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怎么可以临时对话重发对话

欢迎来到阿里巴巴
商务工具
阿里巴巴搜索
浏览问题
待解决问题
离问题过期还有:
12天23小时38分
怎么将产品信息重发!
[标签:
提问者:
浏览次数:57
提问时间:2011-07-28 12:10
我来回答
布衣 (一级)
采纳率:0%
回答时间:2011-07-28 12:12
这个我也不知道 问问***吧
布衣 (一级)
采纳率:0%
回答时间:2011-07-28 12:13
这样啊,你在阿里助手里添加供应信息,你在添加一个相同的产品信息,试试。
布衣 (一级)
采纳率:0%
回答时间:2011-07-28 15:40
管理供应信息选中批量重发
知府 (四级)
采纳率:44%
回答时间:2011-07-28 16:18 诚信通会员和普通会员重发产品信息 免费会员 就是要先转为过期(在前天晚上6点以后转过期),第二天进行刷新。 点击发商机
如果是诚信通会员 点击 已发布上网
如果是普通会员请点击 已过期(普通会员先要转过期,也是同样的方法)
在右边对话框中 选择所要重发的信息进行右击 弹出对话框进行重发操作 最省时的方法
知县 (三级)
采纳率:18%
回答时间:2011-07-28 16:42
在阿里巴巴商机助理里面,点击已发布上网信息,上面有个重发,你点击你要进行重发的信息进行重发就OK了
布衣 (一级)
采纳率:0%
回答时间:2011-07-28 18:02
很简单,选中,重发就可以了
布衣 (一级)
采纳率:10%
回答时间:2011-07-30 09:51
在阿里巴巴里面有个阿里巴巴商机助理,那里可以重发信息。
相关生意经
热门推荐
欢迎来到生意经
Hi,您好,请登录后享受您的生意经之旅吧!
待解答问题
当前问题的***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
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收藏成功,问题有新内容时,将会留言提醒您!
阿里巴巴版权所有 1999-2011
阿里巴巴网络 -
server is ok提问时间:2010-9-1 13:06
提问者:匿名
如何重发邮件
其他回答
为何产生乱码
---- 造成邮件乱码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3种情况。
---- 第1种是由操作系统和使用的软件设置不同导致而成。如用英文操作系统而不加挂中文系统接收中文邮件,接收到的肯定是一堆乱码。我们使用的客户端软件品种多样,而且用户设置习惯各有不同,收到邮件后系统不识其编码方法,无法解码,只能是乱码一堆。
---- 第2种是发送邮件时因发送程序采用不同的编码标准所致。如UU、MIME和BINHEX等。若用户所用的操作系统程序没有能力将其解码,收到的邮件就会像“天书”一般令人费解。
---- 第3种是邮件传输服务器的原因。一封邮件从发送到接收不知要经过多少邮件服务器主机,而其中有的主机(特别是国外的)不支持非ASCII码,将中文双字节或二进制格式邮件中每个字符的第8位过滤掉,使该信息与初始信息截然不同,造成邮件信息失真或损坏。
怎样巧解乱码
---- 当用户收到乱码邮件后,如果让对方重发一次,既浪费时间,又影响交流,不如通过尝试以下方法一步一步自行解码(本文仅以使用最广泛的Outlook Expre 为例)。
---- 通常情况下,邮件设置不同导致邮件乱码情况居多。这时,选择乱码邮件后,单击“查看”*“编码”*“简体中文(GB2312)”或“其他”*“简体中文(HZ)”(如图1所示)。若仍显示乱码,可试着将乱码邮件转寄到自己的邮箱中,然后用Outlook Expre 接收并解码。若还不行,可将邮件存成一个后缀名为.eml的文件,由Outlook Expre 打开,一般可以自动解码。
---- 对于采用不同编码标准产生的乱码邮件,我们可以在选择乱码邮件后,右键单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如图2所示),接着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详细资料”,再单击“邮件源文件”,这时就会打开邮件源文件码,邮件内容显现(如图3所示)。
---- 如果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接上一步操作,右键单击,选“复制”,将“邮件源文件”拷贝到系统的剪贴板上,然后用记事本将其保存为.txt纯文本文件。接下来用资源管理器将其改名为以.uue为后缀的文件并运行,这时如果系统中装有WinZip等支持UU格式解码的工具,系统会自动调用它们解码乱码邮件,进而正确显示邮件。
---- 很多的邮件编辑软件以字符为单位处理文本,双字节的汉字被删除一半后,剩余部分会和相邻的汉字重新组合,使得文本面目全非。这时我们需要将乱码邮件存成一个文本文件,然后使用以字符为单位的编辑软件,将乱码行的第一个字符删除,后面的部分就会和相邻的乱码重新组成可识别的汉字。
----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则可以判断收到的乱码邮件未经过编码造成第8位字节滤掉而成为无法还原的死乱码文档,只好请对方重发邮件给用户了。
如何避免乱码现象
---- 避免乱码邮件出现有4种办法。
---- 1.发测试信。特别是我们在向国外发送重要信息时,为了确认对方接收效果,证实一下是否无须编码即可发送正文。
---- 2.养成用附件发送邮件的习惯。 绝大多数邮件软件通常可以对附件内容(尤其是非标准ASCII码格式)进行自动编码,发送中文信件,附件方式可谓是首选方法。
---- 3.为确保万无一失,发送邮件前将邮件按7位格式进行编码。方法是在邮件客户端软件中的“书写(撰写)”选项中设定默认自动为7位编码。
---- 4.尽量选择优秀的E-mail软件。
参考资料:
爱邮邮件群发器
回答者:
2010-9-2 06:50
相关内容
2011-5-1
2011-2-18
2010-9-27
2009-6-24
2009-4-18
查看同主题问题:
转发到:
推广链接
用户名: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
2011 Baidu旧帖重发:翼骑兵如何作战(ZT)
当前离线
3291 性别
327365 帖子
1276 主题
7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68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4-6-12 最后登录
2011-7-10 成年龙
,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76 精华
11 好友
68 注册时间
2004-6-12 发表于 2010-4-22 16:51
这是南山贼以前转过的一篇帖子,重发一下
==========================
翼骑兵如何作战
翼骑兵如何作战一篇极棒的文章,对于修正拿破仑战争给大家造成的印象有极大帮助。另外也是给回到甲申的各位一个资料。满州骑兵的作战方式和翼骑兵比较类似,他们使用的钉***长度更长一些。现在偶不看好新顺的西班牙方阵,他们从未和冲击骑兵作过战。明磊的刺刀燧发***纵队被冲散也是蛮正常的。
作者:拉多斯露.西可拉(Radoslaw Sikora)
英文譯者:里克.歐里(干草堆Orli)
波蘭翼騎兵(轻骑兵)如何作戰
「我們看到了…。翼騎兵們放馬疾馳而來。神啊,真是太震撼了!他們穿過煙硝,馬蹄聲震耳欲聾,猶如上千名鐵匠擊打他們的錘子。我們看到了…。耶穌瑪莉亞!
