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军功得赏 因何而来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军功得赏 因何而来 在正德年 间之后,大明对所有的海盗都叫做倭寇,不过出了倭国来的那些武士、浪人之外,其余的 都是浙江和福建一带的海边豪强,到了嘉靖朝后期,起主导作用的已经是大明的海上巨寇了。 戚继光、俞大猷在东南辛苦作战几十 年,海盗们总算不敢为祸内陆,把日标放在了无人能制的海上。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作战,大明对这些“倭寇”的了解也愈发的深入,有笔记说“所谓倭寇,真倭不过十之二?”。 海盗们对天津卫的袭击,可以当作是盗匪滋扰城馈,属于地方上的事务,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牵扯,王通的定位也是如此,免得剿灭了盗匪,还平白惹出别的是非,按照他的估计,就算有来天津卫的海盗■,也不过是北边的这些海贼,不会有什么真倭寇在其中,现如今能用真倭寇的海盗,那都是海上一等一的大盗伙。 可检验尸首的时候发现有真倭寇,兹事体大,绝对不能隐瞒,只能如实上报,有了真倭寇,此事就上升到国战的层次了。 王通赶往海河边的时候,临时抽调的船头香千金名青壮也赶到了商业区,他们将尸体搬运出去,将地上的血迹用土掩盖,然后在士兵的监视下,把海盗们的兵器集中起来,海上残留将近八十艘大小海船,也临时征用了商船的水手把船靠到岸上。 天快亮了,许多担惊受怕了一夜的商户和伙计们也来到了这边,看到兵卒和丁壮们吞那里收拾打扫,很多人都主动上前帮忙。 士兵们的脸上都多 了一分坚毅和刚强,也有夜战胜利之后的疲惫和兴奋,见过血,生死厮杀过的士兵才是合格的战士。 商人和伙计们以及各色闲人神情中充满 了敬畏,没有几个人看到昨晚的战斗,但好似闷雷般的隆隆炮声,街道上的喊杀和惨叫,很多人都听的清楚,更别说空气中 弥漫的浓厚血腥味道。 留守的人或者兴奋,或者后怕的跟自己认识不认识的人讲述昨晚的见闻,本来四千余名海盗的侵袭,在这些人口中说成了四万…… 可这夸大又由不得别人不信,看看那些人不断的向外抬出尸体,一具具的不知道多少,交谈倾听,众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信心。 如此规模的海盗侵袭,如果在南方的话,州县都会被血洗,可王通却大获全胜,更难得的是,各家店铺都没有 怎么遭灾损害。 这时候,众人才真正了解那些“麻烦”的“莫名其妙”的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多亏了那些,才让众人保住性命,保住家业。 感叹感慨,对王通,对运片区域大家越发的看重,在此地,不光是能发财,而且还能被护住平安,长久发财,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就是木恩吗?”王通笑着问道,面前那个壮实的汉子马上立正站好,大声的回答“回王大人,属下就是木恩!”“听你的营官说,昨夜是你打响了第一炮,而且还用虎蹲炮杀伤大 昨夜的战斗,第一炮未必重要,但虎蹲炮抵近了海盗们射击,造成大量杀伤的举动却是大功,和涌进街道那些贼人不同,从海河处突入的贼人格外的凶悍,到最后火炮停歇,他们的几次冲击都差点打破了岸上的步兵阵列。 正因为有木恩拿虎蹲炮射击的梨子在,其余几个炮台的炮兵也都抬着虎蹲炮下来主动杀敌,打退了敌人。 当初谁也没有把这个虎符炮当回事,配给炮台的考虑走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炮兵可以拿虎蹲炮就近射击,没想到在昨夜却有了大用处。“善用火炮,而且脑子灵活,你做的不错,本官要好好赏你,想要木恩一听这个,立刻大声回答说道:“回大人的话,属下不想在炮台呆着,想去营里。王通倒是一愣”*_恩又是继续大声说道:“属下想要真刀真***的干,不愿意在那里点火放炮!这话说的憨直,王通摇头笑了起来,木恩腰板挺得更直,边上的“大人,木恩若是愿意来,我们营给个总旗的位置,是个好汉王通摇摇头,开口说道:“不要痴心妄想,老老实实做你的炮兵就是。”一听这话,木恩顿时泄了气,王通却又哭着说道:“统领谭火那边缺个副手,升你做个百户,跟谭火多学些东西。木恩原本是个小旗,突然间成了百户,在锦衣卫和虎威军的体系中,百户不到七十人,已经算是人物了,木恩却没想到自己会被这样的提升,也忘了不能去营中硌丧气,在那里呆呆傻笑,甚 至不知道拜谢。 被营官训斥了句,木恩才慌忙拜倒致谢,王通笑着激励了几句,踉着营官去了尸首堆放的地方。 有十几具尸体被单独摆放在一边,每具尸体上都有竹子和皮草做的甲胄,头发前额和头顶的地方被剃光,都是矮壮身材,身边的兵器都是长***或者倭刀。 这样的形象,王通并不怎么陌生,这个时代只有倭国的武人才会有这样的打扮,王通拿着自己的刀翻动尸体,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沉声说道:“能用真倭,能动员四千多人来攻打,还真是无法无天啊!”边上的营官看 着王通脸色沉重,低声说道: “大人,这十几个人看着都是头目模样,格外的凶猛,咱们折损的弟兄就是死在这几个人手上,抓了二十三个活口,说在搔河上突入的这一队,差不多有二百人都是真倭,不过都在打头的船上,冲的时候又在前面,被炮轰死了不少,活口里面没有真倭。” 精神和意志早就崩溃的海盗俘虏们都嘴硬不起来,审讯过程中没有拷打,这帮人就一五一十的全部招供了。 昨夜来的这些人都是三水王的部署,头领唤作顾老虎,顾老虎迳一支颇为独立,尽管奉三水王为盟主,可部众自成一体,自行其事。 三水王部众近万,在海上做的是对各色船只收取水钱的生意「一艘千科海船,每年要交五百两白银,然后得一个三水挂旗,可保平安在海上一年。 可这顾老虎却不太守规矩,经常私下劫掠有挂旗的船只,因为他和倭人交情很深,手下也有几千汉子,所 以三水王也让他几分。 从笛三水王和同盟的海船直接在海河口进入,装满鹿皮、税银、牛尾药、府绸等等暴利的货物前往倭国贩卖,可自从王通在那边修了炮台,对暴利货物收取重税之后,等于在三水王嘴边硬生 生夺了一大块肉。 断人财路,这是世间第一大深仇大恨,王通派人剿了唐家河的私港,三水王手底下十几艘船,船上的人和货都白白断送了,这更是仇上加仇。 万历七年二月份的时候,整今天津卫开始爆炸一般的繁荣,人流、物流、钱财大批的涌入,这里金山银海,富庶无比,而且靠河靠海「没有城墙工事遮蔽,没有水师防御,仅仅是锦衣卫在值守。 本身就有仇怨,这么一大块肉摆在海边,身为海盗不去啃上一口都不甘心,三水王那边上上下下都是起了心思。 很多 人的意思是三月 份就来干一票,不过三水王却觉得天津卫这果子还没有熟透,很多店家还在准备,没有经营起来,谶货都不足实,下手太早了些。 众人也是同意他的意思,没想到前段时间三水王突然变了。风,说天津卫这边戒备森严,想要干什么不容易,还不如在天津卫做生意,大家都在海上呆着,手下船多,海贸上有天生的优势,趁这个机会赚钱不更好吗? 听到三水王这个说法,准备了好久的海盗们顿时大哗,天津卫富的流油,就因为一句“戒备森严”就不去碰了吗? 那硕老虎是闹得最凶的一个,三水王压得住其他人,却未必压得住他,何况他私下派人也来天津卫看 过。 分守参将的官兵驻扎在城北,最近的一个营头到海河边也要两个时辰的路,满打满算,不过是锦衣卫三千佘人在这里。 官兵都拿不上台面,何况是番子,得了这 个消息的顾老虎立刻决定带着自己的人来干一票,发一笔大财,没想到在这里撞到了铁板。 至于那从海河边攻进来的什么四郎,据说是倭国什么大名的家臣,一向能冲能打,那大名是顾老虎的关系,不少货物都是直接和那大名***交易。 中午时分,海盗们的口供就已经送到了王通的案头,看完之后,王通沉就了很久才 出声说道:“海上有亲近倭寇的几万海盗,一定要让朝廷知晓,拿出个相应的对策来。”说到这里,王通用手拍拍额头,突然笑着自言自语道:“这桩事 或许有个好处……” 谢谢大家,有些累FGeloof me, ik kan het doeu!
