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齐国末代君主主是?

已解决问题
问问团队
2011-04-04 23:43
Copyright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在上方输入您感兴趣的知识,点击搜索***后,下方将出现您感兴趣的问题列表。
进入任一您感兴趣的问题查看,点选其满意***处的4个评价按钮之一,即可完成对该满意***的评价。回答采纳率:50.0%
2010-07-20 21:19
满意***
好评率: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份 在位年数 齐太公 姜尚,字子牙 前年—前1000年 在位年 齐丁公 姜伋 (一说姜及) 前999年—前年 在位年 齐乙公 姜得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癸公 姜慈母 前年—前年 在位年 齐哀公 姜不辰 (一说姜不臣) 前年—前863年 在位年 齐胡公 姜静 前862年—前860年 在位3年 齐献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在位9年 齐武公 姜寿 前850年—前825年 在位26年 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齐文公 姜赤 前815年—前804年 在位12年 齐成公 姜脱 (一说姜说) 前803年—前795年 在位9年 齐前庄公 姜购 前794年—前731年 在位64年 齐厘公 姜禄 前730年—前698年 在位33年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在位12年 齐前废公 姜无知(公孙无知) 前686年 在位2月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在位43年 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年 在位3月 齐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 在位5月 齐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在位4年 齐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在位10年 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28年 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在位6年 齐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在位58年 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 在位10月 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齐平公 姜骜 前480年—前456年 在位25年 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在位51年 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79年 在位26年 田齐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份 在位年数 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在位21年 齐废公 田剡 前383年—前375年 在位9年 齐桓公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18年 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在位37年 齐宣王 田辟强 前319年—前301年 在位19年 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在位17年 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在位19年 齐废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在位44年
评价***
您已经评价过!
您已经评价过!
您已经评价过!
您已经评价过!
问问团队
2010-07-20 21:17
Copyright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在上方输入您感兴趣的知识,点击搜索***后,下方将出现您感兴趣的问题列表。
进入任一您感兴趣的问题查看,点选其满意***处的4个评价按钮之一,即可完成对该满意***的评价。·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 >> >> 正文
今天是: 站内文章搜索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
作者: 文章发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9 荐 【字体:
http://www.wyzxsx.com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发表时间: 2009-08-21 16:33:39
从今天开始,本文改为每日更新。此前的发帖办法不好,不方便。先将已经发过的三篇重发在下边,然后每日更新。 ——笔者按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如果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大概也可以算作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之一。近代以来,许多涉及中国历史的观点都与此有联系,尤其是那些认为古代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循环、没有进步的,认为只有空间、没有时间、等于没有历史的,往往就是以此为主要根据的。但是,又似乎一直未曾见到对这一现象予以系统的、专门的研究。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笔者抛砖引玉,试图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一现象。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讨论的切入点,选择了宋太祖赵匡胤(927——976)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因为,宋皇朝取代后周皇朝的形式是此前常见的兵变,但宋以后却再没有出现过依靠兵变建立的皇朝;宋皇朝被元皇朝取代的形式是少数民族侵略战争,而宋以前虽然有少数民族入侵、又从来没有过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显然是君主社会朝代更迭模式的一个拐点。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这也就是说,我国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不是只有农民起义、打倒皇帝做皇帝那一种模式,更不是那一种模式的简单循环。在君主社会的2132年历史、26次朝代更迭中,大概形成了三种模式、六个版本。这是本文的基本结论。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讨论的方法——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是政治技术层面的而不是政治主张层面的,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的。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就事论事,重在分析前人运用的方法、措施、手段及其相互关系、具体作用。不是从固定的社会发展理论出发、不讨论主义,尤其远离那种极端的、弄得人只会着急上火不会好好说话、只会当先生不会当学生的意识形态,不给历史贴标签。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努力和现实保持客观距离而不是竭力和现实搅在一起,不搞借古喻今或借今喻古、以古非今或以今非古、将古作今或将今作古那一套老把戏。历史和现实本来存在客观距离,以功利的态度、急功近利地把前人硬拉到现实政治斗争中来做帮手,不仅强暴了前人,而且远离了历史,弄得历史和现实两不像、都看不清楚,只是浪费了社会资源。清人魏源有句话概括得极好,“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努力以历史实践作为检验历史观点的唯一标准。不迷信古代人、外国人,不片面地套用古代人、外国人的观点看历史,不搞古代人、外国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是;但也不无端藐视古代人、外国人,不有意和古代人、外国人拉开距离,不专门标新立异。无论是谁说的,只要真有道理、真能把某一历史现象解释得通,就拿过来;解释不通的,就自己试一试;自己也解释不通的,就留待大家、留待后人。中国历史浩浩荡荡,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自然也横无际涯,我们这一代人并不一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聪明的一代人,既不可能把前人认识中国历史过程中的所有错失统统纠正,也不可能代替后人完成认识中国历史的任务,更不可能终结炎黄子孙对自身历史的认识。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将君主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一个过程而不是若干朝代的简单叠加,力求在整体上把握朝代更迭模式的发展变化。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分段研究”方法如果不是唯一可行的、也是确实可行的。但也有短处,如同分段研究黄河,结果必然是一段东、一段西、一段不东不西,一段清、一段浊、一段不清不浊,还必须有整体的考察,才有可能把握整体。但也仅仅是可能,做了整体考察的工作,并不一定就能够有正确的整体把握。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这样的讨论方法,客观上就是从朝代更迭这一个侧面纵向考察两千年君主社会。其长在于有利整体把握,避免分段研究可能导致的整体失真;其短在于这绝非一个人的精力所能完全顾及,遗漏、错失在所难免;所以,真诚欢迎指教、讨论。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文中引用史料出于正史——《史记》、各朝代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的,一般不一一加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全文大概分为60个小节,自今日起每天发一节。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1、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非原创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黄袍加身这件事情,是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流传下来的。但其原创并非赵匡胤,而是他的老上司、五代时期最后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后周太祖郭威(904——954)。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郭威,在五代、在整个君主社会,都可谓是一流的皇帝。他幼年丧父,投亲靠友长大,18岁在潞州投军,靠着军功逐步升迁,成为后汉皇朝的开国元勋、顾命大臣之一。公元950年11月,后汉小皇帝刘承佑开始剪除顾命大臣,郭威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抢先率兵清君侧、攻陷开封,在佯请太后择立新君的同时,导演了原版的黄袍加身: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告急,太后命帝(郭威) 北征。十二月一日,帝发离京师。四日,至滑州,驻马数日。会湘阴公(太后择立、准备登基的新君)遣使慰劳,诸将受宜之际,相顾不拜,皆窃言曰:“我辈陷京师,各各负罪,若刘氏复立,则无种矣。”或有以其言告帝者,帝愕然,即时进途。十六日,至澶州(今濮阳南)。是日旭旦,日边有紫气来,当帝之马首。十九日,下令诸军进发。二十日,诸军将士大噪趋驿,如墙而进,帝闭门拒之。军士登墙越屋而入,请帝为天子。乱军山积,登阶匝陛,扶抱拥迫,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第二天,郭威率军返回开封,次年登基称帝,史称后周太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郭威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办法的巨大传染性,去世前连续采取了若干防范措施,传位于养子柴荣(921——959)。