感觉。然后他们推出iMac,接着是iTurn和 iPod。他们意识到人们还要用手机听音乐,于是有了iPhone。整个故事非常有趣,尤其是从乔布斯回到苹果开始。从这家公司和其他有着相同运营理念的公司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21:27 跟帖回复:
一多半富人和一少半穷人组成的国家
比利时有人口1060万,地域面积也只比北京大不到一倍。国家中有56%的人主要讲荷兰语,生活在国家北半部,还有34%的人主要讲法语,生活在国家南半部,剩下的10%左右是双语居民,大多生活在首都布鲁塞尔地区。
在历史上,位于国家南部的法语区曾经是发达的工业区,而北部荷兰语区曾是落后的农业区。这亦导致法语曾经是比利时的官方语言,不仅通用而且显得有身份。
但随着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革命,曾经落后的北部地区一跃而起,反而在经济上超过了南部地区,荷兰语也渐渐获得了官方的认可。这样北部地区就成了富人区,南部反而成为穷人区。
可想而知,双方互相不服,在各项公共政策和政治活动中互有攻防,并且都在努力把首都布鲁塞尔夺到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这亦是此次政治危机的导火索之一。…[详细] 富人想和穷人“分家”
在北部居民的心目中,南部法语区简直成了累赘,以及高失业、不堪重负的高社会福利、衰落老工业的代表。
要知道,比利时的税负痛苦指数全世界第二(中国排第三),与之相对的,是比利时人享受的超豪华的(相对中国而言)国民福利:譬如北部地区出生的孩子,在三岁之内,政府每月送500欧元。至于医疗保险、家庭补贴等西欧福利国家常见的待遇,就不赘述了。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北部居民更富有,交的税相当一部分都被用来补助贫穷的南部居民了。
所以,北部居民一直认为,不公正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使得他们在“供养”南部居民。 |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27:42 跟帖回复:
美国Facebook账号流行程度首超Google
2011年04月15日 09:23:50 来源:
北京时间4月15日消息,互联网用户身份管理平台开发商Janrain公布数据称,2011年一季度(1月1日至3月31日),Facebook帐号首度超过Google帐号,成为美国网民最常使用的互联网帐号。
Janrain是OpenID的先驱。所谓OpenID,即用户可以利用OpenID提供商的帐号和密码,如雅虎,Google等企业,登陆其它网站,从而免去了一个网站一套帐号的麻烦。Janrain帐号管理平台的核心是Engage,它被全球35万个网站采用,Janrain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011年一季度,35的网友使用Facebook帐号登录,2010年四季度为27%,31%选择了Google帐号,13%选择雅虎帐号,7%选择Twitter帐号。
Janrain还按照登录网站的类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在登录新闻媒时,Facebook连续两个季度成为最受欢迎登录帐号,今年一季度选择的用户比例为34%,上一季度为32%。雅虎帐号占据28%的份额,Google帐号排第三。随着Facebook发布新的新闻评论系统,份额还会增长。
在登录零售网站时,Facebook、Goolge和雅虎帐号的选择比例分别为50%、22%和16%。Facebook帐号的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不断上升,每季增长率约5%。Facebook的增长是以雅虎的损失为代价的,而Google却在过去四个季度保持稳定。去年一年Facebook增长10%,雅虎下滑11%。
在移动设备上,Facebook和Goolge帐号最受欢迎,Twitter帐号的占比为11%,比桌面平台上的份额要高些。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29:27 跟帖回复:
亚马逊的进化之路 2011年04月26日 10:29:53 来源: 《环球企业家》杂志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电子商务的骨灰级玩家并未老去。它“发明”了电子书、光大了云计算,更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互联网公司。每次都下对赌注的贝索斯有一个极为朴素的赢的逻辑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徐冠群
1999年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里毫不客气地说:“亚马逊注定是失败的,别人在卧室里都能再建一个亚马逊。”
弗里德曼的预言彻底错了。现在,亚马逊已具备让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感到紧张的能量。电子商务正在抢夺传统零售的市场份额,占美国零售总额的8%。尽管绝对收入仍与沃尔玛相去甚远,亚马逊已被称为“线上沃尔玛”,并与开始向电子商务进军的后者正面交锋。
