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张全图

游客: 54 正在浏览: 1 名游客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主题选项
点击展开
HOVER展开
--------
打印主题
0 ) { window.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浏览模式
树状显示
简洁显示
新的在前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8/2/26 20:57
山东or重庆
等级: 25; EXP: 35
HP : 121 / 608
MP : 264 / 6089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2008年11月12日 15: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2日电 中国官方12日下午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
  “嫦娥一号”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得月球地形地貌数据,地面应用系统据此已成功绘制出中国第一幅月球全图。评审专家表示,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图像数据完整、信息丰富、信噪比高、质量良好,其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孙来燕在今天下午举行的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上宣布,国防科工局决定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交接仪式上说,“嫦娥一号”获得了大量有效的科学数据,创造了我国航天领域许多新的纪录,圆满完成了科学探测任务。特别是由它获取的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
  孙来燕说,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最大程度地共享月球探测工程取得的科学数据,国防科工局将按照《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发布管理办法》向相关领域的科研单位和科学家发布科学探测数据。在交接仪式上,绕月探测工程两总和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将工程的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向申请数据的部分科研单位、院校代表移交。
  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在交接仪式上透露,“嫦娥二号”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陈求发介绍,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月球探测器。在科学技术方面,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中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 “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全图.jpg
(35.56 KB) “嫦娥一号”拍摄的 月球全图.jpg
(1,620.83 KB)
2008/11/12 19:19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很不错了!很漂亮。恭喜啊!
2008/11/13 18:03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1月12日   来源:航天局网站
孙来燕: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孙来燕主持仪式
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自去年10月24日发射至今,已完成一年的在轨运行和探测任务,并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科研人员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取的探测数据,制作完成了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
今天,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这里举办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与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参加的领导和嘉宾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陈求发;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成员阴和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成员马兴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毅韧;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成员胡亚枫;中纪委监察部驻国防科工局纪检监察局负责人李东海。
参加仪式的还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各部门领导,总装备部、中科院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绕月探测工程两总和工程五大系统两总,申请工程科学数据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现在,请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为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隆重揭幕。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现场解说:现在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正在为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进行揭幕。
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为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揭幕
孙来燕:请各位领导共同为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揭幕,并请见证全月图捐赠。
全月球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绕月探测工程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这一时刻将被历史铭记。国防科工局决定将我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现在请吕章申馆长上台接受捐赠。
全月球影像图
由陈求发局长向吕章申馆长赠送全月球影像图。
由吕章申馆长回赠收藏***。
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最大程度地共享月球探测工程取得的科学数据,国防科工局将按照《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发布管理办法》向相关领域的科研单位和科学家发布科学探测数据。下面,我们请绕月探测工程两总和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将工程的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向申请数据的部分科研单位、院校代表移交。
有请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上台交接数据。
请申请单位和科学家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徐扬生院士;清华大学陆建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谭立英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常晓涛博士上台领取数据。
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致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致辞
吕章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一年前,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揽月之梦,成为继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迈出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经过整整一年的飞行与探测,“嫦娥一号”获得了大量有效的科学数据,创造了我国航天领域许多新的纪录,圆满完成了科学探测任务。特别是由它获取的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以历史和文化艺术并重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收藏反映新中国科技发展巨大成就的实物和资料是国家博物馆重要任务之一。今天,这幅珍贵的全月球影像图,以及月球探测工程其他相关实物资料入藏国家博物馆,这将是一件历史性的事情,她将告诉未来,教育后代,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国防科技工作者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最后,再次感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国家博物馆工作的大力支持!并预祝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孙来燕:请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讲话。
陈求发发表重要讲话
陈求发: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同志们:
“嫦娥一号”卫星已在轨运行一周年,完成了工程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一期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和科学数据发布的历史时刻。在这里,我代表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向参与工程研制、指挥、测控和保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英明决策、正确领导的成果,是各部门、各单位精诚团结和大力协同的成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科学家刻苦攻关、自主创新的成果,是月球探测工程队伍严格管理、扎实工作的成果。工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领导小组提出的“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目标。今天,发布的全月球影像图和科学探测数据,是参研参试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解放军指战员,向党和人民交上的合格答卷。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
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月球探测器。在科学技术方面,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目前,探月工程二期已经启动,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抓紧组织实施,努力实现我国月球探测总体目标,创立我国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孙来燕: 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与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中国正式发布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
2008年11月12日 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发布“嫦娥一号”拍摄月球全图。 中新社发 嫦娥一号 摄
  中新网北京十一月十二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二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暨科学数据发布仪式,正式发布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地形地貌数据制作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据悉,中国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中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的图像数据完整、信息丰富、信噪比高、质量良好,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间专家介绍说,由于“嫦娥一号”星载CCD立体相机状态稳定,中国“嫦娥”工程指挥部决定开展月球两极影像拍摄试验,并完整地获取了月球南北两极的影像数据,补充制作出月球极区影像图,从而使“嫦娥一号”卫星在设计寿命期内获得了完整的月球图像。
  “嫦娥”工程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嫦娥一号”卫星状态仍然很好,为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资源,将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安排开展一些在轨试验,为后续工程积累数据和经验。
  发布仪式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还将首次揭幕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等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将“嫦娥一号”卫星获得的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移交相关科研单位,以开展科学研究。
  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晚,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当年十一月二十日,“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开机,至今年五月十二日,卫星获取的数据按任务要求覆盖了月球南北纬七十度以内全部地区。同时,经过整整一年的飞行和探测,“嫦娥一号”卫星共获得一点三七1TB的有效科学数据,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
************************************************************
你看 你看 月亮的脸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樊宏伟 (08/11/13 03:40)
