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随笔]重读三国,有感于诸葛亮
点击:12173 回复:210
作者: 发表日期:2008-4-18 8:15:00 为强调说明历代读书人对诸葛亮无限敬仰和崇拜,先贴上大诗人杜子美的三支赞歌。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庙 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是个大诗人,是儒生,非政客,一身正气(书呆子气)却不识时务,所以一生潦倒坎坷。看他对诸葛亮的赞叹,实质是一个儒生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悲怀怜悯,他看不懂躲在历史尘埃中的诸葛亮,所以他无法企及诸葛亮政治高度。不过从他的诗中看来,诸葛亮在唐代就已经声名卓著,《三国演义》的描写并非诸葛被民间神化的原因。
我为甚么要从诸葛亮写三国,这是有由头的。先前,溢中天教授在百假讲堂吃三国(说的通俗点,品就是吃),结果吃的很有学问,火了,成了当红小生(学书超男,超男就是“小生”了,翻过来,超女就是“***”,这个说法在逻辑上不成问题)。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又来一个梅超荣,(博士,哦,有学问!比如唐代韩愈先生,也是博士,确实有学问。)梅博士吃诸葛亮,结论得出诸葛亮乃两千年一出的“最虚伪的男人”。(有男人就有女人,有最虚伪的男人,就有最虚伪的女人,无知小子无偿为梅博士策划金点子如下,下一本书就叫《最虚伪的女人》,肯定更火,因为肯花钱买书的大部分是男人,肯花钱买衣服和化妆品的才是女人)”梅博士也赚了不少眼球和钞票。无知小子虽然无知,但中山先生的名言还是铭记在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着昌,逆之者亡。当今时代,从坟墓里把死人刨出来评头论脚,就是“潮流”,小子无畏,也不敢逆势而动。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无知顺势而为,跟着社会贤达、教授博士一块吃,不亦快哉!诸葛亮是那个时代的明星,又是今天的热点,就从他这里吃开去。
回复日期:2008-4-18 8:16:26
家世: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南县。诸葛亮本身也是仕宦家族,这是毋庸质疑的。2006年天涯强帖之最莫过于“汝南周公子和易烨卿关于的贵族论战帖”。其实中国的世家贵族渐衰于唐代,唐太宗确立的科举制度,平民也可以参与政治,授受官职,中国春秋以后延续千年的世家贵族开始受到巨大冲击。唐以后,中国只有权贵,就再也没有贵族了。所以有人质疑诸葛亮的出身,实在是没有道理。
史载,诸葛亮“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诸葛氏乃琅邪望族,无疑!诸葛丰,西汉元帝年间司隶校尉,相当于后世的监察御史,高于当今的监察部长,名列九卿以下,在当年也是重要官员。
诸葛丰《汉书》有传。司隶校尉汉武帝年间设置,持节,掌管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诸葛丰的青年时代以特立刚直闻名。汉元帝时代被擢升为司隶校尉,竟然“刺举无所避”,由此名声大振,当时京城有“间何阔,逢诸葛”的说法。汉元帝听人这么传诵,赞赏他的气节,加秩为光禄大夫(荣誉称号)。
诸葛丰因为刚直加官进爵,得了鼓励,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于是更是大胆工作,沿着以往的路线大胆前进,终于碰到墙上。当时侍中许章被汉元帝宠爱,骄奢淫逸,不守法度。诸葛丰看的牙痒,决心从他身上下手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适逢“宾客犯事,与章相连”,诸葛丰于是就弹劾许章。许章是谁?是领导身边的人啊,又是皇亲国戚,你弹劾他!想来元帝可能也看到弹劾许的奏章,恐怕只是一笑置之,或者拿给许章看看,“看看有人弹劾你,你别可劲的惹事啊”,然后就扔到垃圾桶里,这事就算过去了。可是诸葛亮这个老祖宗很钻牛角,你找皇帝请示工作,皇帝不说行,也不说不行,那就肯定是不同意了,不批评是给你面子,你还找什么茬。诸葛丰却想找机会利用手中节钺,直接捕拿许章收监。终于等到机会,一天许章私自出宫(老在皇帝身边待着也腻外),诸葛丰说不定是一直派人盯着他。许章一出来,诸葛丰大概就知道了,于是驾车与随从追上许章,停车举起节钺对许章大喝:“下来”。节钺一举,就是“如朕亲临”啊,你不服从,就是抗旨,那是杀头的罪过。一般的官员见司隶校尉这么一举,也就乖乖的就范了。可是这许章平时知道诸葛丰的作为,一看形势不好,如果下车受缚,诸葛丰这家伙是个刺头,今天就这么把我解决了,不死也得脱层皮,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驾车就逃。诸葛丰就驾车追。最后,许章最后跑到宫里去了,大门一关,里外两重天。
许章回去对汉元帝怎么编排的,我们不知道,肯定没有好话。诸葛丰还不解气,又把此事写了奏章。我估计奏章里肯定有“许章竟然见节钺而不拜不跪,公然抗命溜走,目无陛下,犯下弥天大罪”这样的意思。许章告状在前,诸葛丰奏章在后,许是内臣,诸葛是外臣,许的话是活的,诸葛的奏章是死的,元帝也不是一代令主,所以诸葛丰和许章的斗争结局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诸葛必败,可惜诸葛丰当时看明白形势。汉元帝这回恼了,诸葛丰你狂什么,打狗看主人,我身边的人你也敢动,踩鼻子上头了你还。还拿节钺吓唬人,作威作福的,看我收了你的节,看你拿什么唬人。诏令收节,从此以后汉代司隶校尉就再也没有节钺了,没有节钺就不能以天子钦差的身份替天行事,权力大不如前。
其实象诸葛丰这样的人是不讨人喜欢的,就像明代海瑞,宋代包拯,见了同僚不笑嘻嘻一团和气,而是专门找茬挑刺,你躲着他走才怪。
诸葛丰被收了节,还不死心,又上书谢罪(其实就是发牢骚),讲了一番大道理,说自己如何如何正确,如何如何为了国家朝廷,心情如何不爽,既然不用我,请陛下让我回家养老吧。
丰丰上书谢曰:“臣丰驽怯,文不足以劝善,武不足以执邪。陛下不量臣能否,拜为司隶校尉,未有以自效,复秩臣为光禄大夫,官尊责重,非臣所当处也。又迫年岁衰暮,常恐卒填沟渠,无以报厚德,使论议士讥臣无补,长获素餐之名。故常愿捐一旦之命,不待时而断奸臣之首,悬于都市,编书其罪,使四方明知为恶之罚,然后却就斧钺之诛,诚臣所甘心也。夫以布衣之士,尚犹有刎颈之交,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邪秽浊混之气上感于天,是以灾变数见,百姓困乏。此臣下不忠之效也,臣诚耻之亡已。凡人情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忠臣直士不避患害者,诚为君也。今陛下天覆地载,物无不容,使尚书令尧赐臣丰书曰:‘夫司隶者刺举不法,善善恶恶,非得颛之也。勉处中和,顺经术意。’恩深德厚,臣丰顿首幸甚。臣窃不胜愤懑,愿赐清宴,唯陛下裁幸。”
结果是:“上不许”,诸葛丰,你还真把自己当盘菜,现在废了你,让臣子们说朕不能容人。
此后,诸葛丰的位置变得很尴尬。被收去节钺,要履行刺查官吏的职责只有上奏章了。可是,“所言益不用”,被汉元帝挂起来了,诸葛丰觉得很不舒服。可是他还是不死心,盼望元帝可以回心转意,于是上了司隶校尉任内的最后一份奏章,表达自己的忠心。
不量“臣闻伯奇孝而弃于亲,子胥忠而诛于君,隐公慈而杀于弟,叔武弟而杀于兄。夫以四子之行,屈平之材,然犹不能自显而被刑戮,岂不足以观哉!使臣杀身以安国,蒙诛以显君,臣诚愿之。独恐未有云补,而为众邪所排,令谗夫得遂,正直之路雍塞,忠臣沮心,智士杜口,此愚臣之所惧也。”
我们来看看诸葛丰的立论,“我是个大忠臣啊,你杀了我你就是昏君。如果你愿意杀我彰显自己的权威,我心甘情愿,只是担心杀我于事无补,而让谗言小人得逞,忠臣寒心,_智士闭口,这真是让我担心啊。”
元帝还是不理。元帝号称“柔仁好儒”,心地很是善良优柔,不擅断好杀。如果诸葛丰生在汉宣帝年间,恐怕性命难保。
大臣们当然见风使舵。皇帝提拔你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公开说你的坏话。皇帝看人不会走眼。看到诸葛丰节钺被夺,奏章一个个泥牛入海,诸葛丰得罪过的大臣们知道,弹劾的时机来了。
有人弹劾诸葛丰“春夏系治人”。元帝时曾下诏“勿犯四时之禁”,春夏两个季节不处理刑事案件,不随意逮捕犯人。元帝就顺水推舟,贬诸葛丰为城门校尉,去看大门吧(应当是京城安保处长,不是看门的老卒)。
诸葛丰上书告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元帝本来就对诸葛丰不耐烦,看他又上书告周张二人,于是下诏罢免诸葛丰:
“城门校尉丰,前与光禄勋堪、光禄大夫猛在朝之时,数称言堪、猛之美。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案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大者也。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
以前你对周堪、张猛赞誉有加,现在反而诋毁他们,毁誉随意,人品有问题。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你以前做司隶校尉的时候,不顺四时,行事苛刻暴戾,我不忍心治你的罪,贬你为城门校尉,你竟然不反省,真不知道好歹。你年纪大了,不忍心刑罚伺候,就地免职,你回家种地去吧。
诸葛丰最终在家善终。
后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评论诸葛丰:对于周堪、张猛,从前赞扬,后来毁谤,其目的不是为国家进贤除奸,不过是为投靠皇亲集团,企图飞黄腾达而已。他也属于郑明、杨兴一类人,何来的刚烈正直?
