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
( Sun, 17 Jul 2011 16:43:16 +0800 )
Description: 很早以前,在欧洲人的眼界里只有欧洲,非洲和亚洲。直到哥伦布发现了它之后,才慢慢的有人开始关注它。起初是一些好奇的英国人踏上了美洲大陆,然后又有因为各种不同原因的人来到了这块土地上,有的是因为为了脱离宗教的束缚,有的是被逼迫成为奴隶带到美洲,有的是尝试新的生活而来。这些人的来到,让这块以前不为人知的地方慢慢的有了一些繁华的气象。英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建立了
个殖民地。这一住就是好几代人。
毕竟出去的大部分都是英国公民,现在他们慢慢的把这块土地变得富裕起来了,英国政府也出了面,要求这些遥远的子民们向国家交税。当时美洲大陆的英国人(以后简称美国人)已经对于自己的祖先是英国人所以自己也要这样下去的这种观念已经比较淡薄了,他们大部分都不想再让英国政府来干涉他们的生活。其实英国政府也有一些原因:
自己的子民一走,连本都忘了,对于国家有些损失。
美国人走私***比较严重,不可不管理。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子民——美国人实行了收税政策。又为了防止走私,英方派出了一些士兵前往波士顿港口,在波士顿,士兵可以随意搜查民宅,(这当然不是政府答应可以这样做的)而且有的士兵更加严重,有时故意刁蛮路人,妇女,平民等等。这当然引起了公愤!谁会安心自己住在一个随时有可能被“抄家”的家中呢? 压得太厉害了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的。在
日,英军士兵与一名绳索制造工人之间出现了冲突,这根导火索一点即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事发地点,与英国士兵之间的争执,发泄越来越大,英方一怒之下当场击毙了三人,第二天,有两名平民因伤势过重而死亡。这次流血事件史称
波士顿惨案
。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纷纷起来抗议英国士兵的作为。这件事为后来的美国独立起了很重要的影响。
历史的这一幕让我们不得不对双方的反应而感到失望和疑惑。这段期间,我们决定对这段历史施行重新改写。
于是我们邀请李老师当我们的课串主持人,与我们一起改变历史。接下来您将会发现:我们的观点是什么?我们与他们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又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想知道吗?就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课堂吧!
第一回合:确认双方关系,然后准备对策。
(背景:由于英政府的收税计划,“美国人”非常的不满。)
课串:现在分为两派:美方与英方。好了,现在由英方出行收税政策,美方发表意见。
(双方进行讨论)
英方刘大使:亲爱的子民们,你们的祖先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美洲大陆,这是值得赞扬的!
他们的方案是,先表扬一番,让美国子民们感到很舒服,很有荣誉,不知不觉中对英方产生了好感。在一些人际关系或是政府的决定和方法时,经常有人会用出这一招,先让人感觉自我良好,觉得很有面子。然后再
英方激烈的鼓掌。美方却互相私下警告不要上当。
一招不行,再出一招。这一次,英方决定讲道理,让美方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英国子民;然后再施行物质上的诱惑。让美国人心服口服,还很开心。
英方刘大使:虽然你们现在不住在英国本土上,但是你们依旧是英国的子民。(美方努力地摇头)所以,我们绝对是会像对待本土子民一样的对待你们的!我们会为你们修教堂,建学校,开医院,建铁路,为你们打造一流的社区!由于你们通过努力
嗯,唉,你们太不容易了!政府决定,为你们减少
的税收。
多厉害的一招!英方继续努力鼓掌。
(美方窃窃私语:我们不是英国子民!休想糊弄我们!) 话虽这么说:不是英国子民,不接受英国。但实际上美方又会怎么做呢?又有什么很好的方法呢?
美方张大使:非常感谢你们的慷慨,可是我们是美国人,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建设教堂、学校、医院和铁路等等。由于你们的善心,我们决定以后和你们合作。让我们两国一起奋斗吧! 哦,美方的方法是,我不让你占我的便宜,也不得罪你。有点意思,可是可行吗?英方会接受吗? 好了,第一回合就到这里了。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的立场,英方的立场是:不管美国人怎么说,他们都是英国的子民,应该遵守国家政策。美国人的立场是:界限划分要明显,我们虽然与英国人合作,但并不代表就是英国子民。 第二回合:继续体现立场,在实际中更加强烈的体现出来。 下面进入第二回合。第二回合是继续稳固自己的立场,确认并加强双方的关系。第二回合已经开始走进僵局了,双方都互不相让。谁也不让对方得逞。
(英方对于上面的回答:哼!得了吧。不知好歹的家伙!)
英方刘大使:嗯,我们会给你们提供世界顶尖科学家。所以作为我们的子民,你们将以收税的方式回馈我们政府。你们可以民主来选出你们自己的州长,同时,我方也会派出大使来与你们合作管理美洲大陆。 这是英国的再次确认美国人是英国子民,这种关系的方式。 这时,英方退了一步,以自治的形式来当诱饵。一旦美方同意了选州长来管理美洲大陆,那么,就正好证明了美方和英方都承认美国人是英国子民!也正好,英国也就很有理由让美国人进行收税等政策,那么,美方的立场一下子就会被打垮。美方会不会踏进这个被铺好了的陷阱呢?
美方登场。
英方全体:州长选出来了!热烈欢迎!
美方“杨州长”起立:咳咳,谁说我是州长了?我是美国总统! 很显然,美国人并没有上这个当。而是恰好利用选举这这个事件再次证明了:自己是美国人!是一个单独的,已成立的国家。 这是美国的再次确认自己并非属于英国,而是美国人,不与英国画在同一个圈子里,这种关系的方式。
英方诧异,瞪大了眼睛盯着杨总统。 英方没有料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对于美方的强烈抵抗,英国人在心里也暗暗地失望和着急了一次。他们并不是主要失望在美国人不愿意与他们合作,更主要的是他们怕美国人如果不合作,那将可能会带来一些的不小的损失。
美方杨总统:非常感谢你们的慷慨大方,我们不回馈点什么心里是有点内疚滴!但是大家都知道,我方才移民不久,都是需要钱的。但是
我们有足够的烟草,我们可以以烟草的方式来回馈你们。 首先,表明我方认为英方是在无私奉献,而不是政府的有偿服务。但是两方的关系也还是需要维护的,所以给予一些回馈。呵呵,美方继续想证明自己是美国人。同时美方也退了一步: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独立了,我们也是需要你们的帮助,所以大家互相的合作合作,也是可以的,也是很好的。所以将我们这里很值钱的烟草作为礼物送给你们一些吧!
(英方讨论了很长的时间) 看来,这一点与他们预计中的很不一样。没有达到真正施行收税政策的愿望。
英方王大使:亲爱的子民们……
课串:现在,美方可以表示对你们的不满。
美方全体:抗议!抗议!我们才不属于英国呢!(当时,美方全体人民用非常仇恨的眼光看着英国人,当然,声音是相当的大!还有很丰富的肢体语言。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一下,美国人大声的喧哗,脸部的表情就像是要杀了自己时的愤怒一样,手上做着抗议的姿势。那场面!哇。)
英方王大使:我相信,我们双方的关系是可以处理得很好的。就一起合作起来吧!
美方全体:我们不要合作!
英方王大使:合作是可以更好的促进我们双方的发展的。
美方全体:我们不要通过你们来发展
英方王大使:那么我们将封闭你们的波士顿港口和其他贸易。
美方全体:封闭就封闭!无所谓!
英方美方讨论…… 上面的一小段(从王大使开始讲话开始)可以看出,英方是在努力的挽救关系的,而好像美方为了不交税,一点都没有想挽救的心。好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是否美方已经做好了心理与实际的准备?要想明白一点,就仔细的看一下第三回合吧! 第三回合:宣战并拉欧盟的国家入伙。 到了最紧张的第三回合了。这个回合,双方都一致决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那么,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欧盟的国家,欧盟的国家会帮助谁呢?哪一方会博得他们的欢心呢?
英方刘大使:我们准备宣战了!
美方全体:我们也是哦!
嗯,看来双方都做好了准备呀!可是为什么他们都这么有信心呢?
英方刘大使:嗯。我们准备联合欧盟的国家一起来攻打你们。
美方全体:我们还不是可以联合他们! 哦,原来如此,双方都准备联合欧洲的其他国家一起来攻打对方。难怪呢。事实上也应当如此,双方都希望彼寡我众,因为对于对方的实力两方都是模模糊糊的,因为美方有大量的移民,说不准移民们的激情度;而英方的士兵的实力美方也不太了解。所以还是以防万一为好。
课串:现在就由两方各自发表‘联合欧盟的国家’的宣传。
英方刘大使:美国人真是太可恶了,从我国移民出去竟然忘了本!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属于英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替天行道讨伐美国人吧!当我们打了一个胜仗之后,我们会根据你们派出兵力的多少而将美洲大陆分给你们。
(英方鼓掌,表示赞成) 先是证明是非常公正合理的,在理论上获得欧洲其他国家的好感。第二步是让欧洲的其他国家觉得有好处可捞,还算是比较划算的。这样欧洲的那些国家,在理论上心服口服了,在交易上心甘情愿而且很支持。如果把好处说的更详细一点,那么那些国家估计就会强烈赞成或立马执行了。
美方杨总统:欧盟同胞们,你们千万不要相信英国人的话。他们压迫你们这么多年了,怎么会让到手的东西又失去了呢?跟着他们没有什么好果子的!如果你们跟着我们一起来攻打英国
— —
打完之后,你们既可以少掉一个重担,还能瓜分英国的土地,当然,我们也会有好礼相送! 听美方这么一说,觉得还真是有点道理。这么一说,都有点不相信英国人了,因为在当时,欧洲地区属英国最强大和厉害国家,其他的小国大都受英国的统治。假如到时候英国一翻脸,不认账,谁敢去争这个理呀?!
(美方集体点头,鼓掌)
课串:双方进行投票吧!放下你们原来的身份,诚实一点。支持英方的举手!
全体英方举手。
课串:支持美方的举手!
