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出了csol团队强者者,再清除了战绩、会怎样?

』 [股市论谈]股市投机你会吗?
点击:2188 回复:31
作者: 发表日期:2007-1-14 9:58:00 股市投机,是对投资的贬义?是对现实的无奈?还是历练后的心得?从普通散户的角度,从自身专家的高度,促膝闲谈式地将散户的优势、劣势为您一一分辨,带给您全新的投机理念和方法。
第一篇 要把股市当情人(反复认知股市)
曾经有人问笔者一个智趣问题,说世界上什么问题最难回答,没想到“标准”***竟然是女人的心思。看来,把股市与女人做比是有理由的,因为都是多变的、善变的。同样,股市也像女人一样,只要您了解她、熟悉她,慢慢地,您就可以揣摩她的脾气、预测她的行为...
爱上股市
曾经有人问笔者一个智趣问题,说世界上什么问题最难回答,没想到“标准”***竟然是女人的心思。看来,把股市与女人做比是有理由的,因为都是多变的、善变的。同样,股市也像女人一样,只要您了解她、熟悉她,慢慢地,您就可以揣摩她的脾气、预测她的行为,而此后她还会给您一个丰厚的回报,所以用您的一生去爱她吧!爱上一个人,您就会舍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她、接触她。所以,想要真正了解股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上她,与她一同呼吸,一起心跳。设想,一个人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另一个人,当然要事先事后不断地了解对方,考察对方,投资亦如此。投资股市首先应当了解股市,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晕晕乎乎地闯了进去,跟着感觉走上几遭,等明白过来时,本钱可能已赔得不剩多少了,这岂不遗憾。但是,真要想把“股市是什么”说个清楚、说个明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一说清楚,也就犯了片面性、教条性的错误,不是“左倾”了就是“右倾”了,容易让人曲解、误解,甚至还可能因此被抓到“小辫子”。而且,股市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您刚说它是“试验田”,说不定它已经变成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刚刚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却又成了“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了。就拿入市来说吧,尽管多数人认为应当“先学习理论,后入市实践”,但愣就是有些股市的成功人士拿自己的成功说事,告诫人们说:“不下水怎么学游泳?不赔钱怎么学炒股?”这话也不能说就没有道理。其实,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循环反复似乎才是最接近正确的,至于从哪个环节开始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但问问周围的投资者您就会发现,很少有人能真正持之以恒地去反复实践和学习,这也许正是多数人难以长期保持赢利的主要原因。认识股市并不仅仅是一个投资人入市前应该做的首要功课,而是每一个投资人,特别是职业投资者在股市投资的岁月中经常要做的功课。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绝大多数股民、包括很多职业操盘手都往往忽视它。他们在入市初期往往很下功夫,博览全书,想方设法的去认识股市、了解股市,可过了两三年,经历过几轮牛熊市的洗礼后,就觉得股市“也就这么回事了”,有这么几招就可以摆平所有问题了。于是,多数人就像学徒毕业了似的,对于“认识股市”这类基本问题就不再关心了、不屑一顾了。然而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往往当您自以为了解股市的时候,危险也就降临了。从“试验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我国股市的地位和性质始终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其中的每一步变化,都需要投资者重新认真地理解和分析,否则就会像某些大户和庄家们一样,在每次沧海桑田的市场变迁中被无情地蒸发掉了。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信就去看看我国券商中座过头把交椅的“老大”们,万国、君安、中经开……,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一定会让您对此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对于我们所面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阶段的股市,笔者如果有一些建议的话,就是入市前不必看太多的从西方翻译过来的“本本”理论,先拿少量的资金到股市中去实践一下、去感受一把,可能是一个不坏的选择。在市场中摸趴滚打一段时间后,再回头重新学习一下理论知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俯视您为之拼搏的市场,特别是审视一下股市的本质和特性是否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估算一下这种变化会有多深远的影响,投资的策略是否需要做些相应的调整。或许现在的您正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市场的历史性阶段,不妨三思一下。如果您是一个摸爬滚打过的投资者,如果您现在带着一种重新学习的心态在读本书,那么,恭喜您,这本书一定能帮助您离成功更近一步。
下面就首先让我们通过不同的类比,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来认识一下股市。这里所写的只能是此前的一些特征,至于将来的股市,还需要您自己不断地去认识、去总结、去感悟。 对于我们中国的股市,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股市,还有许多特别的比喻。例如有人说咱们的股市就像一台提款机,谁缺钱就到股市里拿。尽管,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客观,但确实反映出深沪股市的有关各方在利益驱动下所导致的一些现象。例如在1997-2000年前后,有关政策在指导和落实上明显带有希望股市为国企服务的特色,地方政府希望股市融资能为地方经济多做贡献,投资者中也有下岗后到股市中来赚取生活费的例子。特别是上市公司,当时在监督不严、法规缺位、违法难纠的情况下,到股市里肆意圈钱的自然比比皆是了。有些比喻应该说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成熟,这一特征会逐步减弱和消失,当然,股市走上规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级阶段,必须对股市的投资价值有深刻而现实的认识。否则,只从形式上学习长期投资,而实际上买到的只是银广夏、红光实业或者是亿安科技、中科创业[2]之类的股票,结果不言而喻。此外,在操作上某些阶段性特征也是有意义的。例如,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政府大力扶持困难的国企改组上市,因此当时的股市只要大幅上扬,新股发行的速度就会加快;如果大势不好,那么只要新股跌破发行价,影响到国企融资,那么调整就接近尾声了。新股发行一度成了股市涨跌的风向标。
关于股市的比喻很多、很多,每一个人眼中的股市都会有所不同,有些与上述比喻所表述的特征类似,有些则着眼于其他特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回到基本概念上讲,股市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便于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让有前途、有效益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发展更快。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这一作用未必总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另外,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问题、投资人的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与投机偏好等方面在当前市场中的表现程度,也都是股市中值得反复研究和认识的一些重要因素。这些特性从根本上影响着股市发展中某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也决定着一些市场重要规律的演变趋向和周期。总之,股市投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修炼就是深刻理解股市的基本特性,并对当前股市的阶段性主要特征进行充分研究。在股市的不断变化中,灵活运用基本规律,抓住阶段性特征,在可控制的风险下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从市场的各个方面来认识股市。
 回复日期:2007-01-14 09:58:48
    摸清自己的阵营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了解投资对象的同时也必须了解自己,还有和自己一同参与游戏的其他角色,以及整个投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群体规律。股民入市炒股之前,一般人很少认真考察过自己是否有资格从事这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事实上,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一个资格认定的,只不过有些是法定的,有些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则是容易被忽视的。在基金公司选择基金经理时都会有类似的资格认定或考核,但除了那些硬指标外还有一些是难以量化和考核的。例如,股市中人常常崇尚“好的心态”,而这与家庭的支持和理解是分不开的。有一个支持与理解的家庭环境,是十分可贵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维护和优化这个环境。本书的漫画作者曾对此有一精辟的总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股市里所能合作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争吵。”因此,在股票投资之前您最好先“摆平”后院,要么一个人做另一个不知道,要么各做各的,互不干涉,是骡子是马,市场上见。另一方面,职业和业余在资格要求上是迥异的。如果真的选择股市投资作为毕生职业,就必需有些职业化的精神,坚持一些职业化的训练以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必不可少。此外,如果是个人投资,一定要量力而行。一般来讲,如果没有两三年的历练,没有十分的把握在任何市况下都能超出储蓄利率水平(扣除通胀率),就千万不要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股市中。股市终归不是一块旱涝保收的乐土。股市获胜的偶然性是有的,但美丽的神话降临在谁头上,只有上帝才知道。要想取得必然性的超额赢利,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繁重的脑力劳动,但这些还不是充分条件。因此,有条件做脑力劳动并有一份与投资相关性较高的职业,会大大提高投资获利的必然性,而且多花些时间作研究,会多总结出一些经验,降低一些风险。对于职业投资者而言,由于过于把注意力集中于市场,反而应该分散一些精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从平常人的眼中来看待股市。为此,有广博一些的知识和开放好学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股市影响到社会的许多方面,反过来,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影响着股市。一门心思研究线图的人未必就能很好地把握大势,如果您决心做这行,首先必须将它当作一项事业,一项和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刻苦努力和扎实工作才会有成绩的事业,沉迷于某些图线和指标中,试图靠一两招雕虫小技一劳永逸的人,是不适合做职业投资者的,更成不了大器。股市通常是少数人赚钱的地方,初级阶段的股票市场更是如此。因此,最好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投资优势是否依然存在,倘若是凭一时的运气赚到了钱,那应该见好就收,以免到赔光了才发现股市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作为基金经理,除了基本知识、技能外,更紧要的是一种背负道德和责任的能力,替人理财,如何即能得益于来自压力的动力,又能摆脱来自压力的负担,是一种很难把握的东西。尤其是当环境变化而发现自己已经不能胜任基金经理位子的时候,能否放弃丰厚的报酬,诚恳地退而织网,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资质。