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足矣。
( Mon, 13 Sep 2010 21:39:58 +0800 )
Description: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作者:鲍鹏山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关乎于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以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很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有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脆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中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端,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 Thu, 9 Sep 2010 20:51:17 +0800 )
Description:
孩子爱磨蹭的十大原因 2点 1.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
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比如吃饭,***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
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的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
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改变。
3.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
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4.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
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5.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
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6.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
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7.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8.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
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9.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
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10.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
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 Thu, 9 Sep 2010 20:48:54 +0800 )
Description: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 P=??? POST /xylggc/editBlogNew.do?p=1
( Tue, 31 Aug 2010 11:33:18 +0800 )
Description:
八月三十一日
今天很阳光灿烂
今天的阳光很灿烂,虽然昨天还阴雨绵绵,闷热异常,我的心情还不错。
第一天正式上班,坐在一楼的办公室里,抬头望出去,对面的高楼,须仰视才见;不觉间,人就有些自卑与渺小;从窗户望出去,阳光很豪爽,看着,看着,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振奋,新的学期,就在这样一个阳光天气里开始了!
第一天正式上班,和学生一起演练走班。第一印象,学生还不错,至少还阳光,和我希望的一样。班里的男生女生正好一半对一半,各顶半边天!
今天预演,和学生一起排了一下座位,内容有两项,一是自我介绍一下,和学生互相融洽一下关系,二是和学生聊聊上课的一些要求,要认真听讲,走廊上不能大声喧哗等等。
人员安排:
班孙小辉,科代表
班于晓。
各班的小组负责人如下:
班林成文,
班于洁,
班于晓,
班于宏伟,
班王筱雪,
班张秀君,
班徐瑶;
人员安排:
班长任俊伟,科代表董昭溦。
各班小组负责人如下:
班董昭溦,
班林春丽,
班王才红,
班张君姿,
班贺怡菲,
班于鹏
接手这个级部,我特意给博客改了一个名字,就叫“我的
个孩子”(两个班级,每班
人,外加我的嫡系孩子),我表示会定时把他们的表现,挂在博客上,没有同学反对,很好!
不错的一个开端,希望明天依然是阳光灿烂!
( Tue, 10 Aug 2010 17:44:23 +0800 )
Description: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19日 20:40
于10-7-19 20:55推荐葛老师能由此及彼阐发开来,剖析了阅读教学的几个关键因素,文章饶有情趣,又有思想性和启发性。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语文专家们,咱能不能不“单相思”了,今天的作业也忒有难度系数了:阅读教学的内容把握怎样在短暂的45分钟展现出作者的深刻思想精巧构思很难,在这个主阵地上(用语有点俗,将就点)怎样把握阅读教学的内容,我也很想知道同行们怎么干的;写作教学我也想让学生有立纲起草的习惯,可是我3年的工作打不过学生7年的写作习惯;平时倒很想指导学生小说阅读,可是学生有时间要做理科题,背文科题,好像对咱语文小说不感兴趣,就是感兴趣,也被斑竹和老爹老妈杀死在摇篮里了。
相对来说,谈一点难度系数2.8吧,先从我怎样调动的身边人的读书情况来说吧。
我家正家主告诉我,三十多年都未读小说一部,最爱看的是《西游记》,还是当年的小画书;我家副家主基本遗传了正家主的全部嗜好,所以,读书最爱看的是《赛尔号》动漫。总之,此两位读有字的不如看有画的带劲。我历经十年努力构建和谐“读书家庭”,——基本维持现状,功亏十篑。
有一天,正家主回来问我个问题“《水浒》里谁最厉害”,偶赶紧到窗外看看太阳的运行轨迹,生怕出现宇宙大逆转。正家主有点沮丧,单位里几个同事用了此名著的一下下,我们家主听得一愣愣的,真够伤自尊的。心中窃喜,爬上尘封已久的书柜,吹掉厚厚的灰尘,让《水浒》露出本来面目,下载了鲍鹏山的讲解,全部送给正家主。如今,正家主会给我蹦个“你就是109将”的经典妙语。只用十天,解决了十年的问题。看来读书来自挫折,“学然后知不足”,孔圣人,我爱死你了。我改造一下,“知不足然后教”,有了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才能使学生摆脱被动局面。总结,变“要我读”成为“我要读”有五点:
首先,一次打击。我要感谢谈论此名著的那些“同事”,流水无情,落花有意。教师教学一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什么是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什么是五谷轮回之所”,千万要认真的停下来让知道的同学解释。有知道的同学就是对不知道的同学的打击,在打击之下,大多数的人的选择要反击。反击,就需要暗暗积蓄力量,有了阅读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读书的气质。
其次,一个契机。在什么时候谈论经典小说最合适,语文课堂就是最好的契机。在我们语文的45分钟内,不要光想着怎样把预设完成,留出4-5分钟让学生质疑、复习,让学生主动介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可以横向设计,让学生比较劝说词《三国演义》里诸葛舌战群儒,《西游记》猪八戒智劝美猴王,《红楼梦》中探春劝贾母,宝钗劝王夫人等等都是古典小说阅读的契机。
第三,一种媒介。同学的渊博是打击也是媒介,课堂的阐释是契机也是媒介,写作的运用更是媒介,当作文中的小说复活后,教师的工作就是宣传,或打印,或朗读,这种宣传就是促进阅读的媒介,电视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也是阅读原著的媒介。
第四,一直鼓励。在“我要读”动机不算纯良,特别被人打击的情况下,要鼓励学生“我爱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的鼓励、表扬学生,畅所欲言,能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
第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丁肇中语)当然,小小的一次契机和打击未必会是学生阅读小说的原动力。培养兴趣才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关键。副家主最近看上了《倚天屠龙记》,那就拿来原著阅读;动漫《希腊神话故事》看了又看,那拿书对照着读。不信,兴趣培养不起来。
要把阅读小说变成一种常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Tue, 10 Aug 2010 17:43:36 +0800 )
Description:
固其根本,浚其泉源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20日 17:32
于10-7-20 17:48推荐葛老师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语言犀利而不失幽默,文章有感性也有理性,耐人寻味。研究学问就需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声音不同,但终极目标相同。
于10-7-20 19:17推荐葛老师语言诙谐机智,谈笑之中又不失锋芒,敢谈敢想敢说,如真能追求“课改”和“双基”的共赢,才是吾辈之幸。
听了段马滕三位老师的课,正在细细品味咀嚼,还没来得及消化,赵专家和方专家一记闷棍冷不防让我肠梗阻;伤口崩开了,像青蛙王子马夫的胸口用十道铁箍也没把郁闷给箍住。
《史记》一直是必修课本的首选教材,教师们每每奉若圣经视若神明,所以,运用起来有点像“伊卡洛斯的翅膀”,飞高了蜡化了,飞低了水浸了。
像段老师的讲法我在初出茅庐时,一定佩服的五体投地,人家那课堂读背讲议,妙趣横生;像马老师的课我在教第二遍时,一定会这么干,看学生多会质疑,一定训练有素,经得起各种惊涛骇浪的考试;滕老师的课我现在基本上现在进行时(当然没人家那么娴熟,有点自夸),不过都是我在台上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
照专家的意思,三位老师中段淑君老师为上乘,展示的课堂人文目标多精准,“和”字又很符合中央的“和谐”精神,专家又提议成“发展是硬道理”;手法上一个“对比”贯穿到底,问题的铺设上有阶梯,这些我都同意。
可就是不同意对老师们把文言知识和高考挂钩的批评。
敢情专家们不用水深火热的送高考,不用绞尽脑汁猜考题。(我刚从硝烟弥漫的高三战场上下来,火气有点像李云龙,见谅。)
以我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要是我讲到这里,可能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写在黑板上,然后飞唾四溅:“同学们,请注意这句话,那些狡猾的出题者对它情有独钟-------”
我要真被专家忽悠了,不但我的脑子进了水,基本上那水里还养了条活鱼。
要不钱学森临终前,不会慨叹“中国人为什么会丧失创造力了”(人才死,话就凉)因为,有我们这么一群教育者在致力于将一个个有创造力的生命锻造成整齐划一考试机器。
操控我们的大机器就是高考试题,我们就像卓别林在流水线上不停的拧螺丝以至于看到贵妇人的胸前扣子也激动地冲向前去一样,我们老师只要看到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那基本上就兴奋地条件反射了。
虽然,余秋雨说:“没有人文目标就像毛毛虫一样恐怖。”(我不明白一大男人怕啥毛毛虫)但是,央视青歌赛还是果断地将这个怕毛毛虫的男人拿掉了。
所以,专家们片面的理解人文教育,忽视了双基,对所谓的“大语文观”亦步亦趋,追求新课改的“时尚化”,淡化文言的积累和理解,是一种矫枉过正,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 再者,语文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兄弟我写了好几年看见它们气不打一处来)的三个维度上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等。而“双基”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维度,即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其教学任务是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形成基本的实际需要能力。
对于知识的温故知新,也是吾侪努力为之的。像我们学生自己说:“老师我们左脑是水,右脑是面粉,不能动,一动就成浆糊了。”我们面对浆糊学生只能不停的粘贴,复制,哪能有丝毫懈怠?