( Mon, 22 Feb 2010 06:01:48 +0800 )
Description:
本文转自: 不代表本人观点
遮蔽与记忆:赵一曼
2008-12-15 12:17
一 从未有过一次写作如这篇,艰于呼吸,乃至悲抑,一个个字就如阴影鬼魂或者牙齿,啮咬着内心,使我觉得空气里也有一种蛮横压迫着我,如果我就此搁笔,那心灵的重负会减轻丝毫吗?不会的。我暗自鼓励自己,要勇于发掘被遮蔽的片段,要敢于叙述这个事件的真貌,这个事件中所包孕的一个女士的伟烈和侵略者的卑劣,就会再次真实地还原呈现出来,展示出来。
凝视赵一曼女士的照片,你绝不会想到这样弥漫着拔俗文人气质的女子,辗转于敌手酷刑下的惊人的韧性与精神的高度。赵一曼女士在阴暗的夜里和一座阴暗的地狱里所受的酷刑是对人类和人类自身邪恶的拷问,真正受刑的赵一曼女士已经死了,而那些邪恶的凶手们却背负着无法释怀的重负,在死去人的拷问中苟且活着。我常想,在对赵一曼女士的叙事中,如果遮蔽了日本人对她的有着高度智慧和邪恶心理参与的酷刑,那么就有意无意使凶残的面影变得模糊,使邪恶的脚印漫漶。
在《人类酷刑史》一书里,布瑞安?伊恩斯说:“酷刑是对个人权利和尊严的可耻而邪恶的践踏,是违犯人类本性的罪孽。”我们需要记忆酷刑,需要在此时此地承担追忆的痛苦,并把它化作我们文化的恒久的记忆。为了回忆和记忆,我们必须要的是对真貌的叙述,需要叙述的真实。
让我们从一个细节开始——
1935年冬天来得格外冷,赵一曼女士面对前来“讨伐”的日军。把生留给大多数,自己毅然在队伍突围后,率领几个人殿后。在激烈的***战中,赵一曼的手腕负伤。在寒冷的夜里,她和战士们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转移到山岭下的一家农舍。几天后,敌人的密探发现了赵一曼藏身的地方,讨伐队来了,包围了破败的农舍。
面对着围困和喊话,她并不应答,用受伤的手腕举***回击。赵一曼身边的人一个个相继倒下了,讨伐队的子弹打断了她左腿的骨头,她昏倒在雪地里被俘,殷红的血滴在雪里,发出刺人的颜色。
讨伐队用一辆牛车把赵一曼押往县城。一路上,牛车颠簸一下,赵一曼腿上的伤口就流出一股殷红的鲜血,棉絮红了,又暗了。牛车把赵一曼女士拉到珠河县公署门前,讨伐队把她抬到县公署的正厅,交给了他们的上司大野泰治。
赵一曼流了很多血,濒于昏死。人们感到这个女人命悬一丝。
赵一曼女士虽然清瘦,但在她身上弥漫着的大家闺秀的书卷气与军人的冷峻的混合,使她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时段,都会让你觉出她与别的女性的异样和超拔,也正因此,大野泰治知道自己捕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
大野泰治决计亲手审问垂死的赵一曼,他想在赵女士闭目前,掏出有价值的东西。
开始审讯赵一曼女士的时候,大野泰治不断地用鞭子把儿捅赵一曼手腕上的***伤伤口,而且是一点一点地邪恶地往里旋转着拧,并用皮鞋踢她的腹部、乳房和脸。一共折腾了两个小时。大野泰治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应答,大野泰治感到日本皇军的自尊受到一个中国弱女子的凌辱。
赵一曼从被捕到走上刑场历经9个月的时日,如但丁在《神曲》里描述的地狱,她经历了常人肉身难以想象的酷刑。到得最后时刻,她到处白骨外露,身体多处炭化。一个弱女子,你可以用手中的鞭子麻木到像对待牲畜鞭笞之,面对弱女子你可以下流到戏弄之,玩耍之,最后恶毒到你鞭子的尊严受到戏弄直想杀戮之、毁灭之,大野泰治从最初的骄横,到中间的拉拢,及至最后的疯狂折磨,但他不得不对赵一曼无论遭受怎样的凌辱和欺侮,仍不放弃人格的尊严和信仰的光辉表达由衷钦佩。大野泰治后来在战犯管理所供称,“(第一次)我用马灯一照她,看到她满脸苍白是汗,她抬起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她那仇恨的目光,使我感到一阵颤抖,心里发凉。”日后无论是打、烧、电刑等,都不能让赵一曼俯首就范。在审讯赵一曼期间,大野被派到新京受训。他临行前特意到监狱里看望赵一曼,恳请赵一曼为自己留字纪念,这是一个怎样的颠倒啊,大野泰治是心理承受能力崩溃么?是他有了善良又高贵的悲悯么?否,他不可能有悲悯心、罪恶感和最深切的忏悔,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对英雄女子的崇拜,他的内心他的灵魂应该感到强烈的恐惧,想在被迫害者那里得到一丝宽恕和抚慰;加害别人为别人施以酷刑者,他内心也难免被酷刑所折磨。赵一曼写了律诗《滨江抒怀》送给了大野泰治,中间有: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大野后来就一直保留着这页纸,像对待一个圣物,战败后,大野在战犯管理所交出了这首诗,在交出的时候,他先是立正站起,给写有诗歌的纸片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忏悔,他说“我一直崇敬赵一曼女士,她是真正的中国的女子,作为一个军人我愿意把最标准的军礼给我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个人,我愿意下跪求得赵女士灵魂的宽恕。”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骄横的警佐,在凛然的英武女子的气质下折服了。在赵一曼殉国数十年后,这样一个细节,在阔大的历史进程里,也许渺小到忽略不计,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岸,但这也许是民族精神扬眉吐气的一幕。因为赵一曼使人看到了精神的高度和希望;因为赵一曼,使貌似强大的恶魔感到了恐惧和障碍,这时他们面对的赵一曼就不再是一个肉身,而是一种神示,一种象征。侵略者可以杀死赵一曼,但却不能杀死一种神示,一种象征。
但大野泰治从一个屠夫到一个忏悔者,中国人没有以血还血,而是以德报怨,把一个屠夫感化为一个人,一个忏悔者。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前苏联诗人叶普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讲到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
1944年的冬天,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尽管天空中飘飞着大团大团的雪花,但所有的马路两边,依然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大批苏军士兵和治安***,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划出了一道警戒线,以防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愤怒的袭击。这些老少不等的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她们之中每一个人都有亲人——或父亲,或丈夫,或兄弟,或儿子,在德军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丧生。
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妇女们的眼前时,她们全都将双手攥成了愤怒的拳头。俘虏们都低垂着头,胆战心惊地从围观群众的面前缓缓走过。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穿着破旧的妇女走出了围观的人群。她平静地来到一位***面前,请求***允许她走进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她来到了俘虏身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印花布包,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她将这块黝黑的面包,硬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拄着双拐艰难挪动的年轻俘虏的衣袋里。年轻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这位老妇人,刹那间已泪流满面。他毅然扔掉了双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面前这位善良的老妇人,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其他战俘受到感染,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拼命地向围观的妇女磕头。于是,整个人群中愤怒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妇女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动,纷纷从四面八方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东西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
故事的结尾写了这样一句话:“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
佛家也曾有慧语: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爱才能够彻底化解仇恨。当一个人被刀子划伤而流血不止时,许多人是把伤口包扎好;但也有人是把带血的刀子包起来,关注“伤口”与“刀子”无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怀,如果说很多的人都自觉不自觉的属于前者,那么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后者。仇恨是记忆历史的一种方式,而和解也一样是记忆历史的方式。仇恨换回的只能是仇恨,和解换回的终是和解。
伪“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曾简略载有赵一曼从哈尔滨市医院逃走的情况。
赵一曼是在1936年6月28日暴雨过后的夜里逃走的。这天夜里,看守赵一曼的警士董宪勋在他的叔父董广政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出租车早已等在那里。开车的是个白俄。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停了下来,客人下了车,白俄司机调头把车开走了。
女护士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雇好了一乘轿子,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轿,一伙人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署的警官在赵一曼逃走后,很快从那个白俄司机处发现了线索,后来又从太古街的轿铺主人那里得知,赵一曼是由他们抬到荒山嘴子附近去的。
日本警官马上乘车去追。途中,必由之路上的阿什河桥被夜里的暴雨冲垮了。日本人只好到附近的村庄征到几匹马,骑马直追。追到阿什河以东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坐在马车上的赵一曼、护士韩勇义、警士董宪勋及他的叔父董广政。
在功败垂成的时刻,赵一曼再次被捕。
第二次被捕后,日本宪兵对赵一曼的折磨不断升级,他们寄希望于那些曾经令许多人发抖、丧失意志的酷刑能在她身上产生作用。用尽了人们闻所未闻、想都想不到的各种酷刑:钉竹签是钉满十指,拔出来后,用更粗更长的签子继续钉,最后改用烧红的铁签扎;灌辣椒水是掺着小米和汽油一起灌,而且是热辣椒水和凉汽油交替地往赵一曼的喉管和鼻孔里灌;烙铁是直接摁在赵一曼的乳房上烙烫。最后甚至使用了即使是身强体壮的男子汉也忍受不了的类似凌迟般活剐——剥肋骨。
在施酷刑过程中,为了不让赵一曼昏迷,失去刑讯效果,日本宪兵先是用冷水泼,后来改用化学药水熏,用酒精擦,还多次给她注射了大剂量的强心针和樟脑酊,强迫喂灌许多掺有咖啡因的盐水和含有高纯度***的葡萄糖液,待赵一曼恢复体力,头脑清醒,精神亢奋后,再继续用刑。
最后,滨江省公署警务厅和哈尔滨***厅开会讨论如何使赵一曼屈服。滨江省公署警务厅涩谷三郎厅长亲自作了凶残决定,专门从日本本土运来最新式的专门针对女性设计的电刑刑具。指示行刑的日本特务不要有任何顾忌,可以直接电击赵女士身体最脆弱、最敏感的部位。
据当年参与审讯的凶手描述,这场断断续续持续了7个多小时的电刑,造成了连续不断的剧痛,已超过了任何人能够耐受的极限。先前受刑从未喊叫一声的赵一曼撕心裂肺的悲哀叫声不绝于耳;完全失禁、淋漓不绝,胃液和胆汁全呕吐出来;受刑处被电流烤焦、皮肤成为皮革状、呈焦黑色,局部组织Ⅱ-Ⅲ度电烧伤、呈炭化状;整个人浑身上下湿淋淋淌着汗水,口中直流白沫,舌头外吐,眼球突凸,两眼变红,瞳孔微微放大,下嘴唇也被她自己的牙齿咬得烂糊糊的……
