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f每日任务礼包加积分取消了?

(转)2008高考突围语文每日一练51天
(转)2008高考突围语文每日一练51天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1 第21日
[今日例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片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的疑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 这一段文字选自哪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又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一本小说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这段文字中使用比喻的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一段文字渲染了什么气氛,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剖析]1、解答这一类文学常识题目要注意平时积累,积累得多了,答题时就容易了。当然在记忆时也要将热情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总结出一些规律,有益于记忆。譬如假使我们将学过的鲁迅小说分类整理了,就很容易回答此题。2、比喻一般有三种形态,一是用“像”一类的喻词连接起来的明喻。二是用“是”一类的喻词连接起本喻体的暗喻。三是不用喻词连接的借喻。本段的比喻句都有比较明显的喻词。3、渲染什么气氛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热闹或者悲凉的气氛与热闹或者悲凉的结果是正衬,反之则是反衬。
[解答示范]1、这一文段选自鲁迅的小说《祝福》,《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2、文中的两个比喻句是:豆一般大的***的灯火光;爆竹声似乎合成一片音响的浓云。3、渲染了“热闹”的气氛;气氛渲染的作用是反衬祥林嫂身世的凄凉。
[今日习题]阅读余秋雨《都江堰》片断,回答问题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浓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苒,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1、 用一句放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不超过10个字)
2、 本文中“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不超过8个字) (不超过15个字)
3、 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比较?
答: (每一个方面不超过5个字)
4、 第五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长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这可以概括为:
答:长城 而都江堰 (各不超过5个字)
5、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以反衬的手法贬长城褒都江堰,满怀激情地赞美了都江堰的千古功绩。
B、开始不写都江堰在,而写长城,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作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钱致的地方。
C、 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认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D、 作者赞美都江堰,主要是因为它历史悠久,长城只是它的小弟弟,是它的后辈。
E、 作者着眼于造福人民大众的角度,鲜明地提出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提示及***]1、揭示主旨,总领下文。(一般来说,首段或首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有时还有揭示中心的作用。知道一般的作用,再去就原文稍作分析,是能够回答这一类题目的。)2、从今天看历史(这里的“远”不是指空间距离,而是指时间距离。从时间上来看,当然是指今天与长城修造时的距离了);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浑厚感觉(这里的“味道”是指一种抽象的东西,是一种感觉,可以结合下文去寻求***)。3、修建时间、社会功用、文明特点。(这里的第三点难度比较大,对应原文的也就是最末一句话: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句话点明了都江堰的千古功绩以及对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的濡养的特点。4、长城:突兀在外,讲求挎排场,缺乏活力。都江堰:浸润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5、AD。(对长城没有贬,故A项误;D项的角度过窄。)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1 第22日
[今日例题]下列各项中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大吹大擂 大言不惭 大摇大摆 夸大其辞
B、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话中有话  意在言外
C、颠倒黑白  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  指桑骂槐
D、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挨肩擦背  人多势众
[思路剖析]首先要正确理解词义,对意思相近的词语,必须仔细分辨清它们各自的含义,了解其运用的场合,涉及的范围,语义的轻重,程度的深浅,褒贬的色彩等。
[解答示范]选B。A组中“大摇大摆”不能用在形容说话方面;C组“指桑骂槐”比喻明指这人而暗骂那人;D组“人多势众”是人多势力大的意思,其余都形容人多十分拥挤。
[今日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四个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兴师动众  惊心动魄  动人心弦  动辄得咎
B、师出无名  沽名钓誉  一文不名  莫名其妙 
C、附庸风雅  餐风宿露  风声鹤唳  移风易俗
D、生龙活虎  无中生有  横生枝节  起死回生
2、下面三个句子后面的括号中各有四个成语,选择其中最合适的一个填在横线里。
A、 我们今后一定要戒骄戒躁,________,取得优良成绩。(变本加厉、意气风发、再接再厉、急起直追)
B、 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____。(皮开肉绽、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C、 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____。(无可非议、不可思议、无微不至、无懈可击)
3、下面成语中加点的词有活用现象,选出同属一类的一组(  )
A、风驰电掣 车载斗量 虎踞龙盘 星罗棋布 风起云涌 日新月异
B、破釜沉舟 惊心动魄 动心养性 斗鸡走狗 穿云裂石 出奇制胜
C、车水马龙 不翼而飞 洞烛其奸 对酒当歌 闭目塞听 安土重迁
D、除暴安良 扶危济贫 摧枯拉朽 拨乱反正 抱残守缺 海誓山盟
4、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为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平时常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2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3他知道,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以后必须踏实努力。
A、耳濡目染  侃侃而谈  海市蜃楼
B、潜移默化  侃侃而谈  空中楼阁
C、耳濡目染  滔滔不绝  海市蜃楼
D、潜移默化  滔滔不绝  空中楼阁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有的人只顾个人而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的人是两头都顾,     ,也有的人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
2今天的写作条件,和鲁迅开始从事创作时的条件相比,真是不可     了。
3在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     ,加以评论的。
4某些人将办事和做戏     ,而别人却很切实。
A、混为一谈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B、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C、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等量齐观
D、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提示及***]1、选B。师出无名,名义。沽名钓誉,名誉。一文不名,占有。莫名其妙,说出。2、A、再接再厉;B、皮开肉绽;C、无懈可击3、选A。A组均为名词作状语。4、选A。5、选D。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2 第23日
[今日例题]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思路剖析]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找到句中成语,然后在准确理解其语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辨析其使用的正误。
[解题示范]A句中的“无所不为”是贬义词,与全句赞颂科学家的语境不合。B句中的“半斤八两”意为不相上下,而“风格”不是上下之分,而是各有所长。C“寻找潜艇”是同盟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用“首当其冲”显然不合语境。应答D。
[今日习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我这个人一旦想通了,决心下定了,那就破釜沉舟,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B. 薛宝钗巧妙而自然地利用了她豁达的行为,端方的品格,赢得了林黛玉对她的尊敬,从而虚与委蛇。
C. 现代青年喜欢或迷恋的外国文学,其实只是受译文的影响;但这影响青年的译文,读来却令人忍俊不禁。
D.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只能培养出市侩、巧取豪夺者和不尊重他人的狂热的拜金之徒。
