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二战火炮战略游戏名 兵团作战 有战壕 有坦克 牵引火炮 ...

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离线
1981 年 10 月 11 日
阅读权限
注册时间
2007-8-31
在线时间
3310 小时
23530 点
9351 点
茶壶他爹
87954617 ¥
发表于 2009-7-27 11:06:31
苏德战场是二战最主要的大战场,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从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无数士兵牺牲在这绵延上千公里的战场上。苏联军民在二战中死亡近2500万人,占二战死亡总数的最大部分。苏联将此战称为“卫国战争” 1941年6月~1945年5月,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进而夺取世界霸权。
  战前态势 1940年夏德国征服北欧、西欧诸国后,即着手制订入侵苏联的战略计划,进行侵苏的准备工作;1941年春侵占巴尔干半岛后,开始在东欧集结兵力,加紧完成对苏
作战部署。德国对苏作战计划巴巴罗萨方案确定其战略企图是:集中优势兵力沿三个战略方向实施闪电式进攻,把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以最终击败苏联。大战爆发后,德国经过近两年的作战与扩军,武装力量急剧发展,至1941年年中拥有兵力约730万人,其中陆军520万人,计214个师另7个独立旅;空军5个航空队,飞机1万余架;海军主要舰艇213艘。为尽快消灭苏联,德国及其盟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于战前在靠近苏联边境地区集结军队550万人,计有陆军190个师(其中19个装甲师、14个摩托化师),坦克约4300辆,火炮和迫击炮4.7万余门;空军作战飞机4980架;海军作战舰艇192艘。其部署是:北方集团军群辖29个师,在梅梅尔(今克来佩达)至戈乌达普地带展开;中央集团军群辖50个师又2个旅,在戈乌达普至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展开;南方集团军群辖57个师又13个旅(含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和4个匈牙利旅),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至黑海地带展开。3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基辅方向实施进攻。另外,驻挪威的德军集团和芬兰2个集团军共21个师和3个旅,分别向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方向实施突击。上述进攻部队各有德军1个航空队包括芬兰与罗马尼亚航空兵提供支援。
  战前,苏联对于法西斯德国的入侵虽有警觉,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和德军主攻方向判断错误,对抗击德军首次突击思想准备不足,以致临战前未做好充分准备。当时,苏军总兵力537.3万人,陆军编成303个师。为抗击德军入侵,苏联在西部边境军区(包括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共部署兵力268万人,计陆军170个师(103个步兵师、40个坦克师、20个摩托化师、7个骑兵师)另2个旅,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3.7万余门,新型坦克1400余辆和大量旧式坦克;空军新型作战飞机1500余架和大量旧式飞机。按照战前修订的作战计划,苏军以西南方向为主要防御方向,在其他方向上则以边防部队进行抗击,以保障主力集结和展开,消灭入侵之敌并将战争推向敌国领土。但战争爆发前,各项战备措施并未完全落实,西部各边境军区部队大多没有完全展开。
  战争进程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苏联Communist **和**领导下,奋起展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新阶段。德军侵苏标志着欧洲东方战线的开辟,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双方的军事行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先后实施了八个战局(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附图)。
  第一阶段,德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实施退却和战略防御(1941.6~1942.11) 其间包括1941年夏秋战局、1941~1942年冬季战局和1942年夏秋战局。战争爆发后,德军凭借其突然袭击、武器装备占有优势、军队预先集结并具有较丰富的作战经验等因素,利用苏联判断失误、思想麻痹、戒备不足等弱点,一举突破苏军防御,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西北方向推进400~450公里,西方向推进450~600公里,西南方向推进300~350公里,夺占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侵入俄罗斯西部各州,进抵列宁格勒远接近地,威胁斯摩棱斯克和基辅。
  苏联仓促应战,西部边防迅速崩溃,部队节节败退。在作战形势极端严峻的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对双方实力估计失误,战略指挥不当,企图以进攻粉碎德军进攻,一再命令各军区实施反击,以致接连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被迫转入战略防御。苏军同时进行了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白俄罗斯防御战役、利沃夫-切尔诺夫策防御战役和北极地区战役,均告失败。边境交战结束后,苏军从7月开始,在列佩利、博布鲁伊斯克、索利齐、科罗斯坚等地域先后实施反突击,亦告失败。随后,为阻止德军长驱直入,苏军相继展开基辅战役、列宁格勒会战、斯摩棱斯克战役、敖德萨防御战役和顿巴斯-罗斯托夫战役。9月底,德军封锁列宁格勒,攻占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9月30日,双方开始莫斯科会战。德军从北、中、南三个方向挺进莫斯科,首先在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战役中取得胜利,接着推进到莫斯科远接近地。10~11月,北路德军进抵莫斯科河-伏尔加河运河沿岸地域,一部兵力进抵莫斯科以北的红波利亚纳;中路进抵莫斯科西南的戈利齐诺地域;南路强渡纳拉河,逼近卡希拉。莫斯科岌岌可危。苏联国防委员会和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改善战争指导。军事上,以顽强防御阻止敌人进攻,把大批战略预备队陆续投入最危急的作战方向,并在敌占区广泛开展游击战。经济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大批工厂东迁,使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经5个多月艰苦战斗,苏军尽管损失官兵330余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后退850~1250公里,但终于阻滞德军的进攻并建立了新防线。12月初,德军各突击集团已疲惫不堪,消耗严重,被迫停止进攻并转入防御。苏军经紧急准备先后在莫斯科近郊、列宁格勒东南地区和罗斯托夫地域转入全线反攻,开始实施1941~1942年冬季战局。德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以西地区遭重创,被迫后撤。在西北与西南方向,苏军的反攻亦取得战果。反攻过程中,苏军在某些方向上迫使德军后退100~350公里。德军损失40余万人,被击溃近50个师,其闪击计划宣告破产。苏军由于总体力量和武器装备不足,战略预备队分散使用,反攻未能获得圆满成功,但整个战局仍然取得重大进展,为改变苏德战场形势创造了条件。
  德军统帅部针对苏德战场出现的形势改变战略计划,放弃全面进攻,转而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为此,迅速从本土和欧洲其他地区抽调39个师、6个旅和大量补充兵员增援东线,并将基本力量集中到苏联欧洲地区南部,企图攻占顿河、伏尔加河下游与库班河地区并进而夺取高加索。1942年5月,德军发动夏秋攻势,首先突破苏军在刻赤半岛的防御,迫使守军撤退到塔曼半岛;随后击退苏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6月底在南部地区转入反攻。苏军在哈尔科夫失利后,接着实施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到7月下旬战线后退150~400公里,放弃顿巴斯东部地区和顿河右岸地区。为阻滞德军继续推进,苏军进行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和高加索会战,经过艰苦奋战,反复争夺,不仅守住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在高加索山脉山前地带挡住了进攻的敌军,而且通过顽强的防御作战争取了时间,集结了预备队,为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苏军展开战略反攻,德军转入全面防御,战争发生根本转折(1942.11~1943.12) 其间包括1942~1943年冬季战局和1943年夏秋战局。1942年夏秋,德军对斯大林格勒久攻不克,为增强东线作战兵力,利用美英盟军尚未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向苏德战场增调67个师并组建16个新锐兵团,使东线兵力在1942年11月前增加到62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5.1万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5000余辆、作战飞机3500架。此时,苏联国民经济已转入战时轨道,军工生产业已恢复并有所发展,给军队提供的武器装备数量增多,质量改善,同时还得到美英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援助;中国抗日战争消耗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太平洋战争也分散了日本的部分兵力,使苏联减轻了后顾之忧。苏军兵力已增加到约660万人,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7.7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7300余辆、作战飞机4500余架。在这种形势下,苏德双方为决定战争胜负,展开了极其激烈的战斗。
  1942年11月19日,苏军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从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实施大规模反攻,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总计22个师共33万人。随后,击退前来援救被围集团的德军2个突击集团,至1943年2月2日围歼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力。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德国及其盟国在整个会战中损失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从此,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基本转到苏联方面,苏德战争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与此同时,苏军通过高加索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沃罗涅日-哈尔科夫战役、伏罗希洛夫格勒-罗斯托夫战役,向顿河上游、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发展进攻,先后收复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北部地区,并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此外,苏军在高加索方向继续发展进攻,至1943年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地区。
  1943年夏秋战局以苏军主动进行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德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权,集中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所属5个集团军的兵力,于7月5日从南、北两翼向库尔斯克发动进攻。苏军原打算在该地区实施进攻,但获悉德军企图后改变计划,决心以优势兵力组织防御,消耗和歼灭德军突击集团,为转入反攻并进而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为此,苏军以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为第一梯队,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在库尔斯克地域实施防御。12日,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交战,参战坦克和自行火炮总计1200辆。随后,苏军在北南两翼转入反攻,先后收复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共击溃德军30个精锐师(含7个装甲师);德军损失50余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3700余架、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从此,苏军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彻底丧失战略进攻能力,全线转入防御。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苏军在大卢基到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战略反攻,接连实施斯摩棱斯克战役、顿巴斯战役、切尔尼戈夫-波尔塔瓦战役、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第聂伯河会战和基辅进攻战役,至1943年12月向西推进达500~1300公里,收复一半左右敌占区,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基辅等大城市。德国及其盟国在苏德战争第二阶段的惨败、苏联战时经济在1943年的迅速发展,使苏德战场的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为下一步解放整个白俄罗斯、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克里木地区和驱逐德军出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世界各国反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和法西斯集团内部危机的加深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苏军全面展开战略进攻,德军节节溃败,法西斯德国彻底覆灭(1943.12~1945.5) 其间包括1943~1944年冬季战局、1944年夏秋战局和1945年欧洲战局。法西斯集团由于在苏德战场遭受严重挫败,1943年底被迫全线退却并转入仓促防御。德国为拖延苏德战争进程,继续利用美英盟军尚未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在苏德战场部署有198个师另6个旅,共49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5.4万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5400辆、飞机3000余架,企图固守阵地,稳定战局。此时,意大利已经投降,美英等国盟军基本控制地中海,并积极准备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欧洲各国人民的抵抗运动和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形成围剿法西斯德军的战略态势。苏联与美英通过德黑兰会议拟定了共同对德作战的战略协同计划,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更加巩固。为尽快歼灭入侵之敌,苏联在1944年初继续增强作战力量,总兵力达到630万余人,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8.3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余辆,飞机1万余架。苏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在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整个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通过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彻底打败德军,解放全部国土。
  1943~1944年冬季战局是从苏军实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开始的。苏军以4个乌克兰方面军由第聂伯河向喀尔巴阡山总方向发起进攻,割裂德军战略正面的南翼重兵集团,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前出到喀尔巴阡山前地带和苏罗边境。与此同时,苏军在西北方向实施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在西南方向,随着右岸乌克兰战况的发展,苏军先后发起敖德萨战役和克里木战役,全歼当地德军集团,完全解放黑海沿岸地区和克里木半岛,使苏军在苏德战场南翼的态势和黑海舰队的驻泊条件获得显著改善。
  1944年6月,美英等国盟军在法国西北部沿海地区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为进行战略协同,苏军于1944年夏秋发起规模空前的攻势,主突方向为苏德战场中段即白俄罗斯地区。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中集结4个方面军和1个区舰队,在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博布鲁伊斯克4个方向实施突击,从6个地段突破敌人防御,在明斯克以东围歼苏德战场德军基本兵力。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到毁灭性打击,17个师另3个旅被全歼,50个师损失过半。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大部以及波兰东部地区,为向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和波兰发展进攻创造了条件。白俄罗斯战役发起后,苏军又接连实施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随后又发起东喀尔巴阡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和布达佩斯战役,收复全部失地,并进军芬兰和挪威,攻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国领土。上述东欧各国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在苏军支援下,收复本国全境或部分领土。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获得解放。
  1945年欧洲战局是在有利于同盟国的形势下开始的。东线,德军已被赶出苏联国土,主要战场转移到东普鲁士、波兰和捷克、匈牙利境内;西线,美英盟军已把德军逐出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中部,并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但仍把残余主力投入苏德战场,共有169个师另20个旅和匈牙利的16个师另1个旅约370余万人用于对苏作战,并在维斯瓦河与奥得河之间构筑了一个由七道防御地区组成的防御配系。苏军已发展到约640万人(海军和国土防空军除外),在火炮、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对德军拥有绝对优势,人员多0.7倍,火炮和迫击炮多0.8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0.5倍,飞机多2倍以上。为配合盟军在西线阿登地区粉碎德军的反扑,苏军提前从1月中旬起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的广阔战线上发起进攻,并连续进行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维也纳战役、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等战略性进攻战役。德军连遭重创,残余兵力相继被歼。在苏军支援下,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获得解放。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投降。战争以法西斯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结局与影响 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和战后军事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战争中,德国将其大部兵力和资源投入苏德战场。德国及其盟国共有607个师被击溃和消灭,约占德军及其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作战师的77.5%以上;德军损失达1000万人,约占其在大战中人员损失的80%;75%以上的武器装备被苏军击毁或缴获。苏联为打败德国付出惨重代价,亡2700万人,其中军人866万人;数千城市和村镇变成废墟,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遭到空前破坏和洗劫。苏联以重大代价换来了胜利,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斗争,中、美、英等国曾给予巨大支援。法西斯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各同盟国相互支援和共同斗争的结果。战争中,苏联与不同社会制度的美、英、中等国结成统一战线,通过联盟战略的制订和实施避免了两线作战,获得了同盟国在战略上的有力支援或直接配合。苏联军民的战争功绩对于推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深化殖民主义体系分化瓦解的危机、促进世界各地千百万人命运的变化,曾产生巨大影响。苏联的历史性胜利,有利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
  苏德战争表明,战争初期突然袭击和防突然袭击是战略指导的重大问题。德国利用突然袭击,在初期获得重大胜利;苏联缺乏准备,没有及时采取防突然袭击的具体措施,因而遭到严重损失。但在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中,突然袭击一般不能成为决定最后成败的基本因素。苏联在不利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方针,转入战略防御,从而为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时间,并终于粉碎德国的闪击战计划。
  苏德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不断增加和改进,军队的技术装备程度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战指导的优劣直接影响战役战斗的成败,其中尤以正确选择主攻方向和有效使用战略预备队最为重要。德国在战争初期突然袭击成功后,多次改变主攻方向,失去了有利战机;苏联在反攻和战略总攻中,正确选定主攻方向,不给德军以喘息机会,集中主力连续实施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德军在多次重大作战中,都因缺乏足够的战略预备队而达不到预期的战略战役目的;苏军则在一系列大规模战役中及时组建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并在关键时刻将其使用在主要方向上,从而得以持续发展胜利。随着战争规模空前增大,战略性任务必须依靠庞大的军队集团才能完成。苏军的方面军群战役和德军的集团军群战役,已成为战略性战役的基本样式。此外,苏联人民的敌后游击运动也为夺取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笑只是个表情,与快乐无关....
当前离线
1981 年 10 月 11 日
阅读权限
注册时间
2007-8-31
在线时间
3310 小时
23530 点
9351 点
茶壶他爹
87954617 ¥
发表于 2009-7-27 11:08:01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
苏联面对德国日益明显的敌意,派遣外长莫洛托夫前往柏林,寻求和解。苏德双方表面十分友好,但彼此互不信任,结果谈判毫无成果。
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称霸西欧大陆,威逼不列颠群岛,不可一世。他认为实现他蓄谋已久的计划、即建立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和全世界霸权的时候已经来到,而苏联则成了他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希特勒决定把其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 面对德寇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并非毫无警觉。但是,考虑到自身应变措施还不够充分,苏联希望尽可能避免或延缓苏德关系的破裂,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为此目的,苏联极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诚意,继续遵照两国贸易协定交货,在报刊广播上驳斥那些预告苏德之间即将开战的预言。 希特勒见此情景,大为高兴,急忙祭出他的看家法宝----闪电战。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列宁格勒;中路的目标是苏联首都莫斯科;南路则扑向盛产粮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辅、哈尔科夫和顿巴斯。 战争初期,苏联严重失利。入侵后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 在经历了短暂的心理震荡之后,苏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权;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在苏联Communist **和**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摆脱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 在北方,德军依仗优势兵力,于8月开始对列宁格勒展开猛烈的围攻。但是,无论是封锁、饥饿、炮击还是轰炸,都无法使列宁格勒人屈服。列宁格勒保卫战坚持了900天,以德军损失30万兵力、狼狈逃窜而宣告结束。 在中路,苏军在通往莫斯科的要冲斯摩梭斯克了会战。虽然斯摩梭斯克于一个多月后失陷,但德军却丧失了25万人,从而为苏军在莫斯科方面组织防御和准备战略预备队赢得了时间。 在南方,7-9月的基辅保卫战和8-10月的敖得萨保卫战,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希特勒在苏军的沉重打击下只得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他认为,攻占莫斯科就能瓦解苏联军民的斗志,取得对苏战争的完全胜利。 10月2日,德军出动35个师的兵力,对莫斯科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苏军在斯大林的指挥下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不断进行猛烈的反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到10月底,德军已疲惫不堪。 11月中旬,德军又以51个师的兵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12月1日,德军发动总攻,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尽管德军侦察营已能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德军的全线攻势还是被迫停顿。 就在希特勒进退两难、一筹莫展之际,苏军以100个师的强大兵力发起反攻击。经过40天激烈的战斗,德军向西溃退了150-300公里,损失了50多万人。莫斯科保卫战大获全胜。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影响深远。它给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增强了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发展。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NC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到日落时分,德军坦克已进入苏联境内50英里。
苏联空军在轰炸开始4小时后才接到起飞命令。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
在柏林,NC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宣布:苏联士兵侵犯了德国边境,德国被迫采取“防御措施”。
面对德国的突然进攻,斯大林极为震惊,他曾判断战争不会这么早发生。
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在入侵苏联的战争中指挥战斗。
德军装甲突击集群向苏联腹地快速机动。
6月29日,古德里安与霍特的装甲部队合围明斯克,将苏联西方面军牢牢地包围起来并给予打击。此次战役使苏军损失30万人、2500辆坦克、1500门大炮。
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德军机械化部队在飞速前进。
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被德军俘虏。这个身材矮小、面黄肌瘦的苏联人没有投降,历尽折磨在一次越狱时被杀害。
袭扰德军后方的苏联游击队员。
1941年7—8月间,苏军在斯摩棱斯克周围与中路德军激战,损失惨重,这是被击毁的苏军坦克。
1941年8月25日,基辅战役打响,由于德军运动神速和苏军统帅部的指挥失误,苏军60万人被俘。
在莫斯科外围构筑工事的苏联妇女。
1941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24周年纪念日。斯大林决定举行阅兵式,在大雪纷飞的红场上,这些苏联人民的优秀儿女在接受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
12月6日清晨,莫斯科大反攻开始。苏军突击部队身穿白色伪装服,手持冲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击。
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后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冰冻的拉多加湖。苏联军民倾尽全力保卫这条生命线,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在湖面上往来奔驰,运出伤员,运进粮食。
这位骨瘦如柴的列宁格勒市民手里拿的是他一天的口粮。
死亡对列宁格勒人来说已是很平常、甚至是值得羡慕的事了。在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间,300万居民中仅饿死者就有100万人以上,死于***弹者更不计其数。
几名巡逻间隙的德军士兵靠吃雪解渴。
四名举着双手、握着白旗示意投降的德军士兵小心地向苏军士兵靠近。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20世纪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二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
 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个半师,一百八十万人,一千七百辆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飞机,一万四千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九十五个师,一百二十五万人,九百九十辆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飞机,七千六百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作战中,德军共俘虏六十六万三千苏联人。面对这危急关头,苏军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组织了防线,阻止德军推进。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方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15日,苏联**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战,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宣布莫斯科戒严,号召首都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三天之内,全市组织了二十五个工人营,十二万人的民兵师,一百六十九个巷战小组。有四十五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941年11月7日,苏军在英勇保卫莫斯科的同时,红场依然进行着阅兵式。斯大林向全国军民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第二次疯狂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莫斯科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德军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斯科军民誓死保卫首都,苏军第316步兵师(后改名为潘菲洛夫第8近卫师),表现了苏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阻击德军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续战斗四个小时,击毁敌人十八辆坦克,为保卫莫斯科,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从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十五万五千人,坦克七百七十七辆,而莫斯科岿然不动。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一百五十万双军靴,一万零五百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七百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八十三万多人。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笑只是个表情,与快乐无关....