赵一曼以自己的肉身否定了敌人的暴虐和不义,在赵一曼所受的虐杀中,我们感到酷刑和罪恶不仅是日本人的耻,它是人类犯下的罪,是世界之耻。赵一曼这样的弱女子,凭借自己的精神高度和超人的意志(有时连自己的身体也是不能凭借,身体也参与了精神的压榨),不仅打败了日本人充满武士道和先进酷刑所结成的团队,还以自己的人格让警士与护士拼却身家性命一起逃亡,只功败垂成的逃亡这一点,就给对手带来了巨大的羞辱。
我们知道,酷刑之苦是痛彻骨髓的,古代的凌迟,之所以不让犯人速死,说穿了是使犯人感受折磨的苦痛。有时酷刑制造的是一种精神的恐怖,行刑者可能还没有动刑,而早早地把将动用酷刑的信息透露给你,很多人由于害怕行刑在没有动刑之前就招供了,精神的恐惧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酷刑。
当你在阅读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司法科法医股“关于赵一曼女士伤检诊断报告”(1936年7月28日滨警司法密809号),你定然有种无语失言的感觉。7月27日上午,经全面检查,对赵一曼身体受伤情况诊断如下:
1.心脏肝脏系统有受伤症状:心肌受损,收缩力减弱,心律紊乱,窦性心动过速、脉搏132次/分;体位性低血压虚脱、循环略有衰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明显减退。
2.中枢神经系统有受伤症状:眼球震颤、对光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肌体产生开—关现象,经常突然多动、震颤、静坐不能、肌紧张不全、不安,几分钟后又变为全身强直不动,持续数分钟,周而复始。
3.注射及口服兴奋类药物超出规定剂量,严重刺激应激激素的释放,产生过量效应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血液中苯丙胺含量过高,属中度中毒症状。
4.全身多处电烧伤。具体伤情:
咽喉:发音过度,咽喉、声带撕裂出血;
乳头:形成了直径为6~8mm的圆形裂口,边缘隆凸,中央凹陷,斑痕质硬而干燥,体内液体物质发生离解,呈明显炭化状态,为Ⅲ度电烧伤;
乳房:表皮剥脱,局部皮肤皮革状、呈焦黑色,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肉、乳腺导管和神经丛,皮下静脉网呈树枝状,局部组织呈炭化状,永久性丧失哺乳功能,为局部Ⅱ度电烧伤; 会阴前区:耻骨联合前方帘状的部分体毛烧焦,帘状部的皮下电流斑色明显;泌尿***、生殖器的开口和电烧伤深达黏膜、肌层组织,已阻碍正常的生殖排泄功能;影响将来身体直立,大腿外展及下蹲,不便行走。为局部Ⅱ度电烧伤;
泌尿***:导尿管及膀胱被硬器刺伤,形成了裂口,局部烤焦,外伤性血尿滴漏,排尿有强烈刺痛感;神经纤维肌肉组织及神经根均不同度坏死,可能永久失禁,为Ⅲ度电烧伤;
:中度撕裂伤、子宫及附件损伤;壁大部被烤焦,黏膜、肌层和局部浆膜组织因电解作用受到损害,发生变质、坏死,分泌功能丧失,Ⅱ度电灼伤;阴唇粘连、假性闭锁;物理性子宫脱垂,呈脱出状态;
:撕裂严重,括约肌器质性损伤;Ⅱ度电灼伤,组织蛋白凝固、其深部坏死范围超过浅表的坏死;Ⅰ度肛脱,肛周畸形,遮挡排便,造成粪便潴留,形成排便困难。
注意事项:各受伤部位均为神经密集区域,敏感性强,纤维肌肉组织细嫩,容易并发感染,可发生湿性坏疽、脓毒血症,甚或气性坏疽等;会阴部电烧伤严重,该部位极易发生创面化脓感染,迁延不愈,最终形成瘢痕愈合,出现挛缩畸形;中度中毒可能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坏、心脏衰竭、紧张或激动不安,甚至长期精神分裂症。
这是一份旧档案,但对我们活着的人却是一种威压,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样的酷刑是在科学昌明的时代才能产生。对于赵一曼,那些行刑者无疑是有罪的,而那些发明刑具的人,他们能逃脱干系吗?他们在制造肉身痛苦的同时,其施压企图是使个人意志和人格瓦解,乳房是一个女人生理的构造,也是文化所赋予的尊严所在,行刑的人折磨女人的乳房,一方面是邪恶的魔鬼心理一方面是制造精神的酷刑。
三
日本人决计处死赵一曼。赵一曼被游街示众后,与周百学一同处死,处死前她让行刑的人把脚镣取下来,说“我死后,要到母亲那里去,戴着脚镣子走起路来不方便,给我把脚镣取下来。”脚镣被取了下来。***声响了,两个人倒下了,野蛮的日本人竟让两位女性在行刑场曝尸数日,不许百姓收殓,尸骨被饥饿的野狗撕碎,尸骨无存。几十年后,在自由的土地上,人们为赵一曼举行了“影葬”,将赵一曼生前的照片埋放在她殉难的土地上。赵一曼死了,世俗的生命被邪恶人为地扼杀了,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生命的开始,因为,赵一曼这样人的死,恰恰换回了我们民族的生。 但我们不能不佩服日本人做事的认真,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司法科暨特务科“关于审讯赵一曼女士效果的报告”(1936年7月29日滨警司暨特密4759号)是这样描述的——
1.参考厅本部以及有关机关的意见,7月26日对赵一曼女士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赵一曼女士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故审讯未取得理想效果,一是赵一曼女士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激昂的抗日态度,属顽固不化的思想犯;二是赵一曼女士已报定必死之决心,且意志之顽强令人难以置信,单纯审讯已无法改造其反满抗日的思想。
2.回顾审讯赵一曼女士效果,我们应加以考虑的是对今后刑讯方式的改进:
为有利于提高思想改造工作的效果,应慎用此类专门的电刑,尤其是对女性受刑人,有更换电击部位的必要;电刑强度的控制是最需要慎重的,电流引导物要适当,避免身体***永久性损伤;电流通过人体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对人体的机能破坏过大,严重破坏肌体各种组织,难于完全恢复;不宜采用硬物插入体内深处,避免造成器质性损伤;也不宜过量使用高纯度兴奋类药物,避免人体产生永久依赖性;对思想犯人的改造工作的改进,是最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总而言之,有必要进一步努力研究,提高电刑审讯效果之途径。
3.要通过审讯改造赵一曼女士思想,了解哈东地区抗日军外围团体的全貌,并获取思想对策上的重要参考资料,已无可能。对如此顽固的思想犯其境遇无需再斟酌,将来没有悔改之希望,应给以严重处分(处以死刑),坚决铲除。建议采取游街示众的方式,利用对她的死刑,宣传扑灭共产主义和抗日思想的王道主义。如果利用得好,比杀几百个抗日军效果还大! 从这旧档案里,我们看到了酷刑的局限,酷刑损伤的是肉身,但对赵一曼这样达到精神高度的人,只不过是浴火重生。我想表达的是,虽然事情过去了半个世纪,人们接受的赵一曼是不完整的,我们只有不忘记赵一曼所遭受的磨难,我们才能理解赵一曼,我们不是记住仇恨,延续仇恨,我们只是记住历史,阿多诺这样说道:“日复一日的痛苦有权利表达出来,就像一个遭受酷刑的人有权利尖叫一样。”我想对酷刑失却记忆的宽恕与和解,仍等同于某种意义上的抹杀与否认。酷刑挑战的是人性,是对整个人类的犯罪,奥斯维辛、耶路撒冷的哭墙、南京大屠杀、囚禁赵一曼的牢狱,都铭刻着人类的永恒记忆。利用对人生理结构的认知,把肉体折磨发挥到极致,达到精神上的屈从,这种彻底丢弃了人性的酷刑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对他们的称谓只能有一个——魔鬼!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彻底否定了医学生理的极限,对英雄的称谓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神灵!魔鬼终将遭受炼狱之火,神灵一定被人心供奉!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铭记,我想到刘胡兰的妹妹爱兰子的故事,也许记忆是要付出代价的——对胡兰子行刑时,12岁的爱兰子亲眼看到活生生的姐姐在铡刀下身首异处,热腾腾的鲜血四下迸溅。善良柔弱的爱兰子被惊呆了,从此,她的记忆再也走不出那个血腥而又酷烈的场面,她的意识、她的情感永远留驻在1947年1月12日的那个现场。人们都说:爱兰子得了“精神病”。
1949年夏,战斗剧社从临汾来到北平,为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演出《刘胡兰》,当时应观众要求在演出前请刘胡兰的妹妹爱兰子同志给观众讲几句话,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才答应下来。可是,当她到台前刚一站定,就情不自禁地饮泣而号啕大哭起来……
哭泣也是有力量的,这种直接袒露心灵深处的情性,是对那酷刑的记忆和控告,爱兰子她以她的记忆,对酷刑的记忆保留了“情感的力量和强度”。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这些文字所挟裹的血腥,使阅读和记忆的人难免心理痉挛,我们不是鼓励喋血,我们是在新的时日,不与遗忘为伍,仿佛立在十字街头电子时代的爱兰子,对来往的过客说——记忆在此!
【附件】
赵一曼牺牲前在火车里写下的那封遗书被存在日本人建立的档案里,那是写给儿子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满洲国)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直到1956年,26岁的宁儿(陈掖贤)来到母亲赵一曼的殉难处,才亲眼看到了那封写给他的遗书。
陈掖贤找来蓝墨水,用钢针在自己的左小臂上重重地刻下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陈掖贤去世,这三个字还深深地镌留在他的肉里。
( Sun, 7 Feb 2010 04:11:53 +0800 )
Description:
(霍去病)
http://www.sznews.com 2009-09-25 08:28 深圳新闻网
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
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
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霍去病死后的葬礼描述的十分详细,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他们的衣着打扮,再到墓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做了解释,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及为什么这个威名赫赫的无敌战将会在风华正茂之时早卒。
如果有人认为霍去病去世时匈奴已经无力再战,霍去病的死对历史进程根本没有影响,所以史官对他的死可记可不记。这个说法真是大错特错。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漠北大战后,双方均受损伤,匈奴遗使和亲,汉朝派任敞出使,与匈奴谈条件。然而匈奴不仅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反而扣留使者任敝,于是武帝决心发动又一次的对匈战争。“汉方复收士马”,积极的备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主将的霍去病突然去世,这次很可能彻底摧毁匈奴势力的第二次漠北大战夭折了。
霍去病的突然离世,对汉匈双方来说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关于霍去病的死,朝廷肯定会对外公布一个死因,否则怎么向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交待。然而司马迁居然将此遗漏掉了,他不厌其烦的详述霍去病的葬礼,却单单漏掉了最关键的主因,简直是不分轻重之至。
纵观司马迁论述汉匈战争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他从底层收集了很多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大多只是肤浅的,琐碎的。真正对战争起作用的决策谋略和大政方针司马迁没有记下来,给人感觉是不分轻重,偏激狭隘。
然而这并不是司马迁选择的结果,相反,这是他没有选择的结果,他根本没有获知这些重要消息的途径,所以只能从最底层最表面的现场入手去记录历史。说到底,司马迁在当时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万能的,他只是站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角度来叙述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只能记轻,无法写重,因为很多重要的事,隐讳的事根本不是他这个小人物所能得知的。
两千多年过去了,后人似乎就更无法得知了,霍去病之死已成了千古之谜!
