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好友什么时候加的发出救得时候怎么最快赶到

42楼 2010-05-23 12:30:38
等级:0级
积分 :14982
43楼 2010-05-23 12:41:26
刑满释放人员将捐肾续 儿子由恨转爱敬佩父亲
来源: 东南早报(泉州)
“7朵玫瑰代表的花语是‘幸运之神’,我们衷心祝愿你顺利完成手术,希望你能平安回到你的家乡。我们大家都会为你加油的……”昨日,得知马建华将搭乘下午3点50分的飞机飞至福州捐肾给一位陌生人,周小琴等几位川大志愿者手捧由7朵玫瑰组成的一束鲜花赶到医院,为马建华送去幸运和祝福。
“别开车!等一等……”昨日下午2点,马建华在天府早报记者护理和陪同下正准备上车赶去机场时,一辆飞驰而来的出租车突然来了个紧急刹车拦在路中央,从车上跳下来4名学生打扮的男女。一见到马建华,杨飞就跑上前去紧紧握住马建华的手:“我们是四川大学的志愿者,在天府早报上看到你的事情并‘诀别成都’,今天是特地来给你送行的。”
话音落地,一名女同学就把一束火红的玫瑰送到马建华面前。女同学一笑脸上就盛出一对可爱的酒窝儿:“这里面总共有7支玫瑰,花语代表‘幸运之神’。”这位名叫周小琴的女生告诉马建华,她们从报上得知了马建华的过去和现在,也知道他此刻的身体状况有多衰弱。“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坏事,但今天,你的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尊重!我们希望你不仅能达成心愿,更希望你平安回来!”几位川大志愿者围着马建华一一握手,似手想把他们每个人的能量都传递到他身体内。
“活了37年,第一次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荣耀,我谢谢大家!”望着手中的幸运玫瑰、感受着所有人的真心诚意,不善言辞的马建华眼眶有些泛红。
儿子有话口难开
这次福州之行,马建华14岁的儿子马小涛(化名)将陪同父亲一同前往,在去往机场的路上,小涛始终低着头,沉默着,似乎有无限心事。
下午3点,一切手续办妥,就要准备登机了。走向登机口时,马建华停住脚步,回头望着近日来一直陪伴和治疗他的主治医生们。一直沉默不语的马小涛隔着一段距离,看着大口喘气的父亲,嘴唇动了一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当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小涛却忍不住流下眼泪:“10多年来,父亲在我心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印象,即使有印象,也是一个坏人的烙印。每当看着同龄孩子一家三口乐呵呵逛街的情形,我心里就酸酸的……”
小涛说,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有没有这个“坏人”父亲无所谓。在他幼小的心里,父亲曾经犯过的罪过始终难以释怀。直到昨天下午,小涛哭了:“我一定要陪着他一起去做捐肾手术,我害怕他可能……我希望他顺顺利利做完手术,好好下手术台。”说完这些本想对父亲说却不知如何开口的话,小涛已是泣不成声。
3点20分,提醒尽快登机的广播再次响起,马建华回到登机口,高高举起双手挥别众人,挥别成都……
如果成功去救更多的人
马建华与受捐者倪锡恒昨天首次在福州见面
昨日傍晚7时。受捐者倪锡恒已经到达福州长乐机场,正在等待马建华;“他到了?”走下飞机,马建华的脸上有了笑容,“你们说我是在帮助他,其实是他在帮我。我这臭名声,有他才干净点!”
在儿子马晓涛的扶持下,马建华走向接机大厅。他喘息着,步子放得很快,快到儿子都要加紧才能跟上。马建华说:“天气冷,早点去见倪锡恒,他也有病,不要让他吹久了风。”
倪锡恒出现在马建华面,身高170厘米左右的男人,因为受病折腾,腰佝偻着,脸瘦得只剩下一层皮。
倪锡恒被介绍给马建华,他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马建华的脸上,有两三分钟时间,不转动。他嘴唇抖动,似乎要说什么。马建华扶助倪锡恒的手,喘着气,笑笑。
“如果这次捐肾成功,”倪锡恒说,“我肯定用自己的医术去救更多的人。既是为自己的幸运去救人,也是帮马建华去救人。”
马建华把手扶在儿子的头上,听着,脸上笑容浮现。
倪锡恒的妻子说,当日早4时,倪锡恒就醒了,5时从邯郸乘车到北京,再飞到福州,一路上,他的腿疼得受不了,疼极了,就用一些止疼药,挺到福州。
这位邯郸市第五医院的内科医生说到自己的病时,脸上充满自责和伤感,“苦了妻子和孩子。”现在他的家庭因为治病已濒临绝境,已经花光了10多万元,所有亲属朋友的钱都借光了。现在,单位每个月只给他发180元生活费,还不够他一次做透析,而他每3天就要做一次透析。
妻子无奈外出打工,但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也是杯水车薪。上高中的儿子在家照顾病中的父亲,这个家眼看就支撑不下去了,马建华的义举是全家最大的希望。天府早报记者杨丹罗巨浪天府早报记者郑其/文向宁/图
昨晚7时,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南方冬天的风同样猛烈,呼呼地刮个不停。在国内到达厅内,早已等候了不少接机的人。再过十多分钟,从成都飞至福州的航班就停在机场,四川成都的马建华乘坐的飞机将抵达福州。此次,他是带着严重的肺病,接受一次“自杀式”的捐赠***公益行动。
脸上透着坚强
昨晚7时12分,飞机准点到达。旅客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到达厅。约7时半,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在两人的搀扶下,缓缓地向机场到达厅走出来。他就是马建华。
面对记者的镜头,马建华没有言语,只是微微点头。可能是由于旅途劳累的缘故,他看上去很虚弱,脸色很苍白,黑夹克外套下裹着的身影显得很单薄,步履也有些蹒跚。马建华走出机场的大门的那一刻,他在寒风中打了个踉呛,但很快又自己稳住了步子。透过昏黄的灯光,他的脸上微微透着一股莫名的东西,看起来很坚强。
有人在前面给马建华引路,并告诉他这里就是福州。但马建华只是看了看机场外的灯火,仍旧没有从嘴里说一个字。
儿子由恨转爱
马建华的儿子此次也乘机随同前来。对于父亲此行,他的儿子说,父亲做出的行动很伟大,他很敬佩父亲。从到达厅至门外的几分钟时间内,他告诉记者说,当时自己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实话,以前内心是很恨父亲,觉得他不仅没有做出什么好事,而且也没有照顾好自己,但是现在这种念头完全消失了,他觉得父亲不仅爱自己,也爱这个社会。如果不是因为他身患重病,相信父亲会重新振作,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做出一些事情的。
记者几次欲接近马建华,想听听他到了福州后心里的想法。但是看起来马建华身体非常虚弱,加上旅途劳累,此时根本无法说话。
几分钟后,马建华被前来接机的人员扶上了一辆中巴车,车子迅速离去。
等级:0级
积分 :14983
44楼 2010-05-23 12:44:49
母亲患上尿毒症 三个女儿争相捐肾感动众人
来源: 东亚经贸新闻(长春)
郑主君说,如果好心人能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他们兄妹会用一生去回报好心人
本报延吉讯(东亚记者 辛枚) 汪清林业局西山社区52岁的退休职工姜国英,在年初患上了尿毒症。她的3个儿女们同时要为母亲捐肾,可换肾的手术费,却难住了一家人。12日,记者在延边医院肾内科见到了姜国英一家。
晴天霹雳 母亲竟患上尿毒症
2005年春节前几天,汪清林业局西山社区52岁的林业局森皇筷子厂退休职工姜国英,在家住辽宁丹东的女儿郑主伟家正张罗着过年时,突然有一天感觉浑身没劲,腰怎么也弯不下去。随后被女儿送往辽宁省丹东市二三0医院检查治疗,医院诊断为尿毒症晚期,双肾已经萎缩。
听到这个消息,郑主伟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坏消息哭诉给了远在汪清老家的哥哥和弟弟。随后,姜国英在儿女的陪同下又先后来到长春、沈阳和延边医院救治。医生建议:必须尽快做肾脏移植手术。
感天动地 仨儿女要为母捐肾
医生介绍,肾脏移植最好是亲体供肾。听到医生的建议后,33岁的大儿子郑主君、31岁的女儿郑主伟和28岁的小儿子郑主民决定将自己的肾捐出来救母亲的命。而郑主君觉得,自己是长子,应该担起这一家庭责任,而且妹妹将来还要嫁人,弟弟至今还未结婚。所以一定要捐他的肾给母亲。
郑主君偷偷地到医院去做了血型化验,他和母亲的血型都是A型,血型已经相匹配,下一步就是去长春或北京配型,如果不排斥,他就可以将一个肾捐给母亲。
万般无奈 希望好心人能帮忙
“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自然要回报。我相信其他人在这样的处境下,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郑主君说。然而,肾源虽然有了,而6-8万元的换肾手术费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为了给妈妈治病,他们已经借遍了亲戚朋友,因为没有钱继续住院,他们只好将母亲接回家,靠吃药和每周两次透析维持生命。而母亲的月工资只有300元,郑主君在汪清宾馆打工每月挣600元,郑主民在延吉做保安也只有每月400元的工资,现在郑主君一家一共还有1600元钱,也只够两到三次透析的钱。
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郑主君除了在单位里正常上班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去蹬三轮车赚钱。他们的一日三餐除了面条就是疙瘩汤,他说,为了省钱,他们连盐都要省着吃。郑主君说,万般无奈时,他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他们兄妹会用一生去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
等级:0级
积分 :14987
45楼 2010-05-23 12:51:25
老父患尿毒儿女争着捐肾 儿子担心找女友遭嫌弃
来源: 信息时报(广州)
梁伯戴着口罩(中)和儿子(左)在家人的陪同下出院。朱元斌 摄
时报讯 (记者 蔡民 通讯员 邢洲 李奕华 伍晓毅) 信息时报11月18日率先报道的《老父患尿毒症五儿女争着捐肾》中的梁伯和其儿子已于11月27日正式出院。目前,两人术后恢复良好,可以跟正常人一样起居,只要再过一个月,儿子就可参加工作,三个月后,梁伯也可从事一些轻微的体力工作了。说到将来,捐肾儿子担心少一个肾会影响他找女朋友。
昨日,记者在广医二院***移植中心再次见到了出院的梁伯父子俩。说到挺身而出给父亲捐肾,小梁说父亲得知患上尿毒症后,一听说高昂的医疗费,他就准备放弃治疗,几次到医院检查治疗都是被兄弟姐妹几个拖着去的。“今年四月份刚刚失去了母亲,当初给我们子女的感觉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失去父亲了。”
小梁说:“我最担心的是父亲以后每个月检查费和吃药费用,另一个是担心以后找女朋友是否会遭人嫌弃。”他虽然有兄弟姐妹五人,除了两个姐出嫁之外,其他人都在广州打零工。
捐肾之前,小梁在广州某市场当保安员,每月仅有600元的收入,父亲前后看病做手术花去的十多万元都是向亲人朋友借的,至今仍欠医院的几千元费用。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等完全康复之后,他可以再找工作,支持一下父亲的后期治疗。
该院潘光辉教授介绍,虽然一个肾不会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很多人的观念是人天生两个肾,捐出一个毕竟是不完整的,尤其是找对象这样的问题上,偏见可能还会更重一些。他相信真正理解小梁行为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等级:0级
