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老鸟请进,不懂装懂的歇后语莫来

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Fri, 30 May 2008 11:28:05 +0800 )
Description:
(别人的经验)
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再次打开这个网站,心情的释然溢于言表。我是06年的考生,考研的成绩为401分。想起去年考研的时候在这个网站得到了很多的收获。算是对它的一份感谢吧!现在也把自己的一点心得贴上来。希望能给坚守在考研路上的勇士们一点帮助。   2005年,我大学毕业。虽说毕业的院校也算是个重点,自己学的也是现在很热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是只有自己心里很清楚,大学一年级时对学习还保持着高中时的那份认真劲,大二时去找那个自己一直很心仪的女孩子向她表白心迹,当听到了她已经有了男朋友的话时。从此天都灰了!通宵打游戏,白天睡觉,喝得烂醉如泥躺在卫生间里,烟一天抽一包都嫌不够(就是因为那时抽烟上的瘾,现在有严重的鼻言和咽言。因为戒不掉,不得不一边抽烟一边吃药。)那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父母的希望、自己的理想全都抛在脑后。敬告现在的年轻人啊!年轻就是无知啊!这样自暴自弃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毕业。当别的同学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自己拿着那份惨不忍睹的***侥幸在五月份的时候签了一家非常不满意的公司,也只能这样了,认命吧,有人愿意要你已经很不错了。
  7月份的时候正式上班。但是现实和想象终归是有一定差距的,工作了一个月后,(这其中的痛苦细节我就不罗嗦了)谁知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公司单方面违反合同,只给我们相当于合同上一半的薪水。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又上了一个多月的班。这时期我以前的同学有的已经开始在外面租房子专职考研了。我在彷徨,真正促使我下决心的是我的女朋友,她觉得我现在上的班没有任何前途,而且现在又没有经验,好的公司是不会要我的。9月底,和家里商量了一下,我辞职了!
  想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上面说的其实也都是些废话,下面开始言归正转!
  首先是选学校。
  我用了3天的时间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实我选择这个学校有这么几个原因,一,这个学校的专业不错,同时学术氛围很好。二,这个学校离我很近。三,我有很多同学在这个学校,可以帮我收集资料和打探消息。刚开始的时候想到自己的底子,有点犹豫,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女朋友,是她一个劲的鼓励我让我下了这个决心。
  考研的第二步收集资料
  所谓资料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每年真题的试卷和***(***很重要)。二,买资料,好的资料至关重要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事半功倍,否则只会前功尽弃!刚开始的时候看去年考研的同学留下的一些资料,但是随着知识的深入,好多地方看不懂,也不知道该买什么书好,因为资料太多了。这我又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呵呵!又提到她了。她基本上每天下了班之后都要在网上给我下一些资料,她上考研论坛上看别人的考研经验,就准备笔和本,记录那些考高分的人的心得他们都看的什么书,怎么学习,然后整理,再去给我买来书。但是因为我的底子薄,好多东西还是看不懂,等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我看书一下子钻入了死角,一下子对自己彻底没信心了。她看我这样痛苦,跟我商量去买一些碟子来看,我觉得也蛮好的,她也够狠的,给我一下子买了二十七张碟,一张碟十五,加邮费一起四百多,心痛啊…..
  现在想想太值得了!付出必有回报!
  考研的第三步制定计划
  这个环节很重要,在你买的那些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计划。
  我的计划是三步走,
  第一步,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看碟片主要是打牢基础。要循序渐近的看。
  第二步,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看那些难的碟片,一边做题,不懂的地方就再温习一下碟片。这中间是非常难熬的阶段,成败的关键阶段,就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有一个好的身体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女朋友每天烧饭给我吃,我们一天的生活费二十元左右。
  第三步,12月中旬到考试,冲刺和查漏补缺阶段。
  具体到各科我是这样计划的
  专业课,在第一阶段,先翻一便书,然后比对每年的真题,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框架,每一章讲的是什么,那些章节那些内容每年都考,那些内容是隔一段时间考一次,那些内容是根本就不考的。第二阶段把书仔仔细细的翻几便,同时做题,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求快,每做一道题比较每年考的同种类型题,看看同种题具体是考的是那些知识面,再翻书把这些知识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还是做真题,反复的做,注意要把同种类型题归类。把一些遗漏的知识点补充掉。
  数学,因为本人的数学功底还不错,所以第一阶段就开始把基础知识熟悉和细化。基础一定要打牢,要注意概念清晰。第二阶段就是把往年的真题做一便,同时搜集一些好的资料(比如说合工大数学辅导班的试卷)仔细反复的做,注意:做试卷不在多,而在精。第三阶段就把以前做的试卷再仔细地做几便,同时找几份好的新试卷做做,不要太多。
  英语,第一阶段背背单词,这个阶段比较轻松,但是不能断,每天都要背。第二阶段开始做试卷,不要买什么模拟题,直接做真题,要反复的做认真的做。最少三遍。第三阶段除了反复地做真题以外要开始背作文。
  政治,我的政治是12月才开始看的,先翻了任淑芬的书,没有背,后来20天20题出来后强记,提醒大家,如果有条件能上网的话最好是买正版的,因为正版的书送网络课程,就是针对20天20题这本书的,先翻一便再听他讲一便,然后再强记,然后再听一便,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的。
  我就是按照这个计划复习冲刺的,最后我的考研成绩是401分,完全属于正常发挥。
  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我没有报任何的辅导班,因为那些碟片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它们我是不可能考这么高的分的。上辅导班是几千人挤在一起,乱哄哄的,环境不好,而买碟子可以自己独自呆在房间中,静静的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倒回来再听。其实我觉得比报那些辅导班还省钱。,一般辅导班最少也得200块钱。 ( Fri, 30 May 2008 11:26:53 +0800 )
Description:
考研是一件痛苦的事——所有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受;
  考研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很多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言。
  我们就是刚刚经历过这种痛并快乐的日子的人,刚刚得知自己努力奋斗四年所取得的成果,刚刚真正迈入人生重要的旅程。 在这里,我只是想把自己此时此刻所想的、对于政治这门专业课复习的所有经验教训留下,希望能够以此来继续激励自己,鼓励那些决心为之奋斗的战友们!
  首先我想说说决定考研之后我给政治安排的时间。每天我给政治的时间是一个上午,早上起来背诵专题,然后10点左右开始进行笔记的不断整理、进行练习或者温习已做习题。我是从7月份报的考研辅导班开始的。决定报政治的辅导班,是因为觉得它会有所帮助,帮助梳理一下知识点,帮助建立一下信心,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考研的气氛。我报的是政治基础班,之所以选择烈日炎炎的7月呆在北京,是想能够早一点投入到这门课的复习当中。事实证明,在7月份选择开始复习政治——只是粗略地摸清这门课的概况是正确的,因为在这个暑假,不仅将我大一大二所学的政治基础知识又重新温习了一遍,而且还让我在课后有充足的时间整理笔记,加快进入考研备战状态的步伐。
  等到9月份开学之时,我将黑博士考研系列的《考研政治高分复习指导导》和《政治高分题库精编1800题》已经过了一遍,这一遍并不是过目不忘,只是将其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一下汇总,尤其是将其中的每一个专题以及专题中可能涉及的问答题,分别分为总论(也就是五门课程中每门绪论或者第一章所阐述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意义等的综述)、政治(即在政治方面,例如人民民主专政专题、依法治国专题等)、经济(例如基本经济制度专题、基本分配制度专题等)、文化(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文化纲领)、生态(例如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等)、国际社会及国际关系几个大的部分,分门别类地总结各个方面老师所提及的重要知识点,并且将标准***进行汇总。
  到10月份中旬的时候,考研参考书的琳琅满目曾经让我一时之间不知所措,毕竟谁都不敢将宝押在一个辅导班身上,于是问同学借了很多其他老师的书,将各种书上所提的内容进行又一遍的汇总,删繁就简,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概括,一些次要的或者是非重点进行大的提纲类型的记忆。值得一提的是,我所总结的大的专题达到了65个之多,其中有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方面的五个部分的等等,并且在一些知识点之中,例如: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题之中,不仅包括了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一些最新理论成果,还包括了它在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前后等的一系列发展变化的历史线条,这样,我认为能够更加明晰思路,方便记忆。
  从10月份一直到考研前夕,我一直按照自己所整理的笔记的思路来复习,对于参考书所提到的重要知识点,在笔记上进行修正,以求全面、准确,并且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温习,使我在考试时能够在脑海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体系网络,答题时轻松明确。
  对于政治这五门课的复习,也是有感而发:
  1.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对于原来学习文科的学生而言,脉络比较清楚;而对于学理科的同学,其实在老师梳理了之后也能够了解个所以然来。我在9月份开学之时,就将其各章的内在知识结构进行了汇总,然后再对其各章的结构、知识点和重要概念原理进行把握,之所以先复习这门课,是因为它真正贯穿到了后面几门课程之中,如果之前先对其有了较为深刻地把握,之后学起来就比较轻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很难哦!就算是我们专门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不得不对其发出同样的感叹。而正如辅导班上老师所说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第二、三章,其实,难点也在此,对于这两章,我认为首当其冲的也应当是理清知识体系,然后拿着辅导全书逐字逐句地把握,因为这个不像其他的课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读的同时,要着重理解,尤其是对于各个公式、各个概念的掌握。
  3.***思想概论:毛概的关键我觉得是理清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年份、著作等等,我在考前将辅导书和参考资料上所有出现了的***的著作都记在笔记上,对于每一本著作有什么大的创新或者概括都一览无余地写在本上,这样就不会在选择时头脑里稀里糊涂。
  4.***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是最容易***成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外交等方面的课程了,而且最能够联系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我所整理的专题就是以这门课程为脉络,抓住一个知识点,联系其他课程,形成一个专题。
  5.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我基本没有看过,我觉得只要看看考前各大辅导班和名师进行的预测就可以了,主要就是几个大国之间的关系。
  另外,对于时事政治,我觉得是尽人事,知天命。因为大事要事真的是难以穷尽的,只能尽量缩小范围,而且也不用专门去背,多看两遍有印象就足够了,因为我觉得考试不能出很偏的内容,不然得分率一定很低。
  以上就是我经历过考研政治之后的感想,最大的经验莫过于将各门知识点整理成专题进行记忆,而教训则是整理的专题过于详细,应当抓重放轻。总体来说,自己的复习思路还算正确,但是诚然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正如一直陪伴我考研的朋友们所说: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坚持才是最可贵的力量!祝所有的考研朋友们一切顺利!