但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并不喜欢这种说法。“我们不想成为任何一个公司的‘.com’版本,我们只想做亚马逊。”他对《环球企业家》表示。“我始终认为,如果你是一个总是关注竞争对手的公司,那就很困难了,因为首先你必须始终试图去跟着它们走;第二,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在改变。”
事实上,亚马逊确实早已超出沃尔玛所代表的零售范畴。它从2007年开始销售数字音乐、随后推出视频点播服务,成为娱乐内容的提供商,直接切入苹果iTunes的领域。随后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则开拓了一个全新市场,并将iTunes销售音乐的模式复制到图书领域。现在的Kindle已是亚马逊最畅销的单品,除去免费下载的内容,去年 Kindle售出的电子书已超越亚马逊上的纸质书销量。
当移动互联网爆发时,贝索斯将一边将iPhone、iPad、黑莓和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变成自己的电子书销售终端,还推出亚马逊自己的应用商店,并迅速获得《愤怒的小鸟》新版游戏的独家发行权。这样它的对手名单中,除了亚马逊,又多了苹果和谷歌这两个重量级选手。
显然,成立至今的17年中亚马逊在不断挑战和超越外界对他们的预期。1997年上市后,亚马逊销售品类由图书扩展到音像,继而涉足电子产品、软件、玩具、视频游戏和家居装饰五个品类。1999年贝索斯因为革命性地改变了全球消费者传统购物方式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但此后出现无数唱衰亚马逊的“弗里德曼”,因为贝索斯坚持大举投入仓储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而长期亏损,又适逢互联网泡沫破灭。1999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宣布裁员,该季度亏损超过3亿美元,6年累计亏损达12亿美元,股价应声跌去70%。华尔街分析师纷纷指责亚马逊冒险进行品类扩张,警告投资者不要购入其股票,并暗示公司即将破产或被收购。
直到2001年底开始盈利,质疑声逐渐减小。但到2006年,亚马逊再次被华尔街惩罚,这次的原因是推出云计算业务,仅当年第四季度研发就达到1.32亿美元,全年股票比2004年下跌50%。
贝索斯总是因为过于前瞻而付出巨大代价,也一次又一次因此收获巨大回报。当初被质疑的云计算业务现在是亚马逊利润率最高的业务。各大科技公司还在憧憬云计算的未来时,2010年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AWS(Amazo We Services)收入已超过5亿美元,拥有包括《纽约时报》、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在内的40万家企业客户。
外界的质疑和股价的起伏从来不会影响到贝索斯,他对《环球企业家》说:“我从不想去弄清楚它(市值),我的工作是建设一个可以长久存在的公司。”他很认同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的: “从短期来讲,股市是一个投票机器;从长远来讲,它是一个称重机器。”今天的亚马逊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在互联网企业中市值仅次于谷歌。
永远的客户中心论
权力在从企业像消费者倾斜,信息也在变得透明,电子商务领域尤其如此。能做到更低价格、更多选品、更快速度的亚马逊喜欢在这样的世界中生存和竞争,因为这对它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世界并赢得竞争,比如它会鼓励客户的比价行为。
《环球企业家》在美国凤凰城运营中心的采访期间,多次听到不同的亚马逊高反复管强调:“我们的战略建立在客户需求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竞争对手之上。我们的理念是成为世界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其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 Diego Piacentini曾在苹果工作过13年,负责整个欧洲业务,但在遇到贝索斯后被他长期专注客户的理念打听,毅然加入当时还是一个很小公司的亚马逊。
亚马逊的逻辑始终十分简单:客户体验足够好,就能够带来更多流量;更多的流量就会吸引更多卖家来网上销售;有了更多卖家,亚马逊就能够拥有更丰富选品,提供更便捷服务,自然也会对客户体验有所提升。而随之带来的规模扩大,运营成本也会被更多客户分摊,这样一来成本结构也就更好,可以把剩下来的钱回馈给消费者,又从价格层面提升了客户体?验。
如今,亚马逊销售的商品种类多于任何一家零售企业。收到供应商的货品后,它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将货品上架,让客户能迅速在网站上找到想要的东西。并且其后台系统每天会多次进行价格对比、多次控制价格,确保每天的任何时段,都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亚马逊也对自己承诺的“按时送达率”非常在意。不同于其他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在配送日期上显示的是承诺送达日期,而不是通常使用的发货日期,因为客户显然更在意前者。目前亚马逊的按时送达率高达99.6%。公司定期的业务汇报中,通常被问到的不是营业额多少,而是配送的过程中有多少是出现问题的。