积分 :15126
46楼 2010-05-23 20:25:12
重病女子上街拾荒乞讨 给患病母亲治病(图)
来源:城市晚报
上街捡破烂 赵禹/摄
查查零钱有多少 赵禹/摄
紧握妈妈手 赵禹/摄
一角两角 病女上街乞讨
一天两天 给妈治病筹钱
记者 张志强/报道
今年只有24岁的白山市人逄锦美,身患多种疾病——脑瘤、双肾结石、胃出血……然而,这些病痛并不能让她停下为母亲筹钱治病的脚步。逄锦美的父亲因病去世多年,哥哥因感情问题而精神恍惚,母亲4年前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四处举债。如今,逄锦美不顾自己的浑身疾患,为了给母亲筹钱治病,走上街头乞讨。
孝顺女儿
拖着病体给妈治病
见到逄锦美时,她身后背着一个黑色的兜子,里面装着她自己和母亲的病例及CT片子;左手拎着一包衣服,这是医院一位清洁工给她捐的;右手的布袋里装着刚刚乞讨回来的钱,里面大多数是一元钱的纸币和1角钱的硬币。
逄锦美数了数红色布袋里的钱,能有100多元。对于这些钱该怎么花,逄锦美说:“1块钱买碗粥喝,其他的钱会存到医院里。”
逄锦美家住白山市江源区松树镇,父亲因病去世多年,38岁的哥哥因感情问题而精神恍惚。母亲张纪翠是在街道办工作,虽然是先进工作者,但收入却少之又少。原本就贫苦的家庭,从母亲被检查出患有癌症后,更是雪上加霜。
母亲倒下后,生活的重担落在了逄锦美的身上,她捡过破烂,蹬过三轮车。可命运似乎有意在捉弄这对母女。去年初,逄锦美被检查出患有脑肿瘤,虽然肿瘤是良性的,但如不及时手术就会压迫脑神经,有生命危险。之后,逄锦美又患上了双肾结石、颈椎、腰椎突出、胃出血等疾病。这些疾病就像一座座大山,将逄锦美给压垮了。逄锦美的母亲今年64岁,因为近期病情恶化,逄锦美带着母亲来到吉大一院就诊,她身上仅有的2000元钱,全部都交给了医院。
可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她拖着有病的身体,四处筹钱,亲友借遍了,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再借给她钱。后来,逄锦美又求助当地政府,虽然政府方面给予了逄锦美很大的帮助,又为其办理了低保,可对于逄锦美母亲的病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去年,逄锦美开始上街乞讨,用乞讨的钱为母亲买药。近日,逄锦美的母亲病情突然恶化,逄锦美和母亲一起来到了吉大一院就诊。医院方面同情逄锦美,只收了2000元钱,就让其母亲住了院。
坚强母亲
让把低保金拿去还债
虽然自己重病在身,但逄锦美的母亲张纪翠却坚持不让自己的女儿去乞讨。而且,张纪翠还叮嘱女儿把低保钱省出来,还给那些借给她们钱的亲戚朋友。可是,逄锦美知道,自己现在身体已经垮了,没有别的途径能筹到钱,只能瞒着母亲去乞讨。
在吉大一院2号楼肿瘤中心住院部,逄锦美的母亲张纪翠躺在病床上,长时间的病痛让这位老人瘦骨嶙峋,连说话都很吃力。她断断续续地说:“我女儿……是好人,她自己……也有病,为了……给我治病……难为她了。”
逄锦美为母亲理了理头发,坚定地说:“妈妈这辈子太累了,我现在就是想为妈妈治病,让妈妈多活一天是一天!”
医生提醒
逄锦美的病应尽快治
母亲张纪翠的主治医生杨教授说,张纪翠已经是癌症晚期了,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脑部、肝部和肺部。目前,医院方面只能为张纪翠减轻痛苦,尽量让她延长生命。其女儿逄锦美的病倒是应该尽快治疗,虽然逄锦美脑部肿瘤是良性的,但如不及时手术,肿瘤就会压迫视神经、四肢神经等,到那时同样会有生命危险。
杨教授说,他非常同情这对母女,他希望好心人能多帮帮逄锦美,最好让逄锦美也治病。“我理解她的孝心,但她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病啊。”
(责任编辑:张庆龙)
等级:0级
积分 :15491
47楼 2010-05-24 17:41:16
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
来源:百度.贴吧,作者:佚名
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翻弄着刚发下来的《湘乡市道德教育读本》,没有阅读的欲望。又一次考试的失败把我仅有的一丝坚强都击成了粉末。想哭,却怎么哭也哭不出来。不经意,一个《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的题目勾起了我的好奇。读完后,原来欲哭无泪的我竟泪流满面。
文章叙述了汉寿一个叫帅颖的女孩如何拯救自己的在生命边缘徘徊的母亲的故事。她2岁时,父亲因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当患有尿毒症的母亲想用死来解决难题时,五岁半的帅颖扑到其母面前哭着承诺:“妈妈!你不要死!我会照顾你!会想办法给你换肾的!”她以卖花、卖瓜子、卖破烂来实践自己的诺言——一个5岁半的小女孩对母亲生命的承诺。在家,她是支柱;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好学生、好帮手。
窗外,又是一个落叶纷飞的季节。秋风无情地捉弄着片片落叶,就像命运之神捉弄小帅颖一样。我的泪也一滴一滴地落在那风里,随着孤独的落叶飘飞,思绪也开始飞翔。
我抱怨,我难过,我无地自容。我抱怨上帝的不公平。居然如此残忍地对待一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当别的同龄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的时候,她拖着瘦弱的身体在大街上扯着噪子喊:“卖花!卖花!”当别的孩子坐在教室里读书的时候,她却在别人鄙夷的目光下捡破烂。想到她的弱小,想到她肩上挑着的重担,我心疼,我难过。可我又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只有为她祈祷与祝福。我无地自容,我为自己的脆弱感到无地自容。7岁的小帅颖为了一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而选择了坚强,一份伟大的坚强。可我呢?一个足足大她九岁的女孩却经不起一次考试的打击,在那闹情绪,让自己的坚强变为粉末去流浪……
无法想像,一个七岁的孩子每天干10多个小时的话,学习时间还不到别人一半,可她能稳坐第一;用优异的成绩点缀自己忧伤而多梦的童年。我真的怀疑自己,还有那些同我一样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充分利用了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去求知?
当我们无忧地逛街,毫无顾忌地购物,把父母的血汗钱当纸一样地花是,我们没有一点的心疼,没有想过钱的来之不易。或许要我们献爱心时,我们只地吝啬地从口袋里掏出五角钱而已。当我们问父母要钱时,却会毫不客气,好像父母给我们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小帅颖呢?父母不但不能养她,她还要养母亲。女儿倒成了母亲的“母亲”。她从4负起就没添置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好心人给的旧衣裳。由此,在我们迈进高档市场购买名牌服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作为学生如此高消费应不应该;追求那所谓的时尚有没有必要?
或许,过去的生活中,我们之中有许多人都缺少一份坚强或者一份孝心,或者一份应有的朴素。看完此事,我想所有的朋友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一个最好的角色,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与此同时,我深深祝愿小帅颖一路走好!
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
等级:0级
积分 :15506
48楼 2010-05-24 18:20:42
古稀儿子与九旬母亲的感人故事
卢化仁为母亲梳头。
这些日子,坐落在永康市芝英街道胡堰街村的敬老院里,来了一个头发稀疏、精神矍铄的老人,看上去像个老干部。他是原商业部退休干部、73岁的卢化仁。
老卢专门从北京回到永康老家,照料住在敬老院里的97岁患病的母亲。
他已照顾母亲26年
“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我无以回报……”卢化仁回忆往事,感慨不已。
卢化仁是个独生子,老家在永康市芝英街道西卢村。他17岁时从永康中学毕业后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3个月后参军,1964年转业到原商业部工作。由于老家缺少劳力,生活艰难,老卢每月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写信、寄钱。
父亲去世后,卢化仁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没有人照顾,就说服母亲,于1977年2月把母亲接到北京和自己住在一起。卢化仁与家人都很孝敬母亲。母亲不识字,也不会讲普通话。卢化仁有空就陪在母亲身边,免得老人孤独。母亲喜欢喝点酒,他就陪母亲喝。天气好时他还蹬着三轮车带母亲出去散散心、逛逛公园和景点。老卢每两年送母亲到医院体检一次。
母亲在儿子面前脾气大,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母亲94岁时有一次闹着要回永康老家。老卢不同意,没想到老母亲竟突然挥起拐杖朝他打来。为此,他整夜睡不着觉,第二天早饭也吃不下。朋友们看到老卢沉默寡言,以为他有什么难解的心事。当大家知道事情的原委时,哈哈大笑道:“真令人羡慕啊,你有这么一个长寿的母亲,她有你这样孝顺的儿子,恭喜,恭喜!”如此一来,老卢转忧为喜。
有意让儿子回金华工作
也许人老了都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老卢终于拗不过母亲,于2003年把母亲送回永康老家,住进了刚刚开办的胡堰街敬老院。
为了更好照顾母亲,老卢托人帮助儿子在金华找了一份工作,以便让儿子离奶奶近一些。2004年春节,老卢没有回永康,他吩咐儿子到敬老院去向奶奶拜年。
2005年1月底,老卢从北京回永康与母亲一起过年。因为老家的房子没有修好,他就借住在敬老院里,一住10多天。他整天陪母亲说话,为母亲端饭倒尿,还接待一批批前来向母亲拜年的亲戚、朋友。母亲开心地对别人说:“化仁服侍我的日子,我感到最舒服。”
过完春节回北京后,老卢经常打***到永康市胡堰街村敬老院,了解母亲的情况。虽然北京距离永康有千里之遥,但老卢却感到与母亲很近,因为他和母亲的联系有三条“***”,分别来自敬老院、儿子和亲戚朋友。
长寿母亲是个宝
今年8月初,老卢得知母亲身体不好,就匆匆赶回永康。他8月11日到敬老院,12日就送母亲到医院抽血体检。原来母亲得了缺钾症。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他母亲的病情有了好转。
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老卢白天守在母亲的床边,为母亲喂饭、擦背、翻身,晚上回到老屋去住。老卢花3000多元钱将老屋修缮一新,一来自己回老家可以住,二来逢年过节看母亲的亲朋好友多,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免得给敬老院增添麻烦。
老卢说,他要等到母亲身体基本恢复后才回一趟北京,然后再回来照顾母亲。他已经决定,明年春节背母亲回家过年。
有人对卢化仁说:“
你这样孝顺,老人真有福气
。”而老卢回答:“
老人是个宝。我有这样长寿的母亲,才是真正的好福气啊!”