( Fri, 30 May 2008 11:26:05 +0800 )
Description: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又要开始报名了,看着那些执著的学子,那些忙碌的身影,那些坚定的眼神,我心潮澎湃, 不禁又想起了两年前的自己,想起那犹如进入炼狱般的考研路。
  报考:在嘲弄中坚持
  对于我来说,考研过程中最困难而又最成功的事情莫过于报考。 由于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刚升上本科的一般师范院校,而自己又是该校历史专业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师兄师姐的榜样,
没有一个衡量自己的坐标,根本无法给自己定位。因而当时空有考研的抱负,却在目标的确定上一直踌躇不前,不知所措――
好学校不敢报,差学校不想报,最后只敢把目光锁定在一般的重点院校上,最高目标只能是陕西师范大学。
  幸运的是,在四川师范大学读书的姐姐告诉我,她的同学在2002年仅以340分的总分就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这对我所造
成的震撼可非同一般,我忽然觉得,有时顶峰并不是那么难以攀登。
  在姐姐的帮助下,我最终决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但是目标一确定,同学们就开始怀疑我,有的甚至用嘲弄的眼神看我;
老师们也不信任我,甚至宣判我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就等于自动放弃考研机会,三番两次劝我更改自愿,但我不为所动。回想当
日,是我的坚持让我今天能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室里写下这些感想。
  政治:分析真题及总结得失
  目标一经确定,我的学习也就来了劲。从10月1日开始,我就开始进入考研的备战状态,成天像机器一般,除了看书还是看
书,心无任何杂念,同学所找到的任何好工作对我根本构不成诱惑,真正进入了“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考研书”的状态。
每天政治英语专业课各占一块时间。上午政治学习,下午英语学习(由于英语下午考试,所以为了训练下午的英语思维,我一直
选择在下午学英语),晚上则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在复习政治课时,我前期只看书以熟悉内容,看过两遍书之后,开始做题,通过做题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到了12月中旬
我就开始做模拟题。政治的客观题做多了就有了感觉,见着这些题就眼熟,所以我后期就把重点放在了后面的主观题上。由于我
的答题能力有点差,所以我先对历年真题的***进行分析,分析其答题特点,答题时需要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在做模拟题中操练,
在练习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教训记在一个小本上,要做题之前就先拿来看看,记住注意事项再做题,这样心中便有了
数。在考前我再参加了一个政治考研冲刺班,再把我的政治知识系统地整合了一遍,并把时事政治的重点过了一遍。这样努力下
来,虽然我的政治没有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我还是觉得考出了自己的水平。
  英语:细致准备与“考试高原期”
  英语是我最担心的。我英语准备较早,但刚开始时也只是看单词练阅读。到10月1日以后,我便开始做真题,练听力,11月
中旬开始写作文,背万能作文上的经典句子,12月初开始做模拟题,但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阅读理解,每天必定要做黑博士
《考研阅读240篇精选》,一直到考试。在英语上我花的功夫最多的就是阅读。刚开始时,我做阅读只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适
应长时间做题,以时间来提高效率,我称之为阅读而阅读。但是,到了做真题时,我就丝毫不敢马虎了,我把分析考研题的重点
放在分析真题上。
  在做第一遍真题时我主要是进行浅层次的分析,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选错,选择该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并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到了做第二遍真题的时候,我就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分析出题者为何会在此处设问,此处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重要之处,从而分析出一篇文章的重点,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与灵魂。同时再分析各个选择项,作者为何设置这四个选择项,
其他几个错误的选项是从哪些方面来迷惑我的,文中的哪些地方是常设置干扰项的地方。这样,我对真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
就得出了比较完整的设置干扰项的种类和地点。我先把总结的这些东西先写在小本子上,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比较经典的应试
的法宝。然后,我就买了一本毕金献编的模拟题进行实地演练,尽管做题不是很理想,但是我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再盲目,也不
再惧怕阅读理解。
  然而,人并非能够时时得意,在12月初我经历了可怕的考试高原期,不管我怎样细心;不管我怎样地运用我总结出来的法宝,
可我阅读的分数就是上不去,始终在20分左右徘徊。分数越低,我越不甘心,越不甘心就越想做,可越做分数越低,这恶性循环
使我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我觉得整个人精神就开始恍惚了,没了激情,只剩下麻木的躯壳。现在我想起来都还后怕。幸
好后来我同学也有如此反应,我们较明智地把一切的低分都归结于考前高原反应,与我们的能力无关。正是通过相互的鼓励以及
自我激励,我才从这个深渊里走出来,并且顺利地走完了我的考研路。
  专业课:参考书和真题的结合
  专业课是考取好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一直都重视专业课。第一遍我通看学校给定的参考书,之后就对近三年的真题
进行分析,分析出他出题的重点,各种题型一般出现在哪些章节,哪些章节基本不怎么出题的我就不看,并且通过真题分析出他
的出题规律。这样一分析,他的重点难点就一目了然了。在看第二遍书的时候,我就只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并且一边看一边打
题,把我认为可能会考的题用红笔勾画出来。第三遍我就重点看我打的题,并且把我打的所有的题记下来,到了后来我有时间就
看看本子就行了。正是这种建立在对分析真题上的打题帮了我大忙,使我一方面节约了宝贵的考研时间,而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盲
目看书提高了效率。
  正是通过这样的反复的看书,反复的做题,反复的分析,我才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
国人民大学学习。我知道笨鸟应该先飞的道理,我也深知笨鸟应该多飞的道理,尽管我可能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心血,但我不
后悔,我一直把“付出就有汇报”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而我的考研又再一次印证了这句话的魅力。
  考研很辛苦,紧张的学习压得很多人都喘不过气来,但是自己觉得很充实,心甘情愿学习。因为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一点也
不枯燥,反而越学越有劲儿。考研的最大收获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是整个考研过程,在踏踏实实为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的过程
中,也在其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 Fri, 30 May 2008 11:25:32 +0800 )
Description:
现在回忆当初的选择,我依然记忆犹新,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为眼前的利益诱惑而放弃考研,回到家乡进入一家全国重点大学的校直机关工作。拿着在当时很令许多同学羡慕的高工资,还拥有一份可以分配到两居室的希望。 在很多同龄人看来,当时的我是个幸运儿。
  但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就后悔了,我所在的大学是一所行业院校,丝毫没有工科背景的我除了在未来做一个自己非常不感兴趣的政工干部,看不到任何其他的发展前途。为了摆脱这个宿命,我选择了进京考研的道路。至少,我认为当时考研对我有三个好处:
  一、从人事关系上,可以获得一个进京发展的好机会;
  二、对于自身的工作,可以在新的起点上做一次新的选择;
  三、确实想读些书来提高自己的索质。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点。
  人的成长就像一只白蚁在爬大树,数千只白蚁,想从树干的基部爬到最高的枝杈上来享受最充足的阳光。出发的时候,是所有白蚁经验最少的时候,而这时白蚁们都拥有同样的机遇。往上爬到第一个树杈时,白蚁面临两个选择: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其中只有一个能达到树冠。于是,所有的白蚁都宿命地选择了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爬上去。于是,白蚁分成了两个部分,但这时每一只白蚁都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正确与否。再接着,白蚁会又不断地遇到一个又一个分极……最终只有那些幸运的白蚁爬到树的最高点。所有成功爬上最高点的蚂蚁在最初往上爬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产生。但是要是不往上爬的话,就连可能成功的机会都不会有!