为了保证客户中心,亚马逊的管理结构非常扁平。它的每个团队基本都是8至10人,以保持沟通简单、行动灵活,以及相关信息能很快流向正确的团队。“客户反馈进来后会很快流向各个相关团队。我们做一切事情和决策时都把客户放在最前面,然后再往后推看需要什么技术来满足这些需求。永远记住开发一项技术不是为了开发和技术本身,而是为了客户。”亚马逊CTO Werner Vogel对《环球企业家》表示。
此外,亚马逊也把权利下放到距消费者最近的***一线人员。只要接到对于同一产品的第二次相同抱怨,***就有权利直接把该产品下架不卖。同时系统会进入反馈流程,由相关部门对该产品进行调查,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直到问题解决,才会把产品重新上架。如果产生退货,亚马逊也会分析原因。亚马逊会搜集诸如此类的种种反馈,并每周对产生较多换货和抱怨的商品有针对性地处理。
相反,要真正实践以客户为中心,就意味着当其他因素与客户体验发生冲突时,必须让位于后者,哪怕是盈利状况或股东压力。以取消订单为例,为减少订单流失,有些网站会故意将取消订单流程设计得十分复杂,但在亚马逊取消订单很容易。而客户在亚马逊订购商品后,如果到真正开始发售配送时价格出现下调,系统会自动将已生成的订单价格下掉。这样做从成本和财务考虑当然是对公司不利的,但满足了亚马逊承诺的最低价格和最好体验。现在已经有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复制亚马逊的这个创新。
“你也许会想只要把价格提高一点点,没有人会注意到,却能挣更多的钱。但这是短期做法。”贝索斯对《环球企业家》表示,“从长远来讲,客户和股东之间是没有界线的。” |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17:31:07 跟帖回复:
Facebook超越雅虎成第二大视频流量源网站
2011年02月18日 08:24:17 来源:
新浪科技
Facebook仍为全球第二大媒体网站视频流量来源
Facebook于去年第三季度超越雅虎
北京时间2月17日晚间消息,美国两大视频平台Tubemogul和Brightcove周四联合发布报告称,2010年第四季度Facebook仍为全球第二大媒体网站视频流量来源,排名首位的是谷歌。
Tubemogul和Brightcove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Facebook于去年第三季度超越雅虎,成为全球第二大向媒体网站提供视频内容的流量源。当时Facebook的视频流量占整个网络视频流量的9.6%,而谷歌的份额超过50%。
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Facebook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市场份额从第三季度的9.6%增至11.8%。谷歌为60%,而Twitter只有2%。
在用户实际观看网络视频的时长方面,Facebook和Twitter网站用户平均观看视频的时间要高于谷歌。如按照媒体网站的不同类型划分,Twitter用户更多的时间是用来观看广播电视、品牌和网络媒体等相关的视频内容,而Facebook用户则将更多时间用来观看广播电视、杂志和报纸等网站的视频内容。(李明)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21:33:31 跟帖回复:
Gmail之父:谷歌Facebook创始人决定发展道路 2011年02月27日 18:31 新浪科技新浪科技 官方微博 导语:“Gmail之父”保罗·布切海特(Paul Buchheit)是谷歌第23名员工。加盟谷歌后不久,他便提出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公司信条:“不做恶”(Don't e evil),这至今仍是外界评判谷歌的最常用的标竿。供职谷歌期间,布切海特创造并领导开发了谷歌免费网络邮件系统Gmail,还是谷歌第二大营收来源AdSe e广告项目的发起人之一。
布切海特2006年从谷歌离职,第二年创建了社交聚合服务网站FriendFeed,这家网站2009年被Facebook收购。布切海特是硅谷为数不多见证了Facebook和谷歌这两大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的“幸运儿”之一。实际上,离开谷歌以后,布切海特就成了一位天使投资者,2006年到2008年期间,投资了32家创业公司,总额约为121万美元。去年晚些时候,布切海特从Facebook离职,成为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的合伙人。
该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整合初创企业,提供小额资金支持,侧重于创业咨询服务。对于喜欢见证一家企业发展历程的布切海特来说,这个环境无疑让他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日前,布切海特在Y Combinator公司总部接受了硅谷知名报纸《信使报》(MercuryNews)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谈到了谷歌与Facebook之间的竞争及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
以下为此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记者:什么原因促使你决定离开Facebook加盟Y Combinator?
