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8865违章

国内领先的B2M2C教育培训网上信息平台
选择分类
热门推荐
>> 关于Sniffer Profc73f8f21efd8865
关于Sniffer Profc73f8f21efd8865
网友投搞 转载日期:
2011.08.01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
网络学院频道所转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本文《
》来源于网络并非原创内容,请读者以官方内容为准,如果您发现本资料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
,我们将第一时间内删除该资料,以保障您的知识产权。
1.1 简介
假设现在是下午4点,你正坐在书桌旁,桌上摊开了3本书。你正在努力工作着,试图找出过去的8个小时中,你公司的文件服务器性能忽然下降的原因。在你公司的200名用户中,有将近100人已经打***到公司投诉,抱怨连接速度太慢,总是处于等待状态。你现在压力很大,因为今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也打***过来了。公司的主要文件服务器(NetWare 5服务器)在过去一年中一直运行得很顺利,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你检查了系统控制器、CPU使用率和缓存,确定它们都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你甚至还更新并注册了查毒程序,然后运行,以确保没有病毒。你现在只得求助于所有你一年前收起来的参考书。你拂去书上的灰尘,开始了苦读,预备用整夜的时间来找出问题的所在。
假如能够很轻易就找到问题所在就好了,就像打开台式机,运行一个应用程序来检查你的服务器与端口的连接。但是假如根据分析的结果,你发现可能是因为网卡太旧、设备震动或者错误操作所产生的问题,那么究竟是哪个影响了网络的连接呢?你甚至会惊奇地发现在你的内部网上,有些人“可能”正在向你的服务器发送“死亡之Ping”(Ping of Death),或者进行其他类型的拒绝式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你怎样才能指出这些问题呢?非常简单,***是——使用Network A ociates公司的Sniffer Pro产品,这些就都可以实现了。
1.2 了解网络分析
信息的电子分发日益重要,系统间交换的数据的复杂程度也在以极快的速度增加。今天的计算机网络负载着各种数据、声音与影像传输。网络应用程序要求随时有效,不能够被中断或者堵塞。
随着公司内的信息系统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导致网络系统覆盖了很多领域。要这样的网络系统尽可能有效地运行是很重要的,因为故障停机时间既令资源不够有效地使用,也会增加公司的开支。
网络分析是一种技术范畴,网络工程师与设计人员可以用它来研究网络的性质,包括可连接性、容量与性能。网络分析可以用来估计当前网络的容量,了解它的性能,或者为将来使用的应用程序及其版本更新做出规划。
进行网络分析最好的一种工具是网络分析程序,比如Sniffer Pro。网络分析程序是一种设备,它可以为你提供非常好的思路,答应你逐个数据包查看通过网络的实际数据,从而了解网络的实际情况。典型的网络分析程序能理解很多协议,这使它可以显示网络上主机间进行的会话。
网络分析程序通常提供下述能力:
n 捕捉并解码网络上的数据
n 分析具有专门的协议的网络活动
n 生成并显示关于网络活动的统计结果
n 进行网络能力的类型分析。
网络分析基本知识
你记得客户有多少次对你说网速太慢吗?或者程序设计人员说过多少次有网络问题?即使它并不是网络问题,但你怎样才能证实它不是呢?这就是网络分析涉及的内容了。
一个网络分析程序就是一个故障检修工具,可以用来发现并解决网络交流问题、规划网络容量,并进行网络优化。网络分析程序能捕捉所有通过你的网络流量,并把它们翻译出来进行解码,还可以翻译正在使用的不同协议。解码后的数据以一种轻易理解的格式显示。网络分析程序还可以只捕捉与过滤器定义的选择标准相符的流量数据。这就使技术人员可以仅仅捕捉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数据。一个典型的网络分析程序可以在三个窗格中显示解码后的数据:
显示一个帧所含最高级协议的概略性介绍,以及捕捉时间、来源与目的地址。
提供帧中各层次的具体说明。
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捕捉的原始数据。
一个网络专家可以很轻易地使用这类界面分析数据。图1.1中给出了一个三窗格显示的例子。
网络分析程序可以更深入地提供建立显示过滤器的功能,这样网络专家就可以很快发现他在找什么了。
高级的网络分析程序提供类型分析能力。这种特性答应网络分析程序查看上千个数据包,然后发现问题。网络分析程序还可以提供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线索。
图1.1 Sniffer Pro解码屏幕的三窗格显示
Sniffe Pro有一种众所周知的特性——高级功能,它可以分析网络中的帧,根据协议与标准的数据再进行比较,然后发现网络中的潜在问题。Sniffer Pro的高级功能还提供出问题的可能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你将在第3章中“深入了解Sniffer Pro界面”中,了解这一功能的有关内容。
故障检修方法
成功检修故障的要害是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是如何进行工作的。这帮助网络专家迅速地发现不正常情况。使用网络故障检修策略,就可以系统地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且把对用户的影响降至最低。但不幸的是,有时甚至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也没能把握故障检修的基本概念,花几分钟来评估症状就可以在解决错误问题时节省好几个小时。
一种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了解症状并确定问题。
2.把问题单独分离出来并了解它们。
3.确定并测试产生问题的原因。
4.解决问题。
5.证实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故障检修中,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特网是各种网络信息的有价值的来源,是提供指导性的材料、论坛和参考资料的访问途径。作为故障检修方法论的一部分,你可以用因特网作为一种工具,来对错误或者你网络上的一些症状进行研究。
要解决网络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它们出现了哪些症状。你可以从不同的途径来了解问题的症状:终端用户会抱怨自己碰到了网络性能或者连接上的问题,同时网络治理器可能也会给你发出通知,向你通报网络问题。从各方面彻底了解了问题症状后,可以把这些症状与正常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确定网络在出现问题之前有什么改变。另外,要确定你自己是否检修过类似问题,并写下具体的问题记录。
一旦确定了问题与症状,下一步就是要把问题单独分离出来,并了解问题。当症状出现时,你的责任是要收集数据用于分析,缩小问题存在的可能范围。缩小问题范围的最佳方法是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试着说明问题是否与网络的一个区段有关,或者与一个单独的工作站有关。确定问题是否会在网络的其他地方复制。
解决问题的第三步是要确定并测试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测试你的假设是否成立。你可以使用网络分析程序和其他工具来分析网络传输的数据。在你建立了一个关于问题产生原因的理论之后,你必须要测试它是否合理。
一旦确定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马上付诸实施。方案中应该包括升级硬件或者软件。可能还需要增加LAN区段或者升级硬件来增加容量。
最后一步是要通过由终端用户进行测试,来确保所有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有时解决一个问题会产生一个新问题。另外一些时候,你解决了的问题其实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的症状。假如这个问题确实解决了,你应该把解决步骤记录成文档。但是,假如问题仍然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必须重新重复一次。图1.2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流程图。
问题的症状是否消失了?
记为文档
问题得到解决
证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
确定并测试问题产生的原因
把问题分离并了解问题
了解症状并确定问题
图1.2 解决问题流程图
1.3 OSI模型、协议与设备(1)
为了了解网络分析,学习网络的工作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要使网络能够工作,运行在网络中的计算机需要就一些规则达成共识。这样的一些规则被称为协议。协议在网络词汇中的作用与人类词汇中的语言很相似。两个使用不同协议的计算机要互相交谈的话,就像一个人想用日语同一个不懂日语的人交谈一样。那当然无法工作!