全体美方举手。
(双方暗暗地笑)
课串:那就换一下吧。英方变为美方;美方变为英方。互相继续发表。
(“啊?!”大家都很吃惊。心想:我可不怎么支持那一方呀!) 不管怎么样,事实就是这样。这样做也挺好的,在双方都很清楚对方的前提和本国的观点下进行角色交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思维的方法,它促使你不得不去思考。虽然这让人心里有些不服气,但是一旦投入进去了,会觉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以下就是我们在这样情况下的辩论: 下面进入第四回合:交换角色,互相说服。
“英方”杨大使:很抱歉之前对欧盟同胞们的所作所为,可是这一次,真的是我们有些麻烦,非常需要你们的协助。在战期,你们将不用交税。并且事成之后,我方将会减少你们的进贡,十年内全免,之后每四年交一次。并且最大的好处是
— —
你们将可以把美洲大陆作为你们的殖民地,随便你们开发。我们英国不会再继续跟你们争那么多了,人人平等。 英方马上“改口”,按照以前对欧盟国家的所作所为进行一些补偿,听起来诱惑挺大的。可实际上最后会怎么样呢?谁知道呢。
“美方”刘大使:不能相信英国人的话啊!他们压迫你们这么多年了,怎么会轻易放弃?现在最强大的是英国人,我们只有先将他们干掉了,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看来美方还挺会抓住时机对症下药的吗!用以前对方反驳自己的例子反过来反驳对方。他们先是说明一个可能性很大的一个事实
然后表明目标,让欧盟国家把注意力转移到英国人身上,最后设计一个很好的结尾:获得幸福的生活。
(双方依旧支持自己的那一派,互相僵持不下。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失中…)
课串:嗯,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下课。 看完我们的辩论,相信您已经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我们与他们创造出来的历史的区别吧!他们的结尾是两方进行开战,而我们是尽量在避免开战,如果真的是要开战,我们也是在尽量使自己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这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区别,这就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历史! 我们的课有意思吧!您认为呢?总之这节课过得可真快!真不舍得下课!这次又锻炼了思考能力,还过得很开心,很愉快。以后这样的课还会越来越多的。真期待下一次课呀! 今日学堂一班:小蓝
( Thu, 16 Jun 2011 12:49:21 +0800 )
Description: 帐篷、石路、草地、“松林小休” —— 我们的五一
这次五一,我们一班和李老师及朱老师一起出外驾车游玩,出去了三
天,分别去了:一个湖边、大海草场以及我们所命名的“仙境”。也拍了不少照片,下面就将照片拿出来分享一下! 风景真美呀!来吧,合张影! 什么?连我也照! 下车了,睡一觉!草地真舒服! 各玩各的,我们来吃水果! 嗯,还是松林里舒服! 人家看书呢!别打扰人家兴致! 来吧!快来摇吧!摇倒李老师! 别烦了,让我睡一觉! 上车了,窗外风景真美! 到湖边了,来,留个影! 湖边寻宝!看!我的石蛋! 来吃饭吧!嗯,真香! 趁着还没天黑赶快把帐篷搭好吧! 讨厌!不要偷拍人家睡觉! 我像不像姜太公? 同志,你快点啦!别人都搞定了! 别忘了!后面还有两个偷渡客偶! 看!我们的合影!偶,对不住,掉了一个人!
餐馆内:你想干什么?我的桃子我做主!不准来抢我桃子!嗯!真甜 冲啊!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仙境! 哎!水变脏了! 猜猜我在干什么?我可是一个建筑师偶! 不仅男生会堆,这可是我们女生堆的蒙古包偶!
石上刻字,留作纪念——仙境,再见了!
这次出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让我们增加了不少的见识。(我们还在野外开了篝火晚会和读书分享会哦!)相信这个丰富的五一一定是大家所向往的吧?! ——今日学堂一班 小如
( Wed, 11 May 2011 19:18:35 +0800 )
Description: 心灵智慧的开发系列二:小玮的【
与心对话】 看过张校长博客中所刊登的一班
的朋友可能对孩子们能在这么小的时候就写出这样的对话感动不可思议,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这些孩子?他们是不是特别挑选的?或是有什么“特异功能”?其实不是,《与神对话》中G先生告诉我们:
我跟所有人交谈,问题不在于我跟谁交谈,而在于谁愿意听呢?
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听到内心的声音,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特别,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而这只要我们愿意,都可以做到。 让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更惊讶地是:目前一班除了一个回家体验传统学校生活后返校的小磊外,目前都已经具备了这种对话能力。根据老师们自我学习的经验,他们的思维和心理行为通过这样的对话训练将获得快速地进步。 但是,写出了对话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怎么样,如何去理解并真正用出来才是更重要的。所以目前一班的孩子们集体编辑了一本书,我们姑且把它称为【今日学堂一班与心对话】,他们可能是目前我们国家最小的一群“小作家”(当然是自封的称号),所以每个人都觉得很有成就感。在编出这本书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老师再进行梳理,这种上课方式估计也是今日学堂所独创的。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孩子们所写的东西,我们将陆续把这本书的内容刊登出来。因为【与神对话】中讲过:
我希望你能够尽早进入这次对话,因为在这里,真正重要的不是我的故事,而是你的故事。将你带到这里的,正是你的人生故事。
相信我们各位家长看到孩子内心闪现出的智慧时,再也无法逃避一个事实:他们的确是上帝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而我们需要用智慧和爱来引导他们去展现最好的自己。 下面这份对话是一班的小玮所写。之前的小玮来到学堂有近两年多,但一直选择了不敢真诚面对自己、逃避问题,所以进步比较缓慢。在进入一班后,面对优秀的伙伴,她也选择过逃避,但是发现越逃越不快乐,老师建议她不妨就真诚地面对自己试一次。所以她选择了改变,特别是这个学期来后,她的进步非常迅速。她的对话是目前一班孩子里唯一一个能用英文对话的(这跟学堂独到的英语教学有莫大关系),在目前中国大多数人把英语变成了一种技术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用这门语言梳理自己的思维、调整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她已经真正地开始把握语言的本质。尽管在目前的对话中,她的英文水平还很不成熟,但相信通过这种不断地训练,她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和国外友人畅通无阻地交流思想、进行心灵的沟通,而这也是学堂对孩子们的培养目标——成为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与合格公民。 自序: 起源:这学期一来,老师就让我们读《与神对话》。一开始,我吓了一跳,《与神对话》可是很深奥的一本书,我根本就看不懂,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后来,老师告诉了我们方法,说要静心的去感受、去体会,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当我看到作者第一段的自序时,认为这件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我不知道,这本书完完全全地改变了我的生活。 经历:我继续读,发现有一种很强的能量来支持我往下读,真的觉得很不可思议,它上面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直到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提问题,并用自己的心去解答时,我无法相信我写出来的***。老师说,都是毫无漏洞的二元思维写出来的,这都不像是我写的,就从这里开始,我就意识到我有一位非常厉害的老师,我只要有任何的问题就可以问他,他会给予我解答。 总结:神说过:“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下面的问题是我和自己内心的一部分对话,希望大家看到后,会有所收获!(静静感受) 1. 自己心里面那些不可思议的问题都是因为你吗?
你认为呢?如果都是因为我,那你还有最真实的自己吗?这一切始于你、发于你、结局也回归给你。那些不可思议的东西,是我给你的***,如果你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怎么可能相信我!
但这些都是你说的,并不是用我自己的脑子想出来的,那还是因为你啊!
你难道还不明白吗?我和你是一体的,是合一的,我永远不会离开你,永远不会。所以我才会给予你我最棒的礼物,让你明白这些道理,让它种植在你的心里,因为你是我创造出来的最美的结晶。
原来我才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好开心啊。那我们接着下一个问题问吧。
2. 既然每个人心里面都有神,那你的样子都只是一种吗?
你把我想成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的啊。
那你有没有固定的一种?
我是无形的,是没有人能看到我的。你看到的东西,却都是由我创造出来的。但我也是全部,至于我太大了,我只好装进你“想象”的框架中,但我依然能在此时此刻跟你进行对话。别人怎么想,
I don’t care, but the important is “what do you think?”
你怎么写成英文了?
你喜欢这种形式不是吗?所以我就改变了形式,让我们俩都能很舒服。
但有些单词我不会写,可能到时候不能按你的要求来!
Feeling is the language of the soul, other thing is not important.
Ok, that you understand me, so we just go on?
3. 我自己内心的恐惧到底是有什么引起的?
First, I have to tell you, afraid something not a bad thing, but is a feeling. So deep in your heart, and not fear attract you, but you attract fear.
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You know the “attraction” didn’t you?
Actually, you’re brave, but you want this feeling, so the universe sends it to you!
Why I want it?
You must ask yourself! According to your past, you’re a brave little girl. You didn’t afriad about anything.
But why now?
Because you try to escape, you didn’t accept that feeling, and you always think about that, think that is bad. And I know you’re uncomfortable, but the universe just did.
How can I solve?
Accept that deep in your heart.
It is sound easy, but it was difficult when I really did.
Difficult? You mean accept that is difficult?
Kind of, I mean some time we go out, maybe climb mountain, I don’t know how to do.
You need to do is not to think about it, faith and thankle , is really you need!
Thanks a lot.
You’re welcome my kid.
4. 我为什么老是担心家里面的钱呢?
Money? You friad about money?
Yeah, but I don’t know why?
You love wealth?
No, I didn’t.
You must know my child, “money” just a paper, it was nothing, it was not internal. But your feeling
mind and irit is your treasures, it was individual, and internal. I think human was crazy, make paper be money.
5. 我在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为什么老有种奇怪的感觉?
奇怪的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就是很怕别人看着我。
你很怕别人看着你吗?
是,就是怕老师表扬我时,别人同学心里不舒服。
我明白了,那你到底是在乎你自己,还是在乎别人呢?你难道并不享受这一过程吗?