  知识的储备也是如此,你永远不可能在学习一门知识、开始一段学习经历的时候就预见它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帮助。只有再若干年以后才会发现,自己当初持有那样功利的目的去考取的研究生恰恰成为我自己人生职业生涯起飞的始点。就像一只往上爬的白蚁,你可能不晓得当初自己做出再次去学习知识的决定的时候有什么意义,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知识的储备对于未来任何的职业生涯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可是上帝却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考研一定要有计划。由于考研的任务繁多,时间较长,所以有一个大致的整体计划能够保证全面、有序地把这场持久战打到底。有了计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东打一***西放一炮,没有效率。在大的计划之下,还要有各个阶段的小计划,并且根据具体的进度不断地修改,有利于集中力量,个个歼灭。超额完成任务时可以奖励自己,放松一下,进度落下时就埋头苦干。这个计划不一定要太正式,只是让自己有一个大致的安排。
  我不是特别有计划的人,但考试前还是大概布置了一下,九月份以前看完第一遍专业书,十月份看完黑博士考研《政治高分复习指导》和一本英语阅读辅导书,政治高分指导这本书还是不错的,里面的题不但出的新颖而且还有大量的***解析。11月份开始练习习题集,历年真题和一些内部资料的练习。并进行第二遍的专业复习,12月份则是政治、英语、专业一块儿完成第三遍复习,政治背诵版ABC做为最后时期进行专题复习。这样下来不会太累,而且有的放矢,心里比较踏实。
  最后我还要罗嗦一句:“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考研时请注意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学习累了的时候不妨好好放松一下,看看电影,听听歌,适当的休息可以使接下来的复习更有效率!随着时代的变更,研究生教育没有给予那些当初走入这个行列的你和我以神秘和玄妙,但是一定是仅仅奠定高等教育基础的大学本科学习所不能替代的。因为,你毕竟又一次选择了储备更多的知识以厚积而薄发。 ( Fri, 30 May 2008 11:24:37 +0800 )
Description:
随着考研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2006年考研报考人数以127万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考研大军中,不乏各种年龄、各种心态的考研者,不少人都将考研作为改变生活的捷径。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无奈与困惑,并听听专家的看法与建议。
  进取型考研者:多学知识心里更踏实
  【个例】:卢***/26岁/某五星级酒店高层管理
  卢***念叨考研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终于狠下心在今年报名。说起考研,她感慨道当初在学校学的是酒店管理,后来凭实力考进这家+知名酒店,工作快5年了,随着职位的升迁越来越觉得知识不够用,看着身边一些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小朋友”或有冲劲或有研究生学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再不补充能量真的对不住自己。心里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做这件事。自己一直对中文很有兴趣,考研就报了这个专业,乘着不算太老,赶紧学点东西,酒店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势头很好,将来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自己现在已是高层,更要主动学习,多学点东西心里会更踏实。
  【点评】:东南大学外语系杨建明教授对此现象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很多行业都应该有个“梯形”的人才结构,并且要不断丰富;从个人的前途来说,补充能量,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很有必要。有些人工作几年后,能发现自己缺什么,知道应该补些什么,这时候去考研是合适的。学起来有目的也有动力,真正是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无论读在职还是全职,应该说这部分人都是有长远眼光的,能够看到将来的很多需求,宁可放弃娱乐的时间去读书,去学习。人贵在有求知的渴望,年轻人真的应该多学习,多看书,处在这样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年代,懂得学习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院长笑着说我想做文天祥,我回答我只想拯救我自己,既然今天的国人和洋人都如此得让我失望,而我又看不到明天,那么能做的就只剩下回归历史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抛下月薪6000去考研 我为万世开太平
  逃避型考研者:重新调整人生目标
  【个例】:陈某/男/26岁/今年考上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4年前本科毕业后,我通过***考试去了建邺区一个政府机关,后下派到街道,从事基层共青团工作。我上岗后围绕社区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效显著,被团省委评为先进。尽管如此,三年过去了,我却没有得到任何进一步施展才华的机会,大量的时间耗在无谓的人事纷争上,感觉前途渺茫。去年机关分流之际,我主动要求下岗,拿到了3万元的补偿金,遂决定用这笔钱读研究生,从头再来。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终于重回校园。我现在的感觉不错。因为经过了几年的基层工作锻炼,我对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对自己的未来也有更清晰的规划,我相信毕业后一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个例】:王芝莲/女/23岁/南京某国有企业文员/今年报名考研
  一年前本科毕业后,我随便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我志不在此,我想边工作边复习英语,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但一年多下来,看到不少“海归”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风光,有的人出国时花费了大量金钱,如今回来还在为找工作犯愁,我的出国欲望就不断减弱。再加上赴美签证越来越难办,我开始调整目标。我已经报名参加2004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当初念本科时,是父母为我做主选的专业;这次考研,我选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老实说,目前的企业工作我不喜欢,更重要的是,企业效益不好,我不知道除了考研还有什么途径可以从那里出来,我希望读研毕业后能做自己真正爱做的事。
  【点评】:南大社会学系郑博士认为,和那些本科毕业直接考研的同学相比,工作以后选择再度考研的年轻人,往往都有一些逃避现实的意味。有的是迫于竞争压力,有的是对现状不满意,有的则是重新调整人生目标。他们把读研当成了改变命运的一座桥梁。一般来说,由于经过了工作的历练,他们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学习机会也倍加珍惜。不过,在社会就业压力整体加剧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读研是否能改变命运,不仅与***有关,更与个人的真才实学联系在一起。
  ○考研无意识:前途僵局还是青春迷局?
  安定型考研者:一人考研寄托两人希望
  【个例】:张***原来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可是为了和男友团聚,她也不得不选择考研,明年初就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了。
  张***和男朋友都是淮安人,可是一个在淮安当医生,一个在南京工作,几年下来,男友的事业已经小有所成。该到结婚的时候了,可还是分居两地。她先想办法到南京一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但毕竟不能长久,要调动也比较困难。为了能够今后安定在南京,本身已经读完在职研究生的男朋友和她商量良久,最终决定另辟蹊径——“考研”。首先,考研可以为留在南京获得几年的缓冲期,其次多一张***也就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工作更好找。在考什么专业上两个人更是考虑了半天,考虑到张***的爱好和找工作等现实,还是确定考新闻系。于是本科学物理的张***就拿起了新闻专业书,为了督促她在短短一年内复习好,男友还专门租了一套房子,把小张的母亲接来陪她。她也只好暂时不想其他,一心冲刺了,因为这可关系到两个人的将来。
  【点评】:南京大学中文系孙博士说,这种以求将来安定的考研者从个人角度来说,无可厚非,因为研究生教育现在已经逐渐变为本科教育的一种自然延伸,不再有那么浓厚的学院色彩。但是,众多此类型考研者的出现,体现出考研制度的一些缺陷。安定型的人在考研时还是应该谨慎选择专业,以免只考虑到去向,而走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那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准爸妈的冲刺北大研究生计划   ○我的考研,为了恨你
  无奈型考研者:迫于就业和家庭压力
  【个例】:柳***/24岁/现为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
  柳***是2002届的毕业生,当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有200多万,就业形势前所未有的差,家人就特别希望她考研,把就业延缓到三年以后。但是倔强的柳***不太愿意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家人再次提出反对,认为女孩子做销售不合适。经过这般反复,柳***错过了几个大型的招聘会,失去了找工作的好机会,无奈之下只得准备考研。因为准备时间短、复习匆忙,柳***以5分之差落榜。考虑到平时成绩很好,尤其英语基础扎实,柳***在家人的督促下决定易年再战,经过4个多月的苦战,今年柳***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取研究生。
  【点评】:东南大学外语系杨建明教授认为,无论是出于家人压力还是迫于就业困难,能考上研究生,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尤其在年轻的时候把基础打牢,在可能的范围内拓宽知识面,对将来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年轻人可塑性强,不一定要把自己限制在某个范围内,读研就意味着人生更上了一个台阶。但是研究生是否一定好找工作也很难说。带着一颗平常心读研,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可能会更好些。
  ○考研族目的更明确 就业形势成择校标尺
  ○读研的意义何在?——华为拒绝了研究生
  功利型考研者:混个***脸上贴金
  【个例】:吴先生/27岁/南京某高校计算机系毕业/现为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吴先生是一家IT公司的老员工。他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入行时,本科学历还比较“吃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近两年进来的新员工大多是研究生,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能不如吴先生,但综合素质比较好、上手也快,颇受领导重视。加上吴先生的女朋友也是位博士,无形中让他感觉到有些压力。“你可以说我是虚荣心作祟,但实际上也真的有客观原因。”吴先生坦白告诉记者,他有时候觉得研究生所上的课程不过如此、对工作帮助也有限,但拿不拿到那一纸***毕竟还是不一样,因此他现在感觉还不错,“过两年,再有人问我或者填表,我也可以大大方方说自己是研究生了。”