(通讯员 蒋伟文 本报记者 蒋中意)
等级:0级
积分 :15541
49楼 2010-05-25 09:40:17
世上最美的泡面(很感人的小故事)
来源:百度.贴吧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
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们的尊严,
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
要勇敢向他们说:
「对不起」!
等级:0级
积分 :15546
50楼 2010-05-25 09:44:00
【五旬孝子牵手起舞拉小提琴为母治病】(图)
来源:西安晚报
和母亲跳舞,成为陈撑位每天的“必修课”。记者 翟小雪 摄
乐声悠扬的小提琴,在西安周边的乡村并不多见。但周至尚村镇西晋村91岁的李玉琴老太太却每天都能享受,乐手正是她的儿子陈撑位。老太太可能不知道,一场场演奏会的目的是儿子在为她做“音乐治疗”。
孝顺儿 想着法儿为母治病
昨日下午4点左右,完成一天教学的陈撑位骑上摩托车朝家驶去。家门外,老母亲正坐在暖暖阳光下,笑眯眯地看着儿子的身影越来越近。顾不上歇息,陈撑位进屋拿把小提琴,转身又出来站在母亲身边。当《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动人旋律在耳畔响起,李玉琴开心地拍手叫好。
陈撑位说,母亲79岁那年,患上冠心病,常常疼痛难忍。为缓解她的疼痛,便试着用音乐帮她舒缓心情。没想到,多年坚持下来,母亲的健康状况大有好转。去年,陈撑位又添了新内容,缓缓乐声中,老人轻松地和儿子踩着拍子转着圈。
邻居赞 他是我们村头号孝子
“他孝顺得很,在我村上绝对是头一家!”邻居缐秀兰说,除了“乐疗”,平日里,给母亲洗衣、洗尿布的活儿,陈撑位也样样亲力亲为,村里人都很羡慕老太太的福气。
“我没大家说的那么好,对自己就是一般人标准,上不上报纸并不关心,做好子女该做的就行了。”面对采访,陈撑位说,父母不容易,父亲去世前是皮匠,常在夜里割皮子,他睡前,看到的是父亲割皮子的身影,醒来,还是。父亲去世后,母亲辛苦带大5个子女,现在母亲老了,子女们惟一做的就是尽孝。
学生夸 最爱上陈老师的课
55岁的陈撑位,是九峰中学一名音乐老师。他的音乐之路完全靠自学。
昨日下午两点,七年级二班的音乐课开始了。陈撑位拿出小提琴,给学生们教授《游击队之歌》。教完,陈撑位让集体合唱一遍。虽然明显感觉节奏欢快的歌曲被大家唱得偏慢,陈撑位却不直接点出,而是用小提琴分快慢两次奏出曲调,请同学们举手选出最佳节奏。同时,歌曲之外,他还将歌曲表现的勇敢、乐观、机智的精神总结出来,指导大家融入歌唱情绪中。这样引导式教学,让同学们始终保持主动的学习状态。而他不时脱口而出的英语短句,更适时调剂着课堂氛围。难怪学生付祥说:“大家都很喜欢陈老师,他教得好、脾气好、又幽默。一周一堂的音乐课,是我们最期盼的!”
校园中,不少师生都多少听说过陈撑位的孝子故事,学校还准备以报告会的形式,让大家向他学习。
乐观的陈撑位坦言:“对现在生活特别满意!”女儿在华南理工大学读音乐表演专业;九旬母亲,行动自如,身体尚佳。“有啥比一家人快快乐乐更好呢?”陈撑位的家,是低矮的平房,在村里不是最新的,但是,那里的欢乐却是最多的!
(文/图 记者薛雯 实习生李欣)
我谨向这位陈撑位老师学习——“勤勉进取,上课风格,仁义孝道”。
等级:0级
积分 :15548
51楼 2010-05-25 09:47:35
孝子日记——一个***12年照顾父母的动人情怀
(来源:腾讯公益)
王春来,河南人,河南洛阳监狱中队长、***作家。
他放弃了司法部原常务副部长金鉴点名调他进京工作的机会,12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母。点滴间,一个孝子的动人情怀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下面是王春来10多年来的近万篇亲情日记节选,一个孝子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
忠孝两全难,放弃进京发展
前天晚上我正在家吃晚饭,忽然接到金鉴副部长的***,金部长让我去北京他的家。
我,一个基层***,国家的司法部副部长怎么会让我去他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到了北京。金部长说我写的理论著作《监狱中队管理学》填补了国内空白,让我考虑到北京司法部工作,加强监狱中队建设理论的研究……
去京城工作,谁不梦寐以求?还能从事最前沿的理论研究。
可我没敢答应,我太清楚家里情况了,长期患尿毒症的母亲已瘫痪在床,父亲是动脉血栓。妹妹背不动父母,我走了,父母谁管?
(1996年11月17日 阴转晴)
屋漏更兼下雨,妻子下岗了。经济本来就紧张,如今少了一份收入,这日子就更糟。妻子要去新乡市打工,说那里的工资高,我心里不乐意,但我无法面对妻子期盼的目光。作为儿子,也许我尽到了责任,但我愧对丈夫这个身份!今天还是送妻子离开了。看着载着妻子的车辆渐渐远离,内心一阵锥心的痛。我一个大老爷们居然支撑不起一个家,让妻子背井离乡,我怎么就活得这么窝囊、活得这么失败呢!
(1996年11月19日 雨)
夜里一个小时就要给父母翻身换尿布,这样折腾后回床上就很难再入睡了,长期睡眠不足,精神越来越差,白天头昏脑涨。昨晚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睛,干脆躺在父亲旁边睡,伸手就可以换尿布翻身。又将母亲的床拉过来与父亲的床挨在一起,我躺在父母中间。太好了,这样我夜间闭着眼就可以为父母翻身换尿布,今天白天我精神好多了。
有人问,为什么你对你父母那么孝顺?我想,有了人,做一切事情才有意义。有妈最好,儿子在外有人惦念,当你回到家叫一声妈,生活会一下子充满阳光。
(1996年11月25日 晴 )
这些天被去不去北京的问题弄得心烦意乱。晚上,坐在母亲床边,看着睡梦中母亲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心里一阵酸楚。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拎着篮子“拾道”,母子俩沿火车轨道拾火车没有烧透的煤核。早上沿铁道走,一直走到下午,汗出尽了。母亲拎着半篮子煤渣,见儿子累了就心疼地背起儿子,母亲弯着腰儿还逗儿子笑:儿子不是男子汉,还要妈妈背。
篮子满了,母子俩扭头要回家时,却被一个戴红袖章的瘦男人拦住了,张口说我们偷煤,将我们关在铁道边扳道工的小房子里。母亲解释说:原煤黑又亮,和火车烧过的灰白色的煤渣完全不一样,怎么是偷?到了夜里,红袖章还是不让我们走,阴阴地对母亲说,“你跪下就可以走,还可以带走煤和篮子。”母亲坚决不跪。后半夜了,我一天没吃东西,饿得受不了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母亲望了望我,突然跪下了……出了门,母亲将煤渣连同篮子扔进沟里,从此母亲再也不捡煤渣了,只是拼命干重体力活,她的肾病也越来越重了。如今儿女***了,母亲却瘫在了床上。
我眼里满溢泪水,深深自责:母亲为了儿子放弃尊严,儿子怎能抛下父母不管?
“父母在,不远游。”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北京有没有我王春来都行,可病重的父母不能没有我!
不能让父母知道我有去北京工作的机会,否则父母会伤心难过的。
10年陪床,我与死神争夺父母
(1996年11月28日 晴)
母亲不愿意拖累我,今天她趁我上班时偷偷练习走路,摔伤了腿。她还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天我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可以写书,又可以让母亲锻炼走路。
我沿墙装了一圈钢管,用布缠裹好。晚上,我背对钢管坐着,用安全带将我、母亲与钢管连在一起,这样母亲挪动时就被保护起来了,我也可以腾出手写作。母亲挪一步要休息好一会儿,趁着这个空当,我就可以写出好多字。背着母亲,感受着母亲的温暖,有一种天大的安全感,创作的思路源源不断。待我写完一段字后扭头看母亲,母亲正慈祥地瞧着我笑呢。母亲笑着说:“我儿真行啊,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这本书肯定写得快。”我得意地说,当然,谁让您儿子这么优秀呢。
(1998年9月28日 晴)
要过年了。
今天晚饭前,母亲的状态不太好,在床上躺了一天,喘气困难,没有一点精神。为了让母亲高兴点,我告诉母亲:“《河南犹太人》和《明天谁去坐牢》在台湾出版了。妈,您高兴吗?”
母亲闻言马上睁开了眼睛,原来没有一点生气的脸突然灿烂起来,说:“儿子,妈高兴,高兴!妈不闭眼就是为了看到儿子有出息哟!”母亲说罢,要我扶起她,要全家人摆酒庆贺。我说:“妈,您吃点清淡的蔬菜,酒杯端一下就算喝了。”轮椅上的母亲微笑着说:“儿啊,妈就是死,也要喝了这杯酒!”母亲说着突然将酒倒进嘴里,我慌忙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患严重心脏病的母亲哪能承受酒的刺激,当时就窒息了……
母亲在医院抢救了3天……昏迷中的母亲脸上始终写满笑意。
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些年一直这样努力做事的动力!
当你知道爱你的老人在充满期待地看着你,当你知道哪怕是一点点成绩都能给父母带来无限慰藉时,你身上就充满了力量。
(2006年1月28日 阴)
父亲在二院四楼抢救室抢救,母亲在二楼抢救室抢救。我与妹妹没日没夜耗在医院,妹妹搬不动老人,我发疯一般不停地穿梭在楼上楼下父母的病床前……
一个月了,妹妹熬垮了,病了……
儿子今天主动来医院换我,儿子长大了!