当前离线
1981 年 10 月 11 日
阅读权限
注册时间
2007-8-31
在线时间
3310 小时
23530 点
9351 点
茶壶他爹
87954617 ¥
发表于 2009-7-27 11:10:20
斯大林格勒会战
德军元帅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第6军团驻地视察。 1942年4月5日,德军统帅部发布了第41号元首训令,决定发动夏季攻势,在北方占领列宁格勒,在南方攻入高加索。为实现这一计划,斯大林格勒便成了德军要攻占的首要战略目标。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人口60万,坐落在伏尔加河弯曲部分的西岸,是苏联南方重要工业中心和南北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攻占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在600-700公里长的南线部署了约150万兵力,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指向高加索,下辖43个师,B集团军分布在斯大林格勒南面的奥廖尔至哈尔科夫之间,下辖71个师,包括弗里德里希·保卢斯麾下配有精锐装甲师和步兵师的强大的第六军团。 1942年5月20日,德军攻占刻赤半岛。7月3日占领察瓦斯托波尔和哈尔科夫。德军还于6月28日从库尔斯克、罗斯托河下游向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大举进攻,苏军在奇尔河一带展开抗击,于是,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了。 保卢斯的第六军团8月19日强行渡过顿河,23日接近伏尔加河一带,把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截为两段。同时,德机每天出动上千架次,狂轰滥炸伏尔加河地区,斯大林格勒受到严重威胁。苏军守卫部队第62、63和64三个集团军,在众多支援部队的配合下,进行了顽强抵抗。9月中旬,德军从西南方向突破苏军防线,先头部队进逼伏尔加河畔;10月,德军已攻占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城区。苏守卫部队同德军展开激烈巷战,每天打退敌人一二十次冲锋。此时德军已士气低落,精疲力竭,被迫逐步转入防御。由于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德军也未能打进高加索,只好屯兵于高山和坚城之下,陷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1942年11月中旬,苏最高统帅助理朱可夫将军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主持制订了代号为飓风的反攻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苏军的西南、顿河和斯大林格勒三个方面军及独立的坦克军团、机械化军团、骑兵军团,共100多万人,配有野战火炮和迫击炮1.53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车979辆,作战飞机1350架,完成了在顿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的集结。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当天,西南方面军歼灭了罗马尼亚第三军团两个纵队,突破了敌军的防御,向西北推进。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解放了卡拉奇,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会师,使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德军第六军团和第四坦克军团中的22万人陷入钳形包围圈。当天深夜,保卢斯向希特勒告急,请求允许他沿着顿河东南岸朝罗斯托夫突围,以免全军覆没。但希特勒不仅指示不许撤退,而且严令顿河西岸的第六集团军继续东进。为挽回南方的败局,希特勒加紧组建新的顿河集团军群,并把埃里希·冯·曼施泰因从列宁格勒前线调来担任总司令。12月12日,曼施泰因命令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南面的科捷尔尼科沃沿着铁路线发动攻势,以帮助保卢斯的第六军团突围。 为粉碎德军的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2月16日命令苏军向曼施泰因部队的后侧发动猛攻。苏军迅速歼灭了意大利第八军团,12月19日解放了科捷尔尼科沃,使德方为第六军团解围的梦想完全破灭。1943年1月18日,苏军发动全线总攻击,26日将德军整个防线分割为南北两部,31日消灭了南部德军。2月2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近郊消灭了北部德军,俘虏了保卢斯等24名将领及其残部9万余人。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苏军在南北各路反攻作战中频频告捷,列宁格勒、顿河流域、北高加索等地的德军相继败退。从此,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这次会战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第6军团抵达顿河,德军士兵正从高处监视顿河地区。
德军第6军团杀向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8月23日,德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自入侵苏联以来最疯狂的一次轰炸,投下的炸弹一半以上是燃烧弹。
斯大林格勒近郊的战役在激烈进行,城里的妇女儿童有组织地进行了撤退。
进入郊区的德军命一位老妇离开她的隐蔽所。
斯大林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将近卫第13师调过伏尔加河增援斯大林格勒。这是第13师的战士和他们的师长在防空洞等待出发。
由于德军飞机和炮火的攻击,苏军的给养和弹药输送十分困难。这是一个战士背着食品艰难爬过废墟。
9月底,战斗中心转到了北部的工厂区。10月,两军展开争夺三大工厂(拖拉机厂、“街垒”和“红十月”)的血战。10月15日,德军占领拖拉机厂。
崔可夫中将在一幢残破的建筑物里观察附近的战斗情况。
在巷战中,按照崔可夫将军的要求,每个战士都是士兵兼指挥员。这是苏军士兵在废墟中转战。
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碉堡,苏军士兵顽强地打击敌军。
苏军士兵冒着炮火穿过战壕。
两名苏军炮手将火炮推至敌人的隐蔽所,向躲在里面的一个营的德军开火。
妇女们也拿起武器保卫城市。
斯大林格勒南、北、西三面被围,陆上交通被切断,伏尔加河成了支援会战的唯一运输线。
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苏西南方面军于11月22日占领顿河桥,斯大林格勒北部的顿河方面军也开始反攻。12月下旬,苏军夺回了“红十月”工厂。
德军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
在苏军的追击下,参加战役的意大利第8军团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撤退。
德军第6军团被俘的部分军官。
妇女在帮着打扫战场。
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防御: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巷战 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不久,又于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万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 9月13日,德军17万人,500辆坦克向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发起猛攻。德军在几个地段突破苏军防线,进入市区阵地。 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联人民也团结起来,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一场最为残酷、最为激烈的市区巷战争夺战开始了。 9月14日,争夺市中心的激战达到了白热化的城市。德军从早到晚冲锋不止,他们死伤惨重。据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战士,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和德军浴血战斗。为了争夺火车站,德苏双方争夺激烈,一周内火车站13次易手。 为了争夺被德军占领的马马耶夫岗高地,近卫军猛扑高地东北面的陡峭斜坡,冲入战壕与德军展开了白刃搏斗,终于把高地夺回。 守卫“巴甫洛夫大楼”的激战持续了58个昼夜,敌人用火炮、迫击炮进行射击,还派飞机向楼房轰炸,楼房虽被炸得面目全非,却始终未被摧毁,苏军坚守楼房,给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还击。
有7.5万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城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拖拉机厂的工人们一边反击敌人,一边在弹片横飞的车间里坚持生产。在激战的九月份里,他们生产了1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在参战期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到处都是战场,希特勒的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久战不胜。希特勒原想速战速决,但斯大林格勒人民的顽强反击,使德军陷入困境。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3000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德军的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 “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严寒的冬季终于来到了,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陷入饥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冻死,德国的战斗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战争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化。 进攻:加官晋爵挽救不了德军的命运 11月19日,苏联红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斯大林发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苏军把33万德军困在了包围圈中。德军弹尽粮绝,他们处在死亡的恐惧之中。德军司令鲍罗斯在笔记中写道: “士气低落了,解围的希望破灭了。越来越疲惫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为自己寻找避难所,越来越经常听到关于反抗已毫无意义的抱怨声。” 鲍罗斯向希特勒发出冲围撤退的请求。 刚从阿尔卑斯山赏雪归来的希特勒发来一份急电: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直至一兵一卒一***一弹。鲍罗斯陷入万分绝望的情绪中,垂头丧气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行军床上,向希特勒发出最后一份急电:“部队将于24小时内最后崩溃。” 万般无奈的希特勒急忙发出一份电令,升鲍罗斯为陆军元帅,其余117名军官也各升一级。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强德军将士“光荣殉职”的决心。 接到电令的鲍罗斯彻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2月2日,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9万1千多德国官兵,其中包括鲍罗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穿着单薄的衣衫,抓紧裹在身上满是血污的毛毯,在零下24摄氏度的严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笑只是个表情,与快乐无关....
当前离线
1981 年 10 月 11 日
阅读权限
注册时间
2007-8-31
在线时间
3310 小时
23530 点
9351 点
茶壶他爹
87954617 ¥
发表于 2009-7-27 11:12:24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1943年3月,德军在南部战线发起反突击,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这是正在哈尔科夫指挥坦克作战的德军党卫军第二坦克部队司令保尔.豪塞尔将军。
苏德战场是二战最主要的大战场,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特勒计划在6周至2个月内击溃苏联,指示德军对苏联百姓绝不心慈手软,凡有反抗者均***决;对苏联红军中的政治委员和Communist **员高级军官一经俘虏,立即***毙。苏联军民在二战中死亡近2500万人,占二战死亡总数的最大部分。苏联将此战称为“卫国战争” 希特勒于1943年7月向苏联库尔斯克地区调集了50个师的精锐部队,包括1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总兵力达90万人,近1万门野战火炮,2700辆坦克,2000架飞机,企图重新夺得在苏的进攻权。朱可夫采取以防御来削弱和疲惫德军,然后调集兵力转入进攻的策略。苏军最终在库尔斯克地域集结了260万人的兵力,5万多门火炮,8000辆坦克和6900余架飞机。 德军发动进攻的最好时间应是5月,此时苏军尚未调集足够的装甲兵力。但因德国的新型虎式、豹式坦克交货迟误,希特勒坚持要等到拥有足够的新型坦克才发动攻击。结果等到7月才决定攻击,先利之机已经丧失殆尽。而虎式、豹式坦克虽然比苏军的坦克更具技术优势,但新武器新故障难以一时熟悉掌握,在近战中就被苏军的“老家伙”T-34坦克老练地踢出局。 7月5日凌晨,苏军抢先实施了炮火和航空兵的反击,库尔斯克大会战开始了。由于受到苏军强有力的阻击,德军经过7昼夜才勉强向前推进不到40公里,十分疲惫。7月13日苏军调集总兵力22个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6个空军集团军,与德军在普罗霍罗夫卡进行大规模的“坦克肉搏战”。两军装甲主力相遇后,很快就绞杀在一起。浓密的硝烟弥漫了战场,坦克行进和射击扬起的沙尘更阻碍了两军的视野,两军的士兵也混杂在其中互相厮杀。炮声、***声、爆炸声、喊杀声和哀号声响成一片。坦克手侥幸的从燃烧的坦克里爬出后,拿起步***像步兵一样的作战,有时双方的坦克手甚至用匕首肉搏。8个小时血战后,德军和苏军损失的坦克都超过350辆。 随后德军不断支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因英美联军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形势恶化,希特勒不得不在库尔斯克收兵。一个多月的血战,德军被击溃30个精锐师、歼灭50多万人、缴获和击毁新式坦克1500辆、飞机3700架。库尔斯克大会战彻底粉碎了希特勒企图再度攻占莫斯科的妄想。德军从此转入全面战略防御,苏军则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前西德历史学家格利茨说:“库尔斯克大会战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指挥官巴维尔.洛特米斯特洛夫中将(中)正在山顶指挥部同下属军官研究作战方案。他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从南方侧翼粉碎了德军的进攻。
苏军装甲部队驰援前线。
德国的“豹”式坦克通过铁路输送往前线。
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苏德空战频繁,图为苏联轰炸航空兵对德军目标进行轰炸。
德国装甲突击集团。
激烈的坦克战。
一辆苏军的T—34型坦克被炮火击中起火燃烧。
1943年9月8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陆军元帅曼施泰因在乌克兰机场迎接希特勒,极力恳求希特勒给他增加兵力、或允许他撤退,均遭拒绝。
苏军士兵冲向敌阵。
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首次使用了“虎”式重型坦克,但这也改变不了它失败的命运。
赶赴战场的苏联火箭炮部队。
苏军将领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库尔斯克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指挥者之一。
德军将领曼施泰因将军,他被认为是二战中德军最优秀的野战部队指挥官。
会战中,苏军反坦克兵在坦克掩护下接近敌阵。
苏军反坦克部队。
苏军重炮阵地。
丢弃了重型装备溃败的德军。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俘的德军士兵通过莫斯科。
“堡垒”计划
  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苏军乘胜进攻,于2月15日收复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卡尔可夫,德军在苏联南部的处境日趋恶化。希特勒撤消了受到严重打击的B集团军群番号,重新组建了南方集团军群,并任命曼施泰因元帅为司令。2月19日,曼施泰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向顿聂兹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军发起反击,于3月17日重新夺回卡尔可夫,18日又占
领了别尔哥罗德,苏军被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域。自此,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北面,德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附近的突出部。在南面,德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域。在突出部内的是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苏德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域附近都暂时转入防御,整个苏德战场在总趋势上也出现了平静的春季。
  曼施泰因仔细分析了战场的局势后,得出的结论是:德国最好的结局,就是设法消耗苏军的实力,然后伺机使苏联接受一个不分胜负的和平。为达到这个目的,德军应绝对避免使用静态防守的战术。为此,他向希特勒提出了两个东线战场作战计划草案:一是放弃顿聂兹河和米斯河防线,把苏军诱人顿河下游,再使用预先集结在那里的德军装甲部队攻击苏军侧面,将其围歼;二是先发制人,在苏军补充冬季损失之前,就发动攻击。至于德军攻击的目标,曼施泰因认为应选在苏军在库尔斯克城周围的突出地区。
  希特勒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案,他害怕哪怕是暂时的撤退,都会影响罗马利亚和土耳其的态度,他还割舍不下顿聂兹盆地的经济价值,也不想把1941年冬季寸土必争夺来的土地,就这样被斯大林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去。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发布了第6号训令。他在训令中说:“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迅速完成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进攻应使我们得以掌握今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每个指挥官和士兵都必须深刻理解这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地区的胜利应当成为照耀全世界的火炬。”为此,德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计划自北面奥廖尔和南面别尔哥罗德向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占库尔斯克,尔后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
  为实施“堡垒”计划,德军调集了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17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和16个步兵师。北面中央集团军群派出了由莫德尔指挥的第9集团军,辖有6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和11个步兵师;南翼南方集团军群出动了两个军团,他们是霍特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指挥的肯夫兵团,共有1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5个步兵师。另外约有20个师准备在突击集团翼侧行动,第4、第6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总兵力为90万人,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
  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集结了130万人的兵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北边是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南边是瓦图京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另外突出部的北面有波波夫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南边是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突出部后方的预备队则是可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总兵力超过200万,坦克更多达5000辆。
  曼施泰因建议发动进攻的时间最好选在5月上旬,那时地面干燥,利于德军装甲部队的行动,而此时苏军尚未调集足够的装甲兵力。但因德国的新型虎式、豹式坦克交货迟误,而希特勒坚持要等到拥有足够的新型坦克才发动攻击。结果等到7月初,希特勒终于决定于7月5日凌晨午3时30分展开攻击,这时德军的先利之机已经丧失殆尽。
铁甲大搏杀
  就在德军准备于5月上旬发起进攻时,苏方情报部们就获得了情报。于是,苏军统帅部把作战警报和命令传了下去,要求各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做好御敌准备。7月2日,苏军总参谋部终于接到德军转入进攻的最新情报。情报说德军至迟不超过7月6日在库尔斯克方向展开攻击。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立即电令各部队严加戒备。7月4日,一小股德军透入苏军阵地进
行火力侦察,战斗中一名德军士兵被俘,他向苏军供认,他们每人分到了一份干粮和伏特加酒,为的是明日拂晓转入突击。苏军统帅部当即将这一最新情况通报了各前线部队指挥官。
  7月5日凌晨2时20分,苏沃罗涅日方面军抢先实施了炮火和航空兵的反准备。霎时,隆隆的炮声,飞机的轰鸣声,各种炸弹的爆炸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战争史上著名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开始了。
  本来,苏军是防御性作战战略,但这提前的反准备炮火却使德军前沿阵地的官兵以为是苏军要向他们进攻了。苏军的炮火先行摧毁了德军部分炮兵阵地,打乱了德军前沿阵地的通讯指挥系统。不过苏军的反准备炮火略嫌早了些,倘若再晚30—40分钟,那么效果可能更好。因为德军装甲部队和步兵大多未开始进攻前的集结。
  7月5日清晨6时左右,德军终于开始发起进攻。在北面奥廖尔方向上,莫德尔投入了第9集团军的3个装甲师及4个步兵师,共约500百辆坦克及自行强击炮,以25英里宽的正面,向苏中央方面军第13集团军的左翼进攻。德军坦克梯队大都排成一个楔形,冲在前端是10—15辆装甲最厚的虎式坦克和斐迪南式自行强击炮。斐迪南式自行强击炮是当时德军装甲最厚的突击炮,88毫米炮可以在1800米的的距离击毁T-34坦克。虽然它靠著厚重的装甲突破了苏军阵地,但由于在设计上没有配备机关***,不能摧毁苏军火力点,因而使步兵无法跟进,结果在失去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很快就被苏军击毁。第9集团军整个白天的5次突击进攻都被击退。只是到了傍晚,莫德尔再次投入兵力,才勉强楔入苏第13集团军的阵地。即使这样,最大纵深也只有6公里,更多的是2—3公里。
  同日,南方集团军群从南面的别尔哥罗德发起进攻,曼施泰因在不足50公里的正面展开了3个装甲军,由左至右分别是第48装甲军、第2SS党卫装甲军(属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及第3装甲军(属肯夫兵团),进攻兵力共8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及5个步兵师,坦克共约700百辆。当天,霍特的楔形坦克队在空军及炮兵的强力支援下,顺利的突破苏军近卫第6集团军的阵地。傍晚的一场雨使得攻势暂时停了下来,肯夫的部队也在近卫第7集团军的阵地前受挫。
  7月6日清晨,德军再次发起进攻,所有各部队的正面全都是激烈的血战。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在伤亡惨重及弹药大量消耗下不得不放弃了前进。2天以来,第9集团军仅仅前进了6—9公里而已,然而却付出了死伤25000人、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00架飞机的代价。在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3个装甲军在损失了近200辆坦克后,继续向奥博扬方向缓慢逼进。
  7月7日,莫德尔投入了预备队,但他发起的5次攻势都没能获得多大的进展。南面霍特的攻势则比较顺利,第48装甲军顺利的突破了几个据点,击退了苏军第3机械化集团军。
  在前3天的战斗中,中央集团军群击毁了379辆苏军坦克,南方集团军群则击毁了483辆。这总共862辆的坦克,德国空军即包办了291辆,而德国空军本身只损失了54架飞机而已。
  7月8日,莫德尔集结了300辆坦克再度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首当其冲的是苏军第3反坦克旅。苏军炮兵直到650—750码的距离才开火,并且大都能坚守炮位。其中一个营在摧毁17辆坦克后,全营只剩3人存活。第3反坦克旅也几乎全军覆没。在南面,苏第3机械化集团军以40辆T-34对德军第48装甲军展开反击,结果以大败收场。
  战至7月10日,莫德尔已经用完了所有的预备队,并且损失了全军将近三分之二的坦克。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渐渐对德第9集团军展开反击,莫德尔只得转攻为守。在南面,霍特前进到了战略要地奥博扬附近,严重威胁到库尔斯克的南面。其间主力“大德意志”师的豹式坦克频频产生机械故障,但是该师仍然能够发挥相当的战力。位于攻击正面中央的第2SS党卫装甲军,与第48装甲军联手击退了苏军第1坦克集团军及近卫第2、第5坦克军,迫使苏军后退并重整防线。同时肯夫兵团也打通一条进路,巩固了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侧翼。
