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最新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 >> >> >> 文章正文
专题栏目 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下) 热 荐 ★★★
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5 22:39:51 爸妈看见后都要挨打,然后他就发誓再也不上网,但之后往往又控制不住。“我这次下定决心把网戒了,不再让我爸爸妈妈担心”,小旭对老师说,他自己愿意走出网络,这就比其他网迷孩子治疗起来要快些。因此,我们首先肯定他的想法,表扬他是懂事的好孩子;接着就与他一起讨论他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喜欢读书、喜欢滑旱冰、喜欢打篮球……于是建议他参加篮球的正规训练活动,自己独处时可以滑旱冰或读学习参考书,结果很快就摆脱了网络依赖。
2.脱敏训练法。即,逐步脱离“网瘾”。具体做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孩子进行团体成长训练,让他们在封闭环境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与人交流,转移对网络的依赖心理,这个阶段一般为五到七天;第二步进行家庭亲子互动,指导家长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最终帮助孩子重塑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正确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这一阶段大致持续两个月。
3.教育引导法。首先,端正孩子对网络的认识态度。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告诉孩子,电脑、网络虽然是高科技、现代化的象征,但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要学会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其二,上网应尽量在家里,不去网吧。家长必须严格掌握孩子上网的时间,如果孩子难以自控,可以通过设置微机自动关闭、闹钟功能等来强迫孩子执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同时,
孩子注意人际交往,从父母、亲友到老师、同学,回忆一下是否自从迷上电脑以后,就把这些人都冷淡了。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就要提醒孩子注意。其三,家长和老师对于那些长时间上网毫无节制的孩子,不应姑息迁就,应该及时劝阻、批评,并引导他们正确合理利用电脑网络、科学安排时间。其四,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涉世不深,容易误入歧途。在此阶段,家长和老师要主动地引导孩子上网,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平时孩子玩电脑或上网时间不宜过长,孩子一旦出现“网瘾”,必须立即与电脑阶段性隔离。只要引导得法,网络对孩子来讲就不会成为洪水猛兽。
“不再上网了”是“网瘾”戒除的标志吗?
孩子“不再上网了”,总算与这个“魔鬼”断开了,家长的“心病”得到缓解了,于是电脑被束之高阁或处理了,这就正常了吗?
【案例】有一个孩子上高一,玩游戏成瘾,成绩直线下滑,家长曾带他找我咨询过数次,孩子表示“再不上网了”,我觉得挺好。后来家长打***说,儿子把那些游戏软件及电脑,砸的砸、卖的卖,总算与网络绝交了。可没过多久,他儿子一反常态地要上网查什么资料,整天逼着要电脑,他带有责难地质问我:“你这咨询不除根呀,他现在又旧病复发,你看怎么办?”
“所谓‘旧病复发’都是有条件的,况且上网查资料是好事呀,人家利用网络学习,你应该鼓励他。戒除‘网瘾’不等于不再上网,更不等于从此与网络绝交……”我说。
“你看这网络把孩子害的!现在办公室里一台台电脑,把人都变懒了,过去还会心算、珠算,现在年轻人连字都不会写了。我让他到图书馆查资料,他说‘懒得去’。这不是让人倒退是什么?”他激动地说。
“那你也可以看看:有很多创造发明不都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方便、舒适、更懒吗?网络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发展工具,丢掉它就等于丢掉了信息、知识和机遇……咱们长话短说吧,戒除‘网瘾’的主要标志不是不再上网了,而是孩子脑子里不再整天想着网上的游戏、聊天等,能有节制地上网,能自我控制。更重要的是,能利用网络的快捷和无国界来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知识、机遇,从而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我说。
“看来你说的也很有道理……”他平静地说。
“建议你也可以上网找些有关的资料看看,感受一下上网的快感。”我说。
“我现在还不会上网……让我想一想吧,咱们今天就先说到这儿吧。有想不通的我再打***找您。”
【点评】该案例说明,在社会上可能有不少人,把网络妖魔化了,故而谈网色变,这可能与某些媒体的误导有关。一件好东西掌握在会用它的人与不会用它的人手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网络时代不会充分利用网络发展自己才智的人,才是更大的一种悲哀。
------------
网游不可怕
------------
第八章网游不可怕,“游戏迷”也能出
歌迷、影迷、球迷……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兴起,游戏迷一族又应运而生。网游是把“双刃剑”,支撑着一大新产业,培育着一种新能力,如何趋利避害,让孩子在游戏里玩成才?
面对让人入迷的电脑游戏你该怎么办?
玩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问题是何时玩和玩什么。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这关系他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案例】电脑游戏正以势不可挡的魅力,让诸多学生忘却一切地投入这一世界,因为笔者不是玩家,故专门与一位爱玩电脑游戏的高二学生进行了交流。
我问他:“你认为哪些游戏玩的人最多?”
“我觉得《魔兽世界》《英雄城市》《万王之王》《传奇》《龙族》等网络游戏都比较火。”他说。
家教中最大的误区就是家长不能以身示教。“网游中那些故事给了你什么?”我又问。
“在网络游戏中,我最先玩的是《精灵》,第一次接触3D游戏,感觉很不错,交到很多朋友。后来我又选择了雷爵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美人鱼、艾丽丝、白雪公主……那么多我们曾经向往的美好童话,雷爵用相当可爱的手法把那些‘公主们’的命运托付在我们手中,我给他们设计了新的命运……”他说。
“这么说来你一定也很入迷了?”我又问他。
“是的,我曾经多少次梦想着自己就是那些游戏里的人物,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一次又一次,我渐渐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游戏里配角、主角、反派角色等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游戏使我有了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这世上还有许多事等着我去完成呢。”他说。
“确实如此。很多故事大人们也会喜欢的。”他接着又强调说。
“看来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娱乐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孩子们成长的伙伴。但也应该说,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现在很多游戏都是打打杀杀的,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你的看法如何?”我接着说。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而且什么事情一开始都比较乱,社会就是从无序过渡到有序的。”他说。
最后我问他:“对那些一玩游戏就上瘾的孩子,怎么办?比如你能管住自己吗?”
“我一玩就入迷,但我没有瘾,就是说我可以让自己不玩,因为我马上面临着考大学,我还要出国留学,人生有更大更好的目标在等着我,那远比玩游戏的诱惑力大得多。”他说。
此时,我也打心眼儿里感到,他真的是一位成熟而理智的学生,也将成为一位能干大事的人。但愿所有孩子们都能像他一样,分清人生中的轻重缓急,打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点评】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名的“软糖试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哈佛大学幼儿园,把很好吃的软糖分发给每位小朋友,并说:“这颗软糖非常好吃,老师现在有点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谁想吃,可以吃掉。但如果谁能等老师回来仍未吃,老师就奖励他第二颗软糖。”老师出去了,隔着一个单向玻璃观看小朋友们的表现。只见有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把软糖吃了;有的小朋友闭上眼睛不看;有的小朋友睡觉;有的小朋友和别人说话,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大约20分钟左右,老师回来了。吃掉软糖的就算了,没吃掉软糖的小朋友每人又奖了一块软糖。这个试验并未完。20年后,
家追踪了这些小朋友。结果是:没得到第二颗软糖的小朋友,大多没考上大学,有的还进了监狱;得到第二颗软糖的小朋友,大多上完了大学,有的还崭露了头角,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另一位
家在监狱里作了一个调查,这些罪犯是因为弱智而犯法还是别的原因呢?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罪犯都很聪明,95%的罪犯之所以犯罪,都是因为不能拒绝诱惑。
------------
电脑游戏有哪几种?
------------
电脑游戏有哪几种?哪些游戏适合孩子玩?
市场上的游戏软件琳琅满目,在没有划分类别和销售对象的情况下,你会选买怎样的游戏软件?
【案例】有一位我曾咨询过的外地孩子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进网吧,把电脑买回了家,但对买些什么游戏软件却心中无数,孩子提出来要买这买那,他拿不准,便拨通了我的***,问我说:“……我想给孩子买些游戏软件,该怎样选择呢?哪些游戏适合孩子玩?”
“你想买单机电脑游戏还是电脑网络游戏?”我问他说。
“都买吧。但我跑了很多商店,几乎95%以上都是打打杀杀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越抢手。现在由于游戏分销渠道复杂,有软件专卖店、网吧、小超市等,孩子们很容易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去乱买。我的孩子才上初中,当然希望买健康益智的游戏了。怎么办?你能参谋一下吗?”他颇有为难地说。
当时我正在上网工作,即刻告诉他:“我已在网上为你找到了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首批推荐的健康益智游戏的名单,请你记录一下,单机游戏可买以下软件:《极品飞车》《轩辕剑4》《仙剑奇侠3外传:问情篇》《FIFA2004》《波斯王子:时之砂》《傲世三国》《秦殇II:复活》《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三国群英传IV》《海商王》。
互联网游戏可买以下软件:《剑侠情缘Online》《封神榜》《航海世纪》《泡泡堂》《冒险岛》《天骄2》《梦幻西游Online》《飞飞》《碧血情天Online》《三国策》《吞食天地》《华夏Online》《轩辕2——飞天历险》《魔力宝贝》《仙境传说》。”
他表示了感谢。最后我还是提醒他说:“这些都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首批推荐的健康益智游戏,应该是可以放心的。”
【点评】关于游戏的分类,目前国际上的电脑游戏分为单机电脑游戏、游戏机游戏以及电脑网络游戏。现在又出现了手机游戏。这是从电子游戏的载体来分的。另外也可从电子游戏的性质来分,有健康的和暴力的、***的或童话的、历史的、商业的等。还可以按对象将其分为成年人的、未成年人的等。
不同年龄段的人,应玩不同性质的游戏。对于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恐怕还需要家长引导。
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玩游戏?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游戏影响学习,于是就粗暴干预,责备打骂,甚至把电脑锁在房间里,这难道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吗?
