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最早出现在怎么出现的

信息加载中...
我们一起成长
简要介绍
  所有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还是存活下来了,并繁衍至今。恐龙(英文:dinosaur英音['dains:]美音['dan,sr])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 恐龙
500万年至6595万年前的并且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
动物,是群
中生代
的多样化优势
脊椎动物
,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
爬行动物
,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
生态系统
超过一亿六千万年之久。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现在一直被质疑的
冷血动物
一说。
出现灭亡时间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两亿四千万年前的
三叠纪
,灭亡于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的
白垩纪
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
生物大灭绝
事件。恐龙最终灭绝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新生
第三纪
古新世。。。。
名称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
恐龙化石
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
之前,
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
化石。
  直到发现了禽龙并与
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
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
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
南极洲
发现恐龙后,全世界
七大洲
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700多种(生物学上的物种)。 后来,
、日本等国的学者把他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
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与鸟类关系
  在1862年发现的
始祖鸟
化石,与
美颌龙
化石极其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明显的
痕迹(美颌龙虽然也有羽毛,但它们很原始),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具有原始羽毛,这显示恐龙与
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以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
兽脚亚目
恐龙的直系后代。现在,大部分
科学家
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在生物学中应该分 美学者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海平面忽然上升
类于同一纲(即现未建成的恐龙纲)之内。
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
初龙类
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
二叠纪
,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
动物群
  从发现恐龙到20世纪前60年,由于对恐龙了解不足,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慵懒、缓慢的冷血动物。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始的
恐龙文艺复兴
,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
温血动物
,并可能有
行为的观点。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是温血动物的观点。但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的考证。
多样性发展
   恐龙
从早侏罗纪到晚白垩纪,
恐龙家族
适应环境因而发展迅速,使得恐龙向着多样性方向发展,恐龙的
数目增加,使恐龙这一类具有优势,恐龙由此得以支配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
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
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龙)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动物的恐龙),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生物习性
  最古老的爬行类化石可追溯至
古生代
宾夕法尼亚纪
(约3亿2000万年前─2亿8000万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才能开始发育。爬行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从2亿4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类成了地球生态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类时代。大型爬行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植食性的
迷惑龙
,是体形与体重最大的陆栖动物。棘龙是迄今为止陆地上最大的
食肉动物
。另有生活在海中的
蛇颈龙
及生活于空中的
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善的生态体系。
  爬行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亿8千万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小恐龙。
  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行类,曾生存在中生代的陆地上的
及灌木丛里,
比前肢长且有尾。其中有许多种好食肉,许多种好食草。其中发展较缓慢的种类,类似最古之
及喙头类,发展较完善的种类与鸟类相似。
研究方法
   恐龙
因为恐龙已经灭绝,所以,不能用研究现生动物的方法去研究,只能凭借其在地球上遗留下来的物质---化石进行研究。
古生物学家
们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推测恐龙的形态及习性。根据他们的研究,恐龙就像现生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有的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有的皮肤光滑,有的皮肤上有鳞或骨板,更多的有羽毛。其共同相似之处是: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除了鸟及部分肉食恐龙),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恐龙都是如此)。
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龙。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近1亿7千万年之久,最后却神秘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的。
编辑本段
恐龙时代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亿7千万年的时光,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 恐龙
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本连成一整片的
盘古大陆
逐渐漂移,分裂成为如今我们熟知的形态。这些
地球板块漂移
到全球各处后,由于
不再均匀,热量的传导也被海洋阻断,
气候环境
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在
恐龙时代
早期,蕨类植物构成的矮灌丛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板块漂移,再加上
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种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这些变迁是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因此生长其中的动物依然能够很好地适应。但是由于恐龙时代中期,地壳运动加剧,使得地质活动频繁,造成了陆地气候变化。到了恐龙时代晚期,由于气候变得干冷,地球上出现了
,由于地球板块的漂移,造成高
隆起,深
下沉,板块携带大陆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使得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编辑本段
化石发现
化石出土
   恐龙
在历史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无法对这些
进行正确的解释而已。
  相传早在1700多年前晋朝时代的我国,
省(当时被称为
之蜀郡)
武城县
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
所遗留下来的
  早在
曼特尔
夫妇发现禽龙(第一种被命名的恐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
的遗骸。
普洛特-加龙省
里丁大学
的一位名叫哈士尔特德的研究人员根据从一部
历史小说
《米尔根先生的妻子》中发现的线索,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宣布他终于发现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677年,一个叫普洛 恐龙
特-加龙省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
牛津郡
的自然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普洛特-加龙省描述了一件发现于卡罗维拉教区的一个
采石场
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龙省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
的,也不是
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普洛特-加龙省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是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描绘的这块
已经被后来的
古生物
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
巨齿龙
(现名
)的恐龙的大腿骨,而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第一种被命名的恐龙---禽龙早出145年。因此,哈士尔特德认为,普洛特-加龙省-加龙省应该是有记录以来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
编辑本段
恐龙类别
  其在在生物学上被列为一个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 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
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十分难看。
鸟臀目
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区别)。
蜥臀目分为
蜥脚类
(Sauropoda)和
兽脚类
(Theropoda)。   
蜥脚类
又分为
原蜥脚类
蜥脚形类
。   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体型的恐龙,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
,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
安琪龙
。   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
侏罗纪
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
蜥脚亚目