其实司马光的评论未必中肯,诸葛丰要投靠皇亲集团,当初何必去得罪许章。至于对周张二人前后褒贬,也许就是周张二人自身的变化,要不就是诸葛丰对他二人认识的变化,不一定就纯属投机行为。看诸葛丰行事,他在官场还远做不到游刃有余,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不是他的长处。要邀虚名,何必一定要去搬许章这个生根的大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回复日期:2008-4-18 8:17:28
要说诸葛亮,为什么说了这么多诸葛丰?
过了二百多年以后,诸葛谨、诸葛亮兄弟登上历史的舞台,行事做派已经和老祖宗诸葛丰相去甚远。诸葛丰在官场浮沉大半生,最后碰了一鼻子灰。耆老之年,总该反省反省了,反省完了再教导儿子,这可能就是诸葛家风的转变之始。
回复日期:2008-4-18 8:20:30
言归正传,回到东汉末年。
史载,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始于公元184年,诸葛亮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母亲章氏早死,其父亲诸葛硅再娶继室,这样诸葛兄弟就有了继母。
诸葛硅死在太山郡丞任上,到底那年病故,没见正史记载。三国志说: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看来诸葛硅死的时候,诸葛亮年龄确实年幼,其兄长诸葛瑾年龄也不大,应该还未成年,所以其叔父诸葛玄承担起抚养这个家庭重任。于是诸葛兄弟从此分道扬镳。诸葛亮和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瑾走不开,为什么,家里还有个后娘需要侍奉。于是,诸葛谨“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在家做大孝子。诸葛玄此时应该也有官职在身。诸葛家本来就是琅琊望族,在那个门阀政治流行的年代,诸葛玄有个官职实在不稀罕。后来诸葛玄投奔刘表,是因为“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没有一顶官帽子和士族的身份,怎么能和皇族刘表有交情。
诸葛亮的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年代度过的。看多了百姓颠沛流离,看多了军阀的你来我往。所以,经学世家出身的诸葛,自然就把“修身、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读书目的。
回复日期:2008-4-18 8:26:15
诸葛玄在刘表处过了几年安定日子,这时可能在南阳隆中置办一些地,盖几间茅庐,要知道荆州在当时很少战乱,是最安定的所在之一。建安初年,诸葛亮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游学荆州。石、徐、孟三人学习刻苦,“务于精熟”,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什么叫观其大略,聪明绝顶,略略翻翻就领会了!应当是“卧谈会”上,几个人慷慨志向的时候,诸葛亮笑对三人说:“你三人做官可以做个郡守、刺史什么的。”三个人问他如何?诸葛亮却笑而不答。不答也早有***: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一个毛头小子,狂的可以!而熟悉他的崔州平、徐元直,“谓为信然”。
孟公威思念故乡,欲北归求职,诸葛亮说:“中国士大夫多,人才济济,遨游何必非故乡呢!”孟公威要北归的时候,当时北方应该略微安定一些了。孟公威年少,来到荆州本来就是为了避乱,所以想要回去的时候,北方基本被曹操平定,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破袁绍于官渡,北方初定,诸葛亮时年19岁。当时,曹操谋士郭嘉、荀彧已经名满天下,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所以诸葛亮才这么劝孟公威。其实诸葛亮这么说未必是劝孟公威,他说孟可以做个刺史之类的地方官,孟公威自己也没有做管、乐的志向,可以先投奔过去慢慢的熬吗。我推测是孟公威欲北上求官,当然力劝朋友们――比如诸葛亮、徐庶、石广元大家都去。大家都是北方人,背井离乡的,现在曹操在北方唯才是举,政治安定,不如到哪里谋个职位,也算回到家乡。劝到诸葛,诸葛亮说出了“遨游何必故乡邪”。——我是不想去滴。
回复日期:2008-4-18 8:59:22
3
回复日期:2008-4-18 9:38:53
这么长的贴没人回,不象话!
回复日期:2008-4-18 11:44:57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诸葛亮26岁,这一年诸葛亮出山。出山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 关于三顾茅庐,历史上有两个说法,就是《九州春秋》和《三国志》记载的出入。关于这段公案,溢中天先生的说法是这样的:
【上一集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君臣际遇,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是有不同记载的,《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做了记录,就是“凡三往,乃见”,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政府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
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是《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这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颠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三次走进卧龙冈,拜访韬光养晦的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走出山林,辅佐刘备成就帝业。这一段被世代读者传唱的佳话,为什么在史书上却是另外一副样子呢?在历史的真实上,到底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还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呢?这个事情为什么如此奇怪呢?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回复日期:2008-4-18 11:47:42
以上引自溢中天先生的说法。显然,溢中天先生支持《三国志》的说法,就是刘备放下架子,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我当然也基本同意溢先生的观点。
但是,要说刘备登门拜访诸葛亮,也没有什么放不下架子的地方。我们来看看刘备当时的处境:建安十二年,曹操一统中国北方,中国的割据势力只剩下江东孙权和荆州刘表。大部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操迟早要出兵平定江南,是可以看得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刘表集团,因为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又是四战之地,力量相对薄弱。打下荆州,顺流而下,消灭孙权也不是什么难事。刘备在哪里?刘备在新野,寄人篱下,只有几千人马,守在一个小县城,刘表还提防他。刘备当时虽然名满天下,有英雄的称号,但他的对手是曹操。曹操打下荆州,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刘备集团,斩草除根。你英雄无用武之地,跟狗熊没什么两样。基本上的形势就是刘备坐等灭亡了,要和曹操抗衡,真如蚍蜉撼树一样。所以刘备非常的孤独,大家都看你人不错,但你成分不好,所以也不愿意和你多说话了。刘备在荆州盘踞六年,为什么手低下老是只有关张赵三人,荆州多少才俊,为什么没人投奔他?刘备朝不保夕,危如累卵,谁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他。什么潜力股,整个一快退市的垃圾,所以刘备当时要招个能人都有一定难度。
回复日期:2008-4-18 11:51:59
三顾茅庐起因是诸葛亮同学徐庶的出现,他主动投身到刘备的阵营中。徐庶为什么能投到刘备阵营中去。据《魏略》的记载徐庶:“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徐庶天生任侠,重情重义,是个感情中人,做事经常剑走偏锋,不按常规出牌。所以他投奔刘备有一定的合理性。刘备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很合徐庶的脾气,所以徐庶求见困境中的刘备。刘备戎马半生,身边有两个万人敌的兄弟,却从来没有一个出谋画策的谋士,徐庶一来,茅塞顿开真是“久旱逢甘霖”。徐庶在刘备阵营做了几件漂亮事,刘备自然给他戴了不少高帽子。徐庶看到刘备人确实不错,当然想找几个人一起来和自己共事,发展壮大刘氏集团。当然,他第一个就想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他的好友,同时又是他才比管、乐的“偶像”级人物。于是他就象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是卧龙。诸葛亮当时在荆州小有名气,自比管乐,而“时人莫之许也”,大家都不肯承认他。这也是人之常情,比如周恩来在南开时,同学们都认可他的才能,可是他当时要自比管、乐,大家肯定也笑话他,实际后来他比管、乐更厉害。刘备对诸葛亮想必也有耳闻,当然不相信一个年仅26的青年真的才比管、乐。就对徐庶说:“他是你的朋友、同学,你到他那里去,说我请他来吧。行不行?”其实刘备这么说可能有三层的意思:一是诸葛亮名气不大,又没有什么身份,我去请他没有必要;二是如果我去请他,他不肯来,我一个堂堂的左将军多没面子,以后谁还肯来投奔我;三是你们是同学,更容易沟通,你去很合适。徐庶比刘备要了解诸葛亮,知道诸葛亮的志向、才干和脾气,所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历史的记载很简单,就这么一句话。实际上,徐庶可能和刘备说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事情,让刘备真正感受到诸葛亮才能卓越,不可以错过。我徐庶这么能干,却佩服诸葛亮五体投地,你想想吧,诸葛亮到底怎样?