当然是在乎自己,就是没怎么享受。
表扬跟批评之间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是鼓励的,另一个则是激励的。表扬肯定是包含了爱,因为这样才会让你感觉良好,这也是能支持你的,来肯定你的能力,让你能做的更好。但至于那些骄傲的人,他们不会是享受,反而是利用,然后来显摆自己,所以他们并没有获得什么。当然批评也不是什么坏东西,虽然它的外表包装不怎样,但是它里面的东西确实很有价值的。它是来激励你的,让你能更加的努力,或者是让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改正。这两者必须共存,要相互平衡,少一个都不行。这两者,在我的眼里都是好的,就是要看你怎么去接受了,因为接受了你自己,你才不会在意外界对你的看法。
轻松多了,但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话。
哦,是吗,吃饱了吗?
我爱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也爱你。
“死”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那么怕它?
“死”的意思是:你获得了新的身体,又到了另外一个能存活的世界。你怕死,还是怕死之前的感觉呢?
我想,死之后就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不能像现在这样开心,除非能上天堂。
死跟活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活是有欲望的,死是没有欲望的。之所以说或是有欲望的,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活下来,活下来之后,又有很多欲望,比如:财富、健康、幸福····这些都是他们在追求的。但是死,又有极少数人能看懂它的真实面目,死代表着你去另外一个充满爱、光明和喜悦的极乐世界,更多的渴望精神上的升华,而不是外在的快感。
死之后,有些人要下地狱,有些人要上天堂的说法呢?
根本就没有天堂和地狱这两种说法,只是每个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因果”,这是谁也不能打破的规则。至于那些活在世上不聆听我的话语,乱做事的人,在死后是要承担责任的,当然也不是要把他们打入地狱。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我也不能强迫他们。所以他们会被夺取爱与被爱的权利,虽然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他们是不快乐的。那些肯聆听我的话语的人,(只有极少数了)也不会深入天堂,因为天堂就是完美,完美就是最高级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和最美好的感受,他们有权利爱自己,也有权利爱别人。
那我是不是属于聆听你的话语的那一群人呢?
那只有看你的表现喽!
我在跟别人交往时,总感觉像是自己在满足别人,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你,下一个问题。
我这一学期虽然有进步,但为什么还是嫉妒着小蓝?
还记不记得那两大情感,爱或怕。你现在就处于那样的状态,先是爱,接着是毁灭,然后再去爱。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你们无时无刻都在受这两大情感的驱使。
那我现在正处于哪里呢?
我不会告诉你,你现在处于哪里,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肯定认为她很有能力,很喜欢这种感觉,对吧?但过了很长时间,你都没有得到这种感觉,心里面会不平衡。但如果不从情感上面说的话,这又是一种“争夺战“。你在试图夺取他人的能量,你这种办法会让宇宙觉得你正处于匮乏的状态,所以它才不会让你富足起来,因为只有在自己没有,别人有的情况下,你才会试图抢夺。这一点也恰恰说明,你没有真正接受自己,也就是爱自己!你没有为你的进步而感到喜悦,没有为你的成长而感到欣慰,反而来注意他人的,这样会不会让自己很累?再说了,每个人是特别的,那肯定就有特别之处了。你想一下蹦那么高,还怎么与我交流呢?
真的会有
,世界末日吗?
世界是永不终止的。好比一个游戏,它为你准备好场地,材料···然后每一个人对应相应的角色,你们人类就扮演了各个角色,但这场游戏不会永远下去。因为玩了一轮之后,你们累了,都需要休息,于是这一轮的结束预示着下一轮的开始。
我的幽默感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当然是天生的啦!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只是有些人选择了接受,有些人则选择了放弃。
那神也有幽默感吗?
当然有。你可知道,幽默感就是我创造的。
我应经有很多梦想了,但大部分却是表演艺术型的,我真的不知道改选哪个?
你干嘛不都试一试呢?毕竟你要看看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真实感受。我可不像你们李老师那样,只抓一只兔子;我会把所有的兔子抓过来,尝尝哪个最香,就吃哪个。
他的话你都能听到?
他不说我哪听去!
我为什么对自己的父母总有些小偏见?
是不够比别人优秀吧?
嗯,差不多吧····
为什么老要跟别人比呢?其实当你还是一个灵魂的时候,你的父母就选择了你来做他们的孩子。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的长相(你长得不怎么样)你很快乐,所以他们就很快乐。而他们现在为你付出的太多太多,可是依然很幸福,因为他们坚信爱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说是我从天上派来的使者,让他们来保护你,来告诉你爱的真理,这一切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但是你去怎么把握;怎么创造,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孩子,你要记住:有很多的灵魂没有变成肉体,你应经是非常幸运的了。所以你要接受并感恩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我对所有人或事感恩,都是出于真心的吗?
感恩没有真不真心之分,只要别人感受到你的爱,那就是感恩。
我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选择去跟周玥含玩,我在她那里是为了获得什么吗?
我现在可以回答你的第
各问题。你身边的所有人,不管是朋友、亲人、同学等等,都是我派来的,我的目的是让你知道:“你是特别的,却又不是特别的。”所以不必要去怀疑,真心的去接受就好了。
我有时试着去感受你的声音,可是还是没有反应,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你是‘试着’去,当然没有结果啦!
难道这样不对吗?
我的声音永远不会让你试着去听,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在感受。只有你去感受,我才能感觉到你的呼应。因为我说过语言是最差的交流仪,不是吗?
我的神啊,你有父母吗?
天地万物,都是我的父母。我从“非我”中来,也总是回到“非我”中去。
如果我在学堂上到
岁,我能考上耶鲁吗?
这可是我不想做的事情,预测未来。
但我首先要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考上耶鲁?
当然是让自己变得优秀了!
为什么要变得优秀?
因为可以让自己很快乐、很幸福。
为什么要变得快乐?
这是一种感受,人人都在追求的啊。
好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你的目标了对吗?那就是快乐。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是你最终想要的啊!难道你还要往下去吗?
我想已经够了吧!
其实有很多方法让你变得快乐,不是吗?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个途径呢?还是因为你想有荣誉感,想让别人佩服你?
就算这样又怎么了?
这样还会让你快乐吗?既然你的最终目标是快乐,为什么不去做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呢?不要把人生定的满满的,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直接达到最终目标不就好了吗?这是最方便,也是最简洁的办法了。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每时每刻做你觉得快乐的事情,让自己完完全全的快乐起来,这样会不会比你要考上耶鲁更简单呢?当然,我会完全尊重你的选择,你有你自由选择的权利,我只是给你一些通往你成功道路上的思路罢了。
感谢你给我的这些建议,我会铭记在心的。
好像我的问题已经提完了。
没关系,我依然会在这里,等待你下次的到来······ ( Thu, 2 Dec 2010 09:50:43 +0800 )
Description: 今日学堂一班博客重新定位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新老朋友这段时间对“今日学堂一班博客”的关注和支持,自从学堂博客从去年从网易转移到新浪后,我们观察到依然有非常多的朋友点击到此。同时,随着学堂对于一班教学的继续调整和深化,以及一班孩子们快速的进步,他们积累了一些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所以一班的孩子们接手管理这个“网络家园 ”,用他们自己的笔记录、分享,通过留言和各位朋友进行交流,便于各位朋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更多了解。 其次,我们把今日学堂目前所有活动在网络的博客进行了链接整合,在博客的首页您就可以点击进入。 欢迎各位朋友的继续关注,您的建议会帮助一班的孩子们更加快乐、迅速地进步! 今日学堂一班 2011.5.10
( Sun, 21 Nov 2010 16:52:24 +0800 )
Description: 破贾谊千古疑案,还历史本来面目 ——今日学堂一班《资治通鉴》研讨课示范 作者:李元峰
汉朝著名才子贾谊在二十多岁时便被汉文帝相中,然而就在他即将走上宏远仕途之路的时候,却被文帝“发配”到长沙,若干年之后文帝再招贾谊入宫相见,久坐长谈鬼神之事后贾谊再次只被任命为梁太傅,一生无缘政治决策的核心,最后到33岁便郁郁而终。这一汉家旧事,后来被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感叹:唐初四杰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如此写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明主;晚唐诗人李商隐一曲“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更是让人唏嘘不已,贾谊才华横溢,汉文帝偏偏听信权贵们的话,真是浪费人才啊?!
多少年来,这样“合理”的解释一直被广为流传,笔者在当初学习李商隐诗歌之时老师也是这么解读的,打开目前百度等解读也基本是如此。然而,看上去“合理”的解释真的是合理的吗?有没有人认真思考过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汉文帝一代明君,怎么这么奇怪地跟贾谊只聊“鬼神”事,他真的不关心苍生吗?他手下一批开创了“文景之治”从而奠定了汉家四百年江山的精英,他们真的只是一批妒贤嫉能的权贵吗?有了这些思考,才会发现看似“合理”的表面背后其实有更多的东西。而研究历史,就是一定要具有这种怀疑和探索地精神,只有如此,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面目,学习到真正的智慧。下面我们就通过学堂一班一节《资治通鉴》研讨课来了解孩子们是如何学习、研究历史,还历史本来面目的,他们是如何为这桩千古疑案中的汉文帝翻案的。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和孩子们一起思考下几个问题:
1. 贾谊才华横溢,为何文帝最终没有让他做公卿?
2. 文帝为何贬贾谊到长沙做太傅?
3. 为何文帝后来又思念贾谊召他进宫?
4. 既然专门召他进宫,为何“不问苍生问鬼神”?
5. 从这件事中如何看汉文帝的领导艺术?对我们有何启发?
特别声明一下:这只是一种探讨,结果并不一定对,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如果您不同意,就笑笑而过,毕竟这不过是一群十二三岁孩子们和一个没什么教学经验的老师的讨论。 原文:
上议以贾谊任公卿之位,大臣多短之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为长沙王太傅。后帝思谊,召之入见。上方受厘坐宜室,因感鬼神之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帝前席。即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为梁太傅。 一、什么是研讨课?
