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史乱弹]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修订稿第12页开始)
作者: 发表日期:2009-12-15 9:43:00 002千秋功罪难评商君
似乎可以认为,整个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跟人打仗:一切服从于战争需要,一切为战争服务。目标很明确,打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
公孙鞅有一颗天才的脑袋,这是不可否认的。
他承认,老百姓通常都讨厌战争(凡战者,民之所恶也);但是他知道:鸟为食死,人为财亡——利禄所在,趋之若鹜,死且不避的。
所以,他从小就感悟到:制度的力量是威力无穷的。在孝公支持下,他把传统上原有的五等封爵制更改发展成十八等军功爵制,引导人民从畏战厌战到追求战争、渴望战争。
为整合资源,“世卿世禄制”被废除,这就是腾笼换鸟的意思。把那些消耗有限资源的呆鸟、恶鸟和价值不高的劣鸟,通通赶出去;把那些具有战争利用价值的“公鸡中的战斗鸡”式人物,喂养起来!
对于旧贵族来说,这是很要命的;但对于平头百姓,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果运气好,俺也能弄个官爵享受下;否则,人家爷爷当局长完了传给老爸当,再完了传给孙子当……永远都没有别人的份儿。
如今哩,追求爵位,人人平等;法律上写得细致透明,清清楚楚:只要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交上去,爵位就领到手了,相应待遇毫不含糊。因此,敌人脖子上的头颅就等于自己的功名富贵,谁不奋勇当先去抢啊!
从此以后,秦国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上战场杀敌抢头颅。
山东六国的将士,惟恐自己捂得不严实:身上披着甲,头上顶着帽盔;可是秦军就不同,机会来时,纷纷抛了甲脱了衣服(捐甲徒裎)去冲锋,左手拎着人头,右手挟着俘虏——比猛虎还疯狂,比饿狼还凶残!
可以设想,秦军比希特勒的冲锋队员还可怕。
于是,虎狼之师,威震天下。
公孙鞅这个总设计师也得到了爵位,第一回变法之初,孝公就封了他第十级爵位(左庶长),隔过几年又封了他第十六级爵位(大良造)。
当然,公孙鞅本人不是靠直接砍头颅而获爵的。
获封大良造后,公孙鞅奉命率领秦军围攻魏国的老都城安邑。
此时,正逢魏国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国的军队打败后不久。结果,自然是秦军获胜,魏军降服、魏国求和割地了事;这单***干下来,秦当年的西河失地,连本带利都收了回来。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对于秦国来说,迁都咸阳之后,又经过十来年的变法图强、励精图治,国势有了明显起色,大有蒸蒸日上的感觉。百姓已经完全适应新法令,甚至感到非常满意了。
根据马屁精的习惯性恭维法,这时的秦国已是: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家富裕,人人饱暖;人民勇于为国作战,再也不因私人恩怨好勇斗狠……从城市到农村,那都是秩序井然!(官府说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实,概不负责。呵呵)
有些好百姓坚持拍马,溜须讨好说:“新法太好了,卫鞅万岁!”
公孙鞅却不领情,命令说:“把这些喊‘万岁’的家伙,通通流放到边疆去劳改;这些都是见风使舵、‘扰乱教化’的刁民——当初反对最激烈的,正是他们!”
其实,天子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当周天子听说秦国近年来大有长进,国力大增时,赶忙派人送来祭神的肉(赐胙)给孝公,还让他做一方诸侯的首领(方伯)——以示巴结讨好的意思;中原各国,也都纷纷前来道贺拉关系。
也就在这一年,皮紧欠抽的魏侯又派庞涓去打韩国;次年,齐国再度派田忌和孙膑出兵,打着救韩的人道主义旗号,在马陵一带彻底消灭了庞涓及其十万魏军,连太子申都当了俘虏了。
本着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公孙鞅积极鼓动孝公说:老魏家也处在险阻山岭的西边,还曾把国都摆在安邑;与我国以黄河为界,又占着崤山的有利地势,万一哪天我们有个风吹草动出点纰漏什么的,它就会向西来侵犯。
现如今嘛,秦国在您“老人家”的正确、英明领导下,国势强盛;而魏国方面呢,刚给齐国揍得屁滚尿流,胡子眉毛修理得一根不剩,诸侯都不理睬它。趁此良机,秦如出兵讨伐迫其向东收缩,便可一举抢占黄河、崤山的险固地势,从而东向控制诸侯。
这个,可正是穆公当年梦想过的帝王大业啊!
“不错哇,”孝公完全信赖卫鞅,称得上从善如流言听计从的光辉典范。他兴奋地拍着大腿说,“就这么着,哈哈,就这么着;让魏国再挪挪地界,咱们秦国不是曾经从关中最西端向东迁都到临潼么?它魏国也得做个姿态才对呀!”
君臣相顾大笑,拍掌称快。就这样,公孙鞅这个大良造再次统兵打落水狗而去;倒了大楣、倒了血霉的魏惠王,只好硬着头皮派公子魏卬率兵迎敌。
魏莹感到流年不利,运气欠佳:想当年到赵国打秋风煮熟的鸭子飞了,主将庞涓本人给人家抓活的。好容易熄灭战火恢复平静,才想着到韩国找补一点损失捞回一些面子——哪知道,又给孙膑那小子给搅黄。
庞涓阵亡,太子被抓,十万精锐部队灰飞烟灭……
最可恨是这个缺德的弼马温,每次寡人遭灾遇难,他不是跑来安慰,而是催命鬼似的专门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这不又来了么?而且,韩、赵也乘机侵掠魏国土地。
秦魏两军对阵之后,公孙鞅写信给魏将公子卬,耍花腔说:鄙人素与公子友好,如今各为大将,实在不忍彼此相攻杀伐;依我愚见,还不如你我相见,订立一个盟约,然后痛快喝酒,双方罢兵。……不知尊意如何?
“是啊,王八蛋才喜欢打仗,”公子卬心想。“你不领兵打上山门,我更不想自找麻烦的。谈谈就谈谈呗,能不打自然最好不过,求之不得。我们魏国人民,向来勤劳善良、热爱和平。”
于是双方议和,在界河边临时搭建的一座营帐中办过盟约仪式,按程序开始喝酒拉呱:全福寿啊,福寿全啊,哥俩好啊,都来了哇……快动手哪……
公孙鞅事先吩咐埋伏的甲士,突然发动袭击,抓小鸡似的俘虏了魏将公子卬,并趁势发起全线攻击,彻底消灭魏军。傻冒儿,这就叫兵不厌诈,仁义道德那都是麻痹别人用的,至少公孙鞅没把它当回事。
消息传到魏都大梁,魏惠王几乎当场晕倒;马陵兵败,十万将士的尸骨尚且未寒未收,又听得西线全军覆没,最爱穷折腾的人也经受不起如此折腾嘛。
魏莹捶胸顿足,仰天长叹:“寡人后悔啊!当初没听公叔痤话,致使今日酿成滔天惨祸……现在该怎么办?!”
好在领导神经坚强,决不反思,错的都是别人。
他定了定神,立刻怒火中烧,此次失败全怪兄弟公子卬,是谁授权他阵前与敌讲和?!是谁让他擅作主张,致使中计而全军倾覆?!
魏莹在几乎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下令杀了公子卬的家眷。等到听说,公子卬因为绝望伤心而投降归顺秦国,才又拜天哭地,略有悔意。
如今国内空虚,国力衰竭,只有遣使求和一条路。
从此,黄河以西地区全部归秦国;魏国只得把重心不断的向东转移,从安邑搬到大梁发展,人家还有把它叫成梁国了——耻辱啊,魏惠王变成梁惠王!
好在他还未清醒意识到,自己在兼并战争中已经第一个出局,永远丧失称霸天下的机会和资格,否则会当场吐血而亡。
回复日期:2009-12-15 09:45:13
哈,翻页!
回复日期:2009-12-15 09:55:15
《[野史乱弹]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修订稿第12页开始)》
楼主所有发言及回复十分钟内自动同步整理版:
http://kutie.org.cn/to.php?id=201292
回复日期:2009-12-15 19:11:52
明月这次内容够多的啊,呵呵
回复日期:2009-12-15 19:21:28
不厚道的自己分頁,看在更新還不錯的份上,先原諒你了。嘿嘿
回复日期:2009-12-15 20:04:36
饱就饱死,
回复日期:2009-12-16 08:48:44
“傻冒儿,这就叫兵不厌诈,仁义道德那都是麻痹别人用的,至少公孙鞅没把它当回事。……”
回复日期:2009-12-16 08:51:11
与魏惠王的落魄相反,如今的秦孝公是喜气洋洋;高兴之余,他把於、商等地的十五个都邑赏给公孙鞅,封号为商君。公孙鞅又多一个称呼,大家背后都管他叫商鞅——把他原来的大名都遮盖了。
此时的商鞅,那是真的发了、阔了;每次出门,都要带着几十辆装甲车(装有甲士的马车),由威猛的武士贴身护卫着,另有手执长矛、短矛的武装卫士跟车奔走。
如果没有这样的排场,他则宁可不出门去。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为了显威风摆阔,其间也有考虑到安全因素的。
其实,商鞅在秦国替自己收获功名利禄的同时,也得到一种令人不快的副产品——仇人。公孙鞅担任宰相初期,为了树立“法治”威严,除立木悬赏进行利导外,还有更加立竿见影的措施。
他曾经在渭水岸上,对那些反对改革或触犯刑律者,亲自审理诉讼,立判立决,杀人无数,据说渭水都成了一条血河。
做丞相十来年间,把嬴氏的君亲国戚得罪光了。就在第二次变法后四年,倒霉的公子虔又撞到***口上,再次触犯法令,鼻子都给割了(劓刑)去,害得人家八年来都是闭门不出——没面子啊!
这一回,商君经友人孟兰皋介绍,认识一个叫赵良的高人,据说十分贤能;商君希望和他结成知交,就这样两人相会。攀谈了几句,似乎话不投机,赵良便干脆说:——
“千人之喏喏,不如一士之谔谔。我这人喜欢实话实说,习惯直言不讳;要不,就索性不说。我想请求终日直言相谏,不知能不能不受刑罚啊?!”
“常言道:动听的话,是花朵;真实的话,是果实。”商君透着无限真诚,脱口而出,“良药苦口能治病,忠言逆耳可救命。我既要拜师求教,先生何必拒绝推托呢?”