布切海特:对我而言,任何一家公司的初创阶段都是最令人激动的一个阶段,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发展道路。像谷歌、Facebook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是因为有些理念具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很难做出改变。企业文化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是创始人和早期员工在公司创立初期奠定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对某些企业的文化和产品演变感兴趣,就应该追根溯源。这样说对吧?试想一下,作为记者,当谷歌或Facebook仅有两三名员工时,你就能直接采访到公司创始人——这难道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吗?加盟Y Combinator让我能够对这些仅有两三名员工的创业公司有深入了解。
记者:目前有关谷歌与Facebook之间竞争的报道有很多。这些报道是不是言过其实?
布切海特:谷歌与Facebook之间的竞争之所以令人感兴趣,一是因为Facebook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二是谷歌希望能够提升其在社交网站领域的竞争力。他们最终意识到社交网站的重要性,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可能还是新来者,发现有人已经走到了他们的前面。
当年谷歌搜索业务快速增长时,微软并没有高度重视,大抵认为“搜索业务还没那么重要。如果搜索业务真的很重要,我们只需招一批相关人才,会赶上并超越对手。”应该说,微软认为他们可以在同谷歌竞争中轻松获胜,低估了困难程度。我感觉,在社交网站领域,谷歌目前的处境类似于当年的微软。谷歌已经意识到两点:一是社交网站业务很重要,二是赢得竞争确非易事。
记者:谷歌的企业文化为何不同于Facebook?
布切海特:这主要归结于公司创始人不同。我认为,要想了解谷歌和Facebook,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清楚,创始人是两家公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记者: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与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布切海特:我个人的看法是,谷歌两位创始人的发明意识更强烈一些。我的意思并不是说Facebook没有发明意识。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谷歌正在开发的产品,会发现发明创造似乎无处不在。你或许认为,这种意识怎样融入公司整体战略?因为对谷歌来说,发明所有这些有趣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机遇。打个比方,“我当然希望拥有一件东西,既能扫描图书,又具有汽车的功能。”
我认为,这种发展理念并不会被Facebook所接受。相比之下,在构建这个网络方面,Facebook更具战略眼光。“黑客文化”(Hacking)应该视为Facebook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对于一些人来说,真正理解这一点可能比较困难,因为每个人对于“黑客文化”的理解并不相同。我本人对这种企业文化很赞赏,事实上,它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发现隐藏在企业文化中的规则。
我正是通过这种办法发现了Facebook的成功秘诀:他们能搞清楚与其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如果你问一些人,社交网站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这些人给出的都会是错误***,这也是如此多社交网站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我认为,Facebook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超过了所有人,对社交网站用途的理解超过了所有人。
记者:怎么讲?