有句戏言,“常撒泡尿照照自己”。这话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值得常记耳边的。成功人士在性格和思维上的惯性常常会大于平均水准,或者说是整体市场的总体惯性。所以,很多人在获得巨大成功后不久,反倒跟不上市场并被市场抛弃了。只要您决定继续投资,就要“常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还能把握眼下的市场,否则最好暂时退出。“手痒剁手、脚痒剁脚”的股训,虽然听起来血腥了些,但道理一点都不错。如果实在耐不住,最好只拿出1%的资金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教训。笔者有一位曾经年轻气盛的朋友,刚在股市里潇洒地走了一回,就损失了一成的本钱。情急之下,东挪西借一番,准备向无情的股市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财富。可是,买什么股却没了主意,于是与笔者相约在***里。听到话筒里激昂的声音,笔者不免劝道:“钱乃身外之物,全当喂了‘老虎机’,以后找机会再说吧。”显然,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回答让朋友不够满意,只听他忿忿地问道:“……您说,凭什么我就会赔呢?”“凭什么您赔我说不好,但您凭什么就一定能赚呢?”接着,话筒好像出了问题,只剩下吱吱唔唔的声音……从前12年股市的平均统计结果看,全国数千万的股民,几年下来平均盈利水平超过同期储蓄利率的是少数。理论上讲,就深沪股市前12年的市场状况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而言,也必然是这个结果。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股市参赛选手,想要在这场无边的角逐中领先,恐怕还真得自问一下:“凭什么?”。就算是基金经理,在日益增长的众多基金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能脱颖而出,也需要时常问问自己,凭什么? 就把股民单个拿来比比,哪个也不傻,但仔细分析一下,却着实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些人整天不干别的,就是琢磨高抛低吸的运动规律,有些则熟读兵书战策,几十种技术指标能一口气背下来不打磕巴,至于股票简称就更不在话下了。这些还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者,更厉害的还要算身经百战的实干家。他们中间虽然不少尚未功成名就,但能够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保存实力、幸存至今,至少可以获得“老游击队员”的光荣称号了。这些高手在股市里可以做到神出鬼没、游刃有余,让坐庄的主力也十分头疼。与这些人相比,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在股市上所花的时间不够、学费交的不足、经验和功力就更是有待积累和提高了。散户与散户之间有些差距,但还不会大到不可逾越,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有所改变的。然而市场里大户和机构的优势,就远非一般股民所能比拟了。有的大券商专门负责在企业之间奔波的调研人员就上百,触角几乎遍及全国所有已经上市和准备上市的企业。大量投行[3]人员在承揽一级市场业务的同时更是机构的情报员,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及时知晓。特别是在年末,到上市公司的探访者常常使得公司的董秘难以招架。再者,由硕士、博士组成的研究部门更是了不得。他们时时监控企业的变化、行业的动态,分析国家经济形势和大小政策,对有关市场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机构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当然是否被老总及时合理地采纳就是另一回事了)。例如,不少券商就要求其研究部门每年对上市公司的年终业绩做出提前预测,误差要求在10%以内。仅这些,就已经是一般散户所望尘莫及的了,更不用说资金方面了。这些机构大户,在股市中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有的甚至冒违规被罚的风险进行操作,倘若他们败在普通散民手里,那才真是“冤枉”呢。当然,散户有灵活的优点,机构也存在代理的成本、激励机制和各种内部管理的问题。所以,扬长避短才是投资方法上的通则。若把股市比作战场,普通小股民充其量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如果想要战胜其他股民,甚至在机构大户那里也捞些战利品,也许真该想一想自己凭什么,并在实际操作中牢记这一点。同样,随着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数量的与日俱增,作为其中之一的职业投资者,也应该时常问问自己,我凭什么能战胜其他的机构投资者呢?我的优势还存在吗?没有自己的绝招、没有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没有独特的资源,这样的投资人迟早将面对被市场蒸发的结局。 游击队员是可以战胜正规军的,但这不是说游击队员就不用学习和掌握正规军的战略战术、不了解正规军的武器装备,相反游击队员由于条件所限,不能配备正规军所拥有的重装备,但必须了解重装备的长处和短处,否则就不能以己之长克人之短,那就趁早向正规军投降吧,否早晚死得很惨。转换到炒股上来讲,就是职业个人投资者完全有机会战胜券商、基金等正规军,但这不是说个人投资者就不用学习和了解机构投资者信奉的投资理念、不了解他们的分析工具,相反个人职业投资者由于条件所限不能采用巨型的分析软件和数据库,但必须了解个人的长处在于运作成本低、决策高效、操作灵活,而短处在于研究可能不够深入,统计分析不够全面、不具备专业的分析团队支持,因此不宜模仿大资金的投资模式进行运作,必须用自己的长处来克机构的短处,否则趁早把钱较给基金或委托理财,否则一定死得很惨。 如果赢利是您入市的唯一目的,那么您不应该选择做业余投资者,但是否有资格做职业投资者,应该事先掂量一下。如果您不能看懂本书60%以上的部分,特别是后面的部分,那么最好离股市远点! 坦率地讲,一般的老百姓并不适合做职业投资人,最好也不要来炒股。要全面深刻地了解投资对象、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市场特性不是个人能力能做到的,从明白理论到成功实践也不是书本上学一两招能长期奏效的,事实上,其工作量远远大于一般人的想象。不可能所有的股民都想做职业投资者,都能做职业投资者,人生的追求各有不同,人生的环境也是不同的,没有必要太为难自己去做一个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成功率变得很低的事,除非,您在股市里赔钱时也非常快乐。当然,如果现在还不好确定,那么还是继续读读本书吧!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投资者也十分重要。股市投资有时就像隔着屏风的赌博,不了解对手的秉性和习惯,就会少一分必胜的把握。正如经济学泰斗——凯恩斯所讲的选美故事,想要赢得选美的头奖,关键不是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而是选择大多数人眼中的“西施”。股市投资正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在挖掘股票的波动价值和信心价值[4]的时候,其他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标准和理念是自己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依据。回顾深沪股市十多年来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巨大变化及其命运的起伏跌宕,总能让人有所启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股市刚刚建立时,市场规模很小,也没有机构投资者。于是,在当时上海市场中辖资不菲的杨怀定先生就被尊称为“杨百万”,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而当时的股票也不过几只,一度被称为“老八股”之流。在这样的市场中,波动价值成为主要的表现,只要有人想折腾一下,市场就会有波澜,说不定机构大户们中午喝得兴起,下午就能造出一波行情,主观意识几乎可以主宰大部分市场机会。九十年代中,券商和部分企业的入市,结束了个人大户执掌“朝纲”的时代。随着发行速度的加快,供求关系成为主导行情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由于总体市场规模不大,资金多时大家齐涨、股票多时大家齐跌。只要有波动,大家就有钱赚。因此,当时市场中的大部分题材和概念纯属捏造,现在看来甚至有些荒唐。例如,以股票编号为特征,“6008xx”称为八频道,“6006xx”称为六频道,纯属是炒作的噱头而已。如果10年后的今天,还有哪个机构敢以这种题材来炒作,几乎就是在“找死”。九十年代中后期,企业集团资金的允许入市和券商的重组增资,大大增加了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这给机构投资者收购重组上市公司提供了可能。于是,所谓的资产重组题材一炒就是三年多。不少机构投资者,通过一、二级市场的联动、重组与炒作的呼应,在股市中大显身手。鼎盛时期比较经典的案例有中科创业和亿安科技。同时,德隆、哈里等一系列机构投资者的“大名”也在这个阶段里“闪闪发光”起来。遗憾的是,这些名字上的光环现在可能已经变得暗淡了。在九十年代末开始,在“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5]的政策推动下,证券投资基金纷纷成立,同时大量私募基金和其他投资机构的崛起,使得市场中的“庄家”数量超过了股票数。在一只股票上,多家机构合作或抢庄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去,主力炒作股票不外乎五个字“养、吊、轧、套、杀”这样的主力如果现在还存在,那首先死的可能是自己。因为,2004年以后的股市里,稍有规模的股票里都藏着不下五六个机构投资者,犹如一群野狗,所谓“养套杀”之类的招数都是“野狗们”以前的惯用计量,如果在机构时代坐庄的“笨老虎”还只会这几招,那只能成为“野狗们”的食物。更重要的是,2001年以后开放式基金的扩张、社保资金的入市以及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上阵,彻底改变了市场的博弈格局。企业价值的挖掘逐步被重视,甚至有可能不久将超过对波动价值的挖掘,而纯概念的市场炒作将不再成为的主流。也正是这个原因,2001年的市场价位由于离企业价值水平过远,市场出现了一场幅度较大的调整,为大规模理性投资资金的入市打好了基础。甚至可以说,2001年大规模的整顿市场秩序,其根本的一个内在动力,就是投资者结构变化所决定的。社保和银行储蓄资金的大量入市大大增加了股市承担的风险,因此监管层必须进行规范市场的准备工作,降低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进而保证总体的稳定。2001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网站面目一新,“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句话被放置到了网站首页上方的醒目位置。不少人都一相情愿地把这句话理解为仅仅是突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但是,从现实角度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政策实施后不久提出的。社保、基金以及不少大型企业的入市,才使得投资者的地位与融资者的逐步趋向了同一个数量级,这也才是导致市场泡沫破灭并真正趋向理性的直接动因,而国有股减持的相关消息不过是导火索而已。因为,从股市诞生的那一天起,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就一直存在着,这个“利空”之剑早已多次被空方用来打压市场,但事后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这次真的不同了: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大比例增加,使得整个市场的理性程度大大提高,所以全流通问题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在市场中得到了空前的认同;另一方面,市场对减持问题的大讨论,使得监管层也有了新的认识,各方面共同认识到,压缩泡沫并降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才是保护众多场内外机构投资者长远利益的最优选择。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增强了投资者阵营的话语权,也使得监管的天平开始从偏向融资方转为相对平衡的状态。监管从历史的趋势看,机构投资者终将主导整个市场,但职业个人投资者战胜基金也并不是奢望。有个寓言故事挺有意思,大意是猎人派***去追兔子,***一会儿就回来报告说没追着,猎人质问为什么,***报告说,兔子是为了自己的命在跑,而自己不过是混口饭而已,怎么能比呢?只要您比机构投资者的操盘手们更“叫劲儿”,赢些机构的钱来花花,又有什么不可能呢?那些最终被迫在高位举杠铃的机构们不就是很好的实例吗?