[img]http://www.ynet.com/img.db?45748738+s(300)[/img]
  昨天“嫦娥一号”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发布 我国已于今年初启动探月二期工程 “嫦娥二号”计划2011年前发射———
  ●雨海
  雨海位于月球正面西北象限,西邻风暴洋,东邻澄海,呈圆形。“阿波罗”15号和17号对岩石成分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表明,雨海是在39亿年前由直径约100公里的小天体冲击月表开凿而成,大量抛射物堆积在雨海周围,形成一系列山脉,如朱拉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这一区域有阿基米德等月坑。
  ●风暴洋
  风暴洋位于月球正面西北部,东侧与雨海相连。这一辽阔的灰色平原区域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征,如哥白尼月坑、开普勒月坑等。“阿波罗”12号飞船登月舱在风暴洋着陆,取回34.6公斤月岩和月壤。充填风暴洋的岩石主要是月海玄武岩,其年龄为32亿至40亿年,还有含钾、稀土元素及含磷酸盐较高的特殊岩石克里普岩。
  ●高加索山脉
  高加索山脉是月球正面位于雨海和澄海之间的一个山脉,延伸300公里,有许多高1500米至3600米的山峰,其中有一个高度约6000米。
  ●澄海
  澄海也是位于月球正面的月海之一,近乎圆形,直径620公里。它西邻雨海,东南邻静海。“阿波罗”17号飞船登月舱在澄海东南边缘狭谷地带着陆。
  ●静海
  静海位于月球正面中央偏东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充填静海的岩石为典型的月海玄武岩,主要为高钾和低钾月海玄武岩,形成年龄为32亿至39亿年。
  ●哥白尼月坑
  哥白尼月坑是月球正面著名的年轻月坑之一,位于月面中央偏西北和雨海南面,直径90.7公里。它有穹状隆起的中央丘,周围是环形山,内侧有同心圆状阶梯。它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有亮的辐射纹,长达600公里左右;周围还有一系列被抛出物撞击出的次生小月坑链。
  世界最清晰完整月球全图露脸
  昨天,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的“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上,国防科工局还正式发布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并将其***给国家博物馆进行永久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交接仪式上称,由“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
  据悉,“嫦娥一号”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得月球地形地貌数据,地面应用系统据此绘制出我国第一幅月球全图,图像数据获取于2007年11月20日至今年7月1日。鉴于“嫦娥一号”卫星状态至今良好,国防科工局已决定继续安排开展一些在轨试验,为后续工程积累数据和经验。
  “嫦娥二号”2011年发射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已于今年初立项,其中“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昨天,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二期工程将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月球探测器,其中“嫦娥三号”卫星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
  “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表示,探月二期工程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发射“嫦娥二号”卫星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据悉,“嫦娥二号”卫星将用于试验验证二期工程轨道、测控和软着陆等相关的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其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也将由120米提高到10米。
  专家说法
  中日印探月工程各有千秋
  新华社电(记者 孙闻)在“嫦娥一号”所摄月球表面全图发布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日本和印度三国的探月工程各有千秋,期待三国在探月领域加强合作。
  欧阳自远说,中、日、印三国都是首次发射月球探测装置,其中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环节和探测目标。三国发射的探月装置奔向月球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先绕着地球不断加速,然后奔向月球,被月球捕获后再进入工作轨道。
  “三国探月工程的技术路线和探测目标上又有各自的特色。”欧阳自远说,印度“月船一号”探月装置的最大特色在于将向月球表面发射撞击器,这是中日两国探月工程中没有预先设置的内容。欧阳自远说:“我认为这是个独特的设计,是印度科学家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他们期望证实月球表面有水冰的存在。”日本探月工程的特色是,他们的“月亮女神号(KAGUYA)”探月卫星将精细探测月球的重力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月亮女神号”将发射两颗小卫星——一个作为中继通信卫星,一个作为甚长基线测量卫星——配合主卫星来测量月球背面的重力场。“这项工作是迄今任何国家的探月项目都没有做过的”。“中国的探月工程中也有一项工作是截至目前独一无二的。”欧阳自远说,“我们要用微波辐射计来探测月球表面土壤的特征,从而换算出月壤的厚度。”
************************************************************
嫦娥画出首幅月球全图 清晰完整精确度世界第一
07:31:18来源:北京晨报
  清晰完整精确度世界第一 全月图原版永久入藏国博
  昨天下午,国防科工局等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嫦娥一号”卫星所拍摄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同时,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宣布,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嫦娥三号卫星主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据悉,我国昨天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
  “嫦娥一号”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得月球地形地貌数据,地面应用系统据此已成功绘制出中国第一幅月球全图。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上宣布,国防科工局决定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评审专家表示,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图像数据完整、信息丰富、信噪比高、质量良好,其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313轨照片拼接以后的合成照片,包括月球的南北极区。我们请了全国测绘学、制图学和遥感科学应用方面的院士、专家来鉴定这张图,专家们认为,我们的制图方法是科学的;这张图是目前世界上现已公布的各种月球影像图中最为清晰、最为完整、层次分明、最精确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一号”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自豪地评价说。
  “嫦娥一号”卫星自去年10月24日发射至今,已完成一年的在轨运行和探测任务,并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利用?孙来燕说,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最大程度地共享月球探测工程取得的科学数据,国防科工局将向相关领域的科研单位和科学家发布科学探测数据。
  昨天,在交接仪式上,绕月探测工程两总和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将工程的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向申请数据的部分科研单位、院校代表进行了移交。第一批领取到“嫦娥”数据的申请单位和科学家既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内地的研究机构,也包含香港中文大学的徐扬生院士。
  最新消息
  嫦娥二号2011年底前发射
  昨天,据陈求发透露,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
  他说,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月球探测器,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号卫星主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在科学技术方面还要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
神秘月境 中国嫦娥看个遍
2008年11月13日 07:40
来源:解放日报
全月球影像图
月球北极
月球南极
  这幅影像是月球的正轴等角割35度墨卡托投影,包括神秘的月境南北纬70度之间的区域,约占全月球面积的94%。至2008年7月1日,嫦娥一号还完整获取了月球两极的影像数据,补充制作了月球极区影像图。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这幅来自中国的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589轨图像数据处理完成,覆盖了月球西经180度到东经180度,南北纬90度之间的范围。
  嫦娥一号“看”遍了月球的每一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评审组的专家一致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权威专家透露,在完成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的基础上,用轨道参数和控制点制作全月球三维图的工作也正在开展之中。
  国防科工局表示:鉴于嫦娥一号卫星状态至今良好,将继续安排开展一些在轨试验,为后续工程积累数据和经验。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在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圆满成功的同时,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其中,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在科学技术方面,将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一系列重大突破。
  据悉,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号卫星主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
************************************************************
中国的月图最圆 589幅巨照拼成全月图
2008年11月13日 04:37
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说明:11月12日,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
  世界已公布月图中最完整的一幅
  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我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说。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11月20日,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开机,至2008年5月12日,卫星图像数据覆盖了月球南北纬70度以内全部地区,完成了工程任务的要求。
  尽管月球极区光照微弱,但由于卫星和CCD相机性能优异,工作状态稳定,工程指挥部决定调整相机参数,开展月球两极影像拍摄试验,成功地获得了清晰的极区图像。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完整地获取了月球两极的图像数据。这样,嫦娥一号卫星在寿命期内获得了全月球完整的图像数据。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图像数据完整,信息丰富,信噪比高,质量良好,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影像图让人“身临其境”
  “影像图质量很高,与肉眼看到的月球表面是完全一致的。”李春来说。
  月球表面主要被斜长岩和玄武岩及其粉尘覆盖,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不同深度的灰色调,因此月球表面是一个灰色的世界。
  嫦娥一号CCD相机的成像采用500—750纳米全色波段,感光波段与人眼相同,因此全月图的影像色调与我们人眼看到的是完全相同的,相当于我们“身临其境”地近距离“看”月球。嫦娥一号卫星CCD图像数据覆盖了月球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保持了全球一致(120米)的空间分辨率,这是目前为止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最高的全月球图像。
  589幅“巨照”拼成全月图
  全月图像的处理和镶嵌质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李春来介绍,通过采用合理的光度校正模型和不同相位角数据的互补,全影像图色调达到了高度一致,图像清晰,层次丰富,月表地形轮廓清楚,信息量大。
  影像图由589轨数据拼接而成。“打个比方,假如全图由589张照片拼接而成,每张照片则有60公里宽,5000多公里长。”李春来说。
  拼接完成的月球影像图与控制点的位置偏差88.6%在3公里以内,与控制点的定位精度相当,只有约7%的数据分布在4—10公里之间,偏差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月球的两侧、背面和正面的高纬度区。
  据了解,嫦娥一号卫星及其CCD立体相机是我国科技人员经过近4年的攻关研制而成的产品。
  嫦娥一号已“超龄服役”
  到现在,设计工作寿命一年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在轨运行已超过了一周年时间,绕月飞行4000多圈,完成了对月球的12次轨迹覆盖。目前,卫星平台状态良好,各系统及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有效载荷设备共获得1.37TB(太字节)的有效科学数据,实现了“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有效探测,寿命一年”的预定目标,获得了圆满成功。
  据悉,嫦娥一号卫星目前状态很好。为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资源,将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安排开展一些在轨试验。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获取的大量科学数据将推动宇宙学、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并带动更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得到更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现。