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的
马门溪龙
,世界上已知体形最大的动物-----
地震龙
易碎双腔龙
等。   
兽脚类
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头部很发达,为最聪明的一类。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
霸王龙
是著名代表,其余如
异特龙
南方巨兽龙
等也颇具名气。   鸟臀目分为5大类:
鸟脚类
(Ornthopoda)、
剑龙类
(Stegosauria)、
甲龙类
(Ankylosauria),
角龙类
(Cerato ia)和
肿头龙类
(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
鸟臀类
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 恐龙
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们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如:
鸭嘴龙
、禽龙等。   
剑龙类
,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或多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
恐龙类
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其代表有被认为居住在平原上的剑龙,被发现于
坦桑尼亚
的肯氏龙。   
甲龙类
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例如生活在欧洲大陆的
海拉尔龙
,生活在英国的多刺甲龙,以及在美国的
龙和蒙古的爱得蒙托龙。   
角龙类
,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
鹦鹉嘴龙
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其中有与霸王龙齐名的
三角龙
,温顺的食草动物
原角龙
等等。   
肿头龙类
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的动物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具体种类
  (截至2003年)   早白垩世---Early Cretaceous--   
始初龙
(Eoraptor)
美丽龙
(Klamelisaurus)   异特龙(Allosaurus)西风龙(Zephyrosaurus)   
棱齿龙
(Hy ilophodon)   禽龙(Iguanodon)
穆塔布拉龙
(Muttaburrasaurus)
无畏龙
(Ouranosaurus)
马鬃龙
(Equijubus)   
高吻龙
(Altirhinus)   
南阳龙
(Nanyangosaurus)   
(Lurdusaurus)   
康纳龙
(Kangnasaurus)   
荒漠龙
(Valdosaurus)   
福井龙
(Fukuisaurus)   
锦州龙
(Jinzhousaurus)   
(Tenontosaurus)   
原巴克龙
(Probactrosaurus) 恐龙
雷利诺龙
(Leaellynasaura)   
阿特拉斯科普柯龙
(Atlascopcosaurus)   
丝路龙
(Siluosaurus)   
快达龙
(Qanta aurus)   
闪电兽龙
(Fulgurotherium)   
热河龙
(Jeholosaurus)   
孔椎龙
(Theco ondylus)   
宣化龙
(Xuanhuasaurus)   
狭盘龙
(Stenopelix)   
祖尼角龙
(Zunicerato )   
古角龙
(Archaeocerato )   
朝阳龙
(Chaoyangsaurus)   
辽宁角龙
(Liaocerato )   
红山龙
(Hongshanosaurus)   
乌尔禾龙
(Wuerhosaurus)   
胜山龙
(Katsuyamake aurus)   
查干诺尔龙
(Nurosaurus)   
约巴龙
(Jobaria)   
(Ultrasaurus)   
亚洲龙
(Asiatosaurus)   
奥古斯丁龙
(Agustinia)   
蒙古龙
(Mongolosaurus)   
尼日尔龙
(Nigersaurus)   
伊斯的利亚龙
(Histriasaurus)   
雷尤守龙
(Rayososaurus)   
雷巴齐斯龙
(Re achisaurus)   
利迈河龙
(Limaysaurus)   
阿马加龙
(Amargasaurus)   
亚马逊龙
(Amazo aurus)   
釜庆龙
(Pukyongosaurus)   
江山龙
(Jiangshanosaurus)   
软骨龙
(Chondrosteosaurus)   
阿拉果龙
(Aragosaurus)   
畸形龙
(Pelorosaurus)   
澳洲南方龙
(Austrosaurus)   
鸟面龙
(Ornitho is)   
毒瘾龙
(Venenosaurus)   
星牙龙
(Astrodon)   
优腔龙
(Eucamerotus)   
侧空龙
(Pleurocoelus)   
索诺拉龙
(Sonorasaurus)   
波塞东龙
(Sauroposeidon)   
雪松龙
(Cedarosaurus)   
(Aepisaurus)   
阿尔哥龙
(Algoasaurus)   
齐碎龙
(Clasmodosaurus)   
朱特龙
(Iuticosaurus)   
丘布特龙
(Chubutisaurus)   
大尾龙
(Macrurosaurus)   
怪味龙
(Tangvayosaurus)   
布万龙
(Phuwiangosaurus)   
潮汐龙
(Paralititan)   
戈壁巨龙
(Gobititan)   
安第斯龙
(Andesaurus)    白垩纪时期复原图
马拉维龙
(Malawisaurus)   
顶棘龙
(Alti inax)   
簧椎龙
(Calamo ondylus)   
首都龙
(Capitalsaurus)   
恩巴龙
(Embasaurus)   
(Inosaurus)   
加贺龙
(Kagasaurus)   
秋田龙
(Wakinosaurus)   
沃格特鳄龙
(Walgettosuchus)   
克拉玛依龙
(Kelmayisaurus)   
原恐齿龙
(Prodeinodon)   
棘椎龙
(Spinostropheus)   
小力加布龙
(Ligabueino)   
比克尔斯棘龙
(Beckle inax)   
威尔顿盗龙
(Valdoraptor)   
挺足龙
(Erectopus)   
非洲猎龙
(Afrovenator)   
吐谷鲁龙
(Tugulusaurus)   
暹罗龙
(Siamosaurus)   
脊饰龙
(Cristatusaurus)   
重爪龙
(Baryonyx)   
似鳄龙
(Suchomimus)   
(Irritator)   
崇高龙
(Angaturama)   
福井盗龙
(Fukuiraptor)   
高棘龙
(Acrocanthosaurus)   
矮异特龙
(Dwarfallosaur)   
新猎龙
(Neovenator)   
鲨齿龙
(Carcharodontosaurus)   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巴哈利亚龙
(Bahariasaurus)   
吉兰泰龙
(Chilantaisaurus)   
(Calamosaurus)   
似菊娜鸟龙
(Gi areemimus)   
似鸟身女妖龙
(Harpymimus)   
七镇鸟龙
(Heptasteornis)   
敏捷龙
(Phaedrolosaurus)   
彩蛇龙
(Kakuru)   
阿肯色龙
(Arka aurus)   
恩霹渥巴龙
(Nqwebasaurus)   
内德科尔伯特龙
(Nedcolbertia)   
桑塔纳盗龙
(Santanaraptor)   
棒爪龙
(Scipionyx)   
雅尔龙
(Yaverlandia)   
极鳄龙
(Aristosuchus)   
中华龙鸟
(Sinosauropteryx)   
华夏颌龙
(Huaxiagnathus)   
(Mei)   
小坐骨龙
(Mirischia)   
原始祖鸟
(Protarchaeopteryx)   
似提姆龙
(Timimus)   
义县龙
(Yixianosaurus)   
小猎龙
(Microvenator)   
尾羽龙
(Caudipteryx)   
小盗龙
(Microraptor)   
顾氏小盗龙
(M.gui)   
中国鸟龙
(Sinornithosaurus)   
(Dilong)   
始暴龙
(Eotyra us)   
暹罗暴龙
(Siamotyra us)   
吐鲁茨龙
(Tonouchisaurus)   
中国鸟脚龙
(Sinornithoides)   
中国猎龙
(Sinovenator)   
窦鼻龙
(Sinusonasus)   
古似鸟龙
(Archaeornithomimus)   
神州龙
(Shenzhousaurus)   
山出龙
(Sanchusaurus)   
似鹈鹕龙
(Pelecanimimus)   
切齿龙
(Incisivosaurus)   
(Rapator)   
联鸟龙
(Ornithodesmus)
犹他盗龙
(Utahraptor)   
恐爪龙
(Deinonychus)   
纤细盗龙
(Graciliraptor)   
阿拉善龙
(Alxasaurus)   
阿基里斯龙
(Achillobator)   
北票龙
(Beipiaosaurus)   
原羽鸟
(Protopteryx)   
(Unenlagia)   
(Anchiornis)   晚白垩世 ---Late Cretaceous---   
肉食龙(Carnosaurus)
虚骨形龙
(Coeluroides)   
御船龙
(Mifunesaurus)   
牛顿龙
(Newto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字体大小:
发表于 2006-8-13 07:59
恐龙知识大全
来源:http://scii.cn/
恐龙知识大全 http://scii.cn/knowledge/2006/0810/62.html
恐龙的起源及其他
恐龙是怎样进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寻找和搜索。一种观点认为,恐龙及现生爬行动物的共同祖先,是像蜥蜴一样的小型动物,名叫“杨氏鳄”,约30厘米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靠捕捉虫子为生,它们的后代明显分出两支,一支是继续吃虫子的真正的蜥蜴,另一支是半水生的早期类型的初龙。其中后者,也就是早期类型的初龙,与恐龙有较为可靠的亲缘关系。那时的初龙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它的代表--植龙吧。只需瞧上植龙一眼,就会明白它的外貌与鳄鱼像极了,同样是铠甲护身,就连头骨上也有鳄鱼一样的坑洼。主要差异是植龙的鼻孔靠近双眼,而鳄鱼的鼻孔位于头的最前端。植龙与鳄鱼一样是肉食动物,而它们的亲族也有演变成植食性动物的,但无论是吃荤的还是吃素的,早期的初龙类动物,身上都长有骨甲,身后都拖着一条粗大有力的尾巴,它能在碧水潭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提高划水的速度,那时的初龙还进一步改变了身体的结构,后肢增长,加粗,成为水中的推进器。逐渐地,腿移到了身体下方。腿的位置变动和后腿的加长,对这类动物取得生存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后来,气候变得更加干燥了,这些动物被迫移往陆地上生活,感觉到长短不齐的四条腿走起路来特别别扭,于是改用两条后腿行走。长而粗大的尾巴这时正好起到平衡身体前部重量的作用。由于姿态的改变,它们的步幅加大了,运动速度也提高了许多,这是向恐龙演变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不过,在早期的初龙类动物身体条件尚不完善,还不太适应陆地生活的时候,其大部分时间还是生活在水中,以免受到别的动物的惊扰。一旦身体结构更加完善,真正的恐龙便出现了!这类新的,富有生气的动物在陆地上向似哺乳动物发起了进攻。 据信,恐龙的直系祖先当是派克鳄及其亲族们。派克鳄是一类小型的初龙,约60厘米到100厘米长,由更早的半水生动物进化而来,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长着一双较前腿稍微长些的后腿。晃眼一看,它像两条腿跑动的小恐龙。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它还是四条腿行走的动物,偶尔才用两条后腿奔跑。派克鳄与大型似哺乳动物-犬颌兽生活在同一时期,当遇到危险时,会很快跑开,而它自身也是一种肉食动物,那双后腿能帮助它追捕猎物。久而久之,派克鳄及其亲族们进化成了恐龙。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7:59
“恐龙”名字的来历
创立“恐龙”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1804-1892)。他是一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有关中生代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达到了相当渊博的程度,在当时无人能与其匹敌。 1841年欧文对英国的古爬行动物化石做了总结性的研究,他独具慧眼地发现其中的禽龙,巨齿龙和林龙相当特别。这些动物不仅体形巨大,而且肢体和脚爪有些像大象一样的厚皮哺乳动物,也就是说腿呈呈柱状,由躯干两侧直接向下方伸出。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情形不同。其它爬行动物的四肢是先向躯干两侧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向下,运行时腹部贴着地面,一副匍匐前进的样子。禽龙等动物的柱状肢体因位于躯干之下,便支撑躯体离开了地面,能自如地在陆地上行走,奔跑,甚至跳跃。因此,欧文感到很有必要给这类新识别出的古生物类型取一个名字,以便与其它类似动物相区别。他把希腊字Dinos和Sauros组合起来,于是“恐怖的蜥蜴”一词便随之诞生了,我国科学家则把它简捷地翻译为“恐龙”。