 回复日期:2007-01-14 10:00:12
    市场的变迁
我们之所以要反复认知股市,因为它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之巨大,常常令回首历史的人们惊叹;这种变化之微小,往往使当时的人们忽视;而这种变化之重要,每每让无视它的人们懊悔莫及。 牛市里,发行价、配股价、增发价,通常会成为股价的支撑位,而熊市中,他们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顶部;老股民对新股民的教诲是“宁踏空不套老”,可新股民成长中发现“宁套老不踏空”才是真谛;想当初,庄家宠爱的惟有“身材苗条”的小盘股,而现如今,主力倾心的尽是些“膀阔腰圆”的大盘股;刚开头,惟街道小企业才有可能到“试验田”里挂牌上市,到后来,非国企集团难有融资圈钱的机会。股市中,交易的方式在变(从T+0到T+1又到……),赢利的模式在变(从概念炒作到业绩挖掘又到……),投资的理念也在变(从彼德·林奇到巴菲特又到……),真正永恒不变的规律只有变化本身,这也正是笔者花费了如此篇幅来探讨“反复认知股市”这个话题的原因。
下一篇,在大体认清市场本质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前辈们,特别是各国的股市探索者们,对股市研究的成果。他们对投资市场的认识,有的可能看起来比较抽象、有的可能比较脱离实际、有的可能没有可操作性,但这些都是人们探寻股市投资规律和本质的知识结晶,对于一个股市生存者而言,了解这些理论,可以开阔眼界,可以是少走弯路。下一篇起,内容上大多是以所谓的通俗读物的方式来谈论股市的,但随着问题的深入,不得不稍微多一些地接触专业术语。为了不使表述过于啰嗦,文中将通过链接一些注释和网页,或者直接指定一些参考资料的方式,来帮助相对理论知识不足的读者,并尽量秉承通俗的风格。
第二篇 圣经不可不念(了解投资理论)
如果说投资股票需要什么“书本”知识的话,概率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懂得一些数理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就更是锦上添花了。在高等学府里锤炼过的大学生甚至是教他们的教授们,在股市上的收益未必能好过那些市场里成长起来的“股林高手”,但同样...
概率的特别意义
如果说投资股票需要什么“书本”知识的话,概率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懂得一些数理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就更是锦上添花了。在高等学府里锤炼过的大学生甚至是教他们的教授们,在股市上的收益未必能好过那些市场里成长起来的“股林高手”,但同样素质和状态下的投资者,学过一些概率统计知识的人一定会有更高的赢利概率,这也是基金公司招聘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人时,普遍要求有数理统计知识背景的缘故之一。 对概率和统计学缺少基本概念,又没有相应良好直觉的人,是不适宜做股票投资的。股市不能完全用统计来推断未来,也不完全符合标准化的数学模型,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符合基本的概率原理的。特别是那些以投资为职业的人,概率统计的知识应当是基本功之一,否则如何才能有更大的机会战胜那些已经“武装到牙齿”的机构投资者呢?关于这方面的书很多,但建议没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投资者,最好不要买大学里的教科书看,因为国内的教科书大多是枯燥的理论和公式推导,反而不容易把基本概念搞清楚。所以不妨看一些通俗读物[6],特别是国外的通俗读物,这里没有为外国书籍做广告的意思,只是笔者发现,国外的大师通常写一些普通人能看懂的书,而我们的大部分普通人却在写一些大师们都看不懂的书。当然,笔者这里说的“大部分”不是概率意义上的,而是情绪意义上的。谈到概率,让笔者想起一个比喻。记得在1995年的时候,曾有一位海外归来的投资专家极力倡导长期投资,他解释说,在股市上投资获利非常简单,只要买入后长期持有就行了。也许是为了形象地表述,他把炒股与坐飞机去美国相比[7],他对投资者说,只要买好票,闭上眼睛耐心地睡一觉,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了,炒股也一样,买好了股票回家,等到丰厚获利时再抛掉,就这么简单。也许在非常成熟的市场上,这种长期投资的方法能够奏效,但对于刚发展十几年的深沪股市,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概率意义。试想,如果飞机坠毁的概率提升为5%,而且空中是允许换机逃生的话,那么谁还能闭上眼睛睡觉呢?肯定大部分人都会不停地在空中换机,即使是这位投资专家,也不可能在5%概率坠毁的飞机里闭着眼睛睡觉,一旦情况异常,会立刻考虑是否换机的。现实中,飞机坠毁的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8],而深沪股市中千余家上市股票中,至少有5%的股票面临摘牌的可能(指被*ST或PT)[9],或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可见,这两个事件的概率相差十分悬殊,由此导致判决的基本逻辑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就不能得出结论说,操作上可以采用雷同的方法。笔者举这个例子,不是来反驳这位专家观点的,也不是来说明“买入持有”的策略是不正确的,而是主要说明概率在决策上的重要性,如果无视客观的概率大小和特性,投资决策是不可能长期成功的,这就像不宜以摸彩票为职业一样,因为首先从概率意义上讲,彩票是不可能让参与者长期稳定赢利的。在做投资决策前,一个很基本的事情就是要估测一下,当前决策正确的概率有多大,错误的概率有多大,再与其带来的收益和损失联系起来,估算一下整个决策的预期收益水平。如果一项投资的期望收益小于零,那么就需要质疑一下这项投资的必要性。一个想在股市里长期生存下去的职业投资者,应该保证自己的破产风险始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或者说,必须确定自己投资失败而大伤元气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那么,到底多少才算小概率事件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从数学角度讲,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或许是亿万分之一,或许是万分之一,但具体到投资决策时,实质上是一个风险承受力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一生的投资生涯为50年,那么,有些人认为,20年一遇的股灾是小概率事件,而有的人则要求自己能在500年一遇股灾里幸存。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供参考。一般讲,选取有代表性的30只股票,比较均匀地构成组合,就可以在统计分布意义上具备了整体市场的风险特性,也就是说。在很大的概率上基本与大盘保持一致了。所以,被动型基金的投资组合中一般必须至少有30只以上的股票,而30只以下的投资组合更适合主动型投资策略。当然,主动型投资组合的选股数量也可以在30只以上。在中小投资者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向同伴炫耀,说自己的投资水平如何如何?一年能翻多少倍等等,其实,在不考虑投资收益的期望值(可以理解为预期收益水平)和方差(可以理解为预期收益水平可能波动的范围和幅度)的情况下,孤立地谈某个人某年甚至某次的投资收益,那是毫无意义的。
 回复日期:2007-01-14 10:00:54
    下面就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考察期望值和方差的重要性。例如,笔者告诉您,某人进行一次投资,结果1个月就翻了200万倍,您觉得怎么样?没错!不用怀疑。这是现实存在的,只是不是股市投资。这个人投资2元钱买彩票,中了500万元的大奖,扣税20%后,资产翻了200万倍,本金都可以忽略了!但这种投资行为肯定不算是投资高手。理解概率意义后您就会知道,彩票的收益期望值是负的,也就是说,买下全部彩票,获得全部奖金的人一定是亏损的。同时,彩票投资的收益率方差也是很大的,可能一无所有,也可能获得巨奖。按照老百姓的话“太没谱了!”、“纯蒙运气!”。所以,投资者最需要牢记的是,投资股票的收益中,有运气的成分,但绝对不能靠运气,如果有人认定自己是幸运星,那没有必要炒股票,直接去买彩票就是了。形象些说,某种投资方法的收益率的期望值,可以理解为众多投资者长期反复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投资的年平均收益率。方差可以理解为实际个体收益率值偏离上述期望值的大小。期望值高自然可以吸引投资者,而方差大,特别是有利方向上的方差很大,同样也会吸引资金,彩票为何能总是能吸引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了解概率知识的人,这就是原因所在。就股票投资而言,某个人、某一年翻了几倍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较好的选择期望值和方差才能明确地知道在多大的概率下,能赚多少钱。有些刚进入股市不久的中小投资者人如果某一天赚了5%,就可能开始将自己的资金以每天乘以1.05的方式推算其1年后能有多少财富,计算的结果是:如果元旦投资1万元,12月底可就变成了20个亿。可实际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年里再也没有哪天实现过全部资金增长5%的骄人业绩。理解期望和方差的概念是最基本的,这是选择投资策略、选择投资品种、决定投资周期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不考虑这两个因素的情况下,是不能科学地比较投资方法的好坏的,也没有比较的必要。例如,试想一个股票投资者5年的平均收益率为20%,可却非要和中500万大奖的人比收益率,那不是明摆着自己找气受吗?又如,人家追逐大涨大跌的黑马,半个月挣了50%,而自己的“蜗牛股”每个月都只涨5%,这也完全没必要着急,因为100个短线客可能有50个到年底都是赔钱的,而您的“蜗牛股”可能连续完走10个月的慢牛行情,并从11月起可以随时兑现高达62%以上的收益率!不过事物总是两方面的,较高的期望值自然是首要的条件,但方差同样不能忽视[10],对于某些时候、某些个人,如果选择了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那就需要选择方差大的投资品种,哪怕期望值小一些,甚至为负数也可以暂时不予理会,因为他决定通过承担风险来换取可能的高回报。期望值与方差,这两个概率名词并不难以理解,但做到自觉协调地运用是需要一定磨练的,具体如何在决策中平衡这两个参数的方法和要点,在后续的章节中再慢慢聊。 概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赌博者。最初研究概率的人据说就是些欧洲赌徒中的好学者。所以在理解破产风险[11]和收益的概率问题上,我们还是从赌博开始吧。大家都多少玩过掷硬币的游戏,那么我们一起再玩一次,看看您有什么新发现。游戏规则如下:由公证人掷硬币[12],您可以下注正面或反面,也可以不下注,即放弃此轮。下注的筹码以元为单位,下注多少随意。例如您下注正面3元,如果下对了,您可以获得6元,其中3元是您的投资,另3元是收益,如果错了,已押上的3元筹码将输掉。您的初始筹码为100元,不收手续费,不得透支、增加资金或抽离资金。如果筹码输光了,就被称为破产,游戏结束。好了,条件清楚了吗?现在就开始吧!如果您有了概率的知识,或许会说:“真无聊!这种赌博永远不会有输赢,50%的概率、期望值是零嘛。”但您仅从理论上说对了一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赌博策略上来具体分析一下: 策略1为:只看不动,从不下注。这种策略下,自然是“永远不会有输赢”。 策略2为:不论情况怎样,每次下注正面2元(或者总下注反面2元),碰运气。这种策略下,您只要玩的次数足够多,您必定会全部输光。因为,尽管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不保证正反面一定是交替出现的。例如,玩到1000轮的时候,出现正面的次数小于等于475次,而出现反面的次数超过了525次,即反面累积多出现了50次以上,那么您肯定要输光出局了[13]。通过计算可知,这种策略下,玩1000次的破产可能性也大约为6.4%,这不能算是太小的概率事件了吧?策略3为:每次下注前先观察,当连续出现2次反面后,下注正面1元。接下来是,如果错就再下注2元,再错则下注4元、8元、16元……,一直押注正面,直到赢一把或者是破产。这种策略下,只要连续下注的过程中押对了一轮,就可以赢回以前的所有筹码,外加1元收益。