在今天,网络交流中存在着很多协议。在建立网络的早期,每个网络发展商都写自己的协议。最后发展出了一些标准,这样不同网络商的设备可以用统一的协议进行交流。这些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网间分组交换协议/顺序分组交换协议(IPX/SPX),以及A leTalk。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故障检修员,你需要对网络协议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了解不同的协议与它们的特性,这将帮助你在网络运行不正常时能发现问题。
网络协议可以分为面向连接协议与无连接协议两种。面向连接协议在数据传输之前,在传输源与目的电脑之间建立了一个通道。这种协议保证了数据包以与传输顺序相同的次序到达接收数据的工作站。假如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它会重新进行传输。目的主机对传输过来的数据做出响应。因为这些特性,面向连接协议还被称为可靠协议。无连接协议不保证数据一定会到达目的主机。它们提供Best-effort(尽力而为)的传输模式,不保证数据包一定到达,或者以什么顺序到达。这些具体问题由上一层的协议控制。无连接协议又被称为不可靠协议。但是,它们需要的费用少,而且通常比面向连接协议的传输更快。
本书将具体介绍如何捕捉、查看、解码、过滤和研究很多不同的可以使用Sniffer Pro网络分析程序的协议。
1.3.1 OSI模型与DOD模型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标准组织(ISO)建立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它描述了网络协议和组件是如何一起工作的。OSI参考模型把网络协议功能分成七个层次。每一层代表一组相关的规格、功能与活动。
图1.3中给出了OSI模型的这七个层次。OSI模型中的一个层次要向它上面的层次提供服务,而且都依靠于下一层提供给自己的服务。封装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模型中上层的信息可以被插入到下层的数据域中。当一条消息离开网络化工作站时,它要从第七层到第一层逐层通过。应用层产生的数据要传到表示层。表示层把数据从应用层带走,并给数据加上表示层的文件头与文件结束块。这些数据接着要到达会话层,这层也加上自己的文件头与文件结束块,并把它传递到传输层。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数据到达物理层为止。物理层不会考虑数据的含义。它知识把数据转换成字节,把它放入传输介质中。
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从较高层次到较低层次的数据,包括较高层次的文件头与文件结束块,都被称做较低层次的负载。
当数据到达目的地时,接收工作站的物理层收到数据并进行相反的过程(也被称做解封装)。物理层把字节转换回原来的格式,并传递给数据链接层。数据链接层去掉自己的文件头与文件结束块,把数据传递给网络层。如此重复下去,直到数据到达了应用层为止。
图1.3 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各个层次为:
这是OSI模型中的最高层次,它负责治理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交流。这一层并不是应用程序本身,尽管有一些应用程序可能会执行应用层的功能。应用层协议的例子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和Telnet。
这层负责数据演示、加密与压缩。
会话层负责建立并治理终端系统之间的对话。会话层协议在很多协议中都不使用。会话层协议的例子包括NetBIOS与远程过程调用(RPC)。
这层负责程序或者过程之间的交流。端口或者插口的数目可以用来识别这些非凡的过程。传输层协议的例子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顺序分组交换协议(SPX)。
这层负责从来源主机访问,并向目的主机传送的数据包。网络层从传输层得到数据,把它装在一个数据包或者数据报中。逻辑网址通常被分配给这层的主机。网络层协议的例子包括IP与IPX。
数据链接层
这层负责在相同的物理区段中的网卡之间传输数据。数据链接层进行的对话通常都是基于硬件的地址进行的。数据链接层把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装到一个帧中。数据链接层协议的例子包括以太网、令牌环与点对点协议(PPP)。在这层运行的设备包括连接桥与交换机。
这层定义了连接器和接线方式,还有关于电压和字节如何通过有线(或无线)介质传播的说明。这层的设备包括中继器、集中器和Hub。在物理层运行的设备不需要了解传输路径。
OSI模型适用性很广,可以用来解释任何的网络协议。因此,各种协议集都可以由OSI模型反映。对OSI模型的深入理解在网络分析、比较与故障检修中都会提供很多帮助。但是,也要记住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能用OSI模型很好地说明。例如,TCP/IP就要用美国国防部(DoD)模型来说明。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发了一种四层模型。核心的因特网协议都附属于这个模型。DoD模型几乎是OSI模型的浓缩版本。它的四个层次是:
这层定义了执行用户级别应用程序的协议,这些程序包括邮件发送、远程登录和文件传递。
主机对主机层
这层处理连接、数据流治理和丢失数据的重新传输问题。
因特网层
这层负责通过连接两台电脑的不同的一组物理网络,从来源主机向目的主机传送数据。
网络访问层
这层处理通过非凡的硬件介质传送数据的问题。
TCP/IP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路由传送协议(routed protocol)。图1.4描述了TCP/IP的各个层次与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的相互对应关系。
其他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以太网/
IEEE 802.3
令牌环/
IEEE 802.5
Telnet,FTP,SMTP,DNS,POP3,IMAP4及其他协议
图1.4 TCP/IP协议栈的各个层次
因特网协议(IP)是第三层协议,它包含有寻址与控制信息,可以确定数据包的路径。IP是一种无连接协议,因此,它提供不可靠但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送服务。因为IP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数据传送,所以数据包可能会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所有的IP数据包都包含有文件头与实际负载(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图1.5给出了一个IP数据包的格式。
标头长度
服务类型
文件头检查和
数据存活时间
分割定位
选项+扩展位
目的地址
来源地址
图1.5 IP数据包的格式
假如可靠的话,需要进行有保证的传输,IP要依靠TCP来提供这种功能。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运行于IP上层,可以按顺序传输,并要求目的方的回应。
在TCP/IP的传输层,TCP与UDP是两个最常用的协议。它们的文件头都包括来源与目的端口号,用端口号来确定传输的应用或过程是由哪个TCP区段或者UDP数据报产生的,以及要传输到哪个TCP区段或者UDP数据报。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是一种无连接协议。TCP的文件头包括顺序号码与回应序号,以便进行可靠的传送。TCP还可以使用拖动视窗原则。这种算法答应在应用程序与网络数据流之间放置缓冲装置。从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被放在这个缓冲装置中,一直到应用程序来读取为止。视窗是在收到回应之前,可以放入缓冲装置的数据的数目。
使用TCP的应用程序包括FTP、Telnet、网络文件系统(NFS)、SMTP、HTTP、域名系统(DNS),以及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使用UDP的应用程序包括DNS、路由信息协议(RIP)、NFS、简单网络治理协议(SNMP),以及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启动协议(DHCP/BOOTP)。可以看到,有些应用程序(比如DNS和NFS)两种协议都可以使用。
TCP/IP使用IP地址来向正确的目的地发送消息。网络中的每台TCP/IP主机都需要有一个独特的IP地址与网卡相对应。IP地址由网络治理人员指定,或者是人工指定,或者是由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BOOTP,或者DHCP这类动态寻址协议来指定。当前IP寻址机制(Ipv4)把IP地址定义为32位、二进制的数字——例如:
11000111 00011010 10101100 01010011
为了使它用起来更方便,IP地址被分成四组,每组8位:
11000111. 00011010. 10101100. 01010011
这些八位数据接着从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的数据,并写成如下形式(四个十进制数字分开表示):
199.26.172.83
在把数字输入电脑时,电脑自动把它转化成32位的二进制数字,不需要考虑单个数字是八位还是十进制数字。
一个IP地址有两部分,分别是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与区段中的所有工作站共享,而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必须是独特的。主机ID可以在区段中识别一个非凡的设备(主机),而且必须在非凡区段内保证自由。
在因特网协议第4版中,当今常用的IP系统被称做Ipv4。新系统Ipv6,或者又称为因特网协议第6版,目前已经开发出来,并在一些小型设备中使用。Ipv6通过把地址从32位增加到128位,以便容纳更多的地址。
当早期的IP寻址机制建立起来时,IP地址被分成5类。通常分为A、B、C和D类的IP地址用于进行多点传送,而E类用来进行实验,预备将来使用。表1.1显示了IP地址各类。请注重在表中,N=网络,H=主机。
IP地址中最左面的四位的值决定了一个地址的类。例如,所有A类地址最左面的位都是0,但其余的31位可以是0或者1(这些位置上的值用x表示):
0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这就决定了A类地址的范围是从0.0.0.0到127.255.255.255。B类地址最左面的位必须是1,相邻的位为0;所有其他的位可以变化:
10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根据这个规则,B类地址的范围是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同样,C、D和E类地址分别设定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为1。
127.0.0.0属于A类地址,但是保留不用。127.0.0.1这个IP地址在TCP/IP主机上通常用于返回过程。0.0.0.0这个IP地址保留起来用做默认路径。
A、B和C类在各自范围中为地址各自定义了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A类子网掩码把网络的IP地址部分与主机部分分离开。在A类地址中,第一个八位数组代表网络ID,而后三个八位数组代表主机ID。在B类地址中,前两个八位数组代表网络ID,后两个八位数组代表主机ID。在C类地址中,前三个八位数组代表网络ID,最后一个八位数组代表主机ID。
表1.1 IP地址分类
最左面的八位数组
范围(第一个八位数组)
网络/主机部分
默认子网掩码
0xxxxxxx
N.H.H.H
255.0.0.0
10xxxxxx
128-191
N.N.H.H
255.255.0.0
110xxxxx
192-223
N.N.N.H
255.255.255.0
1110xxxx
224-239
1111xxxx
240-255
因特网中引入了无类别网络区域路由(CIDR),用来改进因特网路由系统的可测量性,并答应对地址进行更有效的分配。CIDR使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S),取消了分类网络(cla ful network)的概念。这就是无类别路由。