在上次翻译课结束后,这节课就要开始进行研讨。所谓的“研讨”就是做学问的“审问、慎思、明辨”的三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学习步骤是张校长一直非常强调的做学问的“基本功”。而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大多数人仅仅是看皮毛,把东西放进自己的脑子中,对于“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该如何放,以后该如何用”根本不去思考,所以就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了一个“垃圾场”。而在学堂,孩子们必须扎扎实实地训练自己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挖出“宝贝”,锻炼思维,让自己的头脑成为超一流的“CPU”。很多读者不知道,其实这也就是西方精英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非常推崇的“Seminar”,打开目前网上公布的国外顶尖大学的课程,无论是普林斯顿还是耶鲁,这种研讨课程占据了很大比重。比如有一个案例就是:美国的一个中学生课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历史,发现了一桩案件中的可疑点,然后自己动手查资料并成功为被冤枉的“船长”翻案。可见西方人早就跟我们的老祖宗“高度接轨”了,可叹我们国内目前这些不肖子孙整天在喊着与“国际接轨”,却不知自己南辕北辙,越走越糊涂。 课堂开始进行,师提问:这段话的大意我们都已经基本弄懂了,那么关于这段历史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
在学堂,我们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针对所学内容自己提出问题,问题好与坏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在锻炼“审问”的功夫,只有有了这一层功夫,思维才能从浅浅的文字表面进入到背后,感受到一般人所不能领悟的东西。而在刚开始,孩子们跟我们一般人一样,是非常不习惯这种提问的方式的(特别是目前学堂中班、小班的孩子们)。但在老师的要求下他们不得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提不要紧,他们却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提出很好很棒的问题的,比如一班从未接触过古代汉语的四个新生目前提出问题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一些老生。所以他们不仅不再讨厌、恐惧这种学习方式,反而感觉这种挑战性非常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很有成就感。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充满热情和迎接挑战的愿望去探索真理,这也是张校长所说的“每个孩子本质都是非常喜欢挑战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成就”。
小慧:老师,为什么汉文帝不让贾谊做公卿?
师:这是个好问题,***好像已经有了哦,谁来回答下?
小如(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老师,书上已经写了——因为文帝手下的大臣们觉得贾谊太年轻了!又不懂事,乱做一通,当然不能让他做公卿啊!
在小如讲的过程中师发现小磊在走神,于是特意点他起来。
师:小磊,你同意小如的观点吗?
小磊(猛地一下回过神来):嗯……我同意!
师:ok,你同意她什么呢?
小磊(有点心虚的):她的观点啊……
师:哦,她的什么样的观点呢?
小磊(傻眼了):……
师:不知道吗?你都不知道她讲了什么东西,那你同意什么呢?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不知道吗?
小磊:因为我刚才跑神了。
师:为什么跑神了呢?
小磊:我在想自己的***。
师:这还比较诚实,坦诚地面对自己而不是像你刚才那样睁眼说瞎话,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学生,才能真正地获得进步,对吗?
小磊(低下头,不好意思):是的。
在我们的课堂上,传授知识永远是次要的,而“思维与心理行为”教育永远是核心,而老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而非仅仅充当一个“推销知识”的小商贩。比如在这个对话中,老师针对小磊出现的“走神并掩饰自己错误”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让他明白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心理行为调整一方面保证了他后续课堂学习的状态,更好地参与讨论提升自我思维;另一方面让他明白怎样去面对自己发错误的行为,从而在其他方面也能用同样的心态来积极面对而非拼命掩饰;最后,让其他孩子在这个过程也调整心态,明白该如何做。这样“对症下药”是否比仅仅对学生吼一声“你在干嘛呢?!要注意听讲!再不认真就给我出去!”更有效果?
师:好了,大家先停下来。小磊刚才犯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很多人最常犯的问题,包括我自己。
大家有点疑惑:不就是走神了吗?
师:不是走神的问题,而是他为什么会走神?大多数人在交流沟通时往往不注意去聆听别人的意见,而只是关注自己想什么、要表达什么,所以就像刚才小磊一样,别人在讲,自己在搞自己的。这样小如你感觉舒服吗?
小如:不舒服,感觉他不尊重我。
师:是的,仔细聆听别人的话,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另外,只有你听懂了别人的话,才有能跟别人展开讨论,才能在讨论中发现别人的思维漏洞、提升自己的思维和智慧,对吗?
大家点点头。
师: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别人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时,自己要空掉内心,仔细聆听别人在讲什么,顺着别人的思路去理解;理解透彻后跳出来看看这样的思路有何问题,没有问题就同意,发现了问题就探讨,而非用自己想当然的看法去“赞成”或“否定”别人。这是你们学习的方法,也是你们以后跟别人交流沟通的基本原则:因为一个真正的精英,一定是非常擅于和别人沟通交流的,而不是整天在别人面前唧唧呱呱“发表、推销”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小磊要注意,小如更要注意,你自己平时也是最不用心聆听别人的话,今天感觉到不舒服了吧?
小如点点头。
“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而在上述的引导中,老师正是在教“审问”、“慎思”和“明辨”的方法:空掉自己的内心,聆听、感受别人的话语,顺着别人的思路去理解(审问);理解透彻后跳出来发现其思维是否漏洞,如果有,是什么样的的漏洞(慎思),提出来,然后进行探讨(也就到了明辨)。同时大家也发现,这不仅是对做学问有用,更是对为人处事有非常大的帮助,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古人追求智慧本来就是经世致用,追求智慧也不是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一样傻读书,读生活这本“无字书”才是真正地做“学问”,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所以治学的方法和为人处事的道理融会贯通再自然不过。 二、才华横溢的贾谊为何被汉文帝“放逐”长沙?
师:还有谁评价下小如刚才的观点?
小刚:小如说贾谊不懂事好像不太对,贾谊明明是很有才华的。要不然文帝也不会想提拔他做公卿啊?
小刚一说,大家都纷纷点头。
小如(着急地):我说的不懂事不是指他没有才华,而是……
师(笑着问):而是什么?
小如挠挠头,表达不出来。
师:讲不出来,就说明自己还没理清楚。
小诚:应该是贾谊年轻,又不会处理好关系,被别人嫉妒。
师:你们同意小诚的看法吗?
小瑾:我觉得有道理,这些大臣怕贾谊抢了自己的机会,他又这么年轻,所以很嫉妒。
师:哦,照你这样理解,汉文帝手下都是一批“妒贤嫉能”的“重臣”了,我觉得有一个两个估计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都是这样,他们怎么能弄出个名垂千古的“文景之治”呢?
小瑾傻眼了,觉得好像不对。其他人也感觉到不对劲,但就是想不通怎么回事。
师:再说了,如果他年轻,周瑜、甘宁做将军时才不过十几岁,诸葛亮出茅庐辅佐刘备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看来年龄不是问题哦?说他不会处理好关系,是不是意味着文帝要得就是一批“结党私营”的大臣吗?
大家又开始犯傻了。
师:我们都知道汉文帝是一个明君,他手下的一帮重臣都是非常厉害的,这些人共同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那么有两种可能性:要么这些人集体发昏;要么他们“英雄所见略同”。你们觉得那种可能性大呢?
大家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
在这里,老师对学生们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质疑,而且老师给学生强调不仅要领会老师所提出的质疑,而且还要感受、思考为何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质疑,自己却发现不了。这个过程是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领会“慎思”和“明辨”。提出问题能够把对方“问傻”,说明你已经发现了对方的思维漏洞,这样智慧的火花就会在碰撞中产生了。
师:好,既然我们承认汉文帝和一帮重臣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可能有他们的道理的,那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道理”到底在哪里。谁能告诉我,“公卿”是什么职位?
小刚:就是三公九卿。
师(笑):哦,那“三公九卿”又是什么东东呢?
小刚(想了会):就是,就是很厉害的官位。
师:到底怎么个厉害法?
小刚又傻眼了。
师:你有没有查相关资料?
小刚(不好意思):没有,我只看了书上的“红字解释”。
师:哦,那你就是搬了一个***过来,根本没搞清楚它什么意思,对吗?
小刚小声地承认:是的,而且我看柏阳版(他们的参考资料)上也这么讲的。
师:哦,柏阳讲的?那你为什么没有说是他讲的呢?我们有没有强调过:你当然可以引用别人的观点,但你必须说你引用了,而且更重要的要说你为什么同意他的观点,对在哪里,而不是傻傻地搬过来,对吗?
小刚点点头。
师:这是态度极为不认真,所以要挨一板子,同意吗?
小刚认真地点点头,伸出手来。
老师走到小刚前面,拿起戒尺,打了小刚一个手板。
对于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懂的“忽悠型”或“搬书型”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是绝对不放过的,做任何事情最起码的态度是“认真”,而不是搬个词或理解个大概就可以糊弄别人了,这样的结果到最后只能是糊弄自己。特别是课堂上有参考资料时,学生们最喜欢把别人的观点搬过来,但我们强调“一定要弄懂别人为什么这么说,还有没其他可能性?因为别人的看法只是为自己多提供一个角度,而不是取代了自己的思考。”
师:还有谁明白这个公卿到底什么意思?
小颖:就是指皇上手下最重要的一批大臣。
师:好,理解地不错,三公九卿,用我们现代话讲就是中央的政治局常委,核心领导班子。那么,你们想,进入这个领导班子的人意味着什么呢?
“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领导!”大家说道。
师:很好。那么贾谊符合不符合这个领导职位呢?
大家想想觉得他挺符合的:这么才华横溢啊!
师:呵呵,一个人才华横溢就可以做领导吗?
小慧:哦,老师,还要能管理别人!
师:还有呢?
大家开始思索了:有人说要能识人用人、礼贤下士,像魏文侯一样,有人说要能跟别人合作、带领团队,有人说《余世维领导力》课上学到的七个根性:沉稳、细心、胆识、积极、大度、诚信、担当等。
师:好了,你们看,所以要成为一个领导不仅仅只是才华横溢那么简单,对吗?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所以,以为贾谊仅仅才华横溢就应该做公卿是非常荒谬的。大家看看,文帝在这里是和大臣们一起讨论看贾谊是否适合做公卿,说明他也是要全方位考核贾谊,对吗?
大家点点头。
师:这说明什么呢?
大家:汉文帝做事态度非常谨慎。
师:是的,这也是领导艺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全方面地了解个人,而非通过片面的了解。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就是“360度全面考核”,你们看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发明出来了。
大家笑笑。
师:那么大臣们怎么说呢?