柴荣绝非纨绔之辈,是跟随郭威征战多年的高级将领,继位后雄心勃勃表示想要为君30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当然,既然是皇帝,就不可能公开承认是百姓养自己,能够心存“养百姓”,就可谓天良未泯。可惜,只当了五年半。去世前,柴荣也调整了高级将领,提拔资历、名望较低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禁军统帅,但仍无济于事。公元960年正月、距离柴荣去世刚刚半年、距离郭威黄袍加身不足十年,就是这个柴荣认为不会出问题的赵匡胤,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复制了郭威的故事: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通晓天文、能观天象)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赵匡胤亲信,后官至宋朝枢密副使)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赵匡义)入白,太祖(赵匡胤)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第二天,赵匡胤率军返回开封,取代幼主柴宗训登基称帝,史称宋太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这两位军爷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自导自演,这一点毫无疑问。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郭威率兵出开封前,已经秘密派人前去截杀太后择立的新君、湘阴公刘赟。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赵匡胤在行动之前,已经秘密派心腹小校潜回开封通知亲信石守信准备策应;在陈桥发生兵变的同时,石守信已经在开封城内率领手下将士“环列待旦”。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具体过程更是几乎毫无二致: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出兵理由一样——契丹入寇;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行动地点一样——驿站;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行动模式一样——兵变;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行动方式一样——黄(旗、衣)加身;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表面态度一样——或“闭门拒之”或“未及对”;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最终结果一样——身不由己登基称帝;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取代对象一样——孤儿寡母,刘承佑年十八,柴宗训年七岁。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包括优待柴氏后人的办法,赵匡胤也是向郭威学来的。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所不同的主要是:郭威的准备不大充分,是临时“裂黄旗以被帝体”;赵匡胤则是“以黄衣加太祖身”;黄衣不是可以随便有、更不是可以随便带在身边的东西,显然准备得更周到一些。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无疑涉嫌盗版,但却不能说是剽窃。他从来没有说过黄袍加身是自己的原创,只是后人选择性的宣传使得他无形之中掠人之美了。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2、黄袍加身的版权最少可以追溯到朱温、李克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就黄袍加身的核心技术而言,郭威也不是原创,是向他的老上司刘知远(895——948)学来的。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刘知远是石敬瑭(892——942)手下亲信悍将,多次在战场上救过石敬瑭的命。石敬瑭的儿子石重贵继位后和辽人翻脸,他则拥兵自重,坐观晋辽大战。直到石重贵被辽人掳去,手下军士向他山呼万岁,仍命左右制止,经郭威等人再三劝进,才勉强登基称帝,但又“自言未忍改晋”,继续使用石敬瑭的国号和年号,四个月后才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高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刘知远则是向老上司石敬瑭学来的。石敬瑭是李嗣源(867——933)的女婿、心腹爱将,号称“竭忠建策兴复功臣”。李嗣源一死,他就把李的儿子、后唐闵帝李从厚关起来,向蓄谋称帝的李从珂邀功。李从珂继位后,他既拥兵自重又韬光养晦,不惜杀掉带头向他山呼万岁的36名手下部将,然后,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输帛30万匹、父礼事契丹君主为代价换得辽邦支持,登基称帝,这便是大名鼎鼎、认贼作父的后晋高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石敬瑭又是向他的老上司李嗣源学来的。李嗣源是李克用(856——908)的养子、侍卫长,累功致太尉。李克用的儿子称帝后,派他去镇压兵变。行至兵变城外,他率领的军队也哗变了,并要求他进城和变兵联军。据说,他并无反心,甚至准备独自返回,但又苦于无法向皇帝表明心迹。犹豫之际,石敬瑭进了一言:“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于是,他率领兵变队伍杀回洛阳,在李克用儿子灵前继位,是为后唐明宗。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李嗣源的老师应该是唐末两大军阀朱温(852——912)、李克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朱温本是黄巢义军将领,降唐后拥兵挟持唐昭宗(888——904)。昭宗赐他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并自明心迹说,“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及戚属是卿再生”。昭宗这已经不仅是惟命是从、不仅是甘当傀儡,而是将朱温和李渊、李世民置于同等地位了。但是,朱温仍然策划了兵变。或是交待不清,或是缺乏先例,反正将领们没有充分领会导演意图,戏演得不好。他们深更半夜闯进皇宫大院,手持刀***、喧嚣鼓噪、追着赶着杀了皇帝,然后嫁祸于人,杀掉了替死鬼。这几场戏演过后,唯独缺了最关键的一场——黄袍加身一类动作。这就使得朱温很尴尬。他事先躲在外地,只见有人来报杀了皇帝,没有人来黄袍加身,只得大惊失色、自投于地说:“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回到首都,仍然没有人来黄袍加身,且小皇帝已经继位,只得去灵前痛哭流涕,向小皇帝表白自己,然后寻机杀掉了那些等着领赏的兵变将领。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唐朝的最后一批宰相柳璨等人虽然明白朱温的心思,但思想不够解放。他们认为:“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当次第行之。”于是,按着老版本,一板一眼、又真心实意地为朱温做准备。这好似一个强盗已经把人家的果实强夺到手,又让他演出浇水、施肥等全部生长过程,然后才能吞下去。朱温自然等不及,责问道:“汝曹巧述闲事以沮我,借使我不受九锡,岂不能作天子邪?”并认为是有意拖延,便把他们全部杀了。柳璨临刑前自呼其名、仰天长叹曰:“负国贼柳璨,死其宜矣!” 不要以为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真正有理说不清的,可能是秀才当了兵。朱温的祖上世代为儒,父祖两代都以教授为业,是严格意义上的秀才出身。对于秀才,他是全副武装的兵;对于兵,他是满腹经纶的秀才,文来武挡,武来文挡,谁能和他讲清道理呢?是为正式结束了唐皇朝的后梁太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创新不易,朱温虽然演得漏洞百出,惟此才极可能是黄袍加身版兵变的核心技术之原创。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李克用是李嗣源的老上司。这个突厥人、沙陀部首领,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注入了大量的强悍和野性——这一时期,先后发动兵变成为太祖的军爷们大都是他带出来的兵,或是他的兵带出来的兵。但其精明又不亚于司马昭——作为控制唐朝后期社会的两大军阀之一,朱温不称帝他也不称帝,朱温杀了皇帝称了帝他便名正言顺举兵讨伐。父子两人前赴后继灭了后梁,然后儿子登基称帝,但不改国号,以示他们是名正言顺继承唐皇朝的皇统。因此,尽管他儿子称帝的直接方式不是兵变,但一般仍将其列入兵变范围。史家称之为后唐,表示不承认他这个唐朝和原来那个唐朝是一回事。就是因为这两个军阀在斗心计、比耐力,都在等着对方当恶人,唐皇朝才多延续了十余年。黄袍加身版的兵变,本质上就是这种既想吃肉、又不想腥嘴的精明(当地民间俗称吃肉之后嘴唇上沾染的腥味和油腻为腥嘴)。所以,将其看作黄袍加身版兵变的核心技术之又一个原创。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 .people.com.cn)
谢谢,您是本文第
位阅读者,共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3)
发表时间: 2009-08-21 17:09:05
3、黄袍加身版兵变是五代时期通用的朝代更迭方式
为了明白,我们把五代时期朝代更迭情况列表如下:
更迭关系 更迭方式 更迭领袖 更迭领袖在前朝政府身份 新朝存续年
后梁代唐 兵变 朱温 诸道兵马副元帅、 控制朝政 16年
后唐代后梁 兵变 李克用 节度使、割据一方 13年
后晋代后唐 兵变 石敬瑭 节度使、北面马步军都总管 11年
后汉代后晋 兵变 刘知远 节度使、中书令 3年
后周代汉统一北方 兵变、统一战争 郭威 节度使、枢密使、监国 9年
宋代后周统一全国 兵变、统一战争 赵匡胤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319年
文中列表资料均依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五代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应该是六代。后唐明宗李嗣源率领兵变队伍攻下洛阳、推翻了后唐庄宗李存勗,事实上也是一代。没有在史书上成为一代的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功劳太大。后唐推翻后梁,李嗣源居功至伟。李存勗曾经公开表示:“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之。”
二是身为李克用养子。统帅收养手下得力干将是五代的时尚,某种意义上等于是在战场上拿命换来的,社会能够接受。
三是名义上没有改朝换代。李嗣源是在李存勗灵前继位,表示自己是合法继承而不是非法取代。
四是政绩颇为后世肯定。称帝后,大量裁减宫人,只留下“后宫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唐朝以来皇宫的奢靡之风,就是从这时开始改变的,直至宋朝都比较节俭。再是实实在在的轻徭薄赋。古代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明文规定的正项赋役,单看明文规定正项赋役,农民负担长期比较稳定,一般不能算高,真正使农民难以承受的在于规定之外的、介乎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种种陋规盘剥。有些所谓轻徭薄赋,往往只是围绕明文规定做些自欺欺人、甚至妄想欺骗后人、欺世盗名的官样文章。李嗣源比较注重解决陋规盘剥这类实际问题。
有了前三条,当时社会对李嗣源称帝相对能够接受。有了后一条,后世史家也有意回避,不愿意让这些堪称明君的政绩和兴兵篡位联系起来。从《旧五代史》开始,就淡化了李嗣源也是通过兵变取代前朝这一点。后人看到一个军爷、基本不识字、又出身“蛮夷”,政绩居然直逼汉家帝王,都比较欣赏甚至惊讶,也就没人较真。这也表明,世间自有公道。
总体看,这一期间朝代更迭模式的特点很明显:
更迭方式都是黄袍加身版的兵变;
更迭领袖都是前朝统兵大将;
更迭异常频繁,欧阳修在新《五代史记序》中概括为:“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赵匡胤曾经概括为:“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 所谓八姓,除上表中所列六位外,包括被朱温取代的李唐,还有事实上取代了后唐的李嗣源。
新朝存续的时间都很短暂。共存续52年,以五个朝代算平均不到11年,以六个算平均不到9年。宋朝不应计算在内,虽然也是兵变开国,但享国长久恰恰是系统地、成功地对君主制度实施反兵变改造的结果。
大家都选择黄袍加身版的兵变来实现朝代更迭,固然有传染的原因,更多的可能还是这一时期的社会适宜这种方式。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4)
发表时间: 2009-08-22 15:47:01
4、黄袍加身版兵变并非一无是处
