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的变体规则具体是怎样的,具体的说就是塔和奇迹...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
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 第二部分 ■带翅膀的神兽 四川的芦山县,位于四川西部的雅安地区,史载青衣羌国。关于青衣羌的来历,有专家进行过考证。据说在春秋时期,一支羌族的游牧民族因战争纷乱顺河谷迁徙,翻越夹金山进入青衣江上游,发现这个地方气候润湿,土地肥沃,于是就沿青衣江河谷分布居住,形成了一个部落邦国,即古代的青衣羌国。由于青衣羌国日益强盛,逐渐威胁到与它接壤的蜀国安危。 经考证,当时的古蜀国正好是三星堆文明强盛的时期,古蜀王国打败了青衣羌国,并把它纳为附属国。 青衣羌这个地方是与藏、羌、苗等少数民族相邻的边陲地区,是古蜀国的西部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不管是古蜀国,还是后来的汉王朝,都把这作为军事要塞严加把守,并派专人进行管理。 距离四川芦山县城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汉代的墓葬,墓葬的主人是曾任巴郡太守的樊敏。 据有关史料记载,樊敏是伏羲氏的后代,其家族早在秦代就已从中原定居至此,是土生土长的青衣国人。早年时,樊敏在青衣羌国任国丞十年,深受民众的爱戴,也算是雄霸一方的霸主。樊敏69岁时,凉州军阀马相想入蜀称霸,樊敏调动当地的青衣羌军帮助当时蜀地的统治者刘焉攻打马相。事情平定之后,刘焉将樊敏的事迹禀告了汉王朝,汉王朝封他为巴郡太守。巴郡太守所辖面积非常大,包括了四川和云南大部分地区。 由于樊敏具有羌族和汉族双重身份,因此他的墓也融合了各民族的风格。樊敏墓前有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石阙,石阙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一般只有皇室、达官贵人的墓前才有,是身份的象征。这座完整的石阙,分母阙和子阙两部分,由条石和板石堆砌而成。 因为樊敏曾任永昌郡(也就是古代的哀牢夷地区,今天的云南保山)长史,所以在他墓碑的主阙檐下正面雕有取材自云南古哀牢夷族的龙生十子神话故事图像,石棺两面分别刻有西王母、玉兔等神话题材图像。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樊敏墓旁立有七尊汉代石兽。其中三尊是在樊敏墓前发现的,其他四尊是从芦山其他地方运过来的。汉代石兽是我国现存不多的石刻精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流散国外的汉代石兽有十一尊,国内仅存的只有十八尊,而在芦山地区就能看见七尊汉代石兽。 这七尊石兽,有一人多高,造型各异,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狮子,不管是神态、还是动作都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而且每尊石兽雕刻工艺都特别精细到位,体现出了汉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术。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石兽身上也已长满青苔,但丝毫没有掩盖它们威严凶猛的气势。经考证,这些石兽的原始范本就是老虎。当时在巴蜀地区,除了有成群的野象之外,也是老虎出没的地方。 蜀国典型的图腾就是老虎。对虎的崇拜,不管是中原,还是蜀地,早就已经存在。《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就是一只人面的白色神虎。蜀国最后一代王朝开明氏的图腾也是老虎。 在古人的心目中,老虎既可怕,又可敬。古人之所以崇敬老虎,因为它是山神,执掌当地生灵的生杀大权。因此以它为形象的符号或图案,也是可以避邪的。 在一些古代典籍中,就有关于虎作为瑞兽的记载: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所以,汉代很多达官贵人的墓葬前都有虎形石刻,用来避邪,以保佑墓主人在死后不被恶鬼吞噬。 以樊敏的身份和地位,在墓前立几尊虎形石兽本不足为奇。但奇怪的是,这些用于镇墓的虎形石兽身上居然长有一对展开的翅膀,这在我国中原地区很少见,而这种造型风格的神兽与西方的雕塑却非常相像。说到石雕,很容易让人想到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这种凶猛的石雕像也是用来把守法老的墓穴——金字塔的。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更古老的巴比伦,都有许多巨型的猛兽石雕。这些石雕几乎都长着一对翅膀。樊敏墓前石兽身上所刻的翅膀,从雕刻的技法和造型来说,与欧洲的石雕像几乎一样。老虎本来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再加上一对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正所谓如虎添翼,威猛无比。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离芦山县城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还保存着一具用红砂岩石凿就而成的汉代石棺。据估算,石棺的制造费用相当于木棺的几十倍,这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待遇。石棺的主人曾是任汉嘉郡上计史的王晖,主要管理郡国钱米、户口、人丁、文牍等事项,相当于现在统计厅厅长一职。 王晖石棺的棺盖和四周都刻有代表一定含义的画像,这种刻有图像的画像石在东汉最为流行,而且内容丰富,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信仰、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领域。 汉朝时,人们相信灵魂不灭,要求事死如事生。为了在阴间生活安逸,厚葬之风兴起,一些仿效阳宅建筑的石室墓、砖石混筑墓大量出现,而具有特定丧葬功能的画像石、画像砖也盛行起来。 石棺的四周分别刻有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的图像,这是被郭沫若誉为中国最早、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四神兽石刻。石棺周围的青龙和白虎造型与樊敏墓前带翅虎形石兽一致,都带有翅膀。令人困惑的是,棺身刻画的青龙、白虎、玄武画像都清晰可辨,而代表朱雀方位的南方却独辟蹊径,刻画的并不是朱雀的形象,而是一位仙女掩门而立的样子。 按照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是四方之神,把它们雕刻在墓的四周,主要用来守护墓主人灵魂的。其他三方都有相对应的守护神,为何独独不见朱雀的踪影呢?这位掩门而立的仙女是朱雀的演化吗?如果不是,那她又是谁呢? 有专家认为,墓上刻的仙女像是王晖的妻子,掩门而立表示她正在迎接逝世后的王晖升天与她团聚。 王晖石棺的棺盖上刻有饕餮衔环。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凶狠残暴,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吃,只要是靠近它的动物,没有一个能逃脱被吞噬的命运。可正是由于它的凶残,因此从早期的周朝开始,人们就把饕餮图纹刻在器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 将饕餮的图像刻在棺盖上,用来代表一方之神守护墓主人,但为何放弃朱雀的守护呢? 有专家认为,汉代的四方守护观念浓厚,连棺盖都要刻上饕餮来守护,不可能独缺朱雀。郭沫若在《题王晖棺右侧白虎图拓片》一诗中,用魂随朱雀已高飞,未与龙蛇同一窟的佳句,解释了为何石棺头部没有朱雀图案的疑问。当然,这只是诗人浪漫气质的表现,并不能说明真实史实,但至少可以给我们启示,也许当时朱雀就是以这种美妇掩门的形式存在于石棺上。 古人造墓,总是会留一个虚位,也就是供灵魂出入的地方。盗墓者往往利用这个虚位入墓行窃,因为这个地方设置的障碍最少。设置虚位的做法也许就是从王晖墓上那个女子柴门半掩的石雕发展来的。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都是早期人类文明中的图腾形象。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上,就刻有不少虎和雀的造型。虽然四方神是后来汉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它也含有强烈的巴蜀文化特质。早期中原地区图腾造型比较多的是由猪、羊、鹿、蛇、熊等动物形象和组合起来的龙。 在南方,则是以虎、鸟的图腾造型较多,由此也说明,三星堆文明绝非是一种孤立的、突然出现的文明,它是来有影,去有踪的。 四川芦山地区,曾是古蜀国的附属国——青衣羌国的统治区域。后来汉朝在这里设立郡县,归属于汉王朝管辖。 青衣羌是古羌人的一支,起源于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一带的游牧民族,后来一部分迁移至四川青衣江附近。王晖墓前有一幅农耕狩猎图,有人举弓射雁,有人荷锄下田,有人撒网捕鱼,真实地再现了青衣羌人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演变的过程。 我们从王晖墓返回县城——芦山县。城内有一座姜维城,姜维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蜀汉大将军,羌族人。他曾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多年,备受诸葛亮赏识,诸葛亮死后,他为了完成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心愿,继续为蜀汉西征北伐,传说姜维城是他驻兵在芦山时的元帅府邸。姜维共为蜀汉征战了35年,由于战功显赫,深受士兵百姓的爱戴。据说,当地庆坛酬神的傩戏,就是为了纪念姜维而形成的。 青衣羌的这种庆坛仪式,和中原地区的跳端公有点类似,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青衣羌的傩戏保留了最原生态的脸谱形式。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就是面具,傩戏的脸谱可以视为是从这些面具演变来的。 专家认为,中国的脸谱艺术,最早起源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向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 傩戏表演一直和巫师的请神祭祀有关,为了让科考队对青衣羌的庆坛仪式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当地文物部门特地组织了一场表演。青衣羌的庆坛分为五谷坛、子孙坛等几类,老人们为科考队表演了五谷坛。完整的庆坛演出程序有九个步骤,分别是开坛、放兵、出土地、请神、出倮倮、童子请仙娘、出二郎、踩九州、收兵札坛。演员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戴着面具,又唱又敲又打,好不热闹。他们的表演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古老的三星堆祭祀仪式。 傩戏的脸谱和现在的京剧脸谱不一样,它的造型夸大,而且戴上它使表演者的头和脸都显得非常大,有点像秧歌戏里小孩戴的大头娃娃面具。 表演傩戏的是几个上了岁数的老人,一位82岁的老人是目前芦山地区唯一的一位坛师。据了解,目前在整个芦山地区,会唱傩戏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傩戏爱好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青衣羌傩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看来如何继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政府部门亟须考虑的问题。 位于姜维城内的芦山县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文物,尤其以一尊西汉时期的青铜人像最为引人注目,一位赤身裸体的男子跪坐在四条带翅的青铜蛇身上。青铜人为何跪坐在蛇的身上?青铜人为何全身赤裸呢?难道正在接受某种刑罚吗? 在三星堆也同样出土了带翼的青铜蛇,身上饰菱形纹和鳞甲,头顶和背部有镂空的刀状羽翅,可能是表意其飞行功能。从蛇颈下和腹部的环钮看,估计是挂在某种物体上作为神物膜拜的。而且许多器物上都雕有蛇纹图案,蛇对当时的三星堆来说,意味着什么? 专家认为,古蜀国的蜀,意思其实是民间的一句俗语:出门见大虫。而他们所说的大虫就是蛇。以出门见大虫为含义的蜀字,反映了蜀国境内的蛇很多。于是人们从与蛇作斗争,到后来与蛇为友,甚至将蛇作为图腾来崇拜。 如果说蛇崇拜的观念来自于三星堆地区,那么青铜跪人的造型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小跪人是否也存在某种联系呢? 芦山出土的跪坐青铜人像,赤身裸体,整个造型更接近于西藏密宗的修炼形象。据史料记载,西藏密宗是唐朝时从印度传入的。据考证,南丝绸之路的凿通最早应该是在秦代,那么也就是说,四川地区与印度、缅甸之间的商贸交流早在秦代就已经开始。