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飞车ok超市的16级物流找OK超市的任务怎么做?

我这里有全国的,大同小异,参照执行没有大错。另外提供的网站看一下,里面还有一些附录资料,对你也许有帮助。

(本预案为征求意见稿,仅供参考)

  旱灾是我国经常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旱灾与其他自然灾害的特点有所不同,它是一种非突发性的渐进性灾害,威胁灾区群众健康的首要问题是饮用水匮乏和食物短缺。为在旱灾期间保障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我部在《全国敕灾防病预案》的基础上,补充制定了《全国抗旱救灾防病预案》,以供各地在开展抗旱救灾防病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一、重点抓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旱灾地区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抓好由缺水、缺粮及其污染引起的卫生问题,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事故,同时还应预防中暑的发生。

(一)饮水卫生与水质监测

  旱灾期间,做好饮水卫生工作,保证灾区群众对使用水的需要,同时也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要认真贯彻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做好水源选择和水源保护工作,千方百计开辟新水源;还要加强水质处理、消毒和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保障饮水的供应和安全卫生。

(二)食品卫生与食物中毒处理

  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食用腐败变质食品和误食有毒野生植物,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对粮食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的严重旱灾地区,应积极组织供应必要的救援食品。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总体情况是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如遇旱灾年景,则不仅夏季,而且秋季也可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强辐射天气,夏天中午环境气温可上升至30℃以上,下午2时环境气温往往可高于人体皮肤温度,高温空气以对流的形式作用于人体;干旱季节太阳辐射及地表被加热后形成的二次热辐射,使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则向人体放散一定的热辐热,使人体受热。并带有相当数量的红外线、可视线和大量的紫外线,直接作用于人体;如果除了高气温强辐射之外,再加上小气流(无风或小风),就更加重了干旱天气对人体的热危害,尤其是在从事长时间的重强度体力作业时,往往使人体出现蓄热而过热,最终导致中暑,必须采取卫生保健措施,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旱灾期间的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控制,按《全国救灾防病预案》执行。总的来说干旱是不利于媒介生物生存繁殖的,在旱灾情况下,各类媒介生物密度会呈下降趋势,相应的媒传疾病亦会下降。但在局部范围,在一定条件下密度仍可上升,从而引起相应的媒传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因此,对媒介生物的监测控制仍然是抗旱救灾防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抓紧、抓好。

(五)强化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把卫生保健的科学知识广泛传播到社会人群中,让灾区广大群众掌握搞好饮水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中暑防治的卫生知识和办法,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二、加强领导、建全体制、明确职责

  受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救灾防病领导机构,把灾区的卫生防病工作纳入当地救灾、生产自救的工作中去,明确领导负责人,协调做好本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各项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饮水污染、食物中毒等处理方案,建立相应突发事件处理组织和做好各类必需药品、器械、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朴灭在初发阶段。

  要做好疫情的监测、收集、预测及地区联防通报、疫情的上报、组织制订旱灾防病技术方案、指导杭旱救灾防病等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进行防病治病和技术指导,提供防病治病所需药械品种信息,组织生产所需防病生物制品;卫生部成立专家咨询组对全国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及时提供技术咨询。

  要做好控制疫情所需消毒药械供应等的协调联系工作;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向新闻媒介提供导向性的卫生防病宣传材料;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三、药品、器械、物资供给及经费筹集使用

(一)药品、器械及物资的供给

  1、在旱灾防病期间及灾后,各灾区医药、化工的生产、经营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好药品、免疫制品、器械、消毒药品的生产、供应工作。灾区的卫生部门要及时地把防病治病所需的药品、器械及消毒用物资的品种、数量报当地医药。化工、商业等供应部门。

  2、对供应有困难的药品。器械及消毒用物资,及时上报,协调落实生产、供应工作。

  3、为了更加有效、快速地做好受灾期间和灾后疾病防治工作,各灾区卫生部门应主动向当地有关主管部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以便及时做好有关药品、器械和消毒用物资的生产、供应工作。

  旱灾防病所需经费,应本着政府负责、自力更生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原则,给予切实的安排和保证。

  1、中央及各受灾省及地方政府,应安排必要的抗旱救灾防病紧急补助经费,由主管部门结合防病预案的实施,统一安排使用。

  2、中央及地方政府安排的救灾经费,应划出5%,专项用于防病治病工作。因内外救灾捐赠款应提取10%以内的比例,用于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这两项资金应由省救灾防病领导机构统一掌握,集中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扑灭疫情和改善灾区防病环境所需药品、疫苗等的购置,灾民医疗急救用品。药品和防病治病最急需的基本器械、物资的购置。