【案例】强强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同班同学的介绍下,他开始玩起了电脑游戏,并渐渐不能控制且沉迷其中。没想到一天晚上,爸爸竟然要和他一起玩游戏,更令他惊讶的是,爸爸居然玩得相当好,而且爸爸也承认他也是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后来,爸爸就经常和他一起玩,两人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玩友。又是一天晚上,强强叫爸爸来和他一起玩,爸爸却告诉强强他晚上有工作,不完成是不能玩的。强强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玩着游戏,又看着爸爸在一旁认真地工作,突然觉得挺没意思的。这时爸爸建议强强也去学习,等做完作业后两人一起玩。强强同意了。那天晚上,强强和爸爸一起玩电脑游戏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爸爸告诉他,完成工作后的放松是最容易感受到愉悦和满足的。从那天开始,强强总是认真的完成学业后才和爸爸一起玩,有时他的作业多,或是爸爸的工作没有做完,他就自觉地不玩游戏了。强强学会了分配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也知道了哪些事情对他来讲是重要的。
【点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身为家长,首先,要学习一些电脑网络的知识,包括当前孩子们喜爱玩的游戏等等,只有自己了解了,才谈得上指导孩子。其次,最好和孩子一起玩,这样既可以拉近两代人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正确的建议,又可以了解孩子到底在玩什么游戏,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指导。其三,要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决不能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要抓住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家长对于孩子玩电脑游戏的态度,有这样一项调查显示:49%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脑游戏;19%的家长虽知道孩子玩电脑游戏,但不知游戏的内容;另有54%的学生对家长隐瞒了自己玩电脑游戏的情况。上述情况,是买电脑的家长们始料不及的,所以有些家长迷茫不解,手足无措;有些家长则是粗暴干预,责备打骂;有些家长甚至把电脑锁在房间里,宁可放着,也不让孩子再碰一下。其实,适度的游戏能够使孩子的身心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而当前流行的各种电脑网络游戏对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反应机智也不是毫无益处。所以,家长不要试图禁止孩子玩游戏,有时候,游戏玩得如何,是孩子在学校能否与同学相处融洽的一个重要条件。剥夺孩子玩游戏的自由,就是剥夺了孩子在校交友的自由。
------------
如何认识电脑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
如何认识电脑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事物的方法:客观、公正、多角度。惟如此,才有助于看到事物的全貌。对网游也是如此,主观和偏见只会干扰判断的准确,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案例】有一位家长代表,有备而来地找我“咨询电脑游戏”问题(实为质疑),她拿出了自己事先想好的问题,如演讲般说:“电脑游戏像虎狼一样冲进了家门,我们已无力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一场争夺孩子的战争,专家、政府应站在我们这边,打击电脑游戏……”
“你说得有道理。但你能否从另一方面想一想。电脑游戏的兴起,正像汽车工业的发达一样,必将使车祸和堵车现象频频上升,可谁为此而不买汽车呢?玩游戏上瘾、着迷、发狂是很正常的人性反映,是人本身欲望的体现。”我说。
“那你的意思是游戏业还要大发展吗?”她疑惑地说。
“我只是想说:‘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看你怎么用它了。我国是全球网络游戏产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有关报道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北京10所中学的3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初中阶段经常玩游戏和每天玩的学生占44%;高中阶段经常玩和每天玩的占38%。可以肯定,大学生玩游戏的人数更多,这说明它有市场需求。”我说。
“现在孩子们正在认同游戏中出现的专门收钱、替别人骂人、杀人的职业玩家,这说明什么问题?”她说。
“你说呢?”我反问她道。
“这反映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错位影响,也说明虚拟世界逐步同化影响着青少年,他们长时间痴迷于暴力游戏,很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观点,对暴力产生了认同感,引导青少年误入歧途,轻则行为失常,重则导致犯罪。”她似乎意识到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自古‘游戏’都被视为‘玩物丧志’,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你说它是一把‘双刃剑’,美化它了吧?”她又带着辩论式的姿态说。
“中国人长期压抑了玩的天性,其实玩可以开发人的智慧,小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在玩儿中学习呢?这岂不是给学习注入了乐趣吗?我们希望:游戏商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兴趣编出不同的游戏,从游戏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岂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吗?反过来,‘成瘾’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人人都对任何事物没有任何兴趣,都不感冒,那么反而是一种悲哀。试问历史上的哪个行业的权威人物不是对该行业几近痴迷、难止其瘾呢?”我说。
“游戏要有
性、文化性、娱乐性、艺术性、技术性等,不能光是暴力、***之类的。”她说。
“说得很对,也很好。希望孩子们能在游戏这个浓缩的世界里,正确辨认在这个游戏之中真正应该体验的东西是什么,要分清虚拟和现实,而且面对再好的东西也要把握好‘度’,否则将适得其反。”我认同。
最后我建议说:“即使孩子对游戏非常喜爱,也最好由一个以上同伴陪同一起玩,以互相提醒适可而止;如果难以割舍自己构筑的网络游戏角色,可以尝试将角色‘卖’给其他网上玩家。家长应经常与孩子探讨上网的技巧和经验,了解孩子的喜好和上网的基本情况。以预防意外情况发生。”
【点评】本案例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家长只看到游戏的负面作用太大,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以至于走向了片面反对游戏的误区。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游戏产业大有弘扬民族文化的潜力可挖,我们期待着大量寓教于乐的游戏奉献给孩子。
网游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的,有的进口游戏甚至带有文化侵略的色彩。尽管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对网络游戏软件的进口比较慎重,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引进版的网络游戏仍难免包含着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并且我们从“舶来品”中确实难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
为什么有的家长要砸网吧?
黑网吧,赚黑钱,家长的愤怒也事出有因……
【案例】一个外地来的家长,坐在咨询室里,诉说着她的一段经历。她的孩子(上初二)每天背着书包说去上学,可其实是进了网吧。当她得知后,便跟踪追击,在那里找到她的孩子,气愤地砸了网吧的电脑,她还扬言要告网吧主,她认为网吧不该接受未成年人,这种坏了良心的网吧主,实在不可饶恕。
真是一段令人震撼的控诉。
“你不能采取些别的行动吗?比如上诉等。”我反问她。
“我也要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啊,哪有时间去逐级上诉呀。再说这也是无奈,我说要告他,可还找不到门。”她不满地说。
我安抚了她的情绪后,接着谈了有关情况,并作了如下分析:
中国网吧的诞生距今不足十年的时间,然而其发展的速度及规模却超乎人们的想象,现已逐步发展成为集上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重要的社会场所。但是网吧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如:网吧过多、过滥,网游内容充满暴力与***,存在安全隐患,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屡禁不止,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等。特别是黑网吧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各界对此反映强烈。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客观上为我国网吧业做强做大肃清了道路上的障碍,提供了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如果把监管和自律比作网吧业发展的两条腿,那么监管是先一步迈出的腿,网吧业本身自律则是必须跟上步伐的另一条腿。
第二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就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国内外网络文化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网吧行业未来发展的四个核心内容:“打造新视听,创造新享受;打造新娱乐,创造新体验;打造新
,创造新理念;打造新网吧,创造新形象。”希望借助先进的网络科技手段,大力推广优秀的网络文化,推动中国网络文化市场和网吧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点评】网吧经营者们需要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增强社会责任感,更新经营理念;需要建立网吧行业协会,从加强行业自律着手,各地建立“绿色网吧”,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声誉和权益。未来,网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加强网吧经营者的自律,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网吧业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才是网吧业长远发展之路。
------------
玩电子游戏对重病孩子有辅助疗效,为什么?
------------
玩电子游戏对重病孩子有辅助疗效,为什么?
国外有报道显示,玩电子游戏对重病孩子的病情有辅助疗效,但不能一概而论,本案例将告诉你,要分清病情。
【案例】有一位家长打***,说她亲戚家的孩子刚上初中,得上了白血病,现正住院治疗,很寂寞也很痛苦。她准备到医院去看看,问:“是否可以买一个小电子游戏机送给他玩?”