话虽如此,道理也是这样的;可明白道理容易,实际操作就困难。对话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该说不该说也都忍不住要说上一说了。
“我听说啊,”赵良开谈了。“五羖大夫做秦相时,不管多累都不坐车,炎炎夏日也不打遮阳伞;在国内来回巡行也是轻车简从,几乎不带保镳和护卫什么的耶。”
“先生说得对,”商君知道,反驳人家要先从赞同开始。“可是,那都是将近三百年前的古老话,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如今,咸阳那么大,都走路的话革命工作就没法开展——是不是?而且,现在社会治安也有点问题的,个别反革命分子,不甘心丧失既得利益,亡我之心不死;加强领导干部的安全保卫工作,正是阶级斗争警惕性高的一种谨慎表现嘛!”
“可是,呵欠、呵欠,”赵良差不多被商君的官腔弄糊涂,一时间接不上话头。“这个这个……算了,咱换个话题。你如今做秦相,大筑门阙,大兴土木,基本上是劳民伤财,这也谈不上功绩。”
“是啊,我很高兴能听到先生的诤言。”商鞅耐心说服道,“有些事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就看怎么样去理解了。我这样移风易俗,使国家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先生难道说不好吗?”
赵良的每一个话题,都被商君礼貌地挡在了耳朵之外。
他想了想,挠着后脑勺接着说:“《诗》云:‘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可我看你,习惯用严刑峻法对待老百姓,仿佛他们只是一些会说话的牲口,并没有个人的意识和尊严;凡事不以人为本,完全像计算财物一样计算着得失,这实在是积怨蓄祸,谈不上教化嘛!”
“我是这样想的,”商君很有耐心的辩解说。“一开始,大家也许会有些不适应,时间长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其实,社会就是需要组织,组织起来才有强大的力量——几千年后,先生就会理解我的话是多么有道理的啦。”
“《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赵良总想说出一个理来,“有些事还不是单靠强力所能改变,人性就是其中之一。法也罢,律也罢,完全违背人性的东西,终归不能长久。你譬如说,在非常时期特殊环境,让大家憋足劲去完成一个使命,也许做得到而且有意义;可是如果无限期无休止,让百姓任劳任怨吃苦到底——那还有意义吗?那就是扭曲人性了!
“承蒙您高看我。所以,我还是给商君您一个忠告,不如归还国君赏赐的十五个都邑,到乡野去耕田务农;反正你想干的,你也干成了。再劝国君举用在野隐居的贤士,续用有功的人,尊重有德的人,赡养老人,抚育孤儿……这样,就会得到一些安全。您要知道,如果继续把持秦国教令,积蓄百姓怨恨,等到君王撒手人寰时,你想全身而退恐怕也难了哇!”
“可是,”商君很为难。“先生以为,我真的只是为了一己的富贵吗?”
“无论为一己,还是为一国一天下,”赵良说。“凡事只由着一个人的意志去发展,结果都不会很妙。更何况,谁又能包打天下呢;该收手时就收手,也许对哪方面都更有好处。”
回复日期:2009-12-16 10:53:10
顶!!!
回复日期:2009-12-16 11:48:34
坐明月兄沙发。
回复日期:2009-12-16 15:51:13
法也罢,律也罢,完全违背人性的东西,终归不能长久。
回复日期:2009-12-16 19:39:23
还是个小沙发
回复日期:2009-12-16 19:43:27
沒有立法基礎的法,屁也不是
回复日期:2009-12-16 20:46:03
啊,还是那点事儿,都几世纪了
回复日期:2009-12-17 09:41:28
作者:何况我辈孤且直 回复日期:2009-12-16 19:43:27
沒有立法基礎的法,屁也不是
不错!可“屁也不是”的法,往往能把人控制得牢牢的……
回复日期:2009-12-17 09:43:23
作者:鼎湖听泉 回复日期:2009-12-16 20:46:03
啊,还是那点事儿,都几世纪了
看起来,再过几世纪,依然还是那点事儿,(嘿嘿)
回复日期:2009-12-17 09:44:47
看起来,赵良的话也是多余。
就算商君真准备言听计从,彻底实行归隐退休策略,那也有可能来不及。何况,商君压根儿就没打算那么做,辛辛苦苦得来的荣华富贵,岂能拱手送出去哩——那不是白忙活吗?除非人类进化成了不吃人间烟火的活神仙!
“再说,”商鞅也认真考虑过。“国君正值盛年,离‘君王撒手人寰’的时候,还遥远着哩;至少还可以享受几十年,到时候再看情况嘛。”
也许给赵良乌鸦嘴讲坏菜了,人到中年的国君嬴渠梁居然真的开始生病。那时西医未传进中国,中医还不够发达;医师只有一个扁鹊,也不清楚到底在不在世……所以,但凡得病就只好听天由命,哪怕小小阑尾炎都可能送掉一个大人物的老命。
当然,暂时还未考证清楚:嬴渠梁到底得的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唯一确定的是他在商鞅和赵良谈话五个月之后就死了。临终前,国君曾有意出让秦国给商君,商鞅“辞不受”——也许只是试探呢?可不敢答应!
四十四岁的秦孝公,不治身故。
接着,太子嬴驷即位,就是后人叫的惠文王嘛。
公子嬴虔,终于意外地等到了时机。
为了给自己的鼻子报仇,他手下的党员第一时间就揭发商鞅,说商鞅这个反革命分子,一眼就看得出来有造反的想法和念头。造反证据不很多,但是根本没法排除。
有人提醒刚执政的嬴驷,说:“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妇孺皆言商君之法,莫言主上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国君更为臣也。而且,商君固主公仇雠也,愿早图之。”
朝廷立刻派出***(官吏),要逮捕“造反有理”的商君。
这时的商君,虽然芳龄只有五十三岁,身体棒棒的,行政经验又特丰富,可再想继续为革命工作半个世纪,已是不可能——只得像兔子一样,撒开脚丫逃跑。
逃跑中的商君,狼狈到达函谷关后,想找个旅馆(旅舍)休息一下;结果,十分守法的老板不假思索就说:“商君的法令有规定,凡是没有证件的旅客,你去收留他,你就犯罪了。所以客官,实在对不起,我不想犯罪的。”
商君此刻可不敢说:这正是老子我规定的嘛。
他只好自认倒霉,悄悄地叹着气说:“这才叫‘作法自毙’呀。真是糟糕透顶:我没有造反,是人家诬告的;可我寸步难行,插翅难飞……而且有冤屈也无处申诉啊!”
商君好歹还是混过函谷关,逃到魏国地面。然而,情况非常不妙;当魏人认出他的“秦国总理”身份后,居然没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更没有人送上鲜花,而是斜着眼鄙夷怒骂起来:——
“就是这个卑鄙小人,前年用欺诈的手段绑架了魏将公子卬,灭了魏军;你也有今天的下场啊,实在太好,报应还真快哪!”
商君这才感到有理说不清的痛苦,战场上的“兵不厌诈”,却被普通老百姓理解成“做事情不地道”!他不敢理论,准备转身投奔别的国家去;结果,商君这个“秦国的逃犯”被义愤填膺的魏国人扭送回秦国了。
回到秦国地面,商君更是走投无路,只好一路狂奔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与部属家臣一起,发动守邑的兵丁向北去攻击郑县,寻找出路。
秦国于是发兵攻打,在黾池擒杀商君;死后又被秦惠王处以“车裂之刑”,在彤那个地方,上演了一幕五马分尸的血腥闹剧。(史载:秦人不怜)
接着,灭了商君之族,妻儿老小一窝端。
嬴驷告诫大家说:“不要像商鞅那样造反。”
这一年,正是公元前338年。
回复日期:2009-12-17 09:47:49
灭了商君之族,妻儿老小一窝端。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嘛!
对别人不公平,最后就是对自己不公平……
回复日期:2009-12-17 15:37:32
1
回复日期:2009-12-17 21:06:37
顶之
回复日期:2009-12-17 22:26:48
又到週末了,估計明月又要休息了。嘿嘿
回复日期:2009-12-17 22:51:28
这帖子不错
回复日期:2009-12-17 23:02:29
好看。顶秦时明月。
回复日期:2009-12-17 23:27:25
好贴先来留个名~
回复日期:2009-12-18 09:10:38
作者:江山一叹 回复日期:2009-12-17 22:51:28
这帖子不错
兄弟呵,偶也这么认为滴~~~可是,世界人民都不同意,
回复日期:2009-12-18 09:20:11
【第五篇 连横公司】
在秦国历史上,嬴驷也是极富特色的关键人物。
该同志还在当太子时,好像就比较顽皮,不免经常要犯些规,甚至害自己老师丢了鼻子……为此,登基后第一时间,就杀掉那个商鞅,却留下商鞅之法。
这与后代某些君王“立其子而杀其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映成趣。
仔细想来,倒也可以理解嘛。
如果法律危及自身利益,束缚自己随心所欲的自由,自然反对;如果孤家掌握法律,能够借以维护统治,那么何妨一用,管它是谁炮制出来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嬴驷还是一个颇有理性的政治动物。
假如新领导一上任,出于个人恩怨好恶,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几,凡与公孙鞅沾边的,通通一把火料理干净,来个一百八十度大逆转的话,秦国将会怎样?
国际新闻报道说:韩国宰相申不害逝世;宋国设在太丘的地神祭坛崩塌;邹国人孟轲晋见魏国国君,向他推销“仁义”的种种好处,仿佛那是防治中暑的仁丹。……
回复日期:2009-12-18 09:22:19
今天怎么这么少
回复日期:2009-12-18 09:30:23
偶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滴:
这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好人也有做“坏事”,坏人也有做“好事”……
所以,偶之笔可不想一边倒,
不管世界人民喜不喜欢,反正偶不能做到“爱憎分明”,好坏都要调侃,骂坏人同时也骂好人,对于不敢骂的事,那就没办法~
回复日期:2009-12-18 09:34:12
作者:wanwei1 回复日期:2009-12-18 09:22:19
今天怎么这么少
来啦~还有主食
回复日期:2009-12-18 09:35:22
002“小偷”张仪是这样发迹的
秦国整顿好内务后,开始发动宜阳之役。
冯章对国君嬴驷说:“如果不拔掉韩国宜阳,韩、楚乘吾弊,国必危矣。”
为此,他提出具体建议,把秦国汉中之地暗里许给楚国,哄它高兴。楚国一高兴,就不会进兵犯我;且把韩国孤立起来打,它就对秦无可奈何!