  【点评】:南京大学商学院黄繁华教授分析道,从第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些有功利想法的考研现象也正常。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就业压力大,有人要寻找出路来考研,对他们就不能用对错的标准来判断。但从第二个层面来说,高校对一些新现象还是要警惕。比如说,南大商学院是热门院系,考的人也比较多,其中不少就是考试前半年复习一下西方经济学等两门专业课,也不是为了热爱经济学,只是想改个专业进来镀镀金,出去后好找工作。考进来后,第一年忙着过学位英语,第二年考会计证等各种找工作有用的***,第三年写写论文实习找工作,根本没时间学习就“混”出来了。每个学校都有这种情况。在比较多元化的竞争社会下确实可以理解,但从选拔人才的制度合理性角度考虑,也许应加强规范和细分。
  ○考研---我只为了与别人能够平起平坐
  为什么要考研?回答的理由是充足的:能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环境中胜出、证明自己的能力等等。考研的这些朋友们拒绝讨论学业以外的东西:问题意识——我们生活的社会存在什么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考。在他们看来,课本是不容思考的,考虑多了,***就可能出问题,考试的时候需要的是“采点”,省得阅卷老师扣分。○考研者功利性明显:中国研究生制度亟待创新
  你说考研就能成为过上好日子的捷径? ( Fri, 30 May 2008 11:23:55 +0800 )
Description: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又要开始报名了,看着那些执著的学子,那些忙碌的身影,那些坚定的眼神,我心潮澎湃,不禁又想起了两年前的自己,想起那犹如进入炼狱般的考研路。
  报考:在嘲弄中坚持
  对于我来说,考研过程中最困难而又最成功的事情莫过于报考。 由于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刚升上本科的一般师范院校,而自己又是该校历史专业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师兄师姐的榜样,没有一个衡量自己的坐标,根本无法给自己定位。因而当时空有考研的抱负,却在目标的确定上一直踌躇不前,不知所措――好学校不敢报,差学校不想报,最后只敢把目光锁定在一般的重点院校上,最高目标只能是陕西师范大学。
  幸运的是,在四川师范大学读书的姐姐告诉我,她的同学在2002年仅以340分的总分就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这对我所造成的震撼可非同一般,我忽然觉得,有时顶峰并不是那么难以攀登。
  在姐姐的帮助下,我最终决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但是目标一确定,同学们就开始怀疑我,有的甚至用嘲弄的眼神看我;老师们也不信任我,甚至宣判我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就等于自动放弃考研机会,三番两次劝我更改自愿,但我不为所动。回想当日,是我的坚持让我今天能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室里写下这些感想。
  政治:分析真题及总结得失
  目标一经确定,我的学习也就来了劲。从10月1日开始,我就开始进入考研的备战状态,成天像机器一般,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心无任何杂念,同学所找到的任何好工作对我根本构不成诱惑,真正进入了“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考研书”的状态。每天政治英语专业课各占一块时间。上午政治学习,下午英语学习(由于英语下午考试,所以为了训练下午的英语思维,我一直选择在下午学英语),晚上则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在复习政治课时,我前期只看书以熟悉内容,看过两遍书之后,开始做题,通过做题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到了12月中旬我就开始做模拟题。政治的客观题做多了就有了感觉,见着这些题就眼熟,所以我后期就把重点放在了后面的主观题上。由于我的答题能力有点差,所以我先对历年真题的***进行分析,分析其答题特点,答题时需要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在做模拟题中操练,在练习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教训记在一个小本上,要做题之前就先拿来看看,记住注意事项再做题,这样心中便有了数。在考前我再参加了一个政治考研冲刺班,再把我的政治知识系统地整合了一遍,并把时事政治的重点过了一遍。这样努力下来,虽然我的政治没有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我还是觉得考出了自己的水平。
  英语:细致准备与“考试高原期”
  英语是我最担心的。我英语准备较早,但刚开始时也只是看单词练阅读。到10月1日以后,我便开始做真题,练听力,11月中旬开始写作文,背万能作文上的经典句子,12月初开始做模拟题,但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阅读理解,每天必定要做黑博士《考研阅读240篇精选》,一直到考试。在英语上我花的功夫最多的就是阅读。刚开始时,我做阅读只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适应长时间做题,以时间来提高效率,我称之为阅读而阅读。但是,到了做真题时,我就丝毫不敢马虎了,我把分析考研题的重点放在分析真题上。
  在做第一遍真题时我主要是进行浅层次的分析,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选错,选择该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并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到了做第二遍真题的时候,我就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分析出题者为何会在此处设问,此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之处,从而分析出一篇文章的重点,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与灵魂。同时再分析各个选择项,作者为何设置这四个选择项,其他几个错误的选项是从哪些方面来迷惑我的,文中的哪些地方是常设置干扰项的地方。这样,我对真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就得出了比较完整的设置干扰项的种类和地点。我先把总结的这些东西先写在小本子上,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比较经典的应试的法宝。然后,我就买了一本毕金献编的模拟题进行实地演练,尽管做题不是很理想,但是我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再盲目,也不再惧怕阅读理解。
  然而,人并非能够时时得意,在12月初我经历了可怕的考试高原期,不管我怎样细心;不管我怎样地运用我总结出来的法宝,可我阅读的分数就是上不去,始终在20分左右徘徊。分数越低,我越不甘心,越不甘心就越想做,可越做分数越低,这恶性循环使我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我觉得整个人精神就开始恍惚了,没了激情,只剩下麻木的躯壳。现在我想起来都还后怕。幸好后来我同学也有如此反应,我们较明智地把一切的低分都归结于考前高原反应,与我们的能力无关。正是通过相互的鼓励以及自我激励,我才从这个深渊里走出来,并且顺利地走完了我的考研路。
  专业课:参考书和真题的结合
  专业课是考取好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一直都重视专业课。第一遍我通看学校给定的参考书,之后就对近三年的真题进行分析,分析出他出题的重点,各种题型一般出现在哪些章节,哪些章节基本不怎么出题的我就不看,并且通过真题分析出他的出题规律。这样一分析,他的重点难点就一目了然了。在看第二遍书的时候,我就只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并且一边看一边打题,把我认为可能会考的题用红笔勾画出来。第三遍我就重点看我打的题,并且把我打的所有的题记下来,到了后来我有时间就看看本子就行了。正是这种建立在对分析真题上的打题帮了我大忙,使我一方面节约了宝贵的考研时间,而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盲目看书提高了效率。
  正是通过这样的反复的看书,反复的做题,反复的分析,我才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我知道笨鸟应该先飞的道理,我也深知笨鸟应该多飞的道理,尽管我可能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心血,但我不后悔,我一直把“付出就有汇报”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而我的考研又再一次印证了这句话的魅力。
  考研很辛苦,紧张的学习压得很多人都喘不过气来,但是自己觉得很充实,心甘情愿学习。因为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越学越有劲儿。考研的最大收获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是整个考研过程,在踏踏实实为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也在其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 Fri, 30 May 2008 11:22:28 +0800 )
Description:
以下仅为建议,仅仅供参考阅读。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以上校友在美国,收入以美元计算,国内精英也很优秀,没有听说混得特别差的)
  2、清华大学(中国最著名的工科大学,出国比例稍逊于科大,大多数成为国内工业企业栋梁之材,当然也出现了极少数政治精英)
  3、北京大学(中国最著名的大学,大多数成为著名学者,当然有些文科毕业生出路不好,所以排第三)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工科毕业生出路当然好过复旦)
  5、中国人民大学(文科毕业生出路最好,首都地理位置优越)
  6、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生都是博士,这所学校不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全国医科院校的最高学府,其附属协和医院是中央领导的保健医院,比如涛哥感冒了发烧了到这里挂号诊治,该大学培养的是国内的医学精英),考医学博士首选,硕士算了。
  7、复旦大学(南方北大,在上海毕业生出路仅次于交大)
  8、中山大学(地处广州,市场经济最发达,毕业生出路好)
  9、南京大学(旧中央大学的名气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益处)
  10、浙江大学 (虽然合并后毕业生素质下降,但总体好过华科,可以排进前十,同类型还有极大)
  11、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地处东北,分数不算高,但实力了得,中国航天第一校,国防科工委隶属大学老大(其他是北航,北理,南航,南理,西北工大和哈工程),哈工大在建国初期,培养了新中国百分之70多的研究生,神州6号飞船的设计和指挥者毕业于哈工大的有500多人,居全国第一,哈工大,中国工科大学第2无疑义(第一是清华大),尤其是对于我们俄语生,哈工大是俄国人创办的大学,俄语不受歧视反受重视。蒙古人强力推荐大家报考!但文科到这里就算了。)
  12、上海财经大学。(原来复旦的财经系科组建,原隶属于财政部,老大,211,毕业后进金融系统易如反掌,工资按5000最低算起。另西南财大也不错,人民银行的唯一嫡系,毕业后去深圳的多,其金融学了得,但考分地,处2类区,值得实力一般的人报考。)另中央财经大学也很好!毕业出路好,同类型的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和国际法学,牛牛牛,五道口(人行研究生部)也很好!
