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史乱弹]煮酒纵论草原中国——匈奴鲜卑突厥柔然
点击:315204 回复:3887
作者: 发表日期:2009-6-8 13:06:00 下一句可能会引起争议的断语:早期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均被草原游牧民族多次毁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与她们有继承延续关系的波斯、希腊、罗马等次生文明自不待言,中华文明一亡于蒙元,二亡于满清,也可以说被灭亡,只不过是比其他三大文明晚了一千多年,而正是这可贵的一千年时间,使华夏文明发展得成熟而强大,足以抵御蛮族文化上的侵蚀,所以在历史上评价说华夏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时间因素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华夏文明传承的历朝历代都在大力地实施积极、正确的民族政策,迟滞了蛮族的冲击,为华夏文明的存续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而没有像其它文明一样一战而亡。这种政策主要包括三条:文明传播、战和策略、经济交流。历史上汉帝国消灭匈奴,隋唐击败突厥,宋朝联金灭辽、联蒙灭金,明代的北伐都是经典的战争政策;而拓展西域,招降乌恒,平定羌地,卫霍北伐,班超定西域、窦融据河西,唐太宗击败薛延陀,张议潮收复凉州、蓝玉勒燕然……,以及荒服政策、和亲政策、六(四)夷馆政策、属国政策、内迁归化政策……等,正是这些积极政策的实施,使得华夏文明得以惠泽草原,古语叫大漠南北“同霑王化”,使得草原蛮族倾倒在文明之下,甘心世世“做天子一犬,为天子守吠北门”。当年横行欧亚的匈奴人、阿哇人、突厥人、蒙古人,大多是中国人的手下败将,而且他们西征的同时,在文化和组织上或多或少地带着华夏文明的印记,都起着将中华文明向西方传播的信使作用,甚至有的竟然冒中国之名进行西征的。
套用写宋史的朋友一句话,作为地球上的中国,并没有生在一个完美的地理位置,我们的北门袒露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之上。如果华夏象其它文明一样脆弱,早就被连根拔起了灰飞烟灭了。而我们的祖先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拿起刀***棍棒,设置了深沟高垒,把凶恶的草原狼驯化为温顺的看家犬,把万里草原建设成自己的庭院,这不是夸大吹嘘,而是祖先的丰功伟绩!
勒内.格鲁塞写了一篇大作《草原帝国》,我在这里只套用其书名,命名我的文章叫---《草原中国》,志在记录中国北方草原上崛起历代游牧部落政权的发展、消亡历史轨迹,以及华夏政权历届政府对游牧政权的统驭方略和游牧部落人民最终接收先进华夏文明而最终大部分融于汉族、中华民族的历史。这里会分:匈奴篇、柔然篇、鲜卑篇、突厥篇、契丹篇、女真篇、党项篇,本来还应该包括蒙古篇和满洲篇,但因为写这二族的学着大家比较多,我就不写了。但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华夏政权或者说中国政权在草原上的经营比任何文明或者国家都广博而有效,值得大书特书,草原是中国的,中国不仅有大陆农耕文化,而且有草原文化,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草原历代部落和中原地区发生着不可离分的关系,不可割裂,不可忽视,不可妄自菲薄。
回复日期:2009-06-08 13:08:10
第一章
匈奴的兴起
第一节
挛鞮头曼的履历表
撑犁孤涂单于,简称单于,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类似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柔然的统治者称“可汗”,蒙古的最高统治者称大汗。现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以现代档案登记的方式,看看匈奴第一位确切可考的单于的履历:
具体分析说明如下:
一、姓氏:挛鞮
匈奴人没有创造文字,其早期历史的记载,源自中国的文献资料。根据翻译的原则,姓氏、人名均是用汉字注解其读音。头曼的姓氏被记录为“挛鞮”或者“虚连提”。匈奴语言中称呼天为“撑犁”、“祁连”(祁连山就是匈奴语,意为天山),与“挛”或“虚连”音近似,说明头曼的姓跟“天”有关。后缀音“鞮”与“若鞮”有关,意为孝。翻译出来的意思大约是“孝敬上天的家族”。远古时代,平常人往往没有姓氏,拥有姓氏的一般是贵族,得姓的原因往往跟得姓人的功业有关。匈奴的原始宗教崇拜上天,从姓氏上来看,其得姓必在其家族某位人物获得匈奴部落大酋长地位之后,如若不然,一个普通的“牧民”决不敢如此张狂,把自己家族和尊崇的上天联系在一起。
二、名讳:头曼
据后人考证有“万”或者“万人”之意。后来突厥的发迹者叫“土门”,据考证也有“万”之意;从读音上看,“头曼”与“土门”读音相近,含义又相似,也就是说二人“重名”,说明这个词语在草原上非常流行的,可能这个词的原意是一种官职或者尊称。类似汉语中的“贵人、头人、官人”之意。
三、死亡时间:公元前209年
南朝宋代历史学家裴骃在其著作《史记集解》里,引用晋人徐广的说法,认为公元前209年是冒顿杀父自立的时间,此推断基本合理,后人多采用此说。
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六年,应该算是一个长寿的人了。古代生存条件艰苦,六十岁即为长寿,我们在这里姑且假设冒顿死年为55岁至65岁之间。那么,冒顿杀父自立时应该比较年轻,估计约25-30岁,而头曼应该比其长子冒顿年长20-25岁,由此推断,头曼死时应该45-55岁。那么头曼的出生时间应该大致在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54年之间。由于史书都没有对头曼的年龄留下记载,我们只能粗略地做出以上推断,以下主要生平的事件即以此推断为前提。
四、生平主要事件:
1、秦开伐胡:公元前257左右 ,燕将秦开驱逐东胡,东胡退却千余里,燕国在其新占领地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个郡,筑长城以防胡。秦开此战收获颇大,战后,燕国领土也“边于匈奴”,那么,秦开伐东胡之战应该对匈奴也有冲击,而燕国修建长城的“防胡”战略,是既防匈奴(胡)又防东胡。按照推算,此时头曼已经在世或者即将出生,为负3-7岁,应该没有继承单于之位。
在秦开伐胡之前,还发生了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秦国消灭义渠和赵国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周王朝东迁洛邑之后,秦襄公受周王之命从西戎手中收复歧周镐京地区,秦襄公及其后人在西方发展了五百余年,灭国(此处的“国”一般是指戎狄的部落政权)无数,成为西方霸主,也奠定了秦一统华夏的根基。在秦昭王时,秦国灭掉了其北部的蛮戎大国义渠,并夺取了魏国的河西地区(这里原来是大荔戎的领地),将边境线推进到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北地(治义渠,今甘肃宁县附近)。这时,在秦国的北面的蛮族是河南白羊部落和楼烦部落,这两个部落应该是和匈奴是结盟性质,与匈奴同进退,所以司马迁认为秦在战国之时也边于匈奴,其实,秦和匈奴直接接壤是秦一统后蒙恬北伐之时。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赵国继承晋国的北部,与蛮族为邻。其北面是代狄、林胡和跨黄河两岸的楼烦,东面是白狄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代狄为赵襄子所灭,代(今河北蔚县附近)便成为赵国北伐的前进基地。赵武灵王师夷长技,在赵国推广游牧部落的骑射技术,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此后,战国各国纷纷仿效,骑射技术在中原地区军队中得到广泛地推广。梁启超称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的实施军事革新的第一人,此说有一定的道理。胡服骑射的军事革新改变了中原地区步兵、战车的军事编练体制,加强了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侵略的能力,在埃及、印度、巴比伦三大文明相继亡于游牧民族之后,中国文明却能够传承发展下来,应该说和这次军事革新有着一定的关系。
军事改革为赵军注入新的战斗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此时已称赵主父)北出代,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将赵国边界也向北推进到阴山脚下,直接与匈奴接壤了。出代伐胡的次年,即公元前296年,赵国伐灭白狄鲜虞部的中山国,从此之后,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篇幅的北狄族消失了,其民众大部分融入华夏族,中原成为华夏族的独居之地,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未来三百年里与华夏人恩怨纠葛的新邻居---匈奴---出现在华夏人的视野里。
2、李牧伐胡:公元前246年左右,赵将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万骑,灭檐褴 ,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史记&am #8226;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悼襄王二年(公元前243年),李牧为将攻燕,拔武遂、方城。李牧乃是因伐胡之功代廉颇为将的,李牧伐胡当在此前之不久,我觉得把李牧伐胡的时间上推三年比较合适,即公元前246年,因为此年廉颇伐燕胜利,燕赵易土,正值赵国后期一段比较强盛的时期。李牧主动出击,伐胡的战役发生在这个背景下比较合理。
这一年,头曼8-18岁。这一战是有历史记载的匈奴与中原诸侯的第一场大战、恶战,匈奴动用了十万以上的兵力,这可能是当时匈奴能够动用的最大力量,应该是全民皆兵了。带兵的单于可能不是头曼,但游牧部落有“儿能弯弓射马”的习性,头曼可能参战了。大概在战败北迁之后不久,头曼继承了单于之位。值此匈奴多事之秋,头曼能够登上单于宝座只有两种可能:头曼本人相当有能力或者单于宝座本来就是头曼家族世袭的。年龄那么小的孩子,不可能显示多大能力,那么,只是一种可能,单于一职必是他家族世袭(或世选)之位。
匈奴经过李牧之战后,损失很大,史称十余年不敢近赵边,同时,匈奴东有东胡、西有月氏、南有强大的秦、楼烦、河南白羊部落,如此众多的强敌环伺,头曼哪一家也不敢惹,只能注重发展内功,所以,自李牧伐胡到蒙恬伐胡的二十年间,匈奴人度过了一段比较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正是这二十年,匈奴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储备了很大的能量,才能在将来的草原争霸中异军突起,获得与中原军队争雄长城下的资格。
头曼在此期间,应该对匈奴的内政进行了一番建设,头曼城 的修建就是一个例子。头曼城的地位,应该与将来的和林格尔的龙城的一样,是单于的驻地和召集贵人会议的地方。根据后来的记载,头曼城在阴山西北数百里处,此时,阴山河套地区应该是匈奴治下水草最为丰美之地,但单于庭没有设在阴山脚下,而是设在北边数百里之外,估计主要是为了安全,体现了头曼的战略防御意图。
3、蒙恬伐胡: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命令蒙恬将十万之众 北逐戎狄,收河南,据阳山(应该是阴山,因为秦在山南,故称阳山),并在河南地 设置四十四个县。蒙恬把前沿指挥部设在上郡 ,对匈奴展开连续打击,史称蒙恬暴师于外十余年,不仅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修建了从九原到甘泉的直道,使秦帝国的攻守更加便捷,大大压缩了匈奴的战略生存空间。
秦军十年征战的战果是非常辉煌的,阴山地区乃是匈奴的发祥地,至此也被迫放弃。据记载,当汉武帝之时,匈奴再次失去阴山后,匈奴人过之未尝不哭也,可见阴山地区对匈奴之重要。秦统一华夏之年挛鞮头曼33-43岁,正值壮年。他绝不肯轻易放弃阴山,必定发动了多次的争夺战,但秦军实在太强大了,不仅牢牢占据了阴山,而且还经常“逶迤而北”,越过阴山袭击匈奴。
匈奴失去阴山以南,漠南草原已经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了,西有月氏,东有东胡,南有强秦,头曼只有一条路:北迁。《汉书&am #8226;匈奴传》中记录了这件事,“头曼不胜秦,北徙。”而北迁之路也非坦途,有两大障碍在等着匈奴人,第一个障碍是戈壁沙漠,第二个障碍是丁零人。
戈壁是后世的蒙古语,意思是石沙漠。在古代被称为大漠、大幕、瀚海。《史记会注考证》解释说“瀚海,即大漠之别名,沙碛四望无涯,故谓之海”。蒙古高原中部地势低平,一派荒凉,长年累月劲吹的西北风,可以将地表的粉尘沙粒搬迁到数百公里之外,形成恶劣的沙尘暴天气,而高原上剩下的只有风力搬迁不走石质硬块,因此叫做石沙漠。石沙漠横穿高原,东西长约两千公里,南北宽约数百公里,将高原分为南北两部分。这里,大风肆虐,寸草不生,根本无法生存。头曼率领的匈奴人只能穿越沙漠,挺进漠北草原。
遗憾的是,漠北的水草丰美之地不可能空置在那里,等着头曼的到来。那里眼下很可能为丁零人所占据。头曼要想在漠北草原分一杯羹,还得问问丁零人答不答应!