中国最早被命名的恐龙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产地之一,中国的恐龙化石发现地遍及东西南北。云南、四川、山东、内蒙、新疆等地都以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与这些恐龙大省相比,黑龙江简直有点儿“默默无闻”了。可是你知道吗?中国最早被科学地命名的恐龙化石却正是发现在黑龙江省、黑龙江畔的一个小渔村附近,这个小渔村就是嘉荫县的渔亮子。 由于黑龙江水的长期侵蚀,沿江两岸的地层不断地被剥蚀,里面埋藏的恐龙化石就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当地的渔民发现了这些化石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粗大的动物骨骼。消息不迳而走,被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了,就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最初,俄国人把这些大化石骨头误认为是猛犸象,而且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俄国地质学家被这一报道所吸引,从1915年至1917年连续到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发掘,采集到一批恐龙化石。他们把采到的化石进行了修理,并配上三分之一的石膏模型,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到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研究认定,这是一种鸭嘴龙,高4.5米,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嘉荫出土的这些满洲龙化石颜色大多是深褐色或黑色,埋藏在砾岩中,石化程度很高,质地坚硬,黝黑发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含化石的砾石层是含油层位,因此地下的石油长期浸泡化石的缘故。   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一类以植物为食的素食恐龙。它们那两条巨大的后腿与长长的尾巴构成一个类似于三脚架的装置,足以支撑其笨重的躯体。它们前肢短小,自由地悬在身体上部,可以用来抓取树上的枝叶。它那高昂的头上长着一张偏平的鸭子似的嘴,嘴里长着数百颗小牙齿。这些牙齿呈棱柱形,牙根细长,一层层地镶嵌排列着。这样,当上层牙齿磨蚀殆尽,下层的牙齿就长上来补充。因此,鸭嘴龙就有了能够自我修复和更新零件的用于研磨粗纤维性食物的高效***,这也许正是它们特别适应于白垩纪晚期的生态环境的原因,因为,到了白垩纪晚期的时候,地球上柔软的蕨类植物已经衰落,而多粗纤维的、较硬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已经开始成了地球植被中的优势类群。   嘉荫县不仅出土了属于鸭嘴龙的满洲龙化石,还发现了似鸟龙化石和大量的植物化石。对这一生物群落的研究和分析表明,现在如此寒冷的黑龙江畔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密繁盛,气候条件与现代的海南岛差不多。   令每一个中国人深感遗憾的是,中国出土的第一条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并没有被珍藏在中国。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学工作者和古生物学家在那条恐龙的附近又找到了新的恐龙化石地点,发掘出了一批新的满洲龙化石。这些化石现在陈列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科普场所里,正在向观众讲述着6500万年前的故事。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1
恐龙化石发现的“拍案惊奇” ·最后的晚餐 印度曾在中生代地层里挖出两个大爬行动物的完整骨架,它们是植龙类成员,植龙不是恐龙,而是一种像鳄鱼的已绝灭动物。发现植龙化石并不稀奇,令人惊异的是,在两条植龙的腹部位置竟各有一只早期的两足行走的小恐龙的化石(长约1。3米)。化石相当完整,只是头骨十分破碎。 古生物学家分析,2亿年前的某一天,两只小恐龙结伴来到河边觅食或饮水,突然从河里窜出两条巨大的植龙,把它们一口一个囫囵吞下肚去。令人费解的是,两条植龙吞食了小恐龙后,还没来得及消化,竟双双命丧黄泉了。它们不像是被更厉害的动物杀死的,也不像死于什么自然灾变事件,因为它们死得非常平静安祥。莫非那两只小恐龙是剧毒动物?对此,无人能解释。 ·荒漠中的哀号 在内蒙古的巴音满都呼发现了两窝12个甲龙的幼仔骨胳化石,只见它们卷缩着身体,紧相偎依在一起。它们的身子有的朝前,有的朝后,有的大张着口,有的抬头张望。神态恐惧绝望,其状非常凄惨。 经研究,这些恐龙是白垩纪晚期土地沙漠化的牺牲品,它们是在铺天盖地的大沙暴中被集体活埋的。 ·生死决斗 同归于尽 1971年,古生物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中发现了一组正在格斗,厮杀的恐龙化石。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化石出土时,两只恐龙紧紧缠绕在一起,打得难分难解。格斗的一方为吃植物的原角龙,另一方为吃肉的快盗龙。它们大小相似,身长都在2米左右。原角龙坚硬的带甲的头似乎已经撞进了快盗龙的胸膛,它的鹦鹉嘴还咬住了快盗龙的一只前肢。快盗龙用一双前爪死死抓住原角龙的两颊,一只长着可怕的钩爪的后腿蹬着原角龙的腹部,另一只后脚抓着原角龙的脖子。就这样,它们都受了重伤,却都不肯松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死的时候仍然保持了格斗的姿态,慢慢被黄沙所掩盖。 ·谁是杀害圆顶龙的凶手 美国的怀俄明州曾发现过一只圆顶龙的支离破碎的骨胳化石,同时还发现了几类食肉龙的断牙,圆顶龙的骨胳上还可以看到深深的牙痕。 断牙经专家鉴定是属于三种恐龙的:异龙,角鼻龙和嗜鸟龙。角鼻龙是大型食肉恐龙,但它是食腐动物,没有杀死圆顶龙的能力;嗜鸟龙是一类小型的食肉龙,很像今天的野狗,专以别人吃剩的残骨剩肉为食,它也没杀死圆顶龙的能力。最后,专家把目光放到了异龙的身上。异龙是侏罗纪时有名的“冷血杀手”,是大型的猛食性食肉恐龙。显然,这家伙才是杀害圆顶龙的元凶。 案情已基本明了。先是一只异龙把圆顶龙咬死,饱餐一顿后走了。跟着几只角鼻龙上前会餐,大吃一顿后也走了,最后早就守候在一旁的嗜鸟龙一拥而上,你争我抢,把骨头上的残肉啃个精光。不久,附近洪水暴发,泥沙俱下,圆顶龙的散乱遗骨被埋在泥沙之下,千百万年后变成了化石。 ·谁咬了鸭嘴龙一口 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具鸭嘴龙化石的尾椎缺了一大块,经仔细研究后才弄清楚,缺的那块是鸭嘴龙在世的时候,被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咬掉的。然而,这一口并未使鸭嘴龙丧命,后来不仅养好了伤且活了很久才“寿终正枕”。因为古生物学家发现被咬的骨头处有再生的现象。那到底是谁咬了鸭嘴龙一口呢? 古生物学家认为,从这一口的尺寸来看,“犯罪嫌疑人”非霸王龙莫属。当年,只有此肉食动物的嘴巴才有这么大,这么利害。研究者还在伤残的椎骨上发现了清晰的齿痕,它与霸王龙的大牙正好吻合。化石显示,霸王龙看准了一只成年鸭嘴龙紧追不舍,追上之后狠咬一口,只可惜没咬住要害处。这也说明,霸王龙同今天地球上的食肉动物一样,不是每次捕猎都能得手的。 ·霸王龙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目击者 不久前,古生物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了一只霸王龙的脚印化石。这只脚印长91厘米,宽61厘米,深30厘米。从脚印看,这只霸王龙的个头不算大,体重大约在5吨左右。 这只霸王龙脚印化石发现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距含铱层很近。含铱层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形成的一层薄薄的粘土层,它被认为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第三纪的分界线。脚印化石在含铱层之下37厘米处,专家认为这段距离相当于不到1000年的时间。这等于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发生时,还有恐龙活在世上。新墨西哥州的霸王龙脚印化石的出土表明,确有一些恐龙是被小行星“杀害”的。它们无疑是灾星降临的目击者,不过,当时恐龙家族毕竟已是“人丁稀疏”,大势不再了。
恐龙化石发现的“拍案惊奇” ·正在孵蛋的恐龙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在蒙古戈壁大沙漠中,发现一具保存非常完整的小型食肉龙的化石骨架。发现时它正坐在窝上,窝中有15个恐龙蛋化石。 这只有点像鸵鸟的恐龙,双腿微曲,两个短小的前肢叉开并伸向后方,就像正在坐窝孵蛋的母鸡或鸵鸟那样。因此,专家们断言,7000万年-8000万年前,当这只恐龙正在孵蛋的时候,突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2
著名的恐龙公墓
在世界一些地方,发现了恐龙的公墓,即大量恐龙遗骸集中埋在一处。墓中的恐龙常常仅一种,有时则有多种。恐龙公墓往往是恐龙生前突然遭遇某些自然灾难而被迅速埋葬形成的。因尸骨埋得快,所以墓中常保存有非常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化石骨架。恐龙墓很少,所以一经发现,立即就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恐龙墓是恐龙留给今天的最有价值的“遗产”之一。 ·比利时伯尼萨特禽龙墓 比利时伯尼萨特有个煤矿,1877年至1878年间,矿工在地层深处挖掘坑道时,发现了一些巨大的动物的骨胳化石。经比利时皇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鉴定,属植食恐龙-禽龙的化石。 在煤矿里发现恐龙化石已经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了,更令人惊奇的是,禽龙的数量很多,竟有39只!其中有许多骨架保存得相当完整。人们花了三年的功夫,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些化石从地下挖出,然后送到博物馆进行研究。 后经科学家研究,推测禽龙墓是这样形成的: 1亿4千万年前,伯尼萨特地方曾经有一个又深又陡的峡谷。生活在附近的禽龙,有时会被突发的山洪冲下深谷摔死并被沉积物掩盖,然后变成化石。这些禽龙不是在同一时间跌进峡谷的,所以它们死亡的时间不同。这个公墓是经过较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 ·加拿大阿尔伯达尖角龙群葬墓 1985年在加拿大的“恐龙之乡”阿尔伯达一个地方,竟有数百只尖角龙(角龙的一种)的骨胳化石埋在一处,其中各个年龄段的尖角龙都有。它们是同时死亡并被埋葬的。在白垩纪末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使这么多恐龙同时遇难? 一些古生物学家分析:8000万年前,一大群尖角龙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向远方迁徙,去寻找新的食源。谁知在它们过河的时候,山洪突然暴发,河水水位猛涨,波涛翻滚咆哮,一泻千里。尖角龙惊恐万分,你推我挤,互相相踩踏,许多弱者被淹死在河中,并很快为泥沙掩盖,千百万年后变成了化石。 这种情况在今天的地球上并不鲜见。1984年,加拿大魁北克就发生过4000只驯鹿淹死在洪水突发的河流之中的事,其状惨不忍睹。 ·美国古斯特的腔骨龙墓 1947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叫古斯特的农场,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恐龙化石万龙坑,里面竟有数百只腔骨龙化石骨架,它们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 这些腔骨龙有上了年纪的,也有年轻和年幼的,它们显然是一个群体(腔骨龙过的是集体生活)。它们是同时死亡并被埋葬在古斯特这地方的,一定是某种突发性灾难(例如洪水)使这些恐龙死于非命的。 ·中国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墓 1977年,在自贡市郊的大山铺发现了一个化石点,面积约17000平方米,现发掘了不到1/6的面积,出土了大量的侏罗纪中期的恐龙类及其它共生的脊椎动物化石,因而大山铺就有了“恐龙墓”之称。 大山铺恐龙墓不是只有一种恐龙,而是有多种恐龙,还有其它动物。恐龙中以蜥脚类为主,也有鸟脚类,肉食龙和剑龙。其它动物有鱼类,龟鳖类,蛇颈龙,翼龙及鳄类等。这些动物的化石骨胳有完整的,有零散的,它们重叠堆积,交错横陈在一起。这个墓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动物的尸体多数是从别的地方被水搬到埋藏之地的,但搬动的距离不是很远,否则就不会有较完好的化石骨架了。 关于这个恐龙墓的形成原因,学者们认为可能是这样的:1。6亿年前,大山铺一带生活着大量的恐龙及共生的动物。当时出现了干燥炎热的天气,生活环境变得非常恶劣,缺水少食,致使恐龙大量死亡。久旱之后往往是洪灾,洪水一来,恐龙的尸体就被冲到一个相对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这个地方就是大山铺。
恐龙是冷血动物吗?
