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清泽附加神器清泽谱之惠点化

 〖类别〗辞赋、骈文 〖作者〗王勃
  〖名称〗滕王阁序 〖别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年代〗唐朝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
序》,骈文篇名。唐
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有《王子安集》。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
、雍州司功、交趾县令、
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王勃才华早露,14岁,应举及第,后来他的才华更是锋芒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参加了督阎某召集名流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盛会,即席而作此文。在此后的途中,王勃渡海溺水,受惊而逝。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
,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
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
,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
阁中帝子今何在
〔2〕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3〕星分翼轸(zhěn枕):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
”。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4〕衡庐: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5〕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五湖:南方大湖的总称。
  〔6〕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
  〔7〕物华二句: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人寻找,果然在
(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出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8〕徐孺句:据《后汉书·
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
  〔9〕俊采:指人才。
  〔10〕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阎公:名未详。棨(qǐ启)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11〕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襜(chā搀)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12〕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13〕腾蛟起凤:《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孟学士:名未祥。
  〔14〕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王将军:名未详。
  〔15〕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16〕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
  〔17〕闾阎(lv3 音吕):里门,这里代指房屋。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
  〔18〕舸(gě葛):《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轴:通“舳(zhú竹)”,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19〕彩:虹。彻:通贯。
  〔20〕彭蠡:古大泽名,即今
  〔21〕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
,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22〕甫:方才。
  〔23〕爽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24〕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
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
,响遏行云。”
  〔25〕睢(suī虽)园绿林: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6〕彭泽:县名,在今江西
东。陶渊明曾官
令,世称陶彭泽。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27〕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28〕光照句:临川,郡名,治所在今
市。这里指代谢灵运。谢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29〕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
  〔30〕望长安句:《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1〕吴会(音同快):吴郡,治所在今
苏州市。云间:江苏松江县( 古华亭)的古称。《世说新语·排调》:陆云(字士龙)华亭人,未识荀隐,张华使其相互介绍而不作常语,“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
槛外长江空自流
〔32〕天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北辰:《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33〕帝阍(hūn昏):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34〕奉宣室句: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35〕冯唐易老:《史记·
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36〕李广难封:
,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37〕屈贾谊句: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圣主:指汉文帝。
  〔38〕窜梁鸿句:梁鸿,东汉人,因得罪章帝,避居齐鲁、吴中。明时:指章帝时代。
  〔39〕君子见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40〕达人知命:《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41〕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2〕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43〕酌贪泉句: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
  〔44〕处涸辙:《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涸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45〕北海二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46〕东隅二句:《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
  〔47〕孟尝二句: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事见《后汉书·孟尝传》。
  〔48〕阮籍二句: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49〕三尺:指幼小。
  〔50〕无路二句: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等,相同,用作动词。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51〕投笔: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爱宗悫(què却)句: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事见《宋书·宗悫传》。
  〔52〕簪笏(hù户):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百龄:百年,犹“一生”。
  〔53〕奉晨昏:《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54〕非谢家句:《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55〕接孟氏句: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事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
  〔56〕他日二句:《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孔鲤,孔子之子。
  〔57〕捧袂(mèi妹):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58〕杨意二句: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
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
  〔59〕钟期二句:《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期,钟子期的省称。
  〔60〕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61〕梓泽:即晋石崇的
,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62〕请洒二句: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
  通假字:俨=严(俨骖騑于上路)
  销=消(云销雨霁)
  异文:天人、甫畅、即、目
为仙人、俯畅、列、指。
《古文观止》:仙人、俯畅、列、指、安贫、怀、晨、诚、朱。
  【涉及的成语】
  胜友如云
  【拼音】: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释】: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高朋满座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
  【拼音】: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钟鸣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逸兴遄飞
  【拼音】:yì xìng chuán fēi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
  【拼音】:tiān gāo dì jiǒng
  【解释】: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
  【拼音】: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
  【拼音】:mìng tú duō chuǎn
  【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
  【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释】: 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一介书生
  【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
  【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
  强,晚年并不晚。
古今异意
千里逢迎:逢迎(古义: 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贬义。)
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旅途。)
穷且益坚:穷(古义:困厄,不得志。今义:没有钱,穷困。)
词类活用
俊采星驰:星(名次用作状语,如同星星一样)
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才)
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屈居)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
,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
佩玉鸣鸾罢歌舞
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总之王勃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查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久为人们所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而王勃最为人所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对此事,《唐摭言》所记最详。
这里是过去的南昌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
画栋朝飞南浦云
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徐孺子(竟然能够)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雄伟的大州象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才象星星一样多。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辞采象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王将军的兵器库里有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当时正是深秋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在这里可以望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朱红色油彩鲜艳欲滴,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开精美的阁门,俯视雕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宴会上排萧声响起,好象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象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象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韵语阳秋(哈哈儿点校版)
2010-09-30 10:03:14
来自: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特此感谢哈哈儿这位素昧平生的读书人!