故此,对《史记》这样的经典,老师要求朗读背诵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分类整理、制作卡片、巩固消化势在必行。反之,缺少积累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只一味的追求人文的熏陶,最终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捉襟见肘。
所以,新课改的前提必要“固本浚源”扎实的积累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追求“课改”和“双基”的共赢和共荣。
( Tue, 10 Aug 2010 17:42:44 +0800 )
Description: 当失意文人司马迁遭遇落魄公子柳永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21日 18:16
于10-7-21 18:34推荐一颗炽热的心烙疼了读者敏感的神经,读葛老师的文章,如饮醇酒,浓烈而芳香。闲语不闲,信手拈来皆是真言。
于10-7-21 19:56推荐葛老师想象瑰丽奇特,文笔清丽秀雅,神采飞扬,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美中不足的是,排版不到位,每行都掉了几个字。
于10-7-21 21:01推荐这是一篇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文章,让我们疲惫的心突然间获得了轻松,值得我们一读。
斯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里阐述一个理论:“时间和空间变成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或一个力作用时,它影响空间和时间的曲率;
反过来,空间--时间的结构影响了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去影响,而且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所影响。”
其实说白了,就是时空转换或穿越时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我欣喜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估计我有生之年不大可能),我的许多疑团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语文专家估计读到了《时间简史》,心急地先让司马迁和柳永见了面。其实,这是历史散文和诗歌在文学的道路上的一次庄严的会晤,犹如秋水和长天的一次蓦然映照。
秋水看到长天才明白自己是秋水,长天看到秋水才清醒自己是长天。
传记散文和诗歌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情人,让我们这些孜孜追求的语文人爱慕着,幽怨着。
传记散文是初恋情人真实可感,诗歌是梦中情人朦胧虚幻。有一共同点,他们是美好的,值得珍藏在记忆的心底。
现在,初恋情人和梦中情人相遇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要小心翼翼地看他们第一眼。
第一印象都是他们的相貌穿着打扮,司马面容沧桑而成熟着白色深衣长揖而诺,三变神态优雅而风流执折扇轻摇浅斟低唱。 我们用心在听他们的对话。
司马先开了言:“一首词,是一个谜,一朵莲花,自诗经冉冉开至柳耆卿,依然不能断定,她为什么这么美。”
三变肃然:“其实,把人写进历史,尊重中国人集体人格,开启了中华历史母本,交代给我们一本家谱的是中华文化族长——子长先生您啊!小子又怎敢和大人相提并论?”
失意的司马携落魄的三变联袂而行。泛白的袍袖一挥天地乾坤已变。
我们郑重地拾起了他们留下的一地珠玑。
我们庄严地捧起了他们留下的锦绣华章。
读吧,读来读去,仔细品味。熟读成诵,歌吟成诵。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海明威)
以声御气,以声驭情。找来方明老师的朗读听《史记》的厚重,下载邓丽君的《雨霖铃》听柳永的缠绵。
看了,听了,读了,唱了。现在,我们要想了。
老师的几十年阅读经验和学生的十几年阅读经历不再一个级别上,正如司马迁和柳永一个是黑带一个是蓝带一样。所以,我们的问题抛售,还有个学生接不接受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接球没激情;问题太难,学生要躲闪。所以,教师课堂问题不要多,只重在技术含量。
《史记》节选在教材的有《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之死》《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陈涉世家》,都以人为文的传记散文,传记散文为什么不想想传主的人物性格而先急着看艺术手法呢?
毕竟,人才是最复杂多变,也是栩栩如生的。像分析对比的手法我觉得很是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学生谁不会对比?“今天太阳很高我却心情糟糕”“同桌考了100分,我看看自己只有鲜红88分”这就是小学生都会写的对比。
最重要的让学生会思考,会动脑,想人生,想生活。
我想,司马迁举笔写《史记》之前绝不会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他想的更多是为更多的失意人留下尊严,他要想在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要选取那些典型事例留给后人。
所以,《史记》的教学中情节、冲突、细节和个性化的语言才是学生兴趣的焦点。
分角色朗读多好,有感情朗读多好,想不出的问题多读读就会有***。
至于“任何一首真正的诗,都是一个永恒的谜。在音乐会上也是一样,我们知道自己的心灵与一个伟大的乐曲交流了,但不知道交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在于永恒的境界交流,与一种超体验交流。”(让·儒夫)
《雨霖铃》就是一首伟大的乐曲。吟诵是必不可少的,感悟是心灵的一次旅行,更是一次美的享受。意象是钥匙,但风格能感受。背一背《念奴娇·赤壁怀古》读一读《望海潮》横比纵比积累,感悟,欣赏,提升。
美就在语文课堂张开了翅膀。
所以,人是《史记》的现实重点,美是《雨霖铃》的艺术展现。
现在,失意的不再失意,落魄的不会落魄。因为穿越时空后他们有了知音,这知音在指引着让更多的知音倾听他们的声音。 ( Tue, 10 Aug 2010 16:48:43 +0800 )
Description:
我的前生是一头驴子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25日 21:05
于10-7-25 21:20推荐都说语言要品,是因为语言真是有味道的。葛老师的文章确实令我嚼出了不止一种味道,见识过大手笔,总觉得高不可攀。葛老师也非同一般,却让人觉得那么亲近。恍然明白,最真的东西,往往距离人心最短。领教了!
于10-7-26 07:23推荐幽默诙谐的意趣里包含着葛老师的真性情,读你的文章,品你的语言,皆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才情了得。葛老师对驴的典故更是信手拈来,让人敬佩,这样的一种动物,都可以挖掘的如此深入。可见是大家手笔,胸中自是满满的韬略。 我的前生肯定是一头驴子,我一直这样认为。
记得上学时,我班张进说我是长岛海怪(原因是我先叫人家“蓬莱仙人”),我心中甚为不然,腹诽:我不怪,只是一只驮着书袋的驴子。因为犹太人叫书呆子叫“驮着书袋的两脚驴子”。
又因为我们家乡岛风剽悍而淳朴,所以性格很“驴”(就是暴脾气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改造的***语录“与天斗,天打雷,我斗不过;与地斗,会地震,我也斗不过;可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呀”!
况唐人柳宗元给驴下个定义:“黔驴技穷!”所以,我越看自己越像外强中干的草驴!
驴素有恶名曰犟。可能千古“拗相公”王安石晚年胯下坐骑就是毛驴,所以毛驴的秉性就发生了变化了。 其实,我本来认为自己前世是鲁迅门前一“走狗”的,可又有仿冒齐白石和郑燮之嫌。古人又说;“驴鸣似哭,马嘶如笑。”我的声音基本笑和哭分不清的。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前世是驴。
(我相公在一旁看到了,颔首,忽曰“你前世为啥不是狐狸?”横他一眼:“你看我长得那点像范冰冰?”)
所以,我这驴,还是一巨丑驴。
本来嘛,驴没有马的潇洒,没有骡子的强悍,更没有狗的忠诚,不可能有成为人的宠物的运气的。
我这丑驴是驮着魏晋风流和唐宋性情,在我的小语文天地里蠢蠢的原地推磨打转。
不过,我相信我的祖辈非一般毛驴,都是“名驴”。 专家所提到的一挥而就的王粲就给我们驴起了好多美称:“落钗、远游、鸷羽、白凤”等。他死后,魏文帝对参加葬仪的人说:“王粲喜欢驴鸣,大家就都学叫声来送别他吧。”于是一时驴鸣大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宋代张载听驴鸣就对自己的理论带来了启发。
所以,我很珍视我的前生。
有个叫李贺的客人骑驴从长安来,背着一袋石破天惊的意象,秋雨骤然吓得凝在空中。
我背起这意象,有点不堪重负。
《雨霖铃》驮在背上沉甸甸的,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列锦修辞醉了多少人?