回复日期:2008-4-18 11:57:13
做个记号,千万别太监
回复日期:2008-4-18 12:19:18
亮迷路过.
回复日期:2008-4-18 12:31:18
飘``
回复日期:2008-4-18 12:32:13
留名,记号!!
回复日期:2008-4-18 12:48:49
继续,期待中....................
回复日期:2008-4-18 13:06:21
支持
回复日期:2008-4-18 14:06:19
顶上
回复日期:2008-4-18 14:37:34
路过再飘过...
回复日期:2008-4-18 14:44:59
我觉得是三国演义的蓄意拔高和本身诸葛亮生平的悲剧色彩才成就了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呵呵,别拍我哈,论能力论人品他在三国时期都算不上顶级,当然,你只看三国演义的话就别跟我谈什么了~
回复日期:2008-4-18 15:23:07
诸葛亮虽不是神明,至少也是人杰,否则写不出《出师表》那样的文章。
回复日期:2008-4-18 16:19:23
开头不错
记号~~~
回复日期:2008-4-18 17:05:33
刘备终于愿意屈尊去请诸葛亮出山。这里也不存在溢先生说的“什么诸葛亮有心里障碍,什么刘备摸不准诸葛亮是不是超级人才,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人有时就是很奇怪,这就是缘分,诸葛亮和刘备此前没有过多的了解,徐庶成为他们的纽带。象郭嘉,以前曹操也不了解他,直到他的同乡戏志才死了,曹操感到身边无人,写信给荀彧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这才引出了郭嘉。曹操一见,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这里也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一句话叫“相见恨晚”,反过来讲,就是“不见无恨”,没见过面,不互相了解,哪里有什么遗憾呢?刘备之于诸葛亮、曹操之于郭嘉,还有很多,基本都是这样。
回复日期:2008-4-18 17:06:54
那么,诸葛亮是否象易先生说的那样因为自比管、乐,就一定要出山呢?那也未必! 诸葛亮自比管、乐,也许是才干之比,并不一定就要在功业上也比一比。《孟子&am #8226;尽心上》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处世,是可屈可伸,未必一定要追逐功名利禄。诸葛亮经学世家出身,必然也有这等的信念。
回复日期:2008-4-18 17:09:48
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一席(也可能是三席)长谈,为刘备勾画出一个未来的蓝图,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所以伟大,因为他的隆中对最后成功了一半,倘若隆中对胎死腹中,我们今天也就不知道有隆中对,甚至不知道有诸葛亮了。隆中对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诸葛亮神奇的预见。只是他为困境中的刘备分析形势,找到的唯一有可能立足甚至咸鱼翻身的革命道路。,诸葛亮最终投身刘备,实际上碍于老英雄刘备的屈尊诚恳,经过反复考虑,在刘备身上压了一宝。隆中对和两千多年以后的论持久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这种战略规划是己方取胜的唯一可能方式和过程。可能失败,但是不可能有其他取胜方式。
回复日期:2008-4-18 19:08:33
继续期待下文!!!!
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
回复日期:2008-4-18 19:24:32
三国演义里是把他神化掉了,论才能,比的上他的三国里也不是没有,只是都没有他那样活的丰富
回复日期:2008-4-18 20:24:17
无论能力还是人品,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诸葛亮都是顶级的
正所谓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回复日期:2008-4-18 20:58:45
宜用火攻之
回复日期:2008-4-19 8:20:03
无论能力还是人品,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诸葛亮都是顶级的
正所谓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明王是吾师!!!
回复日期:2008-4-19 10:00:44
由于隆中对的重要意义,全文刊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回复日期:2008-4-19 10:20:48
诸葛亮于是出山。与徐庶一道成为刘备的幕僚。刘备对诸葛亮倚重非常,所谓“情好日密”。以前,刘备都是有事先与关羽和张飞商议,现在关张二人插不上话了,当然心里不舒服,当然要牢骚。尤其关羽,“善养兵士而傲士大夫”——别看大哥待你好,关某就是看你不顺眼。于是,又引出了刘备的一句名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你们都别说了,没了孔明,我命都快没了,没看到现在危急的形势吗!(你们是我兄弟,是手足,没了你们我还可以活着,但是没了孔明,命都活不了)
回复日期:2008-4-19 10:22:02
诸葛亮出山之后,即以刘备幕僚的身份出入荆州官场。刘表长子刘琦因为受继母和兄弟刘琮排挤,为刘表不喜,整日忧心忡忡。刘琦知道诸葛亮是个高人,就求教他。诸葛亮当然知道疏不间亲的道理,也怕引来杀身之祸,刘琦问他,他就答非所问――诸葛亮谨慎此处可见。刘琦想了一个办法:邀请诸葛游园,然后共上阁楼喝酒。喝的差不多了,命人抽梯。说这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你口中出来,只传到我耳里来,给支个招吧。(要不你就别想下去)。我想当时诸葛亮一定笑了,说:你不知道春秋晋国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的故事吗,在国君身边则危险,据外城反而安全。刘琦领悟了他的意思,就谋划如何想办法据守外城。建安十三年春天,孙权伐黄祖报杀父之仇,黄祖被杀。刘琦向刘表请战守江夏。刘表当然很高兴,自己的儿子愿意领兵当然很好,就拨兵一万交付刘琦,任命为江夏太守。这一支部队后来也成为赤壁大战的生力军。实际上,诸葛这招也是为刘备布子。这样刘备屯樊城内,刘琦屯江夏在外,实际是内外呼应,同时保存刘琦,分散荆州力量。
回复日期:2008-4-19 10:42:02
写的不错
回复日期:2008-4-19 11:20:55
在三国演义出来以前,他的能力的评价都是中国历史顶级的,又何来在三国不是顶级的呢?
读兵法,懂军事的人,评价一个人的军事能力,不会只评价战事结果,更何况诸葛亮的战绩要看你有什么眼光来看.
再者,非议最多的也就只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对于政治能力,有点能力的倒亮者,也不得不承认,那些没有能力的基本上也就人云亦云而已,懒得提了.
回复日期:2008-4-19 11:26:53
更新,快更新~~~~~~~~~~~`
想起一句,自古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
让黑孔明的杂碎胡说去吧~~~~~~
回复日期:2008-4-19 13:35:02
说老实话,以前看三国演义,三国志,尽管都对诸葛亮赞不绝口,倒没觉得他有多么多么厉害。倒是前段时间看了那个莫名其妙的《见龙卸甲》,看了那个导演意淫出来的蜀国被魏国打的满地找牙的凄惨相。我倒是不由自主的对诸葛亮产生一股崇敬之情。以一州之地抗衡魏国,还打的对方缩首缩尾,畏蜀如虎,不容易啊。
回复日期:2008-4-19 13:58:28
期待啊..
孔明先生 有偏见.. 觉的他杀的人很多.罪孽很重.主要还是因为破坏了 我心目中 曹操 的 事业..
现在才明白..
读历史 是另一会事情...