布切海特:你看过描写扎克伯格创业史的电影《社交网络》吗?我本人认为拍得相当不错,但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不知道你记不记得,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主人公开始谈论如何发动周围学校的学生。这其实就是Facebook的市场战略,好像是在编织一张越来越大的网。看到别人加入,你当然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何要成为社交网站的用户?”你的好友在使用社交网站,你希望结交的人也在上面。所以说,Facebook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提供了多么好的服务,而在于让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某种联系。(清风)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21:37:01 跟帖回复:
增社交元素 愤怒的小鸟将登陆Facebook 2011年03月07日 00:29 IT168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设置模板 var tblog_cha el=2;//设置suda统计参数 增社交元素 愤怒的小鸟将登陆Facebook 作者: 往事日期: 2011-03-07文章属性:资讯
【IT168 资讯】
《愤怒的小鸟》是Rovio公司开发的一款非常流行又很有趣的小游戏,受到不少玩家的喜爱,下载量已超过7500万次。日前,有消息称,Rovio公司已经证实《愤怒的小鸟》将登陆Facebook平台,Facebook版《愤怒的小鸟》将是一款特别版本,并将加入更多的社交与协作元素。
另外,Rovio业务开发主管Peter Vesterbacka透露,除了游戏外,愤怒的小鸟可能还将进入电影、电视、卡通里,Rovio公司正在开发一款3D版《愤怒的小鸟》。
随着,网络社交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拥有其官方Facebook主页,《愤怒的小鸟》也有了自己的Facebook主页。
回帖人: 影响力指数:24
2011-4-26 21:38:21 跟帖回复:
图说社交媒体历史:从电子邮件到Facebook 2011年01月25日 14:15 图说社交媒体历史(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5日下午消息,从第一封电子邮件被发出,到Facebook统治互联网的今天,社交媒体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美国在线教学网站OnlineSchools.org近日制作了一份社交媒体历史图说,用一幅图讲述了社交媒体30多年的发展历史。
次点击,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9986 / 帖子总数:274208
今日论坛共发帖:
/ 昨日发帖:60977 / 最高日发帖:73151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 ├猫眼看人 ├商业创富 ├经济风云 ├文化散论 ├原创评论 ├中间地带 ├律师之窗 ├股市泛舟 ├会员阅读 ├史海钩沉
╋生活资讯 ├杂货讨论 ├健康社会 ├家长里短 ├旅游时尚 ├职场生涯 ├咱们女人 ├家有宝宝 ├消费观察 ├房产家居 ├车友评车 ├猫眼鉴宝
╋影音娱乐 ├图画人生 ├猫影无忌 ├影视评论 ├网络剧场 ├音乐之声 ├网友风采 ├猫兄鼠妹 ├笑话人生 ├游戏天地
╋文化广场 ├菁菁校园 ├甜蜜旅程 ├心灵驿站 ├原创文学 ├原创小说 ├汉诗随笔 ├闲话国粹 ├体育观察 ├开心科普 ├IT 数码
╋地方频道 ├凯迪华南 ├凯迪西南 ├凯迪海南 ├长三角 ├凯迪广州 ├凯迪深圳
╋站务 ├站务专区 ├投票专区 ├企业家园 ├十大美帖 ├视频创作
快速回复:[原创]Facebook与千乡万才
本站声明:
本站BBS互动区上的文章系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版权归网站与作者共同所有,网站方维护作者合法权益。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20060022 ):
。谢谢!
本站律师声明:本站互动区域原创内容版权属作者和本站共同所有。
网络非盈利转载须注明出处,其他媒体利用除注明出处外还须按规定付酬。侵权必究。
泽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2000~2011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热点书 名: Facebook 效应
原作名: TheFacebook Effect
作者: [美]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译者: 沈路 / 梁军 / 崔筝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312
定价: 49.80
装帧: 平装16开
丛书: 湛庐文化·财富汇
ISBN: 9787507532807
内容简介
《Facebook 效应》的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更是超级精彩的故事。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精巧的叙事结构,解密了Facebook如何从
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与Google的世纪之争……一个创办仅7年,就拥有5亿活跃用户,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传奇企业再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在你面前“裸奔”。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作者简介
)大卫·柯克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高级编辑,网络科技版主编,长年执笔“快速前瞻”专栏;拥有19年技术写作经验,是《财富》杂志“头脑风暴”会议的发起人。2005年曾主持
《财富》全球论坛。
图书目录
序言 Facebook 效应
第1章 从哈佛宿舍开始
扎克伯格和几个朋友鼓捣出了一个叫Facemash 的程序,并且意外地一炮走红。尽管扎克伯格因为这件事情差点被迫退学,但它也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号:扎克伯格能够创造出让用户爱不释手的产品。
第2章 锋芒微露
Facemash 虽然夭折了,但是哈佛学生们对于在线肖像影集的渴求又使扎克伯格萌生出了一个好主意,新的网站应运而生,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预期。
第3章 Facebook时代来临
Facebook出现前后,社交网站纷纷涌现,有的迅速走红,有的则不温不火,有的短暂盛放之后便很快折戟沉沙,唯有Facebook的用户数量一路攀升,逐渐覆盖到全球。
第4章 遇到第一个大麻烦
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萨维林却冻结了公司的账号,不过来自泰尔的慷慨注资使公司稳住了阵脚,得以继续发展下去,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然而,扎克伯格却把握不住公司到底会怎么样,是否明天就终止了呢?