************************************************************
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
2008-11-12 18:35:09 来源: 新华网
  11月12日,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据介绍,我国此次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全月球影像图。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为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揭幕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黄全权、鲁慧蓉)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这幅来自中国的月境真实影像,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589轨图像数据处理完成,覆盖了月球西经180度到东经180度,南北纬90度之间的范围。
  图幅左边的影像图为正轴等角割35度墨卡托投影,包括神秘的月境南北纬70度之间的区域,约占全月球面积的94%。这是2007年11月20日嫦娥“睁开眼睛”后,至2008年5月12日,“看到”并传回的真实景象。
  由于CCD相机状态稳定,中国探月工程指挥部又决定开展月球两极影像拍摄试验,至2008年7月1日,完整获取了月球两极的影像数据,补充制作了月球极区影像图。至此,“中国嫦娥”在其绚烂而短暂的生命期内,告诉了世人一个完整的月球图景。
  “嫦娥一号‘看’遍了月球的每一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完成的这幅全月球影像图是由选取的589轨影像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光度校正后镶嵌完成。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评审组的专家一致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负责人说,“这也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经过整整一年的飞行和探测,嫦娥一号卫星共获得1.37TB的有效科学数据,圆满完成了科学探测任务。”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说。
  在12日举行的相关仪式上,嫦娥一号获得的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也正式向有关科研单位移交。陈求发同时公布: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正在实施,其中“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将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而据权威专家透露,在完成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的基础上,用轨道参数和控制点制作全月球三维图的工作也正在开展之中。
  在图册当中,有一对开页上写有“全月球影像图”。欧阳自远告诉本刊记者,这张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全月图,很快将对外公布。
  “这是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313轨照片拼接以后的合成照片,包括月球的南北极区。我们请了全国测绘学、制图学和遥感科学应用方面的院士、专家来鉴定这张图,专家们认为,我们的制图方法是科学的;这张图是目前世界上现已公布的各种月球影像图中最为清晰、层次分明、最精确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黄全权、鲁慧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4日宣布,截至当日,由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按计划圆满完成在轨运行和探测一年的各项任务,共获取了1.37TB科学探测数据。
************************************************************
中国首次探月工程“七大经典镜头”回眸
2008年11月13日08:0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题:中国首次探月工程“七大经典镜头”回眸
  遥远的月境,牵动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梦想。
  从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到中国首次公布全月球影像图,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令世人瞩目。这一过程中的诸多经典镜头,永久定格于人们的记忆。
  经典镜头之一: 梦想起飞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18时30分许星箭分离,卫星在太平洋上空以接近每秒8公里的速度进入预定的大椭圆轨道;19时09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嫦娥”奔月旅程正式开始。
  经典镜头之二:地月大转移
  2007年10月31日,17时15分,南太平洋上空600公里。
  嫦娥一号卫星接到地面发出的变轨指令,卫星底部发动机立即点火。推力为490牛顿的发动机通过连续10多分钟的点火,使体重2300余公斤的“嫦娥”飞行速度提高到10.58公里/秒以上,进入科学家们为其设计的一条连接地球与月球的“天路”即地月转移轨道,顺利与月球交会。
  经典镜头之三:中国使者“牵手”月球
  2007年11月5日11时15分,近月点。
  第一次近月制动即“刹车”准确实施,“嫦娥”成功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周期12小时、近月点210公里、远月点8600公里的月球椭圆轨道,投入月球怀抱,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经典镜头之四:嫦娥“入岗”
  2007年11月7日,127分钟月球轨道。
  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127分钟、200公里高度的月球轨道为标志,中国航天史上最远的“长征”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宣告成功。嫦娥一号的首飞任务实现“准确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准确变轨,成功绕月”。
  经典镜头之五:第一幅月图发布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38万公里外月球轨道。
  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11月26日上午从月球轨道传回。9时40分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通过新华社传到了世界各地。
  经典镜头之六:首幅月球极区图像公布
  2008年1月31日,原国防科工委正式发布首幅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
  这是我国首次获得此类图像。按照工程总体方案,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相机要求的成像范围在月面南北纬70度以内。而在对CCD相机的能力评估后,从1月4日起,科学家开始利用相机对70度以上的月球南北两极区进行光学成像试验,并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图像。
  经典镜头之七: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发布
  2008年11月12日,15时05分,国防科工局204会议厅。
  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影像图覆盖了月球西经180度到东经180度,南北纬90度之间的范围。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2008/11/13 18:39
wxj 于 2008-11-13 20:18:30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aardwolf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6/7/17 19:19
等级: 42; EXP: 40
HP : 414 / 1035
MP : 960 / 15228
看了半天这个图的投影方式,感觉挺强大的,还是不完全懂,据说叫保角柱面投影。
2008/11/13 23:41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WMEX900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8/1 8:46
等级: 73; EXP: 87
HP : 1821 / 1821
MP : 5009 / 42556
嫦娥好样的!!!
2008/11/14 10:46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iodblll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5/9/25 15:06
等级: 65; EXP: 53
HP : 1613 / 1613
MP : 3419 / 27541
……感觉还是有点儿差意思呀~~
2008/11/14 14:13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4/8/9 15:25
等级: 25; EXP: 37
HP : 0 / 609
MP : 264 / 12409
谁有更清晰的月球全图,3543X1790图边上的小字看不清,希传更清的图
2008/11/14 17:17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7/4/4 16:44
中国沈阳
等级: 54; EXP: 43
HP : 1068 / 1335
MP : 1947 / 16863
呵呵,比炫主拍的清楚~~~
2008/11/14 17:57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嫦娥卫星测出月球最高峰高度
2008-11-28 03:47:00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本报讯 (记者柳志卿)我国科学家根据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的数据,测得月球的最高峰高度达到9840米。
嫦娥一号技术主任设计师平劲松介绍,根据嫦娥一号获得的数据测算,月球平均半径、赤道平均半径和极区半径可精确到米,月球上最深的坑深度达到9230米,位于南极区域,月球上最高峰高达9840米。
  在嫦娥一号发射之前,国际公认的月球高度数据来自1994年美国的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利用这些数据获得的月球高度精度约为130米。嫦娥一号月球数据的精度要远远高于这一数据。不仅精度上大大提高,嫦娥一号还首次获得了月球两极的数据。平劲松透露,预计将在两个月之内获得全月球表面三维地形图。“要力争赶在日本和印度做出月球图之前,把全图发布。”平劲松说。
***********************************************************
“嫦娥一号”所获数据显示月球比地球更圆
2008年11月28日 08:19:34  来源:新京报
11月12日,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 新华社发
根据“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中国科学家首次精确地测出了月球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发现,月球比地球更圆。
昨日,“嫦娥一号”卫星测控系统VLBI分系统总体技术主任设计师平劲松表示,“月球形状接近一个完美的圆”,其形状扁率为1/963.7256,相较于扁率为1/298.257的地球,月球要更接近圆。
11月12日,中国发布了依据嫦娥一号卫星照相数据制作的全月面影像图,目前专家们正在利用激光高度计数据对照相数据进行高程标校,以获取全月球表面三维地形图。平劲松介绍,利用“嫦娥一号”的激光高度计,我们得出目前最高精度的月球地形模型,首次得到了最精确的月球最高和最低点。
平劲松说,由于最低点位于极区,最高点在月球背部,因此,两个点从地球上都看不见,由于嫦娥一号获取的综合数据精度更高,跟国际相比,对两个点误差减少了200公里左右。“其他国家的精确度一般也就100多米,我们这个模型精确到30多米”。
2008/11/28 15:05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嫦娥一号卫星再降飞行高度 顺利变轨至100公里轨道
2008年12月09日21:4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黄全权)国家航天局人士9日透露,至今仍“健康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目前顺利完成从200公里轨道降至100公里轨道的变轨。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再次降低飞行高度,为探月工程二期开展高分辨率对月观测、实施月面软着陆等积累经验。
  此前的12月6日,嫦娥一号卫星经过两次点火制动,顺利从距月面200公里的圆轨道进入距月面100公里的圆轨道。这是中国后续月球探测卫星预定的工作轨道。
  据悉,嫦娥一号卫星将在100公里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监测卫星的温度、能源、轨道等变化情况,并将开展测速测距和定轨试验,同时嫦娥一号卫星将择机打开部分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11月7日进入距月面200公里的环月工作轨道。至2008年10月24日,卫星达到规定的寿命指标要求并圆满完成了在轨探测任务,取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成果。
  基于嫦娥一号卫星工作状态仍很良好、燃料充足的状况,我国有关方面决定充分挖掘卫星使用价值,为后续探月任务增加技术储备,积累工程经验,并形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试验方案》。从11月8日起,按此方案实施三个阶段在轨试验。
  第一阶段,至12月4日完成对卫星平台部分设备的试验,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
  第二阶段为变轨试验。尝试将嫦娥一号卫星从距月面200公里轨道降至100公里轨道,并展开相关试验。
  此后卫星将再次降低飞行高度,为探月工程二期开展高分辨率对月观测、实施月面软着陆等积累经验。★
2008/12/10 12:02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中国全球首绘“微波月亮”
中国科学家测算出月球氦3资源量更为靠近100万吨
作者:陈欢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6-26 8:31:20
寻找核能发电的原料——氦3,是人类探月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月球上究竟有多少氦3至今众说纷纭。根据阿波罗号带回的样品,美国科学家分析认为,月球上氦3资源量在100万吨~500万吨之间,评估跨度很大,究竟是靠近100万吨还是500万吨?