据段连勤《丁零、敕勒和高车》的说法,丁零人应该源自中国古书中所说的“鬼方”,在商周前期,鬼方人发生了大规模的迁徙,甲骨文称之为“鬼方飏”,其向东迁徙的部分就是春秋时期的北狄,其向北迁徙的部分演化为后世的丁零人。丁零人虽然人数众多,但部落分散,互不统一,分布很广。现在,头曼率部来抢地盘,很可能和分布在南部的丁零部落发生了激战,结果一部分丁零人为匈奴人征服,成为了匈奴的奴隶和部曲,渐渐融于匈奴部落,匈奴人占据了漠北草原的南部---色楞格河流域上游,一部分比较顽强的部落被驱赶草原北部,草原北部边缘是贝加尔湖,贝加尔湖再往北是一望无际的泰加林区,地苦水寒,不易生人了,丁零人并非爱好苦寒之地,时刻准备着重返故地。
头曼北迁确有其事,匈奴人必然与早已在漠北草原的丁零人发生了冲突,匈奴人获得一定的胜利,占据了一部分草场,俘获了一些丁零部落,补充了与秦帝国十年战争中损失,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而没有象此前的山戎、义渠、林胡等部落一样,一战而亡。如果此说成立,则头曼北迁挽救了匈奴部落,是关系到匈奴存亡绝续的大事件,在这个意义上,头曼是匈奴的英雄。
头曼在漠北的初期统治应该不甚稳定,丁零人的反抗必然非常激烈,头曼一边巩固在漠北的统治,一边密切关注着南方的秦帝国,希望有机可乘,能够重返故地。
机会果然来了!
4、复渡河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少子胡亥在赵高的谋划下篡位,称二世皇帝。矫诏赐死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因扶苏和蒙恬一起镇守上郡),于是“诸秦所徙戍边者复去,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秦二世自毁长城,边防空虚,头曼因此率众南下,但还是很小心,只是“稍渡河南”,到了原来“故塞”就不再南进了。《史记》记载,数年后冒顿才“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胡河南塞”,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楼烦、河南白羊王部在头曼时代并没有被匈奴吞并,而是也被蒙恬驱逐到了阴山以北;
二、此时头曼所至的“故塞”乃是原来匈奴与秦赵、白羊部、楼烦部的故塞,而没有一下子推进到内长城下,同时,楼烦部、河南白羊王部也乘机迁回了黄河南岸的自己的“故地”。
5、冒顿为质:头曼没有敢向南推进的太远,估计是和同时南迁的楼烦部、白羊王部发生了冲突,同时,西方的月氏政权也有来此争夺牧场的可能,于是头曼用甘言美语稳住月氏,使其不与匈奴争河套,匈奴借机进攻楼烦部、白羊王部。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因此事而发质子于月氏,固当其时而不显突兀,于是其太子冒顿被派往大月氏做人质。同时,头曼还有一个私心,他想让其少子继承单于之位,故而在冒顿被派往月氏为质不久,即发兵攻击月氏,希望借月氏之手杀死太子冒顿。此年头曼44-54岁。
公元前209年,头曼的进攻果然激怒了月氏人,月氏人要杀人质冒顿,冒顿偷了一匹马逃回匈奴。头曼此战仅为了激怒月氏,大概是虚张声势的成份多,并没有深入进攻,所以匈奴与月氏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地战斗。
冒顿逃回,不明白头曼心理的部落大人们估计对冒顿的勇敢称赞有加,头曼不得已,“以为壮,使将万骑”。估计在冒顿离开的一两个月时间里,头曼已经把小儿子立为了太子,冒顿平安回来却没有位置安排了,只好让他做个领军之将。匈奴在李牧伐胡时就有十万以上的军队,到冒顿时代有三十万军队,那么,头曼的时代“万人之将”的数目就在十到三十个之间,冒顿只不过是之一罢了。而在诸将之上还有“二十四长”(可能此时机构不健全,没有那么多,但也应有十数名之多),照此推算,头曼给冒顿的“政治排名”当在三十名开外。太子为储副,位置第二,从太子之尊下降到普通将军,政治排名从第二一下跌到第三十多名,头曼废冒顿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很多研究者都被司马迁一句“头曼以为壮,使将万骑”给蒙蔽了,冒顿却没有被头曼给忽悠住,杀父自立的决心在此时下已经下定了,于是把他的万骑训练成只听他一人的命令的“私家军”,不久就发动政变,射杀了头曼。头曼死时大概46-55岁。
冒顿彻底清洗了不顺从的大臣和头曼的***少子,彻底抹去头曼的痕迹,开始了他的时代。
回复日期:2009-06-08 17:10:17
帮顶下http://img9.tianya.cn/photo/2009/6/8/13365439_24923946.jpg迷你克隆雕像
草原中国第一篇---与匈奴恩怨纠葛三百年
回复日期:2009-06-08 17:56:37
不好意思,还有一些图表和注释没有贴上,可能是我的技术不熟练吧,原谅呀!现在补贴出来:① 此处从陈序经《匈奴史稿》里推断:秦开乃荆柯刺秦王的同行者秦舞阳之祖父,荆柯刺秦是公元前227年之事,秦开以燕将的身份为质东胡,归而袭破东胡,估计秦开建伐胡之功时约有50岁上下。秦舞阳以“十三岁杀人,人不敢忤视”而出名,估计刺秦时约20岁,一般祖孙年龄差距50岁,由此推断,秦开伐胡约在秦舞阳刺秦的三十年前,为公元前257年上下。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中把燕击东胡记在燕昭王时期,应是错误的。
回复日期:2009-06-08 17:57:55
太初三年,句黎湖单于立,汉使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卢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五原锢阳北出石门鄣,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虏城。按即筑城鄣列亭至庐胊也。据此,判断头曼城在五原之西北,距离数百里。
关于蒙恬将兵的数量,《史记&am #8226;匈奴列传》记为十万,《史记&am #8226;蒙恬列传》记为三十万。关于蒙恬将兵的时间,《蒙恬列传》记为暴师在外十余年,而《六国年表》和《资治通鉴》记为始皇三十三年,陈序经《匈奴史稿》中认为伐匈奴非止一战,修长城不止一年,当以“十余年”为确。
河南地指黄河中游大转弯处的黄河南岸,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回复日期:2009-06-08 20:27:01
下面这一节是论证性质,可能比较沉闷,大家保持耐心或者跳过
回复日期:2009-06-09 10:32:39
第二节 “匈奴”之名的由来
“匈奴”一词是一个翻译词语,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匈奴”一词的早期记载有以下几处:
1、《战国策&am #8226;燕策》里,秦国叛将樊於期投奔燕太子丹,燕太傅鞠武劝太子丹不要收留他,而要樊於期逃到匈奴避难,太子丹说:“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哀怜之交,置之匈奴。”这件事发生在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7年)。
2、《史记&am #8226;秦本纪》里记载秦惠王后七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这一年是公元前318年。
3、汉初政论家贾谊在其《新书》里大量使用“匈奴”一词。
4、《逸周书&am #8226;王会解》里有“匈奴狡犬”四字,并在篇后附载《成汤献令》里列举北方十三个外族的名字有“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
我们来分析一下。
《逸周书》是晋太康二年(281年)盗发汲郡古墓所得,此墓据说是战国魏安釐王墓。魏安釐王死于公元前243年,十八年后,魏国为秦所灭。则此书写作的时间必在战国末期之前。一般认为此书是战国末期逸民处士所作,假托商周年间之事。也有人认为,其中所记西域诸国如莎车等,在张骞出使之后当才为中国人知道,不知《逸周书》的作者何由知之,据此,有人认为《逸周书&am #8226;王会解》这一篇乃后人伪作,附会在《逸周书》之内传世。无论如何,认为《逸周书》是战国末期作品较为可信。但,我们又发现,除了《逸周书》之外,战国末期的其它著作都没有再提及过匈奴这个名字,说到北方游牧部落往往用“胡貉”、“胡”等名称,说明,即使战国末期已经有匈奴这一称呼,但并未广泛使用。“匈奴”这一名词直到汉初,才由汉初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其著作里大量使用。《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战国策》的作者刘向都是晚于贾谊的,其著作里使用匈奴一词应该是受了贾谊的影响。
“匈奴”二字,从字面上看绝非美意,应该是他称,是参考了原读音的异译。与我们现在对“可口可乐”、“美国”等词语的翻译类似,不过,这两个词是参考读音往好的字面上译,而“匈奴”是参考读音往丑的方面译。欧洲对匈奴后裔的称呼是“Hu ”,现代汉语译做“匈人”,我认为这是比较中肯的音译。在古代汉语中,匈、胡应该读音相似,就是发单词“Hu ”的前半音。“胡”才是“匈奴”的正常音译,而“匈”乃丑译。“匈奴”者,名“匈”之奴也,更是丑译之丑译。
如果以上推理正确,则在战国末期著作家的文章里出现的“胡”和“胡貉”一词就是指后世的匈奴。也就是说,这个战国时期崛起的游牧国家有两个译名,一译作“胡”或“胡貉”,一译作“匈奴”,一为中性翻译,一为丑译,到了秦汉,这两个名字也同时在用,但此时匈奴肆虐,对中原侵掠不已,故而一些政论家如贾谊等也就不客气了,直呼其为匈奴,以丑译表达其愤慨之情,后世宗之,匈奴之名遂流行开来,以致连匈奴人在与汉帝国接触后,也自称匈奴了。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西汉末年,王莽强行下令将匈奴改称降奴,将单于改称服于。连“匈”这个字也不让他们用了。其实单于乃是撑犁孤涂单于的简称,撑犁是天,孤涂是子,合起来是天子之意,而“单于”是广大的意思,是修饰性的形容词,“撑犁孤涂单于”的简称应该是“撑犁孤涂”,只不过按照汉语的规则,把前半部分作为形容词给省略掉了,而后半部分的形容词反而当成了该词的主体。王莽不明就里,创造出“降奴”、“服于”两个非常可笑的词语。
“胡”这个称呼在秦汉时期同时也在用,比如,“东胡”也肯定不是东胡部落的自称,而是汉朝人对他们的称呼,意思就是“东面的胡人”或者“胡东面的人”,他们在匈奴的东方,这是相对于匈奴说的。
不过,后来“胡”有词义扩大化的倾向,把外族,尤其是北方的外族统称为“胡”了。“凶(匈)”字读作“胡”的这个古音也在现代汉语中消失了,遂讹传至今。
第三节、匈奴骤起阴山(上)
对于匈奴国的形成过程,历代研究者莫衷一是,争论不休,大致有三种意见:
1、异名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上有司马迁,下有近代的王国维,他们认为,从早期的獯騟、荤粥、山戎到匈奴是一脉相承,“异时异名”,绵延千年。
2、西来说
持这种观点的多为西方学者,他们认为匈奴在战国后期突然出现应该是中亚的塞种人东迁的结果。经过人种学方面的考证,此种说法渐渐为人所抛弃。
3、骤起说
参考后世柔然、突厥、蒙古等部族形成的历史,我们可以推测,匈奴部落原来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部落,或者是某个部落分化出来的小家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诸侯政权大规模地向北扩张,将直接统治区次第推进一千公里左右,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也向北方推进了一千公里,这导致今甘肃东部、陕西、山西、河北的北部农牧大杂居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带原来分布着绵诸、畎戎、狄獠、义渠、大荔、乌氏、朐衍、林胡、楼烦、无终、徒何、东胡、山戎、北狄诸部,在先进的华夏文化、先进的农耕生产模式、先进的封建所有制面前,他们成批地融入华夏族,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民族大融合。
附表:战国末期到秦一统时期华夏政权向长城沿边拓地统计表