精銳部隊的騎矛(标***)像麥桿一般折斷,像是被風暴給掃平了,為了榮耀!炮火在他們之前閃爍著!他們衝向了瑞典人!他們衝進了瑞典騎兵(仪式)當中…。壓倒了他們!他們衝進了敵人的第二團(多数)當中──徹底壓倒!抵抗崩潰、瓦解,他們的前進之容易,有如在林蔭大道上遊行。他們已經毫不費力的切開了整個敵軍!下個目標:騎兵衛隊,瑞典王卡羅(颂歌)的所在之處。而敵人衛隊已經動搖了!」
──由「洪汎」(Potop, 洪水)亨利.辛肯維奇(Henry Sienkievich)所作的描述。
雖然引人注目又多采多姿,這段描述中關於戰術的部分鮮少是正確的。
我對於翼騎兵,就像那曾經發生過的,竟然能夠一再地以輕得多的損失擊敗多得多的敵人,以及,在面對由長矛兵(pikemen)保護起來的步兵方陣炮火時所遭受的驚人低的損失,感到震驚與興味。例如,在基爾裘姆(Kircholm),波蘭人大約百來人陣亡,二百人受傷,而瑞典人的損失估計在六到九千人之間。
為了解決這個謎題,必須考慮幾件事。首先是當時效益非常有限的火器。第二,翼騎兵有辦法將火器的殺傷減到最小。我們最好想一下具體的實例,一個16到17世紀的典型狀況。
一「旗」(旗帜)兩百人的翼騎兵攻擊一個六百人(火***手四百和長矛兵兩百)的
步兵團。這時步兵以比過去較細長的陣型準備作戰(在16世紀初,某些步兵方陣是50人一行,50人一列。10列很常見。較細長的6列(或者最多10列),具有讓更多的人在第一線參與戰鬥的優勢,另外再加上一些運動上的便利),火***手都由至少三層長矛兵保護著。
為什麼後方有那麼多列?列數決定於當時火器的低開火頻率,有時候低到兩分鐘一發。長矛兵的數量減少了,純粹只是為了最低限度的抵擋住可怕的騎兵。兩者間的比例從1比1變成2比1,甚至更低。為了保持不間斷的火力,西歐發展出了「向後轉進」('counter-march')的步兵戰術。
這種戰術是寄望這6或10行中的每一行向前一步開火,而剩下的其他行則裝填彈藥
。開火後再退回後方去填彈。唯一需要的是在列與列間保持向後轉進的空間。當這個計畫運作時,整個陣型可以連續每20秒開火一次,而單獨一行則平均需時兩分鐘。
步兵列與列間的距離是多少?「福特」(Foote)列間的距離是1.5公尺。之所以如此的理由之一是裝填彈藥需要空間;第二個原因是為了在開火後能退到後行之後。長矛兵只有在可怕的騎兵或敵方長矛兵有威脅時才掩護著火***手。如是,一個600人的步兵團以這樣九列的方式排列,佔據了一個大約100公尺的正面。
翼騎兵「旗」是怎樣排列的?在這個時期他們是以3或4列(雖然可以更深)的隊形戰鬥。我們假設他們排成4列。馬與馬之間的距離至少相隔一匹馬的長度(就在衝擊前的古怪的時刻──之後會較寬)。這樣的距離允許:
──向後轉,由此可以時時刻刻中斷前進或衝鋒,而不致引起混亂。
──繞過路上意外的障礙,甚至傷者或人馬的屍體。
──視野使得保持序列成為可能。
──這也允許敵方騎兵在衝鋒時從旁經過,進入行中。
每一行間的距離是4公尺(4行200人)(騎手間相隔三公尺)。
在第一行的榮耀位置上的是「夥伴」('朋友')翼騎兵,而他們的隨從(固位体
, 'pocztow')則在後列。當然在最前列的也是曝露在步兵火力下最多的。而後行則多少被遮護住了。他們怎麼衝鋒?下列的數據會呈現這個分析。(注意,圖中的長矛在比例上來說太短了,雖然騎茅的長度是正確的)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在典型的狀況下翼騎兵從375公尺處開始衝鋒。頭75公尺是用走的(步, stepie),接著的150公尺小跑步(小跑, klusem),然後是慢跑(慢跑, cwale),然後爆發著進入疾馳(疾驰)。最後30公尺則是慢跑,完成整個衝鋒的過程。只有當先那行繼續疾馳,後行則慢跑著前進。為什麼他們這樣衝鋒?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保持馬匹的體力是必要的,牠們在疾馳和快跑時力量損失很大(某人說牠們是在吹
大氣'吹),但有時候必須衝鋒好幾次,在撤退或者對敗退的敵人作最後的追擊時。
「旗」的破壞力也取決於陣型的密度。在走、小跑、慢跑時,要比疾馳時更容易維持陣型。前線的同時接觸在對付可怕的長矛兵方陣時尤其重要。
有時候第二行會向前移動,讓第一線的兵力倍增。這帶來了什麼?他們彌補了第一線的損失,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使得第一線的密度加倍。這使得此刻的部隊密度增加到最大限度(間距不到1.5公尺,當時的紀錄說是「膝併膝」),提供了整個陣型最大的破壞力。(待續)
波蘭翼騎兵(轻骑兵)如何作戰[2]
在騎兵密度較低的情況下,每一枝騎矛(标***)的正面分配到的長矛(矛)會在兩支以上,但在騎兵密度較高的狀況下雙方的比例會接近一比一。騎兵「旗」的寬度大約在130-140公尺之間,但比步兵團100公尺的正面要來得廣。騎兵「旗」較廣的正面允許翼騎兵去包圍步兵的側翼。眾所皆知,從側翼攻擊一個陣型──步兵也好騎兵也罷──會比單從正面攻擊要來得強而有力。
(彼得.薩耶薩(Peter Sayersa)繪於1630年,基爾裘姆(Kircholm)會戰的片段,翼騎兵攻擊瑞典步兵)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在西方的假設是,騎兵不可能衝向長矛方陣上送死。既然騎矛與長矛長度相當,在騎士衝向長矛兵之前他的座騎會先被長矛刺穿。這種狀況看來對於西方的騎兵而言完全是個壞消息,他們完全拋棄了騎矛。
然而,翼騎兵的情況完全不同。翼騎兵騎矛的製造方式與中古時代的騎矛不同,前者的騎矛挖空了中央以減輕重量,而且也比其前身要來得長──許多在5.5公尺以上──但仍然比西方的騎矛要輕便。(有些仍留存至今)在同時,西方的長矛長度有縮減的傾向。因此翼騎兵能在座騎被刺穿前先刺倒長矛兵。
但這還不是全部。即使翼騎兵敲掉第一行長矛兵的情形真的發生了,仍然有兩行長矛兵保護著火***手。翼騎兵要如何克服這些?有幾個解答是可能的。首先因為翼騎兵們採取了密集的陣型,在數量上不會被長矛兵壓倒。一些翼騎兵在雙方對撞後仍然保留著完整的騎矛,因此能夠繼續對後行的長矛兵採取攻勢。第二,即使是折斷的長
矛仍有兩、三公尺長,而且即使刺擊並不致命,它仍能對長矛兵造成嚴重的傷害,使其失去戰力。第三,從側翼對長矛方陣的攻擊可能會席捲整個陣型。最後的可能是,第二擊可由翼騎兵陣型後行的翼騎兵施行。
所有這些因素可能都起著一些作用,但總的效力在於崩解敵方的陣型。同時也必須記住,即使在第一次衝鋒時突破並未發生,翼騎兵能夠從對手面前抽離,重新編組第二擊的陣列,並且回頭再次攻擊部分瓦解的步兵陣型。甚至是西方的騎兵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壯舉」(雖然很少),而翼騎兵看起來精於此道,一再的達成完美的效果。讀者若熟稔翼騎兵對西方長矛兵作戰的描述,就不會對此感到懷疑。
我們已經討論了翼騎兵怎麼向火***手衝鋒。而西方的戰爭藝術已經傾向於火力交換的方式。
沒錯,長矛兵保護著火***手對抗騎兵攻擊,因此降低了騎兵在西方的作用。當西方的騎兵被指派去執行次要的任務時,步兵則進一步精益求精。因此,與波蘭戰爭藝術的比較理所當然會落在與西方騎兵運用的比較上。就像勝利的戰役中所考驗的那樣,波蘭的戰術遠在西方之上。這其中的秘訣是什麼?
英譯者介:
這篇文章對於翼騎兵如何達成他們成就的問題,有很重大的貢獻,而且還討論了
一些關於他們裝備及戰術的技術層面。然而西可拉(Sikora)的文章對於我以下所討論的論點著墨不多,而且他掩蓋了我認為翼騎兵之所以會成功,一個很重要的理由。
首先,他高估了火***手的威力。這份研究中所引用的命中率看起來或許很低,但在我看來仍然高得出奇。
我有一把火繩***,而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常常可以在50公尺處擊中人形的目標。
然而,令人驚異的事實是在16與17世紀的戰場上,他們總是辦不到!說真的我不完全了解為何如此,但這是事實。唯一我能想到的是,就像拿破崙說的,在戰場上精神與物質是三比一。
雖然6或10行深的火***手主要是為了維持不間斷的火力,我不希望讀者被誤導。以我的實際經驗來說,一分鐘三發是可能的,而填充再開火甚至能在15秒以內完成,假如運用各種「捷徑」的話。當時的紀錄表示這樣的頻率在散兵當中很常見,雖然仔細的裝填很容易就耗上一分鍾甚至更久。(見我的「散兵裝填火***」影片:
我裝了20秒。不過我裝的很慢)
在許多戰役中,交戰當中的一方有一萬以上的兵力,並且在不到一百公尺的距離內互相開火達數小時,關於戰役的記載描述到猛烈的火力,以及在接近戰時,長矛方陣的前進將敵人驅離戰場。舉個例子,1645年的納塞比(Naseby)戰役──在互相交火兩小時後,用掉了成噸的彈藥,而雙方的陣亡人數僅僅一或兩百人──不到百分之一!緊接著的是衝擊的階段,其中一方被擊潰,敗方立刻在被追擊時損失了數千人,而勝利者的損失少得多。
第二,西可拉並未強調被火器攻擊與遭受冷兵器衝擊,兩者在心理上的不同。我相信翼騎兵之所以會有效,這是個重要的關鍵。西可拉在其他文章中提到了這檔事,並且做了相同的論述。但要完成這篇短文,我得在接下來的幾段中進一步做不同的申論。
我知道在西方的某些天才說過,「嘿,火繩***的殺傷力不下於騎矛,為什麼不近一點拿著它,在可以直挺挺瞄準的距離內開火,宰了我的敵人──殺傷不下於騎矛,不是嗎?而且我還避免了冒險!然後,我向後轉,裝彈,再玩一遍!」這的確是有意義的,不過它忽略了人類心理的真實。15英呎外提著一柄火***的馬兵也許會,也許不會瞄準著你,而且也許會或不會準備宰了你,但這當中恐慌和絕望的感覺並不大,如果是與一挺逼面而來的騎矛相比的話。有時你會覺得矛頭對準了你,雖然事實上它是對準了身旁的同儕…不過馬兒倒是對準了你來!你曉得火繩***不會闖進你的跟前,但騎矛會…而且,即使騎矛刺偏了,你仍然隨時會掛,除非「落跑」。在火力投射(fire)與衝擊(shock)之間的致死率有很大的不同。這是為何當瑞典人從波蘭人那邊學到了揮著軍刀衝鋒的方式後,他們的騎兵再度發揮了作用。
波蘭翼騎兵(hu ar)如何作戰[3]
關於衝擊(shock)與火力投射(fire)之間差別更進一步的討論,我推薦騰尼─亥(Turney-High)的《原始戰爭》。
第三,是對於從長矛(pike)方陣當中,用騎***(la ce)挑翻一名長矛兵所帶來的物理效果的過分低估。
必須先說明長矛兵與火***手在面對騎兵時的陣型密度:他們轉換成「密集陣型」('close order')──前後左右幾乎接觸,但錯開排列著,因此實際上沒有空餘的列或者「極密集陣型」──真的不留餘地。重要的是給攻擊者的馬匹極端緊實的印象,挫敗牠們輾過的意圖。