~~~~~~~~~~~~~~~~~~~~~~~~~~~~~~~~~~~~~~~~~~~~~~~~~~~
录校后记
  一、本书二十卷,由哈哈儿据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繁体竖排版录校制作。
  二、本版为终校版,差错已极少,今后不再重校。网友阅读中如发现错误,请到恶人谷珠楼留言本留言,以便修改。
  三、原书为繁体,录校时除个别人名(如韩幹)、年号(如嘉祐)等已全部转为简体;个别通假字如子(仔)等没有转化,以保存原貌;部分通假字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辑《异体字字典》网络版进行了校改;个别没有的生僻字则采用拼合或图片方式。
  四、网友转贴或制作E书时请保留每卷后作者及录校信息。
        恶人谷珠楼哈哈儿记
——————————————————————————
  《韵语阳秋》二十卷,宋葛立方撰。立方有《归愚集》,已著录。是编杂评诸家之诗,不甚论句格工拙,而多论意旨之是非,故曰阳秋,用晋人语也。然晋人以避讳之故,改春为阳可也。宋不讳春而立方乃袭旧文,是好奇而无理矣。其中如偏重释氏,谓欧阳修梦见十王,得知罪福,後亦信佛之类,则未免虚诬;议屈原自沈为不知命之类,则未免偏驳;论李、杜、苏、黄皆相轻相诋之类,则未免附会。赵与峕《宾退录》尝议其误以郑合敬诗为郑谷诗,又议其不知阮咸出处。今观所载,如以江淹“杂拟赤玉隐瑶溪”句为谢灵运诗;以苏轼“老身倦马河堤永,踏尽黄榆绿槐影”句为杜甫诗;以李白“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句为袭郑谷之语,皆未免舛误,尚不止与峕之所纠。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
  韩愈疑《石鼓》之篇不入于诗,而杜子美之诗世或称为诗史。夫以《诗》三百篇皆出圣人之手,其不合于礼义者,固己删而弗取,岂容致疑其间。子美诗虽比物叙事,号为精确,然其忧喜怨怼,感激愤叹之际,亦岂容无溢言。余以是知观古人文词者,必先质其事而揆之以理。言与事乖,事与理违,则虽记言之史,如《书》之《武城》,或谓不可尽信;质于事而合,揆之理而然,则虽闾巷之谈,童稚之谣,或足传信于后世,而况文士之词章哉。吏部侍郎葛公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暇日尝著《韵语阳秋》廿卷,自汉魏以来,诗人篇咏,咸参稽抉摘,以品藻其是非,不以名取人,亦不以人废言,质事揆理,而惟当之为贵。至于有益名教,若悖理伤道者,则反覆评论,折衷取予,以示劝戒。振六义于古诗既亡之后,发奥赜于灵均未睹之先,又岂若世之评诗者,徒揣其句语之工拙,格律之高下,而屑屑于月露风云、花木虫鱼形状之间而已哉!公既殁,或请其书镂板以传世,辄掇其大旨,书于篇末,使览者得详焉。乾道二年八月既望,右朝请郎行秘书省校书郎兼权户部员外郎沈洵题。
  懒真子既上宜春之印,归休于吴兴,泛金溪,上我先人之弊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湛然胸次,不挂一丝。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毛苌、郑康成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虞卿、李德裕著穷愁之书。未谙王氏之青箱,懒问董生之朱墨,独喜读古今人韵语,披咏紬绎,每毕景忘倦。凡诗人句义当否,若论人物行事,高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说以示劝戒。书成,号《韵语阳秋》。昔晋人褚裒为皮里阳秋,言口绝臧否,而心存泾渭,余之为是也,其深愧于斯人哉!若孙盛、檀道鸾、邓粲各有《晋阳秋》,是皆不畏人祸天刑,率意而作,如昌黎公所云者也。余也,非惟不敢,亦不暇。隆兴甲申中元,丹阳葛立方书。
  “谢朝华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学诗者尤当领此。陈腐之语,固不必涉笔,然求去其陈腐不可得,而翻为怪怪奇奇不可致诘之语以欺人,不独欺人,而且自欺,诚学者之大病也。诗人首二谢,灵运在永嘉,因梦惠连,遂有“池塘生春草”之句。玄晖在宣城,因登三山,遂有“澄江静如练”之句。二公妙处,盖在于鼻无垩、目无膜尔。鼻无垩,斤将曷运?目无膜,篦将曷施?所谓混然天成,天球不琢者与?灵运诗,如“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玄晖诗,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等语,皆得三百五篇之余韵,是以古今以为奇作,又曷尝以难解为工哉。东坡《跋李端叔诗卷》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盖端叔作诗,用意太过,参禅之语,所以警之云。
  陶潜、谢脁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老杜云“陶谢不枝语,《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如“感时花溅泪”是也。故作诗多用一自字。《田父泥饮诗》云:“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遣怀诗》云:“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忆弟诗》云:“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日暮诗》云:“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言人情对境,自有悲喜,而初不能累无情之物也。
  杜甫《观安西过兵诗》云:“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故东坡亦云:“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盖用左太冲《咏史诗》“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也。王维云:“虏骑千重只似无。”句则拙矣。
  杜子美《曹将军丹青引》云:“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元微之去《杭州诗》亦云:“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则知老杜于当时已为诗人所钦服如此。残膏剩馥,沾丐后代,宜哉!故微之云:“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老杜诗以后二句续前二句处甚多。如《喜弟观到诗》云:“待尔鸣乌鹊,抛书示鹡鸰。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晴诗》云:“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江阁卧病》云:“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寄张山人诗》云:“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如此类甚多。此格起于谢灵运《庐陵王墓下诗》云:“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李太白诗亦时有此格,如“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感慈亲”是也。
  梅圣俞云:“作诗须状难写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真名言也。观其《送苏祠部通判于洪州诗》云:“沙鸟看来没,云山爱后移。”《送张子野赴郑州》云:“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之类,状难写之景也。《送马殿丞赴密州》云:“危帆淮上去,古木海边秋。”《和陈秘校》云:“江水几经岁,鉴中无壮颜”之类,含不尽之意也。
  梅圣俞五字律诗,于对联中十字作一意处甚多。如《碧澜亭诗》云:“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初见淮山》云:“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送俞驾部》云:“何时鹢舟上,远见炉峰迎。”《送张子野》云:“不知从此去,当见复何如。”《和王尉》云:“度鸟不曾下,新文谁寄评。”《昼寝诗》云:“及尔寂无虑,始知机尽空。”如此者不可胜举。诗家谓之“十字格”,今人用此格者殊少也。老杜亦时有此格,《放船诗》云:“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对雨》云:“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江月》云:“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杜甫《客夜诗》云:“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陪王使君泛江诗》云:“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不肯二字,含蓄甚佳,故杜两言之。与渊明所谓“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同意。
  退之《赠崔立之》前后各一篇,皆讥其诗文易得。前诗曰:“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后诗曰:“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二诗皆数十韵,岂非欲炫博于易语之人乎?前诗曰:“深藏箧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后诗曰:“每旬遗我书,竟岁无差池。”有以知崔于韩情义之笃如此也。