“这是个好主意,这孩子要长期住院,也没有玩伴,你可以给他买一个小型的电子游戏机送给他。我个人认为,电子游戏既然能让人入迷,在入迷情况下就能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使他们暂时忘掉病痛,在康复治疗上应有相当效用。你不妨试一下。”我建议说。
这位家长很高兴地买了一个游戏机送给了病童。没过多久她又打***说:“我不久前又到医院去看那个孩子,他玩得很高兴,对化疗也不那么害怕了……不过,前不久我儿子感冒,有样学样,非要我也得给他买一个,结果他带游戏机到学校去上课玩儿,被老师没收了,你说这可怎么办?”
“游戏机对于长期住院,很寂寞又很痛苦的孩子,可能有减轻痛苦的辅助治疗效果。而对于感冒等几天就好的孩子,大可不必享受这种‘待遇’,这要分清具体情况,你说呢?”我说。
【点评】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有关专家研究指出,电子游戏对患病儿童有帮助痊愈的作用。患有孤独症的病童通过电子游戏,观看游戏主角如何互动,可以有助于发展社交技能。美国《世界日报》(2005年7月27日)曾报道说,美国有关研究发现,在接受化疗癌症患者和镰状细胞性贫血病患者中,玩电子游戏者比接受治疗后睡觉休息者,较少需要止痛,也较少出现恶心的情况。电子游戏甚至有物理治疗的效能,例如手臂受伤的病人玩电子游戏时,能保持手部和臂部活动。
孩子想当“职业玩家”怎么办?
什么事情都有个规则,有人遵守规则,有人不择手段,这折射着一个人的人品,游戏也不例外……
【案例】一对白头发的家长带着一个大一的学生来到了咨询室,家长说:“我这儿子刚考上经贸大学就不上了,整天玩游戏,还说他赚了钱来养我们,我们不要这种不干净的钱……”
“什么叫‘不干净的钱’?我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坑蒙拐骗……”学生说。
我制止了冲突后,单独和这个大学生谈了一阵子。
“看来你很孝顺,还想用玩游戏赚来的钱养父母,不过我不太明白,玩游戏能赚多少钱呢?”我带着好奇和认同的心态,问这位大一的学生。
“多少都有。”他说。接着,他告诉我:玩游戏能赢取E币,即游戏币。在游戏“商城”里所有消费都要用E币。玩家可以用这些游戏币在游戏大厅里参与玩诸如“斗地主”、“梭哈”等充值游戏。按照游戏的官方规定,赢得的游戏币不会再换成现金还给游戏币拥有者,而只能换成E币供其在虚拟世界里消费……
他看我明白了不少,似乎找到了听众。
“游戏币怎样才能换***民币呢?”我进一步问。
“一般在地下进行。不过,大多数网吧都会成为兑换游戏币的中介。”他看我很真诚,便也一吐为快。
“怎么个换法?”我带着无知的样子问。
“按正常比例,1个E币应等于1元钱人民币。网吧回收E币的价格是1∶0.5,也就是1个E币仅能换0.5元人民币,转手‘卖’E币时一般都低于E币卡价格并高于回收价格。”
“你玩游戏多久了?赚过多少钱?”我问。
“半年多了,赚过两千多元。不过,会越来越多。”他说。
“我会打扑克牌,打扑克牌时有人不守规矩***,玩游戏有吗?”我问。
“这种现象到哪儿都有,也有几个人合伙***的。”他说。
“***挣的钱就有点‘不干净’了吧?”我说。
“当然。但不是所有人都***。”他说。
“你要当一个职业玩家吗?”我问。他点了点头。
“对。咱不要光玩别人的游戏,要自己能编出更好的游戏,让别人来玩,成为一个游戏工程师或游戏商怎么样?”我鼓励他说……
【点评】本案例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玩游戏也有职业道德。二是有的学生想当职业玩家,家长却不理解和支持。岂不知,中国的游戏产业还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特别是游戏产品的开发和游戏企业的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严重短缺。此外,法律制度、网络的虚拟财物以及运营商和玩家的权益保护及法律责任等诸多问题,也亟待专业
进一步规范。
------------
由“追星族”变成“游戏迷”这是为什么?
------------
由“追星族”变成“游戏迷”这是为什么?
孩子由“追星族”变成“游戏迷”,这是为什么?
【案例】一位高二学生是个游戏迷,为此常常旷课、逃学,对即将面临的高考无动于衷,他的家长十分焦虑,来咨询室求助说,孩子是单亲,初中时曾是个“小说迷”,整天看武打小说,特崇拜金庸。后来又是歌迷,崇拜蔡依林。勉强考上了高中,现在又成了游戏迷,玩游戏玩得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老师您说,他不迷这就迷那,什么都没个长性,唯独不迷学习……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这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之所以‘没长性’是因为他总在选择和彷徨中。他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目标
的缺失,所以总在不停地寻找自己崇拜的偶像。而这些偶像又与自身条件发生了冲突,随着时代的发展,便又迷上了网络游戏。”我说。
接着我和这位家长分析了电脑游戏为什么让孩子那么入迷。孩子之所以不迷学习,关键是兴趣。网络游戏的故事性强,能刺激人的兴奋点,容易上瘾;而学习呢?教材多半是枯燥的,如果再加上老师教法呆板,无法刺激人的兴奋点,容易产生厌学。加之玩游戏是人的天性,谁不愿意玩呢?上瘾并非是网络独有的专利,比如经常有人对看电影、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歌星等都特别迷恋。有的学生对小说入迷,上课不听讲;有的学生对某歌星入迷而逃课,甚至举止疯狂,都是客观存在的。
“你说,我的孩子还有救吗?”家长着急地问。
“不吃不喝,日以继夜地玩游戏,当然很不正常,这也是一种意志障碍,正像‘头悬梁、锥刺骨’一样都是非常态的意志。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半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缺少友情,很郁闷。他们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却得到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被重视的快乐。在游戏里过关斩将的时候,会有人为你喝彩;取得成功的时候,有人向你表示祝贺,有谁不向往这些回报呢?”我说。
“那我该怎么办?”家长又问。
“建议你首先要和他沟通,高二的学生应该懂道理,告诉即将***的他,应做出自我负责的选择,如有可能,可以带他来咨询。另一方面,他如果真喜欢游戏,你不妨鼓励他还可以报考游戏专业的学院嘛,从事游戏设计等工作也是一条出路呀。”我说。
但家长表示反对,他不愿让孩子干这一行,认为这是“伤天害理”的工作。看来,很多家长已陷入了对游戏的认识误区。
【点评】人们认识任何一个新事物时,都会出现尴尬。比如,电视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时,家长也会极力不让孩子看电视,怕他们会因电视内容学坏,受到不良影响;武侠小说风靡时,也曾遭到口诛笔伐;连牛仔服也曾被看作“奇装异服”。
事情总是要一分为二的。当今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娱乐的一个主要方式,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伙伴。
因此,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网络游戏,是正确引导和指导孩子健康玩游戏的关键。
我国有关部门对网络游戏的管理已有哪些措施?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说:“网络游戏和网吧真是图财害命,为什么没人管呢?”这说法是不对,事实上,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针对网络游戏出台了很多管理法规和具体措施。
1.国家对网络游戏在内的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内容设立了十条禁令,即,相关产品不得含以下内容:①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②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③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④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⑤宣扬邪教、迷信的;⑥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⑦宣扬****、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⑧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⑨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⑩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国家一级法规要求对网上的游戏内容进行审查。针对网络上运行的上百款游戏,大部分来自于国外,而这些游戏的内容很多充满了暴力色彩。文化部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实行对引进游戏的内容审查制度,加大对引进游戏的内容审查力度。2004年4月,文化部已经设立了网络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对网络游戏的内容进行审查,要求所有进口的网络游戏必须报文化部审查、通过以后才能在网上运营。现在网上运行的还没有审查的游戏,要求补报审查;没有通过审查的将受到处罚。对即将开发的网络游戏,采取事后备案监管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自行进行审查,无禁止内容就可以上网运行。但是如果消费者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向政府部门举报游戏的内容有害,文化部门可以对这款网络游戏进行审查鉴定。经过审查鉴定以后,做出相应的处理。无论是对网吧的管理,还是对网络游戏的管理,都要从“两手抓”这样一个原则出发,既要坚持正面的建设,又要加强监管,消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疏堵并举”。
2.1995年,我国制定了《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2002年,发布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随后发布了《健康游戏忠告》。2005年,五部委发布了一同打击“****”、“****”的通知,同时采取了专项治理行动。最近,我国又发布了《关于禁止利用网络游戏进行赌博活动的通知》,目的就是要保护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利益,使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上网习惯和观念。
3.2004年11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正式推出《绿色游戏推荐标准》。该标准通过12项指标,将游戏分为适合全年龄段、初中生年龄段、高中生年龄段、18岁以上年龄段和危险级共5个等级,并表示将免费按该标准开展游戏认证,推荐给适龄玩家使用,而被评为“危险级”的网络游戏名单将被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查。
4.国家部委正在制定网络游戏行业强制标准,文化部市场司的工作人员透露,网游行业新标准将规定不同年龄的相应网游时间,并且强制要求网络游戏开发商加入“网游时间限制”的设计。在游戏开发时就加入限制游戏时间的设计,青少年即使想多玩几小时也不可能实现。此外,《网络游戏出版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这是目前为止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网络游戏出版经营活动的规章。目的是通过规范管理,使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改善两者能有效统一起来。
5.据政府官员表示:净化网游的工作重点主要将放在五方面:①打击包含***、暴力等内容的网游产品;②彻查未经国家相关部门内容审查而引进的境外游戏;③清理未获许可擅自运营网络游戏的行为;④大力打击****、****;⑤加强对国产健康网游的宣传。中国互联网协会李欲晓处长说:“14岁以下的青少年一天玩网游两三个小时,18岁以下到14岁可以玩四个小时,限制时间的技术问题现在已经可以解决。”
6.目前,戒除“网瘾”的行动从中央到地方都正在开展。如:团中央已在开展“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为此还成立了“用爱心和科学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巡回演讲办公室”;五部委举办了“百万家庭健康上网大行动”;各地政府也纷纷支招,如:北京团市委成立了“青少年网络行为优化工程专家组”;上海成立了四百多人的社工队伍,分头做闲散青少年戒“网瘾”的工作;石家庄团市委、杭州团市委也组织了一批志愿者正在从事这项工作……
7.学校和网吧也在行动。如:不少学校为满足学生上网,开设了绿色网吧或网站,学生有上网卡,限定时间,过时无效。上海的“绿色网吧”用技术手段过滤掉网页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取得良好效果。还有成都某网吧,在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上附近中小学教务处的***,孩子们一看就自动离开了。
以上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总之,中国政府和民众团体都在行动。
------------
玩“网游”能玩出一个天才来吗?