3、下列四句话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
B. 父亲气冲冲地骂道:“住嘴,你自己不动手还不许别人动手,是蓄意跟全家人过不去。
C. 四百多鬼子和伪军围着广场,大***上安着明晃晃的刺刀,刀尖指着肃穆的人群。
D. 鲁贵有点驼背,似乎永远欠着身子向主人答应“是”,他常常贪婪地窥视着。
4、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世界足球队都在厉兵秣马,觊觎桂冠。
B. 放了暑假你是去青岛玩儿,或者去北戴河玩儿?
C. 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
D. 东汉末年,权臣曹操自我任命担当丞相一职。
[***及提示]1、B(A、“莘莘学子”是指众多的学子,不能单指。C、“趋之若鹜”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适合。D、意思说反了。)2、B(“虚与委蛇”不妥,词义为假意殷勤敷衍应酬)3、D(A色彩不合。B、意思是早就有了坏的念头,用在这里不妥。C、与情境不合。)4、D(A、“觊觎”一词误用,争夺冠军是正常的,不是非分的。B、“或者”误用,此处应用“是……还是”的选择关联词。C、“出土”是不及物动词,应改用“发掘”。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3 第24日
[今日例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片断,回答问题
罗马从中古以来便以教堂著名。康南海在《罗马游记》中引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光景大约有些相像的,只可惜初夏去的人无从领略那烟雨罢了。圣彼得堂最精妙,在城北尼罗圆场的旧址上。尼罗在此地杀了许多基督教徒。所说圣彼得上十字架后也便葬在这里。这教堂几经兴废,现在的房屋是十六世纪初年动工,经了许多建筑师的手。密凯安杰罗七十二岁时,受保罗第三的命令,在这儿工作了十七年。后人以为天使保罗第三假手于这一个大艺术家,给这座大建筑定下了规模;以后虽有增改,但大体总是依着他的。教堂内部参照卡拉浴场的式样,许多高大的圆拱门稳稳地支着那座穹窿顶。教堂长六百九十三英尺,宽四百五十英尺,穹窿顶高四百零二英尺,可是乍看不觉得是这么大。因为平常看屋子大小,仅以屋内饰物为标准,饰物等的尺寸无形中是有了谱子的。圣彼得堂里的却大得离了谱子,“天使像巨人,鸽子像老鹰”;所以教堂真正的大小,一下子不容易看出了。但是你若看时而走动的人,便渐渐觉得不同。教堂用彩色大理石砌墙,加上好些嵌石的大幅的名画,大都是亮蓝与朱红二色:鲜明丰丽,不像普通教堂一味阴沉沉的。密凯安杰罗雕的圣彼得像,温和光洁,别具一格,在教堂的犄角上。(选自朱自清《罗马》)
1、 文段开头引用杜牧的诗句,是为了说明: 2、 概括圣彼得堂的特点(不超过12字) 3、 下边各项是对文中描述圣彼得堂内部情况的分析,其中说得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中从内一进行描述,从构架式样写到墙壁。
B、文章从古到今进行描述,展现了圣彼得堂的建造过程和建筑特色。
C、 文中从总体架构写到饰物、墙壁、雕像等各个部分的情况。
D、 文中写到的有建筑式样、行人、墙、壁画、雕像。
E、 文中用了行人和 圣彼得堂作陪衬。
[思路剖析]1、引用杜牧的诗句干什么?一要弄清楚所引诗的意思,一要看前后文的内容。杜诗是写南朝寺庙之多;而引诗的后文有这样的句子:“光景大约有些相像的”,可知引诗也是为了突出这里的宗教建筑多。2、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圣彼得堂的历史变迁和建筑特色,回答此题可以忽略前一部分内容。在写教堂特色的内容中,一是以主要笔墨写教堂的规模宏大,但却看不出大来,二是写教堂的装饰与色彩。可以据此去概括。3、回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描述内部情况”,依此一一排除即可选出***。
[解答示范]1、罗马教堂之多。2、把握内在层次,根据字数增删。可答为:规模大而不觉,色彩鲜明丰丽。3、A项“从内到外”不符合要求,B项“从古到今”和“过程”不符合,D项的“行人”和“式样”也超出了要求。就在答为:CE。
今日习题]阅读《花中四君子》片断,回答问题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其说始于何时,创自何人,我不大清楚。集雅斋梅兰竹菊四谱,小引云“文房清供,独取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无他,则以其清幽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四君子风骨清高固无论矣,但是初学花卉者总能由此入手。记得幼时摹拟芥子园画画,对几幅梅兰竹菊而依样画葫芦,盖取其格局笔路比较简章明了容易下笔。其中有多少幽芬逸致,彼时尚难领略。最初是画梅,我根本不曾见过梅花树,细枝粗杆,勾画点蕊,辄沾沾自喜,以为暗香疏影亦不过如是,直到有一位朋友给我当头一棒:“吾家之犬子,亦优为之。”从此再也不敢动笔。兰花在北方是少见的。我年轻时只见过一次,那是有人从福建“捧”到北方来的一盆素心兰,放在女主人屋角一只细高的硬木架上,居然抽茎放蕊,听说有幽香盈室(我闻不到,我只看到乱蓬蓬的像似一丛野草)。竹子倒不大稀罕,不过像林处士所谓“竹树绕吾庐,情深趣有余”,对我来说一直是想象中的境界,所以竹雨是什么样子竹香是什么味道是什么神情我都不大了解。有人说“喜写兰,怒写竹”,这话当然有道理,但我有喜怒却没有这种升华作用的才干。至于菊,直到满坑满谷,何处无之,难得东篱下遇见它而已。近日来艺菊者往往过分溺爱,大量催肥,结果每个枝头顶着一个大馒头,帘卷西风,花比人痴胖!这时候,谁还要为它写生?
我年事渐长,慢慢懂了一点道理,四君子并非是浪博虚名,确是各自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出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不作媚世之态。画,不是纯技术的表现,画的里面有韵味,画的背后有个人。我尝以为,唯有君子才能画君子,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四君子的风度。画家的胸襟风度不可避免的会流露在画面之上。艺术,永远是人性的表现。唯有品格高超的人才能画出趣味高超的画。
1、 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A、“喜写兰,怒写菊”,这话当然有理。 B、难得遇见它而已。 2、 听了朋友的一句话(“吾家之犬子亦优为之”)作者说这是“给我当头一棒”,这是为什么?