  杜甫、李白以诗齐名,韩退之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似未易以优劣也。然杜诗思苦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杜集中言李白诗处甚多,如“李白一斗诗百篇”,如“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之句,似讥其太俊快。李白论杜甫,则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似讥其太愁肝肾也。杜牧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何人解合续弦胶。”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选》诗骈句甚多,如:“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万古陈往还,百代劳起伏。”“多士成大业,群贤济洪绩”之类,恐不足为后人之法也。
  近时论诗者,皆谓偶对不切,则失之粗;太切,则失之俗。如江西诗社所作,虑失之俗也,则往往不甚对,是亦一偏之见尔。老杜《江陵诗》云:“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秦州诗》云:“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竖子至》云:“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如此之类,可谓对偶太切矣,又何俗乎?如“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之类,虽对不求太切,而未尝失格律也。学诗者当审此。
  许浑《呈裴明府诗》云:“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汉水伤稼》,亦全用此一联。《郊居春日诗》云:“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和杜侍御》云:“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又《送林处士》云:“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寄三州守》云:“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陪崔公宴》又云:“宾馆尽闲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题王隐居》云:“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呈李明府》云:“洞花蜂聚蜜,岩柏麝留香。”《松江诗》云:“晚色千帆落,林声一雁飞。”《深春诗》云:“故里千帆外,深春一雁飞。”又《寄卢郎中》并《赠闲师》皆以庾楼对萧寺。见于其它篇咏,以杨柳对蒹葭,以杨子渡对越王台者甚多。盖其源不长,其流不远,则波澜不至于汪洋浩渺,宜哉。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欲下笔,当自读书始。
  韦应物诗平平处甚多,至于五字句,则超然出于畦径之外。如《游溪诗》“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南斋诗》“春水不生烟,荒岗筠翳石”。《咏声诗》“万物自生听,太空常寂寥”。如此等句,岂下于“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哉。故白乐天云:“韦苏州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东坡亦云:“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孟郊诗“楚山相蔽亏,日月无全辉。万株古柳根,拏此磷磷溪。大行横偃脊,百里方崔嵬”等句,皆造语工新,无一点俗韵。然其他篇章,似此处绝少也。李翱评其诗云:“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观二谢。”许之亦太甚矣。东坡谓“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食蟛蚏,竟日嚼空螯”。贬之亦太甚矣。
  《太平广记》载,宋之问于灵隐寺夜吟,诗未就,闻有人云,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莫知何人。人有识之者,曰:“此骆宾王也。”是时宾王与徐敬业俱隐名同逃,已暮年矣。而集中有《江南送之问诗》云:“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兖州饯之问诗》云:“淮沂泗水北,梁甫汶阳东。别路青骊远,离尊绿蚁空。”其相习如此,不应暮年相遇于灵隐寺云不相识也。盖是宾王逃难之时,之问不欲显其姓名尔。
  杜荀鹤、郑谷诗,皆一句内好用二字相叠,然荀鹤多用于前后散句,而郑谷用于中间对联。荀鹤诗云:“文星渐见射台星”,“非谒朱门谒孔门”,“常仰门风维国风”,“忽地晴天作雨天”,“犹把中才谒上才。”皆用于散联。郑谷“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身为醉客思吟客,官自中丞拜右丞”,“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谁知野性非天性,不扣权门扣道门”。皆用于对联也。
  梅圣俞早有诗名,故士能诗者,往往写卷投掷,以质其是非。梅各有报章,未尝轻许之也。《读黄萃诗卷》则云:“凤凰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读萧渊诗卷》则云:“野雉五色且非凤,知时善鸣鸡若何。”《读孙且言诗卷》则云:“汲井欲到深,磨鉴欲尽尘。”《读张令诗卷》则云:“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读邵不疑诗卷》则曰:“既观坐长叹,复想李杜韩。”皆因其短而教诲之也。东坡喜奖与后进,有一言之善,则极口褒赏,使其有闻于世而后已。故受其奖者,亦踊跃自勉,乐于修进,而终为令器。若东坡者,其有功于斯文哉,其有功于斯人哉!
  律诗中间对联,两句意甚远,而中实潜贯者,最为高作。如介甫《示平甫诗》云:“家世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答陈正叔》云:“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鲁直《答彦和诗》云:“天于万物定贫我,智效一官全为亲。”《上叔父夷仲诗》云:“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欧阳永叔《送王平甫下第诗》云:“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送张道州诗》云:“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如此之类,与规规然在于媲青对白者,相去万里矣。鲁直如此句甚多,不能概举也。
  韩愈以瀑布为“天绅”,所谓“悬瀑垂天绅”是也。孟郊以檐溜为“天绅”,所谓“檐溜掷天绅”是也。东坡《次韵王定国倅颍诗》,亦有“余波犹足挂天绅”之句。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嘉祐诗也。王摩诘衍之为七言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而兴益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摩诘诗也。杜子美删之为五言句,“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而语益工。近观山谷黔南十绝,七篇全用乐天《花下对酒》《渭川旧居》《东城》《寻春》《西楼》《委顺》《竹窗》等诗,余三篇用其诗略点化而已。乐天云:“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到,何以开忧颜。”山谷则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乐天云:“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苒苒岁时晏,物皆复本原。”山谷云:“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苒苒岁华晚,昆虫皆闭关。”乐天诗云:“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山谷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见乡社。”叶少蕴云:“诗人点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重经号令,精彩数倍。”今观三公所作,此语殆诚然也。
  《归叟诗话》载《鼾睡诗》一篇,以为韩退之遗文,其实非也。所谓“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等句,皆不成语言,而厚诬退之,不亦冤乎?欧阳永叔有《谢人送枕簟诗》,因及喜睡,其曰“少壮喘息人莫听,中年鼻鼾尤恶声。痴儿掩耳谓雷作,灶妇惊窥疑釜鸣”,与前诗不侔矣。
  人言居富贵之中者,则能道富贵语,亦犹居贫贱者工于说饥寒也。王岐公被遇四朝,目濡耳染,莫非富贵,则其诗章虽欲不富贵得乎?故岐公之诗,当时有至宝丹之喻。如“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等句甚多。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晏元献云:“太乞儿相。若谙富贵者,不尔道也。”元献诗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此自然有富贵气。吾曾伯祖侍郎讳宫,虽起于寒微,而论富贵若固有之。尝有诗云:“翩翻燕子朱门静,狼藉梨花小院闲。”又云:“西楼月上帘帘静,后苑花开院院香。”其视晏公真不愧矣。若孟郊“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陶潜“敝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杜甫“天吴与紫凤,颠倒在短褐”。皆巧于说贫者也。