------------
玩“网游”能玩出一个天才来吗?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几乎都回答过诸如“你长大之后要干什么”的问题,大家的***都不外乎“教师”、“医生”、“科学家”等等,不会有人说“我长大后要玩游戏”。现在可就不同了,玩“网游”真能玩出一个天才来,他是怎么玩的呢?
【案例】一位名叫朱学恒的台湾年轻人,曾是游戏高手。为了看懂游戏的英文而学习英语,最终,这个游戏高手“用英文演讲都不是问题”,而他为了在游戏中过关斩将拿高分,追本溯源翻阅各类型的魔幻小说英文原版书,抱着词典一本本“啃”下来,结果又成了一位翻译高手,因翻译《魔戒》得到2700万新台币而成为富翁,2005年8月,他在北京、上海又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他向大陆推销他的“创作共享,天下为公”OOPS(开放式课程计划)翻译义工,依靠网络和社群的力量,引来全球14个国家超过700人次华人义工的响应,翻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因此获选第二届台湾《KeepWalking》梦想资助计划的5位得奖人之一。
无论是游戏玩家这一新职业的出现,还是相关部门对待网游态度的根本性改变,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行为,已经在无形地影响着人们对成才观念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无疑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当前,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仍然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孩子的成才之路,辍学便意味着失去了未来。尤其是对于还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在这个年龄,没有一个集体,没有约束,就很危险。毕竟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了,而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非常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不少家长和老师强调说。
然而,“玩游戏也能赚钱”已成为众多青少年的成功梦想。而现阶段要想作为职业电子竞技选手并不需要什么学历,只要能把游戏玩出名堂就行。当前中国的大部分职业电子竞技选手,很多正是从辍学的中学生及网吧中玩游戏成名而发展来的。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接近2000万人。而且,随着国内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游戏玩家的群体越来越大,并由此催生了职业玩家这一新兴职业。这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点评】重视学校
并不等于把它看成“唯一”。从朱学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成才方式。作为家长、老师应及时发现并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并对其进行知、情、意、行的正确引导。
最新的人才观,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四不唯”标准,即: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也就是不以“学历”论高低、不以“职称”论短长、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人人成才,人人都作贡献,充分体现了发展性、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的“大
何谓网络游戏
仅仅会玩网络游戏,那不是人才。网游人才虽然很风光,但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网络游戏
【案例】有一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专业是家长选的热门专业——金融专业,可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辍学在家,玩网络游戏成瘾,经过咨询戒除“网瘾”后,他准备再次考大学,并决定考网络游戏这个专业,想成为一个网络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玩家出身的从业人员,对游戏有很深的感情和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因而会更加了解玩家的心理和需求。相信你能成为一个充满激情与创意的网络游戏
。”我鼓励他说。
“其实,网络游戏是一个大的系统,我还没想好我能从事哪个专业?”他略带忧虑地说:“网络游戏包括:游戏策划、美术设计、运营维护、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专业,至于游戏人才应包括:企划类,如企划、制作人、剧本;美音类,如美术、动画、音乐;程式类:程式、测试。其中企划
最为缺乏。”他说。
“噢,你说的是网络游戏人才的分类。我认为,网络游戏
就是:软件技术+艺术创新+人品。对吗?”我说。
“老师说得很对。软件技术、艺术创新、人品,都是网游人才的基本素质。细说起来要求是很高的。”他接着说:“随着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网游
竞争愈发激烈,对玩家的要求日益提高,市场上同类产品越来越多,网游产品的研制和运营的成功率低,网络游戏产品寿命短。在此情况下,网络游戏背负着巨大压力。即使是GM,也要时常面对客户埋怨、断线、卡机等等状况,而一旦遇到黑客攻击等情况,那简直就是他们的灾难日。可以说,在风光背后是高风险和激烈的竞争。”
“你能有这些思想准备是很好的。听说手机游戏
也很缺呀,据了解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3亿,你看不管在什么场合,拇指一族热火朝天玩手机游戏的场景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常态,也是个更便捷、广大的市场,你可以开发呀。”我一边鼓励一边说。
“对。手机游戏主要包括:内嵌手机游戏和在线手机游戏两种,前者开发难度较大,游戏学院主要是开发后者。”他颇为专业地补充。
“作品是人品的折射,没有好的人品就没有好的作品。有兴趣就有热情和激情,就有创新的灵感和行动。你要做好各种准备呀。”我认同地再次鼓励他说。
“谢谢老师,这次我可要自己做主张选专业了。”他坚定地说。
【点评】游戏行业与传统行业不同,它几乎不需要消耗多少物资资源,最核心的资源便是人才。所以游戏产业拼的不是传统的物质资源,而是智力的东西或者物化了的知识。一款开发成本上千万元的游戏,绝大部分的开销都是花在人员的薪酬之上,尤其是游戏开发人员。因此,游戏开发人才是游戏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升产业的水平,
是关键。
------------
社会为什么要培养游戏
------------
社会为什么要培养游戏
很多国家的香烟盒上都醒目印有骷髅标志及警告语,但烟厂并不为此而停止生产,吸烟的人也未见减少,对网游也是如此,要因势利导。
【案例】有一个家长找到我激动地说:“游戏不是好东西,它让人‘玩物丧志’,谁再提游戏,我们家长就跟谁急!”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这样,麻烦更大。一来‘玩’是人的天性,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人都不玩了,这人生多枯燥啊,能灭掉吗?二来,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它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能禁止吗?三来,游戏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正与日俱增,并全面带动了电信、网吧、硬件设备等各方面业务的高速发展……”我说。“哎,天要下雨,娘要改嫁,有人想自杀,那有什么办法?”她无奈地说。
“在国外有些香烟盒上公开印有骷髅标,以及‘吸烟就是慢性自杀’,‘吸烟得肺癌’等种种害处,然而造烟业还是继续生产,也还有不少人继续在吸,这是为什么呢?一来少吸能提神,也有人需要刺激,二来给国家增加收入,也解决一些人的
问题,你说呢?”这位家长哑口无言,似乎还想听些什么。我接着说:“家长之所以反对孩子玩游戏,是因为有很多进口游戏包含着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如果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家长还反对吗?”