  到7月11日为止,北面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大约突破了20公里,不过似乎已经无法再前进了。南面南方集团军则前进了30多公里,3个装甲军都突进到了奥博扬以及交通要地普罗霍罗夫卡的前方。但苏军在炮兵及空军的强力支援下,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挡住了南面德军进一步占领奥博扬的企图,同时也向朱可夫请求增援。朱可夫于是下令可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向普罗霍罗夫卡增援。德军在11日的攻势里击毁了220辆苏军坦克和70架战机。自“堡垒作战”发动以来,苏军已经损失了1640辆坦克、1400门火炮以及被俘虏了28000人。
  7月12日,防守北面奥略尔突出部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团军遭到苏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及中央方面军的攻击,中央集团军群总部不得不把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的4个师抽回防守,德军北面攻势因此停顿下来。
  在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军继续向奥博扬和普罗霍罗夫卡实施猛烈突击,担任主攻的是豪瑟指挥的第2SS党卫装甲军,辖有近700辆坦克,其中约100辆是虎式坦克。其左侧是第48装甲军,右侧还有肯夫兵团的300辆坦克支援。当日上午9点,在普罗霍罗夫卡城的南郊,第2SS党卫装甲军遭遇到草原方面军派来增援的部队,主要是罗托米斯托夫指挥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拥有850辆坦克,大部份是T-34。另外还有近卫第5集团军。这两个部队自7月初即被保留做为预备队,兵员及装备都经过充份的补充。
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
  两军装甲主力相遇后,很快就绞杀在一起。德军的坦克炮虽然能在1500—1800公尺的距离开火,但在这种情况下,虎式坦克强力的火炮及厚重的装甲都讨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是巨大的炮塔不易旋转成了致命伤。不多久,草原上上到处都是坦克的残骸。浓密的烟硝弥漫了战场,坦克行进和射击扬起的沙尘更阻碍了两军的视野,两军的士兵也混杂在其中互相厮
杀。炮声、***声、爆炸声、喊杀声和哀号声响成一片。坦克手侥幸的从燃烧的坦克里爬出后,往往被迫拿起步***像步兵一样的作战,有时双方的坦克手甚至用匕首肉博。除第2SS党卫装甲军外,第48装甲军也遭遇了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肯夫兵团到了下午也投入了普罗霍罗夫卡的战斗。德军第4航空队和苏军第2、第17航空军的飞机都尽全力支援地面战斗,空中和地面爆炸声不绝于耳。
  这场普罗霍罗夫卡空前规模坦克大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在历经8个小时血战后,德第2SS党卫装甲军和苏近卫第5坦克坦克集团军都损失了超过350辆坦克,德军步兵伤亡多达1万人,苏军步兵损失不详。到7月12日为止,南方集团群击溃了苏军10个坦克军或机械化军的预备队,向前突破了30—40公里。俘获苏军24000人,缴获、击毁苏军坦克1800辆、野战炮267门,战防炮1080门。
  苏军的反击
  蓄势以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苏军累计兵力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连日来德军也对库尔斯克增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
  7月13日,希特勒紧急召回克鲁格和曼施泰因开会,他首先宣布英美联军已于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希特勒认为德军必须要抽调兵力到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因此“堡垒”作战可能被迫停止。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也支持停止该作战,因为苏军已经开始攻进奥略尔突出部,突出部有将近60万德军,包括49万战斗部队。如果不及早将德军撤出该地区,极可能会重演斯大林格勒的悲剧。曼施泰因则认为德军已经到了胜利的边缘,就这样放弃苦战的成果未免太可惜了,他表示至少要把苏军的预备队全部击溃才罢手。最后希特勒还是根据地中海和中央集团军群的情况,决定停止“堡垒”作战。作为妥协,他同意让曼施泰因的南方中央集团军群继续攻击库尔斯克的苏军,直到击溃苏军装甲预备队为止。
  在北面奥略尔方向,苏军于7月12日就开始转入反攻,投入兵力达到128万人、2万门火炮以及2400辆坦克、2000架飞机。苏军以近卫第11坦克集团军为主,向德第2装甲军团的阵地突破。苏军火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150—200门,坦克密度也达到每公里15—20辆。然而即使是这么强力的反攻,苏军仍然无法重演斯大林格勒的大包围。莫德尔利用数道预备好的防线,巧妙地迟滞苏军的攻势,慢慢地将德军撤出奥略尔。直到8月5日苏军才终于收复奥略尔,大部份的德军已经安然撤退到下一道防线。而在南部战线,希特勒于7月17日撤出了第2SS党卫装甲军前往意大利。于是曼施泰因只好停止攻势,向后撤退。8月3日,苏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西南方面军的配合下,向南方集团军群发起大规模反攻,于8月23日收复了卡尔可夫。至此,库尔斯克大会战结束。
  这次大会战,德军损失近50万人,坦克1500多辆,作战飞机3500多架,火炮3000余门。这些惨重损失,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完全转入了战略防御。尽管德军一度击溃4倍于己的苏军,苏军损失也很惨重,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还是完全转移到苏军手中。对此,前西德历史学家格利茨评价说:“库尔斯克大会战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重写历史
  然而,根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SS装甲军的秘密文件,一些专家认为,以前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并不准确。这份资料显 示,首 先,德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完全战斗力的坦克。其次,在12日 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重。根据一份德 军 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战 斗的坦 克,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 另据 1984年的一本苏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 需要大 修的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 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苏联时 期的原 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 约650辆 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入步兵连队。” 根据这些解密的材料,史学家们对那场发生在55年前的战斗进行 了重新 描述:7月12日凌晨,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的阵地附近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坦克马达轰鸣声,这表明,正有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向这里进发。 早晨5点钟左右,数百辆苏军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沿,这些坦克多为苏T-34 坦克 和T-70坦克,分成40至50组铺天盖地向德军阵地冲来,坦克上还运载着步兵。见此情景,德军立即投入了战斗。顿时,火炮、穿甲弹在双方阵 地中 爆炸,硝烟笼罩了整个大地。战斗一开始,苏军T-34坦克就径直杀 向敌 阵。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在远距离无法击中德军坦克,因此,大量苏军坦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已经被德“虎”式坦克击毁。战斗结束后,战场上苏军坦克的残骸数以百计,苏181坦克团在战斗中全体 阵亡。 如果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那么有关东线作战的历史应该重新撰写, 7月12日的战斗也将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更不是 德军 南线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实上,12日的战斗后,德军依然拥有较 强的 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 几个 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 德军 最终在南线放弃进攻,全军撤退的呢?专家们认为,导致德军溃败的 原因 恰恰是希特勒本人。
 1943年,二次大战进入了关键的转折阶段。7月初,就在苏德战场上的战役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大举登陆。接到这个消息后,希特勒坐立不安,他决定放弃苏德战场的会战,将军队撤出以保存实力,为防御做准备。德军南线指挥官曼施泰因对希特勒的决定大为不满,他认为如果坚持到底,德军将有可能包围苏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主力,并最终占领战 略要地 普罗霍洛夫卡。然而,刚愎自用的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泰因的建议,而是将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调离了普罗霍洛夫卡地区。7月17日至18日, 这些部队正式撤出了战场。此后,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被调往意大利。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 联红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随着希特勒这一决定的做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 最后一次争取战略主动的机会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史学家们指出,最新披露的档案使人们对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役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德国法西斯在二次 大战中注定失败的命运。历时50余天的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于1943年8月23日以苏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这场会战后,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转入了战略进攻。斯大林在评价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
笑只是个表情,与快乐无关....
当前离线
1981 年 10 月 11 日
阅读权限
注册时间
2007-8-31
在线时间
3310 小时
23530 点
9351 点
茶壶他爹
87954617 ¥
发表于 2009-7-27 11:13:55
苏联红军大反攻中的十次突击
1943年,苏军在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斯摩棱斯克、库尔斯克和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重创德军,夺取和巩固了战略主动权,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苏军的根本变化。到1944年初,苏军已有足够的兵力实施大规模的进攻。从1944年1月中旬开始,苏军从北起巴伦支海、南至黑海大约4500公里的战线上,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实施了十次歼灭性打击,这就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的十次突击。 1944年1月14日至3月1日,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附近实施了第一次突击,全歼德军3个师,击溃23个师,苏军西进220至280公里,使列宁格勒从德军的长期围困中彻底解脱出来。 1月24日至4月17日,苏军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实施了第二次突击,粉碎德军66个师,其中全歼10个师,解放了整个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苏军在400公里的正面上越过国境线,战争已开始转移到苏境外进行。在这次战役中,苏军在整个德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宽650公里、纵深450公里的巨大突破口,实现了卫国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战略突破。 3月26日至5月12日,苏军在敖德萨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实施了第三次突击。在敖德萨战役中,苏军重创了德军第六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于4月10日解放了敖德萨。在克里米亚进攻战役中,德第十七集团军被歼灭,陆上损失10万多人,海上损失4万多人,并且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装备。第三次突击以克里米亚半岛全部解放而告结束。 6月10日至8月9日,苏军在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进攻芬兰军队,被称为第四次突击。这次突击的胜利进一步改变了苏德战场北翼的态势,迫使芬兰于9月初退出战争。9月19日,苏、美、英、芬兰**代表在莫斯科签定停战协定。 6月23日至8月29日,苏军实施第五次突击,即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苏军有4个方面军参战,共140万人,德军66个师,120万人。在战役第一阶段中,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在第二阶段中,苏军击溃了德中央集团军群,解放了白俄罗斯全境和立陶宛、拉脱维亚的部分领土。 7月13日至8月29日,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南部实施了第六次突击,并取得重大战:击溃德军23个师,全歼13个师,解放了西乌克兰和波兰东南部,强渡了维斯瓦河,建立了巨大的登陆场,为在华沙至柏林方向上的进攻占据了有利地位。这次突击的一个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快速部队在进攻中的作用。 8月20日至9月底,苏军在苏、罗边境地区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境内进行了一次进攻战役,即第七次突击。在发起进攻后不久,苏军很快切断了德第六集团军和罗第三集团军的联系,完成了对基什尼奥夫德军18个师和罗第三集团军的合围。8月24日,罗新**声明脱离德国,退出侵略战争。从8月底至9月底一个月的时间内,苏军的主要任务是歼灭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8月31日,苏军进入罗首都布加勒斯特,9月5日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9月9日,保加利亚建立了新**,并对德宣战。9月15日,苏军进入索非亚,尔后苏保军队联合行动,于9月底肃清了保境内的德军。 9月14日至10月22日,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实施了第八次突击,击溃德军29个师,解放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区,战线由1000公里缩短到250公里,从而使苏军腾出更多兵力用于东普鲁士和柏林方向上的进攻。 9月28日至1945年2月13日,苏军在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北部和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地区实施了第九次突击。苏军与南斯拉夫人民军协同作战,于10月20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0月底,苏军解放了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并于10月28日进入捷克斯洛伐克。从29日开始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开始向布达佩斯进攻。12月9日攻占黑沙城,并抵达多瑙河。26日,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在埃斯泰尔戈姆会师,完成了对德、匈布达佩斯集团18.8万人的合围。这时,匈牙利各民主团体召开临时国民会议,成立了临时**,并于12月28日对德宣战。1945年2月13日,布达佩斯解放。 1944年10月7日至11月1日,苏军在苏联的佩特萨莫和挪威的希尔克内斯北极地域实施了第十次突击,15日解放佩特萨莫,25日攻占希尔克内斯市。至10月底,苏军推进150公里,进抵挪威北部沿海地区。 苏军的十次突击,使德军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1944年上半年,德军损失100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1944年夏秋,德军又损失160万人,坦克6700辆,火炮28000门,飞机12000架。苏军通过十次突击,取得了对德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1944年5月,苏军为实施白俄罗斯战役,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准备。这是1万余辆汽车组成的方阵正待命于莫斯科郊外,准备将士兵和装备运往前线。
1944年7月17日,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被俘的57600名德军官兵被押解通过莫斯科。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士兵完成了对喀尔巴阡山脉的胜利突破后,在与罗马尼亚接壤的边界上竖起了写有“苏联”字样的界牌。
苏联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的步兵在立陶宛北部与德军交火,他们从一节货车底下钻过去打击敌人。
苏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士兵渡过西布格河,向匈牙利边界挺进。
苏军进入别尔季切夫城郊。
在奥德萨,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骑兵追击德军。
奥德萨市民迎接城市的解放者。
1944年5月,苏军士兵在刚收复的黑海港口塞瓦斯托波尔的海滩上鸣***庆祝胜利,远处是被苏军击毁的德军舰只。
1944年8月31日,苏军进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1944年9月,苏军解放保加利亚的诺夫格勒。
1944年10月,苏军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进驻被解放的布拉格。
1945年2月1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获得解放。
斯大林从德黑兰返回莫斯科之后,就着手实施战略大反攻。?
  1944年初,苏军与德军之间的战线,从北往南,大体上从拉多加湖南岸,经斯摩棱斯克南下,沿第聂伯河为界。该线以西的列宁格勒州、白俄罗斯、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等广大区域仍在德军占领之下。驱逐敌寇出境,解放敌占区的全部国土,是苏军1944年的主要作战任务。?
  当时在苏德战场上,两军力量对比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法西斯军队尚不足500万人,而苏军的作战部队约为650万人,即超过敌人兵力30%。在武器装备方面,苏军的火炮超过德军70%,飞机超过敌人170%。苏军拥有大量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还有源源不绝的物资支援,实力雄厚的预备队,和活跃在敌占区的近百万游击战士的紧密配合。苏军已有足够的兵力兵器实施大规模的进攻。?
  苏军连续取得重大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军民把法西斯德寇赶出苏联领土的信心。苏军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指挥和作战经验,掌握了防御和进攻作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突破德军防御、合围其重兵集团、夜间作战和强渡江河等方面,都有了成功的经验,为苏军在1944年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把德军全部赶出苏联领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年初的国际形势对苏军进攻也十分有利。盟军已经肃清了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局势,又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成功,并正在集结力量准备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敌后战场已展开了局部反攻。美、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使日军受到严重损失,削弱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因此,日本已失去了进攻苏联的可能性。苏军解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可集中力量对德作战。?
  希特勒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来稳定战局。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准备力量对付美、英军队可能在西线发起的进攻。为此,德军统帅部把198个师又6个旅和仆从国军队的38个师又18个旅部署在苏德战场,把64个师又一个旅用于防御美、英军队在西线的进攻,把38个师又两个旅部署在意大利。?
  斯大林为了做好这次战略反攻,早在1943年底就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利用有利形势发展胜利的问题。苏军最高统帅部总的意图是:在1944年把德军全部赶出苏联领土,把战争推到国外进行,并迫使德国的仆从国退出战争。为此,苏军制定了集中兵力连续实施一些高速度、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的战役计划。于是,苏军从1944年1月中旬开始,便从北起巴伦支海、南到黑海大约4500公里的战线上,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实施了10次歼灭性打击。这就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的“十大突击”。?
  第一次突击是从列宁格勒区域开始的。参加这一战役的是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波罗的海第二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红旗舰队,并有列宁格勒州的3.5万名游击队相配合。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国的第十八和第十六集团军组成的“北方”集团军群。1944年1月14日,列宁格勒方面军从列宁格勒以西的奥拉尼延巴文发起攻势,向南推进。至1月19日击毙敌人两万多,占领了红村和罗普沙之后,继续向南边的卢加方向突击。沃尔霍夫方面军在1月14日从诺夫哥罗德的南北两侧发起反攻,激战数天,歼敌1.8万人,于1月20日解放了诺夫哥罗德。?
  与此同时,在更南边的波罗的海第二方面军也开始向西攻击,牵制住德国第十六集团军。这样,敌第十八集团军的南北两翼已被粉碎,大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德军在1月20日夜间从姆加突出部位开始向西撤退。苏军则跟踪追击,1月21日解放姆加,1月26日至29日先后解放托斯诺等地,从而在莫斯科至列宁格勒的十月铁路全线上肃清了敌人。此后,苏军继续向西推进,到2月底已逼近纳尔瓦至奥斯特罗夫一线。这一战役共毙敌9万多人,俘敌7200人,彻底解放了列宁格勒市和列宁格勒州,并为今后解放波罗的海沿岸的3个加盟共和国创造了条件。?
  苏军在第聂伯河以西的南部战场发动的强大攻势,史称第二次突击。这一区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产地,而且是通往罗马尼亚和巴尔干的要道,所以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极为重要。希特勒在这里布置了93个师,其中有18个坦克师,占其在苏德战场上坦克师总数的70%以上。苏军参加这一战役的有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最高统帅的代表朱可夫元帅负责协调乌克兰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负责协调乌克兰第三和第四方面军的作战行动。苏军的总兵力是177个师,与德军的比例是1.3比1。这次战役是从1944年1月末至3月份实施的。?
  在科尔松—舍夫琴科夫斯基地区,德军有9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旅,共约8万人。敌人的这一突出部位严重阻碍着乌克兰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西进。1944年1月24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进行了战斗侦察,1月25日从基洛夫格勒以北发起进攻,向西突击。1月26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从白教堂东南面发动攻势,向东南推进。两个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于1月28日在兹维尼戈罗德卡会师,至2月3日将科尔松—舍夫琴科夫斯基之敌完全包围起来。经过激烈战斗全歼了被围之敌,其中击毙5万多人,俘虏1.8万多人,同时消灭敌增援部队2.8万人。这一围歼战打得十分漂亮,速战速胜。之后,乘胜前进,渡过第聂伯河,横扫顽敌,完全切断了敌人与克里米亚之间的陆上联系。苏军稍事休整,继续西进,至3月底渡过普鲁特河,进入罗马尼亚国境。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3月上旬歼灭了别列兹涅哥瓦特地区的敌军,并渡过南布格河。整个第聂伯河西岸的重大战役在3月底4月初宣告胜利结束。在这次重大战役中,苏军总共粉碎德军66个师,即占该地区敌军总数93个师的70%。苏军西进了400公里,解放了第聂伯河西岸的全部乌克兰地区,进抵苏联国境线,把德军在苏联境内的防线切成南北两段,占据了通向罗马尼亚和巴尔干的有利阵地。?