  欧公一世文宗,其集中美梅圣俞诗者,十几四五。称之甚者,如:“诗成希深拥鼻讴,师鲁卷舌藏戈矛。”又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又云:“少低笔力容我和,无使难追韵高绝。”又云:“嗟哉吾岂能知子,论诗赖子能指迷。”圣俞诗佳处固多,然非欧公标榜之重,诗名亦安能至如此之重哉。欧公后有诗云:“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而圣俞《赠滁州谢判官诗》亦云:“我诗固少爱,独尔太守知。”皆言识之者鲜矣。张芸叟评其诗云:“如深山道人,草衣捆屦,王公大人见之屈膝。”
  蔡君谟娶余祖姑清源君,而赴漳南幕。余曾祖通议尝赠之诗曰:“藻思旧传青管梦,哲科新试碧鸡才。乍依仲宝莲花幕,更下温郎玉镜台。”可谓佳句矣。韩退之《送陆畅诗》云:“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迎妇丞相府,夸映秀士群。鸣鸾桂树间,观者何缤纷。”此二诗,事相类而语皆奇也。
  荆公尝有诗曰:“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或谓公曰:“萧何万世之功,则功字固有来处,若恩字未见有出也。”荆公答曰:“韩集《斗鸡联句》,则孟郊云‘受恩惭始隗’。”则知荆公诗用法之严如此。然“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句,乃以樊哙排闼事对护田,岂护田亦有所出邪?有好事者为余言,一日,有人面称公诗,谓“自喜田园安五柳,但嫌尸祝扰庚桑”。以为的对。公笑曰:“伊但知柳对桑为的对,然庚亦是数,盖以十日数之也。”余谓荆公未必有此意,使果如好事者之说,则作诗步骤亦太拘窘矣。钱起《送屈突司马诗》云:“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人多称其工。余恨庞统骥出处无星字,而鲁连书有箭字也。《赵给事中晚归不遇诗》:“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前句不用事,后句用二事;皆非律也。
  《钱起集》前八卷后五卷。鲍钦止谓昭宗时有中书舍人钱珝,亦起之诸孙,今起集中恐亦有珝所作者。余初未知其所据也。比见前集中有《同程七蚤入中书》一篇云:“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鸳鹭忽相随。腊雪新晴柏子殿,春风欲上万年枝。”《和王员外雪晴早朝》云:“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长信月留宁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二诗皆珝所作无疑,盖起未尝入中书也。集中又有《登彭祖楼》一诗,而薛能集亦载,则知所编甚驳也。
  陈去非尝为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之类是也。故造语皆工,得句皆奇,但韵格不高,故不能参少陵逸步。后之学诗者,倘或能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步骤中,此连胸之术也。”余尝以此语似叶少蕴,少蕴云:“李益诗云:‘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沈亚之诗云:‘徘徊花上月,虚度可怜宵’,皆佳句也。郑谷掇取而用之,乃云:‘睡轻可忍风敲竹,饮散那堪月在花’,真可与李、沈作仆奴。”由是论之,作诗者兴致先自高远,则去非之言可用;倘不然,便与郑都官无异。
  杜甫读苏涣诗,则曰:“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高适观陈十六史碑,则曰:“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方干诗,清润小巧,盖未升曹、刘之堂,或者取之太过,余未晓也。王赞尝称之曰:“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余隽。丽不芬葩,苦不癯棘,当其得志,倏与神会。”孙郃尝称之曰:“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观其作《登灵隐峰诗》云:“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送喻坦之诗》云:“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此真儿童语也。《寄喻凫》云:“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而《送喻坦之下第》又云:“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赠路明府诗》云:“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而《赠喻凫》又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须。”《湖心寺中岛》云:“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而《寄越上人》又云:“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于使君诗》云:“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而《送伍秀才诗》又云:“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凤城春。”观其语言重复如此,有以见其窘也。至于“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等句,诚无愧于孙、王所赏。
  李长吉云:“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至二十七而卒。陈无己《除夜诗》云:“七十已强半,所余能几何。遥知暮夜促,更觉后生多。”至四十九而卒。语意不祥如此,岂神明者先授之邪?
  连绵字不可挑转用,诗人间有挑转用者,非为平侧所牵,则为韵所牵也。罗昭谏以泬寥为寥泬,是为平侧所牵,《秋风生桂枝诗》所谓“寥泬工夫大”是也。又以汍澜为澜汍,是为韵所牵,《哭孙员外诗》所谓“故侯何在泪澜汍”是也。
  老杜咏《萤火诗》云:“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似讥当时阉人用事于人君之前,不能主张文儒,而乃如青蝇之点素也。说者乃谓喻小有才而侵侮大德,岂不误哉。罗隐窃取其意,乃曰:“不思曾腐草,便拟倚孤光。若道通文翰,车公照肯长。”其视前作愧矣。
  沈存中云:“退之《城南联句》云:‘竹影金琐碎。’金琐碎者,日光也,恨句中无日字尔。”余谓不然,杜子美云:“老身倦马河堤永,踏尽黄榆绿槐影。”亦何必用日字?作诗正欲如此。
  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荆公点化之,则云:“缲成白发三千丈。”刘禹锡云:“遥望洞庭湖水面,白银盘里一青螺。”山谷点化之,则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孔稚圭《白苎歌》云:“山虚钟磬彻。”山谷点化之,则云:“山空响管弦。”卢仝诗云:“草石是亲情。”山谷点化之,则云:“小山作朋友,香草当姬妾。”学诗者不可不知此。
  鲁直谓陈后山学诗如学道,此岂寻常雕章绘句者之可拟哉。客有为余言后山诗,其要在于点化杜甫语尔。杜云“昨夜月同行”,后山则云“勤勤有月与同归”。杜云“林昏罢幽磬”,后山则云“林昏出幽磬”。杜云“古人去已远”,后山则云“斯人日已远”。杜云“中原鼓角悲”,后山则云“风连鼓角悲”。杜云“暗飞萤自照”,后山则云“飞萤元失照”。杜云“秋觉追随尽”,后山则云“林湖更觉追随尽”。杜云“文章千古事”,后山则曰“文章平日事”。杜云“乾坤一腐儒”,后山则曰“乾坤著腐儒”。杜云“孤城隐雾深”,后山则曰“寒城著雾深”。杜云“寒花只暂香”,后山则云“寒花只自香”。如此类甚多,岂非点化老杜之语而成者?余谓不然。后山诗格律高古,真所谓“碌碌盆盎中,见此古罍洗”者。用语相同,乃是读少陵诗熟,不觉在其笔下,又何足以病公。
  《五代史补》载罗隐《题牡丹》云:“虽然不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曹唐曰:“此乃咏子女障子尔。”隐曰:“犹胜足下作鬼诗。”乃诵唐《汉武宴王母诗》①曰:“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岂非鬼诗。《南史》载孝武尝问颜延之曰:“谢庄《月赋》何如?”答曰:“庄‘隔知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句当作“庄始知‘隔千里兮共明月’。”——哈哈儿注。帝召庄,以延之语语之。庄应声曰:“延之作《秋胡诗》,始知‘生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典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①“宴”原作“要”,据《类编》改。
  高适《别郑处士》云:“兴来无不惬,才大亦何伤。”《寄孟五诗》云:“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送萧十八》云:“常苦古人远,今见斯人古。”《题陆少府书斋》云:“散帙至栖鸟,明镫留故人。”皆佳句也。《上陈左相》云:“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亦有含蓄。但庄子谓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而以天地为马,误矣。
  晋张翰忆吴中莼菜鲈脍而归,而高适屡作越上用。如《送崔功曹赴越》云:“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送李九赴越》云:“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人以为疑。余考《地理志》,汉吴县隶今会稽郡,则以鲈鱼作越上,亦无伤也。
  山谷诗多用“稻田衲”,亦云“田衣”。王摩诘诗云:“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又云:“手巾花氎净,香帔稻畦成。”岂用是邪?
  鲁直谓东坡作诗,未知句法。而东坡题鲁直诗云:“每见鲁直诗,未尝不绝倒。然此卷甚妙,而殆非悠悠者可识。能绝倒者已是可人。”又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然不为无补。”如此题识,其许之乎,其讥之也?鲁直酷爱陈无己诗,而东坡亦不深许。鲁直为无己扬誉无所不至,而无己乃谓“人言我语胜黄语”何邪?