第5章 “我一定要投资这家公司”
风头正劲的Facebook似乎成了香饽饽,引来了无数“狂蜂浪蝶”,从《
》到风险投资公司再到大型科技公司,他们不是想注资,就是想将其据为己有。面对高达一亿美元的估值,有人心存疑虑望而却步,有人却甘冒风险毅然出资。
第6章 必须升级为真正的管理者了
Facebook 不再是一家小公司了,怎样寻求更大的发展,怎样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怎样像个真正的管理理者一样管理Facebook,怎样应对重要的人事变动以及公关危机,这些都在考验着扎克伯格这个20岁出头“娃娃CEO”。
第7章 令人痴迷的图片功能上线了
此时,Facebook面临着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问题。下一个市场在哪里?要走国际路线吗?怎样保住前面的客户又能增加新的客户?要不要向高中生开放?以及要不要增加图片功能?
第8章 也许该换个CEO
游走在与维亚康姆、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谈判中,扎克伯格不温不火,惶惶不安的一些员工们猜测,也许他是要卖掉这个他曾经坚守的宝贝了。而新兴公司的权力之争、办公室政治以及管理层的频频换将,又明显透露出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
第9章 卖还是不卖
“动态新闻”引起的骚乱在扎克伯格机智敏捷的处理下很快平息了,但他还是有些气馁,不知何时起用户们变得不可预测了,进军网络职场的失败也折磨着他。他对开放注册的前景也失去了信心。恰在此时,雅虎又带着他十亿美元的诱惑卷土重来。
第10章 你只有一个身份
有人喜欢将自己的信息暴露在Facebook上,他们认为彻底的透明能带来更美好的人生,能减少欺骗,能带来更多的宽容以及更畅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有人则觉得不爽,好像整个人生都被它控制了。
第11章 做成第二个
扎克伯格一直想将Facebook打造成一个
,当平台正式启动时,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人们不再只将这个互联网新贵看做是大学生玩票的产品。Facebook终于正式超越了MySpace,也开始朝着成为互联网领域微软的目标大步前进。
第12章 捧起广告界的圣杯
Facebook的用户已经飙升至5 000万,每星期都有几十万的新用户涌入。开发平台又让它成了业界的宠儿。一向不是那么稀罕广告的扎克伯格,但面对目前的状况,为了达到收支平衡,他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怎么用广告来赚钱了。
第13章 找到独一无二的广告形式
几乎每个员工都认为Facebook 70%的利润将来自各种形式的广告业务。公司的广告团队,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历经了八次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9点的商业模型会议,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让扎克伯格这个抗拒广告的人也满意的广告形式。
第14章 开放整个世界
公司的调查,全世界的用户花在社交网上的总时间在2008年呈现了63%的健康成长,然而Facebook却在另一个数量级上,它将尼尔森统计到的其他所有类似服务远远抛在了后面。
第15章 Facebook的馈赠型经济
扎克伯格认为,通过Facebook的透明性,建立一个大规模的馈赠型经济并非奢谈。然而,有人质疑这种表述太过理想化,但是考量一下这项服务通过不同方式对这个社会不同方面造成的影响,会非常有价值。
第16章 一切才刚刚起步
扎克伯格仍将Facebook看做是一个在不断改善的项目,正如扎克伯格所说,“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管理Facebook逐渐变成了对人群心理的一场实践演练。
第17章 我的目标绝不仅是创造一家公司
几乎可以肯定,扎克伯格仍会继续大权独揽地领导Facebook。他想统领的不仅仅是Facebook,在某种意义上,他甚至想主宰这个星球上的一切通信基础构架。Facebook正在改变我们对社区、邻里之间级别和整个星球社区的概念。
国内赞誉
Facebook开创了互联网的一个新时代,实现了让每个人既是信息获取者也是内容贡献者。Facebook更是自由、互动、分享的互联网精神的体现。
个人网站教父、著名天使投资人、北京联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IT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十年”规律,每十年经历一个王朝,产生一代霸主:第一个王朝属于“硬件”,王者属于IBM;第二个王朝属于“软件或者PC”,王者属于微软;第三个王朝属于“互联网”,王者属于Google;我们正在共同经历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第四个王朝,多少企业家、创业者都希望自己成为这个王朝的王者。很多人预言Facebook将成为超越Google的新王者,在其流量超过Google,活跃用户超过5亿人的时候,这个预言似乎更加可信。本书是对Facebook创始人的第一手访谈,是大家近距离了解这个潜在王者、他正在做的事以及背后许多有意思的故事,非常有帮助。
优视科技CEO(UCWEB)
观察互联网的现在必须了解Google,认识互联网的未来必须分析Facebook;以人为核心的关系网络是互联网的Next Wave,而实际上这一浪已经到来;互联网的核心正在变***联网,关系、交互、信息、服务都以
为基础重新组织起来;而《Facebook效应》的核心,就是解析一家公司正在如何将世界连接起来;这是2010年度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