徐老师呀,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杨柳”的含义,需要你温故知新点燃思想的火花。同学们学了《天净沙》,为什么不扩展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还有那才学习的 “烟杨画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
修辞术语不可以告诉他,写作的方法需要点一下,这些意境不必我去罗嗦了。
什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什么“巍巍天山,浩浩长江;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故园的竹篱茅舍,童年的如豆青灯……”。 蓦然想到钱钟书在《围城》里写过:“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他的本意想写官场的驭人之术,我的照搬用来阐释语文诗歌拓展的“意象”之妙。
我曾给地主(学养丰富的快班学生)推过磨,也给穷人(基础薄若的慢班学生)当脚力。
还是我以前的话:设置问题既是技术,又是门艺术,像欣赏“巴西队”的足球(伪球迷)。问题的传递要有梯度,有针对性。
对穷人要送他一程,把它送到曲径通幽处。古人一直称颂“杨柳岸晓风残月”,它运用哪些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你起来谈谈。这些意象的组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穷人当然知道“杨柳”即“留”,“晓风”的寒,“残月”的清冷)
对富者要原地打磨磨,磨出真味道。
“杨柳岸,晓风和残月的意象是什么词性?你感受到了什么画面?请谈谈。”(富人要口头拓展)
“为甚句子中没有一个动词却让人感受到一个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以前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请举例。”(《天净沙》《望海潮》等就滚滚而出,驴背上都是现成的)“后人又发明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果今人写离别可用什么画面?”(学生马上想到船,大海,蓝天)
其实,本词最大风格是以此写彼,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穿梭。我只举一隅,其他的骏马级老师肯定比我厉害。
胡萝卜既不要掉太高又不要太低,要他跳一跳,够得到。 武者嗜马,文人爱驴。马背出名将,驴背出诗人。我的任务还挺艰巨呀!阮籍骑驴上东平,李白骑驴过华阴,杜甫骑驴三十载,贾岛驴背推敲诗,陆游骑驴入剑门------更有甚者,“十项全能”苏轼终日与驴厮守,长了副驴脸,始有“日长人困蹇驴嘶”之句。所以,我这张果老留下的驴子驴孙在啃着百代的青青碧草,驮着万世的沉沉经典,头上是千载的悠悠白云,脚底有万年的浩浩大海。
我希望有来世,我还要做一头悠哉游哉的小毛驴! 这篇文章我改了三遍还是不如人意,确实,文章是改出来的呀!
现在6篇作业作业完成了,我可以偷空感我的冒,专心发我的烧了。
哦,对了伟人周总理曾自称“小毛驴”,我怎么又想高攀呀!
( Tue, 10 Aug 2010 16:46:38 +0800 )
Description:
农历六月十五,长岛断电偶感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27日 18:36
于10-7-27 19:44推荐灰色的幽默,调侃式的解读,别种风味,耐人寻味。见识了葛老师的才学,令人仰视。
于10-7-27 21:10推荐在长岛停电的夜晚,又一次让我们见识了葛老师的才情,那些生活中的幽默,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一首调侃但不失睿智的打油小诗,在漆黑的夜空里光芒四射,照亮了教师们的心扉。
于10-7-27 22:12推荐才华横溢的葛红艳啊,让我看你一眼。
农历六月十五,长岛断电偶感
写在前面
去年研修期间,一阵雷雨让长岛学员停电了一天。我记得写过打油诗一段:“忽然天公要抽烟,天上惊现一火镰。打死电脑一大片,急坏长岛众学员。”那时作业没交完,心中着急,所以把莱州的张宗昌都请了出来。
今年研修又出现断电现象,作业完成,有了一份从容,诗性大发,所幸不是兽性大发。
谨以此诗献给我素为谋面的同班葛晓娜老师们,我要给别人机会展现,因为一枝独秀比不上满园春色,毕竟研修是所有人学习的平台,我不想一个人独自霸占,我想听听所有人的发言······
从没想到有这么一天
我对法拉第、富兰克林和爱迪生
如此怀念
我的空调电脑电视电灯电扇
一股脑全罢了工
***也眨着眼
告诉我它只剩一格电
哦,我忘了
我的电饭煲里还有一锅
不太熟的稀饭
我要珍视它
因为水也是那么有限。 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
节约体能,不要出汗
现在就是传说中的时髦生活 ——低碳
大脑在不停运转
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好像今天该学习苏洵和祥林嫂了
作业好像有关小说和文言
高明的专家和专家的高明
是不断用新瓶子装着旧概念
我已经有些疲倦
不想给出***。 还是分析着那载着四万人生死存亡的
两根海底电缆
它们可能看言情小说看多了正在相恋
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
电光火石间
它们的吻
让碧海蓝天
留下了夺目的灿烂 不,可能一只铁锚风度翩翩地
诱惑着女电缆
“跟我走吧,
给你想要的生活”
男电缆拼命去追赶
电视剧都这么上演
女电缆跟男电缆的决裂
在拉扯的瞬间
男的心碎,女的走远······
现在,海底总动员。 大海
我只能摊开稿纸
一笔一划
记录我的呓语梦言
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古典
交错在白纸和黑字间 一轮李白的月亮
升起在碧海蓝天
慌忙爬起来
效仿着《大话西游》里
的吴孟达
大声喊:
“相公,起来看月亮了!”
结局,必然
一脚把我踹到床边。
万籁俱寂的岛城
有人功夫正练
头上卷着发卷,嘴里叼着香烟
伸出窗外
“半夜不睡,找——死——了” 汗颜
缩回窝里
自己悄悄抬头看
百年灯光一直掩盖着嫦娥容颜
有鬼鬼祟祟星眼的夜晚
只留下许多纷扰和喧闹充斥人间 PS:自己发电,补充一笔
( Tue, 10 Aug 2010 16:42:56 +0800 )
Description: 以女人的方式恨着鲁迅,以男人的方式爱着鲁迅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29日 12:57
于10-7-29 14:44推荐著名画家裘沙认为,懂是一个过程,也有一个程度,其实读鲁迅不必追求全懂,重在感悟,贵在培养阅读鲁迅的兴趣。阅读鲁迅不须仰视,只需亲近——一种温和的“俯首”。
于10-7-29 15:16推荐文章很好玩儿。角度很新,情感很饱满——感情这叫真挚了。
敬爱的伟大领袖***说:“三天不读书,赶不上刘少奇。”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已经两天没学习了,揽镜自照确实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面目狰狞了。
我爱鲁迅,恨不能做他们门下的走狗,用我自己的话说,天天给鲁迅扫厕所都愿意。辛老师说:“你那么爱鲁迅为什么不写鲁迅?”其实,她不知道,正因为发自肺腑的爱就不敢涉这个雷区。
所有的人都把鲁迅当哈药六厂高钙片,让这根硬骨头撑起十三亿人的脊梁。若真得疼惜鲁迅,就不要给只有161CM的鲁迅这么艰巨的重任,什么“矮个子的巨人”之类的话语纯属叫你干活又给屁吃。(不好意思,应当换成阿Q的“妈妈的,叫老子干活又不给工钱”)
中国没有脊梁吗?