家长看着我,好像一时转不过弯。但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为此,我只好向她介绍了一点我所知道的情况。如:我国目前是全球网络游戏产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有关报道说,预计到2006年,我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人民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正式启动“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根据计划,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将投资10亿至20亿元人民币,开发出版100种优秀大型民族网络游戏出版物。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的游戏专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人。游戏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游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有人断言,这个行业真正懂得技术的人才大约只有3000人,缺口在10万人以上。中国游戏产业的未来决定在中国本土游戏人才身上。我们相信大批高素养的本土化网络游戏
诞生之时就是中华民族的网络游戏产业振兴之日。
“展望未来无限美好和大有希望。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是问题呀!”她若有所思地说。
“是啊,我也跟你一样,感到高质量的民族网络游戏数量太少,引进国外游戏及非法的网络游戏出版物太多,特别是一些暴力的、***的游戏对孩子危害太大。”我也认同地说。
【点评】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网络游戏市场已走上高速发展之路。据中游网的报告显示,2004年亚太区(不含日本)网络游戏市场用户订购收入达10.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约30%。中国占据了这个庞大市场的1/4强,中国内地网络游戏用户订购收入达2.98亿美元,位居第二,紧次于韩国的5.334亿美元。如今,看好中国游戏产业前景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很多产业从基础上就处于落后位置,要赶超发达国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网络游戏这种特殊产业不一样,它是在近几年才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和所有国家的网络游戏产业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孩子都是向着表扬的方向发展的。当前我国最需要的网游
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游戏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影音产业一样,游戏产业也是娱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化的网络游戏更让人们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网络游戏产业就像一张有魔力的大网,不但网住了各路玩家,同时也网住了商家。在世界范围内,电脑游戏行业已经有了2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而互联网的出现则为电脑游戏提供了另一个魅力无穷的载体和工具,给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却遭遇本土游戏人才匮乏的尴尬。我国现有网络游戏玩家3000万,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游戏市场,而全国包括美编在内的专业网络游戏技术人员只有不到3000人。未来三至五年间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将需要专业
六十余万。其中五类游戏专才最紧缺:
1.游戏策划。整个网络游戏的灵魂。通过对青年人近期热点问题的市场调查,预测目标客户群的消费习惯,进行游戏剧本创作。策划人最好有3年以上游戏史,熟悉各类游戏,还要有游戏策划经验。
2.游戏程序员。程序员的职责就是把策划的游戏制作出来。做程序员,起码要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游戏程序编写能力要相当强。
3.游戏美术工程师。游戏美术工程师的职责是构想游戏人物造型和其他事物造型、场景等。一般需要美术或相关专业毕业,熟悉相关软件。除此以外,对角色动作还须有敏感的捕捉和表现能力。
4.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开发出的游戏推荐给玩家之后,公司要随时警惕游戏是否会被黑客侵袭或因为其他原因发生故障,这就对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产生了需求。
5.游戏市场拓展员。研究怎样才能让更多的玩家玩自己的产品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优秀的市场人员要有市场拓展经验,还要对游戏有深入的理解,善于沟通且具有外向的性格。
中国游戏产业的核心动力是本土游戏人才。对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游戏开发人才的呼唤绝对不是小题大做。一直以来,从国外引进的网络游戏占据了中国市场主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的民族网络游戏作品数量少,自主研发与引进产品结构失衡,导致网络游戏产业链条的不合理,而自主研发力量的薄弱集中体现在中高级网络游戏开发
的缺失上。
游戏理论支撑游戏研发,支撑游戏运营市场的服务和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的文化含量,决定了不是谁都可以从事这个行业。作为游戏策划者,策划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对该游戏的游戏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游戏构架师、游戏策划等职位要求从业人员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对各类游戏要有着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游戏市场有比较敏锐的嗅觉。同时,游戏社会也是社会,创造和管理虚拟社会不仅仅需要的是经济学,还应当有
学、管理学、
、社会学等知识。
------------
如何培养一个好的网游
------------
如何培养一个好的网游
网游将成为热门专业,从业门槛也很高,如何从小培养呢?
【案例】有一位家长的儿子上小学,有严重的“网游瘾”,最后竟辍学在家。无意中,家长看到某游戏公司的
广告:“熟悉网络游戏,狂热的网络游戏爱好者,创意丰富。”“热爱游戏,并且将游戏设计创作为毕生最大志愿。”这些,很符合他儿子的情况。
“对网游狂热他已具备,但听说网游还是热门专业,从业门槛也很高,你看作为家长我们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引导他呢?”他询问道。
“你想让他自学成才还是继续上学呢?”我问。
“都可以,随他了。走丁俊辉的路也可以呀。”他乐观地说。
“那是一条风险很大的路,你敢拿他的人生来赌吗?”我反问道。
“不就是天才和庸人之赌吗?想开了无所谓。”他说。
“丁俊辉的爸爸就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照你的想法,你认为对他应该有哪些基本素质要培养呢?”我问。
“我对现在孩子们玩的这些游戏很憎恶,所以我觉得应该让他们通过虚拟世界的人物,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真善美,多挖掘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题材。强调职业道德和游戏人才的责任感……首先要有兴趣爱好,还要有一定的学习和整合的能力。同时作为一个好的网游
,不仅仅只是一个游戏高手,还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才能承受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他说。
“你已经说得很好了,而且说得很具体,还有其他吗?”我回答。
“干什么事情都不容易,都必须要能吃苦,有毅力。还应该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吧。因为游戏制造团队的素质直接影响游戏的质量。这些游戏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制作一个适合大众爱好的游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又补充道。
“其实把你说的总结一下就不错。我希望你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那我就再从宏观上补充几条吧。比如: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的专业人员,他必须能承受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就是你说的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有不断创新的热情及恒心毅力;要掌握某项游戏制作专业的技能;有洞悉游戏娱乐性的眼光并掌握市场潮流和了解玩家的心态等。”我说。“这么多的问题,如何具体培养呢?”家长有点犯愁。
“你可以根据你孩子的具体情况,先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感及目标意识开始。”我鼓励他说。
【点评】作为文化产品的网络游戏,是一种综合故事情节、美术、音乐、动画、程序于一身的互动型娱乐软件,有人甚至把游戏称作继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建筑、戏剧和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因而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第九章变成瘾为成才,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于是,新的“两栖型”
破“网”而出,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之间自由冲浪……
------------
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与成才有何影响?
------------
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与成才有何影响?
蹦蹦跳跳,没灾没病,就是健康成长?考上清华北大,读了硕士、博士就是成才吗?
【案例1】杜某是一直伴随着父母无休止的吵架成长起来的。父母离婚后,把杜某交由奶奶照看。由于父母对杜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奶奶也不知如何管教,杜某更加自由任性,经常夜不归宿,14岁的他已经有了两年的上网经历。2002年暑假,杜某终于走上犯罪道路,与他人合伙抢劫同学钱财1600余元。案发后,其父母追悔莫及。
【案例2】姚某的父亲平时行为不端,“五毒”俱全,致使姚某“耳濡目染”,在其父亲因犯****罪被判入狱后,姚某也盗窃他人财物达3000余元入狱。
上述两个案例,是不***庭环境下,孩子非正常发展的极端个案。而调查、研究表明,正常家庭结构的破坏、家庭教育不良,都可能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障碍,严重的则会诱发犯罪行为。所谓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家长言行以及家庭
方式三个方面,而任何一方面的缺损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子女有时会成为情绪宣泄的对象,遭受疏远、冷漠或怨恨,因而形成病态性格。当儿童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时候,往往产生攻击性、反抗性行为,一定条件下还会发展为犯罪行为。我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50名犯罪青少年中,父母离异或家庭结构非自然缺损的约占40%。日本在全国范围内调查违法青少年家庭发现,父母丧离的占55%以上。家长的不良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孩子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不轨言行、不良习惯和犯罪行为,孩子耳闻目睹后,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在孩子长大后都会以不可预料的方式出现。而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家长不重视对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重养轻教,重智轻德;有些父母因忙于生计,对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有些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他们或对子女娇惯溺爱、纵容放任,或简单粗暴、求全责备。这些错误的
方式都会导致子女产生病态的心理和行为。前述的那些真实故事,就是很好的证明。
【点评】一个
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家庭喜好音乐,这不意味着孩子必然成为音乐家;但如果一个家庭不喜好音乐,其孩子绝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因此,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长与成才,良好的家庭环境必不可少。那怎么样才算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专家指出,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表现在家庭和睦;其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第三,家长只在生活上、物质上关心、满足孩子是不够的,真正爱孩子还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与他们平等对话,了解其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些逆反心理,表现为叫他向东偏要向西,叫他不****非要干。
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啰啰嗦嗦地“叮咛”,孩子就会厌烦,并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而产生反抗心理,从而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原因之一。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其次,一些家长过于严厉,他们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这样做极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严重的还会引起仇视心理。还有的家长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而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家长再呵斥打骂,就会激起孩子更严重的逆反情绪。
作为家长,若发现孩子有逆反心理,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化解:
第一,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二,增强沟通。父母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试着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需要反叛了。
第三,认真分析。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第四,学会利用。家长可掌握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其效果有时比正面说服还好。
第五,发现闪光点。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中包含某些独立思考的倾向。家长应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闪光点,表扬鼓励,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个性。
的成长是一项从“摇篮”教育到社会用人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用人理念等一系列的
和制度。亲子沟通的障碍在哪里?
“血浓于水”,亲子沟通本来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不少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现状是:零沟通、单向沟通和二重沟通,这是为什么呢?
【案例】旭旭的妈妈发现,她不知道如何与旭旭沟通了。她说的话,旭旭爱搭不理,而旭旭也不再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情了。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专门咨询了心理专家。以下是旭旭的妈妈对专家的陈述:
“我不知道怎么样对待我的儿子,我觉得我辛苦了一辈子都是为了他,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他好。可是他完全不理解我,对我为他做的事情熟视无睹,我多说他两句他就嫌我啰嗦。我只是想把我的经验告诉他,免得他走弯路呀!”