由于直接威胁君主统治,后世对黄袍加身版兵变的评价一直不高,给人的感觉这一军阀割据的大分裂时期仿佛人间地狱一般。其实,这种感觉大多是站在君主那一面看或是受了君主观点的影响,如果全面、客观而论,就不会一无是处。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就不一定是坏事。
就朝代更迭的社会成本而言,黄袍加身版兵变明显较低。此后的元代宋、明代元、清代明,都是大规模朝代更迭战争,成本极高,几乎将前朝的文明成果毁灭殆尽。五代的朝代更迭,前期多多少少也还会打一打,后期干脆一打也不打了,形成了客观上的和平更迭。例如后周带后汉、宋代后周,都是如此。宋皇朝后来迅速崛起、富甲全球,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不同的权力更迭模式,形成不同的权力更迭成本。权力更迭的成本高低,又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并无意把这些军爷们评为“政治文明先进个人”,也不涉及他们的动机,只是就客观效果而言。再则,这一阶段无论好坏,都也还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就对待老百姓而言,五代的开国君主们,包括历史评价委实不高的朱温在内,大都曾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农业生产曾经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而轻徭薄赋,在某些曾经非常权威的历史书上,曾经是开明君主的主要标志。其中的后唐李嗣源统治期间,司马光曾经给予“粗为小康”的评价。意思是说,初步实现了小康、基本实现了小康。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在没有任何压力的前提下,这是极高的评价。
就历史作用而言,中华民族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就多亏了郭威和赵匡胤。当然,赵匡胤给出的统一理由很特殊: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与此前此后那些叱咤风云的君主们给出的伟大、神圣的理由相比,这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理由,也是一句超级大实话。
就前朝统治者的下场而言,也由五代前期惯性的斩尽杀绝、逐渐改为后期的优待。朱温称帝,把李唐皇室近亲杀光;李嗣源称帝,把李存勗诸子杀光;李从珂继位,又杀尽李嗣源诸子。从后汉开始逐步转向人道,郭威则将后汉皇太后继续尊为太后,赵匡胤则把优待柴氏后人作为三条祖训之一。简单分析这一变化,或许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更迭领袖都只是兵家而非政治家。兵家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许多曾经亲身穿过***林弹雨、尸山血海的幸存者,老来引以自豪、喜欢向后人念叨的并不是哪一仗杀人最多,恰恰是哪一仗杀人最少,如果有哪一仗没有杀人、或者没有动刀***,就会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无尚光荣。唯有某些政治家的目光才能超越普通人的生死。例如曾国藩,自诩为“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被当时民间呼为“曾剃头”。这倒不一定是曾国藩生性嗜杀,而是因为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生死,所关注的是远大的政治目标。相对于这个远大的政治目标,普通人的生死多也罢、少也罢,都仅仅是供奉在政治目标神主之前的牺牲。曾国藩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兄、为人师友、为人弟子,可能都不错,有的社会角色甚至扮演得相当精彩、令人折服,唯独不能算是善人。自他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后,草菅人命的恶魔都可以说成是救人苦难的菩萨了。所幸,五代时还没有曾国藩这样的理论。
二是朝代更迭速度太快。每个朝代都只能存在十年左右,有点像事实上的任期制,如何对待前人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所以,赳赳武夫们很快就学会了温情脉脉。制度也罢,惯例也罢,只有在可能适用于制定者的时候才会更人性、更合理、更进步。宋以后历代皇朝的“任期”都太长,长得君主们忘记了自己也会被取代,对前朝统治者就格外冷酷无情。宋、元、明的末代君主,下场都比较惨。而如何对待失败了的对手,也是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由此推测,军爷们轮流负责的五代时期,在政治文明的这一方面比后来历代皇朝或许还要强一些。
黄袍加身版兵变主要的副作用,可能还是欧阳修所说的,“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从现代政治层面看,无非是以另一种方式废除了最高统治者的终身制、实行了特殊的任期制,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极重要的政治进步;所差的只是如何规范化。但在当时,确实不好。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军爷们,弄个太祖当当成了很随便的事情。后汉高祖刘知远有个弟弟叫刘崇、也是手下大将,郭威代汉时派人杀掉的湘阴公刘赟就是他的儿子。两人从此成为世仇。郭威称帝成为后周太祖,刘崇便称帝成为北汉世祖。时间都是961年,郭威正月初五登基,刘崇正月十六登基。郭威在开封,刘崇在太原。考虑到两地的距离、交通条件、通讯手段,几乎就是同时。如此办事效率实在令人佩服。正月登基,二月就开打,在今天山西的临汾、隰县一带打了第一仗。从此,两朝之间的战争没完没了,从后周与北汉之间一直打到宋与北汉之间。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来泄私愤,近乎儿戏,又是其政治文明程度不高之处。
黄袍加身版的兵变并非一无是处,黄袍加身版兵变的领袖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的甚至相当杰出,例如后周太祖郭威。随后,我们就用两个小节说说这个虽然是军爷出身、虽然是通过兵变上台、还是办了不少好事情、还是蛮不错的皇帝。
发表时间: 2009-08-22 15:54:07
谢谢置顶。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4)
发表时间: 2009-08-22 17:39:44
4、黄袍加身版兵变并非一无是处
由于直接威胁君主统治,后世对黄袍加身版兵变的评价一直不高,给人的感觉这一军阀割据的大分裂时期仿佛人间地狱一般。其实,这种感觉大多是站在君主那一面看或是受了君主观点的影响,如果全面、客观而论,就不会一无是处。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就不一定是坏事。
就朝代更迭的社会成本而言,黄袍加身版兵变明显较低。此后的元代宋、明代元、清代明,都是大规模朝代更迭战争,成本极高,几乎将前朝的文明成果毁灭殆尽。五代的朝代更迭,前期多多少少也还会打一打,后期干脆一打也不打了,形成了客观上的和平更迭。例如后周带后汉、宋代后周,都是如此。宋皇朝后来迅速崛起、富甲全球,与此应该有很大关系。不同的权力更迭模式,形成不同的权力更迭成本。权力更迭的成本高低,又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并无意把这些军爷们评为“政治文明先进个人”,也不涉及他们的动机,只是就客观效果而言。再则,这一阶段无论好坏,都也还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就对待老百姓而言,五代的开国君主们,包括历史评价委实不高的朱温在内,大都曾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农业生产曾经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而轻徭薄赋,在某些曾经非常权威的历史书上,曾经是开明君主的主要标志。其中的后唐李嗣源统治期间,司马光曾经给予“粗为小康”的评价。意思是说,初步实现了小康、基本实现了小康。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在没有任何压力的前提下,这是极高的评价。
就历史作用而言,中华民族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就多亏了郭威和赵匡胤。当然,赵匡胤给出的统一理由很特殊: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与此前此后那些叱咤风云的君主们给出的伟大、神圣的理由相比,这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理由,也是一句超级大实话。
就前朝统治者的下场而言,也由五代前期惯性的斩尽杀绝、逐渐改为后期的优待。朱温称帝,把李唐皇室近亲杀光;李嗣源称帝,把李存勗诸子杀光;李从珂继位,又杀尽李嗣源诸子。从后汉开始逐步转向人道,郭威则将后汉皇太后继续尊为太后,赵匡胤则把优待柴氏后人作为三条祖训之一。简单分析这一变化,或许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更迭领袖都只是兵家而非政治家。兵家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许多曾经亲身穿过***林弹雨、尸山血海的幸存者,老来引以自豪、喜欢向后人念叨的并不是哪一仗杀人最多,恰恰是哪一仗杀人最少,如果有哪一仗没有杀人、或者没有动刀***,就会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无尚光荣。唯有某些政治家的目光才能超越普通人的生死。例如曾国藩,自诩为“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被当时民间呼为“曾剃头”。这倒不一定是曾国藩生性嗜杀,而是因为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生死,所关注的是远大的政治目标。相对于这个远大的政治目标,普通人的生死多也罢、少也罢,都仅仅是供奉在政治目标神主之前的牺牲。曾国藩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兄、为人师友、为人弟子,可能都不错,有的社会角色甚至扮演得相当精彩、令人折服,唯独不能算是善人。自他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后,草菅人命的恶魔都可以说成是救人苦难的菩萨了。所幸,五代时还没有曾国藩这样的理论。
二是朝代更迭速度太快。每个朝代都只能存在十年左右,有点像事实上的任期制,如何对待前人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所以,赳赳武夫们很快就学会了温情脉脉。制度也罢,惯例也罢,只有在可能适用于制定者的时候才会更人性、更合理、更进步。宋以后历代皇朝的“任期”都太长,长得君主们忘记了自己也会被取代,对前朝统治者就格外冷酷无情。宋、元、明的末代君主,下场都比较惨。而如何对待失败了的对手,也是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由此推测,军爷们轮流负责的五代时期,在政治文明的这一方面比后来历代皇朝或许还要强一些。
黄袍加身版兵变主要的副作用,可能还是欧阳修所说的,“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从现代政治层面看,无非是以另一种方式废除了最高统治者的终身制、实行了特殊的任期制,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极重要的政治进步;所差的只是如何规范化。但在当时,确实不好。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军爷们,弄个太祖当当成了很随便的事情。后汉高祖刘知远有个弟弟叫刘崇、也是手下大将,郭威代汉时派人杀掉的湘阴公刘赟就是他的儿子。两人从此成为世仇。郭威称帝成为后周太祖,刘崇便称帝成为北汉世祖。时间都是961年,郭威正月初五登基,刘崇正月十六登基。郭威在开封,刘崇在太原。考虑到两地的距离、交通条件、通讯手段,几乎就是同时。如此办事效率实在令人佩服。正月登基,二月就开打,在今天山西的临汾、隰县一带打了第一仗。从此,两朝之间的战争没完没了,从后周与北汉之间一直打到宋与北汉之间。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来泄私愤,近乎儿戏,又是其政治文明程度不高之处。
黄袍加身版的兵变并非一无是处,黄袍加身版兵变的领袖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的甚至相当杰出,例如后周太祖郭威。随后,我们就用两个小节说说这个虽然是军爷出身、虽然是通过兵变上台、还是办了不少好事情、还是蛮不错的皇帝。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5)
发表时间: 2009-08-23 16:20:23
5、后周太祖郭威父子两代除积弊
后周郭威父子当皇帝,办了许多值得称道的事情,其中有这样一件。
郭威即位的当月,曾经下过这样一道诏令:
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取斗余、称耗,旧所进献余物,悉罢之。