被騎矛刺中的長矛兵,會像巨大的拋射體一樣被拋進空中,撞倒他的數名夥伴並在陣型中製造缺口。(而一個被子彈打中的人只會攤倒或踉蹌一下)要達成這種效果,騎兵並不需要處於慢跑(canter)的狀態;他只需要從直挺挺的靜止狀態開始,前衝兩公尺就能辦到。
翼騎兵真的會向完整的、緊緻的敵方陣型,在衝擊的時刻以慢跑的方式衝鋒嗎?西可拉和其他作者引用了當時的文獻,聲稱他們確實會。問題是,就像基根(Keegan)在他1976的書中所指出的,「戰爭的真實面貌」是馬兒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牠們總是畏縮的跑開。牠們可能快速的接近,利用所有的空檔或失序,或者在馬兒轉開的時候以某個角度刺出一擊。有時候,根據基根所引用的當時紀錄,馬兒會跑的太快,來不及轉向,直挺挺的被貫穿,而牠的屍體和騎手會像巨型保齡球般滾入粉碎──非常有效!但是,如果長矛陣型不完整,他們會在最後一刻放慢速度,鎖定一個目標,狠狠的刺上去,看看能不能把他刺起來,藉著他的身體掩護撞出一個洞。
這個分析或許是錯的,而西可拉引用的資料或許是正確的。我的主要問題是馬匹慢跑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全速奔馳,而這樣大的動能是不可能讓馬匹在被長矛刺穿前停下來的。雖然一匹好馬有辦法突然地停止,牠們在這樣的速度下突然剎車仍然會前行兩到三公尺。
(更多內容見「衝擊」:
西可拉和我最終同意,實際上馬匹在作出刺擊時會慢下來,以便回身)
這篇文章強調騎矛總是在刺出的時候折斷…這在馬匹慢跑時或許是如此,但是在低速或突刺時,將騎矛抽回並且再度刺擊是很容易的。然而,折斷的騎矛在文獻中記載累累,甚至,若從戰場上帶回完整的騎矛,會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因為這好像是說騎矛的主人是個懦夫。
假如波蘭人就像西可拉說的那樣,他們的騎矛真的有長度上的優勢,他們可以向後站,越過矛頭突刺,以迪亞茲(Diaz)所解釋的那種類似的方式,直到開口夠大,能夠讓他們長驅直入。(光用手拿著騎矛(lance, 'kopia')突刺是不可能的,太重)關於我的假設,我沒有能支持的證據。
群眾心理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使得大部分技術層面的因素變的不重要。詳見「戰場上的群眾心理」:
既然是大户那就随便意思下
总评分: 龙币 + 66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3291 性别
327365 帖子
1276 主题
7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68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4-6-12 最后登录
2011-7-10 成年龙
,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76 精华
11 好友
68 注册时间
2004-6-12 发表于 2010-4-22 16:53
騎兵比步兵更具有衝擊(shock)的優勢。(貝納德.迪亞茲(Bernard Diaz)在16世紀關於墨西哥的記述中寫道:「我們決定騎手三人一群,互相支援,以小跑步的方式衝鋒,然後退回,而且拿住騎矛的部分應該短一點;而當騎手突破特蘭斯卡蘭人(Tlascalan)的隊伍時他們應該瞄準敵人的臉,不停的刺擊,避免他們的騎矛被抓住。
假如騎矛被抓住了,騎手必須用全力抓住他的騎矛策馬狂奔。然後,槓桿作用和猛衝的馬匹會扯斷騎矛,或者拖著印地安人跑。」)
關於翼騎兵如何解決複數衝鋒,以及結合火力投射和衝擊,更多的討論見此:
(英譯者介完)(待續)
波蘭翼騎兵(hu ar)如何作戰[4]
下面是前文中提到的原著與英譯者的書信對話。原文在此:
翼騎兵的衝鋒:衝擊的時刻:
一場辯論
緊接在舒哲潘(Szczepan)之後
傑茲.迪奧多薩克(Jerzy Teodorczak)在《Wojskowosc polska w pierwszejpolowie XVII wieku》一書中是這樣描寫翼騎兵的戰術的:翼騎兵橫棑成兩或三行,同伴騎兵(comrade,'towarzysze')持騎矛排在第一行,隨從(retainers,pocztowi)則大部分帶著卡賓***(carbine,'bandolet'或'polhak')排在第二行。某些資料聲稱隨從有時候也拿著騎矛(英譯者註:注意,這兩者都有可能是真的:隨從攜帶的騎矛或許主要是備用品,用來替換同伴騎兵折斷的騎矛;不過或許他們也很擅於使用騎矛)衝鋒開始的時候是呈比較鬆散的隊形。訓練精良的翼騎兵能夠根據喇叭發出的特別訊號,收緊或疏散隊形。同樣的,他們能保持完整的秩序,根據信號作一百八十度的轉向。
迪奧多薩克說道,「當隊長(rotmistrz,'Captain')見到突破敵陣的戰機到來時,他會下達收緊隊形到「膝併膝」(而,稍後迪奧多薩克說道,他們真的是幾乎膝蓋都碰在一起了)的指令,以慢跑(canter)的速度衝入。」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Cimon註:背後長羽毛的那個就是翼騎兵了。)
當突破敵陣的戰機並不明顯時,他們有時候快速的往回轉,或者以鬆散的隊形(翼騎兵之間間隔一匹馬的長度)慢跑衝鋒。
在衝鋒之後,翼騎兵快速回頭,換另一支騎矛再衝一次。每個翼騎兵至少有三支騎矛(騎矛是昂貴的武器)和一些矛桿──當整支騎矛支離破碎時,他將騎矛丟掉,將矛桿裝在一塊普通的木頭上,如此至少有個像樣的東西。
陣列攻擊的節奏相當有變化,因此翼騎兵的攻擊有如拍岸的浪頭,小跑步(trot)、疾馳(gallop)、慢跑,磅!小跑跑開,然後下一行小跑步(trot)、疾馳(gallop)、慢跑,磅!一次又一次。經常兩、三次衝鋒後就會奏效。
拉德克(Radek)的回信:
盧波米爾斯基勾(H.Lubomirskiego)在17世紀末寫道,「全軍司令(General of theArmy,'Hetman')發布的情報,或者下達給指揮官(commander)、團長(colonel)、隊長(captai ,'rotmistrzom')、一尉(first lieutenants,'porucznikom')、號手/旗手(cornets/e ig ,'chorazym')、二尉(2nd Lieutenants,'namiestnikom')和整個騎士團的,稱作「行動」(Act);在正式的戰場上移動整個陣型、與敵接戰的,稱作「指令」(Order)。」這樣一份由波蘭部隊指揮官所寫下的指導有無以辯難的價值。而當時其他的文獻都記載著翼騎兵以慢跑的速度衝鋒。我想這些值得相信。
我不太明白你的資料到底在爭論什麼,但我可以猜一猜。基根(Keegan)描述了正常馬匹的***性,但沒有將訓練馬匹轉性的可能性考慮進去。我們有可靠的、可信的相關資料;翼騎兵的馬匹受過特殊的養成與訓練。在波蘭,注意力放在飼育性情溫馴、能力完美的騎兵座騎上。例子:
  馬匹被訓練做這些動作:想像一條40公尺長的窄道,兩端各有一個直徑3公尺的圓圈。馬兒要在裡頭以慢跑的速度,轉彎、直線慢跑、轉彎、直線慢跑、轉彎…一直下去。馬匹要在圓圈裡頭轉,不能出界。而這是在全副武裝狀的太下進行的──騎手拿著他們的騎矛。這樣的訓練允許人與馬順暢的在戰時進行攻擊,而不會引起騷亂。
另一項翼騎兵座騎拿手的項目是在快跑與轉向時,用牠們的身體(胸部或肩膀)撞倒人形大的物體。為此,填充茅草的人形靶掛在轉軸上,馬匹以胸甲撞擊人形靶。被撥動的轉軸導引著衝擊力,所以馬匹不會受傷。這樣的訓練使得馬兒天生的恐懼逐漸消弭。
波蘭翼騎兵(hu ar)如何作戰[5]
續上篇的書信集。原文在此:
我不曉得你的資料是怎麼談論中歐與東歐的,不過,我猜他們對此知之甚少。真的,就我的立場來看,西方學術圈的關注只在於發生於西歐的(與軍事相關的)重要問題和技術進步。而他們把他們在西方所見到的戰術、科技發明擺在第一位。例如,火繩***用的紙彈藥包有時後被歸功於是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us)的發明,但其實這項技術早在這之前50年即已在波蘭被運用。(我不是說這是波蘭人的發明,因為實際上這也是從別處傳到波蘭的,或許來自於外西凡尼亞Tra ylvania)另一個例子是給馬上鞍的特殊方式(馬鞍和上鞍扣的方式決定了騎手鞍座的位置),它使得馬兒的活動倍感自由,較容易騎乘。它是由波蘭人里所茲(Lisowczy,17世紀初的一名波蘭輕騎兵)發明的。他將東方蹲式/屈膝式的乘馬方式與西方的伸直兩腿的方式區隔開來。很有可能的是,與此最接近的形式在19世紀的英國被設計出來或者「再次發現」,然後沿用至今,遍及全球。我覺得西方的學者常驚人地忽視東方的文化、技術,和軍事事務。
波蘭的文化纖維孕育了翼騎兵的成功。在波蘭,馬與騎兵的文化在牢不可破的騎士傳統中居於極高的地位,在社會當中深植已有數個世紀。統治波蘭的***俗是騎士道。雖然老人們口中的「貴族在馬上誕生」可能有點誇張,然而,一個貴族的兒子一出生,父親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小嬰兒放在馬背上,經歷其人生當中初次的站馬步。第二件事是將小男孩的名字登記在「旗」(ba er,軍事單位)當中,他注定要服役的行列上。由於一出生就被編列在部隊中,他們對其部隊與國家的義務是看得很嚴肅的。
這就是貴族的心理。
騎士的理想在波蘭很持久。或許在騎士的中庸之道腐壞以後,這樣的精神在西方已經消失了;但這些精神仍然在波蘭被繼承並延續了數世紀之久。貴族的孩子們從一開始就被當作未來的戰士撫養;最優先的是騎乘與軍事的馬術訓練,還有使用不同兵器的訓練與紀律。
另一件更加引人入勝的事是,每一個「旗」的成員都是志願者。所以他們作戰是為了個人的榮耀或責任,而非金錢(就像西方的例子)。而翼騎兵的薪水雖然是部隊當中最高的,仍然抵不過他們的開銷。因此,他們實際上是為了他們的特殊權利而服役。這樣的士兵士氣高昂,勝過那些(打個比方)為金錢所誘惑,或者被強制徵招來的士兵。
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自然地創造了高水平的菁英部隊。而這種水平又在與東方非常好的騎兵(那些土耳其人和韃靼人)的作戰中進一步的提升了。
里克的回覆:
我明白你說的,但我想你沒了解我的重點。(記住,這段對話是在英語與波蘭語的混雜使用中產生的,雙方都不太擅長閱讀或書寫對方的語言)
假設我們所談的40公尺的那件事,和那兩端的3公尺確實是馬兒在戰場上所採取的步伐。我在西班牙見過深深烙印在我心底的,神奇的馬術鬥牛賽,而且知道一匹好馬能夠「在「定」(dime)的狀態下停住」(非常快的在慢跑(canter)的狀態下停住),但是一個「定」,嗯,也要3公尺。
(Cimon註:大概是中略?)