其实,照顾老人最大的问题不是体力劳累,而是心累。心又累又怕,父母的每一声呻吟,都像针扎在我的心上,根本没办法休息。
可是我还是企望父母都活一百岁!是的,夜深人静,没有什么声音比母亲那熟悉而苍老的催儿睡觉的声音更让我感到幸福。
父亲尽管躺在床上,但每次都严厉地教训我对犯人要小心,不要轻信上当,这些不经意的话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有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无论这个孩子多大年纪。
(2007年12月12日 多云转阴)
这一整年,我基本上陪着父母在医院度过。看着父母备受病魔折磨,我心力交瘁。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看着亲人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
我没有想到母亲一天住院治疗的费用最多竟达到11500元,每天五六千元的住院治疗费似乎是正常的。父亲有医疗报销,可母亲得自费。高额的医疗费用让我措手不及,我却又不敢在父母面前流露出来。我变成了负债的杨白劳。除了卖房子,我一无所有……
任何让我放弃父母的理由我都不会接受。只要能保住父母的生命,即使租住在贫民窟里,我也会觉得幸福。
我贴出了卖房告示……
父母双双离去,孤独的儿子情何以堪
(2007年12月25日 小雨雪)
今天的天勉强算睛了,白皑皑的雪随处可见,感觉更加寒冷。
昨晚母亲在抢救室抢救了一夜,状况还是非常不好。早晨4点20分我在病房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为父亲煮粥,突然接到脑外科杨大夫***,说父亲不行了……
我没命地冲上四楼抢救室……
我用颤抖的手最后一次为父亲穿好了衣服……推父亲去太平间的路上洁白一片,飞舞的雪花像父亲在轻轻抚摸儿子的脸庞……
我哭,禁不住地哭,天旋地转,泪水要冲走人世间一切生离死别……
(2008年1月29日 雪转晴)
没有时间化解悲伤,母亲还在医院抢救,擦去眼泪,装出笑脸走到母亲病床前。
病重的母亲盯住我的眼睛问:“你爸爸怎么样了?”我说:“爸爸……爸爸好啊,爸爸还说,等您病好了一块儿回家哩!”母亲冰雪聪明,仿佛感觉到了什么,轻轻摇摇头说:“儿子,我不再透析了。”我忙说:“妈,咱家还有钱!卖房子的告示不是已经贴出去了吗?房子卖了,又够透析一阵子的。”妈妈又轻轻摇摇头:“今年的雪好大啊!你爸肯定惦记受灾的南方,我太了解你爸爸了……儿子,省出一次透析的钱,捐过去。咱家不易,人家更难。”
按照母亲的叮嘱,今天,我以父亲的名义,往南方灾区寄出300元。那是母亲一次血液透析的费用。
(2008年2月1日 晴)
“儿子!”深夜,母亲喊坐在病床旁的我。
“妈,不舒服吗?我去喊大夫。”我很紧张,赶紧站起来,我知道母亲一向坚强,不是十分难受,不会喊我。
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儿子,你四十出头了,要学会一个人走路。无论遇到什么,要坚强,要微笑面对生活。”
“孩子,你不用再瞒我,我知道你爸爸已经走了,妈妈也没有多少日子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你,你用情太深。但记住,无论怎样,要坚强!”母亲微笑着,泪水却滚落下来。
“妈妈,您放心!”我试图微笑,却哽咽了,伏在母亲床边,肩膀剧烈抖动着。母亲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
(2008年2月8日 阴)
听说栾川大山里有个李大夫,医术很神。我连夜进山,跑了七百里山路,辗转来到李大夫家。他见我两眼红肿、脸色苍白,知道我疲惫到了极点,拦住急着往回赶的我,强令我躺在病床上,说:“老弟,您是个爷们,不能倒下,必须休息一会儿。”临行前,李大夫逼我喝了一碗参汤后,才送我出门。
当我拿着药赶回家已是零时,母亲眼睁睁地等着儿子。窗外,山雨欲来;屋内,静得可怕。妈妈声音微弱地说:“儿啊,把你写的几本书,都给妈妈拿来。”当我煎好一碗药端到母亲床前时,母亲已经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我告诉自己不要悲伤,因为母亲是抱着我的书微笑着安详地离去的,但泪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
(2008年4月9日 雨转晴)
妈妈爸爸一百天内先后走了,心头老是闪出父母的影子,伸手欲牵,却失落地垂下。
不适应现在的家——没有妈的家就没有了温度;不适应欲喊爸爸,声音止于喉咙中的感觉。
不想上班,升官发财的念头忽然很无聊。拿起笔的手颤抖得厉害,越急越稳不下来。
身后那双惦记儿子的目光消失了,儿子背后的大山倒下了……
不再有人喋喋不休地让儿子注意生活的灯塔,生病倒下时不再有老人唠叨儿子吃药打针,夜半钟声伴随沧桑的催儿睡觉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晚上出门也不再有人让我加厚衣服……
我时刻谨记母亲的教导:
要坚强,要微笑面对生活
。然而,每每看到还挂在墙上的一沓沓处方,看着母亲无数次扶着练习走路的钢管,泪水就簌簌流下,把试图挤出来的微笑冲刷得一干二净。
我知道,虽然父母退出了我的生活,但父母永远是我生活的灯塔,不管是黑夜,还是风浪,有父母的照耀,无论怎样行驶,生活的航船都不会触礁……
慈孝心语:
父母永远是我生活的灯塔,不管是黑夜,还是风浪,有父母的照耀,无论怎样行驶,生活的航船都不会触礁……
——***中的“孝子”,好样的!太感人!
等级:0级
积分 :15552
52楼 2010-05-25 09:51:24
兄弟三人寻找走失27年母亲 ,见面后老人即离世
(来源:安徽市场报)
为了寻找突然失踪的母亲,27年来云南的邓志能三兄弟历尽艰辛,跑遍全国多个省、市,然而当他们苦苦寻找,终于得知母亲就在我省灵璧县时,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 朱瑞兵 杨雪 记者 志强 雷强
早饭后出门 母亲再也没有回来
3月13日上午,在灵璧县高楼镇鲍庄村赵庄组村民赵计福家里,记者见到邓志能、邓志刚、邓志文三兄弟时,他们正身披孝服,跪在母亲遗像前。
三兄弟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弥城镇。深入交谈后,邓家三兄弟27年来寻母的凄楚往事得以在记者面前一一呈现。邓家是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虽然如此,只要家里有好吃的,母亲杨枝兰总会给他们留着。从小,三兄弟就喜欢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听母亲给他们讲故事。然而,1983年的一个早晨,突如其来的一件事,给三兄弟带来了一生的痛苦。那天早上,母亲杨枝兰吃完早饭后,就回了娘家,但是一个星期后仍没有回来。三兄弟的父亲赶到岳父家去寻找妻子,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妻子的娘家人给他的回答却是:杨枝兰根本就没有回过娘家。听到这一消息后,三兄弟的父亲预感到妻子可能出事了。从那天起,父亲便四处打听妻子的消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母亲始终没有回家,父亲也整日唉声叹气,原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当时,三兄弟中的老大邓志能年仅12岁,刚上初中,老二邓志刚、老三邓志文还都在上小学。他们经常在夜里梦见母亲,经常在梦里哭醒。看着一天天憔悴的父亲,看着别人的孩子都有妈妈的疼爱,三兄弟下定决心,不管再苦再累,也要找到自己的母亲。
为寻母走遍多个省市
为了能早日找到母亲,老大邓志能刚上初二那年就离开了心爱的学校,踏上了寻母之路。他一边打工,一边打听母亲的下落。只要能打听到一丁点关于母亲的消息,他就会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然而不知有多少次,他都是满怀希望地去,却失望而归。十几年过去了,虽然三兄弟都已经成家立业,但是他们寻找母亲的念头一直没有断,他们相信,母亲一定还健康地活在世上。
1998年,老二邓志刚听说母亲有可能在江苏徐州,得知这一线索后,便赶到徐州。为了生存,他一边做着小生意一边寻找母亲。他在徐州期间找遍了周边多个市、县,但是一直没有查到母亲的任何音信。2000年,老大邓志能和妻子茶春纷结婚,得知丈夫寻母的事迹后,茶春纷很受感动,也加入到了寻找母亲的队伍里。直到2006年,他们夫妻两人已经走遍了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多个省。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母亲的准确信息,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的一天,三兄弟有一个嫁到江苏镇江的姨妈写信告诉老二邓志刚,他们的母亲可能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一个村庄,但是没有确切的地址。2010年3月5日,这位姨妈将打听来的***号码告诉了邓志刚。拿到***号码后邓志刚非常激动,他急忙拨通了***,***那头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邓志刚将寻找母亲的事情告诉***那头的男子后,没想到接***的男子对他说:“你们要找的人可能在我们这里,但她现在的身体情况非常不好。”邓志刚急忙说:“我能不能和她说句话?”紧接着,***那头传来了邓志刚非常熟悉的声音,邓志刚的眼泪一下子便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妈妈,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志刚啊,妈妈,妈妈,你现在还好吗……” 邓志刚一声声地呼唤着母亲,对他来说,这声“妈妈”的呼唤已经久违了。和母亲通过***后,邓志刚立即将找到母亲的喜讯告诉了两个兄弟。
27年后母子重聚 却是最后一面
得知母亲的线索后,三兄弟分别从浙江、广东、云南三地赶往灵璧。3月7日,在灵璧县高楼镇鲍庄村,他们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然而,这也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次和母亲见面。已经58岁的杨枝兰患有胆管癌,在儿子们赶到后不久,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27年前,杨枝兰为何突然失踪?27年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磨难?这些已经无从得知了。采访中,记者听鲍庄村的几位村民介绍,杨枝兰在没有来到他们村之前曾受尽折磨,多次被迫嫁人,大脑也受到了刺激,最后流浪到了该村,嫁给了现在的丈夫赵计福。赵计福为人很老实,对杨枝兰也很疼爱。两年前,杨枝兰不幸患上了胆管癌,为了治病,已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得知了三兄弟寻母的故事后,很多村民也掉下了眼泪。“为了找到母亲,这三兄弟不辞艰辛,找遍全国多个省、市,他们的行为非常感人!”村民们说。
采访结束时,老大邓志能对记者说:“
我们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虽然她永远离开了人世,但是能在她老人家临终前见上最后一面,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了。我们将母亲安葬在这里,今后每年清明节都会过来拜祭她。”
我的观后感:
四个字——大孝无疆
至真至性的仁孝兄弟三个,悠悠二十七年,漫漫寻母长路,难能可贵!何其感人!有子如此!老母纵然不能享受半天孝道,也欣然一笑,此生无憾!死而瞑目!
想想那些尽管辛苦养育有四五个子女(生活殷实),但在年迈之际,却只能住牛棚凄度残年,甚至流落街头拾荒为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还是那句话——用爱心绽放孝道!!