斗余、称耗,是官府仓场收缴皇粮国税过程中的陋规。此处的斗和称一样,指的是作为具体计量工具的斗,而不是计量单位,不是通常说的石、斗、升、合的那个斗。农民交粮时,须将自己的粮食倒入官府的斗中,惯例不是斗满即止,必须高出斗平面,粮食能够从斗的边沿自然流下来才行。收粮的小吏、俗称斗子,手持用极坚硬的木料制成、长度超出斗的直径、宽约寸余的专用斗蓋,从斗平面刮过,被刮下来的与此前自然流下来的粮食叫做斗余。称耗也叫斗耗,是为了弥补转运过程中的折损而多收的部分,一般每石粮食加收称耗一斗。
这两种陋规出现的时候,有其合理成分。古代税赋长期收取实物,主要是粮食,粮食本身存在水分、杂质问题,在储存、转运过程中又会有折损。斗余、称耗,最初就是为了弥补这些损耗。后来,有关衙门和官吏借机渔利,合理和不合理的搅在一起,成为在明文规定之外农民必须交纳的负担。也就是说,中国农民的实际负担,始终比明文规定要高出一块。
其不合理在于,农民的粮食一经交付就已经归朝廷所有,损耗自然应该由朝廷负责,哪里还有让农民继续负责的道理呢?但是,朝廷大权在手,虽然已经将粮食收归政府的粮库,可就是不负担保管和转运的损耗,下边小官吏自然不会自掏腰包,就只得向农民加收。这等于朝廷带头在法定税率之外多收了一块,各级衙门上行下效,都要在收粮过程中捞一把,类似名堂就很多。
前边已经谈到,古代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明文规定的正项赋役标准高低,就在于这一类合法与不合法的陈规陋习的盘剥。郭威能够实实在在解决这类事关民生疾苦的具体问题,确实值得称道。
实践中,仅仅禁止收取斗余、称耗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能够把朝廷的支出减下来。如果支出下不来,斗余、称耗很快就会以其它名堂出现。
郭威更值得称道的在于,同时就命令“旧所进献余物,悉罢之”。就是说,原来朝廷从斗余、称耗中收取的一块不要了。另外,事先就已经下令停止四方贡献珍美食物,又下令将后汉宫中珠宝玉器全部清理出来、当众砸毁,说:“凡为帝王,安用此物!”并诏令有关部门,“凡珍华悦目之物,不得入宫。”
郭威显然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谁敬献给皇上的,都是老百姓的;想要真正禁止向农民多收,最有效的办法是皇帝自己不多要。这个道理极浅显,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是不容易弄明白、更不容易做到。
所以,史家对郭威即位之初的评价是:“期月而弊政皆除,逾岁而群情大服。”
认真说来,仅仅把支出减下来也还不行,粮食的损耗这个实际问题还必须解决。后周最后肯定还是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史书记载,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刚刚继位的柴荣就为此事动了杀伐:
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坐纳藁(庄稼秸秆)税,场官扰民,多取耗余,赐死。有司奏汉卿罪不至死。上(柴荣)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
这就是说,“多取耗余”已经又成为一个倾向性问题了,柴荣为杀一儆百而从重处理了这个人。后来的实践又证明,如果不解决实际问题,杀一儆百也无济于事。第二年正月,柴荣终于还是从制度入手解决了实际问题,下诏由朝廷承担损耗:
上(柴荣)以漕运自(后)晋、(后)汉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诏自今每斛给耗一斗。
兴利不如除弊,是因为根除积弊很难,积弊后面大都是根深蒂固的利益。所谓积重难返,往往是指牵涉的利益太多。历史上,出身寒微的帝王不止一人,但能够从减少皇宫开支、减少朝廷收入入手认真除弊的实在不多。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这样说说很容易,在真的当上皇帝之后还能够这样做到不容易。例如刘邦、朱元璋、尤其是洪秀全,在这一点上都远远不如郭威父子。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6)
发表时间: 2009-08-24 15:56:48
6、郭威这个皇帝有三件事情难能可贵:不以血还血,不与民争利,瓦棺纸衣入葬
郭威年少时颇为鲁莽。18岁在潞州(今山西长治)投军,某日逛街遇到一个***的,好勇斗狠。郭威酒醉,叱责人家肉割得不好,***的拍着肚皮说:“你厉害,你能杀了我?”郭威居然“
即前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
。” 极可能是就手操起人家割肉的刀子把人家杀了,实在是草菅人命。
就这样一个鲁莽汉子,也居然能够把皇帝当得有模有样。有三件事情,都可谓难能可贵。
一,不以血还血。
后汉太祖刘知远临终前,为儿子刘承祐指定了一串顾命大臣,较著名的就有郭威、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王殷、王峻、王章等。这些顾命大臣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或在外节制一方,或在朝牵制一片。刘承祐实在受不了,便开了刀,先把在朝为官的几个杀了,又派人去杀在外的。郭威当时是以枢密使的头衔任天雄军节度使、节制河北各州军事,便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刘承祐一面派兵镇压,一面就把郭威在开封的家属全部杀了,“
婴孺无免者
对于这样的事情,一般的办法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像伍子胥那样掘墓鞭尸。
几天后,郭威率兵攻陷开封,《
旧五代史
》中只有刘承祐在乱军之中被身边一个叫郭允明的人杀死的记载,而没有其余后汉皇族被杀的记载。郭威进入开封后,命令将刘承祐的棺材迁往太平宫暂放。有人提出:“
可以比照西晋对待曹魏小皇帝曹髦的办法,以公爵之礼安葬
。”郭威说:“
我在战乱颠沛之中,没有能够护卫至尊,以至于此,如果再贬降,世人会把我说成什么东西
?”于是决定,随后择日举哀安葬。
登基称帝后,郭威敬奉后汉太后为母亲,上尊号为昭圣皇太后,迁于西宫奉养。当月,后周停朝七日,为后汉小皇帝刘承祐举行隆重安葬仪式。郭威与百僚身穿孝服、往太平宫祭奠,以皇帝仪式安葬。
郭威能够如此,不容易。当然不能排除是做秀,但这样的做秀也是有益于文明进步的。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最大的问题是:没完没了。例如他把湘荫公刘赟杀了,刘赟一家就坚持不懈和他打到底。这就又带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最严重的问题:斩尽杀绝。
古人很早就看到并提出了这个隐藏在朝代更迭模式背后的问题:冤冤相报何时了?
在这个意义上,凡是能够不以血还血的,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都是在为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彻底走出丛林而努力。
二,不与民争利。
唐朝末年长期战乱,中原一带出现了大量无主荒田,唐朝政府便在中原设立户部直接管理的营田务,将这些土地集中起来,出租给无地百姓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五代历朝都沿袭了这一做法。
郭威称帝后决定,“
悉罢户部营田务,以其民隶州县,其田、庐、牛、农器并赐见佃者为永业
”,将原来出租给农民的耕地、房屋、牛、农具全部送给了佃户,成为佃户自己的产业。
有人建议,可将这些土地出卖给佃户,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郭威不同意,并说:“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一个古代帝王,有如此见识,难能可贵。
三,瓦罐纸衣入葬。
郭威重病不起时,给柴荣留下了关于死后丧葬的具体安排:
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俭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市价雇用),不计近远,不得差配(强行役使)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泥土烧制)棺纸衣。临入陵之时,召近税户三十家为陵户,下事前揭开瓦棺,遍视过陵内,切不得伤他人命。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着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
最初在《
旧五代史
》中看到这样的记载,颇受震撼,不大相信。很久以后,白寿彝总主编的《
中国通史
》依然如此记载,则更为震撼。千余年前的中国历史上居然真的有过这样的皇帝!我们的皇帝,在法律上和观念上,是国家的全部土地和编户齐民的合法所有者,居然能够市价雇用人匠、瓦棺纸衣入葬。仅此一点,真令人感叹再三。
郭威这样安排自己的后事,和古代帝王陵墓往往不得安生、经常被人盗掘有关。战乱期间,他曾经目睹李唐皇朝18位君主的陵墓都被人盗掘。但是,帝王陵墓难得安生,地球人都知道。后世帝王陵墓仍然一个比一个奢华,只是增加了保安设施。郭威能这样做,最少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且能够想到就近以市价雇佣人匠而不准强行役使,又最少是一个心存百姓的皇帝。
长期以来,不论有意无意,在客观上、我们给予较多关注的大都是那些生前死后都占用大量社会资源、竭尽奢华、竭为铺张、竭力使自己显得很伟大的君主,而极少关注这样生前死后都自奉节俭、心存百姓的君主。这是为什么呢?或许与以君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有关?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7)
发表时间: 2009-08-25 16:10:19
7、五代时期另一个蛮不错的皇帝——长期坚持“保境息民”的南唐前主李昪
对于这一时期朝代更迭的讨论,没有涉及与中原五个朝代大致同时存在的十国。一是约定俗成,一般并不将其列入历代纪元。二是与主题没有太大关系,十国多数是一朝而亡,无所谓朝代更迭。其中值得一说的是南唐前主李昪。
历史上的地方割据政权有些治理得相当不错。一般都是对外选择一个名正言顺的政治制高点、以应对强大的外部势力,对内实行轻徭薄赋、努力发展经济。例如这十国,多数是在后梁取代唐朝之后出现的。他们在政治上共同的制高点是,以反对朱温取代唐朝作为割据理由。以这一点站稳脚步后,大都是埋头发展自己。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南唐。
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出身流浪儿童,为当地割据武装将领收养,在军营中长大,后来成为这支军队的首领、登基称帝,史称南唐前主,也是个太祖。
李昪这个皇帝,自奉很是节俭,常布衣草鞋,且“
左右使令,惟老丑宫人
”。其主要特点是长期坚持实行“
保境息民
”政策。
他对外自称是李唐皇朝唐宪宗之子李恪的四世孙,并因此而定国号为唐,以此为政治立足点,以求自保。
对内以政府权力干预压迫剥削的程度。一是“
禁压良为贱,令买奴婢者通官作券
”,在那样一个有***便是草头王的乱世中保护了流离失所的百姓免予沦为奴隶。二是“
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公允
”,给了老百姓休养生息的空间。能够遇到这样一个知道控制压迫剥削的程度、并且能够以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压迫剥削程度的皇帝,赋税低、司法平,老百姓就算非常幸运了。
南唐很快就富起来了,朝臣们纷纷要求举兵恢复李唐皇朝的旧疆域、统一全国。李昪的态度是:
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心亦安矣,又何求焉?
便是后来军事上对南唐非常有利的时候,他也仍然坚持这一政策不动摇。手下有一立功心切的谋士说他:“
田舍翁安能成大事
李昪自然没有能成大事,但经过几十年经营,南唐“
内外寝兵,耕织岁兹,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
”,百姓过了几十年安生日子、温饱日子。
正是因此,赵匡胤兴兵南唐的时候,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这一类话就很难出口,只能老老实实说: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长期以来,我们大书特书的大多是那些不惜民生、不惜成本、不惜一切牺牲开疆拓土、“
能成大事
”的君主,李昪这样能够控制欲望、能够“
保境息民
”、能够“
使彼民安
”的君主大都被淡化了。君主也是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就产生什么样的君主。我们长期关注什么样的君主,君主就会逐步成为什么样的君主。于是,后来的君主无论能不能成大事,大多会以“
”为努力目标,真正以“
使彼民安
” 为目标的极少。如果要在历史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或许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最近这两三节有些扯远了。下一小节紧扣主体,讨论黄袍加身版兵变为什么集中出现在隋唐以后、宋以前这一历史时期。
后周太祖郭威像
发表时间: 2009-08-26 12:35:08
测试图表。顺便发一张后周太祖郭威画像
帖子附图: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8)
发表时间: 2009-08-26 16:45:30
8、黄袍加身版兵变为什么集中出现在隋唐以后、宋以前这一历史时期?
黄袍加身版的兵变,五代以前较少,五代以后绝无,颇为集中地出现在隋唐以后、宋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原因何在?