这种策略下,如果您的筹码在100元附近,那么大约连续出现8次反面后,就会因没有足够的筹码可加倍下注而面临破产了。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连续8次反面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大约玩2000次以上才在概率意义上会出现一次,当然,如果一上来就遇到连续8次反面的糟糕情况,那只有认倒霉了。好了,游戏就玩到这里,对策略3有兴趣的人,可以多玩几次。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所收益。面对50%概率赢利的赌博,我们居然也可以赢钱,是不是让人惊喜呢?不能高兴太早!因为,众多人使用策略3玩或者长时间玩使用策略3您会发现,有些人在赚了不少钱后,仍旧破产了。 这个游戏其实说明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即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在策略2中,玩1000次,只有6%的可能性破产,而策略3中,玩大约2000次就几乎必然要出现破产的情况了,这比策略2来说风险可大了很多。投资者在股市中投资,如果其投资决策的正确率只有50%,无法提高,也不降低,那么它不是没有赢利的机会。他可以通过“巧妙”的下注策略来赢利,但同时必须面对更高的破产风险。换句话说,就是在判断准确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某种提高风险的方式,来提高当前的收益,不过,这种收益是要碰运气的。当然,最理想的情况还是能够不断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率。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投资的原则: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决策正确率,并使之稳定在一个显著大于50%的水平之上,然后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使自己资产的破产概率保持在一个能够接受的小概率水平之下,这种原则下,投资者就可以在股市上长期生存下来了。当然,这个结论是概率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只要不是一个“倒霉蛋儿”,您可以依据此原则在股市坐享其成地赌下去了。反之,如果您的判断正确率怎么努力也达不到50%[14],再考虑到操作上的失败,实际操作的成功概率将显著低于50%,那么,您最好不要在股市里长期逗留,赔钱对于您来讲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了。 股市投资者中流传着一句老话:“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可偏偏就有人反驳说,鸡蛋只有放在一个篮子,才安全,才容易看得住。如果从数学和理性的意义上讲,这其实也是一个与概率有关的问题。就某个成熟市场和概率角度而言,将全部资金重点放在某个高收益、高风险的个股上重仓炒作,和放在另一个低收益、低风险的品种上理性投资,理论上,这两种投资策略是难分上下的,因为市场的成熟已经使得“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了。但必须牢记的是,理论的条件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完全满足。有时实际的操作情况很可能正好相反。因此,投资者并不是没有可能选择出低风险、高收益的品种的,一旦您真的确信发现了一个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品种,那么务实的选择应将较多的鸡蛋放在这个篮子里。这种在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偏好策略在后面还有详细的谈论[15]。 概率的意义,在于近乎无限次的可重复,由此才有了统计意义上的期望值和方差。而实际中,资金是有限的,操作是有限次的,投资人的行为也不可能完全理性地做重复实验。因此,降低不确定性,减少破产的概率,保证投资市值的稳步增长才是更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股票市场进行分散投资的风险要明显小于集中投资,即两种方法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分散投资的方差要小很多,而且给操作者的心理压力要小很多,对融资的依赖性要小很多。因此,由于现实融资比例和其他条件的约束,适当地分散投资将大大减少破产的风险。但能够分散的风险是投资品种的自身差异,即所谓非系统风险,而整个市场的整体风险是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的,即所谓的系统风险无法通过股票组合来规避。深沪股市面临的国有股减持定价问题就是典型的系统风险。面对这类风险,只能在更大的范围内类分散,例如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到债券上、地产上或外汇上等等。 就更现实的情况讲,对于规模在上亿元的资金,不可能不分散投资。大资金一方面需要面临个股持仓比例的法律限制[16],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风险(即关键时候出不了货的风险)和股票规模,必须进行一定的分散来减小资产的总体风险。不过,对于那些规模很小而承受风险力很强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将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提高所操作资产预期收益率的方差,不失为一种进行原始积累的有益冒险。提高资产的方差,可以通过选择高风险的品种,也可以选择大比例透支的方式。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地方,人们把高风险错误地理解成了炒作火爆的高价股和庄股,而概率意义上的高风险是指方差大,即波动幅度大,不确定性大的股票,恰恰不是那些已经被利好炒高的股票,也不一定是重组传闻漫天飞的“垃圾股”。那些价格高企的明星热门股,再搞出什么惊人消息,也难有翻几番的表现了。相反,满仓持有一两只股价最低的“僵死”股票,说不定一下子与庄家不谋而合,丑小鸭也能变成金凤凰,但这样的概率一般不是很大。 在投资品种上的组合,可以分散个股的风险,类似,投资方法上的组合,以及操作者的多元化也可以分散方法风险和操作者的诚信风险。特别是大资金运作上,操盘手最好也多几个,否则一旦主角操盘手出现道德风险或其他意外,损失也是十分惨重的,有时甚至胜过品种风险和方法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讲,基金也是一种投资组合,投资者购买基金,是购买了一份经过基金经理人优化后的资产组合。但是,作为职业投资者,或是立志毕生与股市相伴的人,没有必要投资股票基金[17],这不仅是因为股票基金不能分散投资者的系统风险,而且,还在投资人肩上增添了基金经理的管理费用和道德风险,要知道避免投资某些得了禽流感的瘟“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笔者的观点是,职业投资者应该放弃股票基金的投资。但业余投资者可以选择指数基金,特别是经济长期处于上升期时,普通百姓是可以借助股票基金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的。 如果成熟和理性投资者主导市场,公司的分配政策特别是现金股利政策就变得相当重要。投资不就是图个回报吗?分红本应是最重要的回报形式。也许这个问题的探讨已不为时过早。 股利分配是指在公司赚取的利润中,拿多少作为红利发放给股东,拿多少留在公司继续投资。财务理论告诉人们,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与股东所持股票的公司价值是没有关系的。公司盈利会带动股价上扬,股东可以通过卖出部分股票取得现金回报。而且,现金股利的发放需要交纳20%的所得税,相对而言,股东通过卖出股票而兑现股利的成本更低[18]。但是,实际似乎并非如此。在国外,投资者对公司现金分红是非常看重的,这一趋势在深沪股市里也有逐步加强的迹象。据有关资料介绍[19],在深沪连续派现的上市公司中,有60%以上的公司是发行了B股或H股的,这反映出香港和其他国外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重视。而且,平均而言,有能力不断进行现金分红的企业,大多业绩优良。尽管,因果关系正好搞反了,但投资者却就是喜欢反着理解,公司也只好屈就了。 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际相反的现象,主要是现金分红是一个信息的传递。不分红的公司中,有的的确可能是真有好投资项目,可有些则是因为利润本身就是虚的,根本没有真实的现金正流入。而发放现金的公司则需要真金白银,没有一定的实力的公司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说,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其实是通过损失近20%的税款,来求得信息的真实性。就上述的分红意义而言,深沪股市中能够连续现金分红并现金回报总数超过当初募集资金数的公司,实在是寥寥无几,比较知名的是佛山照明(000541)和中集集团(000039)。对于这样的公司,或许中国的“巴菲特们”可以依靠公司业绩收回投入了。但是,深沪股市里还存在着另一种“现金分红”,实际称为“掠夺”可能更合适一些。这类公司本身并没有真正大量的现金利润,但是却不断从流通股股东手里高价融资,然后高额地进行现金分红,这样,非流通股股东(大多是1元钱1股的成本)很快收回了投资。对于这样的公司,流通股股东整体上如果不具备控股权,最好敬而远之。例如,2003年招商银行想发百亿元债券融资,基金公司通过借助媒体极力反对,最终取得了某种和解。而相比之下,买了用友软件的散户投资者连个“吱声”的机会都没有,就只能眼看着大股东把现金提走。这或许正是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意义。除了现金分红外,还有股票红利的形式,即送股。尽管非现金红利与现金红利相比没有多少财务意义,但被市场投机气氛所利用后,却能创造比现金红利更大的效应。10送10,有时搞成10转增10之类的把戏,很有点像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20]。只不过被耍的和耍人的都是人而已。尽管分红从理论上意义不大,但分红行情与配股结合起来,加上包销券商的掺和,股价往往会有起不少波澜,是投机者们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典型行情。
 回复日期:2007-01-14 10:01:57
    理想主义者的假说