等级:0级
积分 :15555
53楼 2010-05-25 09:56:08
研究生帮清洁工妈妈运垃圾,被赞最帅孝子(图)
(来源:青岛早报)
每年到了寒暑假,住在浮山后湖光山色小区的居民都会在垃圾箱旁,或是在小区的路上,看到一名白净的小伙子,帮着两鬓斑白的父母干着清扫垃圾的活。对于这样一名不怕脏和累的小伙子,岛城网友在青岛新闻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青岛最帅孝子!研究生寒假帮清洁工妈妈清运垃圾”的帖子,一时间引起市民们的热议,昨天,记者来到了湖光山色小区,并在他们楼梯间宿舍里,找到了这名最帅的孝子和他一家人,亲身感受到了这名小伙的朴实和孝顺。
清洁队队长:寒暑假他都来帮忙
上午11时,记者在小区内寻找他时,碰到了小区清洁队的队长陈林军。“那可是个好娃!只是家里太穷,还不断遭难……”陈林军竖起大拇指的同时叹着气说。
陈林军告诉记者,“最帅孝子”名叫刘奋强(应本人要求化名),他们一家来自蒙阴,父母都是小区的清洁工,一个月两人加起来只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家里不断遇上事。两年前刘奋强父亲做疝气手术后,就不能干重活,母亲因为长期劳累腰肌劳损很厉害,所以两人负责3个高层楼座的保洁工作就很吃力,小刘放假回来都会帮父母干活,而且每天都是从早晨6时干到晚上7时,不管读本科还是研究生,脏活、累活总是他的。
“在小区内有三段上坡路,都是30度的大斜坡,孩子不在的时候,老两口合力才能把一千多斤的垃圾车拉上来。只要奋强在家,这活他就承担起来了。夏天垃圾箱里的西瓜皮一变质气味难闻,谁都不愿靠近,但他总是抢在父母前边去清理这些垃圾。”陈林军说。正在说话间,记者碰到了为弟弟买药归来的刘奋强和他的父母,并跟随他们来到了他们居住的小屋。
研究生:凭劳动挣钱不丢人
对于网友的称赞,刘奋强反映很平静,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更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
“我在学校上学的时候也干这样的活补贴家用,清扫卫生是有点脏,也很累,但是这样的活总要有人干,我觉得凭借自己的劳动挣钱不丢人。”刘奋强说。他告诉记者,他向自己的朋友、同学都介绍过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并且告诉他们自己在假期里的工作,没有人笑话他。
对于网友们的关于“研究生干保洁浪费”的说法,刘奋强坦言自己也想过去干别的兼职,但是一看到父母虚弱的身体,他就觉得有责任留下来帮他们。“在家的时候我就要尽全力干些活,让他们不再这么辛苦,我心里也好受些。”刘奋强说。
母亲:每次求学都是一道坎
走进他们的宿舍,记者发现,这个由楼梯间改造的屋子没有一扇窗户不说,还很阴冷,里面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唯一的一台电暖器被刘奋强摆在了刚刚出院的弟弟身旁。刘奋强对于自己所受的苦不愿多说,他的母亲则流着泪向记者介绍了一切。
“上高中的时候家里就没钱了,孩子啥都没说只是在炕上坐了一夜。看他想上学我们就厚着脸皮去借钱,上大学也是没钱,只能再找穷亲戚去借。孩子也懂事,上了大学后知道打工挣钱,基本不需要我们再负担什么,有一年我给他邮300元生活费,他到了过年又给我原封不动地拿回来了,他知道那钱来得不容易。”刘奋强的母亲说,3年前,本来一心想找工作的刘奋强始终压抑不住继续读书的渴望,在考研前一个月偷偷买来复习书备考,没想到一下子就考上了山东大学的公费研究生,3年间虽然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但是成绩依旧很好,导师也希望他继续深造,但是他却再次面临两难的抉择。因为前几天,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中,小刘的弟弟不慎从山上摔下来,脊椎和两个脚踝都摔断了,虽然经过两次手术保住了性命,但是家里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
刘奋强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很多名字和数字,他说那都是别人在他困难时借给他的钱,虽然很多人说不用还了,但是小伙坚定地说一定会还。
我的观后感:
——刘奋强人如其名,他是一个有志气,有孝心,坚强,并且充满阳光的男孩,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他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成功的,是快乐的!祝福他!
——刘奋强的事迹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
等级:0级
积分 :15558
54楼 2010-05-25 09:59:21
大学生打三份工救治患癌父亲
(来源:扬子晚报)
周磊从实习工厂刚刚结束工作回到宿舍。
23岁的周磊,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08级的学生。当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他时,这个大二学生还穿着实习工厂的工作服从工厂请假赶到学校。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周磊就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而且通常是身兼三职,这是为了他远在四川老家身患癌症、亟待手术的父亲。周磊在网络上的一份《拿什么拯救我的父亲》的求助信,让无锡社会各界的好心人为之感动,并伸出援手。而一家企业也“另类”地向他伸出“橄榄枝”:提出贷款就业捐助方案。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愿意负担小周父亲的全部医疗费用,但希望小周毕业后能够到工厂去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逐月偿还“捐款”。
■公开求助
他每月校外打三份工也不够
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只身留在宿舍的周磊,照例拨通老家邻居的***,请邻居帮忙喊来父亲接听***,为了节省路费,周磊已经两年没有回四川老家了,他只能通过***向父亲拜年问好。不过,这个本该温情的通话,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那头的父亲,说话有声无气,周磊追问之下才得知,父亲已经被确诊了食道癌。父亲说,本想对儿子隐瞒事实,熬过一天算一天,毕竟,做手术至少花费两万元,而这个数字对于靠捡垃圾卫生的父亲来说,又是一个晴天霹雳。在这个特殊的大年夜,父子俩抱着***失声痛哭。
周磊来自四川省内江资中县的一个特别贫困的家庭。周磊告诉记者,在自己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生病没有来得及治疗而病故,家里的房屋是泥巴糊弄起来,几年前被一场暴雨冲毁,如今父亲租住在一个破落的平房里,靠捡垃圾为生。来无锡读书的时候,家里给了他4000 元,加上他中学打工赚的一千多块钱,这才凑足了学费。到了大二的时候,家里已没有钱给他交学费了,平时的生活费基本来源于国家贫困助学金和自己兼职的报酬。
去年年初的时候,周磊给父亲打***的时候,就发现了父亲的身体虚弱,已经没有力气捡拾垃圾,周磊虽然还在校园读书,但是靠周末做兼职每个月也能赚上三、四百元,他会寄出一半给父亲维持生计。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父亲被确诊了食道癌,前期手术治疗费用至少两万元,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母亲因为没钱治病早逝,如今父亲又身患重症,我不想再失去我的至亲,不论用什么办法,我一定要想办法维持他的生命!”周磊告诉记者,父亲患病后已从亲戚借了几千元,但手术费至今仍然有缺口。
“从上大学开始,小周就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过老家了,除了在校学习,他基本都在外打工,而现在他父亲病重,他打工也更加频繁和辛苦了。”小周宿舍同学这样告诉记者。周磊的班主任蒋老师评价周磊时称,这是个能吃苦、听话的学生,跟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虽然忙于打工,但是周磊基本上没有逃过课,保证了学习时间。
记者了解到,小周现在一周基本上要打三份工。一份是在街头发传单,第二份是在电器卖场做促销,还有就是在酒店做服务生。“如果一周的时间不影响学习,而又能有机会的话,一周三份工作加在一起,一个月就能挣500多元,这对家里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支持了。”小周这样告诉记者。
小周说,在饭店打工比较辛苦,客人点鱼,他要负责把鱼杀好、洗好,交到大厨手里。现在手上还有冻疮开裂出血后留下的结疤。而电器促销一天下来也只能挣50 元钱。比较轻松的也是最固定的一份工作是周末帮某人力资源中心发传单,同样是一天50元。“但并不是每个月都能遇到这样的好机会,一个人打三份工确实有点累,但为了父亲治病,我还是心甘情愿,我每个月都会将打工所得收入的一半寄给家里。”
但即便如此,每个月最多近300元的汇款,对于有着一个身患癌症的家庭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爱心救助
企业称有条件捐助是为找接班人
周磊告诉记者,在他在自己网络空间上发出求助的消息后,一个新加坡在无锡投资的企业老板曾经到他学校的宿舍来找过他,但当时他正在一家工厂打工实习。而这位老板告诉他的同学转告周磊,希望能和他本人见上一面,并愿意帮助他。但周磊并没有记下这位老板的号码,也一直无法联系到这位好心人。
“在我看来,只要能帮我救治我爸爸,他就是一位好心人。”周磊告诉记者,这位企业老板提出的“贷款就业捐助方案”在他看来并不意外。在周磊此前在自己网络空间上发出的求助信息中,也表明“父亲的病不能再等了,如果有企业愿意预支些钱,我愿意以后打工偿还这笔费用。”
记者了解到,当周磊把自己的苦恼发在QQ空间以后,学校里的同学已为周磊捐了4000多元。一些无锡当地热心的市民还专门跑到小周打工的工厂,给他捐款。
小周告诉记者,现在好心人给他的捐款大约在2万多元,但手术总费用至少在3万元左右。“现在还有一万多元的缺口,我也会通过今后在该企业打工来偿还这笔费用。”
“我并不认为一旦进入这家企业打工就算签署了‘卖身契’,我会实实在在地用心工作,真诚来报答企业给我这份捐助”,周磊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这位愿意为周磊提供“贷款就业捐助”的企业家冯先生。冯先生告诉记者,他来自新加坡。“我看中的是他的这份拳拳孝心和坚忍不拔”。
记者了解到,冯先生的模具厂也和小周所学的机械专业对口,他们公司愿为周磊提供帮助,通过培训,让周磊在该公司找到工作机会,寒暑期到公司去勤工俭学。另外,公司也将给周磊一笔费用,相当于贷款性质。“将来他毕业了,也可以来我们公司工作,如果月薪是2500元,那就每月扣500元,逐月把钱还清。”冯先生说。
对于“贷款就业捐助”,冯先生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我企业的接班人,我年纪大了,希望有一个有真才实学,有爱心,有积极态度,有刻苦精神的年轻人把这个企业继续做强,做大。”在记者截稿时,冯先生给记者打来***,希望能和周磊在近期见见面,当记者把这个消息告知周磊时,他说随时都可以和冯先生见面,但更重要的是,他下周要赶回四川老家,把前期捐款交给医院,抓紧安排手术。
钱久钢 丁波 路若愚 摄影报道
周磊求助信
拿什么拯救我的父亲
我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材料-10831班的周磊,在去年大年三十晚得知父亲得了食道癌的不幸消息,经四川资中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食道癌早期,大概手术费用2万多,但对于我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无法承受,父亲现在还住在出租屋里(因为乡下的房屋早就被雨水冲倒了)。向亲戚好友借也才借到几千块,因为我们家本就是特困家庭,经多方努力也没借到。我不愿看到父亲就如此忍受着这还是早期可治愈的病而直至不可救的晚期而失去生命,试问天下有谁能这样眼睁睁地见至亲逝去。在万般无奈之际,我想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遂发出社会求助,望社会各界能伸出援助之手。联系***:15152219071;邮箱:gxhuoban@sohu.com;QQ:490451410。
我的家庭在四川,老家的父亲一直以捡拾垃圾供我上学。我在无锡勤工俭学已有2年。期间过年都没有回家看望老父亲。今年给父亲拜年时却得知他检查出了食道癌。当我问及需多少钱治疗时,2万!我惊呆了!我说那你得去医院看啊,当他说他哪有钱看时我在***那头真的哭了,热泪盈眶,我知道家庭是没这个经济能力的,我知道我也无计可施,只能见他如此等待着病情不断地恶化。试问天下谁能见至亲就这样离自己而去,眼睁睁而无办法?
在多方借助也没能凑齐的无望情况下,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本想休学出去打工赚钱,但父亲的病能等吗?人生最可怕的事就是等待,况且是等待死亡,作为儿子的我好不容易快毕业了准备报效社会报效家庭,可老天连这个尽孝的机会也不给我吗?
我该拿什么拯救我的父亲???