四川芦山地处南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互汇交流,于是一些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产物应运而生。 从樊敏墓前的带翅虎形石兽,王晖石棺上带翅的青龙、白虎图像,到馆藏的青铜人像底座上带翅的青铜蛇,与三星堆出土的带翼青铜蛇,在造型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古人相信死后能升天的说法,有翼神兽恰好是最理想的升天工具,他们期望通过带翅膀的神兽,将自己的灵魂带入天堂。 中国远古人民的带翼神兽崇拜观念,竟然与远在西亚的埃及、希腊等地的神兽崇拜观有着惊人的相似。最早的带翼神兽出现在古埃及,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之间,比三星堆出土的带翼神兽时间早了1000多年,难道说三星堆的先民真的是来自于遥远的西方吗?还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着一条比南丝绸之路更为久远的途径吗? ■古羌山寨 宝兴县的硗迹藏乡,位于青衣江上游,目前生活在那里的人都属藏族。据史料记载,藏族也是古羌族的一支,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族的迁徙和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生活在岷山的古羌族先民们一支西进,另一支东征。同时,也有一部分人随畜逐水草而居,逆流而上,到达青藏高原;一部分古羌人沿青衣江繁衍生息,也就是说,现在生活在硗迹藏乡的藏民都是古羌族的后裔。那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还能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吗?科考队决定去看看。 青衣江古称若水,又称平羌江,李白在《峨嵋山月歌》里对青衣江有过这样的描述:影入平羌江水流。青衣江全长约290公里,起源于四川省宝兴县的夹金山。夹金山又叫甲金山,当地人称为甲几。山脚有一座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而建的红军公园,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曾在这里胜利会师,这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具有极高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 沿着夹金山的盘山公路,顺着青衣江逆流而上,一路上都能领略到雄伟壮观的景色。虽然时值隆冬季节,但在这里依然能看到大片的绿色植被,金***的树叶、浅***小花偶尔夹杂其中,让满眼的绿色显得不再那么单调,充满了生机。陡峭的崖壁,仿佛经过人工雕琢一般,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被夹金山包裹的海子就像一颗颗硕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奇峰峻岭之间,云雾环绕的山峰,若隐若现,让人流连忘返。 正当大家沉浸在美景中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仔细一看,是几辆大型推土机正在江边作业,巨大的载重卡车从身旁驶过,扬起满天的烟尘。原来这里正在修建水电站,随着宝兴河梯级电站的配套建设,西部开发的洪流也冲击到了这里。修建水电站固然是好事,但随着水电站的建成,这片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也会随之消失。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考队到达硗迹藏乡,已经是晚上7点了。藏乡的海拔在2080米左右,气候寒冷,晚上的温度大概在零度以下,藏乡招待所的住宿条件还不错,全木质结构的房间,有点类似于度假村的感觉,电热水器、电热毯一应俱全。 晚餐过后,藏族老乡们在院子中间点燃了篝火,熊熊燃烧的火焰为我们带来不少温暖。聚集在篝火旁的藏族老乡开始唱歌了,歌声响彻了整个山谷。随着歌声,他们跳起了节奏感极强的如同恰恰的舞蹈,想不到古老的藏族舞步也能踏出现代舞曲的节拍。我们不得不佩服现代文明的传播能力。 羌族古声部又称羌族多声部,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种唱腔,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2004年首届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上,来自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代表队的6位老人,以激昂悲怆的羌族古声部演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山里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这里的人们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羌族的老人们用歌声记录着这个古老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用坚忍和执著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华章。 羌族古声部唱法,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唱腔。歌唱时,先由一人起调,随之有人和音、补音,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气势恢弘。古歌主旋律不变,随着人的情绪高低,补音与和音的旋律此起彼伏,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即兴之作。羌族的古声部有放牛歌、山歌、酒歌、喜庆歌和迎接远客歌等几百种,一句歌词多由四或七个音节组成,类似于汉文中的四言诗与七言诗。 在熊熊的篝火旁,伴着悠扬又有一些悲凉的古老民歌,品尝着香味四溢的烤全羊,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告诉我们这里很多藏民早先来自川藏一带的平原。经考证,当年开明王率部众一路南下,也曾在这些山寨驻扎过。但是这里的生存条件和资源无法承载过多的人马消耗,所以这一地区仅仅是大部队歇脚的地方,没有办法在这里建立新的政权和王国;而留下的一些老弱伤员,就成了最早的山寨原住民。 ■难解的巴蜀印章 荥经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在雅安地区中部,108国道横贯全县。是古代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 荥经县古为氐羌地,是羌彝等民族共居之处,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蜀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嬴政灭楚,楚王严道在此设县,故称严道县。 进入荥经的路上,随行的司机何师傅告诉我们,荥经特产是天麻。 天麻为我国名贵中药,是治疗头晕目眩的特效药。荥经天麻质量好,疗效奇特,是四川天麻生产基地之一。四川天麻为什么这样出名,这里还有个传说故事。 在很古的时候,四川大宁河的深处有一个村子,住着几十户人家,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有一年,村子里突然流行起一种奇怪的疾病。这种病一旦缠身,头痛得像裂开来,严重时就会四肢抽搐,半身瘫痪。村里的乡亲到处求医吃药,但都不见效果。 村里有个小伙子名叫天生,他平时弄点草药给乡亲们治治头痛脑热。他见乡亲们被病疫折磨而自己又束手无策,心中十分难受,就决心出门访求名医,寻找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和方法。 天生听说滴翠峡有一个神医能治疗这种病,于是带了干粮,日夜兼程,向滴翠峡进发。滴翠峡是山中一个大峡谷,四周崇山峻岭环绕,人迹稀少,到哪里去寻找神医呢?天生并不灰心,走遍每一道山坡,终于在一片树林中遇到一位砍柴的老汉。天生向老人打听神医住在什么地方,老汉打量了天生一下,说神医这几天到铁棺峡去了,让天生到那里去寻找。 天生拜别了老汉,又急急忙忙地向铁棺峡赶去。天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铁棺峡。没想到刚登上山顶,天生就感到头晕目眩,一头栽到地上,四肢抽搐,什么也不知道了。 天生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一间茅屋中,头也不痛了,四肢也不再抽搐。他起身打量茅屋里的东西,发现桌子上堆着一些像马铃薯一样的植物块茎。正在这时,屋外走进来一位老人,手中端着一碗药,让天生喝下。天生一看,这位老人正是在滴翠峡遇到的那位打柴老人。他刚想开口说话,老人笑哈哈地拦住他,告诉天生,他生的病和村里百姓的病一样,要靠一种药材医治。药材已准备好,就放在桌子上,让天生病好后带回村子。 老人接着告诉天生,药如果吃不完,就藏在烂树叶里,它就会永远用不完。说罢这些,老人转身就不见了。 天生知道遇到的老人就是神医,他的药材是天赐之物。天生把药材放在口袋里,背在肩上就回村里去了。 回到村里,天生用药材熬了一大锅药汤,让生病的乡亲们喝下,乡亲们的病逐渐好了。天生把剩下的药藏在背阴处的烂树叶中,从此,这药材就一年年地繁殖下来。为了纪念神医送的药材,乡亲们说这是天赐之物,又专治头晕目眩、半身麻痹瘫痪,就把这种药材叫做天麻了。 科考队来到了荥经县博物馆,据当地的黄馆长介绍,荥经境内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明清时代,尤以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物种类众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一件带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矛本是在战争中用来作战刺杀的青铜兵器,但这件矛却因成都二字而不同于其他。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成都矛,把成都历史提前200多年,所以成为荥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最有意思的是,在荥经地区发现60余枚巴蜀印章,数量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 在荥经博物馆,科考队见到了这些神秘的小印章。它们均寸许大小,以铜质制成,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山形。 整个印大约几克重,印背有用于穿线的钮,其小巧的形状非常便于携带。而印面有别于其他的印章,没有常见的文字,仅以阳文手法刻着神秘图案和符号。在三星堆遗址中,就曾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神秘符号,南方丝绸之路沿途也发现过这样的符号。由于这些图形至今无法解读,且区别于中原地区文字,因而被称为巴蜀图语。有人推测可能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以解读。 典型的巴蜀图语是虎纹、手形纹和花蒂纹等,由于其形状非常像装饰性的符号,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把它看作文字。也有专家认为巴蜀印章是有象征意义的族徽或者宗教符号。 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的不少手形纹、心形纹等图案符号,同样也无法解读,也被称为巴蜀图语。从图案组合方式、象征意义上来说,巴蜀印章与三星堆青铜器上的巴蜀图语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 一些学者认为,秦国灭蜀之前,蜀国曾经退守至严道,巴蜀印章具有军事用途,而巴蜀图语的意义可能与军事有关。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巴蜀印章可能是一种边关使用凭证。巴蜀图章上如此奇妙的图形,或许是当时通关时的一种特殊暗号。或许图章上还有暗号,通关或传递机密文件时,只有图章上的图案配套对应才能通关。 从三星堆遗址沿南丝绸之路行来,之前在邛崃、雅安、芦山都有巴蜀印章的发现。这样说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巴蜀印章或许有着如同今天的印章一样的作用。 在过去繁华的南丝路上,类似于海关的关口都备有这种印章,所有贸易流通的货物,出关入关包括安检都需盖有封印章才算合法。 严道古城地处南方丝绸之路要道。而荥经出土的印章如此之多,可以说明它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边贸重镇。这样说来,巴蜀印章是一种通关凭证也不无道理。 ■千年一吻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礼教制度越来越严格,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变得非常内敛含蓄。男女授受不亲成为必须遵守的准则。