近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景山在2009探月与地学科学研讨会上向《科学时报》记者透露,根据搭载在嫦娥一号卫星上的微波探测仪传回的数据,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绘制出全球第一幅“微波月亮”图,并利用实际探测数据反演出月球土壤层的平均厚度为5~6米,而氦3资源量更靠近100万吨,而非500万吨。
氦3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1年的能源需求。但氦3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很少,目前人类已知的容易取用的氦3仅有500千克左右。而月球地壳浅层内蕴含的上百万吨氦3足够地球人使用上万年。
据悉,在嫦娥一号卫星微波探测仪绕月之前,国际上还没有从月球轨道对全月球进行微波探测的活动。一些诸如月壤厚度、氦3资源量分布的研究多是依靠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月球号”探测器在落月点取样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加上其他手段分析延伸而来,因此结果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是偏差。而由中科院空间中心姜景山院士提出的这一探测计划从月球轨道上利用微波探测仪实际测量了全月的土壤厚度分布,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全月微波亮温分布数据,创建了“微波月亮”。
月球的微波亮温数据是反映月表温度、成分等因素的综合指标,反映了月球表面的物理特性、内部过程和月球外部各种因素对月球的影响。姜景山说,月球没有大气层,是一颗完全暴露在太空中的天体,几十亿年以来,其自身内部能量、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地质时钟几乎停留在几十亿年前;而宇宙线、太阳风等外部影响也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痕迹。这些内、外作用与变化很多都可以在亮温异常中反映出来。因此,“微波月亮”的提出有助于了解月球起源及演变、宇宙起源的相关问题。姜景山透露,他的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特征撞击坑的微波特征。
据了解,在中国的“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前,在利用电磁波进行月球探测中,可见光和红外技术是主要手段,国际上已建立了“可见月亮”(Visible Moon)和“红外月亮”(Infrared Moon)的数据资源,唯独缺少“微波月亮”。而红外、可见光主要针对表面探测,微波由于波长较长,可以深入厚度,进行次表层探测、厚度探测、撞击坑结构探测等研究。
据介绍,仪器发射升空之后由于时间较长,仪器本身的参量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在在轨定标中,亮温基准的选取对获取高精度微波亮温进而测量月壤厚度等很关键。由于这是国际上第一次从月球轨道上进行的全月微波探测,该项研究在在轨定标中首次关注了定标天线指向不同背景对结果的影响。姜景山指出,以往从地球轨道进行的探测在定标过程中固定地把2.7K作为宇宙背景的标准。但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当定标天线在绕月过程中指向不同星座、太阳、地球、月球本身时,其天线输入温度差异很大,如果简单把冷空温度定为一个固定值将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研究组首次在冷空定标中,对定标天线指向的影响作了很细致的分析,从而获取了较为精确的月球亮温数据,构造出了更接近于自然真实的“微波月亮”。
据悉,姜景山研究小组据此还对国际上以往的有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月球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科学时报》 (2009-6-26 A1 要闻)
2009/6/27 8:23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年底我国科学家将向全世界提供全月球立体图
2009年08月04日10: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一年间探测到的科学数据,已经获得多项成果。而“嫦娥二号”也将于2011年前发射。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透露,“嫦娥一号”卫星已经出色完成四大科学任务,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科学成果。在“嫦娥一号”的科学研究中,有许多是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进行的。
我国科学家利用卫星传回的图像数据,绘制出了全月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精准度最高的一张月图。据欧阳自远介绍,这张月图还只是一张平面图,今年底,我国科学家还将向全世界提供一张全月球的立体图像图。
根据“嫦娥一号”的探测数据,科学家们还初步摸清了月球上八种元素的分布。 除此之外,利用“嫦娥一号”卫星上装载的微波遥感装置,中国科学家还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月球表面的亮温分布图,这有助于进一步推算出月壤厚度,并估算出月壤中氦三的含量。
在一年多的绕月飞行中,“嫦娥一号”记录到了大量的空间天气变化过程,这为科学家们研究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据中新网
2009/8/4 16:58
0 ) { window.document.location=this.optio [this.selectedIndex].value;}"
个人信息
Re: 嫦娥一号所拍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发布
注册日期:
2003/6/7 19:24
北京丰台(39*51’06.79”N,116*16’20.00”E)
等级: 81; EXP: 20
HP : 2406 / 2406
MP : 6845 / 47720
最清晰全月地形图下月完成 可作为新基础图
2009年08月05日 08:04
来源:人民日报
根据激光高度计数据制作的全月球DEM地形图。
根据“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制作的高精度地形影像图(局部)。李春来提供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今年3月1日悲壮地撞向月球,“嫦娥一号”卫星正式结束了它的探月使命。5个月来,我国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嫦娥二号”、“嫦娥三号”预计何时发射?8月4日,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中国版全月球影像图可作为新的月球基础图
“利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一年多时间探测到的科学数据,截至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李春来介绍,科技成果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制作完成全月球影像图。“CCD立体相机共获取1098轨图像数据,实现了对月面的全覆盖。其在数据覆盖范围和月表地形特征与细节反映上都明显优于国际上已有的月球影像图,是当前国际上数据覆盖最全、数据一致性最高、图像质量最好、定位精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可作为新的月球基础地图。”
将制作完成三维数字地形图。“目前的DEM(数字高程图)地图主要是利用激光高度计数据制作,使用CCD立体相机数据制作的全月球数字地形图将在下月完成,这将是国际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地形图。”李春来说,“‘嫦娥一号’的激光高度计获得了900多万个有效高程数据,制作了分辨率为3公里的全月球数字高程图,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球DEM数据。”
初步摸清了月球上多种元素的分布。使用伽马射线谱仪数据,我国科学家完成了3种天然放射性元素U、Th、K的全月球分布图和Fe、Ti、Mg、Al、Si的区域分布研究,将进一步研究成像光谱仪的高光谱数据,研究月球表面岩石分布和地质构造。
另外,我国科学家获得了全月球微波亮温数据,初步分析了全月球月壤厚度分布及氦—3资源量;获得了近月空间中太阳风和高能粒子的原始数据,发现太阳风在月表的反射现象和极区昼夜交界处的加速现象。
“嫦娥二号”将采取“软着陆”登月
另据了解,作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和探月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正在进行正样研制,除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外,它的绕月飞行轨道将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高度降低到100公里,将可以对月球部分地区进行精细拍照。为了给“嫦娥三号”探路,在完成绕月探测后,“嫦娥二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方式降落月球,来验证轨道控制等相关技术。“嫦娥二号”预计发射时间为2010年10月到2011年春季期间。
“嫦娥三号”携月球车2013年前发射
目前,与前两颗星完全不同的“三号”已完成方案设计,很快将转入初样研制阶段,将于2012年冬到2013年春发射。而探月三期(月球自动采样返回)发射时间预计在 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
“嫦娥三号”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将分为两部分:着陆器和月球车。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巡游,着陆器定点守候。
月球车巡游的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在90天的时间中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
************************************************************
欧阳自远:中国作出目前最好的全月图
2009年08月06日17:49   腾讯新闻
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腾讯演播室做客
主持人邹波: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上午好!这里是腾讯网与《科学时报》共同主办的《中国硬实力》栏目系列访谈节目。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欧阳老师您好!
欧阳自远: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邹波:以及《科学时报》的记者张巧玲。
张巧玲:各位网友你们好!