  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目前生物学家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是根据当前地球上动物的现状分析的。   持冷血(变温)动物观点的学者主要的根据是,恐龙和现在爬行动物一样,属于比较低等的动物,鳄鱼、青蛙、蛇都是典型的冷血动物。这些动物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升降,可以节省体能的消耗,不需要有强有力的心脏维持血液循环,也不需要皮肤上有汗腺,遇到高温时排汗,用来保持身体各部分恒定的温度。大部分冷血动物都有“冬眠”的特性,找一个温度适宜的洞穴,防止体温降到0℃以下,不然它要冻僵死掉。   主张恐龙是“冷血动物说”的学者遇到了麻烦。是啊,难道恐龙也要“冬眠”吗?那么庞大的身躯躲到哪里安身呢?冬眠期间的安全问题怎么解决?如果不“冬眠”。寒冷的冬季是冷血动物难熬的季节啊,恐龙是如何度过漫长的冬季呢?另外,即使是冷血动物,体温过高或过低时,都缺乏活力,比如鳄鱼在35℃左右温度时才能活动自如。它们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最佳温度呢?主要是晒太阳,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体温逐渐升至35℃左右。   那么,庞大的恐龙依靠什么达到最佳温度呢?如果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2
恐龙分类
  恐龙分为两大目: 蜥臀目 和 鸟臀目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腰带的结构。 quot;Saurischia quot (蜥臀目)的意思是 quot 类似蜥蜴的腰带 quot , quot;ornithischia quot (鸟臀目)的意思是 quot 类似鸟类的腰带 quot 。   ·鸟臀目 恐龙是食草动物。它们的皮肤下面常有骨板,牙齿前面有喙状的骨骼。它们分为四个亚目:    鸟脚亚目,包括禽龙和棱齿龙。这些恐龙的鼎盛期比其它恐龙更长。    剑龙亚目,背上的骨板是其主要特征。    甲龙亚目,包括包头龙、结节龙和古伊犁龙,大多体格强健,四肢短小粗壮,从而令身体贴近地面。    角龙亚目,生存于白垩纪中期较短的一段时期,包括三角龙。   ·蜥臀目 恐龙包括体型最大和最凶猛的恐龙。它们分为三个亚目:    原蜥脚亚目,如板龙,出现于大约两亿两千万年前,灭绝于侏罗纪早期。    蜥脚亚目,恐龙中的巨兽,包括极龙和梁龙,前者直立起来的身高可达 17 米,后者是有史以来最长的陆地动物。    脚亚目,唯一的食肉恐龙,包括暴龙、恐爪龙和似鸟龙。 ·恐龙(Dinosaurs)  ·蜥臀目(Saurischia)   ·兽足目(theropods)   ·蜥脚目(sauropodomorphs)    ·兽足亚目(Theropods)     ·肉食龙次目      ·玻玻龙科      ·巨齿龙科      ·棘龙科      ·霸王龙科     ·虚骨龙次目      ·包斗龙科      ·西格龙科      ·虚骨龙科      ·似鸟龙科     ·恐手龙次目      ·驰龙科     ·杂项兽足次目    ·蜥脚亚目(Sauropodomorphs)     ·原蜥脚超科      ·槽齿龙科      ·板龙科     ·蜥脚超科      ·棒齿蜥龙科群      ·勺状蜥龙科群  ·鸟臀目(Ornithischia)   ·剑龙亚目(Stegosaurs)    ·剑龙科    ·腿龙科   ·甲龙亚目(Ankylosaurs)    ·结节龙科    ·棘铠龙科    ·尘龙科   ·鸟脚亚目(Ornithopods)    ·禽龙科    ·棱尺龙科    ·畸齿龙科    ·鹦鹉嘴龙科    ·鸭嘴龙科   ·肿头龙亚目(Pachycephalosaurs)    ·肿头龙科   ·角龙亚目(Cerato ia )    ·原角龙科    ·角龙科 ●蜥龙类——骨盆像蜥蜴的恐龙     在恐龙研究中,人们至今仍然沿用蜥龙类与鸟龙类的分类方法。现在,我们就详细地介绍一下有关蜥龙类的知识。蜥龙类是两大类恐龙中引人瞩目的一类。从体形上说,有的只有小鸡那么大,也有长达二十多米到四十多米的庞然大物;从生活习性上说,有吃肉的,有吃植物的。它包括分类学上的兽脚类恐龙和蜥脚形恐龙。简单地说,头大,颈短,前肢短而后肢长,能用两腿快速走路而且吃肉的恐龙是兽脚类恐龙;颈长,头小,用四条腿走路而且吃植物的恐龙,叫蜥脚形恐龙。 ○兽脚类恐龙     绝大多数吃肉的恐龙属于兽脚类。从三迭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都有这类恐龙在活动,它们是恐龙家族中非常昌盛的类群。但与其他恐龙相比,它们的化石保存得不太完整,所以兽脚类的演化谱系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以到处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法。但一般地说,可以把它们分成四大类群,即角冠龙、肉食龙、虚骨龙与秀颌龙。   关于兽脚类恐龙的名称还有一段趣闻。这一名称是1881年由前面已提到的美国恐龙专家马什创建的。早在1871年,他创建了“鸟脚类”这一名称,1878年又创建了“蜥脚类”这一名称。他把恐龙脚上骨骼结构的形态作为区分一些恐龙的重要标志,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所称的兽脚类恐龙的脚的结构,却非常像鸟的脚,而不像哺乳动物即兽类的脚;而他命名为鸟脚类恐龙的脚,却像哺乳动物脚的构造。在马什写的文章过找不到这一问题的解释,很可能他认为兽脚类恐龙有锋利的脚趾。好在叫什么名称都有是人为的,现在这两个名称仍在沿用。   兽脚类恐龙有许多共同特征。例如头骨与颈(脖子)骨的关节十分灵活,有利于头骨的活动,这一点与鸟类相似。这类动物的眼睛较大,有宽阔的泪骨,在眶前孔的前面有外孔,有较大的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3
◇虚骨龙类     按照现代新的分类观点,虚骨龙类也已列入联尾龙类,其中包括鸟的祖先。它在进化上的显著特征是:在腭部的外孔,后肢比前肢约长一半。它主要分布于亚洲及北美洲。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法将虚骨龙分成各种类群,这里我们只介绍最重要的似鸟龙类和跑龙类。   似鸟龙非常像现代的鸸鹋和鸵鸟。它们的头较小,颈、尾巴和肢骨较长。似鸵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因非常像鸵鸟而得名,由奥斯朋于1917年正式命名,它一般长约4米,也有2米多长的。它身体轻巧,有一个很小的头,颌骨短而无力,口内无牙齿,有角质的喙嘴。它也有长的脖子和尾巴,以帮助平衡身体。长而苗条的后肢,比股骨长的胫骨,说明它跑得很快,主要靠轻捷纤长的后腿奔跑。它的脚很像鸟脚,脚上有三个脚趾,都有爪。前肢短,有三个手指,大拇指与其余两指对立,说明这是握物的***。关于它的食性,由于这类恐龙发现于海岸旁,有人认为它可能是蹚水捕捉虾和蟹为生的。奥斯朋则认为,它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和幼芽。现在许多人认为它是杂食性的,既吃昆虫和小动物如蜥蜴等,也可能偷吃恐龙蛋或刚生下来的小恐龙,一旦遇到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就马上逃之夭夭,好在它跑得很快,一小时可达50公里。   虚骨龙类中的跑龙类,也是叫人特别感兴趣的类群,它的代表就范恐爪龙。这种恐龙最早发现于美国蒙大那州的中部,1969年由美国的奥斯特罗姆教授作了系统研究,出版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揭开了它的奥秘。恐爪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生有恐怖的爪。它虽然只有三四米长,却是恐龙家族中最凶猛的类群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有结构特殊的脚。它的脚上有四个脚趾,趾上有利爪,但每个趾与爪的情况大不一样。第一趾相当小,爪尖向后;第三趾与第四趾及爪的大小与粗细,也略有差别。爪较钝,说明是有来行走的。很明显,恐爪龙脚的细线在第三及第四趾之间通过,不像其他肉食性恐龙的脚轴线,通过第三趾。它用后肢行走,粗壮的踝关节和有力的肌肉使它在平地上行走时健步如飞。与其他肉食性恐龙相比,它的前肢已相对延长,前肢上有三个手指,指上也都有利爪,利爪相互对应,说明恐爪龙能用前肢握猎物。最吸引人的是恐爪龙的尾巴。它的尾巴绝大部分是棒状长骨,这种棒状骨是由部分特化的脊椎骨组成的,第一棒状骨长度有八至十个脊椎骨的距离。这种僵硬的尾巴,可以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它的头也较大,眼眶骨大,说明它能“高瞻远瞩”地看到猎物。它的颌骨上布满了利刃般带锯齿的牙齿,便于抓到猎物后大吃大嚼。由于在一次发掘时发现了五具恐龙爪的个体与一个躯体比单个恐爪大6倍的素食性恐龙,为此专家们认为,它是成群结队地捕杀猎物的。它的猎物主要是一些素食性恐龙,当时的禽龙就是它的美餐。恐爪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除了北美洲外蒙古也有发现。   在虚骨龙中还有著名的窃蛋龙。从它的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专门偷吃其他恐龙的动物。当美国的中央亚细亚考察团在蒙古首次发现窃蛋龙的骨架时,这个骨架正卧在原角龙的蛋上,于是研究这种恐龙的奥斯朋就认为它正在偷吃原角龙的蛋,所以叫窃蛋龙。这种恐龙体长2米,头很小,在鼻骨的上方有骨质的隆起。有的窃蛋龙头骨上有顶饰,有的则没有,可能与雌雄有关。它的前肢上有在个手指,上面有尖锐弯曲的爪。拇指呈弧状弯曲。指向其他两指。这两指比拇指大,这样可以把猎物紧紧抓住。它的后肢也有三个脚趾,趾上也有利爪,腿粗壮有力,也是快跑的能手。它还有强壮的上下颌,具有很硬的喙嘴。1990年,中加恐龙计划考察队在内蒙古也发现了窃蛋龙的骨架,它正卧在一窝蛋上。据董枝明教授的看法,窃蛋龙能像鸟那样孵蛋,所以看到这种场面,估计这条窃蛋龙可能是在孵蛋时遇到风暴而被风沙活埋的。现在许多恐龙专家认为它并不窃蛋,可能吃淡水中的蛤蜊或像鸟类一样吃些大的浆果。它是杂食性恐龙。   似鸟龙也是虚骨龙类中的佼佼者。它生活在北美西部、蒙古以及我国的内蒙古。这种恐龙身长2.1~3.5米。它有一个相对说来较小的头骨,但脑颅却很大,说明它很可能有立体的视野。它的踝骨与胫骨愈合在一起,脚上有平直而窄的爪,在奔跑时能像跑鞋上的钉子那样防止滑倒。这是恐龙世界的短距离快跑能手。它的脑子较大,脑颅大小与鸵鸟差不多,是恐龙家族中比较机警聪明的成员。它的尾巴很长,几乎占了体长的一半,有的可达2米长。当它在崎岖的坡地上奔跑时,这条长尾巴可以起平衡作用。它的牙齿小而多,下颌上就有三十五个,有人认为这是无所不吃的恐龙。它的眼睛比较大,在黄昏时刻也能捕捉小型的蜥蜴或哺乳类动物,甚至捕食昆虫。