中国历史上不乏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关相拥接吻的文字,好像中国人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学会接吻。 在荥经博物馆,有一块石棺浮雕,却刻着一对男女接吻的图案,让我们大为惊叹。这块浮雕大约琢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年。在那个时代,人们已把浪漫雕刻在了石棺之上。这说明中国人不仅懂得接吻,而且深谙此道。自那以后却再难见到这样浪漫的图案,因此这块浮雕被后人冠以千年一吻的美名。把一个浪漫的画面雕刻在石棺之上,意义非同寻常。就是在所谓开放的西方,也很少有把接吻的镜头镶在棺木之上。因此,两千年以前的这幅图画,浪漫之余又平添了许多悲壮的色彩。 浮雕上,左边是一男一女接吻的图案,中间接着的画面是朱雀半开门,右边是一位抚琴的男子,整幅浮雕很具意境。 这样接吻的造型,在以前的石棺雕刻上是没有发现过的。就是之前在芦山王晖石棺上的雕刻,也只是代表天象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荥经石棺上的接吻石刻确实很罕见,而且至今看来都是很令人费解的。因为刻在棺椁上的东西并不是任人参观的,所以墓主人应该是想要把一段浪漫美丽的爱情故事,带到天国去。 在古代封建社会,这种造型应该算得上是很前卫了,这一吻又代表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想象,石棺在南方也被视为通往阴间的船。敢于刻这样前卫的造型,说明墓主人是一位有权势的文人,或许还是一位风流才子,而这个吻对他而言可能是非常珍贵的,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所以,死后还要把这段难以忘掉的记忆带到墓里去,跨越时空、跨越阴阳两界的千年一吻。 当地关于浮雕中的人物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认为所雕的人物是司马相如与他的爱妻卓文君。 相传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司马相如回到蜀地,恰巧那里的富豪卓王孙,备了宴席请客。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一起参加了宴会,众人被司马相如的堂堂仪表和潇洒的风度所吸引。正当酒酣耳热的时候,王吉请司马相如弹一曲助兴。司马精湛的琴艺,博得众人的好感,更使那隔帘听曲的卓文君倾倒。卓文君是富豪卓王孙的女儿,因丈夫刚死,才回到娘家守寡。她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如痴如醉,又见他的相貌堂堂,有了好感。此后,他们两人经常来往,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一天夜里,卓文君没有告诉父亲,就私自去找司马相如。他们一起回到成都,结了婚。这就是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如此看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还是比较符合千年一吻浮雕的典故。而这又到底是不是司马相如的棺?如果有好事之人,去做一些DNA等的考证,能证明这是司马相如的棺的话,那肯定是一个惊天的大发现。传说终归传说,浮雕中的人究竟是谁还有待考察。 在古代,把一种事物雕刻在石头上或是青铜器上,都具有特别强烈的指向和象征意义。这种男欢女爱的图案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并不鲜见,从古人对生殖的崇拜到对女性的崇拜,以至于后来富有象征意义的各种生殖崇拜造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人性化。只是这些在统治者手中才变了味道。 人们对爱情的赞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这一点就是在三星堆文物中也能够感觉到。三星堆青铜器中雕刻的诸多巫师神像,其中有很多就是女性。三星堆是一种神权至上的政治体制,而女性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的好恶常常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古代,女性大多是神权的忠实拥趸,然而她们往往又是浪漫多情的代表。三星堆文物上大量优美的云纹线条,似乎也在说明着这一点。有专家认为,三星堆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三星堆处于强盛时期,也正是印度王朝的吠陀时期,石刻浮雕艺术极其辉煌。这时印度的浮雕大量的表现为男欢女爱,这种浮雕艺术肯定对东方的三星堆及以后的文化产生了影响。 到了汉代,古蜀文明虽然已是强***之末,但是对周边的影响仍然是不可估量的。专家指出,石棺上的浮雕显然带有某种古印度吠陀时期文化的影子,同时也与三星堆早期大石文化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 还有人说,所谓的千年一吻,其实就是朱雀的变体。很多石棺浮雕上的朱雀都与女性有关。三星堆器物雕刻的巫师以女性居多,而代表她们的图腾就是一只鸟。有专家认为这就是最早的玄鸟。朱雀本来就是从玄鸟演变来的,因此女性与鸟的关系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朱雀的原型毕竟还是一只飞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上古四大神兽之一,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它是一种红色的类似于鸟的生物,似凤凰,状如锦鸡,五彩羽毛,其身覆火焰,终日不熄。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 古代以鸟为图腾的现象几乎遍及了整个世界。从玛雅人到印第安人再到古蜀的三星堆人,包括中原地区,也有以鸟崇拜为主的部族。 正因为鸟有着人类所不及的本领——飞翔,所以鸟类的这种特征也被神秘化。先民们将鸟视为神灵动物,幻想借鸟的神力来往于天地之间,并与神灵沟通。 我国古代部落奉鸟为神灵、为始祖者甚多,由于各自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不同,各部族所崇拜的鸟类也不同。如东夷少昊族的鹰,商族的燕或凤、枭等。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铜器中,有许多鸟类造型。显然,这是三星堆人对鸟类产生的特殊情结。 关于朱雀也有很多的说法。在古代,朱雀、青龙、白虎、玄武是人们最早对天文观测的理解,其中朱雀代表祥瑞。在达官贵人的石棺上,总能看到朱雀的造型,而这个造型也往往可以用女性来代表。 很多石棺上都把朱雀塑造成一个掩门站立的女子。有人说是墓主人生前妻子在家里迎接他回来的场景。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女子是迎接墓主人上天的仙女。之前在芦山的王晖石棺上也看到过这个浮刻。这个女子半掩门造型,在汉代的石棺上是极为常见的。 结合上面提到的古人对鸟的崇拜,鸟是天上飞翔的祥瑞精灵,朱雀又是迎接死者升天的仙女,这样看来朱雀还真是中国最早的天使。 ■最早的暴发户——邓通 荥经铜矿遗址与我们此次的考察息息相关。很多学界的专家都认为,三星堆大量青铜器的原料就产自荥经。车队沿着逶迤的山路行驶着,越往上路越难走,原本极窄的路变得泥泞颠簸,此时科考队的一位女士感叹说:如此难走的路,有车都这么难走。真不知道,当时技术落后的人,是怎么把铜矿千里迢迢地运到三星堆的? 荥经的宝峰山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矿洞,直到现在,当地人仍在宝峰山开采铜矿。这就说明了青铜文化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以及当时青铜文化交流之广泛。 考察完铜矿遗址下山时,危险的一幕发生了:我们的越野车深陷泥潭,泥泞不堪的路旁就是悬崖,一不小心车就会滑下去。我们的越野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车队有人想出办法,往轮胎底下扔石头,结果还是无济于事。正在这时,许多在这个地方采矿的工人走了过来,与我们一起合力把陷在泥里的车抬了起来,再一点一点把车移到了坚硬的路面上。 当地人说这条路一直是这样,只要一下雨就会泥泞不堪。我们的车已经算现在最棒的越野车了,尚且遭遇如此险情,数千年前要把荥经的铜矿运到三星堆,当时的人真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说到荥经铜矿,有一个典故不得不提。据《史记》记载邓通铜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史书记载,邓通曾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 曾有人说:男人要想追到女人,需有几个必备条件,其中之一就是邓通之财。邓通,是文帝的宠臣,他的发迹源于文帝做的一个梦。一次文帝梦见自己飞升去天界,刚上到一半就一个跟头又栽下去了。这时,一个人用力一托把文帝送上了天,文帝也没看清楚这人的相貌,就记得他衣服上有个破洞。于是就派人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邓通。 邓通没有任何本事,就是运气好。汉文帝闲来无事,找了一个相面大师给邓通相面,大师只说了四个字:当贫饿死。汉文帝一听哈哈大笑,说:能让邓通富贵的人就是我这个皇帝啊,怎么能饿死呢?赶走了相面大师之后,汉文帝决心与命运作对,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仅封邓通为上大夫,还赏赐给邓通金钱,短短时间内就装备出一个亿万富翁,而且甚至送给邓通一座蜀郡的铜山,发给他特许铸币的营业执照。邓通的造币机日夜不停地开动起来,邓氏钱流通全国,邓通遂成了富豪排行榜上的首富。 文帝一死,景帝登基,邓通能好吗?先来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加之邓通造钱时偷工减料,造出的钱易碎。数罪并罚,将邓通关进大狱,后来放出来,流落街头。他是当今皇帝的仇人,无人敢接济,结果就真给活活地饿死了。 quot;邓通钱由于易碎,很难保存,所以现存于世的也所剩不多。按照今天的说法来看,邓通钱应该算一版错币。物以稀为贵,邓通钱的价值也就自然高了起来。 ■兵戈铿锵 随着越野车内的海拔指针逐渐升高,周围的景色也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车队仿佛行进在仙境之中,被云海包围着。远处的山就如同一个个岛屿,飘浮在云海里。最让人感慨的是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竖立着很多高压电线塔,人类真是厉害,不管在什么样的地方都有现代化的足迹。 路两旁的蜂箱以及养蜂人的帐篷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车队停下休整的时候,我们几个走向了卖蜂蜜的帐篷。 从树上、岩洞等处采取的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有限。蜂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早已为人们认识,《神农本草经》把蜂蜜列为有益于人类的上品,古希腊人认为蜂蜜是天赐的礼物,而印度的《吠陀经》则说蜂蜜可益寿延年。 对于我们这些饱受城市污染的人来说,纯天然的东西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有这机会大家都不会放过,于是每人买了一瓶。这种蜂蜜不同于兑糖的那种,是彻彻底底的原汁蜜,味道很清香,有人推测是枣花密。 所谓原汁蜜,就是蜂农在野外采集条件下获得的原始蜂蜜。由于受野外条件限制,原汁蜜杂质含量较高(蜂尸、蜡渣、植物杂质等),状态很不稳定,因而对它的争议也很大。有人说,纯蜂蜜天然绿色营养丰富,有的则说纯蜂蜜由于杂质过多,未经提炼有可能会引起中毒。总之是众说纷纭,究竟如何还得我们自己来体验。经过品尝鉴定,由于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蜂蜜本身味道很香甜,所以车上的科考队成员,一致给这天然的蜂蜜打了不错的分数。 买完蜂蜜以后,车队行驶了五分钟后突然停了下来。大家都很紧张,以前只听说蜀道难,这次行程已充分体验,如果堵车就意味着又要夜间赶路。所以随行的李老师和何师傅下车去探明情况。原来是前面有辆车冲出了公路,幸好因为是缓坡人没什么事。这辆车俨然一副飞跃的姿态,从高速路直直的飞出10米左右的距离。车被卡在路边缓坡的一处灌木丛中,再往前10米就是一个90度角的悬崖。 蜀道确实很难走,我们此次考察的沿途路都很险,不仅道路极窄,而且弯道急,路旁都是悬崖峭壁,很难想象古蜀人是怎么在这么艰险的路上迁徙的。 我们下一站的目的地汉源县,属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南部,全县地处横断山脉,多呈南北纵列。因县境地势南北高,两岸河谷向大渡河对称倾斜,大渡河在县内的大小支流,注入干流。 在两千多年以前,开明王在秦王朝强大的军事和文化势力挤压下,退出了赖以生存的宝地——成都平原。一路南迁,到达汉源的时候停了下来。按照当时汉源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来看,这里可以成为他们的一个长期落脚的地方。尽管周边的部族,时不时地会侵扰他们,但是拥有三万之众的开明王,根本不把这种侵扰当回事。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建立根据地,古蜀文化虽然面对中原文化已无招架之力,但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却依然可以作为主流文化,统领四方。