然而后世却又忍不住对霍去病之死做出了种种猜测,最有分量的便是病死之说。
此说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有一段补记,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死,然而具休是什么病,没有记载。
这段话出自霍光上奏给皇帝的奏折,有案可查,褚少孙也没必要说谎,所以基本上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官方说法是病死。
然而霍去病是一员纵横沙场的武将,能骑善射,在战场上经常是一马当先,身体素质过硬,不可能体弱多病;23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身体还处于上升期,也不可能是积劳成疾;若是有瘟疫,为何没有大面积蔓延?为何随同他一起征战漠北的将领没有染上?为何潜伏期会长达两年?
病死之说很难令人信服,何况如果真的是病死,司马迁为什么不记?他为什么记了那么多细节却漏掉这个主因?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病死之说只是一个托词,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司马迁也不例外。他本着对史实负责任的态度,不将虚假的死因写在他的史书上。然而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探究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空缺。
如果霍去病是非正常死亡,那么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朝廷又为什么要掩饰?
翻开史记,千头万绪,仿似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很多地方都解释不通。然而,如果能够找出一条主线,是否就可以将这团乱麻理清楚呢?
***是肯定的,当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人物浮出水面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个人就是卫太子刘据。
之所以忽视他,是因为霍去病去世时,卫太子年仅十二岁,还只是一个孩子,智力有限,能力有限,干不出这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别忘了,这个孩子并不是孤立的,他代表的是一大群与他利益休戚相关的卫氏家族的利益,他代表的是围在他身边的太子少傅、太子太傅等等一系列想从他身上捞取好处的政客的利益。
在这里有必要将太子与卫氏的关系做一下澄清。太子与卫氏休戚相关,俱为一体,太子需要卫氏的势力来扶持,卫氏需要太子的地位来巩固。
武帝后期也许很想将太子与卫氏分开,他不希望太子过多的依靠外戚,所以做了很多努力来打压卫氏,想让太子独立。但事实证明太子与卫氏根本就分不开,他们也不想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与卫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拨开迷雾的主线就是太子与整个卫氏集团的利益。
让我们先看看霍去病去世前后的几件史实。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武帝暗中尊霍抑卫。
公元前118年,李广从弟丞相李蔡坐侵陵园,自杀,太子少傅庄青翟继任丞相。霍去病射杀李敢。
公元前117年,三月,霍去病一再请刘彻立三皇子为王。四月,册立三王,武帝宠姬王夫人病死。九月,霍去病死。
公元前116年,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罪被削去侯爵。
公元前115年,御史大夫张汤被丞相庄青翟以及他手下的三长史陷害,自杀,武帝处死了庄青翟以及三长史。太子太傅赵周继任丞相。
短短的几年间,朝廷发生了激烈的震荡,死了两个丞相,一个大将,一个御史,分封了三个诸侯王。无论是内朝外朝都出现了很大的人员变动,这里面包含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充满着血腥味。
在这一系列变故中惟一得到好处的是太子,也就是卫氏集团。
让我们就以下几点来分析当时的情况:
一,漠北大战后武帝为何尊霍抑卫,以及霍去病与卫氏的关系。
漠北大战后,霍部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卫部日渐裒落,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日薄西山,照此发展下去,霍去病大有取代卫青之势。卫霍之间在利益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看看漠北大战时他身边的将领就可知其为人,公孙敖是他的救命恩人,公孙贺是他的大姐夫,曹襄是他的继子,李广是皇帝派给他的……
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从来不会说不。他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家族利益,是卫氏家族最理想的保护神。
反观霍去病,他用人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得力手下几乎全是匈奴降将,选的将士都是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一切只着眼于战场,没有一个沾亲带故的亲友,没有一丝人情可讲,甚至连一向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
这种方式保障了他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但是他却失去了以卫氏为首的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们的支持。
霍去病的崛起,得利的全是外人,卫氏家族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可以说,霍去病虽然出自卫氏的分支,但他并不代表着卫氏的利益。
武帝为什么要暗中尊霍抑卫?就是因为霍去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地位再高也是皇帝赐予的,他没有形成一个利益群体,跟着霍去病而获得荣华富贵的都是底层之人,大多数还是匈奴人,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所以霍去病根本没有拉帮结派的可能,不构成政治威胁。
然而卫青不同,卫青虽然一直谨小慎微,但是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势力十分庞大,武帝必须想办法扼制他,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
当霍去病作为大将军的一个部将而获封侯时,他是卫氏家族的一个锦上添花者,当他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时,他便是整个卫氏的敌人。
如果说漠北大战后,卫青面临的是众叛,霍去病面对的则是亲离。卫氏家族的得利者是绝对不愿意看到霍去病取代卫青地位的,他们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
二,李敢伤卫青事件及其背景
史记记载: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从这一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敢获封为关内侯,出任郎中令,“顷之”李敢因父仇击伤卫青。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为父仇所以不顾性命的去找卫青拼命,这符合一个刚从沙场上下来的军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质朴的个性。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让的个性。
卫青的大度有没有使李敢心生愧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李敢后来还恨不恨卫青,他的这个举动已经足以为整个李氏的衰落埋下祸根。
李敢是李广之子,漠北大战时霍去病的部下,朝廷的郎中令。但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一直被人忽视,他还是当朝丞相李蔡的侄子。
李蔡曾经是卫青的部将,但是此时的身分是丞相,他是李广的从弟。李广自杀,李敢认定了卫青是他的杀父仇人,并且采用了激进的方式,发生了流血事件,那么贵为丞相的李蔡对卫氏意味着什么?
正当得势的卫氏也许不会把李蔡放在眼里,但是江河日下且正被皇帝逐渐冷落的他们还能这么坦然的面对着一个有可能对他们怀恨在心的李氏高官吗?
三,李蔡之死与李敢之死
丞相李蔡于第二年的三月份畏罪自杀了,他的罪名是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
一个很可笑的理由,李蔡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是要钱不要命的财迷。天下那么大,身为丞相的他要想占一块地,哪里不行,为什么要去侵夺先皇的墓地?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那是死罪,李丞相为什么要冒天大的风险去占那块地?占了这块地,他得到了什么天大的好处了?
政治是不讲因果逻辑的,有人证据确凿的指出他犯了这种大逆不道之罪,皇帝只能派人查,还没有下狱,李蔡便自杀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才智平庸的武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根本不堪一击。
继任丞相之位的是太子太傅庄青翟,也就是说,太子是这场政治斗争的得利者。
与此同年,霍去病突然因为李敢刺卫青,在甘泉宫狩猎场当着武帝的面射杀了李敢。
这个事件疑点重重。
首先,在甘泉宫狩猎时杀人,这个杀人地点选的太离奇了,现场一定有很多皇家卫队,不可能保密,尤其不可能在军中保密。李家世代为将,李广又颇爱护士卒,李家在军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霍去病这么做,影响太恶劣,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甚至是愤怒,他什么要在这里杀人?在这里杀人他得到了什么好处?
其次,李敢当时的身分是郎中令,九卿之一,就算在军中他是霍去病的部下,但这时并非是在塞外打仗,此时的霍去病根本没有权利私自处决李敢。当初卫青在塞外时都不敢私自处决部将,因为这会犯忌讳,专杀大权只有皇帝才有,霍去病当着皇帝的面明显越权行事,实在是为人臣子的大忌。他为什么要去犯这种大忌?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处置李敢吗?
还有,霍去病杀李敢距离李敢伤卫青之间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这是为什么?他既然可以不顾军中的议论,不顾皇帝的感受,为什么还要隐忍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才动手?有什么会让他产生顾虑?
如果说霍去病杀李敢是蓄谋已久的,实在说不通,因为他采取的办法真是太笨了,对他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会给他带来种种潜在的恶果。世上有千百种比这更好的办法,聪明绝顶的霍去病为什么想来想去偏偏挑中了这种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办法?
如果不是酝酿已久的谋杀,那这个事件便是一个突发事件。卫青受伤后对外封锁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宫狩猎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猎之时才刚刚得知李敢伤卫青这件事的。依他在战场上雷厉风行的个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
霍去病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这个消息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他的呢?为什么要选在狩猎场?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
排除偶然因素,如果是有人故意将此事透露给霍去病,那此人一定与卫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否则不会知道卫青曾经被李敢击伤。选择在狩猎场,一是因为这里人多嘴杂,二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霍去病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他手中的弓箭杀人,就像他在战场上杀人一样。
此人透露这件事的目的很明显了,借刀杀人!
霍去病如果在冲动之下亲自动手,自然最好,霍去病如果不急着动手而是把这件事告诉武帝,设计者的目标也达到了,李敢必死无疑。
如果有人蓄意要杀李敢,为什么不立即进行而要隐忍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呢?
这个问题只要联系到李蔡事件便不难解释。李蔡死于这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李敢具体死于几月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他是在武帝狩猎时死的,这时应该不是冬季。那时的历法一开年便是冬季,李敢之死应该是在春季以后。
按常理推测,李敢之死很可能紧挨着李蔡之死,因为要对付李家,当然是先对付身为丞相的李蔡,杀李敢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不必急在一时。
李敢李蔡叔侄在这一年一起去世,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李家几乎没有了成年的男丁,再也不会有人向卫家寻仇了。
霍去病以极端的方式处死李敢,同情李家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势必他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连武帝也会对他产生一些不满,这不正是卫氏想看到的结果吗?
一石二鸟,卫氏大获全胜。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家势力衰退后,李敢的一双儿女却在后来得到机会亲近太子,并受宠于太子。
若没有人引荐,李家的儿女怎么能进太子东宫?引荐者倒是很有可能是打着保护李敢遗孤,防止霍去病再下毒手的口号将李家儿女送进去的。
霍去病杀李敢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公开的秘密,甘泉宫的狩猎场一定有很多的目击者,连小小的司马迁都知道,李敢的家人不可能不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太子将两个霍去病的仇人弄在身边,养着,宠着,他想干什么?