这是一个好问题。从不同层面、用不同道理分析,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本文从政治技术层面出发,寻找那些和黄袍加身版兵变构成直接因果关系的社会现象。主要有二:一是兵制的变化,二是官制的变化。
先说兵制的变化。
黄袍加身版兵变直接建立在中唐以后长期军阀割据的社会基础之上。长期的军阀割据,又是由于中唐后期逐渐形成的藩镇制度。
北周、隋朝时期,中央政府之下设有总揽数州军事的总管、都督。唐时以边境数州为一镇,授职时朝廷赐予负责官员双旌双节,称为节度使。到中唐时节度使兼领民政,管辖范围内州县官吏都成为其下属,并由边境州县发展到内地,成为一级事实上的、独立性极强的地方政府。《
新唐书•兵志
》记载: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这就是中唐以后中原大地的政治格局。
形成藩镇的原因,或许和唐玄宗、高力士、杨国忠的个人行为多少有些关系,但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兵制的基础——征兵制度——发生了变化。
唐朝原来实行府兵制,特征是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强制征发、自备资粮,包括马匹、甲胄、兵器、服装等。当然不是单纯依靠强制,还有物质刺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的军功爵制,每斩一敌首赐予田宅若干等。
中唐以后,农民日趋广泛的逃避兵役,朝廷不得已改为募兵制。
募兵制接近职业军人制度,特征是公开招募、政府供给资粮、发给饷银。后人所谓当兵吃粮、军官吃空饷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养兵的客观需要,又直接转变为节度使兼领民政的客观需要。
自带口粮的兵和当兵吃粮、需要向长官领饷银的兵,肯定不是一回事。后者的基本特征是:士兵的胃被长官管起来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实践反复证明,如果以服从为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人的胃管起来。不仅对人的管理,对各种动物的管理可能都是如此。在此特征基础上形成了募兵制的基本弊病:兵将之间容易形***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象图解,就是动物园里、马戏团里那些动物和管理员之间的关系 。那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异常亲密的、令人颇为感动的、动物已经完全丧失独立要求的、管理员可以颐指气使的依附关系。
自秦汉至隋唐,兵制的基础都是自带口粮的兵。兵从自代口粮变为当兵吃粮了,兵制自然就必须随之改变。唐皇朝的执政者们很快就看出了这一弊病,并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由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多数情况下,太子领兵只是名义,这个办法也就只是自欺。一个皇朝,到了依靠自欺解决问题的地步,那就是混吃等死了。二是朝廷直接优待士卒,执行任务时如超出本行政区域,原来的饷银发给家属,朝廷另外赐酒肉、发双饷,等于给士卒开三份工资。将领们的对策是,寻找借口将部队开出本行政区边界、并长期停驻,坐享朝廷的酒肉、双饷。朝廷的优势在于威信和权力而不是耍小聪明,朝廷和下级比赛小聪明,表明威信和权力都已经失效。纡尊降贵、扬短避长,以小聪明和下级过招,又如何能比得过下级?一个皇朝,到了和下级比赛小聪明的地步,那就是无可奈何了。
直到灭亡,唐朝一直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对策。所形成的局面是:朝廷因此而愈益不信任将领,将领们也因此而愈益拥兵自保。一旦形成这种局面,个人的自由选择余地其实已经很小,谁当皇帝也不敢相信将领,任何一个将领都必须拥兵自保。这种局面迅速泛滥成为社会弊病,从中唐到五代,大家都一筹莫展。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是赵匡胤。
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之上的,府兵制变化的原因是均田制被破坏,朝廷掌握的土地只出不进、或出得多进得少。
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主要的是各级官吏合法与不合法的大量占田并不可阻挡的推动私有化。土地制度的私有化倾向,在当时肯定是进步。中唐实行两税制,就是正式肯定、承认这种倾向。但是,兵制没有及时作相应调整,类似配套改革出了问题。这已经远远超出本文的范围了,另行讨论。
再说官制的变化。
易中天先生认为汉初的政府类似于责任内阁制。这虽然是历史上没有使用过的概念,但又显然是颇为接近于历史事实的概括。这种准责任内阁制不大规范,主要技术缺陷是没有任期限制,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集团的力量易于膨胀。于是,形成许多“
四世三公
”那样世袭某一官职的官僚世家,长此以往又成为门阀氏族,朝廷同样“力不能制”,最终发展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这次大分裂的本质是官僚垄断割据,亦可称之为文官闹分裂。
南北朝长期分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弊病。隋统一全国以后,杨坚快刀斩乱麻,彻底取消原来的宰相负责制,改为三省六部制。这样一来,宰相为代表的文官权力大幅度下降,再也没有力量威胁皇权了。
隋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时候,本就应该考虑权力结构的相对变化,但没有考虑。唐实行募兵制、两税制的时候,更应该考虑,仍然没有考虑。制度关系就是权力结构,制度变化必然影响权力结构。隋唐两朝在调整制度的时候,或是缺乏历史责任感,或是缺乏条件,或是缺乏动力,客观上顾头不顾尾,严重破坏了权力结构的平衡,军爷们地位相对提高,谁也管不了了,只能由他们自己打着玩儿。
隋以后文官地位下降+中唐以后武官地位上升=黄袍加身版的兵变,形成长期军阀割据的大分裂时期,亦可称之为武将闹分裂。
当时有位很能打仗、又读过点书的将领曾经这样概括:“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此前此后,中国社会何曾将天子认作赳赳武夫呢?但这一时期的社会观念,就是如此。反过来,又促进武将地位提高,推动全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后人至今还能在《
隋唐演义
》一类故事当中感受到浓烈的尚武气息。一个社会,居然能够将天下好汉排出名次!真不寻常。后来的武侠之风,都只是这一时期的余风、余韵、涟漪,是文弱社会中人们心理需求的反射。
反过来,这一变化过程又表明,朝代更迭模式变化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一直没有变化、没有进步的观点,最少有可能失之片面、失之武断。
发一张郭威的正装像
发表时间: 2009-08-27 11:40:52
郭威正装像
帖子附图: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9)
发表时间: 2009-08-27 14:46:32
9、隋文帝杨坚如果通过时空隧道来到宋以后的任何一个皇朝,会如何对待北周小皇帝?
杨坚(541——604)原为南北朝时期北周皇朝的世袭隋国公。他的女婿、北周宣帝是个纵情享乐型的君主,二十出头便传位给七岁的儿子、当起了太上皇,把天下的乐子享用尽了,二十二岁就一命呜呼。他这位女婿同时有五位皇后,且尤其对他始终高度警惕,曾经突然派人把他召进宫来,准备根据他的表情是否异常决定杀不杀他,还曾经明确告诉杨皇后要族灭她的全家,甚至逼着杨皇后自杀,多亏他的老婆跑到宫中认罪自责、叩头流血,才躲过这一劫。
杨坚后来能够改朝换代,最主要的一步是在宣帝死后成为辅助幼主的大丞相、总管内外军事。给八岁的小皇帝当丞相还兼总管内外军事,他就是事实上的皇帝;大权在握后,又名正言顺杀掉阴谋反抗者、理直气壮镇压公开反对者,便成为地位非常巩固的事实上的皇帝。
在这里,让我们把事情停下来做一个假设:如果通过时空隧道把杨坚请到六七百年以后、宋以后的任何一个皇朝,接下来,他会如何对待小皇帝呢?