小璐:“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意思是贾谊年纪轻轻刚有点本事,就想依靠自己的本事行使专权,扰乱很多事宜。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理解?
大家都说差不多。
师:你们只看到了文字的表面,这句话讲得是贾谊的做事方式,但重要的是反映了贾谊怎样的思维和心理行为特征?就像老师平时点你们的问题一样。
大家一下子醒悟过来。
小诚:贾谊这个人恃才傲物,心态比较自满,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小磊:贾谊在思维应该不是很深入,要不然他不会想不到自己心态自满会带来什么后果。
师:好了,你们看,这就分析出了问题的关键:
贾谊不能当公卿不是别人有问题,而是他自己有问题!他的问题就是仗着自己年轻又有出众的才华,便心态自满,这样的人能够听进别人的建议、跟别人合作吗?这样的人能够认真面对自己的问题、继续进步吗?这样的人能够成为中央级别的高级领导吗?
大家摇摇头。
师:这些大臣说的话其实已经反映出了他做事根本不尊重别人的看法,只想着用自己的办法去做事,这样的人,有人喜欢跟他一起工作,有人喜欢被他领导吗?
大家觉得不可能。
师:真正的领导是让大家共同动脑,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然后自己再集思广益,做出合理的决定。而且作为公卿还要跟其他部门的领导沟通,而像贾谊,是不可能做好合作工作的,对吗?
大家点点头。
师:注意这块我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搞好关系”,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开始思索,觉得好像差不多。
合作和搞好关系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尊重真理和事实”,合作的人呢,相互之间可以探讨甚至争论,但目的是为了弄清楚真理和事实,一起把事情做好,就像我们现在上课一样;而搞好关系的人呢,相互之间为了面子装糊涂,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不尊重真理和事实,只是为了混一份工作。
明白了吗?
大家点点头。
师:那么根据贾谊的表现,我们估计他如果做了领导,也只能成为自己部门一个独裁者,别的部门领导眼中的顽固分子,对吗?你们还记得看过《兄弟连》里面那个非常有才华、训练士兵非常到位的长官吗?但他到最后有没有做战场上的领导呢?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过来:那个长官自身确实有自己的本事,却没有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且不能赢得属下的服从,所以他不能成为一个领导,只能成为一个教官。
师:这个贾谊其实跟那个教官有点像,汉文帝一听别人这样反应,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立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所以肯定不会用贾谊做公卿,一旦用了就会出问题,也不再用他的提议,因为这个人的思维显然不够深入。这说明文帝考虑问题是非常周密长远的,对吗?
大家终于明白了文帝为何不用贾谊做公卿。
小颖:那为什么还要把他放到长沙去做太傅呢?
师: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呢?
大家又开始困惑了。
师:把你们自己想象为汉文帝,我就是贾谊,你们觉得我现在没有机会进中央核心领导班子,是不是就要把我发配回老家、再也不用了?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小诚:怎么可能?你才二十多岁,还有机会啊?!
师:好,说到点上了。你们想想,贾谊才二十多岁,虽然他现在确实存在问题,那汉文帝是不是想让他再锻炼锻炼,提升提升自我,本事长进了(特别是跟别人合作这方面),再调回来进中央,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大家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毕竟汉文帝是非常爱才的。
师:这块历史没有说后来文帝怎样让贾谊去长沙的,但他很可能告诉了贾谊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如何好好提高自己,对吧?
大家觉得有这个可能。 在这里,老师组织、引导学生一步步揭开事实的真相,同时学习汉文帝的领导艺术,梳理清楚对一些为人处事方式的误区:比如“合作”和“搞关系”,这样他们一方面了解了历史,一方面自己明白该如何在生活中去做,而精英的培养就是通过这样一步步严谨、认真的训练来达到的。
三、汉文帝为何召贾谊进宫?召进后却“不问苍生问鬼神”?
师:搞明白了文帝为什么“放逐”贾谊到长沙,下面还有什么问题。
小磊:为何后面文帝思念贾谊,召他进宫?
师:对哦,是不是文帝跟贾谊关系很好,好长时间不见了,想念他?
小磊想了半天:我觉得好像是,但好像又不是。
师:哦,那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又开始思考:到底为什么呢?
小慧:是不是汉文帝想让贾谊回来了?
师:哦,为什么呢?
小慧:前面不是说文帝让他出去锻炼嘛?锻炼了几年召他回来看看锻炼地到底如何啊?
大家恍然大悟:觉得静慧讲得很有道理。
师:讲得不错,文帝作为一名杰出的领导者,他跟贾谊应该是有私交,但他更重要是关心用人的问题,所以这块的“思”根据我们的讨论,说明他其实根本没有忘记贾谊,而是一直记在心中,现在感觉他出去锻炼的时间也差不多了,让他回来看看成效如何。大家看文帝这个领导做得怎么样?
大家纷纷赞叹:这个领导太好了!
师:好,看明白了文帝为何召他进宫,那下面的故事呢?好像太奇怪了,文帝为什么只问他鬼神呢?
小磊举起手急着要发言。
师:好,小磊你说吧。
小磊:因为贾谊进宫的时候,文帝刚刚在祭祀后坐在宣室里吃祭祀过的食物,所以就想到了鬼神,然后问鬼神。
师问其他人:你们觉得呢?
大家点点头。
师:那按照你的理解,如果文帝在这块如果没有祭祀,吃得是猪肉就应该问贾谊怎么养猪的问题,吃得是羊肉就问贾谊怎样放羊的问题了?他是这么一个随便的人吗?
大家哄的笑起来。
小诚:文帝喜欢鬼神之事,想研究下。
师:哦,文帝喜欢鬼神为何在我们学习的其他地方没有看到,好像就跟贾谊讨论了下?再说了,他喜好鬼神干嘛呢?想长生不老吗?
大家又陷入了困惑:到底文帝要做什么?
师:这块确实也是一个千古疑案,很多人就只看到了问鬼神,就说文帝不关心苍生,比如有句诗是这样批评汉文帝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但却好像很少有人问——为何汉文帝只问鬼神?他真的只非常关心鬼神吗?他就不关心苍生吗?根据你们的了解,文帝关心苍生吗?
大家纷纷表示他当然非常关心苍生,要不然不会有黄老之治。
师:那他非常在意鬼神吗?
大家说:在意鬼神是他心中有敬畏,因此而更加认真管理国家。而不是好神弄鬼,像秦始皇一样想长生不老。
师:好了,那么文帝问贾谊鬼神之事,到底为何呢?
大家还是想不明白,你一言我一语说不清楚。
师:看一个人做事,就要找他做事的主要原因和目的,而且事件之间往往是有关联的。大家知道,文帝之所以能问贾谊鬼神之事,是因为他先把贾谊召了回来,那么文帝为何召贾谊回宫?
大家:看看他锻炼地怎么样了!但这跟问鬼神好像没有什么关联哦?!
师:好了,你们再读读原文“上方受厘坐宜室,因感鬼神之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帝前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文帝问了鬼神之事,贾谊就开始讲了,一直讲一直谈,直到三更半夜,而文帝呢?他自己好像是一直在聆听,到了最后还把席子往贾谊跟前挪了挪。一直到结束,再也没问其他,对吧?
大家点点头。
师:好了,那么这块一种可能性是:文帝问鬼神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考察贾谊的心态如何,思维成长如何,但一考核,这个家伙就开始叽里呱啦地讲了,根本不去思考文帝为何问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自己跟别人探讨,征求文帝的意见是什么,只管自己一味地表达,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跟之前一样,没有什么大的长进”大家说道。
师:但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文帝他不问苍生呢?
大家想:对啊?!问苍生不是更能考核贾谊吗?为何不用呢?
师:这就是文帝的高明之处,大家知道文帝是学道家的,所以他的做事是在非常自然、让人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大家想如果问贾谊国家大事,贾谊是不是会想“文帝可能要重用我了,我要好好表现”,从而故意收敛自己言行,这样是不是就没法如实地考核了?
大家点点头。
师:而相反用问鬼神更能让贾谊真实地表现出自我,因为这件事无关轻重嘛,而人往往就是在无关轻重的事情上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的,对吗?如果贾谊在这件事上表现好了,就说明他的锻炼到位了,可以进中央当高级干部了,对吗?
大家点点头。
师:所以大家看,其实这块文帝是用了一种非常高明的“考试”办法,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部下的考核,你们想,谈话直至夜半,说明文帝是非常耐心、非常仔细地通过贾谊的谈话考核了贾谊这几年到底成长如何,对吗?