  救灾防病资金一定要严格管理使用,要直接用于对灾民的防病治病上面,不得挪作其它用途;资金的使用要接受审计和监察部门的审计监督,对贪污或挪用救灾经费的要依法严惩。

四、抗旱救灾防病技术方案

(一)旱灾期间饮水卫生与水质监测

  旱灾发生时,水源奇缺,生活使用水匮乏,水质下降,且灾情的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日益严重。为保证居民能得到安全卫生、能满足生理和生活基本需要的饮用水,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做好饮水卫生和水质监测工作,具体办法如下:

  1、使用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一般旱灾地区原有的使用水源水量锐减甚至断流,为保证最低的必需使用水量,必须寻找新的水源。

  ①开放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自备水源及战备水源(多为深井水,其水量较少受到当地干旱的影响),向社会灾民供水。

  ②在可能发生旱灾或已发生旱灾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投入人力、物力,积极寻找可能的饮用水水源,对找到的所有可能的水源水(包括可能从临近非灾地区引进的水源水)进行水质监测,以使确定可否做为饮用水源。在此基础上,优先选择水质好(或宜于净化的)。水量足够、便于防护和取用,且投资相对较少的水源。

  ③北方干旱地区可建设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一个100m2的雨水集流场,打蓄水窖两眼,平、灾两用。

  在旱灾地区,由于地面水源水量锐减,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甚微;各种水源一分珍贵,必须加强水源卫生防护。

  ①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做好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作。

  ②旱灾发生时,严禁向生活水源水体及可能影响水源水质的地区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或倾倒粪便、垃圾与污物。停止一切可能危害水源水质的活动。

  ③加强水源水质监测。

  2、供水的水质与水量要求

 (1)使用水水质要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二级水质的要求,最低也不得超过三级水质规定的限值,否则应进行水质处理。

 (2)使用水的供应量不低于10-15升/人.日,现场医院和急救站为40升/人.日。

  3、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对于浑浊水,可选用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铁、高氏净水剂、碱式氯化铝等混凝剂,按要求比例(见附录1)加入水中,充分搅匀,等静置澄清后(约1小时)弃去沉渣。

  对于高铁锰、高氟和高砷水源水应分别采用专门方法除去水中的铁、锰、氟或砷,达标后方可饮用。

  可选用饮水消毒剂按使用说明要求(见附录2).在饮用水中加入消毒剂后,进行充分混合,并保证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在药品一时供应不上的地方,可采用慢砂滤的办法处理饮用水。慢砂滤池(缸)滤料:砂子直径:0.3-1.0毫米,厚度:600-1000毫米(作滤料用的砂子必须用清水将其中所含泥上冲洗干净)。滤料垫层:可采用1-16毫米的豆石、碎石(或卵石)垫层,垫料粒径由下往上依次逐渐变小,亦可在碎石上铺多层棕垫(以不往下漏砂为原则),垫层厚度350毫米左右(注:垫料粒径1-2毫米者厚50毫米,粒径2-4毫米者厚100毫米,粒径4-8毫米者厚100毫米,粒径8-16毫米者厚100毫米)。过滤速度以不超过0.1-0.2米/小时为宜。即1平方米的滤池面积每小时产水量为0.1-0.2立方米。

  4、运送(或接引)安全卫生水

  在旱灾地区水源水量严重不足,紧急运送(或接引)安全卫生水,保证灾民饮用水需要,这是,一种有效的应急供水措施。

  ①送水和贮水工具必须彻底消毒(见附录3)。

  ②待运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应不低于0.5毫克/升,运水贮存不得超过2天,中间加一次漂粉精片,加量按20片/吨水或等效的其它消毒剂,并进行水质监测,防止运送的自来水受到二次污染,以确保运水的卫生质量。

  ③运水人员要专职并选用身体健康者。

 (2)铺设临时供水管道接引自来水

  对于旱灾持续时间长,灾民聚居的城镇,如有条件从非灾区接引自来水,则是一种较好的应急供水措施。

  ①临时铺设的供水管道必须彻底清洗与消毒(见附录3)。

  ②待引自来水的余氯应不低于0.5毫克/升,且终端余氯以不低于0.1-0.2毫克/升为宜。

 (3)运送或接引的安全卫生水的分配

  根据不同条件下,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由专人(身体健康者)进行管理和定量分配供水。

  ①有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选用原有贮水配水系统;

  ②设临时贮水配水箱;

  ③立即直接分配给灾民户。

  5、饮用水的水质监测

 (1)水质监测指标选择

  ①集中式供水水源水

  由于旱灾时水源水曼减少,水源水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三废”的排放导致水源污染,使水质下降。旱灾地区和可能发生旱灾的地区对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进行水质监测时,监测指标应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中所规定的全部指标(见附录4),至少应检测“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规定的项目(见附录5).并根据该地区污水排放情况及饮水卫生问题,将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某种成分列为监测指标。