  1944年3月底至4月16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进行了敖德萨战役,歼敌3?7万人,完全解放了苏联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及其附近地区。1944年4月初至5月12日,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完成了克里米亚战役,歼灭敌军11万多人,完全解放了克里米亚半岛。这两次战役的实施都得到苏联黑海舰队及其航空兵的紧密配合,合称第三次突击。这样,苏军就在苏联国土的最南方肃清了敌人,苏联黑海舰队获得在黑海的行动自由,创造了今后由海路向敌人进攻的条件。?
  欧洲战局发展到1944年夏天,德国法西斯的处境更加不利。在苏德战场德军连遭失败,苏军的反攻越来越猛。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大规模登陆,终于开辟了第二战场,迫使德军在东西两线作战。德军在战场上的失败促使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1944年7月20日,在德军内部发生了谋杀希特勒的事件。事后希特勒采取残酷的报复行动,对德国军官实行大清洗,处决了700多人。这进一步加剧了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削弱了德国法西斯本身的力量。在此有利形势下,从6月份到年底,苏军发动了7次战略性的大战役。其规模和影响最大者,为第五次突击和第七次突击。?
  1944年6月10日至6月底,苏军在列宁格勒和拉多加湖以北的苏芬战场上展开强大攻势,一举粉碎芬兰法西斯军队,将其驱逐到1940年苏芬划定的国界线以西,解放了卡累利阿芬兰的大部分领土,迫使芬兰当局停战求和。这次称为第四次打击的战役,实际上是苏军夏季攻势的序幕。?
  著名的第五次突击,是从6月23日到7月底在广阔的白俄罗斯进行的,所以又称白俄罗斯战役。白俄罗斯人民在德寇的压迫下万分痛苦地度过了3个年头,希特勒匪帮洗劫了白俄罗斯人民的一切公共财富,蹂躏了城市,烧毁了120万幢村镇建筑物,使7000所学校变成了废墟。220余万和平居民和苏联战俘惨遭杀害。当时,德寇在白俄罗斯的占领区处于整个苏德战线向东突出的位置。这一地区由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防守,约为80万人,但其中仅有4个坦克师。德军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东线的维帖布斯克、奥尔沙和博勃鲁依斯克等地区,以及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参加这一战役的红军,从北往南,依次是波罗的海的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二、三方面军,总兵力在150万人以上。同时有该区域的30多万游击队的大力配合。?
  1944年6月23日,伟大的战役打响了。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从北面向维帖布斯克方向突击。当天,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分两路出击,于6月25日与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会师,合围了维帖布斯克之敌。同时,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向正面的莫吉廖夫方向发起进攻,并于6月28日攻占了该城。6月24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分南北两路向博勃鲁依斯克攻击,于6月27日将该地之敌包围起来。苏军攻势凌厉,到6月29日就围歼了维帖布斯克和博勃鲁依斯克的敌军,同时解放了奥尔沙。在这六天之内击毙德军10万余人,俘虏3万多人。此后,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左翼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右翼向明斯克方向推进,于7月3日解放了明斯克,并把从东面溃退下来的10万德军包围在明斯克以东地区,然后一举歼灭,其中俘虏德军5.76万人。这批俘虏在被押送去苏联东部战俘营的途中,于7月17日路过莫斯科示众。20个俘虏一排,由德军的将校在前面“领队”,在莫斯科主要大街上示众约3小时。他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贼头贼脑地左顾右盼,“欣赏”苏联首都的夏季风光。当时旅居莫斯科的外国人目睹这一壮观,无不为苏军攻势之迅猛和战绩之辉煌而惊叹!苏联人民则嘲笑这些俘虏是战争期间“进入莫斯科的第一批德国人”。?
西进红军,攻势凌厉,捷报频传。在北部,于7月13日解放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8月1日占领考纳斯,续而渡过涅曼河,逼近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在最西北方向,苏军于7月27日攻占邵良,到月底进抵里加湾海岸。在中部,苏军于7月27日占领比亚威斯托克城,从而控制了通往华沙的交通要道。在西南方向,苏军解放了巴拉诺维奇、布列斯特等许多城镇,并于7月23日占领波兰的重要城市卢布林。在NC统治下,卢布林是一座人间地狱,希特勒在这里设有规模很大的屠杀营。那里面有一整套毒气室、焚化炉和处置室。就在这里,德国人把每批200至250人的一批批犹太人、苏联人和波兰人集体屠杀,然后火化掉。每天约有2000人死去。死者总计达150万之多。在卢布林附近的所有红军部队都奉命参观这一屠杀营,以此来激起全军将士对敌人惨无人道的行径的义愤,使他们在执行摧毁NC政权的任务中更加奋勇向前。?
  斯大林采取一切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进攻的速度和规模。为了制定进军白俄罗斯的计划,他废寝忘食,征求了所有司令员的意见,时而单独讨论,时而共同商量。他频繁地同各个方面军和最高统帅部的代表们进行联系,有时一天要给他们打好几次***。在局面已经扭转,红军节节胜利,捷报频传的情况下,他作出了一项特别的规定,要求现在不要低估敌人而要格外小心。他的心情也同样很急切,想尽快地把敌人赶出去,把他们消灭在德国的国土上。但是,他不允许放松准备工作,也不允许那种会导致冒险行动的过分乐观情绪。他要求指挥员胆大心细,勇猛顽强,周密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结果第五次突击完全如愿以偿。在这次战役中,仅仅七天就消灭德军54万人,给予希特勒“中央”集团军群以毁灭性打击,西进了500至60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和立陶宛的部分领土;并在波军配合下解放了波兰的东部,逼近了东普鲁士和华沙。?
  为了从战略上支援和配合白俄罗斯战役,当时兵力最雄厚的乌克兰方面军,从7月13日至8月底进行了西乌克兰战役,史称第六次突击。结果,苏军歼灭德军17万多人,粉碎了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占领了以利沃夫为中心的西乌克兰,并渡过维斯瓦河,占领散多梅希以西的地段,为日后攻取重要的西里西亚地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1944年8月20日至9月底,乌克兰第二和第三方面军在黑海舰队的配合下,进行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史称第七次突击。这一地区由两个德国集团军和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组成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防守着,其总兵力约80万人。8月20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从雅西以北发动攻势,8月21日占领雅西城,继而南下。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从宾杰里以南地段开始攻击,向西推进。8月24日两个方面军在普鲁特河渡口会师,把敌军主力22个德国师和部分罗马尼亚军队包围在基什尼奥夫以南的森林地带,接着围歼了这股敌军。与此同时,苏军还粉碎了胡希以东和普鲁特河东西两岸的敌人。之后,苏军分头向罗马尼亚的中部和东部推进。在此情况下,罗马尼亚人民在Communist **领导下,于8月23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和全国主要城市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的法西斯政权,建立了罗马尼亚新**。?
  新**一成立就立即宣布罗马尼亚退出法西斯阵营和反苏战争,并对德国宣战。接着,罗马尼亚军队与苏军并肩战斗,共同参加反对希特勒的战争。苏军在8月30日占领罗马尼亚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城市普洛耶什蒂,8月31日进入布加勒斯特。在这期间,苏军在黑海舰队的协助下还先后占领黑海沿岸的苏利纳、康斯坦萨等城市和港口。以后在9月份,罗马尼亚军民肃清了国境内的德军,把祖国从法西斯德国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
  在苏军猛烈打击下,NC军队节节败北,9月8日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在瓦尔纳,德军沉没了约400艘船只。在此大好形势下,保共领导人民群众于9月9日在首都索非亚和其他城市发动了武装起义,一举推翻亲法西斯的**,建立了祖国战线民主**。新**一经成立,马上宣布退出法西斯阵营和反苏战争,并对希特勒德国宣战。所以,当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国境时,不仅没有遭到抵抗,反而受到保加利亚人民和军队的欢迎。至9月底,保加利亚人民在苏军的协助下解放了祖国的全部领土,开始走上新的道路。?
  1944年9月和10月份,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动了第八次突击,解放了爱沙尼亚全部领土和拉脱维亚的大部分领土,将30多个德国师围困在库尔兰的土库姆斯至里巴瓦一带。这股被围困的德军大部分直到1945年5月9日德国宣布投降后,才向苏军投降。1944年10月初,苏军以匈牙利为主战场,展开第九次打击,至年底苏军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0月中旬,苏军还分别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境内。苏军的第十次打击是1944年10月份在芬兰最北部进行的,结果把德军追逐到挪威境内。?
  苏联红军的10次突击,使德军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据苏联统计,1944年上半年,德军就有30个师又6个旅被全歼,142个师又1个旅损失过半,共损失100多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1944年夏秋,德军又有96个师又24个旅被歼,有219个师又22个旅损失过半。在此期间,德军共损失160万人、坦克6700辆,火炮和迫击炮2?8万门,飞机1?2万架。苏军通过10次歼灭性的突击,共歼灭敌人260多万人,取得了对德作战的决定性胜利。除拉脱维亚一小块土地外,苏联几乎全部恢复了战前的国境线,并协同东欧一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解放了他们的国家。苏德战线已由4450公里缩短到2250公里,苏军腾出了更多兵力集中到主要方向作战,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法西斯德国已面临严重的时刻。至1944年底,武器的产量急剧下降。德国受到来自东面、东南面、南面和西面的夹击。官兵士气大为低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德国完蛋了!希特勒完蛋了!”然而希特勒仍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总动员,对法西斯制度稍有怀疑和有任何不同思想的人,都遭到希特勒分子无情的镇压。?
  尽管德军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但当时仍能进行防御战和积极的抵抗。它还有540万人。为了支撑摇摇欲坠的战争,10月18日,德国**发布组织“民军”的命令,应征18岁到60岁的德国人。由希姆莱领导的民军作为预备军使用。像早先一样,希特勒统帅部目前仍将其大部分兵力置于东战场。它在这里有370万人,5.6万门大炮,8000辆坦克,以及近4100架作战飞机。同时还由于苏德战场的战线几乎缩短了一半,因而敌军的防御密度提高了,战斗的激烈性和残酷性也因而增强了。?
  此时,苏军的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了,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敌军。1944年底苏联作战军队的人数为670多万人,各种大炮10万余门,坦克1.18万辆,作战飞机1.47万多架。在西战场上,美军、英军和法军共有76个满员的装备优良的师和15个独立旅,6500辆坦克,1万多架飞机。希特勒统帅部用来对付上述兵力的,只有74个非满员的战斗力不强的师和3个独立旅,1600辆坦克和强击炮,以及1750架作战飞机。因此,在第二战场开辟后不久,盟军就在人数上超过敌人一倍,在坦克数量上超过三倍,在飞机数量上超过五倍。?
  斯大林在全面分析了情况和交战各方的能力后,决定1945年初在各个战略方向都实施强大的进攻战役。这些战役的主要任务是:?
  ——粉碎东普鲁士集团并攻占东普鲁士;?
  ——粉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的敌军;?
  ——前出到维斯瓦河河口——布龙贝格——波兹南——布雷斯劳——俄斯特拉发——维也纳一线。?
苏联最高统帅要求各路红军加强进攻的规模和速度,争取早日攻克柏林,捣毁希特勒的老巢:“要把法西斯野兽打死在它自己的洞里,在柏林城上升起胜利的旗帜。”具体地说,就是消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境内的法西斯军队,并在美英军队的协同配合下,两面夹击,在德国领土上粉碎敌人,迫使德国法西斯政权无条件投降。?
  斯大林认为,华沙至柏林是苏军的主攻方向,是直捣德国要害地区的捷径。但是,德军也必定在这里集中主力部队作拼死的抵抗。为了分散敌军中路的兵力,最高统帅部决定,首先加强南路和北路的攻势,以强大的部队牵制住敌军的侧翼,并将其中路兵力吸引到南北两翼。在尚未粉碎敌军两翼的时候,先用绝对优势兵力一举突破敌军的中路防线,并且猛打紧追,粉碎希特勒的防御计划。希特勒则估计:苏军仍将采用惯用的钳形攻势,只有粉碎德军的南北两翼之后,中路苏军才会开始进攻。所以他首先增强两翼的力量,把为数不多的预备队几乎全部派到东普鲁士,把苏德战线上德军坦克部队的2/3调到匈牙利。他妄图南攻北守,等到击溃南路苏军之后,再集中力量对付红军的中路。?
  1945年元旦刚过,斯大林就下达实施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命令,这是苏德战场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在前方胜利的鼓舞之下,苏联工人阶级以两倍、三倍的努力投入工作。1944年生产了2.9万辆坦克及4万多架飞机,红军的装备也因此得以更大的改善。这次苏军出动180个陆军师,相当该线上德军的三倍。苏军的主力是朱可夫元帅指挥的实力雄厚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南侧由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协助,北边由白俄罗斯第二、第三方面军配合。他们的正西面,是德国整编“A”集团军群下属的30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两个摩托化师和两个旅,在这股德军的后方还有50个营。敌军总共约40万人。原定战役的发动日期为1945年的1月20日。但由于德军在西线的阿登进行反扑,丘吉尔向斯大林紧急求援。斯大林才将这次战役提前8天,于1945年1月12日开始。?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分两路进攻。一路于1月23日在弗罗茨瓦夫附近渡过奥得河,继续向西挺进。另一路在1月19日解放了波兰的古城克拉科夫,到1月底攻占卡托维兹,并肃清了西里西亚地区的全部敌军。西里西亚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其地位仅次于鲁尔,这里有丰富的煤矿、钢铁工业和人造石油等化学工业。尤其是在鲁尔多次遭到美英空军轰炸之后,很多企业都迁到这里,西里西亚的经济地位就更为重要。德国失去西里西亚工业区以后,煤的产量下降为1944年的1/4,钢的产量为1944年的1/6,从而促使德国的经济走向破产。渡过奥得河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于2月上旬一直推进到尼斯河,开始从东面威胁着德国首都柏林。?