  自古工诗者,未尝无兴也。观物有感焉,则有兴。今之作诗者,以兴近乎讪也,故不敢作,而诗之一义废矣!老杜《莴苣诗》云:“两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野苋迷汝来,宗生实于此。”皆兴小人盛而掩抑君子也。至高适《题张处士菜园》则云:“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则近乎讪矣。作诗者苟知兴之与讪异,始可以言诗矣。
  张籍,韩愈高弟也。愈尝作《此日足可惜》赠之,八百余言。又作《喜侯喜至》之篇赠之,二百余言;又有《赠张籍》一篇,二百言,皆不称其能诗。独有《调张籍》一篇大尊李、杜,而末章有“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之句。《病中赠张籍》一篇有“半涂喜开凿,派别失大江。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之句。《醉赠张彻》有“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之句。则知籍有意于慕大,而实无可取者也。及取其集而读之,如《送越客诗》云:“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逢故人诗》云:“海上见花发,瘴中闻鸟飞。”《送海客诗》云:“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如此之类,皆骈句也。至于语言拙恶,如:“寺贫无施利,僧老足慈悲。”“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多申请假牒,只送贺官书。”此尤可笑。至于乐府,则稍超矣。姚秘监尝称之曰:“妙绝《江南曲》,凄凉《怨女诗》。”白太傅尝称之曰:“尤攻乐府词,举代少其伦。”由是论之,则人士所称者非以诗也。
  应制诗非他诗比,自是一家句法,大抵不出于典实富艳尔。夏英公《和上元观灯诗》云:“鱼龙曼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冉冉游尘生辇道,迟迟春箭入歌声。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宴罢南端天欲晓,回瞻河汉尚盈盈。”王岐公诗云:“雪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材。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二公虽不同时,而二诗如出一人之手,盖格律当如是也。丁晋公《赏花钓鱼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胡文公云:“春暖仙蓂初靃靡,日斜芝盖尚徘徊。”郑毅夫云:“水光翠绕九重殿,花气浓熏万寿杯。”皆典实富艳有余。若作清癯平淡之语,终不近尔。
  翰苑作春帖子,往往秀丽可喜。如苏子容云:“璇宵一夕斗标东,潋滟晨曦照九重。和气熏风摩盖壤,竞消金甲事春农。”邓温伯云:“晨曦潋滟上帘栊,金屋熙熙歌吹中。桃脸似知宫宴早,百花头上放轻红。”蒋颍叔云:“昧旦求衣向晓鸡,蓬莱仗下日将西。花添漏鼓三声远,柳映春旗一色齐。”梁君贶云:“东方和气斗回杓,龙角中星转紫霄。圣主问安天未晓,求衣亲护玉宸朝。”皆佳作也。余观郑毅夫《新春词》四首,其一云:“春色应随步辇还,珠旒玉几照龙颜。紫云殿下朝元罢,便令东风到世间。”其二云:“春风细拂绿波长,初过层城度建章。草色未迎雕辇翠,柳梢先学赭衣黄。”其三云:“晴晖散入凤凰楼,一桁珠帘不下钩。汉殿斗簪双彩燕,并和春色上钗头。”其四云:“小池春破玉玲珑,声触帘钩渐好风。闲绕阑干掐花树,春痕已著半梢红。”观此四诗,与帖子格调何异?岂久于翰苑而笔端自然习熟邪?
  咸平景德中,钱惟演、刘筠首变诗格,而杨文公与王鼎、王绰号“江东三虎”,诗格与钱、刘亦绝相类,谓之“西昆体”。大率效李义山之为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故杨文公在至道中得义山诗百余篇,至于爱慕而不能释手。公尝论义山诗,以谓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镇弥坚而酌不竭,使学者少窥其一斑,若涤肠而洗骨。是知文公之诗,有得于义山者为多矣。又尝以钱惟演诗二十七联,如“雪意未成云著地,秋声不断雁连天”之类,刘筠诗四十八联,如“溪笺未破冰生砚,垆酒新烧雪满天”之类,皆表而出之,纪之于《谈苑》。且曰二公之诗,学者争慕,得其格者,蔚为佳咏。可谓知所宗矣。文公钻仰义山于前,涵泳钱、刘于后,则其体制相同,无足怪者。小说载优人有以义山为戏者,义山服蓝缕之衣而出。或问曰:“先辈之衣何在?”曰:“为馆中诸学士撏扯去矣。”人以为笑。
  颜延之、谢灵运各被旨拟《北士篇》,延之受诏即成,灵运久而方就。梁元帝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脁,虽有迟速多寡之不同,不害其俱工也。”
  米元章赋诗绝妙,而人罕称之者,以书名掩之也。如《不及陪东坡往金山作水陆诗》云:“久阴阵夺佳山川,长澜四溢鱼龙渊。众看李郭渡浮玉,晴风扫出清明天。颇闻妙力开大施,足病不列诸方仙,想应苍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烟。”《柄云阁》云:“云出救世旱,泽浃云寻归。入石了不见,丰功已如遗。龙骞荐复起,抱石明幽姿。云乎无定所,隐者何当栖。”如此二诗,殆出翰墨畦径之表,盖自迈往凌云之气流出,非寻规索矩者所可到也。
  余襄公靖尝在契丹作胡语诗云:“夜筵没逻臣拜洗①,两朝厥荷情干勒。微臣雅鲁祝君统,圣寿铁摆俱可忒。”没逻言后,盛拜洗言受赐,厥荷言通好,干勒言厚重,铁摆言嵩高也。沈存中《笔谈》载刁约使契丹戏为诗云:“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贱行三匹裂,密赐十貔貍。”移离毕,如中国执政官;贺跋支,执衣防閤人;匹裂,小木罂;貔貍,形如鼠而大,狄人以为珍馔。二诗可作对,故表而出之。
①“没逻”,《类编》作“设逻”。
  诗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败之则失之矣。故昔人言覃思、垂思、抒思之类,皆欲其思之来,而所谓乱思、荡思者,言败之者易也。郑綮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唐求诗所游历不出二百里,则所谓思者,岂寻常咫尺之间所能发哉!前辈论诗思多生于杳冥寂寞之境,而志意所如,往往出乎埃溘之外。苟能如是,于诗亦庶几矣。小说载谢无逸问潘大临云:“近日曾作诗否?”潘云:“秋来日日是诗思。昨日捉笔得‘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败,辄以此一句奉寄。”亦可见思难而败易也。
  韩退之《调张籍诗》曰:“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魏道辅谓高至酌天浆,幽至于拔鲸牙,其用思深远如此。彼独未读《送无本诗》尔。其曰:“我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牙角,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元窞。”言手揽蛟龙之角,下觑众鬼之窞,皆难事,而无本勇往无不敢,盖作文以气为主也。则《调张籍》之句,无乃亦是意乎?