  选择新水源时应监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中所规定的全部指标及可能受某种成分污染的有关项目。

  浑浊度、臭与味、肉眼可见物、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为必检项目,其它指标可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需要选定。

  应测定余氯、色、浑浊度、臭与味、肉眼可见物、大肠菌群。

  ④运送和贮存的饮用水

  旱灾严重地区,为保证灾区居民饮水供应,需运送和贮存饮用水,应选择色、浑浊度、臭与味、肉眼可见物、大肠菌群、余氯等做为监测指标。

  ⑤净水剂和水质处理器

  净水剂和水质处理器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国家对此类产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灾区必须使用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净水剂和水质处理器。

  作为消毒剂的漂白粉、漂白粉精或其它消毒剂在运送和贮存的过程中有效氯易损失而降低或失去杀菌能力,因此每一批漂白粉、漂白粉精或其它消毒剂在使用前应测定其有效氯浓度,以便确定消毒剂的投量,保证杀菌效果。

  饮用水水质检验应按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在正规实验室进行检验,特别是集中式供水的水质检验应在实验室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验。

  旱灾对水质检验的工作量增大,同时需要快速判定某种饮水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因此,当无法在正规的实验室进行水质检验工作时,可采用携带式细菌检测箱、饮水化学速测箱及饮水简易监测包等在现场进行水质快速监测。

  ①集中式供水水源水

  旱灾地区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进行嫩测时,监测频率应不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同时增加细菌学指标和色、浑浊度、臭与味、内眼可见物等感观开头指标的监测频率,并根据该地区污水排放情况及饮水卫生问题,对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某种分分增加测定频率。

  出厂水至少每天必测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需适当增加测定频率。管网水的监测频率应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

  对分散式供水应根据旱恃及日常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抽查。

  ④运送和贮存的饮用水

  每一批运送和贮存的使用水均应监测(1)④中规定的指标。

(二)旱灾期间食品卫生与食物中毒处理

  旱灾期间饮食的短缺是对灾民健康的重要威胁,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疾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构成了危害灾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做好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工作。

  1、救援食品的选择与要求

  针对旱灾的特点考考虑救援食品的原则

 (1)在饮水水源尚未解决之前,最好选择含水分较多的定型包装的罐头类(包括蔬菜、水果)食品、瓶装谈料、袋密封食品。这些食品的防污染作用和卫生质量的稳定性好,某些能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并以补充一定的饮水问题。

 (2)清洁的瓜果蔬菜。瓜果蔬菜能够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水分含量较多,也可缓解缺乏饮水的困难。尤其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瓜果蔬菜是比较好的救灾食品。由于灾区食品缺乏清洁用水,很难做到洗净消毒。所以,在洗净消毒后经,严密包装或在清洁消毒的容器中运往灾区,在灾区直接食用。

 (3)其他不易被污染和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的食品,如蛋类、生大蒜等具有防治肠逍传染病的作用,适于灾区群众食用。

 (4)紧急救援食品除粮食外,适当提供些豆类制品,既可补充蛋白质,亦可补充一定的热量和矿物质,防止营养缺乏病的发生,也易于保存食用。

 (5)食品(米或面)的供应量应男人不低于470-650g/人.日;女人380-530g/人.日;孕妇430-570g/人.日;乳母600-740g/人.日为宜(见附录6、7)。

 (6)食品必须保证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食品客器和包装材料业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禁止用有毒有害和不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7)食品运输设备要求专用,食品不得与有害物质和不洁物混装。

  2、食物中毒预防处理

 (1)教育群众不要采摘没有当地食用习惯的有毒野莱。野果食用,防止误食野生植物中毒死亡。

 (2)教育群众不要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败变质的畜、禽肉、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3)教育群众科学用水,避免交叉污染,不应将洗涤完食物或餐具后的水,再做他用。

 (4)保证餐饮具卫生。

 (5)救援食品应尽量采用定型包装食品,如罐头类(包括蔬菜、水果)食品,可有效补充饮水和各种营养物质。

 (6)加强灾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力度,杜绝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

 (7)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①按GB 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进行诊断与处理。

  ②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地,或、中毒人数及原因。

  ③发生误食野莱和其他食物中毒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三)旱灾期间中暑的防治

  中暑是旱灾期间由高温强辐射气象条件、重体力作业和机体本身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中暑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四种类型。但临床实践中多表现为混合型。由于中暑病人症状较明显,所以应及时发现中暑病人,并积极进行治疗。

  1、中暑等级划分及其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将中暑分为以下几级,一并介绍其治疗方案。

  主要症状是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治疗方案:及时离开高温干旱环境,移至阴凉处,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

  主要症状:体≥)38.5℃,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可出现皮肤温冷、血压下降。脉博细弱。