珠穆朗玛是什么?万里长城又是什么?至今为中国的旅游业的繁荣做着贡献。
岳飞是什么?文天祥是什么?至今为高考作文提供着素材。
我们身边就有“脊梁”,说真话,写心声,不谄媚,不奉承。对专家的各种问题极尽嘲讽之能事,专家也都该推荐推荐,该赞叹赞叹。像推荐老师和专家们这样的硬骨头也不在少数。
再说说我们村大字不识几“升”的刘六五同志,组织个老太太团队到县委骂了一会儿,就把备用电给骂来了。(我要用史笔将他载入研修作业)
这都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自己都说: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估计毛爷爷一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大家一夜之间都失语了,丧失了思考力。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钙,缺的是如何如何思考的大脑。
语文老师不要人云亦云,把鲁迅神化,应当将他从圣坛上请下来,让学生不怕“周树人”,亲近鲁迅。
所以,不要把鲁迅当成万能的神,还要把鲁迅还原*** 。
恐怕鲁迅活着,也不会同意任何人将他当成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椎骨,更希望将他看成真正的人。
一个真正的人有优缺点(只不过他的优点太多了),有着正常人的成长轨迹。当他真的高于其他平凡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名人,再高点就是伟人,制高点就是圣人。即使圣人也是人,也有优缺点。何况鲁迅只达到伟人的阶段,谁也没把他当成圣人。
(至于庄子的至人和神人,相信只能是武林中人,“御风而行”,段誉耶?虚竹也!对了,张三丰!) 人性化的鲁迅有少年懵懂时,有优柔寡断时,有呐喊彷徨时,有溺爱孩子时,有夫妻吵架时--------千万不要认为鲁迅一生下来就是板刷头,一字胡,刀削斧刻脸。(那很吓人的,至少接生的先吓死了) 我想用女人的方式,恨着鲁迅。
作为女人,我不能容忍他喝酒抽烟,我要反复再三向他说明抽烟伤肺喝酒伤肝,虽然他曾毕业于中等医专。
作为女人,我不能容忍他对女人的轻视。在日本的绍兴会馆周氏兄弟放言,革命让女人走开,我们女人的脊梁骨秋瑾就用匕首教训了少年周树人。
作为女人,我不喜欢他经常骂所有人。另一个知性女子杨绛的姑姑杨荫榆被鲁迅“纪念”了半个世纪没有翻身,其实,杨姑姑何其冤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新婚之夜冲出家庭,一生致力于女子解放,面对日寇的***口用娴熟的日语大骂,被射杀,尸体被踢入河中。倘鲁迅和她黄泉相见,必会为其书上一笔。
鲁迅自己倒提倡 “壕堑战”,就是打仗的时候要有掩体,他不主张做无谓的牺牲。
说到这,我又想岔开,我小时候看电影很佩服***员打死也不说,我曾想如果换做是我,皮鞭一举,我就叛变;如果有金钱美男,叛变多少次都干。
(建议现在入党,先过严刑拷打这一关,我家的党员在背后横眉冷对,不敢说了)
原先有这想法不敢说,现在被称为“脊梁骨”的鲁迅都这样说,我这小指骨级别的就不怕肋骨级别的人嘲笑了。
作为女人,我最不能容忍他对待朱安,这只蜗牛一辈子也没爬进大先生的心间。虽说给母亲娶媳妇,可同样是新文化干将的胡适将不识字的小脚太太带到了驻美大使馆,太太拿菜刀和麻将招呼丈夫和朋友。胡校长始终没敢产生离婚的念头,说不敢,不如说多了一份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感。
在时下小三泛滥的今天,我站在中国所有的正妻一边,呐喊:
这一面的鲁迅我真得真得不喜欢。
鲁迅作为男人,有很小资很小气的一面。
鲁迅可以陪太太看好莱坞大片,作为那个时代多金的大款,挺重视金钱。发工资第一个去领,日记里记得多是谁欠了他的钱,今天花了多少钱。像这样罗锅下山——前(钱)紧的人肯定不会受到女士的喜欢。 现在,我只有以男人的方式爱着鲁迅。
作为男人,我可以忍受他抽烟喝酒,可能还要支持他,“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觉得这很MAN,纯爷们。
作为男人,我可以忍受他酒后失言。虽然轻视女人,他对秋瑾还是敬重的,对刘和珍还是尊重的,对朱安还是怜悯的,对母亲还是孝顺的,对妻子还是依恋的。
作为男人,我可以理解他为什么爱钱,养活一大家子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还有许多蹭饭的文学青年。
爱鲁迅的话,写十篇作业也写不完,我要先看视频了,珍惜这点可怜的电。 所以,千万不要把鲁迅在你的课堂上塑造成钢铁战士,金刚或奥特曼。现在,80岁的周海婴正在努力把鲁迅还原,希望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把他诠释的更全面。
( Tue, 10 Aug 2010 16:15:14 +0800 )
Description: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长岛中学 2010年7月22日 14:16
于10-7-22 14:36推荐葛老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轻松的语调探讨庄重的话题,妙趣横生,文章有新意,值得学习。
于10-7-22 18:19推荐葛老师文章写得大气,语言灵动又极富张力,评古论今恣意汪洋,真是令人望洋兴叹啊!
郑重声明:昨天偶的作业有兄弟学科的老师来电说看不懂,对不起,这两天被领导逼得在家闭门造“诗”,弄得我都“湿”了,今天来点看懂的,字号选“小三”。小女胡言乱语,老师们见笑。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红楼梦》确实应当在教室里拿来读读了。看了新版《红楼梦》(我这小心脏能坚持看了十几集挺过来了真不容易),有种冲动,特别想冲到剧组里,把编剧柏邦妮们都揪到咱们“山东教师教育网”上研修。特别是家里没人,电视又大了点,有不想开电视的恐惧:一群没有面目造型奇异的秀女穿着诡异,说话诡异,行动诡异,再加上音乐更诡异,情节处理超诡异。建议李导演应当把音乐总监和服装,摄像三人介绍去拍个灵异电影,预备给不听话的小孩子连大灰狼都不怕时,拿出来吓唬他,弄不好戛纳“铁棕榈最佳吓小孩奖”就拿回来了。
画面处理上有点模仿电视散文,李导什么都不舍得放弃,还想搞点唯美主义,只好弄得群鬼乱纷纷登场了,还有一恐怖男声说着不合时宜的话。还不如请单田芳一人游走在此“人造大观园”里,按章回说书,肯定经济又富有想象力。现在相信此“大观园”,众鬼纷纷散尽时,游客频频来散银。基本上,政府不会把它又炸了,盖经济适用房,搞二次建设了。
哎,我们爱“红”人早就预见它不会好了,可是真没有想到不好到这种地步。(我不想将王扶林版神话,不过想超过她挺难的。)
也难怪了,张杨老师讲场面都讲成这样了,析人物都析得我(我为啥叫红艳,相信我爸在文革肯定偷看了曹雪芹)哭了,悲从中来。
四个场面三个回目应当很经典,宝钗扑蝶,黛玉葬花,贾母两宴和湘云醉眠。按程乙本(就是刻本现在的大陆版本教材大多用此本,现在红学家多重视甲戌本因为有脂批多出429字,希望我辈能看到)章回分别是:
第27回 滴翠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40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62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回目就有深意,钗肥喻为杨玉环,黛瘦喻为赵飞燕,杨赵二人结局都很悲惨,只不过被唐玄宗和汉成帝一时荣宠罢了,钗黛身后就不言而喻了,此情节有映照身世之作用。
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两个场景描写又在同一回目不能割裂,宝钗确实天性迸发,但这只曹雪芹的蝴蝶引她“蹑手蹑脚”偷听小红和坠儿谈话,在“游廊曲桥”中让我们发现钗是怎样精明脱身,虽无意却自私地陷害了黛玉,窃认为宝钗虽美好却是有毒的罂粟,此处为人物性格塑造做铺垫,因为曹雪芹不会脸谱化人物,只能让读者爱着宝钗又恨着宝钗怜着黛玉了。
黛玉葬花太经典了,特别是那首《葬花吟》分析一节课根本不够,只要抓住“诗言志”,让学生找出表现心志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就行了。以后专门那一节课在《红楼梦》的诗词中重点讲。
此情此景此诗因为黛玉悲晴雯不开怡红院的门,所以,误认为宝玉疏远她,因此,到曾和宝玉埋桃花之处葬花,又有少女自尊自怜自弃埋掉情愫的意味。
宝玉偷听黛玉心曲的感触,两人同发身世之感,交流心迹,感慨人生之悲:“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 ,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物是人非,花落人亡,写作的永恒主题呀!