四,霍去病请立三皇子之迷
霍去病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领兵打仗,几乎没有参与过朝政,但是在元狩六年却发生了一件极为奇怪的事,他两次带头,请武帝册立三皇子为王,这件事得到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张汤的鼎力支持,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了进来。
分封皇子这件事跟霍去病似乎怎么也扯不上关系,霍去病为什么要当这个发起者和带头人?难道他不打仗的时候无聊之极,管起闲事来了?
当我们抓住卫太子这条主线时,这桩离奇的怪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三皇子被册封为王,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太子。
皇后卫子夫早已年老色衰,失宠已久,武帝此时宠爱的是王夫人,王夫人生有一子,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
漠南之战后,卫青没有益封,却得到了千金的赏赐,此时他的一个门客劝他给王夫人的家人送份厚礼,卫青照办了,分了一半的赏赐给王夫人的家人送去。武帝得知此事后,立即就提拔了那个门客,由此可见王夫人的影响力。
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方面上都跟秦始皇非常相似,人们总喜欢将秦皇和汉武相提并论。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做了很多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用郡县***代了分封制。
秦始皇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全部没有分封到外地,都留在他的身边,这也就使得宫闱斗争异常的激烈。最终他的一个小儿子逼死了太子,坐上了皇位。
站在卫太子刘据的角度来看,最害怕的就是武帝效法秦始皇不分封皇子,太子身边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千万不要重蹈扶苏的覆辙。
在分封制下,封国国君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组建军队、收取赋税、制订法律、任用官吏、发行货币,职务父子相袭,俨然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武帝一直都在致力于消除封国的影响力,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是不愿意再制造国中之国的。
霍去病两度请刘彻册立三皇子为王,第一次很可能只是口头请求,刘彻未予理睬,紧接着霍去病上书,再请册立皇子为王,武帝无奈,吩咐下御史讨论。
没想到这一讨论带来的竟是群臣附和,声势浩大,武帝本来不想封王,但是外有群臣一请再请,内有病中的王夫人哀哀哭泣,最后,他终于妥协了,在这年的四月册立了三个皇子为王。
封了王的皇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必须离开京城去自己的封地,从此离皇权越来越远,很难再对太子的地位构成威胁。而此后不久,王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这场宫庭的夺嫡大战以太子的胜利而告终。
这件事由霍去病带头,群臣附议,但是为何身份显赫的卫青从没表过态呢?是为了避嫌疑吗?为什么霍去病就不避嫌疑?
霍去病不是一个老练的政客,请求封三王这件事不可能是他自己某天的忽发奇想,从后来的群臣附议来看,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忽发奇想,这件事有很深厚的政治背景,是一件预谋已久了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只是一个发起者和带头人,后来群臣一请再请,他并没有加入,完全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可见他对此事并不热衷。
前面已经说过了,漠北大战后,霍去病最缺的便是亲情,最想挽回的,也一定是亲情。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一件事对卫氏非常有利,但是却需要他鼎力相助,此时的霍去病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当这个带头人。
五,霍去病之死与卫伉矫制
元狩六年九月(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而失去了侯爵,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当时的人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说霍去病死于那一年的年末,与第二年紧紧相接。霍去病之死与卫伉失侯最短有可能只相差一天,最远不过一年。
史记记载:“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
毫无疑问,这两件事在时间上紧紧相接。
再来看卫伉的罪名,矫制。
矫制,也就是假传圣旨,后果非常严重,需要冒很大的风险,那么卫伉为什么要矫制呢?他干冒奇险去矫制,不可能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可能是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他假传圣旨的对象是谁呢?他假传了一道什么样的圣旨?
这么重的一个罪,不管多么大的人物,只要沾上这两个字,死罪难逃。为什么卫伉仅仅是削去了侯爵,而没有死呢?以卫青当时在武帝心中的分量,能保得住这个犯了死罪的儿子吗?
这一年霍去病不过二十三岁,按常理推算,卫伉很可能只有十几岁,这样的一个少年能有多大的本事?能掀起多高的风浪?他有什么资格矫制?
他会否只是一个被人利用,受人摆布的小棋子呢?
六,张汤之死
张汤是武帝朝极为重要的一个大臣,当年陈皇后的巫蛊案是他处理的,淮南王的谋反案也是他镇压的,朝中律令是他修订的,算车缗是他最先提出的。
他的作用并不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身份于一身。
张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除了心狠手辣,树敌颇多之外,他还非常清廉,死后家无余财。
张汤虽然不爱财,但是对权势的追求却是狂热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卫氏的利益。具体的说,张汤与丞相存在着利益之争,有谋夺丞相之位的野心,而丞相是太子少傅,与卫氏利益密切相关。
武帝对张汤非常倚重,甚至在张汤生病时,亲自去他家里看望他。然而封建帝王都是多疑善变的,当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诟病张汤时,武帝动摇了,将他下狱审查。
张汤是有名的酷吏,平时得罪的人太多,很快就被人群起而攻,最终他在狱中自杀而亡,临死前传话给武帝,说陷害他的人是三长史。
长史是丞相的长史,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丞相兼太子少傅庄青翟的人。
张汤一死,武帝立刻就后悔了,非常心痛,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了,他能做的只有怒诛三长史,丞相庄青翟后来在狱中自杀。
这是一场典型的权利之争,最终得利的仍然是太子卫氏一党,他们虽然死了一个少傅,但是新任的丞相赵周是太子太傅,可以说卫氏势力并没有受到打击,反而他们很可能因为张汤之死引起的权利真空而得利,在这个事件中,受到打击的是武帝。
七,谁是真凶?
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一连串的人员变动,权利更替,足以证明这段时间政治斗争的复杂激烈,卫氏一直处于风暴的核心地位,并始终牢牢的占据着上风。
视卫青为仇敌的李氏叔侄死了,给太子带来压力的三个皇子被分封了,与卫子夫争宠的王夫人死了,威胁着卫青地位的霍去病死了,与太子少傅争权的张汤也死了。
如果这一切不是巧合,那卫氏的手段真是厉害的吓人,高明的可怕。
卫氏代表的是一大群人,是一个庞大的即得利益群体,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但是在这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一个带头的人,一定会有一个阴谋的主要策划者。
这个人必然对权势极端热衷且心狠手辣;这个人必然非常强悍且身份不低,如此才有足够的手段,足够的分量来胜任这许多复杂的政治斗争。
这个人会是大将军卫青吗?如果是,那他所表现出来的宽和大度,仁善退让就全是伪装,这样的卫青太可怕了。但是这可能吗?要知道伪装一时不难,伪装一世是不可能的。
这个人会是皇后卫子夫吗?我们很难将那个阴险强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与这个身不由已的可怜女子联系在一起。
太子年幼,卫青长子也年幼,公孙贺平庸,卫氏还有什么人?
除去这些人,卫家还有一个分量非常重的厉害人物,那就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武帝的长姐,她的母亲便是一个非常擅长宫庭斗争的厉害角色,当年从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坐上了皇后宝座,也将她的儿子刘彻送上了皇位。
成年后的平阳公主嫁给了平阳侯,她的这个名号因此而来,平阳远在河东,从此远离了京城长安,与政治绝了缘。(平阳公主一定是到过平阳县的,否则她不会碰到卫氏,卫氏是平阳县土生土长的,卫家的两代人都与平阳县吏私通足以证明。)
如果平阳公主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很可能会在平阳县过一辈子,但她显然不是这种人,她抓住一个机会回到了长安,并且长久地留了下来,得到了亲近皇帝的机会。
回到长安后她便开始处心积虑的想讨好皇帝,捞取政治资本。当时陈皇后无子,她便选了十几个***女子在家里,随时准备献给她那个当皇帝的弟弟。武帝最终看上了身份卑贱的卫子夫,在临走时,平阳公主抚着卫子夫的背说:“即贵,愿无相忘。”其目的,真是昭然若揭。
卫子夫虽然进了宫,但是地位仍然卑微,陈皇后压制着她,她只能当一名普通的宫女,根本无法接近皇帝。此时卫子夫的家人仍然在平阳府为仆,地位不会改变。
卫子夫进宫时年龄已经不是很小了,她的两个亲姐姐更是早就到了出嫁的年龄了,身份卑微的卫家女儿是如何与当朝权贵和世家子弟攀上关系的呢?毫无疑问,平阳公主一定出了大力,是她一手建起了卫氏的班底。
一开始,卫子夫在宫闱斗争中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然而这个身份卑贱的柔弱女子竟然在此后奇迹般的翻身,并最终战胜了拥有强大后盾的陈皇后,她的背后若没有高人指点,谁人能信?
能够顺畅的进入深宫经常见到卫子夫的,除了平阳公主,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
一场血腥残酷的巫蛊案后,陈皇后放逐到了长门宫,卫氏大获全胜。在巫蛊案后,陈皇后的母亲刘嫖找到平阳公主哭诉,大意就是说:刘彻是因我而登上皇位的,然而他现在却这么对我的女儿,你来评评这个理。这时的平阳公主绝口不提什么巫蛊案,只回答了一句:还不是因为皇后无子,潜台词仿佛就是在说,不要怪我们忘恩负义,要怪就怪你自己女儿不争气。
只此便可看出所谓的巫蛊只不过是一个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已,就算没有这件事,刘嫖和陈阿娇也一样斗不过老辣的平阳公主,陈皇后被废是早就被注定了的。
两年后,卫子夫生下皇子,被立为皇后,卫青出塞立功,封长平侯。
卫氏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尤其是卫青当了大将军之后,平阳公主感到已经无法完全的掌控卫氏了,于是她不惜委身下嫁她昔日的仆人。卫氏这架豪华的战车是她一手搭建的,她绝对不允许它脱离自己的掌控。
卫氏的利益便是平阳公主的利益,卫氏遭遇到危机时,平阳公主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卫氏的利益。
卫青是整个卫氏集团最重要的支柱人物,同时也是平阳公主的丈夫,所以当霍去病威胁到卫青的地位时,最恨霍去病的,一定是平阳公主,最想要霍去病死的,也一定是平阳公主,可怕的是,这位公主完全有能力,有手段做到这一点。
八,霍去病之死为什么会讳莫如深?武帝是否知情?