1.3 OSI模型、协议与设备(2)
我们通常使用十进制计数系统,它是用10个数值(0,1,2,3,4,5,6,7,8,9)来代表数字。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计数系统来表示数据。二进制计数系统使用两个值,0和1,来代表数字。这是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两种状态:电荷存在或者不存在。即使计算机显示给你的是十进制的数字,但实际上电脑中进行了二进制数字的转换。一个单一的二进制数字(0或1)被称为一个二进制数的位。八位数组这个词被用来描述8位的一个单位。大多数现代计算机也用一个字节(字节)来表示8位。在计算机的早期,字节这个词还用来描述其他数目位的数组。大多数情况下,四位数组这个词与半个字节相同,因此是4位数。
十六进制使用16个值(0,1,2,3,4,5,6,7,8,9,A,B,C,D,E,F)来代表数字。十六进制系统很有用,因为一个字节(8位)可以只用两个十六进制数字来表示。这就使人们用十六进制格式时读取或者写入大的数字更轻易一些。
我们将学习如何把十进制数字转换为二进制。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数字反复除以2。以十进制的数字35为例。图1.6显示了如何把这个十进制数字转换成二进制格式的过程。下面是过程的步骤:
1.把原始的数字除以2。余数作为二进制数中最末一位有效数字。
2.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除以2。余数作为二进制数中的倒数第二位有效数字。
3.重复除以2的过程,直到结果为0。采用各步的余数组成了二进制数。
图1.6 十进制数字35转换成二进制格式
现在,我们来看看二进制向十进制的转换。这里我们简单地把二进制数字从右开始与2的乘方相乘。下面的步骤是把二进制数字101转换成十进制格式的步骤:
1.最右面的数字是1,所以你要把它与2的0次幂(1)相乘:1×1=1。
2.把左面的下一位数字(0)与2的一次幂(2)相乘:0×2=0。
3.再把左面的下一位数字(1)与2的二次幂(4)相乘:1×4=4。
4.现在,为了得到十进制数,你要把这些数加起来,1+0+4=5。因此,二进制数中的101等于十进制中的5。
十六进制向二进制的转换很轻易进行,只要把十六进制的每位数字先转为十进制,再把十进制数字转换成二进制。以十六进制数05DC为例:
1.把每位数字转换成十进制。结果分别位0,5,13和12。
2.把每个十进制数字转换成为4位的二进制数。得到了二进制的0000,0101,1101和1100。
3.把这些二进制数值排列起来。我们得到了0000010111011100。
假如要把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把这个过程逆转过来就可以了。把二进制数每4位分成一组,把每组转换成十进制数。最后,用相应的十六进制数来代替十进制数。以二进制数1101101101010110为例:
1.把数值每4位分为一组,得到了1101,1011,0101和0110(图1.7中的第一行)。
2.把每组数转换成为十进制数。得到了13,11,5和6(图1.7中的第二行)。
3.把每个十进制数用相应的十六进制数代替。得到了最后的值DB56(图1.7中的第三行)。
图1.7 把二进制数1101101101010110转换成十六进制格式
你会发现了解如何进行基底转换是网络分析人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计算机数据,包括网络协议,经常用二进制或者十六进制格式来表示。
IPX/SPX
网间分组交换/顺序分组交换(IPX/SPX)是一种Novell交流协议,由Xerox网络系统(XNS)协议衍生而来。图1.8给出了IPX/SPX协议与OSI参考模型的相对应关系。
IPX是一种第三层的无连接网络协议。尽管有多个Novell协议在第四层工作,SPX仍然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SPX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由XNS顺序分组交换协议(SPP)衍生而来。网络核心协议(NCP)通过制定连接控制和服务请求/响应,提供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作用。服务通告协议(SAP)答应服务器通报自己的地址和它们提供的服务。
图1.9给出了一个被Sniffer Pro捕捉的IPX数据包的例子。
其他媒体访
问控制协议
令牌环/
IEEE 802.5
以太网/
IEEE 802.3
Netware核心协议
图1.8 IPX/SPX协议栈各层次
IPX寻址
一个IPX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序号与节点序号。IPX地址有80位长,其中32位是表示网络序号,48位表示节点序号。IPX使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对应关系更加简单,用第二层地址作为第三层地址的主机部分。因为IPX地址通常以十六进制数字用network. node格式书写,所以这样就不需要IP地址中地址解析协议(ARP)这样的协议了。
图1.9 由Sniffer Pro捕捉的IPX数据包
不同于IP,IPX没有子网的概念。IPX网络序号由人工指定,必须每个网络区段都不同。对于指定的IPX网络区段,每个节点序号也都必须不同。
IPX支持多种以太网框架类型:以太网II,IEEE 802.3,IEEE 802.3 SNAP,和Novell 802.3 RAW(本章后面部分将具体讨论这些框架类型)。只要每种封装类型都制定了一个唯一的网络序号,它就可以对一个网络区段使用多种封装类型。一定要记住使用不同封装类型的主机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流。
节点序号在网络间可能会重复,因为网络序号和节点序号是一起来确定一个主机的。
内部网络编号与服务器地址
IPX含有两类网络序号:内部网络序号与由局域网(LAN)和一些广域网(WAN)接口指定的网络序号(有时被称为外部网络序号)。一个内部网络序号确定了你的内部网络的外延,有时指虚拟网络区段。例如,假如你已经在运行IPX的工作站上配置了内部网络序号,路由器就会给工作站加一个附加的hop en路径。
使用内部网络序号可以改善网络的容错能力。IPX资源可以用指向IPX地址的SAP名称来定位。把内部网络序号作为SAP地址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网络区段发生错误时,只有IPX路径会被调整,从而使用另一种路径,而SAP表不会受到影响。
内部网络序号是一个八位的十六进制数字,在0x1和0xFFFFFFFE之间,而且必须在整个IPX网络上是唯一的。尽管0xFFFFFFFE最初是作为一个地址来使用的,但在引入了网络连接服务协议(NLSP)后就产生了变化。NLSP和IPX RIP都经过了修正,把0xFFFFFFFE作为默认的路径。当你使用内部网络序号时,IPX地址的主机部分被设定为1。
如何翻译IPX地址
图1.10更具体地描述了IPX地址。地址的前32位是网络序号,由网络治理人员进行分配。这个序号必须是在0x00000001和0xFFFFFFFD之间的一个十六进制数。这时,网络序号通常为十六进制数0xBEEE。地址的后48位与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相同,都来自网卡。这时,网卡的MAC地址是00-20-E0-88-80-74,这也被用做IPX节点序号。
网络序号
节点序号
00-00-BE-EF-00-20-E0-88-80-74
图1.10 IPX地址的例子
IPX节点的默认行为是采纳网卡的MAC地址作为IPX节点序号。但是,一个网络治理人员可以选择通过为系统静态指定IPX节点序号,来覆盖这个序号。一定要小心!假如指定的节点序号在网络上不是唯一的,可能在网络上有两个系统就会使用同样的IPX节点序号。这样会导致产生严重的网络问题。你可以用Sniffer Pro软件来找到一个网络中重复指定的节点序号。
A leTalk
苹果公司开发了A leTalk作为即插即用协议来使用Macintoshi计算机。A leTalk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答应在多个用户间共享资源,比如文件与打印机。任何附属于A leTalk网络的设备都被称为节点。图1.11说明了A leTalk协议栈与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1.11 A leTalk协议栈的层次
A leTalk支持四种媒体访问协议:
EtherTalk
:以太网上的A leTalk。
LocalTalk
:***线上的A leTalk。
TokenTalk
:令牌环上的A leTalk。
FDDITalk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上的A leTalk。
在数据链接层,每种物理媒体技术都有自己相应的连接媒体协议(LAP):EtherTalk LAP(ELAP)、LocalTalk LAP(LLAP),TokenTalk LAP(TLAP)和FDDITalk LAP(FLAP)。
在A leTalk的网络层有两种协议:A leTalk地址解析协议(AARP)与数据报传送协议(DDP)。AARP相当于TCP/IP中的ARP,而DDP则相当于TCP/IP中的IP。DDP负责传送与接受数据包,并提供节点之间端口对端口的连接。
在A leTalk的传输层有5种要害的协议:
A leTalk
回应协议(AEP
这个协议负责测试网络节点的可达性。
A leTalk
事务协议(ATP
这个协议负责确保来源端口与目的端口之间进行没有任何数据丢失的交流与对话。
名称匹配协议(NBP
这个协议负责把对用户友好的实体名称与数字网络地址相对应。
路由选择表单维护协议(RTMP
这个A leTalk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是基于IP RIP的。
A leTalk
基于更新的路由选择协议(AURP
这个协议是RTMP的扩展,答应两个不连续的A leTalk网络用UDP封装,通过IP把流量连接起来,彼此之间进行对话。
A leTalk的会话层由四种协议组成:
A leTalk
对话协议(ASP
这个协议负责建立并维护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逻辑连接。ASP运行在ATP之上。
A leTalk
数据流协议(ADSP
这个协议负责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了对话后,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ADSP直接在DDP之上运行。
区信息协议(ZIP
这个协议保持网络到区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打印机访问协议(PAP
这个协议用来在客户端与服务器(通常是打印机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PAP在ATP之上运行。
A leTalk文件协议(AFP)***在表示层与应用层,它答应文件和目录在网络上共享。AFP依靠于ASP、ATP和AEP而存在。
A leTalk寻址
与IP和IPX相似,A leTalk用地址来识别并为网络上的设备定位。A leTalk地址包含下面三个要素:
网络序号(2
个字节)
网络序号表示一个唯一的A leTalk网络的值。A leTalk中,合法的网络序号是在1和65279之间的数字。0被保留作为本地网络的序号。网络序号65280到65534被保留用做启动过程。
节点序号(1
个字节)
节点序号表示附属于某个特定网络的唯一的A leTalk节点。合法的节点序号应该是从1到253的数字(255被保留用于广播,0和254是非法值)。
端口序号(1
个字节)
端口序号表示在节点上运行的一个特定端口。A leTalk中的端口与TCP/IP中的端口相似。它们都代表主机上的一个过程或者一种服务。端口地址有8位长;一个节点上最多可以有254个端口(端口号0和255保留)。端口1到127由静态指定,端口128到254由动态指定。
A leTalk地址通常用三个十进制值表示(网络序号、节点序号、端口序号),这些序号用点隔开。例如,地址5.3.20代表网络5、节点3和端口20。
地址用 AARP来动态指定。当一个A leTalk节点启用时,它会在网络上选择一个随机的节点序号。然后它发送一个AARP请求,看网络上其他的节点是否正在使用这个地址。假如没收到任何回应,这个节点就会使用这个地址。假如另一个节点已经在使用这个地址了,这个节点就会选择一个新的节点序号,再发送一次请求,来确定没有其他节点使用同样的节点序号。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不再收到AARP回应为止。一个A leTalk设备可以用NVRAM存储最近一次使用的网络地址,下次启动时会尝试重新使用这个地址。AARP还用在A leTalk节点与第二层地址的映射过程中,这与ARP在IP中的作用很相似。第三层到第二层地址的映射