专家告诉旭旭的妈妈,不只是她有这样的烦恼,还有很多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的孩子沟通,他们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对孩子们不理解他们的做法又觉得很委屈。这样的情况就叫做亲子沟通异常。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零沟通——双方几乎没有沟通。零沟通状态下,父母和子女之间倾向于表现出情绪冷漠和互不关心的心理。这种状态大都出现在父母较为繁忙、长期顾不上与孩子沟通、或是父母不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情况下。
单向沟通——只有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不存在另一方向的信息传递。一般会出现在严厉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他们只注重自己信息的输出,不注意也不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表现出的一些想法往往简单粗暴地打断,教训一番。这种单向沟通不会出现亲密的关系,相反家长与子女之间会更多地出现矛盾和隔阂。
二重沟通——双方或一方表达出的信息与其真实的意图矛盾。常见于一些面似严厉的父母,口里说不爱自己的孩子,要打要骂要严格要求,但其实心里对孩子爱的要命。但是孩子并不知道父母心里的爱,仅从表面看,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因而生出许多叛逆心理。二重沟通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疏离产生的基础之一。
【点评】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心,父母必须注意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并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沟通。专家给旭旭的妈妈提供种解决方案:
第一,定时沟通。要形成密切的亲子沟通,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家长与孩子要商量好,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如果必要,每周2~3次也是可以的。沟通的内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也可以是随机的。这种定时沟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子女的情况,二是提供家长与孩子情感交流的平台。沟通时要注意让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子女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够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当这种沟通成为一种定式之后,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更多的信任,当以后他们有什么想法或困难的时候,会及时地想到父母,与父母交流,这样,和谐的亲子关系就形成了。
第二,情感发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父母的独断带来的情绪压抑。其次,由于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即亲子关系中父母起主导地位,这也很容易造成子女的情绪压抑。子女的情绪压抑出现后无法发泄,就会导致他们出现消极情绪,如果他们向父母发泄了,就会使亲子关系严重恶化,从而影响了密切亲子关系的形成。为了产生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应当定期让子女进行情绪发泄。每周定出一个时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给孩子一个讲话的机会。双方要事先定好,在孩子发泄的时候,父母只能耐心接受,不能反驳,但可以对孩子做出一些解释。只有让孩子能够合理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三,角色互换。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总是习惯于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分歧,甚至出现冲突。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亲子沟通时使用角色互换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选择一件与孩子有相反意见的事情来作为角色交换的基础点,然后与孩子一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看待某一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又可以体验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角色互换的目的是理解对方的行为,从而达到心理相融,以建立更密切的亲子关系。
旭旭的妈妈回到家里,在与旭旭协商后,实践了这些方法。慢慢地,她发现旭旭愿意和自己沟通了,而以前一些自己认为旭旭不可思议的想法,现在也可以理解了。旭旭和妈妈正在慢慢地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
------------
当前家校沟通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
当前家校沟通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有些孩子,在学校是个劳动积极分子,在家却需要父母帮助系鞋带、喂饭;在学校中是个听话的好学生,在家里却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有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有“两面性”。原因在于家校沟通不良,沟通的最大误区是沟通不平等和消极信息的沟通。
从学校老师方面来说:
1.老师主动沟通,家长被动沟通。学校老师一般是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簿或家长学校等方式,主动向家长报告孩子的学习及品德表现等情况。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许多父母面前讲话,而家长多半是被动的听。
2.老师主动告状,家长被动被批评。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家长会上常常公布考试排名,使得名次不好的学生家长很没面子(分数、名次应为学生的隐私),学生常把家长会说成:“今夜有暴风雨。”故而多数家长怕见老师,不愿主动沟通(也有例外的家长)。老师家访也常有告状情况,多数学生怕老师家访。
从家长方面来说:
1.不少家长都认为,
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教好了是应该,教不好了就不对。至于家庭,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健健康康的就够了。
2.很多家长只顾工作,不愿学习和思考孩子的心理和教育方法等,也不主动了解学校的
情况,只要成绩好,一切都无所谓。不少家长甚至认为,家校沟通就是个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老师、家长在以上状态下的沟通,是不平等的和消极的。要建立平等的、积极的沟通,双方都要改变理念和思维方法,都要耐心倾听和理解对方。比如: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少用教育、批评的口气与家长交谈,多用描述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语言。家长要主动学点教育和心理的知识,主动了解和配合学校的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然而每个雕塑家都有自己的性格、风格和长处、短处,有时一个雕塑家对另一个雕塑家的技艺和创造持批评态度,不仅力图用刀子在未加工的大理石上精心雕刻,而且总想对另一个巧匠刚刚做好了的地方乱加修补……刀子犹如利剑相互交锋,大理石碎屑飞舞,有时整片整片从洁白的大理石上劈落下来……”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
能否把“网瘾”孩子引上成才之路?
人是教育的产物。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那是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教育所塑造出来的。孩子之所以上网成瘾与教育有直接关系。将“网瘾”引导到成才之路上去,还得从教育入手,特别是心理素质
。而且要因年龄及“网瘾”严重程度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一概而论。笔者提供以下方法供参考:
1.用孩子喜欢的其他事情取代。要真正让孩子脱离网络,必须由孩子喜欢的其他事情取代。当孩子出现“网瘾”后,对许多事情再也不感兴趣了,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对一些事情的兴趣。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家长不必太要求孩子必须学习。只要不上网,可以做许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户外活动是剂良药。户外活动对消除孩子的“网瘾”最有效,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打球、旅游、购物等。家长可以制定一些户外活动计划。此外,为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长最好能够陪着孩子一起玩。上网之外的兴趣多了,上网的吸引力就会逐步降低,最终孩子可消除“网瘾”的困扰。
3.减少孩子上网时间。戒除“网瘾”的关键步骤,就是让孩子减少上网时间,并改变上网方式。当家长了解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后,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在解决孩子思想问题的前提下,逐步开展消除“网瘾”的工作了。对于上网成瘾较轻的孩子,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减少上网时间的计划,使孩子每天上网时间减少到1小时以内,周末在2小时内。对于“网瘾”严重的孩子,简单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减少上网时间的计划是没有用处的,必须采取强制戒除“网瘾”的办法,而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孩子在强制戒除“网瘾”的过程中,情绪非常强烈,还会做出头撞墙、离家出走等严重行为,此时家长必须非常冷静,好言安慰,并尽量防止极端事件发生。同时要改变上网方式,不让孩子进网吧,可以考虑在家中上网,因为家中上网环境相对较好,同时家长可以监督,确保孩子按照计划上网,也可以确保孩子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帮孩子拾起课本。为了让孩子能够喜欢学习,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也不要过于要求孩子的学习水平,应当更多地与孩子交谈学习情况。如学习的状态,哪些课程学得比较好,哪些课程还存在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技术性的交谈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这些过程中,家长不要多说话,而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
对此,我们推荐四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帮助“网瘾”孩子重新拾起课本:分析学习的问题,搞清楚哪些课程问题比较严重;采取自学的方法,有些课程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问题,跟上学校的进度;降一个年级,这样基本上就不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跟着学校进度走,高考或中考后,如果成绩不理想,再复读一年。
如果青少年能够做到其中的一部分,说明孩子正在戒除“网瘾”。如果孩子能够满足所有的条件,说明孩子已经戒除了“网瘾”,但家长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如果外在条件有变化,“网瘾”问题还会复发的。
------------
怎样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网络神童”?
------------
怎样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网络神童”?