  由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于1月14日从华沙以南的马格努舍夫和普拉维发起进攻。其右翼部队于1月15日从华沙以北发动进攻,并渡过维斯瓦河,对华沙形成包抄的态势。编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波兰第一集团军也在1月16日从东面向华沙进攻。1月17日,波兰军队攻入首都华沙,接着苏军也相继入城。德国法西斯自1939年侵占华沙以来,犯下滔天罪 注册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还没有帐号? 赶紧 帖子
热搜: 选中
3) ? 3 : this.value;
location='read.php?tid=49087 age='+page+''; return false;}">
3) ? 3 : this.previousSibling.value;
location='read.php?tid=49087 age='+page+''; return false;">Go
二战将帅系列传记 - 曼施坦因
UID:26383
注册时间
2006-07-27
最后登录
2011-05-24
在线时间
3142小时
0 发表于: 2007-06-05
随 机 事 件
您在发贴时兴奋过度,摔了,损失骨头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烟消云散已有50年的历史了,但当人们回忆起那血与火的日日夜夜,无不为之动容。特别是当人们回忆起那些横刀立马,驰骋沙场,指挥千军万马厮杀、搏斗的众多战将时,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反法西斯英雄,也有杀人如麻、助纣为虐的战争罪魁祸首。
  德国法西斯将领埃里希·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一个。
  曼施坦因于1887年1月24日出生于东普鲁士柏林的炮兵将军爱德华·李文斯基家中。出生后不久,就过继给他的姨父曼施坦因步兵上将而改姓曼施坦因。
  由于出生贵族家庭,曼施坦因从小就接受了皇家贵族阶级的教育。从此,曼施坦因便平步青云。1900年,曼施坦因先在斯特拉斯堡读书。后来,进入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毕业后,充任过德国皇帝的侍卫,一年后就升为少尉。1913年,被选送到军事学院学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初作为第2近卫预备团的一名中尉副官,随部队一起转战于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南部地区。在一次作战中,负重伤离开了前线。1915年5月,伤愈后返回前线,分别在加尔维将军和比罗将军的军团部中充任幕僚。这一经历,为他日后长期从事参谋工作,军事素质、谋略水平的锻炼与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参加在波兰北部对俄军的攻势。是年秋季,又随部队参加在塞尔维亚境内的战斗。1916年2月间,凡尔登战役打响,他参加了此次战役,后又参加了索姆河、艾斯尼等会战。1917年的秋季,调驻柯尔兰第4骑兵师任作战科科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年代中,曼施坦因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参谋职务。这期间,德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风云变幻,希特勒终于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上了台。德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1934年,曼施坦因升任柏林第3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35年7月,升任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1厅厅长。一年后,晋升少将并分别担任了陆军参谋本部第1军需部长和首席副参谋总长。1938年4月间,调离陆军参谋本部,改任第18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对苏台德地区的占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曼施坦因成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马前卒。他担任了为准备进攻波兰而组建的由第8、第10、第14军团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的中将参谋长,参与策划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挥师东进,兵临华沙城下。1939年10月24日,奉调西线战场,组织指挥德军新成立的A集团军,担任该集团军总部参谋长。他草拟的西线战役作战计划受到各方面的称赞。特别是得到了A集团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和“坦克专家”古德里安的支持。曼施坦因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施利芬”。而这个计划未能被陆军总部接受,理由是该计划大冒险了。但最终他的计划被希特勒所采纳。1940年5月,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边境,长驱直入,迅速消灭了英法盟军主力,迫使法国政府投降,凯旋门成了希特勒的“胜利之门”。这一成功的结局,不能不记在曼施坦因的“功劳簿”上。正因为作战有功,他荣获了“骑士十字勋章”。1941年2月底,调任正在组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第56装甲军军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夙愿。随后,他深陷于侵略苏联的罪恶泥潭。
  克里米亚、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成了曼施坦因一个个惨遭失败的墓碑。在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记录着他的一行行足迹。成于斯,败于斯,毁于斯。
  1941年9月16日,曼施坦因任南方集团军第11军团司令。
  1942年2月1日,曼施坦因晋升为上将。
  7月1日,曼施坦因指挥克里米亚战役作战有功,为他的军旅生涯书写了最为得意的一笔。也由此受到希特勒电报嘉奖,并成为二战期间纳粹军官荣升元帅的26人中的一个。
  8月21日,曼施坦因任列宁格勒地区作战的德军总指挥。
  11月20日,曼施坦因任斯大林格勒方向“顿河”集团军总司令。
  1943年2月,曼施坦因调任指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库尔斯克会战失败后,令库尔斯克地区一片焦土。
  1944年3月30日,因前线指挥作战失利,曼施坦因被希特勒召回上萨尔茨堡。他一手接过双剑栎树叶勋章,一手交出兵权。
  天网恢恢。1949年,曼施坦因被英国军队俘虏。英国军事法庭判处他18年徒刑,监禁在韦尔监狱。在历史的审判席面前,这位德军元帅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历史让***者自焚。
  1955年,曼施坦因出版了回忆自己一生中如他本人所说最具“自我牺牲和勇敢尽责精神”的那段经历的《失去的胜利》时,已近古稀之年。
  作为一个疯狂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罪犯,不管他怎样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终究难逃覆灭的下场。
  作为一个“军人”,曼施坦因又不乏指挥才能。
  正如英国人李德·哈特为《失去的胜利》所作的前言中所述:“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他是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最希望他能出任陆军司令。……总而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
  的确,曼施坦因善于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军事思想与理论指导作战。二战初期,他积极参与筹划了许多重要战役计划的制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后来,作为一个指挥官,他指挥大兵团作战,又往往以少击众,身先士卒,为希特勒的“闪击战”屡屡建功。
  正是由于曼施坦因和“曼施坦因”们死心塌地地为法西斯侵略战争卖命死战,更使得希特勒的狂妄野心得逞于一时。尽管曼施坦因有时对希特勒某些政策、军事上的瞎指挥持有异议,但这不过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内讧而已,既不可能形成制止战争的力量,也丝毫不可能挽救德意志民族及其本人可悲的命运。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为了让后人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研究曼施坦因的书籍、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书。我们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评价曼施坦因这个历史人物。但由于笔者的政治水平和历史知识有限,书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007-06-0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分享到:
=400) window.open('http://www.pc9g.net/pw/attachment/Mon_0809/8_26383_a977e4337883a2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400')this.width='400';" >
UID:26383
注册时间
2006-07-27
最后登录
2011-05-24
在线时间
3142小时
0 发表于: 2007-06-05
第一章 曼施坦因收义子
德国东部的天气,在每年11月份的时候,时常是寒冷而干燥。
  在这个季节中,来自大西洋的暖湿空气,就像一个温柔多情而又性格柔弱的小伙子,往往抵挡不住来自亚洲大陆像一位剽悍、粗犷的大汉一样的寒冷气流。
  这位来自大西洋的痴情小伙子,又不甘心就这样离开盘桓达数月之久的丰腴而多情的姑娘——东部德国的广袤起伏的大地,也时常会像所有热恋中的情人一样,与竞争者挺身而斗。决斗的结果,来自大西洋的这位温文尔雅的小伙子自然不是西伯利亚大汉的对手,被杀得精疲力竭、满身伤痕,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心爱的恋人。只等那位西伯利亚的大汉肆虐一个冬天之后,自己随着春天的脚步,再重新回到恋人的身边,挟带着多情泪水般的充沛雨水,灌溉着饥渴了一个季节的田野。
  每逢这两种分别来自东北和西南的气流交锋的时候,也正是当地的农人收获的季节。那德国在全欧洲而言,虽非天府之国,却也是自给有余。德国北部的平原土地肥沃,多为农田和牧场;尤其是易北河中游的黑钙土带,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充足;加之德国中北部的森林附近的棕色土壤,比较适合于农田耕作,倒也吃穿不愁。他们把每三块土地中的一块,种上小麦、甜菜、燕麦和黑麦,而让另外的两块休闲,待来年之后,再换种这经过休闲的两块地中的一块;这种耕作方法被形象地称之为“三田制”,反正打下的粮食已经足够一年的吃用,乐得清闲。
  每当冬季的第一场雪之后,这些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便拾掇好农具,围起火炉,喝起了上一个季节酿好的燕麦啤酒,这里盛产啤酒,味道醇美是远近闻名的。家境稍好的人,往往就近找一个啤酒馆,在品尝啤酒甘美的同时,听一听丰满的日耳曼姑娘动人的歌声,再即兴跳一会儿充满原始活力的舞蹈,于是,整个劳作季节的辛苦,就像啤酒上面的泡沫一样,烟消云散了。
  在德国东普鲁士,却生活着一些不靠农事劳作而过活的人,他们靠的是另一种更加危险、更加充满刺激的方式,那就是杀戮和战争,他们效劳于普鲁土邦国的邦主,替他来开疆猎土,博取功名;他们不必从事一般的劳作,如果没有战事,他们的任务就是进行军事训练,造就一个强健的、具有充沛体力和作战技能的军人。
  普鲁士国王自是不会亏待这些卖命的武士,他依赖他们,他们也依赖他;由于掌握作战的技能要比掌握农民稼穑的技能困难得多,这些武士自然而然地实行了世袭制,以便在这些家庭中出生的孩子,自幼就接触武功的熏陶,一旦长成,就能效命于王室。
  慢慢地,久而久之,就在普鲁士形成了职业军人的家族,这些家族中,依仗与王室的密切关系和握有兵家权柄,其名声和地位远在经商、从政等职业的社会地位之上。
  单表这其中一个家族,姓李文斯基,其祖上最初乃是普鲁士国王的亲随侍卫,跟随国王沙场征伐,屡屡出生入死,积有战功,被普鲁士国王分封了爵位,并赐采邑,是以祖辈相传。
  那历代的普鲁士国王,可算得上是马背上的皇帝。大约是在公元19世纪初,普鲁士还是由日耳曼民族组成的400多个邦国中的一个。以后普鲁士日渐发达,普鲁士国王尤其重视武功征伐,逐渐吞并许多小邦,1815年,组成“德意志同盟”,日耳曼邦国从360个合并为39个。
  1871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组成了近代德意志帝国。这是位于欧罗巴洲中部的一个强大帝国,它西北濒临北海,东北靠着波罗的海,北面是丹麦,东面是波兰,东南临捷克斯洛伐克,西南与瑞士和法国为邻,西面同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接壤,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人口数千万。但其内部成员仍然有26个,包括22个王国、3个城市和1个帝国直辖区。这些成员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26个邦国中,以普鲁士邦国面积最大,占德国总面积的2/3,其他较大的有巴伐利亚、萨克森等。1871年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48年间,一直都是普鲁士国王兼任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构成普鲁士人口的主要民族,就是大名鼎鼎的日耳曼民族。这个民族的出现,要比那些邦国的出现早得多。
  日耳曼民族,虽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但早先却不是德国境内的居民,而是通过不断的迁徙来到这里的。
  大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居住在波罗的海南岸一带,尚处在原始部落。公元3世纪到4世纪,罗马帝国的国界是在莱茵河和多瑙河。后来,日耳曼民族的原始部落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发展,实力不断增长,逐步向南面扩张,把原先居住在这里的主要居民——克尔特人逐出德国中部和南部。
  那被赶出家园的克尔特人,其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原本高于日耳曼人,掌握冶铁技术也较日耳曼人为先,但却打不过骁勇善战的日耳曼民族,皆因日耳曼人把冶铁技术主要用于制造杀伐武器,如刀、剑、戈、矛;而克尔特人却多把此项技术用于生产工具,如铧犁之类;因此战斗力自是不如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后来竟越过了莱茵河侵入高卢,同奴隶制已经高度发达的罗马人发生了冲突,屡次侵扰罗马帝国的边界。到了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颠覆了西罗马帝国,因此就引起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
  那最先越过莱茵河的一支。被高卢人和克尔特人称为“日耳曼人”。日耳曼民族的称谓,最早见于史书是在公元前的98年,古希腊人波息同尼乌斯的《历史》一书中。从古罗马的恺撒大帝以来,古罗马的文献也把“日耳曼”作为对当时莱茵河右岸的原始部落的通称。
  何谓“日耳曼人”?经过一位著名的德国学者,也是无产阶级的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考证,原来那“日耳曼”在罗马语中,乃是“令人生畏的、好战的战士”之意。
  日耳曼民族自形成以来,非常崇尚武功,这也从一个角度为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均是起源于德国,作出诠解。早在公元前l世纪,日耳曼部落就形成了军事民主制度,部落中的军事首领掌握大权,部落内的军政事务往往集于一身。部落内的大事多由战士大会决定。日耳曼民族中最强大、最好战的一支——苏维汇人,把整个部落分为100个区,每个区选出1000名年轻剽悍的男子当战士,其余男子和妇女留在家中耕种土地,照顾家畜。
  战争和掠夺成了日耳曼部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掠夺战争的结果,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也不尽然——在一次与罗马人的战争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条顿部落和基姆布利人,青壮年男子全部战死,部落中余下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了不当俘虏,竟然集体自杀。
  自古道:兵无常胜,水无常形;日耳曼人征服别人,自己也免不了被别人征服。在公元前后,日耳曼人就曾为恺撒大帝的罗马征服,使日耳曼人也饱尝了亡国奴的滋味。罗马人所写的《罗马史》中记载道:“罗马征服者来到这个被征服的国家时,这个国家是富裕的,而这些征服者却是一些穷光蛋;当他们离开的时候,他们成了富翁,而这个国家却成了穷光蛋了。”
  中欧的日耳曼人,分别向几方面发展,有的向西跨过了莱茵河,有的向东跨过了易北河,有的向南跨过了多瑙河。从公元8世纪起,欧洲的另一个强大民族——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的日耳曼部落,组成了神圣罗马帝国。
  在整个中古时代,日耳曼各部落还是各自独立的,以后就逐渐形成了各邦国,例如南部的巴伐利亚、东部的萨克森,都是比较强大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只不过是一个空名而已。
  普鲁士用军事征伐的手段统一了近代的德国,定都柏林。为了体恤亲随们征战的艰辛,现在已经成了德国皇帝的普鲁士国王,恩准一部分积有战功的部下也随皇帝一起居住于柏林。
  李文斯基家族自然也是在德国皇帝的宠幸之列,迁入了在柏林近郊皇帝钦赐的宅地,这是一座美丽的庄园,周围长满了茂盛的橡树、云杉林和山毛榉林,虽然比不上亲王们的住宅那么富丽堂皇,美仑美矣,却也不是柏林市的一般寻常百姓人家可比,房屋建筑得高大结实,倒是与一个领兵习武的武夫身分颇为般配。
  他们自己不事稼穑,却拥有一些土地,靠着皇帝的俸禄和佃农交的租子过活,日子过得殷实舒适。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李文斯基家族到了19世纪中叶,就传到了爱德华·李文斯基手中。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名义上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但于1857年,这威廉四世忽然患了一种神经错乱之症,不能理事,乃由其弟威廉亲王摄政主事。
  未出五年,威廉四世病情转重,不久一命呜呼。摄政的威廉亲王于数月之后加冕称帝,是年为1861年。这位普鲁士新君笃信基督教,头脑冷静,善于用人,只是杀伐之心忒重。这爱德华·李文斯基自也脱不了家族的营生,自幼习武从军,参加过数次普鲁士开疆猎土之战和普法战争,出生入死,东挡西杀,有所建树,挣得功名超过乃祖,官至炮兵上将之职。
  那炮兵上将为何等官职?读者恐不知其详,在此还须稍费笔墨。
  原来近代西方军队中,皆设有军衔,一来奖励军功,二来标明军人之间的等级,以便明确隶属,利于指挥调动,中国古亦有之,只不过是称谓不同而已。西方军官的军衔分为四等,从上至下分别为元帅、将官、校官和尉官。元帅通常只有一级,最早出自法国,原是用来称呼宫廷中管理马厩的官员,从字面上看,法语的“元帅”一词是由“马”和“仆人”结合构成;后来又把军队中负责行军和作战队形、监督警卫及选择营地的军官称为元帅,16世纪以后,各国才开始把军队中的最高军衔称之为元帅,因为是最高军衔,故而并不曾轻易于人,获得者凤毛麟角。
  故彼时德国军衔虽有四级,其元帅一级并未实设,只是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一种荣誉。另外的将官、校官和尉官三级为实设军衔。校官和尉官又各有三级,为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惟有将官军衔,在德国却有四级,为上将、兵种将军、中将和少将。
  爱德华·李文斯基所获得的军衔为“炮兵上将”,即是属于上将之下的兵种将军的一种,其军衔低于上将,高于中将,因此也有把兵种将军叫成“二级上将”的(兵种军衔之上的上将称为“一级上将”)。德国军制,少将指挥一个师,中将指挥一个军,兵种将军军衔还在中将之上,能指挥千军万马,军中地位自是显赫。
  那爱德华·李文斯基官至炮兵上将(即“二级上将”)之后,即上书德皇,言道眼下无重大战事可效力,恳请解除现役,回家颐养天年。蒙德皇恩准,在家尽享天伦之乐。
  爱德华·李文斯基的原配之妻,本来瘦弱多病,况且为丈夫在外征杀战守而整日担惊受怕,惊忧成疾竟成了不治之症,不久即撒手人寰,撇下了这位年轻有为的普鲁士军官,尝遍了鳏夫的酸甜苦辣,好不凄惶。
  虽然说是大丈夫何患无妻,但精力充沛的爱德华·李文斯基毕竟是内室匮乏,又怎么肯独守空房,遂起了续弦之心。
  自有亲朋好友为其张罗。正是应了那句“家有梧桐树,何愁招不来金凤凰”的古话,经年之后,爱德华·李文斯基再作新郎,娶了普鲁士大户希普林氏为续弦。
  这位未来的普鲁士炮兵将军的第二位妻子名叫海伦·希普林。虽然没有古希腊《荷马史诗》传说中的美女海伦那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之貌,倒也长得十分端庄贤淑,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海伦·希普林自幼有宜男之相,自从嫁给爱德华·李文斯基之后,已经为他生了九个孩子,仍是不见歇息,眼见又是六甲在身,添丁进口,阖家无不欢喜。
  不觉秋去冬来,已近1887年的冬季。这一年的冬天也煞是与往年不同,天气异常的温和湿润,本该干燥寒冷的季节却又雨雪不止。
  1887年11月24日,也就是距离圣诞节快一个月的时候,海伦·希普林又为爱德华·李文斯基家产下一男婴,这是自嫁到李文斯基家之后,海伦所生的第10个孩子。海伦因是轻车熟路,生产顺利。富贵人家得生贵子,自有一番忙碌,不必细说。
  单说海伦所生这第10个孩子,长得一头金***的细发,雪白色的皮肤,蓝色的大眼睛,很是逗人喜爱。按照族谱上的排行,爱德华·李文斯基为他的第10个孩子取名为埃里希·李文斯基。
  这埃里希·李文斯基降生之后,也不甚哭闹,只是体质瘦弱,似有先天不足之症,盖因其父母生养他之时,已年逾40,精力不足之故。且喜柏林的这年冬天,天不甚冷,倒也不觉日子难过。
  埃里希·李文斯基满月之日,恰好正是圣诞节的前夜,少不得大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一番。这一夜,柏林市内的各教堂庆祝圣诞节的钟声齐鸣,似为小埃里希来到世上的第一个满月增添几许喜庆的气氛。那李文斯基家族本已是柏林望族,而海伦·希普林的家族,也非等闲之辈。
  埃里希·李文斯基的生母海伦·希普林家族,在柏林也有着显赫的地位,自不必说。单是这个家族中的三个女儿,所嫁之人都非比寻常,嫁的都是军界较有声望之人。大姐海伦嫁到了李文斯基家族,她的丈夫日后官升至德国炮兵二级上将;二姐嫁到了曼施坦因家族,他的丈夫最后官升到步兵二级上将;三妹嫁给了兴登堡——那兴登堡更是非同小可,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被晋升为德军元帅,并出任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总统。曼施坦因家族、李文斯基家族和希普林家族,本是东普鲁士三家非常有名望的家族,而且互相又有联姻之谊,互相提携关照,自不待言。
  众人前来贺喜,自然少不了将小埃里希抱出内室,由大家观瞧。说来也怪,小埃里希似与二姨曼施坦因一家有缘,看他神情,竟比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难舍难分;老曼施坦因也是对这个小外甥喜欢得要命,自此,常有把小埃里希收为己嗣的念头,更动了二姐曼施坦因妇人的一点心事。
  常言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同是希普林家的姐妹,这二姐曼施坦因妇人可不比大姐李文斯基夫人连年开花结果,一连生育了10个孩子。她生养无多,膝下冷落,由此对老曼施坦因身怀歉疚之情。
  见李文斯基家人丁兴旺,曼施坦因夫妇也曾动过收养其一之意,只是一来没有投缘的——万般都讲个缘字;二来李文斯基家的其他几个孩子都有了一定的年龄,收养之后有没有隔阂尚且难说;孩子大了,人家舍不舍得给,也是个未知数。故而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见丈夫有收养小埃里希之意,曼施坦因夫人找到了姐姐,姐儿两个彻夜长谈,推心置腹。姐姐起初觉得亲情难舍,架不住妹妹苦苦哀求,终于同意把小埃里希过继给曼施坦因家族,亲上加亲,以姨当母,自然不会在生活上亏待了孩子。
  既然双方都同意,于是便择吉日将小埃里希抱过府去。自此,李文斯基家的小埃里希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埃里希·曼施坦因,他的全名是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可别小觑这姓名中的“冯”字,那在德国可是非同小可,它标志了曼施坦因的贵族血统。
  当时,不管李文斯基还是曼施坦因恐怕都料想不到,这位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即以前的埃里希·曼施坦因,就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希特勒手下赫赫有名的26名元帅之一,他在军界的成就之大,名声之隆,军衔之高,都远远超过了生父李文斯基家族和养父曼施坦因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
  不知过继到曼施坦因家之后,小埃里希·李文斯基受到何等的疼爱和栽培,且听下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00) window.open('http://www.pc9g.net/pw/attachment/Mon_0809/8_26383_a977e4337883a2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400')this.width='400';" >
UID:26383
注册时间
2006-07-27
最后登录
2011-05-24
在线时间
3142小时
0 发表于: 2007-06-05
第二章 少年军校高材生
这小埃里希·李文斯基过继给曼施坦因家族,自此改名为埃里希·曼施坦因之后,老曼施坦因夫妇自然是十分疼爱,慢慢长大之后,虽然看似体弱,却是活泼可爱,很少生病,倒也叫老曼施坦因夫妇十分省心。
  闲来无事,老曼施坦因常把小埃里希揽在怀中,给他讲普鲁士形成的历史,讲这一家族是如何跟随普鲁士王南征北战,讲自己亲自参加并指挥过的一些战斗;而慈祥的老曼施坦因夫人,小埃里希现在的母亲,则给他讲述一些流传于德国土地上古老的民间故事,讲德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的故事,讲红胡子弗里德利希和德国猎犬骑士远征的故事,讲日耳曼民族英雄的神话,那英勇的、混身涂满龙血刀***不入的勇士尼伯龙根,是如何杀死形形***的怪兽的故事。
  不久,这对夫妇就发现,小埃里希的记忆力惊人,他几乎能把上一次讲的故事复述下来,而且还能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尽管有时有些荒诞离奇,可还是能把老曼施坦因夫妇逗得开怀大笑。
  小埃里希对战斗厮杀和英雄业绩一类的故事有着特殊的嗜好,起先是对曲折的情节感兴趣,后来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结局喜欢刨根问底,他时常会这样发问:
  “结局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呢?如果是我,我就如何如何,而不是像他那样如何如何……”
  这样一来,给他讲故事的人感到真正难以应付。是呵,历来流传下来的结局都是如此,谁会想到为这些故事另外设计一些结局呢!
  还有更令老曼施坦因夫妇在欣喜之余感到担忧的,就是这位长着蓝色眼睛、金***头发的小家伙,聪明敏捷的天资之中,似乎也夹杂着一些固执和尖刻,有时就会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喜欢谈论物是人非,有些话甚至与他的年龄不甚相称。
  “这孩子会不会由于他的这个性格吃亏呢?”老曼施坦因夫妇时常暗自嘀咕,“但愿上帝保佑!”