用地址映射表(AMT)储存在一台A leTalk主机上。图1.12说明了一个被Sniffer Pro捕捉的A leTalk ARP数据包的例子。
图1.12 被Sniffer Pro捕捉的一个A leTalk数据包
有两类A leTalk网络,阶段1与阶段2。阶段1网络(又称为非延伸性网络)在网络上只能有253个节点。阶段2网络(又称为延伸性网络)使用电缆范围这个概念,可以突破253个节点的限制。不同于阶段1中的单一网络序号,在阶段2中,一个区段可以被指定一个网络序号的顺序范围。这个网络序号范围作为一个单一的网络,被称为电缆范围。电缆范围中每个网络序号都有253个节点。电缆范围可以用加分隔连字符的一对网络序号来表示。例如,电缆范围4001-4004包括网络序号4001、4002、4003和4004。要注重电缆范围也可能只包含一个网络序号。例如,电缆范围4005-4005就只有一个网络序号4005。
区域与A leTalk通讯
A leTalk中的区域由一个网络设备的逻辑组组成。它来自于使用户轻松为网络设备定位的概念。一个A le Macintosh计算机上的选择程序能识别一个区域中的所有服务,并把它们列出来。区域名称由网络治理人员随机指定,通常都是基于地理或者组织边界来指定。一台主机可以只属于一个区域,而这台主机进行的所有服务都出现在这个区域中。
一个区域中可以有一个或者更多网络,多个区域也可以存在于一个网络中。区域信息协议(ZIP)在会话层进行操作,负责把网络与网络上的区域名称对应起来。当主机启动时,ZIP就会提供给主机一份区域名称清单。
以太网就是今天使用最广泛的LAN技术。以太网与OSI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相对应。1972年,Robert Metcalfe和David Boggs在Xerox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工作,由他们开始最早使用以太网。1979年,人们认为应该为以太网建立一个标准;1980年,Digital、英特尔和Xerox一起发布了一个以太网标准。1982年,Digital、英特尔和Xerox(合称DIX)发布了新版以太网,被称作以太网二代。
每个以太网适配器都被指定了一个全球唯一的硬件地址。这个地址有很多名称:MAC地址、预烧硬件地址(BIA)、物理地址,或者简单来说就是以太网地址。这个地址是一个48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的数字表示(六组,每组两个数字,组间以破折号或者冒号分开)。这个地址在网卡的生产过程中已经设定好了。
一些网卡答应网络治理人员覆盖原来的预烧MAC地址,而使用一个治理人员指定的MAC地址。
目的MAC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最末一位被称为个别/群体地址(I/G)位。假如这位被设为0,表示目的地址是一个工作站。假如I/G数设为1,表示目的地址是一组工作站。
MAC地址中第一个字节的倒数第二位被称作通用或者局域治理地址(U/L)位。假如它被设为0,那么这个地址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治理的。这意味着这个地址由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指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唯一的。假如这位被设为1,那么这个地址就是由一个网络治理人员选出来进行区域治理的(覆盖网卡的BIA地址)。
在网络的数据通信中,用到三种MAC地址:
单播地址表示网络上一个唯一的网络适配器。
组播地址表示网络上的一组网络适配器。一个发送到组播地址的帧由这个组播组中的所有网卡接收,而被不属于这个组播组的主机略过。
这个目的地址全部是1(用十六进制表示就是ff:ff:ff:ff:ff:ff),它要保留用于广播。广播帧由以太网区段上的所有网卡接收。
CSMA/CD
以太网是基于载波***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而建立的。CSMA/CD定义了用以太网进行访问的方法。多路访问这个词是指许多工作站都附属于同样的电缆,它们有可能进行传输。每个工作站进行传输的机会相等;没有任何一个具有优先权。载波***描述了一个以太网工作站如何在传输前***网络通道情况的过程。工作站要确保在传输之前,通道中没有任何其他信号。一个以太网工作站在传输时进行***,这样还可以确保没有其他的工作站同时传输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同时传输时,就会发生冲突。因为以太网工作站在传输时可以进行***,所以它们能够通过冲突检测流程来确认是否存在其他工作站。假如发生了冲突,传输工作站就会暂停,随机地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传输。这种功能被称为随机延迟。
以太网的运行通常是半双工的。这意味着一个工作站可以传输或者接收数据,但是不能同时做这两件事。根据CSMA/CD,假如区段上有不止一个工作站试图同时传输数据,就会发生冲突。当用交叉电缆来连接两个工作站,或者一个设备附属于一个交换机端口时,数据连接线上只有两个工作站需要传输或者接收数据。因此,冲突检测流程就没有必要了,所以电脑可以进入全双工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答应电脑同时传输与接收数据,从而提高性能。
设置以太网的双工功能
自动选择是IEEE 802.3u标准中的一项可选功能,它答应直接连接在一起的以太网设备自动交换关于它们的速度与双工能力的信息。自动选择过程决定了操作的最佳速度与双工形式。过去,很多网络工程师都不推荐使用自动选择,因为它经常不起作用。但是,自动选择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技术了,现在正被当作一种优秀的技术在实际中使用。
10/100M 以太网连接的性能产生问题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双工形式不匹配。当两个工作站以同样的速度运行,但连接的一段以半双工形式工作,而另一段以全双工形式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设置会产生循环冗余校验(CRC)错误、校准错误,并产生残帧,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网络性能出现显著的下降。关于自动选择的概念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手动设置一个连接端为100M 全双工,而在另一端用自动选择来设定,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个主机都会以100M 全双工形式运行。
缺省时,大多数网卡和转接器的速度和双工参数都设为自动选择,建议你用这种方式进行设定。
以太网帧类型
图1.13中描述了最初由DIX建立的以太网二代帧的格式,它由六个域组成:
以太类型
来源地址
目的地址
导头(Preamble)
图1.13 以太网二代的帧
导头由8个字节组成,由全是0和全是1的字节交替组成,以11结束。这种顺序是用来标记帧的开头,使以太网区段上的所有工作站都能够识别。
.目的地址
目的地址说明了帧将要被传送过去的下一个工作站的数据链接地址。一个目的地址假如全是1,说明这是一个广播帧,可以被所有以太网适配器读取。
.来源地址
来源地址确定了传来帧的上一个工作站的数据链接地址。
.以太类型
这个域用来确定封装在帧内的数据(协议)的类型。这样的例子包括IP(以太类型0x0800)、ARP(0x0806)和A leTalk(0x809B)。
这个域包含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在以太网二代中,这个域的长度必须在46到1500个字节之间。假如上一层生成的数据少于46个字节,就要加一些数字使它至少达到46个字节。假如数据多于1500个字节,就要进行分割,再以多个帧的形式传送。
帧中的最后4个字节代表了帧校正序列(FCS),也被称为循环冗余校正,或者CRC。传输数据的主机用以太网帧的所有位来计算CRC值,但是标头和CRC本身不计入其中。接收数据的适配器进行同样的计算,并把计算的校验和域帧的校验和相比较。假如两个值不匹配,帧就要被中止,记录下这个CRC错误,并取消这个帧。
1980年,IEEE组成了802标准委员会,开始为以太网开发一种国际标准。这个标准在1983年发布,名为IEEE 802.3。与以太网二代中的操作很相似,但IEEE 802.3标准还会修正帧的格式,使帧包括802.2 LLC标头(见图1.14)。这是Novell NetWare3.12版和更新的版本中使用的默认帧类型。
802.2 LLC标头
来源地址
目的地址
图1.14 IEEE 802.3帧
IEEE 802.3帧格式由下述域组成:
IEEE决定把标头分成两部分。前7个字节由全部是0的字节和全部是1的字节交替组成。最后一个字节被称做起始帧定界符(SFD)。
起始帧定界符(SFD
这个字节是10101011。
目的地址
与以太网二代的目的地址相同。
来源地址
与以太网二代的来源地址相同。
说明了帧有多少个字节。这个域替换了以太网二代的帧中的以太类型域。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一个在这里用的是长度值,另一个用的是以太类型,那么我们怎样识别以太网二代帧与IEEE 802.3帧?为了保证这两种帧可以兼容,所有的以太类型都用大于十六进制的05DC或者十进制的1500的数值表示。既然以太网中数据最大值为1500个字节,那么表示以太类型的数值与长度数值之间就不会有重复。假如来源地址后面的域中的数值多于1500个字节,它就被当做以太网二代帧,反之,它就是IEEE帧类型。
逻辑局域控制(LLC
LLC标头的目的是要识别发送域接收协议。这个标头含有三个域:
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目的服务存取点(DSAP
DSAP只有一个字节,用来确定目的工作站的接收过程。
来源服务存取点(SSAP
SSAP是一个字节,用来确定来源工作站的发送过程。
控制域有一个字节,用于存放各种控制信息,并识别LLC帧的类型。
这个域包含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在802.3以太网帧中的数据长度必须在43到1497个字节之间。
与以太网二代FCS相同。
1983年,Novell NetWare公诸于世,它使用基于IEEE 802.3原始版本的专有以太网帧格式(见图1.15)。这个帧格式只用来负载IPX流量,很轻易被识别,因为它的前两个字节数字通常都是FFFF。这种帧格式与IEEE 802.3很相似,但是没有LLC标头。这是Novell NetWare3.11版和更早的版本使用的默认帧类型。
来源地址
目的地址
FFFF后面加数据
图1.15 Novell 802.3的原始帧
IEEE很快就意识到8个字节不足以代表协议类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与以太网二代标准兼容,它们创造了子网访问协议(SNAP)标头。尽管没能真正与以太网二代兼容,SNAP仍然还可以使用旧的以太类型域。IEEE 802.3 SNAP帧与IEEE 802.3很相似,但是引入了SNAP标头(见图1.16)。在802.3 SNAP帧中,LLC标头中的DSAP和SSAP域通常被设定为AA,这表示后面跟的是SNAP标头。SNAP标头引入了两个域:
供给商代码
这个域有三个字节,通常设定为来源地址的前三个字节的值。有时也设为0。
局域代码
这个域有两个字节,含有帧的以太类型。以太网二代通过这个代码来提供向后相容性。
来源地址
目的地址
供给商代码
LLC标头
图1.16 IEEE 802.3 SNAP帧
为了通过电缆来传递数据,数据的位必须转换成电压值。在10M 以太网中,这个转换过程用一种称为曼彻斯特编码的格式来进行。曼彻斯特编码中的转化过程发生在每个位周期中间。这种转换有两个目的:转换时钟与数据。由髙到低的转换为0,而由低到髙的转换过程相当于1。图1.17中显示了二进制数00101011如何用曼彻斯特编码来代表的例子。
图1.17 曼彻斯特编码的例子
在每个位时间中都存在相互转化。有时是由低到髙;有时又是由髙到低。这种转换答应接收数据的适配器过程锁定数据中的标记,确定每一位的开始与结束。曼彻斯特编码能够在转换过程中检测错误。因为每个位周期中都要进行一次转换,所以没有进行转化就意味着发生了错误。例如,10M 以太网使用平衡标记方法,这样它就有两种状态,+5V和-5V。
高速以太网和超高速以太网