  13、北京师范大学,实力雄厚,适合有志向做教师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尝试,这所学校毕业的,到全国各大著名中学认教,被拒绝的很少。
  14、能源院校推荐两所:
  一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
  石油?缺!世界都缺。毕业后进石油或石化系统,银元是大大的有。
  二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部和保定校区)。
  电力?缺!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这所学校,就业率98%,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100%,去向?各大电力公司。收入?在当地几乎是最高的,不信?看看地方那些电力局鹤立鸡群高耸入云的办公楼就知道了。电力系统收入高待遇好工作清闲,要问中国公司500强第一?国家电力公司老大,资产50000个亿人民币。电老虎谁不怕?
  推荐北京校部,发展好,地理好,就业好,而且这所学校还招不满。
  15、其他实力派院校,天大,南开等,不再论述。 ( Fri, 30 May 2008 11:21:34 +0800 )
Description:   考研复试和初试有很大的不同。初试是客观考试,老师和学生互不见面;而复试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就凸现出来了。有些细节考生必须留意:
  别让考官觉得你邋遢
  考研的复试面试虽然和找工作面试不同,对服装和外表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但基本的整洁和稍加修饰还是很重要。这体现你对考官的尊重,对复试的重视。
  男生不一定西服笔挺,但要整洁,一身运动装去面对某个学科的专家们肯定不合适,除非你参加体育院校复试。女同学可以化点淡妆,合体的半休闲或职业装为宜。把自己打扮精神一点不仅让考官感觉舒适,也会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回答问题要有自信
  面试过程中,回答问题要有自信,眼神不要游离,坐姿或站姿要端正,眼睛直视考官也许会让你紧张,但是你的目光和他们的鼻子平齐会一方面显示出自己的谦虚,一方面也展示了自己的自信。
  谈话时声音要洪亮,但是语速不要太快,这样能保证每个考官听清楚你的回答。
  “不知道”也是种***
  不要不懂装懂。如果在面试中遇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千万不要想着蒙混过关。考官都是专家,不懂装懂的回答不仅不能侥幸得分,考官甚至会因此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
  有时候,“不知道”虽不是最好***,但比胡编乱造被识破好。
  尊重自己的对手
  在有的学科面试中,可能会有集体面试和小组讨论,在这个时候,即使小组中有人的观点错误或很幼稚,也要尊重自己的对手,不要对对方显示出蔑视或不屑。
  人们会怀疑一个喜欢贬低他人的人的学品和人品,自高自大的学生从来都不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 Fri, 30 May 2008 11:21:02 +0800 )
Description:
英语学习困难重重,方法不对,往往事倍功半。许多同学都希望能找到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为此,近日我采访了胡敏老师,他提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六大策略:树立自信、思维差异、文化概念、对照对比、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令我茅塞顿开,相信也会给遇到困难的同学们以启迪。
——李传伟
李:胡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您是一位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有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现在有许多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却收效甚微。对此,您能提供一些建议吗?
胡:可以。我通过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总结出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六大策略,我想会对这些遇到困难的同学有所帮助。
李:那您能具体谈一下是哪六大策略吗?
胡:好的。首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树立自信。为什么要把"树立自信"作为第一个策略呢?因为我发现许多中国学生从初一到大学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但是实际上却根本不敢开口讲英语。这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一些接触过中国留学生的英国专家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语音、语调可以说是"perfect",只是表达能力很糟糕。事实上,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所具备的词汇量就足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了。有这样两个数据,相信可以令同学们增强信心:英国的BBC曾经公布过这样一个数字,说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常用词汇不到1,000个,但是他日常生活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和一个感情丰富的伟大诗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服力还不够,就再给你一个数据:美国之音有一个特别英语节目,叫做"Voice of Americ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这个节目的一大特点就是它仅用1,500基本词汇来表达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而且非常准确、及时。而我们普通的中国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词汇量就已经达到1,800个左右了,所以说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本不成问题。我在2000年10月的《大学生》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你开口,就成功》,是讲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重要性的。我由此联想到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事实往往就是如此:"你开口,就成功"。因此,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对自己充满自信。
李:确实是这样。那么除了对自己充满信心之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胡: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和第三点:"思维差异"和"文化概念"。所谓"思维差异",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中国人的差异。比如说,许多同学在读《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21世纪报》(The 21st Century)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在看外刊的时候,即使是对中文报刊里也有的同一件事的报道,读起来都会觉得很吃力,这是由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浅入深,到最后再说重点。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画龙点睛"。而外国尤其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这就是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时感到很轻松的原因:尽管它们也是用英文写的,但是阅读时经常能让人感觉到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的,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这种"思维差异"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地感受、体会,积累英语中对各类事件的描绘和阐述方式,才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自如。
李:"思维方式"很好理解,那么什么是"文化概念"呢?
胡:我来解释一下。中国学生一般认为,学英语就要学好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所以有很多同学曾经问我:"胡老师,我的语音、语调perfect(完美的),我的语法accurate(精确的),我的词汇量huge(巨大的)。我的英语可以算是优秀了吗?"事实上,即使是词汇量非常大,语音、语调、语法都没有问题,也并不能表明这个人的英语水平高。英语学习还要加上一个元素一一文化。所以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真和老外沟通的时候,却"quite at a lo ,,(不知所措),这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我给同学们讲了两个半小时的课,就会有同学说:"胡老师,您辛苦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懂事,很体贴人。而作为老师也会感到很欣慰,因为自己的付出有来自学生的问候和关心作为回报。但是,如果讲课的是一位美国教授,下课后有学生对他说:"老师,您辛苦了!"他会认为这是对他智商的一种侮辱(an i ult of his intelligence)。他会想:"难道我一个堂堂的教授连两个半小时的课都讲不了吗?"他会觉得你是在怀疑他的能力.是在讽刺他、侮辱他、打击他。那么在英语中这种问候应该怎么表达呢?应该说"Did you enjoy your cla ?"?quot;Did you have a good time?"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翻译,陪同老板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busine man",你的老板对客人说:"您一路上辛苦了!"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翻译,你就应该说"Did you have a good night?"或"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这样,中文与英文从"文化概念"上来讲才是对等的。如果你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You must be exhausted"(你一定辛苦了;你一定精疲力尽了),客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很差、很虚弱,人家才这样问自己,这会使他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说,这种文化上的错误比语言上的错误还要厉害,语言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表达,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情感",文化上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对说话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下面我再以到朋友家拜访的全过程为例,给大家讲一下"文化概念"这个英语学习中应注意的策略。首先,你来到朋友家里。假如你是第一次去或是和这个朋友不太熟悉的话,中国的主人就会说:"欢迎!欢迎!"客人会笑一笑,点点头。如果把这个过程翻译成英语,那些认为学英语只需要学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的同学就会翻译成"Welcome! Welcome!";假如这个朋友和你很熟悉,一进门的时候,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主人就会说:"So! You have come."(啊!你来了。)客人回答:"Yes, I have."(是的,我来了。)无论是说"Welcome!"还是说"So! You have come.""或"Yes, I have."都是典型的中国场景中的说法,在英语中是不合适的。英国人决不会在自己家里对客人说"Welcome! Welcome!"他们说的是"Come right in!" "Come on in!",或"Come in ,please!,",而客人只需要说"Thank you!"就可以了。
进门以后,主人会说:"Let me have your coat."(让我帮你把衣服挂起来吧。)中国客人多半会客气地说:"No,no.I will hang it up myself.(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吧。)这样说在英语中也是不合适的。你只需说"Thank you!"就可以了。
在向客厅走的过程中,主人一般会说"We are so ha y to have you with us here today."(我们非常高兴你今天到这里来。)中国人就会说:"Thank you! Thank you!"(谢谢,谢谢!)然后主人又说:"Do make yourself at home, please."(请随意,请随便一点,不要客气),中国人就会说"N0.No.No.(没关系的,没关系的。)这又是典型的中文场景。在英语中不能这样说。当主人说"We are so ha y to have you with us here today,,时,客人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for asking me over."(谢谢你邀请我过来。)主人说"Do make yourself at home, please"(请一定随意),你应该说"Yes, I will"(我会的。)或"All right.I feel quite at home"(好的,我已经感觉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了。)
进入客厅后,主人会说:"请坐!(Sit down, please.)把你让到沙发上去,但是中国人一般不会去坐,而是说:"No,no.I win sit hem."(不用客气,不用客气。我坐这里。)然后找一个比较糟糕的地方,一把比较破、比较矮的椅子坐下去。当主人说"Do sit over here on the sofa"(请一定坐过来,坐到沙发上去)的时候,中国人会说:"No,I will sit here. This chair is perfectly all right."(不了,我坐这儿吧。这把椅子挺好的。)这样说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如果主人指定要你坐在哪儿,你就应该坐过去。如果没有指定,那么你就看哪儿舒服就坐哪儿,可以随意,否则是很不礼貌的。
聊完天以后,你发现时间很晚了,但却不知道如何告别,很着急。最后才鼓起勇气说:"I must be going now!"这会使老外感到很奇怪,他会说:"can you stay a link bit longer?"(你能不能再呆一会儿?)然后你说:"No,I must be going now, really."(真的,我得走了。)这时外国人就没办法了,他会说:"If you must,then you must."(如果你真的要走的话,你就走吧。)这是中国人的说法。正确的做法是你在走之前发出一个信号,比如说一句这样的话: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everything."只要这样说,主人就知道你准备离开了,这是一种非常间接的意思表示。千万不要一下子站起来就说:"I must be off now.Bye!"这会让人家觉得莫名其妙。到了要走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种失落感。在中国,你去作客,主客之间的相互道别通常都像拉锯一样。一个说:"你不要客气了,你不要再送我了。"另一个说:"我再送你几步路吧!没关系,我再送你一下。"如果直接把它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你会说:"There's no need to see me off." "Don't walk my further with me."这两句话语音、语调、语法都没有问题,用的词汇也不错,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失误。外国人送客的时候不会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只会站在门口说:"Bye,drop in again."对此中国人不习惯,所以会有失落感。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你们的话题还没有聊完,可能他还真的要送你,送到你停车的地方或是你要坐车的地方。这时候他会说:"Thanks for coming to see me.,,(谢谢你来看我。)你应该回答:"I have wanted to for a long time."(我一直就想来。)或"I have had a very wonderful evening." "We have had a very wonderful talk."或"I enjoyed our talk very much."你这样说,主人就会说:"Bye! Drop in again whenever you can."(只要有可能,你什么时候再过来吧。)然后你说"Bye!"就可以了。
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你可以发现除了语音、语调和语法外,文化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即使把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翻译了过去,但是文化上不对等,也是不行的。所以说,要学习一种语言,首先意味着要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李:您前面从学生自己的心态和对思维、文化的整体把握上谈了学习英语的策略,那么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具体策略呢?