答: 3、“我年事渐长,慢慢懂了一点道理,四君子并非是浪博虚名,确是各自有它的特点”这句话与前文中的一句话呼应,这一句话是: 4、 章前后对梅兰竹菊的印象和认识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 5、下面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 梅兰竹菊是以其清幽逸致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而被供称为四君子的。
B、 根据文章介绍作者未见或少见梅花兰花,而对竹菊却多见而且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C、 第二段称我年事渐长,慢慢懂了一点道理,即由于多年对梅兰竹菊的观察,才发现它们各自的君子特色。
D、梅兰竹菊的君子特色,概括了旧时代文人提倡高士风格,不应该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E、 梅兰竹菊各自的特色,本文各以八个字概括,用了拟人与排比的手法,句法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揭示及***]1、A、兰花幽香,画兰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竹有节,画竹能表达人的正义之感,愤怒之意。B、“东篱下”出自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文意为:难得见到那种有隐士逸致的菊花。2、朋友的话言外之意是:这是小孩子的把戏,这对能勾花点蕊,便沾沾自喜,甚至以为“暗香疏影亦不过如是”的作者来说,是泼了冷水,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肤浅。3、其中有多少幽芬逸致,彼时尚难领略。4、不矛盾。前者讲作者接触的自然界中的梅兰竹菊,后者讲画中的梅兰竹菊,即流露出画家胸襟风度的饮食人性的梅兰竹菊画。这样写突出了“唯有品格高超的人才能画出趣味高超的画。”5、BC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3 第25日
[今日例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其时他曾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我其实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文中三个“疑心”应怎样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
A、作者用了三个“疑心”,它们之间没人什么关系,只是分别说明疑心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罢了。
B、作者用了三个“疑心”,它们之间没什么关系,这样说是为了加强语气而反复强调。
C、作者用了三个“疑心”,它们之间有关系,一和二是因果关系,二和三也是因果关系,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
D、作者用了三个“疑心”,它们之间有关系,第三个对前两个的否定,表现了作者严于律已的精神。
[思路剖析]本题检测的看似对词语的理解,其实也是通过理解词语进而去理解文意。解答此题不弄清三个“疑心”的对象以及为什么要“疑心”等问题,很可能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一定要紧扣文意,逐个分析,深入理解。另外,抓一些标志词或关键词语也有利于解题。如文中的“但”是表转折关系的。重心落在“但”之后。既然重心是否定自己,肯定别人,那么,前面的“疑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正话反说了。
[解答示范]根据文意第一个“疑心”是说冯铿有理想、有热情,这是暗寓称赞冯铿,通过说“疑心”冯铿的“主张”影响了柔石,表达了他们志同道合。既然冯铿柔石值得夸赞,那为什么还要“疑心”他们呢?这样就可以理解第三个“疑心”了,那是对前两个“疑心”的否定。为什么作者要“疑心”自己“偷懒”的伤疤呢?这一方面反衬冯铿主张正确,精神崇高,一方面也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谦虚精神。逐个推论,***就可以选出来了。应选D项。
[今日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 (黯淡、黑暗),家具的 (陈旧、破旧),衣料的 (粗陋、粗朴),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并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 (珍贵、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的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第十年年底,债都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息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
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有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啊!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会是怎样的境况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取一个适当的词填入空格,并简要说明理由。
2、路瓦栽夫人感到痛苦伤心的原因是( )
A、 她觉得自己长得美丽动人,应该过高雅的生活。
B、 她讨厌那个替她做家务事的笨手笨脚的小女仆。
C、 她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无限羡慕。
D、她埋怨丈夫没有空闲时间陪自己在华美的小客室里闲谈。
3、文中描写路瓦栽夫人“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作者的意图是( )
A、 同情路瓦栽夫人经受了十年艰苦的还债生活。
B、 表明路瓦栽夫人省悟到片断虚荣换来了十年辛酸。
C、 批评路瓦栽夫人十年劳苦后仍念念不忘片刻虚荣。
D、表明路瓦栽夫人沉湎过去,对未来感到失望。
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哪一种是错误的?( )
A、 揭示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社会原因。
B、 批评路瓦栽夫人羡慕奢华生活的虚荣心。
C、 同情路瓦栽夫人的不幸遭遇。
D、把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归因于偶然发生的小事。
5、下面几段文字,哪一段是描写玛蒂尔德的?( )
A、 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B、 她望着堂屋里的窗棂和草垫的椅子,不能不落泪。她以为错看了老父的心,因为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 ……
C、 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D、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6、对“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把路瓦栽夫人的不幸遭遇归结为偶然发生的小事情,是世界观的局限性。
B、 作者对路瓦栽夫人因失项链而被“败坏”愤愤不平。
C、 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作者通过对整个事件的评论来否定资产阶级上流社会。
[揭示及***]1、黯淡、破旧、粗陋。2、A项,向往过高雅的生活,但却嫁给了一个小职员,无法满足她的愿望,这是路瓦栽夫人最感伤心的一点。B项是这种生活中的应有之义。D项与原文意思相悖。C项看上去好像是对的,但大而无当。这可以看作是小说的用意所在,但不是路瓦栽夫人伤心的触点。在路瓦栽夫人看来,女人的美丽就是她的资本。3、要结合前后文去品读,主人公不是在反思,而是沉醉于幸福的回忆,说明虚荣心已经深入玛蒂尔德的骨髓,虽经十年艰辛仍念念不忘,可见出作者对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意识的批判是深刻的。***应该是C。4、从选项的矛盾性可以得出***。A项和D项不可能并存。那么哪一个是正确的呢?从原文的分析来看,把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归因为偶然的小事情,是作者的思想局限性所在。***应取A项。5、A。B项中的人物是欧也妮;C项中的人物是《药》中的夏四奶奶;D项中的人物是祥林嫂。6、A项正确。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4 第26日
[今日例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从此,有很和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黄鹂。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在一定的环境厘 ,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孙犁《黄鹂》)
1、这是文章的结尾的几段,作者于此感悟到了哪几层意思?
答: 2、“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这句话中的“这个角度”是哪个角度?如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试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你的理解。
答: [思路剖析]1、文章先说江南的优美景色,然后将黄鹂推到这样的背景中去,说明黄鹂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展示出它的美来。进而由黄鹂这个特殊推向一般,推向普遍,揭示了事物都是在特有的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的道理。在完成了这样一个铺垫之后,文章开始了新的跨越,点出了真正的用意所在。原来作者是为了阐述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原理:典型人物要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展示出全部的风采。2、第一问其实是考查“这个”一词的指代义。第二问其实是说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至于找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就更容易了。
[解答示范]1、作者从中感悟到了四层意思。理解名言的好处是第一层,悟出了黄鹂之美在什么环境之下才能展示是第二层,悟出各种事物的极致都得在一定环境里发挥是第三层典型性格当在典型环境中展示是第四层。2、这个角度指的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结合和相互发挥”;怎样去理解呢?典型性格必须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塑造成功。举例说明:如贾宝玉之于大观园,孔乙己之于咸享酒店,没有大观园也就没有那么多女孩儿,没有咸享酒店就没有短衣帮的舞台。
[今日习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种鸟儿,在我的家乡好像很少见。童年时,我很迷恋过一阵捕捉鸟儿的勾当。但是,无论春天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还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下面网罗虎不拉儿,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它既不在我那小小的村庄后边高大的白杨树上同黧鸡儿一同鸣叫,也不在村南边那片神秘的大苇塘里和苇咋儿一块筑窠。
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平县的山村。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鹂的尖锐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可是,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上映着阳光,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1、全文第一句是“这种鸟儿,在我的家乡好像很少见”,这种写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童年时,我很迷恋过一阵捕捉鸟儿的勾当”。“勾当”一词在这里带贬义吗?如果带,文中为什么没有自我忏悔;如果不带,如何与下文批评伤鸟者的情感基调相和谐?
3、这两节是如何写黄鹂的?
4、黄鹂又名黄莺,是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如杜甫就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作者本是喜欢读书的,又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在这里不信手引几句以增加作品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呢?