年代遥远,史料有限,霍去病具体的死因已经无法猜估了,只能凭小说家去想象发挥了。
不可能是血淋淋的刺杀,因为这样的话武帝一定会勃然大怒,震动天下。也不大可能是给他制造意外,如溺水掉崖等,如果这样官方就不用再给他想出一个病故的借口了。
如果是毒杀,这样表面看起来就很像是病故,可是武帝相信吗?一个生龙活虎的大将,正准备出征,突然说病就病,一病不起,实在破绽太多。这一招对付身体孱弱的妇人孺子倒是较易让人相信。何况,如果霍去病轻易的就让人下毒,那他早就被恨他入骨的匈奴人毒死了。
会不会有人诱导他自杀?要知道,人言不仅可畏,有时候还可以杀人,其高明处远胜刀剑毒药。
霍去病的性格是有缺陷的,寡言少语,心高气傲,可以想见,这样的人是没什么朋友的,他在朝中也没什么人缘,口碑不太好。军中将士大多是匈奴人,之所以替他卖命,不过是为了功名富贵,未必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漠北大战后,卫家的人对他几乎等同于仇敌,毫无亲情可言,就算是卫青,可能也对他产生了嫌隙。霍去病对他的亲生母亲似乎也不怎么亲近,陈氏一直谋求续封,但是他并没有热心帮过忙。他虽然在漠北大战前认了亲生父亲,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跟他回长安,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性格倔强孤傲的少年最容易走入极端,天才都是孤独的,这一点在霍去病身上表现的尤甚,他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快乐。
( Wed, 3 Feb 2010 23:43:33 +0800 )
Description: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常被人称作是民族英雄,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否和评书唱本里所讲的一致呢? 我们可以看看金史中是如何描写岳飞的。
金史中出现过几次岳飞,但是都不重要。而且还有岳飞被金打败的记载。金史是元人写的,应该没有替金人掩盖岳飞的义务。实际上,金史中也有宁死不屈的宋朝将领,城破被俘后拒绝投降,大骂前来劝降的宋朝叛臣,最后死于金人之手,更可叹的是他的副将和部下士卒无一肯降全部牺牲。金史中,金兵战败于宋的记载也不少见。所以,金史不会掩盖岳飞的功绩。还有,目前有说法认为秦桧是个金朝的奸细。从金史看,似乎不是这样。宗弼(兀术)在伐南宋前曾犹豫能否得胜,一大臣说,宋的丞相秦桧是个不思进取的老儒,只想保全现状,根本没有战斗的勇气和才干,伐南宋一定能得胜。兀术一听觉得有理,于是就进兵得了胜。假如秦桧是金的奸细,一来大臣不会有此言,二来就算此大臣不知道内情,那兀术肯定该知道吧,他又怎么会听到这样的话而高兴认同进兵呢。目前说岳飞最大的功绩似乎就是他收复了很多失地,并且准备要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帝,但从金史看,金人曾一度把陕西和河南等齐(刘豫)的国土还给宋,赵构曾经上书恳求将齐的土地还给宋。由于金朝内部的矛盾,还地与宋的建议居然被执行了。兀术等人不干了,于是回去联合皇上把几个建议还地与宋的宗室重臣给杀了,罪名是谋反。然后又诏告天下说要收回上述土地。在还地与宋的时候,按版图进行了交割,一些原来齐的大臣治所在还地范围内的连人都归宋。后来金又把其中一些人要了回去。宗弼带队伍杀回来,很快就收复了齐的版图。岳飞所谓北伐应该就是发生在金还地与宋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北伐而是去接受。赵构发给岳飞的12道金牌可能就是在金诏告天下说那些土地不给宋的时候,赵构的做法无疑是要保存实力,因为金并没有损失主力部队,岳飞的挺进根本不足以和宗弼抗衡。这一点在宗弼后来的征战中可以看出来。顺便再说一句,金史中韩世忠和金作战的记载和现在的流传基本吻合。
说起岳飞我会想到另一个人——关羽,他们都是被中国人神化了的英雄,但是关羽是由于义薄云天所以人们崇敬他,岳飞是由于他的子孙编虚假史料骗人所以人们迷信他。
首先,岳飞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我们现在说的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的英雄,如果说岳飞是民族英雄那么我们就等于不承认现在的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部分。当然这个问题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岳飞就算不上英雄。
现在人们都认为岳飞很了不起,打仗常胜,甚至有实力灭掉金国,我一直对此深为怀疑,后来经过长期研究,我认为《宋史》中关于岳飞的记载和岳飞的传说很多是靠不住的。
第一、岳飞打胜仗规模都很小。绍兴十年(1140)七月十四日宋金颖昌大战,岳飞部将王贵在《王贵颖昌捷奏》中说杀敌“五百余人”,而《宋史》中杜撰为“杀敌五千”,从常识上分析,没有人会把自己的胜利的战绩缩小汇报,而这实际上就是岳家军对金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而这次战斗中“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里这个“夏金吾”根本不见于其他史料记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里举这一例说明问题,后来传说中岳飞的胜利在史学界多是孤证,而且来源是岳飞后人的著作,而传说中的朱仙镇大捷,据史学家考证也是子虚乌有的。
第二、岳飞经常失败,可谓败多于胜。如《金史。王伯龙传》中就记载“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在《金史。完颜昂传》也记载“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昂举兵以为声援,飞乃退”。《金史。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甚至《金史。完颜宗秀传》记载“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军于亳、宿之间,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
第三、有文章说:岳飞的军队也劫掠百姓。经过查阅史料,如陈亮的《中兴遗传》就有记载。《三朝北盟汇编》也说岳飞部将韩顺夫攻讨曹成时“辄扎营解甲,以所掳妇人佐酒”,结果大意之下吃了败仗。
那么为什么岳飞的形象会和历史上实际的岳飞差别这么大呢?我分析有三点原因。
第一、后人工作。岳飞的后人尤其是他的孙子岳珂,写了许多文章来夸大自己先祖的功德,而后来由于编写《宋史》和《金史》、《辽史》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编写者就不加甄别地把岳珂的文章收入岳飞传,这就是为什么在《宋史》和《金史》中,出现了编写史书的作者一样,但是记载岳飞的战争状况却不一样。
第二、演义戏说。宋朝开始有了话本,所以人们开始不断戏说,尤其是到了元朝杂剧盛行,使得演义和戏说把岳飞夸大为一个光辉的英雄形象。
第三、人民需要。在宋朝之后,宋朝受金朝压迫、元朝压迫汉人、明朝受蒙古部落袭扰不断一度还打到北京城下,所以岳飞的事迹盛行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汉民族想借此激励士气。 资料来源: ( Wed, 3 Feb 2010 10:53:08 +0800 )
Description:
资料来源:
提起赵宋,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我们看够了“花花美景汴梁城”。每当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便会时常萦绕陈寅恪先生对赵宋的评论,“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亦为之感叹道,“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我们知道:《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典籍都诞于斯时,科学技术上的活字印刷术,农学上的《菊谱》、《桔录》、《荔枝谱》,天文学上的《统天历》,数学上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医学上的《政和本草》、《太平圣惠方》、《和济局方》,法医学上的《洗冤集录》,兵学上的《武经总要》也都竞相出现在这个伟大时代里。 对于今天的小资们来说,州桥夜市煎茶斗浆,相国寺内品果博鱼,金明池畔填词吟诗,白矾楼头宴饮听琴,一座汴梁城中,处处皆是“情调”。当然,高坐于东京樊楼之上,与那心仪的小娘子,焚上一钵兽香,相对坐调笙,看伊轻持了如水并刀,在一盏钧瓷的莲花盘里,纤纤玉指破新橙,则是每一个罗曼蒂克少年的不二选择了。宋代几无宵禁,娱乐场所众多,据说还不杀读书人,崇尚“自由”的小资们大概最喜欢。就连来到这里的犹太人,也不觉化身而为中华子民。今天环顾全球,大概只有他们这批犹太人真正融入了本地的人堆儿里面,再也挑不出来了。 心下不禁笑小资们的措大气!《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说,宋朝有五大名窑,“官汝哥定,器皆单色,而钧窑则众色参互,五彩缤纷”,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实为五大名瓷之首。这钧瓷独出于河南禹州神垕,手头恰有几件,你看它们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艳丽绝伦。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所不及,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纷呈,争奇斗艳。每每赏玩之余便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的慨叹。而这钧瓷,我想正像赵宋。你看它美丽无比,外表坚实,可是你用衣袖轻轻一拂,随着“哗啦”一声响,摔得粉身碎骨,满地都是它的碎片.....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有个臭名昭著、不得人心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其实说这话的本是那读不通《论语》的赵普,宋代那就是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绝佳典范。我们看宋代的军事,他们有当时世界上有最好的装备、最多的士兵、最时髦的兵役制度、最全面的军事教育,可是“宋与契丹大小八十一战,惟张齐贤太原之战,才一胜耳!”后来不幸遇到了金,“近闻索虏日相残,秋风抚剑泪丸澜。洛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真是不幸,从辽到金,再到蒙元,如果再加上那个西夏的话,宋朝打胜仗真的很少,有时甚至连早先的手下败将南汉王国的属地交趾也搞不定。近日看《大河报》整天吹老范,我就不屑的紧。范仲淹刚作延州的市委书记,到职只一个月,就自己宣称,西夏已警告他们国人,“小范老子(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范雍)可欺。”明年,宋军大败于六盘山下好水川,全军覆没。可不出数月,就又有人宣称,边区人民到处歌唱“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当然是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问题是,对内宣传只是一种拿肉麻当有趣的小动作,并不能解决任何现实的实际问题。又明年,双方再度会战于镇戎军,宋军再度大败,又是全军覆没。这便是这一时代军事上的缩影,杨业和岳飞的悲剧只能给京剧再找一些张本了。宋朝的辈份渐低,从称“臣”,到称“侄”,再到“侄孙”,“压岁钱”日涨,可这“岁供”,却是小辈敬献与长辈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让我这唯物主义者也暗自揣测胡适之所言“历史里面有鬼”,据说此言是胡适之打麻将得出来的顿悟。我们家的门风是绝不许打麻将雀牌,但每每被女菩萨欺凌,一百零一次遁入空门的境遇使我多少还是有些神秀“渐悟”遗风的。历史似乎喜欢捉弄人,我们看赵宋,似乎就是如此。“历史”,这个野蛮女友就狠狠捉弄了赵宋。不过车太贤被全智贤捉弄,屡屡掴耳光,结果终是迎得美人归,赵宋的代价却是亡国灭种。所以才有那首《I belive》,本人用“韩”语演唱: “I believe哭单GIU太有几麻
一带路 一表龙啊你卡球.......”