○蜥脚形恐龙     蜥脚形恐龙包括原蜥脚类两大类恐龙。它们的体质形态在恐龙王国中堪称一大奇观:请看,在它们长长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很小的脑袋。脖子至少由十块骨头组成。它们身长十多米至四十多米,是恐龙王国的“巨人”。它们生活在三迭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源远流长,子孙兴旺。蜥蜴形恐龙完全以植物为食。   从名称上看,原蜥脚类似乎是蜥脚类的祖先,但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3
●鸟龙类   在中生代的恐龙世界中,有一大类恐龙的骨盆是四射型的,样子像鸟的骨盆,所以把它们叫做鸟龙类。鸟龙类恐龙包括五大类,即鸟脚类、剑龙类、甲角类、角龙类以及肿头龙类,但各家分法不一,有人把这五大类称为目,也有人叫亚目。鸟龙类恐龙在头骨大小、比例和构造上变化较大。它们的头骨及颌骨通常都具有喙的构造,而且大部分鸟龙类恐龙在下颌骨的前面多出一块称为前齿骨的骨头,作为喙嘴的下颌部分。通常它们的前上颌骨发达,末端扩大成吻部。除了某些原始的鸟脚类以外,它们都是吃植物的恐龙。它们的牙齿仅限于颊部,排列较紧,有的牙齿有退化的趋势。除鸟脚类以外,鸟龙类的一般都用四足行走,后肢较前肢长,脚趾末端常有扁平的趾甲,很像蹄子。由于它们是素食动物,缺少进攻性武器,长期适应防御的结果,使它们中有的身披甲板、甲片、棘刺或瘤状突起,有的还有不同形状的顶饰、颈盾,有的头上有奇形怪状的角。人们从中看到了光怪陆离、绚丽多彩的恐龙奇观。在恐龙生存时代的末期,鸟龙类的数量要多于蜥龙类。 ○鸟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出现于侏罗纪早期,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晚期,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由于它们用强壮的后肢奔走,有的地方很像鸟,所以叫鸟脚类。这类恐龙的前上颌骨发育良好,牙齿的变化很大。它们的体形大小变化也很大,从最小的不到1米长的异齿龙,到中等大小的棱齿龙,再到巨大的禽龙和鸭嘴龙,显示这一类恐龙的多姿多彩。   异齿龙最早发现于南非的开普省,生活在侏罗马早期,最多只有1. 5米长。所以叫它异齿龙,主要因为它与其他恐龙不同,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即有生长在颌骨前面的像哺乳动物门齿般的小牙齿,有长在门齿后面的像犬齿一样的长牙,另外在颊齿部位长着宽脊的牙。这样组合的牙齿只有在似哺乳爬行动物中才有发现,现在科学家还弄不清异齿龙在咀嚼时是怎样使用它的颌骨的。大家认为:它是吃植物的,所以才有大的长牙,长牙可以帮它咬下粗的植物,也可以作为防御武器,或者是性别的特征,只有雄性才有尖齿般长而大的牙齿,或者是性别的特征,只有雄性才有犬齿般长而大的牙齿。它前肢短而后肢长,有长的尾巴和短的脖子,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它的后肢非常像鸟,胫骨与腓骨愈合,一直到跗骨处,这就使后肢强壮稳定。异齿龙是善跑的动物,跑得很快。它的前肢也很结实,而且弯曲灵活,适于挖掘地上的植物,可以准确地把植物抓取到手。   棱齿龙的名称来源于它有较高的齿脊。这种恐龙最早发现于英国,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它只有2米多长,站起来不过60厘米高。它有短的前肢,上面有五个短的手指。它的后肢比前肢大得多,有四个脚趾,手指和脚趾上都有短爪。它有一条僵硬的尾巴,也跑得很快。有一个时期它被认为是会爬树的恐龙。因为当时误认为它的后肢的第一趾能伸向后方,其他三趾能伸向前方,即能像鸟一样握住树枝。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它后肢的第一趾也都指向前方,无法握住树枝,所以它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它用带角质的狭长的喙嘴,从树枝上摘取好吃的嫩枝与嫩芽,这种尖的喙嘴有非同寻常的咬合力。棱齿龙在吃东西时还是很挑剔的。它的尖喙嘴被磨掉后还可以长出新的。现生的哺乳动物吃植物时,总是移动它们的上下颌,从一边到另一边地咀嚼。棱齿龙却不一样,在头骨上有一个关节,似一个对角线的铰链,把嘴闭上时,能使上下颌交替地向外移动,利用颊齿咀嚼食物。棱齿龙有几个种,已形成分类学上的“科”。棱齿龙科的成员在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内都有发现,体长有的可达4米。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是棱齿龙的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包括我国)、大洋洲和南极洲都发现过它的踪迹。   禽龙与鸭嘴龙都是鸟脚类的成员,只是鸭嘴龙在数量上比禽龙要多。禽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而鸭嘴龙则出没于白垩纪晚期的大地上。
  在禽龙类恐龙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禽龙了,在本书恐龙发现史的章节中已经多次提到它,这里只着重介绍现在恐龙专家对它的认识。它身长约10米,高约5米。它的前肢和肩胛骨都比较大而重,手上钉子般的大拇指是它的主要特征。它手上有四个手指,第四个手指与腕骨几乎成直角,可以用这个手指钩断树枝。它的手指不仅用于抓握食物和自卫,走路时还能保持躯体平稳。这种手的结构,再加它的长脖子和长尾巴,以及从肩胛骨延伸到尾巴中部的骨化的肌腱,使它走路或跑起来异常平稳而迅速,平均每小时能走35公里。它的后肢粗壮,脚上有三个脚趾,有宽厚的蹄子一样的趾爪。它的头较大,很像今天家马的头,有角质的喙嘴,上下颌的前部没有牙齿,后部的牙齿两边都有锯齿。互相咬合在一起。禽龙的名称就来源于它那蜥蜴般的牙齿。禽龙发现于欧洲、北美洲以及北部非洲和蒙古,我国只有零星骨骼和足迹被发现。根据禽龙化石的大量发现,专家们认为它是群居的。   禽龙类中最原始的就是弯龙。它也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它身长5~7米,前肢短、后肢长,基本上用两条后腿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5
○角龙类     角龙类是恐龙中最为人熟知的类群。在近年来的科普电影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角龙类中的三角龙与霸王龙搏斗的场面。另外还有一类恐龙,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头骨肿厚的肿头龙。这两类恐龙有共同的祖先,人们把它叫做缘头龙类。乍看起来,角龙类与肿头龙类的差别很大,但仔细解剖一番即可看出,它们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它们的嘴长得很相像,特别是它们从头部到背部都有颈盾,颈盾是褶皱状的突起,也有人把它译成“颈肩翼”,或者叫“襞状部”。它是由头骨后部的顶骨及鳞骨向后延伸扩大而成的带孔骨板组成的,能对颈背部起保护作用。从颈盾完全可以证明,这两大类恐龙之间有着亲缘关系。最近几年已有不少的恐龙专家指出,颈盾的作用不只是防御,它还有另外三种功能。首先,它能为颌骨部的肌肉提供有有力的附着点,帮助颌部肌肉加强咀嚼的力量。其次,不同形状的颈盾代表不同的种,以及同一种中的不同个体。这种情况在现生的哺乳动物如鹿中也可以看到。再者,颈盾又是温度调节器,是远古时代大自然创造的冷热两用空调器。颈盾已高度脉管化,当血液从骨骼上的槽沟和管道流经颈盾时,利用它巨大的表面积便能调节冷热。角龙类与肿头类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有的角龙类生活在白垩纪早期,从解剖角度来看,它们与鸟脚类关系密切。   角龙类是头上带角的恐龙,一般分为两大类群,即鹦鹉嘴龙类(分类学上把它分成一个科)和新角龙类(一般为两个科)。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头上有窄的角质的钩状喙嘴,嘴的前部有高度发达的拱状骨板,有大小轻重不等、形状各异的颈盾。   鹦鹉嘴龙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鹦鹉嘴龙了,它是最早的角龙类。过去曾把它归入鸟脚类,它在某些地方也的确像鸟脚类恐龙,但根据它最本质的特征,近年来许多恐龙专家都认为它代表角龙类的祖先类型,应归于角龙类。它有短的鼻子,位置较高的鼻孔,高高的喙嘴,非常像现代鹦鹉的嘴,所以叫鹦鹉嘴龙。这种恐龙体形都比较小,身长没有超过2米的,已发现的幼年个体只有25厘米长,成年个体也不过1.5米长。它的前肢短,后肢长,前肢长度只及后肢的58%。前肢有三具手指,第一指与其他两分开,证明前肢的手能够抓握。它的后肢有四个比较细的脚趾。鹦鹉嘴龙主要靠后肢走路。它的牙齿宽而平滑,以植物为食。这种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一亿多年)。那时候,一些苏铁、部分蕨类植物已开始灭绝,代之而起的则是有花的被子植物。因而鹦鹉嘴龙吃的大多为坚硬的木质的茎和一些种子。虽然强大的颌部肌肉能帮助它咀嚼,但仍感力不从心。