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是近30年来经济学理论中发展最快的分支,有好几位经济学家还因研究证券市场基本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股票市场有效性理论(EMH或称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在现代证券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当前指导股票投资的最经典的理论,这里的“经典”并非指时间的久远,而是指应用的构架完美、应用的广泛和信徒的众多。如果你想成为股市职业玩家,那就不能对此一无所知。笔者以为,所谓有效市场性理论,其根本在于三个假说,依据这三个假说,就建立起了这个目前最系统最科学的理论体系。可是,自1965年由美国学者法码(Fama)正式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后,近半个世纪来,围绕有效市场假说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这些争论不仅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也促进了相关投资学科的蓬勃发展[21]。如果有人想要了解有效市场理论,自然首先要从作为该理论基石的三个假说谈起。如果有人想要推翻或质疑这个理论,最好的切入点也是这三个假说,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假说的由来。有关公司财务分析的知识发展已久,公司基本分析的投资方法也逐渐为市场所广泛接受,于是投资者大多认为,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在大股东的驱使下,将不断追求最大的利润和保持稳定、健康的财务状况。许多市场预言家因此企图预测股票市场以及个股的走势。然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让预言家懊恼的是,市场有效理论在学术界冒了出来。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许多投资者不断收集和分析关于公司及其证券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充分散布的情况下,假如投资者认为某种证券的价格被高估,他们就会抛出它或者不买它。相反地,假如投资者认为某种证券被低估,理性的投资者就会购买它或者持有它。由于这些投资者的竞争行为,股票的最终成交价格也就基本上反映出了投资者的共识,这就是股票价格形成的过程。据此,这个理论提出了三个假说作为前提。第一个假说是:投资者能够根据充分的信息来进行交易。这些信息是随机出现的,它们影响着股价,股价也反应出信息,因此不合理的价格将被很快消除。第二个假说是: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都是厌恶风险的,都是懂得概率知识和投资组合理论的,并且一贯理性地以这些理论指导投资实践。第三个假说是:资本市场上是没有摩擦的。也就是说,没有交易费用,信息的传播非常快,且可以忽略信息获取的成本。 结合我国实际看,这些假说几乎都可以评价为“脱离实际、一厢情愿”。1965年的美国股市尚且不够理性,刚刚十多年历史的深沪股市,其实际情况就更是相去甚远。深圳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2年初公开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22]显示,深沪股市的个人投资者中70%以上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更不用说精通概率计算和投资组合原理了。而且,当时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的***交易成本在1.5%以上,如果一年做五次全额投资,光交易成本就在7.5%,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百分比。至于信息成本方面,就连证券监管部门三访一个上市公司都曾搞不清是否存在严重造假,更何况普通个人投资者乎!?所以,就2001年以前的深沪股市而言,可以说,市场有效性理论的三个假设中,都是站不住脚的,且没有一个是严格成立的,这也是理论难以指导实践的原因所在。在详细探讨理论的内容之前,笔者之所以把这一理论的软肋予以揭示,目的就是,希望读者不必过于纠缠理论中复杂的数学推导和严谨的逻辑判断,因为这些目前均无实际意义。条例清晰、推导严谨的有效市场理论和相关模型是理想主义者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是一种无理性竞争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尽管现实的市场并非完全如此,但这个理论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如同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存在没有摩擦的地方,但是了解和研究无摩擦状态下的匀速运动,对于物理学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期权定价理论是资产定价方面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理论,笔者之所以推崇它,因为它可以给人一个全新的定价理念。但是,具体的公式和计算是比较复杂的,如果要详细研究一定要认真地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这里只介绍一些值得记住的根本性原理。 如果要理解期权定价,自然首先要理解期权。期权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未来按照约定价格购买某项资产的权利。这种权利如何计算其价值呢?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具体的股票看涨期权的例子来理解。某股票当前的价格为10元钱,过去一年的波动范围大约在8-12元,市场提供一种期权,约定在未来的1年里,期权投资者可以随时按照11元的价格买入一份该股。当期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为3%,那么这份期权的理论价格应该是多少呢?根据公式计算,其期权价格大约在0.6元,也就是说,如果期权投资者花0.6元买入这个权利,那么在未来一年里有机会见到11.6元以上的价格时,就可以11元的约定价格买入股票,并11.6元以上的价格卖到市场中。当然,万一能够有幸捂到12元以上当然赚得更多。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上述例子中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首先是行权价格(即约定的未来买入价格)和当前价格,即上述例子中的11元和10元,行权价格相对当前股价越接近就越有可能获利;其次是股票的波动幅度,越是上蹿下跳的股票,其期权价值越高,如果把上述例子中的波动幅度提高1倍,即上下浮动40%,那么期权的价格就可以上升到1.5元附近。第三,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增加,也会提升期权的价格。第四,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主要是用来把未来行权时的价值进行折现,因此影响不是很大。但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期权定价理论中假设了股票收益率是正态分布的,而且未来期间与过去是一致的,所以例子中,根据去年的波动幅度来推算未来一年的波动状况,而这一点在实际中往往不是很可靠。当一个期权品种挂牌交易时,根据期权的市场价格反过来推算方差参数,也就可以计算出市场投资者对该股未来波动幅度的平均预期。换而言之,在考虑供求关系之外,期权价格的波动,反映出市场投资者对股票未来走势的一种心理推测。因此,在期权与股票同时交易时,投资者需要对期权和股票关联分析,可以推测市场对股票的看法。经典期权定价理论的探讨到此告一段落,但如果把期权概念引申一下就会得到很有意思的结论。我们不妨假设,某股票的行权价格与当前价格一致,市场利率低得可以忽略,而且可以按照市场无风险利率融资(或透支),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股票定价问题转化成某种期权定价问题。好钻研的读者不妨研究一下。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有效市场假说比懂得证明它,更有实际意义。而理解市场有效假说并不是十分抽象和虚无的。早在1889年,经济学家Gi on在《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股票市场》一书中就描述过市场的有效性特征,尽管当时没有使用“有效市场”这个词。最早描述和验证随机游走模型的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在其1900年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也探讨过 “公平游戏”的原则,提出过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的假说。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统计学家们有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股价和指数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这些结论都支持市场有效假说。但是,没有找出规律,并不能证明就不存在规律,很多对市场有效性的证明在这一点上缺少说服力。现在大家提到的有效市场假说(EMH)是Fama在1970年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中系统总结出来的。此后,有效市场假说的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扩大,最终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支柱理论之一。按证券价格对不同层次信息的反映,这个假说可分为三个层次,市场的变化是逐步从地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第一层次叫弱势有效,全可当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吧,如果市场发展到了这个层次,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波动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也就是对股票历史数据的研究已无助于预测未来趋势。第二层次称为半强势有效,在这种市场中,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也就是说,公司公布消息或有事件突发后,股价一步到位,旁观者没有任何机会。第三层次叫强势有效,这是最理想的层次,不妨理解为共产主义吧。市场到了这个层次,价格中已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消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对内幕交易的研究,现已成为金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后来,Fama教授对上述三个层次做了些调整,原来的第一层次的范围有所扩大,把利用股利报酬率、利率等财务研究手段也包括进了第一层次,还有季节效应和关于证券价格波动的研究也包括其中,这种调整将使我们的市场还会在初级阶段待更长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投资者所面对的市场真的达到了“弱势有效”,那么投资者研究K线图恐怕是不会有收获了。而目前,股市投资者所做的大量功课就是研究历史数据。即使是美国股市,研究K线的人也不是屈指可数。近期研究表明,较长区间的收益是可预测。因此,真正的市场有效状态仍是理想主义者们相当遥远的梦。1970年以前,人们预测股票收益时往往使用过去的收益率,而近期的研究则加入股利报酬率(股利与股价的比)、收益价格比(每股收益与股价的比)等财务数据辅助,大大增强了预测力。研究成果也揭示出,市场的预期收益率的变动体现在市场的共同变动上,这种变动可能是投资者在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以及对不同的投资机会偏好改变的结果,很可能与经济条件、社会变革等等的改变有关。有效市场假说,反映了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少例外现象虽然对这一假说提出了挑战,理由大多是现实状态对理想状态的偏离。这些挑战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有效市场假说,但是,在正确运用市场有效性问题及进行深度研究,并作为决策参考或投资策略选择的依据时,不得不抛弃假说的一些前提假设,更加客观地面对现实市场。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市场收益率并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假定,收益率之间也非独立。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具有所谓的狭峰和厚尾之类偏向一头的现象。仅这一点如果被充分证实,那么股票收益率特性的基本假设就会被改写,由此会导致很多现代投资管理的方法和公式需要有所修正。如果股票收益不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基于正态分布基础上的CAPM模型、APT模型等来预测股价走势的精度自然就更勉强了。 此外,如前介绍,方差是传统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参数,常被用来作为风险的尺度,可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样本方差几乎并不能揭示投资的真正风险。于是一个叫VAR的概念被引入,这个概念与前述的破产风险有类似之处,已经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并正在逐步应用到证券投资之中。 作为普通投资者,理解市场有效性假说,最需要理解的恐怕是该理论假设条件和结论:(1)无交易成本;(2)对任何市场参与者信息获得无成本;(3)所有的人对现有价格所隐含的信息和每种证券未来价格分布没有异义并采取行动。显然,有了这样的假设,自然有了一个理想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信息的流通是有效的,股价的定位是有效的,社会的资源配置自然也是有效的。如果只知道这些结论,要么只能当纸上谈兵的专家,要么最好去监管部门,为市场的规范化确立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千万别去真实的股市里,大跌眼镜。作为股票投资者,最关心的当是如何预测股价。所以首先要知道,符合市场实际特性的投资理论才是投资者的好理论,而不论这种理论是有效市场假说、是行为金融理论、是稳态理论、混沌理论、密码理论,还是别的什么XX理论。其次,这种理论必须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有可操作性,能够捕捉投资机会和警示风险,而不仅仅只在全局意义上描述整个市场的状态而已。