  曼施坦因的童年时期,正是西方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近代德国飞速发展的时期。欧美其他国家的工业是建立在蒸汽机的基础上,与德国有所不同,德国的工业则是建立在电气的基础上。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并使之应用于生产上,德国人表现出他们的天赋,很多19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开花在英法,结果却在德国。
  普鲁士国王(现在也就是德国皇帝)不失时机地把所有这些技术,优先用于战争的目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学工业结合起来,可以制造出更多和威力更大的***支弹药;内燃机不仅用于制造汽车,而且也用于海军的舰艇、陆军装甲车和坦克,以及后来出现的飞机;由于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石油被作为战略物资首次有了重要的意义。铁路交通运输的扩展为大规模运送军队创造了条件——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武器和士兵集中到前线。德国莱茵河地区铁路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每平方公里平均有18公里铁路;有了电报、***等最先进的通讯器材,可以指挥距离很远的部队。
  德国与军事相关的工业很发达,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工企业——克虏伯的铸钢厂和炮厂、西门子的电机厂,都是在德国。维尔纳·西门子原是普鲁士军队的一个炮兵军官,非常醉心于电力的研究,1847年服役期间,就成功地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兴建了一条电报线;退役之后,1869年他所创建的公司,完成了一条横贯伦敦、俄国、波斯到印度的电报线路。德国30家兵工厂的18万工人开足马力,为德军生产出大量的精良的武器,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欧洲的其他国家——法国有23家,近10万人;俄国有20多家,近8万多人;英国有10万多人,奥匈也有近4万人从事同一类的工作。
  有话则长,无话即短。话说一晃到了1895年,小埃里希·曼施坦因长到了8岁,该是受系统教育的时候了。老曼施坦因夫妇看到继子长大,就把他送到普鲁土的斯特拉斯堡读书,这里的学校可以说是贵族学校,一般柏林上流社会人家,都把适龄的孩子送进这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教学设备,这里都是一流的。
  那普鲁士虽然以武功开国,却对文化教育抓得十分紧,早在1797年即规定了普遍义务教育制度。这也是通过血的教训得来的:早年普鲁士在与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大国——法国的交战中,负多胜少。因其资源和人口数量都不及法国,宫廷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劝说德国皇帝,通过兴办教育来提高本国的民族素质,对未来德意志国家在欧洲立于不败之地,意义非常重大。
  当时的威廉国王对这些意见欣然采纳,他有句名言,非常深入德国民众之心:“国家在物质方面失去的,将由精神的力量来补偿。”在1809年前后几年的最困难时期,普鲁士ZF仍然每年拨出15万塔勒尔(当时德国货币的名称),作为兴办柏林大学的教育经费,可算得上远见卓识之举。后来柏林大学成了欧洲自然科学研究的基地,领:dao了欧洲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德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埃里希·曼施坦因出世之前的20年,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通过颁布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全德国的文盲率,从1841年的9.3%,到曼施坦因出生时已降低至不足0.5%。
  小埃里希·曼施坦因所在的斯特拉斯堡城市的小学,学制先是四年制,后改为五年。所学习的科目有德国语、数学、自然科学、法语,这四门功课是必修课。在学校中还必须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的教育,待年龄稍大后,还可以选学除德语和法语之外的其他外语。
  埃里希·曼施坦因入学之后,把他从老曼施坦因夫妇那里学来的民间传说系统化、正规化。
  欧洲的历史学界,对德国的历史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评论:“近代德国的历史,主要就是普鲁士的历史。”普鲁士人原本是立陶宛人的一支,主要居住在维斯瓦河和涅曼河流域,开化程度远远晚于其他的日耳曼人,到了公元12世纪末,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普鲁士被波兰和条顿骑士团征服,条顿骑士团被授权统治普鲁士。1525年普鲁士成为公国,臣属波兰。1618年,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勃兰登堡选帝侯兼领。1701年初,普鲁士升格为王国,原来的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摇身一变成为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
  普鲁士邦国最初以勃兰登堡为中心,开国之初,普鲁士的面积在欧洲各国中,仅占第10位,居民人数仅占第13位,但军队的数量却占了欧洲的第四位,军费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占欧洲的第一位——国家要把收入的85%用于军队,而军费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占欧洲第二位的法国,其用于军队的国家收入却只占60%。在此之后,凭借着强大的武力,这位经常穿着军服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不断发动对邻国的战争以扩张版图,北面打败丹麦,南面打败奥国,西面打败法国,最西直达莱茵河下游,东面又夺得了斯拉夫人的东普鲁士。
  1740年,威廉一世之子登上了普鲁士的王位,史称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世之时,对这个宝贝儿子看不上眼,对他百般虐待,以至于在他满18岁那一年,由于不堪忍受父亲的虐待,企图逃亡国外。不想“知子莫若父”,威廉一世对儿子的行动了如指掌,因此尚未逃出国境便被缉拿回宫。盛怒之下的老国王下令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处死儿子,众大臣苦苦相劝,才没有执行。未几,老国王一命呜呼,其子一跃而成为普鲁士新君。
  说来也煞是奇怪,虽然新登基的威廉二世性格与老国王极不相合,但在喜好武功上,却与其父相似乃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皇帝被德国历史家尊奉为“大王”、“惟一王”。上台伊始,就兴修水利,发展工业,鼓励移民,使普鲁士的人口从1740年的220万,增加到1786年的543万。对外则发动侵略战争,发动了对斯拉夫人的战争,夺取了富饶的西里西亚。
  就是这位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把普鲁士军队建成了“灰烬中的不死鸟”,同时把全国建成了和平时期的兵营,实现了欧洲军事强国的建国目标。当时,普鲁士维持着一支高达19万人的常备军,平均每32个居民中就有一个士兵,而同期的俄国,91个居民中才有一名士兵;它的强邻法国,140个居民中才有一名士兵。
  经过严格的训练,普鲁士士兵纪律森严,作战勇敢,令它的敌人不敢小觑。自此,普鲁士在与欧洲敌国的累年交战中,稍多胜机,以至于有今日之大成。1871年,以普鲁士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兼做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上述历史,凡是受普鲁士义务教育的学童,都必须烂熟于心,这一点小曼施坦因并不稍稍逊色于他人。
  受了五年制的小学教育之后,小埃里希·曼施坦因不知不觉长到了13岁,在斯特拉斯堡的这五年,时间已经跨进了20世纪的门槛儿。未来选择何种职业,倒也用不着他自己操心,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家里人早就给他定好了未来的人生之路——从军,这也是像他这种家庭出身的人对子女不失体面的一种选择。由于出身于军人世家,自然要承担起家族所赋予的使命,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于是在1900年,刚刚小学毕业的埃里希·曼施坦因又进了少年候补军官团学习,这也是像他这种家庭中的年轻人所走的司空见惯之路。
  少年候补军官团又称伍士团或少年军官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培养未来军官的场所,有资格来这里学习的,都是一些智力健全、身体健壮并立志从戎的普鲁士贵族子弟,以便灌输其在未来从事军官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埃里希·曼施坦因在少年候补军官团中,初次尝到了“斯巴达式的教育”的滋味。尽管他的家庭由于是军人世家,在生活上对待子女比起一般家庭的子女要严厉得多,但比起少年候补军官团这里的职业“斯巴达式的教育”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斯巴达乃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制城邦,公元前8世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建起了国家,在这个城邦国家中,凡成年男子均为战士,男丁在成年以前,必须接受近乎残酷的训练,通常是把他门放到深山密林中生活一段时间,让大自然进行遴选,适者生存,有资格成为斯巴达城邦的一名合格战士。
  普鲁士的少年军官候补学校现在把这种看似残酷的“斯巴达式的教育”形式照搬过来,仿照整个过去的斯巴达城邦,让所有的少年候补军官团的成员们过一种准军事化生活。在那里吃的不能过饱,穿得不能过暖,每天无论是刮风下雨,雷鸣电闪,照样在野外锻炼不辍。
  斯巴达式的教育,被普鲁士的军界认为是培养合格军官的第一步,在那里,可以充分体会到军人的荣誉感,养成其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遵守纪律、服从上级的天性。经过普鲁士如此培养出来的军官,确实有其过人之处,素质较欧洲其他各国的军官为高。普鲁士王室信奉这一段话:“军事荣誉是一切政治价值的基础;而在德国丰富的荣誉宝库中,普鲁士的军事荣誉是一颗明珠,其价值之高,不亚于我们的诗人和思想家的杰作。”
  当然,军事学校的教官们,给曼施坦因和他的同学们不仅讲授了普鲁士前辈开拓疆土的丰功伟业,也不无忧虑地灌输给他们大德意志民族争取生存空间的紧迫感。
  原来在19世纪70年代,英、法、美、德、俄、奥等世界上六个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共计霸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洲65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奴役的人口在52300万以上。英国所占的面积最大,约3350万平方公里。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位的德国(第一位是美国),则只占了290万平方公里,不及英国的1/10。法国到了大战前夕,发展水平已经排到美、英、德之后的第四位,但其殖民地面积仍然是德国的两倍半。
  德国可以称得上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1890年,德国钢和生铁的产量超过曾占世界第一位的英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胜了法国,迫使法国立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强行割占了法国的重要工业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同时法国还给德国50亿法郎的战争赔偿。有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矿石和煤炭,加之接受了巨额的赔款,德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战败而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人讽刺德国,要是没有阿尔萨斯和洛林,就只好向全世界去乞求矿石。德国想永远把这两个省据为己有,寻找各种借口,以便给法国来一次致命的打击,永远断绝法国收复这两个省的任何念头。
  在灌输这些思想的时候,少年军官学校的教官们是不遗余力的,因为他们知道,像曼施坦因这般大小的孩子,正处在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阶段,此时让他们接受一句话,远胜于将来的十句话;况且,在未来与欧洲其他列强的战争中,在座的各位少年候补军官,已经成长为德国军官的中坚力量,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种牢固的意识,为普鲁士(往大处说,也就是德意志)和日耳曼民族争取生存空间,是每一个军人尤其是帝国军官首要和最神圣的职责,这似乎也就是一个职业军人“爱国主义”最具体的体现。
  埃里希·曼施坦因的少年时期,就是伴随着这种叫嚣声长大的。
  两年之后,在经过了近乎苛刻的考试之后,他又迈进了更高一级的军校——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系统地接受一位称职的高级军官和参谋人员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尽管在那个时候他自己也不敢肯定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幸成为一名高级军官。
  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是德国的一所极富有历史传统的军事学校,它曾经是一座军营,位于柏林郊区,是柏林通往外省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整个校园的围墙由大块大块的坚固花岗岩砌成,上面长满了青苔,足以显示其建成年代的久远。四周有高大的Liao望塔和射击孔,院子里教室、宿舍,供实战演习用的营房、马厩和储存弹药和食物的仓库一应俱全,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半要塞化的城堡。
  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不仅有着德国人引以自豪的职业军官培训体系,还有一条也是被德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的新奇成果,这就是从军官学校通往当地火车站的有轨电车——这不仅在德国是第一条,而且在世界也是第一条。
  埃里希·曼施坦因以前只是以局外人的身分,出于好奇才坐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有轨电车。但自从进了这所高级军官学校,他与它的接触逐渐地多了起来,对它的了解也就更多了。这条有轨电车道,通常为高级军官学校的学员们津津乐道,说起来,也算是普鲁士军官的光荣。早在1867年,德国电气界的奇才,也是普鲁士炮兵军官出身的西门子,利用英国人法拉弟电磁感应的原理,发明了大功率直流电机,并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样机。1879年,西门子又发明了能在轨道上行驶、由电动机车牵引的有轨电车并在柏林工商博览会和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1881年5月l日,西门子把这种荣誉献给了普鲁士军官的摇篮——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高级军官学校,从这里修筑了通往车站的有轨电车铁路,由一台不小于3马力的电动机车牵引,后挂三节车厢,每节车厢至少可以乘坐六人。当然,现在比起那时,确实有了不少的变化,跟那时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但不管怎样说,有了这条有轨电车线的尝试,确实为解决通往高级军官学校的交通,乃至德国甚至欧洲和世界的交通事业,带来不少的益处。
  1904年,埃里希·曼施坦因以优良的学业从这里毕业。毕业之后,由于是贵族出身,按照普鲁士王室的传统,总要从这个军校的毕业生中,选出一些优秀者,担任德国皇帝的侍卫。这也是德国皇帝考察军事人材的一个办法——新毕业的军校生往往都要在相当高级的军事指挥和参谋部门实习一段时间,而不是直接分配到战斗部队去带兵,一方面使这些初出军校的新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成熟的军官是如何带兵和作好参谋工作,另一方面让他的上级更好地了解这些年轻军官的才学和品质,以便为将来量才使用打好基础;这一点也是那时德国军官的业务素质高于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各国军官业务素质的原因之一。埃里希·曼施坦因于是被选入宫中,作了德国威廉皇帝的一名亲随副官。
  1906年,在德皇作宫廷侍卫两年之后,为了在军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德皇把他派往近卫军步兵第3团,担任见习军官,这一年曼施坦因是19岁。1907年,在见习了一年之后,埃里希·曼施坦因正式晋升为少尉,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帝国军官。
  近卫军步兵第3团在德国军队中,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团队,是德皇最为倚重的御林军。这个团的士兵,也都是一些贵胄家族的子弟。要往前说,曼施坦因的姨丈、后来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共和国总统的兴登堡元帅,年轻时也在该团当过下级军官。
  埃里希·曼施坦因25岁这一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由近卫军步兵第3团的推荐,他终于登上了成为高级军官所必须攀登的最高一级台阶——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他梦寐以求的宿愿终于得以实现。
  柏林的军事学院,也叫战争学院或战争大学,乃是普鲁士军事理论教育的集大成之地,是专门为了培养德国军队的高级军官而设,过去的将帅乃至将来战争中的将帅,很多人出自这所军队的最高学府。很多有名望的军事理论家也以在这里任教为荣。如被称为近代德国军事教育的奠基人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被称为西方兵学之父、著有蜚声世界的著作《战争论》的克劳塞维茨,等等,都曾在这里任过教。
  能进这所军事圣殿,在当时的德国被视作军人的极高荣誉;能进这里深造的,要经过反复的遴选。出身自然是一个条件,但能力也须作为必要的参考。
  埃里希·曼施坦因之所以能进柏林军事学院,他的贵族出身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外还要看他在部队的表现,是不是可堪造就之才。
  说到德国军官的出身和能力,在历史上也是颇有一番争议的。德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非常讲究门第出身,这一点在军队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1786年,也就是德皇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去世的前三年,普鲁士军官团是由90%的世袭贵族组成,在普鲁士的高级将领中,更是没有一个出身布衣。
  军官被赋予了种种特权,军队中实行所谓的“中队经济”,军官们利用每年的部分时间——这段时间少则一月,多则数月——遣散连队里的部分士兵,把“节余”的这部分薪饷装入自己的腰包,说白了,就是“吃空额”。因此军官生活优裕,部队腐败之风蔓延。
  这就引起了平民出身的军人们的不满,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升迁无望——没有一个贵族的出身,打仗再勇敢,再有能力,也是不能脐身于高级将领的行列。这就使得德军选择高级指挥人才的面显得十分狭窄,也大大挫伤了平民出身的中下级将领的热情,降低了德军的战斗力。
  于是在1808年8月6日,德国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取消了贵族垄断军官职位的特权。法令明确规定;“从现在起,只有那些在和平时期学习知识、受过教育,在战争时期表现出类拔萃的勇敢和能驾驭全局的人,才有权利得到军官的位置。因此,全民族中一切具备上述特点的人,均有权提出要求军队中最高的荣誉职位。军队中完全废除一切迄今为止实行的等级特权,而且每个人均有同等的义务和权利,不得照顾其出身。”
  此后,有一段时间,德军选拔军官主要以文化水平和本人能力为依据,也确实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法令颁布11年后的1819年,普鲁士军官团中的贵族成分下降至54%,这个比例,看上去仍然是贵族子弟占一多半,实际上已经很不简单,贵族们已经作了相当大的让步。前面说过,这些贵族(往往是军官世家)家庭出身的子弟,自幼受的就是斯巴达式的教育,长大以后也往往选择军队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起点和自身的素质高于一般未经过正规训练的平民,因此军官的比例稍大,也是很自然之事。
  至于强调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文化水平,则更显得当时的普鲁士王室对军队指挥官素质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对其出身的重视:因为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新的科学技术不断用于军事领域,每有一项重要的发明,总是优先考虑用于战争目的,因此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确实难以胜任军队的指挥职务。
  至于说到高级军官的文化素质,西方兵学界广泛流传着英国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爵士的这样一句话:“英国人最先发明了坦克,但德国人利用坦克发明了闪击战的军事理论;法国人发明了飞机,而德国人却最先使用了飞机俯冲轰炸的战术。”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难于发现和总结战争艺术的规律并有所创新的。
  普鲁士的一系列军事改革措施,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就连卡尔·马克思也认为:“普鲁士的军事组织,是当时最好的,其余所有的欧洲ZF都热心效仿它。”
  另一位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甚至还于1841年在柏林的一个步兵师中的炮兵旅服过役(当时普鲁士的军制,每年都要从外国招募相当部分的士兵服兵役);更为有趣的是,恩格斯竟然从此爱上了军事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写出了很多非常有见地的军事论文。后来相继有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整理了这两位导师的军事著作,竟然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军事科学——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此是后话。
  柏林军事学院1913年度的开学典礼十分隆重而热烈,同其他新生一样,曼施坦因身穿笔挺的军官制服,正襟危坐。
  德军总参谋部的首脑们,照例要莅临这一德军未来将帅的摇篮,就连德军总参谋长、在军界享有盛名的毛奇将军也给新生们训了话。
  这位毛奇将军,确切地说,应该叫“小毛奇”,因为他是原德军总参谋长老毛奇勋爵的嫡亲侄子。小毛奇的训话,给年轻的曼施坦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曼施坦因日后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小毛奇头戴普鲁士传统的带有尖叉的帽盔,身穿挂满勋章笔挺的普鲁士军服,威严地站在学院礼堂中的形象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他致辞结尾中,引用老毛奇的一段话,使他永生难忘:
  “永久的和平——这是幻想,而且远不是美妙的幻想。战争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战争中可以表现出人的崇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去。不用剑去冲击,我们的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和无法解决的!”
  小毛奇演讲结束之后,全场人起立欢呼。他的这一番演讲,确实打动过当时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军官的心。是的,在他们看来,战争可以说是德国生存下去的惟一手段。德国比欧洲其他强国更需要市场和原料来源,加之过多和过快繁殖的人口,也需要辽阔的土地来移民,对于这一点,已有九个嫡亲兄弟姐妹的曼施均因深有同感,有什么比起生存空间对德国人来说更重要呢?