我會這樣想:他們以慢跑的速度堅持到最後一秒鐘,就在他們抵達那個圓圈前,他們「踩住煞車」,所以他們可以停住然後轉頭。騎矛是在哪一個時間點上命中目標的?在那3公尺的圓圈起點處,他們得慢下來,或者已經不算慢跑了…但騎矛(lance)並不比長矛(pike)長三公尺…僅僅只長了一公尺。如果他們是在圓圈的盡頭命中目標,馬兒會狠狠的被長矛刺穿,重傷而亡。
假如是進入圓圈的2或2.5公尺處,他們得大幅度的慢下來…不能說他們是用走(walk)的,因為他們還在停止/轉彎的階段,但前進的速度已經降低很多。無論如何,他們仍有前衝的速度和極大的動能,在這裡刺出的騎矛仍然是威力十足,而騎矛一公尺的長度優勢會使馬兒的前胸恰好在長矛的矛頭前掠過。
並不僅僅是如此而已,我認為馬兒在命中的那一剎那其實已經轉了一部分,因此騎手與馬匹的側邊差不多是平行的…不然的話,騎矛的長度優勢會被馬前頭的長度所抵銷。
這也符合對於翼騎兵的描述:(以慢跑的速度)波狀衝鋒,折斷他們的騎矛,定住,小跑步(trot)跑回,一把抓起另一支騎矛,繼續衝下一波…重複下去。
(就像這張圖;雖然應該是用右手持騎矛,騎矛應該要更長。且不論圖中的另一堆問題)
波蘭翼騎兵(hu ar)如何作戰[6]
續上篇的書信集。原文在此:
拉德克(Radek)的回覆:
噢原來你是這意思!沒錯,馬匹在那40公尺之中是謹慎的慢跑(canter),然後快速的「煞車」,轉頭向後跑。訓練過程其實分成兩段。第一段:慢跑然後快速停止;第二段:休息。他們的另一種方法則是真的向長矛(pike)那邊撞上。在馬的前頭與側邊使用騎矛擊刺,就是像你寫的那樣;不過還有別的方法。稍後我會解釋。
里克(Rick)新追加的內容:
我曾經看過一些了不起的馬術表演──滾木桶比賽、放牧和套套索的表演、原本是作戰技巧的馬術比賽項目、甚至是排成陣列的騎警在控制群眾秩序。然而真正讓我屏息的是在西班牙看到的一場馬術鬥牛賽。
(譯按:《葡萄牙馬術鬥牛賽的藝術》)除了一般鬥牛賽也有的步驟外,鬥牛士是騎在馬背上攻擊的。就像步行的鬥牛士一樣要在閃過牛角的同時把劍插到牛身上,只是乘馬的鬥牛士是在馬匹全速奔馳(gallop)的狀態下,在距離牛角幾英吋的空隙前,在從狂衝的牛之前掠過之時,俯身下去刺殺。幾英尺?是的,實際上牛會逮著目標好幾次,馬兒會淌血走上好幾步,而鬥牛士的夾克會被扯碎。鬥牛士有時會與牛平行奔跑,從牛的前頭發動攻擊,範圍從呈直角到對頭撞上都有。所以,雖然我在馬背上的經驗很單薄,我對一匹好馬和好騎手的組合,以及他們卓越的技能,是很敬佩的。
拉德克(Radek)的回覆:
我承諾過我會寫翼騎兵攻擊長矛方陣的另一種方式,面對面的那種。這個題目範圍很廣,為了讓它比較好了解(和翻譯),我會把它簡化。
首先,騎矛的長度優勢比之長矛如何?就像我以前寫的,長矛的長度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有所不同,而看起來其長度大約在5.4到4.5公尺之間。今天還留存著的騎矛,許多的長度要超過5公尺。而文獻資料記載的騎矛長度則在4.3到6.2公尺之間。可能騎矛的長度是隨著翼騎兵對手的不同而調整的。
因此,在與不使用長矛的土耳其騎兵、哥薩克步兵與顎圖曼新軍(Janczary。譯按:似乎是Jani ary的波蘭語拼法?)作戰時,翼騎兵使用的騎矛會短一些。假如是對付裝備長矛的西方步兵,他們會準備長一些的騎矛。
騎矛比長矛要長一些(多了0.5到1公尺)。所有當時的資料都強調這一點。
第二──騎矛比長矛好在哪裡?這張圖上的騎矛長度差不多是正確的──大約5公尺: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很不幸地,畫中步兵的長矛是不合比例的(短太多了)。我要一張好點的圖!經過計算後,我的結論是騎矛比長矛多了大約0.5到1公尺。
(注意!我放在網路上的圖是錯的!在我的計算中可沒把僅僅握住騎矛末端列入考量!)
然後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必須記住的是,翼騎兵的目標是長矛兵的前胸,但長矛兵的目標並不正好是翼騎兵本身,而是馬匹的前胸。另一件必須注意的是,長矛因為斜插在地上而短少的長度。根據畢達哥拉斯定理,長矛的有效殺傷範圍必須減少16公分。騎矛幾乎是平行的拿著,所以這個定理對其影響不大。
第三──當翼騎兵與長矛兵對撞時,他們不會撞上長矛。馬匹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撞上(翼騎兵的慢跑canter,或者說大約每秒10公尺)。從騎矛刺中步兵的前胸到被步兵的長矛刺中,大約還要花上0.05到0.1秒。
即使步兵在對撞的那一刻將其長矛前推,仍然搆不著騎兵。但當長矛兵的前胸被刺中時,被往後搠翻時,既然他們是那樣緊抓著長矛,矛頭也就因此失了準頭,威脅不到馬匹了!撞擊的力道極大。有紀錄說這樣的撞擊可以刺穿長矛兵的甲冑!撞擊的那一刻就有如車輛撞擊測試的快照那般。
接下來我要描述一下中甲騎兵(medium cavalry,'the pancerizi',或者所謂的「哥薩克」騎兵。英譯者註:大概就是持火繩***的)在聯合衝擊(shock)與火力(fire)的戰術中是怎樣與翼騎兵合作的。
1. 在最前一排中,中甲騎兵向敵方衝鋒,在近距離發射卡賓***或手***,吸引炮火並在退回前製造敵方的傷亡與混亂。下一排是用「冷鋼」──他們的騎***──的翼騎兵衝鋒,對付那些可能沒辦法開火還擊的步兵(既然他們已經向中甲騎兵開火過了)。假如衝鋒沒有造成突破,他們會按照這種一排開火、一排(用騎矛)衝鋒的模式繼續下去。舉個例子,1611年的波丘彎(Bolchowem)會戰中波蘭人就是這樣稿的。
2. 第二種戰術是同時進行衝擊與火力(卡賓***和騎矛)的攻擊。就像之前已經討論過的,騎兵是像棋盤格一樣配置的,而中甲騎兵會向前填塞翼騎兵之間的縫隙。就在翼騎兵與敵方對撞前的那一刻,(多少稍微前頭一點的)中甲騎兵側著馬身放***,然後後退。如此翼騎兵便可利用敵人更多的混亂和行列中的空隙,一舉壓倒敵人。這種戰術很難實行,但效果非常好。例如,這種戰術就曾在1626年10月1日,在尼文(Gniewem)突破了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的步兵。
尼文之戰非常有趣,因為戰鬥發生在波蘭傳統戰術與瑞典新戰術之間。衝突持續了三天,期間瑞典人展示了數種專門對付波蘭人的新戰術。一開始翼騎兵的失敗就是由古斯塔夫.阿道夫引進的驚人新戰術直接造成的。這場戰役中的新戰術包括:
a) 步兵前後三排同時射擊,擊破敵方的衝鋒,而不是老式的單排射擊/後退裝填。
b) 「天鵝羽」(swine feather)的使用──與波蘭人有時候使用的「熊盤」(beardish。譯註:這篇有些錯字…我懷疑這個也是…)斧類似──嵌在木柄上的一把長刃──用來建造野戰防禦工事。
c) 用來近接支援步兵的砲兵,以及野戰防禦工事與砲兵組合的大規模運用。
(譯按:以上是瑞典側)
d) 一種新奇的步騎聯合作戰法。舉例而言,古斯塔夫.阿道夫利用了氾濫平原的特點非常完美的阻絕了對方的前進。能容納波蘭人衝鋒的人數一次不到600人,而且他們被迫在沙地上衝鋒。以上這一切綜合起來,使得波蘭人在開始的前兩天無法突破瑞典的步兵陣形。在這段期間,他們試著像上述的第一種方法那樣整合中甲騎兵的火力和翼騎兵的衝擊力。當他們換成了上述的第二種方法後,他們終於能夠迫使瑞典步兵退出丘陵地。有趣的是雖然步兵被由「天鵝羽」建造起來的野戰工事環繞著,他們仍然無法支撐住、對抗波蘭的騎兵。
於是,最後,火力與衝擊的聯合戰術證明是很有效的;他們能夠再次突破進步得多的、由能幹的瑞典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個人所領導的瑞典步兵。雖然他們沒辦法在像瑞典軍事改革前那樣徹底擊倒對手,而現在波蘭人得依賴複雜的聯合戰術以取勝。
讓我們回到實例上頭。
步兵炮火對翼騎兵的殺傷力如何?那足夠阻擋翼騎兵嗎?就像實際上曾生過的那樣,***是否定的。眾多的數據資料很好地揭示了問題的***。重型火繩***(musket)的射程在250-300公尺之間,而其前身火繩***(arquebus)最大射程僅有150-200公尺。不過,在這個距離上開火只會浪費彈藥。當時火器的命中率非常之低。香霍斯特(Scharnhorst)在19世紀時的研究中發現(原註一),面對300公尺外的敵騎兵,1000發彈藥中僅僅命中了65發。
原註一:Wg. Ha a Delbrucka Geschichte der Kriegku t Rahmen der politischenGeschichte Berlin 1920-1923 (op.cit. Page (s) 310 ) t.IV.研究中使用的是燧發***(flintlock),不過也同樣適用於火繩***(matchlock);兩者間的差別僅僅在於其發火裝置,而非***本身的性質。
在225公尺的距離上,比率是每1000發命中149發。在極近的75公尺距離上,最好的比率是每1000發命中403發。為什麼命中率那麼低?