 回复日期:2007-01-14 10:03:06
    不公平的博弈
除了前述投资的理论外,与商业竞争相关的其他理论也与对证券投资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其中,人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就会使用,但往往又不太专注的,就是博弈论。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了三位数理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方面的杰出贡献。其中为首的便是约翰·纳什。他所提出的纳什均衡已经成为当今分析商业竞争和贸易的重要工具。股市交易,从交易性质上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博弈呢?各方参与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为了达到各自目的,选择最优策略的过程。而整个市场的各层次的制度设计及实施决定了各方博弈达到纳什均衡的效率与方式。了解博弈论,对于投资者分析和预测股市参与各方的经济行为是非常有益的。
纳什均衡的思想其实并不复杂,他描述的是博弈的理性结局中的一类情况,这种情况中,局中的每一个博弈者都不可能因为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增加获益,于是各方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了某中最优策略,并与其他对手达成了某种暂时的平衡。这种平衡在外界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倘若有关各方坚持原有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并理性面对现实,那么这种平衡状况就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不妨用一个可视化的比喻来解释这种平衡:如果把一个乒乓球,放到一个锅里,不论开始放在锅里的什么位置,最终乒乓球都会稳定地停留在锅底,这时的锅底就可称为是一个纳什均衡点。相反,如果锅是扣在地上的,那么锅底部位是很难放稳一个乒乓球的,因为往任何方向的一点点移动,都会使球彻底离开锅底。这时的锅底部位就不是一个纳什均衡点了。股市的运动规律和锅里的乒乓球是类似的,只是由各种利益主体和市场环境所构成的“锅”并非是标准的,里面不是光滑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但是股市里的小球,始终是会曲折地滚向当前的“锅底”目标。所以,股市整体的运动规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趋向当前纳什均衡点的过程。只是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而导致纳什均衡点也在不断地位移。 例如,当前长期理性投资者中,基于对经济预期的长期看淡,空方不断卖出离场,而多方继续筹资进场,于是这时的市场就逐步趋向于多空双方力量的新均衡点。类似,当市场在稳健投资作用下趋于稳定时,激进的冒险投资者又会借助题材发动行情,于是市场又在不同理念的资金中寻找新的平衡点。随着各种资金的流动,随着个股筹码的换手,市场的平衡点就会发生移动,加上各种外界消息和环境的变化,使得整个市场永远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博弈论的研究中,对两个寡头厂商垄断市场的价格竞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古诺模型的经典竞争模式,并可以计算出两个寡头厂商相互竞争导致的最终市场价格和产量。股市中,虽然有类似的多空双方较量,可惜的是多空的转换是时时发生的,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正可谓“没有永远的多头,也没有永远的空头”,所以无法套用模型计算出股价的均衡点。而且,股市中,很多信息是不公开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股市中的多空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动态博弈,是博弈研究中最复杂的类型。在投资者中,有些是相互合作的,有些则是不合作的,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对于多数简化条件下得到的博弈结论还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必须仔细分析博弈各方的信息是否对称,双方又无可能合作,博弈条件是否会发生改变等等。有了这些概念,在实际的股市分析中就会有更宽泛的视角。除了“囚徒困境”外,博弈论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称作“智猪博弈”。故事的大意是,猪圈里养了两头猪,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所待的猪圈很特别。四方型猪圈的一个角落里有个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钮却在对角位置。假设按一次钮可以出7两食物,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就可以在食槽边先下嘴吃到4量,而大猪因为跑过来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两。而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会一嘴全包。它们的博弈策略情况如下:
大猪(前数字)小猪(后数字)按按钮
面对上面的规则,结果会怎样呢?不妨设身处地地为猪儿们想想。很显然,小猪的选择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则只能是白忙乎。而大猪呢?不按就大家都没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钮。在这种规则下,最终的结果是,小猪在槽边坐享其成,而原本处于优势的大猪,却不得不来回奔跑,为小猪服务,而自己还不如小猪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怜哦! 在“智猪博弈”的情景中,大猪是占据比较优势的,但是,由于小猪别无选择,使得大猪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让小猪搭了便车,而且比大猪还得意。这个博弈中的关键要素是猪圈的设计,即按按钮的成本。由于按按钮需要时间和体力上的成本,导致小猪无法承担,而大猪承担成本后,得益可能还不如对手,但总比饿肚子好。如果按按钮没有成本,这个情形就不会出现了。 其实个股投资中也是有这种情形的。例如,当个股主力已经在底位买入大量股票后,他已经付出了相当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于接受亏损。所以,基于和大猪一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会拉抬股价,以求实现吃进筹码的增值。这时的中小散户,就可以对该股追加资金,当一只聪明的小猪,让主力庄家给咱抬轿子。当然,这种股票的发觉并不容易,所以当小猪所需要忙碌的就是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猪圈,并冲进去当聪明的小猪。从散户与庄家的策略选择上看,这种博弈结果是有参考意义的。例如,对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的信息处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业分析、个股调研、财务比较等等,一旦已经付出,机构投资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弃的。而中小散户,不太可能事先支付这些高额成本,更没有资金控盘操作,因此只能采取小猪的等待策略。即在庄家重仓的股票里等着,庄家一定比散户更着急。等到主力动手为自己觅食而主动出击时,散户就可以坐享其成了。遗憾的是,股市中的机构们要比大猪们聪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们不会甘心为小猪们按按钮。因此,他们会选择破坏猪圈的规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个猪圈,比如把按钮放在食槽旁边,或者可以遥控,这样小猪们就没有机会了。例如,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虚假的利空消息,这就类似于按按钮前骗小猪离开食槽,好让自己饱餐一顿。股市中,散户投资者与小猪的命运有相似之处,没有能力承担炒作成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利用资金灵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优势,发现并选择那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或可能坐庄的股票,事先蹲点,等着大猪们为自己服务。由此也可看到,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散户并不是总没有优势的,关键是找到有大猪的那个圈儿,并等到对自己有利的猪圈规则形成时再进入。股市中可以时常听到有关零和游戏的说法,所谓零和游戏,也就是玩了半天,大家总计的收益之和为零。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去玩这种游戏呢?因为,尽管总体收益为零,但个体收益可以大相径庭,只要玩的人越多,就越热闹。说俗了,就是有人喜欢赌个运气,找个刺激。否则,如果都是机器人一般的理性,就没有人会玩这种游戏了。零和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赢家,必须同时有输家。因为总和是零,所以赢家的收益就是输家的亏损。从这个零和博弈的基本原则出发,就可以得到一个最基本的炒股原则,那就是,如果想在零和游戏规则的股市中赢利,那么投资者入市之前应该先找好、找对自己赢利的对象。否则,自己就很可能成为别人的“盘中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多数个人投资者容易忽略的。很多人看见别人在股市赚了很多钱,就热血沸腾地也想进股市赚一把,这就大错特错了!做实业,或许这招还有些管用,但做股票这种策略一定会赔钱的。特别是在深沪股市,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还不及交易费用的情况下,零和游戏的基本原则就变得格外重要了。例如,基于信息优势的券商瞄准了散户投资者,而基金的目标是盯上大户,那么散户入市还能从谁哪里赢利呢?如果您也想从其他散户那里赢利,那么最好去证券营业部看看,如果发现散户们哪个也不必自己“傻”,那么最好不要拿自己的“血汗钱”交学费了。要么干点别的,要么当作娱乐,只拿少量资金玩玩。否则,等着您的命运就是找不到下线的终极传销者。与零和游戏相类似,还有负和游戏和正和游戏,即参与者合计的收益为负或者正数。很明显,负和游戏比零和游戏更残酷,竞争也更激烈。缺少投资价值的市场里,投资者所面对的就是此类游戏。正和游戏是最令人宽慰的,这种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甚至可能出现广泛的合作,达成某种默契和均衡。