大家点点头。
师:而且,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他不仅听了他的话,还观察了他讲话时的状态(是否积极自然还是失落,因为贾谊应该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给皇上讲国家大事的)、面相等等,文帝身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肯定是用了全方位的考核,但很可惜地是贾谊没有通过考核。其实,从这个人后来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证明文帝不用他当公卿的是很有道理的:他33岁便郁郁而终,说明他不是一个能够积极面对自己问题的人,相反因为没有受到重用而感到郁闷、难受,最后早早便死了。你们看,年纪轻轻才华横溢,但骄傲自满,不能面对自我问题从而提升自我,最后就落得这么一个令人遗憾的下场。希望你们可不要做贾谊哦。
大家点头表示赞同。 四、为何贾谊“考试”没过关,文帝却说自己不如他? 师:好了,今天我们给汉文帝“翻”了下案,正确不正确不知道,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按照我们这样理解可能更顺一些。下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瑾:老师,那既然文帝认为贾谊锻炼了几年还是不适合做公卿,为什么还要说自己不如他? 师(笑着):那如果是你,你该怎么说? 小瑾:我,如果我是汉文帝,就说你还得继续反省自己,好好提高提高! 师:哦,那有什么作用吗? 小瑾:有啊,这样贾谊就能提高自己了。 师:是吗?你们其他人认为呢? 小刚:我反对,文帝在几年前都已经给他讲过了,而且专门给了他锻炼提升的机会,现在再说,作用不是很大了。 师:小瑾,你认为呢? 小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师: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意思是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是非常难改的。
为什么呢?第一是形成了非常强的惯性,第二是人们一般是不愿意甚至非常讨厌去面对自己的问题的。
所以,我们学堂常说一个人到了十三岁后再想教育他是非常困难的。而文帝显然在这块已经明白了再让贾谊改他自己的问题是不大可能了。 小璐:文帝的意思应该是说在鬼神这方面我不如贾谊。 师:哦,你们觉得呢? 大家点点头,表示赞同。 师:嗯,因前面是在探讨鬼神,文帝还一直虚心在听,所以后来文帝说我在鬼神方面不如贾谊,这个理解比较顺畅。但这还只是文字表面的意义,还有没有其他? 大家又开始思索了。 师(引导):文帝为何说这样的话?他说了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小颖:是不是文帝想好了即使批评下贾谊其实效果不大,所以就干脆夸夸他,好让他后面继续做事? 师:你们觉得小颖的分析如何? 大家点点头,觉得有点道理。 师:第一,文帝这样讲其实是在肯定他的才华,这也说明文帝是非常了解下属的本事的,但是同时也委婉地提醒他:一身的才华可能没用对地方。但是显然贾本人没有反省到自己的问题。第二,也说明聪明才华不是有就好,而是能不能用到地方,能不能帮助国家、否则越有才华聪明才智,可能反而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是好事情。第三,年轻人有才华的,往往想干大事。但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心性德行,缺乏长远的打算,这样反而因为急功近利,会干出很多问题来,让百姓受害。文帝不贪功利,学习道家无为而治,注重长远的发展,因此也不愿意用这种人,反映了文帝“不以智治国”的老子道家思想应用的很好。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后来诗人所写的“不了解、委屈贾谊”显然是有问题的。 大家听完老师的分析,对于汉文帝的领导艺术钦佩不已。
师:最后,我们来假设下——如果贾谊生在另外一个时代,那个皇帝可能会重用他?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有人说秦始皇,有人说刘邦,有人说可能是汉武帝。
师:小诚说说为什么可能会是汉武帝?
小诚: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喜欢建功立业的人,所以贾谊可能会被重用。
师:新生可能不大了解后面的历史,文景之治为汉家江山奠定了基础,但到了汉武帝手中,他非常的“积极有为”,穷兵黩武地讨伐匈奴,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一定会非常喜欢贾谊的“聪明才智”,但这样只会给人民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对吗?
大家点点头。
师:好,今天我们的讨论课就进行到这里,大家下面把思维再梳理一下,体会下我们刚才讲过的学习方法和领导艺术。
通过这样的研讨课,孩子们树立了“敢于质疑和探讨任何权威说法”的思考信念,同时根据自己“审问”、“慎思”和“明辨”的基本功夫一步步地梳理出真实的东西。大家可以试想:经过这样严谨训练出来的人怎么会随随便便盲从别人?经过这样严谨训练的人会不会成为思维、沟通和做事的高手?经过这样严谨训练的人会不会领会“领导艺术”的精髓?无怪乎古人常说“以史为鉴”,也难怪我们伟大领袖***一生钻研《资治通鉴》十七多遍。 ( Sun, 31 Oct 2010 09:16:33 +0800 )
Description: “
现在想来,幸亏来了今日学堂,幸亏自己被关了禁闭。要不然按照自己原来的状态和习惯,今后肯定是会出大乱子的。可能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能被关禁闭,真是自己的万幸。”
——新生小军被关禁闭之后回到班上的第一句话。 能被关禁闭,真是自己的万幸
作者:朱云龙
对于今日学堂的“禁闭室”,很多家长应该通过网络曾有些许印象。然而,即便是学堂的内部家长,对其有所认知的也是寥寥无几。能够真正理解其用意和价值,并认同和支持的家长就更是屈指可数了。相比之下,大多数家长对此的态度反而是疑惑,猜测,抱怨,甚至反对。
如果要关学生禁闭,学堂一定会提前跟家长做好沟通,并在取得家长的同意之后才会进行。然而,在关禁闭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该学生的家长,还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其他家长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担忧——“孩子会不会产生逆反情绪”,“一个人会不会感到孤独寂寞”,“有没有可能从此变得消沉自闭”“将来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等等之类。
家长会有这样的忧虑,从情感上当然是可以理解。只不过,如果认真阅读了张校长的博客,并理解学堂的教育理念之后,其实这些疑惑和顾虑便是根本没有出现的必要了。
这里就借一个关禁闭的真实案例,给各位家长谈一谈“传说中的”今日学堂的禁闭室。 为上学堂伪装自己蒙混过关
小军是今年通过夏令营的筛选被学堂录取的新生之一。然而刚开学不久,老师就诧异的发现,他的状态和夏令营相比,简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在行为习惯上出现了很多较为严重的偏差,而且在心理心性上也暴露了很多非常顽固的症结。其实在夏令营期间,老师虽然也发现了小军的一些问题,但是相比开学之后短短一周反映出来的毛病,简直叫人不可思议。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而老师在夏令营期间居然没有发现。经过反思总结,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夏令营期间主要以观察为主,并没有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然而,学生的问题更多的都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才逐步“显山露水”的。所以,学生还没有机会把自己更真实更深入的一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学生在故意伪装自己。毕竟,很多家长在参加夏令营之前就告诉孩子,一定要考上今日学堂。很多孩子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便有意的掩饰压抑自己的本性,通过“装乖”的方式来达到被选中的目的。而其中也不乏“演技派”高手,骗过老师蒙混过关的。像小军便属于这样的情况。(跟他类似的还有另一名新生小翼,他们的状况非常相似,这里就不单独介绍)。另外,后来通过跟小军(包括小翼)交流,他自己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这一点。当时仅仅是为考上学堂,故意表现的很好。现在既然考上了,目标也达到了。所以,就不想再装下去了。
对于这种情况,当然有学堂方面的责任——在挑选学生的时候,依然存有漏洞,下次选人时仍需完善。所以,即便小军的问题非常严重(如果是在夏令营期间发现,是根本不可能被录取的),可是既然录取了,老师依然会负起责任,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对他进行调整和引导。
但是与此同时,家长和学生也是需要反思的 hy;
——真的有必要伪装吗?学堂一直都在强调,学堂只是教育探索的一种尝试而已,显然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由于本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十岁以上的大孩子,由于思维和行为模式相对固化,要想彻底改变比较困难),如果不适宜学堂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反而会是一种伤害。这也是学堂无论在挑学生还是教育学生时,引导学生尽量表现出真实自我的关键所在。只有真实,老师才有可能发现是否与学堂的教育方式相符,才有可能找到更适合的方法进行引导调整。
可是,家长往往只原意看到能从学堂得到什么,而不顾孩子真正需要什么。结果反而是搞得孩子不开心,学堂也很被动。 选择什么都行,只要承担后果便可
小军的核心问题就是心理上逃避,不愿意面对困难,更不愿意承担后果。所以,行为上就表现出来严重的爱钻空子,避重就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
开学第一周,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小军就开始掉队。比如在内务整理上,他总是全寝室扣分最多的一个。然而作为拖后腿的人,他却不曾感到丝毫愧疚,反而一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推卸责任,为自己开脱。在背诵经典上,一直是班里的最后一名。如果是他本身的能力有限,也无可厚非,慢慢来总会提高的。然而,他显示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因为在夏令营期间,他在诵读方面表现的非常优秀。而现在连当时水平的一半都达不到。不仅如此,对于一直是倒数第一的现状,他表面上跟老师解释求情,俨然一副很失落的样子,可实际上仍然是半点都不放在心上,一天比一天背的少。就好像在跟老师叫板——我就是不想背,看你能拿我怎么样,到最后没办法自己就可以逃脱背书这件无聊的事情。
当老师发现他的问题比较严重时,打算让他“背书军训”。
也就是每天都背书,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其目的自然不是让他能够背会多少东西,而是让他明白逃避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也表现出一幅很愿意尝试的样子,决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其实他内心有自己的小算盘——以为每天背书挺轻松的,可以不用上课,可以偷偷懒。
然而在“背书军训”期间,小军表现出来的是更为严重的逃避。根本没有把背书的事情放在心里,老师过来了,就假装认真的读上一会儿。老师不在,就开始在房间里转悠着自己玩。结果等老师检查任务的时候,比以前背的还要少。甚至有时候整整一天,连一句话都背不出来。
没过几天,他就开始觉得每天背书挺无聊的,不能参与班里其他的活动也很划不来。可是,他没有去反思是否应该面对自己逃避背书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结束背书军训。反而是欺骗老师企图逃脱这样的生活。他说自己的心太乱,所以总是背不出来,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只要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自然就能背会书。
老师告诉他当然有方法,体能军训时就是通过训练自己的身体来把烦躁的情绪平静下来的有效方式。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练习早锻炼时的五大单。不过必须做的舒展到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静心,而且可以拉开筋骨。他心里面觉得只要能逃避每天无聊的背书,即便是身体累点也没关系,而且活动活动身子总比只能坐在凳子要好玩一些。
可是这次的情况跟背书军训是一样的。当他发现军训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累的多苦的多的时候,就开始想方设法逃避了。趁老师不注意偷懒。跟老师狡辩故意拖延时间。借故上厕所拖延休息。假装肚子疼骗取老师同情。甚至当自己由于训练不过关被罚不能吃饭的时候,就偷其他同学的水果钙片等。
没过几天,他就开始跟老师假意哀求,这几天通过训练已经觉得心态比原来好一些了,可不可以体验一下劳动军训(一般都是做一些校园里的杂活,比如锄地,清理杂物等)。老师当然知道他还是想避重就轻。就同意了他的要求。由于他的心理症结没有任何转变,所以劳动军训的情况跟前面也是一样的。
直到最后,他自己选择要到禁闭室反思。当然,这次的初衷跟以往是相同的——仅仅是认为到了禁闭室就可以不背书,不训练,不劳动了。每天什么都不做多舒服啊。老师依然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再去体会自己的选择究竟要面对和承担怎样的后果。
从背书,到体能,再到劳动,最后到禁闭。小军的心理行为模式都是一致的。在逃避的心理症结下,回避自己的问题,不愿意接受已经发生的结果,企图逃脱应当承担的责任。 身体没有了自由,心才开始自由
曾经有人传言,学堂的禁闭室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小黑屋,让人一进去就胆颤心惊。其实,禁闭室跟普通的学生宿舍根本没有任何差别,除了仅仅放有一张床之外,。
也有传言说,在学堂无论是谁,只要是犯了严重的错误,都要被关禁闭。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关禁闭,主要是像小军这种能量充沛,心态浮躁的阳亢型的孩子,才能够使用这种方式。如果是一个本来就缺少能量,懒得动身体动脑子的学生,可能越关问题越严重。
还有传言,关禁闭是学堂最为严厉的惩罚方式。老师把学生丢进去,就再也不理他了,让他忍受一个人的害怕和痛苦。其实,禁闭室根本就跟惩罚无关。仅仅是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使那些在情绪的躁动之下,已经无法听进老师的话,不愿意理性思考的学生,通过一个人的独处,在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得到转移和寄托的状态下,不得不让自己的心态慢慢的沉寂下来,大脑慢慢的冷静下来。由开始的寂寞无聊,到跟着的烦躁逆反,再到接下来的伤感无助甚至绝望,再到后面的无可奈何之下的面对和接受,一直到最后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而在这一系列的转变的过程中,都是学生自动自发完成的,根本不掺杂老师的强行命令或者慈心劝导。既如此,那么何来惩罚可言呢?