地名 级别 今地名 前归属 后归属
1 代 县名 今河北蔚县东北。赵襄子时占领 代戎(代狄) 赵
郡名 治代县。赵主父占领。 林胡楼烦 赵
2 雁门 郡名 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县) 林胡楼烦 赵
3 云中 郡名 治云中(在今呼和浩特市) 林胡楼烦 赵
4 上郡 郡名 治肤施(在今陕西榆林) 胡貉 先属魏后属秦
5 西河 郡名 治平定(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胡貉 先属魏后属秦
6 陇西 郡名 治狄道(在今甘肃临洮) 义渠和西戎 秦
7 北地 郡名 在今甘肃庆阳附近 义渠 秦
8 上谷 郡名 治沮阳(在今河北怀来) 东胡 燕
9 渔阳 郡名 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 东胡 燕
10 右北平 郡名 治平刚(今辽宁凌源县) 东胡 燕
11 辽西 郡名 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 东胡 燕
12 辽东 郡名 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 东胡 燕
13 河南地 秦置四十四县,汉设朔方郡 楼烦和白羊王部 秦帝国
14 九原 郡名 在今内蒙达拉特旗,汉设五原郡 匈奴 秦帝国
15 阳山 山名 今阴山,蒙恬渡河据阳山北假中 匈奴 秦帝国
而上述部落在大部分融入华夏族的同时,肯定还有一部分游牧部落不愿放弃游牧生活方式、原始或者奴隶所有制,率部北迁。这几乎成为游牧部落的一个传统,在甲骨文里就有“鬼方飏”的记载。“飏”就是快速地逃逸的意思。例如,在春秋时期,山戎曾活跃在燕国北部,多次攻掠燕国,史称“山戎病燕”。齐桓公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于燕国北部将其彻底击溃,而且向北追击千里,深入大漠,抵达中原军队从来没有到过的纬度,山戎人必定是四散奔逃,而且逃跑地又快又远,以至于齐桓公连一个俘虏也没有抓到,在归途中齐军迷路,管仲用老马识途的办法的才顺利回师。如果有山戎俘虏,完全可以用俘虏作向导。从此,山戎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部落消失了,其部落四散流窜,迷踪于茫茫大草原之上了。这些溃散的部落必然是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了草原上的其它部落。
同时,华夏族的部分民众为避免战乱和躲避政治迫害,也有很多举家北迁的情况。匈奴单于家族把夏桀之子淳维奉为他们的祖先,号称商汤灭夏之后,夏桀的儿子淳维带领夏桀的妃子逃亡到大漠,妻后母,繁衍而为匈奴部落。拓跋鲜卑人则自称是黄帝少子昌意的后代。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但也绝非空穴来风,起码说明很多华夏民众北迁草原,以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影响、教化游牧部落,并成为游牧部落的一个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发生了规模宏大的民族大融合,其实,北方草原也发生了大规模的部落大融合。由于大量移民进入草原,空阔的草原顿时显得热闹起来,出现了多如牛毛的小部落,他们没有族属,互不相统,而且竞争加剧。各部落之间战乱兼并不断,战败的一方逃逸的空间少了,大多选择了就地臣服,加入了战胜方的部落,而战胜方的酋长拥有战俘奴隶的数量多了起来,可支配的财产也多了起来,转化为部落贵族。部落贵族之间为了互相掠夺,更大的混战必然发生。这样,在中国北方的大草原上,时代呼唤一个力量站出来,振臂一呼,把大家统一起来,重新划分草原上的牧场和权利。
挛鞮家族我们不清楚他是原来就居住在河套地区的,还是原来从南方迁徙而来,但最终,挛鞮家族在混战中兴起,统治了一个名为胡的部落联盟,成为阴山河套地区的一个霸主。
胡部大联盟以挛鞮家族为中心,吸引或者征服了土著部落和大批北迁部落,用了一百多年或者更短的时间骤然坐大,这就是我的“骤起说”的内容。与后世的鲜卑、柔然、蒙古等部落崛起的过程相似。骤起说应该是草原政权崛起的主要形式,而挛鞮家族的历史并不是匈奴政权的历史。
在胡—匈奴崛起的过程中,大部分加盟部落原有的氏族关系解体了,形成了的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部落酋长转化为了贵族,挛鞮、呼延、兰氏等贵族酋长成为政权的统治层,原因的部落民众和战俘奴隶成为被统治层,部落联盟转化为奴隶制国家的形式。也就是说,“匈奴”并不是一个后世所谓的“民族”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权组织的概念。后来,随着上层统治阶级的生活习惯、信仰、“文化”的向下层传播,才在部落内部出现一些后世所谓“民族”的某种雏形。但自战国后期到魏晋时期的三、四百年间,匈奴政权始终是“百蛮大国”,各加盟部落的信仰始终是多取向的,文明程度参差不齐的,能够维系全体民众的精神纽带很薄弱或者始终未出现,血缘、人种混杂,远非所谓的民族概念所能涵盖。这也是匈奴政权瓦解后,匈奴部落立即呈现树倒猢狲散的局面,迅速屠各化、汉化、鲜卑化、丁零化,与其它民族、部落迅速融合或形成新部落的原因。
一些学者总爱犯两个毛病:
第一、总习惯把一个家族追溯到远古洪荒时代,其实,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一个部落或者政权则未必正确。
第二、总习惯把帝王的家族史等同于国家史、民族史。所以追溯头曼的家族史并不一定是研究匈奴史的必须,即使夏桀之子淳维真是头曼始祖,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匈奴”这个部落。匈奴部落的形成只能追溯到战国中期,此时,应该是头曼祖父一辈的时代。
国家、民族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各种复杂因素结合的结果,而在结合的过程中,变化是始终存在的。草原上本身不存在一支比较大的主流组织,小部落多如牛毛、互不统属,血缘、信仰相去甚远,即使后来某个人或某个部落,通过军事征服将大家组合起来,仍不可以断言就形成了一个现代意义上所谓的“民族”。
第四节
匈奴骤起阴山(下)--略(因为比较艰涩,从略,大家看下面故事性的段落)
回复日期:2009-06-09 10:39:48
过来浏览的有5百人来,但只有一个发言的,寂寞呀!各位看官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则个,报个腕上来!
刚能我的语法不如当年明月和赫连大王等前辈高人平易,更适合天涯的气氛,但写古代民族史不容易写成那样的,见谅,还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敬请斧正。
回复日期:2009-06-09 10:41:28
第二章
匈奴部族政权的鼎盛时期
第一节
挛鞮冒顿鸣镝杀父
自头曼的父祖建立了强大的匈奴政权,到头曼被杀之时,匈奴国已经完成了崛起阶段,众多的部落统一到一面大旗之下,这在北方草原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所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匈奴国必然以不可阻挡之势到达它的鼎盛时期。但头曼是一个悲剧人物,能力前不如其父祖,后不如其子孙,在位之时屡遭挫败,老了老了还闹废嫡立幼的破事,结果被射了一万零一支箭,不得善终。
头曼亲身经历了两次大败,这两仗差点折腾干了匈奴国并不富裕的家底:一败于赵国之李牧,二败于秦帝国之蒙恬。李牧伐胡之战是在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与李牧十年守边的背景下发生了,所以匈奴一战而失十万骑,十数年不敢近赵边。蒙恬伐胡是在秦帝国一统华夏,锐意边事的背景下发生的,此战是一个绵延十余年的战争,匈奴在秦军连续的打击下,连河套、阴山这样赖以生存的发祥地也不得不丢弃,被迫向北迁徙,只剩一双眼睛仓惶南顾。
头曼的无能使匈奴的强盛时期来得更晚一些,而如果晚年废长立幼的破事弄成了,立一个才智平庸的儿子为单于的话,可能过不了几年,匈奴国就会被东胡或者月氏灭掉,那时候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情形,与大汉帝国对峙的可能是东北的东胡或者是西北的月氏了。所有后来匈奴后裔在祭祀的时候总是把冒顿配天,避免提到头曼这个人,弄得冒顿好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
古代游牧部落的生产是不能自给的,不光衣服用具需要补充,有时候食物也需要补充,掠夺是实现补给的最佳手段,现在接连大败,长城又使小规模的偷袭掠夺变得不那么容易。西有月氏,南有强秦,东有东胡,群敌环饲,挛鞮头曼前三十年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忽然有利好消息传来:公元前209年,秦帝国镇守长城的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都死于政治斗争,新任大将王离不能约束士兵,戍边士卒纷纷偷偷逃回家乡;而大秦帝国下有叛乱起义,上有赵高弄权,无暇顾及边防。于是,头曼长长出了一口气,非常低调地带领他的部众南下放牧。现在仍然独立存在的楼烦、白羊王的残部也随之而南迁。据说,西邻月氏政权也有东过黄河来抢夺牧场的意思。为了示好于西邻月氏,头曼甘言美词地要跟月氏结盟,并主动提出送太子冒顿为人质。送子为质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汉武帝晚年,匈奴接连遭受汉朝二十多年的强力打击,加上天灾人祸,已经疲惫不堪,犹不肯送子为质。只是到了呼韩邪单于降汉之后才送质子于长安,而郅支骨都侯单于为了分南匈奴之势,也送质子。可见送质子是一种迫不得已或者降顺的表现 ,头曼之所以如此向月氏献媚,却是包藏祸心。
原来,在阴山北边潜伏的这些年,头曼闲着没事,鼓捣出一大堆孩子来,其中一个小儿子最得他的欢心。本来老汉爱少子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头曼不是普通的老汉,而是一个强大游牧国家的首脑。在***美妾的枕头风的吹拂下,头曼老汉越看越觉得老大冒顿不顺眼,越看越觉得少子聪明伶俐,于是暗自决定废长立幼。但太子冒顿没犯什么大的过错,直接废之恐其不服,于是就想到了借刀杀人的妙计。
看得出,头曼还是有点韬略的,不过没用在正地方。
头曼计算着日程,估计冒顿已到月氏,便“急击月氏”。施耐庵写《林冲风雪山神庙》一节,描写雪景,用了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后来金圣叹评价道:一个“紧”字,意境全出。这里司马迁用了一个“急”字,我觉得也使头曼的心态昭然若揭。一方面说明头曼的心情很急,另一方面他虚张声势,努力营造攻击正急的假象,想把月氏惹毛了。如果是正儿八经打仗,偷袭和对攻都需要冷静而有耐心,都是急不得的。月氏人果然上当,气急败坏地要杀人质冒顿。《史记》称冒顿盗马而归,既然是“盗”,估计此时冒顿的人身自由已经被控制,随时都被杀掉的可能,冒顿一看来头不对,趁看守不备,偷了一匹马,逃离了月氏。
而在匈奴与月氏的边境上,头曼以为目的已经达到,在月氏大军赶到之前就下令撤退了,并且发出了求和信号,他根本就没有决心要打这一仗。
头曼估计假装悲泣挤出一滴半滴眼泪,假惺惺地宣布了冒顿的死讯,而后立即实施了立少子为太子的举措,所以当冒顿伤痕累累风尘仆仆出现在他的眼前,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贵人们不明头曼的心思,纷纷夸奖冒顿勇敢机智,头曼只好随即应变地说:“此子壮,可将万骑!”于是封冒顿一个万人队。
冒顿死里逃生,回来却发现自己的储副之位没有了,老头子只给了一个政治排名在二十名开外的万人将军,心理极度失落。尤其是把自己为人质而发生战斗的前因后果一想,才明白自己险些死在老爹的阴谋之下,冒顿愤怒了!他决定杀死这个老头子,自己夺取单于之位。
如果在冒顿风尘仆仆地逃回来时,头曼能够稍加掩饰,表达一下做父亲的慈爱,然后告知冒顿在误会之下你弟弟已经立为太子,不好骤变,都是我的儿子,先封你个谷蠡王吧。冒顿可能不会识破“借刀杀人”的诡计,也不会起杀机的。
头曼死于他自己的过分绝情!