胡:当然有。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几点:"对照对比"、"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我先说一下"对照对比"。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和小孩子学习英语有本质的不同。小孩子学习语言靠模仿,有什么就学什么,接触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能够进行逻辑思辨,能够进行对照和对比。能够在对照和对比中学习一种外语,是我们成年人最大的优势。我们本身已经有了汉语基础,那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可以在对照对比中进行:英语中跟我们汉语相同的地方,停下来思考一下;跟我们汉语不同的地方,更要停下来仔细琢磨一下。
很多同学学英语只停留在理解的阶段,到了表达的时候一一说和写的时候就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四级作文要求100个单词,六级作文要求120个单词,而考研作文也是2001年刚增加到200个单词的。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要求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却显得那么艰难呢?按理说,如果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正确的话,即便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完成四、六级和考研作文应该都不成问题。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浓咖啡"用英语应该怎么说?可能有的中国学生会说?quot owerful coffee,"或是"strong coffee,但英语中说的是"black coffee";再比方说"强硬政策"的等值英文说法应该是"tough policy,,,但有许多中国学生会说成"strong policy":要翻译"在校园里"这个词组,许多同学都会用介词"in",但是英语中说的却是"on campus"……实际上这些正确的表达法中国学生都是见过的,那为什么还会出现错误呢?就是因为在看的时候没有停留,没有进行对照和对比,没有思考和强化记忆。再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 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当看到这个短语的时候,你就应该注意:首先,它用的是"马",而不是"牛";其次,在"horse"这个可数名词前面,既没有定冠词,也没有不定冠词,这是英语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仔细思考了,那么在表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错误了。再举个例子,我们把亚洲最发达的四个国家和地区称为"亚洲四小龙",那么"亚洲四小龙"在英语中怎么说呢?有的同学把它翻译成"the four drago of Asia"。假如在20年前西方人看到这个词,会"frightened"(感到很害怕)。这是由我们前面说过的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带有迷信、宗教色彩的东西,甚至是带有消极意义的东西。虽然最近十几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西方社会逐渐了解了中国的"龙"文化,开始知道中国人是以"龙"作为自己的图腾的,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不能接受"dragon"的这种"positive"(正面的)形象。在英语里,"亚洲四小龙"的正确说法是"the four tigers of Asia,,(亚洲的四只老虎)。其实这个说法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21世纪报》的时候一定都见过,而且当时也看懂了。之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出现错误,问题还是出在读的时候没有思考,没有进行对照和对比。
李:"对照对比"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非常好的策略。您刚才讲的是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运用方面的对比,那么从句子和语法的角度来讲,这两种语言应该怎样进行对照、对比呢?
胡:从句子和语法方面来讲,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依靠"对照对比"来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举个例子: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文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逗号来连接两个句子。比方说:"他经常不打招呼就用我的东西,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这两个句子是用逗号连接的,有的同学把它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写成了"She always borrows my things without asking me, It is very impolite."用逗号连接两个英文句子显然是错误的。把逗号改为句号是一种纠正方法,但是如果想保留这个句子中的逗号应该怎么说呢? "She always borrows my things without asking me, which I co ider is very impolite.",即把后面那个句子变成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which"来指代前面的现象,这时,这个逗号就用对了。而在中文里是可以一个逗号逗到底的,有时甚至一个段落只用一个句号,中间都是逗号。所以说,英语是非常重视语言的形式的。另外,中文在表达时讲究通过重复词汇来加强意义、增强表达效果,比如说"我疯狂地爱上了她,她也疯狂地爱上了我"这个句子在中文里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但是如果翻译成英语"I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her and she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m",就绝对是一种失败的表达方式。英语在这种句法结构中是讲究省略的,应该说"I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her and she with me"。中文里常见的意义重复在英语里是不允许的。所以,如果能够始终在对照对比中学习,英语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李:您刚才还讲?quot;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这两种策略,它们分别是指什么呢?
胡:我在前面说过,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你学这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是为了能使用它,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所以学语言不能只学语言规则,还要学交际的规则,说话的规则,也就是" eaking rules",还要有"文体意识"。什么是"文体意识"?用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来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我对于学生来说是老师,对于妻子来说是丈夫,对于孩子来说是父亲,对于父母来说是儿子,而对于学校里的老师们来说又是同事。在这些不同的人面前,我有不同的身份,也就应该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交流。我们在说汉语时为了适应不同的说话对象都会自然地调整自己,学习英语也要注意这种"文体意识",否则,即使你说话没有语言上的错误,人家也会觉得你的话不得体。比如说,我到别人家里去作客,屋子里很热,如果我和主人不很熟悉,我就不会说"Please open the window"! (嘿!把窗户打开),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我没有修养。我会说:"It's very hot m here",主人听了就会把窗户或门打开。使用的语言不一样,但是目的和功能是一样的。我在英国的时候,经常有意识地到公共场合?quot;overhear others"。因为外国人不会没事天天来陪你练英语的,只有自己制造环境才行。有一次在公园里散步,我发现英国的夫妻吵架比较注意"ma ers",比较讲绅士风度。如果是中国的夫妻吵架一定是"very noisy",而英国夫妻吵架则调子很低沉,不会影响到别人。再比如说大人让小孩穿上鞋子该怎么说?可能中国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说:"Please put on your shoes",但是英国人只说"shoes on",很简单。而英国人说谢谢时也不像我们总是用"Thank you",他们经常说的是"Cheers"。在餐馆里面吃饭,伙计端了东西给你,会对你说"Cheers" "Cheers",在英国就是"Thank you"。英语的句子是永远掌不完的.只有自己不断地去观察和体会,看看自己所接触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中,人物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场合中,他是怎样说话的,并且把它记住。这样,你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得体。
李:那么,"词伙关系"又是什么意思呢?