嬴驷觉得此计甚妙,马上派遣冯章到郢都“许楚汉中”,同时出兵攻打韩国宜阳,一举而成功。秦军占领宜阳后,“守信用”的楚(威)王就依照合同要冯章办理交割汉中之地的过户手续。
冯章却建议嬴老大,您假装把我驱逐,并对楚王说:寡人固无地而许楚王。
秦国的外交,好像着重计谋耍赖,并不怎么关心诚信问题。大约,这也是秦国特色的外交路线,而且屡屡得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面对无赖行径,楚国似乎也没什么特效药去“医治”秦国。
而且,秦国还得到马屁老手周天子表扬:把祭肉赏赐给秦惠王嬴驷。
嬴驷更肆无忌惮,隔过一年,派遣大将侍卫官犀首公孙衍进攻魏国,击溃其四万生力军,俘虏其大将龙贾,夺取雕阴……而且扬言要继续向东方用兵。
这时候,苏秦正在国际上大肆活动,要搞“合纵组织”呗。
苏秦派使节到秦国,正式照会西方的秦老大嬴驷:六国胜利缔结合纵组织,非常荣幸恭喜您,您已被我们成功孤立起来。从今往后,再要欺侮我们任何一家,都将面临全世界的猛烈攻击!
秦国确实给吓得不轻。嬴驷倒吸一口冷气,心想:苏秦小人,我不用他他就倒过来对付我,真真岂有此理!嬴老大不敢大意,马上召开中央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决议:赶快行动起来,要破掉合纵组织,否则就麻烦大了去。
嬴驷跟寒泉子说:“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之君,合纵以欺秦。赵固负其众,故先派遣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诸侯其实不可一,这是很明显的,就像鸡子不能像鸭子一样排成队伍走路。寡人忿然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
寒泉子赶忙劝阻:“不可。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善我国家,出使诸侯,请派遣客卿张仪。”
嬴驷表示认可。并同意向魏国表示让步,愿把从前侵占魏国的襄陵地区七座城归还老魏家。
对刚刚挨过揍的魏来说,襄陵那七城,距前首府安邑(山西夏县)八十公里,是防务上最需要的屏障;如能把它们顺利收回,安邑就可安枕无忧。魏国不能抵抗这个诱惑,同意脱离合纵组织;同时为扩张土地,还按秦国要求向赵国发动攻击。
扮演特务的是犀首公孙衍。他还用诈术忽悠齐国,说是齐、魏、秦三家合作,强强联手去打老赵家——谁让他搞“合纵组织”,破坏国际安定团结局面,分明是罪魁祸首嘛,抢来土地都给齐、魏瓜分。
“管它合纵还是连横,能够得些眼前好处就行。我们的口号是:实惠第一,争气第二。”赵国的合纵盟友——齐、魏两家都那么想。流风所及,如今一些民间语言还有说:只要肚皮,不要脸皮。
刹那间,合纵国内部打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赵老大气极,搞南北合纵,未得其利却先遭其害,实在令人伤心;此事不恨秦国,要怪全怪齐、魏两家混帐背叛盟约。
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齐、魏之师乃去。
“洹水之盟,算咋回事儿?!”合纵六国刚刚在那儿开国际会议,约定攻守同盟,口血未干啊。“所有誓约,还作数吗?!”
六国贩骆驼的苏秦,面对赵(肃)侯的愤怒责问,根本无法解释魏齐两国的叛盟行动;苏秦很害怕也很无奈,只好请求出使燕国,并保证一定向齐国报复。苏秦离开“合纵组织”的总部——赵都邯郸,专任燕国宰相去了。
热闹不到一年,合纵国便告分崩离析,盟约也完全瓦解。(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
秦国等到合纵盟约完蛋之后,却拒绝归还襄陵七城;魏国显然受骗,在大怒下攻击西边的“无赖政府”,结果又被揍得鼻青脸肿、叫苦连天。
焦城、曲沃被围困。魏国没办法,只得答应献出少梁、河西地。
这年(公元前329年),楚王熊商(楚威王)死,儿子熊槐继位。趁着楚国忙于办丧事,老魏家派兵攻打位于今漯河东之楚国陉山。双方军队似乎旗鼓相当,战斗十分激烈,一时间竟然决不出雌雄耶。
身为秦国客卿的张仪,一直关注国际形势,从中看出一些立功的门道。
他跟国君嬴驷说:“嬴总,我有个极好主意哩。不知当讲不当讲?”
嬴驷两眼放绿光,说:“哎呀,你有屁快放嘛,还卖啥关子,真是!说,又有什么发财的金点子?!”
“哈,是酱紫。”张仪说,“去年我军包围魏之焦城(也即陕城)、曲沃,魏国答应把少梁、河西割让,事后却迟迟没动静;为此,开春时我军又渡过黄河占领汾阴和皮氏,并攻陷焦城……可至今未见交割办过户手续,分明有赖债意思嘛。”
“依你之见,”嬴驷直勾勾逼视着。“又该如何?”
“现在,”张仪长跪着说。“魏国不是在攻击楚之陉山么?”
“孤已经注意到。”嬴驷不咸不淡吱了一声。
“臣看这里头有文章可做。”张仪仿佛鸡啄米使劲点头,同时唾沫星子四溅说,“咱们把皮氏俘获的魏国士兵和装备啥的都还给魏,支持它对楚作战行动。这样,自然会赢得魏的感激和信任。魏战胜,复听于秦,必入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吾必取之。水到渠成,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嬴老大采纳张仪建言,取皮氏之卒万人、车百乘,以与魏。同时授意张仪全权去处理这个事。结果,魏国在攻下陉山后,如张仪所愿,乖乖地向秦国献出西河;至此,魏国在黄河以西,仅剩一个上郡。
回复日期:2009-12-18 09:51:28
他跟国君嬴驷说:“嬴总,我有个极好主意哩。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笑,我哭,我倒~~
回复日期:2009-12-18 10:02:59
我到了,这里
回复日期:2009-12-18 13:14:30
代表世界人民的一員說:帖子的確不錯
回复日期:2009-12-19 14:16:30
小子双休肯定溜去看美女了
回复日期:2009-12-19 15:29:26
这个,好。
回复日期:2009-12-19 16:32:26
作者:何况我辈孤且直 回复日期:2009-12-18 13:14:30
代表世界人民的一員說:帖子的確不錯
~ ~ ~
既然如此,既然……竟然……居然~还有知音,那偶就继续发!!
万一 还有别的看帖筒子,请冒个泡呵,给加点油;否则,都冷得没法开工了……
回复日期:2009-12-19 17:07:58
看望秦月老师,问好秦月老师!
回复日期:2009-12-19 17:09:41
大耕来迟,秦月老师恕罪。
回复日期:2009-12-19 17:48:33
2
回复日期:2009-12-19 18:11:22
作者:何况我辈孤且直 回复日期:2009-12-18 13:14:30
代表世界人民的一員說:帖子的確不錯
~ ~ ~
问好
回复日期:2009-12-19 19:43:08
我也问好~
回复日期:2009-12-19 19:51:31
前来支持
回复日期:2009-12-19 21:42:01
頂頂
回复日期:2009-12-20 10:23:31
好歹要坚持不“泄”,以谢诸君捧场。
冬天已经来了,
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回复日期:2009-12-20 10:30:38
这使嬴驷更加看好张仪,并于次年(公元前328年)由张仪和将军嬴华率军攻陷魏王国的边城蒲阳。得手之后,张仪居然又向国君提出建议,主张把蒲阳交还魏国,并派遣一名公子入魏当“友好大使”(人质)。
很明显,张仪对自己的祖国又打又拉——大棒加胡萝卜;这使同事们非常不理解,纷纷提出质疑。好在国君嬴驷给予他极大的信任并且支持,言听计从把公子嬴繇派到魏国当人质去。
当时,张仪也动身到了大梁。
他跟年迈的魏王说:“秦对魏国够友好了吧?够哥们了吧?”
魏王脑子有些赶不上趟,裂嘴应酬说:“是滴,那是滴、那是滴。”
张仪立即道:“别忘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哦。人家有好意,咱也不能打马虎眼。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才会友谊之树长青。不瞒大王说哩,魏国是臣父母之邦,正如歌中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魏国心。哈哈哈,我现如今,在秦廷也算说得上话,还能让咱魏国吃亏么?”
魏莹老矣,正处于老年痴呆症早期阶段。他说:“还请先生教我。”
张仪于是推心置腹,暗示说:“对于魏国而言,上郡孤悬河外,土地贫瘠收入微薄不算,且守卫成本高,跟鸡肋差不多。这也是个问题啊。”
于是,魏王猛然间清醒过来。
那个上郡是守也难守,决定干脆送给秦国,乐得一个顺水人情,白赚秦国的伟大友谊,岂非大妙。将来啥时候,可从东方的齐、南方的楚取回土地,以贫瘠的西方之地换取中原的肥沃之地,这样的***终归是划算。
结果宾主双方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魏国甘心情愿把上郡(陕西延安市)十五个县,一次性全部割让给秦国。
为表彰外籍顾问官张仪对秦国作出的卓越贡献,秦国任命张同志当宰相。
张仪入秦的详细日期,他本人也记不清;至于入秦具体细节,历史专家司马迁记载得又很含糊:那意思,好像还是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尤其难以理解的是,苏秦故意羞辱张仪,逼他到秦国去与自己作对……
自从听说当年“金门炮战”,乃是故意打给美国佬看,敌对的国共双方居然达到高度的默契。这就给人提供一个破解历史难题的启发,也就是前面提起过的话头,苏秦也希望有人与他唱对手戏:有人搞合纵,有人搞连横;有人卖杀毒软件,有人不断制作病毒。
这样解读起来,太史公记载的“唐突”处,也就符合内在逻辑耶。
总而言之,张仪来到秦国,并且很快把持了秦国外交政策的大权。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天生的外交才华,张仪同志终于时来运转,居然当上了首任秦国国务卿(相当于总理呗)。身边很多同事心里酸酸的,嘀嘀咕咕,慨叹着命运的不公,以及“小人”的得志。
其中,最为失落的要数大良造公孙衍了。
诚如民谚所说:老乡见老乡,背后给一***。
随着祖国同胞张仪入秦,公孙衍的风头就逐步被抢了。当年光芒万丈大名鼎鼎的犀首公孙衍,如今黯然失色。很明显,与公孙这个大良造的武力豪夺相比,国君嬴驷似乎更欣赏张仪的机智巧取。
换言之,豪夺不如巧取。
公孙衍无法忍受坐冷板凳的落寞惆怅,黯然神伤愤愤不平地选择离去,回到了魏国。从此,公孙衍把张仪当作自己一生的政治死敌。
凡是张仪提倡的,公孙衍坚决反对;凡是张仪反对的,公孙衍坚决拥护。事情就这么简单。张仪不是想要搞“连横”吗?老叔再也不搞,改行去宣传苏秦的“合纵”思想,非要将对台戏进行到底不可。且不说这个先。
张仪做秦相这年,正好是楚王熊槐当政的元年。
他写声讨文书警告当年那个楚相昭阳说:我陪你喝酒,你说我偷你玉璧;我说没有偷过,你却狠狠鞭打我。现在,你老小子可要好好守住你的国家,我将打算抢劫你的城邑。哼哼,莫谓言之不预也。
“也有今天,”张仪心里确实高兴啊,他得意地吐口气(这叫扬眉吐气呗)。心想:“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活到这份儿上,过去遭的罪受的苦总算得到了补偿。嘿嘿,今生没白活,如今看我的,呸。”
生活,像一场梦啊。
张仪只是先吓唬一下楚相昭阳,并没有马上跟楚为难的,公报私仇这事情,那也得看时机嘛。紧接着,在张仪主导下,秦国开始出兵征服西部边境外的义渠部落。
在诸侯看来秦已经是蛮族,但在秦看来占据今甘肃西峰一带广阔地区的义渠,才是蛮族部落嘛。虽然地广人稀油水不大,但是打下它也成本不高,无非来次武装大游行,办几场演习,三下五除二就搞掂。
秦国当局顺便设立个义渠县,委任原来的酋长担任县长兼县委书记。西北边疆地区,就这样象征性的划入秦的版图。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巩固与魏国关系,张仪继续实行羁縻政策,干脆把侵夺的焦城、曲沃以及皮氏都还给魏。
这一招,现代的小骗子偶尔都还有运用:你把小钱交给我,我如数还给你;再多给我,再多还你……就这样用变把戏的手法建立信任。最后玩一把大的,则席卷一空就此人间蒸发。
沙扬娜啦-拜拜-再见!