回复日期:2008-4-19 15:24:39
以现在的角度看,孔明无疑是开历史倒车的人。
面顽不化,跟了刘备。
为什么跟刘备,不就因为一个刘字嘛。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和曹,真不是同一档次的人。
回复日期:2008-4-20 9:58:51
刘琦为江夏太守不久,刘表病死。小儿子刘琮在蔡氏家族的支持下被立为荆州之主。好险,刘琦若仍在襄阳城内,蔡、张两个大族为了扫除刘琮即位的后患,很可能就会“误杀“刘琦,因为斯时刘琦如果留在襄阳,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只能任人宰割。刘表的病死和刘琮的即位的时候,曹操大军南下。――曹操趁人之危,好没品位,hehe。
回复日期:2008-4-20 10:06:41
据《后汉书》记载,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荆州没做什么象样的抵抗。曹操军到新野,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就劝刘琮投降。刘琮屁股还没做热,属官们就要求他投降,刘琮心有不甘。和臣子们说:“如今我和你们据有整个楚地,这是先父留下的基业,用来争夺天下资本,都有什么不可以的?为什么要投降?”傅巽讲了一通道理,他说:“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曹操师出有名,你以人臣身份而抗拒人主,是叛逆;以新造之楚军抵御中原王师,必然要失败;以刘备而敌曹操,也当不住。你有这三个短处,想抵抗王师得精锐,必然要失败。将军您自己和刘备比怎么样?”刘琮回答不如刘备。傅巽又说:“即使是刘备也不能不足抗拒曹公,那么拥有全楚也不能自己保全啊。如果刘备可以抗拒曹公,那么刘备就不会臣服将军您啊。愿将军您不要犹豫了。”这就置刘琮于两难的境地,你不如刘备,刘备不如曹操,你就得投降曹操,曹操不如刘备,你也不如刘备,刘备干吗听你的?你只有投降,别无选择。刘琮心里凉tou了,就此下定臣服曹操得决心。这一段,三国志讲得非常简单。
回复日期:2008-4-20 10:07:47
从曹操南下,到刘琮投降,刘备在做些什么呢?当年曹操攻打刘备,刘备徐州兵败,一开始投奔刘表的时候,刘表待以上宾之礼,亲自到郊外迎接。并且“益其兵,使屯新野”。在新野干什么?在博望坡于夏侯敦、于禁对抗,后来还有火烧博望坡之举。翻阅史料,没见刘表再给刘备换个地方驻扎,因为刘备在荆州布恩施惠,笼络人心,刘表暗中提防他。其实,刘备枭雄,当然也会暗中提防刘表。世说新语记载,蒯越、蔡瑁要在刘表筵席上给刘备来个鸿门宴,刘备借如厕开溜,骑的卢马飞越檀溪。不论此事有无,总算是刘表和刘备互相提防的明证吧
回复日期:2008-4-20 10:12:27
但是,刘琮准备投降的时候,刘备竟然驻扎在与樊城,与刘琮驻节的襄阳隔河对望。刘备要干什么?——趁机攻打刘琮,夺取荆州。其实,刘备未必一定要这么想,更可能的是观望形势。我想,刘备既然也暗中提防刘表,必然在襄阳城里有耳报。刘表病入膏肓,刘备必然是知道的。所以,刘备率军从新野赶到樊城,静观事态变化。据《三国志》记载: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汉魏春秋》的记载大致与《三国志》相同,只是更详细些: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回复日期:2008-4-20 17:07:05
但是我觉得,刘表临终前可能没召见刘备,临终前也没有托孤。如果那样,刘表不会让刘备率军前来,那不是引狼入室吗?再就是,刘表死在旦夕,形势莫测,刘备也不敢孤身入城。单刀赴会的事情只有极度自信骄傲并且万人敌的关羽才能做出来。刘备开始不知道曹操大军这么快就来了,只是在樊城观望,等待时机。等待什么时机呢?也许,他是在等待刘琦。刘琦是诸葛亮建安十三年春天布的棋子。刘琦”素慈孝“,性格仁慈,孝顺。刘表病笃,刘琦到襄阳来探望。张允担心刘表父子相见,临终改变主意,让刘琦领荆州牧。本来刘琦是长子,继承爵位是天经地义。于是就挡住刘琦不让他见到刘表,并讲了一番堂皇的道理:“将军命你镇守江夏,任务非常重要。你今天脱离本部,擅自前来,将军肯定不高兴。会加重将军的病逝,不是孝敬之道啊。”所以你不能觐见,愣生生的把刘琦当在门外。刘琦见不是头,流着泪走了。于是刘表一死,刘琮嗣位。刘琮随后授候印给刘琦,意思让他称臣。刘琦大怒,把候印摔在地上,就准备借奔丧之机起兵作难。刘琦在江夏,不过一万人马,并且刘琦性格懦弱,怎么敢有胆子攻打刘琮。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刘琦的背后有刘备。这就不难解释,刘表病死的时候,刘备军在樊城,并且居心叵测。
如何夺取荆州,刘备集团在建安十三年春天就开始了策划,刘琦出任江夏太守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借刘琦奔丧时,夹击刘琮。当然是以刘琦的名义出师。这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的谋划?
回复日期:2008-4-20 17:08:12
要不是曹操部队的快速南下,刘琦兄弟在荆州可能会掀起干戈,“叔叔”刘备将做收渔利,拥有荆州。也曹军到达宛城、新野一带,刘琮准备投降。刘备、刘琦也知道了消息。这时候,借奔丧起兵已经变得非常危险,并且极有可能与曹军在襄阳相遇,所以刘琦选择南下,渡江向夏口进军。刘备在樊城看看自己难以独立支撑危局,也拔起营寨,准备逃往向南
回复日期:2008-4-20 18:07:10
看过 ~~~
下面的
你吃饭了没有?
嘿嘿
回复日期:2008-4-20 18:45:35
太神化了诸葛亮了,鲁迅不是说观诸葛亮之智类似妖吗?
回复日期:2008-4-20 19:32:46
三顾茅庐是必须的.
当时刘皇叔什么都没有,光有个好名声,但这个好名声到底是不是真的,谁都不知道.
如诸葛亮那样的大才,当然不会不明白刘备的实力如何.如果刘备能亲自来三顾这才有26岁的诸葛亮,这样的老板还有一帮的道理.刘备只有靠RP过关才能打动诸葛亮.而看RP的指标就是三顾茅庐.
回复日期:2008-4-20 20:38:37
三顾茅庐是必须的.
yan zhong tong yi
回复日期:2008-4-20 21:51:59
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则例子:有一大将军生日,一上门祝贺的宾客嘴巴里老是念叨着:治戎为本,奇谋为短(这是三国志里评论诸葛亮的,就是说诸葛亮用谋不行)。大将军的公子极为不满:怎么能说我老爸用谋不行呢?马上有人劝解:人家将你老爸比成武侯诸葛丞相,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回复日期:2008-4-21 0:02:41
作者:kongkongdashi 回复日期:2008-4-20 18:45:35
太神化了诸葛亮了,鲁迅不是说观诸葛亮之智类似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买的一本三国演义里,有聂绀*** 写的序里,他评论说,鲁迅先生只是说,观诸葛亮之智类似妖,本来也没说写的是失败,反而可以看做是成功
回复日期:2008-4-21 0:20:26
作者:玄装三奘 回复日期:2008-4-18 14:44:59
我觉得是三国演义的蓄意拔高和本身诸葛亮生平的悲剧色彩才成就了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呵呵,别拍我哈,论能力论人品他在三国时期都算不上顶级,当然,你只看三国演义的话就别跟我谈什么了~
当然,你只看三国演义的话就别跟我谈什么了~
这句话恶心死人了,不装B会死啊?
回复日期:2008-4-21 8:12:48
本帖的推理和情节参考《三国志》裴注本,《后汉书》,《晋书》,关于《三国演义》只是摘选评论,不作情节依据
回复日期:2008-4-21 8:52:58
看看北宋年间两度为相的王安石如何仰慕诸葛亮。
诸葛武侯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诸葛武侯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诸葛亮在三国,真如王安石所言: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长庚星就是九大行星之金星,又称太白金星,启明星,亮度顶15个天狼星。我们学过自然,知道天狼是天空中最亮的恒星。而长庚星一出,独明一方,众星黯然失色。
在三国的星空里,诸葛无疑就是那颗长庚星。
诸葛亮PK郭嘉,实在无聊之举,诸葛与郭嘉在各自阵营之分量,以及在众多领域之建树,实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诸葛亮PK周瑜,实在是无聊之举,………………………………………………………….
……………………………………………………………………………………………………..
有空闲我也无聊一次,PK一下,为亮迷争语。
待续!