从地球矿产到探索月球
主持人邹波:我们知道人类探月对月球的梦想从中国古代一直到现在有好几千年了,嫦娥一号的升空使得我们实现了这样的梦想,那么我们想知道欧阳自远老师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欧阳自远:实际上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对月球大家都产生过很多很多的向往和遐想,另外有很多未来的期望都寄托在月球身上。但从古以来有很多的传说,对月球来说真实的面貌确实不是很清楚。我们中国有广寒宫、有吴刚罚跪等等,但月球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些?我们从小时候起也都有这些想象。所以应该说探测月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梦想,希望搞清它真实的面目。当然,从嫦娥一号奔月以来,应该说我们开始在实现这个梦想,开始才更多地了解月球。所以也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性来真正地从科学上探测我们的月球。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今后的命运应该说跟地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既然开步走了,我们就好好地走下去。所以我最关心的是在探测科学上获得了一些什么东西,以利于我们第二次、第三次更深入地来探测我们的近邻——月球。
主持人邹波:欧阳自远老师您的名字非常地特别,您的名字是不是意味着您一出生就跟嫦娥一号探测有一定的联系呢?
欧阳自远: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件事,其实完全是无意识的。因为我出生的时候是妈妈难产,小孩诞生到世界上来经历了很漫长、很艰难的过程。那时候我舅舅刚好在念有朋自远方来布亦乐乎。这是一个巧合。我自己做的工作本来是做地球矿产资源的,后来因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激励我去探测地球以外的东西。探测遥远的降落在地球上的陨石,也探索宇宙层,来研究月球的岩石,慢慢地走到这儿来了。更关心月球,也关心我们太阳系的各个行星。我们地球的兄弟姐妹们。因为你要研究地球光研究地球自己是很难搞清楚地球的。所以我觉得走这样一条路可以更全面、深刻、开阔地了解我们的地球。我觉得跳出地球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地球、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中国作出目前最好的全月图
主持人邹波:我们在2008年7月嫦娥一号数据公布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可能有很多的网友不知道,网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在公布信息中印象最深得是月照。我想请您跟我们网友分享一下其他重要的研究成果。
欧阳自远:您说得太好了,我也很希望有更多的网友能够了解我们这次探测究竟得到一些什么样的认识。当然,我们原来设定了四个科学目标。第一个科学目标叫对月球的三维影像。意思是最后我们一定要获得立体的、三维的月球的全图。因为我们中国人第一次去,总希望要做出一个全月球的图来。这些月球的图以前的探测都做过,应该说有十几二十种的图,但有很多的缺陷,比如说漏洞、分辨率不好和处理得不清晰。所以我们就想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最好的一张月图。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当然很艰难。我们一直分析了一年多才把整个的月球完全没有任何遗漏地覆盖。之前只做到南北纬70度,现在我们全部覆盖了,我们用580多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拼合,最后用处了月球的全图。这是全面覆盖的,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做到的。第二,我们这张图的分辨率是完全符合测绘制图的各种要求制出来的这张图。所以它的清晰度是最好的,它的分辨也是比较清晰,而且完全符合要求的。不仅国内,现在国外也有很多的部门期望我们提供给他们数据,把这个图做好。我们做出来是1:25。我们最后会做出一张最好的立体的图来,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各种各样的让大家能够在网上很容易地、在每一个地区都可以找到的,就象Google Moon一样的,我们也有中国的。整个的月球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能够找到任意的地方让大家详细地了解。这对于我们以后的降落和详细探测的基础性的资料。这是第一个科学目标。我们很快会出分析的图。三维的图我们按照计划可以在今年全部地完成,工作量太大了。人家要几年才搞出来,我们大概只花一年多的时间,这是第一个科学目标,我们获得了非常丰富的数据,作出目前最好的全月图。
做前人所未作:探测全月球温度
张巧玲:在嫦娥一号发射的时候,日本发射了月亮女神,印度发射了月团一号卫星,很多的公众想知道我们的嫦娥一号有特色,您认为哪个国家的探月工作做得更好?
欧阳自远:我后面再介绍第二、第三、第四的科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是很多的网友都想知道的。在中国嫦娥一号发射前后,您说得很对,日本发射了月亮女神,印度发射了月船一号。今年美国发射了月球的探测轨道器,大家挺热闹的都去探测月球。我是这样看的,每个国家有自己设计的思路,有自己祈求的目标这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有些工作却又是一样的。比如说大家都要做一张全图,这是共同的。大家都要侧月球表面的成份,大家都要了解月球附近的环境。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今后要做月球探测的必备的、基础性的东西。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点。我觉得印度的设计中安排了一个29公斤的撞击器,他们飞上去没有多久,就把这个发射器发射出去主动地发射撞击了。他们***了质谱议,希望可以了解下面的情况。但很遗憾的是,这个撞击器太小,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日本也撞月了,但日本设计的特点是探测月球的重力场,一共发射了三颗星,而且有两个来共同把月球的重力研究做得非常地精细。我相信最后日本的成果将会在这点上占据最好的优势。这是他们设计的特色,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够的。
我们中国的特点除了要做这些工作,我们期望能作出现今最好的图来,同时我们有一项工作是别人没有做过的,我们希望探测全月球的温度,能够繁衍出月球土壤的厚度。因为土壤里含有特殊的核聚变的燃料,有可能是今后很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且蕴藏量极其丰富,假如真的要用的话,以后发电技术解决甚至可以确保人类用几千年。所以这是巨大的资源,我们期望能够在这点上对人类做一些新的贡献。这是中国的。美国的飞得很低只有50公里,它的目的是为了要更好地位今后降落在月球上做准备。它的分辨率非常高,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米左右。所以它把阿波罗11一直到17所有降落的痕迹都拍摄下来了,包括着陆器、月球车、宇航员行走的路径清晰地展现。阿波罗确实是登上去了。他们设计的很特殊的想法是两次主动撞击月球。搭载了很多的设备,主要的目的是撞击月球以后由于强大的冲击力,使撞击位置上的冰汽化,变成水蒸气,测量水蒸气是不是有,有多大的含量。这个工作很快就要实现了。我也期望美国能获得这种结果,因为月球上究竟有没有水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而这次美国应该获得确凿的证据,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思路,都要自己要达到的要求。
欧阳自远与《科学时报》记者张巧玲
中国的撞月资料最全、最系统
张巧玲:今年3月1号我们国家的嫦娥一号也成功实现了撞月,我们通过撞月获取了哪些科研成果呢?
欧阳自远:全世界大概有这么几次撞月,大家都期望获得撞月过程中的认识,同时也为着陆器降落积累一些经验。因为要控制好、准确地降落在落点上,这里面对轨道的控制和对降落过程中的工作大家都在做。欧洲的Smart1撞过。还有勘探者号也撞击过,印度撞了一次,日本撞了一次。但日本撞这一次很遗憾是撞在月球的晚上,大概有一个亮点。它期望全世界的天文台帮它拍摄一张照片来证明它照了,最后澳大利亚的天文望远镜拍到了,一个闪光熄灭了。而中国是受控撞月,撞在月球上的丰富海那个地方。大概在50公里左右的高度一直沿着撞击的轨道全部拍下来了,一共是1486公里的,全部的立体照片,到最后一撞照片不能发射了,表明它已经撞了。我们了解到整个的撞击过程中路径的地形地貌的特点,第二也知道了撞击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过程。第三点,我觉得为我们第二次降落获得了一些经验。因为我们的轨道已经降到了50公里才撞的。应该说所有的撞月,中国的撞月获得的资料是最全、最系统,也可以说是最好的。当然假如美国这次撞的话发现有水、冰层撞的话是最好的,他们再过几个月就会撞了。
张巧玲:有的网友说我们这次撞月的地点选择和今后的着陆器的地点是一致的,您同意马?
欧阳自远:不是一致的。我们期望在嫦娥三号降落的位置上,我们可以了解那的精细的情况。但假如撞的话,我们算了一下时间是晚上,晚上什么也看不见。最后撞到月面的时候就是一个闪光就结束了,我们实际上获得不了太多的数据和过程的了解。所以我们想选择另外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前苏联降落下去采月的地方,叫丰富海。第一,那时候是白天。第二,我们可以观测、拍照,系统地获得这些资料。所以我们这次撞主要是对我们这次落月的演练,但并不是我们将要降落的地方。
主持人邹波:看来月球也是伤痕累累。似乎刚才讲了这么多的探测器,最终的使命都是撞到月球上是吗?