  德国的舆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外交国务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演说,公开声称:“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了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
  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的军官中,非常时髦地流行读两本书,这两本书对曼施坦因世界观的最后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出后来的希特勒纳粹党轻而易举地取得自视甚高的德国军官团支持的原因:在这些军官成长的过程中,所受的教育从本质上说,与纳粹党的理论体系有息息相通之处。这种教育的本身,已经为纳粹毒瘤的繁殖,培植好了营养丰富的土壤。
  这两本大名鼎鼎的书,一本是1912年出版的名为《德国人与下一次战争》,另一本是1913年出版的《统一世界》,这两本书不仅对曼施坦因,而且对他那个时期的整整一代德国年轻军官,都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
  《德国人与下一次战争》这本书,是由德国泛日耳曼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退役军人伯恩哈迪所著。书中露骨地宣传了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埃里希·曼施坦因对此是百读不厌的,他甚至用红笔在以下的文字上划上了醒目的红杠:
  “德国在社会政治方面,是所有文明进步国家之冠,但它却被压挤在狭窄的、非自然的领域之内。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与我国人民的实力相称的地位,那就必须抛弃一切和平的空想,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武器上,临危不惧。
  “动用军事力量,为人民和国家创造今后的生存条件,并保障其健康发展。对于全世界正在成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的领地这一情况,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我们同样不能相信,唯独我们才应当满足于40年前命运分给我们那菲薄的一份。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是过去那样了,只有获得归自己所有的殖民地,我们将来才能有保障。
  “德国需要在最有利的时刻发动战争,采取攻势和打出第一***,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应该射向谁?应该射向法国!法国必须化为齑粉,使它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使之永不复为列强!”
  另一本名叫《统一世界》的小册子则流行的范围更广泛,这本书由德皇威廉二世亲自授意,由当时的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执笔,免费印发给德国军队内部。书中除了吹捧威廉二世是“神选皇帝”,“身负有统一世界的使命”之外,还公开鼓吹种族优劣论:
  “我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人类中最卓越的国民,有教导他民族、诱掖他民族的责任,即有生杀他民族的权利。”
  这种甚嚣尘上的狂热宣传,口味非常适合于像曼施坦因这样出身行武家庭的年轻人躁动的心。初生牛犊不怕虎,早就倾心于前辈武功的这班最高军事学府的青年军官们,渴望着为拓展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而大展宏图。
  除了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灌输,军事学院也教授和研讨指挥作战的一些专业问题。
  柏林军事学院教授内容以高级步兵战术为主,主要是为德军培养精通业务的高级参谋和幕僚。至于这些参谋们能否当上主官———能当上那当然再好不过——完全取决于他们在实战中的表现。
  埃里希·曼施坦因在这里接受了新式步兵战术的训练,老的普鲁士陆军步兵传统战术——线式战术,已经在日益强大火力的杀伤之下,宣告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式的散兵战术。年轻的曼施坦因身负生父和养父两家的厚望,自是不敢稍有懈怠,真可谓闻鸡起舞,焚膏续晷。
  1914年6月,正当年轻的曼施坦因在军事知识的海洋中倘祥遨游之际,柏林军事学院突然被一件从赛尔维亚传来的惊人消息弄得沸沸扬扬起来: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位继承人弗兰西斯·斐迪南,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要知埃里希·曼施坦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何感想,且听下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00) window.open('http://www.pc9g.net/pw/attachment/Mon_0809/8_26383_a977e4337883a2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400')this.width='400';" >
UID:26383
注册时间
2006-07-27
最后登录
2011-05-24
在线时间
3142小时
0 发表于: 2007-06-05
随 机 事 件
您在马路边捡到一块钱,交给了民警叔叔。威望+
第三章 未竟学业陷战场
正当埃里希·曼施坦因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从欧洲南部传来了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位继承人弗兰西斯·斐迪南及其夫人索菲,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一令人惊愕的消息!
  霎时间,欧洲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不久,邮差给军事学院送来了柏林当天出版的各大报纸,几乎都是用通栏标题,刊登出这一惊人的消息。
  曼施坦因从柏林的各大报纸上,很快得知了这一事件的详情。
  原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西斯·斐迪南大公,挑选了一个特别的日子,携同他美丽的妻子索菲,访问了塞尔维亚的首府萨拉热窝,这一天就是1914年的6月28日。斐迪南大公之所以挑选这个日子访问萨拉热窝,有他自己的理由:一则这一天是他们夫妇结婚14周年的纪念日,大公想使他的妻子在这里享受到过去在维也纳享受不到的礼遇,作为结婚14周年的纪念;二则这一天恰好是塞尔维亚人举行全国哀悼的一天(为了哀悼被异族人杀害的塞尔维亚族人和沦陷的塞尔维亚土地),奥匈帝国的军队在塞尔维亚边境附近进行了军事演习,大公作为王室的代表要去检阅部队。
  斐迪南大公原本是奥匈老皇帝的侄子,他漂亮的妻子原本是一位宫廷侍女,虽然不是出自名门,却也还温柔贤淑。非常讲究门当户对的奥匈老皇帝,本来不同意自己的皇位继承人选择这样一位有失皇族身分的配偶,但大公一再坚持自己非索菲不娶,颇有点不爱江山爱美人。
  奥地利老皇帝看侄儿深陷情网难以自拔,最后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但却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规定斐迪南大公死后,不得将奥匈帝国的王位,传给索菲生育的子女。索菲由于出身卑微,甚至不能享受一位皇储夫人的宫廷的礼仪,不能和大公一起同坐那辆标志大公身分的马车,也不能同大公同坐在剧场的皇族包厢里看戏,当宫廷举行大典时,不能享受两扇大门同时打开的礼仪,当她进入时,只能打开一扇宫廷大门。
  由于维也纳宫廷礼节对索菲的种种限制,斐迪南大公颇觉得对不起自己心爱的妻子,他要在远离老皇帝和维也纳宫廷的地方给索菲以补偿:在塞尔维亚陪同大公一起检阅部队,接受威风凛凛的将士们的敬意,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妻子起码也是个精神上的安慰。
  斐迪南遇刺的这天恰好是星期天,天气晴朗,萨拉热窝街道熙熙攘攘。斐迪南大公和他娇小玲珑的妻子在萨拉热窝市长、波斯尼亚军ZF长官等要员的陪同下,乘坐六辆豪华的敞篷式游览汽车,游览了萨拉热窝市容。大公不知道,有七名年龄最大23岁、最小只有17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正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准备暗杀他们。这七位塞尔维亚勇士属于一个代号为“新波斯尼亚”暗杀组织,这个暗杀组织随时准备以自己的鲜血换取奥匈占领者的鲜血。
  这天上午10时左右,大公一行的车队进入了暗杀者的伏击地域。先是一个暗杀者混进欢迎的人群,向头带羽毛头盔的大公座车投掷出一颗自制的Z_h_a.D_a_n,但被大公的司机发觉,立即加快车速,Z_h_a.D_a_n落在了大公座车的帆布车篷上,弹到后面一辆车前Bao!zha!,炸伤了后面随车上的陪同人员,但大公夫妇却安然无恙。这第一位暗杀者看到行刺未成,为了怕连累同伙,便吞下了事先准备好的烈性毒药,并跳进了路旁的河中。
  大公夫妇在这第一次的未遂行刺中,虽然没有受伤,却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看到陪同访问的塞尔维亚地方官员诚惶诚恐的样子,大公很是震怒,但认为行刺之事纯属偶然,于是继续了他原定的行程。
  也是大公性命合该当绝。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由于安排疏忽,大公夫妇的座车与先导车和警卫车分别走向两岔,在大公夫妇的座车转向返回的时候,在距离萨拉热窝市政大厅不远处的一座桥上,一位看上去身体单薄的塞尔维亚小伙子,只身站在路的正中央,拦住了大公夫妇的车子,迫使他们停了下来。
  这位塞尔维亚小伙子名叫普林西普,年仅19岁,在距离车上的大公夫妇不足5英尺的地方,迅速拔出一支比利时造的小*****,举***平射。一来距离太近,二来这勇敢的塞尔维亚青年训练了非止一日,*****中射出的两发子弹全部命中目标:有一发子弹打中了大公的颈动脉,另一发子弹则击穿了大公妻子索菲的腹部,也打断了她的一根动脉。
  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不仅司机和侍从人员目瞪口呆,就连已经中***的大公夫妇惊得挺直坐着,有好几分钟的时间目光呆滞地目视前方。直到侍卫们发觉从大公颈部和索菲腹部喷出的鲜血,赶上前来救护,大公夫妇方始软倒。
  被击中要害的大公夫妇,干当日上午11点钟左右,由于内出血抢救无效而去世。
  普林西普见暗杀奏效,举***自杀,但*****被从震惊中惊醒过来的塞尔维亚p.olic_e劈手夺下。普林西普又试图服毒,毒药还没来得及服下,就被p.olic_e制伏。
  普林西普后来受尽折磨,于1818年4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死在监狱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塞尔维亚人于1920年把他的遗骸从监狱墓地,移葬于萨拉热窝的荣誉冢,并在他开***射击大公的那座桥上,刻嵌着他开***时站立的足迹,这座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普林西普也被奉为塞尔维亚的民族英雄,此是后话。
  匆匆浏览了大公遇刺的报道,曼施坦因的头脑中弥漫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忧惧心理,他厌恶地把报纸扔到了一边。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埃里希·曼施坦因非常鄙视暗杀行动。尽管暗杀者与被暗杀者之间并无任何私仇,暗杀者认为,自己的行动尽了民族大义,但这是一种弱者的行为,也是一种不甚光彩的行径。基于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埃里希·曼施坦因拒绝了几次德国抵抗组织要求他同意暗杀希特勒的计划。他甚至为大公夫妇惨遭横死而感到惋惜,如果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采取什么报复行动,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曼施坦因果然没有猜错,恐怕刺杀大公的塞尔维亚小伙子,自己也不曾想到,他的这两***不仅把奥匈皇储斐迪南夫妇送入地狱,而且把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的六个大洲30多个国家的6000多万人拖进了血与火的海洋,使其中的一半人死于非命,自己的祖国也险些亡国灭种。
  普林西普的这两***,也打断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柏林军事学院中,仅读了一年的德军军官曼施坦因少尉的学业,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随之而来的世界大战之中。
  曼施坦因当时可能还不太明白,塞尔维亚人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太子,表面上看是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国两家的事,却又为何是德国发难?但他的血管中流淌着的普鲁士武士的血液,却给了他一个很敏感的职业军人的直觉:德国肯定不会置身事外!
  这里有着很复杂的背景。话还要从头说起。
  普法战争之后,欧洲中部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法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无力抵抗公开宣扬侵略方针的德国。俄国也不能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即随着强大的日耳曼国家的形成,在俄罗斯帝国的西部边界出现了一个危险的潜在敌人。
  为了孤立法国,德国拉拢奥匈帝国,而奥匈与俄国又在争夺欧洲的巴尔干上,有着很深的矛盾。1879年10月,奥匈ZF同德国ZF代表签订了条约,规定两国中任何一国一旦遭到俄国的进攻,双方有义务竭尽本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给予对方军事援助,未经通知和双方同意,不单独媾和。1882年,意大利为了摆脱法国经济控制和同法国争夺北非突尼斯,也加入了这一同盟。受到俄国威胁的罗马尼亚也于1883年秘密加入了这一条约。
  即使与德国单独较量,法国也不是德国的对手,这一点法国倒是颇有自知之明。法国也急于找到同盟者,而且最先选中了与自己处境差不多的俄国。
  1891年8月,俄法两国也开始考虑结盟。1892年8月,俄国总参谋长同法国总参谋长助理签署了《法俄军事协定》,1893年12月,该条约得到了双方ZF的批准。
  该协定的第一条为,“如果法国遭到来自德国,或者受德国支持之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使用它所拥有的全部军队进攻德国。如果俄国遭到德国或者德国支持之奥地利的进攻,法国将使用它所拥有的全部军队进攻德国。”
  条约的第三条列出了对德国作战的兵力:“法方用于对德国作战的军队应为130万人,俄方为70万至80万人。这些军队将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作战,以便使德国不得不立即在东西两线交战。”
  英国本来与法国人是宿敌,但由于英国害怕新兴的德国更甚于法国,遂寻求与法国接近。1904年4月,英法就非洲的殖民地问题达成妥协,以便联合起来对付德国。俄国和英国的军事同盟也于1905年开始提到议事日程,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与俄国沙皇巨古拉二世就共同对德战争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而在俄、法总参谋长会议记录中,出现了关于一旦德国进行反英战争动员时,俄国和法国应立即实行动员的条款。
  当然,以上这些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对大部分时间在军校中度过的埃里希·曼施坦因来说,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但距离德国并不甚远的巴尔干半岛上所发生的一切,对德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却是一清二楚的。
  土耳其与德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按照与土耳其签订的协议,德国ZF于1913年12月向土耳其派出了一支军事使团,以改组和训练土耳其军队,控制土耳其的武装力量。
  这支70余人的德国驻土耳其军事使团,已经使德国军官把持了土耳其参谋总部和大兵团的一些主要职位,土耳其甚至任命德国军事使团的领队将军为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卫戍司令。如此庞大的德国军事使团在土耳其的活动,对俄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对俄国黑海沿岸和高加索一带的边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但德国本土与土耳其并不接壤,中间隔着一个巴尔干。协约国要想打破德国与土耳其的战略联盟,必须控制巴尔干,以割断德国与土耳其的联系,而德国基于上述原因,也必先图巴尔干。因此该地成了名符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成了欧洲不折不扣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而塞尔维亚则是巴尔干火药桶中的导火索。塞尔维亚原是在奥匈的势力范围之内,沙皇俄国也非常想染指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塞尔维亚在几次巴尔干战争中,取得过小胜;尤其是战胜了土耳其之后,想乘此时机把巴尔干半岛上所有的塞尔维亚族人联合起来,摆脱大国的控制,组成大塞尔维亚,成立一个统一的斯拉夫国家。
  这对欧洲南部的所有斯拉夫人都很有鼓动力,尤其是对奥匈帝国辽阔的版图上生活着的700万被强行并入的斯拉夫人,无疑是一次强烈的震撼。一时间,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各种解放组织如雨后春笋,活动频繁。这些都动摇了奥匈帝国的统治基础,奥匈统治集团内部的强硬分子早就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处心积虑地想用武力来打垮斯拉夫民族运动的策源地塞尔维亚,他们也在寻找种种借口要求对塞尔维亚进行战争。
  斐迪南大公正是奥匈主张对塞尔维亚动武的强硬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14年6月12日,也就是被刺杀的前一个多月,应邀访问了德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明确地向他保证,奥国进攻塞尔维亚时,如果俄国插手对付奥国,则德国绝不会袖手旁观,肯定要向俄国宣战。德国的这种承诺对奥匈帝国来说,无异于一种怂恿。
  大公之死无疑给这火药桶点燃了导火索。德国假借履行对奥匈帝国的“诺言”之机,磨刀霍霍。
  此时远离暗杀风暴中心千里之外的柏林军事学院,人们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听课,议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报复塞尔维亚。一些狂热的、近乎失去理智的少壮军官们主张立即动手,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塞尔维亚人以铁和血的惩戒!