回复日期:2008-4-21 10:45:56
刘备人马渡过汉水,在襄阳稍做停留。期间有人劝他攻打刘琮,说这样“荆州可有”,按《三国志》的说法,这个人是诸葛亮。《世说新语》的也有这个说法,但没有指名。《新语》说法更详细些,策略是劫持刘琮和荆州官吏南下江陵,因为江陵有大量军需物资。刘备权衡再三,最终说:“吾不忍也”。刘备在襄阳城外下马,呼唤刘琮答话。刘琮害怕,担心刘备攻打,竟然不敢出来(刘琮比刘璋也不如)。荆州士人看到刘琮如此无能,等曹操入城以后吉凶不测(担心屠城),真是人心惶惶,于是很多人出城投靠了刘备。
回复日期:2008-4-21 10:47:39
后来魏国郎中鱼豢撰写的野史《典略》还记载到:刘备抽出一点时间,到刘表墓前吊唁。以刘备的为人,大敌当前仍然不枉表现仁义,这件事是可信的。刘备一路走,一路沿途收买人心,不断有人投奔他,到当阳的时候,拖家带口的已经汇集了十几万人,一天只能走十几里地。这时又有人劝刘备要加快行军速度,及时赶到江陵,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可能大部分人都这样劝刘备,所以《三国志》没点明是谁,我想诸葛亮、徐庶必然也持此意见,但是刘备还有些侥幸心理,以为曹操在襄阳受降,不会有这么快,于是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虽然刘备这么固执,但他看这样慢腾腾得走也不是办法,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派关羽乘船走水路做先头部队,南下到江陵预备。幸亏有这个折中的方案,为刘备保全了一支战斗队。结果刘备很快因为自己的侥幸心理吃了大亏。曹操到襄阳听说刘备已经向南,亲自率领五千精兵昼夜兼程,在当阳赶上刘备的大队人马。事出突然,刘备一来莫不清曹操的底细,二来携家带口的,没来得及组织起抵抗,就被曹操冲的七零八落。逃命要紧啊,这时候再也不能“吾何忍弃去!”了,刘备带着诸葛亮、徐庶、张飞、赵云,仅数十骑突围逃走,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回复日期:2008-4-21 11:35:22
这一场混战,成就了两位英雄。第一位当然是我们的英雄偶像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大战曹军,七进七出,有如天神一般。《三国志》中对这一段故事的记载很简略:“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本来就以用笔简约著称,加上后来赵云官做的不大,着墨更少。但是这区区二十几个字,包含了赵云多少血汗。乱军之中,正不知敌军多少人马,胸前搭一个包裹,里面包的是刘禅,后边跟着甘夫人,(甘夫人会不会骑马我不知道),在乱军中冲杀,躲闪。你可以想象,赵云的胆略、机智和忠诚。另一位则是张飞,“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张飞据水断桥,应该是事先有刘备或者诸葛亮等人的一番安排,比如设疑兵,象演义中说的那样树枝系在马尾上狂奔,掀起尘土飞扬,好像有大队人马。否则有一百个张飞,也挡不住曹操诸将。曹操仓卒赶来,只带了五千人马,所以看到张飞身后尘土飞扬,一嗓子又吼的底气十足,也就没敢冒进。
这一场混战,让刘备失去了徐庶。徐庶的家眷包括老母亲都在军中。刘备率团队核心成员逃窜,家眷一时落在后面。徐庶的家眷包括老母亲被曹操俘获,照常理推断,这应该是有人亲眼所见,不可能是曹操派人传信,曹操如果能找到徐庶,肯定就把刘备一窝端了,费什么周折。徐庶是个大孝子,听到噩耗,一定寝食难安。因为家眷被俘,曹军如果知道那是我徐庶的老娘还好些,一定会保护起来,作为人质要挟。如果不知道,恐怕死于乱军当中,做了无名野鬼。不行,我得赶紧到曹营去找老娘。但是我徐庶又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象赵子龙一样冲杀进去,把老娘找到并救出来,俺不是万人敌啊。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我去找曹操,请他清点俘虏,才能找到我的老娘。徐庶于是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方寸之心乱了,还谈什么王霸之业。我留在这里无益,就此告别。谁都不能难为大孝子,曹操不能,刘备更不能。刘备只能挥泪别徐庶,临别恐怕还得送点纪念品,洒点眼泪。
正是:徐庶挥泪别刘备,元直匹马投孟德。
回复日期:2008-4-21 13:52:25
一直很好奇,从哪里看出诸葛亮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派?虽然汉武独尊儒术,但是诸子百家仍然在民间有很大影响,诸葛亮给刘禅写的那些申子、管子等书分明表示他走的是法家与民本的混合路线,唯独不属于儒家。
把诸葛亮列为儒家典范,恐怕是儒家自抬身价牵强附会之举
回复日期:2008-4-21 13:58:32
作者:焦点扯淡 回复日期:2008-4-19 15:24:39
------------------------------------------------------
那是,孔明从未跟阿瞒这种屠城不断、坑杀百姓、灭人满门、鞭挞天下的主儿一个档次……
回复日期:2008-4-21 14:30:59
其实,刘备送别徐庶,和当年曹操送别关羽,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分发自本心,七分用来做秀――青梅煮酒论英雄,英雄所见略相同。关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抑或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则只是罗贯中先生的发挥了。
回复日期:2008-4-21 14:36:03
经过五千精兵的试探性攻击,曹操可能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他也许认为刘备在荆州几年经营,竟然不堪一击。如果曹操此时回忆起当年的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会不会发笑。骄兵必败,曹操兵不血刃的占领荆州,轻而易举的击溃刘备,也为自己的赤壁失利埋下伏笔。
刘备阵营被曹操大军一阵冲杀,辎重和跟随他的士民和百姓几乎全部丧失。曹操看到刘备无力反击,同时认定刘备会逃往有粮草囤积的江陵,于是继续挥师向江陵进军,追赶刘备。刘备呢,继续向江陵进军,占据江陵抵抗曹操?还是谋划别的出路?史书记载刘备这时“斜趣汉津”,改变南进江陵的行军计划,向东南方向的夏口进发。我们不知道这是谁的意见,或者是集体的智慧?但是我们看到刘备阵营的战略规划有了明显的改进。应该是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在刘备阵营中正在发挥作用。有人说,刘备在时,诸葛亮类似汉初萧何的角色,只是调剂赋税,做做后勤工作,在军事上实在碌碌无为。持此观点之人真是头顶大粪,愚不可及。史学家不是神仙,他无法穿越时空隧道,看看诸葛亮在刘备身边到底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兵荒马乱也不可能有记载。零星记载只能看到刘备的队伍行踪作为,而这一切都是刘备的决策,因为只有刘备是主公,其他人都是属下。再说战乱年代,诸葛亮如果没有象样的军事策划,刘备戎马半生,能向关张说出“如鱼得水”的话。小小新野有多少赋税调节,能显出诸葛亮的卓越才干,让刘备感到如鱼得水。庞统非百里之才,诸葛亮当然更不是。
回复日期:2008-4-21 17:14:07
刘备及时调整了行军路线,最终的结果是曹操轻而易举的占领了江陵,却没有机会再一次消灭刘备的有生力量。刘备躲过了曹操的打击,并与关羽顺利会师,并引兵向东,在夏口与刘琦合兵一处。刘琦手中的一万多人也成为刘备手中的重要兵力。设若刘备不斜趣汉津,继续向江陵进发,恐怕到不了江陵就会再次被曹操赶上痛击,后果可能会老本输光。即使到达江陵,刘备能否顺利占领江陵城?如果能够顺利占领江陵城,仓卒之间能否组织起象样的抵抗?抵抗之后,江陵城必然被曹操围困,孤城到底能支持多久?就算江陵固若金汤,曹操久攻不下。刘备期间又派人向孙权求援(这难度也非常大,因为是孤城,消息很难送出。即使送出,要孙权出兵,恐怕也得派诸葛亮作信使,否则谁能舌战群儒,说动孙权出兵)成功,孙刘联合在江陵外围打败曹操,荆州之地恐怕也就没有刘备的份了。刘备来到夏口,得到喘息机会,夏口的背后就是孙权的地盘,刘备因此有机会和孙权合兵抗曹了。———所以刘备放弃江陵路线而转向夏口实在是一个无比正确而又别无选择的战略决策。
回复日期:2008-4-21 17:16:11
据《吴书》鲁肃传记载,鲁肃在当阳遇见刘备及诸葛亮一行。鲁肃为什么在当阳找到刘备?当时刘表一死,荆州上下陷入混乱。曹操也准备南下。鲁肃请示孙权,说荆州如此如此“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真是帝王之资啊。刘表死了,我去吊唁,顺便看看形势,有没有机会?鲁肃只能做船去,速度很慢。等鲁肃到襄阳时,刘琮就投降了,曹操已经到达宛城。刘备从樊城出发,向南逃亡。也就是说,荆州给孙权做帝王之资的机会已经没有了。曹操占领荆州,即形成对江东的半包围。要知道,鲁肃也是个出色的战略家,他有另一个版本的隆重对。鲁肃看到形势不利,要打败曹操,能联合的盟友只有刘备一个了。益州刘璋不可能,这小子的无能早就名满天下了。所以他就一路追赶刘备,终于在当阳追上。当时,刘备已经被曹操的先头部队一顿痛击,只剩几十骑,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双方肯定都不认识,(传媒不发达吗,没有电视)于是大家见面以后都互相介绍。诸葛亮作为决策层,当然坐在一块。鲁肃自己介绍,刘备给鲁肃介绍诸葛亮。鲁肃听说他叫诸葛亮,肯定就问诸葛亮的家世,肯定问他是否认识诸葛瑾?诸葛亮当然认识,那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哥哥啊,鲁肃说诸葛瑾在江东如何如何,我是他的哥们啊。诸葛亮在当阳,这才知道失散多年的兄长下落。于是鲁肃又问刘备怎么打算办,刘备假惺惺的说要投奔苍梧太守有吴巨,想投奔孙权也不能说出来啊。鲁肃说哪根本靠不住,我们江东兵精粮足,防守坚固,你要想打败曹操,必须跟我们江东联合才行。刘备要问你们江东主人孙权是什么意思?鲁肃出来好几个月了,当然不知道。不过最后几个人商定,鲁肃回去尽力劝说孙权联合抗曹,刘备这边派人过去给孙权解说形势,并着力劝孙刘联合抗曹
回复日期:2008-4-21 19:48:52
曹操占领江陵城,没有捕捉到刘备残军。但是他仍然很高兴,他在当阳俘获刘备的辎重,他感觉这就是刘备的全部家当了。他不知道还有与刘备分兵的关羽精锐部队,那本来是准备抢占江陵城的,当然是精锐,他也许不知道还有刘琦在夏口的一万余人。他认为刘备就是这么不堪一击,刘备虽然勉强逃到夏口,但是只能束手待毙的份了。虽然还有个孙权,和他相比力量也太悬殊。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对江东孙权的包围,也许只要一封劝降信就够了,也就是“传檄而定”,搞定天下,就这么简单!曹操有些骄傲。看曹操此时做了些什么?“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徵役。”——给荆州军民下令,一切从头开始,从现在起,这里是朝廷的荆州了,不再是刘表父子割据的荆州。诸位先生服从朝廷有功,各有封赏。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十五个人投诚有功,封候,我说了就算了。文聘是条好汉子,提拔为江夏太守,做我攻打孙权和刘备残余势力的前敌指挥。给益州刘璋捎信,让他给朝廷纳贡,遣兵给军,他们父子这么多年没给朝廷做一点贡献,眼里还有没有天子?我们在这里为朝廷打仗,他还跟没事的人一样。还有,给孙权小子写信,让他马上投降,就这么写:“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曹氏父子都是大才子,用词够酷!