如果,整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高于交易费用,甚至大于储蓄收益,那么这样的市场就是正和游戏了,恶庄投机行为也会相对减少。让股市成为正和条件下的合作博弈或许是监管者和大部分理性投资者的理想模式。但现实中,整个市场处于零和游戏,甚至是负和游戏的时候,并不排除个股交易上可能出现正和游戏的现象。例如,深沪股市中,湘火炬、合金投资、新疆屯河等股票曾出现过这类状况。主力通过高度集中持股改变个股上的游戏规则,形成暂时的正和游戏规则。主力借助市场环境在单个股票上形成正和游戏规则,即使不是高度控股,只要通过强化行动一致的理念和效应,同样可以做出一个又一个“超级牛股”。例如,假设用2亿元作为控股成本,并联合部分大户作为一致行动人,然后把股价拉高50倍后,市值便达到了100亿元,拿100亿元市值抵押融资50亿元,然后,这50亿元可以去再投资也可以做实业投资,而100亿元的市值还可以参加新股市值配售,即便配售新股的年收益率只有5%,即5亿元,但相对于2亿元的投入而言,已经是暴利了。这种情况下,通过抵押融资和市值配售等政策,实现了个股游戏总收益值的大幅增加,实现了正和游戏,这就使得这些个股上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您死我活了,于是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达成某种默契,进行合作博弈了。存在了合作博弈的条件,才有实现合作博弈的可能,这也是这些“超级牛股”背后的资金愿意与主力高度保持一致行动的道理。当然,这个系统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实业投资和新股配售两块基石上的,如果抵押得到的资金没有找到稳定回报的投资机会,或新股市值配售政策取消,那么这个游戏的庄家成本就很高了。有位前辈层在2001年的熊市中断言,德隆系的股票可能会在牛市中倒下,他说在牛市来临的时候,跟庄者就会嫌弃这些老马车跑得太慢了。没想到2004年初的小牛市之后,德隆系果真轰然倒塌,尽管直接原因并非于此,但冥冥中似乎这就是宿命。看来个股主力想要长期改变游戏规则的玩法是风险很高的。从上述有关博弈论的讨论不难发现,博弈的根本是游戏的规则,不同的规则下,会有不同的最优策略,就会有不同的结局,如果规则清晰且固化,那么博弈的结果只需要按图索骥了。可惜的是,股市中的各方力量都在不断地做局,同时他们也是局中之人,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时地在渐渐改变一些游戏规则。而游戏规则正是股市博弈复杂性的根本,也是股市研究的关键点。
 回复日期:2007-01-14 10:04:28
    理论的意义
博弈论也好,有效市场假说也罢,都对投资人的行为进行了某种限定,很明显这个假设是非常局限的,并不符合实际,但这并不能否定理论的价值。作为投资者来理解和学习前人的这些经典理论,不仅因为他们是前人经验的概括总结,也不仅因为是科学研究结合现代技术的成果,更因为他们是严谨而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因为您所面对的市场中,至少有50%以上的专业投资者、90%的基金经理们,了解这些理论、使用这些理论、甚至信奉这些理论。如果您想取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成绩,却不了解大多数资金运作者们所崇尚的理念,不了解他们投资策略的理论依据,那么怎么可能战胜他们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才是理解这些理论的真正意义。这就像选美一样,想要选得准,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标准,而是需要了解大众的标准。本篇内容主要是介绍部分经典投资理论和研究成果,它们之所以有时看起来脱离实际,难以操作,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把“人”纳入研究的范围,相反,基于研究的需要,有时简化了市场的状态,有时设立一些不太符合实际的假设。当然,有时在“人”的总体因素趋于平衡,各类市场因素相互抵消的情况下,市场恰好符合这些经典理论的假设,从而显著地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由此可知,想要战胜市场,不考虑人这个市场中唯一的“活物”,那是难以想象的。值得恭喜的是,您已经读完了可能是本书中最为理论化并相对枯燥的一篇,从下一篇开始,活泼好动的“人”将进入我们的视野,因此也就会有更多轻松有趣的话题。倘若读到这里,您已经觉得炒股太复杂、太高难度了,不是件适合自己做的事,那么除了建议您把资金委托给基金之外,还需要特别恭喜您,因为一个人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和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是同样重要的。笔者辛勤笔耕的另一个意义也就在于此。
第三篇 艺术不可不练(操练投机艺术)
上一篇,讲的大多是学者专家们的研究成果,看明白了当然好,理解透彻了自然获益非浅,但实际中可能不一定管用,因为股市里的职业投资者都知道这些条条框框,有些基金经理就事专门研究这些东西拿的博士学位。大家都知道的规律、能够摹仿的办法,就不可能在...
以人为本
上一篇,讲的大多是学者专家们的研究成果,看明白了当然好,理解透彻了自然获益非浅,但实际中可能不一定管用,因为股市里的职业投资者都知道这些条条框框,有些基金经理就事专门研究这些东西拿的博士学位。大家都知道的规律、能够摹仿的办法,就不可能在市场中屡战屡胜,最多不过打个平手。更何况,理论本身还与实际有不小的偏差。其实金融学家和投资专家们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以研究投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理论逐步发展起来,其中行为金融学就是一个新兴的分支。特别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纳曼[24](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L·史密斯(Vernon L.Smith)后,使得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迅速升温。而股市是一个以人为主要活动因素的市场,是研究和应用行为金融学的一个理想试验田和观测所,这也是职业投资者日渐关注这一理论的原因。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群自认为理性的专家在研究市场中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且不断发现、证明并研究如何利用这些人性的弱点,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的行为向有效市场理论所描述的理想模式逐步演化和逼近。有效市场中所描述的情景是无摩擦状况下的理性人群的运动规律,行为金融学的作用就是解释摩擦和非理性,并通过实际赚取非理性者的财富来调教和培养市场的理性,甚至或者通过直接消灭非理性者及其资金,来减少摩擦,从而使整个市场的成本最小,利益最大,效率最高,即使专家们不这样做,市场也会这样做。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用天来度量的,可能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直到永久。俗话讲,“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在大家有生之年应该不必担心高层次有效市场的真正最终实现。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赚钱,肯定是一个不过时策略。在现代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是一句十分经典的座右铭,其实,在研究股市投资决策时,同样应“以人为本”,以市场相关者行为特征为基础、从市场主导者和监管者的心理出发、以群体行为的普遍规律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做出更加切合实际地的正确决策。在详细探讨投资者行为特征之前,还需要认知一个哲学上的难题。就是人同时作为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悖论性和矛盾,这就像没有支点的杠杆去如何撬动物体,很难想象。倘若自己研究自己还可能做到理性和客观,就像医生给自己诊断,但应用方面就更是困难了。例如,投资者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理性状态就是一个难有客观结论的问题,难就难在没有一个静止的参考点,跟不同的人、跟不同的阶段相比,就会有不同的结论。把人引入研究的视野,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将落到了相对意义的范畴。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事实,而经济学特别是股市投资,研究的对象中包括了有思考能力的部分,这就大不相同了。学者们为了回避这个难点,在经济学的研究上(有效市场假说就是一例)引入了理性行为的假设,假定人们会依据现有的某种最佳方案或规律统一行动,在这样建立的理论框架下研究,就类似与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相当完美。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假设与事实之间有不小的偏差,所以在投资学的研究中,存在理性的经典投资理论,也存在非理性的投资艺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艺术的渊源以及如何修炼。
 回复日期:2007-01-14 10:05:33
    解剖您的投资心理
研究人的投资行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度量人的满足感,或者称投资收益的效用。例如,赢利10万元和亏损10万元对于投资者的效用是否一样大呢?同样赢利10万元,对于散户和基金经理的满足感是否相同呢?到底如何测量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效用呢?人们又是如何依据效用来进行投资决策的呢? 据资料介绍,金融界已经有一些计算投资效用的公式,其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如下:这个公式中E(r)表示投资项目的预期平均收益率,A代表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该参数一般在1-3之间,σ2代表投资收益的方差。这个公式告诉人们,预期平均收益率越高,人们的满足感越强,不确定性越大则满足感越差,程度取决于个人的风险偏好程度。依据这类公式,人们在确定收益率和方差参数后,再估测出自己的风险厌恶系数,而后就可以计算出对某项投资的效用了。这样,某人对不同项目投资的效用也就可以比较出来了。 对于效用的研究,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用资本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来解释人类的投资行为。他解释说,第1元钱赢利对人们产生的效用要大于此后的1元,收益的效用是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的。例如,一个投资股市10万元的投资人,获得第一个的1万元回报(从10万增值到11万)的心理效用是最高的,而几年后从90万增长到91万的变化却少了很多欣喜。不过从100万到110万的变化与从10万元到11万元的变化对于这个投资者来说,效用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吧。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但有时也未必这样。一个吃饼的笑话或许多数人都听说过:一个人吃到第3个饼饱了,于是感悟说:“早知道直接吃这第3个饼就行了,何必吃前面那两个呢?”在这种时候,第3个饼的心理效用要大于前面两个饼,即所谓发生质变时的效用。例如,某人的财富从99万增长到100万时大多会为自己成为百万富翁而兴奋,这时的1万元,比从98增长到99时的效用要明显大一些。事实上,不仅收益的绝对数量不适合度量投资人的心理效用,即使用百分比收益率来描述效用也不够科学。确定性的收益对人的效用度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一方面是投资者的现有财富,另一个方面是收益率的对数值,对数的底无所谓,一般统一取自然对数即可。