无奈绝望时,我想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恳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织伸出援手提供帮助,万分感激!
(周 磊)
(我该拿什么拯救我的父亲?)——这句话语感人至深!!
等级:0级
积分 :15561
55楼 2010-05-25 10:02:54
老父返乡途中病亡 孝子背尸回家盼落叶归根(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赵本山曾拍过一部《落叶归根》的电影,片中赵本山扮演的民工老赵为满足好友老刘生前“落叶归根”的想法,将去世的老刘乔装改扮后,背着他坐上回乡的汽车。
昨日,现实版的“落叶归根”在南昌上演。由于87岁的中风老父,在回家的列车上去世,四川人张前益便带着父亲的尸体,流落到南昌广场南路长途汽车站门口,打算将父亲背回家。
这一幕并未上演,在热心商户和记者的援手下,张前益凑够了父亲的火化费用。
◎ 悲剧:返乡途中老父死亡
昨日上午8点半,接到热心市民的***后,记者迅速赶到广场南路长途汽车站门口。此时,距离张前益老父病故已经5个半小时了。
他饿了一个晚上
在路边,记者看到张前益仅穿着一件毛衣,外罩一件绿色的单衣,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一直没吃饭。”当记者询问张前益,是不是好冷时,却得到了张前益这样的回答。
随后,记者在附近一家早餐店买了10个包子和一瓶水,递给了张前益。转眼间,张前益就把包子全部吃完了。
老父死在返乡列车上
“(老父)在家没人照顾,我就把他接到福州,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吃完包子后,张前益看起来神色好了不少,开始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张前益告诉记者,一年前他把父亲接到福州,可是中途父亲突然中风生病了,张前益多年来的打工积蓄全部用来给父亲治病了。
“前几天,父亲说想回家。”张前益哽咽着,“昨天,我背着父亲上了火车,那时父亲还对我笑了笑。”
然而,13日凌晨2点多,在返乡的火车上,张前益的父亲突然死亡。按照规定,火车上不得装运尸体,列车员为张前益办理了退票手续,让他在南昌下了火车。
◎ 无助:背尸上长途车被拦下
无奈之下,张前益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老父的遗体运送回老家,让老父能落叶归根。
坐长途汽车被门卫发现
“我给父亲穿好衣服,背着他从火车站出来。”张前益花了20元钱,谎称老父睡着了,在火车站附近打车,来到了长途汽车站。当天上午8时许,张前益来到了长途汽车站打算搭乘汽车返回四川。然而,神色慌张的张前益还是被发现了。
“当时,我发现他背着的这个人,很不对,一问就发现了。”当天,长途汽车站一门卫对记者说。随后,张前益把尸体放在路边,然后一直蹲在路边。
“我只有270元钱”
“我真的没办法,加上退火车票的钱,我只有270元钱。”寒风中,张前益拍打着胸口说:“我家就我一人了,我只想把父亲背回老家。”记者在张前益的***上看到,张前益的老家远在四川。
在长途汽车站门口,张前益的父亲已经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枕靠在张前益唯一的行李上,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小孩躺着一样。
“这就是我父亲。”当时,记者待在张前益父亲尸体边许久,直到张前益告诉记者,记者被吓了一跳。
“我该怎么办?我真的没办法啊。”张前益无助地喊道。
◎问天:无钱火化老父遗体
随后,经过记者辗转联系,最终民警帮助张前益联系到南昌市殡葬管理处。当天中午11点多,市殡葬管理处方才派人来到现场。
这下事情应该可以解决了吧。记者和周边群众心里都轻轻地叹了口气。
火化要1680元,他没有
记者看到,市殡葬管理处派来的工作人员,其佩戴的胸牌为殡葬礼仪师,姓名为徐环景。
来到现场后,徐环景首先确认了张前益的身份,并要求张前益填写一张相关单据,内容为死者身份,及张前益的各项身份信息。
“如果立即火化,需要费用1680元,你有钱吗?”在张前益填写完单据后,徐环景问张前益。
“没有,有钱我就不会这样了。”张前益回答说,并把身上仅有的270元钱全掏出来了。
“想办法,没钱是不行的”
“没钱就不好办了,如果不立即火化,存放到殡仪馆,花费就更大了,可能要三四千元钱了。”徐环景说,“想办法,没钱是不行的。”
“而且按照程序,公安机关应当出具死亡证明,我们才能火化的。”徐环景还补充着说。
而此时,在一旁的民警却表示,他们是派出所的,出具死亡证明应当由刑侦部门负责,得先由法医验证后才能开具证明。
◎ 援助:千余商户捐款
“我们一起***爱心吧。”当天上午,得知张前益遭遇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长运汽车站周边商户纷纷表示。
记者为他写下求助函
12点半左右,记者找到一位商户索要了纸和笔,得到张前益的同意,记者写了一张求助函:“我是四川人,老父客死南昌……期盼好心人帮助,火化费1680元,不孝子张前益。”
随后,在商户李大姐和曹大哥的带领下,记者陪同张前益在长运商贸城开始了求助的历程。“***一份爱心吧,不管多少都是一份心意……”记者和张前益在市场里,一次次解释张前益遭遇的困境。
“我捐100元”、“我捐20元”……在记者地带动下,长运商贸城里的千余商户积极响应。“这事发生在南昌,我们应当帮助他。”现场,一位商户对记者说。
众人捐款1990元
记者和张前益在市场内进行爱心募捐的同时,徐环景也在积极和公安部门进行沟通,要求公安机关对张前益父亲出具死亡证明。下午两点,徐环景找到记者,并告诉记者公安机关可以出具正常死亡证明了。
当天下午2点半左右,张前益也捧着众多爱心款从市场里出来。记者清点捐款,共1990元。随即,记者把钱分成两份,一份1680元作为火化费,一份310元作为张前益返回四川的路费。
◎ 后事:老人安心“上路”
“谢谢你们,谢谢大家!”拿着充满爱心的1990元钱,张前益在寒风中,一次次地向长运商贸城商户鞠躬致谢,数不尽的无奈和道不清的苦难,此时已化成一声声的真诚感谢。
“吃点东西吧。”此时,路边一家小吃店店主给张前益送来了一碗面。“谢谢!”泪水再次从这个坚强的汉子眼里流下来。
当天下午3时,在徐环景的带领下,张前益前往派出所为其父开具死亡证明去了。下午6时10分许,市殡葬管理处派车到了现场,把张前益父亲遗体运走。
“我现在正在火葬场,(父亲的遗体)正在准备火化。”下午6时50分许,记者***联系张前益,***里张前益对记者说,“谢谢你们,谢谢南昌所有的好心人,让我父亲安心上路。”(吴新灵李小峰万勍) (来源:南昌晚报)
我为这个孝子而深深地感动!希望社会多一些这样的孝子!
等级:0级
积分 :15570
56楼 2010-05-25 10:19:36
菲尔普斯:我错了我知罪 愧对母亲发誓改过(图)
2009年02月03日02:34 来源:海力网-半岛晨报
“我感到抱歉。我向大众和我的泳迷保证,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迈克尔菲尔普斯终于在铁证面前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一场因吸食大麻而引发的危机,将菲尔普斯的八金光环撕下,将他从“外星”拽回地球。
他吸毒参加聚会无所顾忌
一切平静被《世界新闻报》的一张图片划破。
照片上,菲尔普斯反戴着帽子,一只手拿着一根大烟管正在贪婪地吸食,另一只手点着打火机,“看他一系列麻利的动作,你肯定会认为迈克尔之前吸过毒。
”《世界新闻报》爆料,称2008年11月6日,菲尔普斯应南卡罗来纳大学女学生乔丹麦休斯之邀,参加了该校的聚会。在聚会上,面对不相识的人们,菲尔普斯高声喧哗,猛灌啤酒。当一位学生拿来一根印有红色花纹的水烟管时,他毫不犹豫地接了过去。
他贿赂妄图阻止照片外泄
在照片上,菲尔普斯以侧脸面对着镜头,所以有人对照片上的人究竟是不是菲尔普斯产生了怀疑。《世界新闻报》以对比左手腕佩戴的手表的方式证明,照片上的人就是菲尔普斯。
而更强有力的证据,也被《世界新闻报》随文章刊登了出来:吸毒事件发生后,菲尔普斯的经纪公司八方环球竭尽全力想掩盖这一丑闻,新闻发言人克里福德布洛克斯汉姆曾试图与《世界新闻报》做交易,以极好的交换条件来阻止该报刊发这则丑闻。
随着菲尔普斯站出来道歉,一切猜测都烟消云散。
他道歉愧对母亲发誓改过
在照片曝光之后,菲尔普斯的母亲在电视节目中伤心落泪,因为朝夕相守的儿子让她十分失望。菲尔普斯的道歉信中小心翼翼地写道:“我从来没见过妈妈那么沮丧,这件事对她的伤害超过了其他任何事情。”
“我做了一件让大家感到很遗憾的事,这显示了我很差的判断力。我23岁了,尽管在游泳池中取得了成功,但却做了一件与年轻人身份不相符的事情,辜负了人们对我的期望。为此,我感到抱歉,我向大众和我的泳迷保证这件事绝对不会再发生。”菲尔普斯在照片曝光后,诚恳地进行了道歉。
菲尔普斯的教练鲍勃鲍曼用宽容的胸襟原谅了他:“他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我肯定他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很高兴这能让他重新回到训练中来。”
等级:0级
积分 :15588
57楼 2010-05-25 10:43:33
重症男子为母亲写感人随笔 印刷工边印边哭
孙汉中和他的母亲。盛兰玲 摄
他的书让印刷工边印边哭
身患重症的小老板为母亲写下感人随笔 10年前,有一个名叫陆幼青的癌症患者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写下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死亡日记》,在书中他向人们展示着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思考。在南京,也有一位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后,也为自己的母亲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让印刷车间的工人们泪流满面、争相传阅;让南京艺术学院的退休教授连称佩服、提笔作序。而写书的,是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钢材店的小老板,今年55岁的孙汉中,书名叫《米箩集》。
患重病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位于夫子庙附近的孙汉中的家宁静安谧。儿子上学后,家里常常只剩下他和妻子,两人世界里,他们轻声交谈着,恬静地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对未来世界、对家庭和女儿怀着希望的憧憬。55岁的孙汉中曾是家乡江苏省阜宁县科技养殖的带头人,还获过“全国养殖能手”的称号。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来到省城南京,从商、写字、习文、进修南师大、加入省书协;两个弟弟也都在他的带领下成了南京“有房有车”的业主;四个妹妹则全在常州做起了老板娘。但就在孙汉中准备“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忽然被查出了癌症。
孙汉中治疗最痛苦的阶段,也恰巧是他的母亲李顺兰生命的弥留期。据孙汉中的儿子孙晓阁回忆,那时身在阜宁的李顺兰已经1个月滴水未进,整个人干枯得就像一片落叶。“但奶奶还是会每天在临睡前问一下父亲的病情。”而有一天,李顺兰却突然握着孙晓阁的手,说“今天无论如何让汉中来一趟”。孙晓阁明白,奶奶是想见父亲最后一面。
“快,二弟,快拉我去见妈。”在南京,被病痛折磨得“没了人样”的孙汉中听说母亲想见他,二话不说便命令弟弟开车将他带回老家。由于怕孙汉中身体吃不消,二弟的车速很慢,但状况还是出现了。车刚过大桥,孙汉中便汗如雨下,腹痛难当。无奈之下,二弟只得调转车头火速开回医院。“知道您来不了,奶奶就交代我‘把缸里养的黄鳝带给汉中’,然后她梳了梳头,又到院子里看了看她养的花草,平静地躺下后就没再醒过来。”孙晓阁在***里语气很平静,但这头手握***的孙汉中却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朝家的方向叩了三个响头,哭着喊了句:“妈,孩儿不孝!”