回复日期:2008-4-21 20:16:25
刘备带领残部到达夏口,与刘琦合兵一处。诸葛亮要求亲自出马向孙权求援。《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而诸葛亮传记载: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有人为这两个记载略有不同而争论是诸葛亮主动要求出使,还是刘备派遣他出使,真没事找事。刘备是决策者,当然是刘备派遣,诸葛亮是谋臣,当然要自告奋勇。诸葛亮请示,刘备批准,不就这么简单吗。刘备在和诸葛亮接触的一年里感觉到诸葛亮在身边的重要性(如鱼得水,鱼不能离水须臾),开始不一定愿意诸葛亮亲自去,因为诸葛亮一去,一来身边没有议事之人,二来刘备对孙权不熟悉,诸葛亮此去吉凶难测,风险太大,刘备身边没有象样的谋士。但是诸葛亮执意要亲自去,理由是:“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重要关头,危急万分,不亲自去不放心。我想历史的真实应该是鲁肃既然跟刘备订交,兵荒马乱的年代,鲁肃回东吴最稳妥的路线就是跟随刘备人马一起来到夏口,然后从夏口一道到柴桑见孙权。而诸葛亮认为“事急矣”,向孙权求援刻不容缓。而他不认识孙权,也不熟悉去柴桑的路。所以求援孙权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和鲁肃从夏口一起赶到柴桑,并由鲁肃向孙权引见。以常理推测,《三国演义》此处演义的非常合理,应当认为真实。
回复日期:2008-4-21 21:06:12
作者:焦点扯淡 回复日期:2008-4-19 15:24:39
以现在的角度看,孔明无疑是开历史倒车的人。
面顽不化,跟了刘备。
为什么跟刘备,不就因为一个刘字嘛。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和曹,真不是同一档次的人。
----------------------
不能这么说吧
汉家是秦法延续,始终强调“无功不得封侯”,而且皇室承袭,也形成了君臣的忠诚价值观
曹魏崛起,一来从法理上重用大族,强调家世;而且篡汉破坏了传统的忠诚价值观,直接导致此后的连环篡位
结果高官出自世家而无能,只会清谈;大族割据不团结,家族士族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直接造成五胡乱华-汉家可是追着胡人打啊,这才几年啊,就成了被胡人追着打了
回复日期:2008-4-21 21:42:49
为了武侯,严重顶个。
任易教授讲的再妙,也不喜欢曹操。
曹孟德、司马仲达以***取人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大丈夫不为。
回复日期:2008-4-21 23:56:07
不错
回复日期:2008-4-22 8:04:48
鲁肃刚刚回到柴桑时,没来得及向孙权陈述利害,引见诸葛亮。孙权已收到曹操的恐吓信,当即召集群臣议事,鲁肃也仓卒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都认为抵挡不住,建议孙权投降,以免江南生灵涂炭。孙权当然不愿意投降,“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吗。说一个小插曲:当初建安七年,曹操官渡大破袁绍,就修书给孙权,让他送儿子到许都坐人质。孙权商议张昭、秦松,两人犹豫不能决定。孙权当然不愿意将儿子交到别人手里,就召周瑜到家里商议,孙权母亲也在旁边。周瑜说:“当年楚国开始封在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但是继嗣贤能,广土开境,最后占据整个荆州扬州扬,向南到达南海,传业延祚九百多年年。今天,将军您承父兄基业,兼有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汎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害怕什么,而要送人质?人质一送,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了。最多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几辆车几匹马,和南面称孤相差就远了?不如勿遣,慢慢的观察形势变化。如果曹氏真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您臣服他也不晚。如果他图为暴乱,将军您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必送人质给他!”孙权母亲说:“公瑾的说法很好,他和你大哥伯符同年,我拿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算是你的兄长呢。”于是不送质。其实,从建安七年开始,孙权就注定要和曹操开打,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一是周瑜是个坚决的主战派,二来孙权基本上也是主战派,因为他有帝王的想念,幻想有一天愿意“南面称孤”。所以到了建安十三年,孙权看到群臣纷纷议论要投降的时候,心中真是压抑不住的郁闷和恐惧。孙权稳定住情绪,借口出去上茅厕,鲁肃就尾随跟了出来。孙权注意到是刚刚从荆州赶回来的鲁肃会上一言不发,知道鲁肃有话要说,就拉住鲁肃的手问他怎么看法。鲁肃说:“刚才听到今天大家的言论,我觉得只想误导将军,不能和他们图谋大事。说道迎曹操,我鲁肃可迎,将军你不可以。为什么?我投降曹操,曹操会让我回到家乡,掂量我的才具,仍可以做个下曹从事,做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也能做到州郡里去也。将军您投降,想到哪里去呢?(哪里能容得下你?)请您原早定大计,不能用大家的意见。”孙权听了,长叹一声,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说:“今天这些人的议论,真令我失望。你的想法和我相同,真是老天赐我的。”
回复日期:2008-4-22 8:06:07
草稿,措辞疏漏,词不达意难免。
回复日期:2008-4-22 8:50:24
兄弟写得不错,已后有空我常来看看
回复日期:2008-4-22 9:26:02
顶上
回复日期:2008-4-22 10:01:54
武侯综合能力三国前三...
回复日期:2008-4-22 10:43:23
分化
回复日期:2008-4-22 13:25:30
写得很好,易中天就是一个想要出名的SB
回复日期:2008-4-22 14:56:18
当时,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军。鲁肃劝孙权尽快召回周瑜商议,共定大计。我想当时的会议因为主子和臣子想法不同,最后可能不了了之。孙权也不可能在会上力排众议主张抵抗,总得有几个呼应的属下才好做决定。鲁肃说话分量不足,张昭又素来看不上他,所以在会上也不敢乱发言。
大敌当前,鲁肃作为抗战派的主将之一,又是从荆州前线刚回来的,最了解情况,无疑非常有发言权。召集群臣议事不果的当天或者第二天,鲁肃即使不求见孙权,孙权也必然要召见鲁肃。鲁肃一定会把去荆州的前前后后向孙权禀报清楚,包括在当阳碰到刘备。最后说刘备愿意和我们一起联合抗曹,刘备阵营中的军师诸葛亮跟我一起来了,就在我的营帐里,他是诸葛子瑜的亲兄弟,极有才干,主公要不要见见他?
孙权一听刘备处有使者,又是诸葛瑾的兄弟,当然要迫不及待的见见诸葛亮了。
回复日期:2008-4-22 15:29:03
又一个家族的,哈哈
回复日期:2008-4-22 15:58:24
魏无忌,你小子未免托大
回复日期:2008-4-22 16:40:28
领导作出重大决策是需要艺术的。如果全家人都反对,领导刚愎自用的作出决策,最终会导致领导成为独夫民贼,丧失威信。注重舆论导向,把握决策先机,会上要有人出头为领导者说话、辩解,然后领导大力支持、称赞,是会议决策的不二法门。孙权召集的第一次抗曹会议因为没有主战派的参加,因此是一个失败的会议,英明的领导者不应该召开这样的会议。孙权不是草包,立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回复日期:2008-4-22 16:45:24
按《三国演义》的安排,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大堂之上慷慨陈辞,坚定了孙权连刘抗曹的决心,其实纯属杜撰。孙权在茅厕邂逅鲁肃,已经暗自准备抗曹,只是想琢磨抗曹的方式和时间而已。此时他只是再想听别人分析一下形势,坚定一下自己的信心。诸葛亮与孙权有这样一段对话:
诸葛亮:海内大乱,将军您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收众汉南,与曹操一起争天下。今天,曹操芟夷大难,已大致平定北方,现在又占领荆州,真是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所以刘豫州遁逃至此。将军您请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原抗衡,不如早和他摊牌对抗;如果不能抵挡,为什么不案兵束甲投降!现在,将军您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恐怕祸患马上就要来临了!”