欧阳自远:是这样的,假如任由它自己一直探测,可以继续获得一些测试。但你要维护它、分析各种各样的资料。假如资料已经很丰满、足够了就没有必要再让它这么工作了。假如不管它,它最终也会降落到月球上。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早点控制,这样可以我们检验控制的精度。我们也期望获得一些经验,如何把轨道调低、如何撞。主动撞击我们可以主动控制,获得我们期望的数据。比较来,我们觉得还是别数控自由了。这样我们可以控制它降落在某一个位置,而不至于我们不知道它将会落在什么地方。这反而更好一些。
张巧玲:这么多国家撞月会不会产生很多的太空垃圾呢?
欧阳自远:我觉得不比太担心。现在数下来包括所有的阿波罗着月器,另外撞击了5次,每一个卫星只有两三米大,当然最后他们粉身碎骨了。我觉得我们的嫦娥是很悲壮的,以它最后的粉身碎骨来报答我们的民族对它的期望。其实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工作得非常好。
这在月球上当然是垃圾。但月球有多大呢?有四个中国的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我们就那么几米大的东西撞击在上面,而且月球表面的环境是不允许任何生命存在的。白天的温度是100多度,晚上的温度是零下150度甚至以下。这么严酷的环境又没有大气,是不会造成后期的各种各样的有机污染。他们碎裂在那个地方。比起月球来说见得小得不能再小了。所以不会对月球的环境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大。包括以后开矿你能开多少,这绝对不像地球上如此,有60多亿人口,密密麻麻地争夺矿产资源,月球上完全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对这点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的。
探月数据无偿分发给研究部门
主持人邹波:我们再回到之前的问题,刚才您已经介绍了月球探测的成果,获得了全球最清晰、最完整的数据。
欧阳自远:平面图已经做出来了。
主持人邹波:其他的成果呢?
欧阳自远:还有三个科学目标。第二个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上某些元素的分布。现在我们核算下来大概能作出8种元素的分布来。这就是钙、铝、硅等八种。剩下来的我们还会做,但可能会比较地粗糙。但我们还会继续做。我们用了三台机器,其中成像光谱议是了解太阳的光度,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月球的石头。因为月球是裸露出来的。这样我们可以知道月球的岩石化学的变化,我们获得了很好的结果。
第三个科学目标是我刚才说的用微波探测器来接受微波辐射,反演月球的数据。我们已经进行了八次了,我们现在正在用各种模式来演示月球月壤的分布。这些工作有很多的工作在同时做。虽然结果是有所差异,但各自的思路不完全相同,这个结果是别的国家没有的。
第四个科学目标我认为是令人满意,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们的嫦娥有一个好处,它飞行在月球的前面直接接受太阳系空间的各种辐射。有时候转到月球的背后,所有的辐射都被月球挡住了。这是两个极端的条件。同时它还可以走到地球的磁层。所有的环境都具备了,它积累了很多太阳能离子的变化。同时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还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现在数据刚刚拿到手,全国的科学家们凡是涉及到这方面有关的问题,很多的部门都在做自己的工作。我相信这四个科学目标应该说都很圆满地完成了,而且获得了大批的数据。 而且现在这些数据又是无偿地分发给有关的研究部门,他们有能力研究我们就可以全部提供给他们。这样动员大家的力量、组织大家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地对月球探测的数据开展研究,作出高水平的结果。哪怕百花齐放也可以。不管怎么样,所有的成果都是中国人的成果。所以我对于这一点有极大的期盼。我希望今后真的有一批非常高水平、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呈现在世界面前。
欧阳自远在腾讯演播室
探月阵营中国仅次美俄
主持人邹波:我们知道在60年代是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现在是第二次人类探月高潮。第一次的时候只有美国和苏联,现在又多了中国,我们中国在这个阵营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欧阳自远: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假如光从月球的探测来说,应该说美国和前苏联他们在上一个世纪已经进行了108次探测,他们经历了非常惨痛的失败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最终苏联实现了降落在月球上采样反馈,虽然采的样品很少也就100克左右,但毕竟他们的技术达到了。而美国实现了六次载人登月,这是非常重大的成就。因为毕竟人类亲自踏上了另外一个天体,确实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应该说上一世纪,完全是为了空间霸权的争夺,完全是为了冷战的需要而实现的一种竞争。自此以后再怎么做下去也是阿波罗的水平,所以美国把精力转移到空间站、航天飞机上了。大概有20年的时间,美国积累了他们发展的思路,感觉到他们犯了很大的战略性的错误。他们只关注了低轨道而没有更好地发展深恐的探测。当然,他们也做了很多深空的探测,包括探测火星、探测木星的卫星,探测土星、金星、还有慧星。但毕竟做得比较少,主要是做了月球。到现在为止,大概一共有113次左右探测月球。
这次新的高潮参与的国家更多了,这次的高潮是在检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而发现确实月球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也许存在着难以限量的巨大潜力的能源。而且月球的特殊环境是地球上不具备的,有很多的产品只有在月球上生产。当然月球也是当代空间最高的制高点,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所有的这些使大家深感月球的探测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很多的国家要开展深空探测的最重要的步骤。所以中国也开始实现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测。应该说最有实力的还是美国和现在的俄罗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上百次的探测。剩下来的包括中国、欧空局、日本、印度、甚至包括德国、奥地利、波兰、巴西都提出了自己的月球探测方案。但第一步他们都在做无人月球探测,包括美国也是这样的。非常像中国提出来的环月探测,落月的精细探测,采样返回。大家做完了这些步骤以后,当然要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大家共同的梦想是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这是极其昂贵的,只能在经济合算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利用月球做跳板,去更遥远的太阳系的空间。
主持人邹波:我们有网友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在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登陆了月球,中国和其他的国家目前还是在环绕探月。他们问,现在中国的探月技术是不是还不如当年的美国阿波罗技术?
欧阳自远:这个事情不能这样比。美国要再实现载人登月最快要2018年。我曾经讲过,在最近的10年内没有任何的国家可以实现载人登月。那时候阿波罗的技术虽然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带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很了不起的。但现在事隔已经40多年了,阿波罗的实现确实对人类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到今天来看仍然是很落后的。我们中国绝对不会用它的这种飞船,也不会用它过去使用的庞大的、而且安全性不很好的土星五号火箭,它自己也不用了,都淘汰了。必须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做出最先进的飞船、火箭、月球车。中国的月球车很快会做出来,这将是中国最高智能的机器人。我们也会用中国最好的技术来集成,做出最先进的相关的设备。大家其实都是这样做的。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如过去的阿波罗。过去的阿波罗登月6次了,现在美国不能登月,但不能说美国现在的技术不如60年前。它像螺旋上升一样,到达了更高、更新的平台上。而在这个平台上要构筑它的火箭飞船,因此它现在上不去。
中国探月起步晚 水平高
主持人邹波:中国现在也是首次探月,我听您刚才这么介绍,我可以这样理解吗?我们的起点还是挺高的?