例如,李先生投入股市3万元,1年下来变成了6万元,这件事情对李先生的效用为ln(6/3)=0.693。而张先生投入4万元,1年下来剩了2万元,他的效用为ln(2/4)=-0.693。二人的效用大小是一样的,只是符号相反。如果张先生第二年再从2万变成了4万,那么第二年的效用是0.693,两年合计的效用等于0。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如果李先生的第二年从6万变回3万,两年合计的效用也等于0,但李先生一定会因为得而复失不如张先生失而复得来的高兴。但是如果综合看就可以发现,这只是由于近期事件对当前的心态影响较大的缘故,所以第二年底时张先生要比李先生心情好而已,但第一年底,自然是李先生心情好于张先生,其实两人的累积平均效用是差不多的。只是近期事件的心理影响较大而已。 现实中,很多人粗心地认为赢利10%和亏损10%在幅度上是同等的,但实际上,赢利10%接着亏损10%,并不是回到起初的状态,而是损失了近1%(暂不考虑手续费),夸张一些就更明显了,例如1万元投资,赢利50%后是1.5万,接着亏损50%后剩余7500元。所以投资者在实际投资者中衡量自己的收益和亏损时千万不要简单地用百分比幅度,要有对数、几何平均和复利的概念,牢记亏损50%需要赢利100%才能赚回本钱。同样在估测股价风险时,一只在5元至20元均匀波动的股票,真正的中间价位不是12.5元,而是10元!因为只有在10元以下买入,而该股上涨到20元和跌到5元的概率都是50%的情况下,您的预期收益率才刚好是零。学会用取对数的角度来看待股价、看待收益率,您就会发现您眼中的坐标系发生了变化,很多以前认为是安全的价位,现在却觉得并不低了,而以前认为可以抛出的价位,却觉得还可以继续持有了。从前,人们经常在跌势中买早了,在涨势中抛早了,其实不是没有耐心,而是测量的方法错了。投资者采用对数坐标体系来观察股市以后,对损失就会更加敏感,而对赢利则会趋于迟钝。 到这里,我们所探讨的还只是衡量效用过程中有关收益率的测度,还没有考虑方差的测量,即不确定性对人们决策的影响和度量,由于不确定性的问题更为复杂,我们将在后面风险偏好中慢慢聊。 人性的每一个弱点都随时有可能被市场所利用,而导致投资失败。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暴露出不同的弱点或者是弱点的不同方面。人性的弱点在股市中最常表现出的是贪婪和恐惧,这有些老生常谈。人们都知道诸如“贪婪和恐惧是投资的天敌”,“我们要克服贪婪,克服恐惧”之类的话。但是何为贪婪、何为恐惧呢?关键还在于如何判断,如何度量。与此相关的操作是“止盈”和“止损”的概念,“止盈”可以克服贪婪,“止损”可以克服恐惧。有的人甚至建议“忘记买入股票的成本”和“把握股市的趋势”,因为“忘记买入股票的成本”和“把握股市的趋势”既可以有助于克服贪婪,也有助于克服恐惧。然而,如果贪婪是人的本性,恐惧也是人的本性,本性所在,怎么会轻易就能克服了呢?“变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长期严格的磨练,才有可能改变某些不良本性。
再说,人们的欲望也常常成为一个难以控制的魔鬼,前人比喻说“人的心里有个洞,无论再多的金钱和名誉都无法填满它”。但是,人们对现状的不满足,也是一种动力,是人类文明与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没有欲望还研究什么投资啊!您说是不是呢?过度自信和优柔寡断也是一组弱点。过度自信会不断自我神化,并使成功成为失败之母,但有时又需要足够的自信,特别是股市中的高手,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可能就是失败的开端了。关于过度自信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心理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者在被告之平均水平为50分时,竟然有80%的人将自己的驾驶水平打在了60分以上,倘若调查问题改为“您的股市投资能力是否超过平均水平”时,大多数人都会自信地回答说“是的”。怎么可能多数人的能力都比一般人强呢?这一违背逻辑的结果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多地表现出过度自信,尤其是在刚刚获得一些成绩时,人的自信心往往会出现加速膨胀,这是很危险的人性弱点。 羡慕也是人们常见的弱点,“不要垂涎邻居的财富”,圣经上就是这样告告诫大家的。过度的羡慕会产生嫉妒和急躁。股市里充斥着炒股发财的故事,从未有人眉飞色舞地畅谈自己赔钱的惨痛经历。绝大多数人都属于喜鹊类的――报喜不报忧,而且多数人还有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把失败归咎于外部或他人的倾向。因此,这些心理偏差会导致大部分人总是心存侥幸,并寄希望于自己是某个幸运儿,可上帝为什么会偏偏宠爱您呢?请别忘了先给上帝一个宠爱您的充分理由。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例如,多数人对让自己赚过钱的股票有特别的感情,对赔过钱的股票有一种莫名的憎恨,这些个人情结也会导致投资者不能客观地对待投资机会。人的本性弱点还有很多,比如说,人的感性多于理性,人的懒惰多于勤奋,摹仿多于思考等等,真是难以详尽。就此打住吧,否则实在让“人”无地自容了。上述种种弱点,把人说的有些不可就要。其实,不论是优柔寡断还是深思熟虑,不论是信心十足还是刚愎自用,并没有一条明确的楚河汉界,问题的关键是度的把握。只是如何把握这些度,可不是一两本书就可以说清楚的,是人生德行的修炼,只有固化到性格里才能处惊不变,运用自如。例如,多数人都很难做到面对现实和承认错误,常常因为一些小错误而隐瞒、欺骗,最终却酿成大错。绝大部分大错误,都是出现小错误时不勇于“止损”而造成的,要真能随时随地做到勇于认错,就可以避免很多大错误的最终发生。这一点在股市里和生活里都很重要。能防患于未然自然最理想,但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关键是如何面对和处置。股市上最高超的战例就是战胜自己,股市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身的脆弱。有个经典的句子说,“如果您爱他,就把他送进股市,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您恨他,就把他送进股市,因为那里是地狱。”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全在于您的心里。股市是一个放大人性弱点的地方。大部分心理健康的人,投资赢利是必然的,而多数心理失衡的人去炒股,赔钱也早已是命中注定。手段、方法、知识、经验和工具都只是催化剂,它们只能加快财富变化的速度,而不决定变化的方向。真正决定投资者前进方向的因素在投资者的心里,是一些无形的东西,例如性格、德行、品行等等。本书的最后部分还将更多地探讨投资者在心理和信念方面的修炼问题。 所以,练就健康的心理是做投资高手的一个重要条件。真正做到了君子坦荡荡,不自欺欺人,市场也就不容易欺负您了。人的心理状态对投资决策影响很大,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一项本领。有过几年实战经验的投资者就会发现,掌握大盘阶段性的运行趋势有时并不难,而难的是在得出结论后如何说服自己去执行!因此,学会控制自己是投资者必修的一门功课。对股市的职业投资者而言,世界可以划分为简单的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己以内的一切,第二部分是自己以外的一切,即唯心和唯物,主观和客观。如果一个人可以控制第一部分,那么他就可以利于不败之地,如果再可以控制第二部分,那他就是这个市场的主宰,但如果只能控制第二部分而不能控制第一部分,那他可能是一个恶魔,就像某些势力无边的恶庄,最终将因无法战胜自己而毁灭。 对于大多数非垄断性市场而言,所有的人都不可能控制整个市场,因此首先要学会操控、同时也是唯一可操控的只有自己以内的部分。尽管心理因素只占一半,但这是唯一可以努力的一半,因为另一半因素只能够接受而无法彻底改变。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往往越是修炼到高级的阶段,越主要是心理的修炼。知识是可以学习的,而心理是很难学习的,它需要的是训练、磨练、修炼和悟性。财经专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在他的名著《金钱的游戏》一书中写到:“一个人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在股市里玩股票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笔者很想把后半句改成“无异于自取灭亡”。要学会控制自己,首先要分清哪些是自己可控的部分,哪些是不可控的部分。对于不可控制的部分,不必也不可为之费尽心思,而对于属于自己的部分则要尽心尽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势的涨跌(中长期趋势),整个市场的趋势是不可控的,至少是个人投资者不可控的,而恐惧和忧虑是可控的,控制好情绪,才能保持理性判断的水准,也才能在股市中长期稳定地盈利。所以说,猜测明天是涨还是跌,并没有多少意义,关键是考虑好涨跌之后您如何操作。 区分主观与客观似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别人的主管是一种客观,自己的客观有时是一种主观。例如,市场中很多中小投资者都热衷于打探庄家的意图,其实这是中小投资者的身外之事,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事情。即使庄家真心告诉您明天的坐庄计划,您也难保庄家一觉醒来不会因其他因素影响而改变主意却忘了或来不及通知您。相比之下,自己用多大比例跟庄,出现意外后如何止损等等,反倒是自己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些在庄家(别人)脑子里的主观问题,对于其他投资者而言就是客观问题了,是难以操控的部分。又如,某投资者,根据历史数据,详细计算出了某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收益率的方差、概率分布等等,准备据此进行投资。尽管这些努力都是有意义的,但必须提醒的是,在这些客观历史数据和分析判断上做出预测却是主观的,是该投资者个人眼中的“未来世界”,尽管有很多人使用相同的资料、听取相同的咨询、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但结果很可能不一样,而将来的真实结果怎样,就更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市场没有按照自己精心分析的那样演变而生气,那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分析和预测都是主观的,不论方法看起来是如何地客观。只有发生了的事实才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判断与客观判断的最大区别是其相对性,在这个方面,阿Q一些反倒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有时,当股市接近底部的时候,低迷的市况往往造成投资者产生过度悲观的情绪。经常是一些明明业绩稳定,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的公司,股价却像断了线的风筝。特别是在经过股市残酷洗礼后树立的投资理念,被残酷现实所玩弄的时候,很多人会变得沮丧。于是一些彻底绝望了的持股者终于放弃自己的信念,开始抛弃那些曾经下决心终身相守的优质股票。其实,普通投资者大可不必悲观。这时,翻翻那些超跌股的图形不难看出,当前股价已经跌到成交密集区的下方,持股者早已绝大部分被套。再从年报、中报和各种公告中查查这些股票的主要股东情况,就可发现,其中有不少证券公司、证券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的名字。由此可知道,这些有实力、有经验的“庄家们”也被套其中,并可以估算他们的持仓成本。既然有庄家和机构陪着大家“坐牢”,散户们又何必害怕寂寞呢?对于这样的个股,中小投资者们完全可以充满信心地继续持有。在股市里能比庄家过得好,还不足以欣慰吗?另外,有时一些稳定成长的股票实施了配股,由于配股价较高,持股者怨声载道,于是股价连连下挫,配股也有不小的比例没人交款认购。于是,几千万的配股有近一半砸在了承销商手里。这样的股票,中小投资者如果能在配股价之下10%、甚至20%的地方买一些,并与庄家同甘共苦,大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些回报。当然这些不是规律。股民在股市投资,常常对庄家又爱又恨。既想紧跟着实力雄厚的庄家,坐一段轿子,又怕被瓮中捉鳖。其实,中小散户不如胸怀宽大一些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