很多人听说过“神童”,但很少听说“网络神童”,更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网络神童”,以下实例可供借鉴。
【案例】原人大附小(现人大附中)学生宋司宇是位年轻的CIO,他是中国E童网的创始人。
小宋从小爱玩键盘,在父亲的引导下从286、386到奔腾Ⅲ。很小的时候把FOXBASE、WIN3.1.WIN95、WIN98研究得很透彻,后来又跟着中科院软件所的老师学编程,自己设计电脑游戏给同学玩,玩完了还管升级,从司宇工作室到E童网,许多媒体追着采访,这无意间改变了他们父子的命运。老宋也从机关小科员变成行业大腕:《中国企业家》杂志高级编辑、国际部主任,作品很多,去年还到美国《财富》总部进行了访问……
没有人知道,喜欢按钮与搞网络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北京人大附小学生宋司宇的父亲宋铁军对儿子小时候的爱好记得很清楚:“孩子懂事后,对有按钮的东西特别有兴趣,像功能复杂的录像机遥控器,我们大人都弄不清每一个键是干什么的,他能。”一天在商店里逛,宋司宇看到一台打字机,自然又对按钮产生了兴趣,他很费劲地对老宋说:“爸爸给我买个打字机。”那是1992年,他才3岁。
宋司宇8岁开始做程序,做数据库,“单位的电脑出问题我就打***问他,他肯定能解决”。为了儿子,老宋不断地为他买书,买软件,越来越专业,这方面的花销几乎是家里最大的。为了培养儿子,他每周四下午等儿子放学后接他到中科院软件所系统公司,跟几个工程师学习。儿子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做父亲的就为他创造条件,进行创新投资。
老宋投资的结果,就是创造了“中国E童网”,12岁的小学生宋司宇成为该网站的CIO,而老宋也以投资者的身份当上了CEO。
【点评】加拿大也有一个“网络神童”凯斯?佩里斯(祖籍斯里兰卡),3岁开始玩电脑,9岁上因特网,10岁拥有自己的公司,现任CYBERTEKS网页设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目前已拥有25个以上重要的北美客户。他曾多次来华访问,并随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作为加拿大贸易代表团成员之一随行访问了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小佩里斯和宋司宇都还只是12岁的孩子,但他们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了某种压力。难怪一家杂志的报道说:“现在做父亲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与孩子一起跟上时代,这对于做父亲的是个挑战,也是一个动力,尤其是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而言。”
所谓“神童”即在体、育、美、文、理等方面自幼天赋不凡的儿童;如果是人工早教的即为早慧儿童。由于科学至今无法区分神童与早慧儿童,所以只好统称为“神童”。但神童最终不一定都能成为
,因为成才的因素是复杂的,特别是后天所接受的
及社会用人的理念等都起关键作用。
孩子能通过自学成为网络
又一个被人称为“网络神童”的孩子,他是一个县城中学的学生,在没人辅导的情况下,通过自学竟然获得了全国四个大奖,并成功地成了某公司的投资人、首席技术官、首席执行官……
【案例】成绩中等的四川乐至中学学生刘博文,以特殊的网络才能被保送到了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2004年8月,17岁的刘博***借自己开发的《终极上网提速》软件,在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第一,一举夺得中国电信“未来信息工程师奖”、英特尔“英才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科协主席奖等四项大奖。今年5月3日,刘博文又以其在电脑软件开发方面的成就和初步成功的商业化运作,被共青团中央、
部评选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十佳中学生”。乐至中学不仅名声大噪,更由此确定了一条提高升学率的路子:帮助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刘博文面对自己的成就却说:首先,从技术上说,国内像我这样年龄而且有才干的非常多,我只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浮漂,被大家看见了,实际上没有被大家看见的、默默地很厉害的人,还相当多,他们的潜力不可估量。而我浮出来,大家对我给予这么高的关注、争论,对我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第二,把你一个人抬得太高,社会上其他人会有抵触、反感的情绪,这很不利。比一夜成名的压力更大,唱歌的一夜成名,就可以到处开演唱会、赚钱,但技术日新月异,搞技术的人更多关注的是现实,而不是炒作,也不是虚荣。
刘博文回忆说,当他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学习机,先是练习打字,后来就开始学习程序。他爸爸妈妈现在懂了一点电脑,都是他教的。他直到初中毕业都没有买几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学得非常艰苦,完全是用时间泡出来的。他说:“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如果我是生在大城市的话,可能情况完全不一样,也许我会成为一个更高的高手。但是我在县城里,完全靠自己摸索,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有人指点的话,一下就通了,但我当时会花上10天、半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遇到问题我只能从各个可能的方面来排除,相当耗时间。不过它也有好处,就是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现在有了书、网络,我更容易自学了。”
有人问:你作为公司的投资人、首席技术官、首席执行官,已拥有200万用户,又有这么强的自学能力,为什么还是想上大学呢?其实你现在做的开发软件、网上销售、组建研发团队等等,已经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都做不到的事,大学究竟对你还有什么意义呢?你完全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了。
他说:“这是很不成熟的想法,如果不经过高等教育的话,在素质、能力各方面都比不上受过高等
的人。要说我赚钱,那只是小钱,何况IT这个行业,人年龄一大,大脑的思维能力就会下降。如果认为现在有点钱赚,就满足于现状,靠这点钱来吃饭,或者搞个公司,做商业运作,其实是不成熟的想法。那样做最终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这代人,根本不要指望一个成功人士连大学***都没有。”
【点评】一个县城的孩子在无师辅导的情况下,通过了自学竟然获得了全国四个大奖,并成功地成了某公司的投资人、首席技术官、首席执行官,真可谓,世上无难事,就怕执著攀登的人。他能做到的事,相信其他青少年也一定能做到,中国将会有更多的网络天才展现,中国的网络事业必将领先于世界。
成长的误区和规律是什么?
有的人虽有名牌大学的学历,却终生平平、怀才不遇;有的人也许在校成绩平平,也没有耀眼的***,甚至还经历过挫折,然而他却登上了杰出人才的宝座。可见杰出
不一定都产生于名牌大学和“好学生”之中。
【案例】有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跟我说,她教了一辈子的书,她感到最有出息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在学校最听话、最用功、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而那些中等成绩的学生中,有不少成了出类拔萃的人。她说,她教过尖子班、普通班、问题学生班(全年级问题学生的集中班,都是学习跟不上,上课多动、捣乱等),这三种类型班的学生,若以升学率相比,自然是尖子班最高,普通班其二,问题班几乎连考上技校及中专的人都有限,因为他们多半患有“学习障碍症”。二十多年后,问题班学生来看她,说班上有一半同学拿上了大学***(电大等),有的做了总经理,资产上亿元。普通班和尖子班的学生来看她时,说仅是名牌大学的***多一些,做学问的多一些。当然区别还是有的,但“问题学生”中有出息的也大有人在。她一直在反思人才成长的规律。“事实的确如此,数学大师华罗庚曾数学不及格,他仅有一张初中***……研究成功首先要研究失败,才能回避失败。让我们先找一找
成长的误区吧。”我说。
“我认为,误区不少,如: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给学生造成精神负担过重;学校人文教养及
缺失;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文理分家,各行其道;学生被迫学习,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致使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其责任感、想象力、道德文明乃至社会人的行为规范及人性等均有欠缺。没有良好的人格,天才也将怀才不遇。”她深有感触地说。
“从大学生来看,专业‘捆绑’的悲剧是存在的。由于中学生对大学专业的不了解,所考专业多半是家长、学校老师为其包办选择的,扼杀了学生真正的兴趣。加之
制度管得太死,如不许跳级、不许换专业、大学不许转学等一锤定音的做法,造成天才也怕选错行的悲哀命运。其二,知识与智能脱节的误区。高成绩低智能的学生比比皆是,岂不知,比高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力,如: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内省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乃至生存发展的能力等,都是
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也深有感触地说。
以下是我和她共同总结出来的
成长的基本规律:
1.智力是成才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实践和研究均证明,超常儿童不一定个个都能成为超常
家特曼曾对1825名天才儿童进行了50年的追踪研究,并把150名最有成就的与150名最没成就的进行对比,发现其成就并不决定于他们的智商,而决定于他们的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成就动机等。成功学研究也表明,智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20%的作用,而情商(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则有80%的作用。
2.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均有可能成为拔尖人才。实践证明,拔尖
并非都来自超常儿童。美国
家韦克斯勒曾调查过40余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小时候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智力中等偏上。爱因斯坦、爱迪生、丁肇中、华罗庚等他们从小均不是超常儿童。所以,智力中等以上的学生,经潜能开发,有望成为杰出
3.发展健康人格,注重三个均衡发展。如身心均衡发展,多元智能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与社会化均衡发展等,即成才先***。智慧是一把双刃剑,世界的文明大多是聪明人创造出来的,世界的灾难也大多是聪明人的“杰作”。高校中的“伤熊事件”、“偷信事件”以及一些高智商犯罪等,皆为社会化不良而引发的道德问题。
4.有取有舍,学有专精。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高尔顿(F.Goltan)和他的表弟达尔文都是天才,就贡献来说,高尔顿著有《遗传的天才》一书,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观,其影响胜过高尔顿。事实上,高尔顿可能更聪明,但他兴趣很广,学得很多、很杂,他是
家、数学家、发明家……但达尔文专心钻研生物学,其成就自然大于高尔顿了。
【点评】其实,
的成长是一项从“摇篮”教育到社会用人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用人理念等一系列的
和制度。在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偏误,都会使一个天才被扼杀或被埋没,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该有的悲哀,所以这是一项关系着个人健康成才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战略工程。
------------
“神童”就是超常
------------
“神童”就是超常
家有“神童”怎么办?他就是超常
吗?“顺其自然”和经常“曝光”对孩子成长是利是弊?