  孟郊诗云:“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许浑诗云:“万里碧波鱼恋钓,九重青汉鹤愁笼。”皆是穷蹙之语。白乐天诗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与二子殆霄壤矣。《青箱杂记》载李泰伯一绝云:“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识者曰,此诗意有重重障碍,李君其不偶乎!后果如其言。
  元、白齐名,有自来矣。元微之写白诗于阆州西寺,白乐天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更相倾慕如此。而乐天必言微之诗得己格律更进,所谓“每被老元偷格律”是也。然微之《江陵放言》与《送客岭南诗》,乐天皆拟其作何邪?东坡尝效山谷体作江字韵诗,山谷谓坡收敛光芒,入此窘步。余于乐天亦云。
  诗人赞美同志诗篇之善,多比珠玑、碧玉、锦绣、花草之类,至杜子美则岂肯作此陈腐语邪?《寄岑参诗》云:“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许十一诵诗》云:“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赠卢琚诗》曰:“藻翰惟牵率,湖山合动摇。”《赠郑谏议诗》云:“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寄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赠高适诗》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皆惊人语也。视余子其神芝之与腐菌哉!
  李太白、杜子美诗皆掣鲸手也。余观太白《古风》、子美《偶题》之篇,然后知二子之源流远矣。李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则知李之所得在《雅》。杜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骚人嗟不见,汉选盛于斯。”则知杜之所得在《骚》。然李不取建安七子,而杜独取垂拱四杰何邪?南皮之韵,固不足取,而王、杨、卢、骆亦诗人之小巧者尔。至有“不废江河万古流”之句,褒之岂不太甚乎?
  贾岛携新文诣韩愈云:“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可见急于求师。愈赠诗云:“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味嗜昌歜。”可见谦于授业。此皆岛未儒服之时也。洎愈教岛为文,遂弃浮图,学举进士。《摭言》载岛初赴名场,于驴上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遇权京尹韩吏部呼唱而不觉,洎拥至马前,则曰:“欲作敲字,又欲作推字,神游诗府,致冲大官。”愈曰:“作敲字佳矣。”是时岛识韩已久矣,使未相识,愈岂肯教其作敲字邪!
  余读许浑诗,独爱“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之句。非亲尝者,不知其味也。《赠萧兵曹诗》云:“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直道去官早”之实也。《将离郊园诗》云:“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希。”“家贫为客多”之实也。
  苏养直《清江曲》见赏于东坡,以为与李太白无异。所谓“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是也。既为前辈所赏,名已不没。而又作《后清江曲》一篇,岂养直尚恶其少作邪?所谓“呼儿极浦下笭箵,社瓮欲熟浮蛆香。”“轻蓑淅沥鸣秋雨,日暮乘流自相语。”如此等句,《前清江曲》似未到也。
  作诗贵雕琢,又畏有斧凿痕,贵破的,又畏黏皮骨,此所以为难。李商隐《柳诗》云:“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恨其有斧凿痕也。石曼卿《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恨其黏皮骨也。能脱此二病,始可以言诗矣。刘梦得称白乐天诗云:“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从,行尽四维无处觅。”若能如是,虽终日斫而鼻不伤,终日射而鹄必中,终日行于规矩之中,而其迹未尝滞也。山谷尝与杨明叔论诗,谓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捏聚放开,在我掌握,与刘所论,殆一辙矣。
  杜牧《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李义山集中亦载此诗,未知果何人所作也。
  自古文人,虽在艰危困踣之中,亦不忘于制述。盖性之所嗜,虽鼎镬在前不恤也,况下于此者乎?李后主在围城中,可谓危矣,犹作长短句。所谓“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文未就而城破。蔡约之尝亲见其遗稿。东坡在狱中作诗《赠子由》云:“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犹有所托而作。李白在狱中作诗上崔相云:“贤相燮元气,再欣海县康。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犹有所诉而作。是皆出于不得已者。刘长卿在狱中,非有所托诉也,而作诗云:“斗间谁与看冤气,盆下无由见太阳。”一诗云:“壮志已怜成白发,余生犹待发青春。”一诗云:“冶长空得罪,夷甫不言钱。”又有《狱中见画佛诗》,岂性之所嗜?则缧绁之苦,不能易雕章缋句之乐与?
  黄庶字亚夫,尝有《怪石》一绝传于世云:“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莓苔。钩帘坐对心语口,曾见汉家池馆来。”人士脍炙,以为奇作。唐张碧诗亦不多见,尝有《池上怪石诗》云:“汉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先生应是厌风雷,著向池边塞龙窟。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参差翠缕摆不落,笔头惊怪黏秋云。我闻吴中项容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铺却双缯直道难,掉手空归不成画。”二诗殆未易甲乙也。
  杜子美诗喜用《文选》语,故宗武亦习之不置,所谓“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又云“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是也。唐朝有《文选》学,而时君尤见重,分别本以赐金城,书绢素以属裴行俭是也。外史《梼杌》载,郑奕尝以《文选》教其子,其兄曰:“何不教读《论语》,免学沈、谢嘲风弄月,污人行止。”郑兄之言,盖欲先德行而后文艺,亦不为无理也。
  元和十一年六月,武元衡将朝,夜漏未尽三刻,骑出里门,遇盗,薨于墙下。许孟容谓国相横尸而盗不得,为朝廷耻。遂下诏募捕竟得。始得张晏者,王承宗所遣;訾珍者,李师道所遣也。初,元衡策李锜之必反。已而锜果反就诛。由是诸镇桀骜者,皆不自安,以致于是。刘梦得有《代靖安佳人怨诗》云:“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车茵。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又云:“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秋萤飞去来。”余考梦得为司马时,朝廷欲澡濯补郡,而元衡执政,乃格不行。梦得作诗伤之而托于靖安佳人,其伤之也,乃所以快之与?
  裴度平淮西,绝世之功也。韩愈《平淮西碑》,绝世之文也。非度之功不足以当愈之文,非愈之文不足以发度之功。碑成,李愬之子乃谓没父之功,讼之于朝。宪宗使段文昌别作。此与舍周鼎而宝康瓠何异哉?李义山诗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愈书愬曰:“十月壬申,愬用所得贼将,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驰百二十里到蔡,取元济以献。”与文昌所谓“效云晦冥,寒可堕指。一夕卷旆,凌晨破关”等语,岂不相万万哉!东坡先生谪官过旧驿壁间,见有人题一诗云:“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古断碑人脍炙,世间谁数段文昌。”坡喜而诵之。
  裴度在朝,宪宗委任不疑,使破三贼。已而吴元济授首,王承宗割二州遣子入侍,李师道被擒。两河诸侯,忠者怀,强者畏,克融、廷凑皆不敢桀骜,勋烈之盛,一时无与比肩者。惟李义山指为圣相,诗曰“帝得圣相相曰度”,又曰“呜呼圣皇及圣相”,亦过矣哉。荀卿曰:“得圣臣者帝。”若舜、禹、伊尹、周公皆圣臣也,谓四人为圣臣则可,谓裴度为圣相,其可哉?