1. 當時的武器沒有膛線,除了非常少部分的特殊獵***或菁英份子的來福***。螺旋狀的膛線可穩定彈道,增加射程和命中率。
2. 沒有瞄準輔助──往往只是「水平」朝向目標。即是如此,滑膛***管天生的不準確也很難被簡單的瞄準裝置給克服。
3. 每發火藥包的份量不精確。這使得***口初速不一致,因此影響其射程與射擊角度的精確性。
(英譯者註:曾參與拿破崙戰爭的波蘭***騎兵(lancer)查拉波斯基(Chlapowski)在以其經驗為本的敘述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火***的篾視,而此時的***砲比17世紀的要好得多。基本上他說,對,我們當中的一些伴當會中***,但既不多也不足以阻止我們。一但我們衝上步兵的跟前,他們完全是任人割宰。Dezydery Chlapowski, Memoirs of aPolish Lancer, Emperor's Pre , 1992.)
甚至天氣也會影響射擊的命中率,例如潮濕火藥的燃燒速度就比乾燥的來得慢。朝騎兵開***──雖然乘馬部隊是大目標,他們的速度仍使其不容易被擊中,
(英譯者註:由於開火時藥鍋中的煙霧會往眼裡衝,眼睛必須保持在火繩***側之下。)
不僅如此。在近距離開火是不夠的。由於啞彈率是如此之高,以致於大為降低火***的效力。1966年,下西里西亞(lower-Silesian)的一連現役部隊展開了一場試驗,使用的是17世紀的火繩***。他們發現,儘管他們用的是較好的現代火藥,其中僅有百分之43發火成功。
(英譯者註:這些傢伙肯定是廢材。現代的實驗者有辦法持續的維持百分之90以上的發火率。我這一群在雨下個不停的情況下也可以維持百分之43以上的發火率──反正就是保持火繩乾燥、別讓火繩靠近衣服、***管朝下;還有,假如帽延的一攤水傾洩而下,把發火藥變成一團爛泥,你得趕緊把這些清掉,倒進新的火藥,引燃好把藥鍋烘乾。)
在戰場上開火指令下得如此頻繁的狀況下,完全不用指望會有這樣「好」的成績。急促使得啞彈的比率更高。指揮官曉得第一次齊射的效果最好、最準確,因此在使用上格外注意;下一次齊射的效果就差了。(待續)
我們現在回到攻擊翼騎兵的問題上。訓練手冊中的記載不允許步兵在75公尺以外的距離開火。翼騎兵能夠快速的越過這個距離,因此我相信開火後的空檔不夠長矛兵進行掩護。掩護需要多少時間?考慮到輪流齊射每次的間隔為二十秒,撤退到長矛兵後方花上8-10秒左右是可能的、可接受的。我假設步兵會在距離翼騎兵75公尺遠時開始進行掩護。
翼騎兵等著步兵開火的那一瞬間,在下一次開火重組完成之前一口氣衝鋒到底。
我們假設雙方的距離是75公尺,這使得翼騎兵只會在炮火下曝露一次。同時必須記住,翼騎兵「旗」的正面是200公尺,而步兵是100公尺,因此翼騎兵的第一排只有一半暴露在炮火下──僅有25名而非50名騎兵。
(英譯者註:1707年,兩營(1000人)奧地利步兵等到攻擊的土耳其人進入20步的範圍內時才開火──雖然前後三列同時開火,中彈的才35人!這種粗糙失敗的真正理由是心理上的,而非上述的其他因素。(沒錯,結果是當天的奧軍慘敗)
我們再多考慮一些。我們且確認以下的範圍:
有多少騎手和馬匹中彈。
哪些馬會倒地。
哪些翼騎兵會陣亡。又有多少受傷。
為了計算這些,你必須了解騎手和馬匹的彈截面積。
馬匹佔了百分之60,而騎手僅有百分之40。
我們假設擊傷馬匹的子彈會使其在戰場上被消滅;而多餘的命中騎手的子彈則會致命(雖然不一定是在命中的那一刻;傷者經常稍後才沒命)。
除了(大部分戰役中經常性地低傷亡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場戰役中,第一線攻擊的翼騎兵有百分之44被消滅(只計入面對步兵衝鋒的而不包括側翼)。所以,正面攻擊風險很高,傷亡很大,而紊亂失序將使得接下來的攻擊變得不可能。「旗」被打散,秩序被破壞,面對長矛的攻擊成功的機率不高。
熟悉騎兵用來協調集團衝鋒的方法對我們很有用處。所有的資料都證實了騎兵「旗」是以棋盤格般的方式波狀布列,後一波可以完全楔入前一波當中的空隙。這也就允許第一波前進而不會打亂整個陣型。陣型整體相當有彈性,使得大批部隊能夠適當地協同作戰。
第一擊沒有擊破敵人戰列的情形常常發生。接著,「旗」後撤重整,或者換枝新的騎矛,稍作休息後繼續衝鋒。這第二次(以及接下來的更多次)的數波攻擊會使得對手沒有機會重整陣型。當翼騎兵下定決心全力突破一點時,這就是他們成功的方式。
我們現在可以確信,總的來說,翼騎兵能夠擊敗西方的戰術──輪流齊射的火力以及長矛組成的矛籬。翼騎兵能夠擊破步兵,並且在突破後席捲敵人的後方,在追擊中展開一場大屠殺。
東方類型的步兵(如顎圖曼新軍Jani ary)也是翼騎兵經常碰到的對手。雖然在15和16世紀的某些時期他們是歐洲最好的步兵,他們的作戰價值在逐漸減低。土耳其戰士雖然還不錯,其素質並未高過西方的步兵。
與哥薩克作戰的方法
查波羅斯基(Zaporoskim)哥薩克是波蘭─立陶宛聯盟(Polish-LithuanianCommonwealth)主要的臣民之一,在16與17世紀參與了無數次的起義與暴動。他們的作戰基調是所謂的車陣(tabor,武裝車輛組成的營壘)。車陣構成了可移動的屏障,避免了衝擊式的戰鬥,而且還是哥薩克發揮他們絕妙***法的作戰平台。車陣是為了對付劫掠而逐漸產生出來的;然而,它在炮火之下比較脆弱。在這種情況下步兵與砲兵是較好的工具,不過波蘭人顧慮到機動的因素,在東方常常僅以騎兵作戰。這時騎兵封鎖這些車陣(斷絕補給),如此一來便能強迫敵方有條件的投降。哥薩克不會在開闊地向翼騎兵挑戰。
既然我們已經討論了翼騎兵對付步兵的方法,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他們怎麼在戰場上與其他騎兵接戰。重點在於,就像之前已經提到的,16世紀的西方騎兵已經喪失了他們執行真正的衝鋒的基本能力。(待續)
在西方,騎兵已成為主線戰場上步兵的輔助。他們已***於有限的任務:戰場巡邏、偵查、切斷補給線、與敵方騎兵交戰…等等。他們運用的是與步兵類似的「向後轉進」(counter-march)火器戰術──「蝸殼」(Caracol)戰術。此種戰術有賴於騎兵各排輪流施放其短管火器。這種騎兵戰術完全走向偏鋒。當面對真正的騎兵時,比如說與波蘭人對陣時,他們毫無勝算。騎兵的強大威力是藉著「冷鋼」與衝鋒施展開來的。西方的騎兵已經被剝奪了衝鋒的威力,尤其是那些手***輕騎兵(rieter cavalry)。
(英譯者註:Caracol這個字源於拉丁文的「蝸牛」( ail)
1605年基爾裘姆(Kircholm)會戰的片段,彼得.薩耶薩(Peter Sayersa)繪於1630年。與瑞典騎兵接戰: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英譯者註:肯特.艾斯特(Kent Aist)在瀏覽這一片段時評論道,雖然17世紀對西方的騎兵來說不不光彩,部隊仍然會顧及騎兵,盡量維持騎兵的數量;雖然和步兵比較起來騎兵的花費要龐大得多。)
隨著時間消逝,西方騎兵戰術的低落越發明顯。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導因於翼騎兵的影響,由於17世紀初,翼騎兵在與俄國和瑞典的交手中取得的輝煌勝利。隨著瑞典王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在1620年代所進行的改革,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在1630年代的跟進,騎兵作戰的方式改變了。然而,他們從未達到與波蘭騎兵相同的戰力水準。許多戰役都顯現了這點:例如,在1629年的茨西安(Trzciana)戰役,古斯塔夫.阿道夫改良後的騎兵再度遭遇失敗。雖然在這戰亂的年代中古斯塔夫.阿道夫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指揮官之一,他的軍隊在波蘭翼騎兵的攻擊之前仍然總是崩潰。
接下來我們前往東方,以幾個國家為別分別探討其騎兵的特色。
俄羅斯的騎兵也是用「冷鋼」衝鋒;雖然他們在作戰時顯得飢渴衝動,卻毫無陣型可言。他們以鬆散的隊形進行攻擊,因此很容易喪失秩序。俄羅斯人的護甲很薄弱,使得他們又因此付出額外傷亡的代價。翼騎兵在對付他們時沒有很大的問題,雖然俄羅斯人的精銳部隊裝備了騎矛(zacze ym)和鎧甲。
韃靼騎兵是很值得尊敬的對手。除了缺乏鎧甲以及常常僅僅裝備弓箭之外,他們運用的戰術非常有力。他們運用的是由成吉思汗所激發出來的、精緻的運動以及包圍、奇襲戰術。假如被迫後退,他們便向追襲者放出一陣箭雨。他們佯退以引誘敵人追擊,將敵人導引至其主力埋伏之處。輕騎兵成群結隊的在側翼進行佯攻,而在正面最強大敵人對陣的則脫離戰場,假裝敗北。追擊的遊戲若玩下去便會以災難收場。波蘭人學會了怎樣避免厄運。然而,即使波蘭人不會掉入韃靼騎兵設下的陷阱,韃靼仍然是一大威脅。他們會在數量上佔優勢的情況下席捲敵人一部,飽以箭矢後撤退,然後再次攻擊,造成敵人重大傷亡。兩個因素讓他們得以實行上述戰術。首先,韃靼人是天生的騎手,他們的座騎精明可靠。他們能夠接近敵人打帶跑而無懼於敵人追擊。第二,他們一分鐘可以放出十箭,且非常精準。那些不幸的中箭人把這場豪雨稱作「韃靼的盛情款待」。即使他們沒有對敵人實行衝鋒予以重擊,他們威力強大的箭術仍足以癱瘓敵人的馬匹與機動力。
波蘭人怎麼和他們打仗?他們通常試著利用他們的火力優勢,而這正是韃靼人所害怕的。第二,他們試著在衝鋒時以及衝鋒後保持秩序,使得韃靼人不可能有機會利用他們的混亂。第三,他們模仿韃靼騎兵的「o koczenie」(「蜂遮」'screening'或「蟻附」'swarming')戰術,也就是挑準敵人陣型的側翼或後方脆弱處集中攻擊。