这里诸葛亮是来求援的,却并不表达求援的意思,而是分析形势,给出孙权两个选择,要么早日决裂,发兵抵抗,要么干脆投降。这是诸葛亮高超的语言艺术。
孙权着了道,心想那刘备还不如我呢,干吗不投降,于是反问:“既然你这么说,刘豫州干吗不投降?”诸葛亮厉害,把孙权琢磨透了。
诸葛亮看到孙权入了套,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尚且守义不辱,何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好像水流归海,如果事之不济,也是天意,岂能再次为之下?”看看诸葛亮明说刘备,暗说孙权:田横只有区区五百人,都不投降,你坐拥六郡,要是投降了,连他都不如。
孙权勃然大怒:“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决定了!除了刘豫州没人可以抵挡曹操,可是豫州新败之后,还又能力抵抗吗?”孙权不傻,他当然要摸摸刘备的底牌。要合资,你也得有资本金啊。
诸葛亮说:“豫州虽然虽败于当阳长阪,但是回来聚拢的战士和关羽水军精兵万人,还有刘琦合江夏战士也不下万人。曹操人马,远道赶来,异常疲弊,听说为了追赶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多里,正是所谓‘强***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兵法忌之,说这样‘必蹶上将军’。并且北方人善于骑马,却不习水战;荆州士民投降曹操的,是迫于兵势,不是心服也,曹操内部人心不稳啊。今将军如果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是必然的。曹操兵败必然向北方撤退,这样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就形成了。胜负之机,就在当前。”
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孙权大喜,真有拨云见日之感。但是诸葛亮与孙权的对话究竟是在厅堂上说的,还是在私下里说的。史书上没说,我想应该是在私下里说的,当然旁边可能还有别人,可能鲁肃就在旁边,鲁肃引荐的诸葛亮吗。
因为,孙权做为东吴主人,不可能就因为诸葛亮在大厅上一番言辞游说,不顾众人的反对,当众作出抗战的决定,那样也太没有水平了,领导不能那么当。所以《三国演义》之诸葛亮舌战群儒有可能,但是孙权在舌战之后当即表示抗战决无可能。他要等一个有威望,说话有分量的臣子来力排众议,坚决主战。那就只有一个人选,就是周瑜。
回复日期:2008-4-22 16:51:29
说的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日期:2008-4-22 17:52:59
很不错,强烈的顶一下~~
回复日期:2008-4-22 20:11:56
卧龙适逢其主,未逢其时。诸葛亮的命运早在其出山时,司马迁就已经交代了
回复日期:2008-4-22 22:10:37
就坐,观看
回复日期:2008-4-22 22:29:37
作者:胡发财 回复日期:2008-4-22 20:11:56
卧龙适逢其主,未逢其时。诸葛亮的命运早在其出山时,司马迁就已经交代了
============================================================哥们,服了你的,司马迁都出来了
回复日期:2008-4-23 1:35:59
买的一本三国演义里,有聂绀*** 写的序里,他评论说,鲁迅先生只是说,观诸葛亮之智类似妖,本来也没说写的是失败,反而可以看做是成功
---------------------
岳麓书社出版的?我是14年前买的。
回复日期:2008-4-23 11:27:09
领导批示:
加快更新速度,尽快翻页.号召潜水的都来支持.
回复日期:2008-4-23 11:36:23
历史也能这样写!无知也来调侃一段。下面这一段必然是历史的真实,情节的虚构。
周瑜匆匆赶到柴桑的时候,天色已经漆黑。这么晚了,主公已经睡了吧?“我还是先回家,明天一早再去。”
周瑜到厢房换了一身衣服,走到正房轻轻的扣门。只听见一阵急促的莲步,“周郎,你回来了?”门还又有敞开,就听见小乔欣喜的声音。吱扭一声,小乔就象一只蝴蝶扑进周瑜的怀中。“周郎,周郎。”周瑜只听见小乔急促的呼吸声。
周瑜侧过身子,腾出一支手来关上门。说:“快到床上去,这么冷的天气。”说完一弯腰,就把小乔横报在胸前,小乔本来就柔软的身子一下子就酥在周瑜怀中,她喜欢这个男人怀里的感觉,躺在他怀里,她感觉自己无比柔弱却无所畏惧。
周瑜放下小乔,轻轻褪去小乔的罗衫。黑暗中,他看到小乔微闭双眼,紧抿双唇。周瑜轻轻的吻了小乔的脸颊,微热。他深吸一口气,一支手托住小乔的细如丝润如玉的长发,另一支手就顺着小乔温润的脖子向下抚摸。
江南虽暖,犹有春秋四季,雨雪霜寒。只有在小乔的胸前,周瑜永远都会感觉的阳春的江南,暖暖的太阳照在小山包的草地上,好象有一丝暖风,又好像根本感觉不到,什么都不想,只想躺在这片草地上,和阳光,和春风,和草地,和山丘融在一起。每逢此时,周瑜曾多少次想,什么大丈夫要死不能死在战场上,死就死在江南的这片草地上,然后埋在小丘上。
周瑜欠欠身子,脱掉自己身上最后一层布衫和犊鼻裤。小乔已经将自己一条腿搭在周瑜的腰上。
江南自古繁华,小乔流水人家。
周瑜翻身提***上马,动作是何等的挥洒!
周郎,周郎。曲有误,周郎顾。
吾虽不是万人敌,人人呼吾万人迷。
万人迷吾吾不迷,一瓢只饮吾乔妻。
春水荡漾,青春正好,畅游其中,心旷神怡。
小乔感觉到周瑜闯进自己的身体里。她感觉自己的身体渐渐的融化成一条小河,清波如翠。周瑜在河里来回游动,不时的掌击水花,他身边的水纹一圈圈的向外扩展,延伸,绵绵不绝,绵绵不绝。波纹一圈圈荡到岸边,又爬上岸边,轻轻冲刷岸边的小草,小草湿润了。
周郎,周郎,小乔想喊又喊不出来。周郎,你真有力气啊,荡出的水纹竟然上了水岸。
小乔,小乔,看你嫣红透白的脸庞,我知道你是我的仙子,美如春花照秋水。进入你油润如酥的身体,我感觉你是我的魔女,只想把灵魂交给你,把全身交给你,控制不住的要交给你。
周郎,周郎。小乔看到她的周郎在水中一阵阵猛烈的颤抖,她感觉自己向浩瀚的天空飞去,不能啊。她想拼命抱紧他,可是她感觉一点力气也没有。她忘了,她现在变成了一条小河,。
小乔,小乔,我累了,在你的河里真舒服。骑马提***打天下,很累很累,可是我喜欢,谁让我是个男人呢?让我在你的河里静静的浮一会吧。让我躺在你的河里看看蓝天,我知道你是从那里来的。
过了许久,周瑜抽身上岸,浑身都湿淋淋的。他搂住小乔,说:“主公紧急召我回来,可能要打大仗了。
回复日期:2008-4-23 13:12:55
^_^,MARK
回复日期:2008-4-23 14:20:55
写史、说史就要以史为据,越少个人观点、主观推论越好。楼主文字虽然不乏俏皮幽默,但是关键环节皆以史据说明,望坚持,赞一个!
回复日期:2008-4-23 16:14:23
周瑜接到孙权命令,连夜从鄱阳湖赶回来,和孙权交换意见,明确了主战思想,必然也说到群臣主降,明天议事应当如何如何。孙权于是再次召集群臣议事。众人被曹操吓破胆子,聚在一起就议论纷纷,分析不利形势,说:“曹公是豺虎一般的人物啊,但是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辄朝廷为辞,今日抵抗他,事情更不顺利。并且将军您可以抗拒的优势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几乎全部占有,刘表所属的水军,千数蒙冲斗舰,都被发到长江上,并且还有步兵,水陆分兵进发,长江之险,已与我共有。而势力众寡,又不可相提并论。我们觉得最好还是迎接。”(如果诸葛亮此前舌战群儒,孙权决计抗曹,那谁也不会再发表投降论调。所以诸葛舌战群儒是罗馆中老先生的演义。)周瑜等众人发完议论,站出来高声反驳:“不然。曹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是汉家贼子。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正是应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框扶正义。何况操自己送死,我们还要迎接他?(真是惊人之语)
群臣大惑不解,都拿眼睛看了周瑜,周瑜扫视众人,又看看孙权,掷地有声的说:“我为将军算计一下,假使北方已经安定,曹操后方稳定,能旷日持久,和我们来争夺疆埸,和我们乘船作战,能获胜吗?现在北方并不安定,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后患(此话与郭嘉死前对形势的分析吻合,智者所见略同)。他却舍鞍马,驾驶舟楫,与吴越争短长,本来就不占优势。现在冬天大寒,马没有草吃,北方将士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必然要生疾病。这四个方面,都是用兵之患,而曹操皆冒然行事。将军您捉拿曹操,今日就是机会。给我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证为将军击败曹贼。”众人听了周瑜的分析,还没想出怎么反驳来,孙权就发话了:“老贼曹操欲废汉自立不是一天了,只是忌讳二袁、吕布、刘表与孤罢了。现在那几个人都没了,只有我尚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正是我的想法,这是老天安排你来帮助我的。”说完即拔剑砍掉奏案桌子角,激动的高声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最后这一句狠话厉害,以杀头的威胁堵住了投降派的嘴。
孙权的江东集团正式决定抗曹。
回复日期:2008-4-23 17:01:46
孙权拨精兵三万给周瑜带领做先头部队,程普为副将,鲁肃为赞军校尉。与诸葛亮一起,望夏口进军,与刘备联合。临行前,孙权不忘为周瑜减压,实际上,这三万精兵几乎就是江东的看家底子。他还是对周瑜说:”本来想给你五万兵,但是仓卒难以集合,你先进军,我续发兵马粮草,你进军顺利就打,不如意就回来,我和老贼决一死战。”
周瑜率领三万江东水军西进,诸葛亮随行。
《蜀书诸葛亮传》云: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吴主传》云: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武帝纪》云: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显然周瑜先与刘备会师,而后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双方展开了一场遭遇战。这是曹军内部因为水土不服,军中有流行病,所以曹操虽然人多,但是在大江之上也难以展开,加上瘟疫流行,初战不利。曹操决定退军驻扎到江北,整顿人马准备再次会战。
有人说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与刘备诸葛亮关系不大。可以看看以上《三国志》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我认为,一开始的遭遇战应该是孙刘联军共同对敌作战的结果。后来的火烧赤壁是以江东军队为主,并且史书明载,周瑜发动了这场攻击战。周瑜发动之后,近在咫尺的刘备情理上应当加入混战。所以后来孙权包括整个江东都很固执的认为荆州应当归他们所有,因为是他们为主力战胜了曹操,在荆州归属问题上,刘备也好像有些理亏。最后折中一下,以湘江为界,各属东西。
曹操为什么不驻扎在长江南岸,而驻扎在北岸和周瑜隔长江天险对峙。其实这个理由很简单:在赤壁,长江南岸向东不远就是夏口,刘备人马的大本营就在那里,他看你初战失利,岂能容你安稳的驻扎整顿;整个江南基本都是孙权和刘备的地盘,背水为阵是兵家大忌,一旦输了无路可逃。所以曹操在北岸驻扎,整顿人马,希望借助强大的兵力取胜。
回复日期:2008-4-23 20:31:01
写得不错,继续 关注
回复日期:2008-4-24 8:38:39
两军隔大江对峙。曹操士卒因为不习水战,晕船反应厉害。所以采纳了不知谁人所献的“连环计”,就是将大船首尾用铁索相连,这样就稳当了。其实这确实是个嗖主意。就是没有后来的东风三日,周瑜不用火烧你,就乘船来围攻你,你都不占一点便宜,里边的出不来,外边的进不去,优势兵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周瑜如果在外围玩“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曹操就拿周瑜没一点办法,因为周瑜可进可退,可你船联在一块无法动弹。此计甚蠢!