[揭示及***]1、常理应该先交代鸟的名称,才可以说“这种鸟儿”,本文的写法很突兀,在平淡的叙述中起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2、不带贬义,体现了獐的顽皮、天真。因为这里只说捉鸟,并不是下文的用***打鸟和以虐鸟解闷。3、先用反衬法写童年没有见过黄鹂,以造成小小的悬念,再用战争环境为背景来写黄鹂的动态美,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妙。4、不引用是为了全文风格上的和谐,追求叙述上的平淡、纯朴、自然之美。(当转入说理时,文章的语言风格就发生了变化。)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4 第27日
[今日例题]下面四句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是极端有害的;
B、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是极端有害的;
C、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极端有害的;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样做是极端有害的。
[思路剖析]有一类病句,语病出在表达不当,而不在结构上。辨析这一类语病,需要比较强的语感能力。表达不当主要体现为:用语冗赘,表达模糊,句义含混,表述有歧义,语意有割裂现象等等。例题涉及的是表述清晰与模糊的辨析。
[解答示范]A句与B句一词之差,A句用近指代词,B句用远指代词,但不论近指、远指。指代的都是“我们历来 ”这一主张,没能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C句与D句也是一词之差C句用这样做,D句用那样做,指代对象都是“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的作法。“这样”做,有“已经”做的意味;“那样”做,则表示我们未做,别人那样做的意味。显然,后一种的表述是清晰的。
[今日习题]
1、下面四句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虽然我们已经改革了好几项规章制度,但至今还有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需要继续
B、虽然我们已经对规章制度进行了好几项改革,但至今还有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需要继续改革;
C、虽然我们已经对规章制度进行了好几项改革,但至今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需要继续改革
D、虽然我们已经改革了好几项规章制度,但至今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需要继续改革。
2、下面四句中,表述准确、严密的一句是(   )
A、甲乙双方不得终止协定,否则,由终止方负责对方的经济损失;
B、甲乙投资装修的房屋将作为不动产,在限期满时移交乙方,不包括室内设备;
C、由甲方提供周转资金1万元整;
D、此协议自1985年1月1日起至1990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5年,期满前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双方都应遵守协议。
3、下面四句中,不会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
A、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B、老师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就把我们拉到他的办公室聊天;
C、校长完全采纳两个同学的合理化建议;
D、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及提示]1、A(前后表述一致。改革的是各种规章制度,而B项中前后两个“规章制度”含义不同。C与B毛病基本相同。D项中“不合理”的位置应调整。)2、D(其余各项的表达均不够严密。如C项提供的资金归谁使用呢?不明确。)3、D(A“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B“看到我们非常高兴”、C“两个同学的建议”都可以作不同的理解。)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5 第28日
[今日例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周洁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顾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
B、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并且开始成为自觉的潮流。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思路剖析]语句不通顺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结构不当;一类是表达不当。结构不当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褒贬误用等。辨析语句结构,要先从总体上审查结构正误,找出有语病的部位,然后分析语病性质,寻求***。
[解答示范]例题中,A句“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B句“发展 是 前进”结构混乱,应改为“发展 是 的”结构,“由于 所 ”结构也不当,应改为“由 决定的”结构;C句“自觉”与“潮流”搭配不当;D句无语病。
[今日习题]
1、下面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稍有良知的人,谁也不会否认,雷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B、这次考试本来不难,但他由于没有作充分准备,结果弄得差一点才及格。
C、青少年必须自觉地锻炼自己,要是不努力锻炼身体,将来就接不好四化建设的班。
D、只有迅速的钻进去,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内行,在四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有主动权,有真正的领导权。
2、下段文字四个画线处,没有语病的一处是(  )
童年时可以在小河里游泳、捉鱼,可以在小山上摘野果和竹笋A,可以在大谷场上唱歌、
跳舞、讲故事、捉迷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使我感到无比欢乐B。我常为那些小朋友的真诚友谊所感动C,至今不能忘记。童年的生活实在值得留恋和向往啊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B、有些企业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不适当地压缩生产规模,就难以扭亏为盈。
C、我们要努力学习各门功课,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急需的“四有”人才。
D、暑假期间,这个市的180辆消防车、二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已经成为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
B、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C、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D、李秀成临刑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
[***及提示]1、A(B、意思说反了,应该将“才”改成“不”。C、两个“锻炼”涵义不同,这句将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了,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D、“只有”跟“就”不能搭配。)2、C(A、“摘竹笋”搭配不当。B、缺少主语。D、“向往”一般用于尚未实现或达到的境界,用于童年的生活不适合。)3、B(A、“围绕”与“为中心”搭配不当。C、应将“培养”改成“使自己”。D、“消防车”与后文“放弃、坚守”搭配不当。)4、C(A“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B、否定过多,意思说反了。D、“这样”代“英勇”还是“不英勇”呢?指代不明。)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5 第29日
[今日例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年苏公对他们的印象怎样。
1、对这一段文字写作上的特色,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分到总,视野开阔
B. 疏密相间,层次分明
C. 情景交融,生动形象
D.恰当运用比较、比喻、联想等手法。
2、从表达技巧和风格特色上看,这时写“绿”与朱自清的《绿》中写梅雨潭的“绿”各有什么不同?
答: [思路剖析]既然是说文章的写作特色和风格特点,那么就要在通读的基础上,为文章分一分层次,通过分析层次,我们能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这就为我们准确答题打下了基础。文章开头一句便点出了描写对象:“一个绿字”,并说这里的“绿”也各有不同。接下去写漫步苏堤,给自己印象特别深的树的“绿”。有整体上给人的“莽莽苍苍的感觉”,有特写镜头的树身上苔的绿。由各处的绿到树的绿,再到树身上苔的绿,仿佛是摄影上的由面到点的拉镜头拍摄。在作这样的分析之后,再去回答问题便容易得多了。
[解答示范]第1题: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这不是由分到总的结构。故***应取A。 第2题:从表达上看,朱自清文章多借助于主观想象,本段则较多客观描写;朱文直接抒情较多,而本文则主要是情寓景中。从风格上看,朱文委婉细腻,而本段则生动明快。
[今日习题]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回答文后问题
官复原职的N省建筑局杨局长和李秘书,走在蒿草丛生、芦荻疏落的湖边。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西风、秋水、雁阵、衔着落日的远山,交融在一起,更增添了打猎者兴致。
“嘎——”传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杨局长从李秘书手里接过一支崭新的猎***,爱抚地摸了一下。 。三十多年前他打游击时,也没拿到过这么好的***。
“吱嘎——嘎呷”,从附近湖面的荷梗残苇中,窜出几只白颈黄蹼、羽毛灰麻麻的水鸭子,在空中扑腾乱飞,惊悸声声,赶着***捕猎的社员,也悄悄地摸到这儿。好几支猎***的***口,同时瞄准了这些空中猎物。
“砰——”老杨开***了。一缕白烟消散,一只水鸭像断了线的风筝,从半空中俯冲而下。
“打中喽,打中喽!杨局长,你真不愧是当年游击队里的神***手。”李秘书像个孩子似的跳着,嚷着,奔过去捡猎物。
老杨只是“嘿嘿”笑了几声,拍着***,连声说:“好***,好***!”