冒顿开始训练他的万人队。他给部下准备了两件训练用品:鸣镝和大刀。
命令只有一条,非常简便易行:我的鸣镝射到哪里,所以的箭都射到哪里;不射者,斩!
鸣镝,就是在一支普通的箭的箭杆上加上一个小哨,发射后风入空哨会发出尖利的声音。这不是冒顿的发明,信号箭都是这样的。关键是由谁来发射这支鸣镝?射的方向是谁?
大刀是用来杀人的,叫你射你不射,没说的,咔嚓赏给你一刀!
按照现代心理学来说,冒顿鸣镝共射就是一个条件反射训练,而大刀是强化条件的一种惩罚性警示。果然,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万人队把一个个鸣镝射中的目标变成了刺猬。冒顿觉得还不够,就做了三个强化试验。
第一个试验品:他的坐骑!鸣镝所向,众箭齐发,爱马变成了刺猬;有人稍微迟疑了一下,冒顿的大刀就砍过来了,不射的人全部被斩杀。
第二个试验品:他的爱妻!鸣镝所向,众箭齐发,他的爱妻稀里糊涂就变成了刺猬;有人心想你小子不是胡闹吧,稍微迟疑了一下,冒顿的大刀就砍过来了,不射的人全部被斩杀。
第三个试验品:头曼单于的坐骑!鸣镝所向,万箭齐发,头曼爱马变成了刺猬;没有人敢迟疑不射。头曼的坐骑身上整整被攒了一万零一支箭,很壮观,冒顿很满意,他知道时机到了!
向着总目标,发射!于是头曼的身上立即被攒了一万零一支箭,很壮观。冒顿宣布自立为新的撑犁孤涂单于,其后母少弟不从,杀之!有大臣不从,杀之!
在一片恐怖的眼神中,挛鞮冒顿登上了单于宝座。
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小伙冒顿才二十啷当岁。
回复日期:2009-06-09 12:48:42
汉朝时期的中亚
回复日期:2009-06-09 14:34:38
对这些曾经活跃在中国历史上的异族确实很感兴趣,希望楼主再接再厉,多多更新. 作者:
回复日期:2009-06-09 15:19:15
匈奴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以后的蒙古人都是匈奴人的后代之一.
回复日期:2009-06-09 15:20:26
楼主 要坚持写完啊
支持你
回复日期:2009-06-09 16:08:04
up
回复日期:2009-06-09 17:25:56
谢谢朋友的鼓励,我会坚持写过的!
回复日期:2009-06-09 18:56:04
一般来说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得战争是占上风的。
回复日期:2009-06-09 21:03:40
作者:zshxwlong 回复日期:2009-06-09 18:56:04
一般来说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得战争是占上风的。
-----------------------------------------------------
诚如是,但游牧部落强在以下方面:
1、战略优势,他们平时使用的游击骚扰战术,攻击一点不计其余,而汉朝以及其他中原王朝是多地正面防守,调动起来没有游击队灵活,这一点不用论证,参考一下***的著作就知道。对付这一点,汉朝采用两条:第一、边塞烽火侯望严明,就是加强平时长城的防守,所以长城不是国界线,而是一道“马奇诺防线”。第二、深入草原,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在草原上寻找敌军主力,做大兵团正面作战,汉武帝时期两条策略运用得当,大收其功。这也说明,如果正面对决、或者单兵作战,中原军队要强于游牧骑兵的。
2、特殊战略物资---马匹的优势,游牧部落马多且良,耐长途驱驰,而且游牧子民从小就接触马匹,骑术精良。中原的马匹生长在马厩之中,锻炼不足,数量不多,对于冷兵器时代而言,马匹是“机械化”装备,所以,汉朝大兴马政,这一点后文会详加记录,只要中原军队的马匹与游牧部落相当,中原军队一般都可以取胜,因为,中原军队除骑兵外,步兵的优势更突出。李陵曾以五千步兵破杀八万匈奴骑兵,虽败犹荣。岳飞曾组织“背嵬军”,一样以少胜多。
3、战术灵活,游牧部落军队不善于攻坚,这在后文可见描述,四十万大军攻打小小马邑城,架势很吓人,但月余不能攻下,韩王信不主动投降,则胜负不可知。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将刘邦率领的小股先头部队困在光秃秃孤零零的小山包---白登山之上,但竟然七天不能下,被刘邦逃出伏击圈,其攻坚能力之差可见一斑。游牧部落的优势战术就是利用马匹的激动灵活,打运动战,先以小股诱敌,然后埋伏在侧翼,以骑兵发生突然冲突,等到中原军队集中起来后,马上撤退,“不羞遁走,利则战,不利则退”,这才是游牧军队胜算的技战术,事实证明,游牧部队一旦放弃这种战术,与中原军队正面对决,十有八九会失败的,卫青深入漠北的那一战就是伊稚斜率队等着卫青对决,以为可以以逸待劳,结果大败而逃。
至于游牧军队的射箭技术不能算作他们的优势,因为中原军队一般装备了一个更厉害的装备----***。
总之,大家一般意义上说战争中游牧民族军队总是占上风,只是泛泛之论,描述不准确也不完整。在战略态势上,中原中央王朝总体是占优势和上风的,实力上比游牧部落更是强大数倍,这是事实。战争是多变的,不可预测的。关于是战争的双方对于战略战术的运用正确与否,不存在谁总占上风的问题。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的是,单兵素质和体质的问题,电视剧和人民的印象中,总是把匈奴人、突厥人单体夸大,演绎成身强力大的赳赳之状,其实未必。现在也有土耳其人和蒙古人,在身体素质上,可以说没有多少差距。有一本书我最为鄙夷:《狼图腾》,作者姜戎凭着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和对文革自虐式的反思,把游牧民族吹嘘成拥有优良协调的狼,把农耕的汉族贬低为孱弱不堪的羊,并且胡诌每一次中国的强大都是游牧民族输血的结果,纯属无稽之谈,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为了出名连自己的祖宗都挖出来喂狼,中国人出来这样的不肖子孙,正说明一百多年来,汉民族的思想被满清、列强压制、摧残、蹂躏到何等严重的地步了。
我这篇文章,起初的想法是反对“崇狼论”者的,我要努力还原历史的真实,为民族人性鼓与呼!
我希望各位看官总起码能够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古代民族历史,勿堕自身志气,不要先入为主。
一个人、一个民族,首先要正视自己,正视历史,不要为区区数百年哀伤遮掩数千的雄张,汉民族、中华民族能够生存在天地间,自有她不凡之处,她不是劣等民族,要低三下四地靠别人输血才能生存。况且,民族不平等论、人种优劣论早就被人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了,而在中国的现实语言环境中,《狼图腾》还是被无数人追捧、崇狼论还有市场,这只能是中国人性的悲哀!
我也知道,如果我这个文章写成带有“崇狼”调调的,肯定追捧的人很多,甚至可能获得个人方面的某种好处,但是我绝不!
我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反对“崇狼论”,还原历史真实!
对不起,有点激动!言不成句,辞不达意。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绝不贬低游牧民族的意思,因为人种不平等的论调本身就是错误的,就是捏造的,已经被抛弃很久了。我不希望在接下来的跟帖中出现类似的争辩,预先告知,勿谓言之不预也。我的文章是客观的、温和的,当贬则贬,当褒则褒,就事论史。
请大家客观地看待民族恩怨!分清主流和支流,正本清源!
回复日期:2009-06-09 22:27:33
很有才,写的太好啦,使劲踩踩!!