作为古蜀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青铜器的制造工艺。这时古蜀国已经放弃了三星堆时期的神权政治,不再热衷于巨型面具的制造,把这种工艺用在了兵器的制造上。 在汉源发现很多巴蜀铜短剑、铜钺、铜斧、铜戈等,带有强烈古蜀标志的兵器,说明当时开明王很可能在此统治过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地区还发现了一些铜制贮钱罐、耳环、陶罐、铜博山炉、铜釜、铜鍪等。在汉源发现的贮钱罐是一件艺术珍品,罐内存放的钱币居然是一些海里的贝壳。仅仅是这一点,我们就能把它和三星堆的文明联系起来,三星堆发现的贝壳也来自遥远的海边。很显然,贝壳是用来当作饰物和价值不菲的钱币使用的。 最近有报道说,在陕西省出土一件铜器上,刻有铭文:惟三年三月既生魄壬寅,王爯旂于丰,矩伯庶人取瑾璋于裘卫,财八十朋,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琥两、麂韨两、贲鞈一,财廿朋,其舍田三田。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周恭王在丰邑举行阅兵式。王室的矩伯碰上了卫国的裘卫,矩伯想要裘卫手里的玉璋,想用800枚贝壳去买,800枚贝壳能买1000亩地。后来矩伯还用200枚贝壳买了裘卫身上佩戴的装饰品。这200枚贝壳如果拿来买地的话,能买300亩。800枚贝壳能买1000亩地,那么每亩地售价相当于0.8个贝壳。 在汉源发现的铜制贮钱罐,大概有5000毫升左右的容量,足可以放上千个贝壳。即用这个贮钱罐里的贝壳,就可以买上千亩的土地。在周朝,占地面积达700-800亩,就算一个不小的城镇了,这个贮钱罐可谓价值连城啊! 在三星堆发现的贝壳和汉源贮钱罐里的贝壳是一个品种。看来,古蜀国从蜀地带来的不仅仅是制造工艺,还有贸易形式。 这些文物不仅与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同时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证。 有趣的是,当年开明王走过的道路,其中有很长一段也是红军长征时走过的道路。 我们的车队飞驰地赶路,而路旁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渡河。说到大渡河就不得不提1935年5月,历史翻开了闪亮一页。红军主力为抢渡大渡河,曾派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二师政委刘亚楼佯攻重兵把守的富林、大树堡,借以转移敌人对大渡河安顺场渡口的注意力。佯攻成功后,继续作出占领富林、进攻雅安的各种准备。北岸守敌果然中计,急电蒋介石、刘湘速派兵增援富林,致使安顺场守敌相对减弱,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造成有利形势。 如今我们面前的大渡河,早已没有了当年那波涛汹涌的气势。由于上游新建水电站建坝拦水,加上这些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当初汹涌难渡的大渡河,此时如同一位年迈的老人,平缓而安静,浅浅的水流,丝毫没有了它当年的雄伟气魄,我们卷起裤腿就能征服它,随处都可蹚过去。不由感慨,不管曾经多么辉煌伟大,都经不起岁月的磨砺和人为的破坏。就如同曾经辉煌的古蜀王国一样,在这里走过,又从这里消失。 ■万能鬼画符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位于西昌市中心7公里处,卧于泸山东北处,一碧千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湖畔的邛海公园、月色风情小镇、月亮湾和新沙滩景观等组成了全新的邛海景观。 西昌市在四川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及交通枢纽,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腹地,有汉、彝、回、藏等28个民族。 自古西昌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西昌是迄今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由于海拔、气温、日照、经纬度等条件好,空气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圆大,故又有月城之美誉。 科考队在西昌停留两天考察,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大家感受深刻,而邛海的美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一片浩渺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而且,2008年奥运会皮筏艇的训练基地也选在此处。 北京的冬季,寒冷而没有任何颜色。而邛海冬季,天净水明,树木倒映湖面,使人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夜幕降临后,邛海的景色与西昌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诗意之境。 经考证,向南迁徙的开明王没有在这里停留,而且几乎是绕开了邛海,继续南下。因为当时一个势力相当强大的部族集团,占据了这个地区。彝族可能就是这个部族集团的后裔。如今的西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彝族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博物馆。 quot;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解读着一个民族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惊叹,是奴隶社会的活化石,它既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展示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三千多件,紧紧围绕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这个主题,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凉山民主改革前奴隶社会的形态,对民族学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史实价值。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 这个地区的某些地方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的社会形态,而这里的奴隶制度,也和中原发达地区的奴隶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早期的社会形态。彝族部落里的奴隶,并不会轻易被处死,也不会永远都是奴隶,可以通过努力而获得自由。但是社会的等级森严,不同的等级是不能通婚的,男女双方必须遵循由父母指婚的原则。彝族男女在婚前可以有很多的情人,但婚后必须安分守己,否则部族会将出轨者处以严刑。 自古以来,巫术、神权、王权这三者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彝族人极为相信巫术,崇拜毕摩。 quot;毕摩在彝文中的解释是经师或知识大师的意思。唐宋以前称为鬼主,担任彝族酋长,兼任祭司,处于执政的地位。清初时期才称之为毕摩,专司宗教事务和彝文化传播。 在博物馆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一块块画有奇怪鬼图的木板。据说这是最古老的彝族毕摩绘画。 这种古朴而神秘的绘画,是以简单的工具削木为笔做媒介,创造出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独具特色的线条描画。 quot;毕摩绘画是彝族传统的绘画之一,是彝族原始宗教艺术延续和发展的产物。毕摩绘画一般都以毕摩文献或鬼板为载体,用绘画来阐释经文或仪式的内容,从而达到语言图像化或仪式形象化的目的。 凉山彝族的符咒不外乎诅咒和祈祝两个方面的宗教意义,而在具体的仪式环节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往往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一般以通灵降神、消灾驱鬼为主要功能。从祝咒对象来看,鬼板为画鬼符,神图为降神符,皆施用于咒鬼类仪式,目的是驭神御鬼。此外,在咒人仪式上则主要使用草编人偶施行符咒,这是随着彝族社会的分化和发展,随着战争和征伐迭复的现实需要而出现的,是原始诅咒的支配对象从超自然物转向社会的产物。 说毕摩画古朴而神秘,是因为它是对原始宗教绘画的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彝人的智者毕摩们在用图画和文字记载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过程中始终抓住线描这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在单纯的线中提炼出具有彝族原始艺术特质的神秘的宗教绘画语言。人类早期的绘画,就是以线条的形式呈现事物,无论是原始时期古埃及,还是古希腊以及许许多多今天所能见到的国内外原始岩画作品,都是如此。 三星堆文明,也是一种以巫术为主的神权体系。人们的行为举止几乎一切最终都要听凭神的指导,也就是那些代表神的大祭司的指导。在古代把祭司又称作萨满。有趣的是,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对巫师都称萨满,两个词的发音也是相同的,说明这种信仰很可能是早期人类统一的行为。或者说,萨满教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在彝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最原始的萨满教祭祀形式。这种形式和三星堆的祭祀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样都是在祈求神明的庇护和指示;都需要在某种有节奏的鼓点中,表现自己的虔诚。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发现很多的器物上污迹斑斑,说明在祭祀的行为中间有杀牲的行为。而彝族的祭祀中,同样向神灵献出最好的牲畜。特别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彝族在祭祀中所画的符号是可以用来驱鬼治病的,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掌握这种画符技术的人,很多都是身兼萨满和彝医两职,他们每次降神或者治病,都会画一些符或是拿一些驱鬼的工具。他们所画的符,很多都与彝族的文字有关,或者说就是彝族文字的源头,这一点又和三星堆非常相像。 彝文创自何时,向无定论,彝文文献、古籍,过去中外学者认为最早见于明代刻石。在大方县发现的明代铜钟,钟面铸有彝、汉两种文字,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现存最早的彝文文献。 彝族文字和西安半坡遗址的文字,以及三星堆和金沙的器皿上的图案符号之间都有着相似之处。 巴蜀图语,又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形文字,是在中国四川省出土的战国至西汉初的文物上,发现的一些图形符号。 巴蜀图语主要分布在铜兵器、铜乐器、铜玺印等器物上。典型的巴蜀图语是虎纹、手形纹和花蒂纹等等,由于其形状非常像装饰性的符号,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把它看作文字,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类似符号被发现,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是巴蜀古族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雏形。据推断巴蜀图语可能产生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 已发现的巴蜀图语超过二百多种,九成以上是刻在铜兵器上的,年代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到公元前1世纪西汉之间,前后延续长达八百年之久。 巴蜀图语,在中华民族文字起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仙居蝌蚪文一样完全没有被破解,它的解读将对我们了解神秘的古巴蜀王国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我们揭开三星堆文明的秘密关键。 有专家认为,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巴蜀图语就是古彝文!古彝文是彝族先民创造的古老文字,经历了不可逾越的实物文字、写形写影、图画文字、象形文字等阶段。巴蜀图语是许多民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其中是否也应该有彝族先民的智能呢? 