印刷工人边印边哭
“普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她们一代一代地哺育后代,但子女长大***后,她们却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给天下的孝子贤孙们留下了终身遗憾。”孙汉中记得,他的母亲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儿女们一家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所以经常说“咱们都从糠箩跳到米箩里了”,于是孙汉中决定,为母亲也为自己写一本书,书名就叫《米箩集》。
孙汉中说,在他看来,生与死,不仅仅是永恒的哲学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些逝去的生命,留下了一幕幕精彩瞬间,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故事,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留下爱,留下深情又充满哲思的文字,更将生死感悟推向永恒。所以,在他的书中,不乏生活中的可爱场景,也不乏对一片云、一滴泪的顿悟。 组稿、审稿、出版……九个月过去了,孙汉中的《米箩集》终于到了印刷阶段。那天,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邀请孙汉中去看版,谁知刚踏进印刷间,孙汉中便被里面的场景惊呆了。每一名印刷工的手中都捧了本书在认真地阅读,有人边读边哭。“送我一本吧,我回去让我女儿看看。”“我想带回去给我的母亲。”一声声真诚的请求,让孙汉中颇感为难,因为他印这本书的初衷,纯粹是给自己留个纪念。“这种看透多是在走到生命尽头时的彻悟,是生命智慧的亮光,不是人人都能有福气领会的。”孙汉中说,一名印刷工人对他说的这句话,突然就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他为下一部书向市民征稿 “我相信大多数人要度过平凡的一生,既不光辉,也不耀眼,甚至痛苦多于幸福,而它却更真实,更让人流连。”靠着出书的这份执着,孙汉中已经奇迹般地“撑”过了9个月,他还想继续“撑”下去,因为他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留恋,所以孙汉中还想再出一本书,而第二本书,将由很多篇感人的市民来稿组成。为此,孙汉中拜托记者,为他的下一部书征稿。“如果你也有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如果你也有爱意浓浓的家庭温馨小事,都可以寄给我。”孙汉中的手机号码是13813804151,如果有想给他投稿的市民,可以给他发短信。
等级:6级
积分 :9775
58楼 2010-05-25 11:31:04
说‘孝’最容易,但真的做起来,就不容易了。感人至深的好文章,催人泪下的好孩子。
等级:0级
积分 :410
59楼 2010-05-25 18:18:14
大孝之人。
等级:0级
积分 :15680
60楼 2010-05-25 23:05:49
女生带生病父亲上大学 靠勤工俭学维生计(组图)
2010-05-25 08:52:28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核心提示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的学生许大卉带着父亲读大学,每月靠卖桶装水挣300元钱维持两人的基本生计。学校为许氏父女提供了一套两室两厅精装修教师公寓,并配备日常家具,免收房租水电费。
帮助父亲做恢复练习,无异于女儿—次幸福的撒娇
为了尽量不影响教学秩序,许大卉总和父亲坐在最后—排
放学后勤工俭学卖桶装水3小时
新华网5月25日报道 许大卉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已经四十好几了。母亲是一位间歇性智障病人,她只能心存尊敬,处处爱护,亲情的交流更多是在父女之间。辛劳种田养活一家三口,父亲成了女儿精神和心灵的惟一依赖。许大卉曾不止一次地撒娇:“爸爸,我要是到外地去读书,我得把你带着噢”。
2008年9月,20岁的许大卉通过“绿色通道”,从家乡安徽六安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就读。因为家境贫寒,当年入学时,她不仅学费分文未交,连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凑不齐。进校第二天就开始打工,中午在学校食堂帮忙,下午放学后在学生宿舍楼里卖桶装水和***卡。
尽管挣钱养家很辛苦,但许大卉丝毫没有放松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先后两次获得的国家甲等助学金都用来归还助学贷款,自己依旧打工,养活自己,赡养父母。
艰苦的生活又起波澜。今年2月中旬的一天,许大卉68岁的老父亲突发脑溢血,导致左手和左脚偏瘫。她当即请假回家借钱送父亲到医院治疗。许大卉在3月底将母亲托付给亲戚和邻居后,把病父带到了学校,希望能够兼顾学业和老爸。
5点钟就起来买菜,然后帮病父洗脸、刷牙、活动手脚,做早饭两人吃;
6点钟开始慢慢往教室挪,健康人只需要10分钟的路程父女俩得折腾近一个小时;
下午放学后勤工俭学卖桶装水3小时,每月挣300元钱维持两人的基本生计;
回到住处紧接忙做晚饭,在父亲睡前帮助做恢复练习半小时,安顿父亲入睡后才能看书学习。
这张日程表似乎有个不太完美却无比真实的补充,那就是主人翁有时累得没有做完所有作业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孝如细流引来爱之江河。学校为许氏父女提供了一套两室两厅精装修教师公寓,并配备日常家具,免收房租水电费。
5月18日,记者在跟随拍摄许大卉后问她:“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命运蛮苦?”许大卉微笑反问:“怎么叫苦怎么叫不苦?我是他们的独生女儿,我不为他们这样做,哪个该做啊?”
这是一个有关亲情与孝道的故事。人类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至亲之情,在这个故事里得到了具体而微的展现。我相信,许大卉并非为了要展现什么。对她而言,父母给了她生命,辛劳生养,用自己的人生回馈父母、孝敬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
这也是一个不屈从于命运、充满人生勇气的故事。许大卉却以勇气、毅力和对生活的信念,支撑起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支撑起双亲和整个家庭。
人们为此心有触动,学校和同学也在提供帮助和温暖,让她并不孤独无助。我相信,让每个人无论命运幸与不幸亦能活出尊严、活出自信和希望,其实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文/刘敏 图\文 张宁 何少清 肖劲松 万凌)
许大卉每天自己买菜做饭
(本文来源:新华网 )
网易吉林吉林网友 ip:119.49.*.*:
好姑娘~~~谁以后娶到你是他的一生幸福
网易香港网友 [我为河蟹哭泣]: [加关注]
世道艰难,孝心常在。难得的好女孩。
等级:0级
积分 :15683
61楼 2010-05-25 23:21:10
彰化76岁孝子日日亲自侍奉老母 陪母亲散步(图)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彰化县员林镇76岁的民众林瑞与百岁老妈独自居住,每天推着坐轮椅的母亲四处散步,有时一走就1、2小时,事亲至孝成为村里最佳榜样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彰化县员林镇76岁老翁林瑞,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在外地居住,他与百岁老妈独自住在老家,阿公级的他,舍不得将母亲送往安养院,亲自照顾老母亲,每天推着坐轮椅的母亲四处散步,有时达1、2小时,事亲至孝,传为村里佳话。
负责母亲起居与3餐
育有4女1男的林瑞,妻子10多年前过世,去年初,母亲不慎跌倒、行动不便,几乎以轮椅代步,更不易照顾,林瑞说,父亲在他小学时就往生,母亲辛苦将他与弟妹拉拔长大,现在是他回报的时候,他从小种田,身体还很硬朗,照顾母亲不成问题,除了请居家照护员为母亲洗澡,母亲生活起居与3餐都由他负责,他还在母亲床头装设呼叫铃,半夜母亲如想如厕,他一听到铃声,就马上起床协助。
亲友们常觉得他年纪也大了,不需要这样辛苦的照顾老母亲,但林瑞说,他一点都不觉得累,也习惯了,而且陪在母亲身边,更觉得日子过得充实与满足。
日日坚持陪母亲散步
林瑞指出,母亲讨厌闷在家里,只要他一有空,就会推着母亲到外头散步,两个“老”人家慢慢走、慢慢看,有时也能消磨1、2小时,再心满意足地回家,每天的散步不但让母亲精神更好,也成为她最期待的事。
员林镇代江灯村表示,他经常在路上看见林瑞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母亲,沿途为母亲说明,
自然而然展现的亲情与孝心虽然平凡,却让人感动。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等级:0级
积分 :15750
62楼 2010-05-26 09:22:49
成都一消防战士火灾牺牲 曾留母亲感人信件(图)
2010-04-21 08:52:3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那封写给母亲的信让战友忍不住掉泪
再次整理下你的床铺,放好你的军帽,战友,你一路走好
人生如梦,光阴似箭。人生不能重来,没有后悔,唯有认真对待今后每一天,充实自我。母亲,我会把您的教诲铭记于心。
——摘自张杨的信件《思念母亲铭记于心》
前天上午,为了抢救新希望路2号小区火灾中的被困者,不满22岁的消防战士张杨从高空意外坠落,英勇牺牲(本报昨日报道)。
张杨的离去,让远在玉树抢险的战友,悲痛难过;让憧憬着未来的年迈父母,肝肠寸断。
张杨牺牲后,战友整理他的遗物时,翻出了压在箱底的一些家信,以及刚入伍时的笔记。
这名从自贡来的农家子弟,笔下流淌着“岁月催人,光阴不饶人”的自勉,更多是“苍白头发已缠满母亲的头”的惦念。
张杨的这些牵挂,让整理遗物的战友,再难止住伤心的泪……
一封家书勾勒出一个柔情张杨
前天中午,扑完火灾的刘洋回到中队,来到一班宿舍第四间床前,张杨的照片贴在床头,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想到张杨已经牺牲,刘洋忍不住哭了。
代理排长罗唯一打开床头柜的抽屉,开始整理张杨的遗物。
打开他的箱子,四季的警服整齐叠好,入伍时带来的皮衣是他最好的一件衣服。
翻开他的钱包,只有两张100元和几张零钞。钱包里,还夹着几张不久前的银行凭证,那是他从不多的津贴里省下来,寄给自贡农村的父母时留下的。
除了一些杂物外,还有医院的病历单和一瓶瓶眼药水。战友们说,张杨的眼睛不怎么好,就是因为他对浓烟敏感,但他从没因此从火场退却。
打开第三个箱子,一个笔记本和一叠书信出现在战友眼前,一封张杨写给父母的家书,一篇他写的思念母亲的文章,勾勒出了一个柔情的张杨。
一段思念想着母亲的满头白发
信纸页码散落了,罗唯一慢慢整理好,有一篇《思念母亲铭记于心》的手写文章,是2008年底张杨入伍不久写的,罗唯一慢慢念出来:“
即将成为军人的我,时常回味着少时母亲的谆谆教诲……现在,母亲已年过五旬,苍白头发已缠满头,皱纹也布满了她的脸,辛勤劳作大半辈子的双手,依然伤痕累累,‘背’了大半辈子的太阳,何时是个头啊
3页信纸里,
张杨特别表达了跟母亲顶嘴的愧疚,他写道,自己曾经散漫,不爱学习,对母亲总是不耐烦,总爱和母亲顶嘴,
越发苍老的母亲常对他说:“
娃儿啊,做事要先会做人,要站得正走得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才行啊。”