他俩朝熄了引擎的黑色小数点轿车走去。老杨说:“老王这家伙介绍的地点还蛮不错呢。”
李秘书试探地凑上去说;“他是你的老部下嘛。这次他请你批五十吨建材物资给他……”
“你不要为他做说客。半个字也不批。针大的洞,也会刮进斗大的风。咱党员干部,那歪门斜道不要搞。”他停了一下,朝烟波迷茫、水天一色的湖面瞧去,“好景致,可惜婷儿没有同来。”
“她今天有更高兴的事。”李秘书故作神秘地笑笑,说,“王主任托了文化局老局长,同意把您女儿调到实验话剧团工作。”
“嗯?”老杨眉头拧了下个结。李秘书只当没察觉,坐进轿车,手扶在车门上,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就拿这辆车来说吧,也是王主任出力调拨给您的。那回大姐犯病住院,还多亏这辆车接送。”
“该死,早把我当猎物给瞄上了。”他下意识地攥紧***把想。李秘书一眼溜到***上,像又想起了什么,说:“王主任知道你喜欢打猎,这支猎***,就是他特意托人专程送到您家的……”
车发动了,老杨陡然一惊,不觉倒抽一口冷气:黑黝黝的双筒***口,冒着寒气,就像两只黑洞洞的眼睛,死死地瞄准了他……
1、填入空格处的几个句子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有一股子逼人的寒气
②它是双筒***管
③***口黑黝黝的
④***身瓦蓝锃亮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2、上面关于人物情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李秘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选出概括恰当的一项( )
A、狡猾诡诈,工于心计。 B、矫揉造作,阿谀逢迎
C、见风使舵,随机应变。 D、老谋深算,足智多谋
3、文中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A、 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B、 象征祖国四化建设的兴旺景象。
C、 烘托主人公打猎时的心情。
D、反衬杨局长拒腐蚀的精神。
4、“老杨陡然一惊,不觉倒抽一口冷气”的原因是( )
A、 黑黝黝的***口正对着他,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B、 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拖下水,无法自拔。
C、 自己身边的李秘书早已同王主任串通一气,为非作歹,自己竟不知情。
D、王主任、李秘书正设下圈套诱使自己搞腐败作风,而自己尚蒙在鼓里。
5、小说的线索是 。
6、小说中“王主任”虽未出场,却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作品写“王主任”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7、为这篇小说选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猎*** B、***口 C、猎物 D、局长与秘书
[揭示及***]1、C(这一题考查句序调整能力,看能不能将一段话调理得通畅自然,合乎情理。一,看一看这几句话分别侧重说明什么问题。二,可以将提供的各句两两组合,看哪种组合最合理。三,将这种组合放到文中,看怎样与前后文实现最佳衔接。如这里的第②句,分明具有承上解说的特征,讲的是猎***的属性。第③、④句则从***口和***身说明猎***的特点。第①句是从属于“***口”的二级描述。这样一分析,再回到原文中的对应位置,就不难发现,***应为C。)2、A(从整个打猎的过程看,李秘书是设计好圈套引局长一步步走向陷井的,他的一切逢迎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应取A项。3、C 4、D 5、打猎 6、侧面描写 7、B(猎***的***口瞄准的是猎物,而李秘书的看不见的***口是瞄准局长的。这从文中对***口的描写可以分析得出***。)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6 第30日
[今日例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了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1、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是( )
A.欠债 惜乎 文化传统
B.遥望泰山好几次 惜乎
C.几十年 惜乎 错过
D.欠债 匆匆 错过
2、作者运用这些关键词语的作用是( )
A. 表达了作者登泰山的强烈愿望和每每错过机会的遗憾之情。
B. 表达了作者几十年盼望登泰山,过而不登的自责和惋惜之情。
C. 表达了作者登泰山的愿望和对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
D.表达了作者登泰山的愿望,对进取精神的钦佩。
[思路剖析]确认关键词语不可光从词上着眼,而要全面审视文段,即一看下全文内容,二看文章结构,三排除迷项,四选定***。
[解答示范]第一题是选“关键词语”,第二题是说“关键词语”的作用,两题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通过阅读全文可知,这段文字是作者叙述自己梦寐以求登泰山却“过而不登”,当面错过的惋惜,总共才两大句话,而集中表情达意的中心句是:“像是欠下了文化传统的一笔债似的”,“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据此“关键词语”当是与“泰山情结”有关才行。经过选项比较,A项词语均出自文中的关键句里,且动词、名词交错,情意互补,相得益彰。正确选项应该是它。而B项只说到“惜乎”;C项的“错过”虽在关键句中,但从属于“惜乎”,“几十年”与“好些次”一样,也很少确指的信息。D项以“匆匆”、“错过”取代“惜乎”,也可充当关键,但从情感上看与“文化传统”联系不够着实,所以不及A项。第2 题与第1题一脉相承,回答了1题,第2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今日习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 )、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 ②)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一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 )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 那儿得到了 。 (屠格涅夫《乞丐》)
1、“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的地方。① ② ③ 1、 通读全文,领会文意,然后在结尾处方框里各填一个词(一格填一字)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 那儿得到了 。
2、 从第二段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我”的思想感情是:
4、“我”和乞丐相互握手的基础是:
5、为什么“我”要向乞丐请求“原谅”?选出理解正确的项( )
A、 自己一时无法在物质上给乞丐以帮助,为此深感内疚、自责。
B、 自己本来是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推己及人,同病相怜,为囊中羞涩而深感尴尬。
C、 老人是物质上的乞丐,自己是精神上的乞丐,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求得到老人的理解。
D、“我”在内心里把乞丐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看待,为未能在物质上帮助自己的兄弟而深感不安。
[提示及***]:1、① 红肿 ② 战栗 ③ 冰冷 (第一处是“向我伸出一只手”自然是可见的形象,只能是“红肿”;第二和第三处均是通过握手这一动作感知的,属于触觉感知,但乞丐从未遇到别人的平等对待,因而很激动,故应是填“战栗”。)2、兄 弟 / 恩 惠 3、同情乞丐老人。4、我对乞丐的理解和同情,乞丐对我的理解和感谢。5、ACD(本题中的B项说“自己本来是个一贫如洗的穷人……同病相怜”缺少文本依据。原文中虽有“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的话,但并非因为贫穷,而是“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解答这一类题目,一定要从原文出发,抓住重要信息,去分析。)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7 第31日
[今日例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思路剖析]语病一般有成分残缺、成分多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色彩不协等等。其中“语意不明”主要是指表述上有歧义。容易引起不同的理解。正确判别句子的正误,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答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我们的思维趋于严密、清晰。因此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
[解答示范]正确***是C项。A项“统一安排”和“应注意的问题”搭配不当。B项“新技术”可以与“开发”搭配,但不能和“研制”搭配。D项表意不明,“这类音乐作品”似乎无法演唱或演奏,可把“在古代”中的“在”去掉,同时将“古代”放在“音乐作品”的前面,并在“音乐作品”的后面加上“现代”二字。
[今日习题]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在美国几个月的生活中,我看到了美国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
B.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C.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D.他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施行股骨一次性延长手术。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嘴巴上留着一把花白胡子。
B.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C..满山遍野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D.他浑身上下被打得遍体鳞伤。
3、选出成分搭配得当的一项(  )
A.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 但大家无所畏惧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B.人们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
C.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 而加以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战线几乎成为一片荒漠。
D.小组的出勤率也有很大提高。
4、选出语序得当的一项(  )
A.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B.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作用。
C.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高尚的还是卑下的,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将决定你能否成大气候。
D.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提示及***]1、选A。BCD均属于成分的残缺或多余。2、选C。A项“嘴巴上”多余,B项“无声”多余,C项“浑身上下”和“遍体”语义重复。3、选D。A项“狂风”不能“倾泻”,B项去掉“面貌”,C项“自留地”前加一个“种”字。4、选B。A项“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C项“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改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D项把“有效的”移到“方法”的前面。
本帖最后由 天才怕考试 于 2007-12-30 05:28 编辑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8 第32日
[今日习题]