以太网最初是在10M 下运行。IEEE 802.3u标准于1995年批准实行,它定义了一个系统来使以太网的速度达到100M ,比传统的10M 网络提高了10倍。另外,100M 以太网使用CSMA/CD算法,同10M 以太网使用同样的帧大小与格式。
100BaseTX用与10BaseT不同的编码格式;这种格式被称为多级转换3(MLT-3)编码。MLT-3使用三态交流波。与曼彻斯特编码相比,曼彻斯特编码提供两种状态,100M 以太网的MLT-3提供三种状态:它从-5V到0到+5V,回到0,然后是-5V,并重复这个过程。使用MLT-3时,根据电压的上一个值来表示一位的值。1会导致电压的状态变化,而0则不会引起任何电压的变化。因为1会产生电压变化而0不会,所以对于同样的二进制形式,可能编码方式会不同,这要看电压的起点如何。图1.18显示了MLT-3编码中字节形式位00101011的编码例子。上面一张图从0V开始,而下面一张图从+5V开始。
图1.18 MLT-3编码例子
1998年,IEEE 802.3z标准定义了超高速以太网,它在1000M 下运行。超高速以太网提供的性能是100M 以太网的10倍,而且可以以半双工或者全双工模式运行。
IEEE 802.3ae工作组正在制定一种通过光纤传输的万兆以太网。这个标准保留了802.3/以太网帧格式、IEEE 802.3 MAC协议,和IEEE 802.3帧的最小与最大尺寸。但是,不同于以前的各版本以太网,万兆以太网取消了CSMA/CD协议的使用,只提供全双工操作。
令牌环是首先由IBM在20世纪70年***发的一种LAN协议,1985年作为IEEE 802.5被标准化。令牌环支持两种带宽:4M 和16M 。不同于以太网,令牌环是用来处理两个工作站同时传输时所产生的冲突问题。通过建立一个闭合的环,并使用电子“令牌”,从而解决冲突问题,电子“令牌”在环中的主机之间循环传递。只有持有令牌的主机才答应进行传输。当工作站捕捉到令牌时,它会把原本处于自由状态的令牌改变为工作状态中的令牌帧,这样数据就可以发送了。
有一种相对比较新的协议,被称为快速令牌环,能够以高达100M 的速度传输数据。快速令牌环使用多模式光纤来进行传输。Sniffer Pro不支持高速令牌环。
具体介绍帧
一个处于自由状态的令牌帧由三个域组成,每个域都是一个字节:
启动符(SD
标志着令牌帧的开始。
访问控制(AC
含有优先域、保留域、一个令牌位和一个监控位。
结束符(ED
标志着令牌帧的结束。
一个数据/命令(处于工作状态的令牌)帧格式如图1.19所示。
图1.19 令牌环帧格式
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令牌帧中存在以下域:
启动符(SD
一个有一个字节的域,标志着令牌帧的开始。
访问控制(AC
一个有一个字节的域,含有优先域、保留域、一个令牌位和一个监控位。
帧控制(FC
一个有一个字节的域,含有两个帧类型位(用来说明是MAC帧还是LLC帧),两个保留位(留做将来使用)和四个控制位(用来说明帧是通过正常的缓冲程序处理,还是由高度优先的缓冲程序处理)。
目的地址(DA
一个有六个字节的域,表示帧要到达的网络适配器的地址。
来源地址(SA
一个有六个字节的域,表示产生帧的网络适配器的地址。
。这个域中包含来自上层的数据。
帧校验顺序(FCS
这个域有四个字节,对FC、DA、SA和数据进行CRC-32错误校验。这个域不在帧的结尾,因为ED和帧状态(FS)的内容可能会被工作站在传递环时改变。假如FCS是最后一个域,校验和(checksum)就必须由每个工作站重新计算,导致性能下降。
结束符(ED
一个有一个字节的域,标志着令牌帧的结束。结束符还含有表示受损的帧的位,并且可以识别逻辑顺序上处于最末的帧。
帧状态(FS
一个有一个字节的域,表示传输状态,说明这个帧是否被目的工作站复制了。它包含地址识别指示符(ARI)位、帧复制指示符(FCI)位和两个设为0的位。因为这个域不是用来计算CRC的,所以这个域的字节由这四位不断重复组成。
令牌环有两种不同的帧类型:LLC帧,用于使用数据,而MAC帧,用来进行适配器对适配器的通讯。MAC帧不需要通过桥连器、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MAC帧包括主动监控帧(Active Monitor Present)、环清除帧(Ring Purge)、备用监控帧(Standby Monitor Present)、令牌申请帧(Claim Token)和标记帧。LLC帧负载用户数据,包括含有上层协议数据的LLC标头。同前面讨论的以太网相似,LLC标头中包括DSAP、SSAP和控制域。
令牌传递
当工作站需要传递帧时,它首先要等候令牌。一旦收到了令牌,它就会开始以工作状态传输数据。在数据通过令牌传输的同时,令牌会通过所有的工作站,直到到达目的工作站。每个工作站把帧复制到当地的缓冲器中,然后重新生成帧送到环上,等待下一个工作站来接收。当数据到达最终目的地时,数据被复制到令牌环卡的缓冲器上。目的工作站设定帧复制指示器域地址,识别指示器位为1,并把帧送回环上。帧继续通过令牌传递,直到回到来源工作站。来源工作站负责把帧移除,并向网络引入一个新的自由令牌。你可以设置可选选项,称为提早令牌释放。它答应令牌发送完数据帧后,马上由传输数据的工作站释放,而不用等到帧从目的工作站返回后再释放令牌。提早令牌释放答应一个环上有多个帧,因此提高了性能。
主动监控
令牌环原本是进行内置治理的,定期监控并控制环的运行。通过环上一个特定的工作站来执行这项任务,这被称为主动监控。主动监控根据一个名为申请令牌过程的电子过程进行选择执行。一旦选定,主动监控就负责分析环上可能发生的错误,比如令牌和帧的丢失,或者时钟错误。主动监控的一个功能是可以从环上清除任何连续的浮动帧。假如一个设备已经把令牌放到了出错的网络上,帧可能会继续在环上永远循环下去。主动监控可以检测到这样的帧,把它从环上移除,并生成一个新的令牌。备用监控负责探测主动监控的错误,并启动监控冲突过程。
环清除通常在恢复操作后由主动监控器执行,比如监控器冲突,它在新令牌产生之前马上就会发生。主动监控器可能会发送一个环清除帧,目的是要重新设定帧的状态,但这样会导致环清除。任何接收环清除帧的工作站都会马上停止工作,重新设定定时器,并进入位重复模式。当环清除帧重新回到主动监控器时,主动监控器就知道环上每个工作站现都处于位重复模式了,可以等候令牌出现了。
标记用来分离默认域,这样恢复动作就可以进行了。标记过程包括每20分钟传输一次标记MAC帧,而不需要使用令牌。标记工作站根据自己的内部晶体振荡器来使用时钟,而不是接收端口恢复使用的时钟。当一个工作站收到一个标记MAC帧时,它或者进入标记重复模式,或者进入标记传输模式。一个处于插入过程的工作站将用错误来终止开发命令,并把自己从环中移除。
图1.20说明了一个令牌环帧中、主动监控帧的例子。主动监控器每7秒就向网络发送一个主动监控帧。分析这个帧,我们可以确定网络上的主动监控器是MAC地址为00-00-83-20-44-8c的工作站。
1.3.2 其他协议
网络通讯中用到了上百个协议,包括WAN协议(例如,帧延迟、T-1、HDLC、PPP、ISDN)、无线协议(802.11a、802.11b、HomeRF)和其他协议(DECnet、NetBEUI、SNA)。
数字设备公司(DEC)在1975年开发了DECnet协议。最早发布的DECnet版本是用来连接两个PDP-11微型计算机的。从那以后,DECnet的几个新版本陆续发布,提供了更多的功能。DECnet Phase IV是这个协议使用最广泛的版本。DECnet Phase IV是基于Phase IV数字网络结构(DNA)而开发的。DNA是一种复杂的分层网络结构,与OSI非常类似。但是,与OSI模型不同的是,Phase IV DNA使用了8个层次。图1.21说明了Phase IV DNA如何与OSI参考模型的各层相对应。
图1.20 一个令牌环帧:主动监控状态
数据链接
结束通讯
路由选择
对话控制
网络应用程序
网络治理
图1.21 DECnet Phase IV DNA
IBM在20世纪70年***发了系统网络结构(SNA)。这种协议最初是用来连接大型计算机的。SNA网络由节点和链接组成。在传统的SNA中,有四个物理实体:
主机提供计算、程序执行、数据库访问、目录服务和网络治理功能。
前端处理器
前端处理器治理物理网络与通讯链接,它们通过网络选择数据的路径。
群集控制器
群集控制器控制附属与它们的设备的输入与输出操作。
终端提供给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
计算机工业在向对等网络方向发展,使用越来越小的网络计算机,同时SNA也发展成为可以支持对等网络的工作站。这种发展导致了高级对等网络(APPN)的发展。APPN答应动态地定位和制定资源与路径。这就答应在没有大型机地网络上的两个逻辑单元之间建立对话。
无线通讯
IEEE 802.11委员会为无线LAN标准定义了物理层与数据链接层。这种协议的基本访问机制是基于有冲突的载波***多路访问协议(CSMA/CA)而发展出来的。CSMA/CA操作与以太网上的操作很相似。但是,与有线网络不同的是,无线网络上的冲突探测机制并不是十分有效。冲突避免过程是用请求发送(RTS)和清除发送(CTS)帧来完成的。
对于无线网络来说,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需要用电缆与网络进行物理链接就可以捕捉到无线协议。在802.11网络中的密码编译是在数据链接层,用有线同等保密(WEP)来执行的。
1.3.3 Hub与MAU
以太网最初是总线拓扑。电缆会从一台机器到下一台机器,再到下一台,一直连下去。这使以太网的电缆连接经常出现错误,假如某一点的有线连接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网络产生问题。以太网的星型拓扑需要使用Hub。这个模型中的电缆从一个中心Hub连到每个工作站。这种布局消除了电缆连接中单个点出现问题就影响整体的可能性,但是使Hub本身成为出现失败的中心问题。然而,Hub不像电缆那么轻易出现问题。以太网Hub还可以作转发器使用,因此可以延伸你的以太网的距离。令牌环多站访问部件(MAUs)可以提供与Hub相同的功能,被用来在令牌环环境中提供物理的星型拓扑布局。
什么是Hub?
Hub是一种设备,在OSI模型的物理层运行,使以太网可以很轻易地扩展。Hub答应任何媒体类型的多个以太网电缆区段连接起来,生成更大的网络,作为一个以太网LAN工作。因为Hub在物理层运行,所以它们没有来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概念。Hub把所有的位都放在端口用来接收数据,并让它们重新向所有其他端口广播。
当设备与Hub相连时,它们能收到与Hub相连的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无论数据是否是要发送给它们的(见图1.22)。Hub有时还被称为多端口转发器。一组连接在一起的Hub被称为冲突域;在可以共享的以太网LAN上的所有主机都用CSMA/CD来竞争传输数据的优先权。
图1.22 Hub操作
在各种类型的Hub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被动Hub重新广播数据,但是不会增强LAN的性能或者对故障检修过程有任何帮助。主动Hub具有与被动Hub相似的广播性能,但是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主动Hub使用存储转发技术来在传输数据之间进行检查。它们能够修复某些受损的帧,并为其他帧的分配过程重新定时。尽管为帧的发送过程重新定时会降低整个网络的性能,但是当数据会丢失时,人们还是更愿意使用这种方法。假如一个主动Hub收到了一个很弱的信号,它会在广播之前重新生成这个信号。一些主动Hub还能够提供其他诊断功能。
智能化Hub可以通过执行SNMP来提供远程治理能力。这使网络工程师可以远程监控网络传输情况和性能,因此能够帮助对网络端口的故障检修。智能化Hub又被称为可治理Hub。
1.3 OSI模型、协议与设备(3)
以太网连线问题
在以太网如何连接的问题上有很多限制。首先,有一些距离上的限制:
n 10Base2 最多185米。
n 10BaseT 最多100米。
n 100BaseTX 最多100米。
n 100BaseFX 最多412米(半双工),或者2000米(全双工)。
n 1000BaseLX MMF 最多316米(半双工)或者550米(全双工)。
n 1000BaseLX SMF 最多316米(半双工)或者5000米(全双工)。
n 1000BaseSX 最多316米(半双工)或者550米(全双工)。
在网络上任意两个工作站之间的转发器和电缆区段数目上也有一些限制。在任意两个以太网工作站之间,不能超过五个重复区段,也不能多于四个转发器。这种限制可以参见5-4-3规则(5个区段、4个转发器、3个密集区段)。换句话说,在两个工作站之间任何可能的路径都不能通过超过4个转发器或者Hub,也不能多于三个密集电缆区段。
一定要注重,一个不与其他区段重复的电缆区段上可以放置的网络设备数也有限制。在10Base2中,每个唯一的区段上只能放30台设备,T型连接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半米。在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1000BaseLX和1000BaseSX中,最大设备数为1024台。
什么是MAU?