回复日期:2009-06-09 22:53:43
滔滔东流写的很好啊,但是楼主也不错。游牧民族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对农耕民族占有优势。因为游牧民都是战士,而农耕民只有极少部分人才是战士,多数人是被奴役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回复日期:2009-06-09 23:42:15
挺好,继续呀。
回复日期:2009-06-10 09:00:27
第二节
挛鞮冒顿的武功
冒顿即位时大概25-35岁,卒于公元前174年,在位35年,则冒顿卒时大概60-70岁,在当时草原上生存条件比较恶劣,人均自然寿命比较短的情况下,他算得上是一个长寿的人了。而此人的功业在塞外汗王之中绝对算是第一流的,没有他,匈奴政权仍然是僻处草原的一个游牧行国,或者发展不到鼎盛时期就被南方或东西方的敌人给消灭了。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顺应形势推动了历史进程。
冒顿靠杀父自立登上单于宝座,众大臣虽然害怕他的鸣镝,但都在观察他的作为。他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必须用盖世奇功证明自己!所以,他抖擞精神,用了十年时间和东西南北的四方邻居打了遍,并且是全胜。对内确立了个人的绝对威权,对外确立了“百蛮大国”的地位。我们用一张表来罗列一下冒顿前十年的武功:
我们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冒顿是个心机很深的人,凡事谋定而后动,目的性极强,与他的子孙们的莽汉做法截然不同,不为纯粹炫耀武力而开战。他在位35年,前十年打仗,后二十五年等待或者创造时机,时机不到绝不开战。在生命最后两年打了一仗,驱逐了月氏,降服了西域;
第二、冒顿善于运用不同的方式对付他的对手,手法灵活,显示了很高的政治智慧。简述如下:
正当冒顿想建功立业环顾四周时,东胡王这个倒霉蛋自动送上门来,他企图利用杀父自立的冒顿地位不稳之时进行敲诈,相继提出了要名马、阏氏的要求。起初,东胡王只是试探,没想到冒顿温顺的象只绵羊,出乎意料地答应了勒索。东胡王眼睛都笑弯了,他把冒顿当成了胆小如鼠、任人宰割的草包,更加狂妄地提出了第三次要求:要瓯脱外的弃地,其信口开河的程度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忘乎所以了。冒顿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于是“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者斩,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大破灭东胡王”。他对东胡的处理手法是“灭”,彻底消灭东胡联盟的上层官吏,拆散东胡联盟,分而治之,使各小部落分别臣服,作为匈奴的国家奴隶,纳税赋、服劳役;
对于月氏的手法是“走”。因为月氏非常强大,不可能做到吞并,而是驱逐之后相持;
对楼烦和河南白羊王是“并”,因为两个部落处在匈奴与秦帝国的中间,本身已经多次被中原的军队打垮,部落离散,力量很弱,对于“并”的具体手法,我估计是跟冒顿的前辈那位英雄一样,是杀掉其酋长,将其人民分配给各部做部曲和奴隶。所以这两个战国末年很出名的部落湮灭在匈奴各部之中,后来匈奴瓦解时连“匈奴别部”也算不上;
对浑窳、屈射、丁零、隔昆、新藜等距离较远部落用的手法是“服”,即战败而降服,等同于仆从国,暂时保持其统治机构,定期朝见和纳贡,战争时接受征发。
以上灭、走、并、服四策是对付游牧部落的。对于南方的华夏大国,冒顿肯定用了一番脑筋的,手法也复杂的多:
手法一、夺地。夺回河南地(今鄂尔多斯高原),此地在黄河“几”字形弯曲的黄河以南,北岸就是河套草原,此地水草丰盛,宜农宜牧。河南原来其实不全是匈奴之地,其大部分是河南白羊王部和楼烦部的故地,秦始皇时期,蒙恬率军夺取,设置四十四个县,并把长城修建在黄河北岸。河南白羊王部和楼烦被匈奴吞并后,冒顿把此地视为匈奴故地,于是“悉复收秦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此时,秦始皇的孙子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与项羽开始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无暇顾及边境,故而冒顿轻松得手,把实际占领区推进到了“故塞”。
手法二、掠财,制造机会,乘隙突进。在将实际占领区推进到“故塞”之后,冒顿估计决议进取南方,获得更大的地盘,可是他也知道南方是一个巨大而强盛的地方,他不会将他父亲头曼挂在嘴边念道的,但他老爹受到南方一再的打击他恐怕是深有体会的,现在他想趁南方内乱,有所进取,却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于是他对长城沿线的所有战略要点全部进行试探性进攻,掠夺平民和财物,自西边的朝那、肤施(今榆林西南)到东边的代(今大同附近)、燕(今北京北部),冒顿在四五年间试探了一遍,最近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战略突破点――马邑城。
我小时候有这样一个疑惑,我的蚊帐只有一两个小洞,为什么蚊子还能钻进来呢?后来,我观察原来蚊子很有些锲而不舍的精神,顺着蚊帐的经线上上下下地在爬格子,非常细致地寻找突破口,最终找到了那个很小的孔道。冒顿同志大概就是熟练地运用蚊子战术寻找到了马邑这一个孔道的。
西边的河套-河南地进退要跨越黄河,行动不便;东边的燕地出入要跨越燕山且距离匈奴本部太远,亦不便。马邑(在今山西朔县境内)位置适中,没有大的山河阻碍,适合骑兵快捷突击和撤退,是越过长城进入山西的绝佳通道,而且于山西的楼烦故地不远 ,放牧条件良好。马邑城一直以来是游牧部落和中原进行马匹交易的地点,故而占领马邑也控制了马匹交易。从马邑南下进取太原,就可威胁中原腹地。冒顿发现这个战略要地之后,兴奋地手舞足蹈,马上决定从这里动刀。于汉高祖六年 秋九月大举进攻马邑城。
但是,天下大计,英雄所见略同。早有另一位战略大家已经盯上了马邑城,他就是汉高祖刘邦。
此前一年余,即在高祖五年的十二月,刘邦刚刚消灭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全国。六年的冬十月,即令“天下县城邑”,就是命令全国的县级单位筑造城池,便于防守,其中就包括修复马邑城。六年春正月丙午,就是正月二十一日,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徙韩王信都晋阳。韩王信也叫韩信,但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那一位,为示区别我们称他为韩王信,这也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刘邦认为他勇武,于是迁他到边地来“备胡”。韩王信的确比较猛,上书刘邦说“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就是说,我的地盘接近匈奴,首府设在晋阳(今太原附近)离边塞太远,申请将首府设在马邑。韩王信的战略眼光也不是盖的!韩王信徙治马邑八个月后,冒顿发现了这里,于是倾巢而去,率四十万大军 象泰山压顶一样压向小小马邑城!
四十万骑兵这个数字绝对是冒顿可以动用最大力量,这一参战人数在匈奴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以后没有一位单于能够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可见冒顿对此战的决心。
一个月后,汉高祖刘邦亲率兵大军三十二万北上,与冒顿形成的战略决战的态势。单从双方兵力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得出战役的激烈,而非一些人所津津乐道的白登山七日之围那么简单。具体战况下节我要详述,在此不赘。
还是接着把冒顿对付中原帝国的手法总结完毕吧。
手法三、挑动汉将来降,“以汉治汉”,重用汉将为其带兵。冒顿在此之后,先后接纳韩王信、韩王信的将军王黄和其所拥立的赵王利、代相陈豨、燕王卢绾等,后世的单于秉承冒顿这一政策,先后招降中行说、赵信、卫律、李绪、李陵、李广利等,皆封高位,用其计谋,企图削弱汉帝国,此计虽然对汉帝国收效不大,但足见冒顿及其继承人的用心。
手法四、利用汉朝内部有事之时,挑动分裂,相机而动。冒顿及其子稽粥孙军臣在位之时是匈奴的鼎盛时期,匈奴虽然没有能力征服汉帝国,但对汉帝国的染指的企图从未放弃,每一次汉朝有变动的时候,匈奴人总是要露一次脸的,可惜,汉帝国前期政治基本稳定,内部事态往往很快能够平息,没有出现秦朝末年烽烟四起的现象,匈奴的努力均没有奏效。
第一次,对吕后书绝悖逆。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弄权,冒顿估计汉帝国可能内部不稳,想挑起汉朝的内部分裂,于是给吕后写了一封信,说“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此信文彩斐然,估计出自冒顿招聘的逃往匈奴生活的穷酸师爷的手笔,意思就是向吕后求婚。亏冒顿想得出!冒顿的意思就是激怒吕后,在汉朝造成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最好主战派能够意气用事,出塞大战,无论胜败,两派之间必将矛盾激化,有可能引发政变,并可打断汉帝国的经济发展进程(这与某国“误炸”我国大使馆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吕后也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在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后,忍个人之辱,采取了稳健的做法,很是克制地回了一封信,说“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冒顿得书后,见计策不成,也就借坡下驴,假惺惺地道歉说:“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于是献了两匹马,重申和亲政策(与某国轰炸使馆后轻描淡写的道歉很相似吧?)。
第二次,汉文帝即位前后,汉帝国很快清除诸吕势力,稳定了内部,没有造成预想的动荡。冒顿很失望,他本来寄希望汉朝老一辈的政治家死后出现一个象秦二世那样的毛头小伙的局面没有形成(其实也有内乱的端倪,前有诸吕之乱,后有济北王刘兴居的造反,但此时的汉朝中央政权力量非常强大,把内乱消灭在萌芽状态),于是在汉文帝三年,冒顿派右贤王入河南地为寇,以做试探。但汉文帝此前是代王(和前面的韩王信的防区是一样的),守边出身,也是一位鹰派,第一反应就是要亲率大军反击,大臣们劝都劝不住,最后薄太后出面劝阻,汉文帝才先令丞相灌婴率军队八万五千人攻击右贤王,而自己亲自到达太原,准备更大的反击,同时向冒顿下书,公开谴责匈奴背信弃义的行为,并且要冒顿正面答复,派使者来解释清除,如果不来人解释说明,则坚决停止和亲,两国绝交,不再派遣汉使。
冒顿后来在答书中回忆这件事说“皇帝让书再至,发使以书报,不来,汉使不至。汉以其故不和,邻国不附”,对汉文帝的外交态度描写得非常惟妙惟肖。冒顿见汉帝国反应激烈,战意决然,他权衡了一下,觉得汉匈再次爆发大战捞不到什么战果,只能两败俱伤,马上命令右贤王撤出塞外,但估计此次右贤王带的军队也不少,这从后来右贤王驱逐月氏,降服西域二十六国的辉煌战果可以看出。
冒顿之后,赵王刘遂之乱、吴楚七国之乱,匈奴都想掺和掺和,充分体现了“贵在参与”的精神,不过,汉朝中央政府很快平定了叛乱,匈奴空欢喜一场。
以上四种手法,冒顿创造性地运用,后世单于继承之,虽然没有对汉帝国政权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每生一事,边境百姓都要遭殃,“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三节
汉匈首次大对决――平城大战(上)
回复日期:2009-06-10 09:07:32
不知怎么回事,表格老是粘贴不出来,有没有老师教我一下。前面有三个表没有出来了:1、头曼的履历表,2、秦统一前的北边开疆统计表,3、冒顿前十年的武功表.。哪位大侠教我,先行谢过!