1、下列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游击队对敌人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B.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来的有病猪肉,未按照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C.一辆乳黄夹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D.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它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C.科威特、新西兰和沙特三个队还个有两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进军西班牙,将取决于他们的三场比赛的结果而定。
D.这个在1979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的曙光电线厂的前身是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了。
B.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
C.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D.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美籍华裔作者之手。
4、下列没有语病合乎事理的一句是(  )
A. 深夜,周围是多么寂静,深蓝的天空中无数的星星闪闪发光,阵阵凉爽的风吹得人周身舒畅。突然,一阵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
B. 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听到广播马上到操场集合。
C.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D.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是陌生的。
[提示及***]1、C(A项的“进攻”既可是游击队一方,也可以是敌人一方的行为。B项中主任是不是同意加盖公章呢?都可以理解。D项中的著作是菲律宾作者写的还是介绍菲律宾情况的呢?未能说明。)2、A(B、“背后”是“表现”搭配不当。C、前面讲两场比赛,后面又说三场,前后不一致,造成了矛盾。D、将“前身”前的“的”改为逗号,并加上“其”。)3、C(A、“被”改为“在”,删去“曾”。BD、句式杂糅。)4、B(A、哨声前是醒着还是睡着?C、如果是“幸免”的,就不能说是“死难者”了。D、主动者应是“青年人”。)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9 第33日
[今日例题]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上级领导的表彰。
B.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 你知道每斤蜂蜜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
D. 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思路剖析]解答此题要逐项逐句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检查。
[解答示范]A项中“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动宾搭配不当;B项中第一个分句“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有能否一词,而作为关键条件的第三分句却没有与“能否”一词相对应的词;C项中的“大约”是表估计的副词,而此句的“五十万朵”十分精确,彼此搭配不当。故选D。
[今日习题]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因此也能按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
B. 只有几分钟工夫,提起铁架子来,才看见铜胎全体通红。
C. 辞章问题虽是个形式问题,却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的关系的。
D. 只有一点微弱的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
2、下列复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
B.因为他没有把握好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 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D. 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3、下列4个句子表达不够清晰,改正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花圈上的荷花、菊花和牡丹,象征了先烈们的坚忍、纯洁和品质高贵。
B. 这里的广大农民,在实行了规模经营以后,经过一年苦战,粮食和棉花的产量都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C. 记忆力惊人的马哈戴蒙能够背出圆周率前的31811为数字。
D. 包括4个原山东省泰安市市一级干部在内的23个经济罪犯,被推上了审判台。
4、下边表达上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要研究杜甫,要力争阅读杜甫的全部资料。
B. 他动员爷爷和弟弟下月五号和六号两天一道去乡下住。
C. 明天校长和校其他领导一起去看望军训的同学。
D. 文章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斗争时所采取的战略方法。
[***及提示]1、D(A删去“因此”,“自由的粘”和“按图样工作”是并列关系。B“只有……才……”改为“只要……就……”。C作者前加介词“与”或“跟”。故选D。)2、A(B、从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来看,应是转折关系的复句,但句前又冠以“因为”,造成了矛盾。C、“尽管”改成“虽然”。D、将“终于”改成“还是”,“不管”改为“尽管”。)3、A(CD语序不当。B未能保持话题统一,要在“粮食”前加“使”,成为兼语句。)4、C(A、“杜甫的全部资料”表意不明,包括不包括杜甫的作品或他人研究杜甫作品的成果呢?B“他”是不是一道去乡下住呢?D“战略方法”是“无产阶级”的还是两个阶级的呢?表述不清。)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29 第34日
[今日例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用作表现心情的一种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倡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问:本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抽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既然说贝多芬是疯人,可知,他们都是贝多芬的反对派。那么,他们与贝多芬的做法就是不同的。贝多芬“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则这些人就是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完全看重乐式的设计,甚至把乐式的设计作为目的。文中最后又说“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前后印证,就可以回答问题了。
[解答示范]我们将前面分析的具有与贝多芬不同特点或者说是贝多芬反对派的那些人作一个概括,符合字数的要求就可以了。可答为:指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
[今日习题]阅读林斤澜《春风》,回答问题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天,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
其实,意见里说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来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忽;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呣?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要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不论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渣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哧地帮助呼哧哧的人们,把粪抛拔苗助长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忽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作者在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中写出了北京春天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1) (不超过个字)
(2) (不超过个字)
2、作者说,北京的春风不仅仅是刮土,而且他还有“别样的体会”。这“别样的体会”具体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道:(1)起先还“怀念江南的春天”,后来又不愿回到江南;(2)起先对北京的春风成天“刮土”有“意见”,后来又强烈地“怀念北国的春风”。这样琯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作用(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 )
A、 在作者的笔下,南北两地的春风有着各自的特点,江南的春风具有阴柔之美,北国的春风具有阳刚之美。
B、 本文着力刻画了北国的春风的威势,意在衬托北国自然环境的恶劣。
C、 作者多用铺陈写法,如用“滚滚而来”“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之类的词语来写北国的春风,这和北国粗犷、莽苍的自然景观是十分般配的。
D、 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北国春风的讴歌,其实就是对在改革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景象的祖国的讴歌。
E、 作者对江南的春天时而怀念,时而不满,对北国的春风时而质疑,时而放歌,这使得文章一波三折而又前后呼应。
[提示及***]1、这一题近于对文段段意的概括。第一段中所说的春脖子短,实际是说春天的时间短,文中有“冬天刚过去,夏天就到眼前了”一句就是明显的揭示性的话。再据3个字的要求,可以答为“春天短”、“时间短”或“春日短”。第二段说的是风沙大而频繁。可答为“风沙多”。2、首先要回到原文对应位置,读一下前后文,再作分析。原文这样说:“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刮土,当然是坏事,不好的作用。但用反问来表达,不就说明还有其它的作用吗?“别样的体会”说的就应是它除刮土的坏作用外,还有好作用。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去阅读下文,找出其中的有效信息: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帮助人们抛撒肥料。3、作用(1)要突出两点,一是对象,一是反衬的手法。看似说的江南,其实是说的北国,说北国的春风。用反衬的方法,突出北国的春风有力量,能吸引力。(2)欲扬先抑,赞美北国春风摧枯拉朽带来春天的重大意义。4、ACE。B项衬托环境的恶劣错了。D项有点牵强附会。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30 第35日
[今日例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水,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任何加强这种影响的试图都会导致光的吸收。因此,重要的是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方法把铷原子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同时,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
问:文中划线处“影响”一词的意思是(  )
A、 普通的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
B、 光对于所通过材料的原子的作用
C、 两束经过细微调节的激光的干扰
D、小室中热的铷原子减慢光速的效果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重点是对文重要词句的含义的理解。要正确解答此题,要把前后文联系起来认真阅读思考。看看本段中科学家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是什么。从上下文来看,科学家是想达到的目的是将光速慢下来,而不是使其速度得到加强。抓住了这一核心,再来思考这个词语的含义就容易一些而不至于被其干扰项所迷惑了。