由于个人经历,之前对Google了解的多一些,Google的成功在于强大的技术支持带来很好的产品体验。刚好上个月去了一趟硅谷,受朋友的邀请去参观了Facebook并和那里的工程师聊天,同样聪明的一群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不同于Google的模式:用简单实用的技术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
读这本书的时候很感慨,因为我也是个在路上的创业者,理想的创业就该是Facebook的故事,一群非常聪明,追求完美的人在一起做一个事业,不仅是为了钱的回报,更为了一个使命:改变这个世界。
伟大的互联网应用要么改变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要么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就像继Ebay之后的下一个互联网巨人一定不是更好的拍卖一样,Google之后的下一个巨人也不是
更好的搜索,而是Facebook,一家必将改变世界的公司。
赶集网联合创始人CEO
我仔细数了一下,这本书采访的Facebook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合作伙伴,包括了各种“名人”和”人名”超过130人。书中解密了Facebook缘起、创始人内讧、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第一个广告客户、第一轮融资如何获得1亿美元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
有了详实的访谈,故事更精彩。所以,我只花了4个小时,就在烈日炎炎的周末草坪,一口气“吞读”了《Facebook效应》。
一个创办仅7年,就拥有5亿活跃用户,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传奇企业再加上一个20出头的CEO,在你面前“裸奔”。你还等什么?
著名限时团购网站F团创始人
Facebook堪称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改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入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其影响力已经跨越互联网,跨越商业世界,影响到社会、法律、政治等方方面面。众多的SNS网站中,必将诞生继雅虎、Google之后的
知名互联网专家
平均每年增长1亿用户——Facebook只用了5年时间,就成为了当今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网站。这个由哈佛大二男生创立的社交网站,正在以“国家人口级”的量级速度在蓬勃发展。这到底是一个充满了什么魅力的互联网世界?
如果把时间隧道倒转回5年前,Facebook上的用户只能是小小的蝴蝶效应。但5年后,Facebook几乎成了一场全球运动,成了一次又一次飓风。在这个开放世界里,几乎所有的文艺、体育、经济、政治、商业活动,都得到了极大的互动性扩展。虚拟和现实,已经结合得如此紧密。
互联网工具的第一次替代,是IM替代***、
替代邮局、BBS替代公告板。我们即将迎来第二次替代,即Google替代门户网站、Facebook替代IM。这是一次新的革命。
应用还是技术,谁将成为未来互联网方向的主导?Facebook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但是,正如搜索改变的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Facebook正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
玄鸟传媒
上空的蝴蝶振翅,引起了东
的飓风;
的花名册,覆盖了地球村民的网络生活——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持久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温室效应一样,Facebook效应也值得我们追根溯源。41岁的互联网,有了“非试不可”的新面孔,也就有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视讯联合制作副总裁
Facebook的成长就是一部“对外节制规模诱惑,对内强化用户体验,对左深入平台开放,对右坚持真实关系”的、鲜活的互联网应用产品的发展史。任何生长在这个正在变化时代的人们将不得不关注,无论是美国还是
,不同的是你适应还是被淘汰。
这本《Facebook效应》准确地描写了你,朋友,公司,社会和全球“变脸”的过程。译言的翻译也体现了社会聚合的魅力,每个章节看似独立成章又能融为一体,这是是一本商战小说+报告文学+校园散文+微博的结合体,看的不累还有继续读的欲望。如果再出一版iPad版就更加完美了。
搜狐IT名博
如果说Facebook是另一个互联网的传奇,那么这本书记下的就是这个传奇的开始;Facebook影响了全世界,相信这本书也能影响到也可能成为传奇的你。
知名科技博客
Web2.0的精髓是互动,交流,网民的自娱自乐;Facebook是如何秉承这个理念,深度挖掘网民需求?我想你在《Facebook效应》中可以寻找到***。
新媒体营销专家
有趣比赚钱更重要,这是Facebook始终
的创业声明。它不仅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战“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趣”观念的互联网版本,也是Facebook开创互联网真正进入人人参与的互动时代的娱乐宣言。IT企业如何跨越市场鸿沟,突破品牌瓶颈?娱乐,也只有娱乐,才是达到巅峰体验的致胜法宝!
