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并未过时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02-20 16:23:10)
新华网浙江频道2月20日电 (《浙江经济》杂志 文/王晓玲
郑文哲)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浙江民营企业在市场推动和政策扶持下,得到了飞速发展。到2003年上半年,浙江全省私营企业达28.21万家,个体工商户总数为156.29万户,个私从业人员总数达718.06万人;个私经济总比重占到了全省GDP的53%。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五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关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制度选择也成了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主流思想认为,浙江民营企业的家族制管理,曾在浙江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及市场、政府、政策、法律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家族制管理对民营企业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为此浙江民营企业应进行制度创新,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家族制管理仍然是浙江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 浙江民营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自一个世纪前,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群的三个原因以来,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不同,他们对产业集群有着不同的定义。作为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大量相同的、相似的、相互关联的或互补的企业,为获取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和空间上的集中。目前,浙江省年产值10亿元到50亿元的民营企业群落有91个,年产值50亿元到100亿元的民营企业群落有13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群落有4个。桐庐的圆珠笔、象山的针织品、温州的皮鞋、诸暨大唐的袜子等,都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浙江省星罗棋布的特色产业群体,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逐渐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地方特色和产品比较优势的"生产大后方"。
浙江最初的产业集群现象完全是市场主导的,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是以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商业文化氛围为基础,少数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首先进入某一行业,由盈利示范效应,带动许多同类企业涌现,而在周围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和深化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这种产业集群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1.产业集群范围内的主体为中小企业。有关资料显示,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但规模小并不意味着其竞争力弱。相反,大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市场,发展相互之间高效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形成了旺盛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保持了其竞争优势。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州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2.5亿条;绍兴一个新建的织布厂,年产布量达上亿米。
2.在产业选择上,浙江产业集群以生产传统消费品为主。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传统的日用消费品增长最快;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四类商品的出口增量,占整个全省出口增量的五成左右。浙江民营企业以生产用工量大、技术门槛较低的传统消费品为主,大多企业选择回收速度较快、风险相对较小、充分竞争性的行业。在产业技术选择上,也基本局限于低技术行业,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集群的这种选择偏好,是由于这些产业相对来说进入、退出的行政性壁垒和经济性壁垒,都较那些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要低得多。产业在发展初始阶段,技术和资金进入门槛较低,所生产的中低档消费品的需求弹性高,市场稳定,实现"惊险的跳跃"比较容易。
3.集群企业空间上分工与合作较为密切。浙江产业集群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相似、互补或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强调的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在某产品的同一生产阶段的水平方向上,也存在着众多的生产者,他们之间进行充分的竞争。这种相互学习与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生产经营知识的传播,刺激企业不断繁衍和企业集群的扩大。
二、浙江产业集群范围内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
无论是从国际经验来看还是从国内现状来看,家族制管理是浙江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在《财富》500强中,约有1/3以上的企业实行家族制管理;美国的家族制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6%;在法国,职工人数为10人到500人的企业中,90%的企业采取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根据全国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到目前为止,中国独资企业的92.96%、合伙企业的59.46%、公司型企业的71.2%都是由业主个人占有的,即使是已经登记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其中也仍有高达16.1%的企业资本,实际上还是由业主一人所拥有的。这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主体形态是家族制。浙江情况亦是如此。浙江民企中私有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大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约占14%的股份:业主和家族其他成员之和,占企业股份的80%左右。浙江民营企业既然大多采用家族制管理,这表明这种管理制度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它是一种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
其实,家族制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间,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只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保证其成本最低的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好的管理制度。笔者把家族制管理制度所能最佳促进企业发展的规模极限,叫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这就是说,对于在这个规模以下的企业来说,采用家族制管理,能继续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而超过这个临界规模的企业来说,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突破家族制管理的瓶颈制约,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家族制管理的成本等于现代管理的成本,就是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具体来说,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范围内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
1.产业集群范围内民营企业家族成员的素质水平。如果家族成员素质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能担任起企业管理各方面的重任,那么这个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就大,采用家族制管理就有可能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不必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反,如果家族成员素质水平较低,管理能力较弱,那么这个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很难控制和管理,而只能引进"外脑"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的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就小。浙江省仙居县出口创汇超百万的私营企业业主,大专文化仅占5%,高中文化占43%,初中文化占45%,初中文化以下的占7%,由于无力高薪聘请国际贸易的专门人才,这些企业面对全新的国际市场经营环境往往茫然无措、力不从心。显然,这就决定了浙江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制管理,企业规模不可能做得很大,大多数只能是中小企业。
2.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在西方经济学中,由于不同行业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重不同,可以把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于家族制管理具有天然的封闭性,难以从外部聚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如果民营企业处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很难发展壮大,即其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就比较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继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就是结束家族制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民营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样的企业就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即其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较大。如前所述,浙江省民营企业主要以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就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采用家族制管理。
3.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状况。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不同,其管理成本必然不同,因而会影响企业的规模大小。如果集群的民营企业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中,市场竞争不是很充分,那么这样的企业可以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家族制管理也可以使得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如果集群的民营企业处于一个市场竞争十分充分的成熟行业中,管理决策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这时家族制管理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企业发展就会停滞。浙江民营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继续采用家族制管理,决定了其适应性边界较小。
虽然,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像万向、正泰、德力西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他们的发展需要家族以外的投资者入股,在股权结构上打破家族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但在浙江,这样的民营企业毕竟为数不多,走出家族制,只是在少数大型民营企业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浙江大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来说,没有必要为企业规模过小而忧虑,更不能一味追求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而一棍子打死家族制管理。当然,这并不否定家族制管理与生俱有的弊端。企业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即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是否优越,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是不是有利企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继续采用家族制管理的交易成本,肯定比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低得多。所以,家族制管理仍然是浙江民营企业的主体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声明:《浙江经济》杂志授权新华网浙江频道独家发布,未经新华网浙江频道或《浙江经济》杂志同意任何报刊及网站不得转载,杂志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如需转载,请与新华网浙江频道或《浙江经济》杂志联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