当然,张仪可不是为了骗钱。他只是要让魏国明白:秦国的友谊很可靠。
就这样一来,张仪赢得魏王越来越多的友谊。说起来,魏王魏莹这个人也老有意思,拿现代的话说就是生性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谁伤害他他跟谁亲。他跟齐王田因齐就很谈得来,因为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都败给对方嘛。
败得干干净净,所以伏伏贴贴,所以舒舒服服啦。
最后,齐魏握手言欢互相合作称王哩,可愉快啦。
张仪又一次还地,实际另有盘算:他希望魏王出个面,积极支持秦国领袖嬴驷称王。按理,秦的国君要称王自称就是啦,也用不着外国佬掺和;可人性就是奇怪的:就算从古人进化到百把年前的袁世凯,依然要人“劝进”哟。
你说没道理,其实也有道理。
称王的事,毕竟要别人认可才成哪,如果国际社会都不尿你,那是很没面子很扫兴耶。就像现在一家子三口,关上门来口口声声自称什么陛下和娘娘之类,那会让人笑掉大牙,要被骂为神经病耶。
人家掉大牙无所谓,关键是邻居们迟早要找上山门来捣乱惹事。
丞相张仪从大梁返回咸阳后,开始一手策划造王运动。南方那个楚国,多少个世纪之前就已另立中央自称为王,这就不说;魏国与齐国,这两个窃国大盗的后代也在七、八年前称王;连那个死灰复燃鼻屎般大小的中山,居然也老早自称中山桓王。
据说,秦国如果再不称王的话,就与世界大国地位不相称,秦国人民也会无比失望的。诸如此类,等等等等。也是颇有道理。
秦国人民的代表——张仪——是这么跟领袖善意灌水的呀。
说到底,还是因为国君嬴驷参照外国称呼,给他特立一个相国职位,他如今也要给领袖一个惊喜:馈赠一顶王冠。
将来“劝进”有功,自己日子必然更好过,至少能获得上面更多信任呗。
称王这个事,嬴驷虽然未作明确表态,但显然并无反对之意。据张仪判断,领袖这个态度就是默许——无非还有点不好意思嘛。所谓“中国特色”,那是古已有之啦。
“你不称王,天下百姓以及那些狗狗猫猫怎么活啊?”劝进者要这么说。
“哎呀,别价,我这个人道德败坏、品质恶劣,还不能当王啦!”照不成文法,起码要假谦虚三次之多,“你们非要逼我,我就跳黄河不活了啦!”
“天命啊,天命不可违呀,”劝进者越来越诚恳。这把戏演的,跟某些地方风俗嫁闺女有点儿类似。为的是将来跟老公吵架,随时可说“是你家八抬大轿把我抬来的,又不是俺自己要来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点意识,还是深入人心了。
且不说古人,连袁世凯那样的厚脸皮,尚且忌讳直截了当称皇帝啦。
回复日期:2009-12-20 10:43:10
嘿嘿,沙發也,週末明月也加班了?勤勞啊
回复日期:2009-12-20 12:37:56
天堂也零下2度了?南方的南方想见雪也是一种奢侈,还没有暖气.
回复日期:2009-12-21 08:51:20
天堂下雪了、天晴了~~天堂失火了(房地产大火)……嘿嘿
回复日期:2009-12-21 08:56:41
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和前戏筹备,公元前325年4月4日,秦国的英明领袖嬴驷同志的称王大会,如期在咸阳隆重召开,史称秦惠王。
据记者报道:那一天,咸阳上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阳光明媚;那一天,咸阳宫广场人山人海彩旗招展万岁声震耳欲聋;那一天,据说开辟了地球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早上十点一刻(估计呗),秦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嬴驷同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乘坐着一部超大型特豪华的敞蓬马车,从广场的一头驰骋到另一头,然后又返回来又返过去……
人群中爆发惊天动地的鼓掌声、欢呼声:大王百岁(够长命了),大王千岁(吹牛拍马不上税嘛),大王万岁(大家都那么拼命恭维)!大王万万岁(也就是亿岁,反正不靠谱了——就像大跃进的亩产量)!!
嬴驷一激动,也高呼起来:“筒子们晒黑啦~~~”
人群异口同声(都是训练有素呗):“大王更黑!”
嬴驷随口又喊了句:“筒子们辛苦啦!”
由壮男代表、壮女代表、男女之老弱代表组成的秦国三军仪仗队,根据事先排演了无数遍的台词,齐唰唰响彻云霄地吼叫:“为大王服务,为大王服务,为大王服务!”
别以为古代蛮落后,整起事来那也还是有板有眼的;要不然,咱也就不叫礼仪之邦了。前几年,某地的一家县委书记半夜爬起来搞阅兵,据说场面很盛大,公检法、工商、税务、城管、卫生……,十几顶大盖帽列成方阵,好好威武哟!
参加本次历史性会议的,除了秦国中央的大小官僚和首都群众各界代表,还有魏王魏莹、韩国元首(韩宣王尚未称王)应邀出席祝贺观摩。
另据老铁手同学的信史记载,称王大会共分四部分。经老夫本人反复考证,居然找到当年的仪式节目单,是盗墓贼从一个什么坟墓里挖出来嘛。
第一部分:由张仪总理主持会议,简单回顾了秦国的历史,如何替周天子养御马、当上弼马温,如何响应周幽王号召、起兵勤王平乱,如何帮助周平王搬家并得到周平王的一张空头支票——终于光荣立国,从而进入诸侯行列……等等等等,滔滔不绝。
实际上历史太悠久,拉拉杂杂那么一回顾就是大半个时辰。直到午时正,张仪才宣布秦国国君嬴驷正式称王登基。
第二部分:秦王承认魏王的称号,同时本着不干涉内政的国际主义精神,也不反对韩国领导人韩某人在适当的时候称个王。反正,就像现今的×士研究生一样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无所谓了啦。
第三部分:秦、魏、韩三国元首同乘一驾马车,检阅三军仪仗队。
第四部分:三国领导人切磋酒文化。他们彼此之间频频敬酒,为表示亲切友好,宴席过程中他们都十分慷慨豪迈,一而再再而三说:来来来,活着干,死了算!
称王大会圆满成功——会议无有不成功嘛。
回复日期:2009-12-21 11:33:51
大秦帝国正在热播中~~
回复日期:2009-12-21 15:14:58
1
回复日期:2009-12-21 15:33:43
頂頂
回复日期:2009-12-21 23:17:32
楼主
俺有个不情之请
可否给中山国多点戏份捏
回复日期:2009-12-21 23:20:41
顶一下
回复日期:2009-12-22 00:45:24
深夜来看明月。
很冷今天。
冬至也。
回复日期:2009-12-22 08:37:21
先上帖,再回帖哈
回复日期:2009-12-22 08:46:21
002权坛上的超级巨无霸
对于秦王嬴驷来说,张仪到来意味着与他爹一样拥有一个自己的“公孙鞅”。这个张仪,自从成功登上秦国政治舞台后,不仅很快改变秦国的政治生态,而且改变了整个地球村的舞台风格。
可以说,张仪就像战国池塘里的一条大胡鲡,搅乱了一池浑水使得沉渣泛起,乱中加乱。不可否认,在极权统治的环境中,一个时代的风格就是那么几个权势人物的个人风格。
成功赶跑公孙衍后,朝政逐步落到张仪手中;此前的一个阶段,公孙衍与陈轸两人在秦国政坛上也算呼风唤雨的角色,可如今风水轮流转:公孙衍落岗回魏国老家待业去,职业说客陈轸已经被张仪挤兑得“灰不溜秋靠边站”。
但张仪本着追穷寇的彻底革命精神,一定要置陈轸于死地。大家都是做牙郎这一行出身,连乡间百姓都晓得朴素真理:同行三分怨。如今权势赫赫气焰熏天的张仪,何尝不想永绝后患!
有一次,陈轸代表秦国当局出使楚国;张仪趁机跑到秦王嬴驷的办公室去,在那里大搞恶意灌水,注册一个“群众反应”的马甲,就发表帖子:陈轸那个家伙经常把我国的核心机密泄漏给楚国,成了实际上的间谍,出卖我国利益为他自己换取卢布。啊,说错了是刀币,更正下,就是刀币的。
“大王,”张仪表态说。“臣也不是鸡肠小肚的人物,面对大是大非,我张仪眼里可容不得一星灰尘。对出卖秦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对陈轸式的叛徒内奸卖国贼,那是一定不留情面坚决检举揭发,决不妥协。”
张仪不避嫌疑,直接建议秦王:如果陈轸下次再主动要求出使楚国,请大王务必把他咔嚓掉……以免给国家和封建奴隶主义的反革命事业,带来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虽然没人说嬴驷是个多么英明的领袖,但似乎也没人说他是昏君。事后,他曾找机会,显出一副信任有加的样子,很关心的对陈轸说:——
“老陈哪,无论什么时候你要想去哪尽管和寡人说就是,寡人将给你配备符合你身份的高级专车。”(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车约。)
“臣哪都覅(弗要)去,” 陈轸似乎脱口而出。稍作停顿又补充道,“要去就去南方楚国……(顺便做个广告哈)今年不收礼呀不收礼,收礼还收‘脑不清’!”
