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讯 || 叮!浙江各地中小学新学期校历出炉!5大收心法宝请查收~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开学
那么,下一次放假是什么时候呢?
贴心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新学期校历,全省各地中小学,开学放假时间一目了然!
新学年,新开始,提前规划起来吧!
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2日学生报到注册,至2019年1月28日结束。寒假:2019年1月29日—2月19日,时长21天。
2018学年第二学期,2019年2月20日学生报到注册。
2018年秋假为期3天,一般在11月。
学年第一学期定于2018年9月1日开学,至2019年1月27日结束,2019年1月28日放寒假,共23周。
学年第二学期定于2019年2月21日开学,至2019年7月4日结束,2019年7月5日放暑假,共20周。
8月27日,普通高三学生正式上课。
9月3日,中小学(幼儿园)正式上课。
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师8月27日报到,义务教育和中职学校学生9月1日至2日报到,9月3日正式开学。普通高中学生8月30日报到。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师于8月25日报到,学生于8月31日报到注册,9月1日正式上课;2019年1月28日开始寒假。
2018学年第一学期于2018年9月1日开学至2019年1月27日结束,1月28日放寒假,共21周。
绍兴市中小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行事历
(2018年9月1日—2019年1月27日,共二十一周)
8月26日教职工回校报到。9月1日学生报到注册,9月2日正式上课,普通高中取消秋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月1日开学,教师应提前到校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幼儿园、中职学校可根据实际参照执行。
普通高中9月1日开学。根据高中学考、选考时间调整安排,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全市高中学校不再实施学段制。
2018学年第一学期,8月26日教职工回校报到,8月30日或31日学生报到,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
普通高中学校高三年级8月15日开学。
普通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及其他中小学(幼儿园)9月1日开学。
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报到时间为8月30日,学生报到时间为8月31日,9月1日正式上课。
从暑假到新学期,从闲散到紧张,孩子常常会无法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还没从假期的散漫中回过神来,作为家长,开学前的首要任务是给孩子“收心”!
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学节奏?
这5大“收心大法”家长请查收
和孩子一起从容应对新学期!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假期的节奏就让它快速成为过去时,开学前几天要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特别要注意家庭氛围,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出去玩的时间,和孩子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娱乐时间表。此外,还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
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某个孩子非常喜欢的老师,或者孩子上个学期有进步的事情。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谈谈心,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学校。
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特别需要疏导。在开学前,可以跟孩子谈谈心,暗示孩子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以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强化其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积极的、带有快感的情绪体验;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让其明白,上学期成绩优秀与不优秀已经成为过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本学期情况如何,主要看谁最先调整好心态,最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赶的目标。这样做既可以让其感到奋斗有了目标和方向,又帮助孩子养成了有计划做事的习惯,同时还树立起了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不仅可以借机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其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很不成熟,特别是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明显的逆反心理。假期过后,儿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比如不爱学习等;但因为孩子年龄毕竟太小,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
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雷区一:急刹车。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承载过多压力,易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
雷区二:强制。家长强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孩子可能产生抵触、逆反情绪。
雷区三:严厉责骂。孩子在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上需要不断强化,有些孩子适应开学的时间长,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把“坏孩子”的意识植根于孩子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