所以,曹氏对人生的感悟也借着宝黛之口传达出来了。什么隐喻人物命运,推动人物思想和故事情节发展,寄托作者人生观念-------太多的作用估计一时也不能写完。
史太君的宴会是宴刘姥姥的,张老师的一处点评真不敢恭维(当然张老师上课可圈点处太多,我想为君指暇)。什么“主子们笑丫鬟不敢笑的”。撮弄刘姥姥导演是凤姐,鸳鸯是编剧的,丫鬟们是剧务。“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地下的无一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不知张老师怎么读的,我有点理解李少红版的编剧们了。不想人身攻击,只希望老师们读《红楼》不要断章取义。
至于湘云眠醉在芍药花丛,从回目上可看出是“憨湘云”,人物性格马上出来了,而且此次宴会是宝玉的非整数的“散生日”,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在家,凤姐又病了,没有这些杀伐决断的人物,当然展现出大观园的群芳最清纯最真实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没有了大小尊卑之分,没有了繁文缛节束缚,青春就是最美丽的,这是一次青春的盛会,这是一次真性情的大会。当然,也一首青春的离歌。
其实芍药有花语的(《红》中处处有花语),芍药又名“离草”“将离”,古人男女相交赠芍药以示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所以,有个作家认为史湘云会嫁给宝玉,我不会十分反对。但这恐怕更是曹氏告诉读者“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了。作者愈是营造欢乐氛围,愈是想告诉我们“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乐极生悲。
这四大场景教师只要抓住主要的作用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愚见:
宝钗扑蝶——推动故事情节
丰富人物形象
黛玉葬花——深化文章主题
隐喻人物结局
贾母宴刘——塑造人物性格
湘云醉眠——营造欢乐气氛
预示故事结局
( Mon, 19 Jul 2010 16:38:57 +0800 )
Description: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有坐不注做事拖沓、不易与周围人相处、见到陌生人就很畏缩、害羞或是骂人、打架、不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和矫正,这对小孩子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家长在纠正和管理孩子不良行为时一般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不良行为一:发脾气
对策:“隔岸观火、走为上”
多数家长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两三岁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时。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但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家长都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发脾气也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
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其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如果家长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除此外,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劝说,当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家长也要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良行为二:毁坏东西
对策:“偷梁换柱”
孩子毁坏东西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孩子毁坏东西往往都是无心的,仅仅是因为他们精力过剩,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很想弄清楚某件物品的工作原理和材质,于是他们就将物品拆开来,并不是想损坏,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再弄好而已。
对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行为类型来选用策略,一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是过于复杂的玩具;二是约束过分好动的孩子,在家里划出不允许孩子随便出入的范围,同时也奖励孩子的小心行为;三是可以给孩子找一些替代物。
不良行为三:害羞
对策:“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不愿意讲话是相当正常的。孩子的世界很有限,对大人来说很自然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还很陌生。另外,一些社交礼节尚未在孩子那里得到承认,孩子对见父母的朋友毫无兴趣,甚至不想同这些陌生人打招呼。
针对上述情况,家长不能强迫孩子讲话,但是可以用一些“曲线”、委婉的方法增加孩子说话的可能性。比如,家长可以事先做好安排,为孩子同别人相遇做些准备。平时也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教孩子在新场合中同陌生人讲话。不要很突然地就把孩子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孩子需要时间兴奋起来,家长越少让孩子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他的感觉会越好。
不良行为四:爱打架
对策:“釜底抽薪”、“擒贼擒王”
爱打架的孩子有多种情况,有些孩子不会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头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权威,还有的仅仅是模仿别人。
家长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1、正面指导。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争执时怎样做,比如可以对同伴讲讲道理。
2、态度要冷静。孩子们发生争吵时,让他们做一次深呼吸,让孩子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的理由,千万不要随便就骂孩子,然后请孩子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
3、奖励。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约定好奖励的办法。如果孩子和伙伴争吵的次数减少了,就允许他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4、事先警告。如果孩子仍然打架,就要受到处罚。
不良行为五:说谎
对策:“反客为主”
很多小孩子都把家长是否高兴当作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孩子为了不让家长生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承认自己做错的事情。
说谎在不同年龄意味着不同的问题,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撒谎归结于他的天性,相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理解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培养他的诚实品质,同时自己主动介入去做孩子的表率。
1、让孩子理解诚实的含义:帮助2~3岁甚至4岁的孩子学会什么是假装的,什么是真实的,这很重要。
2、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你能够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
3、不要提示孩子说谎:父母经常追问孩子为何犯错,这样容易诱发孩子说谎。
4、区别对待做错事和撒谎:告诉孩子如果他讲真话你就不会那么生气,而说谎只能给他带来加倍的麻烦。
5、对孩子的惩罚不要严厉到使他甘愿冒险说谎的地步。
6、强化诚实行为:要记住,奖励诚实比惩罚撒谎更重要。必须看重孩子的诚实行为,给他适当的表扬。
不良行为六:坐不住
对策:“连环计”
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常让家长伤脑筋的一件事情。究竟怎样才能纠正孩子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呢?看看专家的意见吧:
1、给孩子一个完成作业的明确期限,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但是在要求孩子学习时,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2、给孩子适当的奖励。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比如可以看半个小时动画片等。
3、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白天上班很累,晚上就喜欢看电视,而且声音很大,还有的家长喜欢把邻居、同事约在家里打麻将,这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学习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让孩子注意到家长在做什么。
4、适时解除孩子内心的忧虑。当孩子心理压力比较重的时候,注意力就无法集中。许多孩子害怕考试,尤其是害怕一些被家长们告诫为“将决定一生命运”的考试。为此,孩子们经常心猿意马,胡思乱想,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自然就无法专心学习。
5、主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孩子自个儿的事,用心学习,是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6、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假如孩子对所学习的内容兴致勃勃,根本不用督促就能全神贯注,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 Mon, 19 Jul 2010 16:37:49 +0800 )
Description: 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玻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 Mon, 19 Jul 2010 16:35:30 +0800 )
Description:
正值盛夏,担心晒黑长斑的人们开始撑起太阳散戴上墨镜,并在外出前仔细涂抹上防晒霜,准备迎战火力强大的敌人
紫外线。除了做足外在的防晒工夫,内在调养也同样重要。为此,本人力荐六类
食物,看看哪款适合你的口味,不妨来个以
防晒吧。
一、每天吃高维生素
维生素
永远的美肤佳品
,想拥有健康细嫩、不易晒伤的皮肤,几乎每个皮肤科医生都会让你每天吃
份高维生素
的水果,番石榴、猕猴桃、草莓、圣女果、西红柿或是柑橘类都可以。
二、适量摄取黄红色蔬果
红色、***蔬果及深绿色叶菜如胡萝卜、芒果、西红柿、木瓜、空心菜等,都含有大量胡萝卜素,非常有助于抗氧化,增强皮肤抵抗力。不过,这类食物不可吃得太多,否则容易让肤色显得
三、经常吃豆制品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它也具有抗氧化能力,是女性维持光泽细嫩皮肤不可缺少的一类食物。大豆制品中,豆腐、豆浆
建议不放糖
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其他加工后的豆制品,如豆干及豆皮等,热量都比一般豆腐高很多。
克传统豆腐含热量
卡,但日式炸豆皮却含
卡热量,最好别多吃。
四、抓把坚果当零食
对皮肤来说,吃进的油脂可能是
,也可能是
,关键看你吃的是哪种油脂。坚果中的植物油多半富含维生素
,能帮助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另外,如果你平时都吃白米饭、白面包,建议舍弃它们,改吃全谷类吧!因为
吃得越粗、皮肤越细
五、来杯热可可
众多科学研究为巧克力洗清冤屈,证实它是对健康有益的好食物,因为巧克力内含有多种丰富的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类黄酮,适量摄取对皮肤有益。目前市面上可买到没有添加糖及奶精的
纯黑可可粉,只要调和热牛奶,加一点红糖,就能享受一杯美味香醇的热可可了。
六、每天两杯茶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喝绿茶或是使用含绿茶成分的保养品,可以让因日晒导致皮肤损伤、松弛和粗糙的过氧化物减少约
。一般健康人喝茶养生,每天
杯较合适,也可将不同类的茶换着喝。
( Fri, 28 May 2010 15:35:39 +0800 )
Description:
突然想起了蝉
凌可新
有一天,突然想起了蝉。
在我们胶东这边,夏天的时候,是一定要有蝉的。没有蝉的夏天是不可能成立的。蝉分为四种,最先钻出地皮的是一种个子小小的蝉,它的身子黑里面有几分灰,翅膀也不透明。叫声呢,似乎也并不响亮。如果找一个切近的字来摹拟,应该是“知”的拉长。“知――”就这么叫。我们呢,叫它知了。
第二个出土的是一种个子最大的,黑得油亮油亮的身子,翅膀除了骨架外,别处都透明。它叫起来的声音是“嘎”。就是这个字的拉长。但声音比知了要嘹亮多了。一叫起来,全村人都听得见。我们叫它马嘎。
然后哩,是“得喽”。这种蝉个子介于知了和马嘎之间。身体除了黑色外,还有些别的色彩点缀着,看上去漂亮了许多。它的叫声是不住地“得喽”。名字也是从叫声中来的。
最后出来的一种,个子和色彩,几乎与“得喽”差不多。现在是冬天,我无法把它们做细致的比较。如果它们充盈着我们空间,通过叫声就可以分别出它们来了。因为它的叫声是“无有哇”。有时候为了标新立异,还会叫成“无有无有无有哇――”倘若最后一个字拉长了起来,就说明它马上就要腾身飞走了。而我们叫它就是“无有哇”。
其实返过来看,蝉往往就是用它的叫声命名的。
知了出来,因为它是第一个,因此叫声细细的,有几分胆怯的味道。估计是试探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担心蝉的种类出世,会吓着了人们。毕竟有大半年没有它们的声音传入人的耳朵里了。而这个时候的知了,是非常警醒的,想要捕捉它们,很难。而等马嘎啊,得喽啊,无有哇啊的都出来合唱了,知了们就丝毫也没有了警惕性,随手就可以捉到它们。只是这个时候,人们的目光在了马嘎身上,很少有人关注知了了。
马嘎是蝉类中唯一的被人们追杀的对象。原因无他,主要是它的个头大,肉厚,鲜美无比。尤其是刚刚从泥土里钻出来,还没有把壳褪掉的,叫作马嘎猴的,这个时候的马嘎是最最悲惨的,无数的马嘎就是在慢腾腾地往树上爬的过程中被人类的手捕捉到了,然后洗洗,下了油锅,饱了口福。更甚至城市还有人专门下来收购的。即使最最善良的乡下人,只要碰到它,也断然不会高抬贵手的。
传说中蝉是要吸树木的汁液,并以此生存的。过去说法是蝉吸的是露水。露水无关百姓生活质量和痛痒,但树木的汁液就不同了。树木是人类的财物,哪里愿意供给蝉们享用啊?既然蝉们享用了人类的树木的汁液,那么人类再享用它们的身体,也顺理成章了不是?