人们在它的胃部找到了胃石,这些胃石能帮助它在胃内研磨食物。鹦鹉嘴龙在头骨之后有短的棘刺向后伸出,形成小的颈盾。但这种颈盾并不明显,所以也有的科普书中详说它没有颈盾。目前,鹦鹉嘴龙属至少已有七个种。有一种鹦鹉嘴龙头上长有微小的鼻角,后来发展成典型的角龙类。过去鹦鹉嘴龙仅能发现于亚洲的蒙古及中国。最近法国的一位恐龙专家在泰国也找到了鹦鹉嘴龙化石,证明它的分布区域已经南移了。   新角龙类分为两个科,即原角龙科与角龙科。新角龙类的最大特点,就是头骨前部深而窄,吻部细,头骨特大,长度约为身长的1/4 ~1/3 ,但是其中有一半并不是真正的头,而是颈盾。新角龙类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头上有各种样式的角,这不是装饰品,而是锋利而凶猛的武器。当肉食性恐龙气势汹汹地冲上来时,新角龙类就像现代非洲羚羊那样,利用它们的角与之进行生死搏斗。当然不同形状的角,也可以作为种间雌雄差异的标志。   原角龙科中最著名的,就是本书前面曾提到的原角龙。由于发现了它的蛋化石,人们确信恐龙是生蛋的。这曾成为20世纪20年代科学界最轰动的新闻。“原角龙”的原义是最早头上长出角的恐龙。它的躯体较小,一般不超过2米,体重不超过180公斤,看上去是一种笨重、矮胖的动物。它的头较大,头骨有46厘米长,头上还没有长出真正的角,只在鼻骨和额骨上有粗糙的突起,这是角的雏形。它的头上有很大的颈盾,乍看起来好像戴了一顶帽子。它的头骨有些特征如喙嘴等,与鹦鹉嘴龙相似,可见它的确是鹦鹉嘴龙类与新角龙类的中间类型。它的前后肢几乎等长,四肢粗壮,有宽阔厚实的脚,趾端有像爪一样的蹄子,说明它像现代犀牛一样,是在高原上生活的。它有大而有力的颌下肌,能帮助它用钩状喙嘴咬断植物的茎或叶子。原角龙下蛋的窝是连在一起的,说明它们是群居的。刚刚出世的小原角龙需要妈妈的照顾,直到能**生活为止。从蒙古发现的众多原角龙化石中可以看出,雄性原角龙的颈盾要比雌性的大而粗壮。原角龙营集体生活,一般都由一雄性个体作为领袖。雄性原角之间会进行撞头争斗,胜利者就成了这一群体的头领。原角龙科的成员在北美也有发现,如蒙大那角龙就是在美国蒙大那州发现的原角龙类。它的鼻骨上方已长出了很小的角,但颈盾比原角龙要小。有的恐龙专家认为,它可能跑得较快,因为它的脚极度为宽厚,而且有四个脚趾,趾端有利爪。
  白垩纪晚期的自然环境以及角龙科成员适应环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6
| 牛龙 Carnotaurus
 学名意思为「食肉的公牛」,和其他兽脚类恐龙相较,牛龙的头部较厚短,更像牛头。最特别的是眼睛上方有翼状的尖角、小而朝前方的眼睛、翼状突起的脊椎骨、非常短小的手臂以及沿著背部两侧数排突起半圆锥状的骨质鳞片。1985年在阿根廷发表,似为南美洲特有种类。
恐爪龙 Deinonychus
 学名意思是「恐怖的爪子」,一洗恐龙行动迟缓的形象。它的体型小,以两脚直立行走,长不过一辆小汽车,重不过一个***,但从它的装备却不输给任何兽脚类恐龙:强而有力的颚部长著大大的尖牙,长而壮的手臂长著有三根利爪、弯曲能握的手,最令人惧怕的是肌肉发达的腿部末端有著两根像大镰刀般的利爪。恐爪龙还可联手出击,攻击体型比它大好几倍的大型鸟脚型恐龙。   恐爪龙在平时奔走时,可能将第二根脚爪抬高缩起,以免行走时将它磨平。但在攻击时,可将脚趾以极大的弧度向下和向前旋转戳向对手,弧度之大可达180度,这样的弧度转动更可增加脚趾利爪的冲力。   1969年美国的奥斯壮对恐爪龙的描述,逐渐**恐龙都是外温型动物的假设。他主张直立的站姿需要较高的体温,并认为这些内温型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後来演化成鸟类。
伶盗龙 Velociraptor   又译「迅掠龙」,学名的意思为「敏捷的强盗」。迅掠龙的奔跑速度也许没有印度豹那麼快,但它们联合起来的时候可以攻击比它们体型还要大的动物,它主要的武器是镰刀形的第二脚爪,它会向前摆动脚爪进行「剪刀手」式的攻击,当它跳到猎物身上能以爪钩住猎物的兽皮,不断的摇动腕关节直到猎物被砍至重伤。
偷蛋龙 Oviraptor  学名意思为「蛋贼」,因初次挖掘时发现它疑似正侵袭另一恐龙的巢,後来发现其实那是它自己的巢,然而这并不表示它不适合去偷别家的蛋。偷蛋龙是一种类似鸟类的兽脚类,但具有奇怪的头部。强壮而无齿的颚部前端为角质的嘴喙,嘴的上下前端突出两个尖锐的骨质尖角,头上有冠。除了头部之外,偷蛋龙身体的其他部分就较像兽脚类恐龙了—肌肉发达、手上有三根指爪、脚上有三根脚趾。
暴龙 Tyra osauru  学名意思为「暴君蜥蜴」,是所有肉食性恐龙中最晚出现、最大型、也最孔武有力的种属之一。它以两脚行走,头部的比例极为巨大,颚部上长著有锯齿边缘得牙齿,粗壮的脚上长著具利爪的脚趾,手则小的不成比例,且手上只有两指。为什麼如此巨大的猎杀机器却有只这麼小的手臂?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著研究它的科学家。有学者认为暴龙的骨骼结构不足以支撑其快速奔跑,因而怀疑它主要是以腐食为生。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7
敏迷龙 Minmi
 是南半球第一只身披坚甲的鸟盘目恐龙,由於第一具骨架被发现在昆士兰附近的敏迷叉路口而得名。它的特徵是有由圆形小骨片保护的腹部,和背部脊椎骨结的神经棘旁有奇特的扁平骨板。四肢的长度几乎一样,所以当敏迷龙站立时背部几乎是水平的。当敏迷龙遇到攻击时,可能以逃避来作为消极的对抗,这点是敏迷龙最显著的特徵,而目前已知的其他甲龙类都不具有此项特徵。目前在分类上并不确定它的位置。 蜥结龙 Sauropelta  学名意思为「护盾蜥蜴」,是结龙科中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原始的成员。它具有肩部骨板,在肩膀、背部、尾巴上覆盖著角质外层的骨锥,其间还点缀著结瘤。其他特徵包括具前颚齿 (喙部上方前端的牙齿)、最靠近头颅的颈骨未瘉合、缺少副口盖 (协助呼吸和进食可以同时进行的构造)、尾巴逐渐变细没有尾结。
钉背龙 Polacanthu 学名的意思为「多棘」,背上具有坚甲,与蜥结龙有亲戚关系。钉背龙出土的化石很少,但科学家认为它有大大的剑骨保护肩部和尾部,较小的剑骨保护体侧。臀部披上一大片甲壳,当遇到攻击时会采取卷伏的姿势,利用身上的盔甲装备抵御敌人。
爱德蒙顿龙 Edmontonia  学名意思为「爱德蒙顿的蜥蜴」,是体型最大、最晚出现的结龙类之一。它有桶状身体,全身复以骨片,背部、臀部、尾巴铺著长有脊状突起的小骨板,骨质长钉以向前的角度向两侧突出,以保护身体。嘴部相当狭窄,由此可知它是个挑食者。柱状的四肢只能以缓慢的速度行走,遇到危险时大概只能蹲下、弯曲成弹丸般,直到掠食者累了走开为止。
爱德蒙顿龙 Edmontonia  学名意思为「爱德蒙顿的蜥蜴」,是体型最大、最晚出现的结龙类之一。它有桶状身体,全身复以骨片,背部、臀部、尾巴铺著长有脊状突起的小骨板,骨质长钉以向前的角度向两侧突出,以保护身体。嘴部相当狭窄,由此可知它是个挑食者。柱状的四肢只能以缓慢的速度行走,遇到危险时大概只能蹲下、弯曲成弹丸般,直到掠食者累了走开为止。
包头龙 Euoplocephalus
 学名意思为「全副武装的头」,复杂的鼻孔通道,短而宽的头颅,骨片组成的坚甲保护了整个头部,四根短角护卫著头部背面。颈部、身体及尾巴由节瘤、骨钉与具脊状突起的大角质板加强保护,具有尾棒,属於典型的甲龙科恐龙。由找到的化石标本显示包头龙过著孤独的生活,虽然全副武装,仍可以轻巧的步伐快速前进。
禽龙 Iguanodo  学名意思为「鬣蜥的牙齿」,名字源於高而有脊状突起的颊齿,是恐龙史上第二只被命名的恐龙。具有五指的手十分特殊且高度特化,如拇指特化为尖刺,三只中间指有蹄状爪子及能抓握的第五指,尖刺状的拇指能戳刺攻击者以保卫自己。当它以後肢行走时,背部和尾巴几乎和地面平行,以两腿奔跑时速度很快,可以躲过肉食动物的追击。
慈母龙 Maiasaura  学名意思为「好妈妈蜥蜴」。因眼睛上方有实心的角状头冠和顴骨上有三角形的突起,被置入短冠龙类中。具有鸭嘴般的宽喙,有力的颚部和多组能自行磨利的颊齿。   它被认为会成群随季节南北迁徙寻找食物,雌恐龙在生殖期会返回相同地点筑巢,巢约2公尺,泥质,可能一次孵上20个以上的蛋,覆在上面的腐烂植物所产生的热可以帮助蛋的孵化。小恐龙出生後,慈母龙妈妈也会像鸟类一样带食物给它们吃。
冠龙 Corythosauru  又译「盔龙」,学名意思为「头盔蜥蜴」,出土的标本很多,可说是美国最有名的鸭嘴龙类之一。它的头冠高而中空包住旋绕的鼻部通道,在繁殖季节时会改变颜色以吸引异性,且冠龙可将空气由气管向上推至头冠的腔室中,经过两个边囊,再由鼻孔排出,这个过程能产生共鸣,放大声音。   冠龙因头冠的外形而有「鸡冠龙」的俗名。其他特徵如鸭嘴状无齿的嘴喙、多组的齿颊、U型的颈骨。曾经有发现过冠龙皮肤印痕化石、皮肤上的鳞片成粒状而非重叠,这点和许多爬行类很像。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08
| 厚头龙 Pachycephalosauru  又译「肿头龙」,学名的意思为「厚头蜥蜴」。脑部位於圆顶状、厚达25公分的脑壳下,在圆顶的後侧边缘长有骨质的结瘤,口鼻部上有短刺突向前方。由於目前找到的化石仅止於头颅的脑壳,科学家对厚头龙的猜测是来自它具圆顶头的亲戚,他们猜测厚头龙以两脚行走,交配季节以头互撞决定交配权。
鹦鹉龙 Psittacosauru   学名的意思是「鹦鹉恐龙」,最显著的特徵是短厚的头上长著鹦鹉般的嘴喙,这个嘴喙的一部份是由角龙类特有的隆起骨骼所构成。曾经在一具鹦鹉龙的骨架中发现光华的小圆石,应该是被当最胃石使用。由於鹦鹉龙不像角龙类有尖角与骨质的颈盾以吓阻肉食性恐龙,因此推测当它受到威胁时只能逃跑或躲起来。