胡:所谓"词伙关系"(word partnership),是指一种记忆词汇的技巧。很多同学背单词时只是背词汇表,背的时候很熟练,往往看了上一个就知道下一个是什么了。但是到了需要表达的时候,这些词汇却往往用不上,写出来的文章词汇贫乏,缺乏感染力。那么"词伙关系"就是教你如何记住并学会使用单词的技巧。在背单词的时候,不要孤立地背一个词,而是要把它放在句子中,看它与其他词之间的"伙伴关系"。在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形容词和名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副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介词相搭配。有些中国学生背了无数个形容词,但是在写作的时候就只会用"important"、"great"、"good"和"bad"这么几个,在强调的时候也只会用"very"。像 "extremely"、 "completely"、 "totally"、 "dramatically" 这些词,却不会用。原因就是在学英语的时候没有细心观察这些词应该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激烈的竞争",可以说"inte e competition 、fierce competition 、"growing competition",但是有些中国学生在说和写的时候却只会用"great competition"。再比如说,"巨大的变化",有些中国学生一定会写成"great change,,,而英语中的说法是"dramatic change,,、"change dramatically"。所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词伙关系",也就是一个词和食周围的词的关系,就好像观察周围哪个人和哪个人经常在一起一样,只有这样你的文章写出来才会漂亮。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说过一句话:你说的英语必须是听人家这样说过的东西,你写的英语必须是自己读到过的东西。这样,你的英语才是地道的。否则你的英语始终是中国味很浓。
刚才我们谈到了英语学习中的六大策略:树立自信、思维差异、文化概念、对照对比、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把这六大策略有效地运用到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无论学习什么,只有策略和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刻苦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最后,祝愿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求索的同学们终有所成。
( Fri, 30 May 2008 11:20:11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我们海文教育集团请到了国家考研英语阅卷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考研阅读辅导旗帜性人物郭庆民老师为大家讲解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考题分析及解答技巧。
  郭庆民:大家好,今天在这里我将为大家讲讲,在接下来的第二轮复习中英语阅读理解,考题分析及解答技巧的问题。
  首先我们讲讲历年英语阅读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用考研历年真题?原因很简单,既然要搞定考研英语,当然要对她进行全面了解,而历年真题正是最好而且是唯一的途径,然后从中总结经验、挖掘规律,有的放矢而不是泛泛而论,最终使自己洞查她的一切资料,临考时才真正能做到胸有成竹。
  其次,考研英语和其他任何英语考试不同,有她自己的规律。比如说题问和题项暗藏有太多的陷阱等等。如前所述,考研的真题都是众多专家苦思精研出来的结果,其实际难度之高绝非单个人所编写的辅导资料所能比,更何况真题就是权威,既使其他辅导参考资料再“牛逼”也得围绕真题来设计并尽量来模仿真题。所以,考生们必需去研究她,关注她,围绕她来安排自己的追求计划。
  我也见到了太多的考研学子居然没有作一篇考研阅读理解真题,整日里抱着一大堆辅导书狂作,结果一上考场才发觉真正的试题完全不是那么会事儿,一口鲜血涌到了喉头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当然也有考生自我感觉良好,结果一下考场和高手一起讨论顿时脸如死灰,他们到死也不信自己基本上看懂了全文却一道题也没有作对。
  很多同学曾为英语阅读能力难以提高而发愁。其实,英语复习中,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捷径就是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来提高阅读质量。在做英语阅读部分时,不仅需要阅读技巧,同时也需要了解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以及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请大家注意考纲里关于阅读的要求:
  考生应能读懂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包括信函、书刊和杂志上的文章,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根据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①理解主旨要义;
  ②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③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④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⑤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⑥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⑦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⑧区分论点和论据。
  根据大纲和历年考题,我们把题型分为7种:推理题、例证题、词汇题、句子理解题、指代题、主旨题、态度题。下面就考生在复习真题常见的问题并结合老师的讲座有一套命题规律小结:
  (一) 推理题
  推理题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它主要考查我们理清上下逻辑关系的能力,可以算是各类题型中最难的一种(考生错的最多的一种,所以首先总结它的规律)。推理题常常考查考生:④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⑦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逻辑词常用的有:“infer, imply, suggest, conclude”等。
  (二)例证题
  例证题要求考生:⑧区分论点和论据;⑥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考查考生通过段落、句子来推测文章的主旨、支持的观点等。
  标记词有:“example, illustrate, case, exemplify, illustration”等。
  (三) 词汇题
  词汇题主要测试考生⑤根据上下文正确推测判断词义的能力。
  标志是The word “…”inline …refers to …
  (四)句子理解题
  句子理解题要求考生:②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③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五) 指代题
  指代题主要考查考生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并推断出该处指代词所代表的含义。
  (六)主旨题
  主旨题要求考生:①理解主旨要义。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的能力。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 ; best title; digest”等。
  (七) 态度题
  态度观点题主要考查考生:⑦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标志词: attitude , purpose等。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分析一下近4年考题总体特点和命题走向分析及解答技巧。
  2002年英语考题点评
  考试中心的统计调查表明,2002年英语考试试卷符合大纲精神,总体难易度控制得当,基本能考查考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和水平。抽样分析结果(含听力)为:平均分为49.18分。各分项平均分如下:听力7.20;英语知识运用4.92;阅读理解22.94;翻译4.75;写作9.36.
  ◆2002年起,英语知识运用(2002年以前被称为完形填空)旨在从语篇的水平上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集中体现在考语篇关系、词汇辨义、语义关系、结构搭配。从以往试题可以看出,英语知识运用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对近义词、近义词组的辨析上,其次是连词、关系代词的用法,但2002年试题中介词与其他词的搭配用法比例较之往年有相当增长,而以往英语知识运用试题中出现的同一词的派生词、语态、时态等项目已很少出现。21题考查考生上下文的逻辑把握能力,24题涉及介词短语的用法,33题的设计过偏,36题涉及词的搭配知识,37题涉及大纲词词义的引申,44题涉及词的搭配知识。显然,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要拿高分,光背单词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很好的语感。
  ◆阅读理解难度与2001年相当,仍以经济、科普、法律及社会生活类题材为主,体裁集中在议论文上。第四篇文章最难,原因之一是考生不熟悉新闻体文章的内容特点,可见,考生有必要选读一些英文报刊文章,增强认识 .从问题方面来看,有四道题难度较大,分别是42,43,59,60题,其中第59题是词义题,其余三题皆为推论题。推论题和词义题历来是考研阅读最难题型,考生有必要将近几年的推论题和词义题汇总比较,寻找解题规律。
  ◆翻译题有一些难度与文章内容过于专业有关,但词汇、语法、阅读技能等综合能力强的考生照样取高分,甚至满分,而那些句法结构分析不通,不能利用上下文灵活推敲词义的考生只能得低分,乃至零分。如64题:They are the po e io of the autonomous(selfgoverning)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and they are e 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 o 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我们分析一下句子中指代词they,可以推断出它应指代复数的名词或概念等,因此,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they是指代上文中的freedom and dignity.考生要在翻译题上拿高分,既须做大量翻译练习,更要注重句法和词法的分析积累,因为翻译题说到底就是词句问题。
  ◆作文题涉及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考生应有话说,也完全符合三段论的基本展开模式,关键是考生能否用规范、漂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指出的是,仍有少数考生审题不严,只看图,不看标题,文章严重偏题。可见,标题、提纲以及图画三要素均需审读,缺一不可。
  2003年英语考题点评
  2003年英语考试试卷总的来说,设计难度比较适中,较2002年试题难度有所提高,抽样结果分析平均分为46.47分。有效地反映了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英语知识运用主要考查考生的词汇知识以及词汇的实际使用知识,也测试考生的语感及利用上下文的连贯性判断做题的能力。此外,对词汇的考查也不局限于大纲词表列出的词义,如第22题选项[D]为accommodate和33题选项[D]为security.如果不知前者有“使适应,使符合”,后者有“安全感”等意思,生搬词表所给意义“留宿,收容;供应,供给”或“安全”则很难作出正确选择。如果不了解irre o ibility,a se e of commitment和life an的含义,就无法把握上下文的关系,从而影响对考查句子间逻辑关系的第38题的选择。而大纲词表中所列的相关词义为:“re o ibility:责任,责任心;职责,任务(ir为要求掌握的反义前缀)”:“commit:把……交托给,提交;犯(错误),干(坏事)”:“ an:跨度,跨距”。考生要想在这部分拿高分,一要熟记大纲词汇;二要大量阅读,增强语感。
  ◆阅读理解有一定难度。从文章内容上来看,这次选材有点“另类”,第一篇涉及网络如何改变了情报人员的工作方式,第二篇涉及动物实验与医学的关系,第三篇涉及美国最近几年的铁路公司合并浪潮,第四篇涉及对***的态度问题。从体裁角度来看,一、三篇为新闻体类文章,这类文章以陈述事实、介绍他人的看法态度为主,作者不想太多地突出自己的观点;二、四两篇典型的论说文,作者往往在第一段就亮出自己的观点,下文进行论证或展开。从问题方面来看,选项的干扰性较强,要么针对考生对文章理解的不透彻来设计干扰项,如44题和56题(皆为推论题);要么利用意思模糊的词汇来设计干扰项,如41题,45题,52题,58题和59题。看来,要想在这部分考个好成绩,一要记好、记准词汇,二要大量阅读比较新的,有一定难度的报刊文章(难的文章要精读)。
  ◆阅读理解B节(英译汉部分)是一篇关于人类学的文章。要求考生翻译的五个句子共148词,语言规范,部分句子句式较复杂,考查了考生准确理解结构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英译汉是阅读理解的一部分,所以这份考题更加强调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选文中存在的个别生词,考生可以结合上下文或根据构词法的知识推测出词义。对于个别词义超纲的词汇,如:第65小题中的“set”一词,在评分具体细则中已规定:若该词翻译不正确,不扣分。
  ◆2003年的作文题提供了一组题为“温室花朵经不起风雨”的图画,要求考生进行简单描绘并评述其寓意。题目较宏观,益于学生发挥和扩展,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统三段式写作:第一段描写图画,第二段因果分析,第三段个人看法。这篇文章内容也好挖掘,可写性强。最难的还是怎样用规范而漂亮的词句表达出来,而这得靠考生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