宋朝和他先前的王朝一样,是武夫开国,但黄仁宇先生把宋太祖赵匡胤看作是“职业军人”,说“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军功起家,即创立朝代之日,仍是现役的高级将领。”其实赵匡胤的前辈,远的不说了,后周太祖郭威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翻回头去说宋太祖,在他的本纪中可以看到看到匡胤幸造船务、观制造战舰、观水矶、阅炮车、视察练习水战、亲授医官黜其艺之不精者,前后不绝。他自己也武艺高强,骑马射箭均是第一流的高手,今日的“三十二势太祖长拳”便是他的杰作,故而宋人称之为“艺祖”。宋人有一块心头病,这便是“燕云十六州”了,终宋一代,自太祖始,深引为恨。
这“燕云十六州”,元人郝经有《白沟行》,诗云“石郎作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世宗恰得关南死,点检陈桥作天子;汉儿不复见中原,当日祸基元在此。”(郝经后来做了灭宋的药引子,后面自会提及,此人有大学问。)这十六州中的幽、蓟等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太行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后晋的石敬瑭为了自己做皇帝,借契丹兵灭了后唐,这燕云十六州就作了“利息”给了契丹。十六州之地是一个极其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远较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在军事上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幽州升为南京,在此南京建立了南面官,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自这一时期开始,时人是看作“南北朝”的。
当年周世宗柴荣实在是辽朝的克星。在他手里收复了被辽朝占据的瀛、莫、易三州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所谓“取瀛、莫、定三关,兵不血刃”。北宋初期,太宗曾两伐辽人,一次是在太平兴国四年间(西历979年),太宗挟灭北汉之余威,乘胜北伐辽国,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失地。其实宋军以伐汉之疲弱身躯再北上千里,粮储不继,且太宗前言之赏赐皆未到手,人人有厌战之心,却都不敢说出。最初也曾势如破竹,易、涿、顺、蓟等四州皆为宋军克复。在幽州城南,太宗亲率大军大败辽军,四面围攻幽州。可是紧要关头,人家的援军及时赶到,在高梁河大败宋军。第二次在雍熙三年(西历986年),太宗再度北伐,以图收复十六州。这次宋军兵分三路,名将云集,开始时又是进展神速,屡屡获胜。不到一个月西路军收复了云、应、寰、朔四州,中路军攻下了飞狐、灵丘、蔚州。可辽军在涿州西南四十里的歧沟关大败宋军主力东路军。曹彬部下死伤惨重,沙河为之阻隔。太宗得悉东路主力惨败,急令全线撤军。在撤退过程中,宋军又惨败于飞狐口和狼牙村,先前收复之地得而复失。“雍熙北伐”又以宋军的溃败而告终。大名鼎鼎的“杨无敌”杨业殁于此役。《辽史.耶律斜珍》中更给了我们一个另类的记载,“业为流矢所中,被擒。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继业但称死罪而已。”从此,宋朝君臣再也不敢发动对辽的进攻了。
两次伐辽失败,产生了严重的恐辽情绪,接踵而来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李继迁联辽反宋,迫使宋太宗重新考虑其内外政策的调整。淳化二年,太宗向大臣讲了这样一段话,“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是边事,都可以预先防备,只是奸邪难以觉察。若为内思,深为可怕,帝王合当用心于此”,这无疑标志着北宋王朝军政方面的一个重大转折,宋朝开始确立了“专守防卫”的政策。(哈哈!日本的“和平宪法”的张本?)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北宋对辽由攻到守,放弃以武力收复燕云,只在河北平原上疏浚沟通沿边河道,使西起沉运泊、东达泥沽海口的屈曲之地,遍布塘泊、筑堤贮水,沉远泊以西则依靠种植榆柳林,设置寨铺,派兵戍守,以与辽朝相对峙。在宋取守势后,辽朝对宋却展开攻势,可是辽朝也没有得到太多的便宜。大概最实惠的就是一个《澶渊之盟》了。
“澶渊之盟”其实是一个双赢模式。“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不管宋朝的经济如何发达,辽朝的军队如何善战(宋军数量的十分之一),双方谁也没有力量完全消灭对方,打破事实上的“南北朝”状态。如此互相折磨,还不如做个了断!“我们结婚吧?”辽朝开出的两个条件,一是宋每年要给银10万两、绢20万匹,为“岁币”;二是宋人要归还“侵占”的瀛、莫二州(辽称“关南”之地)。前者,宋真宗真没想到。当日宋朝的年财政收入折算成银绢,在7000万两/匹之上。故最初真宗鉴于辽入侵对北方的破坏,准备承担“岁币”是百万之数。而现在的数字大大低于原先的估计,不到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五,“花钱买平安”,此条件宋接受了;后者,谈判中被宋严辞拒绝,辽人也是强***之末了,求和心切,也未坚持。可事实上瀛、莫二州当时已被辽军完全控制。最后达成的条约为,宋年送辽“岁币”,契丹退出已占领的华北数十州之地,并在事实上承认瀛、莫二州为宋朝领土。对宋而言,已是够本了。然后双方共同申明,永结同盟,由“大宋皇帝”赵桓和“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绪签约。此后,宋辽120年未开战事。和平养万物,平等也好不平等也罢,双方边境和平稳定,关南关北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契丹人民大量吸收汉族文化,为契丹民族最终融入汉族奠定了基础。其实很多时候,文化与和平的力量,反而大于军事力量。契丹在军事上没有被汉族征服,但却被汉文化所同化,并最终大多融入汉族。
这一把,寇老西儿赌对了!如果按了王钦若之流的主张,北宋在此时就会变成“南宋”、“蜀宋”了,但中国官场的“功狗定律”使然,他的下场很惨。弭兵息烽、边事的结束导致了内部的变化,这就是党争的开始,王钦若、曹利用和丁谓也纷纷鸣锣开戏。至于传统意义上的君子,富弼、范仲淹们也开始反思历史和现实.......
再有一个我就怀疑是《四郎探母》中“杨延辉”的张本了。咸平六年四月,辽军入侵定州望都,宋将定州知州王继忠与王超、桑赞领兵前去迎敌,在望都附近的康村同辽军遭遇。王超、桑赞临阵畏缩,率师先退。王继忠虽与部下赴敌力战,但被俘后也向辽投降,娶了萧太后所赐的妻子,做了辽朝的官,改名耶律显忠,表示要“为辽尽力”。继忠本是真宗潜邸的旧人,真宗还以为他战死了,下诏赠官褒奖,令人啼笑皆非。
但是这是一块永远的疮疤,宋人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太宗的耻辱、太宗的惨败、太宗的驴车、太宗的箭伤,还有太宗的死,当然还有太祖的梦想。约在一百年之后,神宗在御库题自制诗,“五季失图,俨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
大约是1997年春天的样子,我第一次回到濮阳老家。“濮阳”作为地理名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40年的秦代。到了那个宋辽争胜的年代,我们家也刚从唐末播迁的仓皇中缓过一口气,在这安定下来。而此时,濮阳已经从濮州割给了澶州。这一段历史留给濮阳的是,依旧巍峨的土城墙、没有水的真宗御井和寇准书丹的《契丹出境碑》,还有说不完的历史传说。
我居住的城市里也有一座土城墙,几千年的风雨冲刷、人事沧桑也没有使它湮灭。那是座商代的都城城墙,其规模不但大于汉代,甚至远大于明清时期。但几千年间,这座城市的发展却没有走出商人的圈子。如果不是那个主持修路的盛宣怀独具慧眼的话,也许它还会是一座小小的县城。但眼前的这座古濮阳城给我的冲击力远大于商城,虽然它的始建年代只是五代。茫茫冀南大平原上,背后就是黄河古道,你登临城墙,似乎一眼就能洞穿冀中、冀北,直望到平原的尽头。景德元年的人们感触大概也是如此,茫茫大平原上的一座孤零零的小城,成了大宋国脉所在,是它拯救了大宋!不过真正拯救大宋的,还是寇准!