《军营第一信》或许没有寄出,或许是因为认真而打的草稿,“请勿挂念儿安,还望父母多保重身体,不孝子定不忘所嘱,全心全意,刻苦锻炼,转变成一名真正军人。”
信中,他给父母汇报了刚入伍时的感受,讲了白族班长的趣闻,也讲了自己准备加强学习等。
这封普通的家书,因为主人的英勇远去,罗唯一读的时候已经哽咽,旁边的战友也早已哭成泪人。
一张照片给母亲留下一丝怀念
前日傍晚,接到噩耗的张杨家属,立即从荣县老家赶到成都。哭干眼泪的父母,和张杨的姐姐及姐夫四人赶到特勤二中队,去看一看张杨住的寝室。
这是张杨入伍后,他的母亲杨德华第一次到儿子营区,而这第一次,面对的却是空空的床头。
一班临时班长何春辉将4名家属带到寝室,老父亲早已满脸眼泪。
杨德华的泪早已在路上哭干,她摸了摸儿子的被子,那是大清早儿子亲手叠好的,她蹲下身,把脸靠在被子旁的床头,开始低声抽泣,嗫嚅着儿子的小名。
床头上,还有张杨的照片和所属班介绍,照片里的他充满朝气。
杨德华抬起头来,看到了这张照片,伸手将照片取下来。
她说了一句,我娃儿的照片不多,这张我要带回老家去
。”战友们背过身,偷偷抹着眼泪。
一大损失
再不能参加“铁军”集训
中队找到了张杨不多的照片,有一张照片让人印象深刻,张杨和两名小学生盘坐在地上,认真听着小学生的提问,照片上的他微笑着。
罗唯一说,张杨是中队里出了名的硬汉子,是第一出动班的一号员,有重大火灾险情,这个班第一个出动,而张杨,就是第一个冲进火场的人,他的离去,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本来,张杨将参加第二批“蓉城消防铁军”的集训,这是成都消防最优秀的战士才有的资格,堪称消防兵里的特警。
虽然入伍才一年多,但张杨经历了大小灭火战斗164次,而为民服务更达到837次。
罗唯一说,张杨很乐观,前天早上,训练间隙,他和张杨几个人打了一会儿篮球,突然警铃响了,张杨飞快冲向消防车,匆匆赶往
新希望路,谁知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最新进展
公安部批准张杨为革命烈士
昨日傍晚,记者从成都消防支队获悉,在“419”灭火救援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张杨,已被公安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今天上午,成都消防支队将为张杨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张杨的离去,是成都消防支队自1998年提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承诺后,第二位牺牲在救援一线的消防战士。10年前的10月24日,年仅18岁的消防5中队战士付兵去为民摘除巨型马蜂窝时,不幸从7楼坠下,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
记者李逢春实习生侯婷婷摄影谭曦
等级:0级
积分 :15761
63楼 2010-05-26 09:47:31
摄影师深山采风睹感人瞬间 爱心接力老母亲重见光明
--------------------------------------------------------------------------------
东方今报
这一幕,让郝爱娟看到了
最美的真情
老太太慢慢睁开眼睛,看见了恩人杜进发。
在新安县龙潭沟村,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两间石房子,石房子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母亲有一个59岁还是单身的儿子。
在繁华的洛阳市区,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痴迷摄影,丈夫是个医生。
原本,这对母子不认识那对夫妻,那对夫妻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对母子。
2006年的一天,
那个妻子无意中看见了这个儿子喂母亲吃面条
,故事就从这一幕开始了。
儿子喂母亲吃面条
的一幕击中了她的心
42岁的郝爱娟住在洛阳市,痴迷摄影、迷恋山水。
“今年五一,我和丈夫、朋友一起到新安县龙潭沟村一座大山游玩。中午下山的时候,我一个人落在了后面。走着走着,我看见有几个游客围在路边的一个小院子里看着什么。我当时感到很好奇,就凑了过去。”原来,人们在观看一个打铁用的铁砧子。“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当时感到很好奇。”喜欢摄影的人有一种习惯,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要拍下来,郝爱娟也不例外。
就在拍照片的时候,
郝爱娟无意中看见骆朝林喂母亲吃面条,正是这一幕感动了她。“瘦小的母亲左半身偏瘫,右手残疾,看起来很可怜。害怕饭太热烫着母亲,每夹一筷子面条,儿子都会放在嘴边吹凉再递到母亲嘴边。
这个儿子叫骆朝林,今年59岁,至今还是孤身一人。母亲赵氏今年76岁,左半身偏瘫、右手残疾,6年前患了严重的眼病,由于无钱医治而双目失明,两人在山上相依为命。
我当时被彻底感动了。这个儿子多孝顺呀!如果帮助他的母亲治好眼睛,那么他们母子一定能够生活得更开心
!”下山以后,郝爱娟就向丈夫讲述了山上的见闻。
●○妻子把感动
传染给了丈夫
郝爱娟的丈夫名叫杜进发,是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听完妻子的诉说,他把这一切默默记在了心里。
10天后,杜进发的一个朋友从深圳来洛阳游玩。在向朋友推荐景区的时候,他想起了山上的那对母子。“我想二次上山,一来尽地主之谊,二来又可以为那个母亲诊断一下病情。”
二次进山,杜进发弄清了导致老人双目失明的病因。“这种病叫做翼状胬肉,就是白眼球长出一块肉,将瞳孔遮住了。这并不是很复杂的眼病,只不过拖的时间长了,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要想治好病,必须进行手术。”
“感动是可以传染的。就在我给老人诊断的时候,有游客看老人可怜,就把随身带的食品给老人吃。担心老人看不见,一个游客还把点心掰开一点一点喂给老人。一个普通游客尚能如此,我作为一个眼科大夫,为什么不能帮老人一个忙呢?我把我的手机号写在院子里的石头上,告诉老人的儿子,什么时候同意做手术了,随时可以和我联系。”
做手术,需要大量的手术器械、药品,需要帮手,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于是,杜进发把情况报告给医院领导,希望医院能够提供支持。医院领导很支持,决定无偿为老人提供手术设施。
●○急救车开进大山,
这是最美的手术室
自己的请求已经得到了院方的批准,而赵氏那边却没有任何消息。6月3日,杜进发第三次进山。他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询问老人究竟同意不同意做手术,二是为手术做准备。“做手术需要一个手术室。这个手术室必须有电,空气也必须达到手术要求。我这次实地考察,发现老人家里既没有通电,也没有一间干净一点的房间,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并且山路狭窄,急救车无法通过。”
就在杜进发为没有手术室苦恼的时候,同事提醒了他:医院有一辆现代化的急救车,里面有水有电,完全可以做手术。杜进发欣喜异常。
6月5日上午,急救车赶到了山脚下,村民也已经把赵氏接了下来。手术就在山脚下的急救车里进行。对于杜进发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手术,“我从医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在急救车里做过手术。”对于附近的居民来说,这同样是第一次,“第一次有急救车开到村子里,免费为村民看病。”周围群众纷纷聚集在急救车周围,久久不愿离去。
杜进发告诉记者,手术只用了大约30分钟,非常成功。
●○慢慢睁开眼睛,老妈妈
看到了送光明的人
6月13日,是解除老人眼部封闭的日子。上午10时左右,记者来到山上,骆朝林正蹲在几块石头支成的小地灶旁在为母亲做午饭。柴火噼噼啪啪地烧着,锅里的面条和几片菠菜上下翻滚。“早上忙,没有顾上做饭,中午饭就做得早一些。”骆朝林说。饭做好了,骆朝林没有急于把饭盛出来,而是盖上锅盖焖了一会。“我母亲的牙齿不好,吃不了硬面条。”
骆朝林告诉记者,大约6年前,他的母亲眼睛患病,视力快速下降,两三年前失明。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他不敢带着母亲到大医院求医。
“前一段时间杜医生说要免费为我的母亲看病,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母亲也说,医生上门给咱看病,还不收钱,咋会有这好事哩?没想到人家真来了!”
上午11时,杜进发医生为老人解除了眼部封闭,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我能看见了,我真的看见我的恩人了。”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杜进发告诉记者,再用眼药护理20多天,赵氏的视力就可以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考虑到赵氏家境贫寒,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护理用的眼药,还带来了米、面和300元钱。郝爱娟也把丈夫的几件衬衣给骆朝林带来了,骆朝林母子眼中含满泪水。
等级:0级
积分 :16190
64楼 2010-05-27 10:08:57
16岁少女为救病重母亲***半月
2010年05月12日11:43 亚心网
亚心网讯 (本网记者 郭静 聂景粉 通讯员 陈希)4月3日,十六岁的小美穿着一套薄纱裙和一双不合脚的靴子,跟着一个男人走进了出租屋……4月16日晚,她辗转反侧,觉得自己不能再用这种方式赚钱救母了……半个月,小美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看下面的报道。
家贫母病 女儿辍学“学艺”
十六岁的小美家在塔城地区托里县农村,全家人靠十亩地维持生计,是村里的贫困户。小美的父亲已年过六旬,年初,母亲被查出患有脑瘤。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这个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美十八岁的哥哥在奎屯打工,每月挣一千元左右的工资。正上初二的小美辍学了,她想为这个家做点什么。这时,小美遇到了邻居罗玘,这个中年女人改变了小美的人生。
在一次闲聊中,罗玘热心地建议小美学个手艺,赚钱帮家里减轻负担,并说自己的小叔子大军在克拉玛依开理发店,可以教她手艺。小美动心了。
3月31日,小美拿着罗玘给的一百元钱和一个***号码,坐上前往克拉玛依的班车。到克拉玛依后,小美拨通了那个***号码,大军很快赶到,将小美接到了白碱滩。
大军在白碱滩经营着一家美容美发店,他让小美照顾自己身怀六甲的妻子,小美得知工资只有几百元后,表示这点钱对母亲的巨额药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如果你想多赚钱,就要敢于付出。现在有个很赚钱的手艺,就看你愿不愿意干了……”大军给小美“指点”了一条致富捷径。他的话很直白,听得小美耳根子都在发烫。可一想到病重母亲痛苦的表情,她犹豫片刻,点头答应了。
救母心切 少女***赚钱
4月3日,小美穿上了大军给她的一套薄纱裙和一双不合脚的靴子,跟着一个男人来到大军的出租屋,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笔“交易”。小美说,那一刻她脑子里如放电影般闪过很多镜头: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