在近接肉搏戰當中韃靼人會從波蘭人面前撤退;波蘭人有較好的武器與鎧甲,因此波蘭人的戰術就是嘗試在近距離接戰。而韃靼人則刻意組成不尋常的模糊陣型,只在具有堅實的數量優勢,或者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與敵人接戰。
這種情況下翼騎兵是怎樣與韃靼騎兵交戰的?翼騎兵擁有許多年的戰場經驗,而且其中不乏亮麗成績。強迫韃靼人接戰是戰術的關鍵。交戰中的翼騎兵不使用騎矛,那只會在戰場上增加不必要的重負,尤其是面對敵人迅捷的騎兵。他們試著使用火器,每個翼騎兵帶著手***或卡賓***。除去這些重負,翼騎兵的好馬便能追奔逐北。
土耳其人有高水準的騎兵傳統,且其使用的馬匹在波蘭頗受好評。他們的訓練精良,而且也裝備了盔甲(雖然並非所有騎兵,僅包括一些部隊)。
土耳其奚怕伊( ahisi)騎兵,1595:
'700')this.height='700' quot; border=0
他們的攻擊武器包括弓(luk,發音是wuk)、騎彎刀(saber)、短矛,有時候用的是「dziryt」。概括來說,他們要比西歐的騎兵更佔優勢。例如,奧地利雇用波蘭或者匈牙利騎兵與土耳其人交戰,而他們的騎兵則避得遠遠地。翼騎兵經常是戰場上的勝利者,當他們使用騎矛時,武器的長度優勢使那成為一場不公平的戰鬥。翼騎兵運用的陣型較完整(雖然沒有像攻擊步兵的那樣緊緻),而這在與較鬆散的土耳其騎兵陣型交戰時具有決定性。翼騎兵的盔甲提供了較佳的保護,不過在個別騎兵的訓練上土耳其部隊與翼騎兵平分秋色。
(英譯者註:此兩者騎矛的差別在於一是由卡榫拴住的,一是手持的)
參考資料:
Husaria Jerzy Cichowski, Andrzej Szulczy ki
Bitwa pod Gniewem (22.IX-29.IX-1.X 1626) Jerzy Teodorczyk - artykul
zamieszczony w Studiach i materialach do historii wojskowosci t.12
Nowe poglady na bitwe ze Szwedami pod Gniewem w 1626 r.
Jan Seredyka - artykul zamieszczony w Zapiskach historycznych t.34 zeszyt 2
Historia piechoty polskiej do roku 1864 Jan Wimmer
Chanat Krymski Leszek Podhorodecki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在线
2478 性别
414692 帖子
1153 主题
3 阅读权限
70 好友
36 分享
30 记录
0 注册时间
2010-3-9 最后登录
2011-7-30 成年龙
,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36 注册时间
2010-3-9 发表于 2010-4-22 17:10
波兰祖上还是阔过的。平独震露。
翼骑兵的装备是蛮帅的。
东拉西扯,南退北进,突出重围,遍地开花。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948 性别
419262 帖子
1319 主题
25 精华
7 阅读权限
9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0-4-2 最后登录
2010-11-10 成年龙
,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2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4-2 发表于 2010-4-22 17:30
感觉只适合中世纪的欧洲···············
和谐,要和谐!
重生七年前,创造一段只属于医仙的传说…… 粉丝榜还有大量位置,随手点一下吧!
当前离线
5607 性别
411498 帖子
3364 主题
10 精华
-2 龙威
1 阅读权限
5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8-12-5 最后登录
2011-7-29 幸福美满的邪恶龙
,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10 精华
8 注册时间
2008-12-5 发表于 2010-4-22 19:46
莫非翼骑兵的飞翼,就是为了平衡那超长的长矛的?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8490 性别
195234 帖子
14658 主题
122 精华
29 阅读权限
255 好友
61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3-11-2 最后登录
2011-7-27 主题
122 精华
29 好友
61 注册时间
2003-11-2 发表于 2010-4-22 21:15
显克微支的这本《洪流》小说我一直没找到
文昊一个废物般的体质,却得到五行神玉,拜远古灵魂为师,得上古功法,收服超级异兽,让得无数美为之疯狂
当前离线
5040 性别
330372 帖子
4415 主题
99 精华
16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4-10-29 最后登录
2011-7-29 内涵丰富的锡龙
,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99 精华
16 好友
1 注册时间
2004-10-29 发表于 2010-4-22 21:33
莫非翼骑兵的飞翼,就是为了平衡那超长的长矛的?
德宝宝 发表于 2010-4-22 19:46 用不着,那玩意空心的,而且后面有个铅球作平衡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379 性别
420692 帖子
1068 主题
56 精华
16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0-4-17 最后登录
2011-7-29 成年龙
,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56 精华
16 好友
8 注册时间
2010-4-17 发表于 2010-4-24 12:00
飞翼应该是方便对齐阵型用的吧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1650 性别
338537 帖子
1777 主题
26 精华
2 阅读权限
7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5-12-14 最后登录
2011-7-29 意气风发的成年龙
,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26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12-14 发表于 2010-4-24 13:11
本帖最后由 Mirko 于 2010-4-24 13:13 编辑
莫非翼骑兵的飞翼,就是为了平衡那超长的长矛的?
德宝宝 发表于 2010-4-22 19:46
bogyman
在SC的贴子
长***仍然是翼骑兵最为声名显赫的武器。我们研究过一些藏于波兰博物馆的十七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早期的长***,这些样本的平均长度达到了5米,也就是超过十六英尺,以枞木制造(制作铅笔的木材,并不坚硬——译注)。制造方法是先把木材制成半个***体的形状,再将内部挖空,最后把两半胶合起来并涂上红漆,绘以金色的羽状纹饰。整***的重心处是一个木球,保护着握矛的手。铁质***头很小,只有大约10厘米长,上面有脊,***头后有着长铁条用来把***头固定在***杆上。矛旗仍然是长***所必备的,华沙的波兰军队博物馆内收藏了九面翼骑兵长***上的矛旗原品,都由丝绸制成。其中两面三角形的大约是十七世纪晚期的东西,长390厘米(即约12.5英尺),最宽处宽71厘米(即约28英寸)。旗面分成两部分,一边染成深红色,一边则是白色,上面还有一个骑士十字。另七面旗子还要稍长一些,纯为深红色,上面的纹饰是两条蛇和交叉军刀之间的骑士十字。根据其他一些资料我们知道还有其他颜色的矛旗存在:绿-红、蓝-绿、黑-白、黄-白等等,有时色块之间还以Z字线或者其他形状的曲线相分割。由于***杆中空,这些长***的重量很少超过3千克(6磅9盎司),如此也更易于掌控。若仍不胜疲劳,***的尾部可以套在一个用皮带系在马鞍上的皮套子里。全速冲锋的翼骑兵可以用手中的长***将一个装甲的敌人刺穿,但通常长***也会同时被反作用力所击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就只能使用长刺剑、重军刀和马刀等武器了。 空心的
至于鸟毛有啥用,估计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重生七年前,创造一段只属于医仙的传说…… 粉丝榜还有大量位置,随手点一下吧!