[解答示范]文中划线处的“影响”共出现过两次,这两个“影响”的含义是相同的。由于原文“但是在情况下,”是承前一句“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来说的,因此这里的“影响”一词应该是指普通透明材料使光速降低。所以文中加线处的一句“加强这种影响”应该是指加强普通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不应该是指加强光对于所通过材料的原子的作用。根据同样的理由,可知B项是错项,此外,CD两项也是错误的,这两项所涉及到的内容都远离划线句,不可能是“影响”一词的意思。
[今日习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英国帝国癌症研究所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利用癌症病人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制成了一种抗癌疫苗,这种疫苗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英国研究人员下一步将进行临床试验。
利用疫苗抗癌是医学家们急于实现的目标之一。欧美的医学家们正在就几种疫苗利用生命的基本遗传物质DNA来制备具有人格化的疫苗,因而尚属首次。
该研究所人员罗伯特、霍金斯博士说,他们的试验标志着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淋巴癌,同时也是一种基因疗法的形式,因此对于所有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肿瘤是由分裂后失去控制的人体细胞形成的,但是从遗传学上来讲,这种细胞又是人体的一部分,因此免疫系统不会把他们当作外来敌人加以攻击。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研制诱导人体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或者至少是阻止肿瘤繁殖。
由于这种疫苗能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因而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副作用。科学家早先对其抗癌疫苗进行的试验表明,免疫系统有可能转而攻击自己,杀伤健康细胞。
1、根据文意,这种疫苗称为“具有人格化的疫苗”的原因是( )
A、 这种疫苗利用癌症病人的DNA制成。
B、 这种疫苗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
C、 这种疫苗能区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
D、这种疫苗对癌症病人没有副作用。
2、根据文意,对“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淋巴细胞 对于治疗所有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淋巴癌包含各类癌症特点,能治疗淋巴癌,也能治疗所有癌症。
B、 各类癌症都产生于人体细胞的分裂,因此治疗淋巴癌的方法也适用于治疗各类癌症。
C、 肿瘤的产生和扩散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阻,用这种新方法诱导系统,可以治疗各类肿瘤。
D、治疗淋巴癌的新方法如获成功,意味着利用不同的癌症病人的DNA制备的疫苗,可以治疗不同的癌症。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抗癌疫苗是一种人的基本遗传物质DNA制成的疫苗。
B、 免疫系统通常情况下不会把癌细胞当作敌人加以攻击。
C、 分裂后失去控制的人体细胞DNA具有基本遗传物质,至少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繁殖。
D、利用癌症病人的DNA制成的抗癌疫苗,实现了医学家们急于实现的目标。
4、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生命的基本遗传物质DNA来制备抗癌症疫苗,在医学史上尚属首次。
B、 欧美医学家们利用几种抗癌疫苗治疗癌症尚处于试验阶段。
C、 这种利用癌症病人的DNA来制成的抗癌疫苗具有诱导人体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的能力。
D、英国研究人员将对用新方法治疗淋巴癌进行临床试验。
[提示及***]1、A(只有A说明了人格化,其余则说明疫苗的功用。)2、D(A逻辑推理错。各种癌症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B不是分裂而是分裂后的无法控制。C免疫系统保护人体内部,但癌细胞是身体的一部分,因而不是免疫系统受阻。)3、B(A抗癌疫苗是利用癌症病人DNA制成的,“人”的概念太宽泛。C科学家们的希望还没有实施验证。D利用疫苗抗癌是科学家努力的目标,而这次是否成功还要进行临床检验。)4、C(是科学家希望达到的,但还要经过临床检验。)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30 第36日
[今日例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一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问: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 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思路剖析]这是考查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当然要通读文段,全面把握,部分选项也可以从常理上、逻辑上去推敲排除。譬如“生物降解”是个科学术语,在现实中当然也存在,从文中内容来看只是某些生产厂家的产品不具有生物降解的特性而已。这样便可以排除部分选项。再如这里所说的生物降解是就厂家生产的产品来说的,不可能涉及到语法之类的问题。从文意和常理两方面去分析,回答此题还是容易的。
[解答示范]文中说“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使用是不规范的,是就厂家的使用而言的,并不是说这一个科学术语本身不规范。A项理解是不正确的。如前面所说,C、D两项也是错误的。只有B项符合原文意思,生产厂家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未能做到产品与“生物降解”的要求相符。所以说名不符实。
[今日习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将动物***移植给人类的尝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据说当时将狗骨头用于修复一位俄罗斯贵族的头颅。在现代,异体移植已涉及到取自黑猩猩和狒狒的肝、肾、心和骨髓,但没有获得任何成功,大多数患者出现***排斥现象或严重的感染。科学家最为关注的事情是当病原体从动物跃迁到人类时发生种间感染。然而,一项新近研究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接受了猪活体组织的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被可怕的猪反转录病毒感染的证据。
过去几年间,有关异体移植的讨论集中在两种可能的供体动物(猪和狒狒)上。虽然狒狒***不像猪***那样被强烈排斥,但它们携带病毒转移的危险比猪***大得多。此外,猪***大小适当,这种动物繁殖较快,并已被作为食物进行饲养,这样对大多数人而言,宰杀它们就没有什么道德问题。
超急性排斥问题——能在数分钟内毁坏移入***的强烈免疫应答——对猪***而言似乎已经解决。英格兰剑桥Imutran的研究室主任DavidJ.G.White于1992年最先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将人类基因插入猪胚胎之中。此猪的***就具有了人类互补调节蛋白,实际上,人类免疫系统被骗过而接受了猪***。
当然,猪隐藏着病毒,公众和立法者担忧的主要来源是猪内生反转录病毒(PERV)。内生反转录病毒融入其宿主的DNA之中,并且不能消除。另一种反转录病毒——猿猴免疫缺损病毒被广泛认为能越过种间障碍,变成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伦敦癌症研究所ROBIN及其同事揭示PERV能在体外越过种间障碍。关键的问题是PERV是否感染接受了异体移植的人。
为了找到***,Imutran同美国疾病防治和预防中心合作,检测了160名这样的人类患者。他们用猪皮肤移植或猪胰岛细胞进行治疗,或者他们的血液在体外用猪肝、猪肾或猪脾进行过灌注。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没有发现任何患者感染PERV的证据,这些患者包括36个受到免疫抑制从而具有更大感染风险的人。最惊人的是23名患者有猪循环细胞的证据,表明猪组织能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对White来说,这意味着“异体移植面临的免疫障碍并非不可逾越”。
1、在猪和狒狒中,科学家为什么更倾向于选择猪作为异体移植的供体动物?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猪***的超急性排斥问题已基本解决。
B、 狒狒***携带病毒转移的危险比猪***大得多。
C、 猪***大小适当。
D、猪的宰杀几乎不存在道德问题。
2、下列善于猪内生反转录病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PERV是猪***异体移植时可能发生种间感染的最可怕的病原体。
B、 PERV隐藏在猪体内而且融入猪的DNA之中,无法消除。
C、 PERV能在体外越过种间障碍,变成导致的HIV病毒。
D、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PERV感染人体的证据。
3White认为“异体移植面临的免疫障碍并非不可逾越”,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一项是(  )
A、 用插入人类基因的技术可以使猪***为人类免疫系统所接受。
B、 有160名人类患者用猪皮肤移植或猪胰岛素细胞等方法进行过治疗。
C、 接受过猪活体组织的患者(钖6个受到免疫抑制的患者)没有表现出被PERV感染的证据。
D、接受过猪活体组织的患者中有23个患者体内有猪循环细存活。
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A、 异体移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世纪,当时便有过成功的例子。
B、 对将猪***移植给人类的主要担忧是种间感染,但这种情形似乎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C、 伦敦癌症研究所ROBIN对将猪***移植给人类持否定态度。
D、DavidJ.G.White等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令人欢欣鼓舞,它意味着异体移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提示及***]1、A(A项说“已基本解决”语意肯定,原文中说 “似乎已基本解决”,并未明确肯定;理解欠准确)2、C(这一项所描述的内容,文中为另一种反转录病毒所具有,这是偷梁换柱的错误。)3、B(解题的相关内容在第3第5段,B项只举出治疗融合,缺少疗效说明。属筛选要点不全。似是而非,不足为据。)4、B(A项相关句在开头,原文只是“据说”,以此说“移植成功”推理不可信;C项解说属无中生有;D项说“已经迎刃而解”,是夸大失真,原文是“并非不可逾越”)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30 第37日
[今日例题]下列各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B.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C.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 一个好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思路剖析]句意的是否明确一般都是由某些特定的词语的多义性以及与其它一些词语组合而形成不同理解造成的,如“两个学校的校长”中“校长”究竟有几位就是一个问题,他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人。这就是“两个”与哪一个词语组合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这是我们在解答这一类题目中所要重视的问题。
[解题示范]A项的毛病表现在说话过程中不同的逻辑停顿,即“15日前/去回报”和“15日/前去回报”,这就把听说能力也考查进去了,但这又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所以歧义便发生了。B项自相矛盾;C项“理论”和“政策”作一颠倒后才能与后边的对应。
[今日习题]
1、下列句子中代词没有误用的一项是(  )
A.鲁迅也为柔石高度近视而又要照顾自己而极为担心。
B.走进电影院一看,早就有许多同志在这里了。
C.弟弟来信说:“我在工厂里很好,工人师傅很关心我。”
D.在农村时,我和小张住在李大伯家里。当时,我高兴地对小张说:“那里就是我们的家啊!”