连其实明眼都看的出来,大船首尾相连,最怕用火攻。曹操也许也能意识到,《演义》中确实有人提醒他,但是曹操抱有侥幸心理,以为时值隆冬三月,西北风正盛,如果火攻,周瑜岂不是烧了自己的屁股。可是曹操忽略了一点,虽然是冬天,但是这是在江南,不是西伯利亚(冬天只有北风),冬天的江南有时候天气回暖有东南风不是稀罕事。所以诸葛亮说不知天文、不识地理,不可以为将。
周瑜想必一直在等这个东南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呵。
史载,火攻计是黄盖提出来的。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黄盖一介武夫都能看出来,何况周瑜、诸葛亮)。”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实际上,周瑜即使早有这个想法,也不能说出来,三军之帅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作战图谋,以防泄密。战争中成功的主帅都极善于保持沉默,不到最后,他不会说出自己的主张,只做最后一击的准备工作。罗贯中先生演义的合理:诸葛亮和周瑜各自在手上写一个“火”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却不能说出来。
既然黄盖找到周瑜汇报提议火攻曹营,周瑜顺势就提出来,怎么用火,谁来用?既然你提出来了,我看你行,就你去办吧。记住一点,一切秘密准备,如此如此,千万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如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可能真实。事情太小,没有记载。
向曹营发动进攻,是周瑜打响的第一***,赤壁之战的功劳周瑜要开到七成以上,刘备诸葛亮开到三成以下,我觉得这么说基本符合事实。与曹操遭遇战前孙刘两军首脑(刘备和周瑜)已经见过面并合兵一处。与曹操隔江对峙时,刘备和周瑜就如何进攻曹操必然也有过策划,必然也谈到分工合作的事宜。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周瑜火烧曹营,刘备称乱攻击,曹操一败涂地。
回复日期:2008-4-24 9:48:40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唐诗人杜牧这个“文人骚客”诗篇,总喜欢和女人挂钩,否则就不成其诗。
有人说《演义》诸葛亮智激周瑜,就拿《铜雀台赋》编排曹操“揽二乔于东南”,纯属罗贯中的杜撰。其实,罗贯中是受到杜牧的启发,才杜撰了此情节。
回复日期:2008-4-24 10:48:04
看看斑竹把楼主的题目改为“怒批诸葛亮”不只楼主作何感想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天涯为鉴可知……
回复日期:2008-4-24 11:15:05
·重读三国:怒批诸葛亮
----------------------------------------
你算个P,能批诸葛亮?
回复日期:2008-4-24 11:30:01
没有啊
回复日期:2008-4-24 12:05:54
如果不是LZ改的,那很抱歉
回复日期:2008-4-24 12:15:09
别的不说,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诸葛亮死后备受追思,不少地方均修建有武候祠祭祀他,成都诸葛武侯庙更是香火不断,文人骚客络绎不绝,三国哪个人物能出其右?
回复日期:2008-4-24 13:36:52
天涯真是有意思,有些意思,代我怒批诸葛亮。小子虽然无知,怎敢冒天下之大不讳。
栏目:人文-野史逸闻。
我所码砌的文字,基本事件均来自正史,推理事件也是基于正史,天涯将此帖归于野史逸闻,闻所未闻也。
帖至今日,我之题目《有感于诸葛亮》无法表达我爱憎之情,真有所恨!
回复日期:2008-4-24 15:09:53
赤壁战后,周瑜的用兵策略明显失误。曹操引军北还,留下曹仁守南郡、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三军呼应为犄角之势。周瑜兵指南郡,与曹仁隔江对峙。这样曹仁被周瑜牵制。刘备这时放开手脚,挥兵向南,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四郡几乎兵不血刃,就缴械投降。占稳地盘,刘备以左将军身份向朝廷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而刘琦当时已经病入膏肓,刘备执掌荆州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周瑜和曹仁在南郡对峙整一年多。让我们来看看曹仁的表现:
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最后结果是:瑜、仁相守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周瑜打了一年,占了一个南郡城。刘备则奄有荆州江南的全部。周瑜宏观战略规划严重失误,比诸葛亮确实逊色不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败退,岂能不留下劲兵殿后。
回复日期:2008-4-24 15:11:11
至于在这一年里,刘备集团的出色表现,我觉得应当归功于诸葛亮。刘备个人的决策在这一年如脱胎换骨,并非他个人的基因突变,这是因为他背后有诸葛亮。此时,刘备没有其他谋士,庞统还没来报道,法正还在益州郁闷。
看看刘备在诸葛亮出山以前,在军事上的拙劣表演,就知道诸葛亮对于他多么重要。
回复日期:2008-4-24 15:17:20
关于刘备的军事才能,请看以下史料:
《后汉书》吕布传云:破建安三年,布遂复从袁术,遣顺攻刘备于沛,破之。曹操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
《三国志》先主传云: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丢了老婆孩子!
这两段说的一回事,刘备合兵万余,却被高顺打的一败涂地。高顺有多少兵?无史料可考。此前,袁术怒布杀韩胤,遣其大将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连势,步骑数万,七道攻布。布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后汉书》)。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年,当时吕布仅有兵三千,一年之后,又能有多少,万余?不会更多。
兴平元年,刘备在徐州,陶潜病死,陈登劝其接任徐州牧,说:“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刘备说:“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
户口百万,步骑十万,天上的大馅饼,多好的底子。而刘备干了些什么?
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又丢了老婆孩子!
读三国志,数次读到刘备丢老婆孩子!余心何忍?
兴平元年接手,户口百万,步骑十万,建安元年与袁术这个“冢中枯骨”相持经月,不能取胜,却被吕布这个兵不满三千流寇偷袭失败,真奇耻大辱。
建安五年,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再次丢了老婆孩子,还搭上一个兄弟。
当时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大军对峙,抽出部分兵力,从官渡到下邳千里奔袭刘备“众数万人”,结果刘备望风而逃,一败涂地,妻离子散,关羽被擒。
勇不能冲锋陷阵,智不足料敌决胜――刘备在军事战略和战术都是低能儿,后来他还有更拙劣的表演。《傅子》载有丞相掾赵戬对刘备的评价: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 “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徵士傅幹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 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演义》中提到,一次刘备在襄阳与刘表饮酒,称酒兴说:“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真有此事,刘备真大言不惭。这也只能是演义,实际上刘备这样城府不可测的人物,怎么会这么说,即使是酒后!
回复日期:2008-4-24 15:29:40
昨天来过,今天一看居然变成了怒批。。。
为楼主囧一个。。。
回复日期:2008-4-24 16:29:53
兄弟加油
回复日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