欧阳自远:对。也是很难的。最早美国和前苏联头三次几乎全是失败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控制能力、飞船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远远地不如现在。我们是得益于科技持续发展的整个的成就,利用我们中国现代的国家的科技水平来发展起来的。所以应该这么说,我国是一个起步很晚,但是我们瞄准了当代的水平去做工作。比如说我们做出一张图比以前做得都要好。但人家那个时候做出来也太不容易了。我们现在得益于现代科技水平和条件,所以我们想我们应该比以前的人做得更好一些。
“嫦娥”推动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张巧玲:您刚才一再提到了阿波罗登月对推动高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嫦娥一号是在新的高科技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它的研究过程中对我国的高科技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欧阳自远:阿波罗已经进行了40多年了。他们有很完善的统计,阿波罗的投资当时是256亿美元,核算到2005年是1200多亿美元,那个投资是非常巨大的。但阿波罗的出现,由于它对各门高科技要求的苛刻,所以提出来的要求整个产业的水平是很难实现的。但他们提出来了以后支持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全部高新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材料技术、火箭技术、激光技术等等各方面。应该说阿波罗带动了整个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引领了20多年的全部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以它的成就是很伟大的。他们现在核算下来,投入一美元最新的统计产出17美元。而且阿波罗带动了人类对月球科学知识的深刻的了解。阿波罗已经过去了,但它的例子对中国也是有很多的启发的。
我们的嫦娥在研制过程中也有很多特殊的要求,非常地苛刻。比如说对温度变化的要求。所有地球上的产品几乎都难以适应这种特殊的要求。另外我们要求非常高精度的测控,我们要建一些特大的天线,我们还要改进很多的设备。另外尤其是对元器件的要求更为苛刻。因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而且又是非常严酷的环境中运行,所有的元器件要适应那种环境。过去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一大批企业接了这些任务以后,真的是老老实实攻关,把这些问题解决,解决了以后非常地高兴。因为整个把技术水平提高了,就可以用到自己的产品中,改进产品整个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这样的话,扩大了它的市场占有率。我觉得我们的嫦娥最实际的、在研制过程中应该说是使很多的企业受益。使他们的产品得以提高档次。我觉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推动。但我现在还说不出来有多少多少企业、多少多少技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还是有一段的实践过程。我们没有阿波罗这么巨大的规模,但仍然会带动中国某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因为我们提出了需求。我们期待我们的嫦娥一代一代逐渐地带动中国某些高技术的发展。这样最后才会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以我相信我们这个路是走的对的。
欧阳自远在腾讯演播室
科研成果和人才将大量涌现
张巧玲:我们的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不仅仅鼓舞了企业,更加鼓舞了科学家。据我所至你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绕月探测专家科学委员会,您可以介绍一下专家委员会工作的情况吗?我们知道港澳台的科学家对此非常地感兴趣。
欧阳自远:您提得很好。当时温家宝总理批示,希望我们把所有的科学数据、组织全国的力量充分地挖掘,作出高水平的、创新性的成果来。我觉得这是站得非常远的、高瞻远瞩的指示,我觉得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当时我们也有一种理念,月球探测的数据不允许任何个人更不允许某一个单位来控制,因为这是国家的财富,这是纳税人的钱、是他们提供的支持。我们应该把所有的探测数据提供给全国的有兴趣的科学家们,请他们开展研究,作出高水平的、有特色的、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就提出来我们要成立科学探测数据应用的专家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能够站得更高来思考要组织哪些问题来开展研究。我们不能随意地做一些工作,这个委员会一共有123位专家。我们吸纳了大约69所高等院校大概30个研究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每一个单位派最多两名的专家进来,作为联络人,作为本单位的力量实现数据的利用。我们已经开过三次会了,特别是最近我们召开了一次会议,请大家把获得的数据经过一年的研究交流一下,做到了什么程度?一共有42个报告挺好的。当然,工作也才刚刚开展,我们还要深入地把它开发出来。我们现在已经提供给全国62份申请,都按照申请书的要求提供了全部的科学数据。提供的科学数据的总量大概是2000多G。这样根据大家专业的不同来开展研究,作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所以现在应该说这是刚开始的阶段,大家在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融合、数据的挖掘、应用上,回答一些科学上的重大的问题。我们最近也得到了国家科技部863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撑。我们将利用这些资源来组织全国相关的科学家,大家共同谋划选择一些非常重大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可能会一批一批地来提出各自的成果。与此同时,我觉得很令人鼓舞的是有一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了。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论是嫦娥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包括嫦娥数据研究的科学研究人才。年轻人大批地涌现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嫦娥得以持续发展的期望。现在这些力量在慢慢地成长起来。所以我觉得看到以后的前景将会更好。所以全国的科学数据应用专家委员会,现在也正在这样地来运作。我们期望通过专家委员会的组织来优选重大课题,作出重大的、有特色的、创新意义的成果来,回报我们公众给予我们的支持。我也觉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做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做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主持人邹波:通过欧阳老师的介绍,我们也可以总结到嫦娥一号不仅是带动了科技的发展,也有可能在未来的时间内通过科技进步带动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还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欧阳自远:当然了,我们现在还不能如嫦娥一号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我们还有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一系列的月球探测。我们不仅需要这些,深空探测月球探测是起步。今后的目标我们要瞄准更遥远的太阳系的天体。比如说现在大家热衷于搞火星,也有一些搞木星的卫星、小行星。这都牵扯到非常巨大的问题,包括生命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太阳系的起源,整个行星的演化,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是我们在地球上难以完全做好的。所以,我想我们是可以带动科学的发展,但接近着一系列的嫦娥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再加上深空探测的要求,我觉得可以系统地、持续地来促进我们国家某些高技术的发展。我坚信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重大项目,我想所有的这些重大项目汇合起来,就是我国的巨大的推动力,嫦娥是其中的一分子,我想它会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011年前发射嫦娥二号 尽快实现载人登月
主持人邹波:我们来展望一下以后的探月计划,我们现在有没有时间表?比如说嫦娥二号什么时候发射呢?
欧阳自远:我想这是大家期望了解的事情。因为很多的国家都已经公布了他们载人登月的时间表,中国也还没有明确地说什么时间。但是在载人登月之前,各个国家也都公布了软着陆的时间和采样返回的时间。大家陆陆续续地公布了一些。当然不完全会按照这些日程表。比如说美国原来公布2008年首次再做无人月球探测。结果巴黎出了一点事挪到了2009年,时间的差别不会太大。我国的嫦娥二期,第一期是绕月探测,第二期是落月探测共同来探测月球,但只能做一小块精细的探测。第三期不但要落上去而且还要采点东西带回来。我们肯定要比苏联采的样品多多了,因为现在技术不同了。这三期都是无人的。现在第二期国家已经立项了,应该已经很明确了,所有的产品都完成了,而且正在共同地组装和调试。这些工作是很漫长的。
现在嫦娥二期分成几步来实施,第一步还是绕月探测的卫星,这是我们嫦娥一号的备份。嫦娥二号有很多的改进,这是嫦娥落月的先导星,先去跑一圈找好地方,勘测好比较清晰的地面,还有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再去详细地探测,以充足的条件和资料,能确保嫦娥三号能够安全地着陆和实现以后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发一个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有一个时间表是2011年以前发射。当然在2010年发射是可以的,都符合这个要求。嫦娥三号是2012年以前发射,这是很紧张的。所以我们要把嫦娥二号做好,紧接着嫦娥三号各种论证都已经确定了,包括轨道怎么走,保证用什么火箭,包括着陆器的研制,月球车的研制现在都已经进展得非常好了。还有各种各样的探测仪器,这也都做得非常好了。所以我们在积极地筹备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二号跟嫦娥一号相比有很多的改进,也有很多的提高。因为我们嫦娥二号飞行的高度是200公里,人家为什么飞100公里呢?因为各自目标的不同,我们很想做一个全月球图,而且一点都不能有遗漏。越飞得高分辨率是低了一些,但全球俯瞰的可能性就大。飞100公里每一轨拍就窄,要很多轨拼接起来。还有一个问题是总会漏掉一些,这样就做不全。所以我们想还是先做这个。
我们嫦娥二号要降到100公里,甚至以后要降到50公里,我们的分辨率大概是小于10米。我们也要探测元素,探测土壤,也要继续地来了解它的环境,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我们积累的时间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相机就要改了,就不是原来的相机了,要求是分辨率很高的相机。结果相机也做得很好。我们的激光高度机以前是每一秒钟获得月球表面一个高层的数据,飞一年就是一年的积累,所以有上千万。这样立体图做起来就比较好了。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激光高度机也改好了,另外我们的伽玛射线频谱仪也做好了。很多的事情都要重新的考虑,这对我们是很好的演练,我们可以拍更精细的照片,为我们嫦娥三号的着陆提供各种保障和各种技术上的训练。嫦娥二期国家已经立项了,很明确了。实际上我们正在准备嫦娥三期—采样返回,现在正在部署相关的研究和攻关。这很快要实施了。因为现在的形势是一定要很好地持续下去,不断地成功。做完了这几期,很自然必然要考虑载人登月的事情。载人登月现在社会上有三个时间表,一个是有一位专家提出来是2020年中国人可以载人登月,叶培建院士公开发表言论说2025年是最合适的时间。第三个是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小组向社会公布的载人登月的时间,比较合适的是2030年。欧洲的时间是2025年,日本的时间是2025年以后,印度的时间是2020年,美国的时间是2018年。大家的时间看起来是10年左右谁也上不去的。到了2018年,最近奥巴马说,2020年重新载人。反正都是这个时间段,大家的时间都提出来了,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我想中国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想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提前实施中国的载人登月。当然,因为这三个时间表都不是国家的计划,都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来的,我觉得是可以参考的,但并不是非得按这个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是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我想我们会尽可能地、尽快地来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因为各方面也都在积极地准备。
主持人邹波:一个大的工程都离不开人和钱。目前这几个国家的探月工程中,中国在探月人数上的投入和经费上的投入比起来怎么样?您之前也公开表示过,我们的嫦娥一号就是修两公里地铁的钱?