原角龙 Protocerato 刺盾角龙 Styracosauru   学名是「多刺的蜥蜴」,因颈盾的背面有六根骨质长钉向外展开而得名,长钉与颈盾可以抵抗或吓阻类似暴龙等大型动物的攻击,也可能做为求偶竞争时的工具。刺盾角龙的特徵还有在鼻心上有一根长长的鼻角,和无齿的嘴喙。 三角龙 Tricerato  学名意思为「脸上有三根角」,是已知最大形的角龙类,也是最晚出现、数量最多的种类之一。三根角中有两根位於眉心、一根位於鼻心,鼻角属短型。目前它被列为加斯莫龙亚科,此亚科成员都拥有长的颈盾,颈盾在血液充分供应下可能用来调节温度。无齿的嘴喙边缘锐利,可剪下植物小枝与叶子,再以颊齿将食物切割咬碎。1880年首先在落矶山脉东侧的高原被发现。 虚形龙 Coelophysi   又译「腔骨龙」,学名意思为「中空的形态」,是最早广为人知的恐龙之一。体型类似瘦长的大型鸟类,狭窄的头部就像鹳,颈部呈S型,骨骼薄壁而中空;和鸟类不同之点包括皮肤上长著鳞片,长长的颚部长著牙齿,以及前肢有三根指头。   对虚形龙而言,较大型的肉食性动物永远是潜在的危机,群居生活则能使它们避开威胁。当食物短缺时,虚形龙有可能会残杀同类或吃掉自己的幼小恐龙。 板龙 Plateosauru   学名意思为「平直的蜥蜴」,这类恐龙可能就是陆地上有史以来最大型动物-龙脚类恐龙的祖先。板龙具有头小、长颈、庞大的身躯、硕大的拇指指爪、大而有力的後肢,较厚的口鼻部有较多的牙齿,下颚的牙齿下方有突起的骨脊,可让操控下颚的肌肉附著,使咀嚼更有效率。   平时板龙以四脚行走,有时会以两脚站立以拇指指爪钩下树上的小树枝进食;吃下的树叶随後会在胃部被小石子磨碎。如果遇上大型掠食者,群居的好处就发挥出来,可以共同抵抗敌人。
双冠龙 Dilophosauru   又名「蜥龙」,学名意思为「双脊蜥蜴」,绰号「侏儸纪早期恶魔」,是当时最大型的兽脚类。身体长而柔软度佳,体重比角鼻龙轻,而体型类似较小的表亲-虚形龙,但不同的是双冠龙长著高而薄、互相平行的两骨脊组成的头冠。由它双脚的特徵不难猜测它能敏捷追逐猎物,长牙、利爪能乾净俐落的进行猎杀任务。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11
角鼻龙 Ceratosauru   学名的意思为「有角的蜥蜴」,是角鼻龙类中体型最大、最原始的恐龙,它的名称由来就是在它的口鼻部上有一个骨质的角。颚部巨大长著弯牙,颈部短而厚实,手臂短小,腿长而肌肉发达,但是体重可能并不太重;尾部硬直笨重,可能只有末端可以自由摆动。化石证据显示雄性的体型较雌性为大且强壮,四肢构造显示它可以突然加速,以爪子和利牙猎捕食物。
异特龙 Allosauru   学名意思为「不同的蜥蜴」,是当时最大型的肉食恐龙之一,直至白垩纪出现暴龙为止。异特龙靠著长而肌肉发达的两腿,支撑著重达两公吨以上的身躯,巨大而质轻的头颅大多由骨质支架所组成,眼睛上方有骨脊;在超大的颚部里长著长而弯曲的、具有锯齿边缘的牙齿。有点S型弯曲的颈子支撑著头部,长厚的尾巴可以平衡它沈重的身躯。前肢具有三只弯曲而尖锐的指爪可作武器;後肢共有四趾,其中三趾带爪,拇趾短小略朝後方。异特龙在猎食时可能单独行动,也或许会结伴跟随猎物一起进行攻击。
梁龙 Diplodocu   又译「梁龙」,学名意思为「双梁」,是目前找到最长、最完整的恐龙骨架。前肢比後肢略长,尾巴甚至比颈子还要长,并且逐渐变细,形成像鞭子般容易弯曲长尾。虽然梁龙的体型非常的长,但脊椎骨中有深而大的空洞,估计它的体重可能不比两、三只大象的重量来的重。演化成梁龙这样体型的恐龙,整天除了进食大量的叶子外,可能什麼事也不做。集体行动可能免除被肉食性恐龙攻击。在化石的足迹中显示没有尾巴拖行的痕迹,显然尾巴事悬在空中行走的。
雷龙 Apatosauru   学名意思是「虚伪的蜥蜴」,因此又译为「迷惑龙」,但曾被误认为另一种恐龙,而另有Brontosaurus之名,意思是「雷霆蜥蜴」。虽然後者较为有名,但由於前者被命名的年代较早,根据规定同种物种仍以先命名的为有效。   雷龙与梁龙有血源关系,但更强壮、更重,身体却短的多。雷龙的头小而扁,有点像儿马,嘴内有著像木栓般的牙齿,颈部肌肉发达。身躯厚重,四肢长度相当,重量相当於四、五只大象。在许多的复原图上,雷龙的前脚有两、三个大爪,实际上只有拇指有爪子而已。科学家认为雷龙在遇到危险时可能以後脚站立,仰赖体型的优势来恫吓敌人。
腕龙 Brachiosauru   学名意思为「臂蜥蜴」,是已知最长、最重的恐龙之一。前肢比後肢长,因此肩膀比臀部为高。和大部分的龙脚类恐龙相比,腕龙的尾巴算是短的了。有些科学家认为腕龙缺少一些肌肉,使得它无法像长颈鹿一样将脖子伸的高高的,且在此状况下,他们也怀疑腕龙的心脏是否够强,强到能将血液输送到达头部。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3 08:13
巴洛龙 Barosauru   又译「重型龙」,学名意思是「笨重的蜥蜴」。与近亲梁龙很像,两者的身躯很长,站立时身体的最高点都在臀部;但两者颈部和尾巴的比例不同,巴洛龙的尾巴比例上较短,由极细长的颈部来平衡,颈部由肩膀伸出达9公尺之长,使得它几乎是北美洲最高的恐龙。   这样的长颈设计似乎是为了吃高处的植物,但是科学家估计要将血液送上脑部,心脏必须有1.6公吨重才做得到。然而心脏愈大,心跳就会愈慢,慢到血液还没有送上颈部就开始往回流。於是有科学提出一个构想:巴洛龙有八个心脏。一对在胸部,另三对排列在颈部,以接力的方式将血液送上高高的头部。但也有科学家不支持这种说法,认为巴洛龙在颈部有动脉膜能阻止血液回流,这样加上强大的心脏和肌肉收缩作用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至於巴洛龙长长的尾巴末端虽然结构尚未完全清楚,但其馀部份让科学家相信它的尾巴末端应该很容易弯曲,有如鞭子一样。 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   学名意思为「马门溪蜥蜴」,是来自中国的大型恐龙。它的颈脊椎骨节是已知龙脚类恐龙中最多的,也拥有目前所见最长的颈子,某些个体的颈子可能长达15公尺,不过有些颈骨非常的薄,整体的颈部重量应该不会很重。马门溪龙的鼻孔部位在头顶的高处,与腕龙类似。在马门溪龙出土的同一层岩层中,还有两种肉食性恐龙:四川龙和永川龙,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应会保护它的子代免於此类恐龙的攻击。   早期科学家将马门溪龙的复原图画成在水中觅食,以水的浮力来减轻身体重量。但目前则倾向支持它是在陆上生活,原因是它并不重的颈部要抬起来并不困难,且靠颈部的地方有两块相连的背部脊椎骨节,明显呈现一个角度,有助於颈部从肩膀上弯起;象腿般粗状的四肢也是陆地生活的暗示;强壮的牙齿更无须进食水中软软的植物。 (图参见雷龙↑) 异齿龙 Dimetrodo   学名意思为「有不同牙齿的蜥蜴」,它拥有三种不同的牙齿,这点和许多只有一种牙齿的爬行类大不相同。它锐利的上前齿和无齿的角质嘴喙咬合,长长的犬齿牙嵌入颚部的上下凹槽,及高牙冠的颊齿。它也是最早出现、体型也最小的鸟脚类恐龙之一。五指中的前三只长且具钝爪,第四和五指则短而小。肩膀、手腕、手部关节显示它能挖开沙土或耙开白蚁的巢穴以寻找食物。 稜背龙 Scelidosauru   轻度装甲的稜背龙,身长不超过一辆汽车的长度,头部小小的,相较之下颈部的长度在所有装甲恐龙中算是较长的了。身体最高点在臀部,骨质的筋腱让它的尾巴挺的直直的,最重要的特徵是沿著颈部、背部长至尾巴的数排脊状骨板与骨质结瘤。牙齿则和剑龙的相似,嘴部最前端是窄喙,进食时以窄喙剪下低处的嫩叶或果实,颚部再简单的上下运动以咀嚼食物。背上的装饰则是对付未来攻击的最佳防御。
剑龙 Stegosauru   学名意思为「有屋顶的蜥蜴」,因为在颈部、背部及尾部有向上突起的大骨板而得名。剑龙头的最前端是有层角质覆盖的无齿嘴喙,嘴喙的後方有许多牙齿;尾巴的末端有两对长骨钉突出。   在已知具有骨板的恐龙中,剑龙是最大的一种。背上壮观的骨板功用为何?目前存在两种推论,一是有助於吸热、散热之用;二是可以在遇到敌人攻击时,充血变色来阻吓敌人。 沱江龙 Tuojiangosauru   学名意思为「沱江蜥蜴」,是中国南方最负盛名的剑龙类。它具有典型的剑龙类的特徵:小而扁的头上有无齿的嘴喙与小型的颊齿、背部拱起、身躯庞大、四肢为柱状。颈部、背部共有15对尖头直立的骨板,,和剑龙不同的是骨板并非互生而是对生;尾巴末端突出两对长钉则是它最主要的防卫武器,沱江龙清醒时大部分的时间可能都用来进食,且行动缓慢;当遭遇肉食动物侵袭时,会将骨板立起以阻吓敌人。
黑瑞龙 Herrerasauru   学名意思为「黑瑞的蜥蜴」,名称来自偶然在安地斯山上发现它的农夫黑瑞。黑瑞龙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体型中等、牙齿锐利、手上各长著三支弯爪的指头。由骨骼的来看,它的腿骨和脚骨具有「老式」的特徵,使得科学家相信它比任何一种鸟盘目和龙盘目的恐龙来的原始。   在三叠纪晚期肉食性恐龙非常少,这个时期主要的猎食者包括体型大、类似鳄鱼的动物,黑瑞龙因具有较长的後肢,能够直立,手部有爪可以抓紧猎物,因此比竞争对手更占优势,於是兽脚类恐龙成为陆地上最优势的掠食者长达一亿五千万年以上。
里约龙 Ricardoestesia   学名意思为「里约蜥蜴」,具有小头、长颈、长尾以及庞大的身躯和象般的四肢,体型大小和重量都和小型的龙脚类恐龙类似。这类巨型恐龙的脊椎骨中空,可以减轻重量;但四肢粗大且为实心。   和巨型龙脚类恐龙比较起来,里约龙具有较长的手和脚,爪子的数目也较多。口中叶状的牙齿最适合用来切碎植物纤维,胃里的小石头可以帮助消化,庞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4 08:36
没人看吗?帮顶一下好吗?
当前离线
12366083 帖子
43 积分
142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10 最后登录
2007-2-7 无名旅人·2级
43 精华
56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8-14 18:11
楼主真厉害,
当前离线
12422443 帖子
17 积分
55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06-9-25 无名旅人·2级
17 精华
21 点 金币
1000 ¥ 爱心
0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9-25 21:00
贴得好累啊,看的,帮顶顶啊。谢谢。
当前离线
长着白牙说着黄话
10057714 帖子
783 积分
11925 性别
男 来自
闽南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2-19 最后登录
2009-4-24 神佑圣人·10级
783 精华
10289 点 金币
1007 ¥ 爱心
-3 夥 家族
无家族 发表于 2006-9-25 22:10
你个恐龙、
我悄悄的走来,没有鼓掌,没有欢迎。以后的日子,我会和你们一起静静的在这里诉说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心情。一起在这里欢笑,一起在这里流泪,一起在这里轻舞飞扬,一起在这里痞子蔡。感受着你们的故事,我一边回着帖,一边流着泪..