有人说寇准是“孤注一掷”,但搞军事也罢、搞政治也好,哪有不冒险的?但“冒险”又是一种表面的迹象,冒险者手里并不是连一张牌也没有。寇准其实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如果君臣仓促南撤,不但中原大好河山立刻沦陷,朝廷是否能安抵战略后方,重建半壁江山,也是个未知数。这一撤,谁又能保证能收得住脚?其次,宋军精锐部队尚在河北定州一带,同时大名府和镇、瀛、沧、冀、贝诸州等战略要点依然固守,他们无疑是辽军南下部队的钉子,时刻威胁到辽军绵长的补给线。其三,山西、河南诸路援军相继赶到,此时如果真宗亲临澶州前线,军心民心必然大振;如果此时朝廷仓皇南遁,则必然导致前方将士和勤王军士气沦丧、军心瓦解,立刻就会溃散掉。倘真如此,这几十万宋军未必不会阵前倒戈,成为辽军南下的先锋,一如日后满清入关的事态。由是观之,寇准的做法,其实是唯一保全赵宋的办法了。至于辽朝,长期战争亦使得国力为之匮乏。而辽军苦战的结果,一不能全歼华北宋军主力,取得战略主动;二不可扫荡军州,囊括子女金帛以战养战,不得不从速决战转入相持战,被迫拼消耗。这次南下未必没有全力逼和的意思。
孙子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下面我们不妨对宋朝的皇帝和辽朝的孤儿寡妇、宋军和辽军、宋将和辽将,做个对比,看看到底谁厉害?也许看过之后,你会痛恨儿童时代从《杨家将》里面得到所谓“宋史”,但历史是无情的。
宋辽战争的双方,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层面,赵宋方为太宗炅和真宗恒,辽方为承天皇太后萧绰和圣宗耶律隆绪。作为中原人,我还是奉正朔,先表一表咱大宋天子。太宗赵炅,本名匡义,说老实话,我对他没甚么好印象,简单说就是“刻薄寡恩”。宋初,据说太祖、太宗的老妈杜太后借鉴前朝倾覆之鉴,搞出了个“金匮之盟”,老妈妈本着国赖长君的道理,遗命定下大位继承的顺序,兄弟叔侄,依次嬗进。匡胤而匡义,再传位魏王廷美,传位燕王德昭,天下复归于太祖的子孙。暂且不说这是真是假,赵匡义背盟的举措就让人寒心。先是在开宝九年冬夜把老哥给“做”了,接着“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至于他的军事才能,这里只提对辽方面。我最崇敬的后周世宗早年真对南北局势提出过一个“先契丹后北汉”对辽军事斗争方略,盖辽朝当时的君主是大名鼎鼎的“睡王”穆宗耶律璟,基本就是“主昏于上,民怨于下”的态势。太宗避重就轻,颠倒主次,失掉了伐辽复地的极好良机。在消灭北汉再伐契丹,辽朝内部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景宗和萧后的改革,辽朝逐渐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此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军事部署是很难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的。消灭北汉后,太宗不顾诸将异议,仓卒发动对辽战争,结果是惨败而逃。我说他“刻薄寡恩”,还有一点就是太宗在伐辽之役前,没有实践自己对将士们赏太原之功的承诺。这也算是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再说赵宋真宗恒,我们说他简直就是一典型之阿Q式的皇帝。澶渊之盟之后他是完全丧失了对辽军事斗争的信心,“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试图通过造神活动掩盖澶渊之盟的耻辱,为粉饰太平,进而大搞迷信浪费活动提供有力的借口。在这个欺骗天下的活动中,宋真宗本人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是天书迷信活动的一手创造者。再看他用的人,“(王)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这样的结果,导致了非常恶劣的后果,在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消极影响所及,一直延续到南宋甚至后世。对比伯父、老爸的勤俭,他不珍视民力的举措,开创北宋历史上不良先例。佞道造神,消磨了君臣意志,使进取精神化为乌有,更以自身撒谎而作《大中祥符》,迷信天下、愚弄百姓,为极端坏榜样!
而辽方,萧燕燕“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燕燕十七岁为贵妃,寻册皇后,辅佐景宗十三年,辅佐圣宗廿七年,共计四十年。其间,以韩德让、耶律斜轸协理朝政,耶律休哥负责对外军事,妥善处理契丹、汉族臣僚关系,使文武听命,令行禁止。她能在母寡子弱和边防未靖的危难之中挺身而出,率领圣宗皇帝与文武百官亲历战阵,屡败宋朝君臣名将。大抵不愧是文治武功的女中豪杰了。我们翻检《辽史》之***有20位后妃,除了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和世宗妃甄氏,剩下18个都姓萧,这也与这位“铁娘子”的影响不无关系。忘了介绍了,这位美女姓萧名绰,小字燕燕,乃辽国宰相萧思温之女。好像记得在那本书上看过,耶律阿保机曾自比刘邦,要他的大臣效法萧何而姓“萧”。不过这萧家,原是回鹘人的。
对于圣宗隆绪,脱脱的《辽史》中是这样评价的,“圣宗幼冲嗣位,政出慈闱。及宋人二道来攻,新御甲胄,一举而复燕、云,破信、彬,再举而躏河、朔,不亦伟欤!.....其践阼四十九年,理冤滞,举才行,察贪残,抑奢僭,录死事之子孙,振诸部之急乏,责迎合不忠之罪,却高丽文乐之归。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今名无穷,其唯圣宗乎!”除了“宋人二道来攻”不实外,基本公允。当是时也,东路曹彬、崔彦进,中路田重进,西路潘美、杨业,名将云集,三路大军会师幽州。而战场双方实力悬殊,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孙子曰:“主孰有道?”高下贤愚,立判也,“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两年,阿扁的心腹爱将、台军的“国防部长”汤曜明一直嚷嚷着要搞“募兵制”,据说好处多多,可以“强化战力”,并建立“捍卫家园”的“地域”观念云云。大概除了他的美国老子,就属他高明了!其实早在唐季五代以后,募兵制就开始取代征兵制,为兵制之一大变革。
我们看宋朝,无论是禁兵,还是厢兵,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禁军是国军精锐,任务就是打仗,“厢军”则从事诸如修建、运输、邮传、治理河工等各种劳役。两者都是国家正规军。朝廷对各级军士每年或不定期地实行拣选。壮健骁勇的军士可由厢兵升禁兵,禁兵中的下、中、上等兵直至皇帝近卫班直亦可依次升迁。不合格的军士则须降低军种和军级。工资标准也随之不同,不但有官兵差别,官与兵又各有等差,因各地币制、物价等差异,又形成地区差。枢密院是最高军事部门。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衙”统率禁军,负责平时对禁军的管理、训练,无权调遣;六部之中的兵部,则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而武官的铨选,则由吏部负责。几个部门又相互制约,分权而治,防止集中专权。各级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最高军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今日世界不少国家以文官掌军,各级军官对部队只有训练权,军队的司令官军师旅团长没有军队的调防权、人事权,更没有决策权,亦是这样的态势。不过叫作“国防部”、“参谋本部”、“军委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幕僚长联席会议”而已。
小时候除了偷听“光华之声”,便属偷看《水浒传》了(家风如此,怕读了此书便学做贼),觉得普天下最威风的官职莫过是“八十万禁军***棒教头”。那时没想到有个PLMM做老婆,其实是件极其不爽的事情。只觉得在八十万禁军中,做个“***棒教头”,估计怎么也得是个八面威风的角儿。其实,那时的大宋可真有“八十万禁军”:太祖时选练禁军时,全国有禁军十九万三千;太宗时,增加到三十五万;真宗时增到四十三万二千。仁宗时,对西夏用兵,各路郡县招募兵士补充禁军,更激增到八十二万六千人。此外,各地的厢军,到仁宗时也增加到四十三万多人。全国军队总计一百二十五万九千!募兵以外,还有强迫抽丁的乡兵,这一般是三丁抽一。在沿边各地农民中征雇,粮饷器械都由本乡自备,不隶国家兵籍。应征者在手背刺上义勇、弓箭、穹手、土丁等名号。真宗以后,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因对外作战,乡兵不断增加。仁宗、英宗时三路共达四十二万人。今日,美俄也没这么多兵马!
我们不妨把眼界在回到开国。宋朝开国不久,平定了李筠及李重进之叛以后,太祖就急匆匆地召见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民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道:“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难怪老赵担心的紧,当日他老兄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把戏,不过是对老主公郭威的“明星模仿秀”,算不得是有创意。金庸的老祖宗查慎行有首咏史诗,“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通篇议论史事,颇见史识。赵匡胤的担心绝非多余,谁能担保老兄弟慕容延钊、韩令坤和石守信们,抑或他们的子孙不会再来个“超级模仿秀”?我跟读者老爷太太公子***赌上一毛钱无妨,老赵需要赌上的确是整个天下!
玉玺是个宝,谁都惦记着跟乌眼儿鸡似的,都想抢了去,自己把玩不够,还要一代代传下去,生怕丢失了,被人抢了去。这一丢,不但国家亡了,自家子孙的小命儿也就危险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周世宗不早死,赵匡胤怕是要作大周朝的忠臣良将了,白白惦记了。陈桥驿的晚上,夜黑风高的,老赵做了回“贼”,总算得手了。可贼吃贼,越吃越肥,难保没有第二个贼的出现?一般的办法便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下手麻利点儿,嘁哩咔嚓,削瓜切菜,简便易行,谁也说不出个什么,你小子敢腹非,切开来亮亮看!
当今第一当红老生于魁智老板的那出儿《二进宫》里面,有段二黄慢板,“君臣们设下了天罗地网,三宣韩信斩首未央。九月十三雪霜降,盖世的忠良不得久长!”这便是一般处理开国功臣的法子,从汉高祖到明太祖,泰半如此。可都杀干净了,谁替你防外贼呀?老赵没读过太多的书,却是个厚道明白人。没有搬演那出儿旧戏,却善使个巧劲儿。他“杯酒释兵权”,还对老伙计们“约婚以示无间”,把自己的老妹燕国长公主女儿延庆公主、昭庆公主,下嫁给了高怀德和石守信、王审琦的儿子。老军头们下去了,剩下的就是制度化的问题了。
我对宋朝的建军思想有四个字的总结:贼心防贼!
宋朝初期军事制度的定型,基本是在借鉴唐末五代藩镇之祸的基础上,进行的军事制度改革。原因我们上文已经提及,改革的主要办法就是分权和集权,反正不能给你做贼的机会,省得你犯错误不是?这个制度现在看来够超前的,但也不是无懈可击。譬如统御过严,机构层叠,造成有关部门之间,有关部门与统兵将帅,将帅之间,主将与副将之间,各部队之间,军队与地方之间权责不明,令出多门,各自为政,不能很好的相互协调,缺乏统筹安排,其结果我们在战争结果中是看到了。真宗时代的名臣贾昌朝根据陕西四路的实际指出,“总管而下,钤辖、都监、巡检之属,悉参军政,谋之未成,事已先漏,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宋史.贾昌朝传》)日后陕西宋军屡败于西夏,这个是有原因的。
每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都想革除前一个王朝的弊病,希望寻求一个完善的,能够使本朝长治久安的制度。每一个王朝都会在克服前朝弊政之后,产生自身难以克服的致命问题。没有一个王朝能达到目的。所以黄炎培先生才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如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圆周率的支配。”这就很像理想主义者的爱情,因为没有完美,所以最后只有失望。如果不想失望,只有继续这个恶性循环。王尔德(OSCAR.WILDE)说过一段话,我很欣赏,“Inthisworldthereareonlytwotragedies,on
ei ‘tgettingwhatonewants,andtheotherisgettingit!”
就像本朝的太祖赵匡胤,我看他就像一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完美主义者。他想建立一个崇文尚武的国家,并尽其可能地收用所有可用之人。让所有读书人去应试做官,让剩余劳动力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