“张仪说你要去楚国,寡人也认为你要去楚国,”嬴驷未免奇了怪,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来来去去除了楚国,先生难道就没有别处可去么?”
“大王明鉴,”陈轸镇定自若,索性放胆说起来。“现在的楚王也是个明君,令尹昭阳乃是贤臣。如果臣真是那种朝三暮四了无操守品质败坏的佞臣,他们岂能收留我。臣之所以能与楚人打交道,屡次完成外交任务,恰好证明臣的品性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好感……”
陈轸说得兴起,把自己心中的愤懑郁闷稍稍发泄一下。还顺势讲个***小故事——相当于无伤大雅的荤段子,证明说:男人的小心思都有个共性,希望别人的老婆是人尽可夫的***,希望自己的老婆是贞妇。
作为男人中的男人,君王也同样希望别人的臣子都是朝三暮四的天生叛徒种子,希望自己的臣子都是坚贞不屈的“书面***员”……所以,如果我陈轸确实如外界传闻那样子拆烂污,靠出卖秦国情报换取个人私利的坏蛋恶棍和腐烂原子核,楚人岂能收我用我!
“我之所以不避嫌疑,要去就去楚国,无非想证明一个事实,我本人是经得起党中央嬴主席严格考验嘛。”陈轸不愧是一流外交人才,舌头能围着地球绕上几圈。
“好、好、好,” 秦王嬴驷鼓掌说。“陈老师(先生)说的好哇,寡人和党中央都还是相信你的嘛。”
就这样,陈轸利用诡辩技术,打消了领袖对他的忠诚度的怀疑。不过他已明白如水,自己的确处境险恶,要跟张仪抗衡争宠形势不妙,胜出机会相当地渺茫。
其实呐,当一个人被迫赌咒罚誓表示“永远忠于”、并且不要脸地恭维人家“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的时候,他恐怕暗地里早就咬牙切齿忍无可忍,下决心操他娘了。
陈轸就是这样,下定分道扬镳的决心:去你的,我要远走高飞开溜,不陪你玩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事实上,陈轸还就利用工作之便出使楚国,索性不回秦国。
回复日期:2009-12-22 08:55:44
战国为什么战乱到如此程度,明月说过,两千多万人口的中国应该活得很舒服才对,为什么每个封国似乎从来都不放弃咬别人一口的机会。
是因为古代中国人更具侵略性吗?还是他们都疯了?
当然他们是比我们多一些侵略性,这些封国贵族的核心都是殖民者,而且不是第一茬的,是在商殖民地基础上的二次殖民。
殖民者当然比我们这后代子孙更加具有冒险精神。
不过这似乎不是主要原因,春秋时期并没有打成这样不是么,战国中的很多统治者好战到了目光短浅极端可笑的程度,似乎不是冒险精神能够解释得了的。
我有一个想法,不见得成熟,大家讨论看看
春秋时期,贵族的存在是有其因果的,彼时生产力低下,农业技术落后,缺乏铁制农具,一块井田要八九个人去种才能保证收获,所以贵族们的管理者脚色是必不可少的。没了贵族,生产就没了组织,大家饿肚子。奴隶逃了,一个人种不出能够养活自己的粮食,抵御不了荒野中的猛兽,也活不下去。所以生产力的落后给了贵族阶层存在的合法性,底层对上层的反抗并不激烈。彼时,贵族阶层的人数也并不多。
但几百年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崩坏了,一户人家凭借进步了的农业技术就能种植很大一块地,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小农经济结构渐渐成型,家庭成为了生产单位,不再需要社会层面的管理者。但贵族已经享受了很长时间的优越地位,自然不肯就此放弃权力。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天然的合法性,唯一能让平民(国人)和庶人听话的方法也就只剩下了武力。为了强迫他们低头,各个封国必须建立起庞大的国家机器,必须养一大堆的吏和武士,但国君们也不幸地发现国家机器这东西就是个欲壑难填的怪物,你不满足它,它就会毫无留情地吞了你。战国时期,每个封国内部其实都是一个高压锅,稍不小心就会炸上天。初等的国家机器效率低下规模庞大,在极迅速的消耗着国家的财富,而且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经超过了封国的经济承受力。国家机器内部也矛盾重重,斗争不断。每个国君都觉得自己像要破产了的公司老板,手中那点家底怎么算都撑不了多长时间,怎么办?去抢,不抢高压锅爆了反正是完蛋,抢成了那还可以再能拖久一点。几位特别横的老板靠抢还真活得很滋润。外战成了高压锅的最佳出气阀,逐渐行成了恶性循环。战国文化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一种黑帮文化,每个老大都没安全感,大家都是打砸抢出身,你不搞别人别人也会来搞你,别人不来搞你小弟没了好处也会来搞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金盆洗手传位给小弟都不行,就像那位燕王。当然战乱带来的好处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还有归属感上的。平民被强迫着打来打去,终于有了国家的概念,甚至会打出爱国热情,这也让统治者们欢欣鼓舞。
总之,战国的历史说明了中国的统治阶级实在是太不地道了,开始拿礼乐的大道理骗人,骗不了了就赤裸裸地露出肌肉,无所不用其极,成了什么道理什么廉耻也不讲的黑社会老大。伪君子一样的现实主义者?
回复日期:2009-12-22 14:58:02
作者:上輩子是西夏人 回复日期:2009-12-21 23:17:32
楼主
俺有个不情之请
可否给中山国多点戏份捏
好主意。赵国灭中山时,中山就有机会“出镜”了,哈哈
回复日期:2009-12-22 15:01:12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09-12-22 00:45:24
深夜来看明月。
很冷今天。
冬至也。
~ ~
今日最短暂,今夜最漫长。
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回复日期:2009-12-22 15:03:07
作者:天际一孤鸿 回复日期:2009-12-21 23:20:41
顶一下
很好的“一碗粥”,热的,来的正是时候。多谢。
回复日期:2009-12-22 15:12:33
作者:zzztr 回复日期:2009-12-22 08:55:44
……当然战乱带来的好处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还有归属感上的。平民被强迫着打来打去,终于有了国家的概念,甚至会打出爱国热情,这也让统治者们欢欣鼓舞。
很新颖的观点。先谢谢。
但实际上,“战乱”可能会给一小撮人带来某种所谓的好处,更多的却是深重灾难。
我们生而为人类的一员,始终搞不懂人类社会。越理越乱,越想越莫名其妙……呜呼!
回复日期:2009-12-22 21:09:36
来天堂看雪
回复日期:2009-12-22 21:45:47
冬至看月
回复日期:2009-12-22 21:57:45
楼主很有前途!加油
回复日期:2009-12-23 11:43:45
頂頂
回复日期:2009-12-23 14:20:22
!
回复日期:2009-12-23 14:22:09
早上8\9点钟,发觉上不了帖。
回复日期:2009-12-23 14:23:48
张仪笑了,笑的好开心好灿烂耶。
从此,他肃清了与自己争宠的主要对手。秦的外交政策,曾有一个时期是由公孙衍和陈轸联手控制,而今就由张仪同志开“个唱”,主演独角戏,基本上他说了算数。
这时候,身在咸阳的张仪注意到,投靠北京(燕都蓟城)的师兄弟苏秦又惹火烧身,说是得罪了国君不能在燕国立足,已经转投逃奔齐国临淄去也。
据路边社可靠消息说:齐王拜他做了客卿。
苏秦帮齐谋划兴建古代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宫巨殿以及鸟巢狼穴之类,大规模开辟王家花园及打猎围场、高尔基球场(可能是golf之误会),使齐王国“民疲财尽,怨声载道”。
当然,路边社的评论是真真假假的,根本没有权威,等于放P级别。
齐国的建设之所以日新月异,乃是进入盛世的必然反映嘛,那都是改革的胜利成果,不能完全理解成好大喜功耶。农民伯伯都懂,迷你型的小腰包鼓起后,第一步就是造个小洋楼先。
作为大秦相邦的张仪,他始终希望把日趋衰落而曾经强大的魏国控制在秦国阵营中;为此不遗余力贯彻“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不惜又拉又打软硬兼施。这时候,腾出手来的张仪,在今江苏省沛县西南的啮桑(齧桑),举行了一次“第一世界”总理级国际会议。
当时,属于第一世界国家的除了西方的秦国,还有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那个楚国。张仪在国际会议上,那叫一个牛呀,脱下脚上臭熏熏的高级草鞋“咣咣咣”使劲擂着主席台,郑重宣布:——
魏国乃属于秦的势力范围,不属于齐、楚,这一点必须说清楚讲明白,以免今后弟兄们不自觉捞过界,闹出什么不愉快之事体来。
至于齐和楚,如果也发现新大陆找到块新地盘,想搞个殖民地半殖民地之类玩玩,咱秦国也不会太介意。结果,却遭到齐楚两国一致反对:你疯了吧你,那是根本绝对压根儿不行滴。
很明显,老魏家作为一个新生破落户,实力不济是事实;但要是作为谁家的猎获物,那是非常遭人嫉妒眼红的。谁想独吞门都没有,别、别人还想混哩。
张仪碰了一鼻子灰。就这样,通过外交手段瓜分世界的努力宣告失败。
齧桑会议之后,张仪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这回则更绝,他说动秦王,设计把自己派往魏国当宰相,更换一个工作岗位继续为秦的侵略扩张事业服务。
回复日期:2009-12-23 14:30:35
作者:齐国公子123 回复日期:2009-12-22 21:57:45
楼主很有前途!加油
谢谢夸奖。
其实,“我们走在大路上,……”大家都“很有前途”哦
回复日期:2009-12-23 14:36:03
好像出了敏感词哟~
回复日期:2009-12-23 14:37:22
只好一节一节查找
回复日期:2009-12-23 14:50:04
顶 顶
回复日期:2009-12-23 15:01:56
002不是冤家不聚头
话说公孙衍到魏国后,沉寂了几个月,最后又被魏王魏莹任命为将军。即使在古代,用人单位也是不排除“任人唯贤”的基本思想嘛。这一点,战国时期即使没比现代更高明,至少也不输于今天。
厚古薄今固然是不对,厚今薄古难道就很对么?