  李翱、皇甫湜集中皆无诗。世传翱有《县君好砖渠》一诗,并《传灯录》载《答药山》一偈,湜只有《浯溪留题》一篇而已。
  刘叉爱金使酒,不拘细行,士类鄙之。史载叉持韩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尔,不若与刘君为寿。”是爱金者。又载少为侠行,因酒杀人亡命,会赦出。是使酒者。而其集有《烈士咏》云:“烈士或爱金,爱金不为贫。义死天亦许,利生天亦嗔。胡为轻薄儿,使酒杀平人。”岂叉自以为烈士邪?
  刘叉诗酷似玉川子,而传于世者二十七篇而已。《冰柱》《雪车》二诗,虽作语奇怪,然议论亦皆出于正也。《冰柱诗》云:“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阻①。不为九江浪,徒能汨没天之涯。”《雪车诗》谓“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如此等句,亦有补于时,与玉川《月蚀诗》稍相类。
①“阻”原作“柤”,据《类编》本改。
  东坡拈出陶渊明谈理之诗,前后有三:一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曰“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三曰“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皆以为知道之言。盖摛章绘句,嘲弄风月,虽工亦何补。若睹道者,出语自然超诣,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山谷尝跋渊明诗卷云:“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如决定无所用智。”又尝论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然未能窥彭泽数仞之墙者,二子有意于俗人赞毁其工拙,渊明直寄焉。”持是以论渊明诗,亦可以见其关键也。
  省题诗自成一家,非他诗比也。首韵拘于见题,则易于牵合,中联缚于法律,则易于骈对,非若游戏于烟云月露之形,可以纵横在我者也。王昌龄、钱起、孟浩然、李商隐辈皆有诗名,至于作省题诗,则疏矣。王昌龄《四时调玉烛诗》云:“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钱起《巨鱼纵大壑诗》云:“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孟浩然《骐骥长鸣诗》云:“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李商隐《桃李无言诗》云:“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此等句与儿童无异,以此知省题诗自成一家也。
  诗人比雨,如丝如膏之类甚多,至为此恐未尽其形似。《念昔游》云:“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羽林***。”《大雨行》云:“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横亘羽林***。”岂去国凄断之情,不能忘鸡翘豹尾中邪?
  武元衡诗不多,集中有《酬严司空荆南见寄诗》两篇,一云:“金貂再领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一云:“汉家征镇委条侯,虎节龙旌居上头。”皆续以“帘卷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秋。”第三联一云:“刘琨坐啸风清塞,谢脁题诗月满楼。”一云:“金笳尽掩故人泪,丽句初传明月楼。”皆续以“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相顾翠蛾愁。”人讶其太同。余谓乃元衡删润之本,集中两存之尔。当以前篇为正,后篇诚未工也。
  诗体如八音歌、建除体之类,古人赋咏多矣。用十二神为诗者,始见于沈炯,山谷亦尝效为之。余友人莫之用,其祖戬,尝以辩舌说贼,脱百人于死,意其后必昌,而之用乃贫不能以自存,天理殆难晓也。余尝以此格作诗赠之云:“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查看完整版本: [--
十方清静
2010-11-18 17:30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宋-李嘉谋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无上内秘真藏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上清大洞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大洞玉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三十六尊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七宝庄严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唐-佚名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汉-张良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高上玉皇心印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高上玉皇胎息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本愿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八威龙文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黄帝阴符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混元阳符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上清黄气阳精三道愿行经/藏月隐日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宋-刘元瑞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附释音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洞真决疑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洞真贤门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王欢乐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玉清无上内景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洞真安灶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元始天尊说金光明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说九幽拔罪心印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说功德法食往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太上三洞神咒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三洞神符记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云篆度人妙经(缺)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白羽黑翩灵飞玉符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太上洞真经洞章符
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附释音-宋-陈景元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宋-青元真人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明-张宇初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宋-萧应叟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附内义丹旨纲目举要-宋-林元鼎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元-陈致虚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批注-元-薜季昭(待登)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宋-陈椿荣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唐-张万福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真藏经要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义疏(待登)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宋-白玉蟾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妙经注-元-王玠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元-李道纯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长诠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元-卫琪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宋-陈景元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大通经注-元-李道纯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赤文洞古经注-金-长诠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元-李道纯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集注-唐-李筌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讲义-宋-夏元鼎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疏-唐-李筌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集解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唐-张果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解-宋-蹇昌辰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批注-宋-任照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宋-黄居真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宋-沈亚夫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宋-蔡望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解义-宋-萧真宰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阴符经三皇玉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心法-元-胥元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金-唐淳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金-刘处玄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金-侯善渊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批注-宋-邹欣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宋-俞琰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元-王玠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黄帝阴符经集解-宋-袁淑真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胎息经注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胎息秘要歌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清真人络命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洞房内经注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阴真君还丹歌诀注-宋-陈抟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崔公入药镜批注-元-王玠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批注-宋-全阳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青天歌注释-元-王玠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学仙辨真诀-北宋-张无梦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上清握中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元-戴起宗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南宋-薛道光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宋-翁葆光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宋-翁葆光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悟真篇注释-宋-翁葆光
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宋-夏元鼎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宋-刘元道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修真太极混元图-宋-萧道冉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金液还丹印证图-宋-龙眉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修真历验钞图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龙虎手鉴图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上清太玄九阳图-金-侯善渊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三才定位图-宋-张商英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周易图-元-张理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大易象数钩深图-元-张理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易数钩深图-宋-刘牧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遗论九事-宋-刘牧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易象图说内篇-元-张理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易象图说外篇-元-张理
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玄元十子图-元-赵孟頫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上清三尊谱箓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尊大有金书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晋-葛洪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梁-陶弘景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清河内传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梓潼帝君化书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清微仙谱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宋-张大淳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金莲正宗记-元-秦志安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元-刘志玄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七真年谱-元-李道谦
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玄风庆会录-元-耶律楚才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三洞众戒文-唐-张万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赤松子中诫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微仙君功过格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清五十八愿文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玄都律文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太上洞玄灵宝宣戒首悔众罪保护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玉皇赦罪锡福宝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高上玉皇满愿宝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雷霆玉枢宥罪法忏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上清十一大曜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南斗延寿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北斗七元星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北斗本命延寿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三官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玄帝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九天三茅司命仙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万灵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土司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东厨司命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慈明瑞象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黄箓九阳梵炁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黄箓九巵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黄箓破狱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黄箓五苦轮灯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地府十王拔度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上清天宝斋***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清微玄枢奏告仪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宋-路时中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奕内景玉书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清微神烈秘法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