  尽管曼施坦因预料到可能会有战争发生,但这种可能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暗杀事件之后的一个多星期时间里,奥匈帝国外交部保持着沉默,但却听任民间的狂热情绪愈来愈高。奥地利参谋总长康德拉将军晋见了奥地利皇帝,要求对塞尔维亚宣战,奥皇一旦开战,尤其是俄国卷进来之后,德国还是否履行其盟国义务的问题,再一次致信给德皇威廉,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送交了最后通牒。
  奥国驻塞尔维亚公使于1914年7月23日下午6时,向塞尔维亚ZF递交了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的每一项几乎都伤害了塞尔维亚作为主权国家的尊严。这个通牒限塞尔维亚ZF在48小时之内答复。
  塞尔维亚ZF在接到奥地利的最后通牒之后,一方面准备开战,立即向俄国求援,并疏散了奥赛边境的居民,并于7月25日下午3时,离最后通牒规定的时间还剩下3个小时,发布了战争动员令。另一方面,塞尔维亚也没有放弃和平的最后努力。
  在当日下午5时50分,即最后通牒期限的最后10分钟,由塞尔维亚ZF首相帕西奇亲自将ZF的答复交给奥国公使,接受最后通牒的大部分条件,只是不同意奥国p.olic_e在塞尔维亚国土上参加调查与萨拉热窝事件有牵连的人,理由是这违反了塞尔维亚的宪法。塞尔维亚ZF重申了希望和平、和解的愿望,甚至提出,可以请海牙国际法庭来仲裁。
  由于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奥地利驻塞尔维亚公使馆全体人员于当日下午6时10分左右,撤离了塞尔维亚。
  奥地利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并于当夜炮击贝尔格莱德。7月31日,奥皇签发了战争总动员令,并向奥塞边境集结了大批的军队。
  沙皇俄国ZF宣布对奥塞冲突不能袖手旁观。7月29日,沙皇下达了总动员令。俄国是欧洲列强中幅员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经济不发达,武器落后,但却有着潜在的兵员优势。
  在俄国下达战争动员令的两天之后,德国向俄国和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他们在12小时之内停止对奥地利和德国的每项战争措施。7月31日11时40分,德国在获悉俄国仍然没有停止战争总动员以后,于当日12时也宣布国家进入战争危急状态。8月1日,德国宣布战争总动员,德国驻俄国大使于当日晚7时,向俄国外交大臣递交了德国的宣战照会。
  这样,奥匈从1914年7月28日起处于对塞尔维亚的战争状态,而德国从1914年8月1日起,又处于对俄国的战争状态。
  曼施坦因所在的柏林军事学院,自然也不是世外桃源。德国皇帝宣布了战争总动员,德国的兵力急剧扩充,顿感军官不足,于是刚刚读了一年的曼施坦因不得不中断了学业,被编入第二近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几个月后,被破格晋升为上尉。
  在近代欧洲各国的军队中,凡是带有“近卫”字样的军队,都是被皇帝所器重的精兵,各国都是如此。曼施坦因任职的部队是陆军中的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团队,而普鲁士的军事传统中,是把陆军引以为自豪的。他在军校时就时常听教官说,陆军是战场上的王后,盖流行于西方的国际象棋中,以王后的棋子威力最大之故。以后凡是在德国陆军中任职的军官,无不把这句名言挂在嘴边。
  陆军在此时对战争的胜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德国陆军分为基本兵种和辅助兵种两大类:步兵、骑兵和炮兵为陆军的基本兵种;工兵、铁道兵、舟桥兵、通信兵、有线电报兵、无线电报兵,加上航空兵、浮空兵,构成了陆军的辅助兵种。步兵在陆军系统中占的比重最大,平均约有70%,炮兵占15%,骑兵占8%,其他辅助兵种占7%。
  曼施坦因所在的团由三个营组成,每营约由1000多名士兵组成,分为四个连,每个连由四个排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挥。团以上的建制依次为旅、师、军、兵团和集团军,每个旅下辖两个步兵团。陆军中的师为战术兵团,步兵师通常由两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团),配属2至3个骑兵连和一些特种部队,一个师的总兵力在1.6万至2.1万人之间。担负战略任务和战役任务的最大作战单位是集团军,一个集团军编成包括3至6个军、骑兵兵团、工程兵部队和集团军直属炮兵。一个军的编成中有2至3个步兵师以及其他配属分队。
  这样,德军形成了统帅部指挥集团军、集团军指挥军、军指挥师、师指挥旅或者团、团指挥营、营指挥连、连指挥排、排指挥班的完整的指挥系列;各级指挥官军衔也从元帅到将官、校官、尉官,尊卑有序,不至于乱了方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的初期,曼施坦因只是团里的一名副官,主要负责照顾团长的饮食起居,后来才改任作战参谋,辅助团长制定作战计划,不需要到连队中直接带兵。而且他所在的团也井非第一个波次的进攻团,只是跟在主攻团后面收拾一下残局而已。因此在战争初期,并无多大的生命危险。
  埃里希·曼施坦因人虽然在团里,但心早已经飞到了德军总参谋部,这里才是指挥战争的神经中枢,能到这里工作,才不枉为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德军的总参谋部是近代军事史上的一个效率比较高的机构,由19世纪后期任德军总参谋长的老毛奇勋爵创建,成了各国效仿的榜样。随着欧洲局势的日趋紧张,这个神经中枢的任务就是把早已拟定纸上的战争计划,变成现实。
  德国总参谋部制定的战争计划,出发点就是:必须避免在西线对法国和在东线对俄国两条战线同时作战。腹背受敌,向来是兵家之大忌,更何况法国和俄国合在一起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德国。
  俄国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军事动员工作进展缓慢。德军参谋总部推算,俄国要完成动员和集中至少需要六个星期的时间;趁俄国军事力量尚未在边境集结完毕之机,迅速解决法国,然后借助发达的、事先修筑好的铁路线,把大*****到东方,与奥匈军队合兵一处,再解决俄国。德国统帅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以在六至八周的时间内,结束对法国的西线战争为依据。在此期间,只需用少数部队监视俄军动向。
  奥匈陆军总共有150万兵力,约合110多个师,分属三个大的军事集团。其中最强大的一个集团称之为“A梯队”,编成四个集团军,在战争开始后对俄国执行战斗任务。第二个集团称为“最小的巴尔干集团”,主要对付南斯拉夫国家,只取守势。第三个军队集团称为“B梯队”,这个集团的使命是对付塞尔维亚,在得到另外两个集团的加强后,从西面和北面迂回包抄塞尔维亚。
  1914年8月3日晚6时45分,德国驻法国大使向法国ZF递交了一份宣战照会,指责法国飞机破坏了比利时中立,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和纽伦堡两座城市上空飞行,并对上述铁路线投掷Z_h_a.D_a_n,同时还指责法军在几个地点侵入德国领土。由此德国对法国宣战。
  1914年8月4日,英国ZF获悉德国已经入侵比利时领土,马上向德国ZF递交了最后通牒,限其在柏林时间8月4日24时,也就是格林威治时间8月4日晚23时以前做出明确答复:要么退出比利时领土,要么与英国开战。
  德国并不买英国的帐,马上拒绝了英国的最后通牒。德国外交大臣答复说,入侵比利时是出于军事上的战略考虑,而军事上的需要高于一切。看到没有任何希望,英国于格林威治时间8月4日晚11时,宣布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首先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而拉开了帷幕。曼施坦因上尉跟随自己的团队,一路向比利时杀将过去。作为作战参谋人员,他对一个早有耳闻而又不知其详的德军作战计划,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在战争初期亲眼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威力——这个计划就是著名的“史里芬计划”,日后曼施坦因上尉赖以成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就受到了这个计划不小的影响。。
  不知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所谓“史里芬计划”,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曼施坦因提供了什么借鉴,且听下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00) window.open('http://www.pc9g.net/pw/attachment/Mon_0809/8_26383_a977e4337883a2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400')this.width='400';" >
UID:26383
注册时间
2006-07-27
最后登录
2011-05-24
在线时间
3142小时
0 发表于: 2007-06-05
第四章 堑壕鏖兵命险丧
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之所以首先进攻中立的小国比利时,与一个战前就制定好的对法国作战计划有关,该计划就是著名的“史里芬计划”。这个计划在德军总参谋部的影响极大,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有人把这个计划重新拣起。
  曼施坦因是反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续使用这个计划的,因为这个计划太经典了,对于德国职业军人和法国职业军人来说,都已作为步兵教科书中的内容而烂熟于心了,再照方抓药,恐怕难以奏效。
  在反对这个计划再次使用的同时,曼施坦因提出了自己的计划,被采纳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里芬计划”相媲美,故这个计划被称之为“曼施坦因计划”。但反对继续使用“史里芬计划”也使曼施坦因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由当时一个集团军的参谋长,被降为一个二线步兵师的师长,此是后话。
  那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成功,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曼施坦因所极力反对的“史里芬计划”,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史里芬计划”是以1891年至1906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史里劳伯爵的名字而命名,该计划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主要是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打败法国。
  “史里芬计划”是受1870年普法战争的启发而制定的。在普法战争中,德国军队在德法边境战斗中摧毁了法国军队,然后长驱直入,攻陷了法国首都巴黎,迫使法国订立了城下之盟。为了夺取铁矿石,同时也是为了消除法国边界的屏蔽,德国又强行吞并了与德国界相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企图使法国无险可守,暴露在德国的强大军事锋芒之下。
  法国丢失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后,法国的军事工程师以四个边境城市为中心,沿150英里长的法德边界构筑了一系列堡垒。东南起自阿尔卑斯山,经贝尔福、厄比那尔、土尔、凡尔登,到卢森堡和比利时边境以及阿登森林一线展开,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火力配备周全,以这条天然加人工的障碍来防止德军的进攻。
  有鉴于此,史里芬伯爵拟定了一个通过卢森堡和比利时平原,迂回到法军背后的战争计划。虽然比利时在比、德边境也构筑了防御工事,但比起法国的工事来说,自然容易攻克。比利时国内交通比较发达,一旦进入比利时境内,即可借助便利的铁路、公路、河流向法国后方投入大批兵力,腹背夹击法军。而法国在德法边境堡垒中的要塞炮,是防前不防后的。
  这样,进攻法国的德国军队,将会以一个距离法国最近的城市——梅斯(这里距离法国首都巴黎仅有178英里)为轴心,由79个师组成强大的右翼,以闪击的速度经比利时横扫法国,另由八个师组成左翼实施战略佯动,把法军的主力吸引在要塞防线上。
  在东线,考虑到俄国原始的铁路运输系统和蜗牛般的动员速度,只放10个师来迟滞俄军,待在西线打败法国军队之后,再调转头来收拾俄国。
  史里芬本人并没有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天,所以也就无从看到这个计划实施之后的效果。
  不过还是发生了他生前最担心的事,“史里芬计划”的核心,就是必须维持德军强大的右翼,史里芬在弥留之际还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加强右翼”。可惜他的继任者在实战中修改了这一计划,从右翼中抽出了八个主力师来加强左翼,这样,德国军队的强攻右翼被削弱,以至于打到巴黎城下之后,再无余力对巴黎实行包围,待从正面调动德军强攻巴黎时,被缓过劲了的法军在马恩河会战中击退。
  战争开始之后,除了右翼被削弱之外,德军大体上还是按照“史里芬计划”行事的,进攻比利时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披挂上阵,担任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以老毛奇元帅的侄子小毛奇将军为总参谋长,德国战时的大本营从柏林前推至距离法国边界只有100公里的科布伦茨市。
  不管想参与作战指导的欲望有多么强烈,此时处在下级军官位置上的曼施坦因上尉,还是只能跟在德军精锐的突击兵团之后,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收尾活动。他所在的团队,最初参加了战争初期侵占比利时的行动。
  小国比利时并不像德国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比利时军民在阿尔贝国王的统帅下,节节抗击德国入侵者,同时请求英法两国增援。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曼施坦因上尉十分钦佩比利时士兵顽强战斗的精神。尤其是在列日要塞争夺战上,曼施坦因亲身领略了比利时人的英勇无畏。
  列日要塞位于比利时与德国接壤的地区,是通往比利时内地的咽喉要道。列日要塞系由比利时的一位工程师设计,正好在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建筑完毕,整整花了25年的时间。
  整个要塞由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装甲炮塔、及各种口径的***炮的交叉火力组成,要塞内火炮的最大口径为8英寸,要塞本身的设计,也是要求要塞能承受8英寸口径的火炮直接命中。
  要塞的火力点,是若干个装备着速射炮的炮台,每座炮台的周围,是深达30英尺的壕沟,并配备有强探照灯光,以防止夜间偷袭,这些重炮和探照灯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降到地面以下,地下有连成一体的坑道把整个防御系统联系起来。
  防守列日要塞的比利时军队有2.5万名守备部队和一个加强的陆军师,总数约有4万多人。尽管他们的国家存在83年以来,从未打过一仗,甚至平时整个军队都没有一个总参谋部,比利时军民还是把领土保卫战进行得有声有色。
  德军先锋约两个骑兵师和六个骑兵旅的兵力,在冯·埃米西将军的统领之下,奉命尽快拿下列日要塞。冯·埃米西将军认为比利时军会不战而降,于是先礼后兵,派出一位使者打着休战的白旗,来到要塞作说客,要守军投降。
  没料到那比利时守将勒芒将军竟然十分倔强,不肯买德国人的帐,言说自己奉比利时国王之命防守要塞,必将阙尽军人守土之责,并逐退来使。
  德军见劝说无效,命令大炮开火,猛轰要塞,并从德国的科隆调来了飞艇前来助战。那德国飞艇名为“齐柏林式飞艇”,系由内燃机作动力,在要塞上空丢下了13颗Z_h_a.D_a_n,却也无济于事。
  德国大炮轰击一个时辰之后,见比利时守军没有动静,步兵便开始向要塞发起冲锋。没想到一临近炮台,那比利时守军各种火力一齐开火,杀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霎时间,德军士兵尸体堆积如山。原来德军的大炮和飞艇并未对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造成多大损害,仅是削掉了几层表皮而已。
  一连几天,德军都进展甚微,只有一部攻进了要塞的一隅,直到六天之后,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拿下了要塞12座炮台中的一座。德军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对自己的速决战很是不利,便使出了*****铜,搬来了克虏伯兵工厂新近研制出来的巨型大炮。这种巨型大炮口径达16英寸半(约合420毫米),比当时英国最大的13英寸口径的海军炮还大出3英寸。德国人给这件杀人利器起了一个女人的名字,叫“大蓓尔塔”,这个名字,恰好是克虏伯夫人的名字。
  德军这种名叫“大蓓尔塔”的巨炮果然厉害,单每发特制炮弹就重达1吨,最大射程为9英里,且每颗炮弹上都装有一个定时引信,只有等炮弹穿进碉堡之后才Bao!zha!。堡垒一旦被击中,里面的比利时守军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昏,绝无幸免。
  到了8月16日,列日要塞的12座炮台全部被“大蓓尔塔”夷为平地,守军指挥官勒芒将军在受伤之后被俘。德军前线指挥官冯·埃米西将军可能觉得自己理亏,倒是没有难为成为阶下囚的勒芒将军,甚至没有取下他随身佩带的、代表军人荣誉和尊严的指挥刀,并很快把他释放去见他所忠于的比利时阿尔贝国王。
  站在已经被攻城的德军夷为平地的列日要塞,曼施坦因不禁为战况的惨烈而惊骇,堑壕之中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被高爆Z_h_a.D_a_n炸碎的肢体散落在各个角落,分不清哪一个是德国士兵的,哪一个是比利时士兵的。整班整排的比利时士兵被活埋在德军攻城大炮炸毁的堡垒中。
  攻陷列日要塞之后,德军在比利时境内已无大的险隘可阻,但与其他有头脑的德国将领一样,曼施坦因仍然担心一路上会遇到法军和英军的猛烈阻击。事实证明,曼施坦因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在列日要塞坚守的这一段时间内,法军为什么不驰援比利时军,以至于眼看比军坐以待毙呢?
  原来法军的统帅部判断有误。在8月4日德军对列日要塞发起攻击之后,比利时ZF通知全国军民,不再把法军和英军越过比利时国境看成是敌对行动,并准许协约国利用比利时领土组织反击。比利时ZF的如此决定,实际上是向英、法等求援的一种外交上的、比较委婉的要求,法国驻比利时大使也马上把这一请求报告给本国ZF。然而,法国统帅部长时间犹豫不决,一直认为德军在比利时的进攻只不过有18个师左右,只是为了分散法军注意力的战略佯动,而一旦在这个方向受挫,便会掉头南下,以主要兵力用于梅斯方向,因此没有及时把兵力北移比利时,以至于比军孤军奋战,终是寡不敌众。
  另外法军有它自己的对德战争计划。
  法国总参谋部早在1872年便着手制定了对德国的战争计划。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的40年间,法国共制定了17个对德作战计划和一些修正案。
  最后法国用于战争的那一个方案,是由当时法军总参谋长霞飞于1913年制定的,这个方案被称为“17号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在战争的一开始,法军不仅不会分兵驰援兵微将寡、孤立无助的比利时军队,而且,守在坚固要塞中的法军还将主动进攻德国严阵以待的边防重兵。法军在比利时军队浴血苦战的时候,派出重点集团去进攻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虽然以较大的代价一度占领了部分地区,但不久就被德国的援军赶回了法国境内。
  在进攻德国边境要塞的战斗中,显出了法军战术的落伍。法国军队以19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军官们戴了白色的手套,修饰得漂漂亮亮,如同过节一般,走在部队前面的60英尺。士兵们则穿上了暗蓝色的短上衣和猩红色的军裤,在团队旗帜的导引和军乐队的伴奏下,向德军射来的密集弹雨义无反顾地走去,直到被射中、倒下死去。
  法军的这些固执的行动,连前来助战的英国远征军也有点看不下去。一位目睹此情景的英国军官事后评论说:“每当法国步兵前进,整个战线就立即被弹片覆盖,倒霉的法国士兵就像野兔一般被打翻。法国士兵们都很勇敢,不断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个人能在这样密集的炮火射击中活下来。法国军官们也都很优秀,他们就像阅兵行进时那样安详,但没有一个人能前进50米的距离而不被打翻。”
  攻陷列日要塞之后,德军兵分三路,分别向布鲁塞尔、那幕尔和迪南进攻。8月22日,无险可凭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告陷落,比利时迁都安特卫普,继续抵抗。由于比利时军民的拼死抵抗,德军通过比利时的时间,用了将近20天,并不得不留下两个兵团驻守。比利时为协约国迫使德军在比利时分散,并赢得了好几天的时间,使得英法军队在法国的马恩河一线部署会战,有了腾挪的余地。
  8月24日起,曼施坦因所在的集团军陆续开进法国境内。加上另外两个集团军,德军从比利时进入法国的总兵力达三个集团军。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之后,德军士气正旺,乘得胜之势,一路上斩关夺隘,杀奔法国首都巴黎而来。而法国由于把兵力主要部署在法、德边境,而在法、比边境只有一个集团军,自然抵敌不住,且战且退。
  战争是残酷的,德军把抓到的平民作为人质,一旦遇到抵抗就处死人质,他们甚至用野战炮轰击藏有狙击兵的敌方村镇。曼施坦因亲眼看到了一份一线德军指挥官们的军事报告:“我们在比利时的进军肯定是残忍的,我们是在为我们的生命而战,谁挡路,谁就会自食其果。”
  这哪里还有一点普鲁士的骑士风度呢?曼施坦因心目中,父辈们灌输的普鲁士武士的中世纪骑士风度,已经荡然无存。
  其实也难怪,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早就有过训喻:“一切都应当被淹没在火焰和血泊之中,必须把男女老幼都杀死,一所房子、一棵树都不能留下。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民族感到畏惧的恐怖手段。运用这种手段,战争不到两个月就能结束。而假如我以人道主义为怀的话,那么,战争必将延续好几年。”
  接着,德军在阿登森林之战中,连败前来应战的法军和前来增援的英军,锋芒直逼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法国当时所有的铁路线都通过这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以往的战争中,巴黎已经修筑了一些防御工事,它的内城有14座炮台,外城有25座炮台。
  战争一开始,法军并没有下定死守巴黎的决心,法军总司令甚至建议巴黎为不设防城市,一旦德军打来,可以不战而降;德军的步步进逼,几乎使法军想放弃首都。
  8月25日,法军陆军部长急电总司令霞飞,至少用一个军的兵力在巴黎城外掘壕固守,并紧急撤换了防卫不力的原巴黎卫戍司令米歇尔将军,让65岁的主战派加利埃尼将军来主持大局。同时,法国ZF决定临时迁都波尔多。
  老将军除了立即着手修筑工事之外,借鉴了1870年普法战争的经验。当时巴黎被围,饥民甚至吃动物园的动物和家中养的宠物充饥。所以,老将军下令广积粮食,并在巴黎的体育场跑道和公园里,养满了牛、羊、猪、马,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坚壁清野,把任何可能被德国人利用的机器设备迁移或者埋藏起来,不仅在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下安放了zha!y_ao,而且在横跨塞纳河、马恩河和瓦兹河的80座铁桥下面埋藏了zha!y_ao。
  当德军兵临巴黎城下的时候,曼施坦因上尉觉得就会像德皇威廉许诺的那样:战事很快就会结束,士兵们秋凉之后就可以回家。德皇本人也于8月28日致电已经抵达巴黎近郊的德军第一集团军,祝贺它取得“决定性胜利”,表示“朕甚感激”。
  但情况并不如他所想,局势在悄悄地朝不利于德军的方向逆转。德军统帅部与作战部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长,后方补给线也越来越长,军队所需要的战争物资得不到手;战局变化迅速,通讯无法保证,帅不知将,将不知兵,各部队只得各自为战。但退却中的法军和英军却相对弥补了过去的不足。由于兵力的不断收缩,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于相互协同。
  还有两点对德军目前的处境甚为不利:
  其一,俄国的军队出乎德国总参谋部的意料之外,不是在六周之后,而是只用了两周,便在东线对德国展开了进攻。8月12日,还是在德军鏖战比利时列日要塞的时候,俄军的两个集团军——莱宁坎普指挥的第一集团军(亦称“涅曼集团军”和“维也纳集团军”〕和萨姆诺索夫指挥的第二集团军(也称“纳尔瓦集团军”和“华沙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相继攻入德国东线的东普鲁士,如果俄国人占领了柏林,则德军在西线取得的一切胜利都将付之东流。因此,德军统帅部不得不把西线会战急需的三个兵团和一个骑兵师调往东普鲁士。
  其二,按计划应在西线的左翼采取守势的德军第六、第七集团军,眼见西线右翼的战友们快要拿下巴黎,担心自己寸功未立,也急于在左翼的洛林一线对法军发动进攻,在这里担任总指挥官的巴伐利亚王储普雷希特于8月23日下令,德军西线左翼全面攻击法军右翼;于是,再也抽不出兵力去支援预定要于9月2日(色当会战纪念日)夺取巴黎的德军右翼。
  法军退至巴黎附近,无可再退。法国陆军部长下令死守巴黎,霞飞将军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号召书:“正值国家存亡在此一战之际,必须提醒大家不得瞻前顾后,应当全力以赴,进攻并打退敌人。部队倘若不能再前进,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已经占领的地区,宁肯就地战死而决不后退。在当前的情况下,任何怯懦都是不可容忍的。”
  巴黎守军的一位指导炮兵进行校正射击的法军飞行员,在9月3日报告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