其实我突然想起来的并不是蝉们的本身,而是它们的叫声。知了出来后,天天自我标榜,说知知知知的,似乎它知道世间所有的情理和事物。等马嘎钻出来,就要冲着知了喊,“嘎――”我们这边的方言把“割”叫成“嘎”。割麦子,听着就是嘎麦子。因此马嘎跟知了说的是,“你知道个屁,小心我嘎(割)了你的舌头。”所以知了碰到马嘎,它一点脾气也没有。乖乖地把树的最高处让给马嘎,自己躲在树的下半部分,显得很无奈。
等“得喽”出来了,它又会对马嘎示以不平,“得喽吧黑哥们儿,甭这么凶好不好?毕竟咱们都是一个家族的嘛。知了虽小,但也是哥啊。饶人家一回吧好不?”得喽,也就是算了的意思。不过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得到了(喽)。也有炫耀自己得到了生命真谛啊或者金银财宝啊什么的意思。
不过随后出来的,也就是最后一种蝉,却时时刻刻地在否定着“得喽”的炫耀。因为它总是不停地说“无有哇”、“无有无有哇――”这意思就明显得紧。它一边嘲笑着“得喽”其实是并没有得到什么,一边又大彻大悟地看透了尘世的一切。可不是嘛。名利争来抢去的,到最后,你留下了什么?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恐怕才是人生至高的境界吧?
只是有几个人参悟得透呢?也可能,人类还不如一只蝉吧?
( Mon, 19 Apr 2010 21:20:10 +0800 )
Description: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纺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试探地敲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车:纺车。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制成的衣服。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游蕲(
)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浸:泡在水中
潇潇:形容雨声
子规:布谷鸟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译文】
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溪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概了。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
)春,当时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
不如归去
,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
门前流水尚能西
,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
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写作背景: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浣溪沙
(宋)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宋)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
(宋)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宋)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唐)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燕归来。
小园香径②独徘徊。
浣溪沙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沧江①依旧绕斜阳。
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②。
【注释】
①沧江:泛指江。因江水是青苍色而称。
②麦秋:指农历四月,为麦收季节。汉蔡邕《月令章句》:
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春为秋
【评解】
燕语鸠鸣,蜂蝶带香,江绕夕阳,水满浮萍,轻絮舞风,一派初夏时的自然风光。末句点出麦熟,使人联想起收获的欢娱。
如梦令
一抹斜阳沙觜①,几点闲鸥草际,
乌榜②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
风起,风起,棹③入白蘋花里。
【注释】
①沙觜:沙洲口。
②乌榜:游船。
③棹:船桨,此指船。
【评解】
残阳一抹,闲鸥几点,景极悠远淡雅;秋水荡舟,风起白蘋,更是风韵别具,令人神怡。此词短小精致,意境美,文辞亦美。堪称明词中之佳作。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Tue, 30 Mar 2010 14:21:01 +0800 )
Description:
一棵枯树的幸福
我站在清冷的风中,凝视着一棵枯树——一棵早已枯死了的老树。
这是一棵曾经茂密苍翠的树,如今,最后的一片叶子也飘落了。没有绿色的号角,悦耳的音符,春风吹不醒它的沉睡,雨露染不绿它的枝头。历历筋骨,如老人干瘦的手,抓不住一丝风
,留不住一滴雨露。在
漫长的河流里,抵达了它
最后的尽头。挺立着的姿势,是一种
的高度。衬着天空淡蓝色的背景,枯树显得那么苍然,那么独立,那么威然。高高昂起的头颅,翘望着远方,如士兵的挺拔与伟岸,以牺牲者的意志和品质,高高地守卫成不朽的雕塑。
然而,毫无疑问,它已经死了,成了一棵枯树。冬日的阳光很淡然,天空飘着丝丝白云,仿佛谁家扯断了的棉絮。它安静地站立在干涸的阳光中,空无一物的枝条,偶尔挽留行人顷刻掠过的余光,又或,
的一声叹息,乌鸦的一次眷顾。
可是,它的心仿佛还活着,还在抗争着,还在希望着,还在诉说着。它伸向天空的枝干,依然那么勇敢的刺探着天空的秘密;它向四面延伸着的枝杈,依然张扬着生时的个性;它曾经繁茂的枝桠,依然彰显着曾经旺盛的生命力。枯树的躯干内仍然还有激情燃烧,干裂的血管里流淌着不息的血液;根系深植大地让它紧紧拥抱大地,巍峨的身躯屹立不倒。
风一阵阵吹过,枯树听到了那些嘲笑,一半来自身边那些未经世事的小树,一半来自
也不能仰望天空的小草。它毫不在乎!世间的美丽,有些犹如烟火般璀璨,有些犹如青松般细水常流,有些当你发现的时候,它已是春花烂漫,有一些,却需要长久的守候。或许,这只是一个季节守候,或许,这只是一个生命的轮回。这又有什么呢?去吧!哪些嘲弄的语言,蔑视的
;去吧!哪些恶梦的
,哪些浮华的背后。选择死亡,并不是恐惧;选择离开,并不是逃避。躯干的死亡并不是灵魂的消逝,没有枝繁叶茂并不是生命的消亡。或许,世人会将枯树忘记,没有挽留没有渴求,但谁都会有春夏秋冬,过了一个季节,你只能乐观地接受!