回复日期:2009-06-10 09:43:24
游牧民族从晋以后在战斗力有较大提高,逐渐赶上了汉族,这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马镫的使用,二是铁器的普及。
纯游牧民族战斗力弱一些,半农半牧的民族如契丹、党项强一些,而渔猎农牧的女真族则是超强。
回复日期:2009-06-10 15:22:44
师兄好功底,支持你~
回复日期:2009-06-10 15:23:44
上下五千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回复日期:2009-06-10 17:57:22
汉匈形势(武帝时代)
回复日期:2009-06-10 19:27:57
mark
回复日期:2009-06-11 17:37:58
作者:jieeryi 回复日期:2009-06-10 15:22:44
师兄好功底,支持你~
------------------------------------------------------------
师妹经常不上来呀
回复日期:2009-06-11 17:47:16
匈奴、突厥、瓦剌都很神秘
回复日期:2009-06-14 00:38:30
各位看官,有道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小可此篇虽非奇文,还是恳请各位大侠挑刺的,希望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回复日期:2009-06-14 00:58:08
现在粘出上文的注释:
一、 楼烦部落故地夹黄河东西两岸,秦时曾在黄河东岸今山西境内设楼烦县。
二、公元前200年。汉初以十月为岁首,冒顿九月进攻就是高祖六年,到十月就为高祖七年。以上事件的先后顺序是:1、汉五年十二月汉统一;2、汉六年十月令县城邑;3、汉六年正月韩王徙治马邑;4、汉六年九月冒顿攻马邑;5、汉七年十月韩王信降匈奴,刘邦御驾亲征。
三、《史记&am #8226;匈奴列传》记为冒顿此战出兵四十万,别处记为三十万,莫可辩。但无论是三十万或者四十万,冒顿是倾巢而出是肯定的,这一战是匈奴的参战人数是空前绝后的,此前此后的单于从无如此之大的战役。
回复日期:2009-06-14 01:03:51
为了便于大家的阅读,我先把本文的目录粘贴出来,希望大家掌握在下的思路,并请大家挑刺,使我可以作修改提高:
草原中国之匈奴篇
1 序言:匈奴史的历史分期
2 楔子:挛鞮头曼的简历
3 第一章:匈奴的崛起
“匈奴”之名的由来
骤起说――匈奴部落联盟政权形成的过程浅析
从部落联盟到国家形式的政治组织――匈奴国
匈奴政权的鼎盛时期
挛鞮冒顿鸣镝杀父
冒顿的武功
汉匈首次大对决—平城之战
汉匈和亲
匈奴获得西域的霸权
小人物中行说的挑拨
有头无尾的汉匈第二次大战—北地之战
匈奴第三次驱逐月氏 巩固西域霸权
军臣继位和大入云中上郡之役
匈奴的衰落
汉匈战略形势的大逆转
汉帝国的争论和马邑之谋
张骞出使西域和卫青收复朔方
伊稚斜篡位
汉匈六次大战
匈奴退居漠北
西域争夺战
匈奴的分裂
狐鹿姑单于之后的继位问题
匈奴四面受敌
单于争立
呼韩邪款塞降汉
7 第五章
匈奴臣服汉帝国时期
汉帝国厚待呼韩邪
汉帝国全面控制西域和消灭北匈奴郅支政权
汉帝国对待臣服者的措施
王莽生事
8 第六章
匈奴复兴时期
不受更始之命
参与两汉期间的战乱
再次爆发继位之争
9 第七章
属国政权阶段
挛鞮比的投降和东汉政府的管辖措施
汉帝国恢复在西域的统治
东汉帝国消灭北匈奴流亡政权和匈奴人的西迁
东汉政府加强对南匈奴的控制
10 第八章
匈奴人的汉化
魏晋时期的匈奴人生活生产状况
刘渊称帝
汉赵政权灭亡西晋
附记:羯胡的突起和灭亡
铁弗匈奴人与拓跋鲜卑人的恩怨纠葛(上)
铁弗匈奴人与拓跋鲜卑人的恩怨纠葛(下)
卢水胡、宇文鲜卑、稽胡
匈奴人汉化之路
11 尾声
北匈奴人在中亚和欧洲的短暂兴亡
匈奴人汉化后的姓氏
回复日期:2009-06-14 01:13:09
第三节
汉匈首次大对决――平城大战(上)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和冒顿先后将眼光从南北两面投向了长城,两人的目光的交汇点就是晋北边城――马邑。早在汉高祖二年,即公元前205年,汉就派人缮治河上塞 ,这时,刘邦刚消灭章邯等三秦王,全有了关中之地,就马上着手修缮河上边塞,建立关中稳固后方基地,这既是与项羽争霸的需要,同时也起到了阻挡匈奴南下的功能。
汉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刘邦命令韩王信徙王晋代之地,治所设在边境重镇马邑城。八个月后,冒顿亲率骑兵骑兵四十余万大举南下,潮水般压向长城。
韩王信抵抗月余之后,投降匈奴。十月 ,刘邦立即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御驾亲征。
双方都是最高统帅亲自指挥,兵力对比是四十万对三十二万。
军种对比:匈奴四十万全部是骑兵,汉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将领对比:匈奴方面属于倾巢而去,冒顿居中指挥,左、右贤王统军为两翼,其他王将也参战了,但史籍没有载明名姓,后来投降的韩王信、信将王黄、王喜、曼丘臣、“伪赵王”赵利各率本部参战。汉军方面刘邦居中指挥,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夏侯婴为太仆,灌婴为车骑将军,以樊哙、周勃为将军。
匈奴起初的作战方针是主力从晋北入塞,以十万兵围攻韩王信治所马邑城,以三十万分两翼骚扰掳掠(冒顿的战略目的就是掳掠,因此说这是一场非正义战争),试探一下新建的汉帝国的实力。后来由于韩王信的投降,冒顿的雄心大起,掳掠的范围更加扩大,前锋直逼晋南,大有饮马黄河,直捣洛阳之势。后随着汉军反击得胜,收缩至平城(今大同)附近设伏,派兵诱汉军北上,企图围歼汉军一部。
汉军的作战方针是:以击溃韩王信的汉奸部队为第一要务,灭韩王信则匈奴不敢深入;第二、寻找合适战机消灭匈奴一部,以打击冒顿的嚣张气焰
我们往往对草原民族的军事实力过分夸大,其实不然,他们擅长奔袭和伏击,不擅长攻坚,主要靠战马的机动性好实施游击突袭。主要武器是弓箭而非刀剑,胜利了烧杀抢掠一番,失败了就立即四散撤退,不以战败为羞耻。对付这种战术的上策就是以骑兵对骑兵,以奔袭对游击,后来卫青、霍去病、窦宪、岳飞、徐达取得胜利就是例子。
事实证明,匈奴军队的战斗力并非不可战胜,十万人围攻小小马邑城用了一个月还没有打下来,要不是韩王信主动投降,冒顿可能会顿兵于坚城之下。后来的白登山之围,冒顿伏击得手,围困刘邦率领的小股先锋部队于白登山,竟然也是七日没有攻下,匈奴骑兵的攻坚能力之弱,可见一斑。其实这一战也是冒顿首次跟中原王朝的正规军作战,中原正规军的强悍完全是以前草原上敌人不能比拟的。
左右贤王分两翼掳掠倒是斩获颇丰。因为掳掠才是他们的最拿手的战法。
战争开始之初,韩王信被困马邑,一边守城一边数次私下派人见冒顿,希望单独议和。此时,汉朝初立,百废待兴,本来不愿此时发生大的战争,刘邦或许只认为这次也是匈奴多次侵盗中一起而已,下令韩王信坚守,并派别将救援。但当刘邦发现韩王信私派使者议和时,他寄来了亲笔信,责备他说:“朕要郑重提醒你:在安危存亡的关键时刻,一心求死则勇,一心求生则废。贼寇来攻马邑,韩王你应该全力坚守,不要一边守城一边谈判,这样会动摇军队死守的决心的”(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
“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一句话表明,坚守马邑城是韩王信的力量可以达到的事情,但韩王信被气势汹汹的匈奴部队吓倒了!
在此我要翻一个案。从这封信的语气看,刘邦只是想提醒韩王信注意战略问题,坚决防守,不要在战和之间摇摆。因为只要冒顿首战不利,他会掳掠一番知难而退的。刘邦并没有象人们认为的直接怀疑韩王信有二心,恐怕持此说的人都是象韩王信一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虽然刘邦也称不上君子,但确实是个战略家,他这封信应该给两千年后蒋介石总裁看看。蒋总裁在抗战之处一直鼓吹“一边抵抗、一边谈判,以战求和”云云,结果导致日寇越来越猖獗。两国间相争,不战则已,战就战斗到底,绝对不可先怀媾和之心,只有坚决的斗争,才能最终得到和平。首鼠两端、战和不定只能导致更大的侵略。这一点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体现。没有五次战役和未及开展的第六、第七次战役的坚决打击,绝对没有《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订。韩王信和后世一些研究者没有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误认为刘邦这是让韩王信去送死,一封信逼反了他。
果然韩王信得书大惊,打开城门投降了匈奴。冒顿大喜,令其率部为向导,借机大举进入内地。不数日,韩王信及其部将王喜、王黄、曼丘臣等“汉奸”,引导匈奴大军,南逾句注,攻略太原,兵临晋南。匈奴人以前从来没有如此深入过内地,冒顿得意非常,纵兵四掠,杀人无数,虏获甚厚。
情况因韩王信的降敌变得非常严重,刘邦此时在长安坐不住了,他决定御驾亲征。同年冬十月,刘邦自率大军三十二万开始这场战争。临行前,刘邦召见了张良。张良向刘邦再拜致谢道:“臣本韩人,与韩王信为世交,陛下体谅为臣的难处,不令臣随军,臣感激非常。”刘邦说:“评定韩信叛乱,朕有十分把握。但对付匈奴骑兵的策略,还请子房献良策。”张良说:“我正为此事而来,我少时受黄石公所传《太公兵法》 ,书上有记载‘四武冲阵’的阵法,该阵法也叫拒马阵,是敌人骑兵突袭我军之时,立即用拒马、铁蒺藜、武刚车围于四周为垒,防敌冲击,在垒后密立过膝之木桩,木桩下端钉入地中,垒上多积盾牌强驽,百步设一突击之门。”言罢,拿出一方白布,上面画的就是木阵图示,类似今天高等数学所说点阵形状,此阵步兵可穿行,而马不可行,高度又不防碍射箭。刘邦看罢,大赞高明。张良又说:“匈奴军多为骑兵,于人食之粮外,更多了四十万匹马之草料的需要,方今寒冬,虽枯草也不易得,陛下可令军队多烧匈奴存草料之处,地上枯草亦多烧之,匈奴即不可作持久战。”刘邦下令将拒马阵法和烧草料之法传谕全军。
张良的此段论述是在下的臆测,大意来自古代兵书《六韬&am #8226;犬韬》。我揣测史记载张良从黄石公受《太公兵法》或者称为《阴符》,来自古代兵书《六韬&am #8226;犬韬》,史记载张良从黄石公受《太公兵法》或者称为《阴符》,步兵破解骑兵的四武冲阵等阵法自然知道。
由于策略得当,战争的第一阶段汉军进展非常顺利。汉军先后在霍人之战、铜堤之战、晋阳之战、硰石之战取得胜利,击溃了韩王信和匈奴联军的进攻,斩其部将王喜,韩王信只身逃入匈奴军中。韩王信本来是刘邦一手立为韩王的,现在一旦刘邦不承认他,他知道自己这张破牌已经没有再打的价值了,遂与其旧将曼丘臣、王黄等立“故赵苗裔赵利为王”,以便号召赵代之地的民众。
我们看一下汉军各将领的推进情况:
将军周勃先攻下霍人县,继而北败胡骑于武泉之北,南下攻破铜堤,又北上降太原六城,再败韩王信带领的胡骑于晋阳下,并夺回晋阳,后在楼烦故地西北的硰石三破韩王信军,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
灌婴以车骑将军从击反韩王信于代,至马邑,受诏别降楼烦以北六县,斩代左相,破胡骑于武泉北。复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至平城;
将军樊哙自霍人直插云中郡,造成断匈奴退路的态势;
此后,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刘邦自率中军前进到晋阳,分周勃、灌婴为左右翼,搜索进攻叛军和匈奴部队,向长城推进。
冒顿此时方知道汉军的厉害,他意识到他碰到了比东胡、月氏、丁零之军强大无数倍的对手。匈奴大臣王将认为此行卤获甚多,强敌在前,而且秋草多被汉军烧掉,草料不足,都力劝冒顿退兵。冒顿也颇有退意,但自思即位以来,战无不胜,此战不利,恐堕威名,有点举棋不定,终日在帐中饮酒而已。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白山设伏
回复日期:2009-06-14 15:38:15
白登山伏击战仅仅是汉匈第一次大战---平城之战的一个小高潮而已。
回复日期:2009-06-19 2:45:01
支持一下!毕竟历史非故事小说,楼主不必强求言辞上面迎合众人 作者:
回复日期:2009-06-19 8:01:47
楼主应该会写到李陵吧能详细点么 作者:
回复日期:2009-06-19 10:42:57
楼主千万不要太监贴啊
回复日期:2009-06-19 13:45:44
作者:chenzhaohe 回复日期:2009-06-19 2:45:01
支持一下!毕竟历史非故事小说,楼主不必强求言辞上面迎合众人
--------------------------------------------
谢谢您的理解,我其实原稿还要正规化,很费了一番功夫,才加了点佐料。谢谢理解!