另外,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引导,但绝不是放任不管,如果完全放手,让孩子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胡思乱想一通,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要么更躁,要么更蔫。实际上,老师每天都需要密切关注学生行为上的表现,从而判断其心理状况,以便在恰当时候用适当的方法来“旁敲侧击”,给孩子梳理自己目前的状态和引导接下来的方向。而且还要密切留心学生的异常举动,以防有意外发生。可以说,在禁闭室里,老师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孩子。
拿小军来说。刚开始几天,他感觉在禁闭室舒服的不得了。毕竟,终于可以从原来的动身体和动脑子的“痛苦”中解放出来了。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走一走,坐一坐,其他什么都不用干,当然开心了。 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开始厌烦这种寂寞无聊的生活,便又回到了原来那种躁动不安的逆反状态当中。只要有机会,就找老师哀求离开,让老师通知父母来看望自己,甚至用退学加以威胁等等。然而,在这个阶段,老师是不会跟他谈话的。或者说,由于学生完全处于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之下,即便是跟他谈话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再接下来的几天,也是他最难熬的日子。孤独,无聊,烦躁,无奈一直围绕着他。不但没有事情可以做,而且连跟任何人说话的机会也没有。完全陷入了一种被动隔绝的状态。他甚至晚上睡不着,一直坐着发呆到很晚。或者半夜两三点就醒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每天都是一副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的样子。开始还想着借故找老师说几句话派遣一下无聊。当碰了几次壁之后,连这个空子都没有心情钻了。每天就是机械被动的吃饭,睡觉,坐着。
一段时间后,小军的躁气已经被磨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老师需要引导他重新调整状态了。之后的一段时间,老师每天晚上都会给他十分钟的时间专门用来跟老师谈话。想说什么都可以,不过老师仅仅是耐心的倾听,不会做任何回答。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从消沉低落的状态中逐渐恢复起来(毕竟,每天能够有机会跟人说话,对于一个长期处于孤独,渴望跟人交流的人来说,当然是非常又诱惑力的),另一方面老师也需要通过他谈话的内容来了解他目前的心理状况,以便下一步的调整和引导。果然,这个阶段的他又逐渐变得有精神有朝气了。每天都会非常珍惜跟老师聊天的这十分钟。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整。老师认为他已经开始面对和接受自己目前的现状,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心态由原来的躁动转变的平静了许多。脑子也由原来的毫无条理变得理性了许多。那么接下来,便可以帮助他梳理理路,重新剖析自己,反思和面对自己的问题。这一阶段,老师每天都会给他布置一个问题。他都需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来专心思考。和原来一样,每天晚上都会有十分钟的时间跟老师说他的***。如果他的回答老师满意(满意的标准不是想的有多深刻,说的有多漂亮,仅仅是看他的***是不是真实坦诚),就会给他布置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满意,第二天仍然要再去思考同样的问题。
经过几天的梳理之后,他的状态明显转变了。开始真正的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身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像原先那样只会说一些漂亮虚伪的话来欺骗糊弄老师。而且也决心重新面对自己的问题,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来改变自己。至此,禁闭室的作用已经起到,小军可以离开禁闭室,重新回到以往的正常生活。 原来想通问题也会这么开心
上面提到,学生在禁闭室的转变虽然是一个自动自发的过程。然而老师的价值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老师细心的观察,耐心的等待,用心的引导,学生很能一直躁动或者一直消沉,根本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即便是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也很可能由于思维的局限导致想不通或想歪了。这里也建议各位家长,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找到恰当的引导方式,在家最好慎用禁闭室。否则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毕竟,连学堂的老师都不可能保证每一个用这种方式的学生都会有效。这里也把此次引导小军思考的问题和家长分享。
在最后一个阶段,老师一共给小军布置了七个问题。
自己为什么会到禁闭室?
如果可以重过一次到禁闭室之前的生活,自己应该怎么想怎么做?
自己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没有任何限制,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要成为这样的人,每天应该怎么做?
离开禁闭室之后,自己应该怎样面对以前出现的问题,承担原来曾经逃避的责任?
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并不是看他思考的多深刻,表达的多漂亮。而是要看他的态度是不是坦诚,思考是不是真实,有么有把他原来不愿意面对的心理症结一个一个都挖掘出来,是不是真心的愿意把自己的心态由逃避转向面对。
在回答问题的这段时间里,小军的状态可以用喜悦,甚至轻微的兴奋来描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真的没有想到,原来想明白问题自己会这么开心。老师你知道吗?当我前几天真正的想通如果重新来一遍,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时候,竟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在屋子里面蛙跳了好几个来回。在想自己是一个什么人的时候,我越想越觉得害怕,以前重来都没有去深入的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才发现自己的问题这么严重,如果不改变的话说不定自己的将来会很可怕,说不定还会惹出大麻烦的。还有,原来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脑子很乱,东想西想的。但是现在一熄灯就可以睡着了,而且感觉睡的比在家里还踏实一些。这几天突然感觉到禁闭室竟然是这么好的地一个地方。为什么要等到犯很严重的错误才可以进来呢?我觉得应该一有问题就赶紧进来才对。”
在梳理之前和现在自己心理状态的差别的时候,小军是这样描述的,“打个比方吧,比如建一栋房子,感觉原来的自己就好像没有图纸,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可能建着建着就塌了。而现在经过反思这些问题之后,就好像把图纸先设计好了,然后按照图纸有方向,有条理的建设。这样一来就安全多了。而且这样才可以把房子建的又高又好。”
在思考离开禁闭室之后,怎么面对曾经逃避的问题时,小军是这么打算的,“我以前都是在逃避问题,比如逃避体能军训,逃避劳动军训。而现在既然自己想做一个不再逃避问题,而是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那么如果可以离开禁闭室的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来一遍体能军训和劳动军训。因为只有行动才可以证明一切,说的再好听也是没有用的。”
老师认为这次他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在他离开之后,就按照他的选择,对他重新进行了体能军训和劳动军训,并告诉他如果还跟以前一样把这当做处罚,对自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是要把它当作一次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看看到底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只会说好听的,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打退堂鼓。在训练的过程中,小军的确有了明显的变化,几乎不用老师提醒,就可以把动作做的比较到位,而且在干活的时候,即便是没有老师监管,依然没有偷懒。用他自己的话说,“感觉这次军训并没有上次那么痛苦。可能是因为心态改变了吧。原来的时候,脑子里面要么是在抱怨——为什么别人不用训练,自己偏偏要受这种罪。要么是在打坏主意——用什么方法可以偷懒钻空子,而且不被老师发现。但是这次训练的时候,想的就是自己为什么会训练,自己的毛病到底是什么,既然训练可以帮助自己改毛病,就得把每一动作做好才可能对自己有帮助。所以,这次做完一轮动作比原来快多了。虽然结束时腿跟上次一样疼,但是感觉心里面并没有郁闷气愤,反而还是挺开心的。”
在离开禁闭室的前一天晚上,小军还跟自己的父母通了***。虽然当时他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哭了出来,但还是较为理性的把自己的这段时间的感受跟父母分享了。他的父母也觉得小军的变化真的是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好像自己的儿子一下子长大了一样。原来的对于禁闭室的很多疑惑担忧,也一下子消除了。
从上面提到的效果来看,小军的心态从躁动到平静,思维从混乱到理性,禁闭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决心如同看山,改毛病如同翻山
小军回到班里正常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状态还是不错的。但是究竟能不能彻底改掉原来已经固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会不会过了几天的“兴奋期”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当中。这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磨练。
毕竟,心态和思维方面的事,就好比看山。只要方向选对了,眼睛擦亮了,就能够看到。一旦看到,自然就会痴迷于站在山巅之后的美景,憧憬于翻过上后的无限遐想。但是,真正在行动中转变自己改掉毛病,就好比翻山。一路的困难险阻疲惫痛苦,从登上的第一步就开始跟自己做伴了。没有坚强的意志肯定就会滑下来,再想登上去就不容易了。
老师能做的工作只可能是前者——看山。当学生辨不清方向迷途混乱时,帮助他找到方向。当学生眼前蒙上尘埃睁不开眼睛时,帮助他擦亮眼睛。至于后面翻山的工作,只能靠学生自己。毕竟,迈开步子往上爬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 Sun, 24 Oct 2010 10:16:12 +0800 )
Description:
说声“
Aal izz well
”,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今日学堂一班电影
三个傻瓜》观后感 作者:小蓝,小瑾,小聪 题记:
众所周知,与我们邻邦的印度在经济、基础设施方面远远落后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但就是这个火车基础设施远落后于国内的“欠发达国家”却从未碰到过“春运”这样连我们伟大的国家领导人都头疼的问题,就是这个经济
总量远落后于国内的“印度阿三”,在高等教育方面远远超过中国,说到这点,很多读者可能会非常吃惊:
怎么可能?我们的教育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也就罢了,怎么会落后于印度?