2、下列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B.她是个教师,每月工资很低,还要服侍年迈的母亲,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习惯。
C.胡庄第一年晚稻改早稻,就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供应粮了。
D.完成这项任务,工作人员不仅有决心而且有办法。
3、下面每组短语只表示一个意思的一组是(  )
A.翻译小说 调查报告 了解情况
B.运行李 给小王一本书 表示道歉
C.修铁路 借小王一本书 参考文件
D.考研究生 看话剧 打扫卫生
4、选出表达有歧义的一处(  )
刘川在珠海工作,春节不打算回家。他打***给在深圳工作的准备春节回家的同乡李强,请他转告他的内弟(A),他(B)托他在珠海找工作的事情有了眉目(C),春节后带***(D)到珠海来。
[***及提示]1、C(A项“自己”指代不明。B项“这里”改为“那里”,D项“那里”改为“这里”。)2、D(A、前后文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勤俭持家”本是相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的,用在这里显然是不合适的。C、递进关系搞颠倒了。)3、B(如“翻译小说”就可以是翻译过来的小说,也可以指正在进行的翻译工作。再如“借小王一本书”也可以是借给小王一本书,也可以是向小王借一本书。)4、A(句中的“他”指代不清,可以是刘川,也可以是李强。)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32 第38日
[今日例题]选出语言表达最简明的一句( )
A、但是事实证明,要这样做下去,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B、嘴里感到嘴干舌燥。
C、这几天来,新华书店门前呈现着空前的拥挤。
D、他成绩提高得这么快,是因为他学习非常努力。
[思路剖析]简明,就是简捷明了,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去掉后丝毫不影响意思的表达。造成语言不简明的原因有重复、累赘、堆砌等。解题时可从这些角度来辨析。
[解题示范]A项重复,前面已有“事实证明”,后面“事实上”为多余。B项累赘,主语为“嘴里”,谓语“口、舌”为累赘。C项堆砌,“拥挤”本身就是呈现的一种状态,再加上一个“呈现”,就成了谓语多余。***为D项。
[今日习题]
1、选出表达正确的一句( )
A、他从理论上断定并且十分肯定这颗星的存在。
B、我校球队外出比赛凯旋归来,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C、作品中这两位主要人物的言行无不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刻理解。
D、长年的战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2、下面句子没有重复罗嗦毛病的一句是( )
A. 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受处分期间,每年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B. 从他微弱的呼吸看,他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
C.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是的,你没有死!你还活着,你活在万千战士和人民的心里。
3、下列句子语义重复的一句是( )
A. 他为祖国学习的思想越来越明确。
B. 这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妇科良药——一种很难求得妇科良药。
C.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史无前例的光辉时代。
D.对年轻演员的许多溢美之词,其效果适得其反。
4、选出下列句子无语病一项( )
A. 进了学校,我们看到同学们正在进行学习,教师们正在认真备课。
B. 老师们反复多次地苦口婆心地教导过我们要努力学习。
C. 他对我的帮助真是太大了,我真是从内心由衷地感激他。
D.他喜爱冬泳、登山,要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强健体魄的人。
[***及提示]1选C。A项“断定”和“十分肯定”语义上重复。B项“凯旋”的“旋”即“归来”之意。D项“生灵”即“人民”。2选D。A项“只法生活费”已含有“免发奖金”之意。B项“微弱的呼吸”与“一息尚存”重复。C项“堪称”已含有“可以”的意思,应删去“可以”。3选D项。A句中的“学习”、“备课”为谓语,再用“进行”属堆砌词语;B项“反复”与“多次”重复;C项“内心”与“由衷”重复。
转移。。。
364736 帖子
10179 精华 积分
403973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
11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7 最后登录
2011-7-27 TOP
钻石战士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7-12-30 18:32 第39日
[今日例题]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认为是学习。”
2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A.12代词使用均没有毛病。
B.12代词使用均有毛病。
C.1代词使用有毛病。2代词使用没有毛病。
D.1代词使用没有毛病。2代词使用有毛病。
[思路剖析]语言的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要根据时间、场合、说话人的身份、人称,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这道题要注意两句话的交谈情境究竟是什么场合。
[解答示范]1句的交谈情境是课堂,老师面对全班同学讲话,用“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样的说法,不会出现师生混为一谈的问题,反而营造一种亲切、诚恳的交谈氛围。2句“人家”也是用的很得体的代词。因为这句话交谈的情境是私下场合,用“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这样的说法,表露的是好朋友之间的娇嗔和埋怨,如把“人家”改成“我”,只剩冷冰冰的抱怨,两人的亲密关系就表现不出来,当然不得体。
[今日习题]
1、下列几句话,加划线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白做人。
B. 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
C. 我知道你设计的产品获得优质奖,你家父已经把消息告诉了我。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下列划线的语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中学就教十余年。
B. 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
C. 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D.明早你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3、语言应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请问老人家你今年多大了?
B. 现将先生的大作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C. 老学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4、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请半天假。
5、说话要善于因境设辞。试根据下列的“境”说一句话,表达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一年春天,某人去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老同学。那天,天气特别好,连绵的阴雨过后,艳阳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