回复日期:2009-12-23 15:03:04
曾经的秦国大良造,这回当了魏国的将军,公孙衍一如既往的郁闷。
此时的魏国,虽然国力不济国运维艰,却是人才济济哩,以至于快要到“鸡多不下蛋”的程度。首先,人才一多矛盾也就丛生,大家都是能人都想主事呗,互相不服气互相攻讦。
回复日期:2009-12-23 15:05:12
这个时候,魏国的丞相是田繻。田繻深得魏王宠信,被视为股肱之臣。这个来自齐国的田相,治国理政本领如何不太清楚,但是人品可能不咋滴,与魏文子、周宵等人拉帮结伙,党同伐异,要挤兑犀首。
回复日期:2009-12-23 15:14:52
惠子(惠施)私下规劝过他,说:“您该善待左右,搞好同志关系。看看最容易栽种成活的杨树,横树之生,倒树之生,折而树之又生。尽管如此,让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为什么?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您就不觉得自己处境危险吗。”
回复日期:2009-12-23 15:16:06
朝中有这么一个位尊权重的政治红人,别的能人恐怕就很难有良好的施展空间。很无奈,公孙衍在秦国敌不过张仪,只能坐冷板凳享受寂寞。在魏国,前面又障着一个田繻……做什么事情都不透气受牵制呵!
回复日期:2009-12-23 15:17:13
总而言之,公孙衍为魏将,与其相田繻不善。双方互相为难,矛盾已经白热化。
为此,季子对魏王说:“王独不见夫服牛骖骥乎?不可以行百步。如今王认为衍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服牛骖骥也。牛马俱死,而不能成其功,王之国必伤矣!愿王察之。”
犀首公孙衍本人,也找魏王诉苦道:“臣尽力竭知,想为王扩疆拓土取尊名;田繻却从中作梗捣乱,在您面前拆我台。王又听之,是臣终无成功也。田繻离开,臣愿继续留下效力;田繻继续呆着,臣请辞离开。”
回复日期:2009-12-23 15:19:13
郁闷,尚未找到“敏感词”~~
回复日期:2009-12-23 16:24:37
慢慢找,这是一种寂寞,哈哈
回复日期:2009-12-23 19:04:03
终于考试可以放一下了,赶紧前来看望
回复日期:2009-12-23 19:12:41
作者:秦时明月2008 回复日期:2009-12-23 15:19:13
郁闷,尚未找到“敏感词”~~
========
截图发,呵呵。。
回复日期:2009-12-23 19:38:38
1
回复日期:2009-12-23 21:12:46
天堂走一遭
回复日期:2009-12-23 23:07:58
敏感词啊。
回复日期:2009-12-24 08:59:27
继续革命~
回复日期:2009-12-24 09:06:16
魏王左右为难,说:“田繻,乃是寡人之股掌。现在为先生之故,杀他或赶走他,对内对外影响都不好,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还不如这样吧,吾为先生特下一道命令,不许他议论您的事,否则就杀掉他或把他赶走,如何?”
公孙衍只好答应。将与相,闹到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
犀首虽是武将出身,真使起坏来其实也不亚于那些“臭老九”。他最后想出个好点子,对魏王说:“如今魏所患者,齐也。婴子(田婴)之言大行于齐王,大王欲得到齐的奥援,何不召文子而相之?彼必然以齐事大王。”
魏王觉得很有道理,马上派人到临淄求见齐相田婴,聘请其儿子田文入魏拜相。田繻、周宵等人,被犀首狠狠暗算了一把。
回复日期:2009-12-24 09:10:29
魏王又让公孙衍相韩——大约是副总理,分管魏国对韩事务的味道耶!(搞不懂)
接着,又有苏代(苏秦兄弟)出头替田繻说情。
苏代跟魏王说:“臣请问,田文对魏与齐,更亲哪个?”
魏王回答:“不如其为齐也。”
苏代又问:“公孙衍对魏与韩呢?”
魏王回答:“不如其为韩也。”
所以,苏代提出建议,不如让田繻负责监察田文和公孙衍,以防他们所作所为偏私齐国、韩国,而损害魏国利益。魏王觉得,该主意也不错,马上采纳实行。
人事纷纭,令人颇有晕头转向的感觉。而作为一国之主脑的魏王,看来也大有从善如流的愿望,无奈国家依然在沉沦,仿佛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只失去航向的破船,只好随风飘荡……
国事家事也与一个人的运道差不多,顺畅时候风生水起,仿佛随便怎么轻举妄动乱搞都没啥大问题;背运时,就算再怎样小心翼翼都会大白天活见鬼。
魏王也曾在国际上风光过,呼风唤雨,耀武扬威;可是马陵战败后,在江湖上天天装孙子赔小心,弯腰曲背低头走路,还到处碰壁撞墙搞得鼻青脸肿。
唉!一声叹息,好汉不复当年勇呵。
太子申死后,魏(惠)王确实很伤心,念念不忘为之报仇。曾经想集结全部骑兵报复齐军,结果给惠施劝止。齐、楚在徐州会战前,双方都前来拉拢魏,有人出主意告诉他说:——
“何不阳与齐而阴结于楚?二国恃王,齐、楚必战。齐战胜楚,而与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战胜齐败,而与乘之,是太子之雠报矣。”
主意都是好主意呵,可干啥都得有实力才行。
魏王年岁大,又加国力衰弱国势低迷,特别容易思念太子。现任太子鸣,被派往临淄为质,魏王思念之余很想见他。为此,朱仓帮王出主意,并自告奋勇愿意到齐国去办交涉。
回复日期:2009-12-24 09:16:38
特大喜讯:敏感词即将找到~~
回复日期:2009-12-24 09:20:10
朱仓/要/魏王/“装死”/,就说生病了。他/则跑到/临淄,求告齐相/田婴:“魏王/老矣,今有疾,公/不如归太子以德之。不然/公子高/在楚,楚/将内而立之,是齐抱空质行不~义也。”
回复日期:2009-12-24 09:24:31
天大笑话!“行不义”原来是敏感词呀,哈哈哈哈,再试验一下~
回复日期:2009-12-24 09:26:17
朱仓要魏王“装死”,就说生病了。他则跑到临淄,求告齐相田婴:“魏王老矣,今有疾,公不如归太子以德之。不然公子高在楚,楚将内而立之,
回复日期:2009-12-24 09:29:04
果然啊!!下面此行字包含敏感词,死活通不过……
是齐抱空质行~不~义也。”
I 服了you!
回复日期:2009-12-24 09:32:40
意思是,你田婴不放回太子鸣,魏国就把公子高从楚国接回去立为太子,让你们齐国鸡飞蛋打满地鸡~巴~毛,什么都捞不着。
回复日期:2009-12-24 09:34:26
网民朋友们注意啦~网民朋友们注意啦~
鸡~巴~毛
也是敏感词
回复日期:2009-12-24 09:39:26
接下来还有“敏感词”,偶已精疲力竭,暂时不能找了~
回复日期:2009-12-24 10:19:50
嘿嘿,***慣就好,有些詞要事先做處理,嘿嘿
回复日期:2009-12-24 11:03:56
哈哈哈
一地鸡毛一地敏感词,,,,,,,,
就咱后妈这敏感体质,,真真是要命啊,,,,,,,
回复日期:2009-12-24 14:25:20
顶顶
回复日期:2009-12-24 14:55:56
留下一地鸡毛~~~~~乘风漫天舞
回复日期:2009-12-24 15:32:59
记号。
同时转发到天涯微博 验证码: 举报
请选择举报类型
举报对象:
举报原因:
举报内容:
我对这个有意见
载入中...
0您如果想要使用举报功能,必须先登录哦~~已解决问题
问问团队
2011-02-03 05:38
Copyright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在上方输入您感兴趣的知识,点击搜索***后,下方将出现您感兴趣的问题列表。
进入任一您感兴趣的问题查看,点选其满意***处的4个评价按钮之一,即可完成对该满意***的评价。由于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无法正常使用本网站功能,
-原创性-
其它关键字
请登陆
登陆方式:
盛大通行证
邮箱或笔名
用户名: 密 码: 作者: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推荐给朋友
TXT下载
战国七雄-魏公子无忌(完)
信陵君,是我非常崇拜的人物,也算是自己的信仰。
。aab3238922bcc25a6f606eb525
信陵君,魏无忌,小名阿衡,魏襄王的孙子,魏昭王的少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其中,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233509073ed3432027d48b1a83f5fbd2
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礼让侯嬴)、急人所急(窃符救赵)、用悲悯的心守护乱世的弱者(为如姬报仇)......信陵君深谋远虑、目光长远、不居功自傲、不以富贵逼人、可以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可以为了求贤穿越整个大梁、邯郸城都......史记寥寥无几的话语,将一个战国的王子、英雄写了在纸上。然而这些记载,少之又少,使信陵君的一生只有少许事件。
。fa7cdfad1a5aaf
下面介绍一下信陵君在史书上,在历史上的事迹。
。97e8527feaf77a97fc38f3421614
第一:封地信陵,故称信陵君。
。22fb0cee7e1f3bde58293de743871417
第二:与魏王下棋,体现公子的贤能。
。248e844336797ec98478f85e7626de4a
第三:礼贤下士,礼让守门老者侯嬴。
。2e65f2f2fdaf6c699b223c61b1b5ab89
第四:为魏王宠姬如姬报仇。
。69cb3ea317a32c4e6143e665fdb20b14
第五:使信陵君一夜成名之典故,窃符救赵。
。9908279e f1f9b250ba689db6a0222b
第六:救赵不居功,走去赵国。
。a64c94baaf368e1840a1324e839230de
第七:救赵以后留赵十年,不能回魏。
。69cb3ea317a32c4e6143e665fdb20b14
第八:市井拜访毛薛二公。
。555d6702c950ecb729a966504af0a635
第九:回魏救魏,一纸呼吁,令五国抗秦,将秦军逼至函谷关不敢迎战。
第十:魏王猜忌、妒忌贤能、称病不朝,郁郁寡欢、四年,醉酒而卒。
。cf004fdc76
下面来仔细说说这十件事。
。6da9003b743b65f4c0ccd295cc484e57
第一,封地信陵,称信陵君。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父王魏昭王卒,同父异母兄长魏圉魏安釐王即位,魏安釐王想排挤齐相孟尝君田文,于是将自己的弟弟封地信陵,实际想削弱田文在魏的政权。公元前273年,秦昭王派秦将武安君白起攻打魏国,孟尝君举荐魏将芒卯为主帅,白起大败魏军,斩获魏军十三万人,芒卯兵败逃亡,魏安釐王借此免去推荐芒卯之人的孟尝君田文魏相一职。田文的很多门客投靠了信陵君,于是信陵君替代了孟尝君的地位。信陵君为人受众人拥戴,门客多达三千人,诸侯国也因魏有信陵君魏无忌也不敢加兵与魏。信陵君的名声渐渐远扬。
。b3967a0e938dc2
第二:与魏王下棋,体现公子的贤能。话说有一天,兄长魏安釐王和无忌在下棋。兴致不错!下着下着突然有士兵前来报告,说是赵国派军来侵犯正要进入魏国的边境,魏安釐王听后,准备马上召集群臣来商议怎么对付。魏无忌听后,莞尔一笑,温文儒雅不紧不慢的继续手执棋子说道:“兄长不必着急,这个只是赵国在练兵而已,并非侵犯我魏国。”于是事不关己的继续和魏安釐王下棋。这个是公子在史书上风度翩翩的出场。信陵君能泰然自若,可是魏安釐王不能,他每坐一秒,都觉得椅子上有千把钉子扎着。没多久,士兵再次来报,说赵国只是在练兵,并非侵犯。这个是公子给人的第一印象,俨然一副小说里完美主角的样子。可是魏安釐王心中的险是过去了,可是另外一个险又来了。魏安釐王诧异的问道:“无忌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4b0250793549726d5c1ea3906726
无忌再次微笑,如实说道:“无忌的门客中有能潜入赵国探知赵王秘密的能人。”这个弟弟厉害的,不得不防啊!远在魏国都能知道赵王在干嘛!于是,魏安釐王从这个一开始就对无忌防着一手了,开始不敢对无忌委以重任。让我们想想,魏安釐王算不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一,无忌看见兄长着急而是如实告诉。第二,当兄长问到原因无忌没有隐瞒也是如实奉告。为了魏国,没有半点私心。这样的无忌反而兄长还怕其功高盖主,取而代之,能不为无忌感到悲哀么?