当前离线
1406 性别
345291 帖子
553 主题
37 精华
10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6-6-14 最后登录
2011-7-29 萌龙
,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37 精华
1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6-6-14 发表于 2010-4-24 13:14
补充些沉没前的回帖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1406 性别
345291 帖子
553 主题
37 精华
10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6-6-14 最后登录
2011-7-29 萌龙
,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37 精华
1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6-6-14 发表于 2010-4-24 13:14
本帖最后由 sishui 于 2010-4-24 13:17 编辑
杨柳清扬
为了对抗这类长***骑兵,后面就发明了在队列后面放置豆子来诱惑马,让骑兵穿越队列空隙的训练方式。不但训练骑兵,也训练步兵
BarryLyndon
有个介绍麦迪其的电影……里面的火***只能令骑士在马上晃两下……然后,P事没有……
最后弹丸造成的唯一困扰就是…… 骑士不得不用小刀把它从盔甲上撬下来……仅此而已……
这就是那个时候无敌的火器…………对付半身有点效果,对付3/4或者全身大白几乎毫无作用……
方针被冲散也不足为奇
迦太基象兵
全身铠不是随便一个骑兵能装备的
BarryLyndon
电影《虎将雄风》里麦迪其的士兵也不全是全身铠,前排冲锋的好像配备了些3/4,剩下的马上火***手应该都是半身光屁股
晓风飞翔
以下是引用bluewhalemoon在2006-12-1 19:40:00的发言:
跟史書上記載的遼國騎兵使用方式頗像.
辽史 兵卫志: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疋,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櫼欁、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伞各一,【五】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铸金鱼符,调发军马。其捉马及传命有银牌二百。军所舍,有远探拦子马,以夜听人马之声。
  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後行。始闻诏,攒户丁,推户力,核籍齐众以待。自十将以上,次第点集军马、器仗。符至,兵马本司自领,使者不得与。唯再共点军马讫,又以上闻。量兵马多少,再命使充军主,与本司互相监督。又请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亲点将校。又选勋戚大臣,充行营兵马都统、副都统、都监各一人。又选诸军兵马尤精锐者三万人为护驾军,又选骁勇三千人为先锋军,又选剽捍百人之上为远探拦子军,以上各有将领。又於诸军每部,量众寡,抽十人或五人,合为一队,别立将领,以备勾取兵马,腾递公事。
  其南伐点兵,多在幽州北千里鸳鸯泊。及行,并取居庸关、曹王峪、白马口、古北口、安达马口、松亭关、榆关等路。将至平州、幽州境,又遣使分道催发,不得久驻,恐践禾稼。出兵不过九月,还师不过十二月。在路不得见僧尼、丧服之人。
  皇帝亲征,留亲王一人在幽州,权知军国大军。既入南界,分为三路,广信军、雄州、霸州各一。驾必由中道,兵马都统、护驾等军皆从。各路军马遇县镇,即时攻击。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後进兵。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以议攻取。及退亦然。三路军马前後左右有先锋。远探拦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後二十馀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中虚实,动必知之。军行当道州城,防守坚固,不可攻击,引兵过之。恐敌人出城邀阻,乃围射鼓噪,诈为攻击。敌方闭城固守,前路无阻,引兵进,分兵抄截,使随处州城隔绝不通,孤立无援。所过大小州城,至夜,恐城中出兵突击,及与邻州计会军马,甲夜,每城以骑兵百人去城门左右百馀步,被甲执兵,立马以待。兵出,力不能加,驰还勾集众兵与战。左右官道、斜径、山路、河津,夜中并遣兵巡守。其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斫伐园林,然後驱掠老幼,运土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并下,止伤老幼。又於本国州县起汉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军退,纵火焚之。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阵四面,烈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抯。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历二三日,待其困惫,又令打草谷家丁马施双帚,因风疾驰,扬尘敌阵,更互往来。中既饥疲,目不相睹,可以取胜。若阵南获胜,阵北失利,主将在中,无以知之,则以本国四方山川为号,声以相闻,得相救应。
  若帝不亲征,重臣统兵不下十五万众,三路往还,北京会兵,进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统,止遣骑兵六万,不许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种养而已。
  军入南界,步骑车帐不循阡陌。三道将领各一人。率拦子马各万骑,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觇逻。及暮,以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御帐。自近及远,折木稍屈,为弓子铺,不设***营堑栅之备。
  每军行,鼓三伐,不问昼夜,大众齐发。未遇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敌师,乘新羁马,蹄有馀力。成列不战,退则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上风曳柴。馈饷自赍,散而复聚。善战,能寒。此兵之所以强也。
迦太基象兵
匈奴有没有大兵团战术?他们好像没打赢什么大战役。
bluewhalemoon
然後於阵四面,烈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抯。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
这种战术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车旋?如果是的话,威力应该很大。
又被日本电影摆了一道。汗,看jj旋人的时候我说这车旋不就是白痴战术么。
BarryLyndon
“车悬”阵?
哦,应该是,不是车旋,我说错了,不过这里也说什么波浪式的攻击。和信长,三国里面对“车悬”的描述有点类似,而且都是旋,什么风车式。我被大小JJ还有温侯“悬”得一个疼啊。一次上万啊,就没了。
【这个战术看来很合理,也应该很有效。我要把它添加到我的小说里。】
bogyman
也就是轮番突击骚扰和削苹果,等到敌人出现破绽就主力一拥而上。
日本的有图
确实很强的文,但是,那个万年老问题,翼骑为什么要戴翅膀,有没有什么资料解答啊?
翅膀在飞奔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噪音。
另外可以起到标示作用和一点点防护效果
誓死不灌水
1911就快结束了,南山君你是准备剖腹还是被打成筛子啊?
转点东西:
波兰骑兵背后的那两片东西是鹰翎,最初可能有防卫作用,后来成了彪悍的波兰骑兵的标志从15世纪一直到17世纪,在东欧和波兰争霸的瑞典,俄罗斯,日尔曼诸民族的军队见到波兰骑兵背后的鹰翎往往有丧胆的感觉。1605年9月27日的Kircholm之役,10868瑞典军(8368步兵,许多是来自西欧的雇佣兵,2500骑兵)面对3600波兰军(2000骑兵,1000步兵),结果波兰军骑兵巧妙地把瑞典步兵和骑兵分离开来,先破其骑兵,再攻其步兵,再瑞典步兵方阵破裂后,波兰骑兵对其放手进行屠杀,这一仗,在兵力上本来占三倍优势的瑞典军死8918人,Dvina河河水被死去的瑞典人的鲜血染红,波兰人只损失了100余人。1610年,波兰人以5556骑兵,679名哥萨克,500名步兵总共不到7000人大战2万俄罗斯人和7000瑞典联军,结果波兰人以急行军出敌不意地出现在俄罗斯-瑞典军的大营前方,在敌人作出反应之前,先以猛攻击溃俄罗斯人,这时瑞典人甚至来不及整队,最后不得不在未及交战前就全军投降! 可惜没有看过“火与剑”这本书,猜想应该是说17世纪乌克兰和哥萨克反波兰民族大起义的故事,不知道这时显克微支是怎样描写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民族压迫者出现的同胞的,虽然这次起义被勉强平定了下去,但这确实成为波兰由盛转衰的原因之一。 波兰开始衰落后,瑞典在其天才的统帅古斯塔夫 阿道尔夫国王的领导下,开始强大起来了,这两个宿敌多次交战,古斯塔夫 阿道尔统帅下的瑞典军连续几次击败波兰人,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古斯塔夫 阿道尔几乎是照搬了波兰人的骑兵战术,后来在三十年战争中,瑞典骑兵威震欧洲,但在西方却很少有人知道波兰骑兵的威名。实际上在波兰战场上击败了波兰骑兵后,瑞典人曾欣喜若狂:“原来波兰骑兵也可以被打败啊!”,不过他们也许高兴地早了一点,波兰虽然已经过了巅峰期,但其骑兵的实力还是不可以被轻视的。很快波兰人将骑兵分散成小股,一方面拒绝和瑞典人野战,一方面却不断袭击瑞典军的运输线和一切和主队分散的小部队,当时波兰人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可以和古斯塔夫 阿道尔抗衡的统帅,但以单对单,小队对小队比较,波兰骑兵仍然要强于瑞典人,所以到后来古斯塔夫 阿道尔虽然打胜了战役,最后却不得不将部队收缩在几个据点里,甚至到了即将绝粮的地步,这样他不得不放弃了在波兰所获得的一切,退回瑞典去,退却途中,瑞典军遭到波兰骑兵不断的攻击,损失惨遭,只是由于古斯塔夫 阿道尔本人控制部队的能力,才使得瑞典军不至于崩溃,这样古斯塔夫 阿道尔的波兰战役以一无所获而告终,这样他的目光转向了正在进行三十年战争的德意志诸帮。
这里有点问题,直到17世纪中期,波兰人和莫斯科的俄国人的战争中都是胜多败少,有一度都到了扶植伪沙皇,长期占据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的程度,要说不满也应该是俄罗斯人对波兰不满才对。波兰人作为斯拉夫人的一支之所以无法统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主要是由于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一直把信奉东方正教的乌克兰人,白俄人和哥萨克人当作被征服的民族看待,由于长期征战,对其征发过度,从而引起这些被压迫民族的强烈不满,从16世纪底,大大小小地民族起义就没有间断过,一开始波兰人尚能以武力进行相当残暴地镇压,但1620年波兰军队在Moldavia被起义的哥萨克人打得大败,波兰名将Stanislaw Zolkiewski(上文提到的以7000人击败27000俄罗斯-瑞典联军的波兰统帅就是他)战死,这一仗不但使得波兰人元气大伤,而且粉碎了波兰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虽然波兰人用软硬兼施的方法暂时平息了这次起义,但波兰已经无法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了。 15-18世纪东欧主要是有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和俄罗斯四大强国争霸,另外普鲁士的前身,还没有“阔起来”的勃兰登堡人夹在中间鬼头鬼脑的做墙头草,其有趣程度不在我国的三国志之下。