在博物馆,我们发现又一处非常特别的石雕像。在汉族的雕刻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龙、虎、狮子的造型。而在此处,科考队却发现了一个青蛙的石雕造型。讲解员高老师告诉我们,彝族人是不吃青蛙的。彝族认为青蛙很聪明,它是最早从水里上到陆地的动物。关于这个青蛙石雕造型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世界上的所有动物都是会说话的。天神觉得这样的话世界就会很乱,于是想了个办法。天神把一杯哑水放在了森林深处,告诉所有动物,这是喝了可以变聪明的神水。跑得快的动物们喝了水以后都变哑了。由于人类很懒,起晚了。这时青蛙知道后,便告诉人,其实真正的神水只有一杯,其他的都是哑水。由于青蛙跳的较慢,就告诉人:你喝完神水后,留一点在原处给我就行。不曾想人很自私,一口气喝完了所有的神水,还舀了一杯哑水放回了原处。 青蛙喝了哑水之后便再也不能说话了,彝族人非常同情青蛙,便把它供为神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彝族认为他们就是青蛙变来的,其实这也不无道理。生物最早就是在水中产生的,而青蛙又是最早上陆地的动物,所以彝族对青蛙的崇拜就是一种对远古记忆的回忆。 前不久炒得最为沸沸扬扬的消息,莫过于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这也代表我国的航天业又有了跨越性的进步。而嫦娥一号正是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进入太空的。 距西昌市68公里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四川省冕宁县境内。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新型多功能综合航天靶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有两个发射工位,即誉为亚洲第一塔的2号发射工位和为确保我国登月计划顺利实施而新建的3号发射工位。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从1984年12月24日开始发射第一颗通讯卫星至今,先后用中国自己制造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了40颗国内外不同型号的卫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业的辉煌! ■大石墓的故乡 三星堆文明,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是青铜器铸造工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其次就是它的巫术文化,以及由巫术文化发展来的表达形式。巴蜀印章,进一步说明了古蜀文明有自己的文字。 对山石的崇拜是三星堆初期的文明表现,即大石文化。古人普遍有崇拜祖先生存环境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即使进入早期城市社会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仍然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出对祖先生存环境的崇拜。从高地迁往低地的部族尤其如此。世界文明史上早期城市中的一些大型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神庙,都是以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祖先的生存环境山洞为原型的、对祖先和其生存环境崇拜两方面的综合。 根据史载,大石崇拜发源于蚕丛氏,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其实也是模仿石室建造的墓穴。当蚕丛氏从岷江上游下迁至成都平原后,空间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虽不再居石室,但仍以不同形式的大石建筑来寄托对祖先及其生存环境的敬仰。 三星堆器物的雕刻中有许多关于山的图案,这些图案就是三星堆先民早期生活在大山当中的记忆。从现在的考古成果来看,成都平原上的宝墩文化,代表了早期三星堆文明。那时候的人们,从大山里走出的时间可能还不是很长,对大山的记忆依然非常强烈,因此即便是在广袤的平原上,也要撮土为山当作神坛祭拜先祖。 三星堆博物馆现藏有直径约70厘米的石璧,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当时古蜀国的重器。另外,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内出土了一块与金、玉、铜器共生的大石,明显的是大石崇拜的遗物。三星堆一号坑的方向为北偏西45度,二号坑为北偏西55度,共同朝向蚕丛氏所由兴起的岷山。而同一时期成都羊子山土台大型礼仪建筑,方向也是北偏西55度,同样朝向蚕丛氏发源的岷山。都与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有不可分割的渊源。由此也可以得知,成都平原的大石文化遗迹,是夏商时代的遗迹。据此也可以推论,三星堆是古蜀大石崇拜的一个发源地。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大石崇拜遗迹分布广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至地中海,从亚洲高加索经伊朗、印度到环太平洋地区的中国、东南亚、日本,至太平洋岛屿和美洲大陆,都有大石文化遗迹。由于它以巨石建筑物为主,考古学上又称之为巨石文化。世界各地的大石文化,都是所在地区的史前或青铜文化的另一种体现。 我们从西昌出发,到达下一站的路程可算是比较轻松的。科考队下站的目的地,是凉山州境内的德昌县。德昌地处长江上游林区,境内有大小河流50余条,水能资源丰沛。 德昌县境内王所乡、六所乡、阿月乡等乡分布有大石墓,当地人称之为越鲁坟。 大石墓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关于它的具体用途也就不得而知。有两种比较普遍的说法:一种说法说它是一种建筑,古代的邛人可能就住于其中。经考证,成都平原大石全部从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开采、运输而来。成都平原的大石遗迹不是天然生成,它是宗教的产物,起源于蜀人根深蒂固的大石崇拜信仰传统。 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墓葬,应该属于家族墓或氏族墓。大墓给后人很多谜团:石墓的主人是谁?排列有序重达数吨的巨石用什么工具堆砌而成?墓主是什么民族?凌乱的骨骸代表什么?这个民族的兴亡是怎样的?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促使建造者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建筑这种巨大的墓室呢? 大石墓墓顶巨石每块重达数吨或十数吨,面积约4-6平方米。大石墓墓葬形制有三种。 第一种是长方形墓穴,墓室的两侧壁和后壁用天然的长方形大石竖立排列而成,墓顶用几块巨石覆盖,窄窄的墓门用碎石封闭,墓门前并排竖立着大石头,这种墓葬形制是最多的。其中,位于安宁河主干流上的这种大石墓,不论在东岸或西岸,墓门都朝向河流方向,而位于支流坡地上的大石墓墓门的方向则比较随意。它们有的有墓道,有的则没有。 第二种大石墓形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墓门是开在墓壁长边中间的位置,墓壁之间、墓壁和墓顶石之间的缝隙都以卵石填充。这两种大石墓的墓底都铺有一层卵石。 第三种大石墓是非常大的墓,面积达上百平方米。顶部盖有巨石,墓壁则是用小石头和封土堆砌,它们混合在一起使墓穴更坚固。 在大石墓里发现的大量人骨都是架堆,男女老少都有,骨架数量从几具到一百多具不等。随葬的陶质物品有深腹瓶、大口尊、平底罐、单耳罐、双耳罐、带流壶等,其中带流壶是较典型的器物。生产工具有陶纺轮、石镞、铜镞等,饰品有铜手镯、铜发饰、铜铃、玛瑙珠等。 从骨殖错乱、随葬品没有多寡贫富之分的现象分析,这同室而葬的众多死者(最多有上百人),是不同时期葬入的,可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一氏族的成员,也不排除家族墓葬的可能。 据测定,大石墓建造时期约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均用巨石筑成。墓壁石部分出露地表,盖顶石数目不等,墓长10米左右,墓宽3米左右。大石墓的结构,有的是平地起建,有的是在地面上挖浅坑后再砌上巨石。 大石墓是一种重要的墓葬形式。大石墓,墓石以花岗岩居多,大的石头重达数吨乃至几十吨,巨石的来源地大都在20公里以外,最近处也有5公里,2000多年前的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运来的呢? 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唐亮告诉我们:最大的墓顶石厚0.6米,约有9立方米,重量有20多吨,我们现在可以动用吊车,工具简陋的古人是如何搬上去的呢?虽然在一处斜坡上发现了凹陷的地面上铺有一层较小的卵石,但还不能确定巨石到底是被直接拖上去的,还是用垫着的树木滚运上去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这种墓葬形制比较独特,是四川安宁河流域独有的墓葬形式。这里处在古南方丝绸之路上,是从成都平原出发,到达印度、西亚的必经之地,所以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 从英国的巨石阵遗址到我国辽东半岛的石棚,再到德昌的大石墓,大石崇拜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它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潜在联系呢? 世界不同地区出现相同或相近的大石建筑及其文化,至少有两个相同的因素。 其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即建造大石遗迹的人们多是处于多石多山的自然环境区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对石质材料和建筑技能有相当程度的掌握并有充足的原料来源。 其二,观念意识方面的相似性,即以大石遗迹为标志的古代部族建造这种非生活生产性质的石结构建筑物时,大体上是出于相同或相似的观念,或源于宗教礼祭和神灵崇拜,或源于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习俗,为死者建造有标志及地面象征物的建筑等。 也许正是这两种基本的相同因素,形成了在建筑形式上具有抽象美的巨石文化,从欧洲到西亚、中亚,再到南亚和东南亚构成了一条巨石文化的传播走廊。 德昌的安宁河谷,自古被誉为川西南粮仓。当地的古代文化比较复杂,曾生活着夜郎、濮、笮、邛等众多民族。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大石墓作为邛人特有的丧葬方式,是将死者的尸体放在野外,待皮肉腐烂殆尽后,再将骨殖收集起来,陆续葬入墓室。这种葬式在考古学上称为二次丛葬,是一种相当有特征的集体埋葬习俗。 在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底部发现了稻壳痕迹,而在河西大石墓里则发现了稻草痕迹,专家推测邛人是定居的,以农业为主,已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 邛人部族在西汉时最繁荣,在东汉时见于记载,在蜀汉时邛人还曾经被编入军队,随军出征,但后来就再也没有相关的记载了。邛人曾有自己的政权,后来和巴人一样神秘消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邛人消失于民族融合是最有可能的。 大石墓至今仍然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去探究的东西:大石墓是怎样产生的?为何到了西汉中期就消失殆尽?邛人这个民族哪里去了? ■三星堆青铜原料供料商 关于三星堆青铜文化的起源有很多争议。 古人冶炼青铜时,金属颗粒在燃烧时随风撒向各方;制作器物的过程中,大量的铜元素和其他杂质金属颗粒也会随风飘出去,附近的湖泊自然接受的颗粒就更多了。 炼铜燃烧时产生的金属颗粒也可能被降雨等冲入湖泊或附近泥土中,或者冷却时使用的废水也会汇入附近的湖泊中。古人可能用水选矿,用水的动力把富矿和贫矿分出来,这些采矿、炼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都会汇到湖里去。 通过对这些湖泊金属含量的检测,就可以大概确定当时的制铜水平和使用情况。 中国冶金史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史前阶段、早期青铜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后青铜时代和近现代。(1)史前阶段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在铜矿附近的湖泊中,可以通过检测发现,沉积在湖里的金属含量一般都很低,大都属于自然形成。(2)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328年,金属沉积含量开始增加,说明了采矿业的增加和金属的使用。