回复日期:2009-06-19 13:48:54
作者:afredchb 回复日期:2009-06-19 10:42:57
楼主千万不要太监贴啊
-----------------------------
哈哈,我尽量呀,毕竟还要养家糊口呀。
我们应该象司马迁老先生学习,坚决不写太监贴,即时太监了也贴!
回复日期:2009-06-19 13:51:53
第四节
汉匈首次大对决----平城之战(下)
左右贤王将冒顿一筹莫展,先命部下将虏获的大批粮食人口先行押解回漠北,而将主力部队藏匿于代北的山谷中,等待着冒顿进一步的指使!
其实,冒顿在醉眼朦胧始终保持着一丝清醒,好比后来的曹操,对着鸡肋反复念叨!是战?是撤?他在等待撑犁苍天的启示!
这时的刘邦也在寻找,他在寻找冒顿。
匈奴部队好像人间蒸发了,晋北大地突然静寂下来,静得好像只能听见雪花落地得声音。刘邦连续命令十几位使者手持汉节(一种长达丈余的木杖,顶端弯曲,悬挂着由羊毛丝线结成的毛球,是皇帝使者专用的礼杖),用俘虏的匈奴兵为向导,向代北山谷搜索,明为和匈奴单于谈判,暗为寻找冒顿驻地,窥伺其动态。
冒顿闻报汉朝使节营外求见,两只酗酒充血的眼睛一转,突然间计上心头,命令营中精壮之兵都藏匿于后,前营遍布老弱羸病之卒。部署以毕,方令汉使入见。汉使传汉皇帝刘邦口讯:“塞北引弓放牧之民,汉皇帝不能有之,愿尽归单于;长城之内冠带耕作之民,单于不能有之,咸归大汉皇帝,彼此以长城为界,单于以为如何?”冒顿故作憨厚状,说:“化外之民,俱不遵约束,我要和国中酋长商议后,方可答复大汉天子。我个人的意愿,当然是同意天子的命令。”令部下于别帐款待汉使者,故意带领汉使者穿越老弱之营,以羊乳之酒待之。汉使者来十数人皆如此。
其实,汉使来跟冒顿说什么一点都不重要,刘邦要的就是找到冒顿!
其实,冒顿跟汉使说什么也不重要,冒顿想的就是示弱诱敌!
但是,有一个看明白了这一点,他就是刘敬!
当时,十数个使者还报刘邦说,匈奴营中只剩下老弱守营,估计精壮士兵都护送卤获北返了,建议马上攻击冒顿。刘邦又派刘敬出使,刘敬回来分析道:“臣此去和前十几位使者一样看到的一样:老弱满营。但越是如此,越令人怀疑。两国相击,都应该尽量夸耀所长,显示强大,今臣只见到羸瘠老弱,此必有计,希望陛下小心,万不可击也!”
刘邦骂刘敬曰:“书呆子,逞口舌之能,妄言沮军。”下令将刘敬捆起来,送到广武 监禁。刘邦判断匈奴军队因遭到失败,又缺乏草料的情况正在撤退,精兵大多运送虏获,而留老弱殿后,此时正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遂命令各军火速向北发动追击,自己也亲率晋阳之军速进,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趁机抓住冒顿,斩草除根!
老话说的好: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刘邦对阵项羽,都是刘邦挖坑让项羽跳,这次是冒顿挖了一个坑,使诈使了一辈子的刘邦上当了!
此时风雪大作,有的士卒手指都被冻掉了。但恶劣的天气对双方都是一样的,往往更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刘邦命令所部克服困难,全速前进。果然,匈奴的哨兵观察到了刘邦这支追兵,处于突出的位置,马上报告了冒顿,并说看见的皇帝的旗帜。冒顿一跃而起,哈哈大笑:“我本想在撤兵之前随便伏击一下,不成想刘邦在前,如果能抓住他,自是奇功一件。此乃撑犁苍天保佑我冒顿也!”
冒顿马上命令所有军队都悄悄出山,在平城附近白登山下设好一个口袋,伏击刘邦军。白登山下,马衔枚,人卧冰。一时间,风尾云稍,时现刀光剑影,雪中石后,藏匿鹰视狼顾。为坚定刘邦追击的决心,冒顿还派出小股部队,在刘邦军前多次诈败,把刘邦军顺利地引导到白登山下。
汉军近了!又近了!看到刘邦的天子旌旗了!看到汉军士兵冻伤的面容和呵出的白气了!大雪之中,只有汉军脚步声和匈奴士兵按压不住的心跳声!
忽然,牛角号吹响了!伏兵四起,箭如雨下!冒顿似乎在一瞬间看到了刘邦惊愕的眼神。但是刘邦毕竟久经沙场,一瞬间的惊愕之后,立即急令部队上山,占据有利地形。太仆夏侯婴领盾牌军死命顶住匈奴士兵,陈平令士兵在夏侯婴之后从速锤木建阵。一会木阵立起,刘邦鸣金令夏侯婴撤入阵中,夏侯婴和匈奴骑兵略一脱离接触,陈平立即命令山上士兵登高射击匈奴兵,夏侯婴顺利撤到木阵之后,在木阵后驾起盾牌,形成第二道防线。
从遭遇伏击到阵地立起,汉军指挥有序,行动快捷。冒顿第一次亲眼见识了训练有素的步兵的威力(前面数次战役冒顿都是在后方指挥,没有实地参加),颇为震惊,匈奴骑兵仰攻不易,多次冲锋均被汉军射回。冒顿一时无计,只得命令将白登山四面围定,意图将刘邦困死在雪山上。樊哙、灌婴、周勃闻听刘邦被围,火速来救。冒顿考虑到刘邦军队不敢冒险下山突围,命令继续围山,而将主要兵力放在外线,和樊哙、灌婴、周勃军形成对峙。汉军被分为内外两部,不得通消息。
刘邦在白登山上,虽然匈奴一时攻不上来,但知道也守不久,急得直跺脚。跺脚此时作用很大,不但可以疏缓紧张情绪,而且可以御寒。当时风雪大作,山上太冷了。
陈平时任护军中尉,这个职位相当于后来军师参谋长的角色。随便说一下,自从楚汉战争灭掉项羽之后,刘邦又开始了数年的平叛和铲除异姓王的战争,基本每战都是刘邦亲自带兵征讨,以免再给别人立功封王的机会,原来的“三杰”之中,韩信被擒杀,张良学道退隐,管后勤的萧何仍在管后勤,而陈平代替了留侯张良的位置,以护军中尉的职务,跟随刘邦东征西讨,每出奇计取得胜利。这次也不例外。
陈平这次计策是明作和谈以扰乱冒顿的视线,暗地使刘邦脱险。是刘邦荥阳之围的翻版。《史记》记载在高祖四年五月,刘邦被围于荥阳,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
如果此次领兵的是一位普通将领,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反而可以内外对匈奴军队形成夹击之势;但问题的关键是被围困的领军之将是刘邦,虽然这只是一个意外,但内外冲击总不免投鼠忌器,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让刘邦脱险,刘邦一旦脱险,形势立即可以扭转。陈平的计策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刘邦“溜出”包围圈,因为事情有关天子体面,所有司马迁等汉朝的史官用了春秋笔法,后来的研究者胡乱猜测,以讹传讹,版本颇多。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计策的实施过程,我用“小说笔法”来讲述它。
话说护军中尉陈平在刘邦身边,把脚跺了几跺,说道:“我愿往说冒顿,陛下身上带什么宝贝没有?”刘邦解下玉带,摘下衣服佩戴的一双白壁,说:“军中哪有什么宝贝,只有这些!”陈平指着刘邦的帽子说:“陛下帽子上还有一个夜明珠呢。”刘邦抠下夜明珠,递给陈平:“你小子有花样,都给你!”
陈平看了看手里的三样东西,叹口气说:“这也就骗骗妇人还行!”言罢打开自己的包裹,拣出几件绫罗衣服穿在身上,叫一个士兵抽一把刀来,当作镜子,仔细地整理一下自己的头发。陈平本来就是美男子,这一捣拾更觉英姿照人,只是与周围盔歪甲斜一派狼狈的气氛有点不协调。
陈平收拾好,向刘邦做了一个揖,带了三四个亲兵,一个翻译通语者(这个很关键),手持汉使者节杖,飘然下山,在雪地的衬托下,陈平鲜衣丽服,有若神仙之姿。刘邦但笑不语。
山下是黑压压地匈奴骑兵,陈平口称是大汉皇帝的使者,特来求见大单于。千夫长命人将陈平带往冒顿大营。陈平从怀中掏出几方罗帕分给引路的士兵,说道:“我听说单于的阏氏在军中,我想先去拜见阏氏,烦请诸位引见!”几个士兵想了想,接了罗帕,果然把陈平领到阏氏帐中,陈平长揖道:“外臣陈平见过阏氏娘娘,外臣有玉带一条、白壁一双、夜明珠一颗敬献娘娘。”
那番婆何曾见过这些东西,将三件器物在手里把玩不已,说道:“南朝果然有好东西!”陈平说:“军中仓促不及携带,像此类宝物在我们长安堆积如山,无计其数,如果阏氏喜欢,我马上派使者到长安给娘娘运几车来。但求娘娘为小臣引见单于陛下。”
阏氏说:“这有何难,你跟我来。”将白壁、夜明珠收起来,单携了一根玉带,领陈平出帐。陈平于其身后悄声道:“我主欲与单于讲和,以财物赎身,万望娘娘玉成。我主上和外臣决不忘娘娘的大恩,愿奉赎金之半献于娘娘!”阏氏笑而颔首。
走不数十步,来到单于大帐,阏氏先进通报,令陈平暂在门外等候。冒顿正在帐内喝酒,阏氏将玉带围在冒顿腰上,拍手赞道:“此乃汉朝使者敬献之物,单于配上越发英武非凡!”