公子贤能、机智原本是魏国的福气,将魏国的江山社稷好好担任,而魏安釐王却因为妒忌不用公子,实在是魏的损失。也有人说魏王的处境害怕魏无忌是应该的,他功高盖主,这是任何一位作为君王的人都会担心的。而事实证明了公子是贤公子,是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谋反的。例如,公子窃符以后,兵符全在自己手中,贤明又是杨于天下,魏国子民又把公子当做他们真正的领导人,如果要反,魏安釐王是怎么样都束手无策的。而公子却将兵符归还与魏王,自己留赵不肯回去。后来又有公子一纸呼吁五国同抗秦,体现了公子的号召力及各国对公子的信任。抗秦胜利以后,公子的名声在六国中早已经是几乎***他们所有人的领袖,各诸侯国君主早已经把魏公子当做是魏国真正的君主,有诸侯国的支持,公子要反,更是轻而易举。然而,当魏王再次猜忌公子,公子并没有取而代之,而是对亲情,对兄长的无奈,他唯一的亲人,这样不信任自己,公子唯有称病不朝,醉酒而卒。
第三:礼贤下士,礼让守门老者侯嬴。魏国当时有个看门的老头,名叫侯嬴,信陵君听说以后,前往拜访,一直想送他一份厚礼,以表自己的尊敬,然而这个老者却不接受。信陵君于是在家中设宴款待兵客,待众人来齐以后,信陵君亲自驾一两马车,空出车子左边的上座,到夷门去接侯赢。侯嬴是一位智者,他为了考验信陵君,径直做到上座上,并且说自己还有些事,要信陵君载着自己的屠宰场见好友朱亥。信陵君笑容可掬地欣然答应。当即驾车来到屠宰场,侯嬴下车去和朱亥交谈,而信陵君则一直微笑着手执缰绳等待。侯嬴为了考验信陵君,故意一边交谈一边察看信陵君的表情,可是信陵君一直面色和悦地等待。此时的魏公子府中挤满了兵客,都在等信陵君回来就开宴。手下的门客都看不惯侯嬴,暗暗谩骂。侯嬴聊了许久,见信陵君的表情依然恭敬如故,侯嬴这才告别好友回到上座,信陵君则等到侯嬴聊完才载着侯嬴赶回赴宴。此为信陵君的礼贤下士。自此侯嬴而已成就了信陵君的好名声。
。7eacb53257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第四:为魏王宠姬如姬报仇。如姬是魏安釐王的宠姬,据说如姬进宫的时候,是带着父仇的和仇人的一截血肉的。如姬求魏安釐王为自己报父仇。按理来说,一个一国之君的宠姬,要报个父仇是很简单的,而魏安釐王作为一国之君,为如姬寻址了三年的杀父仇人都没有找到。久居深宫的如姬虽然荣华富贵,但是却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已经身为一国之君的宠姬,身份已经是到了一个国家的顶峰了,却不能为父亲报仇,古代百行孝为先,如姬因此念念不忘,辗转难眠,愁眉紧锁。这一切都被信陵君看在眼里,本着一颗用悲悯的心守护乱世弱者的心,待到如姬向公子哭诉,公子马上使客斩仇人人头,送于如姬,替如姬报了父仇,也体现了公子悲悯的心和贤能,做到了连大王都无法做到的事。
。53fde96fcc4b4ce7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第五:使信陵君一夜成名之典故,窃符救赵。公元前260年,秦昭王使离间计任用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秦人又将将军换成经验丰富的白起,导致长平之战的惨败,白起坑杀40W赵军。秦昭王想趁此一举歼灭赵国,派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城,此时的赵国已经奄奄一息,赵孝成王预备投降,而平原君赵胜却坚决抵死一拼。此时赵胜想到了与自己有亲戚关系的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于是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驻守十万大军救赵,然而秦昭王发话下来:“如果谁前去救赵,我灭了赵国以后第一个收拾谁。”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国,遂命令晋鄙十万大军停止前进,驻守在赵国边境,名是救赵,实则观望。赵国已经越来越抵抗不住了,又不见救兵来援。只能一直发书求信陵君,信陵君也曾多次请示魏王,要其发兵。无奈魏安釐王不听其言,一心只是观望。信陵君无可奈何,于是决定带着自己的三千门客倾巢而出前去救赵。(体现了公子的义气)路过门客侯嬴家的时候,信陵君停下来前去道别,侯嬴于是请计要如姬帮忙窃出兵符,用晋鄙之军前去救赵,晋鄙要是不答应怀疑就让朱亥砸死他。信陵君听计后犹豫了,第一,要如姬帮忙窃符,要时候追踪起来,如姬一个弱女子可担待不起,这样是害了如姬。第二,晋鄙乃魏国大将,如果就这样杀了,对魏国是不利,又是对忠臣的不忍。于是信陵君悲从中来,掉下眼泪。侯嬴见此,问信陵君难道是害怕了?信陵君答,非也,自己乃是可惜了晋鄙和如姬啊!侯嬴劝说信陵君以后,便面壁撞墙而死,自己担当了斩杀大将,窃取兵符的罪过。信陵君听从侯嬴的计划,请如姬为自己且虎符,如姬是忠义的女子,毫不犹豫的为信陵君窃出了虎符。于是信陵君携带门客到达了晋鄙军中,说要替代晋鄙前去救赵,晋鄙果然怀疑,于是朱亥便一铁锤砸死他晋鄙。信陵君对兵士说:“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回家去;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去;兄弟两都在军中的,兄长回家去奉养父母,剩下的精兵勇士跟我一起奔赴邯郸。”(由此也可看出信陵君的仁慈。知道战争会伤亡,要都在军中的回去奉养父母。)
此时的邯郸城内一片恐慌,信陵君带着八万精兵杀了进来,赵国勇士听说信陵君来救,一个个奋起抵抗。秦军在赵、魏两国双面夹击的情况下,兵败如山倒,解除了邯郸之围。秦将心想自己原本就是魏国人,于是带着两万兵士投靠了信陵君。信陵君由此扬名诸侯国,史称“窃符救赵”。秦也因为魏有魏无忌而十余年不敢加兵于魏。
。84d9ee44e457ddef7f2c4f25dc8fa865
第六:救赵不居功,走去赵国。魏公子救赵以后,平原君、赵孝成王赵国的军队百姓全部出来迎接信陵君,原本此功劳就是应该得到如此待遇的。此时的信陵君也有些骄傲,毕竟是自己的能力救了赵国,说不有点小欢喜是不可能的。信陵君看见赵孝成王说道:“无忌何德何能,怎敢有劳赵王大驾。”赵孝成王说:“哎呀,此次赵国能够躲过灭顶之灾,全是信陵公子的功劳啊!”信陵君又说:“这是无忌应该做的。”赵孝成王说:“信陵公子请去邯郸一叙。”信陵君此时也许被荣誉晕了点头,连胜说:“好,好!”此时门客唐雎叫住信陵君,说:“信陵公子,请等等,唐雎有话要说。”于是信陵君和唐雎在一旁说话。唐雎说:“信陵公子,别人对你的好处,你不能忘记,你对别人的好处,你不应该记在心里。”信陵君不解唐雎话中的意思,问道:“什么意思呢?”唐雎接着说:“信陵公子,你虽然救赵对赵国有功,可是你在魏国还是背着大罪的啊!你怎么能骄傲呢?”信陵君一听,恍然大悟道:“是啊!如果没有侯先生的计谋,没有朱亥先生的相助,没有如姬夫人冒死窃兵符,哪有我无忌今天啊。”平原君在一旁大声叫唤道:“信陵公子请上车吧!”信陵君说道:“平原公子,我就走着去邯郸。”赵孝成王看见信陵君如此便说:“信陵公子救赵不居功,施恩不求报,真乃公子中的贤公子啊!”信陵君偶尔的骄傲是成常人都有的,这样就把信陵君从一个神突然变成了人,却让人觉得亲切了好多。虽然信陵君也有骄傲的时候,但是信陵君会听从别人的劝告,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听从真诚的意见,才能得到拥戴!