  治疗方案:迅速离开干旱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清凉饮料;必要时可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位。亦可对症口服逢香正气丸或静脉滴注葡萄生理盐水。

  主要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

  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防治休克和脑水肿等。

  如用冰浴,或以冷水或酒精擦身。

  可采用酚噻嗪类药物氯丙嗪等。在整个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埋,密切观察体温、心脏和血压的情况。

  ③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

  应按病情适当掌握补充水盐量。

  脉细弱者应立即注射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笨甲酸钠咖啡因等),并给予升压药物(如恢压敏、间羟胺等),以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可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委中、大椎等穴。抽蓄时,可注射阿米本妥钠或苯***钠。可同时给予氧吸入。为防止吸入性肺炎,可用抗菌素加以预防。

  人旱灾期间中暑的防范措施

  旱灾地区夏季中暑病例较常见,中暑致死者也时有发生,它对灾民的情绪及整个社会有直接影响。故应对其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只要措施得当,贯彻落实抓早、抓紧、抓具体,一定可以取得预想的效果。宜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①成立旱灾期间防治中暑工作组

  防治工作组盼任务是组织具体防治工作,落实人员和药品,及时投入一线防治工作。

  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举育和发动灾区群众,做到使其了解预防中署的保健知识。人人主动采取有关措施,自觉预防中暑的发生,或遇到中暑病人能从事简单的处埋。

  ③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

  在旱灾地区夏季高温环境,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缩短一次性持续体力劳动时间,适当增加工中休息时间,增加劳动休息交替频率。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具体卫生保健措施

  ①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组织医疗小分队,加强巡视,一旦发现中暑病人及时抢救治疗,将中暑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旱灾期间,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时,应加强个人防暑措施,如野外作业戴防太阳帽,或尽可能在阴凉处作业等。

  ③供给必要的清凉饮料

  在高温干旱季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含盐饮料、茶饮料、绿豆汤或酸梅汤等,以补充人体损失的水分、盐份。

  脚旱灾期间媒介生物监控

 (1)在湖洼地区,当湖洼水面缩小、陆地扩大时,应用鼠夹法在农田野外和室内进行鼠密度监测,密度超过当地正常水平时应采用药物灭鼠,如果该地区为鼠疫或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密度超过1%时即应药物灭鼠。室内亦可采用粉迹法进行密度监测,非疫区超过当地正常水平,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疫区超过3%时即应进行药物灭鼠。野外可用磷化锌、毒鼠磷、氯敌鼠及第二代抗凝血剂灭鼠剂,室内可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凝血剂灭鼠剂。

 (2)在非湖洼地区的鼠疫或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在室内进行鼠密度监测,监测方法、灭鼠密度。标准以及灭鼠方法同上。

 (3)其他地区仍按当地惯常作法进行。密度控制尽量采用生态学方法,包括实施建筑防鼠(阻断鼠类进入室内的各种通路及填平鼠洞、硬化地面等),清除垃圾和住室周围杂物。杂草、灌木、保管好食物,保持整洁等。尽量少用灭鼠药物。

 (1)照常进行蚊密度监测,发现密度上升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但应尽量少用杀虫。

 (2)仔细查找居民区周围积水,尽快清除。

 (3)***纱窗、纱门或门帘,必要时可在纱窗、纱门和门帘上喷洒杀虫剂。

 (4)发现室内有少量成蚊时可喷洒气雾剂。

 (5)睡觉时可用普通蚊香、无烟蚊香或电热蚊香片,对蚊虫进行驱赶和杀灭。

 (1)照常进行蝇类密度监测,发现密度上升应采取有效措施杀灭,但应尽量少用杀虫剂。

 (2)清除室内外垃圾污物,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蝇幼虫孽生。

 (3)防蝇设施与2(3)中防蚊设施相同。

 (4)个别成蝇可用蝇拍消灭,室内可挂粘蝇纸或挂毒绳以便毒杀少量成蝇。

  4、蟑螂、跳蚤、螨等卫生害虫的监测控制。

 (1)经常进行监测、发现密度有所升高时用少量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7504)或敌百虫等药物进行杀灭。

 (2)发现死鼠时应尽快在其周围和尸体表面以药物杀灭蚤、螨。

(五)旱灾期间的健康教育

  1、深入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各地应组织广大干部、医务人员、教师和其他人员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指导,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站和报刊等大众媒介,亦广为张贴宣传画、墙(板)报和开会口头宣传等方式进行广泛地健康教育。

  2、固地制宜、注重实效。针对旱灾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方法,重点普及饮水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中暑的防治和媒介生物控制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制作宣传品,亦可发放统一制作的宣传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加强信息工作,注意反馈意见。各地要及时听取。收集灾区群众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了解宣传品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