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程兵(步、车、骑)
锁喉——每级提升近程兵种2%的伤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融伤——每级减少3%近程兵种所受伤害
凝血——每级减少2%远程兵种所受伤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蔽日——每级提升远程兵种3%的伤害。
1、锁喉学满20级提升近程兵种40%伤害。融伤学满20级减少近程兵种60%所受伤害。蔽日学满20级提升远程兵种60%伤害。凝血学满20级减少远程兵种40%所受伤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淬灵中的融伤34级, 步兵车兵就无敌了 每级少3%的伤害 ,34级科技就是100%的伤害
融伤——每级减少3%近程兵种所受伤害。精彩内容尽茬百度攻略:
一级融伤:实际所受伤害为原来的100%*(1—3%)=97%;
二级融伤:实际所受伤害为原来的100%*(1—3%)*(1—3%)=
四级融伤:实际所受伤害为原来嘚100%*(1—3%)*(1—3%)*(1—3%)*(1—3%)=
融伤科技学习后的近程兵种所受实际伤害=原来的伤害*(1—3%)的n次方。
简单地说就是融伤科技是几级,所受實际伤害就是原来的伤害连乘几个97%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锁喉——每级提升近程兵种2%的伤害
一级锁喉:实际伤害为原来的100%*(1+2%)=102%;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二级锁喉:实际伤害为原来的100%*(1+2%)*(1+2%)=
锁喉科技学习后的近程兵种实际伤害=原来的伤害*(1+2%)的n次方
简单地说,就是锁喉科技是几级实际伤害就是原来的伤害连乘几个102%。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凝血——每级减少2%远程兵种所受伤害。
一级凝血:实际所受伤害为原来的100%*(1—2%)=98%;
二级凝血:实际所受伤害为原来的100%*(1—2%)*(1—2%)=
蔽日——每级提升远程兵种3%的伤害
一级蔽日:实际伤害为原来的100%*(1+3%)=102%;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二级蔽日:实际伤害为原来的100%*(1+3%)*(1+3%)=
2、所有的淬灵科技都要学都是有用的。
3、淬灵科技加的战力是虚的
假定甲远程(比如5弓)学蔽日(加伤3%)与乙近程学融伤(比如5车)(减伤3%)PK。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双方都是一级:实际伤害是原来的【甲(1+3%)*乙(1—3%)】=
假定甲假定甲远程(比如5弓)与乙近程学融伤(比如5车)PK,都学蔽日科技
则蔽日科技对乙不发揮作用,对甲实惠
假定甲2远程3近程(比如3车2弓)PK乙2近程3远程(比如2车3弓),双方都学蔽日到同样等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那就昰蔽日对甲的2个弓起作用对乙的3个弓起作用,相对于乙更实惠
假定甲5远程(比如5弓或者3弓2器)学凝血和乙远程近程搭配兵种(比如2车2器1弓)学凝血。
甲的远程兵首先受到攻击凝血加发挥了作用;乙的近程兵首先受到攻击,这是凝血不发挥作用直到等到远程兵受到攻擊的时候,凝血才发挥作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这时凝血对于甲更实惠
假定2车3器学习4种淬灵科技,进入战争状态;车兵跑前面首先受到对方远程兵的攻击,融伤科技发挥了作用;车兵接近对方兵种攻击对方兵种,锁喉科技发挥了作用(如果是肉盾车攻击低,则锁喉科技作用不大);器械攻击对方兵种蔽日发挥了作用;车兵死亡,对方攻击我方器械凝血发挥了作用。
那么假定这场战斗Φ我方车能抗,对方不能打到我方器械那凝血科技就不能发挥作用。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如果是高攻器,器械放弃防御到对方兵种对器械进行攻击,器械禁不住打凝血科技发挥作用也无济于事。
话题回到战力虚实上凝血科技所加战力必然就变成虚战力。
一、1、淬灵中的融伤34级 步兵车兵并非无敌了,所受伤害为原伤害的35%左右同理,凝血50级远程兵也并非无敌。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所有减伤科技,只能无限地减少所受伤害但不能把所受伤害降到零;
3、减伤科技级别越高,每升一级减少的实际所受伤害越小(注意:是每升一级减少的实际伤害越小,而减少的实际伤害总量理所当然要增加)
二、1、增加伤害的科技级别越高,每升一级增加的实际伤害越大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2、根据自己的兵种选择相应的科技锁喉融伤只对近程兵种(步车骑)有用,蔽日凝血只对远程兵种(弓器)有用
三、1、淬灵科技突出近程兵种防御,远程兵种攻击的特点根据兵种特征呈现优劣之分,排名依次为融伤(近程减伤)、蔽日(远程加伤)、凝血(远程减伤)、锁喉(近程加伤)
2、玩家应根据自身阵型,选择优先学习什么科技经典阵型推荐如下:精彩內容,尽在百度攻略:
车器、车器弓、步器:融伤(近程减伤)——蔽日(远程加伤)——锁喉(近程加伤)——凝血(远程减伤);【備注:凝血可以忽略不学】
弓器5弓:蔽日(远程加伤)——凝血(远程减伤)、
步弓:融伤(近程减伤)——蔽日(远程加伤)——锁喉(近程加伤)——凝血(远程减伤);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车骑、5骑、5车:融伤(近程减伤)——锁喉(近程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