最大的可能是殚精竭虑、忠心辅助,待幼主长大后恭恭敬敬将权力交回。自己呢,最好的可能是落得个张居正的下场,死后被全盘否定;一般的可能是鳌拜那样的下场,等不到死就被关起来;最遭的可能是不得善终,死在自己看着长大的小皇帝手里。
幸好,杨坚生活在两汉至两宋之间,这一时期的中国和后来的中国全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判若两个社会。最主要的区别是,古代中华文明仍然处在上升时期,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尚未完全依照君主的要求改造、规定好,人们的大脑尚未完全被植入的程序控制起来,尚未完全进入依照设计程序运转阶段,还较为活跃、还有进取、创新精神。表现在君臣关系层面,人们所奉行的还不是“
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
”,而是“
君使臣以义,臣事君以忠
杨坚在观念上,显然不认为自己只能为小皇帝打工,而是将当时的局面看作历史赋予的机遇,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承担更重的历史责任,决心争取挑重担。
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朝代更迭模式和后来不一样,社会能够接受这样的取而代之。
同时也意味着,当时的儒家思想也和后来的不一样。杨坚是严格意义上的儒家子弟,他是东汉著名的学界领袖、“
关西孔子
”杨震的嫡系后人,就是那个自己不做官、但能批量推荐自己的学生做官的杨震,就是那个五十岁之前坚持不做官、五十岁之后直接做大官的杨震,就是那个“
四世三公
”家族的先祖杨震,也是那个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理由拒绝门生贿赂的杨震。
于是,历史上杨坚接下来的真实做法是:实至名归,轻而易举登基称帝,代北周自立,是为隋文帝。
由于他早已经大权在握,多数开国皇帝登基之后才能做的事情,他事先就做了,并做得很好。登基之前对反抗者的镇压,一共只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全面胜利;登基之后则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总体看,可谓是温文尔雅的政变。
杨坚代北周自立,其实是这种政变的最后一次上演,有大量经验可资借鉴,整个更迭过程格外炉火纯青、驾轻就熟,社会发展几乎没有任何中断。所以,隋朝存续的时间虽短,但政绩斐然,影响深远。可惜,也就为隋炀帝提供了肆意挥霍的条件,又很快就断送了乃翁基业。
杨坚画像
发表时间: 2009-08-28 15:05:47
隋文帝杨坚画像
帖子附图: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0)
发表时间: 2009-08-28 15:09:22
10、从隋追溯到两汉,这一期间朝代更迭的主要方式是温文尔雅版的政变
由隋上溯,南北朝的朝代更迭过于琐碎,在列表中介绍。
南北朝之前是两晋。司马氏政变经历了祖孙三代、四人、十七年时间。从249年开始,司马懿发动兵变夺回军权;251年,司马懿死,其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掌握曹魏军政大权;255年,司马师死,其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自称晋公、晋王;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236——290)废魏帝自立,是为晋武帝。
两晋之前是三国。曹魏政变同样漫长,从196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到220年曹丕(187——226)代汉称帝,历经24年。其具体过程,由于戏剧、小说的传播和易中天先生以电视为媒体的阐述,几乎尽人皆知。蜀汉、孙吴与前朝没有更迭关系。
三国之前是东汉。类似西汉代秦,是另外一种模式。
东汉之前的王莽(前45——23)篡汉,其过程大致分为8步:
1, 官拜大司马,主理朝政;
2, 拜太傅、号安汉公,权同人主;
3, 嫁女做皇后,成为国丈;
4, 拜为宰衡,高踞群臣之上;
5, 受九锡,势压群臣;
6, 如周公故事,以天子之制摄政;
7, 为摄皇帝;
8, 摄皇帝即真。
这就是唐朝末代宰相柳璨等人建议朱温“
次第行之
”的基本内容。这每一步都绝非易事,更绝非仅仅是形式,而是在接近最高权力、掌握最高权力、并使社会各界逐步接受自己对最高权力的掌握。
其中的最后一步,就多少有点黄袍加身的雏形。当时有个叫哀章的人,做了个铜匮,内藏封书题签,书中说王莽为天子、要求皇太后依天意行事,还把自己的名字列入辅佐名单,趁黄昏身穿黄衣送入高庙。王莽获悉,立即入高庙拜受金匮,改元称帝,又拉着小皇帝的手,流涕唏嘘曰:“
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盛命,不得如意
。”此处的金匮作为符命的载体和后来黄袍的作用一样——代表天意。王莽相信符命、拜受金匮和后来军爷们黄袍加身的原因也一样——天意不可违。
王莽登基后,将孺子婴册命为定安公,封户一万、封地百里,并允许在封国内保留汉室宗庙、实行汉朝的正朔、服色。这一套做法,是我国上古社会朝代更迭的惯例、是地道的华夏文明的政治传统,不灭人国,不绝人祀,不断人香火。商取代夏、周取代商后,都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分别保留了一个封国,等于是保留了一个小的夏国和商国,即春秋时的杞国和宋国。
史书上有王莽下令乳母不得与孺子婴说话、让其生长在四壁之中、长大后不识六畜的记载,这自然不人道。但是,生长在皇宫大内的皇家子弟,不识六畜的恐怕不在少数,很久以后不是还有城里孩子分不清小麦与韭菜的说法吗?!那是用来证明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证明城里的孩子应该到农村锻炼的。更何况,王莽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孺子婴。人世间有多少爷爷愿意把孙女嫁给一个傻子?总体看,王莽取代西汉的模式比较温和。新朝的短命,不在于更迭模式,而是另有原因。
从隋到两汉,这一期间朝代更迭的基本方式是温文尔雅版的政变。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1)
发表时间: 2009-08-30 22:51:48
版主、各位网友:“振古如兹”的笔名从昨天起登陆不了,无奈换作现在的笔名重新登记,继续更新。
-----------------------------------------------------------------------
11、魏晋更迭之际堪称英雄的小皇帝——高贵乡公曹髦
在魏晋更迭之际,出了一个英雄的小皇帝。在历代皇朝的末代君主中,堪称大丈夫——曹操的曾孙、以高贵乡公留在历史上的曹髦(241——260)。
曹髦14岁登基做皇帝。钟会——就是那个和邓艾一起率兵灭蜀的钟会——对他的评价是“
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陈思指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曹植,太祖指曹操。这个评价,可谓不低。可惜,这时满朝大臣、宫中卫士都已经是司马氏的人,局面已经不可挽回。
曹髦做了六年傀儡皇帝,看穿了司马昭的用心,不甘心做傀儡,不甘心坐以待毙。公元260年4月,19岁的小皇帝召集身边工作人员说:“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身边人劝阻,他将诏书甩在地上说:“
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耶
。”然后告别太后、仗剑登车,率侍卫、奴隶数百人出宫寻司马昭决战。
小孩子自然很难斗得过大人。就在曹髦去告别太后的时候,身边工作人员中的负责人已经跑去给司马昭通风报信了。
曹髦率领数百人的队伍冲出皇宫,首先预见的是司马昭的一个弟弟率兵阻挡。士兵们看见是皇帝,个个心慌,一哄而散。
第二批率兵阻挡的是司马昭的亲信死党贾充。手下人见了皇帝还是想跑。有个叫成济的请示贾充:“
事急矣,当云何
?”贾充说,司马公“
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
”。成济随即赶上前去,一***将曹髦刺死于车下。
高贵乡公,与那些唯唯诺诺给人当傀儡的末代皇帝相比,堪称高贵。
人无论出生贵贱、无论状态强弱,有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成败与否都会赢得后人尊敬。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2)
发表时间: 2009-09-02 12:22:53
原来的笔名又可以用了。谢谢斑竹。
12、两晋更迭之际堪称讲理的小皇帝——东晋成帝司马衍
西晋灭亡之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称帝,是为东晋。东晋共11任皇帝,其中7任、包括开国的司马睿在内,在位时间都只有几年。超过十年的只有4位,其中就包括这里要说的成帝司马衍(321——342)。
司马衍5岁登基,21岁去世,也是个小皇帝。
东晋政权是依靠官僚氏族帮助建立起来的,一开始就陷入了官僚氏族、皇族、外戚的内斗之中。小皇帝刚登基,就又是一场大规模的内战。
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之后,小皇帝一直未见满头白发的统兵大将、亲王司马宗,便问他的嫡亲舅舅、中书令庾亮:“
常日白头公何在
?”庾亮回答说,司马宗做贼谋反被杀了。小皇帝一听,哭着责问道:“
舅言人做贼便杀之,人言舅做贼复若何
一般的八岁孩子,大概还弄不明白“
人言做贼
”的不同。但这个小皇帝确实有可能。他父亲为他确定了7位辅政大臣,就是由官僚氏族、皇族、外戚这三部分人构成的,为的是避免某一部分势力专权,结果酿成了内斗。辅政大臣们先是在小皇帝面前经常互相指责“
”,打起来后又是不断上书互相指责“
”。如果“
人言做贼
”小皇帝便相信是“
”,所有的辅政大臣便全部是“
”。在这种特殊社会实践中,八岁的小皇帝自然地将“
人言做贼
”区分开了。
能够将“
人言做贼
”区分开来,这是很重要的本领。多年以后,人山人海中的许多成年人都也还做不到。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个小皇帝是数百年才出现一个的天才,原因很简单,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小皇帝面对的是双方互相指责“
”的社会实践,后来的许多成年人面对的是一方指责“
”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不仅皇帝是兼听才能则明,普通人也是兼听才能则明。不同的是,皇帝一般有足够的条件兼听,只是自己听不听的问题;普通人一般没有条件兼听,自己想兼听也不行。
庾亮没有想到刚刚八岁的小外甥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吓得脸色惨白,冷汗直流,趴在地下叩头不止,请求辞职,要求到偏远之地当个平头百姓。随后又正式提出书面辞呈。小皇帝一再挽留。他又不辞而别。小皇帝又派人把船扣下。最后,他提出到地方任职、效命疆场,小皇帝表示同意,这一段故事才算结束。
这个小皇帝虽然有些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但堪称是个讲道理的皇帝。
何谓道理?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就是。近代启蒙思想家、我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
使西纪程
》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道理须是面面俱到,凡只见得一面者,皆私见也,不可谓之道理。所谓道理无他,以之处己,以之处人,行焉而宜,施焉而当,推而放之而心理得,举而措之而天下安。得位者效其职,身任焉而不疑,不得位者明其理,心知焉而不敢恃。
一直以为郭嵩焘这话是受了欧洲文化影响。咱们中国古代的“
”,是和“
”连在一起的。就是说,最少在“
”产生的时候,负责讲道理的、决定是不是道理的,是王。所以,有些道理离开权力就讲不通,是一面理;对于有些实在想不通的道理,不能去深究。
现在看来错了。公元四世纪的中国小青年就能讲出这样两面的道理来,可见天下道理是相通的;且古代中国或许并不一定是、最少并不绝对是后人所描绘的那样只讲一面道理的社会。辉煌的中华文明岂能是只讲一面道理的文明?!只讲一面道理的社会又岂能孕育出辉煌的中华文明?!