『休闲生活』
『情感文学』
『90后专版』
『应届生就业』
『社区站务』
『综合版块』
『休闲生活』
『情感文学』
『90后专版』
『应届生就业』
『社区站务』
『综合版块』 经营许可证编号 2000-2010 学生第一门户!6至23岁学生交友网络全文阅读
作者:赖氏大少
第一卷 风月大陆 紫薇公爵是紫荆国四大公爵之一,在紫薇公爵府内的一座院子内。 孔睿把身子微微前倾,眼睛瞪的滚圆滚圆的,狠狠的盯着被自己折磨的不成“鼠”样的一阶幻兽——黑鼠。 黑鼠是一阶风系幻兽,它的样子很像地球上的田鼠,全身都是乌黑乌黑,有着泛黄的尖尖的门牙,不同的是,它的体积比田鼠大了将近三倍。 黑鼠是风月大陆上已知的幻兽中最垃圾的一种,除了速度快一点外几乎没有一点能力,这里说的快也就是指不小孩快一点而已。 鲜红地血液不停的从黑鼠身上往外流,使得空中弥漫着一股淡淡地血腥味。 孔睿突然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空中的血腥味令自己好不烦躁。 “凝儿,去叫人把它处理掉!”孔睿叹了口气后,向一直站在自己身后的贴身侍女唐凝道。 等唐凝出去后,孔睿身子一软,无力的靠在墙边,两眼无神的望着奄奄一息的黑鼠,“黑鼠呀,幻兽里最垃圾的黑鼠哇,我……我居然连你都不能收服?!可笑,太可笑了!”说着说着,孔睿鼻子一酸,居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来到这个世界十八年了,窝囊的十八年呀! 开始出生的时候,孔睿就被测试出有一级的精神力。那个时候,孔睿可是威风的很呀,一出生就有精神力,这可是未来幻神的象征呀,那些幻神们,那个不是一出生就有精神力的呀。 一时间,刚出生孔睿被看成了是未来的幻神,孔睿满月那天,送礼的人可是把整条街都占满了,不但是本国的国王讨好似的要来联姻,就连周边许多的国家的国王都派来提亲。 那时,孔家那个得意呀,连仆人走起路来都比别人直。 可是,在孔睿半岁那天,大家发现他的精神力根本就不会增长,于是,孔睿马上从天才变成了废物。 本来,拥有一级的精神力是完全可以收服一阶的幻兽的,甚至,在二阶幻兽极其虚弱的时候也有可能收服。 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的神仙知道孔睿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吧,孔睿居然连一级的幻兽都收服不了。 今天,孔睿做了最后一次努力,要收服这个世界上公认的最垃圾的幻兽——黑鼠!可是,孔睿已经把锦鼠折磨的快死了,孔睿居然还是没能把锦鼠收服,这次,孔睿真的绝望了。 “唉,在这个幻兽的世界,没有幻兽,叫我怎么活呀?虽然说我是公爵的儿子,这辈子不用为吃饭担心,但是……看见周围鄙视的眼神,很不爽,十分的不爽!”想起以前的种种,孔睿不禁唉声叹气起来。 正当孔睿为自己感到悲哀的时候,唐凝正带着一个侍卫走进了院子。 唐凝看见孔睿又苦着一张脸,唐凝走到孔睿身旁,柔声安慰道:“少爷,您不用担心,没有幻兽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凝儿会保护少爷的!”唐凝说着还扬扬手中的幻兽卡,水晶般透明的幻兽卡上,封印这一个三级幻兽——雪豹! 看见唐凝还带着一点幼气的脸孔上,一脸的坚决,孔睿的脸上终于有了一点笑容,伸出右手揉着唐凝的头发道:“好,以后少爷我就靠凝儿来保护了!呵呵……” “讨厌!”唐凝一拍孔睿的手,不满的嘟囔道:“少爷,凝儿都说了不要揉凝儿的头发了,你还……哼!不理你了!”唐凝一瞥嘴,就跑出了院子。 原来,孔睿又把唐凝一头柔顺的秀发,揉成了一团鸡窝般! 看见唐凝蹦蹦跳跳的跑出了院子,孔睿呵呵一笑,觉得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风月大陆现在还是半封建半奴隶制度,由于孔睿是穿越过来的,待人极好,所以即使孔睿在风月大陆上来讲是个废物,但是在公爵府,没有一个下人说孔睿坏话的。 而对待唐凝,孔睿更是当妹妹一样对待,也就养成了唐凝异于这个世界的性格,在和孔睿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个当侍女的自觉。 这时,一阵清风吹过,又带来了淡淡地血腥味。 孔睿叹了口气,向院子后面的卧室走去。 孔睿推开房门,然后打开了魔法灯的开关,本来还有一点黑的屋子猛地一亮。 孔睿来到床边,把手伸进枕头下面,拿出了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 孔睿打开盒子,一个小拇指大小的水晶赫然映入眼帘。 孔睿拿起盒子里的水晶,细细的把玩着,感受这上面传来的丝丝凉意,不禁陷入了沉思。 这个水晶是和孔睿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孔睿记得,在自己刚离开母亲的肚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就发现,自己右手里握着一个东西,就是这个水晶。 这个水晶的事情,这个世界上除了孔睿自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徒然,孔睿觉得手中的水晶一热,然后周围的景色刷的一边,自己就来到了一个茂密的原始丛林里。 孔睿心一紧,警惕的望向四周,可是周围寂静一片,完全没有意料之中的攻击。 突然,孔睿想到刚才想的太入神,不小心把自己的精神里都往手中的水晶里输入了,然后手中的先是水晶一热,然后自己就来到了这里,难道…… 孔睿赶紧往手中的水晶看去,手中的水晶在日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悠悠的白光,照的孔睿眼花,和原来没有任何的区别。 孔睿研究了许久还是没有任何发现,再加上自己的精神力已经用完了,孔睿只好打消了继续研究水晶的问题,打算先探一下周围的环境。 孔睿收好水晶,刚抬起头,整个人就马上犹如别人施了定身法一样——整个人都呆住了。 孔睿张大着嘴巴,似乎想发出什么声音,但是又好像是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一般,发不出声音,良久终于憋出了几个字:“妈呀,恐龙呀!” “咕咚!”孔睿狠狠的吞了口口水,“没错,这一定是恐龙!” 在前世,孔睿受《侏罗纪公园》的影响,收集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和资料。孔睿可以肯定刚才看到的是恐龙,而且是大型草食恐龙——梁龙! 梁龙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长的动物,比雷龙、腕龙都要长,但是头尾很长,身体很短.如果让20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的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梁龙的体长差不多。 梁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梁龙的后腿比前肢稍长,所以它的臀部高于前肩。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 看着眼前的犹如大山似的梁龙,孔睿心中一阵激动——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恐龙呀! 看见眼前的梁龙,孔睿把一切都忘了,疾步的向前跑去,就想摸一下心目中的恐龙! “呼——” 孔睿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终于跑到了梁龙的身边。 孔睿颤抖着双手,轻轻的抚摸着梁龙的一只前肢,感受着梁龙犹如树皮般粗糙,又如牛皮般坚韧的恐龙皮。 徒然—— 孔睿觉得双手一空,紧接着,天空突然一暗,孔睿抬头一望,只见一个圆桌大小的巨爪,正在迅速的放大,“哎呀,我的妈呀!”孔睿大叫一声后,马上连滚带爬的向旁边跑去。 “轰!” 孔睿觉得一阵地动山摇,孔睿探头一看,发现刚才自己站的地方已经被梁龙踩出了一个圆桌大小般大小地小坑。 孔睿张大了嘴巴,“哇,不是吧,老大,我只是摸了一下你的腿了而已,又不是摸你那!”说完还瞄了一眼梁龙的下体。 被梁龙这么一吓,也让孔睿的脑子清醒了,这可是恐龙时代呀,随时都有危险的恐龙时代呀! “嗯,梁龙都出现了,那现在应该是侏罗纪时期吧?”孔睿一般打量周围的环境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 在侏罗纪时,地球上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到处都有青葱的森林,因为这些丰富的植物性食物,带来了草食性恐龙的繁荣。在侏罗纪的植物群落中,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极其繁盛,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真蕨类和密集的松、柏与银杏和乔木羊齿类共同组成茂盛的森林,草本羊齿类和其它草类则遍布低处,覆掩地面。在比较干燥的地带,生长着苏铁类和羊齿类,形成广阔常绿的原野。 现在孔睿所在的森林就布满了密集的松、柏与银杏,这些树木都极其的高大,几乎每棵大树都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树与树间蔓藤遍布,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 孔睿小心的向树林外走去。在路上,孔睿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叫不上名字的动物。不过,幸好的是没遇见什么肉食动物。 树林外面是一个广阔常绿的原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野上连绵不绝的素食恐龙,和那些犹如十层大厦般高大的恐龙相比,孔睿就如蚂蚁一般毫不起眼,当然也有一些体型较小的恐龙。 “壮观呀!”一下子看见了这么多的恐龙,孔睿不禁感慨道。 “嗷——嗷——”正当孔睿被眼前连绵不绝的素食恐龙感到震撼地时候,听空中突然传出了一丝丝的怪叫,一下子把孔睿惊醒了。 孔睿抬起头向天空中望去,孔睿的瞳孔猛地一缩,“翼龙?!天空中的霸主翼龙?”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二者生活在同一时代,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人们经常将翼龙误认为是“会飞的恐龙”。翼龙的前肢高度特化,第4指加长变粗成为飞行翼指,它由四节翼指骨组成,前端没有爪,与前肢共同构成飞行翼的坚固前缘,支撑并连结着身体侧面和后肢的膜,形成能够飞行的具有类似鸟类翅膀的翼膜。翼龙的腕部发育一个特有的向肩部前伸的翅骨,对翼膜起支撑作用。第一至三指生长在翼膜外侧,变成钩状的小爪,第五指退化消失。支撑翼龙飞行的翼膜结构,完全不同于其后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鸟类和蝙蝠类翅膀结构。 “没错,是翼龙呀!”孔睿一脸激动的道,孔睿在地球上的时候就常幻想,要是坐在翼龙的背上遨游天空,那该是多么爽的事情呀?现在亲眼看见翼龙怎么不叫自己激动? “咚!咚!……”正当孔睿幻想着自己在翼龙的带领下遨游天空的时候,身后传来的一声声闷雷响,一下把孔睿惊醒了过来。 孔睿疑惑的转过头去,突地,孔睿的脸上一下子变的煞白,一下子呆住了。 一个恐龙,而且是食肉恐龙中的阿尔伯特龙,正在飞速的向孔睿跑来! 那柱子般粗壮的双腿,强而有力的尾巴,那像老鹰一样尖锐的前抓,还有那一颗颗冒着寒光的牙齿,无一不昭示着它那强悍的攻击力。 隔着老远,孔睿就闻到了从那巨大的恐龙嘴巴里流出地一股冲天血腥味。 “呜——” 孔睿只觉得眼前猛的一暗,恐龙就从孔睿身边跑过,带起一股劲风,猛地把孔睿掀翻。 “咔嚓!”紧接着孔睿身边的树木开始一排排的倒下,压在孔睿身上,让他好不狼狈。 “轰!轰!……”孔睿刚刚把压在自己身边的树枝从自己身上拿开,他就感到地上一阵剧烈地颤动,搞得孔睿还以为地震了呢。 他起头向前看去,才知道根本不是地震。 只见原本还在原野上悠闲的进食的的素食恐龙,现在都疯了一样,猛地向前跑去。 尽管所有的素食恐龙都拼命的向前跑,但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