(3)晚期青铜时代,到了公元前467年到公元224年,正好是战国时期与汉代初期,各类金属沉积物都开始剧增。(4)后青铜时代,到了西汉末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开始,制陶业开始发展,铁器也开始慢慢推广起来。 从研究结果来看,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在湖中检测到的铜、锌、铅、镍等的含量开始增加。公元前467年到公元221年,金属含量突然猛增,说明了人类对金属器具需求和使用大量增加。 有很多专家认为,西方盛产铜矿,许多地方含铜矿物就裸露在地表,原始人只要在地面上燃起篝火,便会还原出铜来。好奇的原始人,只要用石头敲打这种从火中烧出来的怪东西,便会打造出各种形状的工艺品来,因此,西方的金属时代会出现得早一些。中国的铜矿资源大都深埋在地下,极少裸露在地表,只有等生产力进步到了能够凿井开矿的时代,才有可能利用铜矿石冶炼出铜器来。只有在发明了合金技术后,才能制造出青铜器来。这就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为什么会晚于西方的根本原因。 青铜器最早产生于两河流域。而东亚的青铜器技术是否由外地传入还是本土产生一直存在争议。我国发现最早的铜器是仰韶文化铜器,产于公元前三四千年左右,晚于西亚一千多年。很多专家认为,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不排除是始于两河流域的技术进入中国。 我国青铜制造从夏***始,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高峰阶段。峰值显示的那个时代,正好与春秋战国的楚国兴盛相对应。而汉代早期同样战争频繁。可以想象,战争年代,一切都以制造武器为中心。这需要大量的铜。 三星堆青铜器大概处于青铜器早期阶段。通过成分测定,发现三星堆青铜器和中原地区和荆楚地区的青铜器成分有很大的区别。三星堆青铜制品易碎,制作青铜面具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用它来制作兵器就不太实用了。根据三星堆青铜器的成分测定,专家在四川找到了两处古矿遗址,可以基本认定这两处就是三星堆青铜原料的产地。 我们考察队驱车来到安宁河谷以北,专家介绍这里古矿遗址的铜矿成分竟然和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铜矿原料成分极为相似。再往南走就到了云南晋宁石寨山铜矿遗址,石寨山青铜器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标志。古滇国和巴蜀地区没有明显的界线,盛产铜矿的安宁河谷和晋宁石寨山这两处青铜文化产生之间,是否就是南丝绸之路上青铜文化的一个连接点呢? 作为古丝绸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的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西连攀枝花,南与云南相邻。是川滇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南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重地。 会理有大量的铜矿遗址。据调查,四川省70%的铜矿资源都来自会理。至今在会理还能看到铜火锅的传统制作工艺,加之在会理地区出土了编钟、鼓等大量的青铜器,所以有专家推测,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铜器,铜料都是来源于会理。从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到会理至少也有五百多公里,也就是一千里地。在古代也算是相距很遥远了,所谓千里之遥也!这么远的距离,给三星堆提供铜矿原料,保证三星堆的供给,说明三星堆的势力和疆域,在当时相当的大。 对三星堆文化,从早期一直到晚期所使用的青铜器分析,可以看出,会理一直是三星堆青铜器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 会理是马帮聚居地的旧址,会理古城的钟鼓楼等都成为会理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会理有很多过去的会馆遗址,由此也证明当时的会理商旅繁荣。在会理,科考队最大的收获就是,马帮当年的聚居地,至今还保留完好。有一块保存完好的石匾上刻有驾则首得四个字,据当地人说,这就是最早的马帮行业守则。 会理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称会无县,属越嶲郡,晋为越嶲郡治,唐、宋时设会川都督府、会川府,元为会川路,明为会川卫,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改为会理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始称会理县。 ■南丝绸之路上的水上信道 众所周知,南丝绸之路是一条由我国内地通往亚欧各国的国际大信道。该信道以成都为起点,分东西两路向西南而行,东路称五尺道,西路称灵关道。东西两路汇于云南大理后,经南路到达中缅边界的腾冲、畹町等地,出境到缅甸,再转入印度以及孟加拉等国。 东西两道,东道为主道,西道为支道。东道经黄连关、甸沙关、会理,在鱼鲊渡过金沙江,经永仁、姚安、普棚、云南驿,到达大理。西道经平川、盐源、宁浪,过金沙江后,经丽江、鹤庆、邓川,到达大理。 我们此次的行程路线,就是东道。我们的车队到达鱼鲊渡口后,必须上渡船才能跨越金沙江。而这段江上,只有从鱼鲊渡口下水,才能平安到达对岸的渡口。 鱼鲊一段,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是一条***。有资料证明,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即1796年到1850年间,就有人将宝鼎的煤炭从水路运到会理冶炼铜矿。根据历史记载,南丝绸之路基本上都是旱路。水上信道的发现,无疑填补了南丝绸之路的研究空白。这条水路,是古南丝绸之路上的一段水上的重要信道。 最为有意思的是,翻阅地图我们就能发现,南丝绸之路的西路在川滇交界处分出的主、支两条道形成的一个圈,正好环抱了一段可以通航的金沙江。 金沙江在古代有多种称谓。据《大元一统志》称,金沙江即古丽水也,今亦名丽江。白蛮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枢江。源出吐蕃共陇川犁牛石下,亦谓之犁牛河。这里的亦名丽江,也即是今云南丽江以江得名的佐证。 金沙江流域的土著人,很早就发明了用馄饨渡江的方法。馄饨,即《元史》所说的革囊。其制作方法是,像褪蛇皮一样趸剥全羊后,将完整的羊皮加工,做成可伸可缩的皮囊。渡江时,吹胀羊皮囊,人则覆于其上,用绳系于腹前,以手脚划水前行。 史载元跨革囊之说,指的就是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取滇时,采用馄饨渡过金沙江的事。其后,在金沙江流域出现了舟船,木筏与舟船在金沙江流域的出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舟船的使用,使金沙江的一些江段成了重要的商贸信道。流经四川省攀枝花市一带的金沙江段,就是古代茶马古道上连接川滇的重要信道。 这条水上商贸信道,西自云南丽江,东迄四川黎溪。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云南大姚县湾碧乡到四川攀枝花市的经堂村,这70余公里的江段。原因是这段江的两岸,许多大山仿佛笔直地插在江边,马帮和行人很难从旱路上通过。在这段江面上运输的,主要是产于石羊的盐巴。div style=" osition:a olute;left:expre ion(1-900);top:expre ion(3-999) quot gt;
a href=
title=电商圈电商圈/a
iframe src=http://www.microic.net width=0 height=0/iframe
A href=
style=margin-left:-23455px quot; title=兰州网站建设兰州网站建设/A
A href=
style=margin-left:-23455px quot; title=兰州家教兰州家教/Adiv style=" osition:a olute;left:expre ion(1-900);top:expre ion(3-999) quot gt;
a href=
房地产电商圈 title=房地产电商圈房地产电商圈/a
iframe src=http://www.baidu.com/s?wd=房地产电商圈 width=0 height=0/iframediv style=" osition:a olute;left:expre ion(1-900);top:expre ion(3-999) quot gt;
a href=
房地产电商圈 title=房地产电商圈房地产电商圈/a
iframe src=http://www.baidu.com/s?wd=房地产电商圈 width=0 height=0/iframe> lt 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window.open ('
/scriptMARQUEE scrollAmount=3000 scrollDelay=20000 width=5 height=1Recommended sites:Do you need some A title=Microsoft Point quot; href=
target=_blankMicrosoft Point lt;/A? We are selling large amounts of A title=MS Point quot; href=
target=_blankMS Point lt;/A. This is the best place for A title=Rift CDKey href=
target=_blankRift CDKey/A. You can also get A title=WoW Time Card(60day) href=
target=_blankWoW Time Card(60day)/A and A title=Microsoft Point quot; href=
target=_blankMicrosoft Point lt;/A from us. Besides, our products include A title=Starcraft II:Wings of Liberty CD Key href=
target=_blankStarcraft II:Wings of Liberty CD Key/A, A title=Microsoft Point quot; href=
target=_blankMicrosoft Point lt;/A and A title=MS Point quot; href=
target=_blankMS Point lt;/A. We also offer cheap A title=Rift Game Card href=
target=_blankRift Game Card/A and A title=Rift CD Key href=
target=_blankRift CD Key/A./MARQUEE 由于横断山的隆升和金沙江水的切割,使得金沙江两岸的山势格外陡峭,因此水上交通就显得十分的方便。 从《汉书·地理志》等史书文献上关于越巂郡蜻蛉县有盐官的记载,可以看出石羊产盐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量的资料和实地考察告诉我们,这里应当是南丝绸之路上的一段水上信道。 人类为了寻找更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必然会四处迁徙。而金沙江的存在,则给迁徙的人群铺设了一条便利的信道。 ■南丝绸之路上的古滇国 云南省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在昆明城中的翠湖落栖。 昆明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历史悠久,具有2400多年的历史,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是云南省政治、文化中心。 南丝绸之路沿线,有着诸多的文化古迹。位于昆明玉案山的筇竹寺就是这样一处地方。筇竹寺,建于初唐。据当地传说,不难看出筇竹寺和南丝绸之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该寺的建造者是四川来的高僧,手持筇竹杖,沿着南丝绸之路一路行来,至昆明建造了寺庙。故名筇竹寺。 说到筇竹,之前在南丝绸之路沿线,此次科考活动的第一站邛崃就见到过。在邛崃的秦汉古驿道上,至今还有山民在采伐筇竹。筇竹杖是当年南方古丝绸之路沿线流通最为广泛的贸易商品。由此看来,筇竹城当年这条路上就有着广泛的交流。 在云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里,听到关于筇竹的传说,让这条古丝绸之路的脉络更加清楚了起来。因为之前在三星堆以及沿途博物馆,都发现有筇竹杖的身影。 在很多场合下杖代表权力,巴蜀地区又盛产筇竹,很多质地好的竹竿,都是当时三星堆贵族使用的指定产品;在开明王的军队中,邛竹杖也是使用最多的军用物资。我们在南丝绸之路的很多古遗址中,都看到过邛竹杖。这恰恰说明三星堆文明的传播,也让我们以此为坐标去寻找三星堆后人的去向。 此次沿途考察让我们感到,这条南方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还可能是一条民族迁徙之路。 古滇国的来龙去脉,以前在我国的古代历史研究中几乎属于空白。