bogyman
波兰翼骑兵武备发展史ZT
……同一时期的史料中还出现了翼骑兵翼饰的最早记载。这些翅膀用鹰羽、鹤翎或者鸵鸟毛制成,若用鸵鸟毛,则一般都染成红色、绿色或者蓝色。无疑这些翼饰还是对土耳其德利骑兵的效法,但其样式是波兰自己的独创,其主体是一根漆成红色或者裹着深红色天鹅绒,并包着铜皮的直木条,在木条上钻上一排大小适中的洞眼,羽毛就插在这些洞眼里形成一只巨大的翅膀。木条下端铆接着一根金属棒,金属棒则插在背甲上的插座里。十六世纪乃至更晚的年代里一直有些翼骑兵未装备甲胄(见图4),因此若战士们没有甲胄或者未穿戴背甲,则可以把一只或一对翼饰插在马鞍的后桥上。只是由于固定在鞍后的翼饰会妨碍跨马,就只能在战士上马后由别人代劳了。事实上无甲的翼骑兵并非少见。斯蒂法诺?德拉?贝拉(Stefano della Bella)曾分别于1633年在罗马和1645年在巴黎[注3]仔细观察过来访的波兰使团中的骑兵,他所作的一幅精美的铜版画就刻画了一位不着寸甲,鞍后却插着一只高大的鸵鸟毛翼饰的翼骑兵形象(见图五)。看来在当时,披甲的和无甲的翼骑兵同时存在,只有翼饰才是这个兵种的招牌特征。话说回来,这种翼饰的确切作用直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完全解释清楚。有人说在战斗中,风吹过翼饰所发出的飒飒声能够惊吓敌人的马匹,但即使是上千只翼饰同时发出的声音也会淹没在战场上巨大的嘈杂声中。还有人解释说这种翼饰能够防护东方骑兵,尤其是鞑靼人惯用的套索的袭击,但好好勘查一番之后,你就会把这种解释也剔除出局。实际上这种翼饰最确定,也是唯一的作用是建立一种强烈的由视觉上到心理上的冲击。包裹在层层铠甲中的武士,背后插着巨大的翼翅,肩上披着猛兽的毛皮,这些形象都给人以超凡入圣般的感觉,能在观者心中掀起阵阵漩涡般的情感:惊恐、敬重、敌意或者是羡叹。而到了战场上,就很难说这些僵硬地固定在骑手背后的笨重而又庞大的家什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了。也许,我们可以推断翼骑兵很少——如果不是根本不,也许在大战役中他们也会盛装上阵——在战场上带着这些翼饰,而主要把它们保留到阅兵场上或者庆典仪式上去使用……
jkkkjkski1
看到这里,即便是大波波也应该死而无憾了……
汗一个……
我只是确定,在这里得到的回答都如此扯,那作者们就可以随便解释了
毕竟,作者也查不到的东西,读者就更查不到了
顺带说下我见过的几个解释
1那不是羽毛,那是……飞刀!又见飞刀!(见与一流传甚广的哥萨克起源文)
2用以测量左右骑兵的距离
3有时翼骑依靠步兵施放的烟雾来掩护运动,羽毛用于让后面的人看清前面不走散
4在伙友骑兵和拜占庭骑兵团就有将翅膀画在身后一俗,此其发展也
5想当天使想疯了
6与黑骑士和守望者划清界限
7十三世纪一人以翅膀吓跑大量条顿人,其他人遂效仿
8整流器,调整太靠前的重心
反正八旗的马甲数有限,只要没有绿营参乎,牺牲十万拿破仑时代的步兵消耗掉那几万马甲,猪脚就赚翻了——一般猪脚跟八旗决战时,重建十万火***兵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太大难题了。
拿皇帝对付麻木路克的六列厚的方阵拿来防八旗马甲如何?
迦太基象兵
面对几万重骑兵冲击能够坚持战斗到死的十万步兵,拿皇帝的禁卫军团也不过如此,但是人数远不到十万
要么骑兵撤退,要么步兵崩溃,拚到同归于尽的结局是难以想象的
AWS.奥贝斯坦
引进重型板甲,从全国遴选身高1.80以上的大汉,组建一支瑞士重步兵或下马重骑式的冷兵步兵
先搞定财政吧
奥贝斯坦
这是完全重新打造新军,不是关宁那种浪费极大的盘根错节的亲戚门阀军队
华伦斯坦都能养支10万人规模的雇佣军,明朝政府再腐败,也没理由养不起20万规模的
总评分: 龙晶 + 1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5040 性别
330372 帖子
4415 主题
99 精华
16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4-10-29 最后登录
2011-7-29 内涵丰富的锡龙
,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99 精华
16 好友
1 注册时间
2004-10-29 发表于 2010-4-24 13:15
引bogyman在SC的贴子 空心的
至于鸟毛有啥用,估计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Mirko 发表于 2010-4-24 13:11 我?……
阁下是sc的?我在sc不用这ID啊……
我自己都记不得我在哪个帖里面发过这个了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1650 性别
338537 帖子
1777 主题
26 精华
2 阅读权限
7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5-12-14 最后登录
2011-7-29 意气风发的成年龙
,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26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12-14 发表于 2010-4-24 14:05
本帖最后由 Mirko 于 2010-4-24 14:29 编辑
那就是俺记错了,原贴是SC的,楼上以前在回复里转过……
bogyman
波兰翼骑兵武备发展史ZT
我曾經看過一些了不起的馬術表演──滾木桶比賽、放牧和套套索的表演、原本是作戰技巧的馬術比賽項目、甚至是排成陣列的騎警在控制群眾秩序。然而真正讓我屏息的是在西班牙看到的一場馬術鬥牛賽。
(譯按:《
葡萄牙馬術鬥牛賽
的藝術》)除了一般鬥牛賽也有的步驟外,鬥牛士是騎在馬背上攻擊的。就像步行的鬥牛士一樣要在閃過牛角的同時把劍插到牛身上,只是乘馬的鬥牛士是在馬匹全速奔馳(gallop)的狀態下,在距離牛角幾英吋的空隙前,在從狂衝的牛之前掠過之時,俯身下去刺殺。幾英尺?是的,實際上牛會逮著目標好幾次,馬兒會淌血走上好幾步,而鬥牛士的夾克會被扯碎。鬥牛士有時會與牛平行奔跑,從牛的前頭發動攻擊,範圍從呈直角到對頭撞上都有。所以,雖然我在馬背上的經驗很單薄,我對一匹好馬和好騎手的組合,以及他們卓越的技能,是很敬佩的。
旧龙空转过的一个视频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753 性别
350331 帖子
678 主题
14 精华
3 阅读权限
7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6-8-23 最后登录
2011-7-29 青春洋溢的萌龙
,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14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6-8-23 发表于 2010-4-24 17:31
显克微支的这本《洪流》小说我一直没找到
jkkkjkski1 发表于 2010-4-22 21:15 爱问有扫描的PDF,可以去下,不过质量一般。
重生七年前,创造一段只属于医仙的传说…… 粉丝榜还有大量位置,随手点一下吧!
当前离线
5040 性别
330372 帖子
4415 主题
99 精华
16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4-10-29 最后登录
2011-7-29 内涵丰富的锡龙
,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99 精华
16 好友
1 注册时间
2004-10-29 发表于 2010-4-24 17:46
那就是俺记错了,原贴是SC的,楼上以前在回复里转过……
旧龙空转过的一个视频
Mirko 发表于 2010-4-24 14:05
那个确实很了不起,不过这个是葡萄牙人专门培养的斗牛马,在古代基本上相当于高级跑车了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8490 性别
195234 帖子
14658 主题
122 精华
29 阅读权限
255 好友
61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3-11-2 最后登录
2011-7-27 主题
122 精华
29 好友
61 注册时间
2003-11-2 发表于 2010-4-24 18:02
电影《虎将雄风》里麦迪其的士兵也不全是全身铠,前排冲锋的好像配备了些3/4,剩下的马上火***手应该都是半身光屁股
==================
哎呀,这部片子我也有张D5,当初碟店清仓时扫到得……
就是网上找不到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8490 性别
195234 帖子
14658 主题
122 精华
29 阅读权限
255 好友
61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3-11-2 最后登录
2011-7-27 主题
122 精华
29 好友
61 注册时间
2003-11-2 发表于 2010-4-24 18:06
翼骑兵作战是有火绳***跟炮兵以及哥萨克配合的吧
不然单凭骑兵打毛的仗啊
洪流这部片子里甚至连鞑靼人都出来帮忙用回马箭射瑞典大檐帽了,没准就是因为如此那篇文章才叫他们“值得尊敬的对手”
文昊一个废物般的体质,却得到五行神玉,拜远古灵魂为师,得上古功法,收服超级异兽,让得无数美为之疯狂
当前离线
3737 性别
369037 帖子
1912 主题
80 精华
7 阅读权限
9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7-9-28 最后登录
2011-7-29 意气风发的成年龙
,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8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7-9-28 发表于 2010-4-24 18:09
这个可真是好物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1650 性别
338537 帖子
1777 主题
26 精华
2 阅读权限
7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5-12-14 最后登录
2011-7-29 意气风发的成年龙
,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26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12-14 发表于 2010-4-24 18:47
4分之3甲单论胸甲厚度比全身甲厚好多的(所谓4分之3甲就是把全身甲的腿甲挪到胸前),虽然当时工艺水平下降,质量差了点……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当前离线
1368 性别
382070 帖子
888 主题
1 阅读权限
5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8-2-2 最后登录
2011-5-3 青春洋溢的萌龙
,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2-2 发表于 2010-4-24 18:58
以前玩帝国时代的时候最喜欢用匈奴爆轻骑兵海了。
资源简单,只花粮食。补充的速度快过损失的速度,死一个马上补一个。
基本上不管敌人用什么兵种只要A过去就行了,就像发大水一样。
拥有战士八块腹肌,又有魔法师闪亮的气质……这还是人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GMT+8, 2011-7-30 12:32
, Proce ed in 0.11278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2001-2010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