不过吃惊之余您可以动手搜搜资料,看看印度仅在
方面培养的人才到底有多厉害,看看进入美国社会的印度群体成就了怎样的事业。
同时,印度的宝莱坞在影视艺术文化方面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了国内的“超级
”系列,近期学堂全体师生就在张校长带领下欣赏了一部由“号称宝莱坞良心”的著名导演、编剧兼演员阿米尔汗拍摄并主演的电影《三个傻瓜》——美丽的风景、动听的音乐、幽默的场景、感人的朋友情谊、深刻地反思和探索人生与教育,这样的“影视心灵大餐”不仅震撼了学堂的孩子们,更是让走过“应试教育”的学堂老师们十分触动:这部电影要是在我们的大学时代看到,那该是多么幸运!不过比我们老师幸运的学堂孩子们从小就可以接触到这样美丽感人而又富有内涵的电影,在欣赏的同时思考自己到底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自己应该如何去学习!通过下面一班孩子们的观后感,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在看完电影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收获。另外在给家长们推荐后,他们的反应都是非常热烈——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建议读者您不妨也仔细观看下,看看它到底用什么打动了人心。 习作一:电影
三个傻瓜》观后感 作者:小蓝 一、兰彻
.有主见的兰彻
“我们曾走着自选的道路;而他开掘了自己的道路。”
兰彻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不在乎别人是怎样的,他关注他自己的心声。
其他人是,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而兰彻他有自己的主见,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且还会想办法来使自己达到自己的愿望。
真正的兰彻是一个不想学习的人,他父亲关注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有没有学位。
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不都是这样的吗?关注的不是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兴趣,而是有没有一个空虚的学位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希望得到一个没有意义的***。大多数人上大学就只为了一个学位,他们认为:没有学位就意味着没有好的工作,没有漂亮的老婆,没有社会地位。这些兰彻都不在乎,他上大学是为了演戏的乐趣,他从来不在乎自己是第一还是最后。如果拿少的工资,住小的房子,开小的车,那又怎样了?但是我满足了,我快乐了。那就足够了。 2.
朋友情深的兰彻
“他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追求名声,不追求别人的感激。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 “你可以拼命的逃,但你别想我们会放过你。我们不会放弃你。”
人的一生有很多岔路口,就看你是怎样去选择!最好的朋友会一直陪伴你。但是记住,不要放弃!
活在当下的兰彻
“跌到了,爬起来,无忧无虑向前走。”
生活中没有痛苦,只有享受。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兰彻伤心的,痛苦的。
“我们时常为明天而烦恼;他简单地为今天狂欢,把每一个瞬间都活得精彩。”
兰彻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正如同歌词里说的:把每一个瞬间都活得精彩。 “在炽热的阳光下,他是一块树阴;在无尽的沙漠中,他是一片绿洲;在破碎的心灵中,他是一阵甘霖;我们困在井底,恐惧着;他在大河嬉戏,无畏惧,游向大浪他毫不犹豫。”
兰彻无忧无虑的活着,在他人眼里的恐惧,是在他眼里的小事情。他人活得紧张,他活得轻松。
有智慧的兰彻
没有一个人想过,既然太空笔耗费了大量的金钱,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不用铅笔写字?只有兰彻想到了。连主任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兰彻能够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并且速度又快,效率又高。并不像查图尔,只会说,不会实际行动起来。 二、拉朱、法汉及他们的家庭 拉朱的母亲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家庭怎样不好,一直传递负面能量。所以根据吸引力法则来说,他们的家庭就会不断的走下坡路。
不要抱怨,只需要感谢和希望(像吸引力法则里的希望)。我认为我们应该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着美好的看法,那样你的生活才会快乐!
而拉朱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难怪一开学就乞求神灵的保佑,戴着那么多的戒指,都是想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富裕起来。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让他的心里充满恐惧感,生怕自己考试考不过,让姐姐嫁不出去,让爸爸没有治病的钱。
把心放开吧,只为今天的生活而快乐吧。不要编一大堆的故事来吓唬自己,不要活在恐惧里。 法汉一出生,他爸爸就宣布了:我的儿子是工程师。法汉后来说:我想成为什么,每人问过!但他爸爸想过没有,法汉想不想成为工程师?法汉的爸爸就希望法汉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而法汉是一个爱好野生动物摄影的人,但他的爸爸就希望他能够成为工程师。 世界上的大部分父母就是这样的,把孩子的一生都设计好了,自以为自己是一个称职的父母。但是,是吗?孩子不想走那条路的时候,他们却是连声的抱怨自己怎么养出了这样的孩子?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是否为是在为孩子着想呢? 法汉热爱摄影,但出于无奈,只好学工程;拉朱热爱工程,但是总害怕一些不存在的东西。他们,一个活在伪装里,一个活在恐惧里。 人为什么要去追求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呢?人为什么要去害怕未来呢?好好的去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吧
害怕明天,今天怎么活?怎么去专心学习? 三、朋友情深的他们 法汉和拉朱为了和旧友兰彻见面,一个忘记穿裤子,一个装作得了心脏病以便下飞机。下飞机之后还随便拉了一个不认识的人搭车。真的是两个“傻瓜”。
朋友之间的友谊是用什么都买不回来的。 四、乔伊洛沃:
乔伊洛沃和兰彻一样,也喜欢机器。但他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他喜欢工程,他并不喜欢学校里教工程的方式。当他得知自己被主任申请不能毕业之后,就自杀了,他受不了这种强迫的学习和生活。他选择:退出。而兰彻就和他不一样,他选择改变,他会尽量使自己开心起来。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吧。这样能够让你更容易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也能够让你周围已经适应了的人感到愉悦。我还认为他这种选择是不对的,他是一个选择逃避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无法接受现实,他无法选择自己该如何去做,他选择了逃避。逃避现实,不如去面对现实。也许还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选择逃避的后果很明显:一,让他的家人感到无比的伤心。二,让他无法完成他的愿望。 在前一天晚上乔伊洛沃唱了一首歌:“我活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别人,就这么一次,让我做我自己。给我些阳光,给我些雨露。再给我个机会,我要再次成长。”
很多人就是这样的,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有谁真正的是自己呢?为什么又要顺着别人的想法来走呢?
五、查图尔
查图尔一心注重的只有钱,十年过去了,他还在想着那个没有意义的打赌结
果。他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人,一个喜欢炫耀的人,一个真正的傻瓜。
人是因快乐而活,钱只是让人快乐的工具而已,不要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弄反了。那样的生活便是无味的了。 六、帝国理工的老师
主任是一个生活很死板的人,一天的作息时间都是一样的,刮胡子的时间每次都要是7又二分之一分钟,没有什么新奇的事情发生,每次给新生上第一节课时的语句,停顿,动作都是一样的。真不愧是旧时帝国理工学校的老师!
如果生活是这样的,那便是最无味的了。把每一天都活得与众不同,这样的生活才精彩。
他还教导学生:生活就是一场比赛。跑得慢,别人就会把你踩在脚底。
我觉得那样说是不对的,生活的内容是根据兴趣而生,不是根据激烈的比赛而让我们进入疯狂的竞争中。
主任认为人们只知道第一,不知道第二。所以第二就没有意义,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是第二又怎么样了?第二也可以像第一名一样过日子,为什么非要去追求那个面子呢? 七、我明白了:
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
生活中没有痛苦,只有享受。
我们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而活。
人生有许多岔路口,就看你怎样去选择!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只要你是真心的,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不要在乎别人是怎样的,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心声。
只需一点点勇气,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转个身!
把你的热情所在作为职业,那时工作就会变成娱乐!
尽情的享受现在所拥有的吧!不要因为明天的事而烦恼。
不追求名声,不追求别人的感激。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
当今的社会,人们只知道:我要跑快,不然我的前途就没了。社会正在慢慢的走向生的地狱!可是人们想过没有: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面对困难时说句:“
Aal izz well
” (什么都好) 吧。我们这个心,是很容易害怕的。你得哄哄它。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得到了面对问题的勇气。
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吧!显示出真实的自己。不要顺着别人的想法来违背内心的感受!
人是因快乐而活,钱只是让人快乐的工具而已,不要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弄反了。那样的生活便是无味的了。
永远都不要向神灵乞求东西,应该向他表示出你的感谢,感谢他给你这样的人生。
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关注的不是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兴趣,而是有没有一个空虚的学位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希望得到一个没有意义的***。大多数人上大学就只为了一个学位,他们认为:没有学位就意味着没有好的工作,没有漂亮的老婆,没有社会地位。如果我满足了,我快乐了。那就足够了。 习作二:
《三个傻瓜》观后感 作者:小瑾
三个傻瓜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从小到大所有看过的电影里,最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嗯,怎么说呢,看这部电影,你会有种非常舒适非常愉悦的感觉,但也不像其他一些电影或者动画片,只是笑一笑就过去了,这部电影里同时也有很多值得你去回味的东西! 在这部电影里,我个人认为令我影响最深刻,最值得我去学习的是兰彻面对他周围所有事情的态度,“
Aal izz well
!”这句话就像里面说的那样,它能够安慰我们的心,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都会让我们鼓起勇气去做!就好比打气筒和车胎一样,自行车在路上行驶,突然遇到了一个钉子,“砰”的一声,车胎开始泄气了,那么车胎破了就会拿去补,再从新开始打气。我们人也是一样,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像车胎遇到钉子,“砰”的一声就泄气了!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并为自己打气,打气的方法就是“
Aal izz well
!”什么都好!而我么自己就是一个维修师,在遇到钉子时,迅速的给这个车胎进行调整和打气,只要我们随时都保持着向兰彻这样的心态,那我们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顶级的维修师了!就像他的朋友说他的那样:“跌倒了,爬起来,无忧无虑的向前走,我们时常为明天烦恼,但他简单的为今日狂欢,把每一个瞬间都活得精彩!”这样我们才会活的快乐、活的积极! 在这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