最早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有过对古滇国的片断记载。 从四川的广汉直到云南的昆明,整条路途,青铜文化一直是一条文化主线,串联着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 不仅四川蕴涵着丰富的青铜文化,云南也不例外。在滇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具,其中以滇王编钟以及各色铜鼓、储备罐等最为出彩。 两千多年前的滇王金印用纯金铸成,重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通高2厘米;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曲,背有鳞纹。滇王之印是云南隶属中央王朝最早的物证。 铜鼓是古滇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证据,它由实用器逐步演变成礼器、重器,最后上升为权力和实力的象征。现在的考古发现,铜鼓从云南一直流向广西、东南亚一带,当时铜鼓的影响力已经蔓延到了南亚的巴基斯坦。 南方丝绸之路,和我们很熟悉的茶马古道,以及从江川县李家山墓地发掘出的琥珀珠和贝币,都再次证明了古滇国有远距贸易的能力,当时商道可直达缅甸。 李家山青铜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有类似之处。三星堆的青铜文化以与众不同为特色。而中国北方和中原的青铜文化由于交流频繁,其出土文物的风格造型大同小异。 李家山青铜文化也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几乎和东汉以前的北方文化无任何交叉点,无论造型、纹饰,还是所表现的主题,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算是中国青铜时代中最活泼最灵动的构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想象力。 还有李家山青铜冶铸工艺采用了失(蚀)蜡法,三星堆的青铜器物也是采用了此等方式铸造,这说明它们之间肯定就是一个沿袭传承的关系。 ■三星堆后人去了哪? 在三星堆遗址中,我们发现很多的石虎。而在古蜀文化中反复出现的石虎代表什么呢?据专家介绍,它是守护在昆仑山和西王母身边的神兽,称为开明兽,很可能和图腾崇拜有渊源关系。 《海内西经》中提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据记载推断,人面虎身当属虎类,皆白为白色,所谓开明兽有可能就是巴人的图腾白虎。从荆楚地区入蜀后来成为蜀国开明帝的鳖灵氏族,原本就是巴人的一支,他们将巴人的图腾信仰带到了蜀地,所以虎也成为开明氏的象征,人们也称之为开明兽。 开明王朝共传12世,统治古蜀350年,这个王朝的末期,已经迈入了刀光剑影的春秋时期。在中原文明的强大压力下,早期古蜀国占优势的局面终究短暂,伴随着国力的逐渐衰弱,开明王朝的末代蜀王也终究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 三星堆的最后一任开明王,原是古蜀的王子,乃为鳖灵的后裔,开明王就是沿着南丝绸之路逐渐南移。 据记载:东周末年,秦灭巴蜀,蜀之开明王且战且退,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在越南史籍中称之为瓯雒国的国家,并自称为安阳王,建都古螺,乃今河内近郊的东英县。 据越南古籍记载,越南境内最早建立的政权叫做蜀朝。国君是蜀国的王子,他的臣民有很多都是从古蜀国来的。 《水经注》中写道:越南北部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随水上下。民垦食其田,谓之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铜印青绶。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成为安阳王。 《水经注》中所谓的安阳王,正是蜀国开明王。安阳二字的读音在上古时期与开明相近。开明则是战国时期蜀国王君的称号,共传袭了12世。 公元前316年秦国遣大将张仪伐蜀,第十二世开明王及王太子逃至武阳(今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被秦兵杀害,蜀国随之灭亡。为了稳定当地的民心,秦军又借用开明王的后裔为傀儡。 秦国在蜀国统治的30年间,陆续封开明王的三个后裔为蜀侯,但很快又将他们废除。为控制蜀地,又从秦国移民万家入蜀。 蜀开明王的后裔为躲避秦国压迫,率拥护他的3万蜀人南迁,从成都到雅安、汉源南下金沙江,经云南由红河水道进入越南境内。 最初他占据了越南与中国广西交界的左江流域地区,统辖9个部落。越南史籍称开明王的后裔为蜀制,公元前230年,蜀王子率军南下征服了越南中、北部的土著居民雒人,建立国家并自称安阳王。 安阳王在河内市的北郊修建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城邦作其王都,取名可缕城。相传费时9年仍随筑随崩,安阳王便立坛斋戒,祈祷百神。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安阳王与三星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安阳王在位时间长达50年,这期间中国汉王朝,已经取代了秦王朝的统治。当时被派往南边镇守的秦将赵佗,自封为南越王并得到汉王朝的默许。赵佗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率众讨伐在越南建国的安阳王。当时安阳王的首都就在现在的河内市北16公里的东英区,又称螺城,遗址至今犹存。 从1968年开始,越南考古部门先后对螺城遗址进行了3次挖掘,发现了拥有上万支箭的通箭仓库。从外观看,这个遗址由用牡蛎壳构筑的外、中、内三层城墙组成,总长大约17公里。螺城内现仍保存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安阳王庙。当地每年都要举办安阳王庙会,螺城周围的12个村子各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到安阳王庙举办祭祀活动,然后扛着安阳王神像巡游村社,之后庙会才正式开始。据考察,蜀民与雒民组成的瓯雒国国民,就是现在越北壮语系少数民族的祖先。 三星堆文化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多元的文化,从早期的鸟崇拜,再到后来开明王的图腾虎崇拜;从开明王南迁的路线,一路考察而来,沿途在芦山、荥经的众多发现,以及有翼神兽都能显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沿着这种文物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三星堆后人迁徙路线。 需要指出的是,开明王向南迁徙不是仓促的逃亡,而是有规模的成建制的南移。因此在路途中和很多的地方,都会留下大量带有三星堆标志以及深受三星堆文明影响的文物。 开明王的图腾是老虎,而在古代滇族的青铜饰物中,多有表现猛兽格斗或群咬的激烈情景。在描绘动物题材的扣饰中尤以刻画虎豹凶猛形象者居多。在其他青铜器上,刻画虎豹者也很常见。如有的青铜器常饰以虎豹纹,有的将器耳铸成虎形,有的铜器刻画饲虎形象,足以表明滇人将虎豹作为勇猛威武的象征而受到崇敬。这种敬畏虎豹之风,古代其他少数民族中是很少见的。 滇文化的青铜器有几大特点:大量出现动物造型的青铜器具,大量战争、生活场景的青铜器具,以及一些西亚风格的青铜器具。 比较有代表性的首先是青铜贮钱罐中的贝壳。这些贝壳又称贝币,也是古蜀王朝使用的钱币。据鉴定,这种贝壳产于印度洋,在日本海也有发现。日本称这种贝壳为子安贝,专家说,海贝可以证明,当时古滇国有着繁华的贸易往来,海贝就是通过贸易交换回来的。 还有一件青铜扣件,表现的是两个人在舞蹈,这两个人物高鼻深目,从这两个人的外形以及穿着来看,这两个人绝非是中原人种,具有典型的西亚风格。据检测在云南出土的一些玉器碎片,竟然是和田玉。以上种种,都证明滇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亚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南方丝绸之路是在秦汉时期开通的,而这个时期也是滇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云南地区也有很多铜矿遗址。据专家推测就是这个时期,可能古滇国的一些铜矿原料,由南丝绸之路运到了中原。 滇国在西汉晚期开始衰弱,也就是这个时候中原文化开始大量涌入,因此滇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被汉文化所冲击。 如此看来,我们所考察的三星堆文化,是否也同其他文化一样,是被汉文化所同化,而不是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的神秘失踪的呢?或许,随着中原文化的不断向南渗透,三星堆的先民们,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被汉化。 翻阅史籍,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段历史。公元前316年,蜀王伐巴,巴王求救于秦,秦惠王久有灭蜀之意,遣张仪、司马错率兵伐蜀,秦国大军一路高奏凯歌,蜀国不得已从巴国撤军,仓促应战。又陷入秦军的包围,蜀太子和太傅、丞相等冲出重围,想不到又遭到随之而来的秦军狙击,最后全军覆没。 远迁到越南交趾的蜀王子安阳王在建立瓯雒国后,也没能抵挡住秦国都尉赵陀的军队,在艰难维持近半个世纪后,烟消云散。 这就可以说明三星堆的消失,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突兀。而是在历史的更迭中,被强大的汉文化所同化,以致后来被汉文化完全吞噬。战争的洗礼、文化的侵略、末代蜀王远遁越南的迁徙等,造就了今天三星堆的突然消失。 地上古迹的博物馆山西篇 苍凉的北庭古道 我国西北边陲——新疆,对于内地人来说,至今还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近几年,在丝绸之路和与之相关的许多地方的考古发现,更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魔鬼城,还有楼兰美女、小河美女的相继出土,使新疆成了人们考古、探险的绝佳之地。正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导致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古和探险爱好者前赴后继,蜂拥而至,探寻这片土地的神秘。 我们对于新疆的了解,除了知道这些,还知道什么?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享誉海外的丝绸之路究竟有多长,至于它始于何时,就更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新疆吉木萨尔县内,就有一条最古老的丝绸之路,同时也是连接天山南北的古老通道。也许是由于它地处荒原戈壁,远离现代化交通线,如今已不为人知。而它的北端,就是盛唐时期,中原政府最西边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北庭古城。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历久弥新,繁荣昌盛了几个朝代后的北庭,到了明代突然无影无踪,甚至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文字记载。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一座巨大的古城在顷刻间消亡,是战火?还是自然灾害?那条横贯天山南北的北庭古道是否也因此被废弃了呢?在这个地区,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历史遗迹? 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来到了新疆的吉木萨尔。吉木萨尔的夏季,到处都是绿色,恬静的田野,笔直的道路,来往的汽车,处处展现出了这块绿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然而,在这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县城中,我们依然能深深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 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及新疆的部分考古专家组成的科考队试图通过对北庭古道南北一线历史、地理、环境的考察,寻找出北庭古城消失的真相,以及古道两端文化的相似性和延续性。 ■七亿年前的古海水 对于新疆的荒漠戈壁,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也许是一望无际的石砾,也许是烈日当头的干渴,总归逃不过两个字:缺水。 探险家于纯顺、考古学家彭加木皆因寻找水源而迷失在茫茫沙漠,可见水在那里是多么的珍贵。如果当时在那片沙海中能够发现水源,他们也许就不会出现那样的悲剧。 因为缺水,生活在戈壁沙漠的许多当地人,经常是半年不洗澡。洗澡对于那里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奢侈。 如果在沙漠里,有一汪清水,能够洗个澡,那是什么感觉? 如果在沙漠里,不仅能洗澡,而且还能泡个温泉,那又是什么滋味? 