有些冷风在吼,枯树的身躯上没有茂盛的枝叶在风中摆舞,唯有枯萎的枝杆在危难中坚强地挺住。但我分明能感受到枯树的高大魁梧,它梦想着想用
的身躯为世人带来
着有一天,有人将它连根拨起,用它高大的身躯燃烧生命新的高度,从此有了生命的去处,有了对新生活的追逐,从此不再有失落的孤独。新的精神正在蓬勃,新的
正在孕育,只要灵魂不死,精神不倒,做一棵枯树也是从未有过的
( Tue, 30 Mar 2010 14:16:11 +0800 )
Description:
我时常想起狮泉河大坂上的那只雪鸡。那个温暖的冬日下午,它翻过许多崇山峻岭,在我面前的一片白雪中停住了。于是,就像一位冰清玉洁的裸体少女从神秘幽冥的山洞飘然而至,在我的面前停留,拉起我的双手覆上她的脸。那一刻,我内心的喧嚣和烦躁消失殆尽,一个酷似新天方夜谭的故事发生了——
那个高原的中午显得有些神秘。在亲切的阳光下,我望了望阿里高原骨刺般的山峰和晶莹的积雪,低下头,就看见脚边的积雪中有一只拳头大的雪鸡。它是刚从山下爬上来的,我几乎被它吓了一跳。它或许爬累了,找到了这片干净而又祥和的白雪,便准备歇息一会儿。事实上,它必须整装待发,因为在它的前面,大坂陡得几乎近于直立,那“哗哗”滑落而下的雪水,像是要扼住它喉咙的一双凶恶的大手。但它显得比较从容,静静地将肚皮贴在沙土上,两腮一鼓一敛地在喘息。这时一群半寸左右的蚂蚁爬到它跟前,像是在对它说,你别费劲了,还没有谁能爬上去哩。它生气了,宽大的尾巴一甩,掠起一道狂飚,那些蚂蚁被吓跑了,它们可能自出生以来还没有见过如此有威力的东西。
山中一片平静,它仍在歇息。
我等待得有些不安了,抬头看看天,估摸着时间,藏北与北京时差很大,虽然已是下午,但仍是日挂中天。我变得释然,准备目睹一只雪鸡攀登山峰的举动。
它像一个充满弹性的橄榄,贴地翘首,长久地蕴藏着爆发力,像是在期待,在准备,在幻想……我的呼吸急促起来,这个蹊跷的日子,一只远征的雪鸡(也许它巳行将暮年),它似乎要进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行动。尽管难以预测它的行动能否成功,但它长久地,充满虔诚地预备、蓄锐的态度还是让我感动。阳光射入山中,它身上笼罩着一层诡秘的光晕。我想我就是在天黑不吃饭也要等到它行动的那个时刻。
终于,它动了-----双腮一张一翕。这个动作一直在重复着,每做一次,它的躯体就膨胀起来一点点,原先细腻纤柔的羽毛变得坚硬起来,像是一位初次上阵的武士,正缓缓抖开他的衣甲。它真的要动了?也许那只是一种期待和错觉,但我却分明听见它从心脏深处发出的极轻微极空灵的呐喊,像一阵盛会之前热烈的鼓掌声,在山谷中无比激烈地弥漫开了……
阳光还是那样温和。它的眼睛慢慢睁开,眸子里是晶莹而透明的纯白色。那种纯白色越来越醇厚,像一场浓烈的大雪。忽然它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双爪边的雪都被震了起来。就在它颤栗的瞬间之后,它闭合的喙张开了,锐利地叫了一声,那叫声细而尖利,如一把临空劈下的大刀携带的风声。它的头高高地扬起,橄榄形的躯体渐渐变得蓬松而有力,原先紧紧贴在身上的羽毛直立成针状,迎风耸立……在雪鸡从静到动的过程中,那些收缩自如的羽毛就像听从号令的士兵,开始了冲锋陷阵……
它的身子慢慢向后仰去,忽然,它尖叫着向雪山蹿去。
它的叫声,犹如激烈的音乐。
它的飞跃,犹如劲舞的动作。
然而,狮泉河大坂太险要了,或者说是太无情了,雪鸡连连起跳、奋力攀登了十余次,仍无一例外地从光滑的雪壁上跌了下来。它掉在地上被甩出沉闷的声响,而高原的耳朵似是早已在岁月的浑浊之中长出了麻木的厚茧,所以在它连连甩下时,没有一丝反应。
它停了下来,但不是歇息与期待,它只是校正好姿势之后,便又开始攀登,它的嘴里仍奏着尖利的音乐。这是一种多么执着而动情的舞蹈啊。似乎高原只容许雪鸡一次又一次地用固有的动作攀登,抑或自然之神给它脑中灌输了只有“执着”这么一种东西。所以,它必须在严格规范中行动,哪怕重复,哪怕失败,但绝不容许背叛。于是它虽一次次疼痛地跌入山谷,但再次振作而起的动作依然娴熟完美;它唇角奏出的尖锐有力的音乐似乎是一种修炼的道行,它裹在里面像一个优秀舞蹈者在忘我的表演着。那种节奏与旋律,实际上是它那颗永不退却、永保向上的心灵在操纵。
雪鸡还在努力。山谷中只有它发出的声音在回荡。它身上的羽毛随着它的起落翻动着,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像厚重的流苏一般,从它白色的躯体上垂流下来,它可以是眼泪,也可以是一种痛苦的语言。在藏北,一些东西就是这样呈现出来的。
太阳已经偏西,藏北的冷气开始游动,远处的山峰变得沉重起来。而一场触人心弦的舞蹈仍在持续着。雪鸡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力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走向刑场的少女,她身上有一种壮烈的美,令旁观者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它跌落在地上时,有几根羽毛落了下来,被风卷走。雪鸡进行的是纯意志的行动,只有无言的天地和永恒的时间,能够成为例证。
我想起这是在藏北,在无尽的寂寞和孤独的深处,一只雪鸡正在为生命而舞蹈。藏北,所有的土地无限寂寞而又无限安详,你要是深入进去,随处都会碰到一颗颗很热的、跳动的心脏。比如这只雪鸡。
面对这只骄傲而又艰辛的雪鸡,我无言以对。如果它的执着能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别无寄托、别无奢望,真正濒临绝望和死亡的形式的话,我宁可相信,它是以一种更为凄婉的形式在接近或告别它的梦;它的梦实际上就装在心里,像一把火一样烧得它坐立不安,狂窜疾奔,即使跌在雪地上,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疼痛……
过了一会儿,雪鸡停住了。它又像刚开始与我相遇时那样,安安静静地倚雪而卧。它张开的双翅渐渐合拢,像是被无形的梳子梳理着一样,一一整齐地垂下,向后排成密匝的波动式。它垂下白皙的脖颈,向积雪缓缓地匍匐下去。它平静而庄严的做完这***动作,大约用了半个小时,然后,双翅颤栗了一下,像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它的开始是舞蹈,结束也是舞蹈,一起一落,一丝不苟。它用一整套凝重执着的舞姿阐释了一次生命的真谛。如果它爬上一座山需要永久的执着,那么一朝一夕的成功或失败也绝非是最后的,必不可少的;它由于要永远往高高的山上爬,所以,它加倍的珍惜生命,赋予行动以永久的意味。所以,它停住了,一如手握经卷的僧人为高贵的东西驻足凝思……
我想起朵蕾为我唱过的那首传之久远的的羌塘古歌—— 辽阔的羌塘草原啊,
在你不熟悉的时候,
它是如此那般的荒凉;
当你熟悉了它的时候,
它就变成了你可爱的家乡。 至太阳落西,雪鸡已经安静下来了,重新闭合的拳头般大的单纯的肉身,略显有些疲惫。雪在夕光中泛开一片白光,雪鸡在白光中像一只纹丝不动的小舟。如果天再暗一些,谁也不会发现,一只雪鸡沉甸甸地躺在积雪中。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谁会相信,它会一触即发,嘴里发出冲锋者的音乐,顷刻间会攀越得很高。它看上去像睡着了,凝重而又安祥,没有哀愁没有痛苦。而它的心永远醒着,在动与静中掷地有声。我所看到的不只是一只雪鸡的肉身,不只是一连串的动作。那是藏北特有的事物与我的交谈,我甚至觉得一只雪鸡是最为强大的,它是藏北的一个不死的灵魂。
几天之后,我洗出了那天摄下的照片。雪鸡在蹿跃前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始终像一只紧握着的拳头,只等着那个属于它的时辰一到,它就会睁开眼,开始行动。
我离开雪鸡的时候,几次回头。雪鸡多么酷似我啊,我藏北之行中所有激动或平淡的身影,终将在消逝的时间里化为乌有,但最重要的是,不伦我流落何方,我都仍将平静地开始,平静地结束,平静地期待……
我非常感谢那个温暖的下午。雪鸡的舞蹈留在了我心里,一如漫漫长途上的清水和阳光,为我的灵魂伴舞。
离开雪鸡,踏上的仍是一条褐色的高原路。这时候,我想起维尼的诗句:“飞鸟在地上行走也让人感到有翅翼在飞。”
( Tue, 30 Mar 2010 14:11:47 +0800 )
Description:
苏武:十九年的眺望 1 马可以把人带走,心灵可以把梦留下。
留名于史的人,也许一直等待着被后人再次确认。
我这几年养成一个习惯,在深夜读书,必读史书才能读进去。我想这里面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历史都已是悠远的事,人在白天事多,内心难以平静,所以不适宜体味历史;而夜晚宁静,是很容易进入历史的。
从《史记》到《汉书》,一路读下来,虽然每读必在深夜,却总是被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弄得心绪不宁,这样,黑夜便似乎也变得不宁静了。比如读到苏武,我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波动,为他的命运遭遇感动。因为苏武的历史很单一,从头至尾仅有放逐于贝加尔湖十三年这么一件事,所以,历史中的苏武是一个很清晰的人,有关他的史料也整齐划一,没有什么出入之处。其实,除了记录苏武生平的那些正史外,我倒觉得有几首诗却不错,如《苏武牧羊词》、《别李陵歌》等。据说,《别李陵歌》是苏武亲自写的,而《苏武牧羊词》则是一位当代的老师写的,距今不过一百年。这位老师的汉语言功力不错,短短一首《苏武牧羊词》,读来让人觉得衣衫破烂,愁眉苦脸的苏武似乎就站在我们面前: 苏武牧羊北海边,雪地又冰天。