  2004年英语考题点评
  2004年英语考试试卷中没有超出《英语考试大纲》规定范围的试题,没有偏题、怪题。总体难易度控制恰当,但较2003年难度略有下降。抽样分析结构平均分为49.55分。考查内容覆盖面基本合适,基本能考查出考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和水平。
  ◆英语知识运用部分与2003年相比难度持平,但仍有几道题难度较大。英语知识运用的最大特点是以阅读的形式考查英语知识(词汇、语法等)的运用。要拿高分,光背单词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很好的语感。例如:第21题涉及动词短语知识。[C]centering on意为“以……为中心/重点”,符合句意,且与上下文呼应。
  ◆阅读理解A节的题目难度主要集中在0.3~0.7之间。总体区分度为0.869,仍是全卷区分能力最好的部分。其中,难度较大的53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而考生的答对率很低。推论题和词义题历年来一直是考研阅读最难的题型,考生有必要将近几年的推论题和词义题汇总比较,寻找解题规律。
  ◆翻译测试内容注重考查了考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考查目的。翻译题有难度与文章内容过于专业有关。但词汇、语法、阅读技能等综合能力强的考生照样取高分,甚至满分,而那些句法结构分析不通,不能利用上下文灵活推敲词义的考生只能得低分,乃至零分。考生要在翻译题上拿高分,必须做大量翻译练习,更要注重句法和词法的分析积累,因为翻译题说到底就是词句问题。
  ◆作文题涉及大家较熟悉的题材,可以从很多角度写作。也完全符合三段论的基本展开模式,关键是考生能否用规范、漂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指出的是,作文题在难度与效度上均较好地达到了科学检测考生的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题目涉及内容较宏观,普遍,与当前形式联系密切,能让不同专业学科的考生,从不同角度将题目内涵做出深浅不一的表述,同时也保证了绝大多数考生达到了规定的定量要求。从效度来看,此次作文题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考生的思维活跃层次及语言能力层次;从审题、语篇组织、内容表述到词汇与语法几方面,都能让阅卷者对考生语言产出能力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根据大作文写作命题设计原则,这种题目的写作与考生群体的认知和语言水平相当。考生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文章。所以希望考生能结合自己的学术层次和素养,多加练习,不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2005年英语考题点评
  从总体来看,今年试题的难度略有上升。例如:英译汉部分去年平均分为5.57分,相对较高。这也就使得今年该项难度适当提高了一些。
  ◆今年英语知识运用的难度略有上升,突出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语言要素(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无偏题、怪题。
  ◆至于阅读理解,今年文章本身语言难度一般,但题目各选项的干扰性太强,稍有不慎或理解上的微小误差就会与正确***失之交臂。今年的阅读理解从选材到命题确实很有水平,题目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今年的考题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全文的主旨、每段的中心思想、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以及文章的结论。为此,考生必须做到两点:1.练好语言基本功,特别是词汇的多义性和在一定上下文中的内涵,提高理解的准确性。2.正确理解文章的语篇结构。
  ◆至于选择搭配题,今年的试题考查考生理解语篇结构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从文章的总体结构去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在这方面,2005年的考生由于新题型训练较少,遇到不少困难。整篇文章语义逻辑性很强,而且题目设置难度很大。特别是43题、44题的选项相互之间迷惑性很大。
  ◆今年的英译汉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命题,确实无可非议。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都很好,体现了往年命题不成文的四条规则:1.句子结构相对复杂,有一定的理解难度;2.划线句子中有的代词或关系代词必须根据上下文才能判断其指代关系并译出其确切含义;3.在划线的句子中有大纲规定的成语;4.句中有的词、词组或句子必须根据上下文进行引申并意译,死译往往无法表达原文的内涵。2007年的考生应注意两点:1.要加强对长、难句语法结构的分析能力。(我们编写的《考研英语综合教程宝典》第4部分中以典型翻译题为例,加强了对倒装、平行结构、省略等语法及句法特点的讲解,同学们要重点把握。)2.要多练。翻译只讲技巧和方法收效甚微,主要是要做大量翻译练习。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归纳。
  ◆今年的写作题出得很好,无论应用文还是大作文,命题都不落俗套,既具体又抽象,既能发挥考生的想像力,又可以灵活套用背过的有关材料,可说是独具匠心。特别是大作文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引导紧密相连,因为在2004年以来国家和党中央多次召开会议或是发表文件强调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所以2007年考生在准备写作时应做到:背诵热点事例、改写模块句型和活用要点词汇。 ( Fri, 30 May 2008 11:19:22 +0800 )
Description:
在几个贴子里看到了诸如"考研难不难"的问题,做为一只老鸟,给小鸟们讲点经验,扫扫盲。
1 考试的时间
考研在每年春节的前两周的周末进行考试,现在距07考试还有11个月
2 考试的内容
政治 英语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具体来说:
政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经)、***思想概论(毛概)、***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邓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时事政治。在大学里一共是8学分的课程。
英语:权且认为达到cet6水平可以顺利通过考研的英语考试,则英语相当于大学里24学分的课程。
基础课: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基础课,大多人都是考数学的。数学按照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不同分为4类。数学一(二)适用对数学要求较高(低)的工科专业,数学三(四)适用对数学要求较高(低)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其中内容最多的数学一来说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输理统计。在大学里相当于18学分的课程。
专业基础课 学校命题。除了极少数学校外,专业课都相当容易。
政治、英语、数学这三门一共对应了大学里50学分的课程。1学分对应12小时(45min乘16)的授课时间,也就是一共600小时的课程,地球自转25圈的时间。所以其实考研的量也不是太大。
3 考试的难度
政治:感觉比较容易。不怎么需要死记硬背的,马哲是基本功,学马哲的过程也是完善自己世界观的过程,理解是第一位的。毛概算是熟悉党的历史;邓三算是理解党的现行政策;政经虽然是过时的东西,但是用来给不学经济的我们扩充一点经济学常识还是不错的。找本看着顺眼的参考书仔细的学上一边,有条件的听听秋季的强化班,政治也就十拿九稳了。
数学: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如果你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完善的人,数学当然容易;如果你因为你的个人历史原因,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充分训练,那数学对你就相当难了。但是第二类人也别害怕,能力都是培养的,现在比别人更努力地学数学正是为了弥补自己过去在这方面亏欠的努力。没有天才,也没有人会天生就笨,所谓天才是对别人最不负责任的一种评价,否定了别人的努力,而把别人的成绩归功于上帝;所谓的笨是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一种借口,掩盖了自己的懒惰和懦弱,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上帝。
英语:让我无语。本人英语自幼就其差无比,所以也没法评价考研英语的难度,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已经决定从音标重新学起,目标英语80。
总的来说考研并不困难,即使你大学只是混了个***,跟没学一样,如果你能在接下来的11个月里每天认真学习3小时,考研也是一件10拿9稳的事。
( Fri, 30 May 2008 11:18:23 +0800 )
Description: 虽然不同的人选择考研有不同的理由,但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要选定最优化的策略来准备。众所周知,成功的考研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复习的关键时期上,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择呢?   
考研信息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毫无疑问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对它的占有和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备考的难易和录取机会的大小。因此,如何准确、全面、及时地收集考研信息,收集何种信息成了考生关心的头等大事。   
考研信息根据其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信息和半公开信息,公开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播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等。半公开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布,但考生仍可通过特殊途径了解,如专业课的内容及重点、面试的内容及方式、导师对学生的偏好等等。   
下面我们特以考研阶段为序,列出对考生的报考、复习和录取有密切联系的五类重要信息及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   
考研信息的收集存在于准备考研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   
第一,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购买招生目录,或者在其网站上查阅,以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第二,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如政治、外语、数学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6月-7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   
第三,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   
第四,复试及导师情况。从明年开始,大部分专业复试将计入总成绩,增加其在录取中的砝码,而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如果能在备考过程或复试时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师对所招学生的偏好将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让你的备考复试针对性更强。   
第五,录取调剂信息。录取调剂信息对分数很高或很低的考生来说无太大意义,但对那些分数刚刚上线, 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提前知道某个单位的调剂信息或扩招信息,可能会使你的录取机会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上述有关信息呢?我们认为途径一定要多样化,以保证获得信息充分与准确。   
第一,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在传播公开的信息方面非常快捷,更有专门的网站将有关信息进行分类,查找起来非常方便。但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辨明信息的真伪。   
第二,招生单位。由于招生单位是专业命题和最终的录取者,其信息无疑是最权威的。考生可以通过研招办、报考院系及相关老师来获取资料。   
第三,人际关系网。如果能找到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咨询当然是最好的,不管是熟人,还是通过别人引荐的,甚至是素不相识的。   
第四,权威的辅导班。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往往收集和占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给其学员,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信息来源。   
第五,商业行为。目前在不少高校都有一些专门的考研服务组织,支付一定的会员费便可直接地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自己以张贴广告、在BBS上留言的方式有偿求购某些自己需要的资料,如历年试题试卷及***、专业课笔记等。   
当然,收集信息只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是无法代替掌握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