多站访问部件(MAU)是一种为令牌环网络设计的非凡类型的Hub。MAU在星型拓扑布局中将令牌环工作站实际连接在一起,同时仍然在逻辑上保持原来的环结构还结构。令牌环网络中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处于非工作状态的节点可能因为打破了环结构,从而破坏整个网络的工作。MAU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工作的,它可以使非工作状态中的节点短路,因此可以维持环的完整性(见图1.23)。
未连接工作站
图1.23 网络中有未连接的工作站时,MAU的操作情况
MAU可以连接在一起,组成菊花链外形的网络,以扩展网络上提供的端口的数目和距离。通常,MAU用ring-in和ring-out端口来与其他MAU相连。
常见的第一层设备的问题
在第一层,可能发生很多问题,包括:
衰减是指信号强度减弱,通常发生在有信号通过电线传输的时候。在网络世界中,转发器负责在继续传递信号前,清除并重新生成信号。
交互干扰
交互干扰是来自相邻的电缆或者回路的信号造成的干扰。例如,缠在一起的线中的信号可能互相干扰。交互干扰通常可以用电缆上附加的屏蔽来避免。
阻抗是阻止交流电通过的一种阻力。正确的网络操作要依靠于一个特征性的恒定阻抗。这个阻抗值忽然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信号传输出现问题。使用具有相同特征阻抗值的电缆和连接器,就可以避免阻抗问题的发生。
干扰可以是无线电频率干扰(RFI)或者电磁干扰(EMI)。干扰可能是由电缆四周的电子器件引起的,比如电力线、变压器,甚至是简单的电子部件。
坏的电缆
断了的电缆可能会导致网络上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很显然,网络设备假如没有电力供给,一定会出问题。
1.3.4 交换机、桥接器和网卡
为了改善网络性能,LAN通常会被划分开来,用桥接器或者交换机来分别处理。桥接器和交换机都是智能化设备,可以把网络分成几个冲突域。
交换机、桥接器和桥接
桥接器在OSI模型的数据链接层工作,并且根据帧的来源和目的地址来向前推进帧。桥接器只与网络设备的第二层地址有关,而与地址之间的实际路径无关。因为桥接器的存在和操作对网络主机来说都是不可见的,所以它们经常被称为透明桥接器。
桥接器可以通过***所有的流量来确定是否存在终端工作站。通过***网络上所有的流量,桥接器还可以建立与桥接器相连的终端工作站数据库。桥接器可以建立地图,表示每个工作站的MAC地址,以及它连接的桥接端口。当连接收到一个帧时,它会检查帧的目的地址,并且与它的数据库相比较。假如目的地址与发送帧的端口相同,桥接器就不会继续传送帧。假如目的地址是另一个端口,它会只向目的端口发送帧。假如目的地址不在桥接器的数据库内,它会向所有端口发送帧,来源端口除外。
桥接器的操作可以分成以下三种任务:
一个桥接器会被动地了解每个区段(端口)上所有工作站的 MAC地址,并建立数据库。
.向前推进
一个桥接器会向合适的端口发送帧,或者假如对于特定的MAC地址没有合适的端口的话,桥接器会向所有端口发送帧(来源端口除外)。
假如一个区段(端口)上有多个MAC地址,桥接器会把这个区段上设备之间所有的帧都显示出来。
交换机与桥接器的区别
尽管桥接器和交换机在很多方面都类似,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交换机的速度通常比桥接器更快,因为转换是由硬件完成的,而桥接器是基于软件运行的。交换机还提供比桥接器更高的端口密度。此外,尽管桥接器经常使用存储转发技术,但有的交换机可以支持切入直通(cut-through)的转换方式,这种方式使交换机可以减少网络的延迟。
在使用存储转发技术时,交换机必须在开始转换过程之前接收到完整的帧。在收到完整的帧后,交换机会检查帧,看是否有错误。假如发现了错误,帧就会被取消。正因为交换机可以取消有错误的帧,所以存储转发技术可以防止这些错误的帧被用在目的区段的带宽中。假如第二层帧的错误在你的网络中很普遍,存储转发技术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但是,因为交换机必须在开始向前推进时收到完整的帧,所以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等待。等待的时间要由帧的大小决定。例如,在10M 以太网中,接收最小的帧(64个字节)需要51.2微秒,接收最大的帧(1518个字节)需要1.2毫秒。100M 网络的等待时间是上述数字的十分之一,超高速以太网的等待时间是上述数字的一百分之一。
切入直通转换使交换机一收到目的地址,马上把帧向前推进。这就减少了接收目的地址这6个字节所需要的等待时间。在10M 以太网中,这需要4.8微秒的等待时间。但是,切入直通转换不能在向前推进之前检查帧是否有错误。因此,错误的帧会通过交换机,从而浪费目的区段上的带宽。
冲突域被定义为一种单独的CSMA/CD网络,在冲突域中,假如两个工作站同时传输数据就会产生冲突。桥接器或者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都定义了一个冲突域。
生成树协议与生成树算法
生成树协议(STP)是按照IEEE 802.1D标准生成的。它最早是用来维持桥接网络中的无循环拓扑结构。假如拓扑结构很复杂而且冗长,可能就会有两个LAN之间有不止一个桥接器的情况,在这样的地方,帧可能会在桥接器LAN之间的两个平行的桥接器之间循环。这会导致一种情况,就是广播数据包在一个循环中不断传送。当网络中存在物理循环时,STP会锁定桥接器端口,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会产生循环的情况下,在LAN的任何位置放一个新的桥接器。
STP要分三步来实现无循环拓扑结构:
1.选择根桥
2.选择根端口
3.选择指定端口
BPDUs和根桥
桥接器和交换机通过交换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帧来建立生成树。图1.24说明了BPDU的帧格式。它包含以下几个域:
协议识别符
有2个字节的域,可以识别协议的类型。这个域通常含有0。
有一个字节的域,说明协议的版本。这个域通常含有0。
消息类型
有一个字节的域,说明消息的类型。这个域通常含0。
有一个字节的域,但是只使用前2位。拓扑变化(TC)位说明拓扑结构的变化。拓扑变化回应(TCA)位说明设定TC位后发送消息的回应。
有8个字节的域,说明生成树根部的桥接器ID。
根路径成本
有4个字节的域,说明从桥接器向根桥发送BPDU的路径成本。
桥接器ID
有8个字节的域,说明发送BPDU的桥接器的ID。
有2个字节的域,确定发送BPDU的端口。
消息年龄
有2个字节的域,说明从根产生BPDU用的时间。
最大年龄
有2个字节的域,说明BPDU什么时候应该被删除。
问候时间
(Hello time) 有2个字节的域,说明配置BPDU之间的时间周期。
推进延迟
有2个字节的域,说明在拓扑变化后,桥接器转为一种新状态之前的时间。
桥接器ID
图1.24 BPDU帧格式
当网络启动时,所有的桥接器都会开始发送配置BPDU。这些BPDU包括一个称为桥接器ID的域。桥接器ID含有两部分:一个2个字节的优先值,和6个字节的桥接器MAC地址。默认的优先值是32768。桥接器ID用来确定桥接网络的根,使用最小值ID的桥接器就是网络的根。一旦根桥确定了,那么BPDU就只能由根来产生。
桥接器用BPDU来计算路径成本。每个桥接器都会进行计算,以确定它通往根桥的成本。根路径成本最低的端口被指定为根端口。假如几个端口的根路径成本相同,桥接器会使用ID最小的端口作为指定端口。
假如生成树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拓扑变化通告(TCN)BPCU会被非根桥发送出去。TCN消息有4个字节长,包含下述域:
协议标识符
有2个字节的域,用来标识协议的类型。这个域通常含有0。
有1个字节的域,说明协议的版本。这个域通常含0。
消息类型
有1个字节的域,说明消息的类型。这个域通常含128。
虚拟LAN(VLAN)是一组网络工作站,它们一起运行,就似乎是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区段上一样,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传统的网络使用路由器界面来把广播域划分出来。今天的交换机能够根据交换机的配置来建立广播域。VLAN提供与一个交换机或者一组交换机在逻辑上,而不是实际相连的一组设备。一个VLAN定义了一个广播域,并对单播、组播和广播容量进行了限制。一个特定的VLAN假如产生了溢出的传输量,只会影响属于这个VLAN的其他端口。
VLAN通常与第三层网络有关。属于同一个VLAN的所有工作站通常都属于同一个第三层网络。因为VLAN定义了广播域,所以一定要确定VLAN之间流量的路径。
端口可以静态或者动态地指定给VLAN。假如是静态的,就必须人工识别哪些端口属于一个指定的VLAN。假如是动态模式,工作站会根据它的MAC地址自动被指定给一个特定的VLAN。网络上的服务器必须不断监测MAC地址与VLAN的对应情况。
假如两个网络设备使用同样的VLAN,多个VLAN的帧就可能会需要进行交换。与单独的物理链接把每个VLAN连起来不同,VLAN标记技术能够通过一个物理链接为多个VLAN发送数据。一种常见的VLAN标记机制就是IEEE 802.1q,它在以太网的来源地址域后面插入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含有很多内容,包括帧所属的VLAN的序号。
Sniffer Pro能够了解VLAN,并解码IEEE 802.1q数据包和思科公司的互相交换链接(ISL)VLAN标记协议。Sniffer Pro还能够解码思科公司的VLAN骨干协议(VTP),这个协议答应VLAN通过多个交换机进行传播,而不必在每个交换机上都人工生成VLAN。此外,Sniffer Pro的交换机专家功能可以查询网络交换机,检索VLAN的性质和统计数据。
网卡是用来把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的。网卡可以处理数据包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问题,而不用使用计算机的CPU来处理每个字节。大多数网卡都是用在一个特定类型的网络介质上的。网卡通常是一种扩充卡,应把它插入计算机。但是,比较新型的计算机经常会带有内建网络功能的主板(LOM)。LOM使主机不再需要扩充插槽,可以节省成本。
常见的第二层网络设备问题
当帧通过电线时,坏的电缆、收发设备和其他物理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传输中断。尽管第二层网络会发生很多问题,但下面列出的是最常见的一些问题:
数据包过短
在以太网中,最小的帧长度为64个字节。假如一个帧的长度小于64字节,就会被称为过短的数据包(runt)。Runt有时是由于冲突引起的,而冲突又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但是,它们还可能是由于硬件损坏、传输问题或者网络设计问题引起的。
数据包过长
以太网中最大的帧长度为1518个字节。假如一个帧的长度大于1518字节,就会被称为过长的数据包(Giant)。Giant通常是由于网卡的错误传输引起的,可能是因为出现了附加的无用信号,或者说明帧大小的位被损坏了。
当以太网上帧的FCS值与计算得到的FCS值不匹配时,就会出现CRC错误。假如传输中的帧被损坏,就可能出现这些错误。
校准错误