冒顿哈哈大笑道:“我现在困住了大汉皇帝,这样的东西莫说一条,就是千条万条,他们也舍得。”阏氏说:“臣妾也是这个意思,现在大汉皇帝被我们困住,我们要趁机向其索要重贿赎金,待重贿赎金到手后再将其攻杀。如果现在将其击杀,中国再立新帝,势必一无所得。”
冒顿想了想,吩咐道:“要汉朝使臣去掉节杖,以墨涂面,方可入见!”这是杀一杀汉使威风的意思。侍者向陈平一翻译,陈平死也不同意,手扶节杖,昂然立于帐外。如此僵持有一会,冒顿见不能屈服陈平,不怒反笑,走出帐外接见陈平。此事后来形成定例,以后汉使来匈,非去杖涂面不可进帐,但大多汉使不同意如此作法,匈奴单于也多在帐外接见汉使。
陈平对冒顿长揖不拜,开门见山地问道:“匈奴大单于将汉天子困于山上,究竟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天子临出征时,已经安排太子监国,一旦不测之事发生,长安立即有新皇帝登基。到时候,单于将只能得到一具尸体,同时成为中国不共戴天仇人,其它将一无所得!”
冒顿没有想到陈平会如此直接,用狼一样的眼光盯了陈平一会,忽然发出一阵怪笑,问道:“你这么说是想让放掉你的皇帝吗?”
陈平朗声回答道:“错!汉天子说既然匈奴单于起倾国之兵来攻我,大汉也应起倾国之兵来会才对。现在的形势是单于偷袭得手,并不能说明胜负之数已定,汉天子的意思是在山上坚守月余,以绊住单于大军,而大汉各地军队吏民必然火速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待大军到齐,汉天子自刎于山上,以免汉军投鼠忌器不敢攻击,是时,汉匈两国必然有一场大决战,胜负立判!”
冒顿看着陈平,搞不清陈平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陈平继续说:“虽然我家主上性格刚烈,但我作为臣子有义务分析利弊、评判得失。我劝我家天子,说匈奴单于得到塞内农耕之民无法役使,陛下得到塞外牧马之民也无法管束,彼此有何益处;最怕一战而两败俱伤,为大月氏、东胡等部所乘,遗祸无穷!我再三提出了以物赎身的解决办法,汉天子才勉强同意我一试!”
冒顿此时心有所动,问道“怎么个赎身法?”
陈平说:“我们做臣下理应为君主着想,目前太子镇守长安,只要汉皇一日不死,必然竭力救护。我想通知长安,以宝物求赎汉皇帝,扫国内以奉献单于而赎得皇帝不死。”
冒顿权衡了一下说道:“我同意赎身之事,你立即通知长安方面吧,但要快去快回,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山上奇冷无食,你家皇帝的身子也等不急的!哈哈!”
陈平当即上山,汇报情况。山上正在杀马而食,陈平请刘邦、夏侯婴都换上士兵服装随同自己下山,密令都尉靳歙统领山上之军。
陈平带了三五个“士兵”下山,千夫长拦住去路,陈平答说自己是汉使者,得单于同意,到外围汉军中办事。千夫长令其暂候,请示上级,确认有此事,准许使者下山。于是包围圈遂开一角。刘邦欲纵马疾驰,夏侯婴赶紧紧紧地扯其刘邦的马缰,以眼色暗示必须徐徐而行,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将手偷偷地按在弓箭上,随时准备着战斗。
于是刘邦得脱,逃出重围,奔进平城中。自被围开始,刘邦在白登山上共过了七日之久。
关于刘邦如何自白登脱围,有很多说法,一说陈平贿赂阏氏,阏氏说服冒顿,主动撤离一角,让刘邦突围。一说陈平献了个美人图给阏氏,说汉朝要把这个美女献给冒顿,阏氏一看这人比自己漂亮,恐怕失宠,劝说冒顿主动撤围。这两种说法,都过分地强调了阏氏的作用,我认为非常不对,冒顿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已经很清楚,他有一个阏氏被鸣镝当作靶子,有一个阏氏送给东胡王做妾,这是个视女人为粪土的家伙,他率领四十万大军花费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好不容易才包围住汉皇帝,仅凭“粪土”的几句话,是不可能轻易就“主动撤围”的。
陈平与冒顿的赎身谈判起到一定作用,那就是麻痹作用,匈奴人来攻内地,其主要目的是劫掠财物,陈平答应给予重贿,与其目的正合。与绑票要收赎金是一个道理,过早“撕票”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陈平就是利用了这种麻痹心理,叫刘邦化装出逃。夏侯婴装作没事人一样强调要“徐行出围”,其实惊心动魄。战后,因汝阴侯夏侯婴有拉马徐行之功,益食细阳千户。刘邦“溜出说”应该是最准确的推断 。
刘邦逃出后,立即在平城建起天子的旌旗,命令樊哙、周勃重新发动攻击,令灌婴率骑兵冲入匈奴军中大肆纵火。白登山上的士兵望见火光,知道皇帝已经突围成功,欢声满山,也在都尉靳歙统领下,从内杀出,形成对匈奴军队的反包围。匈奴四十万骑兵聚集在狭窄之地,互相冲突践踏,很难发挥弓箭的优势,冒顿急令撤退,汉军追到长城塞下,凭险而守。匈奴铁骑逡巡在长城外,亦无可进,双方形成对峙。
汉匈在长城形成对峙之后,战斗并没有结束,时常有零星战斗发生。刘邦一面准备接受刘敬的和亲之策但并未马上执行,而是令樊哙守备塞下,修缮长城,复蒙恬故业。冒顿见此时师老兵疲,已无战机,汉朝边防守备甚严,也将大军散去,任命韩王信为将,统胡骑居留塞下,侵扰汉边,同时做策反工作,挑动内部汉将造反。
白登山之役发生在高祖七年十一月份,同年十二月,匈奴进攻代地,代王刘喜弃官逃,刘邦立子刘如意为代王(次年以刘如意为燕王、以刘恒为代王),以将军陈豨为赵丞相,统领赵、代边境之兵防胡。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韩王信派其部将王黄游说陈豨叛汉。十一年春(前196年),韩王信再次率领匈奴骑兵入居参合。汉使将军柴武攻击之,大败胡骑,斩杀韩王信。
同年秋,刘邦再次亲率大军攻打韩王信余孽和叛将陈豨,大破之,擒杀叛将侯敞、王黄、张春、曼丘臣等。次年冬,樊哙追斩陈豨于灵丘。燕王卢绾与陈豨之叛颇有瓜葛,恐被治罪,带亲随家属数千骑逃到长城外,冒顿大喜,封卢绾为东胡卢王。卢绾居长城下一年余,病死。
陈豨、卢绾之叛其实是汉初加强中央集权力量,巩固国家稳定的战争。但冒顿派韩王信及其党羽居留边境,一边烧杀掳掠,一边引诱边将叛变,对叛将封官许愿,配以骑兵,其心思很明显,就是他不希望在身边出现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强邻。而汉高祖刘邦对叛乱者则是宁可冤枉决不放过的原则,表达出他对叛变者决不手软的决心。显然,在汉军的坚决打击下,冒顿并没有从叛变者那里得到太多的好处,同时汉朝方面守备甚严,冒顿也没有直接派军队干涉汉帝国的平叛工作。
在高祖九年,公主出塞,已经与冒顿实行了和亲政策,但他仍然持这样的两面派手段。刘邦也采取了两手,一手就是和亲政策,一手坚决消灭叛变、严守边塞。
根据以上总结,平城战役的第一阶段是铜堤-晋阳之战为核心,第二阶段就是以白登山设围解围为核心,第三阶段是平叛之战(包括参合之战,陈豨之叛、卢绾之叛),是平城大战的尾声。此战自高祖七年到十二年绵延长达五年之久,此后,冒顿没有对汉发动大的攻击(除了20年后右贤王入塞),而是转入“外交战”了。
回复日期:2009-06-19 16:52:57
贴出上段中的注释:
刘敬被械的广武乃山西代县小镇,非刘邦项羽相持的河南荥阳广武。
王庆宪《从平城之役看冒顿诱兵之策》一文提出“溜出说”的见解,论证很细,请大家参考阅读。
回复日期:2009-06-19 17:25:54
记号
回复日期:2009-06-20 22:22:07
第五节
汉匈初和亲
完整的和亲政策包括:嫁公主、设盟约、馈赠礼品、充实边塞、通关市。和亲政策并非刘敬的发明,在中西方的古代历史上都不鲜见,但不同时期的和亲政策执行的重点不尽相同。和亲政策只能出现在家族世袭的政治时代,是当权者通过家族之间的联姻实现政治互信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不带有屈辱的性质,说到底只是“帝王家事”,一桩披着婚姻外衣的政治交易而已,往往达成双方停战和解。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谈及和亲曾说“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何惜一女”。
刘邦收军晋阳,立即命令释放刘敬,并道歉说:“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封敬二千户,号建信侯。
刘敬说道:“冒顿杀父自立,以力为威,今虽撤,心有不甘,明秋复来,后岁复至,中国不得安宁也。关于对付匈奴,臣有三计,献于陛下,请陛下参考。”
刘邦说:“请试言之。”
刘敬说:“第一计,大起中国之兵,攻灭匈奴,陛下以为何如?”
刘邦叹了口气说:“天下初定,百业凋零,士卒死者未埋,伤者未愈,此时尚不可以武力扫荡天下。此计留待朕的子孙来执行吧!”
刘敬说:“冒顿杀父自立,妻群母,穷兵黩武,臣有陛下后世子孙臣事匈奴之计,但恐陛下不肯。”
刘邦眼睛一瞪:“这样的计策我要是肯了,还不如去死。愿闻第三计。”
刘敬说:“武力征伐不可,臣事之又不可,臣有第三计,叫和亲之计。陛下如能以公主和亲匈奴,厚置嫁妆,单于必爱慕立为阏氏,此则冒顿在,为陛下婿,冒顿死,单于为陛下外孙,遣学者教以礼节,这样,可不战而臣之。且匈奴每秋必来掠夺的原因,是因为北地冬季无粮可食,我国用公主之亲以安其心,用余粮衣帛易其善跑之马,则匈奴冬有粮,而中国战有马,两便两利也。此臣所献之和亲之策也。”
刘邦说:“此计最善,适合目前形势。”回头对史官说:“记下刘敬与朕今日所言三计,传于后世子孙。除降为臣虏之策不可用外,其战和二策根据当时形势择其便宜者用之。”
果然,自此之后,每当边境有事,中央帝国的朝堂就会对战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