欧阳自远:这个已经实现了。当然,第二期的落月比较复杂了,又要着陆器又要月球车,两边都要搭载仪器,肯定比第一期的钱要多一些,时间又是如此地紧张和匆忙。我们的嫦娥一期是14亿人民币,真的是北京是修两公里地铁的全部的经费,最后全部按照预算实现了。现在别的国家的投资美国载人登月已经向国会报告了,是1040亿美元,这是包括载人登月在内的,当然要花更多的钱了。中国一直到载人登月究竟花多少钱,没有一个确切的、可公布的数字,我也不是很清楚,肯定要比第一期的钱要多,但也不会多到吓人的程度,因为我们还得对国家负责,精打细算。我们第一期的预算别人的投资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数字。因为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没有必须投几百亿人民币了,因为该多少可以实现就可以了。比如说上一次,包括美国这次的投资,因为设置很复杂,两次撞还要飞行又是50公里高,所以他们的投资比我们高两倍,其他的国家都是差不多的。
《科学时报》记者张巧玲
月球车将是们中国最高水平的机器人
张巧玲:我们不谈经费的事情,公众比较关心的一个事情是在嫦娥三号上会搭载月球车,您可以不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月球车到底是什么样的?网上甚至有网友公布过月球车的图,我们不了解具体月球是什么样的情况?
欧阳自远:我们国家是头一次做,而且在过去这几年中,有很多部门公布了各自研制的月球车。首先包括航科集团的五院、八院都在媒体上公布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也公布了它的月球车模型,哈工大也公布了,清华大学都公布了,大家都公布了各自的,我觉得很好,积极性很高。但如何深刻地来考虑它在月球上的工作,月球的环境由于大家不是太熟悉,这里面还有一个过程的磨合,使大家更适应月球的要求。而这个月球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可以概括说这将是我们国家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因为首先降落以后自己要走出来,自己选择路线。另外自己选择该往哪儿走探测。有坡要自己爬,有障碍要自己绕过去。因为我们很难更清晰地来指挥它。当然地面上也可以指挥,但它必须具备这些功能。到了这个地方要停下来,要把某一种仪器拿出去做测试,做完了以后要收回来,继续走路和工作。到了晚上以后更难了,因为晚上要过夜,温度是零下150到180度,根本不能工作,就得冬眠,所有的东西要关起来。内部要保持温度,使所有的仪器不至于被冻坏。而现在要寻找电池持续地供应能量。而现在各种各样的民用电池都解决不了,只有用同位素的温差电池,而需要用特殊的一种核废料处理出来的同位素做原料,而这也是极其昂贵的。这些东西我们国家都在做,以前都没有作过。月亮上一个晚上是半个月等太阳刚出来以后要持续它的工作。所以月球车要选择一个路线,我们有一个雷达测量地下结构的情况,这样一边走、一边工作,一边把数据传回来,所有的功能集于一体,这是很高智能的机器人。现在已经从各个优势单位***同发挥大家的智慧,把这台月球车更好地做好。各自贡献相关的技术,我相信通过这么一个大联合、大集成,我们的月球车将会反映我们中国最近代的最高水平的机器人。现在做得很顺利,做得很好。
月球采样全过程
主持人邹波:我们再来说一下探月工程三期,三期是返回是吗?
欧阳自远:三期是采样返回。这里面更为复杂了,第一要确保安全着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安全着陆以后,所携带的着陆器就不是二期的着陆器了,因为它还要具备返回的功能,所以还要装返回舱,经过了大气层还要有降落伞,这都要带去。第二,我们要在月球上打钻、取样,所有取到的石头和粉尘要保持结构。比如说两米长,这两米的东西要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这里面要放到返回舱里面去,这些机构都是很复杂的。打完钻、取完东西、包装好还要放到那儿去,到另外一个地方还要打钻。另外我们要抓、取、夹,这样要取回这些,要选择样品。所有的这些东西装回到返回舱以后,它回不来在月面上还要发动发动机,使整个返回舱和上面极这一部分离开着陆器飞像月球的上空。飞到月球的上空以后,当然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上面就有一个飞行的飞船在上面等着,叫留轨舱。
上去了以后跟它交汇和对接,再把发动机这部分全部地扔掉,不能带那么多的东西回来,或者自己本身就直接地离开了月球奔向了地球,或者是跟留轨舱结合,留轨舱可以带很大的发动机,这样发动起来就飞离了月球的束缚回到了地球。这个过程都要设计好,而且要安全可靠。最后到了地球以后,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降下来,只把返回舱装了样品的部分释放出来。走到地球低空的时候降落伞自己打开,我们回收的是返回舱得到的样品,再组织全国的力量进行各种各样的系统的、精细的研究。这个研究太难了,要求做的工作太多了。所以这样来完成。
一概括起来,我们学会了几样东西。第一,我们能到月球。第二,我们能降落在月球。第三,我们能从月球上回到地球。这三步我们必须要掌握,然后才能上人。我们要改造火箭,第三期就要用大的火箭。因为要载那么多的东西,要一块飞上去,所以要新的发射场。我们国家已经在海南建立了一个新的发射场,我们的大火箭也落户在天津的滨海区生产了,以后就不用火车运了,用船运到海南岛发射。所有的工作都是载人登月必须完成的技术上的准备和科学上的准备。这样的话对我们载人登月才有比较充分的把握。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的。
张巧玲:按您这样介绍,取样返回来的样品是非常珍贵的。
欧阳自远:对。
张巧玲:您可以估算一下我们可以取多少样品回来吗?您开展月球因此工作是从美国赠送给中国的一克月球样品开始的,我们以后会不会把我们取回来的月球样品送给我们友好的国家。
欧阳自远:当然取的样品是极其珍贵和非常艰难的。我曾经做过美国卡特总统的特使送给华国锋的样品的分析,我们做了半克。我相信我们取回来的样品至少要比以前俄罗斯取回来的样品大一个数量级,这是必须的。我们取回来的样品不能说都拿回来用掉,要储存一部分,另外我们要选有一些特殊意义的做特殊的工作。另外还有大量的常规性的工作要做。因为样品的分析测试是需要用最现代的、一系列的科学仪器来做的。中国已有的条件,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我们都有了。我们将组织全国的力量来系统地开展研究。我想阿波罗已经经过多少年的研究,现在还在研究阿波罗的样品。以后会建立一种机制,因为我们的采样点跟阿波罗和前苏联不在一个地方。大家当然希望得到我们的样品,这是国际惯例是有程序的。我们也申请阿波罗样品,只要你的申请是合理的,以后都会有严格的管理的。我相信也将形成这样的特点。因为这些财富应该是全人类共享的。我想,我们中华民族也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邹波:欧阳老师刚才介绍了,我们也了解到了二期、三期的关键技术,比如说登月车、大运载火箭,发射场都已经解决了。能不能我们网友说一下三期工程信息的时间表?
欧阳自远:现在立项的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已经在各个方面部署准备了,当然也要国家正式立项。以前曾经有一个时间表,现在公布的说法是2017年以前完成第三期的探测任务,大概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确定的最后的时间,前面尽可能地做得快一点,我想时间的公布是合理的,也符合我们工作发展的要求。我觉得这还是大踏步地前进了,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我觉得从事嫦娥的科技人员确实大家是竭尽全力地要把工作做好。因为这些工作还有一个特点是必须安全、可靠,跟别的不完全一样,跟地面上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工作的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主持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