可见懂道理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敢把道理讲出来。这个小皇帝又是个敢讲道理的人。但是,他敢讲道理,又因为他是皇帝,还因为大权在握的中书令是他的亲舅舅,而他的生母、中书令的同胞妹妹——皇太后不幸死在了这场内斗之中。舅舅颇觉得对不起妹妹和小外甥。如果不是这样,小皇帝能不能顺利长大、能不能顺利亲政,都会成为问题。如此说来,咱们的道理还是和权力、亲情的距离更近、关系更密切。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3)
发表时间: 2009-09-02 15:12:32
斑竹、网友:网络好像有毛病,“
12、两晋更迭之际堪称讲理的小皇帝——东晋成帝司马衍
”发了三次,一直出不来,只好跳过去,直接发第13小节了。
=====================================================================
13、两汉至隋朝代更迭情况小结
两汉到隋之间的朝代更迭,列表如下:
表2∶两汉——隋朝代更迭情况表
更迭关系 更迭方式 更迭领袖 更迭领袖在前朝政府身份 新朝存续年
新代西汉 政变 王莽 丞相、实际控制人 16年
魏代东汉 政变 曹操 丞相、实际控制人 45年
西晋代魏 政变+统一战争 司马父子 大司马、实际控制人 52年
东晋代西晋部分 官僚世族推举 司马睿 皇族、都督江南军事 103年
南宋代东晋 兵变 刘裕 将领、实际控制人 59年
南齐代南宋 兵变 萧道成 相国,实际控制人 23年
南梁代南齐 兵变 萧衍 雍州刺史 55年
南陈代南梁 兵变 陈霸先 高要太守 32年
北魏统一北方 起义+统一战争 拓跋硅 代王、少数民族首领 95年
东魏分于北魏 兵变 高欢 军阀、大丞相 16年
西魏分于北魏 兵变 宇文泰 军阀、割据一方 21年
北齐代东魏 政变 高欢 大丞相、实际控制人 27年
北周代齐统一北方 政变+统一战争 宇文泰 丞相、实际控制人 24年
隋代周统一全国 政变+统一战争 杨坚 国丈、实际控制人 37年
有一点需要说明:约定俗成,王莽的新朝一般不作为一个朝代。但东汉和西汉之间在事实上不构成直接更迭关系。后人站在正统的、君主的立场上,完全可以否认王莽的新朝是一个朝代。但在分析朝代更迭的时候,又无法回避新朝推翻了西汉又被东汉推翻的历史事实。所以,作为一次更迭列入分析范围。
这一期间的朝代更迭可以分为两种版本:
南北朝各小朝廷以赤裸裸的兵变为主,是典型的乱世英雄起四方、有***便是草头王,属于原版兵变。古今中外的兵变原本都是这个样子,从夺取政权的角度看是***杆子里出政权,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是***杆子里丢政权。这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政治文明模式,不赘。
北魏统一北方和东晋代西晋相似,更迭领袖都是前朝亲王,但又不是政变、兵变、继位、禅让、农民起义,应该算做特例。
这一期间的主流方式,还是王莽开始的温文尔雅又光明正大的政变。既明明白白又不知不觉,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最后要做的只是把皇帝的名义换过来即可。在核心技术层面虽然和黄袍加身版的兵变相通,但又如同纸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原理相通一样,不能看作一回事。与黄袍加身版兵变的霸王硬上弓、一般兵变的凶神恶煞、朝代更迭战争的血流漂杵相比,这种方式是温和、儒雅、斯文的,少了许多血腥气。所以,概括为温文尔雅版的政变。
这一期间朝代更迭最为明显的共同特点是:14次更迭(不含东汉代新)的领袖全部是前朝高官,其中8位是前朝政府的实际控制人,其余的也接近于实际控制人。正是由于在君主之外形成了另外一个实际控制人,才有可能采用温文尔雅的政变来实现朝代的更迭。
当然,还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社会适宜这种方式。随后的几个小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一时期的社会为什么适宜温文尔雅的政变。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4)
发表时间: 2009-09-03 15:17:09
14、宋以前朝代更迭一般都是前朝高官领导的,其力量在体制内部生成,是内生型更迭模式
唐人苏冕曾经注意到朝代更迭领袖的出身问题,明确认为历朝的“
创业君臣,俱是贵族
”,并且认为这一特征在唐朝表现的最为充分,“
三代以后,无如我唐
”。他在《唐会要》历数了唐高祖李渊(566——635)以下参与创建唐朝的领导集团成员之出身背景:
高祖,(西魏)八柱国唐公之孙,(北)周明懿、隋(朝)元真二皇后之外戚,娶周太师窦毅女,毅则周太祖之婿也。宰相萧瑀、陈叔达,梁、陈(两朝)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齐、隋(两朝)驸马都尉;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窦抗,并前朝师保(太师少师、太保少保)之裔;其将相裴寂、唐俭、长孙顺德、屈突通、刘政会、窦轨、柴绍、殷开山、李靖等,并是贵胄子弟。
毋庸置疑,取代隋朝的领导力量是隋朝的高官贵胄,是自己人。换一个角度,隋朝这个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把本文的分析和古人的论述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宋以前历代皇朝、除两汉外全部是被本朝的高官取代,是被自己人取代,是从内部攻破的。
也就是说,两汉之后、宋之前朝代更迭的主要力量是在政府体制内部生成并积累起来的,是一种内生型更迭模式。
咱们历史上的朝代太多了,还得解释一下十六国和十国。十六国一般不列入历代纪元,此处也未列入。其朝代更迭的大致情况是,单一少数民族首领(胡人)建立的皇朝3个、以前朝官僚和少数民族首领双重身份建立的皇朝8个、汉人前朝官僚建立的皇朝3个、农民起义领袖建立的皇朝2个。五代时的十国(实际是十二国),一般也不列入历代纪元。其朝代更迭的大致情况是,除闽国为唐朝的县佐建立之外,其余均为唐和五代政权的高级官员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十六国和十国,也是以内生型更迭为主的。
整体看,宋以前君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官僚是决定朝代更迭的主要角色,先是文官,后是武官。作为君主权力的载体、君主政治的工具,它们又取代了君主权力,这自然表明当时的君主制度还不甚成熟、漏洞太多。在传统道德层面,这帮人无论是否成功取代了前朝,多多少少都可以称之为忘恩负义之徒。但是,在推动君主制度完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作为一个社会集团,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他们主要是进步的。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5)
发表时间: 2009-09-06 09:03:42
15、温文尔雅版政变大多是光明正大而不是阴谋诡计
有一种倾向,将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看作权谋,甚至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将整个君主社会的历史看作权谋。权谋、阴谋诡计确实有,有些还相当恶劣。但是,那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和宋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在秦汉至宋的这一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温文尔雅版的政变,恰恰是以光明正大为特征的。
温文尔雅版政变的领袖,都是前朝政府的实际控制人。这种特殊的、一般人不可能占据的地位,使得他们既有条件光明正大地看到问题,也有条件光明正大地解决问题,发动政变最少不单单是为了取代前朝、不单单是为了过一把当皇帝的瘾、不单单是为了一己私利,同时也是为了改造前朝政治、救民于水火。
因为具备了光明正大的条件,他们大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胸有成竹、坚定不移、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接近既定目标,完全不可混同于那种鼠窃狗偷、影响不出皇宫大门的宫廷政变,而是从中央政府到社会底层的全面政治变化乃至政治变革,其中有些举措对传统政治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温文尔雅版政变领袖中,王莽最为后人诟病,似乎是个阴谋诡计大家。主要的其实缘于铜匮符命。历史上类似的符命多了,怎么别人这样搞不是阴谋诡计,唯独王莽这样搞就成了搞阴谋诡计呢?说到底是王莽的新朝存续的时间太短,如果长一些,肯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者出生的好皇帝。随后,会专门讨论王莽,后边的几个小节也会涉及他。
曹操在温文尔雅版政变领袖中名声也很不好。易中天先生总结得很对,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把历史人物的曹操和文学形象的曹操完全混为一体了。究其从政,实在不能说有什么阴谋诡计。主要例证,无非是挟持天子、后代当皇帝两件事情。挟持天子有两个前提应该承认:一是汉献帝丢失君主权柄在先,已经不是大权在握的君主;二是汉献帝已经颠沛流离了相当一段时间,如果有人能够想到挟持天子,哪里还能轮得到曹操!至于当皇帝,曹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不是不能当皇帝,是为了避免更大规模、更长时期的战乱而甘愿不当皇帝。至于他儿子当了皇帝,那是水到渠成。真的水到渠成而又真的不当皇帝的,君主制度历史上何曾有过?
最容易被人看作阴谋诡计的是司马懿的政变,但他在对曹爽动手之前,是奏请皇太后批准了的。他的政变,首先是为了保性命而不是为了坐江山。倒是他的长期装病,介乎于韬光养晦和阴谋诡计之间。至于后来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不仅小皇帝看出来了,路上的行人都看出来了,还如何能说是阴谋诡计?
杨坚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都不错,唯一知名度较高、又办得不好的事情就是上了小儿子杨广的当、废长立幼,至于他自己,似乎还就没有搞阴谋诡计的历史记录。
综合考察,这一历史时期、包括南北朝的列位开国君主在内,都不能说是依靠阴谋诡计才实现了朝代更迭。阴谋诡计多一些的是在朝代内部的皇位继承当中,有机会我们另行讨论。
温文尔雅版政变能够光明正大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当时的社会允许光明正大。当时社会观念并不认为江山应该永远属于某一家一姓,无论多么英明伟大的真命天子创立的皇朝,只要他的后代成为无道昏君,人们就普遍认为他应该被有道明君取代。与此相连,这种朝代更迭模式或就是为当时的社会舆论所支持的,最少是能够接受的,不是众口一词、千夫所指的坏事。王莽、曹操、司马懿、杨坚等人大概都不可看作篡军篡政、千夫所指的独夫民贼,有些甚至应该承认是曾经引领了中华民族政治进步的卓越的政治领袖。
至于后来有些人将朝代更迭全部看作阴谋诡计,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允许光明正大、只允许阴谋诡计,阴谋诡计也就越来越多;又因为自己是依靠搞阴谋诡计而大获成功的,就以为有史以来的一切政治胜利都是阴谋诡计的结果。
温温尔雅版的政变能够存在,当然表明君主政治在技术上还很不成熟,但又表明君主政治技术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当时的社会不仅在客观上存在新的政治力量生长的空间,而且在事实上允许新的政治力量生长。亦即,当时的君主政治不仅不遏制新的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有能力通过规律性的吐故纳新、使之成为自身的新鲜血液、健康肌体,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能力,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进步政治。
后人常常将只换皇帝而不换制度看作君主制度的一大缺陷,如果反过来看,是不是又表明这种制度具备了极大的包容能力、具备了极强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呢?一个稳定的、进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是不是正应该如此呢?