清微元降大法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清微斋法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太上九要心印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紫元君授道传心法-汉-阴长生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真龙虎九仙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龙虎中丹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宋-程昭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诸真论还丹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真一金丹诀-宋-王常集(待登)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宋-许明道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还丹众仙论-宋-杨在集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丹妙用至理论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丹经极论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金晶论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还丹显妙通幽集-宋-潜真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元阳子金液集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还丹金液歌注-唐-羊参微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宋-张伯端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碧虚子亲传直指-宋-陈景元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纸舟先生全真直指-元-金月岩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陈虚白规中指南-元-陈冲素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大丹直指-金-邱处机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玉豁子丹经指要-宋-李简易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西山群仙会真记-唐-施肩吾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会真集-金-王吉昌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启真集-金-刘志渊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中和集-元-李道纯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三天易髓-元-李道纯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全真集玄秘要-元-李道纯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谷神篇-元-林辕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大洞金华玉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陶真人内丹赋-五代-陶植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擒玄赋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金丹赋-金-马莅昭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谷神赋-宋-赵大信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杂着指玄篇-宋-石泰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元-萧廷芝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太微八景箓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锺吕传道集-唐-施肩吾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杂着捷径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玉隆集卷-宋-白玉蟾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上清集卷-宋-白玉蟾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宋-白玉蟾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盘山语录卷-元-王志谨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卷-唐-胡愔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玉经注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真气还元铬-五代-强名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还丹歌诀-五代-元阳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金液还丹百问诀唐--李光玄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上乘修真三要-金-圆明老人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干元子三始论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至真子龙虎大丹诗-宋-周方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破迷正道歌-汉-锺离权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太玄朗然子进道诗-北宋-刘希岳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了明篇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明道篇-元-王惟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真仙秘传火候法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三极至命筌谛-宋-王庆升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析疑指迷论-元-牛道淳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修真精义杂论-唐-白云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清微丹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宋-霍济之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金液大丹口诀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元-金月岩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黄帝宅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黄帝龙首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黄帝金匮玉衡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黄帝授三子玄女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通占大象历星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灵台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秤星灵台秘要经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广黄帝本行记-唐-王權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穆天子传-晋-郭璞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汉武帝内传-汉-班固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汉武帝外传-汉-班固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列仙传-汉-刘向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续仙传-五代-沈汾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元-赵道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赵道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元-赵道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疑仙传-宋-隐夫玉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华阳陶隐君内传-宋-贾嵩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桓真人升仙记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周氏冥通记-梁-陶弘景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紫阳真人内传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茅山志-元-刘大彬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元-苗善时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太华希夷志-元-张辖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西岳华山志-金-王处一
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凝阳董真人遇仙记-金-禄昭闻
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诸师真诰
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金箓斋三洞赞咏仪-宋-张商英
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黄帝阴符经颂-五代-元阳子
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司马承祯
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生天经颂解-金-王吉昌
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三洞赞颂灵章
正统道藏洞真部表奏类-宋真宗御制玉京集-宋-宋真宗
正统道藏洞真部表奏类-太上济度章赦
十方清静
2010-11-18 17:30
分类 洞真部 经名(作者) 上海版 新文丰 中华道藏 涵芬楼
CMTS0101 本文类
1001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1/0001 1/0001 34/315 天上004
1002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 1/0417 1/0640 洪上044
1003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宋-李嘉谋) 1/0425 1/0652 11/160 洪上090
1004 无上内秘真藏经 1/0452 1/0694 05/412 洪中100
1005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1/0496 1/0761 06/437 荒上004
1006 上清大洞真经 1/0512 1/0786 01/001 荒上102
1007 大洞玉经 1/0556 2/0001 01/054 日上004
1008 太上三十六尊经 1/0576 2/0032 05/374 日上124
1009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一名七宝庄严经) 1/0608 1/0608 05/281 月上004
1010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一) 1/0695 2/0219 06/272 盈上004
1011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二) 1/0709 2/0240 06/286 盈上084
1012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1/0745 2/0297 06/323 盈中150
1013 高上玉皇心印经 1/0748 2/0302 06/326 盈中168
1014 高上玉皇胎息经 1/0748 2/0302 23/184 盈中170
1015 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 1/0749 2/0303 31/287 盈下004
1016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1/0758 2/0318 31/297 盈下058
1017 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 1/0762 2/0324 31/328 盈下080
1018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1/0768 2/0333 05/407 盈下116
1019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1/0772 2/0340 06/069 盈下144
1020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1/0773 2/0341 06/220 盈下148
1021 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 1/0773 2/0342 06/219 盈下150
1022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1/0774 2/0343 03/001 昃上004
1023 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1/0799 2/0382 待登 昃上156
1024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 1/0806 2/0393 06/108 昃下004
1025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1/0806 2/0395 06/111 昃下008
1026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1/0808 2/0397 06/211 昃下016
1027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1/0812 2/0404 30/522 昃下044
1028 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 1/0815 2/0408 06/571 昃下058
1029 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本愿经 1/0816 2/0410 06/573 昃下066
1030 元始八威龙文经 1/0820 2/0416 06/774 昃下090
1031 黄帝阴符经 1/0821 2/0418 15/695 昃下096
1032 混元阳符经 1/0822 2/0419 19/064 昃下100
1033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愿行经(藏月隐日经) 1/0822 2/0420 01/267 昃下102
1034 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 1/0832 2/0435 19/664 昃下160
1035 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1/0833 2/0439 06/083 昃下168
1036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1/0835 2/0441 03/785 辰上004
1037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1/0845 2/0457 04/048 辰上066
1038 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 1/0851 2/0466 05/145 辰上106
1039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 1/0855 2/0472 04/005 辰上124
1040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1/0858 2/0477 04/006 辰上144
1041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宋-刘元瑞) 1/0860 2/0479 19/656 辰下004
1042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1/0867 2/0490 06/769 辰下047
1043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1/0868 2/0492 06/194 辰下054
1044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1/0870 2/0495 06/192 辰下066
1045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1/0872 2/0498 06/767 辰下075
1046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1/0873 2/0500 23/144 辰下084
1047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 1/0874 2/0501 06/202 辰下088
1048 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 1/0874 2/0501 06/203 辰下090
1049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1/0874 2/0502 30/160 辰下092
1050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1/0878 2/0508 06/196 辰下116
1051 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1/0881 2/0512 06/218 辰下132
1052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1/0882 2/0514 06/216 辰下138
1053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1/0883 2/0516 30/120 辰下146
1054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1/0886 2/0520 30/123 辰下160
1055 高上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 1/0886 2/0521 01/636 宿上004
1056 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1/0886 2/0536 01/518 宿上062
1057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附释音) 1/0905 2/0549 待登 宿上114
1058 无上大乘要诀妙经 2/0001 2/0561 05/487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