所有的帧都应该有一个8位的数组作为结束分界线。假如网络上的问题使帧偏离了这个分界线,就会产生校准错误。帧不能成功校准是由传输数据的网卡或者损坏的电缆引起的。假如网络设计不理想,不符合以太网的规格,也可能会出现校准错误。
1.3.5 路由器与网关
路由器是一个可以根据数据包标头(IP、IPX、A leTalk等等)中的网络地址,为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选择路径的设备。路由器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工作,因此要依靠协议来运行。路由器能够把两个或者更多的相似或不相似的网络连接起来。
路由选择基本知识与协议
路由器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可以为你的网络划分区段,这是因为它们不会传递广播流量。路由器根据网络层地址进行路由选择。路由选择包括两个基本活动:确定最优路径,并转换数据包。路由器使用计量工具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这种工具是基于带宽、中转次数、延迟或者其他参数确定的标准值。转换过程是直接进行的。路由器不是透明设备。当数据包从一个界面向另一个界面传送时,数据包的各部分会被重写。
有两种方法可以建立路由选择表单,它是用来决定是否向前推进的。路由选择表单能够静态地进行配置,或者根据来自其他路由器的信息进行动态的学习。动态的路由选择用路由选择协议来执行。路由选择协议在网络和路由器之间建立了额外开销,因为数据需要在路由器之间交换,而每个路由器又必须处理数据来建立路由选择表单。
有两种主要的路由选择协议:距离向量与链接状态。假如已经知道了交换路由选择信息包距离目的主机的距离,距离向量协议就可以与这些信息包进行交换距离向量协议可以交换含有向所有已知目的的距离信息的交换路由选择信息包。每个路由器会计算设备的数目,这些设备是那些要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数据包必须经过的。每个数据包必须经过的设备被称为中转点;在来源与目的主机地之间中转点的总数就是中转次数。在确定了各种目的地的中转次数后,路由器会把它的完整的路由选择表单广播给所有其他的路由器。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例子包括 IP RIP、IPX RIP和A leTalk RTMP。链接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不断检查每个界面的状态,也就是检查链接状态。这种信息被保存在链接状态数据库中。每个路由器会建立自己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并使用最短的路径算法来计算通往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链接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例子包括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和网络链接服务协议(NLSP)。
RIP、IPX RIP和RTMP的问题
IP RIP、IPX RIP和A leTalk RTMP都是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
它们用中转次数作为标准来确定路径。但是,通往目的地过程中的中转次数最小并不一定就是最佳路径。例如,一条路径通过了3个100M 以太网链接,另一条路径通过了2个10M 以太网链接,前者的中转次数更高。一个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可能会选择后者,结果导致网络性能下降。这些协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网络规模的限制。大多数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最大中转次数都很低。一个数据包一旦经过了这么多次中转,它就会被从网络上取消。
一个广播域被定义为网络的一部分,通过它你能够用广播数据包找回一些信息。因为转发器、Hub、桥接器和交换机都可以进行广播,所以它们不单独划分出广播域。但是,路由器通常不能进行广播,所以要划分出广播域。
网关在OSI模型的应用层运行,可以从一种协议转换成另一种。
常见的上层设备问题
下面是一些你可能会碰到的常见上层设备问题:
重复的网络层地址
。因为网络层地址是通过软件指定的,不能用硬件烧制,所以两个工作站的网络层地址可能会是一样的。这就会产生问题——例如,一个想要到达某个网络层地址的数据包会在错误的地方停下来,终止传输。
本地路由选择
。在同一区段上的两个联网工作站之间进行通讯活动时,就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本地路由选择,而不是直接对话。这通常是因为其中一个或者这两个主机上的网络设定有问题而产生的。
1.4 Sniffer Pro基本知识
Sniffer Pro是Network A ociates公司Sniffer技术商业部门生产的一种网络分析软件。这种软件用于网络故障与性能治理,是业界应用最广泛的工具,它占网络分析软件市场的76%。Sniffer Pro在行业上的***规模最大——超过8万个Sniffer Pro portable产品和超过4万个Sniffer Pro distributed产品。Sniffer Pro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避免问题的出现,将问题分离并解决。这一部分将介绍Sniffer Pro软件的基本知识。
1.4.1 Sniffer Pro的特点
Sniffer Pro最大的特点是使用轻易,功能多样。它已经获得了至少60个关于产品性能的奖项。它的一些重要特点是:
n 可以解码至少450种协议。除了IP、IPX和其他“标准”协议之外,Sniffe Pro还可以解码分析很多由出版商自己开发或使用的专门的协议,比如思科VLAN——特定协议。
n 提供对主要的LAN、WAN和网络技术(包括高速与超高速以太网、令牌环、802.11b无线网、SONET传递的数据包、T-1、帧延迟和ATM)的支持。
n 提供在位和字节水平过滤数据包的能力。
n 提供对网络问题的高级分析和诊断,并推荐应该采取的正确的行动。
n 交换机专家(Switch EXPert)提供从各种网络交换机查询统计结果的功能。
n 网络流量生成器能够以千兆的速度运行。
Sniffer Pro可以离线捕捉数据,比如捕捉帧。因为帧通常都是用8位的分界数组来校准,所以Sniffer Pro只能以字节为单位捕捉数据。但是,过滤器在位或者字节水平都可以定义。
1.4.2 Sniffer的其他版本与产品
除了Sniffer Pro LAN portable,Sniffer技术部门还提供很多其他产品,包括:
Sniffer Wirele 用于IEEE 802.11b无线LAN的综合网络分析软件。它具有与Sniffer Pro LAN相同的特性,此外还可以支持WEP和对12个通道的通道过滤。
Sniffer Distributed
用网络探针进行远程监控(RMON/RMON2)。它可以支持实时的故障检修,以及收集统计数据用于监控和趋势分析。
Sniffer Optical
一种网络分析软件,针对通过SONET网络传输的数据包和DWDM数据包。
Sniffer Pro 4.x提供了很多以前版本没有的新特点,包括外观上的变化,而且用户界面更接近于浏览器。一些新特点是:
n 仪表盘使用分段查看方式,可以显示近期与长期的使用历史。
n 应用程序响应时间(ART)可以提供关于应用程序是否正常的报告,这些报告包括10个最佳的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最差的响应时间。ART可以用来显示应用程序服务器是否运行缓慢,或者网络中是否存在问题。
n 高级的应用程序服务层。
n 交换机专家的功能加强了。
n 千兆流量生成器。
n 能保存并查询高级对象。
n 对其他协议的解码分析。
1.4.3 其他方案与产品
Sniffer Pro不是唯一的网络分析软件。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产品。有一些是基于硬件的,一些仅仅是软件,一些在微软视窗系统运行,一些可以跨平台运行。甚至还有一些开放资源的网络分析软件以及用于商业系统的软件。这些协议分析软件中大多数都具有完全捕捉能力。但是,也有很多只能对有限的协议进行分析,而且不具备实时地高级分析能力。这部分将对这些工具进行概要介绍。
EtherPeek
这是由WildPackets设计的协议分析软件,可以在微软视窗系统与A le Macintosh计算机上运行。它提供协议分析和监控能力,而且用户界面与Sniffer Pro非常相似。但是,EtherPeek不能分析很多协议,这与Sniffer Pro不同,而且它的高级功能相对限制也比较多。假如要获得关于EtherPeek的更多信息,请登录WildPackets网站:www.wildpackets.com。
Ethereal
这是适用于UNIX和视窗平台的开放资源免费网络分析软件。但是,Ethereal仅仅能提供协议分析,不具备很多Sniffer Pro的功能,比如监控应用程序、高级分析和捕捉变形帧。假如要获得关于Ethereal的更多信息,请登录www.ethereal.com。
Agilent Advisor
安捷伦公司提供一种名为Agilent Advisor的协议分析软件,它的性能可以与Sniffer Pro媲美。Agilent Advisor提供与Sniffer Pro相似的高级功能。但是,它的用户界面是非提示型的,很难导航。Advisor的协议支持也受到了限制。假如要获得更多关于Agilent Advisor配套产品的信息,请登录www.onenetworks.com/agilentadvisor。
1.4.4 投资治理与投资回报
Sniffer Pro产品的设计初衷不仅是为网络专家服务,也要为治理人员服务。它提供具体的协议分析与高级分析功能,来帮助网络专家解决问题。它还提供监控与统计功能,为网络性能设定基准,以及规划功能。Sniffer Pro可以提供具体的图与报告。假如要获得更多信息,可参见第10章“报告”。
表格与报告
Sniffer Pro收集数据时,可以建立表格与报告,来显示这些数据的可视化统计结果。这些表格提供了对数据的总结,并显示了流量类型与网络趋势。表格在为治理人员建立投资回报(ROI)案例时非常有用处。这些性能对于非技术型的治理人员来说,只需要了解就足够了。例如,在图1.25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IP协议在一个网络区段中的使用情况。注重在这个例子中,HTTP流量几乎占了全部网络的带宽。确定这些趋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网络,并帮助你优化网络。表格与报告的生成将在第10章“报告”中具体讨论。
Ip Protocol
单位:Y轴1:1
图1.25 一个Sniffer Pro协议分布表格的例子
前摄式与反馈式网络的维护
网络治理可以是前摄式,也可以是反馈式的。反馈式治理是指等问题出现,然后诊断问题并寻找问题所在。反馈式治理通常会增加停机时间,因此会带来行业运行中断。相反,前摄式治理则指对网络不断进行分析,在出现重大失败之前确定潜在的问题。
Sniffer Pro可以支持这两种类型的网络治理。监控和高级工具可以用来设定网络性能的评价基准。了解正常情况下网络如何工作,这可以帮助在网络工作不正常时解决问题。监控统计结果和分析协议能够在网络出现连接或者性能问题时,把网络现状与正常情况进行比较。