中国首席娱乐官 文硕娱乐产业策划机构总裁
Facebook是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值得学习和了解。
中国互联网协会
又一个哈佛辍学生开创的帝国传奇,正如微软之于IBM、Google之于微软,Facebook通过网络化“六度空间”也正在成为Google之后的新王者。《Facebook效应》生动展现了Facebook产品如何打造、团队如何磨砺、领袖如何成长的创业历程。做企业,以正合,境界决定高度,要想成为Facebook之后新神话续写者,这本书值得一读。
禹容网络创始人兼CEO
3年后的谷歌将会如今天的微软一样过时,因为边界被打破,模式被创新;谷歌整合全球的信息,而Facebook则整合全球的人,成为人类的大脑。
中文网专栏作家、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
从一个校园论坛到5亿用户的Web2.0社区,Facebook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读完《Facebook效应》,你会知道***。同时更想知道为什么中国还出不了一个Facebook?
杂志社社长
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
社会关系的聚合地,Facebook既是一种人生哲学,又是一个商业传奇。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Google眼里的互联网是由服务器和搜索算法组成的,是冰冷但准确的工具;而Facebook眼里的互联网是由人和关系构成的,是人和人组成的复杂而模糊的社区。从长期来看,Facebook会更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未来,因为它正在改变我们和别人交往的方式。
《商业价值》出版人
短短几年内,
Facebook
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网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年轻人的创意梦想、风险资本和
催生的互联网神话。仔细阅读这个神话的缔造过程,是在回顾刚刚翻过去的一页短短的历史,更是在展望有着众多可能性和无限想象力的未来。
经理世界》副主编
互联网及其应用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在一个超越我们生活的平台上塑造着更真实和更新鲜的生活,可以同时体验被超越的生活和更真实的生活这是互联网应用的奇妙之处。
Facebook
是这个潮流的引领者,其效应值得关注。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
互联网深远影响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格局及命脉,目前由这场信息革命引爆的社会渗透还在继续。《facebook效应》将从facebook网站的关注推动到现实干预,情感链接到营销运作等方面把我们带入更成熟的思考。非常值得一看。
媒体人、著名网络评论员
国外赞誉
作者柯克帕特里克的报道令人叫绝。在他细腻的笔触下,我们能看到一种黑客文化产物在摇身变为一家数万亿美元的公司时发生的点点滴滴。
在寻求保留那种黑客精神之源,而让人神往之处就是读到这样做时产生的后果。”
《连线》杂志编辑、《长尾理论》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这本书对互联网网站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刻、甚至是不厌其详的分析……它使读者对Facebook及其公司理念、最令人惊叹的公司实力都有了深入了解。”
《纽约时报》专栏记者
大卫·波格(David Pogue)
柯克帕特里克让读者详实地了解到,一家网络公司怎样从2004年时哈佛大学学生宿舍里的项目发展成为一家访问量在全球仅次于谷歌的大型网站。
《纽约时报》专职书评家
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
这实际上是两本书合二为一。一部分是详尽地报道Facebook怎样创建,以及这个网站火箭般地迅速蹿红,让自己的身影无处不在。另一部分是周密地分析了它带来的深刻影响。
《波士顿环球报》书评、影评家
伊森·吉尔斯多夫(Ethan Gilsdorf)
这本书很神奇,全篇都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