。6f4922f45568161a8cdf4ad2299f6d23
第七:救赵以后留赵十年,不能回魏。信陵君救赵是窃取了魏王的虎符,因为怕魏王会降罪下来,信陵君于是就留在了赵国,一留就留了十年。信陵君救赵以后,仗打赢了,魏国义声胜于远近,威名杨于四海,诸国皆来道贺,原本魏安釐王是应该请回最大功劳的弟弟信陵君的,何况信陵君救赵以后,打完仗了兵符就送了回去,原本兄弟二人应该和从前一样,好好的一起治理魏国。但是魏安釐王从小就活在了无忌的风头下,嫉妒的心变成了魔鬼,抹灭了魏安釐王的亲情,于是无忌留赵,一住就是十年。
。996a7fa078cc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年,有多少青春和时间留给人去浪费。于是,窗外的花开了又败,冬去了春又来,初到赵国牙牙学语的小儿,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信陵君常望着大梁的方向发呆,鬓边添了几缕白丝,可是无忌无能为力,他不能回去,他回不去。
。d61e4 d6393c9111e6526ea173a7c
第八:市井拜访毛薛二公。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a3c65c2974270fd093ee8
以上是史记原文。翻译下来就是:公子听说赵国两位隐士,毛公隐于赌场,薛公隐于酒店卖浆,便要去拜访两位。两个人都是隐士,躲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处,于是就走路去和两人游玩,期间都很是开心,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以前啊!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无忌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也据说信陵君的姐姐把这些话告诉了弟弟公子无忌。公子听到后,大吃一惊啊!立马向姐姐告辞准备离开这里,并且有些生气地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指毛薛二公)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还害怕他们不见我。拿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信陵君的姐姐就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都知道信陵君的贤能,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为人使平原君的宾客仰慕而尽都到公子的门下来。
。704afe0739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特别是战乱年代,很多的士卒都是英雄烈士。一听说公子的贤能和礼贤下士,就都很愿意投靠了魏无忌。由此也可知道信陵君为人,真正的礼贤下士,不是虚伪的人。
第九:回魏救魏,一纸呼吁,令五国抗秦,将秦军逼至函谷关不敢迎战。没有了信陵君的魏国,像是被抽空了柱子的大梁,一颗空心的大树而已。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安釐王很是着急,就派人去赵国请回公子无忌。一直贤能的公子,这次竟然下达命令,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很多无聊之人竟然拿此来反驳公子的贤能。说如果是贤士,不可能不回去救魏。但是我想问问批评魏公子的人,可有看见后面的毛薛二公劝说公子,不等他们说完,公子就快马加鞭的赶回了魏国。注意这里是不等毛薛二公话说完,公子就立马回去了。我很放肆地想像公子当时的心情,救赵本就是知道赵魏唇齿相连,唇亡而齿寒,况且公子救赵是胜利了,魏安釐王威名杨于远近,义声胜于四海,公子对魏,是有功的。而魏安釐王不念兄弟之情,嫉妒也愤恨公子“越俎代庖”,让一个生、长在大梁的魏国公子,背井离乡,十余年而不能回去。多少个春夏秋冬的交替,多少个严寒酷暑的转换,公子只能是望着大梁的方向发呆,思念大梁的百姓,思念为自己而死的隐士侯嬴,思念故乡的一切,可是他无法回去,兄长魏王的嫉妒,变成了恶魔,吞噬了在权利面前仅存的一丝亲情。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信陵君,你的心情会是怎样?你会不会也有一丝怨恨?公子是人,不是神!公子也是有血有肉之躯,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公子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说救赵就救赵,说救魏就救魏的工具。你魏安釐王要是不乐意,就要杀我魏无忌,你魏安釐王一旦有难了,又想到我魏无忌了。亲情就是这样被侮辱的,就是这样被毁灭的!
。13f3cf8c531952d72e
公子偶尔的骄傲和怨恨,让公子从万人敬仰的神回到了人。一个人就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不会有知道的喜怒哀乐。
。2050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接着上面说。由于跟随公子来魏的人,都是背叛了魏国的,所以也没有人愿意回去。这时,公子拜访的毛薛二公起到作用了。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
。82c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公子回来了,魏国的百姓眼神里的忌惮没有了。
。b056eb1587586b71e2da9acfe4fbd1
公子回来了,魏国的大梁城都不用害怕灭亡了。
。37bc2f75bf1bcfe8450a1a41c20036
公子回来了,吹过大梁的风不再呜咽了。
。42a0e188f5033bc65bf8d78622277c4e
公子回来了,一笑泯恩仇。
。7f100b7b36092fb9b06dfb4fac360931
公子回到魏国。十余年不曾见面的魏安釐王和魏无忌相拥而泣。破裂的亲情,似乎一瞬间有合拢了。放佛还是孩童时候一起玩耍的伴侣。那过去的十年,从来不曾发生一样。
魏安釐王任命公子为上将,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了。
首先,魏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实际也都是保护自己。按照当时的地理环境,魏国灭亡了,其他国家也苟延残喘不到几时。而心理学来说,假使魏国被灭亡了,其他五国人心就涣散了,就好像最后的齐国,看见其他国家都被灭亡了,也就不攻自破了。所谓兵败如山倒,战国末期的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国了。
。c8ed21db4f678f3b13b9d5ee16489088
信陵君一纸呼吁,赵、楚、魏、韩、燕五国任其调遣。信陵君率领五国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战国末期,强秦是很少吃败仗的,由信陵君率领的两次,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大挫秦军士气。
这一次,可给五国都好好地报仇了,给秦军一次痛击。
。5fd0b37cd7d 00f97ba6ce
第十:魏王猜忌、妒忌贤能、称病不朝,郁郁寡欢、四年,醉酒而卒。
。f29c21d489
可是这一次,对于信陵君是福是祸?福祸还是分不开的,只是福过后了,等待着迎接的就是祸了。信陵君联合五国抗秦,在诸侯列国中可真谓是威名杨于远近,义声胜于四海。但是对于魏安釐王来说,弟弟比自己厉害,功高盖主,魏安釐王猜忌的本性就又出来了。
。2ca65f58e35d9ad4
当初,信陵君救赵的时候,杀了魏国的大将晋鄙,由此留下了祸根。秦国的人因为忌惮魏无忌,借由当初晋鄙的属下在魏王面前说信陵君想取而代之。晋鄙的门客在魏王面前大肆诋毁信陵君:“大王啊!说信陵君他呢,诸侯国都已经承认信陵君是魏国的大王了,你魏安釐王只是个名字上的啊!大家都知道魏国有魏公子无忌,大王你不算什么了。”秦国并且派人祝贺信陵君,说:“祝贺你啊!信陵君,就快要成为魏国的大王了。”本来就猜忌的魏安釐王魏圉,这下可算找到好理由了。应当废除魏无忌的相国了。
。6ecb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魏无忌知道了哥哥魏圉又开始猜忌自己了,于是干脆就把相印归还了魏安釐王。我们可以肆意的想像一下,春秋时期,很多国君,都是杀兄弑弟,为了争夺一个王位。而信陵君的才能是魏圉之上,魏国人心中的大王,他有功不自傲,不曾想过要夺王兄的王位。很多人反驳说,信陵君广招门客,不是为了充实自己是什么?这里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反驳。
。a1d0c6e83f027327d8461063
第一:如果信陵君要是想夺王位,早在窃符救赵的时候,有食客三千,又有魏国的兵力和赵国的帮忙,他要是反,轻而易举,况且信陵君得民心。大梁的子民,都认为信陵君才是他们真正的领袖。而信陵君做的,却是在救赵以后,把兵符还给了魏安釐王。自己带罪在身,没有回去。
第二:忘记是哪里看到的。侯嬴问信陵君:“是想取而代之还是想自保”
信陵君说:“但求自保。”
。efe937780e95574250dabe07151bdc23
侯嬴说:“一山不能容二虎”
。6f2268bd1d3d3ebaa 04d6b5d099425
当然,这里已经不知道出处了,也许是小说YY的
。01161aaa0b6d1345dd8fe4e481144d
第三:在信陵君一纸呼吁,五国抗秦可以看出,诸侯国对信陵君的认同信任。完全把兵力交给信陵君。而在合纵以后,信陵君更是得到了诸侯国国君的认同,此时,如果要反魏圉,易如反掌而已。
然而,信陵君做的做是对兄长的失望,称病不朝。日夜喝酒来麻醉自己。每次看到这里,都满心的忧伤和难过。一个鼎鼎大名的信陵君,竟然醉酒郁郁而死。
。8a0e1141fd37fa5b98d5 四年以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卒。
。5737034557ef5b8c02c0e46513b98f90
我难过地想像着信陵君当时的心境。
。cfcd208495d565ef66e7dff9f98764da
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好友侯嬴自杀了;
。d61e4 d6393c9111e6526ea173a7c8b
为自己宁死不屈的用时朱亥自杀了;
。2b44928ae11fb9384c4cf38708677c48
为自己冒死窃符的知己如姬自杀了;
。b3967a0e938dc2a6340e258630febd5a
唯一的兄长魏安釐王对自己不理解和嫉妒。
。6ea9ab1baa0efb9e19094440c317e21b
魏无忌满眼、满脸、满心的落寞和心酸。于是说,信陵君死于醉酒死于妇女,不如说,信陵君魏无忌死于寂寞也。
。08b2如姬《战国人物历史(作废)》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魏无忌死了,秦军没有忌惮了。魏无忌死后十八年,秦灭魏。鼎盛一时的魏,就这样衰弱了,灭亡了。所以后人也说:“昏蒙愚主听谗言,公子云亡国亦亡”
。c75b6f114c23a4d7ea1133
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很是崇拜信陵君,每次经过大梁的时候都要去拜祭公子,而且还请人为信陵君修建墓碑。他从击败叛将黥布的前线归来,经过大梁时为公子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他的坟墓,让他们世世代代每年按四季祭祀公子。
。38b3eff8baf56627478ec76a704e9b52
公子能顾生前事,死后又留名,虽然只是历史的惊鸿一瞥,也掀起了一些风浪。虽然对于秦的统一,魏无忌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但是那不是他魏无忌的错,一个贤能的人,遇不到伯乐,再怎么贤能都是无用。百无一用!
。39059724f73a9969845dfe4146c5660e
太史公也说,公子之贤名,不虚耳。
。be3159ad04564bfb90db9e32851ebf9c
插入书签
请稍候 ↑返回顶部 第11章 战国七雄-魏公子无忌 作 者 推 文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评论主题:
分享到: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 -
Copyright By 晋江文学城 www.jjwx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 ed in 0.98 second(s) 最后生成2011-07-25 22:47:07 京ICP证080637号
本站全部作品(包括小说和书评)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 页面版权为晋江文学城所有
任何单位、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分发,以及用作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