1.5 Sniffer Pro
同IT技术的其他领域一样,网络分析中也有认证考试。通过认证考试可以实现很多目的:行业认同、职业提升,以及个人的满足感。在以下部分,我们将讨论一些与Sniffer Pro有关的网络分析认证考试。
1.5.1 认证考试与Sniffer大学
Sniffer大学是Network A ociates公司的一个部门,成立于1991年,其目的是如何使用Sniffer产品向客户提供培训。Sniffer大学向网络专家提供培训课程,使他们能够了解网络分析、故障检修方法和新的网络技术,比如无线LAN。Sniffer大学还为客户预备了Sniffer专业认证计划。
Sniffer专业认证
Sniffer专业认证计划可以证实一个人的成功,并认证对Sniffer Pro软件的了解和网络分析的能力。
Sniffer专业认证(SCP)参加者要求要通过一项核心考试——用Sniffer Pro网络分析软件进行故障检修。这项考试包括50道多选题,必须在60分钟内完成。查看Sniffer专业认证计划网站(www. iffer.com/edUCation/sc .a )可以获得更多的当前信息。
SCP考试不是对常用网络知识的测试。尽管你需要了解网络分析的基本知识,但只要稍作了解就足够了。这项考试衡量你使用Sniffer Pro网络分析程序的能力。它的重点在于Sniffer Pro应用程序和它的使用界面。针对这项考试,你应该重点学习本书第1、2、3、4、8和9章涉及的问题。
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尽管这项考试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就可以参加,但是它是一种技术上的挑战。参加者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预备这项考试,包括指导练习、自学和实际操作。虽然Sniffer大学的TNV-101-GUI课程直接与考试目标相关,但它并不是参加考试必须参加的课程。本书提到了要通过这项考试需要了解的所有内容,包括:
1.介绍与***
n 描述Sniffer Pro的系统要求与支持界面
n 网络分析程序配套产品
n 关联OSI参考模型与传输中的帧
n 配置Sniffer Pro代理商
n 识别Sniffer Pro工具栏中的按钮
n 用数据包生成器生成流量
2.监控网络品质与性能
n 用Sniffer Pro监控应用程序来实时提供网络活动的精确图像
n 用Sniffer Pro监控应用程序保存网络活动的历史记录,这可能稍后会用于流量与错误分析
3.网络故障检修
n 设置报警功能,识别了网络中的问题后可以马上报警
n 启动、终止并保存Sniffer Pro捕捉过程
n 用Sniffer Pro高级分析功能检修网络故障
n 用过滤器对Sniffer Pro捕捉功能进行个性化定制
n 在特定时间或者根据错误条件用触发器来捕捉数据
4.分析网络问题
n 用解码工具条的总结、具体细节和Hex窗口检查帧是否有潜在错误,或者其他你感爱好的活动
n 设置显示与捕捉过滤器
SCP、SCE与SCM
Sniffe专业认证可以证实你获得了高级的认证资格(见图1.26)。一旦你成为了SCP,你就可以朝着Sniffe认证专家(SCE)认证考试的目标进发。这需要通过另外两个网络技术考试。为了通过下一个水平的认证,称为Sniffer认证主管(SCM),你还需要再通过另外三个网络技术考试(除了SCE需要的两个考试之外)。下面这些考试是你需要通过的:
n 运行分布式Sniffer系统/RMON Pro
n 以太网网络分析与故障检修
n WAN分析与故障检修
n ATM网络分析与故障检修
n Windows NT与windows 2000网络分析与故障检修
n TCP/IP网络分析与故障检修,以及应用程序概念
n 无线LAN分析与故障检修
核心考试
+2次考试
核心考试
+5次考试
核心考试
图1.26 Sniffer专业认证流程
1.5.2 其他认证与途径
本书对预备其他网络分析认证考试的读者也有帮助。我们这里会讨论一些其他认证考试。
网络分析专家(NAX)认证由WildPackets Academy提供,是协议分析领域中的一种以出版商为中心的考试,它分三个水平的认证:
(应用分析技术人员)
证实具有网络分析的核心能力。
(协议分析程序专业人员)
证实具有高级技术知识。
(网络分析专家)
证实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
假如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登录NAX网站:www.nax2000.com。
认证网络专家(CNX)计划开始于1992年,由Network General(Sniffer大学)、惠普和Wandel&am Golterma 合作开发。由于不断有公司加入,计划也就经过了多次改版,最后成立了CNX联盟。2001年4月,这个计划停止了使用,但是CNX认证仍然有效。Sniffer专业认证计划和网络分析专家认证计划都提供了通过CNX认证的快捷途径。
网络分析是维护一个经过优化的网络的要害。前摄式治理可以帮助人们在问题发展得严重并导致网络不能工作之前发现问题。网络分析程序可以帮助你从网络中逐个数据包去收集数据,分析这些信息,并以易于理解的形式来查看结果。
OSI参考模型提供了一个框架,把网络协议功能分成七个层次。这个模型是一种通用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任何网络协议。常用的上层协议包括TCP/IP、IPX/SPX和A leTalk。常用的下层协议是以太网和令牌环。
有很多硬件设备——Hub、MAU、交换机、桥接器、路由器和网关——可以进行网络连接。每种设备都在OSI模型的一个特定层次上工作,把网络连接起来,并提供从来源到目的地的传输介质。
Sniffer Pro是一种网络分析软件,是你可以捕捉网络数据并分析、生成统计结果和报告,以及进行数据的高级分析来发现问题、确定起因的一种工具。Sniffer Pro可以用于前摄式或者反馈式治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你将了解到更多关于Sniffer Pro的细节。
要点简述
了解网络分析
&thor 网络分析是一个技术范畴,网络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用它们来研究网络的性质,包括可连接性、容量和性能。
&thor 成功的网络分析指对你的网络在正常情况下如何运行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可以很轻易识别问题。网络故障检修应该用结构化的网络方法来进行。
OSI模型、协议与设备
&thor 一个协议是一组规则(一种通用语言),用于在网络上运行的计算机彼此进行通讯。
&thor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把网络协议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OSI模型的每层代表了一组相关的规格、功能和活动。OSI模型中的一个层次可以为上层服务,相应地,也要依靠下层提供给自己的服务。
&thor OSI模型中的七个层次是应用程序、演示、对话、运输、网络、数据链接和物理层。
&thor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是今天最常用的路由协议。IP位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为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服务,这两种协议处于OSI模型的传输层。
Sniffer Pro基本知识
&thor Sniffer Pro是专家级的网络分析程序,提供协议分析、网络监控和高级分析功能。
&thor Sniffer Pro是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分析程序,因为它具有指导型的用户界面,可以分析至少450种协议,而且具备实时的高级分析能力,这些远远优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
&thor Sniffer Pro可以作为工具使用,提供对网络的前摄式和反馈式治理。它可以用于设定网络基准,以确定网络如何在正常条件下工作。假如网络出现问题,Sniffer Pro可以用来从网络中收集新数据,并与基准进行比较。
Sniffer Pro:考试
&thor 要通过Sniffer专业认证(SCP),必须通过一个核心考试——用Sniffer Pro网络分析程序进行故障检修。
&thor Sniffer认证主管(SCM)和Sniffer认证专家(SCE)资格可以通过其他几次网络技术考试来获得。
&thor 本书介绍了通过SCP考试需要了解的所有内容,这将帮助你通过网络分析专家(NAX)和其他网络分析认证考试。
(常见问题)
下面这些由本书的作者们回答的常见问题,是用来检验你对本章提出的问题的理解,并帮助你实际运用这些概念。假如希望本书作者回答你关于本章的问题,可以浏览www.syngre .com/solutio ,并点击“Ask the Author
:哪里可以定义TCP/IP?
:TCP/IP中的协议可以在名为请求评论(RFC)文档中的定义。RFC是免费提供的,可以在www.ietf.org下载。并不是所有的RFC都可以识别TCP/IP标准。有一些是用于其他协议、某些文档与技术的。还有一些仅仅是为了轻松一下而编写的RFC,没有实际用途。
:什么是TCP三次交握?
:交握是指在建立对话过程中控制信息的交换。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可以与远程主机交换控制信息,在传输数据之前确定远程主机是否做好了预备。每个TCP连接都要先进行三次交握。首先由来源设备开设到目的设备的TCP区段,并确定序号与最大区段规模。然后目的设备发送TCP区段给来源设备,包括序号与最大区段规模。最后,来源设备就收到的序号与区段规模信息做出回应。这样才能建立连接。
:以太网中发生多少次冲突就不是好现象了?
:在以太网中,冲突是一种竞争性访问方法。假如载体没处于使用状态,任何工作站都可以传输。假如两个工作站发现载体没有工作,并同时开始了传输,就会导致出现两个重叠信号,产生冲突。但是,冲突并不是错误!它们是半双工以太网操作的正常表现。因此,用“好”或者“坏”来评价冲突并不合适。假如你认为网络中冲突过多的话,你可以用桥接器或者交换机建立冲突域。
:什么是流控制?
:流控制可以调控数据传输的量和时间。它用来确保接收设备可以处理所有的数据。假如接收设备太忙,网络协议会通知发送方放慢速度或者暂时停止发送。当接收设备做好预备接受数据时,协议就会通知发送方重新开始传输。流控制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组合的方式执行。
:我从哪里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协议、数据包和帧格式的知识?
:一个了解协议操作和数据包/帧格式的重要方法是用Sniffer Pro捕捉并查看数据。此外,很多书和网站也都提供了具体的协议分析信息。www.protocols.com就是一个介绍协议分析的免费网站
编辑本文
相关新闻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2011.08.01)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