允许在政府体制内部生成并积累新的政治力量,能够以温文尔雅版政变的形式实现朝代更迭、推动自身的与时俱进而不危害自身的长期巩固,这可能是君主政治制度、乃至古代中华政治文明、在宋以前这一长时期的突出优势。我们可能是受距离较近的元明清政治的影响,对这一历史现象缺乏应有的认识。
当然,我们的前人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社会毕竟不是一架机器。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6)
发表时间: 2009-09-06 16:53:13
16、温文尔雅版政变的原创可以追溯到春秋时的田氏代齐
严格考察,温文尔雅版政变真正的原创可能是王莽的祖先——春秋时陈国国君陈厉公的儿子陈完。陈完为避祸、于公元前672年逃亡到齐国。齐桓公(前685——前643)要他为卿,他却自愿担任了主管百工的工正。据说是因为他的前人就曾经在周天子身边担任这一职务,比较熟悉、了解。陈完这一行为,大致相当于今天拒绝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自愿担任国资委主任或工业信息部部长。后来,他的家族成为齐国影响极大的贵族,后人中曾经有多人担任国相。陈完到齐后改称田氏,齐国灭亡后齐人称之为“王家”,后人遂以“王”为姓氏。
公元前539年,长期担任齐国正卿的晏婴准确预见了田氏代齐。在和晋国执政叔向的一次深谈中,晏婴曾经非常明确地将原因归结为田氏能够长期坚持“厚施于民”而“获民”。原文载于《左传•昭公三年》,下面是译文:
叔向说:“齐国怎么样?”晏婴说:“到了末世了,我不能不说齐国可能会属于陈氏了。国君不爱护他的百姓,让他们归附陈氏。齐国过去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锺。四升为一豆,各自再翻四倍,以成为一釜。十釜就是一钟。陈氏的豆、区、釜三种量器都加大四分之一,锺的容量就大了。他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山上的木料运到市场,价格不高于山上;鱼盐蜃蛤,价格不高于海边。百姓力量如果分为三份,两份归于国君,只有一份维持衣食。国君的积蓄腐朽生虫,老人们却挨冻受饿。国都的市场上,鞋子不值钱而假腿昂贵。百姓有痛苦疾病,陈氏就厚加赏赐。他爱护百姓如同父母,百姓归附他如同流水。想要不得到百姓的拥护,哪里能躲得开呢?”
公元前481年,田氏后人田成子杀掉齐简公择立了新的齐侯,田氏开始稳定地控制了齐国。
公元前386年,田氏后人田和轻而易举发动政变,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的末代子孙齐康公放逐到海滨,并经周天子批准正式成为一路诸侯。这便是春秋时的重大事件——田氏代齐。而在此之前,田氏占有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齐侯,成为齐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好似一个股份公司,田氏是首先成为最大的股东,然后才颇有礼貌、又毫无商量的请董事长让座。
从晏婴的预见、到田和正式代齐,共经历了153年,时间的漫长足见过程的温和。
而在齐国内部,无论是田成子行废立之事还是田和放逐齐康公,都没有引起当时常见的内部战争,甚至没有引起一场象样的战斗。在“国际”上,田和只是通过魏国国君向周天子打了个招呼,便获得了正式成为诸侯的批文。国内外的这种反应,又足见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所以,将其看作温文尔雅版政变的真正原创。当然,站在姜子牙后人的角度,也可看作温水煮青蛙。
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模式(17)
发表时间: 2009-09-07 12:30:54
17、王莽“篡”汉与田氏“代”齐的区别
田氏为什么是“代”齐,到了王莽为什么就成为“篡”汉了呢?
在秉承春秋微言大义传统的史籍中,这绝非偶然。前人曾经注意到这种现象,给出的解释是:田氏取代姜氏后,没有改换国号,仍然称为齐国,所以用“代”。这种解释或是皮相了。三家分晋后分别改称韩、赵、魏,为什么也只是说“分”而不说是“篡”呢?
公元前548年,齐国发生了一件极富戏剧性的事情,可能有助于我们认识“篡”与“代”的区别。
齐国的大贵族崔杼娶了一个漂亮寡妇。依靠崔杼帮助才得以继位的齐庄公恩将仇报、慕名与之私通,经常到崔家去,还公开侮辱崔杼。忍无可忍的崔杼设计将齐庄公骗到自己家,庄公死到临头了还拍着柱子唱歌勾引崔妻。崔杼关上大门带着家丁攻击庄公。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免死,崔杼不答应;请求结盟,不答应;请求到太庙自杀,不答应。最终,以带兵巡夜捉拿***之人的名义杀了庄公。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正卿的晏婴一直在崔家大门外边。《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对其表现的记载极为形象生动,下边是译文:
晏婴站在崔氏门外边,手下人说:“死吗?”晏婴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去死?”手下人说:“走吗?”晏婴说:“是我的罪过吗?我逃亡?”手下人说:“回去吗?”晏婴说:“国君死了,回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用其地位来踞于百姓至上的?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是为了他的俸禄?应当保养国家。如果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也就为他而死;为国家而逃亡,那么也就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个人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责任?且别人有了君主反而杀死了他,我哪里能为他而死?哪里能为他而逃亡?但又能到哪里去呢?”大门打开后,晏婴进去,头枕在庄公尸体大腿上号哭,又起来往上跳了三次,出去了。有人对崔杼说:“必须杀了他!”崔杼说:“他是百姓仰望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晏婴看庄公、崔杼看晏婴的价值观,都不是国君的,而是民的、百姓的。
不仅齐人,鲁人也是一样。季氏长期执掌国政,周公的后人作为国君只是个傀儡,有一代国君居然还被国人赶走。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季氏通过长期“厚施于民”而“获民”。公元前510年,晋国的正卿赵简子曾经与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可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篡”与“代”的区别。《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有记载,译文如下:
赵简子问史墨:“季氏赶走他的国君,而百姓顺服,诸侯依旧和他来往;国君死在外边而没有人去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史墨回答:“事物的产生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辅助。所以天有三辰,地有五行,身体有左右、各有配偶,王有公,诸侯有卿,都是有辅助的。天生了季氏,让他辅助鲁侯,时间已经很久了。百姓顺服他,不也是很合适吗?鲁国的国君世世代代放纵安逸,季氏世世代代勤勤恳恳,百姓已经忘记他们的国君了。即使死在国外,有谁去怜悯他?社稷没有固定不变的祭祀者,君臣没有固定不变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不仅鲁人,其它各国人也是一样。自公元前841年周王畿的平民赶走周厉王、选择共伯和执政以后,各诸侯国平民赶走诸侯王的记载不绝于史。公元前559年,卫国人赶走他们的国君,晋侯和他的乐师师旷曾经有过这样一番谈话,原文载于《左传•襄公十四年》,下边是译文:
晋侯说:“卫国人赶走他们的国君,不也太过分了吗?”师旷说:“也许是他们的国君实在太过分了……国君,是祭神的主持者同时是百姓的希望。如果让百姓的财货缺乏,失去神灵的祭祀者,百姓绝望,国家没有主人,哪里还用得着他?不赶走干什么?上天生了百姓给他们立国君,让他统治他们,不让失去天性。有了国君又为他设立辅佐,让他们去教育保护它,不让他做事情过分……从天子以下各有父兄子弟来观察、补救他的政令得失。太史加以记载,乐师写作诗歌,乐工诵读缄谏,大夫规劝开导,士传话,庶人指责,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呈现技艺。所以,《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春天的时候遒人摇动木铎,这是劝谏已经没有作用的缘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这里的最后一句是原文。翻成白话,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原来的神韵和意境了,就保留了一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左传》看看,最好能大声读出来,会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可以体会到一种韵律美。)
竖看这一时期,平民一直对各诸侯国政治保持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早在晋国被三家瓜分之前的公元前679年,本为小宗的曲沃武公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最终代大宗而成为晋侯,其基本原因史书明确记载为“民心多附”。
抛开成见,我们就可以从古人的著述中感觉到这样两个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最少是包含了是否有利于民这样实实在在的民本思想;
移孝作忠,伦理观念正在向政治领域蔓延。但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后人重视的是,这时的忠孝都还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君使臣以礼,臣才应该事君以忠;父慈,子才应该孝。
因而,当时社会,无论周天子还是各路诸侯、各阶层民众,对田氏代齐、韩赵魏三家分晋、季氏长期执政都视作正常现象,并不排斥。讲究微言大义的春秋,不仅不否定,事实上是肯定的。春秋无义战的说法,或有以偏概全之处?
王莽改制、取代刘氏政权,所秉承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价值观念中的民本思想。改制的主要内容:一是抑制土地兼并,二是禁止***奴隶,三是实行五均六筦。这些措施,最少在主观上是试图解民之困。取代刘氏政权,表明他并不认为皇帝只能由老刘家人当,要看天命。这又有什么不好呢?难道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无限忠于老刘家、誓死捍卫老刘家、现在也还是老刘家人当皇帝就好?!
王莽改制如果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肯定不会被概括为“篡”。
可惜,发生在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统一君主制度的出现开始变化并最终发生根本变化。民本思想被君本思想取代;忠孝都成为无条件的一面道理,“父叫子死不死就是不孝,君叫臣亡不亡即为不忠”,这样的话被捧为神圣信条。用现代观念考量,这实在不能说是文明而是野蛮、是政治退步而不是政治进步。
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之后,站在君主一边、老刘家立场上,王莽改制无疑是“篡”。
问题是,我们既非君主后裔、也非老刘家子孙,为何要跟着他们给王莽贴一个“篡”的标签?
为了避免误解,有必要简单谈谈民本思想。
民的地位,在周以后、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迅速的提高,可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的地位较为明显的一次大提高。其原因,史家认为是民在周灭商的过程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统治者的认识有了变化。笔者认为,最少还有一个原因,一个更为客观的原因:在当时一般交通条件能够到达的地理范围内封国林立。
这种社会环境,不仅给了士人择主而栖、待价而沽的自由,也给了平民百姓择国而居、选择国君的自由。而国君是不能走的,国君不能选择百姓。没有了人,还给谁当国君?孔夫子曾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作了形象而精炼的概括:“鸟则择木,木岂能则鸟?”国君无可奈何地成为平民百姓可以选择的对象,为了自己的生存,就不仅必须礼贤下士,而且必须以民为本。这和国君们的阶级立场、思想觉悟可能没有什么关系,无论如何教育他们也不可能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仅仅是一种利己的生存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的以民为本,恐是如此。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孟子总结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董仲舒总结出了“有道伐无道”这样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成为朝代更迭最基本的思想武器。
以民为本并不是以民为主。民本思想,是从整个君主制度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而制定的一种基本策略。但是,它坚持从整个君主制度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也就在客观上否定了君主个人所有与之相违背的眼前利益、表面利益,否定了君主个人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政治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