【案例1】若干年前,《北京教育报》曾报道过一个4岁3个月的小神童名叫小晨,他天生爱学习,看见字就随时拉着人问,而且过目不忘,什么书拿起来都能像播音员一样朗读。家住郊区,父亲是工人,母亲下岗了,他认的字比父母都多,父母因不懂
很少主动教他什么,一切顺其自然。热心的记者找到了我,希望我能见见这个孩子和家长……
几天后家长领着小晨来了,经过我的观察和询问,这个孩子有非凡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很多书他虽然能读,但并不理解,我给了他父母一些建议,并送了孩子几本儿童读物,还答应义务帮助他们。回去后我给他们主动打过几次***,而他父亲总说:“顺其自然吧,他该成什么,自然就会成为什么……”就这样我也不勉强他们了。没想到,三年后他父亲突然来***说:“我的儿子没学上,只好请你帮帮忙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附近一个小学,校长说他儿子是左撇子,他们不收,非得改成右撇子才可以,一时改不过来,只好待在家里改造了。于是我教了他一招:请您找校长“理论”一下,首先请问他“不收左撇子”的规定在哪里?然后再说,您咨询过一个大学教授,说左撇子的人特别聪明,如:爱因斯坦、卓别林、克林顿等名人都是左撇子……此法还真见效,校长什么也没说就收下了他的儿子。
又过了三年,中央电视台要做一个关于超常儿童
的节目,想追踪一下这个孩子,便到这所小学去询问小晨的表现,班主任说,小晨学习还可以,上课不好好听讲,总在下面玩什么东西,没什么超常之处。校长接着说:“我校没有什么超常儿童!”。小晨自己说,学习成绩总在前几名,但老师不喜欢他,排座位不是边上就是后排。他从未坐过中间及前几排……我和他聊了一会儿并对他作了一些很简单的心理测试,结果很不理想……
【案例2】几年前某出版社打***对我说,“有一个广东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我的儿子十岁》,这个孩子天文地理、诗琴书画等等无所不会,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很广,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他父亲认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办了一个培育家长的什么公司,已有几百个会员,想拿这本书当教材,请您给我们把把关,以免误导家长。”几分钟后我收到了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半个小时后这位家长从广东打***来,问我的看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看了简介,有几个问题我没搞明白:1.您的孩子的确很聪明、很出众,您的教育方法我没看到,反正已有几百个家长都在跟您学,您的这些方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呢?2.您的孩子尚未对社会做出什么创造性贡献,还不是
,已有这么多人把他当楷模学习了,他没有压力吗?这对他的成长有利吗?3.孩子还没成才,你已成为超常
专家了,并开始赚钱,这究竟是为了满足家长的名利需求,还是真正想培养儿子成才?至于这本书是否能出版,请您和出版社商量……”
【点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案例,前者是小晨天生对文字感兴趣,在“顺其自然”下被扼杀了。后者是那位十岁的“神童”成了父亲名利的资本。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所谓“神童”是具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后天人为加工的是“早慧儿童”。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从不修枝、施肥、浇水及除病虫害,一切“顺其自然”,它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孩子是向着表扬方向发展的,所以对孩子要多表扬和鼓励,但如若过多地炫耀和曝光,将适得其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已有沉痛的教训,媒体过度的关注,反而害了孩子。另一方面适当的批评不可少,因为
不可能没有干预,但过多干预也会伤害孩子。
可见,家长和老师可以发现和培养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扼杀一个天才!
------------
为什么要做一个“黑客
------------
为什么要做一个“黑客
黑客与“黑客人才”有何区别?为什么要做一名“黑客人才”?“黑客
”应具备什么条件?你了解吗?
【案例】在大学生中关注黑客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就找了三个学生来聊聊“黑客”。他们说他们对黑客很感兴趣,但都不是黑客,学生甲说,他想当黑客,但现在还是一个“菜鸟”。
我说我想请教他们几个问题,如:黑客和“黑客人才”的区别?为什么要当黑客和“黑客人才”?“黑客
”应具备什么条件?他们很乐意与我聊。
“黑客们是天生的反权威主义者。他们解决了问题并创造新东西,他们相信自由并自愿地互相帮助。不知道这是不是‘黑客
’?”学生乙说。
“是不是‘黑客
’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反权威主义’和拿创新的东西去干什么?最近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办‘爱国者黑客’培训班,教袭击别人网站的有关程序和技术,你们觉得如何?”我向他们询问说。
“这是一个生财之道。现在
太难。”学生丙说。
家长在对孩子的
中,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和敢于面对压力与挑战的坚强意志。“这个培训班出来到哪谋职?有人很可能利用这些技术去谋财害命了,你们说这个培训班是不是在教唆网络犯罪?这个生财之道好吗?”我带着疑问地说。只见三个学生互相对视着,直摇头。
“是啊,到哪谋职啊!现在凡是‘黑客’技术,大部分是自学来的,看来这种班只能国家根据工作需要去办了。”学生乙说。
“国家培训完了让他们干什么呀?”学生丙问。
“我想他们应该去当网络警探、网络特工等,而不能去袭击国家及他人网站,乃至谋财害命。”那个“菜鸟”学生甲说。
“对,这就是黑客与‘黑客人才’的区别。‘黑客
’是不是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术?这一点我可就不太清楚了。你说呢?”我接着问那个“菜鸟”学生甲。
“我本身不是学计算机的,别人建议我从Python开始,对于黑客而言最好能掌握四种语言,即Python、C、Perl和LISP。它们还代表了四种非常不同的编程方法,每种都会让你受益匪浅。新手们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得到一份Linux或BSD—Unix,***在个人计算机上,并运行它。学会如何使用WWW和写HTML,如果你不会编程,写HTML会教你一些有助于学习的思考习惯。因此,先建起自己的主页……这都是入门技能。”“菜鸟”说。
“我知道做一名‘黑客人才’有很多乐趣。据我所知,要做一名‘黑客
’,你不仅需要对计算机技术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最重要的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我说。
“黑客就像小偷,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你要想进到某个要害部门,需要有很高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学生乙和丙都这样说。
“作为‘黑客
’必须遵守以下几条守则:第一,不恶意破坏任何系统,这样做只会给你带来麻烦。恶意破坏他人的软体将导致法律责任,如果你只是使用电脑,那仅为非法使用!千万不能破坏别人的软体或资料!!第二,不修改任何的系统档案,如果你是为了要进入系统而修改它,请在达到目的后将它改回原状。第三,不要轻易地将你要Hack的站台告诉你不信任的朋友。第四,不要在BBS上谈论你Hack的任何事情。第五,在Post文章的时候不要使用真名。第六,正在入侵的时候,不要随意离开你的电脑……”“菜鸟”又说。
“老师,你认为做‘黑客
’应具备什么条件?”一个学生问我。
“我只能从宏观上说,即任何专业人才,都必须有五个基本条件,那就是:职业道德、兴趣、目标、态度、能力。在你们准备做‘黑客
’时,这个问题要仔细考虑。”我说。就这几个问题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你一言我一语的,令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点评】做“黑客人才”,首先得明白你想进攻谁?同时要有解决问题(目标)、磨炼技术、锻炼智力的热望。如果你还不是这类人又想做“黑客人才”,首先,你就要从职业道德、兴趣、目标、态度、能力等方面磨炼自己。否则你会发现,你的黑客热情会被其他诱惑无情地吞噬掉——如金钱、性和社会上的虚名。其二,你要对审查、保密以及使用武力或欺骗去压迫人们的做法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敌意。其三,“黑客人才”们非常尊重能力,具备只有少数具有的技术方面的能力尤其为好,而具备那些涉及脑力、技巧和聚精会神的能力为最好。确实,当一名超常的“黑客
”,并非一朝一夕的修炼。
------------
当代什么样的
最“吃香”?
------------
当代什么样的
最“吃香”?
茫茫人海,滚滚商海,涛涛网海,漫漫学海,无一不冲击着人类空空的脑海。人人都在思考,怎样寻找最“吃香”的位置?
【案例】一个女大学生想在“茫茫人海”和“滚滚商海”中觅寻一份兼职,以减轻家庭负担。不幸“涛涛网海”扑面而来,一浪便熄灭了她的梦想,她带着疲惫郁闷的心情,走进了咨询室,请求帮助。她说,她是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家境不太好,看到别人都能靠打工挣钱而不再向家里要钱了,她想试一下,于是走了几个公司,没说几句话就被推出来了,她很郁闷,百思不得其解地求助。
“你能稍微说详细一点吗?”我问她。
“大多都是问我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学的什么专业,英语和计算机通过了几级考试?会不会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熟练WIN-XP及WORD、EXCEL等OFFICE作业处理系统吗?”她说。
“他为什么要问这些?”我问她。
“我学的管理专业,还没学专业课,我只想找一份文秘的工作,电脑和网络我不行,我们那个乡镇中学,也有电脑,但学生多,每个人轮到的时间很少,想到网吧里练一练吧,一来没钱,二来怕家长不高兴……”她困惑地说。
“你现在想怎么办呢?”我说。
“我想请老师给我作一个职业测试,看看能否找一个不用电脑的工作……”她说。
接着我给她作了一个气质测试,结果最适合她的工作还真是文秘、会计等。她感到很无奈,似乎自己的命运要和这个不太熟悉的电脑连在一起了。我劝她要学会做个“两栖”人,网上网下自如游历,那才是最快乐的。最后我又鼓励她成为一个超越文秘的“两栖”型拔尖
“那我除了具备电脑和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些什么条件呢?”她兴奋地问我说。
“你还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1.有强烈的使命感,以及强烈的目标和目标意识。因为一个没有目标和使命感的人,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他会因随波逐流而埋没自己。2.有持久的热忱。这是一种意志和心态,它能让人充满活力和亲和力,让人拒绝一切诱惑,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3.有非凡的创新能力,即非凡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它让你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从而去创新。4.有非凡的绩效,即高成就、高效率。这是一种伟大的敬业精神,也是拔尖
的重要标志。”我说。
“那不成天才了吗?”她问。
“其实天才,也可以称超常人才,它包括:英才、奇才、怪才等。它并不神秘,根据我的研究:超常
=10%的天赋+45%的教育+45%的努力。
和自身努力是最关键的,这也就是很多人没能成为天才的原因所在。”
“我从小又不是神童,也没接受过什么特殊
,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她急切地问。
“那你就加倍地学习吧,什么时间都不晚。有人可以成为大器早成的英才,有人可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