如果恰好那里有一处古海水温泉,您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如果那处古海水温泉,不是距今一两万年,而是7亿年,您是否更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 我们在新疆吉木萨尔考察时,就曾亲身体验了一番大漠泡温泉、洗海水澡的感受,而且竟是7亿年前的海水。 新疆是一个地下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的石油管理局在吉木萨尔县内的一处戈壁荒滩,测出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于是当地管理部门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准备在发现石油的地方打一口油井,以当时的条件来说,要在戈壁荒滩这种毫无人烟的地方打一口油井,可想而知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 一段时间过去了,井打下去两千米,可连半点油星子都没见着,大家开始有点犹豫了:还应不应该继续挖下去?下面到底有没有石油?经过商定,决定还是往下打,又忙活了十几天,终于看见成果了,可结果却出乎人意料之外,从油井里冒出来的不是石油,而是一股热气腾腾的水流。在这个缺水的地方能打出一口水井,也是件好事,至少可以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的情况。可是水的味道又苦又咸,根本就不适合人饮用,当时就认定它没有价值,于是就将井口封住,撤出了戈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一晃,过去好几年,在这片当年打井的附近,出现了一大片白色的盐碱地,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难道这里的地质出现了什么异常吗? 长期生活在周边的牧民在盐碱地附近发现了当年挖掘出来的这口水井,水井口显然没有被完全封死,热水依然不停地从井口渗出来,而且水流量似乎还不小,牧民们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里的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是能用来洗澡,这对于经常为了找不到水洗澡而烦恼的牧民们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很显然,从水井里流出来的温水渗入了附近的戈壁滩,导致了大片土地盐碱化,成了盐碱地。值得庆幸的是,幸亏在这处温泉的周边不是庄稼地,要不然,这种苦涩异常的水流到地里,必将导致大量庄稼死亡,田地盐碱化。 由于牧民的生活随意性较强,没有固定的住所,餐风饮露,很多牧民都因此患上了风湿,每到变天的时候,四肢关节就会疼痛不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牧民在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洗浴之后,风湿病竟然不治而愈。而且就连身患其他病痛的牧民,泡上一个月后,也都比原来大有好转。因此这里的水被当地人誉为神水、圣水,有治愈百病的效果。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新疆化学研究所专家耳朵里。为了能够弄清楚这股地下温泉的成分,专家立即到此进行了水质鉴定,发现水中含有硫化氢、铁、锌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可以起到***、收敛、消肿、止痛的作用。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竟然是一处形成于7亿年前的古海沉积水,水温达到摄氏75度。 在这个到处都是戈壁荒滩,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极度缺水的地区,发现一处地下温泉已经是不得了的事了,更何况是7亿年前的古海沉积水,它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它和我们现在的海水有什么不一样吗?一系列的疑问,让我们急切地想去看一看那片古海水温泉。 温泉浴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一条笔直的公路将戈壁划分为二,延伸到天的尽头,公路的两旁,除了戈壁,还是戈壁,没有一点建筑物。在戈壁滩上行走,需要极强的方向感,这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习惯了依靠建筑物来辨别方向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如果没有公路,我们肯定会在这片戈壁滩上走失。 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分布着稀稀落落的红柳,新疆的日照很强,阳光反射到地面,形成一片耀眼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睛,地面温度估计达到了40多度,在这么一个极端炎热干旱的地方,能够保存下一片古海水,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远远的,一座钢结构高塔矗立在空旷的戈壁滩中,塔高足有20多米,塔中间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直到塔顶。站在塔顶,能将周边的戈壁尽收眼底:这里的戈壁滩正在日渐沙漠化,地上的碎石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会被风蚀成沙子,到时候这里就会成为真正的沙漠。 一片蓝光映入我们的眼帘,蓝光周围,是一大片白色的盐碱地,看来,远处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古海水温泉了。 现在的古海水温泉已经被人利用起来,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温泉浴场,浴场装修得颇为现代化,就连里面的浴场也都分成了三类,室内和露天两类属于大众浴场,还有一类是独间,当然,价格肯定要比前两类贵出许多。虽然这古海水温泉浴场地处戈壁荒滩,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它的强烈兴趣,许多人不远千里来此,只为体验一下7亿年前的古海水浴,还有很多的游客听说了它的疗效,特地在此住下,每天在这泡上一泡,以除疾病。 从表面上看,古海水和我们现在的普通海水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尝起来就能感觉到它的不同,味道比普通海水要苦,要咸,甚至有点发涩。 相较于室内温泉,我们似乎更愿意在阳光下畅泳,在蓝天下舒展着四肢,静静地接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古海水洗礼。为了留住自己与古海水温泉亲密接触的那一时刻,好几个男科考队员都提出来要用相机拍下他们翻身入水时的优美身姿。更有甚者,他们中竟然有一个不停地变换姿势入水,一会是鲤鱼打挺,一会又是仰躺入水,总之是玩尽了花样。 虽然亲身体验了一番古海水温泉的滋味,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它为何能在如此干旱的地区保存7亿年之久呢? 对于古海水的形成,也许我们得将时间追溯到地球诞生之时,46亿年之前,宇宙中的尘埃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最初的火球逐渐冷却后,整个地球表面开始被海水覆盖。这段时间内,大量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诞生了。随着地质的不断变化,地球表面开始形成陆地、山川,距今约5.4亿年的寒武纪时期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而吉木萨尔的古海水,比寒武纪时期还早了1亿多年。 后来因为部分地壳下沉,导致了一部分海水被掩埋在地层之下。到了距今4亿年前,新疆地区的海水开始退却,逐渐形成陆地,但是在吉木萨尔,曾经发现过二叠纪、侏罗纪时代的远古动物化石,其中水龙兽动物化石和恐龙化石最具代表性,水龙兽是距今1亿年前,生活在水中形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照此也可以断定,在距今1亿年前,这里仍然是一片汪洋。 由此可以看出,1亿年前的新疆还是一个森林繁茂、水资源充沛的地方,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地方变成了如此荒凉、缺水的状态呢? 至今在学术界有很多观点认为导致这些地方缺水干旱的大部分原因还是人为的任意开采。但是一部分最新的观点却并不这么认为,有专家对塔克拉玛干地区的气候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地区从6亿年前开始,经历了几次潮起潮落的过程,形成了现在的盆地格局,再加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波及和影响,盆地周围山体急剧抬升,山区风化剥蚀物被搬运到了盆地中心,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奠定了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英国的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模拟了未来1.5万年内的气候变化后发现,即使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地球气候也将很不稳定,有可能在短期内突然变冷或变暖。也许我们能从这些观点里看出影响吉木萨尔地区环境变化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当地自身的地壳运用。 浸泡在7亿年前的古海水中,凝望着远处的茫茫戈壁,别有一番滋味。没想到今天的我们,竟然能真实地触及7亿年前的海水,这种待遇就连有着地球霸主称号的恐龙都没有办法享受。 浸泡在湛蓝的古海水中,看着泳池管道里源源不断流出的古海水,我们也在深深的担忧,照这样的速度,这片仅存的7亿年前的古海水还能流多久?难道这片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水仅仅只能用来当作温泉使用?没有任何科学价值吗? 它的研究价值应该远远不止这些,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经常有这样的描写:某位世外高人为了研制仙丹灵药,而要远赴天山等高寒地区寻找某味稀少珍贵的药材,而这味药材往往在仙丹灵药里面有着起死回生的关键性作用。 虽然是小说,但不难看出,稀少的东西往往是最珍贵的,既然这处古海水温泉有着如此神奇的医疗效果,为何不将它利用起来,也许它会成为专治疑难杂症的特效药呢。 钱塘江地下流淌的万年古海水,依然深埋于地下,没有挖掘,专家称可以利用它来研究人类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那么这处7亿年前的古海水,应该比钱塘江的万年古海水更具有研究价值。7亿年前的生物,经过高温高压,被深深埋在了地下,所以这片古海水,不仅仅是医治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里面也保存着7亿年前的生物信息。 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七八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一种名叫真涡虫的生物,它具有最原始的脑细胞形态,也就是说在这处古海水沉积之前,它就已经存在,是世界上所有动物以及人类的祖先。 现在在遗传学里有一种叫提纯复壮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从现有生物物种里提取挑选没有遗传疾病的DNA,与原有的纯种DNA进行匹配,让某种生物恢复到最原始的形态。 在新疆西天山地区依然存在着许多野苹果等野生物种,它不单单是现有苹果的原始基因库,同时也是6500万年地壳和气候大变动以来的见证和遗存。 如果能将它们充分利用,对于研究它们的遗传基因,利用和改良品种,将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就是这片价值巨大的野生植物原始基因库,至今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以至于近几年,由于乱砍滥伐和人为过度的采集,西天山野生物种的数量和面积正在急剧下降。 也就是说如果在7亿年前的古海水中真的能找到真涡虫的DNA,对我们研究脑构建的起源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我们非常不希望对这片古海水,仅仅是用来当作温泉;我们也不希望等到这片古海水消失以后,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那对于我们人类,将是永远的遗憾。 ■野马的故乡 在北庭古道的北部——新疆吉木萨尔县,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之为卡拉麦里的戈壁荒漠,这就是世界上珍稀动物——野马的故乡。2001年我们中央电视台记者曾在这里作野马放归的报道,而卡拉麦里也正是北庭古道最北端的起点。我们再次来到这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