羁留十九年,
渴饮血,饥吞毡,
野幕夜孤眠。
心存汉社稷,梦想旧家山,
历尽难中难,节落尽未还。
兀坐绝寒,时听胡茄耳声痛酸。 群雁却南飞,家书欲寄谁。
白发娘,倚柴扉,
红妆守空帏,
三更徒入梦,未卜安与危,
心酸百念灰,大节仍不少亏。
羝羊未乳,不道终得生随汉使归。 这时,想起朋友曾送我一幅《苏武牧羊》图,于是翻出来细看,画中的苏武站在贝加尔湖边向南而望,一场大雪下得正紧,肆虐的北风把雪花吹打在他身上,但他的手里仍握着那根使节杖,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改变他站立的姿势。许多画面上的苏武都是这样一个姿势,这是苏武留在历史中的一个固定形象,堪历岁月,已深入人心。再细看,他却满脸忧郁和愁苦,面孔清癯、黧黑,下巴上的胡须已有些发白,一阵风吹过,长髯、乱发、节杖之带,以及他单薄的青衫一起飘动,他那双忧悒的眸子已经被升腾的雪雾淹没。
看完诗,收起画,一股凉意袭入身心,似乎那场2000多年前的大雪又落在了今夜。 2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苏武,那时候公社每年都要在农历正月间唱秦腔,县秦剧团的张团长率领一班人马到公社唱上3天,又转到另一个公社。老家的公社一般离得比较近,所以,我们便一场一场地赶着看,看上十场八场似乎不尽兴。我记得扮演苏武的是张团长,他声音雄浑,脸庞宽厚,浓眉大眼,是天生的戏料子。每次苏武一出场,我的心都会被那悲凄的场面和他如泣如诉的唱腔打动,我那时候13岁,还不足以明谙人生世事,但却被张团长的唱腔深深感染了,我甚至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舞台上的这个男人是多么伤心,他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让我也很难过。
我很佩服张团长,他把苏武演活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看戏有人经常起哄,但一演到苏武全场便哑雀无声,大家的脸上都有一种悲悯的神情。张团长演技很高,他一声“娘啊——”,能把余音拉四五分钟。演到大雪吹打苏武,苏武站立不稳时,他便双手紧捏那根节杖的两头,双脚起跳越过节杖几个来回。现在想起来,他那样处理动作,不但表现出了苏武当时所处场景中的磨难,而且表现出了苏武在危难之中仍不失汉使的尊严与忠贞。后来,我从军北上,到了苏武当年被困的西域,几年下来,我想我走过的路中间一定有苏武当年到过的地方。这时,老家不断有消息传来,张团长所在的县剧团因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大多数演员离团去走穴,剧团的演出越来越少。而这时候,我已在新疆站住了脚,一面喊着“一二一”和战友们一起训练,执勤,巡逻,一面在历史书中寻访着苏武的命运经历。
史书上说,苏武是以干部子弟的优越身份进入朝廷的,他父亲在当时位居要职,所以他和哥哥、弟弟三人都走上了当官这条路。可能汉朝当时有干部子弟优先考虑的政策,所以,他们兄弟三个生在官宦之家,便可以赶上好机遇。这样看来,苏武的出身不错,自小应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加之受父亲的影响,所以对走仕途这一人生路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下,苏家这三兄弟进入朝廷任职后,父亲对他们言传身教,早早地培养他们,使他们具备了走当官这条道路所必需的素质。如此一来,对他们三人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在想,相对于苏武日后在西域的表现,这一阶段的他所接受的理念贯输,实际上是不容忽视的。任何人的行为反应,或者说任何一件事的发生,其实都与他内心的根源有很大的关系——在早先的时候,一个根源就在他内心生长着,影响着他的心灵,直到有一天这个根源长大,从他的身心中冲涌而出,左右他做出一些连他自己也不曾设想的事情。苏武也许是属于较早成熟,而且进入情况较早的那一类年轻干部,很快便熟悉了岗位职责和职能权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着。
不知道苏武从进入朝廷到出使西域这期间,共干了多少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血气方刚,而且胸怀远大理想的苏武来说,在出使西域之前,他大概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在日后会变成一个牧羊人。当时,年轻的苏武已经是宫廷里的移中厩监,用今天的话说,他当时是中央政府机关的人。与所有出使西域的人在朝廷时所任的职务相比,苏武的职务是最高的,属于年轻有望的后备干部。我想苏武是很珍(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金钱与权力的博弈: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大小:188K 类型:经管 时间:2010-5-28 9:29:27
金钱与权力的博弈: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对于美国——一个没有封建历史的共和制国家——而言,皮尔庞特?摩根,就是领主时代(甚至可以称之为荒蛮的准封建时代)那些高高在上、拥有无限权力的贵族集团的化身。
已是风烛残年的皮尔庞特,依靠着糖块、雪茄,以及消炎用的含漱剂,便将1907年一场席卷全美的金融恐慌化解于无形。即使是执着于反托拉斯政策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不得不向摩根财团低下他那高傲的头。
然而,历史的车轮轰然前行。
就在皮尔庞特个*威达到巅峰的时候,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存在着严重缺陷的金融运行机制,改变已势如开弓之箭。
随着皮尔庞特的辞世,动荡、贪婪无度、充斥着各色卑鄙小人的华尔街,开始萌生出制度、制衡机制,以及能力出众、雄心万丈的金融外交家。摩根财团也挣脱了皮尔庞特个*威的枷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跨国金融机构。
领主时代的大幕徐徐落下,纷繁变迁、格局复杂、“蝴蝶振翅效应”下的金融外交时代由此展开……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刺杀杰克
1915年7月3日,星期日,一个晴朗的日子。
此时的美国尚未卷入战争(一战)的漩涡。离华盛顿广场不远的北滩街头上,行人的脸上还看不到恐惧和不安全感。
一个叫埃里希?明特尔的中年男子,埋着头漫无目的地在路边踱着步子。他身穿一套灰色西服,身材颀长,面颊消瘦。
十年前,明特尔用***亲手毒杀了妻子,事情败露后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可现在,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北滩呢?
明特尔点燃了一支香烟,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捏在烟屁股上,以此掩盖他不停抖动的手。在他的上衣兜里,安静地“躺着”一大根达那炸药(诺贝尔1867年发明的固体炸药)。
猛吸了两大口之后,他把余下的半支烟扔在了地上,用脚狠狠地在上面碾了碾,然后径直走向不远处的一处高级住宅。
这处豪宅的主人,正是摩根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杰克?摩根。
父亲皮尔庞特?摩根过世后,杰克便接过了摩根财团的帅印。过去的两年里,杰克消瘦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皮尔庞特留下了权倾一时的金融帝国,也留给他看似永无尽头的忙碌、诅咒,与纷争。
这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日,杰克和妻子杰西享用着早餐,享受着清晨和煦的阳光和美好的二人世界。他们刚放下手中的刀叉,就听到门铃急促地响了起来。
“菲齐克,快看看是谁来了。”杰克说道。
亨利?菲齐克,一位典型的英式管家,身着多年不变的管家制服:深色外衣、灰色条纹裤,时刻保持着刻板严肃、一丝不苟的老派面孔。
菲齐克打开门,叫门的是一张陌生的脸孔。
这个陌生人正是明特尔。
“您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